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性范文

2024-07-30

高风险性范文(精选12篇)

高风险性 第1篇

1 建立模型

火灾过程中火焰蔓延和烟气流动状态采用低马赫数的N-S方程描述, 燃烧模型采用基于无限快速反应的混合分数模型, 可燃物与氧气为一步不可逆完全反应。气体的辐射波谱是连续的, 因此气体可作灰体假设。固体表面均为热边界条件。

着火房间尺寸为3.6 m×2.4 m×2.4 m, 门开口尺寸为0.8 m×2 m, 火源采用正方形柴油油池火, 尺寸为0.4 m×0.4 m, 分别设置在1~6的位置上。在火源上方及侧壁附近设置火场性质记录点以记录该点的温度、气体浓度等参数。计算网格大小采用0.05 m, 为便于说明, 建立如图1的计算场景。

2 计算结果及分析

2.1 温度及氧气体积分数变化

图2、图3是60 s时火源在不同位置时y=0.25截面上温度和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1.5 m高度是人眼的特征高度, 所以以此高度为界线对室内上下两部分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从图中看出, 随着高度的增加, 烟气层温度升高, 氧气体积分数下降。在1.5 m以下, 火源在F5、F6时烟气层温度高于其他位置, 氧气体积分数低于其他位置;在1.5 m以上, 火源在F5、F6时的烟气温度和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主要是由于火源设置在F5、F6时, 离开口较近, 受通风的影响较大, 火焰对周围空气的卷吸作用较强烈。由于湍流扰动的影响, 上部热烟气进入下部空间, 造成下部空间的温度升高, 氧气体积分数下降;而在1.5 m以上高度空间, 由于卷吸作用, 大量冷空气进入上部空间, 热烟气的高温与冷空气的低温相互作用, 使空间上部温度分布均匀, 而且温度相对较低。

为进一步分析火源在不同位置时火焰对空气的卷吸作用, 以火源在F2、F5及F6位置的情况为例, 对空间1.0 m和2.0 m截面高度的烟气流动速度分布进行分析, 如图4所示。

从1.0 m截面高度速度等值线的分布看出, 火源在F2位置时, 截面上速度分布较稳定, 只有火源上方速度较大, 其他位置速度很小;而火源在F5、F6时, 除火源位置外, 整个截面上的速度在0.2~0.8 m/s区间分布, 速度变化范围较大, 呈现不均匀状态。由此可见, 火源在F5、F6时, 燃烧受开口通风影响较大, 火焰强烈的卷吸作用使下部流场湍流流动加强, 速度分布不稳定、变化较大, 因此造成下部烟气增加、温度升高、耗氧量增加 (造成下部氧气浓度迅速下降) 。同样, 从2.0 m截面高度的速度分布也可以看出, F5、F6上层热烟气受到冷空气影响较大, 速度分布扰动强烈。

2.2 烟气层高度变化

火灾发生时, 烟气层高度对人员逃生的影响很大。烟气层较高时, 人员比较容易逃离现场, 而当烟气层较低时, 烟气的高温容易灼伤人员, 且毒性气体容易使人窒息死亡。火灾发生时, 烟气上升到顶棚处, 形成顶棚射流并沿顶棚向远距离蔓延, 当遇到侧壁或障碍物时, 烟气会下沉, 达到一定厚度时, 烟气随下层空气回流, 造成侧壁附近烟气层下降较快, 烟气层较厚。图5是远离火源的侧壁附近y=0.25 m截面上7、9、11三个监测位置烟气层高度的变化规律。从图中看出, 烟气层高度的变化过程经历3个阶段。火灾发生初期, 烟气层迅速下降, 随着时间的增加, 烟气层高度进入缓慢下降阶段, 由于开口的存在, 烟气层高度会逐渐达到稳定状态。从图中烟气层高度的对比可以看出, 火源在F3时烟气层高度最高, 原因是F3处于门开口附近的角落, 受开口通风影响很小, 该处可以认为是外部空气进入室内后流动的死区, 火焰能够卷吸的空气量很少, 因此烟气体积生成率较小, 烟气层较薄;火源在F2、F4时, 烟气层高度比较接近, 当火源处于F5、F6位置时, 烟气层高度最低。由模拟结果分析得出:火源在F1、F3位置时, 火源燃烧属于墙角羽流燃烧形式, 烟气体积生成率较小;火源处于F2、F4时, 火源进行壁面羽流燃烧, 火焰卷吸的空气量与墙角羽流相比较多, 烟气层高度低于火源位于F1、F3位置时;F5、F6火源位置周围无障碍物, 属于自由羽流燃烧形式, 因此火焰卷吸空气量相对较多, 生成的烟气量较多, 烟气层高度最低。火源在F4、F5、F6位置时, 通过烟气层高度的对比看出, 沿着门开口径向方向, 火源与开口距离越小, 烟气层高度越低, 危险性越大。

3 结 论

使用FDS对单室内火源在不同位置时的火灾进行模拟, 分析火源在不同位置时烟气层的温度、氧气体积分数及烟气层高度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1) 随着高度的增加, 烟气温度升高, 氧气体积分数降低。在1.5 m高度以下, 火源在F5、F6位置时烟气层温度较高, 氧气的体积分数较低;1.5 m高度以上, 则情况相反。

(2) 火源在F5、F6位置时, 离开口较近, 卷吸大量空气生成较多烟气, 由于火焰卷吸扰动的影响, 部分热烟气进入下部空间, 造成下部空间温度较高, 同时部分冷空气进入上部热烟气层使上部温度低于其他位置。

(3) 属于墙角羽流燃烧形式的火源烟气层高度最高, 壁面羽流燃烧的火源烟气层较高, 自由羽流燃烧的火源烟气层高度最低。

(4) 在开口径向方向上分布的火源, 离开口越近, 烟气层高度越低, 火灾危险性越大。

摘要:利用FDS软件模拟火源在室内不同位置处火灾的危险性, 分析火源在不同位置时室内烟气层的温度、氧气体积分数及烟气层高度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火源在门开口径向方向时, 室内1.5 m高度以下空间的烟气层温度较高, 氧气体积分数较低, 而1.5 m以上情况相反;火源位置距离开口越近, 烟气层高度越低, 危险性越大。

关键词:FDS,火源位置,烟气层,火灾危险性

参考文献

[1]张人杰, 麻柏坤, 张和平, 等.侧室-走廊初期火灾下烟气运动的模拟研究[J].火灾科学, 1995, 4 (2) :17-23.

[2]杨立中, 方廷勇, 冯文兴, 等.远离火源位置点烟气浓度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4, 25 (4) :717-719.

[3]赵江平, 冯文兴, 武来喜.建筑火灾烟气中CO迁移规律的FDS模拟[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 (6) :16-20.

[4]张村峰, 霍然, 史聪灵, 等.不同类型火源下烟气在大空间内的充填特性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5, 24 (2) :153-155.

[5]尤飞, 周建军, 张昱春, 等.大空间建筑火灾中烟气层界面的一种判定[J].火灾科学, 2000, 9 (4) :58-65.

[6]陈颖.大空间建筑烟气控制的数值模拟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 2007, 23 (2) :74-78.

[7]刘旭.不同火源位置对烟.痕迹影响的FDS模拟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 2010, 26 (2) :80-83.

高风的秋景 第2篇

逢秋悲寂寥

不知道为何,每每走在通往教学楼的林荫道上时,内心就禁不住悲凉起来,可能你会认为是学业压力太大,然而就我自己而言最主要的还是那几只樱花树,我仍深深的记得,刚入秋没多久,樱花树上的叶子就纷纷扬扬的下落,每每此时我都禁不住要感叹“无边落木萧萧下”,无数次我亲眼目睹:一张张枯黄无力的叶子,在树枝上摇摇欲坠,一阵西风吹来,它们紧紧的攀住枝桠,然而猛烈的晃动之下,部分树叶还是被判处了“死刑”,下落的那一瞬间,我进感觉她是那样的“颓荡无助”,随风任意东西。也就是在那一瞬间,我诚然觉得那一片下落的树叶即是我,我永远无法忘记,中考过后,当我得知成绩不理想时,我整个人就好像崩溃了,那一刻,我真的有万念俱灰之感,之后好长一段时间内,我就像他一样,可以说每天过着像“行尸走肉”的生活,这也就是为何我能感到它的“颓唐无助”的原因吧,唉,真的是逢秋悲寂寥啊!

秋日胜春朝

尽管说落叶使我悲叹,但秋天却也仍是我的最爱,因为我认为它的火红与热情比起春天是绰绰有余的,校园的其他角落我不曾多注意,然而靠近教学楼的篮球场的东侧的那棵大树,深深得吸引着我,不为别的,单我它那迥乎不同的颜色,尽管那是属秋红色,但却不得不让我折服,它红的张扬热烈,似乎倾尽了生命的全部,叶尖那一点红犹如被鲜血浸染过一样,然而他没有春日红花的那一味娇艳与妖媚,有的是一份孤傲,一份清高脱俗。因而我言秋日胜春朝!

落日红光照

春日的太阳寒意未尽,夏天的太阳太过毒辣,冬天的太阳虽好但又觉得太娇气,人人欲求,唯有秋日的太阳,特别是它的落日,最(醉)得我心。傍晚,我和室友们倚在阳台之上,望着那一轮大而圆的落日,我竟有些出神了,忽然,“九”(寝室人称代词)说:“我能张目对日了。”呵呵,大家一片笑声,不过的确如此,秋天我们能肆无忌惮的窥看太阳,,尽情享受红光下的欢乐时光,望着那一张张被映红的脸庞,心中的幸福,温馨之感油然而生。“室友们,有你们真好!”(我们小寝室组成一个小家,有爸爸妈妈,儿子女儿,呵呵)

高风的秋景在我的脑中即使这几幅画,它有寂寥,有热情亦有温馨!

端行厚道是高风 第3篇

躬身实业处处情

1960年,修来富从吉林省电力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通化市钟表修配厂工作。50多年来,他曾在四个企业担任过五种主要领导职务。无论在哪个职位上他都以人为本,端行厚道。他讲述领导企业的经历,就如同听一个大家庭的生活故事一样,有亲情,有业绩,有快乐,没有阋墙和责怨。职工家中有红白喜事他没有不到场的时候,职工有困难他没有不帮助的时候。时至今日,老同志相聚无不以此称道。

2000年,修正医药集团收购了通化市制药厂,年届56岁的修来富被委以“通药公司”总经理的重任。他相信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认为接收企业,必须从接收人心做起。职工生活、工资待遇、劳动保护,成为他解决问题的首要选项。研究市场,整合资源,调整产品结构,推出主打品种,是奠定企业发力的基础。加快生产进度,狠抓产品质量,强化市场销售,迅速迈出了企业复苏的步伐。当年,“通药”就实现了脱胎换骨,走出了困境,这令同行们另眼相看。2003年,修来富荣任集团产业总公司总经理的时候,通药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通化制药行业的佼佼者。职工欢送他履新之际,一位老员工含着眼泪对修来富说:“要不是修正,要不是修来富,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吃哪碗饭呢。”许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修正药业集团产业总公司是集团的生产指挥部。集团所有生产部署都源于这里,所有药品都生产于这里,药品质量也取决于这里。带着这样的使命,修来富走上了产业总公司总经理的职位。

如何搞好产业管理、落实质量兴企战略、保证市场供应、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集团发展等诸多问题,成为他日思夜想的核心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07年他离任的时候,修正药业集团产业管理模式创立了由77道工序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集团创造了“斯达舒”、“修正”二个中国驰名商标,产业生产能力达到18个剂型、600多个品种,当年实现产值67亿元。而最令他骄傲的是那关乎数千名职工家庭生活的“慰问救助制度”。凭借这个制度,26户特困职工家庭搬进了集团提供的新居;近百名贫困职工家庭的大学生获得了资助;30多万元资金和物资发到贫困职工家中;还建成了98间安装了有线电视的职工公寓。

他从生产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作为通化属地负责人,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又协助董事长创立了AADS精细化管理模式,每年可节约成本数百万元,推动了集团生产力的进步。组织成功研制了中药渣制粒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省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每年可节煤9320吨,节电66.3万kwh,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862.4吨。正在建设中的二期工程竣工后,还可以面向社会实行中药渣无害化处理,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效益。

议案花开别样鲜

2005年,修来富当选为通化市第五届人大代表,2007年连续当选第六届人大代表。许多人把这看成一种荣誉,而修来富更加看重的是责任。他经常讲:“人大代表的责任是代表人民,我要当好人民的代言人、监督员。”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通化市人大常委会每年组织的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调查,全市预算执行情况的调查、检查、视察,听取和审议决算报告,听取和审议市预算执行情况和其它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等项活动,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重要活动,这些活动,修来富都无一例外地积极参加。他无论参加哪项活动,都用心研究,提出的意见建议切实可行,能够体现出一位企业家求真务实的作风。为了反映群众心声,他经常参加选民小组活动,到选区搞调查,并形成议案,及时向上反映。通化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刘军介绍说:“修来富是我们财经委履行代表职责最优秀的一个。两届来,修来富用于参加各项监督、检查、视察活动的时间大约有一百六七十天,这对于一名企业家来说,是很不容易的。有时偶尔因公请假,代表便会问修来富哪儿去了?有的代表甚至把电话打到他出差的路上。他不来,大家心里好像不落地似的。”市人大人选委主任委员李秀军介绍说,“修来富任人大代表以来,每年都提交议案,他的议案内容很广,有好几项被市政府采纳,其中有一项已经形成了产业。”这是指《关于建立通化市古玩文化市场一条街的建议》。通化市历史文化久远,清朝贡品中著名的松花石砚就产于这里。有吉林省最大的松花砚(石)纪念馆和松花砚(石)市场。有众多的书法、绘画、微刻名人和文物鉴赏专家,收藏爱好者众多,还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各方面条件较好。他的建议很快被市政府采纳。去年通化市建成了东北最大的关东文化市场。他组织建设的修正展览馆和中国古代度量衡展厅已经成为通化市一张靓丽的名片,每年接待参观人员数万人。关东文化市场、修正展览馆和瑞景松花砚(石)纪念馆,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强大文化阵势。

党建春风绿正浓

2000年,修正药业集团成立党委,在集团第二次党代会上修来富当选为党委书记。他根据集团发展和党建需要,提出了“集团党的建设要与集团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相统一,”实行了党群部门合署办公。董事长修涞贵为党委调剂了2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投资40多万元进行了装修,成立了党委办公室,增加了人员,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软硬件建设面貌一新。

他按照“集团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设到哪里,集团工作重点在哪里,党委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的思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经过不懈地努力,目前,集团基层党组织已经由党委成立初期的三个党支部发展到1个基层党委、4个党总支、31个党支部,党员由党委成立初期的百名发展到现在的800多名。去年评选出优秀党支部6个,优秀党员53名,树立了涵盖生产、学习、革新、营销、节约、服务等各个岗位的十大标兵。还将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纳入集团表彰范围,与集团星级先进工作者享受同样待遇,同样晋升工资,同时表彰。随着申请入党人数的逐年增加,今年,经上级党组织同意,集团党委举办了通化市民营企业首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解决了党的积极分子不能脱产参加市里培训,无法发展的困难。党的建设与集团协调发展,促进了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今年,集团被评为吉林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液氨储存风险性的探讨 第4篇

氨(NH3)为无色、有刺激性和恶臭味的气体,分子量17.03,气态比重0.59,液态比重0.82,扩散系数0.198,沸点-33.5℃。氨在常温下呈气态,在常温加压1.554 MPa或冷却到-33.4℃就可变成液态。液态氨是在高压或低温状态下储存的,发生泄漏时,由液相变为气相,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形成蒸汽。在泄漏初期,由于液氨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汽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飘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易燃烧爆炸区。

氨(NH3)有毒,其在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5.0×10-5,人吸入氨后,眼睛、皮肤、粘膜部位容易受刺激和灼伤。当空气中的氨浓度过高可引发人窒息以至死亡。氨既是有毒气体,又是一种可燃气体,其自燃点为651℃,燃烧值为2.37~2.51 J/m3,临界温度为132.5℃,临界压力为11.4 MPa。氨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1%~14%时,遇明火即可燃烧,其火焰呈黄绿色,而有油类存在时,燃烧危险更大。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15.7%~27.4%时,遇火源就会引起爆炸。最易引燃浓度为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达0.58 MPa。储存液氨的容器受热会膨胀,容器内压力会升高,导致储罐爆炸。

在进行液氨储存、罐车充装等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不良因素造成液氨发生泄漏,液氨泄漏后,会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大量热量而气化,从而使温度急剧降低。此时,若操作人员未佩戴劳动保护用品或佩戴不正确,个体保护不当,就可能使操作人员在接触泄漏部位时发生冻伤。

在液氨储存及充装过程中,有可能由于储罐质量差、人员违章操作或操作失误,使储罐过充,发生满罐溢流,如果遇到火源,将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 液氨储存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目前,液氨运输都是采用汽车罐车和火车罐车。下面采用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方法计算液氨罐车一旦发生物理性爆炸,其产生的爆炸冲击波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和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

2.1 爆炸的能量(氨气的热力学数据见表1)

每台液氨罐车的容积为70.8 m3,液氨的储存量为37吨/台,压力为1.7 MPa,则爆炸能量为:

其中,E——爆炸能量,kJ;H1——爆炸前饱和液体的焓,KJ/kg;H2—在大气压下饱和液体的焓,kJ/kg;S1—爆炸前饱和液体的熵,kJ/kg℃;S2——在大气压下饱和液体的熵,kJ/kg℃;T1一介质在大气压下的沸点,℃;W——饱和液体的质量,kg。

经计算得:E=1.34×106(kJ)。

2.2 爆炸冲击波的伤害、破坏作用

爆炸冲击波是由压缩波叠加形成的,是波阵面以突进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压缩波。开始时产生的最大正压力即为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Δp。多数情况下,冲击波的伤害、破坏作用是由超压引起的。

爆炸冲击波伤害、破坏的超压准则认为,只要冲击波超压达到一定值,便会对目标造成一定的伤害或破坏。超压波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见表2和表3。

2.3 后果模拟

(1)爆破能量E换算成TNT当量QTNT。因为1 kg TNT爆炸所放出的爆破能其关系为4 230~4 836 kJ/kg,一般取平均爆破能量为4 500 kJ/kg,故液氨罐车发生爆炸时,其TNT当量为:q=E/QTNT=398.44。

(2)爆炸的模拟比α,即:α=(q/q0)1/3=0.1q1/3=0.668 1。

(3)根据表3、表4中列出的对人员和建筑物的伤害、破坏的超压Δp值,从表4中找出对应的超压Δp (中间值用插入法)时的1 000 kg TNT爆炸试验中的相当距离R0,列于表5及表6中。

(4)根据R0=R/α,得实际距离:R=R0×α。

(5)从表5、表6中可知,每台罐车一旦发生爆炸,其产生的爆炸冲击波会造成22.05 m范围内的人员内脏严重损伤或死亡,对37.42 m范围内的建筑物造成墙裂缝。因此,应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操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防止液氨罐发生爆炸事故。

3 液氨罐破裂时的毒害区估算

3.1 氨的物理性能(见表7)

3.2 毒害区的估算

当每台液氨罐车发生破裂时,氨气泄漏于空气中,人在氨气浓度为0.5%的空气环境中呼吸5~10 min即能致死。氨气可产生致死的有毒空气体积为:①沸点下的蒸发体积:Vg=2.4 WC(t-t0)×(273+t0)/273/M/q=9 119.16 m3;(②有毒空气体积:V=Vg×100/0.5=1 823 831.35 m3;(③有毒气体扩散半径:R=(V/2.0 994)1/3=95.45 m。

3.3 小结

当液氨罐车发生破裂时,以罐车为中心,半径为95.45 m的范围内为最大危险区域,空气中的氨浓度达到0.5%,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人在此泄漏环境中呼吸5~10 min即可致死。因此,进入该区域处理事故的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同时应根据当时的风向、风速判断氨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及时将泄漏下风向扩散区域的人员全部转移。

4 结论

通过对液氨储存风险性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液氨储存的安全注意事项:液氨要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参考文献

[1]刘春祥,蔡凤英,谈宗山.某液氨储罐泄露的后果分析及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10).

中考作文素材:高风亮节 第5篇

204月,韩红参加在美国夏威夷举办的世界女领导人峰会,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代表发言,在海外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这一年开始,韩红投身公益事业,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为公益事业助威。

初,韩红把演唱会的个人收入捐给公益事业。

20四川地震,韩红在第一时间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发起了“韩红爱心救援行动”,号召大家为灾区捐款捐物,组织救援队先后五次奔赴重灾区,慰问受灾群众及救援部队,并为灾区送去大量救灾物资及现金。 从此,“韩红爱心行动”成为公益界一个响亮的品牌,频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韩红本人不辞辛苦,到全国各地为老人、残障儿童送爱心。

青海玉树地震,韩红举办“韩红爱心行动”现场募捐。

8月,由歌手韩红发起的“韩红爱心公益行”在西藏昌都为当地老百姓捐建一所治疗白内障的复明医院。为西藏偏远山区提供约800万元的医疗及教育援助。在行动中,车队遭遇车祸,韩红本人也因此受伤。

,韩红再次发动“韩红爱心百人援蒙”行动,总计行程4000余公里,除了为沿途地区群众送去总计800余万元的爱心物资。在韩红的.公益生涯中,只要是需要她担任的公益身份,她从不拒绝。只要是能参加的公益演出,她全都出席。

韩红担任了多家公益机构的代言人。她的公益行动遍布全国各地各个领域。韩红说:我的价值观就是,做不一样的人、做不一样的事,在有生之年帮助更多的人。

人身危险性分析 第6篇

关键词 人身危险性 渊源 概念

一、人身危险性之再犯可能与初犯可能统一说

(一)再犯可能与初犯可能统一说

此说认为, 人身危险性并非是再犯可能性的同义词, 除再犯可能以外, 人身危险性还包括初犯可能, 在这个意义上, 人身危险性是再犯可能与初犯可能的统一。并且进一步指出, 人身危险性之所谓人身, 是指犯罪人之人身, 再犯的主体是犯罪人, 因而把再犯可能视为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是完全应该的,初犯可能的主体是犯罪人以外的其他人。而初犯可能的主体具体指: 初犯的主体, 是犯罪人以外的一般人, 即未然犯罪人。这里的一般人包括三种人: 一是潜在的犯罪人, 这是最主要的初犯主体。二是被害人, 被害人的初犯可能性主要是指被害人对犯罪人及家属进行报复的可能性。三是其他社会成员即上述以外的广大公民, 其他守法者的初犯可能性是指测定其蜕变成为潜在犯罪人是否转化为犯罪人的可能性。

(二)再犯可能与初犯可能统一的理解

我认为,人身危险性是再犯可能与初犯可能的统一。再犯可能主要是因为犯罪人人格的顽劣、刑罚作用的有限性、社会防卫措施的不全面、犯罪标签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诱发,初犯可能的原因在不同初犯可能主体具有不同表现。

被害人的初犯可能原因:被害人是被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的人。犯罪行为的加害,不仅造成被害人的人身财产损害,而且破坏了被害人家庭的正常生活秩序,使被害人感到愤怒、仇恨,产生原始“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针对性报复,这些复仇冲动很可能以犯罪方式表现出来。如果国家的司法不公或刑罚不及时,那么被害人的复仇冲动就会升级扩张,他们就会诉诸私力手段,甚至会将报复心扩散至整个社会及国家,产生严重的犯罪行为。这就是被害人的初犯可能原因。

其他社会成员的初犯可能性的考虑主要是基于一般预防的需要,且主要倾向于积极的一般预防需要,通过威慑性的预防,唤醒和强化国民对法的忠诚,对发秩序存在力与贯彻力的信赖,从而预防犯罪。虽然这种考虑有可能导致重罚的倾向,但基于刑事政策的需要,它的现实必要性价值应该是大于其重罚倾向性的。当然这种假设性的预防要注意方式的合理合法性。我认为,应结合典型案例采取法律宣传方式,在防止犯罪人沦为预防他人工具、保障被害人人权的底限下进行。

二、人身危险性的法学渊源

刑事人类学派的先驱龙布罗梭从人类学出发研究犯罪人,认为“犯罪都是一种自然现象;用某些哲学家的理论说,同出生、死亡、妊娠一样,是一种必然现象。”同时他从生物学角度出发,彻底否认意志自由论,用决定论的观点解释犯罪,“认为意志自由只是哲学家的虚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根本没有意志自由可言,人的行为是受遗传、种族等先天因素制约的,对这些人来说,犯罪是必然的,是命中注定的。”基于此,龙布罗梭兼采人类学、生物学、社会学的理论,应用实证方法分析得出犯罪是由基因决定的, 这些基因通过遗传而获得, 因而犯罪人是天生的,并非基于人们自由意志而实施犯罪的。龙氏还归纳出这些天生犯罪人在体质和精神上的一些特征, 并认为对这些天生犯罪人应采取保卫会的措施, 或长期隔离, 流放荒岛, 或阉割生殖器, 对于无其它办法者处死。可见, 龙布罗梭天生犯罪人理论就蕴含着人身危险性的思想——人基于遗传和态等人类学因素而产生了犯罪的倾向, 这种犯罪倾向即是人身危险性。龙布罗梭的弟子加罗法洛在继承龙布罗梭的刑事人类学基本观点外,提出在法学领域内对犯罪人类因素认定方式质疑及对具体犯罪人器官、神经系统观察的现实困难,提出重视犯罪的社会心理因素,认为应构筑以“心理异常”为实质,“生理变态”为表现载体的刑事人类学体系。加罗法洛的观点使人身危险性的范畴正式涵摄到犯罪人的内心。认为人身危险性是某人变化无常、内心固有的犯罪倾向。

综上,我认为人身危险性的渊源可以概括为前致性渊源与后致性渊源。所谓前致性渊源,是指人身危险性的先天性因素,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先天禀赋的人格障碍即行为人的生物、心理、精神、性格方面的异常。当今社会、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发展,对人先天人格障碍的分析已经取得巨大的进步,且还形成了一些具体的衡量尺度,同时这些医学研究成果也和犯罪学结合起来,形成犯罪心理学等研究成果。前致性因素可以理解为“没有原因的犯罪因素”;后致性渊源,是指人身危险性后天性因素。主要包括引起后天形成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具体的内容和菲利的社会因素等同。后致性渊源的产生主要是基于人的社会属性,人在社会之网中交叉感染。人身危险性就是在前致性因素和后致性因素交互中运动变化。前致性因素和后致性因素的关系也是值得反思的内容。在以经济、社会技术等工业化为中心的高度变迁过程中,社会系统失控,风险社会阴霾密布,食品安全、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人为性灾难泛滥,于是人身危险性的前致性因素日益明显。我认为,不管社会秩序处于何种状态,后致性因素是抽象人都必然承受的外部驱动力,而人身危险性的前致性因素是则是个体人内部固有的反社会倾向性。在相对的社会秩序中,每个个体人所遭受的外部驱动力是平均的,则此时内部的倾向性大小对人身危险性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昌,莫洪宪.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170.

地铁高风亭工程实例设计分析 第7篇

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车站正常运营时地铁内部空气环境满足人员心理和生理要求及设备正常运转的要求;列车阻塞时, 能对阻塞区间进行有效通风; 火灾时具有排烟和通风功能。

为了达到以上功能, 地下车站除了通风、空调设备外, 风道与风亭是连接地铁地下车站、隧道区间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就设计者参与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风亭设计从通风空调专业角度进行分析论述, 以期在今后设计中能更好的避免失误, 为所参与的项目拿出更好、更合理的设计方案。

1 地铁风亭的设计原则

典型地下车站一般在车站两端各设有2 座活塞风亭, 1 座排风亭及1 座新风亭, 设计时地下风道应尽可能短, 气流组织应合理, 应减少直角弯以达到减小沿程阻力及局部阻力的目的, 出地面的风亭设计时除了满足GB 50157—2013 地铁设计规范中的各风亭口部之间及风亭口部距周边建筑物口部的通风及防排烟距离要求外, 还应与地面周边环境相结合, 减少风亭对周围景观造成的影响, 如风亭设置在敏感建筑物附近时, 应满足环评要求。

风亭出地面后, 在地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活塞风亭、排风亭及新风亭可按敞口低风亭设计, 新风亭设置于活塞风亭、排风亭的上风处; 但由于城市用地紧张, 大多数情况下, 难以按照敞口低风亭进行设计, 因此, 风亭可与既有建筑、同步建设的建筑及待建建筑进行结合, 如无法结合时, 应按独立的高风亭组进行设计。高风亭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活塞风亭出口、排风亭出口对新风亭进口、车站出入口、疏散楼梯间及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避免气流“短路”, 避免车站及区间内特有的气味进入车站或进入周边建筑物, 以及火灾时避免烟气“倒灌”。

2 工程实例分析

2. 1 噪声对风亭布置的影响

实际工程中, 相当多的地铁车站处于噪声敏感区附近的主干道上, 如居民区、医院、学校等附近, 此区域中噪声是影响风亭设置形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规定, 城市主、次干路两侧按4a类考虑, 结合地铁环评报告, 一般布置于此范围内的风亭和敏感建筑物的距离按15 m控制。

1) 西安地铁3 号线在建车站A站的大里程端风亭。经过现场踏勘、实际调研及方案分析比较后, A站的大里程附近的居民住宅楼和酒店不能拆除, 附属征地范围极其有限, 为减少风亭占地面积, 合理布置风亭, 活塞风亭只能做单活塞风亭。故大里程端出地面的风亭为1 个活塞风亭, 1 个排风亭, 1 个新风亭。除新风亭可以做敞口低风亭外, 排风亭、活塞风亭与出入口相结合做高风亭, 详见图1。

设计过程中, 排风亭出口、活塞风亭出口与出入口应保证《地铁设计规范》要求的5 m高差, 避免火灾时烟气由出入口“倒灌”至车站内; 排风亭出口距活塞风亭出口5 m距离; 还应满足其出口距居民楼的直线距离不应小于15 m的环评要求。为降低风亭高度, 排风亭和活塞风亭在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前提下做成了顶出高风亭, 此方案存在一个较大问题是, 风亭高度较高, 虽然后期建筑专业对风亭外立面做了装饰处理, 但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2) 西安地铁1 号线已建车站B站的小里程端风亭。B站位于环城东路与长乐路十字口东侧, 车站小里程端风亭处于商业区, 且紧邻环城东路下穿隧道, 此处用地紧张, 风亭无独立设置条件, 因此与朝阳大厦结合设置, 朝阳大厦为商住两用, 裙房作为商业使用, 塔楼为住宅。

在与朝阳大厦结合过程中, 由于附属风道较短, 隧道风机布置在朝阳大厦地下室, 为减少地铁过多的占用朝阳大厦的商用面积, 活塞按单活塞设置。综合考虑后隧道风机的对外消声器与活塞风道的消声器和设于竖井里, 为满足消声器风速及过风量的要求, 活塞风井适当做大, 经过消声器厂家计算, 消声器长度由常规的3 m改为3. 5 m, 以达到降低噪声目的。

新风亭进口不应处于排风亭、活塞风亭出口的下风处, 且风亭5 m范围内不应有阻挡通风气流的障碍物, 因此新风亭出口设于靠近主干道的西立面最底端; 根据地铁技术要求活塞风道不宜超过40 m, 为减少活塞风道长度, 活塞风亭出口设于靠近车站的南立面最底端, 且活塞风口和新风口之间保证规范要求的不小于10 m的距离要求; 排风亭出口设置于西立面, 高于新风亭出口5 m设置。除此之外还应特别注意, 活塞风亭出口和排风亭出口距离塔楼的直线距离不应小于15 m的环评要求。

本站小里程端的设计重点在于各风亭进出口之间距离及活塞风亭、排风亭距塔楼的距离控制。设计时应特别注意消声器设置于竖井时, 应核算原消声器的规格是否满足过风量、风速要求; 在活塞风道内设备特殊布置时, 应与消声器厂家及时沟通, 以核算住宅处的噪声是否超标。这两个问题为设计过程中容易忽略的地方, 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

2. 2 异味对风亭布置的影响

实际设计中会碰到风亭布置在产生特殊异味的建筑物旁边。如西安地铁1 号线已建车站B站的大里程端风亭。

B站大里程端风亭无独立设置条件, 与白马大厦结合, 白马大厦为商住两用, 裙房作为商业使用, 塔楼为住宅。

在与白马大厦结合过程中, 由于白马大厦裙房南立面底部有厨房排风口, 且无调开的条件, 为避免油烟经过新风道进入车站内部, 对车站空气造成污染, 因此新风亭进口不能按常规布置于结合建筑物底部, 布置时, 排风亭和活塞风亭出口设置于底部, 且出口之间距离不小于5 m, 详见图2, 新风亭设置于裙房顶部, 距排风亭出口、活塞风亭出口大于10 m, 为避免排风亭、活塞风亭排出的风向上由新风亭进口进入车站, 新风亭的进口设置于风亭的北侧, 详见图3。

设计中, 我们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会产生异味的建筑物, 在方案阶段应考虑各种会产生异味的建筑物对地铁车站空气品质的影响, 最好是能调开, 避免对地铁车站产生影响, 如果因为周边环境限制, 异味污染源无法调开时, 则应尽可能的拉开新风亭进口与异味污染源的距离, 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

2. 3 风亭出口百叶的设置

侧出高风亭设置时, 应充分与周围环境相结合, 各风亭进出风口应尽可能避开主干道, 以减少对景观的影响; 侧出高风亭设置结束后, 还有较为重要的一步, 就是风亭百叶的计算, 因为风经过风道内风速和风亭百叶的风速不一致, 如果风速过高, 风亭百叶会被吹落或者吹变形; 火灾时, 排风百叶或者活塞风百叶不能有效排烟, 烟气不能及时排出。因此, 侧出高风亭的出风百叶应根据各条线的总体文件进行计算。

3 结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地铁建设的不断推进, 城市的地铁风亭越来越多, 设计风亭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设计中, 风亭的设计首先要满足防排烟要求, 其次避免生搬硬套, 在把握规范和环评报告的基础上, 结合各车站的风亭特点和车站周边条件, 合理设置风亭。

参考文献

[1]GB 50175—2013, 地铁设计规范[S].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探讨 第8篇

关键词:地震PSA,地震危险性,一致危险性谱,不确定性

引言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以及由此引起的海啸, 造成了福岛第一核电站7级核事故, 使人们认识到外部事件能对核电站造成严重的影响。福岛事故发生之后, 我国核安全当局对外部事件也倍加重视, 包括地震事件。国外地震事件对核电厂的影响评价工作开展的较早, 评价的方法也较为成熟, 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地震裕量分析 (SMA) 和地震概率安全评价 (SPSA) 。地震危险性分析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SHA) 则是SPSA工作中的必须的、首要的工作, 本文将在研究美国SHA方法的基础上概括介绍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不确定性的处理和一致危险性谱 (Uniform Hazard Spectrum, UHS) , 并对危险性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要对某一厂址的给定设施进行地震PSA, 最基本的前提是要得到厂址相关的地震危险性曲线, 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目的正是得到地震危险性曲线。地震危险性曲线是指选定不同地震动参数 (加速度、速度等) 下的年超越频率。危害性曲线通常由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PSHA) 方法[1]得到。地震危险性分析共包括4个步骤:震源特征和评价、地震重现、地面运动衰减关系和危险性曲线, 四个步骤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

1.1 厂址附近震源的描述和评价

地震危险性分析中首先必须明确和定义厂址附近的特征, 其特征常用地震危险性模型中的参数来定义。震源的地震危险性模型中使用三种类型的震源:点源、线源和面源[1]。通常在实际的厂址地震危险性计算中, 把线源和面源离散为点源。断层或断层区域用线源来建模, 那些不能用断层很好的定义的震源区域, 通常使用面源来建模。对于线源或面源的地震活动性, 每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的平均地震发生率在整个震源内是一样的。震源对厂址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描述, 如地震活动性、震级和距离等。由于运动预测模型要求测量震源到厂址的距离, 那么必须描述和距离相关的参数的震源位置的空间不确定性[3]。

震源的描述通常用公式 (1) 表示的概率分布来表示:

r为震源到厂址的距离;fR (r) 为概率密度分布函数;rmin为震源到厂址的最短距离。

1.2 地震重现关系

实际的地震发生频率通常都是利用以往的地震信息来重现, 地震重现的目的是确定每个震源或震源区给定震级的年发生概率, 通常使用Gutenberg-Richter定理[4], 如公式 (2) :

其中, λm为震级mi的地震的年超越概率, 这里的震级是指矩震级MW;a和b通过震源活动的数据库的追溯获得。如果给定地震发生的震级的上下限, 即m0和mmax, 则, λm可以表示为公式 (3) 。

其中, V0为震级为下限m0时的再现率[2]。在这一公式中, 对下限的确定通常可以达成一致, 而对于上限通常是不确定的, 要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考虑取值。对于给定的m0和mmax, 则可以使用概率密度函数fM (m) 来定义震级M的发生概率, 如公式 (4) :

那么平均再现率可以表示为公式 (5)

1.3 地震动衰减关系

通常地震发生在位于厂址一定的距离, 经过土壤岩石等介质传播到厂址, 由于土壤岩石等能吸收一定的能量, 那么就形成了地震动的衰减。通常凭经验使用震级和距离的函数, 确定衰减关系。在美国, 对西部地震发生频率较为频繁, 则使用强震动记录来分析衰减关系, 对于中东部, 由于可使用的记录较少, 则使用随机模型来确定。衰减关系的函数形式反映了使用的衰减技术, 通常假设峰值震动参数是对数正态分布的, 那么则有公式 (6) 和公式 (7) :

其中, z’是中值震动参数;σlnz是参数lnz的标准偏离;Ci是衰减系数。g (s) 指和特定的震源类型的关系, g (site) 可以修改为反映特定厂址的土壤条件。对每个地震区, 震动参数的条件超越概率可以表示为公式 (8) :

其中, Ф为正态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

1.4 危险性曲线

由以上的震源评价结果、重现关系和衰减关系, 如果只考虑震级和距离对厂址的影响, 那么地震动的年超越频率可以用公式 (9) 来描述:

其中, v (z) 是地震动参数水平z的年超越频率;λi (m0) 震区i内的阈值震级的平均年超越概率;fMi是震区i内的震级概率密度分布;fRi是介于震源i和厂址之间的距离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P (Z>z|m, r) 是事件震级m距离厂址距离r处的地震动参数超过水平z的条件概率。假设地震震级低于下限值m0时地震没有危险性[5], 则可以统一考虑震级的上下限以及震源与厂址间的距离, 公式 (9) 可以简化为公式 (10) :

其中, fX (x) 是变量x的联合分布, 这里的变量x是指震级m和距离r。把所有震源的超越概率加起来, 就可以得到地震动的总的超越概率。由于震源区的复杂性、再现和衰减关系的经验不足, 通常用数值方式来近似计算。

危险性曲线通常用地震动参数 (如峰值地面加速度PGA或给定频率和阻尼比下的谱加速度Sa) , 的年超越概率来描述。结果曲线的表达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纵坐标为年超越频率的对数, 横坐标也是地震动参数的对数, 即对数-对数形式;另一种是纵坐标为年超越频率的对数, 横坐标位地震动参数的线性值, 即对数-线性形式。危险性变化通常可以用百分比危险性曲线来表示, 如图2[3], 分别显示了均值、15%、50% (中值) 和85%的危险性曲线。

其中85%的曲线定义了一个这样的震动水平, 有15%的被超越的可能, 或者85%的可信度认为不被超越。任何一个选定的地震动参数, 都可以用危险性曲线的方式来描述。但早在地震PSA中, 推荐使用PGA和5%阻尼比的谱加速度。

2. 不确定性的处理

由于地震本身的复杂性、对地震认识的有限性和资料的局限性, 通常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需要对不确定性进行处理分析。通常不确定性的处理使用逻辑树 (logic tree) 的方法。由一个问题按逻辑关系派生出一连串的子问题, 使原本难以下手的大问题逐渐分解为容易着手解决的多个小问题, 这种分析方法就叫做逻辑树分析方法。

图3[6]为美国中东部地区由地震导致的危险性的逻辑树的例子, 来自USGS2008年的公开文件。该例子中, 仅给出部分树的分支, 实际上在一棵PSHA逻辑树中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分支。每个分支定义一个不同的危险性模型或危险性曲线, 每个分支都有一个相关的概率或权重。逻辑树中每个分支的结果, 用相关的权重加权起来就可以得到地震动的年超越频率, 也可以得到估计百分位带。

3. 一致危险性谱

过去的地震PSA中, 多使用PGA作为代表性的谱形状来给定超越率, 那么, PGA在地震PSA中就作为主要的危险性变量, 和给定超越频率相关的响应谱则由特定超越率的PGA缩放而来。然而, 在最近的地震PSA中, 考虑使用地震动的谱加速度作为超越频率的独立变量。图4[2]为以不同频率下的谱加速度为独立变量的, 单自由度体系的典型的中值危险性曲线, 每条曲线有相同的阻尼比值5%。谱加速度是指振荡加速度响应的最大幅值, 每条曲线可以由任何振荡阻尼比值来确定, 在PSHA研究中通常使用5%的阻尼比值。如果在图4中考虑全范围的振荡频率, 那么和给定超越频率相关的响应谱, 可由和特定的超越率一致的谱加速度值来画出, 这样一条由谱加速度和振荡频率确定的曲线就叫做一致危险性谱 (Uniform Hazard Spectra, UHS) [2]。

图5[7]中给出了2个厂址的中值UHS, 其中U厂址为美国中东部的高频振动状况, 而Z厂址则为较低的高频响应。在一个足够高的频率处, 响应谱必须接近峰值加速度的值, 因为这个值表明激发单自由度振荡的必须得能量。以前的PSHA中, 对UHS报告和PGA渐进线的意见不一致, 通常把频率阶段值的选择留给后面的易损性分析。后来, 美国风险工程公司推荐美国中东部地区的UHS的截断值为100Hz[8], 这一截断值的选择和震动在岩石中的传播的原理模型是一致的, 大部分的工程师和地震PSA分析师关注固有频率低于25Hz的结构和设备的响应。另外, UHS可以用不同的危险性变量来描述。UHS可以用来作为地震PSA的输入。

4. 讨论与总结

地震危险性分析中主要由四个步骤组成, 首先评价地震活动, 确定震源特征;然后重现地震, 以确定每个震源或震区内不同震级的地震每年发生的频率;再应用震动和距离的关系来进行衰减, 以得到传播到厂址的地震动;最后得到震动参数和年超越频率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危险性曲线。这四个步骤中使用的方法都是成熟的, 广泛的应用于地震PSA中的一个输入——地震危险性计算中。尽管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一些具有争议的问题, 比如数据的不足、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等问题, 总体说来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是成熟的[9]。

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中最大的困难是缺少足够的技术数据, 没有足够的有良好测量记录的地震资料供研究使用, 对那些有良好测量记录的可用的地震, 又不能解释所研究的厂址附近的地震情况。而其他一些早期的地震数据和地质信息不能直接应用, 那些数据主要是推理的, 而不是直接的得到的。对那些从来没有强震动地震记录的厂址, 这种困难情况更加凸显。如何诠释数据稀缺的问题在专家之间引起了较大的争议[8,10], 如何有效地使用专家的意见和见解, 不只是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关于如何使用专家的问题, 出版的相关的导则, 解决了这一问题[9]。

由于数据的缺乏、经验认识的不足, 危险性分析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这就引起了对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的探讨。在危险性分析中每个步骤中都存在不确定性, 具体说来主要包括地震带的结构和范围边界、震源的几何参数、震源地震活动的详情、衰减关系的选择和随机模型的选择。还有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来源是从地震动参数的转换的计算, 如加速度。专家从不同的方面来解释不确定性的问题, 形成了许多的合理模型。地震危险性模型是对这些不确性来源的科学解释。从决策的角度来看, 不同的模型以及专家间的合理分歧的意见, 反映了对不确定性来源的解释。使用不同的模型得到的堆芯损坏频率的计算结果在同一个量级范围内[11]。所以分析结果还是比较可靠和实用的。

融资矿的风险性分析 第9篇

融资矿主要指的是铁矿石的贸易融资, 传统融资矿模式主要是如果以国内银行平均在90天左右的短期贷款额度为保证, 通过海外贸易渠道在国外银行开出信用证, 进行进口铁矿石的采购。在销售顺畅的情况下, 既可利用国内外银行利差和货币汇差的优势, 又可以利用借还贷的时间差产生一定的资金运作空间。

事实上, 现在铁矿石的贸易商在获得银行信用证完成铁矿石进口后, 不仅可以将铁矿石在现货市场上出售, 还可以让保税区为这批进口铁矿石提供保税仓库, 并拿到相应的标准仓单, 随后融资人带着仓单能向另一家银行申请仓单质押业务。一旦获准, 贸易商将再获得一笔贷款资金。

二、融资矿产生的动因

1. 信贷紧缩带来对融资需求的影响

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 银行信贷开始出现紧缩状态, 这不仅对房地产行业会产生影响, 对其相关产业也会产生影响。从历史角度来看, 每次金属商品融资旺盛之时, 都是国家开始信贷紧缩的时候, 这使得很多企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带来经营困难。大宗商品贸易融资, 特别是金属类商品融资对于这类企业来说就是重要的资金来源方式。通过囤积铁矿石去银行做抵押贷款, 造成了信贷紧缩是催生融资矿的主要推手之一。

2. 趋利因素对融资资金的需求

由于企业开立信用证进行融资矿业务只需缴纳20%~30%的保证金, 加上保税区内各外资银行美元信用证利息成本一般在1.5%左右, 人民币信用证一般在2.5%~3.5%。贸易商对融资方的报价一般会高于银行利息成本, 在贸易融资中融资方综合成本一般在6%~7%。尽管这一融资成本与国内贷款成本接近, 但是实际上国内贷款限制较多, 且还往往有上浮, 故综合来看, 贸易融资成本仍相对较低。考虑到国内资金面比较紧张, 如果利用融资矿所募集的资金投入到国内融资市场上, 至少可以获得10%以上的利息收入。这使得融资矿模式具有了套利的空间。近年来,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来说单边升值空间较大, 利用融资矿的模式可以囤积人民币而抛售美元, 随着人民币升值再不断买回美元, 从而使得融资矿模式具有套汇的空间。

三、融资矿风险分析

1. 从商品属性来看融资矿的风险

(1) 价格下跌带来企业经营风险。作为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融资矿来说, 铁矿贸易商利用信用证来融资并购买现货铁矿石, 目的是通过贸易融资来解决临时资金短缺的问题, 只要在未来可以将现货铁矿石出售, 就可以归还资金。不过如果面临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 或者铁矿石价格持续处于较低水平, 那么铁矿贸易商将会出现亏损无法归还资金。并且, 参与铁矿石贸易的贸易商或者厂商通常企业规模较大, 在地方经济体系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与之相关联的企业也较多, 一旦出现资金断裂无法持续经营, 甚至出现倒闭现象的话, 那么会带来一系列的关联效应, 对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2) 下游需求减弱造成库存过剩。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的出台, 使得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对钢铁的需求开始减少, 这使得国内对铁矿的需求不足, 下游行业对铁矿石的需求逐渐减弱。国外由于经济的复苏缓慢, 对于与钢铁相关的产品需求也并未得到有效提高。相比之下, 铁矿石的进口量却在逐年升高, 贸易商和厂商的库存也在不断升高, 这使得高库存的风险不断加大。随着铁矿石的库存量的不断攀高, 使得铁矿石的供给量会远远大于下游行业实际的需求, 最终会导致价格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 从而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

(3) 铁矿石本身特征带来的流动性风险。相比其他金属类商品, 铁矿石的流动性较差。铁矿石的交易基本都是以长期合约确定下来的交易, 这种方式保证了长期交易的延续, 对于交易双方都可以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这种方式也使得铁矿石的交易无法轻易进入, 因为对于交易双方来说, 如果一旦违约, 违约成本过高, 并且这种成本也无法转嫁出去。因此铁矿石交易更多是在传统的厂商、贸易商之间进行, 也使得铁矿石的交易流动性较差。铁矿石的不易保存, 仓储成本也较高, 这也对铁矿石的交易带来一定的风险。

2. 从金融属性来看融资矿的风险

(1) 资金断裂带来的信用风险。铁矿石的融资资金来自于银行, 通常只有90天的周转期。那就意味着90天内持有融资资金的一方不能出现资金断裂, 否则会出现无法还款的局面。而一旦出现该局面, 就意味着融资矿的模式将会面临着信用风险, 银行将会加紧对铁矿石融资的控制, 使得其他铁矿石的融资方无法获得资金, 从而带来整个行业的资金短缺的局面。超日债事件的发生使得信用风险的问题暴露出来, 这也会使得银行方加大对各种融资方式的信用评估。如果铁矿石的贸易商或者厂商在下游行业无法提振需求的情况, 仍然通过融资矿的模式不断进口铁矿石, 最终会爆发同等程度的信用风险。

(2) 融资矿未参与套期保值的风险。国内融资矿市场和铁矿石期货市场发展时间均不长, 成熟度都不太够。同时, 铁矿石期货市场总体量能比较小, 截止到2014年3月7日, 大商所铁矿石期货指数空头持仓约2500万吨, 而融资矿量约4500万吨, 期货持仓中再扣除部分投机的头寸, 可见融资铁矿在期货市场参与套期保值的量很小。这意味着, 在铁矿石现货价格不断下跌的时候, 融资的铁矿石价值在不断下降, 没有保值的结果必然逼迫融资方通过抛售铁矿石减少损失, 这也使得铁矿石会不断承受价格高压, 难以恢复至原来的价格水平, 使得铁矿石厂商和贸易商的亏损不断加大。

(3) 融资矿的资金趋利性流动可能会带来系统性风险。国内众多行业面临资金困难问题, 其中房地产行业尤为突出, 因此房地产行业的企业, 特别是中小型的房地产企业, 愿意为融到资金还给予较高的利息, 而融资矿的部分资金则会流向房地产行业。由于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愈加严厉, 一旦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出现问题, 资金链断裂, 进而会带来融资矿的厂商或贸易商无法还款, 导致银行的坏账增加, 使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增加。利用融资套汇的资金在近段时间也面临人民币贬值, 套汇空间大幅缩小, 与融资成本相比几乎一致, 这也说明融资矿所得到的资金有可能回收不到正常利息收入。

四、小结

融资矿模式对于铁矿石厂商和贸易商来说是成本较低、融资便利的贸易融资方式之一, 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都不乐观的情况下, 必须在政府正确引导和监管前提下, 由企业和银行通过市场的方式来合理使用, 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规避融资矿模式所带来的风险, 为我国经济实现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汝栋.构筑大宗商品风险的“防火墙”[J].中国外汇, 2012, (05) .

[2]李玫.大宗商品融资风险研究----以融资铜为例[J].市场周刊, 2013, (06) .

[3]刘丽.我国铜加工企业价格风险分析及规避对策探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1, (06) .

[4]苗琳.浅析外管局新规对融资铜贸易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13) .

浅析医院火灾危险性及对策 第10篇

一、现状分析及成因分析

医院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人员密集场所, 同时由于其特性也表现在其他“密集”。主要表现为:人员密集, 除了医院的医护人员和住院病人 (多为行动不便的患者) 外, 每天来往与医院的患者、家属比较多。建筑密集;精密仪器和医疗设备密集;压力容器、化学试剂、被褥纸张等易燃易爆物品密集。

(一) 消防规划、意识不强

老一批的医院多为80年代建筑, 建筑本身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防火间距不足、消防水源、消防车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达不到现行消防技术规范标准等问题。甚至有的医院使用彩钢板建病房和设备生活用房, 耐火极限普遍较低, 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坍塌。

一些新建医院, 为了尽快投入使用,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未经消防审核、验收, 擅自投入使用。特别是建筑消防设施损坏、擅自停用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 易燃物品多

医院病房有大量的棉被、床垫等可燃物, 手术室、药房存放酒精、丙酮、乙醚等多种易燃化学试剂, 同时锅炉房、胶片室、高压氧舱等场所一旦管理使用不当, 很容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三) 电气线路老化、用电超负荷

随着科技的进步, 大型医疗设备与日俱增, 用电量增大, 同时, 因科室调整、更改原设计用途、设备陈旧和长期使用失检, 致使用电超负荷、电气线路老化、短路等火灾隐患大量存在。

(四) 弱势群体聚集, 自我防范能力低

医院为弱势群体聚集场所, 病人行动多有不便, 一但发生火灾, 疏散逃生困难。同时, 有的医院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对消防安全知识认识不足, 不重视火灾的预防和管理, 灭火器基本不会使用, 缺少正确安全疏散逃生等技能, 万一火灾发生时容易造成慌乱。

二、解决医院火灾隐患的方法对策

(一) 加强领导, 部门联合

医疗系统火灾隐患整治涉及面广、工作量大, 必须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 成立由政府牵头, 卫生、安监、发改、公安、财政、商务、工商、消防等部门为成员的隐患整治小组, 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 形成整治合力。

(二) 落实保障, 稳步推进

医疗系统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进行部署安排, 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医院要对单位内部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 建立健全档案。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 落实具体的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资金。

(三) 分级建档, 科学管理

执法人员要建立医疗系统区域性火灾隐患基础信息库, 将火灾隐患突出单位的人员、建筑、消防车道、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消防设施器材、市政消防基础设施、周边地理信息等情况逐一建档入库, 实施动态更新。综合评估火灾危险等级, 划分区域、类别, 分级预警监控, 分类逐步整治。

(四) 细化分工, 各负其责

病房管理人员应注意事项:1) 病房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 应保持通道畅通, 疏散通道上应设置疏散和事故照明设备, 以便火灾时进行疏散和扑救;2) 在输氧气时, 病房禁止用火与吸烟等;禁上病人和家属携带煤油炉、电炉等加热食品;3) 氧气瓶的开关、仪表、管道均不得漏气, 医务人员要经常检查, 保持氧气瓶的洁净和安全输氧, 还要随时检查用火、用电的安全情况。

胶片室工作人员应注意事项:1) 胶片室应独立设置, 室内要求通风良好, 避免阳光直射, 保持阴凉干燥;2) 安装电气动力设施;照明用电的灯具、线路、开关不得靠近胶片存放点; (3) 胶片应用纸袋加以保护, 竖式存放在铁箱中, 不同胶片要分开存放, 还要经常检查, 发现霉点及时擦去;4) 室内要严禁吸烟, 下班时必须切断电源。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注意事项:1) 室内要保持良好通风条件, 若采取机械排风, 不得循环;排风口应设在手术室的下部, 消毒间与手术室应分开设置;2) 控制麻醉剂、消毒剂 (如酒精) 等要做到即领即用, 不得在手术室内贮存, 用过的渗有易燃液体的载体 (如棉球等) 要随用随清理;3) 室内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等明火;禁止在使用易燃性麻醉药过程中, 使用电灼、电凝器、激光刀等;4) 室内非防爆型的开关、插头, 应在施行麻醉前合上、插好。必须等手术完毕, 乙醚蒸气排除干净后, 方可切断或拔去插头。室内应备有二氧化碳灭火器。

药库工作人员应注意事项:1) 药库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在医院一角或四周建筑不相连的地点独立设立, 不得与门诊部、病房等人员密集地点毗连;2) 易燃、易爆等危险性药品应另设危险品库存放, 并按化学危险物品的分类原则进行分类, 单独分开隔离存放;3) 存放量大的中草药库应定期摊开, 注意防潮, 以防发热自燃;4) 库内禁止吸烟, 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应符合防火要求。

(五) 加强宣传, 普及知识

医院要充分利用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加大宣传力度, 定期举行消防安全培训, 熟悉和掌握防火灭火、疏散逃生基本知识。进一步完善灭火预案, 加强演练, 提高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和组织人员疏散能力。

因为医疗系统这一主体的特殊性, 所以要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必须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基本原则, 加快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切实加强医疗系统消防安全管理, 达到“减少隐患存量, 控制隐患增量”的目标。

摘要:本文阐述了医院火灾隐患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分析了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 并结合实际,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为医疗系统的消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隐患,对策

参考文献

[1]浅淡如何做好医院消防工作.

高楼火灾危险性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高楼火灾; 危害; 逃生

中图分类号: X 928.7 文献标志码: A

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该类建筑给予了人们心理和生理上优越感、自豪感和舒适感,但也在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火灾是其杀手锏.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不断推进,城市建设走向集约型、紧凑型是今后城市发展的主要思路,但是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滞后的问题日益严重.

尽管《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1]明确要求10层以上高层建筑应具备防火条件,但目前高楼火灾依然层出不穷.面对此类火灾“防”是主要的.同时因为火灾有诸多危害性,若火灾发生,一定要沉着冷静,选择高效、安全的逃生方法和途径.

1 建筑起火的原因

在城市中人们基本在楼房建筑或高层建筑内生活和工作,由于人流量较大,生活方式多样,造成了诸多火灾隐患.建筑起火的原因总体可分为六类:① 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生活上如吸烟不慎、炊事用火不慎、取暖用火不慎等;生产上如用明火熔化沥青、石蜡或熬制动植物油时等.② 违反生产安全制度.③ 电器设备设计、安装、使用及维护不当.④ 自然现象引起,如自燃、雷击、静电、地震等.⑤ 纵火.⑥ 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筑材料选用不当.

2 高楼火灾特点

2.1 烟囱效应

高层建筑内部一般设置了数量不等的楼梯间、排风道、送风道、排烟道、电梯井及管道井等竖向井道.如果发生火灾,该类配置如同烟囱一样会助长火势,建筑越高,“烟囱效应”越明显.

2.2 蔓延速度较快

上海市消防局提供的测试数据[2]显示,100 m的高层建筑,畅通状态下,烟气30 s即可顺竖向管井扩散至顶层,整幢建筑瞬间即可形成“立体火场”.高层建筑助长火势的因素较多,一般情况下高度为10、30、60、90 m处的风速分别为5、8.7、12.3、15 m·s-1.

2.3 高层火灾扑救难度大

(1) 受举高车辆举高度限制.目前国内正常的消防举高车辆高度为50 m,个别配置高的可达到80 m,居民建筑每层高度为3 m左右,而商业大厦每层高度为3.8~4 m,因此举高车辆救援层为14层以下,若更高楼层的居民受困,救援工作将受限制.

(2) 消防员体力受限.训练有素的消防员可徒步上至12层或更高,但发生火灾时,电力系统失灵,电力设备不能正常使用,尤其是电梯.这种情况下,消防员需徒步上楼进行救援,并携带个人防护装置与救援灭火器材,如空气呼吸器、水带、水枪等,至少负重20 kg[4],额外的负重会消耗消防员大量体力,降低其战斗力及救援效率.

(3) 受登高路径限制.消防员可通过消防电梯、内部疏散楼梯、外部举高车辆到达起火层.一旦电力系统切断,举高车高度不够,消防员亦需徒步上楼救援,这将降低其救援力度[5].

④ 人员疏散困难.据测算,每层120人有1个疏散楼梯的情况下,在火灾时15层中所有人员疏散到地面约需19 min,30层需39 min,50层需66 min,而且实际火灾时情况会更加严重.同时有数据表明,火灾发生后,7 min内逃生是最高效和安全的,因此高层建筑火灾逃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人员的及时疏散意义重大[6].

3 火灾对人的危害

3.1 火灾辐射热

火产生的热能以热射线的方式传播.火灾发生时,放射物表面(火焰)的温度通常在1 000℃以上.而一般可燃物在空气中的自燃点始终低于800℃,当其受到火焰灼烤可能会燃烧.曾经有距离火灾现场200 m的建筑物,由于受辐射热作用发生了火灾[7].

建筑材料高温承受能力弱,易发生坍塌.现代建筑物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400℃以下可共同受力,超过该温度受力强度降低;对于钢筋混凝土梁、板,350℃以上钢筋端面变小而梁、板挠度增加;对于钢结构,其钢构件在300~400℃时强度便急剧下降,出现塑性变形,超过600℃则会失去承重能力导致结构坍塌,被困人员若不及时逃出将会有生命危险.

根据高层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可将建筑物划分成不同的耐火等级,但建筑材料耐火时限最多只有7.5 h.

3.2 火灾烟气产生及其危害

根据火灾时建筑物室内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可将火灾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初起期、成长期、最盛期和衰减期.其中最盛期火焰呈漩涡状,温度缓慢上升,最终室温可达800~1 000℃;此时建筑物结构强度遭到破坏,甚至产生变形和塌落.衰减期室温逐渐降低,每min下降7~10℃,但在较长时间内室温还会保持在200~300℃.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烟雾阻碍人们逃生和灭火.现代高层民用建筑内存放有大量塑料装修材料、化纤地毯和泡沫填充的家具,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和热量,消耗大量氧气.

火灾发生的各个阶段因为燃烧条件不同所生成的烟气成分也不一样.火灾烟气的危害(包括其对人体本身的危害)主要有:

(1) 一氧化碳中毒.当温度升高、分解加快时,氧气供应不足,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此时受困人员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

(2) 其他有毒气体.建筑中可燃材料在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甲醛、乙醛、氢氯化物、氢化氰等,对人体极为有害.据统计,有毒气体在火灾中造成的伤亡占死亡总数的40%~50%.[7]

(3) 缺氧.人在行走和劳动时平均每min需O2约1~3 L,火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其他有毒气体,同时燃烧消耗大量氧气,导致空气含氧量大大降低.剧烈燃烧时,含氧量仅为6%~7%,当含氧量下降至5%以下,人呼吸停止,数min后死亡.

(4) 高温.一般来说,人所呼吸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149℃.爆燃发生时,室内温度可达800℃以上,火焰本身或火焰产生的高温能将人烧伤、烧死;或由于吸入大量热气至肺部,血压急剧下降,毛细管破坏,导致血液循环系统破坏,直至死亡.

(5) 能见度较低.燃烧产生的一些有色烟雾和对人感官具有刺激性作用的气体,会致人无法看清方向.在视觉模糊、毒气围绕多重危险存在的情况下,被困人员逃生困难,同时,烟气有遮光作用,严重阻碍疏散和救援活动.

(6) 心理恐慌.人在非常态的环境下,心理状态是非常不稳定的,尤其在火灾中,视觉模糊,呼吸困难,极容易恐惧惊慌,严重阻碍灭火和逃生,造成人员伤亡.

4 建筑火灾的蔓延形式

建筑楼房内部设施配置方式和机构配置形式不同,亦会影响火势蔓延.常见的建筑火灾蔓延形式有两种:横向蔓延和竖向蔓延.

(1) 火灾横向蔓延:① 未设防火分区,如未设防火墙、防火门等;② 洞口分割不完善,由于建筑内门、窗、隔墙等构筑材料燃烧或失效,导致火势横向发展;③ 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④ 火灾通过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

(2) 火灾竖向蔓延:① 通过竖井蔓延;② 火势朝顶棚顶部蔓延;③ 火势由朝墙外窗口向上蔓延.

5 逃生建议

火灾具有突发性、蔓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在高层建筑火灾中这些特点尤其明显.为保证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火势和烟气蔓延特点,总结出以下四点逃生建议:

(1) 发生火灾时,尽量保持冷静,清醒分析灾情,合理选择逃生途径,切忌盲目从众.

(2) 10层以下被困人员可通过疏散通道逃生.若火势不大,可用湿被褥或毛毯包裹身体,同时护住口鼻.由于接近地面空气较上层的更安全,逃生时尽量低身前进,减少毒气侵害.若火势较大,切记不可盲目跳楼,避免不必要伤亡[8].

(3) 在火势不大时,10层以上的受灾居民,可向天台奔跑,寻找相邻单元的楼道乘电梯逃至楼外;若火势较大,则不可通过楼道逃生,应尽量找相对安全、醒目的阳台或窗口等待救援.

(4) 家中如有消防救援用品:缓降救援设备、防火毯、防毒面罩等,应科学合理使用,发挥其高效逃生的效果.

消防专家指出,降低高楼火灾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是被困人员的合理自救,因此救援装置的研究势在必行[8].结合建筑火灾特点以及市场上现有逃生装置的优点,认为一种可脱离建筑进行独立工作的逃生设备将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该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 所需能量由用户自身重力提供.这一方面可减少装置的制造成本,省去一部分供能模块,减轻装置重量,以满足更多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用户自身重量,可避免装置功能不足以及时常出现的供能问题,具有创新性.

(2) 瞬间响应性.即用户在使用该装置时,其各个功能单元可瞬间进入功能状态,增加了安全系数.

(3) 平稳性.该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升力和空气阻力能有效降低用户及装置重力所产生的向下速度,从而减少用户自身动量最终减弱着陆时与地面的冲击力,保护用户安全.

6 结 论

通过对高楼火灾危险性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 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管理不完善,如灭火

器材、消火栓压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损坏或出现故障,而且高层建筑材料耐火性能差,有相当一部分不满足国家建设标准,发生火灾后,不能有效发挥救援作用.

(2) 高楼火灾逃生装置的研制与设计案例越来越多,但仍存在相当多问题,装置的完善设计与普及将会极大程度上减少高层火灾的伤亡率.飞行式逃生装置将会成为一种崭新的救援用品,并在高楼火灾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3) 政府部门做好防火自救知识的宣传工作,高层建筑火灾坚持“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宗旨[9],提高居民安全素质、加强安全意识,普及火灾的扑救知识,提升自我保护和逃生自救能力等,有效降低伤亡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2] 邵荃,翁文国,郑雄,等.城市火灾案例库辅助决策方法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1):113-117.

[3] 李学美,任伯帜,刘新华.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消防及安全逃生策略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8):61-66.

[4] 中国消防在线.高楼灭火面临三大限制因素[EB/OL].[2010-12-07].http:∥www.119xs.com/.

[5] 贺艳漫.浅谈现代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状况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1):254.

[6] 童庆杰,权高峰,邵力.火灾事故中人的心理及行为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3):159-162.

[7] 周云,李伍平.防灾减灾工程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8] 中国消防在线.20层高居民楼火灾逃生案例[EB/OL].[2010-12-06].http:∥119.china.com.cn/.

二溴海因危险性试验研究 第12篇

二溴海因,化学名称: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英文缩写DBDMH,结构式见图1。主要用于工业循环水、景观喷泉、医院污水、水产养殖、食品加工的消毒杀菌灭藻,还可以用于保鲜库、气调库杀菌保鲜、口岸检验检疫处理消毒杀菌及疫区的防疫消毒[1,2]。

目前国内的化学品管理未对二溴海因的危险性做出明确规定,对于二溴海因危险性研究,现有文献也较少。我国《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危险化学品名录》均未收录二溴海因,欧盟也未对二溴海因做出明确的分类,这使得二溴海因常常按照一般化学品进行生产运输[3,4]。而根据《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以下简称《试验和标准手册》)附录6甄别程序,二溴海因的分子结构含有氮-卤原子团,可能具有爆炸性、氧化性等危险性,因此研究其潜在的爆炸性、氧化性、腐蚀危险性对于二溴海因生产、运输、储存都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为二溴海因的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5,6]。

1 试验

1.1 试剂

二溴海因(含量≥99%,Acros Organics)、溴酸钾(含量≥99.8%,粒径0.15至0.30mm,65℃下干燥至恒定重量至少12h,冷却后待用)。干纤维素丝(长度50-250μm、平均直径25μm,105℃下干燥至恒定重量至少4h,冷却后待用)。

1.2 仪器

75℃热稳定试验箱,主要用于测量物质在高温条件下的热稳定性,以确定物质是否太危险而不能运输。

C600微量热仪,用于测量处于同一温度区域的样品与参比物在单位时间内的能量差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从而测定各种化学和物理过程的热效应。

固体氧化性测试仪,OX-SOL固体氧化性试验装置用于测试固体物质在与某种可燃物质完全混合时增加该可燃物的燃烧速度或燃烧强度的潜力。

1.3 试验方法

1.3.1 75℃热稳定性试验

75℃热稳定性试验用于测试物质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以确定物质是否太危险不能运输。按照《试验和标准手册》,该试验分为无仪器试验和有仪器试验。首先将二溴海因分别按照无仪器实验进行测试。称取50g二溴海因放入烧杯中,加盖后放进烘箱。将烘箱加热到75℃,并保持恒温48h,观察二溴海因在试验期内是否出现着火或爆炸。以较早发生者为准。在试验期内二溴海因没有出现着火或爆炸,按照《试验和标准手册》,无需进行仪器实验[7]。

1.3.2 C600测试分解热

使用C600微量热仪对其分解热及起始分解温度进行测试。将适量二溴海因加入样品池中,向参比池内放入同样质量的惰性物质(三氧化二铝),将参比池和样品池装入C600微量热仪中,升温速率设置为1.5℃/min。通过控制软件观察反应进程,直至试验结束,并对放热峰积分得到放热焓值。记录放热起始温度和放热焓值,用于二溴海因的爆炸性筛选[8]。

1.3.3 固体氧化性试验

按照《试验和标准手册》中固体氧化性测试方法,将30.0±0.1g溴酸钾和干纤维素丝混合物按照质量比3:7、2:3、3:2配制,使用圆锥形漏斗将混合物做成底部直径70mm的截头圆锥体,覆盖在平铺于低导热平板上的环形点火金属线上。在大气压力、环境温度20±5℃下接通点火金属线电源并在试验期间内保持通电。按照同样方法对二溴海因和干纤维素丝按照质量比1:1和4:1配制的混合物进行测定。记录从接通电源到主反应结束的时间,作为分类依据[7]。

1.3.4 家兔皮肤刺激/腐蚀性试验

按照《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2005版)皮肤刺激/腐蚀性试验方法以1:1生理盐水对受试物进行家兔皮肤刺激/腐蚀性试验。

试验前日,将家兔背部脊柱两侧背毛剪掉,去毛范围左、右各约3cm×3cm。采用自身对照法。正式试验时,取0.5mL受试物直接涂抹于暴露皮肤上,用二层纱布(2.5cm×2.5cm)和一层玻璃纸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和绷带加以固定。另一侧皮肤作为对照。每只动物敷贴4h后,去除受试物、胶布和绷带,用温水清洗敷贴部位的皮肤。分别在1h、24h、48h、72h、7d、14d,观察记录敷贴部位的皮肤反应,按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进行皮肤反应积分和刺激强度评价[9]。

1.4 试验结果分析

1.4.1 二溴海因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

在75℃热稳定性试验中,二溴海因在48h内没有出现着火或爆炸,也未出现自加热迹象,样品状态无明显变化。按照《试验和标准手册》,该物质不属于太热不稳定不能够运输的物质。

1.4.2 二溴海因反应放热分析及爆炸性筛选分析

二溴海因的放热曲线图如图2所示。由图2,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二溴海因在179℃有一个放热峰,起始温度为157℃,结束温度为206℃,放热峰峰高而尖,放热时间仅为2s,放热焓值为384.8J/g。对二溴海因共进行三次平行试验,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从图2和表1可知,三组平行实验数据重复性较好,平均起始放热温度为159℃,平均焓值为387.3 J/g,按照《试验和标准手册》附录6甄别程序3.3(c)的规定:有机物或者有机物的均匀混合物含有具有爆炸性的原子团但分解热低于500J/g,放热分解起始温度低于500℃,则不需要进行爆炸性试验测试[6]。二溴海因放热起始温度为159℃,低于500℃,分解热为387.3J/g,低于500 J/g,因此,二溴海因不属于爆炸品,无需进行其他爆炸性试验测试。

1.4.3 二溴海因的氧化性分析

二溴海因氧化性测试的结果如表2。二溴海因与纤维素1:1、4:1比例的混合物,分别测试五次,燃烧时间均小于溴酸钾与纤维素按照3:2比例混合物的平均时间53s,但大于溴酸钾与纤维素按照2:3比例混合物的平均时间5s。依据《试验和标准手册》的判定标准,二溴海因具有氧化性,且在运输过程中按照《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应列入II类包装[10],氧化性较强。

1.4.4 卤代海因的皮肤刺激性/腐蚀性

二溴海因1:1生理盐水受试物的皮肤刺激/腐蚀性试验结束后,1h观察,动物试验部位均出现红斑、轻微水肿,两只雌性动物症状偏重;24h观察,出现严重红斑、严重水肿,均焦痂形成、水肿隆起超过1mm;72h观察,未见好转;第7d观察,2只雌性动物焦痂稍退、轻微水肿;14d观察,均完全恢复。最高积分均值为8分,属于强刺激性。

2 结论

(1)二溴海因在75℃热稳定性试验中未出现任何燃烧和爆炸现象,不属于太热不稳定而不能够运输的物质;且通过其分解热低于500J/g,放热起始温度低于500℃,不具有爆炸危险性,不属于爆炸品;但其放热温度较低,在其储运过程中应注意通风,避免热积累。

(2)二溴海因属于“5.1项氧化剂”,且氧化能力较强,其商品形态的颗粒状物质应在运输时列入Ⅱ类包装。在储运过程中,应与还原剂、易燃物质分开储存或者装载。

(3)二溴海因对皮肤具有强刺激性。在操作过程中,接触人员应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如需接触大量的二溴海因,最好佩戴防毒面具,避免吸入。

参考文献

[1]朱伟.试述二溴海因的应用技术和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150ZHU Wei.The DBDMH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trend[J].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2011(2):150

[2]陈常森,李西标,邵柏,等.二溴海因消毒剂的杀菌原理与应用[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7,30(4):122-124CHEN Chang-sen,LI Xi-bao,SHAO Bai,et al.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of dibromohydantion disinfector[J].Chinese Journal of Frontier Health and Quarantine,2007,30(4):122-124

[3]王利兵,于艳军,李宁涛,等.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1):82-85WANG Li-bing,YU Yan-jun,LI Ning-tao,et al.Statusand trend of safety technology research for hazardouschemicals in China[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Technology,2008,4(1):82-85

[4]张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术,2007,3(6):93-96ZHANG Li.Discussio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danger-ous chemical from the correlative problems of dangerouschemical registration[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Technology,2007,3(6):93-96

[5]王亚琴,谢传欣,张宏哲,等.发达国家实施GHS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6):123-127WANG Ya-qin,XIE Chuan-xin,ZHANG Hong-zhe,etal.The implementation of GHS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and the experience for our nation[J].Journal of Safety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6):123-127

[6]周琦.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的研究[D].江苏:江苏大学,2005ZHOU Qi.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zation of the safetysurveillance of dangerous chemicals[D].Jiangshu:Jian-gsu University,2005

[7]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实验和标准手册.第五修订版[OL].http://www.unece.org/trans/danger/publi/manual/Rev5/ManRev5-filese.html,2009-01/2011-09

[8]黄艳军,谢传欣,曹居正,等.过氧化氢异丙苯热稳定性与热安全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6):1-6HUANG Yan-jun,XIE Chuan-xin,CAO Ju-zheng,et al.Study on thermal stability and thermal safety of cumenehydroperoxide[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11,21(6):1-6

[9]卫生部.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2005年版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RC Toxicity Testing and As-sessment of Chemicals(2005)

上一篇:机收技术下一篇:绿色食品生产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