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艺的黄金时代

2024-07-30

网络综艺的黄金时代(精选11篇)

网络综艺的黄金时代 第1篇

1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概述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主要指由网络视频服务商、影视制作机构或个人制作并以网络平台为主要播出渠道的娱乐性综艺节目形式[1]。这种类型的节目有着很强的独立性和标志性,例如,腾讯视频的自制节目只有在腾讯视频的平台才能看到,其他视频网站则没有权利进行播放。正是由于自制节目的这两个特性,使得各家视频网站竞相效仿,纷纷推出自己的自制节目。

从2010年开始,国内一些视频网站开始尝试自制内容的研发,部分作品在网络上大获好评后,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开始加入了自制节目的大战。2014年,可谓是自制综艺的元年,几大主流视频网站几乎都推出了一档甚至多档自制综艺节目,比如:爱奇艺的《奇葩说》,腾讯视频的《你正常吗》《Hi歌》,优酷土豆推出的《男神女神》等节目。这些视频网站不惜重金打造自己的优质节目,无论从嘉宾选择还是到后期的包装制作,丝毫不输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投入力度。和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相比,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到底有哪些优势,使得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日渐火热。笔者将在第二部分进行重点 论述。

2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优势

随着“限娱令”的颁布,电视综艺节目面临规整,大量年轻观众流失,新媒体技术使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电视节目的受众越来越呈现出老龄化趋势,甚至电视机的整体开机率也在不断下降。通过对比传统电视综艺节目和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我们不难发现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确实有着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2.1 播出形式

网络自制节目诞生于视频网站,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观看,多终端、多形式的收看选择将观众从时间和空间中解放出来,而传统电视综艺节目因为播出时间具有固定性,受众只能选择特定的时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休闲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网络的自由性带给了观众更多选择和体验。为了流畅地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很多年轻人成为某些视频网站的会员,直接免去了广告时间,这是通过电视台收看节目所不能做到的。

2.2 受众定位

网络的开放性使网络自制节目更加符合很多年轻人的口味,在节目内容的选择上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敏感或私密话题,主持人和嘉宾的语言尺度也更为宽泛,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很多现在的年轻人也会关注的话题,很好的调动起观众的猎奇心理,在网络平台上受到观众的热议,并不断发酵传播。这些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一般定位是目前的“80后”“90后”等一批追逐时尚和前卫的年轻群体,精准的受众定位能够给节目带来更多的忠实观众,并引发持续关注。

2.3 包装制作

与很多传统综艺节目相比,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包装制作上会更注重新潮和个性的元素。在一些音效和音乐的选择上更偏向时下网络流行或者年轻人关注的一些歌曲,对敏感词消音、对画面进行马赛克处理等后期效果反而更加吸引了年轻人的兴趣和关注。大量文字与动画特效使节目看起来更加活泼有趣,符合了很多年轻人“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大批网络流行词汇和夸张的人物形象经常会出现在屏幕上用来增强节目效果,而这些满足年轻人口味的节目效果很少会在传统电视综艺节目中出现。

2.4 互动弹幕

现在很多视频网站的播放界面都设有弹幕开关,观众可自行选择开启或关闭弹幕。网友在观看节目的时候可通过弹幕即时将自己的想法和吐槽观点推送到节目中[2]。腾讯视频的《你正常吗》节目组还专门推出了弹幕版视频供大家观看,除了节目自身带给观众的乐趣,观看网友对节目中内容的吐槽也成为了很多观众收获乐趣的一种方式,通过收看节目还能看到大家不同的想法,很多人表示这符合了网络节目的新玩法,也满足了年轻人在网络世界的畅所欲言。

优酷土豆推出的节目《洪哥梦游记》通过十天的直播,互动弹幕就达到了928万,直播过程当中,网友成为节目“导演组”中的一员,通过在行程中与网友的不断互动,洪哥(俞敏洪)不仅会回答网友的提问,还可以响应网友的需求,按网友的建议安排行程,决定是骑行还是步行,了解哪里的饭店比较有特色等。通过多维互动的方式使网友更具参与感。

3 网台联动成为新常态

如今,传统电视综艺节目面临“限娱令”“限娃令”等一系列广电总局的政策,电视台对节目主题和质量的把控更为严格,大量引进国外优秀电视节目的版权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原创节目的这条道路上,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要胜过电视综艺节目,也就是说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原创性更高。此外,高额的投资、精良的制作让很多电视台看到了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希望和潜力,并开始购买版权、寻求合作,从原来的“网台联播”开始走向“网台联动”的新道路。

爱奇艺在2014年制作的节目《爱上超模》凭借在网络上的超高人气和点击量,被湖北卫视拿去在电视平台同步独播,《爱上超模》实现了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反向输入传统电视台的一次突破[3]。自此,越来越多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开始同步出现在电视荧屏上,诸如东方卫视播出的由腾讯视频制作的《我们15个》、央视一套播出的由优酷土豆制作的《侣行》、安徽卫视播出的由乐视视频制作的《十周嫁出去》等。从原来的视频网站购买电视台的节目版权到如今买卖双方角色的互换,相信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易,而是可以实现网络自制节目经济与品牌双重效益的一次收获。而对于购买国外电视节目版权的电视台来说,购买网络自制节目的版权费用相对更低廉一些,同时节目质量又可以得到保证,传统电视台何乐而不为。互利双赢模式,在视频网站与传统电视台之间已经开启。

网台联动已成为一种趋势,同时也让很多缺乏优秀综艺节目资源的上星频道看到了希望,他们抓住机遇与网络平台达成深度合作。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正向更加持久和稳定的平台发展,不断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也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格局。

4 结束语

随着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日渐强大,很多人猜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将逆袭传统综艺节目,抢占传统电视综艺的半壁江山,虽然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发展迅猛,但它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也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都适合拿到电视的荧屏上。目前来看,像《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一些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谈论度还是要高于网络自制综艺 节目。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与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绝不是背道而驰的关系,我们应该给予更多支持、鼓励和引导。在这个全媒体融合的年代,我们期待它能够绽放出更美的火焰。

摘要:随着新型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再也不止局限于传统电视台。各家视频网站纷纷开始推出自己的自制综艺节目,像爱奇艺的《奇葩说》等节目口碑和热搜度已经远远超过很多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甚至有一些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还被拿到了电视台播放。面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特点、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等研究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关键词: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电视综艺节目,网台联动

参考文献

[1]郑铮,蒋轶,黄丽娟.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15):108-110

[2]姜梦雨.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成功突围[J].新闻世界,2015(5):123-124.

网络综艺节目《见字如面》观后感 第2篇

比如,电视节目节奏的推进是线性的,而读书则是可以跳跃的,甚至是可以停驻的、反复的、回旋的。比如读信,我不知道怎样的声音可以读出“意映卿卿如晤”,怎样的心情才能读出“少卿足下”,我不知道“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应该怎么表达,“我的良心就是你”应该怎么寻找重音。可是我知道,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每个人的体验可能都不一样。

如果把电视和读书比作两个人,那么,电视读书节目就是电视在亲吻读书。只是,如钱钟书先生所说: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或罗马教皇的大脚指,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所以,像一些乐观者预计得那样,指望一两个电视节目来激发起国民的阅读风潮,改变目前的阅读现状,拯救日渐稀薄的读书,实在是一种天真的乐观。阅读的几乎带有宿命的衰落,远非一时一事所能改变。

再者,读书被现代媒介裹挟的固然是走在时代潮流中的尴尬,但媒介的弊端却不是影响国民阅读水平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谈到中国令人尴尬的国民阅读现状,有一组被经常引用的数据:中国年人均读书4.58本,和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相比,相距甚远。

这些国家,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都属于发达国家了,其国内的媒体不可谓不发达,其市场化、娱乐化的倾向,相比于国内来,不说高到哪里去,至少也不会低。实际上,国内的许多娱乐性综艺节目正是借鉴自这些发达国家的文娱市场。

但是,为何他们在一种高度发达的大众传媒生态中,仍然能保持高水平的国民阅读状态。

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中国古语说仓廪实知礼节,同时,从现代人类世界的国民阅读经验看来,也可以说一个,仓廪实而知诗书。良好的国民阅读习惯固然跟文化心理、公共文化服务有关,但另一个更具决定性的因素却是人。

阅读是需要时间和闲暇的,若一国民众还处在一种大范围的疲于奔命状态,为基本的物质条件和保障殚精竭虑,要求他们多花些时间读书,终究显得强人所难。反过来,那些表现出很高国民阅读水平的国家,无不是经济条件较好、财富分配较佳的地方。人的生存境况与国民阅读之间,虽说不上严格的充分必要关系,但至少也是非常强的因果关系。

音乐综艺迈入3.0时代? 第3篇

走过了《超级女声》音乐选秀的1.0时代,经历了《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现场演唱会版的2.0时代,音乐综艺是否已经进入样态更为丰富的3.0时代?

音乐综艺市场大盘仍在增长

“音乐综艺节目市场还会增长,市场饱和的临界点还没有到来。”優酷土豆音乐中心总经理李宇告诉记者。

灿星文化副总经理、《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对此认同,“目前来看,音乐类综艺节目市场发展空间仍然很大,节目类型更加多样化,不再是单纯的选秀、比赛型。整体音乐类节目有从专业性向娱乐性过渡的趋势。”他解释说,这种过渡是从更注重专业唱功及音乐本身的感染力,逐渐转向以音乐形式为载体,实际以纯娱乐化内容为核心的节目形态,“这一趋势较为明显。”

李宇将这种现象总结为“综艺音乐”,“以《谁是大歌神》《看得见的声音》等几档新节目为例,它们都不再是纯粹的音乐节目,而是变成了带有综艺属性的音乐节目。所以更准确的说法不应该是‘音乐综艺’,应该叫‘综艺音乐’。”

华策集团旗下天映传媒总裁、《谁是大歌神》总导演兼总制作人高军表示,《谁是大歌神》等悬疑推理类音乐节目,能否定义为3.0时代不好说,但可以认为是2.5时代。“超女选秀是音乐节目的第一代,那时选的是pop star(流行偶像),不一定非要唱功好,也可以出现曾轶可那样的绵羊音,毕竟选的是达人。之后便进入真正的音乐时代,像《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选手必须唱得好,甚至是专业歌手。进入2.5时代后,其实就是综艺与音乐的结合。”

陆伟认为,真正的音乐类节目核心,还应是好音乐和具有优秀唱功的人才,而所有以音乐为载体的娱乐属性节目,实际是在这个主类型节目之外衍生出来的一些“跨界”节目。“跨界”节目的成败,主要依靠创意;专业类音乐节目的成败,主要依靠“音乐性”,这两类节目不尽相同。

按照这种发展思路,音乐变成节目伴随品、唱歌成为体现综艺的手段后,节目模式发展前景广阔。“这种变化是必然趋势,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好体验,需要不断创新。对行业来说,这种改变没有好坏之分。但这种改变在今年能否打造出一款爆品,我不是很看好。无论节目模式、歌手还是歌曲,在2016年的表现,总体趋势都将是量多但质不高。”李宇判断。

业内人士均表示,2016年的音乐综艺节目依然会呈上升趋势;在新时代的综艺节目竞争格局中,音乐型综艺仍是主流。

从音乐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结论。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去年底发布的《2015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显示,音乐产业的市场总规模约为2851.5亿元。与上年相比,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增长了11.5%;网络音乐用户规模4.78亿人,同比增长5.5%;网络音乐企业的数量更是激增至1034家,增幅49%。

音乐节目的“Insight”

对于音乐节目模式的新变化,世熙传媒副总裁、晓映传媒总经理、《音乐大师课》总导演姚小莹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升级。

“我不认为音乐综艺进入了3.0时代,任何一类节目都需要Insight(洞察力),并由此衍生出一个idea,最终变成具体的节目形式呈现给观众。”姚小莹表示。她在国外专门学习过节目模式研发,对节目模式的本质更加重视。何为“Insight”?即最贴近大众生活的潮流趋势,“Insight就是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吃住行玩,要能够洞察民众的流行趋势和热点现象。大的Insight只有几个,但从这几大类中又可以细分出很多小的Insight,最终演化为各种多元化的节目模式。”

“为什么当年《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会突然火起来,它的Insight是80后、尤其是80后的爸爸们对孩子照顾比较少,很多家庭依靠爷爷、奶奶照顾孩子。而当爸爸的角色是明星时,由于工作繁忙,他们对孩子的照顾更少。因此,采用明星爸爸照顾孩子作为模式,节目就会迅速火起来。“任何一个节目形态的‘火’,都来源于抓住了一个Insight。”姚小莹称。

那么,音乐节目的Insight是什么?“为什么2016年市场一股脑儿地做音乐节目,因为从大众心理需求看,音乐是跟大众生活最息息相关的领域。人们在娱乐时,最喜欢、最常见的方式是卡拉OK。音乐是最贴近民生的内容,这就是音乐节目的Insight。只不过大家的切入点不同,模式不一样而已。”姚小莹告诉记者。

以《音乐大师课》为例,它的Insight来源于两点:节目组调研时发现,小朋友们现在喜欢唱流行歌曲,比如《小苹果》类的口水歌,或是情情爱爱的歌曲,音乐老师教唱儿歌或老歌时,他们会认为很土或者没意思;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家长会把小朋友送去艺术培训,学习声乐。“将这两种Insight结合,我们决定从音乐教育角度切入,于是就有了《音乐大师课》这样一种模式。”姚小莹说。

因此,她认为音乐节目的模式变化不能称为升级,但可以认为是电视人勇气和创新的升级。《超级女声》时,电视人采用了观众最容易接受的比赛形式,到《中国好声音》又是一种新的突破。其实国外很早就开始流行真实娱乐节目(即户外真人秀),但国内电视人早先认为,这一类节目不可能在国内流行,因为当时仍然以演播厅节目为主。“很多案例表明,是观众的审美水平发生了巨大改变吗,当然有这种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电视人更加敢想、敢做了。”

nlc202309081249

综艺与音乐,谁消费了谁

近几年,优秀的原创音乐作品严重缺失,音乐节目也面临反复翻唱经典、曲库匮乏的状况。如果不能产生更多的原创歌曲,仅靠选手和模式的翻新,音乐综艺能否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有待商榷。

高军告诉《综艺报》,“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音乐节目在消耗音乐产业。不断翻唱经典歌曲,也确实面临曲库匮乏的状况。但本质上我们无法代替音乐产业,因为音乐节目没有承载创作歌曲的能力。”

换个角度,越来越多的音乐综艺出现,也对音乐产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高军举例说,几年前做音乐节目请乐队伴奏,给吉他手的酬劳,拿一个信封装点钱就可以,但现在肯定不行了。“音乐综艺正在帮助音乐产业完善其产业链,给音乐人提供更多养分,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搞创作。”高军表示。

李宇认为,未来音乐综艺会向原创类方向发展。“从整体来说,音乐综艺对产业的作用是良性的,音乐节目至少起到宣发、推广的作用,如部分歌曲就是经过《我是歌手》节目的翻唱才重新火起来的。此外,《中国好歌曲》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它的思路就是挖掘原创。”

陆伟表示,音乐类节目从专业性向娱乐性转变,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歌手资源和素人资源日积月累的消耗所致。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专业性音乐节目非常依赖成熟的音乐产业,目前国内音乐产业整体底子还比较薄弱,这也是音乐类节目开始走娱乐化路线的深层原因。

近几年,优酷土豆推火了很多“口水歌”,例如《小苹果》《大王派我去巡山》等,李宇对此很有感触,“目前,行业环境偏浮躁,很少有人静心去写一些好歌。能写好歌的原创音乐人,苦的时候有创作灵感,现在生活富裕了,创作的动力和保持的高度都在下降。近5年冒出的新原创音乐人,往往只有第一张专辑好听,后面基本回归平庸。”

“这并非音乐领域的独有现象,与整体社会环境有关。”乐视音乐首席执行官尹亮说,“这不是一个高产并且盛产经典作品、大师级人物的时代。”他认为,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下,创作者需要更多的理想与情怀支撑,需要更努力地摒弃浮躁,需要比常人更耐得住寂寞。

音乐创作需要有洞察力和艺术功底,二者缺一不可。中国缺乏日韩、欧美成熟的音乐产业体系。“中国音乐产业链不完整,断点太多。”李宇表示,“《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都是造星类节目,后续艺人的包装、运作、发行等环节没有跟上,导致链条是断的,所以很难走得长远。”

音乐原创歌曲不仅仅是量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产业整体比较孱弱。“这里当然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因,导致原创的智慧投入和实际收益不成正比。但音乐产业本身难以实现新生力量源源不断地推出和消化,难以实现像影视产业那样巨大的影响力,都是问题所在。”陆伟认为,音乐综艺如果能够推广新人、普及新歌、引导观众去欣赏和接受一些全新音乐类型的节目,那就会对音乐产业有促进作用。如果消耗的都是老人老歌,那本质上还是一种资源消耗行为,对产业本身无利好。

音乐综艺的未来趋势

随着音乐综艺数量增多,市场竞争加剧,2016年能否出现新的“爆品”节目,业内人士看法不一。

在李宇看来,音乐综艺未来一定会出“爆品”,但2016年很难。“如果音乐综艺市场的盘子是100%的话,或许优质节目会占据10%以上的份额,弱势一些的节目占据3-5%左右,很难再出现几年前2-3家独大的情景。像当年《我是歌手》和《中国好声音》两家独大的局面,不会再出现。”

姚小莹也认为,未来音乐节目有可能产生“爆品”,但首先要有好的制作团队,另外需要新颖度很强的节目模式。

未来几年,88后至00后会成为音乐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他们的审美和70后、传统80后完全不同,他们听的音乐类型是电子、独立、嘻哈。音乐综艺未来一定会出爆品,如果玩法够牛,再加上好的原创音乐、好的歌手、好的创作人,一定会吸引眼球。”李宇说。

目前,音乐综艺市场不是进入了成熟期,而是进入了瓶颈期。各大卫视如果为了收视率而不敢颠覆创新,那么或许很难有大的突破。未来优质的原创类音乐综艺节目,很可能出自网生内容。互联网的属性是拉近观众和内容的距离,首先可以在賽制上保持全透明;其次,网生音乐节目具有几大天然能力:第一,长期运营的能力,节目开播前,候选歌手就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视频网站、A站、B站等阵地自我营销,拥有大量粉丝。如果再有好的歌曲,其关注度会更高。第二,网生内容最强的属性就是互动,用户参与度高,可以完成造星的整个过程,节目的爆发力也会非常强。

“我很看好今年的超女回归,因为超女的品牌价值非常大。具体表现有多好现在很难下定论,但超女的回归一定会对音乐综艺市场带来较大冲击。”李宇表示。

“一直以来,我们制作的音乐节目都比较偏向专业性,《中国好声音》主要发挥寻找优秀歌手的作用,《中国好歌曲》主要发挥寻找原创歌曲的作用。而《中国之星》是尝试做一档风格相对上更小众化的专业音乐节目,《蒙面歌王》则是走大众化娱乐路线。我们希望尝试音乐领域全类型节目的制作和衔接。”陆伟说。

现在判定音乐综艺进入3.0时代还为时过早,数量越来越多的音乐节目,能否与音乐产业良性互动,产生更多更好的原创作品,才是音乐节目与音乐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网络综艺的黄金时代 第4篇

拥有数据库优势的视频网站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 在抢夺各大卫视综艺节目独播权的同时, 各大视频网站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大了自制综艺节目的力度。以百度数据库为依托的爱奇艺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在第一季大获成功的基础上, 第二季仅播四期播放量便轻松破亿, 节目热度仍持续攀升, 成为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标杆。

一、勘测数据推动市场定位与品牌传播精准化

大数据时代下, 用户和会员的个人信息、搜索记录、点击记录以及浏览记录为视频网站提供了可观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勘测能够了解到自制节目自身所拥有的市场以及受众群特征, 由此可进行相应的战略决策并能够根据数据变动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笼络住现有受众的同时开辟新的市场。此外, 在不断更新的数据中分析数据发展趋势以及相互关联, 把握机会进行转型从而实现创新飞跃, 占领行业制高点。

在智能化的数据库中, 由于用户的形象变得更加具体, 用户的特征与需求也容易被标签化、符号化, 因而网站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用户制定不同的传播策略, 自制节目产品产生的过程更具针对性提出不同的传播口号和运用不同的传播方式, 由此一来便提高了品牌传播的精准度, 从而使得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品牌效益由此达到最大化, 这对于提高投资回报水平而言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2014年8月发布的《2014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中显示, 截至2014年6月, 过去半年使用过综合搜索引擎的用户中, 有97.4%使用过百度搜索, 此外在2015年2月发布的《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反映从年龄分布来看, 青少年网民中19~24岁占比最大, 偏重网络娱乐类应用是青少年网民最重要的特点。

爱奇艺作为百度旗下视频网站公司, 有如此庞大且覆盖面广的数据库作为依托, 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言而喻。通过对数据的勘测, 生产了一档现象级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 其打出“you can you bibi”的宣传标语, 将节目定位直指“网生代”人群。第一季总播放量达2.3亿, 第二季播至第四期时总播放量便破亿, 令人瞠目结舌的播放量, 居高不下的讨论度, 持续不断的广告加投, 立竿见影的造星效果, 正是基于良好的市场定位和精准的品牌传播。

二、挖掘数据加速受众中心化与分众深化进程

大数据时代下, 数据处理的技术和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加速视频网站以自身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随着视频网站竞争加剧, 视频节目供大于求, 受众需求正在多元分化且逐渐趋于稳定, 并向深化发展。如何在偌大的受众市场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是每个自制节目需要思考的问题, 而在自身新媒体优势传播平台的基础上加之大数据的辅助实际是如虎添翼。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可了解到当今最受舆论关注的题材, 现阶段最火热的节目类型以及还未发掘的新市场, 从而找到自己忠实的受众群, 满足受众需求并挖掘受众潜在需求。在“2013思想者——国际互联网高峰论坛”上, 爱奇艺CTO汤兴表示, 视频网站利用大数据旨在提升用户体验, 而用户体验取决于对用户行为以及潜在需求的挖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5年7月发布的《第36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 截至2015年6月, 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 比例达到78.4%。其中, 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 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与2014年底相比, 20岁以下网民规模占比增长1.1个百分点, 互联网继续向低龄群体渗透。《奇葩说》的主要市场目标是能够培养栏目忠诚度的“80后”和“90后”观众。这部分观众是收视率的保障也是投放广告的目标受众。以“80后”、“90后”作为栏目的中心观众, 不仅能够提高收视率, 还能够加大市场的占有份额。[1]

“40岁以上观众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是《奇葩说》在一开播便打出的标语, 节目以“90后”的思维进行专属定制。为实现大众创造的C2B (Consumer to Business) , 即由用户需求决定生产, 节目制作团队从受众解析、受众定位、受众接触到受众转化, 每一步都由精准而细致的数据作引导。观看节目时观众可以感受到的是, 不论从嘉宾选取、话题设置, 再到演播室布景、视频剪辑、字幕等, 浓浓地充斥着青春活力, 极度贴合“90后”的喜好, 达到心灵共振的效果, 独特的节目风格以及多元的节目属性成功俘获一大批忠诚度高的“90”后。

三、切入数据实现内容个性化与制作精细化

根据数据库反馈的数据, 节目制作团队可以根据用户喜好总结收视习惯, 并精准分析进行初期创作, 最终节目形式、节目内容与节目嘉宾都由受众喜好决定。百度的受众引擎以用户网络行为信息作为“大数据”基础, 将百度用户的搜索词、到访页、浏览主页等数据信息全部进行整合, 描绘出了用户的基本自然属性以及短期行为与长期喜好, 使用户的个人特征全面呈现。然后挖掘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喜好, 并在这些数据背后找到用户的“兴趣配方”, 从而制造出相应的产品并提供相应的服务。[2]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5年1月)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对视频网站自制的节目感兴趣的用户占21.7%, 47.4%的网络视频用户“只看自己关心的内容, 不在意是不是网站自制的内容”, 由此可见, 网络视频用户在意的只是内容, 对是否“自制”并不在意。

在《娱乐至死》中尼尔·波兹曼认为,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 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作为“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 《奇葩说》辩题的生产流程是先由导演组提出并投票后还要放到网络投票, 然后在爱奇艺整个公司内部投票, 最后再结合大数据决定最终辩题。除此之外, 为了突破受众对网络自制节目粗制滥造的刻板印象, 《奇葩说》的主持及嘉宾阵容强大, 幕后团队年轻有创意, 节目演播厅布置不输电视节目, 同时观众还可以开启弹幕进行即时互动。

据爱奇艺CTO汤兴表示, 《奇葩说》前两期流量并没有像后期那样直线走高, 而是从第三期开始流量才不断飙升分析其转折原因, 在于《奇葩说》营销团队在面向用户的传播推广中, 参考了大数据分析结果, 及时调整了宣传素材和渠道选择。据悉, 在《奇葩说》的整体市场营销宣传中, 数据监控贯穿始终, 每一轮的推广都会根据数据变化进行相应的策略调整。[3]

四、解析数据促进广告格局多元化与方式创新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 视频网站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信息的整理解析, 了解诸多问题:例如, 广告投放至受众的到达率的高低;受众收看广告后是否有产生反应;受众在看到广告后有没有采取购买行为或是否对其消费方式产生了影响等等。基于对此类数据的分析, 视频网站可以对广告投放的方式与目标进行重组定位, 达到优化广告格局的目的。除此之外, 被认为有价值的一些受众的爱好和习惯、兴趣和取向等内容都能够以数据的形式进行标签化, 这样更具有说服力, 同时能够看到隐藏在其中的商机的多样性, 可以多样化地提高营销效率, 把广告提供给最愿意掏钱的受众。

《奇葩说》的受众定位为网生代“90后”, 节目风格也极具个性, 与美特斯邦威的“不走寻常路”的品牌理念和目标客户不谋而合, 第一季以5000万元冠名赞助节目后, 第二季有出价更高的广告主, 但《奇葩说》仍然让美特斯邦威成为总冠名商, 节目选手服饰都由其提供, 打造双赢局面。除此之外, 《奇葩说》第二季还增加了汽车、食品、饮料等的广告比例, 成为名副其实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吸金王。

当然, 广告方式也是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据中国互联网调查社区调查显示, 愿意点击手机软件获手机游戏里广告的比例仅占2.1%;比较讨厌或者立即卸掉该软件或该游戏的用户所占比例近三分之一。因而如何不让用户反感又达到预期的广告效果是需要不断突破和创新的。

在《奇葩说》的广告植入中, 不似传统媒体刻板强硬地插入广告, 主持人马东幽默诙谐地以各种段子引入广告, 有时在辩题的阐释中、有时在对选手的调侃中、有时干脆直截了当念广告词等, 此外, 嘉宾以及选手也会时不时在玩笑话中打广告, 轻松的广告氛围与节目融为一体, 不仅没有引起观众的反感, 反倒这样“花式植入”的方式赢得网友好评连连, 嘉宾侯佩岑也在节目录制中对马东说道:“你念广告已经变成这个节目的特色, 我没有听你念广告浑身都不舒服。”

五、利用数据支持裂变式传播与多渠道盈利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突破传统的营销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新媒体时代的自制综艺节目营销模式中, 新媒体与生俱来的传播渠道的整合营销方式与自身的平台优势, 能够及时与受众进行交流和互动, 在社交媒体中, 观看节目的受众还能够根据自己的心情和想法进行评价、分享、转发, “裂变式”传播瞬间在新媒体平台上实现, 达到令人惊讶的营销效果。

大数据思维推动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营销方式不断创新, 而有无差异性的营销、全覆盖或小范围集中营销也是需要面临的选择。与此同时, 如何线上线下互动结合、如何与赞助品牌通力合作、如何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等推广方式也值得花心思。此外, 通过受众反馈的数据, 抓住机遇及时拓宽产业链, 在品牌明星节目的基础上推出节目周边产品, 提升节目品牌附加值实现多渠道盈利。

《奇葩说》除了开设“弹幕”实时与观众互动外, 不仅在百度贴吧开辟了粉丝讨论的小天地, 对已播辩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投票, 同时能够开辟新的辩题, 在新浪微博上, 辩题以及选手也时常登上微博话题榜, 讨论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选手的粉丝量也随着节目的开播暴涨, 微信公众号也定期推送纯干货, 在满足粉丝的各类需求的同时开辟踢馆和新一季的报名渠道, 节目组尽最大努力借助新媒体社交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地打响《奇葩说》的知名度, 并且一对多地实现裂变式传播。

在《奇葩说》捧红了一些选手后, 爱奇艺趁势打造一系列周边产品, 在自制综艺方面有与海尔合作的《奇葩的轰趴》、选手肖骁的脱口秀节目《少奶奶的御花园》以及运动健康真人秀《奔跑吧卡路里》, 此类利用《奇葩说》节目品牌光环进行的周边自制综艺节目, 同时还上市官方手游, 打造开花的周边商业链条并不断将其完善, 最终实现多渠道盈利。

大数据潮流, 顺之者昌,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要利用自身视频网站平台优势, 把握好数据的说服力, 找准自身定位, 重视用户体验, 坚持内容为王, 创新广告方式, 最终实现多渠道盈利。

参考文献

[1]李昊阳, 肖军.《奇葩说》栏目的STP营销分析[J].传播与版权, 2015 (5) :64-65.

[2]徐钱立.大数据时代下的媒介营销管理——以爱奇艺为案例[D].浙江: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2014.

互联网时代,综艺新生态正在形成 第5篇

视频网站在从下游向上游的延伸过程中,给产业链带来了诸多冲击和改变,电视台甚至开始主动寻求与视频网站合作。例如腾讯视频近期公布的自制综艺片单中,就有来自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团队操刀的作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新型的综艺市场生态正在慢慢形成。

6月8日,由上海电视节、腾讯视频和腾讯娱乐联合主办的“互联网时代的综艺新生态”主题论坛召开,东方卫视中心总监助理、东方卫视节目研发中心总监、《极限挑战》总导演任静,乐禧文化创始人、《奔跑吧兄弟》一二三季总导演岑俊义,以及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郑蔚、腾讯视频综艺业务部总经理马延琨等业内人士,共同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综艺新格局。

网络综艺开始规模化发展

郑蔚:网络综艺市场呈现出三个特点:一、发展快,机会多;二、从传统电视观众转向于服务网民,他们更年轻、坦率,甚至任性,这需要节目从选题、制作时为他们寻找合适的产品;三、视频网站的运作体系属于单打独挑,要从头闯到尾,这和传统电视台发展了几十年具有完善机构配备不同,作为制作人做好节目已远远不够,还要学会招商,学会应对节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马延琨:视频网站自制综艺的规模化已经达到一个节点。前几年还仅是尝试,各家视频网站每年只有四档、五档自制节目。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能够明显感觉到行业规模化兴起。今年,各家至少有15档以上的自制综艺,多者达到20-30档。

做综艺就像买彩票,谁也不能保证它一定成功。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做、不断做,在做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心,摸索到方向。电视台每年会做多档综艺,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才炼就了这些优秀制作人对内容的敏感性,所以现在网络综艺还处于摸索阶段。

任静:对每位制作人来说,上次的成功不能代表下次一定会成功,每次都是全新的挑战,这是件残酷的事情。所以网络综艺最可贵的是让制作人有机会尝试更多节目形式。目前网络综艺市场发展迅速,一年时间达到了我们曾经预估两到三年才会达到的水平,包括节目数量、节目趋势、涌现出的团队等。

所以,电视台制作人与其封闭自己,不如主动出击。东方卫视从2013年开始率先尝试独立制作人制度改革,希望用内部市场化方式激活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目前,东方卫视所属东方娱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的独立制作人团队,开始试水网络综艺,这种合作是顺势而为。

网络综艺如何抓住网感

马延琨:网综和传统电视综艺,感觉差异没有想象中大,好的综艺节目具有共性。当然用户在收看方式、收看环境等方面有很大不同。网络综艺带给用户的,应该是内容+体验的逻辑。体验包括很多方面,例如观看顺畅,要有海量内容,两三分钟要出现一个兴趣点,不能断掉等。

网络用户可选择的内容太多,可以去直播平台、社交媒体、微信、购物等,时间不是非要停留在网络综艺上,这是做网络综艺的最大难点。网络综艺需要做到让用户能一直跟着内容走,我们的经验就是节目+体验,这点很重要。

郑蔚:我同意这个观点,用户观看状态不同,节目制作方向会有很大不同。年轻人生活状态更加碎片化,所以传统电视的“约会”式观看被破坏。我们要善于抓住传播渠道的变化,这也是推动网络综艺发展的关键。现在很多电视节目影响力都源自网络传播,所以要对网络综艺的服务对象做更明确的界定。网络综艺服务于年轻人,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使用习惯、心态等,都会对网络综艺产生很大影响。比如年轻人更习惯内容碎片化,对无厘头的逻辑和结构更易接受等。

任静:我们团队在做节目时,会要求导演积极主动拥抱互联网,借鉴网络流行元素。《极限挑战》在组队时,从前期到后期的编剧、执行导演等,使用了大量85后、90后。节目要求他们充分使用自己的微博跟网友互动,节目官微也是如此。我们当时主动把内容放到B站,看弹幕上的网友评论,讨论最多的地方我们会截图发给后期剪辑人员参考。比如三精、三傻分队,都是网友创造出来的。把网友建议及时、快速放进节目里,让用户感受到他们对节目有影响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电视以前是单向、线性交流,早期用户只能通过打电话、写信反馈自己的感想;网络综艺则让用户习惯用交互方式去看节目。这时再制作电视节目,脑子里想的也是如何产生话题,让用户可以主动与我们沟通。

网络综艺创作除了创意外,更多是技术对节目形态带来了改变。我认为下一个爆点节目,很可能是网络综艺节目,它的交互性会改变节目形态。前段时间我在后期机房剪片时,发现在电脑屏幕前和坐在后面3米远的沙发上观看,对剪辑要求的节奏都会不一样。我希望接下来《极限挑战》可以做网络和电视台两个播放版本。网络版本节奏更快,故事结构可以更复杂,更烧脑。

岑俊义:互联网还具有一个特点就是平等。以前做电视节目,都是领导审片,从总监、主任等一层一层下来,相对人数较少。但是一期网络节目上线,是大众审片,人人平等,这是互联网精神最大特色。用户反馈永远是最直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分辨哪些提议有用,哪些提议没用。

马延琨:最近我一直在思考直播和综艺的关系。目前直播内容多偏娱乐、休闲,占有用户时间;综艺节目恰恰也是偏娱乐、休闲、占用时间的,大多数综艺节目不需要烧脑,就是轻松愉快、欢乐、喜感,带给用户视觉福利。目前一些独立的直播平台,就是在满足用户这种需求。所以视频直播是综艺节目的竞争对手,但同时,直播与综艺也会是相互辅佐的关系。最早在电视台做节目时,大多数都是直播,只有直播才会引起强烈的参与感、互动性、合家欢、分享,是观看的最佳状态。但是由于电视直播受限,这个体验现在必须嫁接在互联网平台。未来不管什么规模、题材的综艺,都可以使用直播增强体验感。第一种是伴随式体验,第二种是参与、创造内容的体验。我相信,很快直播类型的综艺节目会有质的飞跃。

网络综艺最缺制片和编剧

岑俊义:好内容不是以平台和制作公司来区分的,而是以专业人才来区分的。综艺发展到现在,各个工种划分变得越来越精细。其中,编剧是一个需要独立出来的工种。综艺编剧和影视剧编剧完全是两码事,所以网友也需要正确理解综艺节目的脚本化。

任静:综艺制作一是制片力量必须加强,二是编剧力量需要加强。《极限挑战》第二季,我全部采用了电影制片,包括现场执行、预算表制作,完全按照电影流程走,可以实现对成本的精准控制。综艺编剧和影视编剧不同,不仅要盯现场执行,还要参与后期剪辑。目前国内这两个工种非常缺乏,尤其是编剧。制片还可以从电影行业借用,但是综艺编剧很难找,所以目前东方卫视内部也成立了编剧工作室。未来综艺想向剧情化推进,编剧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全民娱乐时代综艺节目的问题与不足 第6篇

1. 选秀节目耗巨资、规模化、赛区与网络联盟成为新特点

提到选秀节目, 当推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 其连续几年蝉联内地综艺节目排行榜首, 收视率之高、影响之广, 不能不让人为之惊叹。“想唱就唱”其不限地域、不限唱法、不限外型及不设标准的多赛区、多赛制的全国范围内的海选, 使受众参与度极高。一时之间, 选秀节目迅速走红民间。随之而来, 选秀节目亦普遍呈现出规模化、赛区化与网络联盟的新特点, 且就其运作过程而言, 也可谓是耗巨资搭建平民娱乐平台。

2. 平民“K歌”节目走红引发节目集群化

2008年, 以湖南卫视《挑战麦克风》、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为代表的K歌节目继选秀节目后又掀起一场全民K歌运动, 为电视综艺节目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K歌节目不同于《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造星选秀活动, 更为平民化、娱乐化, 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喜爱, 在社会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随后各家卫视纷纷推出《谁敢来唱歌》 (江苏卫视) 、《爱唱才会赢》 (浙江卫视) 、《我是大评委》 (浙江卫视) 等节目, “K歌”节目呈现出集群化特征。

3.主持人变主持“群”使综艺更娱乐

综艺节目中出现了主持群, 即在节目中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具有不同特点的主持人按照不同分工和定位组合在一起。主持人担任司仪角色, 串连沟通节目的各个环节。在倡导“综艺性、娱乐性、观赏性”的全民娱乐时代, 主持群造成了综艺节目在主持上更娱乐、更新颖、更活泼的优势。例如贵州卫视推出的《今夜你最Q》、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等, 都采用了主持群, 相互插科打诨, 节目更新颖、更好看、更娱乐。

4.“时尚+综艺”成为主打, 电视与杂志抢滩市场

每天层出不穷的时尚新人、时尚新主张、时尚新亮点一直以来是各大时尚娱乐杂志争相抢发的最新动态。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也顺潮流而动, 使“时尚+综艺”成为电视综艺节目的主打, 如东方卫视推出的《天裁爱美丽》是一档季播类大型中国潮流时装原创节目, 每期邀请四位明星担当新锐设计师的模特, 被推荐的设计师在节目中表现当今时尚打扮创意, 吸引观众眼球。时尚元素的加入使电视与杂志抢滩市场。

纵观全民娱乐时代的综艺节目, 尽管搞得热热闹闹, 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如下:

1.形式粗糙, 内容低俗, 格调不高

综艺节目因其符合百姓民情、大众口味而占尽人和, 但格调不高、庸俗化、形式粗糙等明显弊病也确实存在。大众娱乐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带来了广大的受众群体, 增加了收视率;另一方面因一味迎合大众, 搞笑、逗乐形式粗糙, 艺术格调比较低下。有的节目过于庸俗化, 以当众出丑、满堂尴尬来博取廉价的笑声。综艺节目的通俗一面是由其大众传媒的特质决定的, 但是通俗与庸俗、低俗有别, 其格调有待改进和提高。

2.一味追求收视率, 节目导向偏离

综艺节目往往追求排场, 在节目包装上不惜巨资投入, 奢华之风大行其道。有的大型文艺晚会制作费用达上千万元;有的节目常常请明星为嘉宾, 让明星在场上穷形尽相、丑态百出以吸引观众;有的则以过于浓重的商业博彩气息来迎合观众的投机心理。类似的综艺娱乐节目在电视手段上赢得了走高的收视率, 然而作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工具, 电视节目具有引导社会风气、引导市民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旦节目导向发生偏离, 其所造成的文化、社会后果不言而喻。

3.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浪费有效资源

综艺节目集群化发展确已带来其市场收益, 然而集群的负面效应就是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浪费有效资源。以《今天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为例, 各大卫视相亲节目扎堆, 到处K歌。时间一久, 难免不产生审美疲劳。

4. 全民娱乐受客观时事影响与制约

我们倡导全民娱乐, 但全民娱乐也要适时适度, 如汶川地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之时, 国民更多的是关注抗灾、救灾, 全民娱乐的综艺节目必定会遇冷或改变主题基调。

综上所述, 全民娱乐时代, 电视综艺节目精彩纷呈, 也让观众眼花缭乱。在推动其繁荣发展的同时, 电视人更应冷静的思考, 我们要带给观众怎样的新意与不同。尤其是在竞争激烈、节目同质化严重、资源消耗大的情形下, 综艺节目究竟如何发展, 才能使全民娱乐节目走得更远、让民众看得开心?笔者认为, 中国地大物博, 不同民族、省份、地区都有各自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的文化形式与特征, 将祖国各地文化特征融入综艺节目, 推出特色节目, 这既是丰富文化生活的一个好方式, 也是综艺节目推陈出新的创新方式。因此, 发挥地方优势, 推出特色节目是目前电视综艺节目创新与发展的又一趋向。■

网络综艺的黄金时代 第7篇

可是这种品质往往被忽视, 我们总是喜欢羡慕前几年《超级女声》的火爆荧屏, 却忽略了湖南卫视自《快乐大本营》之后就一直在引领着中国电视娱乐的大潮;我们总是“嫉妒”《非诚勿扰》的收视大观, 却忽略了孟非自《南京零距离》之后就已经凭借独特的新闻评论风格积攒了巨大的人气;我们总是“恨”《中国好声音》为何不花落我家?却忽略了浙江卫视自《我爱记歌词》之后就在歌艺选秀道路上坚守如一。总之, 细究会发现它们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没有长期的坚持, 不可能想到去国外引进类似的先进节目模式;没有长期的坚持, 很难一下子达到这么高的制作水准;没有长期的坚持, 不可能拥有这么大的观众群。

太多的节目喜欢跟风, 当某个节目类型火了之后, 纷纷上马;当这阵风风力不足时, 马上撤离, 永远在模仿, 永远难以超越。以观众心理接受角度而论, 任何节目类型都有活跃期和瓶颈期, 观众对节目忠实程度的强弱, 某种程度上跟节目自身的创意投入成正比。因此, 没有不成功的节目类型, 只是还没有找到更适合观众的节目形式、内容以及符合市场规律与媒体规律的生产模式而已。这个过程需要探索, 探索的过程是艰辛的, 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意志不坚定者难免会退缩。成功者就是耐得住寂寞, 抵得住诱惑, 坚持到最后的那一小部分人。

说到模式, 有人往往将模式等同于墨守陈规, 其实, 模式是一种规律的发现和运用, 一种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因为模式的创立就沾沾自喜就是裹足不前, 模式的发现只是暂时的胜利, 没有完善的模式, 需要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对于中国电视而言, 不是模式多了而是少了;不是模式不好, 而是缺乏好的模式。节目创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 形式创新注重融合。

从目前成功的综艺节目中可以发现, 它们并不仅仅满足于国外成功版式的复制, 而是主动融入新元素,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例如《非诚勿扰》作为一档情感服务类综艺节目, 融入了新闻的时效性、民生新闻的评论元素、选秀节目的竞技元素、电视剧的叙事技巧等, 将这些丰富的元素有机结合, 融入到节目中, 起到了合力作用。

2. 内容创新关注现实。

如果电视综艺不关注现实, 很容易演变成自吹自擂、自娱自乐。作为大众媒体, 必须关注现实需求, 回应现实需求;观察现实问题, 解决现实问题。只有关注大众才能被大众关注, 只有关心大众也才能被大众关心。《超级女声》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为大众搭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才艺展示的平台, 改变了传统的相对封闭的“造星”渠道, 为平民百姓、非专业人员提供了登上大舞台的机会。《非诚勿扰》之所以成功, 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给百姓创造了一个新颖别致的婚恋交友机会, 试图解决现实中的剩男剩女问题。《中国好声音》之所以成功, 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为观众带来了久违的真实歌声, 解决了被人诟病已久的假唱问题。这些节目成功的共同点之一就是对现实的关注。

3. 模式创新注重市场。

综艺节目制作公司迎来黄金机遇期 第8篇

一、综艺节目的大片化推动制播分离

2014年, 电视业面临的内外部竞争环境以及综艺节目的大片化发展潮流, 使得大型综艺节目的制播分离日益成为大势所趋。

从外部竞争看, 电视这一最强势的传统媒体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视频网站等新媒体的冲击下, 观众的注意力正发生转移。据央视索福瑞的数据 (见图1、图2) , 2003年以来, 中国电视观众人均每天收视时间呈现波动下行的发展趋势, 2013年已降至历史最低点165分钟, 且2013年观众的平均到达率由2010年的72%下降至66.5%。中国电视广告收入增速也应声下滑。2013年, 全国电视广告收入1302亿元, 同比增长仅2.52%, 较2012年13%的增幅降低了近11个百分点。

从电视内部竞争看, 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 市场集中度在不断提高。广告品牌对电视媒体的选择趋于两极化, 或集中于一线卫视, 或下沉至地面频道, 适应二三线卫视投放规模的中间层客户急剧减少, 一线卫视收视和平台垄断水平进一步提高。2013年, 创收排名全国前五的卫视总收入占所有卫视收入的54%, 排名前十的卫视总收入占到73%。

对于二三线卫视而言, 已到了背水一战的时侯, 否则将会在收视、广告收入和平台影响力方面进一步沦落。为此, 它们正在使出浑身解数, 奋力反击, 加大在节目方面的创新与投入力度。一线卫视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采用步步紧逼的战略。

随着国内电视业竞争的加剧, 综艺节目的竞争已全面进入大片化时代, 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投入。各卫视周末晚间黄金档花费数千万的综艺娱乐节目已成常态, 甚至有多档节目的投入上亿元乃至数亿元。如《造梦者》、《奔跑吧兄弟》。周间节目的投入也水涨船高, 据央视-索福瑞的数据, 2013年上半年, 央视综艺节目时长增长了44%, 花费提升了64%, 省级卫视时长增加13%, 花费增加了30%。二是大明星。大部分大型综艺节目都以明星为主角, 且数量不少。各台哄抢下, 明星的身价越来越高, 在大部分此类节目中, 明星的成本要占到预算一半以上。很多之前不太出现在综艺节目中的电影大腕也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加盟, 如姜文、冯小刚。三是大制作。指节目制作规模的扩大和制作水准的提升。大型综艺节目日益向国际水准看齐。很多节目直接引进海外模式, 或是与海外电视机构联合研发和制作, 甚至开始前往全球各地拍摄, 如《花儿与少年》、《花样爷爷》、《十二道锋味》、《真爱在囧途》、《极速前进》。随着制作水准的升级和节目形态从演播室录制向户外真人秀转移, 制作团队的分工也日益精细化, 团队动辄上百人乃至数百人, 依靠电视台自有制作力量往往难以达到。四是大营销。为了争夺观众注意力, 取得较高的收视率, 大型综艺节目也越来越重视营销, 利用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络发布新闻、刊登广告、制造话题等行为日益成为常态, 甚至出现了一批专业营销公司为这些节目服务。

综艺娱乐节目的大片化竞争态势, 决定了各电视台囿于内部的人员和资源循环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必须以更为开放的姿态与社会公司合作, 整合各方资源, 才能满足大型综艺节目在投资、广告运营、制作、营销等各方面的要求。正是在此背景下, 制播分离改革得到了深入的机会。如表1所示, 2014年, 央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等加快了在节目制播分离领域的改革, 为社会制作公司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机遇。

二、制播分离模式的新探索

在电视台提供合作机会增多的背景下, 部分社会制作公司得到了规模化的发展。 (见表2) 近几年, 一批以制作综艺节目为主业的社会制作公司异军突起, 其中有影视上市企业 (如光线传媒、华录百纳) , 带有国有资本背景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公司 (如灿星制作、长江传媒、中广天择传媒) , 以及以私人资本为主的企业 (如唯众传媒、元纯传媒) 。

社会制作公司在与电视台不断增多的合作中, 合作模式也在不断突破。传统的制播分离模式是电视台按照相对固定的预算采购社会制作公司的内容。在这种合作模式下, 社会制作公司为了保存自己的利润, 会首先截留部分预算, 剩下的预算再用于节目制作。这种合作模式能较好地控制节目成本, 风险较小, 却难以对社会制作公司形成足够激励, 在综艺节目大片化的背景下, 这种传统的制播分离模式日益显露出其局限性, 较低的回报率难以吸引资本对节目的投资兴趣, 也难以激发社会制作公司整合资源、创造节目最大效益的积极性。针对这些问题, 一些社会制作公司和电视台近几年来经过探索, 发展出了更为市场化的制播分离新模式,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国好声音》所开创的社会制作公司全额投资, 与电视台“收视对赌, 广告分成”的模式。

2012年, 在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支持下, 灿星制作引进了国外成功的音乐选秀节目模式《The Voice of Holland》, 经过多轮谈判, 与浙江卫视达成了新的合作模式。灿星投入了大部分的资金和人员, 并负责制作, 但要求根据收视率的情况对广告进行阶梯式分成。为提高收视率以获得更好的分成, 灿星斥重金提升制作水准, 聘用了巨星评委、顶级音响和音乐团队, 并投入了100多人的成熟制作团队, 严格按照原版模式的规定进行操作, 甚至不惜血本从国外空运原版节目的转椅, 使用了多达27台摄像机拍摄, 从1200分钟素材中精剪出90分钟的节目。

制作公司的全力投入保证了节目的水准, 促使《中国好声音》的收视一路飙升, 第一季前13集的CSM44城市平均收视高达3.7, 总决赛“巅峰时刻”的收视更高达6.1。灿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不但有高额的广告分成, 从演唱会、艺人经纪、彩铃下载等方面也获得了可观的收入。灿星专门成立了“梦响强音”经纪公司, 专门经营“好声音”学员。

《中国好声音》合作模式的成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传统制播分离利益分享的天花板, 使社会制作公司和资本界充分认识到了综艺节目运营领域蕴含的潜力。《中国好声音》之后, 通过这种合作方式运作的大型综艺节目不断涌现。

三、资本的涌入与综艺节目制作业的未来发展

电视台新的合作模式和一系列成功案例, 使综艺节目的投资成为热门领域。与电视剧相比, 综艺节目的投资回报更有想象空间。因为社会制作公司所生产的电视剧通常是以较固定的价格卖给电视台, 而在广告分成的模式下, 综艺节目的收入却可以随着收视率的增长而水涨船高。与电视剧、电影相比, 综艺节目的投资取得回报时间较短, 通常从筹备一档综艺节目到完成播出只有半年甚至更短时间。

这些优势使很多上市公司将目光投向电视综艺节目, 或投资基金、行业外资本。一些电视剧制作公司也开始转型, 投入资本参与综艺节目的制作。2014年的综艺节目市场出现了多起值得关注的资本事件。 (见表3) 资本的介入正在改变综艺节目制作领域的市场格局。首先, 在资本的支撑下, 制作公司更有底气与电视台展开“对赌式”的合作。其次, 资本也能帮助制作公司扩大业务规模, 不再局限于节目制作, 也能进入到其他相关领域, 如广告运作、娱乐营销、节目衍生产业的开发, 形成全产业链的运作格局。

展望未来, 电视业的竞争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短兵相接的状态, 综艺节目大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竞争策略可能愈演愈烈, 而与之相伴的综艺节目制播分离也将日益常见。制播分离节目的增多, 将为社会制作公司的成长提供更多空间。部分制作公司将实现规模化, 发展为从节目创意、投资、制作到广告运营垂直整合的行业龙头, 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对节目的后续产业链进行开发, 将为社会制作公司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一档成功的电视综艺节目凭借其广阔的受众和影响力, 能够很好地带动衍生产业链的开发, 如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游戏、音像、图书、互动开发。在欧美一些节目中, 衍生开发产生的价值与广告齐头并进, 甚至超过广告。《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特许经营商品多达140种, 一度占到节目收入的40%。真人秀节目《鸭子王朝》向80个品牌授权1200种产品的制作, 光是2013年特许经营商品的销售额就达到4亿美元。

在国内, 对综艺节目的衍生产业链开发也正逐渐得到重视, 并出现了一些成功的案例。《爸爸去哪儿》在节目取得巨大成功后, 顺势推出了电影版, 取得近7亿元票房;开发的游戏软件下载量破亿, 日活跃用户过百万;同名书籍位居畅销书排行榜;同名动画片在金鹰卡通频道播出, 在创造了更大收益的同时, 也使“爸爸去哪儿”的品牌更为立体化。《女神的新衣》与电商平台深度合作, 6位女明星变身服装设计师, 在设计团队的配合下, 围绕既定主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一场从创意到实物的开发, 而每期节目现场被各大服装品牌买家拍走的“新衣”, 会即刻在网络平台同步销售, 实现“内容即商品”、“观众即买家”的模式, 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网络综艺的黄金时代 第9篇

1 新媒体时代对受众产生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对受众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1 心理方面

在以往的传播环境中,受众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被动接受传输习惯。在这种习惯的作用下,即使受众对传播内容产生完全相反的态度和观念,仍然不会将这种反对意见表达出来。而在新媒体背景中,互动性、人性化特点的出现为受众提供了良好的话语权。在这种状态下,受众表达自身意见、参与互动过程的主动性水平发生了显著提升[1]。

1.2 角色方面

就角色方面而言,新媒体时代对受众角色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2.1 由大众向分众的转化

新媒体的出现使受众的获取信息途径数量发生了显著增加。对于电视传统媒体而言,受众角色由大众转化为分众,受众的个性化特点变得更加明显。对于媒体而言,为了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营,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有倾向地选择受众。

1.2.2 信息传播及接受的统一

在新媒体背景中,受众话语权的获得使其对信息产生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直播软件、微博等平台的出现,使传播者受众角色的数量发生了显著增加。在向他人传播信息的同时,这些受众仍然承担着接受信息的角色,这种信息传播与接受的统一化模式是新媒体时代对受众角色产生的主要影响[2]。

2 新媒体时代电视综艺节目营销策略

为了保证自身的受众数量,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中,电视综艺节目应该注重以下几种营销策略的应用。

2.1 营销推广策略

就营销推广方面而言,电视综艺节目可以应用的推广策略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2.1.1 搜索引擎应用策略

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生活,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人们解决疑难问题的首选途径。基于这一现象,电视综艺节目可以通过购买前排搜索位置的方式实现增加受众目的。潜在受众在使用搜索引擎的过程中,如果刚好处于空闲时间,则选择观看该电视综艺节目的概率较高。

2.1.2 微信、微博等平台应用策略

微信、微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大多数人最常使用的软件。电视综艺节目可以设立自己的公众号,定期发布融合音频、文字及图片的节目宣传内容。此外,可以通过提出话题、有奖活动的方式提升受众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及时获知受众对节目的态度和看法。就微博而言,电视综艺节目的推广目的可以通过电视综艺节目官方微博、电视台官方微博、制作方官方微博等多角度的联合互动,将更多的受众吸引到节目中来。

2.2 营销渠道策略

从本质上来讲,营销渠道已经逐渐成为电视综艺节目所获利益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保证自身的营销策略,电视综艺节目营销渠道策略的选择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完成。

2.2.1 传统媒体应用措施

虽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电视媒体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电视仍然是大部分受众的首选。相对于新媒体而言,传统电视媒体优势在于拥有的受众范围较广。基于这种现象,电视综艺节目应该将电视媒体作为自身的主要发展阵地。

2.2.2 新媒体应用措施

为了将潜在受众转化为自身的受众,电视综艺节目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实现借力应用新媒体的目的。第一,开发自身的APP客户端。相对于从网页、论坛等位置获取电视综艺节目的宣传信息,APP客户端的开发和应用能够为受众带来更加专业的信息获取体验。为了保证APP的使用质量,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方可以参照受众关注热点制造相应话题,并通过节目花絮的适时提供,提升受众对节目的观看兴趣。第二,视频网站分销措施。电视综艺节目在受众吸引力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与爱奇艺、优酷等视频网站合作的方式,弥补自身的资源缺陷,视频网站通过首页宣传的方式,帮助电视综艺节目吸引更多的受众。这种模式对于应用有助于电视综艺节目与视频网站共赢目标的实现。

3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中,电视综艺节目吸引受众目的可以基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合应用策略、搜索引擎应用策略等因素来实现。由于受众在新媒体时代形成了新习惯。因此,电视综艺节目需要在充分把控受众心理、关注热点的情况下,通过制造话题、宣传片花的方式提升受众对节目的兴趣。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受众的信息接收途径、信息可选择范围发生了显著变化。电视综艺节目为了保证自身的受众数量,必须根据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对自身营销模式进行合理调整。本文从新媒体时代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入手,对新媒体时代电视综艺节目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电视综艺节目,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敖于婷.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品牌新媒体推广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5.

网络综艺:数据筑巢引来金凤凰 第10篇

作为一档纯网络综艺,爱奇艺的《奇葩说》首季冠名费就高达5000万元,优酷土豆的网络综艺《侣行》第三季也已斩获了5000万元冠名费。据了解,2014年,五大视频网站播出纯网综艺150档,同比增长达200%,今年也维持了这一势头。

2015年8月13日,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师马澈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说:“网络综艺的动力源于资金和技术。由于节目点击量高,广告回报丰厚,加上制作方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营销,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金主”来了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播出平台,对笃定网络综艺的互联网公司而言是必经之路。但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制作出广受关注的节目,并有广告商的投入。而正在汇聚的“人气”、“财气”就是视频网站们的“底气”。

所谓“人气”,首先是受众,其次是专业的制作团队,二者缺一则视频综艺必无希望。目前,我国的网民基数已经非常大,而且其构成以“80、90后”为主,这一方面对节目年轻化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也为娱乐化的综艺节目大行其道提供了土壤。

专业化的制作团队脱离电视系统,独立制作人和制作机构的大量涌现构成了视频综艺的另一 “人”的基础。据马澈介绍:“独立制作团队,有两股力量,一方面是原创的视频人才,比如暴走漫画这种玩法的,他们专业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适应视频的做法;另一方面还是大量电视的优秀人才加入,比如马东。”

提到“财气”,就不得不提起《奇葩说》。

2014年,美特斯邦威用5000万元人民币买下了《奇葩说》的冠名权,这样数额的冠名费甚至超越了许多电视综艺,这对当时的网络综艺是前所未见的。但是事实很快证明,《奇葩说》值这个“数”。据了解,该节目第一季播放量累计达到2.6亿次,第二季在7月1号开播后,三期节目的播放量已经超过6000万次。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撑。广告商就是行业潜行的推手。美特斯邦威表示,如今想在电视综艺上做广告已经愈来愈贵,《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冠名费动辄上亿元。

当然选择网络综艺,也不仅仅因为“便宜”,更因为网络综艺更有利于品牌沉淀,即利于用户反复观看。视频也更有利于网友间进行分享,形成二次传播,增强品牌影响力。

看清这些好处后,广告商们纷至沓来。以优酷土豆的网络综艺《侣行》为例,第一季没有冠名赞助,第二、三季冠名费则为1000万元和5000万元。在第二季《奇葩说》的广告商名单上,还出现了伊利、东风标致、呀哈咖啡等“大品牌”,与电视栏目相比也“不差啥”。

在“人”、“财”二力的推波助澜下,网络综艺已呈现出爆发式地增长。据艺恩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至今,网络综艺数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五大主流视频网站2014年全年累计约150档,同比增长率高达200%。今年也保持了同样的发展势头。

数据撑腰

网络公司做视频,其实技术才是他们的本行,他们希望在节目制作和传播的整个过程中都得到数据的支撑。

在着手制作节目前,如果能够得到更多有关受众的详尽的分析,将让节目制作方少走弯路。优酷土豆综艺节目负责人杨伟东发现,国外对中国的网络综艺市场十分感兴趣,他们对中国网民的喜好其实很有兴趣,希望对中国市场多一些了解。他们希望可以得到对中国网民观看综艺行为的详尽分析,这需要一种数字化的产品,能够回答具有怎样特质的网络视频得到的关注最多,被分享最频繁,在网上能够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

在这样的诉求下,优酷土豆开发了出一款数据搜集分析产品,可以部分地实现上述功能。据杨伟东介绍,这一产品已经开始为综艺制作团队服务。他说:“这个产品不但可以为我们的自制网络综艺服务,而且也开始为国外的制作团队服务,指导他们向着网民的诉求靠拢,这样制作出的节目更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

在节目的传播过程中,大数据技术亦可以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据爱奇艺首席技术官汤兴介绍,在爱奇艺自制的综艺节目进入传播阶段后,整个市场营销宣传过程中都有数据监控。“节目的传播效率有没有提高,何时提高,怎么提高的,背后都有数据分析。”

以《奇葩说》为例,在第一季逐集上线的过程中,前两集的点击量并不是很高,从第三集开始,点击量和流量不断攀升。扭转这一形势的关键原因,事后据其营销团队介绍,是他们在得到前两期的综合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后,对推广宣传的内容和渠道进行了调整。

“大数据可以让我们看清楚节目的主流受众的‘相貌’,用他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给他们,并把更多人吸引过来。”

马澈认为:“大数据的确是未来,但是目前应用还很初级。所谓的国外靠大数据拍电视剧的例子是经不起推敲的。好的内容,有艺术的成分,有创造的成分在,我相信数据只是辅助作用,的确可以在前期内容策划上、中期内容话题选择上发挥作用。但是数据更大的价值在于对运营的帮助,了解用户是谁,了解如何去传播和调整。”

筑巢引凤

随着网络综艺数量的积累,整个行业都在期待一档能够爆红的综艺节目诞生,这不但将成为标志性事件,更将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为此,网络公司们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向这一目标进发。

现在网络综艺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个,一是靠流量的视频广告,二是做出品牌后的赞助冠名整合营销。“未来基于电商的盈利模式值得关注,转化更好,变现价值更高。”马澈说。

相较于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已经明显不同。马澈说:“电视很传统,有了好内容,就有收视率,就有广告主,广告主也看整体效应,不会具体评价转化效果。而现在,内容和渠道都太多了,有了好内容,还需要好的运营,才能实现价值变现。通过运营,一是把用户留下来,形成粉丝,二是把内容资产(IP)多渠道开发,三是把内容推出去,不只自身平台,而是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互联网公司要想做好,要在三个方向努力,一是继续稳定甚至提高网站的流量,只要平台强,就能吸引用户,吸引更多的内容;二是继续吸引优秀的电视转行出来的节目人才,提高视频的专业化水平和质量;三是致力于挖掘原创IP、原创人才,探索出适合互联网的节目类型,这条路在走,窗口已经临近了。

2015年6月15日,爱奇艺举办了“视频进化论”——2015网络综艺节目行业论坛,是其网罗人才、打造平台,筑巢引凤的举措。据爱奇艺介绍,爱奇艺网络综艺的开放型合作模式将贯穿创意诞生、联合开发、共同生产、多渠道变现等整个环节。承担起网络综艺“地产开发商”的角色,嫁接内容团队与平台用户,帮助制作机构生产出更符合互联网属性的纯网综艺节目,同时带来更大的变现空间。

除了爱奇艺想充当网络综艺节目“地产开发商”的角色,其他网站也希望借助电视台的力量实现突破。以优酷土豆的《侣行》、腾讯视频的《我们十五个》为例,他们除了在互联网上播出之外,也分别与央视和上海东方卫视合作,实现在电视上的播出。江苏卫视前副总监王培杰认为,目前不管是“台网”还是“网台”联动都只是增加了一个渠道而已,只能看作是过渡阶段的产品。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模式创新与启示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模式创新

在当代文化逐渐有被视觉文化所湮没的趋势下, 电影、电视剧特别是电视综艺节目占据了人类大量的文化生活, 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国内相关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市场占有份额逐渐萎缩, 而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开始大量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并引起较多人特别是“网生代”的关注。从现阶段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来看, 其内容特别是模式创新是丰富多彩的。

1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发展现状

现在的网络自制节目主要分自制剧、自制微电影和自制综艺节目。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指的是网络视频制作商、影视制作机构或个人制作, 并以网络平台为主要播出渠道的娱乐性综艺节目形式。

2007年, 网络首部脱口秀节目《大鹏嘚吧嘚》在搜狐播出。网络综艺节目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主持人就是后来在搜狐视频出品的自制剧《屌丝男士》里面的大鹏;2010-2013年为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期, 由优酷推出的高晓松担任主持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晓说》, 仅4期播放量突破1 000万, 《侣行》也开创了综艺真人秀节目的新方式, 从发展期开始, 优质的节目内容开始形成品牌效应;2014年, 由腾讯推出的《你正常吗?》首期节目开播的互动测试数据参与人数就已经达到400多万, 几乎点燃了一场网络狂欢盛宴, 爱奇艺媒体平台的马东工作室打造的《奇葩说》, 吸引了伊利谷粒多、雅哈咖啡等五大知名品牌投放, 总投放额度破亿元, 创新了互联网综艺新纪录, 更是获得了互联网自制综艺冠名收入第一, 成为网络综艺标杆。2014年被称为“自制元年”;2015年, 爱奇艺抛出“纯网综艺”的概念。纯网综艺是指节目从策划到播出平台均在网络媒体范围, 2015年度全网自制综艺新增26档节目, 总播放量累积高达63.06亿次, 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奇葩说》第二季、爱上超模、偶滴歌神啊等;2016年的六大视频网站平台 (爱奇艺、优酷、腾讯、乐视、芒果TV、搜狐) 的网络综艺总数量超过93档。其中包含《火星情报局》《明星大侦探》《奇葩说第三季》等。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进入了黄金时代。

本文将立足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中传大数据分析挖掘研究所所提供的2016第一季度——第三季度“最佳网络综艺”和“最具影响力网络综艺”的数据, 选择排名靠前且重合率最高的5部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作为本文的案例, 着重分析。选取案例分别是:优酷出品的《火星情报局》、爱奇艺出品的《偶滴歌神啊》、爱奇艺出品的《奇葩说第三季》、芒果TV出品的《明星大侦探》、腾讯视频出品的《约吧大明星》。

虽然说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比如说擦边话题、原创性、过分依赖明星效应等问题, 但是它在短时间内所抢占的市场份额是不容小觑的, 随着六大主流媒体网站加大对平台资金的投入, 使得网综逐渐走向成熟化和规范化。我们从图一中可以看出, 2016年网络综艺节目的播放量是2013年的接近10倍, 高达75亿次, 其中, 节目模式创新是导致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因素。

2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模式创新分析

2.1 互动革命模式的创新运用

“互动革命”是指节目与观众之间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和质的飞跃, 从原来观众被动接收节目内容转向了多元化、双向的互动模式。网络自制综艺节目除了利用新媒体技术之外, 在与观众互动上面呈现出以下特征:

主持人直接与台下观众语言互动。主持人在主持时仅利用语言媒介与台下观众进行互动, 而并非所有身体全方位的大规模的互动。在节目《偶滴歌神啊》中, 主持人谢娜一时忘记歌词, 台下观众提醒谢娜。出现谢娜与台下观众直接细致语言互动。 (图1) 。

台下观众直接参与成为节目的内容之一。《奇葩说》是一档辩论节目, 有辩论就会有激烈的交锋, 而节目最后则是通过观众贯穿于节目中的投票结果来作为评判的标准, 从而评出获胜方和最佳辩手。

观众的前期参与是推动节目发展的最大动因。《约吧大明星》便是通过明星来完成观众心愿的一档节目, 如果没有观众前期心愿的互动, 节目将不成立。

用弹幕的方式与频幕前观众互动。弹幕, 是一个网络的新兴定义词汇, 指的是观众评论的内容以大量的字幕方式弹出以在屏幕前飘过。弹幕也是网络节目在与观众的互动上优胜于传统节目的重要因素, 弹幕不受节目播出时间的控制, 任何时间你都可以用弹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给以评论, 同时也可以看到其他人在同时段的评论从而还可互动。

2.2 柔性广告的人性化镶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影视节目的生存发展资金, 大都来源于广告收入, 因此在做一档节目的时候, 还需考虑到广告效益, 在传统媒体广告播出的方式面前, 受众都不自觉的形成了一个观看经验, 广告一出现, 马上就会换台, 因为广告与所观赏的节目之间是游离的, 毫无关系的。而网络综艺节目越来越趋向于将广告与节目内容紧密的糅合在一起, 使得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接受了接收广告的内容。

含有有趣广告的画面与字幕在节目播放的同时出现在屏幕上。综艺节目使用有趣的画面和字幕来吸引观众看广告。有趣的画面来自于节目人物有趣的动作和非人类正常视角的拍摄方式。节目字幕的改革也是随着网络的兴起反哺各大卫视。如在《约吧大明星》中, 嘉宾的OS出现的字幕“我喝了十期美赞臣, 想骗我” (如图4) 。《奇葩说第三季》中的“喝一口雅哈咖啡压压惊”等。

出现有趣的广告词。《奇葩说》是一档辩论节目, 自然跟说话有关。其在节目中为海飞丝做的广告词为“废话就像头皮屑, 消灭就用海飞丝”。

广告与节目内容无缝结合。在节目《火星情报局》的提案“改变发型可以赐予人力量”中, 钱枫就说到“恨不得拿清扬给你们洗洗头”。在节目《奇葩说》中, 在讨论到“该克制朋友圈秀晒炫吗?”马薇薇作为反方在论点中说到:“跟萧萧、田田、姜思达三个拍一张照片是多么的费劲, 首先他们仨会用自己的vivo手机……” (如图5所示) 。广告在节目中通过人物的对白起到叙事作用, 自然而然的为“清扬”“vivo手机”打广告。让广告成为节目内容的一部分。

2.3 在节目中使用网络语态词

在节目中, 有的网络词汇是借用, 有的是生产。网络语态的使用跟节目受众定位有关, 大多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受众都定位在17-28岁的青年男女, 而网络语态本身就是在青年男女中产生、扩散、传播。比如在节目《偶滴歌神啊》中谢娜的“五毛钱+一毛钱的悬疑音效”、《奇葩说》姜思达的“一炫更比一炫low”、《火星情报局》薛之谦的“我直到没朋友”。

2.4 用娱乐的外衣来蕴藏受众关心的主题

众所周知, 综艺节目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娱乐受众, 我们提倡寓乐, 不然只能成为一个“现象级”节目, 一个节目要是没有内容, 就好比一个人没有灵魂。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则以娱乐的外衣来吸引观众, 以当下社会关心的主题来留住观众, 以娱乐的方式来表达节目的观点。《奇葩说》就是以娱乐的方式来讨论当下社会的热门话题, 从而引起观众的思考, 如:高学历女人做家庭主妇算不算是浪费?女性专属停车位算不算歧视?前任婚礼到底要不要去?《火星情报局》虽然提案内容甚至觉得有些荒诞, 但是节目会从提案中谈及孝顺父母、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恋爱婚姻的正确相处之道等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节目的价值取向。

2.5 节目模式杂糅相生

所选节目的模式都是网络自制综艺节目, 但实际上不存在完全的自制和制作, 所选案例的5个综艺节目都是不同形态的传统综艺节目模式的混合杂糅产物。《火星情报局》是脱口秀+提案;《奇葩说》是辩论+秀;《偶滴歌神啊》是歌唱+推理;《明星大侦探》是推理+角色扮演;《约会吧, 大明星》是真人秀+心愿。

2.6 设定特殊的节目背景

当下受众观看此类节目主要目的在于从中得到放松和娱乐。超越日常生活场景, 能够让观众从节目中得到超生活的放松, 让观众进入另外一种特定情境中去。《明星大侦探》节目设定类似“杀人游戏”, 每期有6位相对固定明星参加, 设定不同的情境, 安排不同的角色, 其中有一名杀手, 一名探长, 经过“不在场证据”“限时搜证”“探长逐个谈话”等环节, 通过投票的方式, 由探长带领其他人员找出杀手 (如图6所示) ;《约吧大明星》是由当红明星在众多观众心愿中选择几个去实现, 类似于QQ心愿瓶。

2.7 呈现去主持人趋势

主持人在节目中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 主持人的风格也代表着节目的定位;但是主持人的出现也使得节目与受众之间存在着“间离效果”, 这无疑是拉开了受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有些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去主持人化, 缩短了受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 使得节目的“表演者”直接对话于受众,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 也把受众的视线转移到了事件的过程中。同时, 去主持人化的演变, 也是对传统综艺节目的解构和创新。如《约吧大明星》和《明星大侦探》, 明星在节目中既是嘉宾, 也是主持人。

3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模式创新带来的启示

3.1 媒体运营必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彻底颠覆了受众与节目之间的关系。受众被动接受节目内容的时代早已经过去, 受众想要更多的节目观看体检。虽然说传统媒体也有运用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 但是还远远未满足观众的期待, 这些可以在节目策划的源头上对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性进行互联网思考。

3.2 在媒体节目的整体策划上要重视受众体验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 收视率爆棚, 这源于节目对“故事”进行了很好的挖掘, 很好对接了受众的接受心理, 从而引起他们的内心体验, 赚取很多受众的眼泪。但是, 同质节目《中国好歌曲》《中国唱作人》, 无疑都是在卖“故事”或者说是过度的挖掘“故事“的作用, 随着网络上对节目故事的不实揭露, 使得节目的公信力下降, 从而未引起受众心灵的参与, 所以, 网络有言:倪萍姐姐的时代已经过去, 不要把受众当傻子, 真诚比煽情更重要。

3.3 在节目中广告的有趣释放

如何让受众甘心情愿接收广告,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提供了4种样式, 这大大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单一广告投放模式。可以效仿网络综艺节目, 让广告成为节目的一部分, 无论是从语言、画面或者是节目流程中加入广告元素。另外,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尽量选择与节目风格相契合的广告。

3.4 用讲好一个故事来引导节目发展

其实电影的叙事方式是所有的综艺节目都应该学习的, 以故事的发展来吸引受众, 并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 蕴含浓浓的文化韵味。在《明星大侦探》中, 节目设定为让明星带动观众一起去寻找凶手, 增加观众的的参与感;在《偶滴歌神啊》中, 观众的意见会投射到明星的选择中去, 和明星一起找出最终的歌神等等。节目如何能吸引观众, 重要的是设置悬念引诱观众看下去。按照电影结构方式展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把节目流程当成一个剧本故事来策划。

3.5 在节目中策划前期对受众进行细分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受众群体都是青年人, 或则干脆就是“网生代”, 但是在策划前期又对却对这些青年受众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精确划分。比如《奇葩说》的受众定义为追求独到、犀利直接的一个即将步入社会或刚入社会不久的“愤青”角色;《火星情报局》受众定义为接受“火星”文化, 脑洞够大、有一定推理能力的青年人;《明星大侦探》受众定义为喜欢推理和角色扮演的青年人。不再按照传统大区间划分观众, 而是更加精准, 有点私人订制的味道, 这样使得节目定位指向性更强, 更具有节目特色。

3.6 创新永远是节目生存发展的核心

当然, 影视节目不存在纯粹的创新, 百分之百的创新。所谓创新, 在我们的理解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的解构+杂糅+重建。本文所分析的5个案例, 均属于传统综艺节目的解构重建。我们可以借鉴一个好的节目模式和形态, 以我们的节目主题为中心进行创新, 重建一个新的节目模式。

传统媒体在公信力上有网络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网络媒体其发展速度和占领市场的范围却引起了受众的重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 媒体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并不存在两者之间的其一选择, 在当下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更应该相互借鉴, 各取所长, 共同开发, 满广大受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郑铮, 蒋轶, 黄丽娟.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青年记者, 2015 (32) :48-49.

[2]杨如倩.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21) :135-136.

上一篇:岛状皮瓣下一篇:心血管疾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