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选择范文

2024-09-20

活动选择范文(精选12篇)

活动选择 第1篇

区角活动的开展对幼儿来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状态的局面,幼儿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得到发展。

区角往往设置有图书角、美工角、娃娃家、认知角、科学区、操作区、玩具角等多个区域,然后为各区配置相应的活动材料。因此,区角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材料不同,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就不同。但是在实际活动中,有的材料不能及时更换,过于陈旧;有的活动材料是为了烘托活动区的气氛而设置的,只有欣赏价值,缺乏实用性;有的材料过于昂贵,超过一般幼儿园的承受能力,不能普遍选用……笔者认为,根据区角活动的特点以及材料对幼儿活动的重要性,幼儿园对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 不能只提供观赏性的材料,材料要具有可操作性。

在区角活动中,可摆放一些现成的或教师亲手制作的手工制品,供幼儿参考,或者摆放一些半成品,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如,教师用毛线、皱纹纸、吸管等不同材料粘贴的画,让幼儿通过欣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造、加工。能力较弱的幼儿可模仿老师的作品来粘贴,从而使每一个幼儿的能力和特点在区角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

2. 材料要随幼儿的兴趣变化进行不断调整,并根据生成活动的需要投放相应的材料。

因为材料投放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幼儿之间的交往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活动材料应能够不断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应不断促进幼儿从多个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为促进幼儿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活动,进而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幼儿对“恐龙”比较感兴趣,教师可在认知区投放有关恐龙的图片、模型、书籍资料,幼儿经过充分的感知、体验之后会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画恐龙、用橡皮泥捏恐龙等活动便可顺利地开展起来了,幼儿的创造性也会得到充分发展。

3. 投放的材料要具有可开发性。

活动区材料的可开发性是指活动区材料的结构、类型和功能要能满足幼儿发现、探索和创造的需要。如,在操作区中投放大量的纸筒,有的孩子就会把纸筒垒起来比谁垒得高,有的用皱纹纸条缠绕在纸筒上,把它做成一个花瓶,有的则把它打扮成小动物……孩子们探究、创造的欲望在运用开发性材料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4. 投放的材料要有层次性。

许多区角活动材料的设置没有体现层次性,小班和大班的材料设置大同小异,没有遵循幼儿成长的规律。活动区的层次特点主要表现在为小、中、大班幼儿设置不同的区域,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上,有时即便是同一班级中同一类型的活动也可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来体现层次性,以适应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学习节奏。一般来说,小班的材料要直观、形象、色彩鲜艳、成品多,中大班半成品的材料则要相应增加,通过这种按不同层次提供相应材料的做法,使幼儿达到相应的发展目标。

5. 在材料的投放上,要注意数量和种类。

材料的数量和种类会影响幼儿之间的交往,如对小班的孩子来说,同一种玩具数量太少易引起纠纷。教师在幼儿玩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交往技能,如分享、谦让、交换玩具等,这些品质都可以在解决因玩具引起的纠纷中获得。

活动策划——位置的选择 第2篇

有一个特色表演活动每年会来多伦多演出两次。这个活动极受欢迎。演出场地设有地下停车场,观看演出的人们可以把外衣留在车内,乘自动扶梯直接到达演出场地。演出的组织者们还提供购物推车以方便客人购物。过道也比较宽敞,行走非常方便。如果你购买的物品很多,推车盛不下,你可以把部分物品放在主门旁边的包裹提取处。如果需要的话,还有人可以帮你将购买的物品送到你的车上。场地有许多分散的座位,还有几个不同价格档次的茶点供应处。同时场地还提供良好的卫生间设备,并设有残疾人的专位。总之,客人在这里感到非常舒适。

在选择活动地址时,你可选择的地点并不仅限于饭店,会议中心或餐馆,一些时髦的服饰店也会允许你借用它们的设施来举办私人鸡尾酒招待会或宴会。在宴会结束后一般会举行一场时装表演,来向客人们介绍它们的最新服装。有些服务店甚至附有烹调设备,以便于包含服务人员准备饭菜。你也可以租用快艇、室内溜冰场或在军械库举行庆典活动。你还可以在停车场搭起帐篷,或在覆盖好的网球场上举办酒宴活动。私人俱乐部、餐饮或空仓库都可以在改装后用来举办活动。唯一能限制你的只有你的想象力和预算。你可能需要支付一些额外费用使所选地点不对他人开放,这一点在选址时就必须考虑在内。你可能觉得这样做费用太高,于是决定找一个有包间的场所招待客人,而不是包租整个场地设施。总而方之,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你的情况的地点。

浅谈共同性活动和选择性活动 第3篇

关键词:共同性活动;选择性活动;游戏活动

《幼儿适应性发展课程》中提出幼儿园活动主要是通过共同性活动、选择性活动两种方式来实施。

一、幼儿共同性活动

共同性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支持、帮助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主题或认识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共同性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进行的。

1.主题的来源。主题一般是教师通过观察,引导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师幼共同生成的。

2.主题网络的构建。教师一旦发现了幼儿的兴趣点,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主题活动前的调查研究。如,在中班的《地球家园》活动中,幼儿对“地球生病了”这一活动感兴趣,于是老师组织家长、孩子共同收集图片及相关资料构建主题网络。对从小爱国、爱家、爱集体,并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打好了基础。

3.活动的开展。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可以选择教师预设的内容,也可以不选择,随着活动的深入,幼儿还会结合自己生活已有的经验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生成新的主题内容。如《恰央与噶老》,就是多数幼儿收集的少数民族图片,组成了网络图,共同创设主题墙(其中包括生活习惯及民族服装等)。

二、幼儿选择性活动

选择性活动,是指多元系列活动,我们要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橡皮泥、图片、卡片、珠子、计算器、手工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據,将活动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和发展,各功能室,还有全园共同活动的区域,充分利用幼儿园各种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动态、开放的活动环境,让幼儿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自由支配自己的行为,获取知识经验,展示自我才能。

三、幼儿园共同性活动与选择性活动相结合

幼儿园活动包括共同性活动和选择性活动,两者之间应相互结合,而不能分裂开来。共同性活动就是主题背景下的集体教学活动,选择性活动则是区角活动的放大,不仅仅是活动空间的放大,更是活动灵活度、自由度的放大,我们应有效利用活动空间,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围绕活动主题创设活动区,让幼儿在选择性活动中进行学习。

总之,幼儿园活动的开展在不断探索、认识、实践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做得更好,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以家园合作为纽带,以幼儿自主为前提,在共同性活动和选择性活动相结合的基础上,为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游戏活动。

参考文献:

袁爱玲.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态现状剖析[J].学前教育研究, 2007(02).

幼儿数学活动中教具的选择与使用 第4篇

一、注意教具使用的层次性

幼儿的思维是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发展的。为了适应每一个阶段的幼儿的思维形式,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选择和运用的教具应包括完全直观教具 (实物教具、贴绒或带磁性的教具等) 、半直观教具 (图片、实物卡片、点子卡片等) 及带抽象成分的教具 (数字卡片、试题卡片等) 。这样既能满足不同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的不同需要, 又能促使幼儿的数学概念从直观水平向抽象水平发展。同时, 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阶段, 教具的使用也应不同, 应体现出层次性。如, 教幼儿认识厚薄时, 教师应先给幼儿提供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都相同而厚薄不同的教具。然后再提供形状、大小相同而厚薄、颜色不同的教具。这样一直不断增加教具本身的干扰因素, 帮助幼儿逐步适应该内容难度不断增加的需要。

二、教具应有助于揭示数学的本质特征

任何事物都具有多种属性, 其中有许多属性是在幼儿数学教学中要求幼儿学习的内容。这些属性以综合刺激的形式作用于幼儿的感官。而幼儿的各种感知觉发展还不完善, 他们的感知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选择性, 他们对各种刺激的感受往往存在差异, 以至于事物的有些属性可能成为强刺激, 有些属性则成为弱刺激。由于成为强刺激的属性不一定是本次活动要让幼儿认识的对象, 它们就有可能成为本次活动的干扰因素, 削弱幼儿认识的效果。而作为弱刺激的属性则可能是本次活动要幼儿认识的对象或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因素, 但因为它是弱刺激, 不太可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因而, 幼儿认识的效果必然比较差。因此, 教师在准备教具之前, 应认真分析每次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及对教具的不同要求, 然后, 选用既能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的规律性, 又能成为幼儿感知的强刺激的教具。

三、直观教具必须为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服务

直观教具能在幼儿的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幼儿初步理解数学概念后, 教师应创造条件, 引导幼儿把掌握的数学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如, 当幼儿认识最基本的数字“2”后, 教师可以提供数量是2的不同教具, 让幼儿充分感受和理解。这时, 幼儿对数字“2”的认识还停留在与具体教具的相互联系上。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两辆汽车”、“两架飞机”、“两个人”等都可以用一个数字“2”来表示。最后教师还要帮助幼儿总结“2”可以代表数量是2的任何物体, 并创设条件让幼儿在周围环境中寻找数量是2的物体, 或让幼儿通过记忆表象寻找数量是2的物体, 最终使幼儿摆脱具体的物体, 理解抽象的数字“2”的含义。

四、根据不同情况, 选用不同的教具

区角材料的选择教研活动 第5篇

区角材料的选择

材料是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媒介,是幼儿建构知识的托,它起到的就是一个桥俩的作用。只有通过它才能达成教育活动的教育目标。材料是否有趣、可变、可操作,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直接影响到幼儿能否主动参与区角活动。

1、材料要有多样性

区角材料的投放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特点,最大限度上符合孩子的要求。除此之外,同意年龄段孩子各方面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对材料的需求也不一样。所以在同一个区角投放不同的材料,才是明智之举,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从中你就能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并且对同一个材料的使用方法和用途也不尽相同。比如美术区,针对小龄幼儿就可以投放彩纸、铅笔、橡皮泥等材料;而针对大龄的孩子还能投放毛笔、剪刀、胶水、纸杯等辅助材料。

2、材料的数量要保证

区角投放的材料不能太杂,但也不能过于单一,应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密切结合,同时还要保证一定的数量。可以按孩子的个数或者材料的数量进行有条理的投放,这样就可满足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能力去选择和操作。

3、材料的动态性

区角的材料除了保持数量和种类之外,也不能够一尘不变,孩子都有很大的好奇心,如果材料长时间一成不变,孩子就会对其失去兴趣。所以应该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以及主题的变换,对材料不断的更换,让其保持动态性。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区角都要保持动态性,比如益智区、数学区,是相对静态式区角,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目标进行有的放矢;而美工区、科学区等,它的内容经常性地与主题密切联系,随着主题活动不断更换、深入而不断变化。

当孩子已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区角里的任务,或者对这一区角主题长时间的不感兴趣,那么老师就应该考虑调整材料了。小班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持续时间短,老师就要利用新鲜的材料去刺激他们的兴趣,使之不产生厌烦、乏味感。

4、低结构的材料更易操作

虽然说高结构的材料规范、精细,目标明确,孩子在操作中能很快达到自己的操作结果。但是区角活动中注重不是操作过程和结果,而是让孩子通过对材料千变万化的操作,尝试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激起孩子的兴趣。低结构的材料正好符合此要求。所以,在材料的投放中,注意高低材料相结合。在区角投放的材料,既有买来的现成材料,还应有自制的活动材料;既有成品,还应放置半成品。

区角游戏的材料不仅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的媒介,也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共同话题,是教学方阵与内容的主要载体。在区角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上不仅可以判断教师对幼儿的了解是不是细致入微,而且也反映着教师的教学价值观。

主持人:丁秋媛

活动选择 第6篇

本文研究的活动栏目仅指教材中以“活动”为名的栏目,不包括以读图思考、案例、阅读、问题研究等命名的其它栏目。本文从活动栏目的数量、主题和形式三方面介绍教材中活动栏目的基本概况。

1.活动栏目数量

按照活动的场所分类,活动栏目有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之别,并且以课内活动为主。每节课活动栏目数量的多少关系到该节课的容量大小,因此,活动栏目数量需要与课时安排相协调。根据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师用书的课时建议,本章教学时间8课时,其中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各2课时,第四节和问题研究各1课时。如表1所示,除了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外,每一节活动栏目的数量和课时安排情况是平均1个课时2个活动。

2.活动栏目主题

活动栏目主题紧紧围绕三个方面。第一,围绕重要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的掌握,如大气逆辐射、热力环流、三圈环流、海陆气压差异与气压带、东亚季风、冷锋与暖锋、气旋与反气旋等。第二,围绕基本地理技能的培养,如正确读取气压分布图,分析地区的气压状况、风向与气压变化;培养学生阅读思考气温、降水量图表的能力,以及归纳气候特征和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依据材料信息判断锋的类型,锋在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三个时段的天气现象;独立思考全球变暖的影响。第三,围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如单圈环流、世界气候类型、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见表2)。

3.活动栏目形式

教材活动栏目形式灵活多样,如图1所示,大致有8种形式。占主导地位的是读图分析形式以及利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阅读思考形式。读图分析形式,通过图文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利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的活动形式,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活学地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阅读思考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其它活动形式,如预测、实验、制作地理模型、画图,相对而言难度较大、耗时较多,在教材中数量也较少。

二、活动栏目存在的问题

教材活动栏目在数量、主题和形式方面分别考虑到课时安排、课程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但是犹如“真理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一样,活动栏目的编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活动可行性不大

活动的可行性是地理课堂活动能够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活动可行性不大,容易导致教材活动栏目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如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活动2,请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做一个实验。该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可见,实验活动具有重大的教学意义。然而不少一线地理教师反映,实验材料准备不方便、所需经费多且现象不明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个实验或者采取其它方式实现这个实验目的。

2.活动操作性不明显

教材中读图分析、利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阅读思考三种主要活动形式所占比重分别是40%、13%、13%,这些活动具有很强的认知性和思辨性,较少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即使学生地理思维“活”了,在实际操作或实践方面也没有真正“动”起来。一些有助于增强学生地理操作技能,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情境和条件的活动形式,如实验、制作模型、画图等,在教材中比重偏少。从整体上看,活动栏目的操作性不明显。

3.活动知识容量偏大

活动的知识容量与活动涉及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密切相关,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发展水平。教材中若活动的内容边界不合理、知识容量大,学生学习起来便会有困难,且花费时间多,与有限的课时形成冲突。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39页活动“世界气候类型”,学生需要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虽然前两个问题不涉及深层原因分析,但每一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学生读图比较分析,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活动栏目的选择取向

教材活动栏目在教学中存在上述问题和瓶颈,但并不意味需要减少教材活动栏目的设置,真正需要的是明确教材活动栏目的选择取向,提高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理念取向

理解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形成地理课程思想的基本前提。理念取向意味着活动栏目编制需反映和渗透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先进、科学的地理课程思想指导下,为师生提供开展活动的资源。另一方面,理念取向不需要每一个地理活动都全面、综合地凸显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因为这既难以实现,又不一定符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在理念取向下,教材活动的选择以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使每一活动都具有地理特色和教学价值;在有限课时情况下,活动的开展不应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而是增强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地理;活动形式趋于多样化,满足学生不同地理学习需要。

2.标准取向

标准取向即以地理课程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为依据编制活动栏目。如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标准要求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活动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对水井进行定点、定时观测,记录水位、水色等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和主要原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49页相应的活动栏目是让学生预测全球变暖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相关问题。单从活动本身而言,它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具体资料,但活动内容是让学生预测冰川范围和海洋面积的可能变化或者其它预测,学生通过这节课前面知识的学习已具备预测这些问题的能力。因此,标准取向并不意味着活动栏目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编制,而是在满足标准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在标准取向下,活动栏目应考虑学生各种地理能力的培养,协调安排思辨性活动和操作性活动的数量;围绕标准要求,对活动的知识容量进行合理定位,确定活动的内容边界。

3.教学取向

活动栏目最终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因此不能忽视地理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因素,关注师情和学情。教学取向下的活动栏目编制应能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结构,朝着利教乐学的方向发展。如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主动建构;预测“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活动,创设科学家推测地理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决海陆热力环流问题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灵活的活动栏目为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以及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宝贵资源。

四、结论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地理活动在这两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国各地地理教学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教材活动栏目的编制应当明确基本的理念取向、标准取向和教学取向,为教师开展活动提供资源或范例。但活动栏目的实施需要一线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教材活动进行二次设计。以“热力环流”实验活动为例,一些地理教师根据其原理设计了更方便易行的实验,包括改变材料、将长方体玻璃缸换成废弃纸盒、把热水换成电热炉;在保证实验科学、现象明显的前提下,简化实验步骤;有的教师还提出,做个对比实验,在玻璃缸或纸箱中不放置冰块等。因此,只有在取向明确和教学优化的相互推动下,地理教材活动栏目才能日趋完善,真正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一、活动栏目概况

本文研究的活动栏目仅指教材中以“活动”为名的栏目,不包括以读图思考、案例、阅读、问题研究等命名的其它栏目。本文从活动栏目的数量、主题和形式三方面介绍教材中活动栏目的基本概况。

1.活动栏目数量

按照活动的场所分类,活动栏目有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之别,并且以课内活动为主。每节课活动栏目数量的多少关系到该节课的容量大小,因此,活动栏目数量需要与课时安排相协调。根据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师用书的课时建议,本章教学时间8课时,其中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各2课时,第四节和问题研究各1课时。如表1所示,除了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外,每一节活动栏目的数量和课时安排情况是平均1个课时2个活动。

2.活动栏目主题

活动栏目主题紧紧围绕三个方面。第一,围绕重要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的掌握,如大气逆辐射、热力环流、三圈环流、海陆气压差异与气压带、东亚季风、冷锋与暖锋、气旋与反气旋等。第二,围绕基本地理技能的培养,如正确读取气压分布图,分析地区的气压状况、风向与气压变化;培养学生阅读思考气温、降水量图表的能力,以及归纳气候特征和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依据材料信息判断锋的类型,锋在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三个时段的天气现象;独立思考全球变暖的影响。第三,围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如单圈环流、世界气候类型、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见表2)。

3.活动栏目形式

教材活动栏目形式灵活多样,如图1所示,大致有8种形式。占主导地位的是读图分析形式以及利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阅读思考形式。读图分析形式,通过图文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利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的活动形式,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活学地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阅读思考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其它活动形式,如预测、实验、制作地理模型、画图,相对而言难度较大、耗时较多,在教材中数量也较少。

二、活动栏目存在的问题

教材活动栏目在数量、主题和形式方面分别考虑到课时安排、课程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但是犹如“真理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一样,活动栏目的编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活动可行性不大

活动的可行性是地理课堂活动能够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活动可行性不大,容易导致教材活动栏目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如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活动2,请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做一个实验。该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可见,实验活动具有重大的教学意义。然而不少一线地理教师反映,实验材料准备不方便、所需经费多且现象不明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个实验或者采取其它方式实现这个实验目的。

2.活动操作性不明显

教材中读图分析、利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阅读思考三种主要活动形式所占比重分别是40%、13%、13%,这些活动具有很强的认知性和思辨性,较少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即使学生地理思维“活”了,在实际操作或实践方面也没有真正“动”起来。一些有助于增强学生地理操作技能,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情境和条件的活动形式,如实验、制作模型、画图等,在教材中比重偏少。从整体上看,活动栏目的操作性不明显。

3.活动知识容量偏大

活动的知识容量与活动涉及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密切相关,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发展水平。教材中若活动的内容边界不合理、知识容量大,学生学习起来便会有困难,且花费时间多,与有限的课时形成冲突。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39页活动“世界气候类型”,学生需要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虽然前两个问题不涉及深层原因分析,但每一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学生读图比较分析,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活动栏目的选择取向

教材活动栏目在教学中存在上述问题和瓶颈,但并不意味需要减少教材活动栏目的设置,真正需要的是明确教材活动栏目的选择取向,提高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理念取向

理解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形成地理课程思想的基本前提。理念取向意味着活动栏目编制需反映和渗透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先进、科学的地理课程思想指导下,为师生提供开展活动的资源。另一方面,理念取向不需要每一个地理活动都全面、综合地凸显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因为这既难以实现,又不一定符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在理念取向下,教材活动的选择以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使每一活动都具有地理特色和教学价值;在有限课时情况下,活动的开展不应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而是增强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地理;活动形式趋于多样化,满足学生不同地理学习需要。

2.标准取向

标准取向即以地理课程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为依据编制活动栏目。如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标准要求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活动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对水井进行定点、定时观测,记录水位、水色等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和主要原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49页相应的活动栏目是让学生预测全球变暖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相关问题。单从活动本身而言,它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具体资料,但活动内容是让学生预测冰川范围和海洋面积的可能变化或者其它预测,学生通过这节课前面知识的学习已具备预测这些问题的能力。因此,标准取向并不意味着活动栏目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编制,而是在满足标准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在标准取向下,活动栏目应考虑学生各种地理能力的培养,协调安排思辨性活动和操作性活动的数量;围绕标准要求,对活动的知识容量进行合理定位,确定活动的内容边界。

3.教学取向

活动栏目最终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因此不能忽视地理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因素,关注师情和学情。教学取向下的活动栏目编制应能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结构,朝着利教乐学的方向发展。如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主动建构;预测“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活动,创设科学家推测地理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决海陆热力环流问题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灵活的活动栏目为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以及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宝贵资源。

四、结论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地理活动在这两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国各地地理教学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教材活动栏目的编制应当明确基本的理念取向、标准取向和教学取向,为教师开展活动提供资源或范例。但活动栏目的实施需要一线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教材活动进行二次设计。以“热力环流”实验活动为例,一些地理教师根据其原理设计了更方便易行的实验,包括改变材料、将长方体玻璃缸换成废弃纸盒、把热水换成电热炉;在保证实验科学、现象明显的前提下,简化实验步骤;有的教师还提出,做个对比实验,在玻璃缸或纸箱中不放置冰块等。因此,只有在取向明确和教学优化的相互推动下,地理教材活动栏目才能日趋完善,真正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一、活动栏目概况

本文研究的活动栏目仅指教材中以“活动”为名的栏目,不包括以读图思考、案例、阅读、问题研究等命名的其它栏目。本文从活动栏目的数量、主题和形式三方面介绍教材中活动栏目的基本概况。

1.活动栏目数量

按照活动的场所分类,活动栏目有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之别,并且以课内活动为主。每节课活动栏目数量的多少关系到该节课的容量大小,因此,活动栏目数量需要与课时安排相协调。根据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师用书的课时建议,本章教学时间8课时,其中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各2课时,第四节和问题研究各1课时。如表1所示,除了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外,每一节活动栏目的数量和课时安排情况是平均1个课时2个活动。

2.活动栏目主题

活动栏目主题紧紧围绕三个方面。第一,围绕重要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的掌握,如大气逆辐射、热力环流、三圈环流、海陆气压差异与气压带、东亚季风、冷锋与暖锋、气旋与反气旋等。第二,围绕基本地理技能的培养,如正确读取气压分布图,分析地区的气压状况、风向与气压变化;培养学生阅读思考气温、降水量图表的能力,以及归纳气候特征和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依据材料信息判断锋的类型,锋在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三个时段的天气现象;独立思考全球变暖的影响。第三,围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如单圈环流、世界气候类型、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见表2)。

3.活动栏目形式

教材活动栏目形式灵活多样,如图1所示,大致有8种形式。占主导地位的是读图分析形式以及利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阅读思考形式。读图分析形式,通过图文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利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的活动形式,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活学地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阅读思考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其它活动形式,如预测、实验、制作地理模型、画图,相对而言难度较大、耗时较多,在教材中数量也较少。

二、活动栏目存在的问题

教材活动栏目在数量、主题和形式方面分别考虑到课时安排、课程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但是犹如“真理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一样,活动栏目的编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活动可行性不大

活动的可行性是地理课堂活动能够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活动可行性不大,容易导致教材活动栏目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如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活动2,请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做一个实验。该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可见,实验活动具有重大的教学意义。然而不少一线地理教师反映,实验材料准备不方便、所需经费多且现象不明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个实验或者采取其它方式实现这个实验目的。

2.活动操作性不明显

教材中读图分析、利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阅读思考三种主要活动形式所占比重分别是40%、13%、13%,这些活动具有很强的认知性和思辨性,较少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即使学生地理思维“活”了,在实际操作或实践方面也没有真正“动”起来。一些有助于增强学生地理操作技能,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情境和条件的活动形式,如实验、制作模型、画图等,在教材中比重偏少。从整体上看,活动栏目的操作性不明显。

3.活动知识容量偏大

活动的知识容量与活动涉及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密切相关,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发展水平。教材中若活动的内容边界不合理、知识容量大,学生学习起来便会有困难,且花费时间多,与有限的课时形成冲突。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39页活动“世界气候类型”,学生需要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虽然前两个问题不涉及深层原因分析,但每一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学生读图比较分析,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活动栏目的选择取向

教材活动栏目在教学中存在上述问题和瓶颈,但并不意味需要减少教材活动栏目的设置,真正需要的是明确教材活动栏目的选择取向,提高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理念取向

理解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形成地理课程思想的基本前提。理念取向意味着活动栏目编制需反映和渗透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先进、科学的地理课程思想指导下,为师生提供开展活动的资源。另一方面,理念取向不需要每一个地理活动都全面、综合地凸显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因为这既难以实现,又不一定符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在理念取向下,教材活动的选择以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使每一活动都具有地理特色和教学价值;在有限课时情况下,活动的开展不应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而是增强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地理;活动形式趋于多样化,满足学生不同地理学习需要。

2.标准取向

标准取向即以地理课程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为依据编制活动栏目。如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标准要求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活动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对水井进行定点、定时观测,记录水位、水色等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和主要原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49页相应的活动栏目是让学生预测全球变暖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相关问题。单从活动本身而言,它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具体资料,但活动内容是让学生预测冰川范围和海洋面积的可能变化或者其它预测,学生通过这节课前面知识的学习已具备预测这些问题的能力。因此,标准取向并不意味着活动栏目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编制,而是在满足标准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在标准取向下,活动栏目应考虑学生各种地理能力的培养,协调安排思辨性活动和操作性活动的数量;围绕标准要求,对活动的知识容量进行合理定位,确定活动的内容边界。

3.教学取向

活动栏目最终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因此不能忽视地理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因素,关注师情和学情。教学取向下的活动栏目编制应能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结构,朝着利教乐学的方向发展。如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主动建构;预测“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活动,创设科学家推测地理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决海陆热力环流问题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灵活的活动栏目为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以及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宝贵资源。

四、结论

活动选择 第7篇

一、音乐游戏素材的选择应根据小班幼儿的听觉特点

赞科夫的音乐教学理论告诉我们, 音乐教学原则的核心是发展和形成儿童的听觉表象。因此, 对于音乐的选择是必须符合幼儿听觉发展的特点的。小班幼儿对音乐的高低、强弱、快慢的辨别能力较差。教师选择音乐时要选择旋律相对简单的音乐, 让幼儿乐于听音乐, 打开幼儿的听觉通道。以引导他们感受音乐旋律的情绪、节拍的恒定、速度的快慢变化为主。

1. 选择有效的音乐游戏素材让幼儿听辩音乐的高低。

我们在解释音的高低等一些知识时, 单纯的理论解释, 幼儿会觉得枯燥乏味, 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只是被动的, 如果我们通过听觉游戏, 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 自己去感受、理解, 就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在平时的音乐游戏教学中, 可以运用“高人走, 矮人走”等的游戏让幼儿听辩音的高低;在这个音乐游戏中, 老师带领幼儿通过配合蹲下来走路的动作让他们感知矮人的音乐是慢慢地、声音是低的, 分辨出高人的音乐是轻快地、声音很尖、很高, 所以走起路来要踮起脚尖, 快快地走。这样孩子很快就能随着音乐游戏高人、矮人听辩音乐的高低。

2. 选择有效的音乐游戏素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强弱、节奏的快慢。

运用游戏“小手小脚”、“音乐娃娃”、“母鸡下蛋”等音乐来感受各种节奏;在“大鞋小鞋”的游戏中, 让幼儿通过尝试穿着爸爸妈妈的大鞋走路和穿着娃娃的小鞋子走路会发出不同的鞋子声音, 通过诙谐有趣的感知, 让幼儿感知、辨别音的强弱;运用“大象和小鸟”、“龟兔赛跑”等游戏感知音乐中的速度和力度……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 到处充满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节奏, 通过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游戏, 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 轻松地掌握知识,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音乐游戏素材的选择要简单、有利于音乐旋律的记忆

音乐在音乐游戏中是幼儿动作的指挥者, 他们喜欢边唱边活动。为此我们在选材时力求生动形象, 充满情趣, 所选择的曲子都要配歌词或者是歌谣的。例如音乐手指游戏《虫虫飞》中的歌词是“虫虫飞, 飞上屋……”幼儿可以跟着歌词自己来做动作, 再如《点点虫》中的词是这样的“点点虫, 虫会爬, 点点鸡, 鸡会啼, 点点狗, 狗会叫”歌词指令性语言比较明确, 幼儿很容易就掌握了动作要领。老师只需稍微引导, 幼儿就能够很好地独立完成。

三、音乐游戏素材要节奏鲜明、对比性要强, 便于用动作表现

选择节奏鲜明、对比性要强的音乐, 能让幼儿在听音乐时, 大脑中不断浮现与音乐有关的物体形象, 产生对音乐的联想。使幼儿更容易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音乐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

如《扶爷爷奶奶走路》、《兔子和狼》这类音乐游戏, 其中老爷爷老奶奶、小朋友、小兔和狼的音乐形象对比性强, 音乐一出来后请他们分辨哪段音乐是爷爷奶奶在走路, 哪段音乐是小朋友在走路。有幼儿就说:“爷爷奶奶走路的声音是慢慢地、好像要走不动了。”又有幼儿说:“小朋友走路喜欢跑来跑去的, 很快地”。音乐本身的对比强烈后, 幼儿就一下子感觉出来了。

四、音乐游戏素材内容要形象、趣味性、有参与性

将音乐游戏中的音乐故事情景化, 添加角色与情节, 能够加强音乐游戏的趣味性, 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饶有兴趣地去表演感受, 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1. 音乐的内容要形象、有趣味性。

表现在音乐游戏时的情节要有高潮, 能使幼儿在游戏时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如玩音乐游戏《网小鱼》游戏中, 幼儿扮演小鱼角色听到音乐一结束就纷纷躲了起来这也是游戏的高潮, 小朋友一下子就融入了游戏情节中了。因为有了捉小鱼的环节, 所以幼儿特别感兴趣, 他们从不被抓到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快感.

2. 音乐游戏的内容要能调动全体幼儿参加游戏的积极性, 能在游戏中获得快乐。

小班幼儿的意志力发展很薄弱, 他们还不可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 也不可能很好地主动设计、支配和调整自己的行动。所以游戏的内容要能调动幼儿参加游戏的积极性, 使他们能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如《摇啊摇》的音乐教学中, 我们将音乐故事分出角色“妈妈、娃娃”, 创设妈妈抱娃娃的情节, 在活动区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蓝色星空下, 窗户上透出妈妈抱娃娃的身影。在音乐的带动下, 幼儿戴着头巾抱着娃娃边唱边演“摇啊摇, 摇啊摇, 我的娃娃要睡觉”, 孩子边拍娃娃边和着音乐节奏体验做妈妈的快乐。在音乐游戏中, 孩子们在情境中玩起来就具有了丰富的面部表情, 轻重快慢的肢体动作, 从而使音乐游戏具有了生命力, 孩子愿意参与游戏了。

浅谈数学活动中教具的选择、使用 第8篇

1 注意教具使用的层次性

幼儿的思维是由低级到高级, 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发展的。经历了从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表象思维→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四个发展阶段。前两种思维形式是直观的、具体的。表象思维具有直观和抽象两种特征, 属于过渡性形式。为了适应每一阶段幼儿的不同思维方式, 在数学活动中, 教师选择和使用的教具应包括完全直观教具、半直观教具及带抽象成分的教具。这样满足幼儿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同时, 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其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教具的使用也应首先提供形式、大小、颜色等特征相同的, 而厚薄不同的教具。这样一直不断增加教具本身的干扰因素, 以适应难度需要。

2 教具应有助于揭示数学本质特征

任何事物都具有多种属性, 是各种属性的综合体。其中有许多属性是在幼儿数学教育中要求幼儿学习的内容。这些属性以综合刺激的形式同时作用于幼儿的感官, 而幼儿的各种感知发展还不完善, 分辨事物容易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 感知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选择性, 他们对各种刺激的感受性往往存在差异, 以至于事物的有些属性可能成为强刺激, 为幼儿所认识的感知。有些属性则成为弱刺激, 不易为幼儿感知。由于成为强刺激的属性不一定是本次活动要让幼儿认识的对象。它们就有可能成为此次认识活动的干扰因素, 消弱幼儿认识的效果。而作为弱刺激的属性则可能是该活动所要认识的对象或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因素。但因为它是弱刺激, 不太可能引起幼儿注意, 因而认识的效果必然比较差。因此, 教师在准备教具之前应认真分析每次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及对教具的不同要求, 然后, 选用既能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的规律性, 又能成为幼儿感知的强刺激的教具。例如, 教幼儿认识“1”和“许多”的关系这一内容, 教师可提供给幼儿许多面小红旗, 帮助幼儿理解这一知识。

3 直观教具必须为形象抽象的数概念服务

直观教具能在幼儿的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但教师在使用教具时, 不能满足于让幼儿的认识停留在直观水平上。在幼儿初步理解数概念后, 教师还应创造条件, 引导幼儿把掌握的数概念运用到实际中去。在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寻找能反映这一数概念的事物, 以进一步巩固对数概念的认识。如认识最基本的基数2, 教师需提供数量是2的不同教具, 让幼儿充分感受、理解。这时, 幼儿对基数2的认识还停留在与具体教具的相互联系上。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2辆汽车、2架飞机、2个人等都可以用一个数字2表示, 然后, 告诉幼儿2还可以代表数量是2的任何事物, 并创设条件让幼儿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可以用数字2的物体。最终使幼儿摆脱具体的物体, 理解抽象的基数2的含义。

4 根据不同情况, 选用不同教具

活动选择 第9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具有本质区别, 那就是:它没有现成的教材, 没有固定的模式, 没有传统的经验, 没有专业的师资。因此,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诸多问题。例如, 在农村中学, 由于校内课程资源比较匮乏, 学生素质不是很好,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所以, 选择适合的课题就成为难题。

适合的课题既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使他们以积极的学习热情投入其中, 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可见, 选择适合的课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功的关键之一。基于此, 本文旨在总结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选择的相关方法, 并探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策略。

一、从自然生态中寻找课题

农村有着美丽的风光、淳朴的民风和丰富的物产, 这都是农村中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因此, 从自然生态中寻找课题是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择课题的最佳途径。具体而言,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 将自然之物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并从中找准切入点, 从而以点带面, 总结现象, 发现规律。例如, 以“京塘莲藕”为课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时, 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既组织学生实地考察, 又邀请专家进行讲解, 从而引导学生开展调查统计工作, 最终, 每个小组都搜集到有关京塘莲藕的知识, 并归纳总结,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成果, 分享所得。在这一活动中, 不仅加深学生对家乡特产的认识, 更加深他们对家乡的情感。又如, 以“触摸‘菊花石’”为课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时, 教师可引领学生深入菊花石保护区, 进行实地考察, 从而深深感受家乡珍稀的自然遗产的特点与价值。总之, 从自然生态中寻找课题, 既能让学生感受家乡特产的独特和丰美, 又能让他们在熟悉的自然环境中挖掘乡土文化内涵, 还能令他们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二、从社会生活中发掘课题

社会生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交通和环境等方面, 其中, 可发掘的资源数不胜数, 因此, 教师可指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 做社会生活的“有心人”, 即立足所处位置的地域特色, 从观察周围生活的现象开始, 把所学知识与社会热点相结合, 以考察当地的经济、文化和坏境等为目标, 这样, 便能从社会生活中发掘出颇具价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题。

例如, 学生亲自到广州市主要饮用水源“流溪河”中取样化验, 以检测水质情况, 并调查、了解潜在的污染源头, 这便是以“饮用水质量”为课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又如, 为了探索所处地域位置的独特文化, 学生走进水口营村的探花祠, 了解清末探花商衍鎏的传奇故事及现代古文字学家商承祚的生平事迹, 这便是以“探秘探花祠”为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还有, 为了观察经济生活中的文化, 学生走进北兴市场, 考察店铺名称、广告招牌的含义, 以了解当地商人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 这便是以“走访北兴市场”为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最值得一提的是以“北兴市场小贩占道经营状况的调查”为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走出校门, 分早、中、晚等三个时段分别到北兴市场调查小贩占道经营对道路交通、周边商户的影响情况。为此, 学生既设计调查方案, 又运用所学知识制成一目了然的统计图表, 还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讨论, 从而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总之, 从社会生活中发掘课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不仅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更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从自我成长中探寻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是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投入到实践探索之中, 旨在使他们关注自我, 并将探究的结论应用在自我身上, 从而体会成长的意义。例如, “食品包装袋信息识别” (关于食品安全、坏境保护) “远离网吧, 珍爱自我”“学生在校园内是否可以使用手机”“学生早恋现象分析” (关于学生自身的行为) “感恩的心”“如何用好利是钱” (关于学生生活) , 等等, 这些主题活动无不强调学生的自我成长。例如, 在“如何用好利是钱”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 学生设计问卷调查身边同学利是钱的收入和使用情况, 并大胆提问, 深入思考, 进而提出具体措施, 以引导自己和同学更好地使用利是钱。

四、存在的问题

虽然,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题选择方面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有两点。其一, 所选课题的价值存在问题。例如, 所选课题过大或指向不明, 导致研究方向不明、研究结果无法完整表述和研究结论无法有效总结等情况。其二, 所选课题的可操作性较差。例如, 研究对象过于复杂, 脱离生活实际, 导致在具体操作中无法深入探究。

五、解决的方略

针对上述问题, 相关的解决方略有三个。其一, 重视专家意见, 师生共同培训提升。由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选择的课题具有一定专业性, 因此, 应邀请从业专家从理论层面进行指导, 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从而有效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有目标地展开研究。其二, 重视师生交流, 及时反馈纠正。从课题选择的初期到具体实践的开展, 再到后期结论的形成, 师生之间应积极互动, 不断发现问题, 并有效解决问题, 以使选题明确可行, 实践研究顺利展开, 最终达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其三,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引导与辅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因此,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 教师负责引导和辅助, 既尊重学生的思考和选择, 又提出合理的建议, 从而引领学生更好地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选择 第10篇

一、建立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

数学教育是教师与幼儿共同交往的过程, 宽松、愉悦、融洽的人际关系虽然是无形的, 但它能使幼儿积极、主动、大胆、自信、自如地进行探索操作活动, 它能使优越的物质环境得到有效的利用。每个孩子学习数学的方式、速度是不同的, 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 以自己的速度学习, 孩子就会获得愉快、成功的体验, 给幼儿的操作活动提供时间和空间, 引导幼儿尝试、发现、寻找不同答案。当然, 教师对幼儿的数学学习应持肯定、鼓励、建议、启发的态度。

二、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陈鹤琴先生指出:“小孩生来是好动的, 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活泼好动, 探索欲望强烈, 在班级设立数学角是完全必要的, 幼儿可以在数学角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 自由选择活动材料, 自己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 用自己的感观去感知发现数现象。因此在数学角应按近期教育目标设置各种可用于幼儿进行数活动的各种材料, 诸如:教师自制的环保教具、骰子式题游戏盒、接龙卡片、“大风车”等物品, 供幼儿自由选择和应用。幼儿在无任何压力的情景中, 百玩不厌, 在不知不觉中感知、发现有关数现象, 掌握数知识。幼儿数学操作材料是活动中幼儿操作、摆弄的实物性、图片性、符号性的材料, 它是帮助幼儿系统地建构数学知识及诱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工具, 是促使外部物质动作逐步进化到内部概念化动作的物质支柱。幼儿在适当的正规途径与非正规途径中, 通过不断的摆弄操作, 逐渐掌握数学概念, 发展思维能力。

三、幼儿数学操作材料选择与投放要遵循趣味性、适应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 幼儿的探索活动常常发端于对探索对象的兴趣上, 这种兴趣越浓, 幼儿探索活动就越持久。

幼儿数学操作材料的难易要适合幼儿认知和思维特点。在选择操作材料时, 我们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依据上次活动的评价结果, 投放的内容含有一定的知识难点、智力难度, 并符合且稍高于幼儿生活经验、认知水平, 能激起幼儿旧有知识和新的认识任务之间的矛盾, 激发幼儿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作为操作客体的材料, 其性质及特点如何, 直接关系着操作的效果。因此, 我们在选择操作材料时, 不仅选择适合于幼儿观察, 更选择有利于幼儿多种感官的感知, 有利于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来发现其中蕴涵的科学知识及简单原理的操作材料, 促进思维发展。另外, 保证幼儿每次的操作活动时间, 让幼儿感知、发现、概括、推理, 来达到教学目的。

我们以小步递进的形式选择与投放由易到难的幼儿数学操作材料。小组与小组之间幼儿操作材料的有序性要因人而异, 为不同能力的幼儿学习同一内容而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材料。如“图形接龙”游戏, 我们提供了三组图形、颜色、数字标记, 要求幼儿: (a) 按图形相同接龙, (b) 按图形、颜色相同接龙, (c) 按图形、颜色、算式题答案相同接龙。这三种材料一组比一组难, 就适宜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来操作。

四、紧扣教育目标, 提供多层次的操作材料

操作材料的提供既要紧扣教育目标, 又要丰富多彩、形式各异。例如在认识“梯形”的活动中, 活动的目的是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依据这一目标, 我们提供了几种材料: (a) 小棍 (用来拼搭梯形, 帮助幼儿体验梯形的外部特征, 体验变梯形的多种途径) ; (b) 各种几何图形 (让幼儿通过剪一剪、折一折感受各种几何图形如何变梯形) ; (c) 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房子、树等形象, 让幼儿给其中的梯形画轮廓 (帮助幼儿感知梯形的多种变化) 。虽然这几种材料各不相同, 操作方法及作用也不完全一样, 但都是紧紧扣住活动目标。这样既可以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又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巩固幼儿的习得。

五、引导幼儿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操作材料去操作

材料选择投放后, 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幼儿去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材料去操作。为了便于幼儿了解每种操作材料的难易, 我们用空间方位、场地安排的暗示性和操作材料、用具投放的标记性来表示。这样就为能力强的幼儿在单位时间内创设更多的学习机会, 使之能吃饱, 教师也少给他们一些指导。反之能力弱的幼儿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材料, 相对做的材料的数量比能力强的幼儿少, 使之能吃得了, 教师则多给他们一些指导。

政治教学中探究活动的选择与妙用 第11篇

然而,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活动探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想要每个活动都探究,教学就会显得繁复、累赘,极易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政治课探究活动的选择与妙用谈几点肤浅的想法,以求教广大同仁。

一、巧用加减法,增强探究活动的针对性

1. 调整梳理,凸显重点

政治新课程教材一框的活动探究,少则二三个,多则七八个,而每一堂课只有45分钟,不可能做到每个探究都深入分析、充分讨论。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有7个探究,如果在一堂课内每个都探讨,时间来不及也显得多余。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分清主次:哪些探究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探究更能贴近学生生活?哪些探究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哪些探究分析的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心中必须有个衡量的标准。主要的探究活动可以在课堂上集中进行,次要的探究活动则可以做适当处理。

如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的7个探究活动,笔者遵循了以上原则,把前面几个导入性探究集中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对各种消费心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区分,并用顺口溜形式加强学生的记忆:“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而在下一目关于“正确的消费原则”的教学中,笔者选择了与学生重点探讨如何为解决“白色污染”而出谋划策这一探究活动,使得“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经过以上的处理,教材的重要知识点得以凸现,使学生对正确的消费观念有深入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以致用的能力。

2. 贴近生活,适当取舍

对于一部分探究,我们要学会果断的舍弃。对舍弃的探究活动,我们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处理,如简单提问、课后探讨,也可以由教师归纳总结。但要注意的是,并非每个探究都得有个结论,有些探究只可用于设置情境、导入新课,不必花过多时间和精力。如《政治生活》中讲“依法行政”时,第一个探究活动中关于某市政府的错误做法,只是为了引出政府应合法行政和合理行政,具体内容有待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展开,因此,对该探究活动,我们无需大做文章。

对部分受到地域、时间等限制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贴近本地实际的材料,舍弃学生相对比较陌生的内容。如在讲“文化的多样性”中进行滇黔文化和吴越文化的特色比较时,笔者针对本地实际,与学生一起重点探讨了吴越文化的特色;在讲“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中“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这一内容时,针对课堂上学生并非少数民族的事实,笔者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从中总结出民族平等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 紧扣时代脉搏,创新活用教材

新课程相对的稳定性,必然带来内容、实例上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如果想让教学更加贴近当时、当地的实际,必须做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如在讲“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时,笔者把本校学生餐厅的饭菜价格有所变化作为当时全国猪肉价格变动的一个缩影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在讲“财政收入与支出”时,笔者以2008年神舟七号的经费为例,引出“财政支出的分类及用途”;在讲“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笔者以绍兴本地民营经济的发展为例,总结出“非公有制经济的类型及作用”;在讲“政府的责任”时,笔者引入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的雪灾、汶川大地震等重大时政,生动地解读了“我国政府是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政治课教师更要及时关心国家和本地最新时政资料和其他信息,及时为课堂教学补充新鲜血液,以更加贴近我们的时代,符合本地的特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益。

二、主体、主导两相宜,提高探究活动的实效性

1. 以教促学,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及人的发展问题时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和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探究活动向学生提供了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有利于学生实现多种潜在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定性的转化。因此,我们要重视探究活动的独特价值,强调自主活动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因为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越俎代庖只会使探究活动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

教师一般应事先根据学习的内容、目标设置好“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策略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他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先行组织者,也就是说,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内容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先行组织者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只有把新的学习内容的要素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特别相关的部分联系起来,才能有意义地习得新的知识。教师要设置好先行组织者,调动学生已有的与教学相关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为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向新的学习过程的迁移预备情境,形成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学习心理,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唤起求知欲望。

如笔者在教学“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这一框题内容时,先设置了这么一个探究活动:某县在进行县城道路重建过程中,城建工程大队施工时不小心破坏了该路段一处重要的文物古迹,许多几十年树龄的行道树也被乱砍乱伐,许多市民深感不满、怨声四起。由于不了解情况, 县政府对此事也没有作为。附近有居民开始抵制此次道路重建。请问:如果你是该道路附近的居民,你会怎么做?课堂上学生纷纷发言,气氛活跃。实践证明,教师如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设计种种引发学生质疑的探究情境,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又符合学科思想,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何愁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

2. 师生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力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尽可能地围绕主题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给他们留有思考的余地。这样,不仅可以活跃气氛、开阔思路,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有效地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使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等能力形成的过程。

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一般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与同学开展讨论和交流,能培养协作精神,提高情商,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因此,教师指导的着眼点应放在给予小组或个人选择、决定活动内容的权利上,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应以“提建议”的方式进行。

如在讲“公司的经营”时,笔者引用了海尔成功的例子。通过生动的“砸冰箱”视频和海尔发展历程的介绍,引发学生讨论一家公司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探讨时,笔者给学生6分钟左右的时间分组讨论,4人一组,其中1人记录总结,代表本组同学发表见解。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笔者再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类和引导,提出新问题。

课堂上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教师事先无法预料的情形,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将课前设计好的提问作相应的变化调整,以充分挖掘课堂提问的思考价值。教师只有不断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况动态生成符合学习实际的新教案,才能引导学生的探究进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

如复习“汇率”这一内容时,在问到“人民币升值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时,学生纷纷发言,大谈其弊。当有位学生站起来说人民币升值后,无论我国的经济地位还是国际地位将大大提高时,还没等他坐下,很多学生都大笑起来,以示对他的回答的否定。这是笔者事先所没有想到的。等学生笑完了,笔者很快地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漫画,即哲学中 “为看问题片面者造像” 的那幅。学生霎时静了下来,也都明白了笔者的意思。于是,学生开始讨论起人民币升值“利”的一面。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利用课堂生成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通过对各种观点的比较,明白这一类问题应从什么角度进行思考,从而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3. 学生自主探索,师生共同反馈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反馈性评价。笔者的做法是,让各小组先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然后师生共同对其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学生是否最终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等等。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投以赞扬的目光和热情的鼓励,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教师要耐心地教给学生探究的角度和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成为思维碰撞、探求真知的场所,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有效性。

活动选择 第12篇

随着知识经济浪潮带来的技术进步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企业间竞争也日益剧烈,逐渐形成以知识为主体的竞争形态。企业间的技术转移活动已经成为实现技术追赶和技术跨越进而提升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其过程并不仅仅指技术简单地从一个企业转移到另一个企业,而是从技术提供方(knowledge sender)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开始,通过各种具体途径和手段,把技术传播或转移到技术接受方(knowledge recipient)企业,使新技术得以使用、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确切地说,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势能高主体向技术势能低主体转移技术的过程,转移过程伴随着知识使用价值的相应回报,完成后则达到技术供需双方彼此双赢的目的。技术转移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互动过程,其均衡状态通常是通过技术供需双方企业追求技术产品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来实现的。实践表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常表现在难以观测、难以模仿、难以表达和价值难以评估的隐性知识上,且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又是隐性知识价值化的必要途径,也是唯一途径,但多数企业往往把技术转移的研究重点放在显性知识转化环节上,而缺乏对隐性知识有效转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导致部分企业不能按照预期质量或是速度生产出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英国学者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曾对匈牙利的一台全新的进口灯泡吹制机作过考察,结果却发现同一台机器在德国运转良好,而在匈牙利整整一年却没有生产出一个合格的灯泡。同样,松下电器公司产品开发部在开发家用自动烤面包机时,无法解决焙烤过程中外焦内生的问题,开发人员甚至用X光机对机器揉制与手工揉制的生面团进行透视比较,但没有得出任何有价值的结论,后来,软件开发负责人和几名工程师去大阪国际酒店当学徒,从面包师那里观察体验到面包师在抻开生面团时还要加以拧转,他们领会这一隐性知识后,经过交流和讨论,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2]。这正说明了企业在技术转移活动中仅仅依赖于显性知识有效转化来达到预期的目标,往往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对隐性知识最大限度转化的研究才是企业技术转移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 企业隐性知识的分布和特性

企业隐性知识并不是孤立地集中在某个员工头脑中发挥作用的,而是广泛地分布在企业组织每一位成员的头脑之中,每位员工都是隐性知识的认知主体,因为他们都是在“场”者,其中的“场”(见图1)可以定义为“隐性知识创造、共享和使用所共有的环境”,这是日本学者野中与竹内提出的知识生成平台,根据日语“场”的发音,把它称为“ba”,“ba”既可以指物理场所,如办公室、商务会馆等,也可以指虚拟场所,如电话会议、电子邮件、共享经历和共同目标等,从这一角度看,企业技术转移过程中的隐性知识转化可以概括为特定时间维度上和空间维度上的知识共享。而企业技术转移活动则可以理解为隐性知识在与其起源不同的环境中被人获得、整合、开发和利用的过程。通常来讲,一项技术一旦在两个企业间发生了地理位置上的变化,或是在没有发生地理位置改变的前提下双方企业实现了以法律关系为基础的技术使用权和所有权的改变,都可以认为双方企业进行了由知识转化带来的技术转移活动。同时,技术接收方企业要善于把握技术提供方企业技术生命周期的有利阶段进行隐性知识转化活动,并尽可能缩短技术转移的时间,以防止转化后的隐性知识失效。

另外,由于有些隐性知识与存在于该企业特有的辅助性资源相联系而具有保存价值,而其他企业不具备类似的或相关的辅助性资源,即便这类隐性知识是同类企业保持其竞争优势的核心知识,也不宜转化,而必须保存在该企业内部。

企业隐性知识既包括员工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诀窍和经验,又包括员工个体更高层次的信仰和价值观,它们都深深根植于每位员工的心智模型之中,是他们经过长期积累和实践的结果。概括起来,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特性:(1)难言性。企业隐性知识难以通过系统的、正式的语言和文字明确地表达出来,而是根植于特殊情境中的个人行为与参与过程中,因其难以被编码和难以显性化而存在于变化的实践活动中。(2)依赖性。企业隐性知识的产生具有主体依赖性,主要表现为它在形成过程中对企业研发人员的知识结构、经验背景、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依赖。尤其是某些操作经验和实践中的诀窍都源于企业研发人员的瞬间灵感,而瞬间灵感的产生是离不开企业研发环境的,脱离这种环境,企业的隐性知识很快就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贬值。(3)动态性。企业隐性知识多属于一种以不规则游离状态存在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它作为在某一具体实践活动中对某一方面问题所产生的瞬间的、局部的、不完整的认识,不存在结构化和编码化形态,其不仅产权固化较难,且也很难计量。企业隐性知识这种动态存在的状态,往往通过“干中学”和动手实践等方式获取、整合和积累。(4)增值性。企业技术转移活动后共享的隐性知识创造出的价值远远大于它隐藏在员工个体头脑中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也就是说当有限的隐性知识被不同的行为主体拥有的时候,其所创造的实际价值已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关系,而会产生系统增值的效果。

三 企业技术转移活动中隐性知识转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企业间技术转移的活动中,由于技术提供方企业的能力、意愿和知识转移渠道以及技术接受方企业对转移技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的不同,隐性知识很难实现顺利转化。Swee C.Goh[3]认为企业的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知识接受者知识类型影响着知识转移的效果[3];Thomas Kalling 认为知识的特性、转移双方的认知能力、组织环境以及激励因素这四个方面影响着隐性知识的转移效果[4];Ounjian和Came则提出影响知识转移的四个方面分别为:技术性质、技术接受者特性、技术提供者特性和沟通渠道特征[5];而Simonin指出组织差异程度、文化距离、知识传送者心态、知识接受者经验和信息技术运用程度等因素会影响知识的转移和接收[6]。对于影响隐性知识有效转化的因素,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隐性知识本身的特殊性质

通常来讲,依赖于背景的知识比较相对独立于背景的知识天然地更加不透明,企业隐性知识正是如此,它是研发人员以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结合特定的研发背景逐渐形成的主体特有的未编码知识,如设备安装力度、工艺流程安排和人力资源配置等,属于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另外,随着技术更新周期的逐渐加快,技术创新过程的长期性和技术使用寿命的短期性决定着知识拥有者为了回避风险、回收投资,自然就会对拥有的知识有意“垄断”,而这与知识只有通过大范围的共享和转移才能发挥其效益形成冲突,也就是说知识的拥有者对知识的垄断性和知识本身要求的共享性构成一对矛盾,同时也为隐性知识的顺利转化造成一定的难度。

(二)来自技术提供方的制约因素

技术提供方企业转化隐性知识的主观动机、意愿及对合作伙伴的信任程度都决定了隐性知识转化的完整程度。技术转移的双方企业合作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合作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信任危机。技术提供方企业常常担心把来之不易的诀窍和经验传授给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的技术接受方企业,并不一定能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或补偿,或考虑技术转移后能否导致知识贬值等。同时技术提供方企业言传身教能力也决定着它能否把隐性知识用恰当的隐喻方法表达出来,便于对方企业理解和吸收。

(三)来自技术接受方的制约因素

技术采用方企业对隐性知识的吸收能力是决定技术转移活动中隐性知识能否实现有效转化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吸收隐性知识的积极性程度、捕捉知识源的能力(对新知识的洞察力、敏感性和前瞻性)和对新技术产品市场潜力的预见能力等等。同时隐性知识的转化程度与技术接受方企业的自身知识存量和综合素质(领悟能力、思维模式和情商指数等等)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另外,由于多数隐性知识的获取和运用往往属于个体的非自然行为,这就存在着某些企业员工不愿意接受自己不熟悉的知识或是不愿意冒险将可能导致不确定结果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

(四)双方企业环境背景的关联性

企业技术转移活动中,双方企业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研发环境和认知模式的相似程度越高,隐性知识有效转化的难度就越小,转化率相对就越高,反之则相对较低。尤其是双方企业在知识结构、环境背景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交叉或局部重叠的情况下,且双方企业有相互渗透的意愿,并就实现隐性知识有效共享的问题达成一致时,其隐性知识的转化则较容易发生。

(五)知识市场交换的媒介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技术转移或知识共享本身就是一种交换行为,因此,要使隐性知识转化活动得以持续而有效地发生,就必须满足市场交换的基本条件,即公平交易、效用等价的原则。由于技术转移活动是需要过程的,因而交换双方必然存在着暂时的不公平,这种滞时性会给双方企业,尤其是技术提供方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导致技术转移较难顺利发生。另外,知识市场交换的媒介不仅仅局限于经济补偿,还包括交换双方的彼此认同、尊重、信任和友爱等等。实践表明:当知识源被认为是不可信赖的时候,它所引发的隐性知识转化则较难进展。

四 企业技术转移过程中隐性知识有效转化的路径选择

双方企业进行技术转移的原动力是各自的经济利益。对于技术提供方企业来说,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拥有核心技术价值的“无形损耗”越来越明显。而对于技术接受方企业来说,由于隐性知识强烈的环境依赖性和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也同样承担着一定的引进技术的风险。要使双方企业技术转移活动中隐性知识转化顺利发生,供需双方之间必须存在有一个效用场,这个场中存在着三种力(见图2):一种力是技术提供方企业对技术接受方企业所产生的吸引力,我们称之为技术引力,其大小取决于技术产品的效用、市场前景及满足对方需要的程度;第二种力产生于技术接受方企业对技术提供方企业所持有的技术的需求程度,我们称之为需求拉力,其大小取决于技术接受方企业的支持能力、知识消化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第三种力是技术引力和需求拉力在社会背景和企业研发环境作用下相互融合、相互适应的结果,我们称之为效用场的融合力。

基于对企业隐性知识特性和分布情况的概述及有效转化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隐性知识转化活动广泛地分布在企业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隐性知识的转化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实现技术转移活动中隐性知识有效转化,既要使某一时间段处于不同空间分布的技术转移主体的隐性知识进行最大程度共享,又要保证隐性知识在转化过程中最低限度地流失,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基于技术转移主体的路径

1.提升双方企业隐性知识转化的合作意愿

对于技术转移的双方企业来说,只有他们在隐性知识转化过程中达到充分的心理平衡时,才能使技术转移顺利实现,而这个问题的关键主要取决于技术提供方企业。由于隐性知识是其拥有者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并在反复实践中获取的产物,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成本投入,因此,技术接受方企业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或补偿制度,用利益驱动其高速流动与高效转化,加快技术转移速度的同时也相对缩短了从研发到获利的周期。

2.提高隐性知识转化的能力

隐性知识拥有者只有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才可以较顺利地向他人转化,其过程正是野中郁次郎“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见图3)中的知识外部化的过程,人们可以依靠于隐喻、类比和示范等方式,运用隐喻性文字、象征性语言和创造性推论及深度会谈等手段,将其所知道的但难以表达的体会与某种熟知的易于表达的东西连接起来,并在共同体验、分享和彼此沟通交流中完成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3.提高隐性知识吸收的能力

技术接受方企业可以通过外派技术人员到技术提供方企业进行观摩学习,或是通过交流和沟通等非正式方式挖掘隐藏在技术提供方企业研发人员头脑中的相关技术成果的构想,并对引进技术成果的理论背景和研发环境进行全面地、系统地研究分析,对“外来的”的隐性知识加以明晰、筛选、修改和完善,完成“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见图3)的知识内部化的过程。同时技术接受方企业要善于从“干中学”和动手实践活动中不断反馈新知识的不足和缺陷,使其不断丰富,经过实践检验后的新知识必将成为技术接受方企业更为宝贵的核心资源。

(二)基于技术转移过程的路径

1.减少双方企业的技术势差

实践表明,企业吸收外部技术(知识)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已有的相关知识水平的一个函数,也就是说相关基础知识的存量是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基础,即使技术接受方企业具有强烈的动机获取外部的隐性知识,但是该企业在“认识新知识价值的能力、消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新知识应用于产业用途的能力”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隐性知识的转化仍较难顺利地完成。因此,技术接受方企业可以通过招聘或培养相关技术领域的研发人员的方式以添补企业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同时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及制定长远的技术发展战略等措施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增强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减少双方企业的技术势差使其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当要吸收的知识与已掌握的知识发生联系时,才能达到知识吸收的最佳状态,同时也更有利于转化后的隐性知识在新的研发环境和生产环境中扎根繁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

2.完善隐性知识转化的手段

有效的知识共享必须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持,技术在知识共享中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扩展知识传播的时空范围和速度。国内外学者普遍提倡利用IT技术建立虚拟对话平台帮助双方企业实现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也就是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媒介与企业外的知识源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它常依赖于内部网络、人工智能、互联网、知识库和群件技术等媒介。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实践社区”、“知识地图”的方式和师带徒、干中学及头脑风暴法等手段加速隐性转化的进程。同时,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设立相应的知识主管和知识经理等专职的知识管理人员。

(三)基于技术转移环境的路径

1.建立信任合作的文化环境

合作企业双方的信任程度,是影响组织技术知识交流的最重要变量[7],它能使技术转移的成本显著降低,有利于规避知识传递过程中的信息曲解和失真。建立信任合作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地培育企业员工“自觉合作”、“自由交流”与“自愿共享”的价值观,推动双方企业间产生频繁、真诚地交流与沟通,并对对方企业的行为做出更为积极的归因,以期降低维持隐性知识稳定转化进行的难度。高度的信任感一旦建立,很快就能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减少沟通成本,推动隐性知识最大限度转化,并朝着知识共享的方向而螺旋上升。当然信任是双向的,即包括技术接受方企业对技术提供方信誉的信任、能力的信任,也包括技术提供方对技术接受方相应的价值回报或补偿的信任。技术接受方企业应同时注意与技术提供方企业之间企业文化的相容性,加快知识整合的速度,仅可能减少知识破损,增加技术转移的效率,促进合作创新的绩效。

2.建立互动开放式交流环境

由于企业隐性知识具有的意会性、情景性及依赖性等特性,建立有利于技术提供方言传身教的开放式交流环境,才可以达到有效转化情景化隐性知识的目的。美国硅谷的经验证明,非正式的交流容易实现模糊知识的转化与共享,从而有利于知识的快速扩散。在开放式的交流环境中,双方企业研发人员间的良性互动给彼此更多充分的接触交流机会可以有效地缩短物理距离;在频繁的交往中加深了解、彼此信赖可以有效地缩短心理距离;熟悉对方企业的知识背景、增加共同的知识基础可以有效地缩短知识距离等等,它们均为双方企业技术转移活动中隐性知识的顺利转化提供了最为有力的条件。

3.培育有效的激励制度

在技术转移的活动中,技术提供方企业应首先承认并尊重员工隐性知识的独创性和专有性,建立“按知识贡献分配”的物质激励制度和动态工资制,并按照知识贡献率进行“能职匹配”。同时,还可以尝试着对那些在隐性知识转化和共享中贡献突出的个人、团体和部门进行相应授权激励、荣誉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员工不同层面的心理追求和精神追求,用利益来驱动隐性知识的流动。特别是对于技术接受方企业来说,可以尝试利用技术转移的利润提成设立不同类别的奖励基金,鼓励员工(尤其是企业研发人员)与外部信息源建立非正式的联系网络,并引导他们善于在风险中把握机会,并对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失败现象给予宽容的态度,不求全责备。从企业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的整个系统来看,失败的技术转移活动将为企业最终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持续的知识积累。

除此之外,双方企业还应不断完善企业技术转移活动相应的制度环境和法律环境,如建立技术转移的中介机构,完善技术评估机制和技术转移风险投资机制、加强技术知识产权立法建设等。

五 结论

技术转移是企业扩大生存发展空间,参与同行竞争的一种必要手段。外部隐性知识进入企业后将沿着两条路径转化,一是在企业员工间实现共享,二是企业员工个体通过“干中学”的方式使新知识得以深化,两者相互融合,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成功的技术转移不仅依靠双方企业良好的合作意愿和隐性知识转化的能力、手段与环境,更重要的是双方企业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建立的持续而良好的稳定关系,将大大增加了双方企业再次合作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科技产品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选择行之有效的技术转移方式,使创新成果尽快商品化,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摘要:技术转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过程蕴涵着大量隐性知识转化的问题。在隐性知识日益成为企业战略性资源的今天,企业技术转移活动的绩效与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企业隐性知识有效转化的程度。由于隐性知识本身的默会性、依赖性、动态性和价值难以评估性等特殊性质,加之双方企业客观背景及主观认知能力和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差异,使隐性知识的有效转化受到了一定制约。文章考察了企业隐性知识的分布情况及特性,分析并探讨了企业技术转移过程中隐性知识有效转化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问题,力求实现隐性知识在企业技术转移中最大化共享。

关键词:技术转移,隐性知识,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Lane P,Lubatkin M.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19(5):461-477.

[2]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73.

[3]Swee C Goh.Managing Effective Knowledge Transfer:an in-teractive framework and some practice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BI/INFORM Global,2002,6(1):23.

[4]Thomas Kalling.Organization-intern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and the role of motivation:a qualitative case study[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ABI/INFORMGlobal,2003,10(2):115.

[5]Ounjian M L,Came E B.A Study of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echnology Transfer in a Multilocation Multibusiness U-nit Corpor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1987(34):194-201.

[6]Simonin B L.Ambiguity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1(9):595-623.

上一篇:公众环境论文下一篇:从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