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林带建设范文

2024-06-24

防火林带建设范文(精选10篇)

防火林带建设 第1篇

一、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一) 建立健全领导服务体系

成立了“国家重点公益林生物防火林带工程领导小组”, 由场长担任组长, 主管业务的副场长任副组长, 成员由场属各单位一把手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抽调5名工程技术人员专项负责, 具体服务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同时与各林区签订责任书, 层层落实, 初步形成了健全的领导服务体系, 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二) 建立专家支撑体系

在省市县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聘请有关专家及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 组建了项目建设专家组, 选定了技术指导单位, 实行技术工作专家负责制, 为生物防火林带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 建立了科技示范体系

组建了8名中级以上职称工程技术人员构成的生物防火林带项目建设技术指导队伍, 专职负责项目的技术工作。并在各林区开展了“三个一”活动, 即每个林区有一名懂技术的干部, 一名专职技术人员, 每个建设基地有一名技术骨干, 同时, 按照“先行试点, 示范带动”的原则, 建立示范林带, 辐射带动全场生物防火林带项目建设。

二、科学规划布局, 增强项目建设成效

为确保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取得成效, 立足林区实际, 明确提出了“以林养林, 以林护林, 大力营造绿色防火林带, 促进林区快速发展”的总体目标, 本着“突出重点、集中使用、因害设防、量力而行”的原则, 在总结前期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河南省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有关要求, 对全场重点公益林区进行全面规划, 编制了《毛集林场重点公益林区生物防火林带十年总体规划》, 和中短期计划, 分别区域、面积、标准完善了一图 (规划图) 一册 (实施方案) 一表 (规划表) 。

三、提高认识, 强化领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是实施生物防火林带项目的“总开关”。项目实施以来, 提出了“高标准、高质量、效益”的“三高”要求, 采取四条得力措施, 狠抓项目建设的基础工程。一是开好三个会, 即班子会、党员会、职工会, 层层传达上级会议精神, 把全场干部职工的“兴奋点”统一到生物防火林带项目上来, 打牢项目建设的思想基础。二是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生物防火宣传, 在全场上下形成关心生物防火林带营造工作的浓厚氛围。三是抓好教育培训。坚持每月开展1至2次生物防火专项教育培训活动, 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辅导, 使生物防火林带营造工作逐步入口、入脑、入心。四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公益林生物防火林带工程规划建设领导小组, 由场长担任组长, 主管业务的副场长担任副组长, 成员由场属各单位一把手组成, 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责任、定奖惩“四定”责任制, 为圆满完成生物防火林带营造任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四、科学规划, 分布实施

建成完整的生物防火林带网络体系, 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必须精心规划, 分布实施。为此, 我们按照河南省重点公益林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有关要求, 邀请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和市林业局的工程师来指导, 进行了生物防火林带10年总体规划设计, 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保证了规划设计的圆满完成。规划体现了“先易后难”的原则, 优先安排重点火险区、火灾多发区、自然保护区、世行贷款项目区、针叶纯林区, 施工容易的改建型林带和铁路、公路两侧的林带安排在一期工程, 阔叶林、幼龄林适当安排在二期工程, 未造林的宜林荒山荒地在造林时同筹规划, 全面实施“四同步”。依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公共管护支出项目管理的要求, 我们根据不同林带、不同立地类型、不同树种、不同郁闭度等条件, 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林带作业设计, 具体落实各项技术和经济指标, 在施工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出详尽的“施工作业设计说明书”和有关图表, 经审批后再组织施工, 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

五、注重质量, 严把“四关”

为保质保量搞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精心组织, 严格把关, 努力实线头年造林, 次年生长, 三年郁闭, 四年见效的营林目标。一是严把施工队伍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我们坚持“阳光作业”, 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招募施工队伍。二是严把造林整地关。以专业队施工为主, 以大兵团作战为辅, 定点挖穴, 每年冬季做好准备工作, 整地达到清杂干净, 带宽、株行距逐项验收, 绝不敷衍塞责。三是严把质量关。我们与有技术力量、育苗经验的苗圃场、育苗专业户签订育苗合同, 保证用一年生优质苗造林, 如栀子造林苗, 高30厘米以上, 地径不小于0.3厘米的苗木上山造林, 从源头上保证营林质量。四是严把种植质量关。由营林部门组织5名工程技术人员, 严格监督施工队伍按照林带造林标准种植, 确保成活率达到95%以上, 缺苗、缺株的必须于次年春季补植。据场调查, 近两年种植的生物防火林带平均高0.56米, 保存率达到92%。

六、严格管理, 确保效益

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以来, 建立了工程建设责任制度、招投标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等, 并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兑现奖惩, 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二是加强检查监督。按照防火林带高质量、高产出、高性能的要求, 分阶段、分层次认真检查验收, 场班子成员经常深入一线加强督查, 现场办公, 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凡没有达到设计标准的施工地段, 坚决推到重来, 返工费用全部由施工队伍承担, 此举极大地增强了施工方的责任意识。三是建立了林带档案资料, 工程建设进度、工程质量、林木长势、资金投入情况全部进入数据库, 实行动态管理;对经营活动中的特殊情况分门别类记入档案, 不断总结经验, 推动工作开展。四是多渠道筹集营造生物防火林带配套资金, 使配套资金全部落实到位。五是制定优惠政策, 调动专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统一选聘管护人员防火林带分段承包管理, 以林带的管理难易确定管护报酬, 对管理者执行绩效工作制, 年终考评, 重奖重罚;这些优惠政策。加强了生物防火林带的维护管理, 形成长效机制。

七、结语

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将继续加强项目建设, 再接再厉, 努力提高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水平, 推动重点公益林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本文主要对笔者所在单位有关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具体措施叙述, 分别对取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物防火,工程建设,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油茶防火林带丰产栽培模式探究 第2篇

速生丰产林的大力发展,形成大面积整齐的林相,林下可燃物不断增加,森林防火工作越来越严峻,预防森林火灾是林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森林防火工作的治本措施是营造生物防火林带[1].而林缘区域是发生森林火灾的最危险地块,发生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由农事用火或野外用火引起,从林缘引发火灾,因此建立林缘生物防火林带,将能有效地提高防火效果,联合乡是我县森林防火重点区域,长期以来木荷等生物防火林带因为种植者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群众营造的积极性不高,而靠政府投入来营造,资金又有困难[2].根据邱贵云等研究,闽北主要防火林带树种抗火性依次为油茶>火力楠>木荷>闽粤栲>杨梅>苦槠>观光木[3],因此利用国家发展油茶产业的契机建设油茶林缘生物防火林带来解决原有的木荷等生物防火林带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又占用林农的林地、坡耕地,还存在大乔木防火林带影响田边农作物的生长等诸多矛盾[4].通过在林缘不同地类种植油茶防火林带,探讨防火林带丰产栽培模式,为今后林业生产提供指导。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尤溪县联合乡联合村的联合乡电站一级站后山和山下荒田,地处118°08′05″~118°08′10″E,26°10′05″~26°10′15″N,海拔180~300m,坡向朝南,坡度15°~25°。土壤为花岗岩母质上发育的红壤,pH值5.6~6.0,土层较厚,立地质量等级为Ⅱ级。 属 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区,年平均 气 温18.9℃,≥10℃的.积温4480~4860℃,年均降水量1600mm左右,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100~2130h,年蒸发量1300mm左右,年无霜期300~310d,相对湿度80%左右,植被主要有五节芒、杉木疏林、杂竹等。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林缘空地、坡耕地、新荒田、五节芒老荒田上种植油茶生物防火林带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试验标准地面积20m×20m[5],四周设3行油茶做保护行,共设12个标准地。油茶防火林带的种植密度为2.7m×2.8m,油茶苗木用闽优品种1年生嫁接小苗[6].

2.2 试验实施

12月对营造油茶生物防火林带的规划用地进行林地清理,全面清除杂草杂灌,采用自然带状或块状整地方式按试验设计的株行距挖明穴,穴的规格40cm×30cm×30cm;清理水平宽度15~20m,每条连续长度1km以上,然后回表土,于2月种植油茶嫁接苗,苗木规格地径0.25cm、高16cm.栽植后于当年7月和第二年4月、7月各抚育1次,每次抚育均进行松土、除草并施复合肥20g/株[7].

2.3 调查方法

分别于1月、1月对各试验小区进行每木检尺,调查其全高、抽梢高及成活率和地径、冠幅、分枝数,测出每个小区的成活率、树高年净增量、地径年净增量及冠幅生长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造林当年的生长情况油茶造林当年的生长调查结果,见表1、表2.

3.1.1 油茶当年造林成活率比较。通过对油茶林缘防火林带造林后1年的幼树生长调查,可以看出,在林缘空地、坡耕地、新荒田、五节芒老荒田4种土地类型种植油茶的成活率都较高,均达到90%以上,其中林缘空地和坡耕地的成活率均达到96%以上。经方差分析,4种土地类型种植油茶成活率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8],详见表3.

3.1.2 油茶造林

1年的树高生长比较。油茶林缘防火林带造林后1年的树高生长表现为林缘空地生长最好,树高生长量达到29.3cm,坡耕地次之,树高生长量为28.3cm,新荒田生长最差,树高生长量为21.7cm.经方差分析,F=3.52,4种土地类型种植油茶当年树高生长的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

3.1.3 油茶造林1年的树冠生长比较。油茶林缘防火林带造林后1年的树冠生长表现为林缘空地生长最好,冠幅年生长量最高达到22cm,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数也最多,分别达到2.3枝和12.3枝;坡耕地和老荒田次之,冠幅年生长量为15.7cm;新荒田生长最差,冠幅年生长量为14.3cm,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数也最少,仅为1枝和4枝,经方差分析,F=1.34,4种土地类型种植油茶当年冠幅生长的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

3.2 造林3年幼树的生长情况

3.2.1 不同地类油茶造林3年的树高生长比较。油茶造林3年的幼树树高生长表现为林缘空地最好,高度达到142.7cm,第1年和前3年的平均树高生长量都最大,分别达29.3cm、42.2cm;坡耕地次之,树高达到130.7cm,新荒田生长最差,经方差分析,F=16.63**,说明不同土地类型种植油茶3年树高生长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这可能是林缘空地的林木遮荫,土地湿润,因此油茶生长快,而且向上生长,新荒田土壤板结,油茶生长不良。4种地类的油茶第2、3年树高生长量均高于第1年,说明树高有加快生长趋势。见表5.

3.2.2 油茶造林3年的树冠生长比较。从冠幅绝对生长量来看,油茶造林3年的幼树冠幅生长表现为林缘空地最好,冠幅达到72.3cm,新荒田最差,冠幅为49.3cm.从冠幅年均生长量比值来看,坡耕地的前3年冠幅平均生长量比第1年提高42%,老荒田的比值也较大,达1.22,说明坡耕地和老荒田在后期有较强的生长力。经方差分析,F=7.69﹡,4种土地类型种植油茶3年冠幅生长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这可能是第1年林缘空地的土地湿润,因此油茶生长快,而第2年后由于坡耕地、老荒田两种土地类型的光照较强,土质松,油茶生长快。

从树干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数来看,第1年与前3年的一级分枝数相差不大,4种土地类型种植油茶第3年的二级分枝数均比第1年大得多,尤其以林缘空地的生长量最大,达27.3枝,坡耕地、老荒田次之,为24.3枝,这与4种土地类型的冠幅生长相吻合。

3.2.3 油茶造林3年的地径生长比较。油茶造林3年 的 幼 树 地 径 生 长 表 现 为 坡 耕 地 最 好,达 到3.03cm,前3年平均生长量和第1年的比值高达3.32,说明其后期生长快,地径生长量林缘空地次之,地径达到2.93cm,前3年平均生长量和第1年的比值达2.55,从地径年均生长量比值来看,老荒田前3年平均生长量和第1年的比值达2.64,说明其后期生长加快,新荒田地径生长差,这可能与土壤板结有关。经方差分析,F=11.33**,说明4种土地类型种植油茶3年地径生长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这可能是林缘空地的林木遮荫,土地湿润,前期油茶生长快,后期生长减缓。坡耕地、老荒田第1年的光照较强,土地干旱,而第2年后油茶林适应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因而生长加快。新荒田土壤板结,油茶生长不良。

4 结论

4.1 在林缘空地、坡耕地、新荒田、老荒田

4种土地类型种植油茶的成活率都较高,均达到90%以上,其中林缘空地和坡耕地的成活率均达到96%以上。造林当年在林缘空地生长最好,其树高、地径、冠幅年生长量最高,分别达到29.3cm、0.35cm、22cm,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数也最多;坡耕地次之,其树高、地径、冠幅年生长量分别为28.3cm、0.28cm、15.7cm;新荒田生长最差,其树高、地径、冠幅年生长量分别为21.7cm、0.27cm、14.3cm,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数也最少。

4.2 油茶造林

3年的幼树树高和冠幅生长表现为林缘空地最好,分别达到142.7cm、72.3cm,坡耕地次之,树高与冠幅分别为130.7cm、67cm,新荒田的树高和冠幅生长最差,分别为114.3cm、49.3cm,从树干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数来看,一级分枝数相二级分枝数以林缘空地的生长量最大,达27.3枝,坡耕地、老荒田次之,为24.3枝,这与4种土地类型的冠幅生长相吻合。坡耕地和老荒田的3年与1年生长量比值大,表明坡耕地和老荒田的冠幅生长有加快趋势。

4.3 从地径绝对生长量来看,油茶造林3年的幼树地径生长表现为坡耕地最好,达到3.03cm,林缘空地次之,地径达到2.93cm,新荒田生长最差。地径前3年平均生长量和第1年的比值来看,坡耕地最高达3.32,老荒田次之达2.64,说明坡耕地、老荒田第1年的光照较强,土地干旱,而第2年后油茶林适应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因而后期生长加快。林缘空地由于林木遮荫,土地湿润,前期油茶生长快,后期生长减缓。新荒田土壤板结,油茶生长不良。

4.4 林缘空地、坡耕地、新荒田、老荒田4种土地类型均适宜种植油茶生物防火林带,林缘空地的前期树高和冠幅、地径生长均表现较好,后期是否生长减缓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新荒田均表现为生长差。

参 考 文 献

[1]陈存及,杨长职,吴德友。生物防火研究[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5.

[2]戴云喜,马桂莲,金建国,等。经济树种型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24(4):33-35.

[3]邱贵云,罗金旺,张鼎华。闽北主要防火林带树种若干问题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6):48-50.

[3]林家杉,邱尧荣。福建永安市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模式和效益分析[J].华东森林经理,,11(2):1-3.

[4]洪伟,吴承祯。试验设计与分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3-18.

[5]陈存及,陈伙法。阔叶树种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56.

探析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的措施 第3篇

关键词:生物防火林带 功能 问题 措施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林业局把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实施绿色防火作为预防林火蔓延,减少森林火灾损失和危害,促

进森林资源长治久安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组织制定了生物防火建设规划,专门做出决定明确要求各地把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的林火阻隔网络体系建设与林业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并采取一系列切实有力措施全面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使全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由此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绿色防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生物防火林带由1998年的35.5万公里迅速发展到2001年的46.8万公里,南方福

建、广东等部分省区已初步建成了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的林火阻隔网络体系。随着各地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其良好的多种效益正逐步展现出来。

1生物防火林带主要功能

1.1 防火效能高。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在森林边缘建立阻隔带,或将大面积集中连片森林的分隔成若干小区,一旦发生火情,可将火源阻隔在林缘之外,即使在林内着火,也可将山火有效控制在隔离带内,起到阻火、隔火和断火作用。拥有防火林带11万多公里,平均每公顷有林地密度高达15米的福建省,近五年来,全省森林火灾发生率平均每10万公顷3.9次,年均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44‰,都比前五年大幅度下降。森林火灾损失逐年减少,主要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防火意识普遍提高,防火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而初具规模的生物防火林带在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是功不可没。

1.2 经济效益好。木荷等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树种,不仅易于栽植,生长较快,而且材质优良,是制作家具和地板的上等原料。据调查,18年生木荷林带,平均1公顷活立木蓄积为126立方米,平均每公顷木荷林带年收入可达数千元。另据专家测算,以新造木荷防火、用材两用林带为例,按现价计算,每投入1元,到公益成熟期采伐,可创产值18.58元,投入产出比是1:18。如营造果树型防火林带,将林带建设与农民致富结合起来,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

1.3 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营造阔叶防火树种和经济果木林带,一方面可以改变单一林分为混交林,有利于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抑制森林病虫害、保持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在原来开设防火线的山脊上栽植防火林带,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森林面积,有效减少雨水对防火线的冲涮,对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有明显作用。一些地方在行政区域交界和山林权属界线处建造生物防火林带,使之成为防火屏障和清晰明确的权属界线,稳定了山林权属,减少了火灾和山林纠纷的发生,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促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

此外,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同点烧防火线、开设生土带都是防止林火蔓延的主要措施,但与后者相比较,绿色防火具有许多优势。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每开设1公里10米宽的阻隔带需占用1公顷有林地,全国目前38万公里需占用近40万公顷土地。二是节约投资。虽然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初期投入较大,但维护生物防火林带与维修“全光式”防火线相比,节省用工和经费,据了解,在防火线上种植木荷,4年后林带郁闭,每年维护1公顷防火林带需10个工,而维修1公顷防火线需67个工,对比节约57个工,按每个工20元计,每公顷可节约1140元,如果将目前全国的近40万公里机耕隔离带的一半改造成防火林带,每年仅维护经费一项即可减少支出超亿元。三是防止水土流失。防火线大多开设在山脊、山岗,这些地方一般坡度较大,长期去除地表植被,必将变成不毛之地,一遇暴雨,大部分土壤表土成被冲走,有的形成带沟、地槽,个别地段露出风化石。点烧防火线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偶尔还会造成跑火。营造防火林带则可避免上述弊端。

2 我国生物防火林带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在防火阻火中发挥了日益显著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全国平均每公顷有林地只有2.94米,且发展极不平衡,有的省区甚至还是空白。根据全国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规划,到建设期末,将建设林火阻隔带343万公里,其中生物防火林带188万公里,使全国平均每公顷有林地有阻隔带24.2米,其中林带13.2米,相当于666公顷为一网格,不仅可以基本控制重大、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而且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据测算,按规划完成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平均每年可增加收入30亿元,减少水土流失1亿多万吨。

3 生物防火林带工程营造的措施

生物防火林带工程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长期受益的防火基础性设施,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形成网络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步伐。

3.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生物防火林带特有的防火效能和多种效益,提高广大林区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对营造生物防火林带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使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为林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3.2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把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和森林防火发展规划,作为造林绿化责任制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发展缓慢、达不到标准的地区,应进行通报批评;对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或弄虚作假的,应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3 依靠科技,提高水平 一是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纳入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标准,促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二是加强防火树种的选优、繁育以及防火树种优化配置和提高抗火性能研究,大力推广生物防火林带营造适用技术。三是建立优良树种、优良品种的种源基地和苗木培育基地,为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培育优质种苗。

3.4 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一是建立完整的林带管理制度,加强林带动态管理。二是建立检查验收管护制度,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建立奖惩制度,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3.5 完善政策,加快发展 一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增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投入。二是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明确责、权、利关系,确保投资者权益。三是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实行更加优惠的税费政策。

防火林带建设 第4篇

关键词:生物防火林带,现状,问题,对策,安徽舒城

森林火灾是世界八大自然灾害之一, 是森林资源的头号大敌。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 烧毁大面积的森林资源, 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同时森林火灾还会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造成气候失调, 水土流失、洪水泛滥或水源枯竭。

生物防火林带是指由1种、2种或2种以上抗火性、耐火性强的树种组成的混交林, 林内温度低, 湿度大, 不易着火, 不易引起森林火灾, 可阻隔林火蔓延, 起到阻火、隔火和断火的作用。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森林防火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投资少、见效快、时效长, 既具有防火功能, 又具有绿化功能, 还能调整树种结构、防止水土流失、控制病虫害、界定山林权属等功能, 实现森林防火标本兼治, 能带来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舒城县地处大别山东麓, 皖中腹地, 位于北纬30°1′~31°34′, 东经116°26′~117°15′, 东连庐江、南接桐城市、潜山县, 西毗岳西县, 霍山县, 北邻金安区、肥西县;舒城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6.1℃, 最高气温为40.5℃, 最低气温为-14℃, 年平均降水量在1 034~1 596 mm, 年日照平均时数2 200 h, 太阳年辐射502 k J/m2, 年无霜期221 d。境内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日照充足, 四季分明, 无霜期长, 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县内地形复杂多样, 山地, 丘陵、岗地和平原相互交织, 最低海拔7 m, 最高海拔1 539 m, 有1 000 m以上山峰19座。长江一级支流杭埠河贯穿全县东西, 二级支流丰乐河绕北而行, 两河于三河镇大潭湾汇合, 流经巢湖, 注入长江。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龙河口水库 (现名万佛湖) 位于县境中部, 库容量8.2亿m3。全县国土总面积2 092 km2, 林业用地9.8万hm2, 有林地面积9.1万hm2, 森林覆盖率45.24%, 林木绿化率49.29%。

1 舒城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现状

截至2012年底, 舒城县共建设生物防火林带279 hm2, 面积446 hm2, 主要分布在国有小涧冲林场和6个重点林区乡镇, 生物防火林带主要树种以木荷、油茶、茶树为主。其中一级防火树种木荷、油茶营造的生物防火林带约占83%, 以茶树营造的生物防火林带约占11%, 其他防火树种营造的林带总占6%。

2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乡镇领导、森林经营单位负责人存在严重“重造轻防”思想, 不愿投入资金营造生物防火林带, 普遍存在侥幸心理。一旦发生森林火灾, 当森林资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 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扑救, 往往事倍功半, 得不偿失。

2.2 生物防火林带布局不合理, 没有形成网络化规模

当前,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主要分布在国有小涧冲林场和6个重点林区乡镇, 因资金短缺等多种因素, 生物防火林带没有连接成片、成线, 没有形成闭合网络, 相当部分乡镇和林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还是一片空白。

2.3 现有林带缺乏规范管理

现有生物防火林带缺乏规范管理, 存在重植轻抚育现象。有的林带自建成以来从未进行过抚育管理或管理过于粗放, 致使林带内杂草丛生、林带生长缓慢、林相差, 保存率低, 不能成林。加之大多数生物防火林带建在山脊, 因海拔高、气温低等因素, 成活率较低, 从而导致对林火的阻隔效果差, 防火效能低。

2.4 资金严重不足

当前,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省级财政森林防火项目建设资金, 县乡财政难以进行配套, 造成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任务重和资金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3 解决对策

3.1 提高认识, 落实责任

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和控制林火蔓延, 是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和重要措施, 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战略性系统工程, 也是各级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各级人民政府要从科学发展观角度加强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作为造林绿化责任制和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1,2]。

3.2 广筹资金, 加快发展

采取多种措施广泛筹措资金。在努力争取国家、省财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 县乡财政要积极筹措资金配套。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 按照“谁投资, 谁受益”的原则, 明确责、权、利关系, 确保投资者权益[3,4]。

3.3 严格把关, 确保质量

3.3.1 规划设计。

生物防火林带规划设计时, 要根据不同的林分、地形、人居环境决定防火林带的开设密度、宽度, 一般生物防火林带主带宽为20~30 m, 副带宽为15~20 m, 原则上不得低于15 m。生物防火林带设计以沿主山脊开设为主, 主要位置应设置在山脊线上, 沿山脊线两侧地段是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最佳位置, 因为山脊线易形成反向气流和林火的强大反向内吸气流, 能有效地阻止林火蔓延。在规划设计中, 侧重在县界、乡界山林交界处山脊线营造生物防火林带, 可有效阻止境外火。生物防火林带如能与自然防火体系 (如河流、山塘、水库等) 形成封闭体系则会达到最佳防火效能[5]。

3.3.2 树种选择。

生物防火林带树种选择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 优先选择防火性能好、耐干旱和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 如山脊防火林带选用木荷为主要树种, 山脚防火林带、土壤肥沃的地方, 可实行林果结合, 多种经营的经济林带, 选用油茶、茶树等, 进行连片栽植, 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3.3.3 备耕和种植。

新开的生物防火林带, 必须先清除带内的一切杂草、杂物, 可适当保留原生阔叶树, 然后, 按株行距2 m×2 m打穴, 打穴规格为40 cm×40 cm×40 cm, 20~30 d后适当施放基肥, 回填表土, 等待种植。

生物防火林带的种植最好在春、秋季雨天、雨后进行。木荷苗选用一年生健壮苗木, 油茶苗选用二年生大苗, 最好选在苗木未抽梢前, 雨中种植最好。为确保成活, 已抽梢的苗木, 必须剪去春梢。上山时先用黄泥浆浆根, 栽植时保持根系舒展, 树干直, 覆土后踩实, 压土保墒, 有条件的地方可铺塑料薄膜, 成活率较高。

3.3.4 抚育管理。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同样是“三分种, 七分管”,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质量直接取决于栽植后的抚育管理。抚育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修枝、割灌、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清除枯树落叶等, 种植后必须竖立标志牌, 严禁牲畜进入林带, 有条件的地方可派专人看护。

4 结语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在建设中要科学规划, 充分论证规划区域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 确保生物防火林带建成后对林火起到阻隔作用[6]。要选择优质防火树种如木荷、油茶等造林树种, 采用专业队施工作业方式, 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方案施工, 高标准验收, 确保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质量优良, 努力将全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绿色防火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谢雪峰.木荷育苗及造林[J].安徽林业, 2005 (3) :26.

[2]舒立福, 李惠凯.防火林带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 1999, 35 (4) :80-85.

[3]周子贵, 罗福裕.生物防火林带混交复层结构与配置及适地适树试验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 1996, 16 (3) :7-14.

[4]谭文雄, 徐高福.生物防火林带研究现状与建设展望[J].防护林科技, 2006 (3) :87-89.

[5]蒋钦斌.罗源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现状及展望[J].林业勘察设计, 2007 (3) :77.

高速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方案 第5篇

一、建设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美丽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建设乔、灌、花、草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搭配,针叶与阔叶相混交,集生态与观赏于一体、色彩多变的生态景观林带,进一步优化高速沿线生态环境,提升形象品位,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景观攻坚试点,为展现形象增绿添彩。

二、建设标准

林带设计为每侧宽50米,其中内侧20米为景观林带,外侧30米为生态防护林带。

(一)生态景观林带。乔、灌、花、草相结合,注重层次丰富、色彩多变,在过村口、道路互通等重点路段进行微地形处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效果。树种主要选择雪松、油松、五角枫、黄栌、黄金槐、金丝柳、碧桃、合欢、松柏,海棠、紫薇、大叶女贞、迎春、连翘、月季、紫荆、木槿、丁香等适宜品种,要求全部带土球,乔木树种苗木高度2-4米,胸径3-5厘米,花灌木苗高1.5米、冠幅0.6-1.0米。

(二)生态防护林带。林带设计要多树种搭配,块状混交。树种主要选择槐树、杨树、柳树、栾树、白蜡等常见本地适生乔木树种。苗木胸径4厘米以上,品字型栽树,密度55株/亩,整地规格为60厘米х60厘米х60厘米,营造返璞归真的森林景观。

(三)确认林带地界。按照林带宽度要求,在林带外侧设置边沟或护网,与农户耕作分清地界。

三、建设任务

(一)邯大高速。生态景观林带段全长25.5公里,每侧宽50米,占地3825亩,其中内侧20米区域面积为1530亩,外侧30米区域面积为2295亩。

(二)环城高速(东南环)。生态景观林带段全长14公里,占地2100亩,其中内侧20米区域面积为840亩,外侧30米区域面积为1260亩。

四、时限要求

(一)8月25日前,林业局按照本方案要求,完成景观建设规划设计、预算,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二)209月30日前,各有关乡镇要完成占地清查、合同签订、补偿资金拨付及林地清理等造林前准备工作。

(三)4月30日前,完成全部林木栽植任务。

(四)205月30日前,进行竣工验收。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成立由政府县长为指挥长的工程建设指挥部,统一协调,积极筹措资金,组织专业造林队伍,迅速推进工程建设工作。

(二)严格程序,规范管理。按照本实施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按程序报批后组织施工。工程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并聘请具备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全程质量监督。工程结束后,由各造林公司进行竣工自查,报林业局备案,申请验收。由林业局组织竣工验收,确保造林整地、挖坑、苗木、栽植、管理等环节质量,确保出精品、见成效。

(三)加强配合,各司其责。各有关乡镇、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林业局要当好参谋,搞好绿化工程的.设计和技术指导,按方案要求,实施工程造林,并搞好施工的组织管理;交通运输部门要搞好高速公路征地范围内线路绿化美化,把邯大高速和环城高速(东南环)建成全省景观绿化样板路;财政部门要千方百计保证绿化林带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林带建设需要。

防火林带建设 第6篇

关键词:防火林带,规划,木荷防火林,营造,技术

目前,对于世界各国而言,如何实现对森林火灾的有效预防,是大家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与挑战。在此过程中,通过防火林带营造技术,能够实现对森林火灾蔓延的有效阻挡。但是,如何实现防火森林带的科学规划,并借助木荷防火林带的设计来强化森林的抗火与耐火能力,以此来实现森林防火系统的搭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与探讨,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1 防火林带规划的原则与对策

1.1 规划原则

在森林系统中,实现生物防火林的规划设计,主要是为了使森林在发生火灾之时,能够具备较强的抗火能力,阻止火灾的蔓延,使其造成的影响与损失降至最低。开展防火林带的规划设计要遵循如下原则:首先,要做到因地制宜,以分类指导来实现科学规划,并强化对这一规划设计的实效性;其次,要针对主要存在的火灾特点来进行防火林带的规划设计,从整体上实现优化设计;第三,要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即在发挥出防火性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的获取;第四,实现林木树种培育类型的创新,兼顾提高改建与新建水平。

整体而言,可采用以上4个原则作为规划指导与约束条件,依照相关要求,做到统一规划与管理,进行合理布局,在充分发挥防火林防火功能的同时,实现林木经济价值的最大化,最终达到防火、绿化与经济效益三者的有机结合。

1.2 规划设置方法与种类结构

在规划设置方法上,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进行防火林带的设置,应该将林带、公路与河流等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个闭合网络。在提升林带防火能力的同时,针对防火林带的主要种类进行分别设计,以满足不同类型防火林带规划设计的需要,充分发挥不同林带的综合效益特性。

通常主要的林带种类与结构为:主干线防火林带、直线防火林带、林缘防火林带、林区公路、田边防火林带以及居民点防火林带,在规划中要按照相应宽度要求进行设计,确保相应防火林带在满足防火标准的同时,以完善闭合网络的搭建来充分实现自身的功能与价值。

2 木荷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2.1 木荷的生长特性

木荷也被称为荷树,为常绿灌木,喜光、耐阴,且对土壤有很强的适应性,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但是不耐严寒。主要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在肥沃且深厚的沙土中适宜生长,在相应较为贫瘠的土壤中也能够生存。将其作为防火林带的主要树种进行营造,主要是该树木的耐火性、适应性强,容易栽种与成活。在发生火灾时,木荷树叶水分含量大,一般情况树干能够避免受伤,加之其生命力顽强,第二年便能够萌发出新芽。

2.2 木荷营林技术

2.2.1 育苗

木荷营林需要经过育苗、营林与管理这3个环节来完成。在育苗阶段,要对种子进行科学采集与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在此基础上,对相应苗圃进行选择与整理,做好深翻、施肥与整地工作,并保证苗木所在地交通便利,靠近所要栽种的林带。

2.2.2 播种

播种前要对造林地进行清理,之后再挖穴植苗。

2.2.3 管理

培育管理阶段要做好疏松土壤、除草、施肥工作,并适时剔除潜伏芽,以保证木荷的健康成长。

以上营林程序要按照相应的技术要求来进行,为实现木荷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奠定基础。

3 具体实施建议

3.1 重视防火带建设

在森林培育与管理工作中,防火带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提高对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在实际践行林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将这一工作纳入其中并同步开展。

3.2 强化监管力度

要针对该项工作的开展做好规划设计与施工验收工作,强化监管力度,并制定完善技术标准。

3.3 实施分步推进

为了使生物防火林带工程能够稳步推进,实现防火林带的综合效益性,要在明确重点的基础上,采用分步推进的办法,在此过程中进行逐步完善。

3.4 以点带面科学施策

木荷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第7篇

1 林带设置

1.1 类型

根据林场森林防火需要控制的面积和自然地形、地势等情况, 林带与公路、河流等自然障碍阻隔带形成具有防火能力的闭合网络, 设置有主防火林带、副防火林带、田边防火林带。

1.2 布局

1.2.1 主防火林带。

主要布设在新造用材林基地周围, 场 (乡、镇) 界、工区界及集体林交界处的山脊上, 既起防火作用, 又是永久边界标志。

1.2.2 副防火林带。

布设在面积较大 (20 hm2以上) 的连片林地山脊上, 主要控制森林内火灾的蔓延, 并利用林带两侧林缘地开设人行道, 便于护林巡逻和经营管理[2]。

1.2.3 田边防火林带。

布设在林地与较大片农田交接处, 目的是预防农用火种引起森林火灾。

1.3 规格

从林场来看, 防火林带保护对象主要是杉木和马尾松、火炬松等针叶人工林。这些针叶人工林, 一旦发生火灾, 往往形成林冠火, 因此防火林带性能要求既能防地表火, 又能防林冠火。主防火林带宽一般应在20 m以上, 副防火林带一般应在15~20 m, 田边防火林带在10~15 m, 如遇陡坡、风口风道或针叶林带高地段, 防火林带应适当加宽3~5 m。

2 林带营造技术

2.1 采种

木荷4—5月开花, 果实9月底至10月初成熟。应在蒴果呈黄褐色微裂时采集。蒴果采回后先阴干1~2 d, 再曝晒3~4 d, 果皮开裂后过筛取种子。

2.2 育苗

圃地选择以中等肥沃的酸性砂质壤土为宜, 深翻18~24 cm, 施足基肥。采用宽床窄沟法作床, 床宽1 m、高15 cm。一般在2月下旬进行播种。播种方法多采用撒播, 播种量105~150 kg/hm2。播种后床面用木板轻压, 使种子与土壤密接, 用轻砂壤土或火烧土覆盖, 覆土厚度以种子半掩半露为度, 覆土后即盖草。播种后15~20 d就可发芽, 当幼苗出土70%以上即可揭草。3—7月拔草2~3次/月, 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结合松土施肥, 一般在幼苗侧根生长时, 进行第1次施肥, 浓度掌握由稀到浓。追施尿素3次, 每次22.5 kg/hm2;追施复合肥2次, 每次45 kg/hm2[3]。间苗一般在5月开始, 进行2~3次, 定苗株数为135株/m2。幼苗期应预防地老虎、蛴螬的危害。在管理良好的条件下, 一年生苗木可以出圃造林。起苗要有一定深度, 做到少伤侧根和须根, 不伤项芽和断苗干。起苗后在无风蔽荫处选苗, 适当修剪枝叶和过长根系, 经修剪后根幅为20 cm左右, 苗主根保留长度为:Ⅰ级苗25 cm、Ⅱ级苗18 cm、Ⅲ级苗15 cm, 并按规定标准分级扎捆, 苗根蘸黄泥浆。如不能及时运往造林地, 应进行假植, 苗木运输或上山造林时, 应保持根部湿润。

2.3 整地

防火林带一般沿山脊、山坡、山脚田边延伸, 线长面窄, 林地分散, 地况复杂, 有的地段是现有林, 有的地段是需要进行改造的生土带防火线, 不便用炼山清理林地, 可用化学除草剂灭草后挖穴营造防火林带, 如用0.5 L/m2威尔柏溶液, 或草甘膦除草剂, 灭除旧防火线上的杂草, 8个月后营造木荷防火林带已无药害, 木荷成活率可达90%以上。新造林地营造防火林带可与造林同步进行, 整地方式一般为块状整地。整地时按株行距定点挖穴, 穴规格依立地条件而定, Ⅰ、Ⅱ类立地挖穴规格为50 cm×40 cm×30 cm, Ⅲ类立地挖穴规格为60 cm×40 cm×40 cm。挖穴时先将表土搁在一边, 心土叠埂上, 然后再回表土于穴内, 并挖除树根、茅根、葛根和拾除石块。株行距为2 m×2 m或1.5 m×2.0 m, 初植密度为2 505~3 333株/hm2[4]。

2.4 栽植

苗木质量对造林初期生长影响较大, 应选择Ⅰ级 (苗高≥35 cm、地径≥0.4 cm) 、Ⅱ级 (苗高25~35 cm、地径0.3~0.4 cm) 木荷苗上山造林。造林季节以大寒至立春, 越冬芽萌发前最适宜。栽植时应做到“三随、三不、五要点”, “三随”即苗木出苗后应做到随起、随运、随造;“三不”即不伤根、不伤皮、不伤芽;“五要点”即栽深、打紧、根舒、茎直、不反山。

2.5 管理

木荷速生期较早, 为尽快发挥防火效能, 造林后应加强抚育管理, 前2年每年锄草、松土2次, 此后视林带生产情况, 每年抚育1~2次直至郁闭。防火林带立地条件较差, 林带郁闭前最好翻土抚育1次, 林带郁闭后每年或隔年抚育1次, 以清除林带堕落物等危险可燃物。营造木荷防火林带可采用乔、灌二层培育法, 即上层为木荷林, 下层把木荷培育成灌丛林, 上层木荷林要进行去萌修枝促进高生长。

3 病虫害防治

3.1 褐斑病

病原菌主要侵染当年的秋梢嫩叶, 亦可侵染当年老叶, 春梢少受其害。药物防治方法是用多菌灵50%粉剂300~400倍液, 10~15 d喷洒1次, 连续2~3次;或用退菌特50%粉剂800~1 000倍液, 10~15 d喷洒1次, 连续2~3次。

3.2 大袋蛾

1年发生1代, 一般7—9月危害最严重。防治方法:人工摘除虫袋;药剂防治, 在幼虫卵孵化盛期喷洒90%敌百虫、80%敌敌畏乳剂1 000倍液, 或40%乐果乳剂800倍液;消灭苗木上的虫袋, 防止害虫带入栽植区。

3.3 樟刺蛾

在幼虫危害期喷施90%敌百虫1 000~1 500倍液防治。

3.4 地老虎

幼虫为害苗木。防治方法:20∶00—22∶00幼虫出土逐床查损, 或清晨掘洞捕杀;傍晚在圃地堆放鲜草, 每天清晨揭草捕杀;毒饵诱杀;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5 蛴螬

蛴螬是金龟子幼虫, 主要为害幼苗根部。防治方法:冬季深翻, 耕时随犁拾出, 予以消灭;施用的堆肥、厩肥要充分腐熟, 以免金龟子产卵;适时提前播种, 使苗木提前木质化, 减轻危害;苗期施用50%马拉松80倍液。

参考文献

[1]陈存及, 陈伙法.阔叶树种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2]郭天亮, 李春志.五角枫防火林带营造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 2003, 17 (6) :55.

[3]黄平江.造林绿化知识问答[M].福洲: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木荷与茶叶林带生物防火效益分析 第8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木荷防火林带

1997年在盘台天吴尖岗脊上, 营造一处木荷林带, 宽20m, 长1 200m, 面积约2.4hm2。在小班纵向山脊, 土层厚约20cm, 营造防火林带。苗木选用健壮一年生一级合格苗, 高40cm, 地经0.5cm。根据自然地形, 沿山脊线、林缘线、山脚线进行设置, 林带方向与当地主风向垂直, 便于阻隔火源。在秋冬时全面清理杂灌, 块状整地, 在春季栽植之前进行2次回土, 先回表土, 再回心土, 以增加肥力, 春季在3月12日之前栽植结束, 栽植时先将苗根打好黄泥浆, 苗木随起随栽, 外调苗木进行了假植, 栽植按着“三埋两踩一捉苗”要求, 使苗木根系疏展、紧实。宕规:80cm×80cm×40cm, 株行距为2m×2m, 按品字形配置栽植宕, 林带宽15m。

1.2 以茶叶为主要树种防火林带

选用植苗造林, 苗木标准为一年生, 高20cm, 地径0.2cm的优质品种茶苗。用作防火隔离带的茶园, 采用单行条栽, 带与山脚方向一致, 行距140~170cm, 株距30cm左右, 每穴栽植茶苗2~4株, 苗高80~100cm时, 剪枝、培育树形, 可兼顾防火与采茶2种功能, 植苗时间为2~3月。林带宽15~20m, 长800m, 面积约1.33hm2。建带之前需全面清灌, 带状全垦, 垦挖深度25cm, 挖1m, 留1m生土带, 茶叶经过3年抚育, 即可达到既能采茶, 又能防火的作用。为早日使茶叶成园, 需对茶园进行施肥管理, 每年对茶园进行垦挖2次。茶叶林带现已成园, 可少量采摘。

2 结果与分析

早日郁蔽成林是木荷林带能发挥防火效益的重要指标, 经测定三年生木荷生长速度及投入见表1、表2。茶叶成园即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经测定, 3年茶林生长速度及投资见表3、表4。

(元/hm2)

从表1、表2可知, 木荷树种对土壤要求不高, 适宜性较强, 经过对比分析, 岗脊上栽木荷, 木荷好生长良好, 三年生苗高能达1.3m, 基本能形成林带, 管理较方便, 投入相对较低, 为4 035元/hm2。但木荷主要用于林火阻隔, 其他经济效益与茶叶林带相比低下, 只有待到木荷成林后, 可部分采伐木材, 没有中间收益, 其适宜于高山、远山、交通管理不便之处, 与生土带隔离相比, 一次投入长期收益, 其经济效益远大于“黑色防火” (黑色防火是指为减少森林可燃物积累, 降低森林燃烧性, 人为在林内计划烧除可燃物, 形成黑色防火带) , 木荷成林后, 能有效地隔离树冠火, 据调查, 人工防火烧防火道砍灌、垦挖、生土带每年需1 500元/hm2投入, 且有破坏环境的缺点。

茶叶林带属于集约经营程度较高的一种模式, 它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经营形式, 每年需对茶园进行垦挖、修剪、施肥、防治病虫、茶叶采摘, 但其收益也较高, 适宜于地势平缓、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劳力充足的地方, 对于一些山场阴排山脚, 营造茶叶林带经济效益更高, 茶叶品质有提高, 每年垦挖茶园, 能使茶园可燃物减少, 隔离地面火效益很好, 营造茶叶林带, 也能充分发挥茶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 根据当地市场行情, 清明时节采摘新茶上市价格在300~400元/hm2, 可生产茶叶45.0~52.5kg/hm2, 二茶亦可生产45.0~52.5kg/hm2, 价格100~200元/hm2, 毛收入可达2.25万元/hm2, 可见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3 结论与讨论

生物林带防火具有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次投入长期受益。因地制宜, 合理规划, 宜茶则茶, 宜竹则竹, 适地适树地营造不同类型的生防林带, 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经营, 发挥林业综合效益。试验结果表明, 在山区土层浅溥、管理不便的地方宜栽木荷林带, 实行粗放经营方式, 以防火为主, 兼顾用材;在山脚地形平缓、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劳力富余地方, 宜营造茶叶林带, 实行集约经营方式, 在满足生态效益的同时, 取得林带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解决农村多余劳动力, 以求得林带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林带建设规划时, 还可充分利用自然阻隔与生物阻隔相互配置, 在林带网络建设中充分利用河渠、道路、水库等自然阻隔工程。在造林设计时, 应考虑防火林带建设, 使林带建设与造林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卓立新.木荷防火林带造林技术及生长特性调查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 2006 (2) :183-186.

[2]戴云喜, 马桂莲, 金建国, 等.经济树种型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 2004 (4) :34-36.

[3]李俊民, 罗秧林.深圳市大南山公园生物防火林规划与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1) :108-109.

探析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的措施 第9篇

近年来, 国家林业局把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 实施绿色防火作为预防林火蔓延, 减少森林火灾损失和危害, 促进森林资源长治久安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 组织制定了生物防火建设规划, 专门做出决定明确要求各地把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的林火阻隔网络体系建设与林业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并采取一系列切实有力措施全面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 使全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由此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绿色防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生物防火林带由1998年的35.5万公里迅速发展到2001年的46.8万公里, 南方福建、广东等部分省区已初步建成了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的林火阻隔网络体系。随着各地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全面推进, 其良好的多种效益正逐步展现出来。

1 生物防火林带主要功能

1.1 防火效能高。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 在森林边缘建立阻隔带, 或将大面积集中连片森林的分隔成若干小区, 一旦发生火情, 可将火源阻隔在林缘之外, 即使在林内着火, 也可将山火有效控制在隔离带内, 起到阻火、隔火和断火作用。拥有防火林带11万多公里, 平均每公顷有林地密度高达15米的福建省, 近五年来, 全省森林火灾发生率平均每10万公顷3.9次, 年均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44‰, 都比前五年大幅度下降。森林火灾损失逐年减少, 主要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全民防火意识普遍提高, 防火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而初具规模的生物防火林带在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也是功不可没。

1.2 经济效益好。

木荷等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树种, 不仅易于栽植, 生长较快, 而且材质优良, 是制作家具和地板的上等原料。据调查, 18年生木荷林带, 平均1公顷活立木蓄积为126立方米, 平均每公顷木荷林带年收入可达数千元。另据专家测算, 以新造木荷防火、用材两用林带为例, 按现价计算, 每投入1元, 到公益成熟期采伐, 可创产值18.58元, 投入产出比是1:18。如营造果树型防火林带, 将林带建设与农民致富结合起来, 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

1.3 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营造阔叶防火树种和经济果木林带, 一方面可以改变单一林分为混交林, 有利于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抑制森林病虫害、保持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在原来开设防火线的山脊上栽植防火林带, 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增加森林面积, 有效减少雨水对防火线的冲涮, 对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有明显作用。一些地方在行政区域交界和山林权属界线处建造生物防火林带, 使之成为防火屏障和清晰明确的权属界线, 稳定了山林权属, 减少了火灾和山林纠纷的发生, 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 保障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促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

此外,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同点烧防火线、开设生土带都是防止林火蔓延的主要措施, 但与后者相比较, 绿色防火具有许多优势。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每开设1公里10米宽的阻隔带需占用1公顷有林地, 全国目前38万公里需占用近40万公顷土地。二是节约投资。虽然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初期投入较大, 但维护生物防火林带与维修“全光式”防火线相比, 节省用工和经费, 据了解, 在防火线上种植木荷, 4年后林带郁闭, 每年维护1公顷防火林带需10个工, 而维修1公顷防火线需67个工, 对比节约57个工, 按每个工20元计, 每公顷可节约1140元, 如果将目前全国的近40万公里机耕隔离带的一半改造成防火林带, 每年仅维护经费一项即可减少支出超亿元。三是防止水土流失。防火线大多开设在山脊、山岗, 这些地方一般坡度较大, 长期去除地表植被, 必将变成不毛之地, 一遇暴雨, 大部分土壤表土成被冲走, 有的形成带沟、地槽, 个别地段露出风化石。点烧防火线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偶尔还会造成跑火。营造防火林带则可避免上述弊端。

2 我国生物防火林带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并在防火阻火中发挥了日益显著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 全国平均每公顷有林地只有2.94米, 且发展极不平衡, 有的省区甚至还是空白。根据全国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规划, 到建设期末, 将建设林火阻隔带343万公里, 其中生物防火林带188万公里, 使全国平均每公顷有林地有阻隔带24.2米, 其中林带13.2米, 相当于666公顷为一网格, 不仅可以基本控制重大、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 而且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据测算, 按规划完成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 平均每年可增加收入30亿元, 减少水土流失1亿多万吨。

3 生物防火林带工程营造的措施

生物防火林带工程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长期受益的防火基础性设施, 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 形成网络体系, 才能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因此, 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加快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步伐。

3.1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 广泛宣传生物防

火林带特有的防火效能和多种效益, 提高广大林区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对营造生物防火林带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使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为林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3.2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把生物防火林带

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和森林防火发展规划, 作为造林绿化责任制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发展缓慢、达不到标准的地区, 应进行通报批评;对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或弄虚作假的, 应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 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3 依靠科技, 提高水平一是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纳入生态公

益林和商品林建设标准, 促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二是加强防火树种的选优、繁育以及防火树种优化配置和提高抗火性能研究, 大力推广生物防火林带营造适用技术。三是建立优良树种、优良品种的种源基地和苗木培育基地, 为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培育优质种苗。

3.4 健全制度, 强化管理一是建立完整的林带管理制度, 加强林带动态管理。

二是建立检查验收管护制度, 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建立奖惩制度, 激励先进, 鞭策后进。

3.5 完善政策, 加快发展一是多渠道筹措资金, 努力增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投入。

二是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 按照谁投资, 谁受益的原则, 明确责、权、利关系, 确保投资者权益。三是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实行更加优惠的税费政策。

防火林带建设 第10篇

关键词:生物防火林带,优质种苗,培育技术,初探

1 引言

生物防火林带对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 阻隔山火的蔓延, 降低火灾危害和损失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在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时, 选用优质健壮种苗, 是提高营造林成效, 加快成林速度的有效手段。紫金县生物防火林带造林树种主要有木荷、红锥、石栎、火力楠等。现以火力楠为例, 浅谈培育优质健壮种苗的技术要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种子采集

火力楠1月开花, 10月下旬果熟, 当假种皮为红色时开始采摘。一般以25~30年生的健壮、通直、无病虫害、长势旺、光照充足的优良母树采种。

2.2 种子处理

采回果实后, 放阴凉通风处晾开, 待果实充分开裂后完全翻动, 使种、壳分离, 筛出种子, 浸水1~2d, 用沙搓去假种皮, 清水洗净稍晾干, 再拌湿沙分层贮藏, 切忌曝晒失水而失去活力, 导致发芽率降低, 宜随采随播。

2.3 播种地选择与整地播种

宜选择透水性好的沙壤土, 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 按1m畦距条状开好作业沟, 以15cm的行距开浅沟, 用条播 (通常在1月份) , 覆碎土约1cm, 再盖稻草。其优点是株行距相对大, 有利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方便管理, 也是培育优质苗木的关键技术之一。

2.4 移苗

待苗高4~5cm、真叶4~6片时 (通常在3月份) , 即可移苗上袋培育。营养土以60%的黄泥表土、30%的火烧土、5%的河沙及5%的腐殖质、谷壳、煤渣等混配, 并喷洒营养液, 充分拌匀后装入10cm×12cm的营养袋, 上土后按畦宽1m, 株行距15cm×20cm整齐放入荫棚内并淋透水。上苗时选用生长良好, 无损伤、无病虫害的小苗, 移植后压实土并及时浇水。营养液可按相关资料介绍配比, 在配制时应使用地下清水, 因自来水中大多含有氯化物和硫化物, 其对植物均有害, 还有一些重碳酸盐也会妨碍根系对铁的吸收。此移苗方法优点是通风透光性好, 苗木生长迅速、健壮、质量好, 成苗率高, 病虫害少, 方便日后抚育管理;营养液是保证小苗移植后及时提供养分供给, 减轻小苗因移植受到的创伤, 也是培育健壮优质种苗的前提基础。

2.5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分为两个重要阶段 (以培育一年生苗为例) , 一是前期生长壮苗阶段 (通常在3~9月份) , 二是后期促根炼苗阶段 (通常在当年10月~次年2月份) 。此两阶段是使苗木培育成为生长健壮, 根系发达, 抗逆、抗病能力强, 造林后较快恢复移植创伤, 提高造林成活率, 增强幼树期长势的重要保证。

2.5.1 前期生长壮苗阶段

依幼苗期苗木的生长特点, 移苗后, 幼苗开始利用光合作用创造营养物质, 叶子数量不断增加, 叶面积逐渐增大, 初期幼苗高生长慢而根系生长较快, 从而出现Ⅰ级侧根到多侧根生长阶段, 主要吸收根系可达8cm以上, 此时, 苗木地上部分生长速度开始由慢变快。此期间主要做好如下培育技术。

(1) 保证苗木的适宜水分及养分条件、温度条件和光照通风条件。因而必须适时适量灌溉, 及时松土除草, 促进根系生长。

(2) 幼苗对磷、氮元素比较敏感。在幼苗前期就应开始使用磷、氮肥, 其施用量宜少量多施为原则, 视苗木生长状况确定施肥种类和次数。以紫金县为例, 自移苗7d后至当年9月份, 每月施薄肥一次, 其中间施2~3次复合肥, 有利苗木主干生长健壮, 枝叶生长旺盛, 整体长势好, 抗逆性强, 减少病虫害发生。

(3) 苗木速生期是苗木需要水肥最多的时期, 为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 应将磷、钾肥混合追施2~3次, 有利壮枝干促根系生长。在6~9月份天气气温高时, 注意做好防高温措施, 以免灼伤苗木。应多浇水, 降低土壤温度, 并做好排水措施。

2.5.2 后期木质硬化阶段

苗木木质硬化期是从苗高生长大幅下降开始, 到苗木直径和根系生长这一时段。依其特点, 此时苗高生长急剧下降, 继而出现冬芽, 直径和根系生长仍在继续, 并出现一个小生长高峰;在硬化期苗木体内含水量逐渐降低, 干物质逐渐增加, 营养物质逐渐转为贮藏状态, 地上、地下部分都逐步达到完全木质化程度, 因而苗木硬化期主要是促进苗木木质化, 防止徒长, 提高苗木各种抗逆能力, 此期间主要做好如下培育技术。

(1) 必须停止一切促苗生长措施, 停止磷、氮肥施用, 以防止出现苗木徒长, 降低木质化程度, 有碍侧根生长。逐期揭开遮荫膜直至完全揭开, 使苗木逐步接受在自然光照环境下生长, 加速苗木木质化, 达到炼苗目的。

(2) 适当施用钾肥和严格控制水分供给, 促进苗木木质化。适量施用钾肥和适当减少水分供给, 均有利苗木木质硬化;也可喷射0.025%~0.1%的硼酸或多效唑能有效地促进苗木木质化, 防止二次高生长。

(3) 促进苗木侧根生长。为使苗木木质化和促进根系生长, 采用截断苗木主根的方法, 并结合更换12cm×15cm的营养袋, 进行松土除草, 减少苗木对水分、养分的过分吸收, 促进当年萌发多侧根, 提高苗木质量, 增强苗木抗逆性和越冬防寒抗御能力。

2.6 病虫害管理

火力楠病虫害较少, 虫害主要有蚜虫、蟋蟀等, 可喷施氧化乐果敌敌畏、或溴氰菊酯溶液。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茎腐病和藻斑病, 可喷施多菌灵混合根腐灵溶液效果好。在我县, 春季梅雨季节, 幼苗较密时则易感茎腐病, 雨季要留意及时排水, 并定期喷杀菌药。

2.7 植前管理

在造林种植前10~15d, 应对苗木做好保肥保水的植前管理措施。可喷施营养液和保水剂, 能有效提高苗木植后成活率和减轻苗木因种植受到的创伤。

3 结语

在紫金县营造的生物防火林带中, 对选用以上育苗方式培育的优质种苗与常规育苗方式培育的种苗, 其两种苗木营造的生物防火林带情况进行了初步抽样调查, 各随机抽取了6个防火林带造林样点, 经初步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优质种苗其造林成效明显优于常规培育的种苗, 其整体长势好, 成活率、保存率较高, 抗干旱能力较强, 尤其是去年该县春季降雨量偏少, 其抗旱能力表现明显占优;而且生长迅速, 成林较快, 抗逆性强, 病虫危害程度少, 较快发挥防火功能。

参考文献

[1]何起星, 邱佰廉.火力楠育苗技术[J].广东林业科技, 2006 (4) :65~66.

上一篇:游泳论文下一篇:灭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