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与编辑意识

2024-06-30

编辑与编辑意识(精选12篇)

编辑与编辑意识 第1篇

一、编辑主体意识决定着编辑活动的创造性

在过去的编辑理念中, 编辑工作只是简单地对一些成文的文字或者相应的完整资料进行一些必要的加工和完善, 这种片面意识的产生是具有相关的历史因素的。国内资深的编辑人员或者是一些对编辑工作有深入了解的人员就知道, 不管是过去如何有成绩的编辑工作人员, 其编辑劳动本质也只是在收集相关的资料或者对一些现成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 基本上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简单的加工而已。即便是到了现代, 被后人一直高度认同的编辑家, 其工作的本质也并没有得到多大的转变和改进。这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们民在思想上就认为编辑工作实际上就是对相关资料以及文字的加工, 而对于编辑工作者来说, 这只是一种对产品的加工而已。即使到了当前的21世纪, 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编辑工作就是对一些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进行规整加工, 甚至有的人认为就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复制或者删除操作而已, 可以很明确地说这是对编辑工作的一种误读。

大量的编辑实践表明, 在保持一定加工性的同时, 编辑活动还必须要体现出编辑者自身的创造性。编辑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精神活动, 在产生精神产品的过程中, 具有选择加工以及规划设计等功能, 具有一定的双重性, 即间接创造和直接创造。编辑工作主要以文字稿件为加工对象, 在编辑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脑力运动, 是一种兼具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劳动。一篇稿件的处理, 一方面需要得到社会对该文献的价值认同, 另一方面也需要在该文献中呈现出作者所要表达出来的新的使用价值。除了以上这两方面, 编辑工作还需要进入著作者的整个创作流程, 对著作者的文化产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进而不断培养和发掘创作人才。这种带有一定创造性的工作, 主要来源于编辑工作者的主体意识, 体现了编辑工作者的主体作用与地位, 同时也凸显了出版工作中编辑的核心作用。

二、编辑主体意识的职能转型与强化

既然编辑工作是一项带有创造性的工作, 而且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这种创造性, 那么, 编辑工作是如何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和价值的呢?要想解答这个问题, 需要从下面的两个概念入手:策划和选择。在计划经济背景下, 社会民众对选择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 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编辑工作就是选择, 认为这是编辑工作的基本职能以及主要的工作方式;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 社会民众的视线开始有意识地转向了策划, 而这种转变可以从理论上进行理解。

在编辑学理论中, 策划与选择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用于解决编辑实践过程中矛盾的有效方法。在精神的产生环节中, 这二者的价值和作用是完全同等的, 是编辑工作正常开展所必需的, 但是, 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不同。

选择, 是在不影响著作者个性自由的基础之上, 结合相应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等标准, 对原来著作者的稿件内容进行一个详细的筛选。策划, 是结合社会大众对精神产品的相应需求, 最大限度地发扬编辑的积极性, 以满足社会民众的精神需求。选择大多数是对精神产品结果的认同以及评价, 是在原来就已经产生的精神产品中选择出来的, 这个选择阶段的创新可以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的,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编辑工作者对原来著作者个性化自由的一种尊重。而策划实质上是对精神产生目标的一种追求和设定, 在这个过程中, 编辑工作者可以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 就其创新来说, 是从无到有的,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体现的是编辑工作者在编辑过程中对自身创造性的发扬。

编辑职能从选择到策划的转变, 正好体现了国内经济体制的转变, 也就是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有着必然联系。选择这一职能转变, 当前的编辑实践和计划经济模式时期的编辑观念是有一定的联系的。编辑工作者作为原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中介,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带有很强的依附性和被动性, 这与当前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经济有很大的联系, 也存在着对市场竞争和产品规律联系不强的问题。而策划这一环节, 就必须和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编辑实践和编辑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背景下, 可以说精神产品已经完全融入了市场经济中, 任何的精神产品都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受挑战, 能够在强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 并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在精神产品的发展过程中, 需要严格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对精神产品的需求, 全面而周密地进行谋划, 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这让编辑的策划功能得到重视, 编辑工作者作为一种信息中介者, 也迎来了比以前任何时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凸显出了十分强烈的竞争性与主动性。

应该认识到, 策划是今天国内出版业不断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产物。在国内过去的许多编辑工作中, 不管是哪一项编辑工作, 实际上也包含了编辑策划。比如在对字典进行编辑时, 就有了策划的程序。在当前的编辑策划工作中, 还缺少了市场经济效益的预测。因此, 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中, 策划的作用才得以不断地体现。在这里突出了编辑的职能, 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放传统的思想, 进而构建一种全新的出版理念。策划这一概念在近些年的出版业中已经逐渐被完全确立了起来, 对编辑学理论的完善和加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践表明, 编辑文化的不断构建, 使编辑各项职能都得到了科学有效的总结。每一次编辑文化的总结, 基本上都引起了一系列的编辑概念认识变化。编辑专业技术的确立, 让编辑工作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向了职业化, 也就确立了编辑在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在这个过程中, 编辑工作者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强有力的激活, 使整个编辑工作产生了质的转变。一个编辑工作者, 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主体意识之后, 同时将这些主体意识贯穿于整个编辑工作中, 编辑工作才能真正迈向成熟。

从哲学方面来说, 编辑主体意识在编辑工作中起了一定的主导性作用, 其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编辑工作者主动参与了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过程。在主体意识的引导下, 编辑工作者的工作体现出了创造性。对于编辑工作者来说, 高扬编辑工作者的职业意识,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编辑工作者的职业力量, 进而有效弥补和完善一些客体的不足。对于编辑工作来说, 能有效地扩展编辑工作内涵, 顺应编辑工作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提高编辑工作在出版业中的地位。

三、数字时代编辑主体意识的发扬

上文所述, 在过去的编辑学概念里, 编辑工作者所从事的就是一些简单的文字以及图片加工。该环节或者说该工作只是文化产生过程中一个不怎么重要的附庸。在这种认识背景下, 没有充分地重视和发扬编辑工作者的主体意识。选择职能的凸显, 让人们对编辑工作的理解由片面走向了多样化, 但是, 编辑工作者作为原文化到大众接受文化的一个中介, 并没有有效地凸显其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伴随着近些年出版业对策划职能的高度重视, 编辑的主体意识才得以逐步体现。编辑主体意识的出现, 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编辑工作者对自身劳动产品的出发点, 从传统的盲目性走向当前的自觉性、目的性、主动性与选择性, 让整个编辑工作突出了其活力。通过查阅以前的编辑历史和对当前的编辑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其编辑主体意识的体现, 最为有效也是最能凸显的方式就是在编辑策划中。伴随着21世纪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编辑工作环境得到了较大的转变。由于当前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方式的大量出现, 对编辑内容的创新需要加快速度, 作者与读者之间都需要逐渐走向一个双重的自由:一方面, 作者发布作品相比以前更加自由了;另一方面, 读者在选择作品方面也十分自由。针对当前读者的阅读需求, 编辑工作者如何才能有效地保证其主体地位, 编辑出版方面的一些人士指出, 可以实行一种大编辑概念, 有效发挥其主体性。大编辑的出现, 既可以突出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和存在的意义, 也可以有效地凸显编辑工作者的工作面, 同时也就对编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出版环境中, 笔者认为弘扬编辑的主体意识, 可以从下面的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1) 持续提升编辑的文化责任意识、政治责任意识、质量责任意识, 坚持传播正能量, 传播有利于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文化, 认真全面地做好编辑工作, 反对急功近利主义。 (2) 需要不断提升编辑工作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出版业中, 创新是其生存的根本。面对不断复杂化的出版环境, 针对读者需求的不断变化, 一方面要进行宏观思考, 并将思考放在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中来。只有发现好问题和解决好问题, 才能取得真实的进步, 也只有这样, 编辑工作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数字化的媒体方式的出现, 完全颠覆了传统的阅读方式, 读者的选择渠道宽了许多, 同时也改变了其被动的局面, 有许多的读者已经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了, 这正在成为编辑工作者的重要资源, 同时也需要编辑工作者不断加强沟通, 保持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应该看到的是, 在编辑工作不断迎来挑战的背景下, 新媒体的出现也为编辑工作带来了便利。在网络出版条件下, 编辑工作已经转移到了网络平台中, 网络出版的无纸化让编辑工作正在走向一种非线性化。以策划工作为主导的编辑步骤, 如收集稿件、审阅稿件、稿件加工、稿件排版等各个工序之间都已经逐渐变得模糊起来, 以前这些工序需要多个人共同来完成, 现在只需要一个人。这正好为发挥编辑工作者的主体性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如果出版业也抓住这次机遇, 高度重视编辑工作的主体性的发挥, 有效突出编辑的主体性, 从而有效提升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21世纪的今天, 社会的各项科学技术正在不断发展, 编辑工作也伴随着数字化传播方式的转变而逐渐得到改变, 加上当前整个出版业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要求出版业和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很强的主体意识。只有认真了解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了解社会民众对文献的需求, 充分发挥出编辑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才能逐渐推动整个编辑工作和出版业走向更高的台阶, 也才能为社会传播更多的正能量, 从而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的生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 编辑主体意识的产生通常具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而大多数的编辑主体意识是在社会性和个体性这二者之间起作用。通常来说, 编辑的主体意识影响着编辑的活动创造, 在21世纪这个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大背景下, 编辑的主体意识在不断提升, 编辑工作的职能也在不断进行转变, 因此, 在未来的编辑工作中, 应当大力弘扬编辑的主体意识。

电视新闻编辑记者要具备策划意识 第2篇

时间:2010-05-31 19:10:00作者:;来源:

● 温霞

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就是指在确定了新闻线索或报道思想之后,对即将实施的新闻活动做深度、广度的综合分析,周密地安排布置,以使新闻产生最大的社会影响力。那么,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的策划意识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在新闻选题中具备策划意识

1.编辑和记者所从事的工作既是政治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又是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好的新闻从业者要具有对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敏锐观察力和及时的信息捕捉能力。在这样一个前提下进行选题策划,才不会犯方向性错误,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例如在招远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招远电视台围绕市里的中心工作,精心组织策划“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金都经济和谐发展”系列宣传报道,深入宣传报道了招远市各行各业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弘扬了主旋律,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

2.了解民众关注热点,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策划选题的努力方向和表现视角。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加强与观众的沟通、交流,成功的策划正是基于对群众生活的关注和理解才备受群众关注。例如冬季供暖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百姓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去年入冬以来,我们围绕这个问题,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寻找切入点,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了解有关情况,采编了系列专题报道《又是一年供暖时》、《供暖:暖心还是暖身》等。节目播出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冬季里的温暖。

3.在宣传政策和关注焦点的同时,平时可以进行舆情调查,全方位搜集群众的需要及关注点,精心策划一些选题,从而保证新闻节目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同时,电视新闻工作者为了搞好选题策划,应努力提高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并加强知识积累和信息积累,策划、整合出高质量的新闻节目。如笔者策划采制的系列专题节目《露天烧烤何时休》,与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配合,共同出击,不仅很好地解决了露天烧烤存在的问题,也让老百姓看到了政府处理此类事情的决心,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在组织采制新闻作品时具备策划意识

1.为了使新闻节目有一个整体的思路,组织哪些稿件来构成框架和体系,是新闻工作者要细心思考、揣摩的一个课题。编辑应主动出击,大量全面浏览新闻,经常深入有关部门,挖掘一些比较鲜活的内容,对各类新闻事件的整体印象和背景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新闻稿件的基本走向。编辑、记者如果只坐在办公室,有什么稿件用什么稿件,势必使工作陷入被动,难以编排制作出有深度的新闻节目。

2.策划意识还应体现在新闻作品的创新上。采编人员每完成一件精品,都是用创新意识,“众里寻它千百度”,辛苦寻觅、艰苦思索、刻苦琢磨的结果,任何精品都离不开一个“新”字——或题材,或手法,或角度等等,总有让人耳目一新之处,这正是精品的亮点或卖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总吃别人嚼过的馍,从内容到形式,既“陈词”又“滥调”,这样的作品永远不可能受观众欢迎。

3.策划意识还应该在“深”度上下工夫。这个“深”,包括思想的深刻、分析的深入、细节的深挖以及背景的纵深开掘等。任何新闻事件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事件的各个方面都有复杂的关系,如何把握全局,使事件朝着好的方面转化,更需要编辑、记者具备策划意识。这种意识,不仅使新闻报道更有深度,也能使编辑、记者在事件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在新闻作品的编排中具备策划意识

1.新闻编排过程中,要具备策划意识,强化新闻节目的系统观念和整体意识,才能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新闻节目的基本职责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由于时政新闻多限于会议新闻、领导活动等,表现手法单一,所以在编排这样的硬新闻时要注意搭配软性社会新闻、文化体育新闻、社会趣闻等,激发观众的兴趣,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2.在新闻节目中,不可能每条新闻都能引起观众的长时间注意,如果把新闻节目编排得有起有伏,就能更好地刺激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就要求节目的题材、形态风格应该多元化组合,交错配置。如在节目中设置“板块结构”,合理使用间奏等,使节目富于变化,便于观众接受。招远电视台《金色家园》栏目定位时,首先清晰栏目板块结构,不到十分钟的节目,我们用分板块来达到播出时间短、新闻信息量大、反应速度快的目的。

图书编辑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的融合 第3篇

热词:图书编辑 自我意识 大众意识

图书出版是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活动。图书编辑作为这项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持对大众意识以强有力的关注,不断发现和挖掘读者的心灵需求,力求做到“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双脚踩在大地上、自觉走进群众中”。以此为行为准则,图书编辑在自我意识和大众意识的对接和融合方面要找到立足点和平衡点,以便在整个出版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方向性和适应性。关于图书编辑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之间的关系,笔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特作以下几个方面的阐释,与同业者共勉。

明确自我意识对图书出版形成的弊端

图书编辑在长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会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这导致在认知上具有排他性,即自己认为好的书稿才是好的,而别人认为好的书稿在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上都难以接受。如果出版是完全自娱自乐的行为,那么在排他性的主导下会把书籍制作得另类、高端,在小众的层面上推陈出新,引起同样具有强烈自我意识者的赞赏。但是,无论从出版经营的角度还是从出版服务于大众的角度而言,自我意识的排他性都会导致可走的路径越来越窄,换言之,失去了大众读者,出版就成了一纸空谈。

经验表明,如果图书编辑以极强的自我意识从事编辑工作,以己之愿强加于人,必然使所出版的书籍被读者抛弃。博士生、许多行业的佼佼者进入出版行业工作,都经历过这样的挫败:由于策划的选题偏、怪、狭,书籍出版后无人问津,致使带着墨香的新书遭遇了从印刷厂到库房,再由库房到化为纸浆的命运。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给个人的职业生涯留下了心痛的败笔。因此,图书编辑明确自我意识形成的弊端后要加以调整和约束,从而更好地对待选题策划和图书的出版发行。

图书编辑要按照工作性质的分类特点,充分了解自己服务群体的文化特征,充分挖掘读者的兴趣点,用书籍制造出引导读者提升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空间格局。

近年来社科类大众图书普遍采用叙议结合、寓事于理的结构方式。从图书编辑的角度来审视这种结构方式,编辑的自我意识在两个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一是编辑自身的理论素养很高,在书稿中发现叙述性文字占较大篇幅时,会表现出不屑一顾的心理倾向,认为缺少深层次的思考是称不上好书的;二是编辑出于对叙事性文字的偏爱,认为说理的内容过于刻板,在故事中蕴含大道理就能说明问题,不用特意做画蛇添足似的理论解读了。编辑的自我意识中存在的这两种倾向都是对读者心态不了解,只知道从一己之见出发看问题产生的偏颇。叙议结合、寓事于理的结构方式之所以能够被广大读者接受,反映了现代社会都市人在娱乐中寻求思考的特点。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没有大块时间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读几篇轻松的故事并从作者的理论解读中获得某种启迪,帮助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适应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便满足了阶段性的知识需求。

因此,图书编辑在最初进行选题策划时要摆脱自我意识的束缚,对书稿的故事性、理论性进行认真的规划和设计,达到叙述精彩、理论深度适合目标读者需求,使书籍在发行阶段能够与更多的读者产生共鸣并因此收获颇多,这便是图书编辑自我意识得到克服,适应大众意识所产生的良好结果。

将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进行适度融合

大众意识由众多的个体意识形成。仅就图书出版所面对的大众意识而言,是指大众意识里具有共通性的认知能力,也就是在较普遍的文化层次上所达成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与编辑的自我意识有距离、认知上的差异。图书编辑从服务大众的职业特点出发,必须找到自我意识中能与大众意识相融合的部分,在此基础上实现理性的对接之后意识融合就变得简单易行。

称职的图书编辑是能够将自我意识和大众意识进行对应性融合的主动者和实践者。其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主动性有两点:首先,清楚地意识到自我意识对图书出版形成的阻碍,打开广阔的视角审视大众意识,把握图书出版的动态性特征,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使职业风险得到控制;其次,将自我意识向大众意识消融,在对事物的认知上找到共同点,清楚大众普遍存在的阅读倾向,从编辑本身所承担的社会职责上进行引导和推升。

人们认知事物的能力有一定的程式化过程,比如要通过学习、研究等阶段性自我提升才具有认知复杂事物的能力。在这种程式化的过程中许多简单的道理被个体接受、承认并化为自觉的行动。图书编辑在回视提升自我意识过程中认知事物存在的普遍性特征时,就找到了与大众意识的结合点,那么把这部分普遍性特征在自我意识里扩大化,提升到认真解读、高度关注的层面上来,加之对大众服务意识的深度强化,就能够在大众普遍期待的事物中找到阅读需求并进行深度挖掘,使图书出版既符合大众意识又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

一部被读者认可的书籍出版就是图书编辑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相融合的实证。2014年6月中信出版社推出《国学开讲》一书,进入发行终端后受到读者的追捧,到2014年10月进行了第七次重印并在北京图书大厦畅销书排行榜上居第19位。从图书策划的角度来分析此书被读者喜爱的原因,不难发现具有这样的特点:其一,助推国学学习的热潮;其二,将书法、绘画、碑帖等多种艺术形式与国学精髓相结合,拓展了国学学习与研究的空间;其三,作者范曾虽是著名画家,但是书中绘画作品却不局限于作者本人的作品,选编了中国古典绘画和欧洲绘画,形成多种文化传统的融会贯通。由于作者、编辑独具匠心的选题策划,使全书直观地呈现了多种类文字、图片信息。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国学开讲》这本书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策划编辑将自我意识深潜于大众意识之中,洞悉到读者的心灵需求和阅读取向后,以专业素质对内容和形式进行了特别策划和精心布局,并从为读者的心灵困惑把脉的目的为出发点,打造了这本具有当下图书出版流行风格的书籍。

nlc202309040934

事实证明,图书编辑将自我意识调整到与大众意识具有良好相融性这个层次,才能更好地驾驭图书选题的方向并以一步抵达读者心灵的直击性特征,赢得图书发行终端的高度关注,使图书发行中遇到的渠道阻塞、读者不买账等各种疑难问题迎刃而解,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促使大众意识向更高层次跃升

无可否认,大众意识是一种复杂的存在,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图书出版要在考察共性后找到立足点再做方向性定位。虽然大众意识从整体上有向善、向美、追求真理的取向,但是,在某一个具体问题上难免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失误和滞阻。图书出版担负的社会责任之一就是要用书籍引导大众意识向正确的思想道德轨道归拢,为其排疑、解惑、明理,达到提升大众认知能力和自觉行为能力的目的。

图书编辑要使自己审视选题的视角更接近推升大众意识的需要,就要以确有成效的距离与读者保持关系定位,既与大众意识相融合又不完全取悦他们的阅读习惯,时刻记住自我意识不能迷失在大众意识之中。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有些图书编辑的确在大众意识中迷失了自我,策划的选题完全取悦于读者,致使内容东拼西凑、逻辑混乱、主题思想不鲜明的书籍混迹于书店和网络,使图书发行出现了鱼龙混杂、优劣不分的现象。这虽然是利益驱动所产生的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图书编辑的社会责任意识差,缺乏自觉服务于现代文明与文化建设的主导思想是其根本原因。

“书的真正目的是诱导头脑自己去思考。”如果一本书不能为读者提供思考的角度和探寻未知的空间,不仅是图书编辑的失职,也会使图书出版与文明、文化的发展趋势相悖反。这样造成的社会损失是巨大的,作为出版行业的任何一名从业者都要进行深思。

明确图书出版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图书编辑在策划选题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黄河出版社推出的《书上博物馆系列丛书》(《中流砥柱》《正面战场》等)正是出于引导大众正确认识抗日战争历史,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目的而出版发行的。黄河出版社的策划编辑正是基于自身的使命感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几次到成都的建川博物馆考察抗战文物,了解战争中许多感人的细节后,决定联手收藏家樊建川一起推出五卷本的《书上博物馆系列丛书》。通过文物解读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血雨腥风的战场,爱与恨强烈地撞击着心灵,达到了铭记历史、认真剖析现实国际环境、提振民族自信心的预期效果。

图书编辑将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相融合,促使大众意识向更高层次跃升,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活动,虽然不能直观地体现价值和成果,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身在其职应尽全力而擅为,力求当之无愧。

(作者单位系黄河出版社)

编辑工作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意识 第4篇

对于一名编辑来说,在编辑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无疑是选择稿件,稿件挑选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稿件的质量。挑选稿件体现了编辑的眼光,而这种眼光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学素养的基础上的。一篇稿件,其语言能力究竟如何,文化内涵是否丰富,视角是否独特等等,只有具备较高文学水平的编辑才能鉴别出来。具体来讲,编辑的文学素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深厚的文学理论素养

只有具备较为深厚的学问和素养,才有可能有纯正高雅的欣赏品味,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编辑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全才和通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并对这些作品和理论有较深入的理解。

1.2 扎实的语言文学基本功

语文的功底是文学的重要功底,也是编辑非常重要的功底。一方面,编辑应能发现作者的笔误或者原稿错误;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对优秀作品的错误修改。语言文字不仅表现在修辞手法的严谨运用和语义的明确表达上,也表现在语言的生动运用、文章内涵和表现力的体现等方面。

1.3 创作意识和能力

如果职责仅局限于对他人稿件进行整理修改和编写,那么编辑就脱离了对一篇文章的真正理解。编辑应有创作意识及创作能力,并由此体会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和意向的流动,真切体会创作的心理,并发挥个性和创造力。但也应注意,这种创作并不应该以数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标志,因为编辑的主要任务和意义并不在此。

2 审美意识是关键

一篇稿件的问世和传播,不仅是作者的审美素质的体现,也是参与编辑工作的编辑的审美意识的体现。编辑的审美素养决定着其在具体编辑过程中的审美倾向,所以审美素养对编辑来说非常关键。

2.1 审美意识是优秀编辑整体素质中的重要成分

审美意识是编辑的艺术眼光、思想水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整体体现。一篇文章归属于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产物,而审美意识就应当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以及社会文化。时代精神和社会文化总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作为把关人的编辑就应当带着审美的眼光,去伪存真,去粗留精。

一篇文章,无论体裁和内容如何,最终表现出来的都是时代的意识形态在作者身上的折射,作者对世界的认识角度及方法决定了他的审美取向。对于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编辑必须和作者产生共同的审美意识,这就是编辑和作者合作的基础。好的作品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可能问世、传播。其实这不仅是审美观和审美意识的统一,从更深层次上看,这体现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统一,是审美的源头。

2.2 审美意识决定了编辑进行稿件处理的具体操作方式

内容和形式是构成美的两个方面。作品的语言、结构、叙述角度都是构成一部作品的载体,编辑对这些载体的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就是编辑的审美过程。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的构成内涵以及形式是不可分割的。编辑对于一部作品首先是着眼于整体的审视,然后是以审美的眼光进行编辑和再加工,这就是编辑的审美能力。一个编辑的审美意识决定了其对稿件语言、情节、结构等方面的具体处理和操作方式。

一篇稿件的语言是其所囊括的全部信息的载体,作品中所蕴含的关于美的信息首先是通过文学语言与编辑沟通的。新闻和文学作品的语言不同于普通的大众语言,它们具有丰富的个性和想象色彩,这些都决定了文学审美的特殊性。审视一部作品的语言首先从最基本的语言模式开始,而最精彩的语言大多存在于那些由基本语言变化出来的带有个性的表述中,编辑应挑选出这些精彩的精神食粮以飨读者。情节必须容纳在一定的结构之中,没有结构情节就难以展开。但是,情节和结构是不同的,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情节属于作品的内容要素方面,而结构属于作品的形式要素方面。编辑只有对情节和结构进行整体上的把握,才会产生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3 文学素养与审美意识相辅相成

事实上,编辑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意识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文学素养是基础,审美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审美意识是文学素养的延伸和完善,审美意识体现了文学素养,是文学素养的升华。优秀的文字编辑必是这两种素养的集大成者。

摘要:作为新闻稿件和文学作品的甄选者、加工者以及传播者,编辑是文学家与艺术家的结合。一方面,编辑从众多作家良莠不齐的作品中挑选出优秀的作品,体现了作为一个作家的素养;另一方面,编辑又通过对所选择作品的编辑与再加工,让文学作品呈现出更深层次的美感,又展现了作为艺术家的特质。笔者认为,文学素养是编辑的基础素养,而审美意识是成为一个好的编辑的关键。

关键词:编辑工作,文学素养,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赵雅安.论文学编辑的审美[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2]崔道怡.喜为他人作嫁衣——文学编辑工作杂谈[J].中国编辑,2006(4):77-79.

浅谈新时期文学编辑的创新意识 第5篇

编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环节相互联系、制约和促进,具有严密的整体性,而每-环节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些特殊性,决定了编辑的创新意识是一个编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文学的`创新和文学编辑的创新意识是密切相连的.文学是创新的事业,-个文学编辑怎样面对日新月异的生活,怎样对待变化发展着的文学事业,这是-个大有研究的问题.

作 者:梁庭华  作者单位: 刊 名:出版参考 英文刊名:INFORMATION ON PUBLICATION 年,卷(期): “”(27) 分类号:G23 关键词: 

编辑与编辑意识 第6篇

一、图书的品牌化战略

在竞争日益激烈、传统出版遭遇数字出版冲击的当下,“中小社”的生存依赖某种程度上的品牌影响力以及一定规模的产品线。只有在某个细分领域把产品做大做强,做出被市场认可、在读者中有口皆碑的品牌,才能在浩瀚的图书市场中有立足之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出版单位也正是从品牌战略的高度出发,脚踏实地地摸索出一条光明大道,树立起有口碑、有市场的图书品牌,真正做到了品牌强社。笔者将从日语图书市场入手,分析此细分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小社”是如何做响品牌图书的。

据开卷的市场调查报告分析显示,日语图书是仅次于英语图书的小语种类图书,监控到的码洋约为英语类图书的30%。码洋占有率(是开卷根据当期某出版社的市场监测销售码洋和某类图书全国市场的监测销售码洋总量的比值计算得出的评估指标)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华理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它们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大致相当,加起来的总额已经超过了50%。与排名第一和第三的两家大社相比,华理社属于概念里的“中小社”,且是后来居上,能有如今的成就,与其品牌战略的定位、坚持走图书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密不可分。

日语能力考试类图书在日语图书市场中是仅次于教材的一个小有规模的细分市场,而华理社的日语图书出版就是从这里起步的。其实,华理社开始有规模地投入做日语能力考试类图书的时间并不长,却在短时间内高速发展,赢得了市场口碑,最终跃居此类细分市场的龙头,开始引领全国日语图书的出版,做到了品牌强社。

1.敏锐嗅到市场先机,投入一批图书“试水”,等待市场反馈

笔者在2010年接受《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时为《中国图书商报》)的记者采访时曾提道:“华东理工大学是日语能力考试的考点之一,能力考试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但当时市场上此类图书品种却很少,因此开发了第一批相关图书投入市场。”(当时是指2003年前后)华理社抓住这一市场先机,先期开发了一批相关的辅导书,既赢得了一定的口碑和读者群体,又对今后的图书出版方向有了更为准确的判断。

2.充分调研此细分市场,加大产品开发力度,继续占领市场

在充分调研此细分市场的基础上,2006年开始,华理社在这一领域不断加大产品开发投入,开始有规模、成系列地投放市场。不仅在日语能力考试相关图书的规划出版上加大力度,如产品已覆盖词汇、语法、听解、读解等各大模块,涉及1—4级各个级别(与现行的日语能力考试不同,2010年考试改革前分为1级、2级、3级和4级),也开发了把教材和能力考试融为一体的《新编日语教程》(1—6册),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产品线。同时,在制作上注重强化品牌概念,把书名、封面系列化,根据不同品种做不同开本,努力把这一细分门类的产品做大做全。

3.编辑和营销密切沟通,不定期做市场调研,根据市场和读者的反馈及时调整产品策略

编辑在图书出版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和营销联系紧密,不定期走访全国重点书城及民营书商,通过线上调研和读者交流,根据市场的反馈及时对产品进行修订,并对重点产品进行调整,争取最大限度地优化产品。比如,华理社在开发了日语能力考试各大模块、各个级别的辅导书后,编辑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与考试相关的历年真题也是市场的一大热点,于是开始策划出版日语能力考试全真试题,并凭借上乘的质量,丰富了该社在此类细分领域的产品线,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和线下的培训机构合作开发产品,在新媒体网站上做宣传,参加学术会议做推广

根据这一细分门类的特点,华理社和日语界最大的线下培训机构合作,开发了多套拳头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了其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其中,被誉为“红宝书”和“蓝宝书”的相关产品,已成为当今此类细分市场上最为畅销的产品。当下频频在媒体曝光的沪江网是全国最大的外语学习网站。华理社早在2008年就与其进行合作,在其平台上展示、宣传图书,深入合作开发产品,在推广其品牌、加大知名度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另外,不定期参加日语界的学术会议,不但增加了曝光度和知名度,还挖掘了一批强有力的作者资源,为继续做大做强这一品牌锦上添花。

5.与时俱进,开通官方微博、公众微信及天猫店,加大营销力度

在日语图书领域获得成功以后,华理社凭借其强大的品牌优势,开始对产品线进行延伸,在韩语、中小学教辅等方面加大了出版力度,如今也有所建树。比如韩语类图书也在短短的两三年里跃居第三位,码洋占有率已超过10%。此外,陆续开通官方微博、公众微信及天猫店的举措,也体现了华理社在营销上的与时俱进。“引领日语出版”的宣传语如今频现各大网站及媒体,也凸显日语品牌对于华理社的意义和重要性。华理社在这一细分领域做响品牌的经验值得借鉴。

二、编辑市场意识的重要性

近年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书业带来了许多变化,如大众的阅读方式不再局限于纸质书,销售渠道不再局限于地面店,微博、微信、天猫店等营销方式的出现和迅速蔓延。但无论书业环境如何变化,内容依旧是核心,编辑的市场意识也越发重要。

1.编辑的市场意识体现在对选题和内容的甄选上

以外语图书市场为例,如今在此细分市场投入的出版社众多,外语图书出版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内容过剩,信息泛滥,产品良莠不齐,读者的注意力也越来越分散。这样的环境对编辑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编辑不仅要开拓选题和作者,还要对海量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过滤,在同类市场中挖掘出高品质的内容产品,并把内容亮点在丰富的市场资源中提炼和展示出来。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外语图书是传统优势产品,日语能力考试类在开卷的零售市场观测报告里占有一席之地,在业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2.编辑的市场意识体现在对市场热点的关注和对出版产品的规划上

策划的产品既能授人以鱼,又能授人以渔,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市场销量,可以广泛传播是每个编辑的愿望和目标,这也是编辑市场意识的集中体现。日语能力考试类图书的大量出版和传播,既满足了读者的求知欲望,又给出版单位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社会热点不断变化,市场反馈也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编辑要培养良好的市场意识,必须时刻关注相关的国家政策、形势变化、热点新闻等,对已有的和未来的产品线及时做出调整,最大程度上迎合市场和读者的需求。前面已经提到,日语能力考试自2010年起进行了全新改革,将原有的4个级别改为现行的5个级别。华理社一直密切关注着相关的形势动态,在第一时间对已有的产品进行了修订和改版,并针对新考试开发了一系列新的产品,同期推入市场。在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情况下,他们依靠优秀的产品和市场口碑,在这一关键阶段中稳固了已有的市场地位,并将领先优势保持至今。

3.编辑的市场意识体现在对销售渠道的判断和营销模式的推进上

编辑在选题策划之初,就应该对选题的销售渠道及营销方式有所判断和规划,是重点在网店销售,还是地面店网店齐头并进;是只做纸质产品,还是同时推出电子产品;是通过微博平台做活动,还是利用公众微信号……而上述这些要针对读者人群不同的购买习惯和阅读习惯制订计划。华理社针对日语能力考试类图书的购买群体相对年轻、习惯网上购物这一特点,在营销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和沪江网合作的“模考大赛”、将畅销产品收入卡西欧电子词典等模式,无不印证了在营销上的与时俱进,这也是图书运作成功的一大因素。作为编辑,一定要有这样的市场意识,用心运作每一个选题、每一本图书。

笔者始终认为要把图书品牌做大做强,离不开出版单位对文化传承的坚守和对具体产品线的规划实施,更离不开编辑对出版的热爱和良好市场意识的培养。有了这些,文化的传承与坚守才会更加有价值和意义,梦想才能终将照进现实。

(作者单位:世界图书出版上海有限公司)

论报纸编辑现代意识的深化与创新 第7篇

1.1 现代编辑的政策意识与责任意识

报纸是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媒介, 报纸编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编辑责任意识与政策意识的重要性。报纸描述事件的真实性必须得到保障, 这就要求报纸编辑应具有很强的法律道德意识、责任意识。编辑应该重视自己的事业, 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责任意识的重要性突出表现为对国家政策的正确描述, 政治性强的稿件对于准确传达党和政府所采取的方针政策有积极作用, 相反, 缺乏政策意识和责任心的编辑做出的报道可能会导致舆论导向出现偏差。

1.2 政策意识、责任意识的深化

为了深化报纸编辑的政策意识与责任意识, 相关领导部门应督促编辑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报纸编辑应该通过对政策性问题的严格把关、运用准确得体的语言、正确传达政治信息等手段, 坚持做出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提高责任心、坚定价值观、端正工作态度、严禁不利于社会和谐以及危害党和国家的言论出现在报纸上。其次, 报纸编辑要把握好报道的方向和力度, 力求杜绝炒作等事件的发生, 坚决树立打假意识, 正确辨别事件的真实性, 尽量用朴素恰当的语言进行报道。最后, 要注意好信息的详略处理与文字的校对, 保证报道的新闻价值与准确度。

2 现代编辑策划与市场导向意识的深化

2.1 策划与市场导向意识的重要性

报纸编辑工作还包括排板设计与报道策划工作。报纸编辑应树立策划意识, 注重标题的位置、字体及结构, 文章边框的设计与整体布局的安排, 将报纸版面设计得美观得体、详略得当, 使读者能快速找到感兴趣的内容。另外, 报纸编辑应具备以市场为导向的意识, 立足于社会发展, 关注民生, 依靠精品意识与问题意识给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并学会从读者的角度, 评价报纸的新闻价值。

2.2 报道策划与市场导向意识的深化

为了深化报道策划与市场导向意识, 报纸编辑应该注重所报道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并考虑到事件的社会影响力及人们应显示出的关心程度, 从而进行恰当的报道。同时, 编辑应确定报纸的阅读对象和受众层次的构成, 使信息服务具有针对性, 使报纸的语言和内容与读者息息相关, 以此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要求, 并根据不同读者群体的心理特点调整报道的深度和形象设计。

3 现代编辑的创新与竞争意识的深入

3.1 竞争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包括报纸编辑在内的绝大多数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都依赖于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报纸编辑应该提高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 不断接受新知识, 使报纸传媒可以在新时期健康发展。

3.2 现代创新意识的培养及深入

为了有效提高报纸的新闻报道效果, 报纸编辑应该采用灵活创新的思维、细腻的文字, 使报道更生动、更能触动人心, 这就能充分发挥报纸的优势。另外, 报纸还要不断推陈出新, 不断进行内部升级。在信息爆炸时代, 报纸很难应对网络海量信息的现状, 对此报纸编辑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定向传播等方式, 让读者如探囊取物般在报纸上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当今时代的报纸编辑, 应该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编辑工作, 包括搜集信息、查找资料、加工稿件, 利用电脑进行刊物的版式设计和封面装帧。可以说, 将现代技术运用于编辑出版的整个流程, 是体现编辑现代意识的重要方面, 也是现代化编辑开展工作的必备条件。在报纸版面的策划与包装方面, 报纸编辑还可以通过新颖而独特的版式设计抓住读者眼球, 以持续而强烈的视觉效果感染受众。报纸编辑可以避免为了抢速度而将大量新闻堆积在一起, 造成形式雷同、栏目刻板等问题。编辑利用图文并茂的编排、灵动大方的组合、字体字号的变化, 瞬间就可以让版面充满视觉冲击力, 在报纸中加入这些创新元素, 是提高报纸编辑工作效果的有效方法。

4 结语

综上所述, 现代报纸编辑应该先将自己正确定位, 同时充分培养政策意识、策划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并努力学习编辑报纸的技巧, 最终不断提高自身的编辑策划能力。此外, 由于报纸编辑工作的复杂性和所涉及知识的广泛性, 编辑应该具备多方面知识, 了解业内行情, 提高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使自己成为具有扎实功底的创新型人才, 并从编稿、撰稿、校对等方面入手, 为本媒体求得利益。

摘要:报纸的表象和灵魂主要取决于报纸编辑的意识。报纸编辑应具备现代的编辑意识, 主要包括社会政治与政策敏感性意识、规划与问题意识、以市场为导向的意识以及竞争与创新意识。笔者深入研究了报纸编辑现代意识的重要性及深化意识的方法, 并对这些重要意识逐一阐述, 以期提高现今报纸编辑的现代意识, 提高报纸的质量和价值。

关键词:报纸编辑,现代意识,创新

参考文献

[1]刘乃仲.现代报纸版面设计对版面主编的素质要求.[J].新闻战线, 2004, (11) .

网络环境下编辑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第8篇

1 网络环境下编辑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在网络环境下, 新媒体层出不穷, 在社会信息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纸质出版物受众不断下降, 使得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图书出版市场陷入更为激烈的竞争之中。为了应对市场单品种效益下降的趋势, 出版企业往往增加品种, 出版物数量以超出此前数倍乃至十数倍的速度增长, 以品种换市场, 以数量换码洋, 品种的增长导致编辑工作量大幅度上升, 选题策划、组稿、来稿加工工作应接不暇。快编, 快校, 快速出书, 不可避免地对出版物的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2) 网络环境下, 信息传播速度加快, 抢占市场先机成为纸质出版企业提升销售业绩、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 这导致图书编辑出版的周期缩短, 图书编辑们的工作紧张且时间不充足。导致选题策划、组稿、审核校对等工作环节时间受到挤压;紧张的工作节奏下, 设计、印制部门压力也很大, 加之许多出版企业为了压缩成本, 强化了对装帧、印制等环节的成本控制;图书出版工作常常顾此失彼, 导致图书编校质量、印制质量都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而无法充分体现纸质出版物传播、收藏的价值。

(3) 现代出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新兴媒体对传统出版的挑战还在于, 它比传统出版企业更能吸引人才, 特别是青年人才。网络媒体工作虽然辛苦, 但对于青年人来说, 是富有魅力的的工作;同时, 薪酬也比传统出版企业要高。很多大学生就业都愿意到网络企业工作, 而传统的出版企业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在这一方面, 传统出版企业反映还比较迟钝, 没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补充新鲜血液, 培养编辑后备力量。对于现有的在职人员, 也未能制订有效的编辑激励政策和积极的培训计划。许多图书出版企业尚未从过去的事业单位工作模式中摆脱出来, 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激励等方面能力与经验不足, 未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 导致图书编辑在自我提升、创新工作方法等方面积极性不足。

2 网络环境下编辑意识的提升

网络环境下的编辑出版工作, 对图书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家出版社为了在图书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实行了编辑个人效益与图书销售经济效益挂钩的政策。这就使编辑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 不仅要具备传统模式下的图书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能力, 还要应对市场;同时, 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必须要贯彻执行, 因此, 编辑在编辑意识方面应当灌注新的内涵, 有新的提升。

2.1 社会效益优先的意识与创新意识的提升

(1) 网络环境下, 信息传播变得混乱而快捷, 不但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在网络上快速传播, 虚假的、混淆大众视听的、消极的消息也普遍存在, 对社会舆论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而图书长期以来都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产品, 其宣传的精神、传承的文化与知识, 绝大部分是积极的、先进的、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图书编辑作为图书的设计者、组织者、生产者和传播者, 必须认识到图书与网络信息的这一不同点, 充分突出图书在传播先进、积极思想和知识方面的优势。最近, 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强调了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一对关系中, 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2) 图书编辑要树立创新意识。图书是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思想的重要载体, 创新不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源泉, 也是图书出版事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 图书编辑应充分认识到自身是出版事业创新发展的主导者, 主动承担起图书选材、策划、设计创新的责任, 使图书在内容、形式、外观等方面具有新意和独创性, 在吸引读者眼球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传播先进技术、思想、文化的重要价值。除此之外, 网络环境下, 信息碎片化现象较为普遍, 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碎片化的信息和病毒式的传播往往不能给每位参与者带来系统而全面的信息, 而图书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为读者提供十分全面、具有针对性的知识、理念和相关信息。因此, 图书编辑应经常浏览网络信息, 从中搜集读者们喜爱的、关注的话题, 积极发掘新题材。同时注意浏览相关信息, 从中发现不足、找出缺陷, 并在图书编辑过程中予以弥补,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使网络信息成为图书编辑工作创新的源泉与动力, 而非威胁。

2.2 市场意识的拓展与提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图书出版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图书编辑的工作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图书的销量与读者的反馈, 最终关系到图书出版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因此图书编辑应及时创新工作理念, 树立市场意识, 在选题策划与编辑工作中处处以读者为中心, 以市场为导向, 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图书编辑在图书出版企业中的积极作用, 实现图书出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对此, 图书编辑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要充分认识到市场导向对图书编辑工作的深刻影响, 将图书视为一种特殊的商品, 重视市场对图书的检验, 将市场销量与读者的反馈作为衡量自身工作成效、评判自身工作成败乃至改进今后工作的重要依据。 (2) 在选题、策划、编辑、审核等各个工作环节中处处做到以读者为中心, 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与读者的积极沟通等准确抓住读者的喜好和阅读需求, 使图书的题材、内容、编排方式等充分迎合读者的习惯与喜好。 (3) 树立全过程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图书编辑工作的系统性, 在编辑工作中将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审核等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筹划和组织, 将策划理念渗透到图书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中, 同时将发行商的营销优势、受众关注热点等因素充分纳入策划过程, 时刻创新和突出图书的卖点和特色, 进而确保其实现最理想的销量和口碑。 (4) 树立品牌意识。知识经济时代, 品牌价值成为影响图书市场的重要因素, 而图书编辑是图书品牌塑造的第一推手。图书编辑应结合目标群体的喜好准确定位图书品牌, 并在图书选题、策划、编辑等各个环节全面渗透品牌理念, 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 提升图书的市场知名度、认知度, 逐步扩大图书品牌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2.3 读者意识的提升

只有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适应读者的喜好与习惯, 才能真正赢得读者的青睐, 实现理想的销量并树立良好的口碑。网络环境下, 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化, 同时, 其选购图书的渠道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实体书店, 在终端上的电子书阅读也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对此, 图书编辑一方面要充分把握读者的阅读习惯, 在对电子读物和纸质出版物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突出纸质出版物的优势, 并努力打开电子书的市场, 实施“一鱼多吃”, 实现市场最大化。此外, 在图书选材策划与编排的过程中, 应充分满足读者们的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需求, 站在读者的角度审视图书编辑工作。

3 网络环境下编辑能力的提升

在图书出版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 在网络传播给纸质出版物带来深刻影响的形势下, 作为图书出版业的核心力量, 图书编辑应审时度势, 积极转变工作理念, 提高自身素质, 以更好地应对网络环境下编辑出版工作的新形势、新挑战。美国资深编辑阿兰·威廉斯将编辑扮演的角色概括为:“是挖掘好作品的搜猎者、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师, 还是在作者与出版单位间扮演不同角色的双面人。”结合这一观点, 与网络环境下图书编辑工作的实际情况, 一名合格的图书编辑应具备以下能力:

3.1 提升信息获取与整合利用能力

网络环境下, 信息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编辑应该与时俱进, 通过对图书出版过程的一系列设计、组织、控制与管理工作来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 进而促进书业的发展与进步。图书的编辑、出版和发行过程, 是一个信息输入、编辑、输出和传播的过程, 而网络环境下, 信息鱼龙混杂, 信息的传播迅速而混乱, 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 图书编辑只有具备很强的信息辨别、处理、挖掘、整合能力, 才能真正捕捉到有利于图书出版的有效信息, 把信息资源转化为出版资源, 推出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优秀作品, 满足市场需求和广大读者的需求。

3.2 提升市场调研与预测能力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读者的关注点也在时时发生着变化, 由此也就给图书市场带来的很大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 随着互联网、电子书、网上图书馆等信息科技媒体的介入, 使传统的图书市场的蛋糕被不断分切。在这样的形势下, 图书编辑只有对市场的需求做出准确的预测, 才能保证竞争的取胜。在网络背景下, 读者的阅读的口味发生了很大变化, 需求也变得多元化。因此在选题策划之前, 图书编辑必须对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 确保图书的选题与市场的需求吻合。 (1) 图书编辑要对其他出版社的相关图书进行调研; (2) 要对读者群进行调研, 了解相关图书在市场中的销售情况, 读者对图书的评价情况等。图书编辑对读者群进行调查, 可以很好地掌握读者更喜欢哪一类的图书, 对图书的选题策划起到有效的参考作用, 确保选题的准确性、可靠性, 特别强调在网络时代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数据分析, 使传统调研和现代大数据技术有效结合。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 培养图书编辑的市场预测能力, 还能有效降低图书出版的风险。

3.3 提升选题策划能力

结合图书市场的需求, 做出选题策划, 才能保证图书能够创造出经济效益, 也就是说, 图书编辑应该对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需求, 有较大的把握, 确定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题, 这是图书编辑在目前大环境下应该具备的工作理念, 在进行策划选题的过程中, 还要结合如下几方面的因素, (1) 市场行情; (2) 读者群; (3) 市场上同类书的销售情况等, 结合这些因素, 来确定图书的出版内容、风格、封面版式的设计等, 在策划设计的图书中, 要打造出自己的亮点, 要更具吸引力, 能够贴近读者, 贴近市场。此外, 图书编辑还要尽可能地利用大数据技术更多地掌握信息, 更好地确定选题的特点, 以这一特点来进行图书的宣传, 靠创新性来加大对读者的吸引, 打造出自己的精品, 不断提升图书编辑的策划能力。

3.4 提升营销宣传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众多图书出版企业已经认识到营销宣传的重要性, 而在以往的编辑出版工作中, 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选题不被看好的图书经过有效的营销宣传而取得了理想销量的例子。而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 其质量与内容对营销宣传的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 因此对于图书而言, 其营销宣传工作与编辑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图书编辑有义务通过合理的选题、策划与推广手段来促进图书的销售, 实现图书出版应有的价值。

对此可采取以下方法: (1) 可针对不同类型与题材的图书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即结合图书的题材、内容、特点、受众群体等因素, 结合市场需求提出图书特色, 与发行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 帮助其更准确地抓住图书的卖点与特色, 进而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营销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 如今, 各大购物网站如淘宝、京东、当当网、亚马逊网等已经成为图书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 网购者在选购图书时, 商品详情页中对图书的说明能否突出图书卖点, 成为决定网购者最终是否购买图书的重要因素, 对此图书编辑应向图书发行、销售以及分销商提供充分的说明, 以便其能够在网络营销中抓住消费者的眼球, 取得更为理想的销售成绩。 (2) 可结合不同销售阶段的图书采取不同的营销宣传策略。图书的销售可分为投放期、销售期和滞销期3个阶段, 不同阶段的销售量、销售特点不同, 而投放期和销售期是图书编辑开展图书营销推广工作的关键环节, 对此图书编辑应结合这两个销售阶段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营销宣传策略。在图书投放期, 读者对图书的认识与了解刚刚起步, 这一阶段的宣传策略直接影响着图书的最终销量, 对此, 图书编辑应准确把握图书市场定位、受众特点、图书特色与卖点的基础上, 结合时下热门话题, 找出图书与受众关注话题的结合点, 并利用各种宣传渠道, 包括实体店、网络销售门户、官方微博、微信等积极推广图书, 及时吸引目标群体的注意力并获得他们的认可, 进而迅速提升图书的知名度与认知度;销售期即投放期过后, 图书销量增长最快且销量较高的阶段, 此时图书编辑应密切关注网络反馈、读者来信反馈、发行商反馈等等, 在广泛搜集读者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图书存在的缺陷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便在再版过程中及时加以改进, 除此之外, 图书编辑也可通过微博、微信、官方QQ等与读者进行密切的互动, 及时转发读者的正面评价, 以进一步推广图书, 延长销售期并扩大销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 特别是大数据时代, 图书出版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且承受着网络信息传播对其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导致了图书编辑工作量加大、工作压力倍增, 图书出版质量参差不齐, 图书市场份额降低等问题。面临网络环境下图书出版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 图书编辑应有意识地反思自身在以往的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充分认清网络环境下身为图书编辑应具备的意识与能力。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创新编辑理念, 以市场化的选题与编辑眼光, 与以读者为中心的编辑原则上做好编辑出版工作, 保障出版物质量, 在精心维护纸质图书市场的同时, 开拓新媒体出版, 扩大市场份额, 实现纸质出版物为基础的多媒体出版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摘要:网络环境下, 新媒体对传统出版冲击很大。编辑如何应对挑战, 提升能力, 文章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网络环境,新媒体出版,编辑意识,编辑能力

参考文献

[1]端金香.信息化视角的出版编辑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 (7) .

[2]吴平.2013编辑出版学的十大观点[J].编辑之友.2014 (1) .

[3]范红延.探究编辑出版创新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关系[J].中国科技纵横.2013 (5) .

[4]徐雅金.浅谈编辑出版系统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传播与版权.2014 (11) .

[5]张小强, 张萍, 吕赛英, 等.从信息传播角度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及其优化[J].编辑学报.2007 (3) .

[6]张祖乔.网络时代编辑该具有什么样的理念[J].编辑之友.2007 (2) .

[7]冯智勇.网络出版与传统编辑角色转变[J].科技与出版, 2007 (3) .

[8]何先刚.试论信息网络对青年编辑认知方式的影响[J].编辑学报.2008 (2) .

[9]钟金荣.大数据时代的编辑出版[J].新闻世界.2014 (10) .

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的消解与重建 第9篇

一、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消解的表现

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的消解使其对本职工作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明显下降, 逐渐形成只求应付完成分内工作, 不求创新、安于现状的心态, 逞论学报的建设和发展。

学报的稿源渠道一般有作者主动投稿、编辑主动约稿、策划专题征稿等多种形式, 约稿和策划征稿都需要编辑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有目的性地策划学术选题或研究方向, 积极主动与外界联系约征稿件。而现实中, 有一些编辑误以为自己依托高校学报这样的高端科研平台, 稿件源源不绝, 可以无需自己辛苦, 坐等稿件上门, 至于刊物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稿件则不在思考范围之内。满足于已有的期刊发展模式, 缺乏策划组稿意识, 有什么稿件就用什么稿件, 这样一来, 难免产生栏目失衡、质量平庸、缺乏创新、毫无特色等弊病, 使得学报在学术期刊的市场大潮中丧失竞争力。

主体性的消解还使得编辑对职业素养缺乏重视, 一些编辑认为自己只需按时完成本职工作即可, 对完成的程度则是只要没有差错即可, 太高的标准是达不到也无需达到的。因此他们对个人业务能力的提升、进修都是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 这种惰性思维不仅拖累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 也从客观上阻碍了学报的发展建设。

二、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消解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使得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被日渐消解?笔者认为, 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缺失, 除了自身素质偏低、观念陈旧外, 还受到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 主要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

(一) 学报边缘化

学报的边缘化主要体现在地位边缘化和管理机制边缘化两个方面。

1. 学报的地位边缘化。

虽然随着高校职能的不断深化改革, 大部分高校都已将学报编辑部独立出来, 但依然还有部分高校延续着旧有的机构设置, 这种依附关系混淆了学报编辑部的工作性质, 影响了编辑出版独立权的行使, 对学报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另一方面, 由于学报早期的办刊宗旨更多地被界定为“展示本校学术科研成果的平台”, 即使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 学报已经呈现多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外向办刊宗旨, 但以往的固有思维却难以在一时之间改变。一些学报部门虽然获得了独立的部门归属, 但在学校内部并未能够引起领导、教师的足够重视, 大家仍将其视为“服务性部门”而非“学术性部门”, 这种身份的错误定位使得编辑人员在整个高校系统中往往“低人一等”, 从根本上打击了编辑的工作热情。

2. 管理机制边缘化。

由于历史原因, 现在部分高校学报的上层管理人员存在由非编辑出版专业人士担任的情况, 虽然跨学科的人才配置可能在实践活动中产生新的火花, 但不能忽视的是, 由于非专业的上级缺乏编辑工作范围内的专业知识, 他们有可能在工作布置上偏离重点, 否定普通编辑提出的有价值的观点, 甚至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这些都会导致编辑失去工作热情和创新动力, 久而久之, 编辑会认为专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不重要, 而只满足于完成上级安排的既定任务。

(二) 缺少竞争及激励机制

1. 职称晋升难。

学报编辑虽然属于出版系统, 但在职称的评定上却身处劣势。对学报编辑而言, 高校在职称评定上没有自主权, 需要由新闻出版系统评定, 但此前却仍需要经由学校推选, 也就是说, 学报编辑需要经过两道关口方可进入职称评定系统流程中。在学校推举过程中,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都以教师系列为主给予较多指标名额, 而编辑出版系列则与其他教辅行政系列共同竞争相对较少的名额指标。编辑人员的职称评审条件相比教师系列严苛, 与其他教辅系列相比也要更高;在随后进入新闻出版系统的评定时, 还需要与出版社、杂志社、报社、广播电视台的媒体人员共同竞争, 在现行的评审条件中, 更多的条款适用于社会媒体人员, 而以创造学术价值为主的学报编辑人员竞争力相对较弱, 尽管编辑人员付出了努力, 收获却十分艰辛。学报编辑职称难以评聘, 晋升动力不足, 难免导致其工作消极懈怠, 影响主体性的发挥。

2. 经济待遇低。

目前, 大部分学报的管理运作主要依托学校划拨的经费维持, 由于学校对学报没有硬性的管理指标要求, 作为学校的边缘部门, 在官僚化的行政管理体制下, 只要能够按时出刊、不出政治性错误就算完成工作任务, 编辑没有绩效工资或经费奖金等经济奖励;而且学报编辑在高校属于教辅系列, 与教师、科研系列相比, 不仅职称评定待遇低, 工资待遇也要低人一等。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奖励机制, 编辑只需保证正常出版即可, 无需考虑选题策划、学术质量、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等问题, 得过且过的心理滋生蔓延, 主体性日渐衰退。

(三) 办刊宗旨异化

关于学报的办刊宗旨, 历年来学者的探讨颇多, 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学报旨在向国内外展示、宣传学校科研成果和综合学术实力, 以此引导学术研究的潮流, 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 提高整体科研学术水平, 亦即有学者提出的“办学报就是办学校”。笔者认为, 科研成果和学术实力的展示绝不仅仅局限于本校范围, 而是要立足本校, 面向社会, 在符合自身刊物特色的基础上, 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一所院校厚德博学、兼容并包的治学态度, 也是符合办刊就是“办学校”的思想的。然而, 这一办刊宗旨却往往被曲解“为学校服务”, 认为学报应该只刊登或多刊登校内老师的稿件, 不管稿件质量如何, 甚至连领导的会议讲话和教师的经验报告都可以刊登, 学报成了大杂烩, 学术质量不断下降, 不仅阻断了校外优秀的稿件, 甚至校内的好稿件也向外流失, 学报为了维持正常运作, 只好不断降低标准, 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编辑彻底失去职业目标。

而与之形成极端对立的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部分学报编辑不满于杯水车薪, 试图将学报变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盲目增加刊期、页码, 收取高昂版面费, 罔顾稿件质量, 只图经济效益, 把学报引入歧途, 连职业素养都丢弃, 更何谈主体性。

三、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的重构

学报编辑意识主体性的消解成为制约学报质量的一大瓶颈, 对学报的发展和编辑的成长都有极大的危害, 面对这种严峻挑战, 高校应从管理体制入手, 加强对学报的重视, 激发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重树学报的学术品牌和社会影响力。

(一) 坚持学术性

学报的本质属性是天然的“学术性”, 作为学术型部门, 传统的官僚组织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并满足其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 要解决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消解问题, 必须重新建构学报编辑部的学术性管理。首先应明确学报是学校的重要科研部门, 不仅肩负着展示学校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任务, 同时也是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有力保障, 只有这样才能将学报从边缘化拉回学校科研力量的中心地位, 并从根本上提升编辑人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感。

其次, 对于学报的管理组织必须任用学术内行, 充分发挥学报编委会的作用, 切实按照本校的学术水平来组织稿件, 以保证学报的学术质量, 充分发挥“展现并提升”本校教师科研成果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平台作用。同时, 专业的管理人员具备与编辑人员同样的知识背景和职业理念, 可以更深入切实地思考和建立学习型的编辑组织, 通过建立鼓励学习的激励制度, 将编辑个人通过共同的职业愿景结合成为团体, 增强编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培养其主体意识, 构建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 从而调动学报编辑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 建立奖励机制

学报编辑的意识主体性消解,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利益的失衡。由于历史、观念的原因, 学报编辑的身份始终得不到统一的认定, 学报编辑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课题申报、科研奖励等方面都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 这直接影响了编辑的行为选择。要重建编辑的主体性, 学报需要给予学报编辑充分的认可, 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一是提高编辑的经济待遇, 在收入分配上与教师系列拉平标准, 将编辑的工作绩效与待遇挂钩, 并积极发挥学报经费的激励导向作用, 将学报效益与经费划拨进行捆绑, 以此鼓励编辑工作的创新。二是正确规划编辑的职称评定体系, 编辑的职业期待与其行为选择密切相关, 学校应为编辑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让编辑在职称评定与科研奖励方面享有与教师系列同等的待遇。三是重视编辑个人职业素质的培养, 学校要乐于创造条件, 积极鼓励编辑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和同行之间的交流, 并且对编辑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持包容和接纳的态度, 对编辑的个性化、主观化的观念不是直接否决, 而要进行精心培育和充分论证, 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指导性和示范性的编辑规范理念, 激发编辑的工作热情和实践智慧。

(三) 把好学术质量关

学术质量是学报的立身之本、生命之源, 严把学术质量关是提升学报影响力的先决条件, 也是引导编辑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学报的学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编辑的能力表现, 学术质量低, 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价值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 不利于提高编辑的主体意识。因此, 必须严格把握学术稿件的学术水准, 加强质量意识, 坚持以质取胜。只有如此,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报的质量, 鞭策编辑发挥个人的主体性。

(四) 转变个人意识

前文提及, 影响编辑意识主体性构建的因素除了外部因素, 也有编辑个人的意识问题。要对主体性进行重建, 最源头的还是要纠正个人过往的错误观念, 转变意识, 加强主人翁的心态建设。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 要意识到编辑基本功的重要。编辑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 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 关注各个领域、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术热点, 不仅要成为本行业的专家, 更要成为各个学术领域的杂家, 集贤纳广, 精益求精。其次, 要更新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 打破以往闭门守旧的陈旧观念, 树立开放意识, 增强社会意识, 培养竞争意识, 立足高远, 面向世界, 建设高水平的学术刊物。

我国的学术期刊市场竞争目前日益激烈, 学术期刊进入加速转型阶段, 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极为严峻, 学报编辑作为高校学报发展的主宰者, 对提升学报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编辑意识主体性消解的现象进行深入剖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以期重建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 督促其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入到学报的创新、发展工作中, 以使学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是当下高校学报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李金正.论编辑主体的三个二重性——建构编辑主体性的理论尝试[J].中国编辑, 2014 (1) .

[2]范海祥.学术期刊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再探[J].学理论, 2013 (28) .

[3]戴庆瑄.市场化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的塑造[J].江海学刊, 2010 (5) .

编辑与编辑意识 第10篇

信息时代的到来, 促使我国新闻传播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促成了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相互竞争的局面, 而作为重点传播媒体之一的纸质新闻, 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 需要新闻编辑具有优秀的编辑能力和创新意识。新闻编辑能力的高低和新闻质量关系密切, 而新闻质量又与媒体的受关注程度直接相关。创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只有具备创新意识, 社会才能保持进步的动力, 新闻业和社会的发展同样, 是需要不断地创新的, 当新闻媒体缺乏创新, 就失去了活力, 更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新闻的竞争能力不能得到改善。因此, 较好的编辑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纸质媒体新闻编辑的现状及不足之处

(一) 报道内容不够丰富, 缺少创新

报道内容不够丰富, 缺少创新。伴随着新闻媒体竞争日益激烈, 新闻市场化成为一种趋势。一些新闻媒体缺少内容上的创新和深度的报道, 导致新闻的内容基本是千篇一律, 致使读者对新闻的内容早已经基本掌握, 读者不能从中获取有用或者感兴趣的信息, 长久下去, 会使读者对新闻失去兴趣, 导致大量读者的流失。

(二) 编辑流程及报道形式缺少改革和创新

编辑流程及报道形式缺少改革和创新。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新闻在编辑和报道形式上大多都采取了延续传统方式的手段, 而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从编辑流程上来看, 由于编辑过程的繁琐, 导致新闻的时效性降低, 无法满足现代人们对即时新闻的需求, 这一点纸媒新闻远不及网络新闻, 因此, 报纸新闻的读者数量也受到了影响。

三、提高纸质媒体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的策略

(一) 注重创新意识的提升

新闻编辑工作与创新是息息相关的, 创新已成为新闻编辑的基本要素之一, 是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动力源泉。编辑工作核心内容源于实践, 其创新机制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新闻编辑工作人员需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较好的创新性, 进一步提升编辑技能, 与广大公众多沟通、多交流,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积累素材, 才可以实现在新闻编辑工作中轻车熟路。新闻编辑如果可以有效使用版面开展规划, 就能够获取超出预期的效果, 新闻编辑还应该擅长从读者的视角创新, 灵敏的察觉到创新的方向, 便于读者理解, 进而容易让读者接纳。

(二) 新闻内容、形式与报道方式的创新

对于创新意识的提高, 首先从内容上, 新闻编辑人员要注重抓住不同的视角, 以独特的思维方式搜索有价值和特殊的新闻, 从而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以一个创新的方式将新闻所要表现的内容演绎出来。其次, 从形式上讲, 要避免过去单一的新闻报道方式, 增加新闻报道方式才能有效地感染人们去关注新闻。新闻报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多体裁新闻报道形式。这种新闻报道方式包括对于新闻的评论和博客文章等一些调查性质的新闻内容, 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二是多版面新闻报道形式。这种新式可以扩展新闻内容, 使读者从多个视角对新闻展开了解。三是利用新媒体传播新闻, 如微信、微博等传播平台的亲民性采集新闻素材, 可以将纸质媒体与微信、微博平台相挂钩, 特别是在民生新闻报道方面更应该和微信、微博等媒体相对接。

(三) 提高编辑明辨是非的能力

要想提升新闻编辑的技能, 首要应该做的是强化新闻编辑明辨是非的能力。新闻编辑应该进一步掌握党的路线、精准了解社会发展动态, 提升政治敏感性, 另外, 新闻编辑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 进而提升对事件的判断能力。另外, 新闻编辑还需要重点强调周围事物的新变化, 产生的新动态, 进一步明确如今社会发展的未来动态, 进而使创作的新闻能够进一步迎合读者的需求。

(四) 提升编辑人员能力和素质

政治性是新闻的一个主要属性, 而新闻的政治灵魂是编辑赋予的, 新闻编辑人员的个人素质与新闻的政治属性息息相关, 他能直接影响新闻的政治导向。因此, 新闻编辑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拥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以保持正确的立场,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与正确的政治性, 这样才能起到新闻引导受众正确政治导向的作用。新闻编辑工作者在新闻编辑中, 应该进一步抵住社会舆论压力, 担负起为公众提供优质新闻的职责。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只有花心思推敲的新闻才能够经得住考验, 才可以让公众愿意传播。编辑能力是提升新闻编辑素质的前提, 创新意识是推动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基础, 这一点直接影响到新闻编辑的结果的好坏。

(五) 编辑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

新闻编辑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是实践性的工作, 因此, 丰富的工作经验是一个优秀编辑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工作中, 新闻编辑应该熟练掌握文字处理、版面编排等基本工作, 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组织能力, 以便工作中事项的良好分配, 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 新闻编辑还应该具有宽阔的视野, 面对当今的多元化社会, 新兴知识不断涌入, 新闻编辑工作者应当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并接受这些新兴知识, 通过对这些新兴知识的利用, 更好地对版面进行设计, 对新闻的价值更深的发掘, 这样才能不断地为新闻增添活力, 保持读者对新闻的关注度。

(六) 不断积累素材, 丰富知识储量

新闻编辑应进一步贴近群众积累素材, 逐步完善知识积累, 才可以驾轻就熟地开展工作, 才可以具备深厚的专业技能, 进而拓展思维。尽管新闻编辑未必是某一领域的专家, 然而必须不断积累不同领域的技能, 争取使自己成为一名杂家, 这样新闻编辑才可以达到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新闻编辑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的知识, 进一步提升知识储备, 才可以得心应手地处理不同领域的新闻, 并快速寻求吸引公众眼球的素材。

(七) 改进编排手法, 吸引读者兴趣

新闻编辑需要熟悉编辑以外的工作, 如版面设计和排版。新闻媒体传达的资讯除了新闻自身以外, 还包含新闻版面设计, 新闻版面设计需要利用艺术创意增强文字特征, 利用艺术审美来凸显文字, 促使读者可以通过画面了解文字的内涵。版面设计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报纸是否可以独树一帜, 吸引公众眼球。因此, 编辑的编排方式对于提升新闻质量和读者眼球层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编排方式, 新闻编辑应该强化版面创新认知, 让新闻版面更加明晰、吸引人、富有立体感, 让读者在获得新闻资讯的同时可以获得美感。特别重视新闻图片的版面设计方面, 对于特定的图片应该注重选择效果最好的图片, 编辑在开展版面设计时应该选择最适合的图片, 进而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同时应在排版上利用“留白”的专业技术。版面设计方面应该强调视觉美观, 需要新闻编辑能够掌握视觉传递技能。

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根基, 是国家兴旺发展的动力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如今, 我国新闻传播已经步入品牌化运营阶段, 为了能够跟上时代发展需要, 提升新闻编辑的素质和创新认知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本文以纸质媒体新闻编辑的现状和不足为切入点, 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新闻编辑意识和创新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闻编辑,能力,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高禹.浅谈基于数字时代的电视编辑价值判断及思路创新[J].新闻传播.2014 (16) :127

[2]李海英.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及其编辑能力分析[J].科技传播.2012 (20) :5-8

编辑要有经营意识 第11篇

一个具有良好经营意识的编辑要做到对组织出版的图书有明确读者定位,有准确的环境分析,有为贯彻整体营销的一个个层面、一个个细节的周密安排,图书在市场才会有成功的表现。编辑的经营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充分判断选题的经济价值

选题策划作为整个编辑工作的基础,在编辑工作系统中发挥主导作用。选题不好,后续工作做的再好也难以弥补其带来的缺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行为不能不受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和影响,传统的“内容本位”的选题价值准则已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更不用说使出版效益最大化。每一个企业,每一个机构,当它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能够为社会大众带来价值,发挥效用,他才会有存在的意义。具有经营意识的编辑在注重选题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同时,还应注重选题的经济价值,即图书在发行销售中可能产生的利润。

如图书的预期销量是评估选题经济价值的关键点之一。在不同的印数下,成本与利润的关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印数5000册的成本是印数1000册的2.5倍,而利润却是7.5倍(如果全部销售的话),同样印数1万册的成本是印数1000册的4.5倍,但利润却接近18倍。有经营意识的编辑会在详细地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借助于各种信息和统计数据,运用对图书利润估算的知识,对将要出版的图书的印数、定价范围及其收支平衡点做出一个较为明确的估算,对选题可能产生的经济价值做出必要的评估,作到对图书将要产生的投入产出状况了然于心。

二、要有很强的品牌经营意识

对于编辑来说,图书品牌包含出版社品牌和品牌图书两层含义。出版社品牌是出版社集体长期努力的结晶,是由一本本精品图书堆积出来的。它们是出版社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谁拥有品牌产品,谁就拥有读者,谁就赢得市场。图书品牌作为出版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编辑的充分重视。品牌图书可以是单本、单套图书也可以是丛书乃至一类书,最终形成一个图书品牌。图书品牌的树立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决非片刻的“轰动效益”。中国书业的第一个品牌——“布老虎丛书”在其诞生之初就确立有一个明确的品牌定位:文学类畅销书。经过十年的努力,今天其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达1.2亿元人民币。因而,一个有经营意识的编辑会在对本社的特色、优势充分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状况,从长期到近期,从选题规划到单本图书,都有意识的树立本社在某一方面的品牌,并且持之以恒,根据市场和读者状况进行不断的努力,以逐渐树立自己的品牌。

三、要有宣传推广的策划能力

图书营销工作是图书能否取得良好市场业绩的重要方面。市场营销的职能是稳定现有需求、稳定现有顾客,创造需求、创造顾客。传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竞争策略已不能适应E时代的市场竞争。编辑最了解自己策划的图书,了解图书的质量、特色,了解作者情况和成书背景,也了解同类书的市场情况。因而,编辑对所策划的图书在宣传推广方面应该更具优势。在浩瀚的书海中,往往一条赏心悦目的标语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的标语是“不是唯一的,却是常用的”。既恰如其分地显示了《辞海》的作用,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激活了读者的需求。但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这需要对市场和图书的完全了解,对市场同类图书的跟踪分析,对最终读者的准确定位,对各类宣传媒体的准确把握等等。但有了这些还不够,还应重视对现有渠道特点的深入考察,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渠道去销售图书。每一个渠道通达的终端客户与图书的目标读者的相符程度都是不同的,这需要编辑与发行人员的周详的策划和研究才能达到。因而有经营意识的编辑会与发行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参与制定图书营销推广工作,与发行人员共同制订图书的营销方案,随时了解、收集图书的市场反馈,并根据此调整销售策略,从而实现图书的利润最大化。

编辑与编辑意识 第12篇

俗话说, 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摊开一张张报纸, 稿件处理迥异, 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有配图或没有, 不同的编排方式, 却有相同的编辑意图。

省“两会”期间, 我在总值班和值班主任的领导下, 负责《河南日报》要闻一版的编辑组版工作。每天, 我们除了要处理好“两会”的程序性报道外, 还要处理好当天新华社刊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活动, 以及其他重要的时政要闻, 同时又影响着后面的版面编排, 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为此, 要闻一版历来都被人形容为带着镣铐跳舞。如何既处理好常规动作、程序性报道, 又能让版面出彩, “舞”得漂亮, 不仅仅考验着组版编辑的能力, 更体现了编辑意识。

总结起来, 省“两会”期间《河南日报》要闻一版版面编排体现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编辑意识:

服务大局的意识

所谓大局, 就是整个工作的局面。所谓大局意识, 就是能够从客观整体的利益出发, 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想办法、作决策, 就是能够时刻关注大局、认真研究大局、准确把握大局。

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 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无疑就是大局。《河南日报》作为中共河南省委机关报, 是省委、省政府的喉舌, 其话语的分量不言而喻。要闻一版版面的编排更是要体现站位大局、服务大局的意识。

这次省“两会”是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召开的, 中原经济区建设、部分省领导职务换届等社会热点多, 受关注度高。同时, 又适逢胡锦涛访美、温家宝来豫调研、《河南日报》“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系列政论文章、2011年春运大幕拉开等, 可谓领导活动多、大事多, 且多有交叉, 在有限的版面处理好省内外大事, 颇费脑筋, 似乎这些稿件每一个都可以单独发头题, 如何取舍和排布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回顾看来, 这是我作为组版编辑6年以来经历的情况最为复杂、压力最大的半个月。

版面无小事, 处处大文章。幸运的是, 正是在大局意识支配下, 我们进行稿件的取舍、恰当的编排, 最终使版面处理得体、大气、有章法, 不仅省领导没有异议, 同时还获得了报社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创新的意识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省“两会”期间, 我们在坚持正常的程序性报道、规定性动作的同时, 也对版面编排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首先, 对中央主要领导活动的报道创新别具一格。以1月19日见报的“胡锦涛离京对美进行国事访问”稿件和1月22日见报的“胡锦涛继续访美行程”稿件为例, 在我的印象里, 这是《河南日报》近年来对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活动第一次配照片导读、第一次集纳式导读处理, 既恰当处理了领导活动, 又增加了有效信息量, 并且点缀两国国旗等元素, 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另外, 对处理兄弟省份省级领导稿件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1月23日见报的“赵正永当选陕西省省长”的稿件为例, 正常的新闻稿件外配简介, 处理方式可谓匠心独运。一般说来, 对于此类稿件的处理, 《河南日报》一般以新华社当天的来稿为准, 原文刊发, 但当天, 我们附以简介, 以方便读者阅读, 同时还以标题新闻的形式刊发其他3条信息, 增加信息量。

这些有益的尝试, 不仅体现了新闻创新的新理念, 也获得了同行的认可和赞许。

情系民生的意识

“悠悠万事, 民生为大”、“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作为主流媒体, 党报与民生新闻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情系基层, 关注百姓, 服务大众, 这是党报的责任使然。

另外, 传统的党报报道多以官方消息为主, 党报在老百姓眼里影响力弱、可读性差是不争的事实。然而,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 结合党报在新的媒介生态下的竞争需求, 报道好民生新闻, 一方面党报责无旁贷, 另一方面也是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

省“两会”期间, 我们在自主选择稿件的范围内, 多选择民生、服务性稿件。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医保, 百姓关注的, 也是我们编辑关注的热点。把自己当成第一读者, 以读者的视角选择民生话题, 聚焦百姓关注的热点, 让读者感受党报的民生情怀。为此, 我们相继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了“本周低温干燥仍无降雨”、“郑州火车站不接受3天内电话订票”、“18个省辖市要有特殊教育学校”、“电煤供应保民生”等一系列民生稿件。

应该说, 民生并不是空洞的口号和概念, 它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紧密相连。相对于当前新闻泛娱乐化的趋势, 党报更应该高扬公信力的大旗, 占领民生新闻的制高点。在民生新闻中, 不去追求庸俗、低级的新闻视点, 而将目光瞄准民生话题, 关注百姓、服务大众。

关注基层的意识

“勿忘人民”, 是老新闻工作者穆青同志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三门峡市调研时也指出, 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说到底都要靠基层来落实, 最后落到基层才能算落实, 我们要更多地着眼基层、依靠基层、着力基层、服务基层, 把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做得更好。

对记者而言, 只有深入乡村、社区、厂矿、建筑工地、运输班组、田间地头等, 基层才能抓到“活鱼”、采得“百花”。只有扎根在基层生活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丰厚土壤中, 新闻才能够生生不息、永葆活力。而对组版编辑而言, 也只有具备了关注基层的意识, 才能通过有意识的版面策划、编排, 让基层稿件出彩, 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省“两会”期间, 作为组版编辑, 我们严格贯彻河南日报编委会“抓好两头, 堵住中间”的要求, 一方面把“两会”的程序性报道报道好, 同时, 通过有意识的策划, 我们把目光和镜头对准基层代表、委员参政议政风采;另一方面, 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多关注基层, 多反映基层的来稿。统计显示, 从1月17日至26日, 《河南日报》在密集报道领导活动的规定动作版面特别紧张的情况下, 刊发基层稿件10多篇, 或义务写春联、或优质红薯走俏、或乔迁新居等一系列来自基层的稿件, 让《河南日报》有了更多来自基层的鲜活素材, 增加了这份报纸的群众基础。

服务读者的意识

2011年, 《河南日报》的发行量从27万份增加到51万份。随着发行量的增加, 《河南日报》的受众也显著增多, 影响力也在迅速扩大。在此背景下, 如何让读者爱读、愿意读, 也成了我们组版编辑要考虑的问题。

为此, 我们除做好程序性报道外, 也在信息量上下工夫。我们灵活运用多种版面形式如“标题新闻”和“集纳式”导读等多种版面形式增加信息量。以1月17日见报的标题新闻和1月21日见报的“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39万亿”为例, 一个“标题新闻”可以增加4条信息量。而“集纳式”则可以把后面版处理的核心内容显示出来, 其作用更不能小觑。

同时, 做“靓”版面, 吸引读者。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人们选择信息的途径更为广泛。《河南日报》作为一种传统纸媒, 不仅要与新兴媒体, 而且要在同类媒体中体现自己的优势, 除了做好“内容为王”、“酒香不怕巷子深”之外, 抓住读者的眼睛也不失是一个重要因素, 而让版面“靓”起来自然就是一个前提。

研究显示:摊开一张报纸, 首先吸引读者的是照片, 而照片的好坏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在版面编排过程中, 我们要尽量安排一张或多张有冲击力的照片, 形成视觉中心。比如1月17日的“郑开城际铁路施工现场图”、19日的“商城500多名农民喜迁新居”的照片等, 以3栏处理形成较强的视觉中心,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我们有意识地选择版面技巧, 如开设选材广泛的“视觉新闻”专栏, 或在导读中镶嵌照片等形式装饰版面, 这一方面增加了信息量, 同时也扮靓了版面, 可谓双赢。

上一篇:孔子音乐教育思想述考下一篇:彩灯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