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红艺术范文

2024-09-08

女红艺术范文(精选7篇)

女红艺术 第1篇

一、阴阳八卦图式的运用

太极图,宇宙的混沌状态,俗称阴阳鱼,白主阳,黑主阴,阴阳鱼交互而生,反映了古人生殖崇拜的图腾信仰,这种阴阳交互化生万物的哲学观对民间美术造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阴阳八卦和阴阳五行均源出阴阳,可见归根到底阴阳是中国哲学本源体系的核心,是认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总观念。”“八卦鱼”中心双鱼太极,四周八角八卦,天圆地方,地之四极,仍然是六千年前哲学观念和表象符号的延续,还有那从渭河流域到黄河流域的双鱼相交,中为女阴象征的双鱼枕,也正是双鱼相交,阴阳相合产生人类始祖的彩陶双鱼人面,那些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全国的中华民族保护神和繁衍之神的阴阳抓髻娃娃,“八卦镜”符号崇拜……也是半坡彩陶原始伏蠢八卦的符号崇拜的衍化。(中国民间艺术的哲学基础,靳之林,原载《美术研究》1988年第4期)古代女子的胸衣,前襟下摆多圆,后襟下摆多方,也是以此顺应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念。“混沌花”是苗族、侗族、畲族等南方少数民族常见的表现题材。《云笈七签》卷二:“《太始经》云:‘昔二仪未分之时,号曰洪源。溟涬濛鸿,如鸡子状,名曰混沌。’”神话中描述的混沌是个浑圆如鸡子的蛋形世界,“二仪未分”,阴阳尚未形成,里面流淌着清浊二气。聪明的三江女子将这混沌绣成阴阳交合新生命诞生,绣成金蜘蛛与花相交叠万物化生,绣成充满勃勃生机的宇宙本源。浑圆如鸡子的混沌,太极八卦图,阴阳和合的奇异花,远古的图腾,心灵的希冀,对生命发端的叩问,只要生命不息,这探寻注定永无休止。

二、“四方”与“五行”观念的影响

“卍”,俗称“万字符”,出现于距今约9000年前的彭头山文化。研究学者认为这个符号是太极图的原型之一。历代的凤鸟图、盘龙图,和太阳纹样一样,呈现出旋转如漩涡一样的结构,犹如生命充满动感和活力。受阴阳哲学观念的影响,这种漩涡样的结构应对着一阴一阳、两两相交的格局,反映了民间朴素的哲学观和人生观。两只彩凤,两朵莲花,两两相对,动静相宜,相映成趣,俗称“喜相逢”。在女红成品中,“喜相逢”图式被大量运用:花开要并蒂,比翼要双飞,无论是花与鸟,或花与花,一左一右,一上一下,呼应着,守望着,承载着中国人千百年来追求幸福的愿望,追逐嬉戏于方寸之间。

由古老的阴阳哲学观念衍生出来的“四方”观念,即是伏羲八卦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的哲学观念的延伸。体现在民间女红造型上为纯正面或纯侧面,并表现为或两面或四面或六面的偶数程式,如双面蛙或六面虎等等。中国织锦中的几何纹样,以方带圆,应对着四方八位,取“四平八稳”之意。以云肩为例,其装饰图案内涵非常丰富,蕴含了深邃的阴阳哲理,符号化的艺术语言,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数字组合,传达出不同的祥瑞喻意。例如“四合如意”云肩,以前后四片寓意春夏秋冬四季花开,家庭合美;“福庆如意”云肩,以前后六片或六十六片寓意六六(下接第151页)大顺,福泽绵长;八片应对“八面来风,四通八达”;十二片应对“十二月”月月平安和顺;中国人尚“九”,于是还有按九的倍数缝制如五十四片,寓意“万年如意”,体现了“上观法乎天,下观法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云肩的民俗根源来自“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季羡林语)而人与天地之间的“交感”也正是中国古老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

由八卦的阴阳观念推演出来的五行观念如同一面古镜,真实地映射着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的历史变迁、民间的风俗艺术、民族的生存状态。《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一件汉晋时期的织锦护膊。《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察变之动,莫著于五星”,护膊上面分布孔雀、仙鹤、辟邪、虎及云纹、星纹,利用五色(赤、绿、黄、白、青)织就,以隶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有序贯穿,反映了阴阳五行思想、“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观念在古人问卜战事吉凶的主导作用。

阴阳五行观念对中国女红艺术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红纹样常以五行的结构模式、传统图腾符号传承其深层意识上的古老哲学观。“中国原始阴阳五行哲学,衍生出中国民间艺术的五行色观念色彩体系。东方青色主木,西方白色主金,南方赤色主火,北方黑色主水,中央黄色主土,阴阳五行的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形成富丽绚烂的中国民间色彩艺术世界。”阴阳五行观念深入人心,根深蒂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民间女红成品多以五色丝带、五色荷包对应青(春)、火(夏)、土(长夏)、金(秋)、水(冬)一年四季暑往寒来荣枯变化,寓意“五福”、“五德”。《尚书·洪范》注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寿终命。”后世民间以此“五德”观念演化出福、禄、寿、喜、财,每一主题又包含了繁富的内容,异常壮观。蜈蚣、蜘蛛、蟾蜍、蜥蜴和蛇是传统的“五毒”,淳朴的劳苦大众认为这五种动物的毒性最大,因此常常以此五毒作为表现主题驱邪祛恶。民间女红就是利用“以毒攻毒”的观念将这些毒物绣制在肚兜或者坎肩上,求得驱邪纳吉,孩子健康茁壮。

民间女红,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沿革、宗教信仰嬗变的活化石。神秘的阴阳八卦,直白地和合交感;千钧的五行问卜,福德的恩泽造化——所有的这些,构成了灿烂炫目的女红文化中最为独特的一面。历史在进步,时代在变迁,今非昔比。当曾经的图腾崇拜渐行渐远,只剩下美丽的图案的时候;当这些信仰被抽离成一个个符号象征,不再负载原始希冀的时候,人们的理想依旧,美在民间。

摘要:太极阴阳哲学思想对民间女红艺术的题材、图式、色彩和造型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阴阳八卦图式、四方与五行的观念在女红艺术中以最鲜活的样貌呈现。

淑女复兴女红当道 第2篇

女红是一种新型的娱乐方式,是女人的情趣和本性中的柔情。花一点时间,加一些心思,做出点漂亮的小玩意儿。如果能利用做家务产生的边角废料再加工,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就更让人有满足感了,旧手链上的水晶镶在过时毛衣上;废旧的铁锅变身为精致花盆……生活中的艺术无处不在,环保、节约本身也是一种时尚。

材料:旧毛衣

逛街时看见一对活泼可爱的毛绒老鼠,回来后念念不忘,再折回去买却断货,心里懊恼不已,许久不能释怀。岂料,整理旧衣物时,想起来那对小鼠,干脆自己动手处理一件过时的毛衣,了此心愿。

1、先在纸上分片画好模版。

2、裁剪模版后,比对毛衣进行裁开,剪裁过程中注意小鼠图案要符合毛衣上图案雏形。

3、按片缝制在一起,塞入丝棉,最后把耳朵缝上。

4、用黑色小珠穿好,缝制做小鼠的眼睛。

5、最后在小鼠底部粘塑料板使小鼠能顺利站立。

材料:月饼盒

每年中秋,最大的收获是一堆制作精良的月饼盒,铁质的都不算稀奇了,2011年居然还收到一个皮质的月饼盒,丢了实在可惜。把月饼盒改造一下,尝试一下餐桌花蓝也不错。

1、准备包装纸和绢花,注意纸的颜色和花朵颜色搭配。

2、 把包装纸裁剪好,用胶水粘贴在盒子外侧。

3、扎上花邊或者蕾丝丝带,整理好花朵。

材料:羽毛球

对于羽毛球爱好者来说,每次运动打坏三五个羽毛球不在话下,尾部惨不忍睹,上半部分还完好如初,可扔在家里也没什么用处。改造一下成小挂饰,晃荡在羽毛球包包甚至球拍上,看起来也时尚感十足。

1、 沿着羽毛球边线剪裁至适宜长度。

2、 用编织中国结的5号线进行绕线,并根据自己喜好进行颜色搭配和绕线处理。

3、 用铁钉在头部钻孔,用编制好的线坠儿穿入。

材料:砂锅、铁锅

不知道男人是不是都是家务活的马大哈,好好的锅就是不好好地用,汤锅被烧糊了底,一个煨汤的砂锅愣是被熬得渗漏,可怜它们来到我的新家还不到三个月就遭此厄运,拿什么拯救你?我亲爱的锅们!

1、 把废旧锅具洗干净,在太阳下晾晒干。

2、 用花色漆进行涂抹,没有把握的话可以先勾勒好图案,再开始绘制图案。

3、 晾晒后盛土栽种花草。

材料:装湿纸巾的塑料圆筒

家里有很多废旧的小桶,装饼干的铁皮或者硬纸小桶,装湿纸巾的塑料小桶,里面的东西吃完或者用完之后,用来装东西不那么美观,高度还不一致,扔掉了又有点可惜,如果花一点点时间,就可以变废为宝,把这些小桶变身为收纳桶、笔筒等小物。

1、塑料小桶原是用来装湿纸巾的,改造成笔筒有点高,因此先去掉一部分,留下三分之一,先画好高度线,用大剪刀沿线剪裁。

2、 把布按照桶的大小分别裁成长方形和圆形,缝好,铺入桶内。

3、 扎上草莓针插和丝带。

草莓针插的做法:

1、草莓果3片,缝合在一起,底部留口,塞入珍珠棉。叶2片,缝在一起。

2、在叶子的中央剪一小口,翻过来。

3、在叶子的中间平缝一小圈,放一颗小珠子,抽紧,再缝到草莓上。

女红艺术 第3篇

工作。笔者认为, 进一步做好昌黎地秧歌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文化自觉, 端正思想认识

多年来, 昌黎地秧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 但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有些人重申报而轻保护、重开发而轻管理, 还有的人视包括昌黎地秧歌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软任务”等等。我们应当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危机意识, 充分认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珍爱、尊重祖先传下来的精神财富,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与保护昌黎地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2.加强组织领导, 深化队伍建设

机构和队伍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要有效、有序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机构和队伍不可缺少。为切实加强对昌黎地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领导, 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保护传承体系, 不断深化队伍建设。

3.以人为本, 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

以人为本, 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高的艺术价值, 先后都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鄂东女红生产性保护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鄂东地区的女红也与其它农耕文明的产物一样, 在工业文明的进程中不断被淡化, 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保护这些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的事业, 其中“生产性保护”被认为是一种切合手工技艺存在形态和传承特点的保护方式。2012年初文化部蔡武部长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上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 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 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 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在《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坚持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因此作为手工艺非遗的鄂东女红在进行生产性保护过程中如何完整传承传统工艺的流程和保留核心技艺的真实性需得到认证研究。

近年来鄂东三县都创建了非遗的文化产业, 黄梅挑花、红安绣活和阳新布贴已进入市场, 女红作为商品、礼品的功能和艺术特征得到强化, 并多次参加国内的非遗展和各地展销会, 但成交额度均不理想, 甚至一场展会卖不出一件产品。在看似一片繁荣的开发保护的背后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有些女红产品已逐渐背离传统, 失去了传统本色, 配色俗气, 粗制滥造, 偷工减料。以阳新布贴为例, 在2012年11月23日举办的首届湖北阳新布贴会展上,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目前阳新布贴的一些产品已经偏离传统, 色彩平庸, 过于迎合市场, 导致这一传统艺术美感的缺失, 对比传统布贴和新开发的布贴商品, 传统布贴的设色古艳厚

保护的重中之重。从实际情况看, 昌黎地秧歌的传承链仍然比较脆弱, 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一是“高龄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大部分年龄都在70岁以上。二是后继乏人。不少传统的表演技艺难度较高, 强度较大, 学起来费劲, 收效也较低, 很少有人愿意专心去学。三是缺乏基本保障。传承人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 不少人生活比较困难, 工作条件艰苦。对此, 应当注意解决。

4. 加大经费投入, 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经费保障是做好昌黎地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前提。当前, 传承与保护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经费投入不足。由于缺少专项经费, 普查工作难以全面开展, 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和资助费用也难以落到实处。为此,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经费投入, 将保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以保障此项工作的正常进行。筹措保护资金时, 应当多争取上一级政府资金支持, 还要尽力吸纳企业和社会团体赞助。再有, 就是走市场化、产业化运作道路, 实现项目自身的“造血”功能, 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 创造经济效益。

重, 斑斓多彩, 对比中调和, 素雅中见多彩, 华而不俗, 素而不单, 给人以明快、活泼和生机, 在视觉感染力和艺术品位上明显优于现代布贴。而黄梅挑花和红安绣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追溯鄂东女红的整个工艺流程我们发现, 在传统工艺链的最顶端的传统染色技艺不仅已经消失了而且普遍被人们忽视了。

二、女红工艺流程中传统染色的重要性

在传统女红艺术中色彩对于女红的审美品位和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以黄梅挑花为例, 千百年来挑花用的底布是当地的家机布, 又叫大布, 通常是本白色, 将织好的布通过植物染料染色、碾压、漂清、定色、晒干、拉平, 颜色通常为蓝、黑两色, 称为黛布。棉线也是自染, 染色后光彩夺目, 艺人用针将五彩丝线挑制在底布的经线和纬线交叉的网格上, 形成立体感强的图案, 色彩绚丽高雅、庄重和谐。红安绣活是流行于红安一带、以连袜绣花鞋垫为突出代表的民间刺绣艺术, 传统阳新布贴和红安绣活所用布料绣线都是民间植物自染。

染织专家认为中国女红品色彩鲜艳富丽, 与民间染色技术有关, 天然染料的染色品色泽自然、优雅、色调独特别致。在“天水冰山录”中的记载里, 明代的传统染色中有大红、红、水红、桃红、青、闪红、天青、黑青、绿、黑绿、墨绿、油绿、沙绿、柳绿、蓝、沉香、玉色、紫、黄、柳黄、白、葱白、闪色、杂色等, 色彩极其丰富。

鄂东女红造物的物化过程, 从染色、画稿的前期准备到各种技法手段的表现, 注重整个系统流程的协调配置, 以一种精巧、细致的奇巧工艺使女红艺术富有不同的形式意味及功能价值, 流程的各个不同层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表现系统。染色是女红艺术造物的前道工序, 面料与丝染色用的染料大多是植物性染料。我国“传统染色”非遗传承人、北京国染馆创办人黄荣华先生在《传统染色在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链条中的作用》指出目前全国各地女红类非遗如扎染, 蜡染, 蓝印花布, 刺绣, 织锦等所用材料都使用的是现代的化学染料染制, 天然染料的生产和染色工艺已经濒临失传, 只有一些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仍沿用少数种类的天然植物染料。在整个传统女红染织绣技艺链条中如果缺少了传统染色这一环就称不上是完整意义上的传统, 其中一个节点缺失都会造成传统技艺的链条断裂, 从而失去传统技艺的核心。

笔者认为在女红工艺流程中恢复传统染色技艺的必要性在于:1.作为整个女红生产工艺链条, 传统染色无法回避, 它具有安全、无毒、无害和无环境污染的特性。2、传统女红品的色相和美学特质是化学染色无法代替的。天然染色与化学染色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传统植物染有自己丰富的色彩体系。清代中国传统刺绣色彩专著《雪宦绣谱》, 就记载了有95种不同的兰色, 140种不同深浅的黄色, 88种不同色光的红色, 73种不同艳度的紫色, 78种不同色相的黄褐色及棕褐色, 181种绿色。5种黑色和一种白色。植物染色的色彩古朴、绮丽、肃静, 沉静柔和, 富有安定力的气质, 既给人以华美的视觉艺术享受, 又能感受到民间艺术的朴素情感;3.在传承保护女红艺术的过程中, 形似与神似有很大不同, 不单单是保留某种技艺, 也承载着丰厚的人文内涵。

三、传统染色对女红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

我国传统印染技艺源远流长, 利用植物染料, 是我国古代染色工艺的主流, 我国著名的云锦, 蜀锦, 宋锦等名绣中斑斓绚丽的色彩全部出自天然草木染工艺。不仅种类繁多, 而且做工精细、不易褪色。《唐六典》记载:“凡染, 大抵以草木而成, 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 采以时月。”出土的汉代织物, 有的仍保持着鲜艳的色泽, 反映了当时染色、配色技术的高超, 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已有相当完善的浸染、套染和媒染等印染技术。而且, 这些技术很早就传入了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 并随着南方丝绸之路的发展, 在13世纪传到了欧洲各国, 国外称其为“中国术”。

传统植物染运用于女红文化产业的优势在于:

1. 深厚的文化内涵:

我国的传统植物染色历史悠久, 《诗经》中记载有用蓝草、茜草染色做衣服的是个, 由此可想我国在东周时期民间已经使用植物染料了。《考工记》中记录了我国古代练丝、纺绸、手绘、刺绣等工艺, 对织物色彩和纹样做了较详尽的叙述。《齐民要术》中加载了关于种植染料植物和萃取染料的加工过程;《天工开物》艺术详尽描写了各种染料的制造、炼制及染色技术方法。由此来看传统染色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是中国造物文化的一部分, 在女红工艺流程中恢复传统染色可以深化女红文化的内涵。

2. 独特的色彩个性:

植物染色的色彩古朴、绮丽、肃静, 沉静柔和, 富有安定力的气质, 给人以华美的视觉艺术享受, 能提升女红产品的艺术品位。鄂东地区黄梅挑花、红安绣活、阳新布贴这三项女红艺术历史悠久、题材内容丰富、纹饰繁富、色彩富丽、风格浪漫抽象, 具有浓郁的楚鄂风情, 传统鄂东女红品的色相和美学特质是化学染色无法代替的, 作为富有地域性特征的女红文化在传统植物染色中有自己丰富的色彩体系。恢复传统染色能更真实地保留鄂东女红的色彩审美特征。

3. 低碳环保性:

采用原生态的染料植物为染料来源, 利用自然界的植物不会产生有害于大自然的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废水和其他工业污染。植物染材料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 具有再生性, 植物染色的过程所留下的植物染料残渣可以很好分解不会产生污染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 大多数天然染料无毒无害, 对皮肤无过敏、无致癌。

4. 药用保健性:

传统染色中的许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 如靛蓝、艾蒿、红花、茶、桑树皮等对人体有良好的保健防病功效。经过传统植物染技艺进行染色完全可以达到女红传统工艺的要求, 经过植物染色的传统女红产品色相自然、防虫杀菌、带有自然的芳香, 其使用功能和艺术价值都将得到提高。

虽然目前传统植物染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 女红艺术的传承保护也取得一定成果, 但将传统植物染技艺运用到传统女红非遗的传承保护体系, 还原女红工艺流程的完整性仍是一个新的领域。如何重新恢复女红艺术中的传统染色技艺和传统色彩体系, 如何通过传统染色技艺深化女红文化的内涵、如何将传统染色与现有女红产业结合提升女红艺术品位增加产品附加值, 体现现代环保健康意识等等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参考文献

[1]贺琛.中国女红[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2009, (P154)

[2]尹关山.阳新布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P4)

针线缝宁静 女红织性情 第4篇

周六,北京的道路依然拥堵。京东一隅,不大的一间工作室里,一派热火朝天景象,每一个工位都“座无虚席”。制版、剪裁、熨烫、缝纫……师傅和学生都忙得不亦乐乎。西自石景山、北自巴沟、南自丰台的学员们,究竟为什么会不远万“堵”地来到这个叫做“红石榴服装缝纫DIY工作室”的地方呢?

石榴渐红

“御纱新制石榴裙,沉香慢火熏。”石榴裙色如石榴之红,浓烈艳丽,是唐代女子极流行的服装。在甘老师的心目中,红石榴服装缝纫工作室便是一个让人以喜欢的方式感受、创造服装之美的地方。

甘老师是工作室的主人。她并不老,是个80后,时装设计专业毕业。对于时装,她有着自己的见解:“时装的制作比设计更重要,是设计的基础,很多学了时装设计的人都不理解这一点。其实,时装设计并不是会画几张图纸就完成了,学设计之前一定要学会制作,否则很难与成衣的师傅对接。”

除了一直从事的时装设计、定制加工,甘老师还很喜欢教育工作,做过服装设计教师。随着近些年手工制作的流行,加之她自己也喜欢制作,于是在2010年的冬天,就有了这个“红石榴工作室”。从最初的朋友圈子自己玩,慢慢名声在外,每年都会有上百人从这个小小的工作室“毕业”。

区别于一般的手工作坊,红石榴的学习内容技术含量很高。“一般的手工还是比较简单的,我觉得还是服装更实用。所以我们这里都会教服装制作,尽量让你学到更多的东西,能自己做衣服。”甘老师说。

不同于“学院派”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红石榴采用的更像是旧时授徒的方法——师傅带徒弟。师傅不一定出自名校,但都在成衣制作方面拥有不凡身手,是资深的制版师、样衣师,精通服装板型及制作工艺。每天6个小时,最多7人的容量,小班授课,保证师傅和“学徒”之间有最充分的沟通,真正达到因人施教。

在专业性方面,系统班的30次课程包含10次制版课和20次制作课,从一天能制作完成的半身裙、连衣裙、裤子,到两三天才能完成的衬衫、外套、西服等,保证每天都有成果。服装设计专业四年所学的所有制作技法都浓缩在了课程中,从简单的熨烫技法、手针技法, 到复杂的上里子、羽绒服充棉等,都能悉数学到。

慢也生活

来红石榴学习制衣的人,以二三十岁女性居多。她们有从事广告、媒体设计的白领,有学设计的学生,也有喜爱手工的家庭主妇。学员中三分之一有明确的深造目的,三分之二则是纯粹因为兴趣。80%以上的学员通过前三次的兴趣培养课后,都能坚持学完所有的课程。这种兴趣一方面是对服装、对手工的喜爱,另一方面也是在喧嚷城市中对慢生活方式的向往。

NO.1 迪

年龄:80后;职业:多媒体设计师;工作状态:忙,经常加班;报班理由:喜欢。

迪最初是和朋友一起来的,4次课程之后已经很喜欢这里的氛围了。她缝纫时让人想起“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的诗句,指甲上是朱红色蔻丹。

做设计的她喜欢与设计相关的东西,也喜欢动手实践。在这个年轻人不再动手做衣服的时代,迪却认为自己做衣服“能在心情沉重的时候放松心情”。

“虽然纯手工制作有点慢,但很充实,也能做自己想要的适合自己的衣服,很时尚。”看着自己花了一天时间完成的太阳裙,迪觉得“很有成就感”。

NO.2 小T

年龄:85后;职业:设计系毕业生;工作状态:工作前充电阶段,不忙;报班理由:补上学时没学到的设计课。

小T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设计,但是上学时缺失的制作课程成为她自由发展的短板。她在网上找到了红石榴工作室,发现这种时间灵活、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很适合自己。因为有设计的基础,在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小T很快就开始了挑战高难度的大衣课程。

“其实我也是想过年的时候能穿得更炫一点啦!”大衣的款式是她自己设计的,在老师的帮助下,一天之内顺利完成了制版和样衣的制作。

“师傅让我回家把布料做好缩水,下次就可以做了。”

NO.3 June

年龄:80后;职业:白领;工作状态:正常,不算太忙;报班理由:一直想学做衣服。

June不是学设计的,也不是做设计的,但服装设计和做手工一直是她的爱好。学完大半课程的她已收获颇丰,连衣裙、裤子、衬衫都亲手裁制。“最满意的是衬衫,不过今天没穿来。”

这次制作的棉背心前后花了三次课的时间制作完成,面料和里衬之间填充了厚实的棉料,帽子还是可以用拉链拆下来的,乍看和店里的成品没什么两样。June迫不及待的穿上试试,非常合身。

“终于作完了,真的挺开心的,慢工出细活儿,而且我真没觉得慢,反而觉得在这里一天天过得挺快的。”

幸福随心

一周7天,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5点,甘老师的工作日就是这么多。宅属性的她很享受这种状态:“这种慢生活很好,我特别不愿意逛街,很喜欢自己鼓捣些小东西,特别有成就感。我总觉得有一技之长的人更能积极地掌握人生,到老了都会很快乐。”

甘老师有许多爱好,比如街舞、架子鼓……水瓶座的她喜欢新颖的东西,而这样的工作,正好满足她不断创新的意愿。

和甘老师一起教授制版和成衣制作的周老师则另有一番感触。他也同样年轻,却已是经验老到的制作师傅。“以前一件大衣我自己一天就做完了,很紧张。现在从教授学员到指导他们制作完成还是需要不少的时间,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太慢了,会着急,渐渐明白教别人需要另外一种心态。这也是对我性格的一种磨练。”

周老师慢慢体会到了教育的乐趣,也从学生的成就中体验出了自己的成就感。“那是和自己完成一件衣服的制作完全不同的。”他很喜欢现在这种节奏慢下来的生活。

下午5点,课程结束,学员们带着自己制作的成衣或半成品纷纷离去,甘老师和周老师打扫完一地的布头儿后,才关门离开。所有人都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古时女红与鞋样 第5篇

从上古时期始于“裹脚皮”的原始鞋诞生起, 鞋在上万年历史的嬗变中, 展示着人类的智慧与文明。而我国古代自“妇人不织, 禽兽之皮足衣也。” (《韩非子·五蠹》) 人们脚上穿的足衣, 历经屦———一种单底的用麻绳或葛绳编的鞋叫屦。《孟子·腾文公上》:“捆屦织席以为食。”赵歧注:“捆, 犹叩椓也。织屦欲使坚, 故叩之也。后又出现了复底舄, 晋代崔豹《古今注·舆服》:“舄, 以木置履下, 干腊不畏泥湿也。”后来屦引申为鞋的通称。屣也相继流行, 屣, 又叫屩。《释名·释衣服》:“屩, 草履……出行著之。”屣, 后来也泛指鞋子。魏晋南北朝时, 由南朝穿木屐而盛行。木屐又叫木履。隋唐后胡服被引进后, 男子中流行靴, 女子则穿履, 即各种鞋子的总称。《旧唐书·舆服志》:“妇人着履, 规制亦重, 开元来, 妇人倒着线鞋, 取轻巧便于事, 侍儿乃着履。”此外庶人妻女不得服五色线靴、履。由此可知, 在官贵民贱的古代, 那些制材较好, 款式较新, 颜色亮丽的鞋, 属于上层社会人们享受的专利, 而庶民只能以粗糙普通制材制鞋而穿。在古代, 无论是麻屦草履, 还是革舄木屐, 这种鞋的制作基本不用鞋样。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鞋履在经历无样而有形的模仿———由于没有设计图样以鞋实物做样的制作, 逐渐发展到依鞋画样做鞋, 产生了做鞋的样板———鞋样。于是, 在民间照样做鞋和鞋样的复制传播中, 产生了许多轶闻趣事。

【鞋款魅力传天下】

明·文震亨《长物志》:“履, 冬月用秧履最适, 且可暖足。夏月棕鞋惟温州者最佳, 若方舄等样制作不俗者皆可为‘济胜’之具。”秧履, 指用麻丝或蒲草内夹芦花织成。乾隆年间《吴县志·物产》:“有秧鞋……”康熙年间《松江府志》:“蒲鞋, 出东门三里汀, 有极细巧者, 又有作长如靴者, 甚惜足, 野老多以御冬。可见这种秧履其“暖足”“惜足”的优点, 很受冬天寒冷的地域“野老”们青眯喜穿。棕鞋:用生长在棕树杆端苞毛制绳所编织的凉鞋。在江浙地域的妇女, 多以笋箬叠为鞋底, 用棕毛绳编制成鞋, 干燥吸汗轻便, 最适宜于夏天穿, 故有“夏月棕鞋惟温州者佳”的温州棕鞋最好之誉。方舄, 崔豹《古今注》:“舄以木置履下, 干腊不畏泥湿也。”具有这些优点的鞋具能不受人们欢迎而仿效吗?在木屐盛行的晋代, 可谓士庶均能制作, 唯有谢灵运独出心裁地作出一种屐底装有活动的齿, 上山去掉前齿留后齿, 下山装前齿去后齿, 这种登山最佳的屐, 很快不胫而走, 久传不衰, 直到唐代还使大诗人李白魂牵梦绕。这些“制作不俗”的鞋样, 是最优秀的鞋具。

优良的鞋子除了自身的魅力赢得人们仿效而普及外, 再就是职业制鞋的匠人们, 凭高超技艺走南闯北的推广了。宋·张世南《游宦纪闻》:“苏翁者, 初不知其何许人……身长九改, 美须髯, 寡言笑, 布褐草履, 终岁不易……昼尔治圃, 宵尔织屦。屦坚韧, 革舄可穿, 屦不可败。织未脱手, 人争贸之以馈远, 号曰苏公屦。”由于苏公用葛麻绳编织的鞋质量好而名扬远近, 在人们争购赠送远方亲友中, 鞋样也得以宏扬传播。

【女红做鞋有鞋样】

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铁工具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 以丝麻为原料的一般纺织生产也空前繁荣起来, 从事执针、织纤的女工奴和“女工妾”也出现了。经过岁月的斗转星移, 由女工奴和女工妾操针引线做鞋, 逐渐形成了以家庭妇女做鞋为主, 成为妇女的“妇德”。

古代妇女做鞋的鞋样, 一般多为在纸上画有草图, 根据穿鞋人脚的大小肥瘦, 反复修剪定型。鞋样分鞋底样和鞋帮样及鞋饰花样。古时全是正脚鞋, 不分左右脚, 鞋底和鞋帮样, 都只是正脚鞋样, 也叫直脚鞋样。做鞋时, 将用纸剪好的鞋样用线绷在袼褙上, 照样剪裁。尤其是在做纳底鞋时, 由于鞋底需要多层袼褙, 得照样反复剪裁, 鞋样就成了做鞋标准和样板。鞋样不仅是做鞋的样板, 还是妇女们在互相借用仿制过程中, 起到交流做鞋经验, 沟通与联络感情的媒介。《金瓶梅》第二十九回, “吴神仙贵贱相人, 潘金莲兰汤午战”:“潘金莲早起, 打发西门庆出门, 记挂着要做那红鞋, 拿着针线筐儿, 往花园翡翠轩台基儿上坐着, 那里描画鞋扇 (指制作中蒙上鞋面的鞋帮) ……李瓶儿问道:‘姐姐, 你描画的是甚么?’金莲道:‘要做一双大红光素段子白绫平底鞋, 鞋尖儿上扣绣鹦鹉摘桃。’李瓶儿道:‘我有一方大红十样锦段子, 也照依姐姐描恁一双儿。我要做高底的罢。’”清·徐喈凤《会仙记》:“然侍女素娥时通音问, 取履式制履, 精致胜于常妇。“说的是扶风娇书生许丹, 与狐仙胡淑贞婚后, 因族戚不以礼相待, “吟怨别诗而去, 去遂不复来。”但却时常让侍女通音问候, 并把他的鞋样 (即履式) 拿去为他做鞋, 所做的鞋十分精致, 是一般妇女所不及的。《牡丹亭》第七出闹塾:“[旦] (杜丽娘) 敢问师母尊年?[末] (陈最良) 目下平头六十。[旦]学生待绣对鞋儿上寿, 请个样儿。[末]生受了。依《孟子》上样儿, 做个‘不知足而为屦’罢了。”杜丽娘向老师讨要师母鞋样, 做双绣鞋上寿。这个书呆气十足的老师, 却让她按《孟子》上说的不知道脚的大小随便做双鞋罢了。《金瓶梅》第十三回, “李瓶儿隔墙蜜约, 迎春女窥隙偷光”:在西门庆与李瓶儿勾搭成奸后, “妇人 (李瓶儿) 道:”又好了, 若不嫌奴有玷, 奴就拜他五娘 (潘金莲) 做个姐姐罢。到明日, 讨他大娘 (吴月娘) 和五娘的脚样儿 (即鞋样) 来, 奴亲自做两双鞋过去, 以表奴情。”鞋样大小肥瘦可以修改, 但要合脚, 否则自讨苦吃。《红楼复梦》第二十八回, “慰病儿片言三合, 仿往事一泪双关”:“杨家的抱着一只脚, 在那儿解带子, 说道:‘我最怕穿新鞋, 今儿早上疼了一早上。’杜家的道:‘谁叫你将鞋样儿又修掉一线儿呢, 缠小了干什么?’”

【剪鞋样儿遭捉弄】

《西湖民间故事》有篇杏禅, 从前, 在西湖边上有个杏花村, 村里住着一个美丽的姑娘叫杏禅。结婚后, 因她聪明贤惠, 深得公婆喜爱, 但却遭大伯嫂和二伯嫂的妒嫉。一天, 轮到她做饭了, 杏禅刚煮好一镬饭和一镬老豆腐, 大嫂子就在厨房门口向她招手, 要她去剪鞋样 (剪鞋样也叫替鞋样) 。她刚一出去, 二嫂便乘机走进厨房, 往灶洞里加了几大块木柴, 又往豆腐镬里撒几把盐。等到杏婵剪完鞋样回厨房时, 闻到一阵炝鼻子的焦味, 揭开饭镬一看, 嗳哟!一镬好饭都烧焦啦。再掀起菜镬盖, 尝尝豆腐的味道, 咸得都发苦了。她一猜心中全明白了, 是两个嫂嫂设计捉弄她。杏禅却一声不响地往豆腐镬里加上几勺水, 煮成一镬焦粥;又往豆腐镬里加了些水, 调些菱粉, 煮成一镬豆腐羹, 使焦饭焦豆腐变成了受家人欢迎的新口味饭菜。如果说杏禅因剪鞋样险些毁了一顿饭菜是侥幸的话, 那么用古籍剪鞋样则是无知的可悲了。2006年11月21日, 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播出了一条令人惊叹的消息。在山东省民间发现一本《永乐大典》, 可惜的是有部分已被妇女剪鞋样了, 幸喜的是所剪的全是前后扉页, 没伤着正文, 这算不幸中的大幸了。《永乐大典》成书于明嘉靖年间, 正本已不知去向, 副本与正本完全一样, 共11095册, 几经战乱、火灾, 所剩无几, 清末仅有60多册。新中国成立后,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在海内搜集共约400余册。典雅庄重, 质地厚实的鸿篇巨制, 在过去仅有皇帝一人可阅, 别的任何人不得借阅。由于村妇愚昧无知, 用“大典”剪鞋样, 可谓是价值连城的鞋样了。

满族女红真品——荷包 第6篇

荷包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

据史料记载:荷包在汉代以前就有了,我国最早的荷包实物始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女尸的手中就握着一个香荷包。荷包流行于唐代以后,至清代中期荷包制作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延续到清末民初,由于社会变革,逐渐衰落以致被历史尘封。

我国至少有20多个民族,如:汉、满、蒙古、布依、傣、苗、回、锡箔、等素有制作和佩戴荷包的习俗。

荷包虽是一个小小的物件,但作为服装配饰,定情信物和灾祈福的吉祥物却有着很大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价值,它积淀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它承载着我国各民族人民精神上的浓厚情愫,成为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的历史见证。

荷包不仅反映了民间的社生活感受和人们的美妙情趣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幸福的追求,也表现了妇女们的聪明智慧和心灵手巧,她们用荷包来寄托对亲人的深情厚爱和赤诚之心。

二、荷包的源流

中国荷包究竟产生于荷包,已不可考。但据《礼记》记载,似可追溯至春秋时代。《诗经·大雅·公刘》中有“乃裹粮,于橐于囊”的记载。橐和囊都是随身携带的口袋,这种佩囊又叫“荷囊”。

战国时,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到“苏类壤以充帏兮,谓申椒之不芳”。帏就是香囊。香囊最早叫囊是用皮革制成的,实物出土见于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

古代诗文较早出现关于荷包记述的还有《孔雀东南飞》中有“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之句。据《新唐书》记载:唐代“安史之乱”时杨贵妃在马嵬驿被縊死后带着香囊被埋葬,一年后移葬时,尸骨已腐烂,惟余一只香囊。唐代诗人《太真香囊子》,诗曰“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

荷包一称始于宋代,沿袭至今,在明清的小说、戏剧中荷包的“出境机会就更多了,如在《金瓶梅》《儿女英雄传》《红楼梦》和《长生殿》中均有描写。尤其是在《红楼梦》中有多处写道荷包。甚至因为傻大姐在大观园中误拾一只秀春香囊而引起一场抄检大观的风波。还有许多自由奔放讴歌爱情的《绣荷包》民歌小调,传唱至今,影响深远。

荷包大兴于满族人关之后,特别是在清代的“康乾盛世”时,满族融汇了汉族荷包的优点,使荷包在制作上更臻完美,是我国荷包文化史上的璀璨时代,其时的荷包工艺精美,款式繁多,品种齐全,用途广泛。朝野对荷包的重视程度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朝代。

三、满族荷包特色

满族称荷包为“法都”(Fadu)。始于何时已不可知,但与我国其他民族一样,满族的荷包也是由来已久,饶有历史的。

荷包,最早是作为生活用品而出现的。当初满族的先祖肃慎人还是野处山林,以鱼猎为生的时代,腰间就常常挂着一个用皮子做成囊,用来盛装食物以供途中充饥。这种皮囊就是后来的荷包的雏形。在随后的部落争战中,皮囊又成为行军、作战时携带食品的“干粮袋”。此物后来竟演变成一种用布料或绫罗绸缎缝制的荷包,并在其上运用刺绣、纳纱、堆绫等技法,精心制成小巧饰物。几乎与汉族流行的荷包无异,内装香料、烟草或小食品等经常挂在身上,只有在装小食品这一点与汉族荷包有所不同,显然这是一种满足遗风的延续。

四、满族荷包的传承与利用

荷包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它经过漫长的岁月,伴随着历史款款走来,它起源甚早,源远流长。它经历了产生一发展和一度衰落的过程,到了二十一世纪初,由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产生变化,风光一时的荷包逐渐淡出社会几将被历史所淹没。

现时,我国虽有个别民族和少数地区仍有荷包延续,也只是作为端午节的节令商品而已。曾在我国女红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满族荷包的传承和开发、利用已开始引起国家和社会上有识之士的关注和重视。我国从2004年开始启动“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是一项旨在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重大举措,它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有着古老传统的荷包,仍不失为具有一定价值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理应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如能把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树立新的传统文化发展理念,满族荷包的开发前景是十分广阔的。由于现代的人们更看重与荷包的装饰性和欣赏性,而不太在意应用性的使用价值,如果能把这两者兼顾起来,荷包的开发利用还是大有可为的。

《凤城满族荷包》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加祥。

从1993年开始,着手搜集资料和研发满族荷包工艺品。2000年新开发的满族荷包在北京、沈阳、深圳等地投放市场后颇受消费者喜爱,也得到了外宾的青睐。

2001年满族荷包参加辽宁省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荣获金奖,2002年参加中国首届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获得银奖,同年被评为“辽宁省十佳旅游纪念品”。可见满族荷包不仅受到中外消费者的欢迎,也得到了工艺美术界专家学者的认可。

几年来在开发满族荷包的实践中,略有肤浅会和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愿与从事荷包开发企业的同行们共榷。

就荷包而言,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变化,笔者认为应在传统的基础,锐意创新,不断研发新款和多用途的荷包,如有保健作用“药用荷包”“化妆品荷包”“手机荷包”“名片荷包”“婚庆荷包”“生日荷包”“祝寿荷包”“乔迁荷包”“开业荷包”“生肖荷包”“平安荷包”“子母荷包”等等。使荷包既好看又实用,岂不两全其美。荷包还可以作为特色旅游纪念品和室(车)内挂件,既是装饰品又能清新空气,消除异味。

荷包还可以根据不用用途,设计出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造型。在荷包的囊面上除保留传统的吉祥纹样和词语外,也可以刺绣上诸如“格言警句、座右铭”和诗词歌赋和书法以及动漫卡通人物和京剧脸谱等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各自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荷包生产家庭化,表现题材吉祥化、艺术造型模式化和制作观念世俗化的现状也随之加以改变。荷包承载的文化含量会越来越多,而传统文化内涵将会逐渐减少,这是荷包文化的必然趋势与发展方向。

明清江南地区女红色彩初探 第7篇

明清,可说是江南地区女红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女红得到了广泛运用。据《明会典》记载,因江浙地区女红成熟的技术水平,明代朝廷在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都设立了官营织造局。在这类大型官办性质的织作机构聚集了大量技术精湛的工人,制作出来的女红往往奢华精美。出身江宁织造局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有大量描写女红的文字,其中涉及到的女红配色原理,已然非常透彻,具有鲜明江南地域特色。虽小说是虚构,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多少可反应出当时女红的特点。

江南地区女红色彩分析

1.主要色调

江南地区女红色彩效法自然,与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色调柔和淡雅,大多雅致低调。如同江南给人的感觉阴柔,委婉,饱含着江南女性的娇弱妩媚,温婉多情。江南女性的服装主体色调大多为冷色调,以吉、蓝、黑、白为主,让人想起江南地区的白墙黑瓦。这样的建筑当中走过位身着青衣的妙龄女子,也是极为融洽的。服饰以这几种颜色为主也是遵循了中国传统色彩的规律。中国传统色彩分为“正色”,“间色”和“金银色”。吉、赤、黄、白、黑为“正色”,也就是传统的“五行色”。绿、红、碧、紫、骝黄(硫磺)是间色。在传统色彩文化的概念中“正色”与“金银色”是正统之色,人们谓之“雅”。除正色和金银色,其它所使用的颜色则谓“俗”。这里的“俗”不是指低俗,而是指通俗,是种符合广大平民百姓阶层的审美情趣。古人曰“衣食住行”,衣排第一位,自然颜色得使用正色。此外,服饰中使用蓝色比较多的原因也是因为江南地区盛产一种蓝颜色的染料——蓝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先生在词中所提到的就是蓝革。江南女红中其它些小物件,比如荷包,肚兜,扇袋等,则不受中国传统理法束缚。这些小物什多采用清新淡雅的底色,比如:粉红、水绿、浅蓝、米白等,搭配上黑色、淡绿、等色彩进行调和,有时也会采用对比色进行点缀,但整体看上去仍是柔和的。给人以和谐典雅之感。

色彩关系

1.明度分析

江南地区女红总给人一种低调的感觉,正如含蓄的江南人。所以,其明度自然也只能算是中中调,中短调,甚至是低中调,低长调。它的配色中很少有大红大紫这样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使用青色、蓝色也不是正青、正蓝,调子多比较低。虽明度不高,但不会给人沉闷之感。反而是江南地区聪慧的女性,用她们那颗七窍玲珑之心,将这种中低调的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给人一种静谧温润的感受。如果底色是黑色等比较沉闷的颜色,她们就会采用明度较高的粉色系色彩进行装饰点缀。她们采用巧妙的针法,借鉴色彩配置方式当中明度、纯度渐变的方式,做出了色彩渐变“晕色推移”的效果,“晕色推移”又有三晕色和四晕色之分。比如三晕色是:红——粉红——水红,绿——草绿——粉绿,蓝——淡吉——粉蓝,等等。四晕色则是在每个不同组合色彩的推移后,再增加一道白色。(以月牙白或米白居多)使用晕色,色彩变得更加和谐统,也丰富了色彩的层次。

2.纯度分析

西北或中原等地女红多使用大红大绿等较为鲜艳色彩的,江南地区女红即使采用对比比较鲜明的颜色,也不会大面积使用,比如江南地区女性服饰在深蓝色、黑色等较深颜色的衣服上,也只在拼接部分、束腰、绣鞋背面等小部分地方使用对比色绣出别致的花样进行搭配。若大面积使用对比色,那也不是纯度很高,鲜艳的对比色。多为粉色系。这些颜色清新、明亮,但纯度上就要低很多了。比如江南女红色彩搭配中会出现的淡青、粉绿、粉黄组合,粉红、淡绿、白色组合等等,其色彩纯度都不高,这样缓和了色彩对比关系,整体更加符合江南地区的气质,安静,舒适,和谐。

3.色相分析

在中国传统五行正色中,江南地区女红最常使用的颜色是吉、白、黑,蓝也可算在吉当中,青与蓝可算是同类色,只是在明度方面稍有差别,青浅蓝深。间色当中绿、黄、红、碧也用的比较多,但纯度相对较低,粉色系比较多。江南地区女红似乎对蓝色和绿色情有独钟,很多女红作品都以蓝或绿为底色,这可能与水乡碧水蓝天的自然环境有着紧密联系。仔细品味这些色彩的选择无不反应了水乡女子充满着生命活力,具有一颗玲珑之心。除此之外,又恰到好处地代表了江南地区的人文和大体社会环境。

结语

明清江南地区女红有着浓厚的文人气息,造型结构设计复杂精巧,受苏绣精致细腻风格影响,其配色别致,素净淡雅,整体秀美、含蓄。江南地区女红色彩搭配方式有如下特点:1.利用和谐色进行搭配。用“晕色”的处理技巧,使作品画面产生节奏和韵律的变化,层次渐变调和,如此来更显雅致,与中国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2.在比较素雅纯净的底色上,搭配少许对比色,但其对比度不大,在明度或色调等方面有定的相似性,运用穿插、拼接等工艺方式使得画面最终以和谐的方式呈现,符合江南特定的风味。3.在使用对比互补颜色之时,如红配绿,蓝配黄,黑色配淡黄等这里视觉对比冲击力度较大的颜色组合之时,其对比颜色面积很小,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感。

上一篇:固定短语下一篇:建筑施工技术及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