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原著范文

2024-08-01

英文原著范文(精选7篇)

英文原著 第1篇

一、设课方式:分层设课、翻转课堂

以原著阅读为主的英语课程,主要采用分层设课、学生自主选课的方式,班容量为25人。高一年级设置基础、初、中、高级四层,高二年级设置初、中、高三层,课程采用学段制,每学段10周,前9周授课,第10周考试。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参照学段初期诊断性测试的成绩评级、课位及师资安排,自主选报课程,选报同一门课程的学生在所选课位到达相应专业教室上课。

除采取走班选课制外,翻转课堂这一预学在前、讲授在后的教学模式也有别于传统课堂。在该模式下,学生须在课前借助导读学案自主学习预定的阅读内容,预学后带着思考和疑问参与课堂讨论。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学习能力可划分为六个层级: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翻转课堂会延伸至后四个层级,实现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照顾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满足他们对学习内容多样性的需求,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深化学习内容难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选材依据:经典原篇、四维考量

语言学家Krashen在语言监察理论(the Monitor Model)中曾提出i+1输入假说,该假说的要点有四:大量的输入为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语言输入需可被理解;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输入的语言必须真实、有意义[2]。Johnson和Willis等学者指出,真实的语言输入更有利于语言能力的形成,有助于读者整体把握语篇结构,欣赏语言之美[3][4]。以i+1输入假说为理论基础,结合学校大部分学生英语水平较好、有简易英文读本阅读经历这一学情,高中英语课程选用英文原著进行教学。

确定了原著阅读这一方向,如何筛选出略高于读者水平的文本,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该问题的核心是实现文本难度(Text Readability)与学习者水平(Reader Ability)的匹配。经查阅文献,笔者发现主要有四个因素会影响文本难度:词汇难度、句式复杂程度、文本体裁和文本题材。综合考量这四个维度,可以基本确定文本难度,再通过诊断性测试了解学生英语水平,对二者进行比对,便可初步选出略高于读者水平的原著读本。

三、课程实施:以英文原著读本Outliers:The Story of Success为例

明确课程安排和选材依据后,如何设计课程,成为课程研发的核心。本文以Malcolm Gladwell所写的Outliers:The Story of Success一书为例,从课程实施的四个方面介绍英文原著阅读教学实践的做法和反思。

1. 教材编注:单词分类,扫清障碍

阅读英文原著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读本词汇量过大,当读者遇到满篇生词、深感不知所云时,他们会自动关闭情感“过滤器”的接收“阀门”,任凭文本再生动优美,他们只会充满抵触情绪。如何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词汇障碍,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在选材时注重词汇难度级别与读者水平相匹配外,笔者还对读本的词汇进行了分类处理,一类是高中阶段无需掌握的超纲词汇,一类是课标要求的必会词汇。超纲词汇采用加脚注,标注音标、词性及文中对应词义的方式,减少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同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课标词汇则用粗体标出,附配套的词汇学案(见图1、表1)。学生须按照阅读进度完成学案对应内容,不仅可以监督学生的阅读进度,还可以通过英文原著读本创设真实、丰富的语言环境,锻炼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若配以相应的词汇测试,能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用法。

除词汇易造成阅读障碍外,较长的文本也容易给讲授过程增添不便。具体来说,由于英文原著读本的段落较多,讲授时须耗费时间指明内容所在位置。为方便在阅读和讨论过程中快速指明所述内容,笔者在教材整合的过程中为每个段落加注段落编号(见图1)。

2. 导读支架:循序渐进,梳理框架

完成读本编注以后,教师需要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导读学案。导读学案要实现“支架”功能,帮助学生完成文本预读任务。支架式教学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原指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scaffold),后被引入教学中,形象地将教师所提供的帮助比喻为辅助学习者积极建构知识意义的“脚手架”[5][6]。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需要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设计导读学案时需要从所侧重的教学视角逐层深入递进,为学生搭建任务台阶,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完成预读任务。

以Outliers:The Story of Success一书为例,鉴于其文本体裁为议论文,故在设计导读学案时以帮助学生理清议论文语篇结构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在设计每一章节的导读学案时,均会设计“主要内容及功能”这一题目,以表格为主,督促学生在阅读长篇议论文的过程中能关注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及对应功能,阅读后能梳理出一条主线。

在设计具体的开放性导读问题时,应围绕议论文的三大核心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通过设问帮助学生解读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会搜寻论据,辨别论证方法,运用所学的论证方法阐明个人观点。具体的题目类型有:主要内容和逻辑梳理;文化背景(解码句子、名词解释);细节定位(理清关系,收集论据);观点态度(解读作者观点、态度);深层理解(运用议论方法阐明个人观点);开放性问题(联系实际生活+自己提出问题)。

在设计具体问题时,笔者综合借鉴了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按照意(making meaning)、绎(making inferences)、议(making contribution)、疑(making questions)四个思维深度逐层递进的过程为主线设置导读问题[7]。在具体设问的过程中,通常围绕某一核心话题逐层设问。例如:

(1)In the 1940s and 1950s,what kind of people were wanted by prestigious law firms?

(2)Do other professions also have a preference for people with certain“antecedents”?What are the professions and what preference do they have?

(3)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phenomenon?

该问题设置分为三层,由事实题入手,首先,让学生找到读本中对美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顶级律所招收员工的理想类型进行描述。其次,找到逻辑关系,推演到现实生活背景下,议论何种工作对雇员有某种特定偏好。最后,落实到开放性问题,追问学生对该现象的看法。

3. 课堂形式:文本细读,突出亮点

在设计导读学案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对议论文这类语篇的整体把握,帮助学生抓住一条主脉;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注重突出亮点,帮助学生加深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综合来说,即在学习时拎得清,学习后记得住。

在讲授修辞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图片、朗读等形式辅助学生猜测词义,帮助学生体会修辞之美。若做进一步引申,则可介绍与押尾韵对应的压头韵,如wind,whipping,wildly,不妨让学生尝试朗读,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可体会到w这种送气音将风送出的感觉,描绘的大风呼啸的情境会瞬间浮现出来。语言的使用为达致某种目的服务,在实现作用的过程中又彰显其无限的魅力。

4. 效果反馈:篇章结构、文章内容、阅读兴趣

课程结束后,笔者收集了班上所有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大部分学生表示掌握了一定的非虚构类文本处理方法,学会了用锁定关键词句的方法把握段落和文章大意并概括成句,养成了划分层次的思维习惯,基本能够判断各段对全文的作用及各段的内在联系。在选材方面,他们也给予充分肯定,表示读本内容丰富,角度新颖,教会他们以从未关注过的角度看待问题。在阅读兴趣方面,学生表示对英语原著阅读的兴趣有所提升,发觉英语阅读不仅有意思或帮助提升某方面的语言技能,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各个方面的知识。或许,这才是真正地把英语运用到生活中。

虽然课程得到很多积极正面的评价,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有很多需要反思的问题。首先是时间分配问题,如何让翻转课堂做到注重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课下效率、不让概述性问题占用学生过多课余时间及提高课堂效率,做到课上充分展开讨论又兼顾进度,不至于拖沓。究其根本,如何设计核心问题(Essential Question)为重中之重,若能化繁为简,减少题目数量,增加含金量,为下一步我们要探索的内容。其次是国家课程与原著读本相结合使用的难题。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曾尝试将国家课程放在学段中期开设,也曾尝试将国家课程放在学段末期开设,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有效兼顾国家课程和所选原著读本,还须进一步尝试和摸索。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2]Krashen,D.S.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lifornia:Pergamon Press Inc,1982.

[3]Johnson,P.Effect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Building Background Knowledge[J].TESOL Quarterly,1982,16(4).

[4]Willis,J.Concordances in the Classroom without A Computer:Assembling and Exploiting Concordances of Common Words[A].In B.Tomlinson(Ed.),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44-66.

[5]Bruner,J.S.The Ontogenesis of Speech Acts[J].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1975(2).

[6]Vygotsky,L.S.Interaction betwee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J].Mind in,1978(3).

英文原著翻译的一点感受 第2篇

英语词的形态变化多,注重形式变化,而汉语注重意的表达。所以英译汉的关键是以语段的透彻理解为目标,而汉译英则必须抓住英语的形式结构,特别是动词的形态变化。以下为本人在原著中的翻译。

Thus actually and symbolically the eighth floor was the highest elevation upon which the novel unfolded,but it was a long,far cry from our below-street-level apartment and might well have proved disorienting had I not been consciously concerned with a fictional character who was bent upon finding his way in areas of society whose manners,movtives and rituals wre baffling(The Invisible Man by Ralph Ellison).因此这个八楼的房间事实上象征性地成了这本小说徐徐展开至最高潮之福地。但是悠长的呼吁依然来自生活远逊平均水平的贫民区。如果我并不曾有意识地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他在一个自己的言行举止,动机和礼则处处受阻的社会中如何艰难寻路的话,那这样的呼吁简直是庸人自扰。

It is when one begins to lose the consciousness of freedom,and when the idea of necessity enters the world at all,when there is any hurry or strain anywhere,a letter to be written or a train to catch,when you have got to work,to make the horses of the dream gallop,or to make the rifles go off,that the dream is declining,and turning into the nightmare.当人们开始失去自由的意识,当实际需要变为现实,当处处都显得匆忙,出现压抑――比如写一封信,赶一趟火车,又比如,你不得不起身工作,不得不让梦想的骏马开始奋蹄,或者让手中的火枪开火。此时,梦也会自贬身份,堕落为梦魇。(“Out of Africa” by Isak Dinesen)

英文原著 第3篇

关键词:语言基础;文学常识;阅读分析能力

在上英语课时,学生大多都喜欢听有关英美文学作品的讲析,主要是其内容富有娱乐性、知识性、哲理性和欣赏性等特点。但当学生自己去阅读时就会很苦恼,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自身阅读能力、文学基本常识、欣赏分析能力以及相关社会科学知识等方面有限,因此,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时常常是半途而廢。

一、语言基础知识薄弱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语言基础知识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英语词汇量贫乏;第二就是文学常识欠缺。而英语词汇量贫乏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英语的词汇量的积累不够重视;(2)只强调死记硬背或者片面的记忆某些单词的意思,并不能全面性理解。当在阅读文章时常常会出现许多单词不同但意思相近,或者是单词相近意思不同的词语,使学生出现错误理解并大大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降低了学生们的语言艺术的审美能力,使得学生很难分辨出哪些是艺术加工后的文学语言,哪些是普通的日常用语。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文学语言艺术魅力的欣赏。

语言基础知识薄弱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欠缺,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注重文章的字面意思而忽视对文学常识的了解,使之在文章中出现一些有关主题、背景或者情节等描述手法时,学生往往不知如何回答。虽说现如今的英语教材中有对这方面培训的文章,但大多数还是介绍有关作家的作品、作品内容和风格流派的,对基本的文学常识和技能方面的训练却很少。虽然大部分学生为应付考试会去死记硬背一些有关基本语言常识的答题模板,若出现一些常规的题目还是很好回答的,但出现一些比较灵活的题目,学生基本上就是无从下手。

二、相关社会科学知识欠缺导致学生分析与欣赏能力低下

现如今追名逐利的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越来越影响人们的心智,越来越多的人抱着急于求成的思想,不再脚踏实地,因此大多数的学生也是在报着这种心态来应付英语考试,并没有对英语产生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英语文章中涉及到的相关社会科学知识如历史、哲学、宗教、心理学等,学生们都是一带而过,以至于下次再出现相关文章时,学生仍没有太多印象,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还影响了学生们的理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欣赏能力,为后续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思想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同时,如果学生没有对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有一个积累,那么在阅读作品文学时也只能是一个肤浅的理解。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该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学源于生活,如果连当时是怎样的情况都不了解,那么如何能对里面的内容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呢。我们所学习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学习相关的文学作品,不单单是要了解其创作的背景,最重要的目的是要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从而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三、可以参考的解决办法

1.在平时练习英语口语和写作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增加一些文学词汇或者相近意思的使用频次,一方面帮助学生增加英语的词汇量,提高英语含义的辨析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对文学词汇的感性认识。

2.学习各种体裁的基本文学常识。所谓的学习不同种类体裁的基本文学常识并不是讲各种体裁的基本模式进行死记硬背,而是结合不同种类的文学体裁和相关内容进行学习的。当我们学习英语的诗歌时,若仅仅是记住相关的韵律和韵式等一些格式就会觉得学起来很枯燥乏味,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若结合一些诗歌来进行学习不但能提高学生对诗歌阅读的趣味性,而且还逐渐的学会了如何去欣赏英语诗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而在学习英文小说的文学常识时也可以结合小说的内容找到小说内容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构成要素,这样既把握了小说当中的故事情节,又学会了如何运用英文小说中的基本结构,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3.学习如何加强文学修辞。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学会发现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区别,进而学会欣赏并学会运用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一句富有内涵的语句,其所表达出来有很多信息,如何正确的运用需要学生大量的阅读,不断地去写作才能真正学会的。

四、总结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教材,要学会灵活运用。在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学生把每一个文学常识学的很透彻,但一定要对自己学习英语的整体脉络有一个了解,为以后如何学习英语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弭希荣.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2]强巴曲杰.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J].中国藏学,2002(04).

[3]董锋.论悲伤美[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英文原著 第4篇

目前, 国内诸多高校的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育面临一些共同问题:一是学生从中学升入大学之后, 产生了松懈思想, 学习积极性需要提高。二是所使用的教材有些内容不够新, 缺乏时代性、趣味性, 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是过于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四是英美文学课到大三、大四才开设, 且课时少, 内容简化, 有的学校因师资力量有限甚至不开设文学课。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综合素质差、缺乏文学修养, 甚至对学生就业产生影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如何使学生在基础阶段充分利用时间, 用知识充实自己, 是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在探讨的话题 (王艳玲, 2010) 。为了了解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文原著阅读现状, 笔者随机抽取大二和大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且针对其中10名学生进行访谈, 之后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发现了一系列问题, 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1 调查与分析

1.1 调查对象及内容

本次调查是通过请学生回答问卷和现场访谈两种方法结合进行。调查问卷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课外时间的分配; (2) 英文读物的选择; (3) 阅读动机及阅读习惯。调查对象为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二 (50人, 男20人、女30人) 、大三 (50人, 男20人、女30人) 共100名学生。实发问卷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之后又任意选取10名愿意合作的被调查者分别用中文进行面谈并进行详细记录, 请他们就其问卷调查内容进行具体说明。该文采取表格和饼形图两种方法来展现调查统计结果, 方便读者更直观具体地了解调查结果。

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此问题是为了了解调查对象的英语水平。由表1可见, 大二、大三学生普遍认为自己英语水平中等, 中等偏上者只占11%。有趣的是, 大二比大三同学中等偏上者多, 究其原因, 可能因为大二学生比较专注于英语的学习和英文书籍的阅读, 所以比较有自信;相反, 大三学生可能此时面临就业或考研的选择, 所以忽略了对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

此问题是为了了解调查对象在课余时间对英文原著的重视程度。由表2可知, 大二比大三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备战TEM4、TEM8或考研、阅读英文原著方面花费时间更多, 最重要的一点是, 在课余时间阅读英文原著的大二学生人数是大三人数的四倍。如此大的差距让笔者不禁思考:是学生本身的觉悟比较高?因为他们意识到阅读英文原著可以帮助提高自身修养以及英文水平, 还是教师布置了阅读任务, 所以学生不得不去阅读?带着这个疑问, 笔者对下一个问题进行了统计。

由表3可知, 调查对象中大二学生50%都认为有必要阅读英文原著, 86%的同学认为有阅读英文原著的必要, 这说明同学们的认识很正确, 既然觉得有必要, 那么会不会主动阅读呢?

现代社会出版物剧增, 信息量庞大, 知识更新速度快, 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层出不穷, 这些都为阅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值得欣慰的是, 从表4可以看出, 读者选择读物的态度较积极, 主动选择所占比例高达60%, 说明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阅读个性化倾向在不断增强, 他们渴望自立、自尊, 不愿被束缚, 被人牵着去做任何事情。遗憾的是, 被动选择的同学仍然占很大比例, 说明很多学生学习还不能独立, 而要依赖老师。在一点上,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督促作用, 带领学生养成阅读英文原著的好习惯。

由此可看出, 大二学生是为了学习知识和扩大视野, 相较而言, 大三学生更多的是为了扩大视野, 也许是因为临近毕业, 动机就变得更加明确。

由此不难看出, 在阅读英文原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语言偏难, 单词量不够, 这说明许多学生平时的单词积累还是偏少的。学生们往往因为觉得阅读英文原著比较困难就打消了阅读的念头, 其实, 在阅读中适当运用一些阅读策略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难题的, 例如, 略读、找读、查阅词典, 等等。还有一小部分同学觉得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阅读, 其实只要有明确的阅读计划, 每天按计划完成一定的阅读量, 还是可以进行许多有益的阅读的。

结果表明, 只有40%的同学有时使用适当的阅读策略, 32%的同学偶尔使用, 还有10%的同学从不使用, 仅有3%的人会一直使用, 是因为不会吗?这个问题值得教师在教学中注意。

2 可行性建议

2.1 对英语专业教师教学的可行性建议

我们通过调查对本校英语专业大二、大三学生的英文原著阅读现状有了大致了解。总的来说, 他们都认为有阅读英文原著的必要, 但是由于自制力稍欠缺, 缺乏毅力, 导致平时阅读时间少, 倾向于观看改编电影, 很少阅读英文原著, 缺少计划性, 很少使用阅读策略, 不会在阅读时做笔记或写评论, 只会单纯阅读。针对此现状, 特此对英语专业教师提出以下几点可行性建议:

第一, 转变教学理念, 改变教学方式

陈旧的教材和落后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满足“在电视、电影、流行音乐和互联网中泡大的”年轻学子的需要。“作为在新型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 当今的大学生本身对于文学就没有多少感情” (赵勇, 2007:244)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对学生强行进行传统的经典教育, 不仅会增加学生学习经典文学的畏难情绪或厌倦之情, 加剧对经典的逆反心理, 而且会严重影响文学教学效果。因此, 我们必须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 帮助当代大学生重新燃起对文学的激情 (吴桂辉, 2009) 。

第二, 正确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英文原著阅读教材

当今的英文材料琳琅满目, 学生很容易在选择材料时感到不知所措, 这就需要教师在此扮演一个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分别指导, 选择出适合每个学生现实状况的英文原著材料, 或是推荐一些实用快捷的网站, 使学生在领略不同国家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英文水平。教师也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机制, 对那些英文原著阅读较多、英文素养较高的同学进行鼓励和奖励 (例如赠送他们精装的英文原著书籍) 。

第三, 教给学生正确高效的阅读方法

由表4可知, 将近40%的学生对于英文原著的阅读是被动选择的, 而且由于阅读方法不当而对英文原著的阅读失去兴趣, 甚至是厌倦。与此同时,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学生更倾向于欣赏英文原著的改编电影而不是置身于原著文化的氛围中。然而, “人们在阅读一部经典著作时, 应总是处于被询问并将自己打开和暴露出来的地位”, 也就是说, 只有真正读进去, 将自己置身于英文原著的无限情感的延伸中, 实现与经典的对话, 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原著的文化含蕴。

教师应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图书馆多提供各个层次和类别的英文图书, 将推荐书目列出来等等。在阅读方法上, 要指导学生使用略读和精度相结合的方法、写读书笔记、与他人交流心得等等。

第四,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经调查显示, 多数同学的阅读材料都是来自于图书馆。因此, 校方应该在此方面多下功夫, 根据大学生的需求而扩大藏书量以及藏书种类。对进行英文原著阅读的同学进行排行, 并给与奖励, 以此激发同学的阅读积极性;同时, 对于上榜次数较多的英文原著书目, 校方更应该多多准备与相类似的书籍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或下发有关方面的宣传片和宣传资料, 来引导学生如可进行课外阅读, 让学生掌握一些课外阅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另外, 还要进一步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一些条件, 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李艳辉, 彭英姿, 2009) 。

2.2 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可行性建议

2.2.1 提高自身的词汇量

调查显示, 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阅读英文原著, 但是大二的学生只有24%的学生课余时间用来阅读英文原著, 大三仅仅为6%, 近90%的学生认为阅读英文原著的最大障碍是语言偏难、单词量不够, 而阅读英文原著又能帮助积累词汇量,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 同学们应该准备个单词本, 随时把一些陌生的、重要的词汇记录下来, 时不时地进行回顾和记忆。

2.2.2 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所以, 在阅读英文原著的过程中, 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显得尤为重要。调查结果显示, 近15%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经常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 (如泛读、精读、找读等等) , 近10%的学生在阅读英文原著时都只是单纯阅读, 而很少有人使用做笔记、写心得等阅读习惯。同学们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前文提到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一系列的阅读策略, 学生则应积极将教师的建议付诸行动, 并积极向教师请教相关经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该不断总结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 可以经常做一些笔记、用读书卡片、写心得感想、写评论等等。通过做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可以扩大词汇量, 了解单词的固定搭配和常用语境, 而且, 在阅读英文原著的同时摘抄一些名词佳句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

2.2.3 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兴趣

只有当学生对外国文化充满兴趣, 才能为他们不断地去探索并且亲自体会外国文化提供前提, 而最贴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阅读英文原著, 将自己置身于外国文化的情境之中。怎样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兴趣呢?我觉得在目前的形势下, 我们应该利用重要的节假日、结合节日场景来培养学生探索外国文化的兴趣。例如, 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就是基于圣诞节这一西方传统节日为背景展开的。因此, 增强学生对外国节日的理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他们进行英文原著阅读的兴趣。

3 结论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和访谈, 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进行英文原著的阅读, 但无论是大二还是大三的学生都只将极少部分的时间用于阅读。 (2) 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在进行英文原著阅读的过程中均觉得最大的障碍是语言偏难、词汇量不够。 (3) 在阅读的过程中, 两个年级的学生均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进行主动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 大二学生的现状比大三学生稍微好一些, 原因是大二学生正忙于备考专业四级, 因此学习上更为自觉。 (4) 访谈中, 多数同学建议观看改编电影以此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针对以上的一系列问题, 该文对教师和学生均提出了诸多可行性建议。阅读文学作品仿佛带我们走进了一个不同的国家, 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生活和不同的习俗, 结识了一些不同的朋友。这就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神往, 和每时每刻都想读的欲望。学生在阅读时应先找感觉, 再求扎实。一开始不要逐字逐句“细抠”, 看懂大意即可, 可以“不求甚解”“、一目十行”, 之后再回过来细读, 力求完全理解。刚开始阅读时会感到比较难和枯燥, 速度也上不去, 但只要坚持下去, 就会越读越轻松, 越读越快, 理解也越深。阅读时选择有兴趣的文学作品去读, 让我们在感悟工作、学习, 感悟人生的同时, 提高英语水平。总之, 文学欣赏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王新春, 康春艳, 2007) 。

由于课题要求, 该文仅对英语专业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访谈和分析, 但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建议对所有英语专业以及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是适用的。在此, 望所有愿意自主进行英文原著阅读的大学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艳辉, 彭英姿.增强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思考[J].企业家天地, 2009 (1) .

[2]王新春, 康春艳.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文学欣赏[J].科教文汇, 2007 (2) .

[3]王艳玲.英语专业学生课外英文原著阅读的必要性研究及可行性建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5) .

[4]吴桂辉.英语专业大学生冷落英美文学现象调查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3) .

[5]赵勇.文学的祛魅与返魅——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学经典和文学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对英文原著赏读的重要性芒种 第5篇

——————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例

刘宝贵

(辽宁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摘要:赏读英文原著对提高阅读及其他语言能力和陶冶文学修养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以世界名著《德伯家的苔丝》为例,阐释阅读英文原著的必要性、阅读方法与技巧的合理选择以及英语语言能力与文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英文原著;阅读技巧;英语语言能力;文学修养

阅读英文原著使读者对英文小说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风格、文学术语、作家生平等较为熟悉。同时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文学常识。通过阅读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读者对托马斯·哈代(1840—1928)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他在英国文学史上是一位跨世纪的的文学巨匠,是继狄更斯之后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其作品主要反映了19世纪后期在工业资本主义侵袭下,英国南部农村残存的宗法制社会迅速走向崩溃所带给人民的无穷灾难,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和宗教观念的虚伪性质。

一、原著阅读的必要性

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化宝库的一朵奇葩,不朽的英美经典名著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最美好的精神财富。英文原著课外阅读是要读者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诸多高校依据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英语教学重点已由单纯的语言知识教学转向语言应用能力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等实际能力的培养。阅读英文原著不仅能学到语言而且还能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知识,是弥补英语语言能力不足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阅读方法与技巧

1.阅读目标的确定

阅读英文原著,首先应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设定相应的阅读目标。不同的目标决定了不同的阅读方式。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A 组同学,应采取仔细阅读法,一词、一句都要弄懂,遇到生词一定要查,弄清词义,理解每句话的深刻含义,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对于英语中等水平的B组同学要基本了解小说内容、细节及内涵。对于英语基础薄弱者,应采取粗略阅读法,不必太深究细节。对于一些景物描写,可以粗略地读过,但必须跟随作者的思路,掌握好人物的关系,了解故事梗概。

2.英文原著的选择

不同的作家,其写作风格迥异,文字难度差异很大,一般说来,可以选择该作家具有代表性且具有吸引力的文学作品。另外,为方便理解,可以选一些已有中译本的小说,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参考译文。也可以选择已拍成影片的名著,观看原声影片更能激发读者对原著的兴趣。

3.阅读速度的把握

据心理研究表明,高速度阅读不但有利于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阅读疲乏的症状,可以保证更长时间的阅读。但对感兴趣与精彩的句子、段落一定要放慢速度,认真弄懂它的意思。阅读时的心态很重要,不要急功近利,要持之以恒,不要轻易放弃。

4.阅读时注重对作品语言和修辞的理解

英文原著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网上电子版的。英美文学作品文字优美,选词讲究很多时候,使用了并列结构,并运用了头韵和尾韵的修辞手法,使其气势恢宏,极富音韵美。熟悉和掌握英美文学作品的基本语言策略,保留并列和重复的使用,阅读时注重原文中的语音变化,押韵效果都无法用汉字表达出来,在有同音不同形之字时往往会影响视觉和听觉效果。其次,从词汇搭配角度看,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而语言不是汉语中常见的搭配。虽然这样的搭配还不至于影响理解,但陌生而又生硬的组合不太适合于口语表达的体裁。

三、英语语言能力与文学素养的培养

对读者进行英语语言测试与调查研究后,我们发现:阅读参与者与阅读未参与者相比,参与者的英语词汇、语法、修辞、文学知识得到了丰富的积累,英语的综合能力提高迅速,英语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在英语综合测试、英语口语大赛以及英语征文比赛中成绩更为优异。

1.培养英语语感与思维

在阅读英文原著时,读者经常会遇到无法流畅阅读的句子和段落,这是因为中文的思维习惯阻碍了按英语思维方式的阅读过程,其中最重要的障碍来自句子表达方式的差异。在《苔丝》中,哈代对布莱克穆尔谷进行了细致的描写:“Behind him the hills are open, the sun blazes down upon fields so large as to give an unenclosed character to the landscape, the lanes are white, the hedges low and plashed, the atmosphere colourless.Here in the valley the world seems to be constructed upon a smaller and more delicate scale;the fields are mere paddocks, so reduced that from this height their hedgerows appear a network of dark green threads overspreading the paler green of the grass.The atmosphere beneath is languorous, and is so tinged with azure that what artists call the middle –distance partakes also of that hue, while the horizon beyond is of the deepest ultramarine.”[1] 首先要试图弄懂该段句子的大意(这里可以通过分析或者直接阅读译文),然后按照英文的表达式不断朗读和感觉,直到头脑能够很顺利的通过直接阅读英文来理解意思,中间不再需要再经过分析这个环节,这样我们就有了英语语感和思维,以英美人的视角欣赏哈代为我们所勾勒的春光明媚的山水画卷:“ 在他身后,重山莽莽,阳光灿烂地照射在广阔的田野上,使整个景物毫无遮掩地呈现在眼前,一条条小路白晃晃的,一排排树篱低矮地盘结着,大气清澈无色。这里的田野只是一些微缩的围场,从高处望去,那一道道树篱犹如用深绿色的线织成的网,铺在浅绿色的草地上。山下的空气懒洋洋的,给染成了一片蔚蓝,就连艺术家称作中景的地方也沾染上了这种色彩,而远处的天际则呈现出顶深的佛青色。”[2]这自然界的淡青嫩绿象征着未涉人世的苔丝的清新鲜嫩,晶莹无暇与生机勃勃。良好的英语语感与思维为我们自然流利的英文理解与表达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2.学习英语的修辞格式

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有一段描写三个女人嘲笑苔丝的情景。第一个女人的笑声是Ho-ho-ho!第二个女人酒醉醺醺,她的笑声是Hee-hee-hee!第三个女人是老太婆,她的笑声是Heu-heu-heu!哈代分别用三个拟声词(onomatopoetic word)描写了各自笑声的不同,传神绘声,形象生动,给读者以听觉刺激,产生似闻其声的感受。

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运用了摹色(colour-scheme)的修辞手法。他使用由cadaver(尸体)一词转化来的形容词cadaverous,以尸体“苍白”、“死灰色”的实物颜色描写一群上了年纪的女人们所穿的garments(外衣,长袍)的颜色,使人联想到人死亡时的阴郁、悲惨的景象,烘托了她们的苦难经历和凄惨命运,有效地表达了文字的感情内容,使语言更具体而富于体验性,给读者目睹如画的真实感,在修辞中起到了极强的夸张作用。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运用了形象的明喻(simile),指出了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厄运时,苔丝的孤苦无助。她的过去,以及在她内心激起的情感,被比作一只饿狼,在营火的火光之外绕圈子,接着,她又被描写为一个生活单纯的女孩子,年纪不到21岁,在年幼无知的时候,就如同“一只小鸟,陷入了罗网。”

3.了解西方神话与宗教典故

西方文明最早的源头来自希腊,希腊的神话与典故经常出现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写到:“在这模糊不清的光影中,他们犹如一帮萨堤罗斯搂着一群仙女— 一大群潘神追逐着一大群西琳克丝;罗提斯想避开普里阿普斯,但总是避不开。”萨堤罗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森林之神,是一个半人半山羊怪物,性好欢娱,耽于淫欲。潘神是希腊神话中的山林、畜牧神,常带领山林女神舞蹈嬉戏。西琳克丝为山林女神,一天,为保护贞操免受玷污,而变成了芦苇。罗提斯是海神波塞冬之女,普里阿普斯是男性生殖力之神和阳具之神。罗提斯被普里阿普斯追逐时,逃至水滨,化为荷花。这些神话讲的都是纯洁少女被好色之神所追求(而且追逐到手)的故事。只有熟悉这些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才能更好地理解跳舞的放荡是即将发生的纵欲(亚力克与苔丝之间)的前奏。此外《圣经》在人类特别是欧洲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部文集,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4.扩充词汇与巩固语法知识

英文小说中有许多大学英语四级、六级教学大纲中所没有的词汇,尤其涵盖了英美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方言俚语,从多角度呈现英语词汇与表达的多样性。阅读英文原著,可以反复接触一些常用词汇和语法现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一些习惯用语、词汇搭配,而不至于把英汉词汇机械地对应起来。这样既扩充了词汇量,又巩固已学过的语法知识使其成为技巧。参加阅读的同学在词汇、语法测试中都几乎得了满分。

四、结束语

阅读英文原著是吸收新语言现象的最佳途径。学习英语,不读英文原著,不从英美文学的精髓中汲取营养,领略名家的风采,就无法做到英语语言娴熟的运用。因此,读者要获得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与交际能力,融中西方文化于一身,阅读英文原著是当务之急。参考文献:

1.哈代.苔丝 [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孙致礼 唐慧心 苔丝 [ 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8

3.成令瑾袁浩 英语说话艺术和写作技巧[M]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读原著学习《矛盾论》 第6篇

众所周知, 在当今时代,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表现在诸多形式的载体之中。比如, 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教科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论文著作、党和国家的有关重要文件等等, 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方法去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但是, 不论何种渠道、方法, 如果要真正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 切实和准确的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最后都离不开阅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按照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原始的往往是最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以及著名的后继者撰写的著作文本, 是马克思主义最原始、最直接的载体, 当然在它里面就必然最准确、最集中、最直接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最鲜明的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精髓。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都非常注重通过原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恩格斯指出:“一个人如果想要研究一个科学问题, 首先要在利用著作的时候学会照作者的原样去阅读这些著作, 首先要在阅读时, 不把著作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塞进去。”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也特别强调通过原著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945年, 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大报告中他向大家推荐五本马列主义的书, 其中包括《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民主革命中社会民主党的两个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联共党史教程》。他当时说, 如果有5000—10000人读过了, 并且有大体的了解, 那就很好, 很有益处。1963年, 毛泽东又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提出了读30本书的要求。

事实上, 通过研读原著, 学习和掌握一种理论和学说, 是古今中外许多人的共同主张。西方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在谈到学习哲学思想的时候说过, 只有从那些哲学思想的首创人那里, 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 谁要是向往哲学, 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

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对于人们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至关重要。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需要从多方面作出努力。在我们看来, 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历史的读。要把每一部著作放置在各自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去读, 不能抹煞各部著作之间的历史性。

二是要整体的读。既要把原著作为一个整体来读, 从整体的视野去理解其中的每一部分;也要将原著与其他有关的原著联系起来读, 不能割裂与其他原著的联系, 孤立的读。

三是要实践的读。对原著要紧密结合现实的情况去读, 而不能只从文本到文本, 脱离实践、脱离实际的去读。

下面我就读过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矛盾论》之后的一些体会, 谈一谈读原著之后的个人感受。

《矛盾论》是毛泽东系统的分析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学说的哲学著作。这部著作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是列宁的辩证法思想, 并且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教训, 吸收了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合理成分, 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 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 对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论述。

在书中, 毛泽东指出,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二是指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物质的矛盾都带有特殊性, 每一物质的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中带有特殊性, 同一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上矛盾带有特殊性, 同一发展阶段上矛盾双方各有特殊性。

通过对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论述, 毛泽东系统阐明了关于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理论, 即关于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理论。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的转化, 使事物发生性质的变化;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转化, 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差别。矛盾发展不平衡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创造性发展, 使得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更加完善, 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毛泽东明确指出, 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 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同一性中存在斗争性, 特殊性中存在普遍性, 个性中存在共性, “在相对的东西里面有着绝对的东西”, 这就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他特别强调, 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 但不是矛盾斗争的唯一形式。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和绝对的, 但是, 解决矛盾的方法, 则应该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实践中, 必须具体研究各种矛盾斗争的具体情况, 不能不加分析地套用理论来解决具体问题。

毛泽东在文章最后以精辟的笔调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 他强调, 事物矛盾的法则就是对立统一的法则。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 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 并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 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矛盾论》通篇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智慧, 始终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全面系统而深刻的论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意义, 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经典文献之一。《矛盾论》从辩证法的角度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矛盾论》的出现是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读过以《矛盾论》为代表的毛泽东的哲学原著, 促使我世界观发生了转变。在以前, 我对光明与黑暗、善与恶能够分辨, 追求前者而厌弃后者。但是我从没有想到怎样去改变现实中的一些丑恶现象。我只知道依靠个人奋斗、掌握实在的技能、本领, 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作一个清白的、有用的、争气的人。读了《矛盾论》, 使我的认识升华了。我感到, 要改造现实, 不能光靠个人的努力, 还要团结周围的人, 所有的人一起来努力。同时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我必须掌握矛盾的分析方法, 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 在实践中科学分析和正确处理各种具体矛盾, 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只有这样, 才能更加完善自身进而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利用逻辑判断纠正原著错误 第7篇

1 译例分析

例一:A different sort of embarrassment was caused by another UXB man, Bob Davies, a pre-war drifter from Cornwall.He had acquired some technical experience during travels around the world, which he parleyed into an emergency commission in the Royal Engineers. (P.96)

原著中, 例一前面有一段文字说道, “Among the heroes of the campaign were the men who learned by trial and error to deal with unexploded bombs, of which there were soon a plethora in Britain’s cities.” (在战斗英雄中有这样一些人, 他们运用试错法, 学着如何处理拆解未爆炸弹, 因为没过多长时间, 英国各城市里的未爆炸弹就多得堆放不下了。)

就例一而言, 要想准确翻译好, 就需要对parley一词作仔细分析。关于动词parley,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第7版) 》的解释是parley (with sb) (old-fashioned) to discuss with sb in order to solve a disagreement (和某人) 和谈, 谈判, 会谈。《新牛津英语大辞典》的解释如下:verb[no obj.]hold a conference with the opposing side to discuss terms。《柯林斯COBUILD英汉双解词典》有这样的解释:V:IF+PREP THEN with。由此可见, parley若跟介词, 则必须用with。原文中出现了parleyed into, 显然有悖于词典中规定的搭配。另外, 如果把“和谈, 谈判, 会谈”的意思放进这段文字, 那么出来的译文从逻辑上也根本说不通。

鉴于上述分析, 不妨大胆判断parley可能出现了某种问题。词形上, 两个英文单词parley和parlay十分相似, 原著会不会误将parlay拼作parley?这个问题必须依靠词义来解决。关于动词parlay,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第7版) 》给出了一个搭配, 其解释是“ (NAm E) parlay to use or develop sth such as mon ey or a skill to make it more successful or worth more成功利用;有效发展;使增值。”该词典海给出了一个例句:“She hopes to par lay her success as a model into an acting career.”。这个例子的意思是“她希望利用自己当模特的成功经历进而发展演艺事业”。例一中的which指的应该是“He had acquired some techni cal experience during travels around the world”。结合前文“他们运用试错法, 学着如何处理拆解未爆炸弹”, 可以形成如下逻辑判断:鲍勃·戴维斯之所以能进入皇家工兵团的应急委员会, 原因就在于他从世界各地旅行中获得了一些技术经验。经过如此逻辑分析, 可以断定parley就是parlay误拼所致。

拙译:另一种尴尬是由另外一名拆弹人员鲍勃·戴维斯造成的。战前, 他是康沃尔郡的一个流浪汉。他从世界各地旅行中获得了一些技术经验, 并借此进入了皇家工兵团的应急委员会。

例二:‘No one person in Japan had authority remotely resem bling that of an American president, ’observes Professor Akir Namamura of Dokkyo University, a modern Japanese historian‘The Emperor was obliged to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Japanes constitution, which meant that he was obliged to heed the wishes o the army, navy and civilian politicians.He was able to take the de cision to end the war only when those forces had invited him to d so.’ (P.649)

“在日本的名字中, 中文字占了很大比例。”“传统上, 日本人的名字普遍使用汉字, 只是在二战之后开始有一些比较新潮的人用欧美常用英文名的日语发音作自己的名。”[2]翻译例二中出现的日本人名Akira Namamura时, 必须考虑到该名字中实际使用的汉字。查阅《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时, 发现该辞典并未收录Namamura。无奈, 只好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此人。输入Akira Namamura后, 搜索结果的第三条便是“Akira Nakamura (中村粲, Nakamura Akira, 24 April 1934–23 June 2010) was a Japanese academic of English literature and self-trained historian specialising....”。由于Akira Namamura和Akira Nakamura仅存在一个字母的差异, 由此便产生怀疑, 二者所指会不会是同一人。原著显示, Akira Namamura是日本现代历史学家, 在独协大学担任教授。展开搜索结果的第三条, 出现了如下内容:“From April 1964 onwards he lectured at the newly founded Dokkyo University on a full-time basis until his retirement in March 2005 to become an emeritus professor.A representative of Showa History Research Institute, he frequently joined controversies surrounding Japan's wartime past, particularly the denialism or minimization of the Nanking Massacre of 1937-38.”[3]据此, 利用逻辑判断, 可以完全断定Akira Namamura和Akira Nakamura指的就是同一人。为了保险起见, 又输入“中村粲南京大屠杀”进行了搜索。结果进一步证明, 最初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Akira Namamura和Akira Nakamura指的就是同一个人, 即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

拙译:日本现代历史学家、独协大学的中村粲教授评论说:“在日本, 任何人都没有像美国总统那样的权力。天皇不得不依照日本宪法行事, 这意味着他不得不听从陆军、海军及文职政治家的意愿。只有当这些力量要求他那样做时, 他才能决定结束战争。”

2 结束语

著名翻译家钱歌川曾指出:“逻辑是翻译者的最后一张王牌, 是他必须具有的基本要素。俗话说‘岂有此理’, 正是翻译者随时需要的考虑。凡是翻译出来的一字一句, 一事一物, 都必须合乎逻辑, 合乎情理, 否则必然有误。”[4]从事过翻译实践的人都知道, 翻译是件很难的事情, 而做一名优秀的译者更是难上加难。在翻译过程中, 若发现原著有误时, 译者必须用于担当, 大胆地去伪存真, 及时纠正这些错误。否则, 就会出现“谬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情况。

参考文献

[1]Max H.All Hell Let Loose–The World At War 1939–45[M].Harper Press, 2011.

[2]褚娟.日本人如何用汉字起名字[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100c7d0100itzp.html.

[3]Akira Nakamura[EB/OL].https://en.wikipedia.org/wiki/Aki-ra_Nakamura_ (academic) .

上一篇:善待学生热爱学生论文下一篇:河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