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2024-06-04

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精选9篇)

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第1篇

1 可行性分析

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共同主办,旨在引导大学生创新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组织、策划、调查实施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等专业实战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市场敏锐度和团队协作精神。竞赛形式:由3~5名选手组成一个团队,各参赛队自选题目,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通过完整的市场调查过程获得样本数据,采用合理的方法分析数据,形成市场调查报告。赛事周期较长,时间安排:每年的10~12月为启动期,各参赛学校举办校园选拔赛;每年3~4月份为省级选拔赛;每年5月末为全国决赛。

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市场调查》课程一般开设在秋季学期,与大赛校园选拔赛的时间吻合,将大赛与《市场调查》课程融合起来在时间上是可行的;另一方面,二者培养目标一致,主要体现在:一是二者理论知识培养目标一致,都要求掌握市场调查基本流程;能够根据市场调查目的,选择科学合理的市场调查组织方式,并进行初步的抽样设计;能够熟练掌握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通晓各种市场调查方法的利弊与应用范围;能够比较规范的设计问卷,知道问卷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能够利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能够根据市场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撰写市场调研报告与制作口头汇报PPT。二是二者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一致,都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地调查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查阅文献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以大赛为导向的《市场调查》课程改革模式是可行的。

2 以“大赛”为导向的《市场调查》课程设计

为强化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大赛与《市场调查》课程教学有效融合,以大赛为导向,以大赛为目标,安排课程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实现“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鼓励学生理论与实践对接,真正做到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共同促进对市场调查全过程系统的掌握。

2.1 一个导向

以大赛为导向,将大赛贯穿于全课程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市场调查知识的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不再是无用功,真正体会到市场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以大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心是学生,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指导与引导,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知识操作实践,解答疑惑,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学生有更广阔的自主学习机会,参与度很高,并且有为之奋斗的源源动力,对知识的渴望由被动变为主动构建,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会大幅提高。

2.2 一个项目

整个教学过程由一个调查项目贯穿始终,调查项目由学生自由选题,可以是市场类选题,也可以是社会类选题,但为了能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选题一定要符合大赛的要求,凸显新颖、可行与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广泛地查阅文献,结合自己的兴趣与专长慎重定题,每个项目的确定都需要通过指导老师审核,方能开展调查研究。这一过程类似典型的“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经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能创造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精神。

2.3 一个团队

根据大赛要求,每个项目由3~5名学生组成团队,指定一名队长,整个教学过程都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团队由学生自由组合,为了避免出现哄抢优秀学生的场面,原则上鼓励均衡搭配,提倡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时也对存在“搭便车”侥幸心理的学生进行疏导,规定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要承担工作任务,要定期向老师汇报工作进展,或者老师随机提问个别学生对项目的了解程度,保证每个成员都能积极认真参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4 六大体系

结合市场调查实施步骤与课程知识点的安排,整个教学内容主要划分为如下表六大体系,要求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完成,每一体系都设置考核标准,计入期末总成绩。

提交市场调查报告并答辩的过程也即是大赛校园选拔赛答辩,按照大赛的评分标准,由3-5名评委分别打分,最终决定是否能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比赛。

在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大学生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对《市场调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将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与《市场调查》课程有效融合,改变了传统上学生被动求学的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为探索教学改革新模式提供方向。

摘要: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陷入瓶颈,一方面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加大,另一面市场营销专业培养仍以理论体系传播为主,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无论是校企合作,还是大赛与实习,都是探索改革的方向,试图摆脱市场营销专业华而不实的印象,《市场调查》是市场营销专业的重要课程,本文以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探索将大赛与课程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关键词: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课程改革,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桑红莉.大数据时代的建构主义方法应用与改革——以《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5)

[2]吴梦华.市场调查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J].知识经济,2016(06)

[3]陈湘青,关秋燕,郑佩琼.基于OBE的《市场调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商业经济,2015(11)

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第2篇

节能减排主题调查报告大赛的通知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建设节约、清洁型国家的重大意义,提高大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广大同学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促进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不断涌现,并且为明年上半年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遴选作品。

二、参赛对象

艺术与设计学院在籍全日制本科生。

三、比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赛前宣传12月1日-12月10日

第二阶段:报名并提交作品12月11日-11年3月1日

第三阶段:作品评比3月1日-11年3月5日

3月6日-11年3月11日 第四阶段:作品上交并参加校级比赛

第五阶段:对遴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修改,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4月1日-11年4月15日

四、比赛要求及评分标准

本次大赛分为个人组和集体组。

个人组:凡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作品60%以上的工作,作者必须是学生个人,作品要求有详细的调研过程和理论论证内容。

集体组:凡是作者三人或三人以上(不得超过五人)的项目均可申报集体组。调查报告要求同上。

比赛要求

1)参赛作品应针对节能减排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细致、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在所形成的作品中开篇陈述调查目的、意义、方式等;作品必须具有真实性、客观性、针对性、时效性和评价性;

2)参赛作品要求是距本次竞赛申报日前一年完成的学生科技创新创业作品。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需单独注明;

3)禁止抄袭,一经查实,取消参赛资格,并向校团委及所在院系团委通报。

1、评分标准

基本要求是:参赛作品要具有科学性、创新性、现实意义、文字精练。

1)科学性(20分)

技术意义10分, 技术方案合理性10分。

2)创新性(30分)

创新程度10分, 先进程度10分, 难度10分。

3)现实意义(35分)

经济效益15分,推广价值10分,成熟程度10分。

4)文字表述(15分)

要求文字表达精炼流畅,用词准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五、作品提交方式

全院男生统一交至T4B7052宿舍李同学***

女生统一交至Z4A3131宿舍王同学***

电子档文件统一交至 yszuzhibu@126.com 邮箱

六、奖项设臵

比赛设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及鼓励奖若干名。

主办共青团中国矿业大学委员会

协办共青团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委员会

艺术与设计学院组织部

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第3篇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85-02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地方和国家对职业技能大赛给与了大力支持和指导。职业技能大赛良好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教学与实实践,对校企合作、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真正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通过参与职业技能大赛快速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夯实了实践技能,每年毕业的获奖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地热棒和青睐。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学生向往和渴慕的重要教学活动和赛事,在学生心目中成为人生出彩的第一舞台。

我作为职业院校的一名老师,多次参与了职业技能大赛训练的指导。我校曾在区级技能大赛中,学生先后获得比赛一、二、三等奖和所有比赛团体一等奖。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先后指导学生获得两届比赛三等奖的好成绩。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指导老师荣誉和嘉奖。

近几届国家级园林景观设计大赛项目设计类型是居住区,因此,本文有关的设计内容皆指居住区园林景观,并以此为核心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筹备赛事,选拔赛手

职业技能比赛训练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设想在短时间内强化训练,逆袭成功,这绝对是不可能的。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组织,协同管理。

参赛学校成立由校长或副校长为组长的技能大赛筹备协调小组,成员包括学校相关的职能部门如教务处、财务处、后勤处和承担具体项目实施的系部人员。系部主要负责比赛涉及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创造训练场所和完善实训条件以及指导教师人选的确定。指导老师具体负责选拔参赛选手、撰写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案。总之,在这个体系中,坚持垂直管理,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机制领导指挥有力,上下目标一致,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一切以大赛为重,一切为大赛让路,保证国赛有条不紊,顺利开展,卓有成效。

(二)选拔标准。

1.制定选拔标准。

首先要明白,参赛选手应该具备的素质标准。经过了这几年的体会,我个人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标准。

(1)扎实的专业素质。

一个优秀的选手首先应该精通专业知识,掌握专业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对所学专业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充满浓厚的专业兴趣和具备不断的探索精神。

(2)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必须身心健康,性格活泼开朗,自控意识较强。面对逆境冷静应对,心态平淡。身处顺境,不骄不躁。特别是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能够化压力为动力,临阵不乱,头脑清楚,沉着冷静。

(3)强烈的团队精神。

职业技能训练本身就是由学校、老师和参赛学生组成的一个集体,有位学者,曾说个人再厉害只能说是英雄,而比英雄还要高的就是伟大的团队。可谓是一加一大于二,团队合力是锐不可挡的。

因此,在训练的任何时候,参赛学生必须树立牢固的团队精神。两人组成的参赛团队,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不断磨合,互相信任,配合默契,出现问题共同寻找最佳解决途径。

(三)选拔方式。

一般常采用一次考试或实操选拔参赛选手,还是不太科学和合理。最好的办法应该是从新生入校就开始发现苗子,作为后续的培养对象,并且人数要多于赛事选手数量。在培养的过程中,采取逐渐淘汰和不断筛选的形式,最终,把最优秀的学生留下,作为参赛选手。

二、研读赛事规程,做到心中有数

全国技能大赛每个项目的比赛规程是权威性文件。省级比赛必须参照国赛标准,零矩离对接。每个项目的比赛规程是项目训练的指导性文件,后续的训练要紧紧围绕赛程展开,不能偏离。因此,赛前指导老师和学生要详细研读赛程,反复研究,不放过任何一点细微之处,在后续的每一次训练中严格遵照赛程开展训练,规范操作,才是有效训练。

三、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

赛程是训练根本,是纲领性文件,训练小组在制定训练计划的过程中要紧扣赛程。根据训练时间,制定详细而严密的计划,通过设置训练案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修正训练计划,解决计划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更好地为训练服务。

四、训练方法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凡事有多种解决办法,但最有效的办法我认为只有一种。面对的全国职业院校都是省、区、市的佼佼者,实力不凡,想要在强劲对手中脱颖而出,着实任务艰巨,挑战不小,压力巨大。另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拿来的方法未必就很实用,还需要根据本校的学生现状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根据近三年的摸索和实践,总结以下几种训练办法:

(一)头脑风暴法。

园林景观设计是具有设计思想灵魂的工程。聘请区内外知名专家以身说法,把自己设计中标的作品作为教学案例,做到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剖析。大量成功案例的讲解为学生打开了设计的一扇窗户,培养了良好的设计意识和设计思维。通过专家的讲解,使学生清楚设计是科学性和艺术性工作。

(二)现场考察观摩法。

根据训练实际,选择时机,确定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单位附属绿地、住宅区绿地,带领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园林绿地之美。启迪心灵,开阔视野。要求学生对现场观察的场景手绘,并用测量工具测量,感受空间比例大小和尺寸,还要标出植物层次和植物名称。

(三)模仿法。

结合居住区绿地,选用大量参考案例,仔细研读,参考模仿。感受案列成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汲取营养,从理论上不断提高鉴赏认知能力。

(四)自主创作法。

指导老师首先给学生要提供不同空间住宅小区CAD图纸或电子图,并注明周围交通和其它环境。学生根据不同形状的空间布局,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规划和设计,并写出设计说明。这一作法能够促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案例训练,提高设计能力,培养设计思维。

1、学生自评。

学生每完成一个案例,每个学生写出评价,包括两个方面,肯定和否定,肯定作品的亮点,指出作品的不足和欠缺处。学生自评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不断修改,提高作品质量。

2、学生互评。

园林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互评,使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有什么就说什么,站在专业的思考角度评价。通过这种形式促使学生交换看法和思想,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3、老师点评。

老师所评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不要求学生一定采纳。鼓励学生对老师的点评提出不同看法。指导老师要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训练效率。

五、训练步骤和过程

(一)深入居住区绿地,考查学习评价。

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对象和主题是居住区,首先确定银川市区不同风格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居住区作为考查对象。带领学生,深入居住区,让学生亲自感受,并动手测量园路,园林建筑与小品等,手绘居住区的一些重要节点。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认识植物,学习植物的配置,景观的造景手法,规划布局,并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规划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形成良好的设计理念。

(二)培养设计思想,提升设计能力。

园林景观设计不是一项单纯的技能训练和机械运动,对人的全面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程序。

(1)掌握资料,熟悉场地。

在技能大赛的训练中,提供的只是一张居住区绿地地形图,首先通过读图判读以熟悉场地,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信息,搞清楚居住区的出入口,楼群布局和其它场地现状。

(2)确立设计初步方案。

通过前面对地形的分析和研读,结合居住区的使用功能,手工绘制出初步方案。

(3)深化方案,形成总体规划方案。

根据居住区的用地性质,体现使用功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规划出园路广场、假山水景、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和植物配置等。方案的构思立意,必须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思想,体现时代特点和发展需要。

2、提高文字表达和组织能力。

园林景观设计文字说明不超过300字,要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与设计图一致。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针对这个问题,在平时的训练中,让学生学习和多读有关文献设计说明。每一套方案都要根据规划设计内容拟定文字说明,反复修改,不断推敲,提供语言功底。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艺术创造或艺术创作,不能固步自封和墨守成规,时代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思维的设计人才。在平时的训练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推陈出新。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贴近需求,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如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等。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不受已有事物的影响,不受老师的想法限制,借鉴国内外的最新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潮,贵在创新,运用形式多样的设计手法进行自由创作。

(四)刻苦训练,反复模拟,积极备战。

在实际的训练中,事先设置若干个案例。每一个案例都不一样,在案例的选择中代表不同的类型。每一个案例就是一个训练任务,开始在训练的初期阶段,时间上没有严格的限制,根据要求,按照赛程完成即可,然后,老师点批并提出修改建议,学生再行完善和提升。到了中期,学生的电脑操作比较熟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求提速,效率和质量并重,成图规范,构图要件缺一不可,方案质量较前期要有大的变化。赛前二个月,一天一套方案,并且严格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午模拟,下午老师评点,学生再修改再完善,不断增强比赛水平。

(五)调适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鼓励和关爱学生。根据学生出现的各种异常情绪,采取形式灵活的方法,耐心开导,排除不良情绪,不断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心态适应训练和投入训练。

六、结束语

比赛结束,针对训练和参赛的过程,对有关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并总结经验教训,发扬好的做法,弥补短板,撰写总结报告,提交学校参考。

与兄弟院校相比,我们训练的景观公共空间类型还是偏少,时间较短,与兄弟院校的差距较大。建议学校能给与更大的支持,训练及早入手。另一方面,学校支持参赛队提前最少一个月到达比赛地,以利于适应性训练。总之,通过国赛促进本专业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教”的目的。

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第4篇

1 贵州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现状

较之其他省份、地区,贵州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起步晚、发展慢。2012年、2013年,贵州省未开展辅导员技能大赛,直接选送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3名辅导员参加国赛。2014年、2015年、2016年,贵州省连续开展了三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其中,2014年大赛共有22名选手参赛,项目包括主题班会(视频展示)、主题演讲、个人风采展示。2015年大赛共有49名选手参赛,项目内容包括主题班会(视频展示)、笔试(含基础知识、博文写作)、案例分析、主题演讲、谈心谈话。所有参赛选手按照大赛流程,参加全部项目比赛,取大赛前十名参加第五赛区片区赛。2016年大赛共有59名选手参赛,项目内容包括主题班会(视频展示)、笔试(含基础知识、网文写作)、案例分析、主题演讲、谈心谈话,并第一次按照国赛标准,将主题班会、笔试、案例分析划为第一阶段赛,主题演讲、谈心谈话划为第二阶段赛。第一阶段赛比分进入前二十名者方能进入第二阶段比赛,最后取前十名代表贵州省参加第五赛区片区赛。

纵观五年贵州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大赛明显呈现出省教育厅、参赛院校重视程度加大,参赛各级院校逐年增多,大赛比赛项目逐年规范,参赛辅导员数量逐年攀升,辅导员个人技能不断提升,比赛成绩不断提高的良好趋势。

2 存在的问题

显然,贵州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对贵州省辅导员职业技能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推动了贵州省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健康发展,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但我们仍需清醒地看到,目前贵州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中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大赛存在的问题

2.1.1 组织体系缺乏,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辅导员是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行为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工作中,由于职业认同度不高、职业特征不明显等客观原因,辅导员的工作往往被忽视。目前,贵州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几乎完全依靠贵州省教育厅的文件安排,依旧是以教育部、教育厅、学校、学院“自上而下”的方式组织要求实施的,以行政力量来推动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正常开展,并未形成严密的大赛组织体系。同时,各高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如火如荼,而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则“冷锅冷灶”。贵州省高校,仅有少数本科高校(如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等)按照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标准设置大赛项目,同时通过校级比赛层层选拔各学院优秀辅导员参加省赛,而部分高校仅仅按照文件要求由学院择优推荐,直接进入省赛环节,凸显重视程度不够。

2.1.2 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方法守旧

当前,大部分高校针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培训形式单一,高校之间缺乏交流,基本都是采取选手自行学习的方式,不能实现优势互补。只有最终进入片区赛的选手由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高校辅导员培训中心安排集中培训,而培训方法往往也是采取传统的授课或讲座的方式。高校之间的交流缺失、培训形式的单一和培训方法的守旧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在比赛环节中,除少数选手能把握大赛的要求和答题技巧,取得较好的成绩外,大部分参赛选手明显感到理论与实际脱节,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从而感到力不从心。表面上看,是比赛准备不充分、比赛经验不足等客观存在的问题,实质上来说,就是知识的不足、需求的迫切与培训的缺失之间的矛盾,造成了贵州省高校辅导员在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中的竞争力不佳的实际情况。

2.1.3 激励机制缺失,激励效果不佳

高校辅导员有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心理需求,参加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是实现自我的途径之一。要调动辅导员参加高校辅导员技能大赛的积极性,就应该高度重视辅导员激励工作。合理的激励机制的建构和完善是推动高校辅导员技能大赛的原动力。但目前现实情况是针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而言,激励机制严重缺失。从省级层面到学校层面,没有专门针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健全的激励机制。物质激励不高,精神激励不足,导致辅导员整体参与度不高,很多辅导员不了解甚至完全不知道高校辅导员技能大赛。在访谈中,有辅导员表示如果不是硬性要求,自己绝不会主动报名参赛。激励机制的缺失,成为辅导员不愿意参加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直接原因之一。

2.2 辅导员存在的问题

2.2.1 专业知识基础薄弱,政策方针把握不当

辅导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并不要求一定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高校辅导员的专业“五花八门”,大部分辅导员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中规定辅导员需“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但实际工作繁杂、学习提升不足等情况导致辅导员职业能力所需的各类基础知识严重缺乏。具体到辅导员技能大赛,则表现为基础知识部分得分普遍偏低。很多辅导员因为基础知识薄弱,得分低,第一环节往往就被刷下,比赛中出现“得基础知识者得天下”的现象。对国家、党的方针政策把握不当则多表现在案例分析、谈心谈话环节。正因为对政策方针把握不当,辅导员答题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象,触及不到问题的实质,更谈不上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2.2.2 临场应变能力欠缺,参赛信心明显不足

以初级辅导员为例,《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规定初级辅导员要能通过日常观察、谈心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基本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能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能掌握主题教育、个别谈心、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问题做基本解释。能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但往往要求高于实际。一般来说,高校参赛辅导员往往都有具体的工作经验,但站在赛场,部分辅导员的发挥却有失水准,缺乏临场应变能力,参赛信心明显不足。特别在“谈心谈话”环节,学生连环炮般的反问往往让辅导员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无从招架,败下阵来。比赛现场爆发的阵阵掌声有时不是送给辅导员的,而是给被誉为“奥斯卡金像奖”得主的配合学生。

2.2.3 理论不能联系实际,问题意识严重缺乏

马克思强调,“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高校辅导员必须要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而实现“三化”是需要建立在熟练掌握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专业理论,并能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基础之上。毛泽东同志又说,“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他们学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就是说,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教导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他们既然违背了这条原则,于是就自己造出一条相反的原则:理论和实际分离。”遗憾的是,理论和实际分离的情况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屡见不鲜。实际工作反映在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中,就是辅导员拿着马克思主义这把本该所向披靡的“利剑”,却不能发现问题所在,更谈不上挥剑根除问题。以网络上出现英雄人物董存瑞、黄继光等被质疑、恶搞为例,辅导员往往不能指出其实质就是抹黑历史、造成思想混乱的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更不能道出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

3 提升贵州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成效的思考

贵州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起步晚,作为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中的“新生一代”和“后进部队”,要克服自身的困难,抓住时代发展的时机,努力缩小与全国各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差距,真正发挥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在辅导员队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1 建构完善机制,保障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健康发展

建构并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机制,是保障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首先,要建构并完善大赛保障机制。建立功能完整、职责明确、相互协调的大赛组织机构,用现代的、科学的大赛机制保障大赛的持续发展,如合理的培训制度、选拔制度、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为参赛辅导员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保障;毛泽东同志的激励思想对高校辅导员的激励机制构建颇有启示。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他也擅长于激励,要求“必须善于识别干部”、“必须善于使用干部”、“必须善于爱护干部”,“让他们放手工作,使他们敢于负责;同时,又适时地给以指示,使他们能在党的政治路线下发挥其创造性。”实际工作中,要学会分析不同类型辅导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辅导员进行授权激励、学习激励、考核激励、情感激励及物质激励相结合的科学激励机制,以此重建高校辅导员技能大赛的激励机制,增强激励效果。其次,要建构并完善大赛管理机制。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已经形成一年一次的固定赛制,高校及高校参赛辅导员要抛弃“临时抱佛脚”的想法,而应建构大赛管理机制,将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作为一项日常的工作来抓,做到训练有方法,开展有载体,培训有成效。最后,要建构并完善大赛监督机制。将参与举办竞赛的各方纳入监督体系,以制度监督大赛,严格把关,确保职业技能竞赛规范性、公平性与权威性,避免无人监督、无法监督的状况,最终影响赛事质量。

3.2 积极转变观念,扩大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社会影响

积极转变观念,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贵州省高校辅导员技能大赛由教育厅下发文件、学校执行命令、辅导员被迫参加的“自上而下”的窘迫现状,力争形成辅导员主动参加、学校积极参与、教育厅全力推进的“由下自上”崭新局面。同时,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是展现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的顶级赛事,代表了高校辅导员人才培养成果,显示了高校辅导员理论和工作水平,展示了高校辅导员的优良素质与形象,理应将高校辅导员技能大赛办成一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项目。积极利用品牌效应,增强品牌价值,以提升辅导员技能,扩大社会影响,达到让全社会重新认识高校辅导员,重构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获得感和职业成就感的最终目的。

3.3 切合时代特点,拓宽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创新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5月23日给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开幕发贺信强调,“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切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开创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全新局面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互联网+”时代不仅仅是自媒体时代,更是超媒体时代,“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深入骨髓。要拓宽高校辅导员技能大赛的创新渠道,就要结合“互联网+”的时代特点,不但要积极运用网络、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兴载体开展工作,更要以互联网+职业技能竞赛的形式,创新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3.4 防止短期效应,巩固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初显成果

“以赛代训、以赛促训”是辅导员队伍建设有效途径的探索,但切忌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演变成为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抓表象,不抓本质的走形式主义的“短期效应”、“短期行为”。防止短期效应,巩固大赛成果,首先要抓“常”,从新进辅导员入手,“以老带新”,多级分层开展培训,使高校辅导员技能培训常态化,长久才能持续生效,常态才能稳固成果。其次要抓“细”,根据大赛项目设置,细分培训方法,要注重从细微处着手,在抓好细节中体现水平。最后要抓“实”,真抓实干,不走过场,围绕促进辅导员自身技能提升开展培训工作。高校要把高校辅导员技能大赛的开展作为“永远在路上”的长期课题研究,以切实保证其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道路上的应有作用。

摘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是提高辅导员职业技能,促进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发展的有效渠道。贵州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起步晚,发展慢,存在组织体系缺乏、重视程度不高、培训形式单一、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贵州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进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贵州省高校辅导员技能大赛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有效提升辅导员职业技能,并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06-07-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Z].2014-03-2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8.

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第5篇

从2013 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增加了“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项目比赛,通过参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相关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把握市场的人才需求的方向,能够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技能大赛项目基本都是来自实际应用中的真实案例,通过参赛学生的实际操作,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技能水平、方案实施的组织能力、团队之间的协调和沟通能力,是对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综合考核。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培养和选拔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它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院校和行业企业参与进来,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如何更好地利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这个平台,开拓我们的职业教育视野,提升我们的参赛水平,真正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作用,有必要对大赛的赛项内容和形式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1 技能大赛有哪些特色

1.1 以技能大赛为动力,突出职业技能导向,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属于国家级的比赛,参赛选手都是通过层层选拔产生的,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带动下,职业院校普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技能竞赛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了职业技能在职业教育中的位置,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更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有利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现在,技能竞赛已成为职业院校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参与竞赛,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使得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更加贴近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真正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分析历年各省市和国家层面的技能大赛项目,赛项的设计体现了产业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动向,突出了互联网时代对高技能型专业人才需求规格特点,把国家对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和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实际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的测试和检验,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的定位将产生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1.2 强调对参赛选手职业综合素质的考核

在考核内容的选择方面和实施执行方式上重点考核参赛选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但是对知识的考核,也要求参赛选手具备现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方案的实施具备一定的组织和计划能力。作为一个参赛的集体,大家应该具有不同的分工,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比赛过程中,对于比赛作品的开发、文档撰写和现场答辩分别需要不同特长的选手来完成。

以往我们传统的教育的模式在对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着评价不足的缺陷,对学生的评价只强调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而对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素质没有涉及,特别是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集体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更是欠缺。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按照企业要求员工所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为标准,在内容设计上强调实用性、在工作环境上注重模拟的真实性,对参赛选手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职业素质水平的评判。因此,在内容和评价方式的设计上,既有对技能水平的评价,也有在复杂真实的工作情境下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1.3 以技能大赛为纽带,促进产教结合、校企一体深入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引领作用,借助地域经济的优势,发挥行业企业就业导向作用,要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设置比赛项目和比赛过程。今年的大赛各个专业类别的比赛主要由各相关行业主导,行业企业积极赞助各级竞赛,为各种比赛提供专家、行业企业技术规范,提供相应的设备,目的在于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更紧密地结合。以技能大赛为纽带,为行业企业深入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促进产教结合、校企一体深入发展。技能大赛将密切跟踪行业企业生产实际,职业院校和技能大赛的实习实训设备已越来越能够与生产实际对接,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真刀真枪”,解决了教育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的问题。竞赛内容体现了前沿技术与产业应用的融合、绿色节能理念与企业发展的需求,不仅包括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包含了互联网技术、3G/4G技术、传感网与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数据存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以及网络运营管理等技术,引导高职院校紧跟技术的发展和新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和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也有了很大的知名度,吸引了许多知名的企业和教育专家参与进来,使得大赛在技术的先进性、代表性和真实性、公正性方面有了保障。

2 竞赛项目内容与要点分析

2013年5月,教育部组织了“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项目比赛,以此为契机,通过参赛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推动高职院校移动互联网应用相关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将企业的产品、服务、标准以及用人需求传递给高职院校,使得高职学生能力素质更加贴近企业用人标准。

2.1 竞赛目的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采用以行业为背景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作为案例,按照工程的实施步骤和周期,对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进行全方面考核,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参赛,引导和培养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使其与行业技术同步;引导教师在教学模式和学生评价模式的改革,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方面,进一步引导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产教合作、校企合作”方向,深化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内容,培育行业所急需的高技能信息技术人才。

以大赛为平台,沟通校企合作的渠道,让企业主动参与到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使校企合作更具有实际意义,让学校能真正了解到企业的需求。

2.2 竞赛内容

竞赛主要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对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掌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设计、编码、测试及发布的综合应用能力。

竞赛内容涉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基础知识和操作实践技能,具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基础知识,全部为选择题,要求在2个小时内完成;第二部分为操作实践技能,包含UI设计、代码填空、排错及综合设计,要求每个参赛队在3个小时内完成。

1)基础知识考核部分的基本要求与内容

Java语言基础,包括Interface、abstract class、for循环、Map类、数据类型转换;

了解3G的发展历程,3G的主流技术标准,数据业务,App Store模式;了解智能终端及其特点;了解各应用开发平台,包括Symbian、Android、Windows Mobile、IOS、J2ME、Ophone;

Android特性;Android组件;Android的各种库和运行环境;Android系统架构;

Android开发工具包;Android SDK框架;SDK工具集;Android应用程序签名;Android应用程序组件及目录结构;

Activity的生命周期;Android线程与进程;线程安全的方法;Intent;

视图;UI组件;常用布局;事件处理模型;

文件存储;SharedPrefences;SQLite;

APP网络编程;HTTP通信;Socket通信;GET方式联网和POST方式联网;XML文件解析方式;

短信处理;电话处理;重力感应;NFC手机支付;定位与地图;APP Widget;

音频、视频播放;音频录制;相机;访问图片;Android动态图形绘制;图形特效;

开发框架;State框架;MVC框架;

跨平台统一开发环境;Noble Leader;移动应用商场应用发布协议。

2)“操作实践技能”考核部分的基本要求与内容

Android的各种库和运行环境;Android系统架构;An-droid版本;

Android开发工具包;Android SDK框架;SDK工具集;Android应用程序签名;Android应用程序组件及目录结构;Log-Cat命令行工具;Dev Tools开发调试工具;

Activity的生命周期;Android线程与进程;线程安全的方法;Intent;Broad Cast Receiver;Service;Content Provider;

视图;UI组件;常用布局;事件处理模型;

文件存储;SharedPrefences;SQLite;

APP网络编程;HTTP通信;Socket通信;XML文件解析方式;

短信处理;电话处理;定位与地图;APP Widget;

音频、视频播放;音频录制;相机;访问图片;Android动态图形绘制;图形特效。

2.3 竞赛形式

竞赛内容共分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基础知识和操作实践技能两部分。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基础知识部分,要求各参赛队每人独立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计平均成绩;操作实践技能部分,要求各参赛队以队为单位,在规定时间段内一起完成,各参赛队自行决定选手分工、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基础知识部分为笔试,所有竞赛选手个人独立完成。题型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其中单选题为60题,每题1分;多选题20题,每题2分,多选漏选均不给分。

基础知识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基础知识、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移动开发平台技术、Android系统架构等100 分(三人平均分),基础知识权值占总分的40%。

操作实践技能部分考查参赛选手对技术掌握的程度和操作的熟练程度,采用现场开发、调试的形式,主办方安装统一的集成开发环境,赛题需求文档和所需素材(图片文件、声音文件及视频文件等)事先由主办方装入指定目录。竞赛结束时,各参赛队要按照大赛要求和赛题要求提交竞赛成果,提交的电子文件要按照现场考试要求的名字进行命名。

操作实践技能UI设计、代码填空、排错、App设计、编码、调试等100分,占60%。

最终成绩由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基础知识竞赛成绩(占40%)、操作实践技能竞赛成绩(占60%)两项之和来最终确定比赛名次。

3 以参赛为手段,真正实现以赛促教,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

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内容大都是由来自一线的企业提供的,竞赛的内容和形式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行业对相关职业技能的要求,考核的不只是知识水平,而且也对组织计划、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等多方面能力进行考评,这就给我们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必须跟着市场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产业结构、技能大赛和学校的专业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以技能大赛为导向,构建符合产业要求满足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把大赛与教学和实训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职业化的教学理念贯穿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快,行业的用人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每年的比赛内容都是业内的企业和教育领域的专家协商确定的,随着大赛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从实训基地的建设到教学内容的改革,大赛对高职院校的教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1“以赛促教”,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参赛的体会和许多成功的经验,学校对大赛的关注度和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从学校的选拔到参加省赛最后到参加国赛,学校制定了完善的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参赛过程中,自身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许多参与的学生明确感觉到收获很大。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对大赛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重新确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学院加大了配套的实训设施的建设力度,通过参赛和一些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拓展了学生的实习实训渠道,以大赛内容和形式为基础,合作开发了实训教材,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的教师队伍,企业将移动互联开发的模式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指导参赛的教师每年带领学生小组到企业参与产品开发,共同建设移动互联开发的资源库。通过大赛的推动,在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全面合作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2“以赛促学”,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学生参赛,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要参与一项赛事的选拔活动,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将不同的参赛内容作为选修实训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选择不同的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层层选拔,每个参赛项目最后确定两个参赛队。对于参赛获奖的学生,学院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予宣传,举办经验介绍会,激励大家参与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3.3“以赛促改”,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更新

以技能大赛为切入点,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知识学习、职业角色体验和核心能力模块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工作情景引入课堂,在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内容的开发、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真正落实校企合作,通过引入企业专家参与教学过程,让老师和学生可以了解到项目在市场中的作用,从而使得开发出的项目具有价值,不再仅限于教学使用。

随着职业技能大赛在高职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为人才培养的改革和选拔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这将对未来的职业能力标准的制定、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理念的推广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 以赛项为契机,建设立体化的教学资源

技能大赛引领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通过参与技能大赛,可以构建多种形式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将开发的教学资源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去,促进人才培养规格的提升。

4.1 完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大赛的赛项内容设计反映了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赛项是检验人才培养结果的试金石,通过了解、参与和分析赛事和赛项,有助于我们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走向,掌握市场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修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4.2 构建符合工作场景的实训平台

为了配合教学改革,适应新型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构建了移动互联开发和移动互联应用实训室,既可以满足参赛的需要,又可以作为教学实训的基地。从实训环境的搭建到实训内容的选择,我们都从实战的角度出发,例如,移动互联开发实训室,配备了源码管理系统和服务器,构建了便于团队开发的项目管理系统和bug追踪系统。

4.3 建立移动互联开发实训实例资源库

在建立实训基地的同时,我们也重视对软环境的建设。一方面我们全面收集整理全国各地历年竞赛项目,经过归纳整理,形成竞赛试题库,放在校园网中供学习使用;另一方面,我们和企业共同开发了移动互联开发资源库,形成了大量的典型应用示例,供教师和学生使用,其中包括20 多个应用APPS和几百个函数库,依托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作为每年参赛学生训练需要,也直接服务与教学。

4.4 出版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参赛教师共同编写的移动互联开发的教材

在对多年移动互联大赛赛项分析的基础上,本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服务于移动互联开发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原则,我们完成了《基于安卓的移动互联开发》的立体化综合实训教材。教材一改以往教材编写使用的套路,将认知的过程和职场的工作场景结合起来,增加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有关实例和现场环境、运行管理方式的介绍,例如,源码的管理、BUG追踪系统等,使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感受到项目开发的过程、管理和组织方式。教材中选择的项目案例都是由企业推荐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真实案例,这样可以使学生直接了解到行业的发展情况,另外将大赛中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以设置故障的形式分布在案例教学中,增加专业综合实训项目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

4.5 构建模拟试题库

在搜集了历年国赛和各省市比赛试题的基础上,经过二次开发,我们开发了移动互联开发模拟试题库,而且对各项赛事的组织考核形式以及考核标准都给予了介绍,增加了学生学习和使用的效率。

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第6篇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关于《2008中国戒烟大赛》的有关要求, 凡符合2008年中国戒烟竞赛条件, 自愿参加并且经审核合格的报名登记者。

1.2 方法

采用中国控烟办统一下发的戒烟大赛报名登记表;由调查人员现场回收、审查每份登记表, 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1.3 统计分析

将报名登记表进行整理、剔除无效表后;对合格登记表的基本数据, 由专业人员采用Epi Data3.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逻辑核查并建立数据库后,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参赛的普通群众 (即大众) 基本情况

2.1.1 本次活动普通群众 (即大众) 共报名9127人, 合格者8830人, 合格率为97%, 在合格的报名人数中男性8217人 (93.06%) , 女性613人 (6.94%) 。

(1) 年龄分布:

报名参赛者中年龄最大85岁, 最小18岁, 平均年龄42.5±10.6岁。各年龄组的分布情况:≤20岁者57人, 占0.65%;21~30岁者1207人, 占13.67%;31~40岁者2358人, 占26.70%;41~50岁者2391人, 占27.08%;>50岁者2817人, 占31.90%。30岁以上者占86%。

(2) 文化程度:

报名参赛者中按文化程度分类:没上过学53人, 占0.60%;小学442人, 占5.01%;初中2023人, 占22.91%;高中或中专3439人, 占38.95%;大专1933人, 占21.89%;大学本科或以上940人, 占10.65%。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70%。

2.1.2 参赛人员职业分布。

本次活动报名参赛者包括各行各业人群, 具体即分布情况见表1。

2.1.3 日吸烟量、烟龄及戒烟情况。

(1) 吸烟量:

报名参赛者日吸烟量平均13.0±8.1支, 其中:日吸烟量在5支及以下者1569人, 占17.77%;6~10支者2390人, 占27.07%;11~20支者3692人, 占41.81%;21~30支者763人, 占8.64%;大于30支者416人, 占4.71%。每日吸烟量在半包 (即10支) 以上者占55%。

(2) 烟龄:

在报名参赛者中, 吸烟时间在5年及以下者为1569人 (22.48%) , 6~10年为2061人 (23.34%) , 11~20年为2638人 (29.88%) , 20年以上为2146人 (24.30%) 。超过10年以上烟龄者达54%。

(3) 戒烟情况:

在报名参赛者中, 从未戒烟者4230人 (47.90%) , 戒烟1~2次者3562人 (40.34%) , 戒烟3次及以上者1038人 (11.76%) 。

3讨论

据卫生部2006年《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 我国现有烟民3.5亿, 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每年约有100万人因吸烟有关疾病死亡, 超过了结核病、艾滋病、车祸和自杀等死亡人数的总和。在全国每年新发的180万例癌症中, 有1/3与烟草制品相关, 每年直接的医疗费用超过230亿元[4]。 因此, 控制烟草对健康的危害显得非常重要。从本次参与戒烟大赛人员基本情况分析结果可见:无论是普通大众或是医务人员日均吸烟量都超过10支, 烟龄超过10年以上的普通大众占55%。烟草与健康损害之间存在一定的“剂量一反应”关系[5], 为了降低烟草对健康的危害, 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3.1 制定和健全各种控烟法律法规

尽管吸烟是一种私人行为, 但对吸烟者本人的身体带来伤害的同时, 也对他人的健康和社会带来伤害, 因此, 必须通过法律、法规的手段来限制这种行为。目前我国立法全面禁止吸烟是不现实的, 但制定相应的控烟法律、法规是可行的, 在北京成功举行“无烟奥运",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2 建立和完善控烟网络体系

控烟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学科。因此, 建立与完善我国烟草危害控制组织体系, 可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通过各方通力合作, 制定可行的相关政策, 使控烟工作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使控烟工作能持续发展。

3.3 广泛开展吸烟有害健康宣传

本次参与戒烟大赛人员基本情况分析结果表明, 欲戒烟的烟民文化程度都较高, 高中 (中专) 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超过70%, 因而容易接受健康教育知识。因此, 可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和5.31“世界无烟日”载体的作用, 举办烟草危害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开展咨询活动、宣传科学戒烟方法, 提高居 (烟) 民对吸烟危害的认识, 营造控烟支持性环境, 提高烟民戒烟的自觉性。

3.4 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医务人员是健康的倡导者、维护者和宣传者, 对控烟及预防与烟草有关的疾病负有特殊的责任。应带头不吸烟、不敬烟和主动戒烟, 积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在控烟工作中应起模范带头作用。

3.5 提供多种戒烟服务

从本次参与戒烟大赛人员基本情况分析结果来看, 无论是普通大众或是医务人员尝试过戒烟者超过一半, 但都没有成功戒掉, 还是出现复吸现象。因此, 提供戒烟服务是必要的。利用戒烟门诊及戒烟热线等服务, 为烟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开发烟草替代品, 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戒烟者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从而提高戒烟的成功率。

4结束语

总之, 开展戒烟竞赛, 其宗旨就是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 吸引吸烟者自愿报名、积极参与, 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也能给吸烟者统一选定一个时间和动力, 使吸烟者采取戒烟行动, 提高戒烟成功率。其效果如何, 还须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2008中国戒烟大赛广西赛区报名人员基本情况, 为开展本区控烟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参赛资格的人员基本情况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大众参赛合格登记者8830名中男性8217人, 女性613人;最大85岁, 最小18岁, 平均年龄42.5±10.6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者占70%;每日吸烟量在半包 (即10支) 以上者占55%;超过10以上烟龄者达54%;有52.10%的人尝试过戒烟。结论报名戒烟者中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占比例较大, 有半数的人尝试过戒烟, 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烟草危害知识和拒烟与戒烟技巧及技能传播, 帮助烟民戒烟。

关键词:广西,戒烟竞赛,分析,控烟,对策

参考文献

[1]Kaur J, Bains K.A study of the risk factor profil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rural Punjabi male patients[J].Indian J Public Health, 2006, 50 (2) :97—100.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fight againstcalmer:strategies that prevent cure and care[R].Geneva:WHO, 2007.

[3]郑富钢, 赵百东, 程永照.《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行前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和履约思路的思考[J].中国烟草学报, 2005, 11 (2) :32.

[4]潘锋.我国每年百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N].科学时报, 2004-05-31 (1) .

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第7篇

技能大赛对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作用

1 技能大赛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业分析与检验技能大赛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理论、仿真、化学分析、仪器分析。这四个部分除了考察学生专业功底扎实程度, 再就是在备赛和比赛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3年笔者所指导的高职学生获得了自治区省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两位高职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基本实验操作, 比如滴定、溶解固体物质、溶解和转移溶液和定容, 在日常的训练的过程中, 学生不断强化训练, 将规范的动作内化在他们的大脑中。同时在实验过程中, 遇到的很多问题, 他们也会通过一些专业书籍和网络进行查阅、检索。比如在EDTA标定的过程中, 使用的指示剂是铬黑T, 可以引导学生, 找到这种指示剂的结构、为什么要使用它, 以及在滴定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笔者认为这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让学生更快适应将来的工作, 同时也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生活和生存的必备能力之一。所以据参赛学生所述, 他们都很感谢这段参加比赛的经历, 虽然很辛苦, 但却觉得自己提高很多。

1.1 技能大赛增强了团队成员间的团结互助精神和凝聚力

对于技能大赛而言, 两位参赛选手作为一个团队, 最后的成绩是两位选手的成绩和。所以这种团体奖的颁奖模式要求参赛队员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平时的训练的过程中, 两位选手每天交流实验心得, 取长补短。每天将两位参赛选手的实验数据进行评比, 这些不但加强了参赛选手之间的感情交流, 同时也是对选手的一种促进和提高。在赛场上, 这种合作的重要性尤为明显, 团队中的1号参赛选手每参加完一个实验项目后会将其经验向2号讲述, 而参赛场上某一个参赛选手的低落情绪也会得到另一位选手的安慰。这些场景无时不刻在参赛场上发生着, 这些景象体现了团队成员间的团结互助精神和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情谊。

1.2 技能大赛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技能大赛包括三场比赛, 其中两场都是实操。比赛中, 学生要面对的是陌生的城市和院校、一个与平时训练完全不同的实验场所。整个实验过程既要比规范的操作, 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紧张和压力对每个参赛选手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当参赛选手在比赛操作中遇到平时实验中没遇见的情况时, 比如称量操作时, 所用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需要校正, 有时一次校正不好, 还要进行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校正。这个时候在陌生的环境里, 同时还有同赛场的其他选手的影响下, 很多选手都紧张过度, 导致称量失败, 以致于在后面的比赛中乱了阵脚。这个时候就考验选手的心理素质了, 是否能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紧张情绪平复对比赛成绩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 指导老师不但要教授选手比赛内容, 更要关注选手的心理素质。经过一次技能大赛的洗礼, 参赛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良好的锻炼, 对获奖的学生而言, 也提高了他们对自己实验操作技能的自信心。

2 结语

技能大赛的目的是“以赛促改, 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激励广大技术工人钻研技术业务, 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提高技术工人的地位, 形成全社会尊重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因此, 技能大赛的意义不仅提高了参赛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进一步的讲, 是要把赛场的高技能渗透到平时的教育之中, 把比赛的内容融入教学之中, 最终实现让所有学生具备较高水平的技能, 让所有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都得到提高。最终使我国的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有所提高。

摘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的重视, 而技能大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创立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国家通过采取推进学生技能大赛, 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 以通过竞争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同时对学生提升团队意识、拓宽学生知识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技能大赛是竞赛场, 通过竞赛项目可以检查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学是否体现了“手脑并用, 学做合一”的办学宗旨, 是否重视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是否把握了企业的新技艺、新知识和新方法等。

关键词:工业分析,检验技能大赛,学生职业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小菊, 浅议技能大赛对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教育探索, 2008 (2) .

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第8篇

随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结构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教学结构从单一的教师讲解型课堂逐渐向多种类型的课堂结构转变。1997年何克抗教授根据教改实践, 在对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深入剖析的基础上, 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提出了“主导—主体”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设计模式,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主教学模式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 促进了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 也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双主教学模式在延边州的小学课堂教学上开展得如何、哪种课堂教学结构属于双主教学模式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视频分析法

1.S-T分析法。S-T分析法是一种能够直观表现教学性格的教学分析方法, 它可用于对教学过程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和评价, 判断课堂教学模式, 获取具有共识的、客观的信息。S-T分析法中的行为类别仅有教师行为T和学生行为S两类, 能大大减少对教学活动进行分类记述的模糊性, 提高客观性和可靠性, 有利于教师使用这一方法逐步把握和完善教学, 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但在一些文献中提到了另一种行为D (如表1) 。D是指教师与学生交互对话的行为 (我们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师生合作完成的教学实验也应该标记为D) 。文中两种S-T分析法都有使用, 由于误差较小, 因此没有对结果产生影响, 并指出在绘制S-T图时, S、T、D有所区别, 但计算Rt、Ch时D当作T处理。

2.S-T数据的收集。S-T分析法的数据收集方法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实际观察和观看课堂教学过程录像资料, 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采样, 并根据采样样本点的行为类别, 以相应的符号S或T计入到规定的表格中, 由此便构成了S-T数据序列, 再由得到的S-T数据序列做出S-T图, S-T图可以看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是如何随着时间变化的。制出S-T图后, 我们要通过计算教师行为占有率和学生行为占有率得出师生行为转化率, 制出Rt-Ch图, 由此可以看出本堂课的课堂类型。其中, Rt是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行为占有率, Ch是指师生行为转化率。Rt=NT/N, 其中NT表示一节课中T行为的次数, N表示一节课的采样总次数;Ch= (g-1) /N, 其中g表示相同行为的一个连续。课堂类型分为练习型、讲授型、对话型、混合型 (如表2) 。艾伦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了D行为, 即教师与学生交互对话的行为, 刘立新等人在《S-T分析法在高中化学教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中将教师与学生合作完成的教学实验也标记为D, 并根据D行为的出现, 将S-T分析法中Rt的算法做了改进, Rt= (Nt+0.5Nd) /N, 并新增了一种课堂类型板块型, 已经将混合型更名为平衡型 (如表3) 。

本文将2012—2015年的延边州优质课大赛小学组语文课的一等奖的课堂视频以30秒为一个时间间隔对行为类型进行了采样, 将采样点记录在S-T数据序列表 (序列表如表4所示) 中。

三、实例分析

根据2012—2015年的语文课课堂视频的S-T数据序列表计算得到的Rt-Ch如图1所示。

本文采用的是新改进的S-T算法, 并将学生与教师的共同行为标记为D行为。根据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四节课课堂结构模式均落在混合型即平衡型这一区间。分析的四个视频中有两个视频 (2012年和2014年) 可以根据新改进的Rt算法得出新的数据, 但与原数据差异不大 (2012年Rt的值由0.54变为0.56, Ch值没有发生变化;2014年Rt的值由0.47变为0.46, Ch值由0.38变为0.39) 。可见这四节课都比较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区别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练习型, 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型, “满堂灌”式的对话型, 是一种平衡的教学类型, 既能够把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体, 也没有忽视教师对于课堂的导向作用。但是从准确的数据中可以看出, 低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的课堂, 教师行为占有率要比高年级 (五年级) 相对高一些, 这说明低年级的课堂仍然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 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课堂知识;而高年级的学生有着较好的自控能力, 能够通过教师适当地指导完成课堂任务。由于2015年的课堂视频为习作指导课, 所以该节课的行为转化率就较其他三节课低, 这样可以达到学生通过自主练习获得课堂知识的良好效果。

由此可见, 优质课大赛的课堂教学都能较好地把握课堂,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 并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 把握课堂节奏, 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案。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 从学生那里得到良好的反馈, 使学生的观点同教师达成一致, 最后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傅德荣, 章慧敏.教育信息处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94-104.

[2]艾伦, 艾霁野.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测量工具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 (6) :1-7.

[3]单迎杰.以S-T分析法分析教育技术专业课课堂教学问题[J].现代教育技术, 2008, (10) :29-31.

[4]刘飞, 刘雁, 黄成云.基于S-T分析法的教学过程对比分析——以网易视频公开课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 (11) :58-60.

[5]刘立新, 杜卫民, 王萍, 靖梅.对S-T分析法的改进及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分析[J].化学教学, 2014, (07) :19-22.

[6]万洪静, 张顺星.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的S-T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12) :76-78.

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第9篇

一、赛题简介

总体模型由给定的山体模型、制作的桥梁模型和作为底座连接用的承台板三部分组成 (如图1、图2所示) 。给定的山体模型有虎口、隧洞和棱台山体模型。承台板的标高为±0.00m, 虎口山体虎口底面的标高为﹢0.14m, 隧洞山体洞口底面的标高为﹢0.30m, 棱台山体山顶平面的标高为﹢0.20m。桥梁模型由A、B两段桥依山而成。A、B桥段结构的所有构件及节点均采用给定竹材与502胶水手工制作完成。A、B桥段结构桥面板制作时要求满铺, 不允许有空隙。B桥段在给定位置设有减速带。连接用承台板主要用来承托给定的山体模型和制作的桥梁模型, 模型与承台用自攻螺钉通过连接件连接, 承台板采用生态实木板制作。承台板上设有一条具有一定宽度的模拟河流流经A、B桥段, 为便于通航, 河流内不允许设置桥墩。

二、结构选型

对于这次的设计, 我们分别考虑了斜拉桥、拱桥、桁架桥和梁式桥的设计方案。斜拉桥可以看作是大跨径的公路桥, 且对柱塔刚度有较高的要求, 所以斜拉桥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高, 对于用厚竹皮做柱来讲, 既增加桥梁重量又费材料;拱桥最大主应力沿拱桥曲面而作用, 而沿拱桥垂直方向最小主应力为零, 可以很好的控制桥梁竖直方向的位移, 但选择拱桥需要提供的强大端部锚固, 且提供水平力, 显然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桁架桥具有比较好的刚度, 腹杆即可承拉亦可承压, 但对柱的承载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 我们也放弃了制作桁架桥的想法;而梁式桥有较好的承载弯矩的能力, 也可以较好的控制使用中的变形, 桥梁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所以, 相比之下我们最后选择了梁式桥。

三、结构布置

图3为本次参赛的结构总体图。A段桥 (图4) 是连接虎口与隧洞, B段桥 (图5) 是连接隧洞和棱台。桥面宽度为120mm。在主体结构方面, 桥梁主体结构采用5片T型主梁, T型主梁横向采用错位横隔梁 (图6) 进行连接, 以保证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同时, 横隔梁采用凹形, 以节约材料和减轻重量。A段和B段桥墩采用独柱墩, 为了保证柱的稳定性, 在柱墩表面用箍缠绕。根据A、B段虎口、隧洞和棱台标高不同。A桥段弧长为1465mm, A桥段中的直桥段长为73.2mm。B桥段与棱台和隧洞搭接处的弧长分别为378mm和200mm, B桥段中的直桥段长为84.4mm。A桥段共设置4根柱, B桥段共设置2根柱。

四、结构受力模拟

数值模型的建立:

此结构为T型梁结构, 涉及杆件较多, 通过手工计算难以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因此, 我们采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建立计算模型, 在建立计算模型的过程中做了一些分析假定。在假定的基础上, 采用ANSYS建立跨河处的计算模型, 如图7所示。

数值模拟分析:

桥梁跨河处为最大跨处, 对该段桥进行弯矩、剪力、应力和位移进行分析 (如图8~图11所示) , 分析表明:柱子在承受较大压力时会发生失稳破坏和弯曲破坏, 节点处会因承受较大弯矩而发生破坏。为防止结构发生上述破坏, 在制作时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在节点处粘接竹片粘接板, 不仅起到连接构件的作用, 还能起到一定的抗压作用。 (2) 基于桥面各处标高不同和桥面内外标高不同, 在梁柱节点处, 尽量把梁柱节点放置靠外, 同时, 把墩柱的接口处放在桥的内侧。由数值仿真和实际加载可以看出:梁跨中处弯矩大, 应加强T型梁的梁高;桥梁转弯处, 由于动荷载作用在桥梁结构上的位置随机性很大, 容易发生桥梁倾覆。

结语

随着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实践环节要求越来越高, 结构设计大赛难度也是逐年增高。以本文的竹桥为例, 桥梁上车载的随意性及偶然性, 要求在设计时, 要有相应的安全冗余度, 对参赛选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构设计大赛能全面考察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摘要: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 也增强了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本文以2015年吉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的赛题“传承-山地桥梁结构设计及手工装配制作”为例。从赛题简介、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模型数值模拟及模型分析等过程进行简述。

关键词:结构模型,模型设计,制作与分析

参考文献

[1]叶见曙, 李国平.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2]顾凌赟, 殷怡, 徐燕, 刘宝兵.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研究与竞赛指导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23) :131-132.

上一篇:教学策略和规则下一篇:城市污染水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