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性质论文

2024-09-03

汉字的性质论文(精选5篇)

汉字的性质论文 第1篇

因为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 复杂性是它最重要的特点。我们在分析时不选择单一的角度来分析, 而是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以获得更加深刻和广泛的认识。

第一个方面, 我们先来看看汉字究竟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对应。

考察一种文字的性质, 首先要看这种文字表达语言中的何种要素, 据此把人类的文字分为表词文字、词素文字、音节文字、音素文字等。

在我们谈论汉字性质时, 不能把一个汉字跟西方拼音文字中的一个字等同。西方文字 (如英文) 中的一个字都是一个词的书写形式, 比如master是一个字。而现代

目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对于文字的改造, 如武则天改“國”、“囗”中之“或” (通“惑”) 为“圀”, 就是因为“國”国中有疑惑, 意义不好, 改为“圀”表示在一定的疆域下, 国家拥有四面八方的土地, 含义深远。在对于文字的改造中, 主要有改字、缺字、缺笔、拆字等方法。这些方法都运用了文字学的一些理论, 如改字, 不是随便找一个字来代替, 而是用音同、音近或义近的字来代替。如为避清康熙玄烨的讳, 改“玄”为“元”, “玄、元”意义相同。宋仁宗名祯, 宋人撰《新唐书》, 将唐太宗年号“贞观”写作“真观”或“正观”, “贞、真、正”发音相近。唐太宗名李世民, 唐《于志宁碑》为避讳, 书“世”作“卅”, 在甲骨文中, “世”和“卅”字形相同, 表示的意思都是三十, 实为一个字。唐人撰《隋书》, 为避讳, 书隋将韩擒虎作“韩擒”, 空“虎”字。同书为避李世民讳, 书王世充作“王充”, 空“世”字。后人有不解避讳之意者, 在传抄或翻刻时, 误为“韩擒”、“王充”。汉语一个词的书写形式多数不是一个汉字, 如“紧张”中的“紧”不是词的书写形式。跟西方文字相当的是“蜘蛛”、“共产主义”这类汉字组。所以我们在考察汉字表达语言中何种要素的时候还应着眼于一个个汉字, 而不是字符。

布龙菲尔德认为, 汉字是表词文字, 即汉字基本上都是用来表达语言中的词的。他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在古代汉语中词是以单音节为主, 特别是先秦两汉时期, 因此他这样的观点是适应古代汉语的。然而随着古代汉语的发展, 他的定义就已经不再适合了。现代汉语中的词以复音词 (特别是双音词) 为主, 而现代汉字的一个并不记录一个复音词, 而只表示它的一个音节。这样看来, 表词文字这个概念并不能概括所有汉字。

语素是一种语言里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结合汉字体系古今发展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汉字跟汉语里的词及其构成成分关系密切, 属于语素文字。首先在古代汉语里, 单音节词占多数, 复音词是少数, 尤其是在先秦两汉。古汉语中的复音词有两

后晋高祖名敬瑭, 当时的敬氏便改姓“文”或姓“苟”。

结语

文字是人类继语言之后的第二项重大发明,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保存到现在仍然在使用的自源文字, 作为世界独特的意音文字, 由于其绵长的历史, 沉积下来大量的异体字、通假字、古今字、多音字、繁简字等, 这些文字现象在为文字的使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麻烦。语言和文字本是表达客观世界的符号而已, 可是人们却恰恰要赋予它一些神奇的力量, 正像陈原在《社会语言学》中所言:“语言往往被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 或者同某些自然力给人类带来的祸福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力量;社会成员竟以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或灾难, 竟以为语言是福祸的根源。谁要是得罪了这个根源, 谁就会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 谁要是讨好这个根源, 大类。第一类是合成的复音词, 这种词是由原来是单音节词的两个成分组合而成, 如“恭敬”、“异同”、“好坏”等;这种词有的是由两个同义语素组合而成, 有的是叠音词, 有的是偏义复词, 总之都是复合式或重叠式的;还有一种合成词是附加式的, 如“欣然”等;合成词的每个部分都有意义 (词缀表示某种附加意义) , 因而都是语素。第二类是单纯的复音词, 包括古代的外来词、方言词和联绵词。一般说来, 这类词的单个音节不表示意义不算语素。汉字在记录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时, 显然是一个汉字表示一个语素———一个成词语素;在记录合成词时, 也是一个汉字表达一个语素———一个不成词的语素。在上述两种情况下 (绝大多数汉字都是这样的) , 汉字无疑是语素文字。所以把书写古代汉语的汉字称为语素文字是很恰当的。

再来看看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少数, 复音词占多数。复音词也有两类。一类是合成词, 如“美丽”、“老爸”、“红通通”等, 这些词分属于“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三类;合成词的每个成分

谁就会得到庇护和保佑。”汉字的优势使得中国人把这种汉字崇拜发展到极致, 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习惯性的思维使得人们仍然对一些文字极其敏感, 一方面文字作为全民使用的最为廉价的“工具”随处可见, “泛滥成灾”;另一方面中国人又把汉字人为地敬了起来, 擎到云遮雾障的高度, 让人们捉摸不透、敬畏不已。

参考文献:

1.王继洪:《汉字文化学概论》, 学林出版社, 2006年版。

2.卞仁海:《汉字与古代避讳》, 《语文学刊》,

2008 (7) 。

3.尉万传、周健:《论汉字文化崇拜》, 《社会科学》, 2004 (2) 。

4.王贵元编著:《汉字与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

编校:张红玲都有意义, 因而都是语素。另一类是单纯复音词, 如“澎湃”、“苏维埃”、“狒狒”等, 它们可分为联绵词、音译词、叠音词三类;单纯复音词的单个音节不表示意义。

汉字在记录单音词时, 一个汉字表达一个成词语素;在记录合成词时, 一个汉字表达一个不成词语素。在这两种情况下, 汉字都是语素文字。汉字在记录单纯复音词时, 虽然一个汉字表示一个没有意义的音节, 但是由于上述理由, 这种汉字也被理解成语素文字。

总而言之, 记录古今汉语的汉字都可以称之为语素文字。

第二个方面, 我们从汉字记录语言的方式来看。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这是传统的看法。主张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的人认为, 文字符号有形、音、义三个方面, 文字是通过形体来表达语言中音或义的, 这就形成了世界文字的两大类型: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表音文字通过语音间接表示意义, 而表意文字通过表示意义 (词义或语素义) 而与语音发生间接关系。汉字不是像音节文字或音素文字那样直接表示语音的表音文字, 汉字中许多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都是直接表示意义的, 而形声字的形符也是直接表示意义, 所以说汉字是表意文字。

反对汉字属于表意文字说的人认为, 汉字具有相当多的表音成分, 不能把汉字说成表意文字。并且还有学者作了相关数据的统计, 以此说明表音字在形声字中所占的比例。

我们认为, 一部分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客观事实, 但汉字中一部分字表音也是客观事实, 形声字的声符和使用中的假借都是表音的, 虽然是不彻底的表音。这两方面在汉语中共存, 而不是一个一定要取代

·咬文嚼字·

《笑府》与《广笑府》是冯梦龙编撰的两部笑话集,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将其收入《中国传统文化丛书》, 并加了注释和现代译文。其中《蒙师识川》中的“蒙师”, 译注者注释为:“蒙, 自称的谦词, 犹言愚。”此则笑话, 明明是用第三人称记叙的, 开头第一句就是“一蒙师只识一‘川’字”, 既非第一

师﹄□并鸣非弓

自人称, 自称“愚”又从何说起?

原来, 译注者不知“蒙师”何义, 只是围绕“蒙”字“训”了一通, 作出

另一个, 我们在讨论性质的过程中没有必要为了只看到某一方面而完全忽略了确实存在的另一方面。因此单纯说汉字是表音文字或是表意文字都是不恰当的。

从现代汉字的角度来看, 这个问题就比较简单一些了。如上所说, 汉字的表音性在现代是很成问题的, 同样汉字的表意性在现代同样也是有问题的。在图画性很强的甲骨文和金文中, 可以说汉字具有直接表意的功能。但到了篆书图画性已经大打折扣,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符号化了。隶变更是给汉字的表意性以沉重的打击。现代汉字中象形字不象形是普遍的特点。大部分会意字、指事字也是如此, 因此现代汉字很难说是表意的, 汉字的形体已不能表示出它所代表的意义了。

我们认为给一种文字定性要看其主要特征。在表意文字处于表音文字比较少的阶段, 文字是以表意为主要特征的, 那么称其为表意文字理所当然。当表音成分 (假借和形声字) 增多到一定量后, 可称为音意文字。如果因为形体演变或语言演变使得字形的大部分不能见形知义地表意或见形知音地表音后, 这时候的文字就是纯粹的表意文字了。因为这时的义符不能“表义”, 音符也不能“表音”了, 整个形体只起一个记录语素或词语意义的记号的作用。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从汉字记录语言的方式来看, 汉字的性质应当分别从以下三个阶段来定。

第一阶段, 甲骨文金文阶段。这个时候汉字的画图性强、表意性强, 形声字少。特点是以表义为主, 所以这时的汉字属于表音文字。这时也有少量的表音成分, 如少量的形声字和假借字。但即使是假借字, 仍然会用到其本义。例如“其他”用“其”, 但“箕”也应是用“其”的, 只不过甲

了错误的注解。诚然, “蒙”有自称谦词的用法。然此义项的“蒙”, 只宜单用, 而不必也不应与“师”或其他名词联合组词。如扬雄《长杨赋》的“蒙窃惑焉”, 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的“蒙之所见, 及此而已”, 皆是自谦用例。而“蒙师”一词中的“蒙”, 实际指的是蒙童, 也就是知识未开的儿童, 亦指开始读书识字的儿童。郑板桥《道情》之五有语曰:“倒不如, 蓬门僻巷, 教几个, 小小蒙童。”骨文中一般不会出现这个意义罢了。

第二阶段, 小篆阶段。这时期汉字的表意性已经大大减弱, 而含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大大增加, 已经占到汉字总数的90%。特点是以已经削弱了表意性的表音字为基础, 以部分表音的形声字为主体, 所以这时的汉字属于表音文字。

第三阶段, 隶书、楷书阶段。这时候汉字的表意性丧失殆尽, 而含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随着汉语语音的演变而逐渐降低了其“表音率”, 其先天不足的表音不准的弱点越来越明显, 到了近代, 终于变成了象形字不象形、形声字不形声的局面。大部分汉字的形体既不能表意也不能表音, 只是作为记录语素义或词义的书写符号, 接近于比较纯粹的表意文字。当然, 由音意文字向纯粹的表意文字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特别是形声字的“表音率”是一个逐渐降低的过程。时代越往后, 表音的成分会越低, 其表意的特征就会越来越明显, 但不会完全消失。另外, 我们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判断汉字的性质, 都是以当时绝大部分汉字的情况而言, 并不能排除少数不同情况的产生。直到现在, 仍有一部分声符是能起到表音作用的。 (本文为2009年度西京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汉语同素逆序词分析”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布龙菲尔德著, 袁家骅译:《语言论》, 商务印书馆, 1987年版。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商务印书馆, 1988年版。

[3].赵元任:《语言问题》, 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符号的汉字与汉字的符号 第2篇

符号的汉字与汉字的符号

通行的关于汉字性质的认定,如表意文字等,都着眼于汉字的某一特点而言,概括得并不全面.从汉字的社会功能、构形基础及形式的和谐、对称看,汉字本质应该是一种符号,即符号的汉字.深入分析汉字字族的谱系关系,对汉字进行整体研究,无论<说文>建立的`部首,还是由它演变而来的检字法部首,又都是汉字自身的符号系统,是对汉字各个群体的抽绎和概括,是把握汉字认、读、写的科学途径.

作 者:赵航 ZHAO Hang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17刊 名:南京晓庄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XIAOZHUANG COLLEGE年,卷(期):18(2)分类号:B089关键词:汉字 结构 符号 系统

从汉字性质看对外汉字教学 第3篇

关键词:汉字性质;对外汉字教学;系联法

一、汉字性质研究与对外汉字教学的联系

汉字又称方块字,是我们汉族人的祖先经历多年历史传承总结出来的,并经过无数社会实践之后归纳出来用于记录语义的表达符号,凝结了千万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20世纪以来,关于汉字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关于汉字性质的划分也成为汉字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研究,人们对汉字性质的定性依然是众说纷纭,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表意(义)文字说。汉字的表意性是目前为止最为认同的一种说法。“所谓表意体系是指一个词只用一个与该词构成的声音无关的符号表示。这个符号和整个词语存在某些关联,因而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存在关联。汉语鲜明的代表了这种语言体系”。[1]在汉字对外教学中,汉字表意性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很据汉字的字义来将汉字划分,对学习者来说也是最好接受的一种方式。(2)表音文字说。表音文字主要是通过记录字母语音来记录语言。这种文字体系较为代表性的主要是拉丁语系。据此,笔者认为汉字的性质可以从多角度来理解,几种汉字性质学说也都有自己的道理,当然这其中表意性是最为大家所接受的,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在这里介绍汉字性质,希望遵循汉字的性质特点,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去全面地认识我们所使用的书面语言的记录工具,从而理出一些有利于汉字对外教学的方法。

二、汉字性质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启示

研究汉字的性质特点不仅是为了汉字的字理研究,也给我们在汉字对外教学中带来了一些启示。

1.汉字性质诠释中国文化,体现中国人思维方式。汉字是汉语文化的书面表现形式,直接反映出中国特色文化。外国人想要学好汉语,就得要理解汉字的性质,想要理解汉字性质,就得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中国人惯用的思维特点。这一点犹如兵法上所讲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背景之后,才能铺平学习汉字的道路。

2.对外汉字教学应遵循汉字性质特点,将汉字性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汉字性质的复杂性和难懂性有时可能会限制汉语对外教学的发展,可是学习汉字的难点恰好是它的魅力之处。一切事物都有规律可循,从汉字性质入手就是学习汉字最好的规律。

3.利用汉字性质制定科学教学方法,指导对外汉字教学。将汉字性质特征作为对外汉字教学方法的标杆,围绕这个标杆并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找到最佳效益的教学方案。

二、汉字性质在对外汉字教学方法上的应用

关于汉字性质的研究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尤其在对外汉字教学方面。对外汉字教学与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领域,辐射到的交叉学科很多,其中包含语言学、对外汉语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对外汉字教学方法需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还要保证教师人员的素质。下面介绍的这几种根据汉字性质特点出发的教学方法。

(一)“系联法”汉字教学

汉语分为声母和韵母两种,系联法恰好就是利用反切来研究他们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形似而联,音近而联的方式,以旧带新,音同辨异,从而发现其中规律,加强记忆”。[3]系联法教学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据形系联

据形系联是利用汉字形体可供分析的信息,将形符相关的汉字系联在一起。据形系联可以通过“形”将同一形符的汉字系联在一起, 便于学习者掌握汉字的偏旁、部首。举例说明,比如教师讲到“水”这个字,据形系联以形符“水”为纽带,可以系联海、洋、湖、池、汤、汗、洗、澡、游、泳等字。据形系联还可以通过“形”将字形相近的汉字系联进行对比,便于学习者总结特点区分形近字。如贝-见、土-士、庄-压等。

2.据音系联

据音系联根据汉字的语音线索,把读音相同相近的汉字系联起来。可以通过声符将同一声符的汉字进行系联,使学习者认识到汉字声符标示字音的作用。可以先引导学生系联声韵调全同的汉字,例如,以声符“半”为线索,可以系联伴、拌、绊。再指导学生系联声韵相同调不同的汉字,例如,以声符“冈”系联刚、纲、钢、岗等。

据音系联可以解决一些留学生第一语言产生的语音负迁移现象,如韩国学生在双唇音(p)和唇齿音(f)的分辨上有苦难,因而可以将声母分别为p,f且韵母相同的字系联起来一起进行教学。例如:翻——潘,冯——朋,胖——放等。

3.据义系联

据义系联是把意义有关的汉字系联在一起进行教学,便于学习者对比区分。据义系联可以通过同义进行系联,如胖-肥、低-矮、拘束-拘谨;也可以通过反义系联,如多-少、矮-高、轻视-重视;还可以根据意义系联同类事物,如红、黄、绿、蓝、白、黑等。据义系联有助于学习者形成系统知识结构,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信息,浓厚学习兴趣。

汉字教学不能杂乱无章,必须要把握规律性和系统性,这样不但能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提高学习效率,而系联法恰好是符合这以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理据法汉字教学

1.理据的涵义

理据这个词的本意是理论,依据。那么在语言学中,汉字的理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从历史角度上可以划分为溯源理据字和现状理据字。而溯源理据字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符号形成之时。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法,对汉字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就是根据汉字的理据。

nlc202309031002

2.理据法汉字教学的主要内容

理据可以解说为汉字的字形与字音、字义的联系。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把汉字分成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这四大类,这些理据就合成了汉字形体表意表音的基本特征,“汉字特定的字式结构就是根据这些理据积淀而成”。[5]

(1)象形字

象形字来源于圖画,大多是使字形与所表示的图画相像,从而传达它的意义。象形字是人类早期智慧的一种体现。如“山”字完美的体现出山峰的模样,再例如“眉”字,仔细一看与眉毛果真有几分神似。

(2)指事字

当要表达的图像没有或者不方便时就产生了指事字。它的目的旨在用抽象的方法表达具体的含义。指事字又可以分为独体、合体、变体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上、下、凶、吉。大多数时态、动态、情态以及表示虚拟场景的汉字都属于指事字范畴。在讲解指事字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辨析,让学生感知字义。

(3)会意字

会意字的出现是为了填补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局限性。它可以表示更多的抽象意义。现代汉字中属于会意字的字较多,典型的有“人、林、尾、看”等等。掌握会意字要求学习者理解这个汉字的构造,记起来会有些难度。在讲解会意字时,可以根据各部分的组成意义来帮助理解,如讲解“苗”字,可以理解为田地上长着一点草,即为苗。

(4)形声字

形声字一般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字的复合体。一部分表形,另一部分表声。而形声字的读音多数也和其中表音的一部分读音相同或相似。可以说先掌握一个字,再掌握它的形声字这种类比的方法对于学生接受起来还是很有效果的。常见的形声字有“远、镇、糖、机”等等。这种类型的字在结构上的特征为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和里外结构。

理据识字法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有如下几点优势:首先方法科学,符合汉字构型规律,符合识字教学原则,符合人的认知心理。其次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教学模式和方法适合于课堂,在大量的实践中也表明学生接受状况良好,得到老师学生的一致认可。最后它还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和博采众长的兼容性。理据识字法符合国外留学生的认知特点,符合他们成熟的判断与推理能力,有助于他们尽快地建立起汉字的字感。

(三)几种新型识字法教学

汉字性质的研究与应用不应该具有局限性,而是应该发散到多个方面,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还是从汉字性质特点出发。语言学的最大特性就是使用,使用也是学习语言最好的一种方法。趣味是最好的良师益友,有了趣味才能更好的投身于学习当中。这种途径也给了我们如何学习第二语言的启示。

1.拆分识字法

这种识字方法的核心在于掌握汉字结构的规律,类似于我们记英语单词时的词根+联想方法。主要要求学习者会对汉字进行偏旁部首拆分,例如三点水字旁,认识这个偏旁,近而知道带有这个偏旁的汉字大多与水有关系,从而掌握这一类汉字。这种方法学习汉字速度快,应用也方便,只是对学习者汉字结构理论要求较高。

2.动作识字法

这种方法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方便学习者牢记,也能增加学习者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比较适用于青少年外国学生。比如在讲解“大”字时,教师可以将双臂抬起,与肩平行,两腿分开,这样一个人就成了一个大字型。应用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快速记住这个字,但这种识字法学习速度较慢,而且不适用于每一个汉字,很多汉字无法用肢体动作表达。

3.游戏识字法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成年人还是青少年,想必对游戏都是没有抗拒力的。所以根据汉字性质,将汉字进行划分,以游戏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常见的学习方式有填表格、连线、回答问题等等。随着科技的进步,汉字游戏的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书面了。越来越多学习汉字的电子游戏应运而生,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经把它们带到我们的手机和电脑里。这种学习方式方便快捷,能使学习者的空余时间利用更加充分。

以上几种识字法看似新颖,实则都是利用了汉字的性质特点,将汉字性质的精髓融入活跃的现代教学方法之中,目前在国外有很多优秀的汉语学堂都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因为这样的方法更贴近生活,既保证学生能够学会汉字,也能增加乐趣。实践表明这些新式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与课堂活跃度,实现了课堂的优质化、高效化,使学生乐在其中并能学以致用。

三、结语

“汉字作为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世界汉字教学与研究的发展,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中国地位的不断攀升,汉字教学近年来也在不断前进”。[6]因此也取得了很大成果,理论建设初具规模、教学对象范围逐步扩大、教学方法逐渐成熟。在经历了不断努力之后,我们已经得出了很多实用具体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离不开汉字性质特点,汉字性质特点像一条链子一样,把这些方法紧紧连在一起;最后研究成果可观丰硕。虽然对外汉字教学上还有欠缺和不足,但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强烈需求性在日渐高涨,我们的汉字教学之路仍然漫长。综上,对外汉字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一环,既有难点又有其自身的规律可用,这需要我们及相关工作者多多实践与发现。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50.

[2]王德寿.关于汉字性质研究的一些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05):110.

[3]王伯熙.文字的分类和汉字的性质[J].中国语文,1984,(2):103.

[4]刘威.“系联法”对外汉字教学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22(3):35.

[5]石传良.理据识字法是对外汉字教学的重要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5(2):45.

[6]王晓霞,于潇.跨国教育传播中的对外汉字教学[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35(01):142.

浅谈汉字的性质 第4篇

关键词:汉字,性质,表意

关于汉字性质的研究讨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 在20世纪的70年代到90年代初形成热潮。在研究中, 众说纷纭, 难以定论。

一、代表性观点归纳

一些有影响的代表性观点归纳起来, 主要有如下几种:

1. 表意文字说

对汉字的性质最早做出明确论断的是现代语言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索绪尔, 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体系: (1) 表意体系……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 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典范例子就是汉字。 (2) 通常所说的表音体系, 它的目的是要把词中一连串的声音摹写出来。”索绪尔的这个论断, 不仅着眼于文字记录语言的本质特性和文字构形的基本依据, 而且也着眼于汉字的整体系统和构形特点。可以说, 索绪尔高屋建瓴, 为汉字性质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但是, 表意文字的概念界定, 对于汉字的整体情况而言, 还是有其缺失的地方。这个概念对于记录古代汉语的汉字来说是合适的, 因为古代汉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 特别是先秦两汉时期更是这样。然而, 这一概念不适用于现代汉字。现代汉语中的词以复音词 (特别是双音词) 为主, 而现代汉字的一个字并不记录一个复音词, 而只表示它的一个音节。因此, 表意文字这个概念并不能概括所有汉字。

2. 语素文字说

语素理论产生以后, 就汉字的性质也就出现了语素文字说。最早提出者是美籍华人赵元任先生的汉字性质说———汉字为语素文字。赵元任先生在《语言问题》一书中提出了这一名称:“用文字来写语言, 可以取语高里头各等不同尺寸的单位来写……在世界上通行的能写全部语言的文字当中, 所用的单位最大的文字, 不是写句、短语的, 是拿文字一个单位, 写一个词素……中国文字是一个典型的最重要的例子。”

3. 意音文字说

有些学者主张汉字的性质是意音文字, 代表人物有周有光和裘锡圭。周有光先生在《文字类型学初探》一文中首先认为一种文字的性质要从“三相”加以考察。第一是“符号相”, 这要看文字的外形究竟是图符、字符还是字母。第二是“语段相”, 这要看文字所表达的是篇章、章旬 (这两者叫长语段) , 还是语词、音节、音素 (这三者叫短语段) 。第三是“表达相”, 这要看文字所采取的方式是表形、表意还是表音。

这种观点是根据汉字所使用的字符的性质, 也就是根据汉字的内部结构, 确定汉字为意音文字, 是科学的。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分阶段地讨论汉字性质, 使我们对汉字的认识更加深入。

4. 其他学说

吴玉章主张汉字是象形文字。他在《新文字与新文化运动》中说到:“中国的汉字注重在形体, 表示一个物件的词, 就是这个物件的图形……这种表示事情的词也像那事情的样子, 这种就叫做象形文字的系统。”

刘又辛认为汉字是形音文字。他说“一切成熟的文字, 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可以用来记录语言。文字记录语言的手段只有三种。一种是标形法, 一种是标音法, 三是形音结合的复合法。”就汉字的性质学说还有表音文字, 音节文字说等等, 还有的学者认为古汉字是表音节的表音文字等。

三、我的看法

我们从汉字的产生、发展来看汉字是如何体现表意的“意”的。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后来文字跟图画分歧大了, 差别也逐渐显著。文字不再是画出的, 而是书写的了。正因为图画和文字有此渊源, 早期能叫文字的文字才具有和图画相似的地方即形象性。目前得到最早的大批材料只有商代的甲骨文。那个时期象形文字居多。人们大多可通过对字形的理解知道它所表示的大概意义, 剩下的一些指事字、会意字也很好理解。这跟当时的人们的生活状态有关。在物质贫乏的时代, 人们对词语的需求量不大, 使用的文字也不多。象形字能大行其道, 也可看出它适应那个时代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的思维及语言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甲骨文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变迁, 汉字慢慢线条化, 抽象化, 发生了一次次变革。字体由战国初的大篆发展成秦统一后的小篆, 又有后来汉代的隶书等。现代汉字已基本脱离图画的影子。汉字越来越难直接从字形来解读意义。但现代汉字中占多数的形声字的形符还可以给我们一些关于意义的信息。从汉字的发展来看, 汉字的发展都是字体、字形变化, 其记录汉字的方式一直没变。当然, 我们也不能拿此作为衡量某一文字是否属于表意体系的标准。

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 作为表意性质的符号, 它的“意”还包括了丰富的文化因素, 反映了民族的特征, 这也是汉字特有的, 是表音文字无法比拟的。汉字的形体蕴涵了当时社会的历史文化精神。

关于汉字的故事:汉字大王 第5篇

凌晨一点,当我开着“宝马”准备回家睡个美容觉时,那讨厌的电话声又响起了。“好的!好的!我马上到。”看见了没有,又要去破案啦!

被告:不到七岁的小学生们。

原告:一群被写错的字。

首先,出庭的是“臭”,“法官大人,你可要为我申冤啊!”“啊?什么,好的,说吧!”我撑着脑袋,打着哈欠,好像一倒下就会昏昏欲睡。“我原本是‘夏’,可小男孩‘毛毛’偏要把我写成‘臭’,弄的我都不敢出门啦!谁看了我不是退避三舍,连臭都对我有意见了!”他哭丧着脸,好似随时都会哭出来。

“呕!好!好!你……你退后点,真是臭气熏天。”过了一会儿,“被告出庭,”我瞪着眼对被告席的小男孩说道。

“我……我现在还小,写错字是难免的事,今后会改正的。”小男孩怯怯地对我说到。

“这是我们的错,我们以后不会再犯了。”一个胆子大点的女孩说。

“嗯!既然被告方有改过自新的态度,就罚他们每人抄十遍被写错的字,使原字恢复原样。退庭!”

“呼”,一场惊心动魄的案件完成了。屁股还没坐热,就迎来了下一个案件。

被告:商业街的老板们。

原告:一群被用错的谐音字。

“法官!法官!我是‘依依不舍’,怎么变成了‘衣衣不舍’了?”

“还有我!还有我!我原本是‘飞碟’怎么变成了‘飞爹’?”

……

“哼!这都不懂,顾客就是上帝,改成这样顾客都会喜欢。”

“就是!没有人会在乎的!”

“我方会创新,而且自强不息。”被告方的律师振振有词的说道。

“荒.唐!漏洞百出!首先,创新不能乱创,你们这是胡乱在使用汉字!再者,孩子们会在乎的,你们写成这样,他们识字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现在,罚你们抄原汉字十遍,使其恢复原状,并且将错字全部纠正,再也不能为了赚钱博取噱头而胡乱使用!”身为大法官的我严厉地批评了这些老板们。

哎!大家看到了吗?两场大案就让我忙成这样,你们觉得我这个法官好当吗?所以呀,就拜托大家啦,一定要正确使用我们的汉字!

上一篇: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下一篇:军队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