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的提问艺术

2024-08-29

历史课堂的提问艺术(精选12篇)

历史课堂的提问艺术 第1篇

一、问题设计要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突出启发性

教师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学会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见解,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书本进行质疑,并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必须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切入口,促进学生产生探究的强烈意向。可以设计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引起争论、引起学生发散思维及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设置问题时要考虑给学生适当的问题思维空间。众所周知,问题口子越大,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越复杂,学生的思考空间就越大;问题越小,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越简单,学生的思考余地就比较小,课堂生成就少。我们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根据具体需要确定设计“大问题”还是“小问题”,使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多问问学生“你的看法是……”“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为什么”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一份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为了给学生以探究的空间,锻炼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问题进行设问。

1. 比较性设问———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比较是历史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可分为求同和求异两种形式。求同,是找出历史与社会发展的普遍性;求异,是找出历史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这两种形式的比较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训练。例如,在教学“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时,可以设置以下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制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你谈谈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并从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加以比较说明。这样的比较,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心的责任感,产生探究的动机,从而根据所学知识,或独立思考,或同伴互助,或查阅资料,努力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比较,学生不仅对中西方差别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更重要的是比较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

2. 综合性设问———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

面对综合水平的提问,学生不仅需要有较强的记忆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对比、归纳和概括等能力,所以这类提问最能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唐朝由盛转衰”这一内容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清代史学家赵翼曾说:“开元之治,几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假如有一天杨贵妃突然醒来,得知后世对她的评价后,她会感到委屈,因为唐朝由盛转衰不是她个人的责任。那么,她会怎样诉说委屈呢?这个问题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但这个有趣情境的创设,却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积极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以下唐朝衰退的重要原因: (1) 唐玄宗不理朝政,一心只想纵欲享乐; (2) 唐玄宗重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使唐朝政治更加腐败与黑暗; (3) 唐朝中期以后,租庸调制和府兵制逐渐被破坏,为了加强边境防卫设置的边镇节度使势力不断发展,终于形成藩镇割据之势,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 (4) 天宝年间,贪官污吏肆意搜刮,赋税十分繁重,阶级矛盾尖锐,等等。可见,只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就能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

二、问题设计要巧抓教材的“空白处”

体现时代性教材的根本特征是“范例性”,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使学生面对现实社会和生活问题时能够以史为鉴,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因此,课堂设问要具有时代特点,为现实社会服务。但教材具有的滞后性,则使一些内容未能及时跟上现实社会的发展,而这些内容又是学生认知上极易出错的地方,属于学生学习中的“空白处”。因此,教师应善于抓住教材中的“空白处”提问。

1. 在看似矛盾的空白处设问。

教学中有许多看似矛盾实则对立统一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如教学“环境亮起‘黄牌’”时,笔者让学生就“应该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还是“先保护环境后发展经济”进行讨论,让学生在答案不一的矛盾处产生困惑,抓住矛盾的突出点“打破沙锅问到底”,最后达成共识———“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经济的发展”。在矛盾空白处提问,可以充分利用疑惑、矛盾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使学生在自我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达到构建知识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 在逆向发现的空白处设问。

一些问题,若依正向思维去考虑,有时会很困难;如果改为逆向思考,就有助于学生摆脱思维定势,产生一种创造思维的需求,从而激励他们去再发现和再创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互逆因素,在逆向发现处设问,破除学生思维的固有定势,注意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如在“我是社会小主人”的教学中,笔者安排了这样一个探究设计:初中生小冰与爸爸因回家时间意见不一致而产生冲突,怎么办?让学生讨论解决冲突的方法。有学生就提出“先斩后奏”———先假装答应爸爸准时回家,等到了同学家就尽兴玩,超出时间爸爸也管不着了。笔者没有作正向指点,而是让学生逆向探究:“先斩后奏会有什么结果?”学生回答思考后会得出“回家后招爸爸的责骂”“下次再承诺,爸爸就不会相信了”等结论,意识到“先斩后奏”并非良策。

三、问题要关注课堂的意外生成,彰显趣味性

有教育专家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要预设,又要生成,两者缺一不可。而课堂的生成应围绕着问题展开,为此,教师应创设情境,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 采用形象语言创设新的情境,增加问题的趣味性。

如在教学“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时,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某个朝代的一个冬天的晚上,北方的某个家庭里,一家人正围着煤炉烤火。其中一个老人正在抽烟,一个孩子烤番薯吃,一个中年人正在吃大米饭,三人身上都穿着新棉袄。请问这种生活情境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你的根据是什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颇有兴趣。如果只按常规思路问“原产美洲的烟草、番薯在什么朝代传入中国?”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

2. 教师可以引经据典地提问,增加问题的“卖”点。

如在教学“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时,与传统的导入———“清朝时期最强盛是在哪一段时间?这时经济发展体现在哪里?”不同,笔者引用了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话:“中国是举世最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且治理得最好的国家。”请问伏尔泰所说的中国是指哪一个历史时期 (康乾盛世时代) ?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确实能体现中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吗?可见,同样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提问,所收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改进提问的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

谈历史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艺术 第2篇

富源二中 李耀

“学史使人明智”,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设疑巧问,帮助学生把人类历史的一颗颗明珠串起来,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内化为精神食粮和智慧,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苏格拉底所创立的“产婆术”教学法,把学生喻为大腹便便的“孕妇”,教师就是她的“助产士”,“助产士”的接生工作就好比是教师的引导工作。笔者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实行“问题法”,可以很好地起到“助产士”的引导作用。然而教师要把问题设计得恰当得力,使之成为一种艺术信息传递给学生,绝非易事。那么怎样才能利用好这一手段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做好充分准备,做到了然于胸

《礼记·中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预先准备的重要。充分准备包含两方面含义: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课前的认真准备。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大量阅读有关的历史和哲学的书籍,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审视教材吃透教材。课前教师对所提的问题,所问的对象,学生可能如何回答,如何进一步做好启发引导,应拟出提问的提纲,对谈话所需的时间,并给学生能顺利的回答创造哪些条件等,都要做到了然于胸。其中教师的知识储备是一切教学设计的前提,没有教师自身的积极主动的学习,任何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没有实际意义。因此首先强调这一点,在工作中也始终是这样做的。

二、掌握难易程度,着意激发思维 提问最忌大而空,细而浅,应把突破口选在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上,围绕中心,针对重点难点,将所要展示的内容设计为环环相扣的问题组,让学生钻进教师的“圈套”去寻根问底,直到问题完全解决。比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教学中,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中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1)孙中山为什么要重新解释三民主义?(2)新三民主义“新”在哪些方面?(从背景、内容、性质及作用方面分析)(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如何?(4)新、旧三民主义有何联系和区别?(5)新三民主义为何会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通过精心设疑,引发学生思维来完成重点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掌握基本史实和基本观点,在思考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设计问题要难易适中,具有启发性。如果总是向学生提问时间、地点、人名、内容等学生一眼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时间长了,味同嚼蜡,使人厌倦,课堂就会如白开水般平淡无味;相反,如果设疑过难,“曲高”而“和寡”,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挫伤其积极性。因此,要善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逐步引导学生踏上问题之舟,使学生感到课文如同矿藏,需要不断探索和挖掘,这种探索是有刺激性的,而发现一块金子是妙不可言的。比如,在《鸦片战争》教学中,我设计了这几个问题:(1)这场战争为什么叫鸦片战争?英国政府仅仅是为了维护其商业利益吗?(2)如果没有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是否会发生?为什么?(3)1840-1842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试结合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经过谈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上面这样的问题既可以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刺激求知欲望,又可以使教学过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使课堂余味无穷,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

三、给予思考时间,把握提问时机

问题提出之后,应给学生动脑筋的时间,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努力寻找答案。教师应巡回指导学生阅读,要求学生用铅笔划划、圈圈、点点,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当学生还在“发愤”求知,但又不能立刻“知”,思维处在“困惑”时,教师就要善于做学生的知心人,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火候”,及时进行“解惑”,使其豁然开朗。从心理学角度看,当学生原来的心理状态和知识水平与新的求知需要发生冲突时,是提问的最佳时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正是强调在学生处于那种似明白又不明白、想说又不会完整表达的状态时进行“启”与“发”。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阅读技巧,又可以很好地完成教材中重、难点内容。这种教学理念和新课程教学精神是完全相符的。

四、及时分析评价,教会学生提问

学生回答有错误是正常的事,当学生思考探索的思路遇阻或偏离正确方向时,教师应能对学生的答案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等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分析判断与评介,及时给予点拨疏导,帮助学生及时纠正,使他们的思路畅通无阻,不断地向正确目标靠近,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总之,注意到问题的方方面面,才能保证发挥问题的最大效用,从感性和理性上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使之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除了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外,还应教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有经验的教师,不仅善于设计问题,而且善于引导学生直接参与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这种意义上说,学生向教师提问比教师提问学生更有意义,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更有促进作用。学生是否学会提出问题,是他们是否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他们思维能力高低强弱的重要标志。为此,教师在进行问题教学过程中,既要设计好问题,又要引导学生发问,要给学生讨论、发问的时间,要重视学生的问题和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既然鸦片输入对中华民族带来了如此深重的灾难,清政府为何还有人反对严禁鸦片呢?”“中国的禁烟是引起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吗?”。在教学《辛亥革命》时,学生提出质疑:“同盟会的纲领没有反帝的内容,孙中山对帝国主义仍存幻想,怎么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对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清朝的腐败、鸦片战争的性质、辛亥革命的性质非常有用。

论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3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提问技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1

一、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

要想在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弄清楚怎样提问,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针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学生能感兴趣的且乐于解决的问题。历史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教学语言的训练,注重历史知识的积累,注重知识的不断更新,注重文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修养。要求历史教师不仅应有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诸多学科的知识,且能将各种知识融通、应用于课堂教学。此外,注重演讲口才的培养。教师要在深入浅出地阐述历史观点,有声有色地叙述历史故事,形象具体地描述历史人物,必须有善辩的口才和娴熟的讲演技巧。而这种技能只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练习,掌握用语的深、浅、详、略。控制语气的轻、重、缓、急,把握声调的抑、扬、顿、挫,才能使教学语言在论证时富有说服力,在阐述时富有渗透力。在描绘时富有感染力,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提问首先应弄清楚哪些地方才能产生问题

一个教学问题的产生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学生还不完全明确的或未知的,要能够在学生通往目标的路途中,让他们发现不能很快地和直接地达到这个目标,从而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疑惑或心理上的紧张。第二,它必须是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对它的兴趣,产生相应的探索欲望,并亲身卷入问题的探究之中,在解决问题时作出努力。第三,它必须是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当的。要能够让学生运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和智力。经过努力探索达到目的;而不是让学生感到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能克服困难,跃过障碍,因此而灰心丧气。这三个条件的掌握分寸,因教师的不同而不同,因学生的不同而不同,因各自的教学进度不同也必不相同。在具体的运用中有一定的难度,但绝不是无法掌握。只有在实践中反复探索、反复运用,才能达到灵活自如的地步。在我所听的众多教研课中。我也明确地感受到这一点:经验越丰富的教师,越能根据具体情况编拟不同层次、形式多样、引人深思的问题。特别是初中学生,他们的认识程度、认知能力以及解決问题的能力,都是设计问题时必须精心考虑的因素。

三、掌握怎样提问的技巧

在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什么有些教师所上的课自然流畅,轻灵飘逸,给人以行云流水一般的优美感.而有些教师也同样在问,也同样在组织学生讨论、探讨,但就是给人一种生涩艰难、装模作样的,好像生搬硬套的一样;为什么有些历史教师上的教改课效果较好,而有些历史教师上的教改课效果并不好呢?其实,跟没掌握好提问的技巧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还要探讨怎样提问的问题第一,提问应紧扣课本的重、难点,同时注重知识的条理化和系统化。围绕课本的教学重、难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将问题集中在重、难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特别是编拟能力提高的思考题和讨论题时。必须突出这一点。但仅此是不够的,因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历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记住历史,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点。因此,在新课程教改的探索中,必须注重基本知识点问题的设计。即将基本知识点设计成条理化、系统化的问题。

第二,注重提问的多样性,抓住恰当的提问时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该多样性,因课而异,因材而异,因受教育者的知识基础与生理心理特征而异。特别是初中历史课所面对的全是11~13岁的少年,更应该注重提问的多样性。变化多样的提问往往能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感,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供适宜的机会。另外,还必须选择恰当的提问时机。因为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不能绝对地说哪种方法比哪种方法好。或讲演、或讨论、或争辩、或活动、或评述、或提问等等,该让学生活动就尽量让学生活动。新课改注重学生活动,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体现在这里。但是,教师必须选择好提问的时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就是在课堂上掌握好学生的“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意”和“达其辞”的最佳火候。

第三,提出问题之前,要想到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并作好应对的准备。新课改提倡学生的活动,要求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必然要组织各种各样的学生探究活动。但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学生必然会在探究活动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是错误的、或相反的答案。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既不能低估学生,但也不能过高估计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作好让学生出错的准备,敏锐地捕捉、及时地发现和纠正学生中的错误和缺陷,及时采取对策,巧妙地把课堂教学引导到正路上来。特别是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教师应随时做到这一点。即预先想到学生可能混淆或答错的内容,允许学生出错误;但教师必须及时纠正错误。

第四,要创造解决课堂提问的先决条件,即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博观才能约取,厚积而后薄发,丰富的知识是创造的先导。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其他自然学科社会科学知识,就不可能纵览古今,正确地总结过去、指导现在、预测未来,就谈不上创造才能的发挥。学生的知识面愈广,愈具有综合性、渗透性,其创造能力就愈强。在这里,必须注意的是,课内与课外,不能成为互不相关的两张皮,而要努力形成契合点。

当然,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是多种多样的。还应该考虑提问的难易度、灵活性、与其它教学方式如何配合以及如何面向全体等等,都值得探讨。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的提问艺术 第4篇

一、中学历史课堂“提问艺术”的必要性分析

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 在教学中, 讲究提问艺术, 是各学科都要注意的问题, 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科, 尤其应注重提问的艺术, 这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1. 历史学科有自身特点

历史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强, 并且发展具有规律性, 它不仅能经世致用, 而且能彰往而知来, 教师要从多种角度、多个层次来观察、思考、分析、评论重要的历史事件, 把握历史课本的知识点, 并通过整理归纳揭示其内在的联系性, 这是学习历史的必然要求。因此, 教师上课要充分地发挥提问艺术, 采取形式多样的、富有成效的提问, 才能促进历史教学功能的有效发挥。

2. 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化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知识, 而且要求学生具有现代化的思维。为了实现现代教育的要求,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 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采用更加灵活多样、多维度的教学方法, 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有意识、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演绎等方面的能力, 而高水平的提问艺术是现代多维教学的客观要求, 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 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形成阶段, 活泼好动、敢于怀疑、思维活跃和勇于辩论是其这一阶段的特征。他们的思想富有独立性, 他们喜欢尝试新鲜的方法, 喜欢自由、主动地办事情。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采取高水平的提问艺术, 让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的位置。教师通过灵活多样、意义深刻、引人深思的提问艺术, 活跃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从而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 使教学活动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1. 师生互动, 营造融洽的氛围

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当中, 师生之间积极互动, 这是课堂提问的前提。因此,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 要善于变通,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经常采取正面的激励方式, 增强学生的信心, 营造一种融洽的课堂氛围。

2. 因材施教, 善于开拓学生的思维

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 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同时使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 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 并提出个人独特的见解, 多角度开拓学生的思维。

3. 深入实践, 采取多样化的方法

在课堂提问中, 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提问方法, 要求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的实践中, 如小组讨论、小组比赛、快速提出问题等,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新的问题, 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提问过程中, 学会交流, 学会协作, 主动学习, 共同进步。

三、课堂提问的艺术

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 要求教师要把握教学大纲的内容, 领会教学的意图, 针对中学历史教材内容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备课, 设计出不同的、高质量的问题, 使其达到锻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思想的目的。

1. 变中求新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面对同一个历史事件, 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所取得的效果会更加好。在讲到世界历史中关于美国内战的知识点的时候, 如果教师反常规地发问:“为什么说美国内战的爆发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说内战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学生会有一种新鲜感, 思维也会变得活跃, 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2. 简中深问

课本中的部分内容比较简单, 学生似乎一看就懂, 没有什么疑问, 如果我们从简单处提出较深问题,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 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例如在学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内容时, 教师要在简单中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比如: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这两次会议上是如何被欺凌的?中国的这一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可促使学生进行思考, 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 启发设问

通过用幽默的语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北伐战争时, 教师可以这样设问:“我知道很多同学都比较喜欢看军事方面的书籍, 如果你是北伐的将军, 面对有美日等国外势力支持的北洋军阀, 你是如何制定作战计划的?依据又是什么?”这样设问, 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从而活跃课堂讨论的氛围, 学生对所学的东西记忆会更加深刻。

4. 历史比较

事件多、时间多、空间多、人物多等是历史学科的特点, 如果死记硬背, 学生很容易混淆, 很难精确地掌握历史发展主线。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开展比较式的提问, 学生能够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 纵横比较, 归纳总结重要事件的来龙去脉, 培养发散思维。如可以比较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的十月革命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等等。

5. 创设矛盾, 激起波澜

化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5篇

关键词:化学;课堂提问;艺术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课堂提问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足以体现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提问的重要性。种种事实证明:教师刻苦研究教学内容,深刻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严谨构思,恰当而准确地提出问题,提问时又讲究艺术性,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非智力因素。这样做的结果会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现在对于化学课堂教学提问,说一说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课堂提问讲究问题提出具有逻辑性、明确性

各个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不同,中学生思维水平处于混合思维的阶段,他们往往在分析问题上具有随意性。教师如果不清楚学生认识事物的这一特点,提出的问题不明确,没有逻辑性,往往会造成教学上的失败。提问时应抓住关键性且可以解释现象背后的实质的问题。例如,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教师先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实验,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教师的提问可以依次为:“钠为什么先浮在水面?为什么又融化成小球?并在水面上四处窜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最终溶液为什么呈红色?”通过这样连续的提问,把现象分解成几个具体的问题提出,就会引导学生在有效时间内找到产生这些现象的`本质原因。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提问,再结合钠的相关性质,回答相应的问题。(1)钠浮在水面,是由于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2)钠之所以融化成小球,是反应放出热量造成的。(3)钠在水面上四处窜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是有化学反应中有气体产生导致的。(4)最后溶液呈红色是反应用碱性物质生成。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讲究逻辑性、明确,就会引导学生思维朝着明确的方向发展,课堂上达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学生学得有趣,教师教得有劲。

二、课堂提问讲究面向全体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发言

课堂提问时应使全体学生,使所有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例如,讲解盐类水解时,教师可以分别在干燥的pH试纸中间滴加醋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氯化铵溶液。然后与标准pH试纸比色卡对比,再面向全体学生发问:“为什么都是盐溶液,pH值有的大于7,有的等于7,有的小于7?”让全体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积极主动思考,可以先让几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议论、分析、最终获得问题的最佳答案:虽然都是盐溶液,但是由于盐溶液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大小的不同,最终导致溶液酸碱性的不同。这样,教师自然由《水的电离与pH计算》过渡到新课《盐类的水解》学习。学生在学习时,更加明确了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但是注意一点的是:教师在评价学生答案时,无论其对与错,都要以表扬为主。特别是学生的答案错误时,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努力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给予学生肯定,千万不要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堂提问讲究化学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化学由于自身的学科特点,在课堂提问中更多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例如,学习焰色反应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每到重大节日,家家都会放烟花进行庆祝。为什么烟花会五颜六色呢?”学习卤组元素时,教师可以提问:“夏天爱美的男士女士佩戴变色眼镜,那么变色眼镜变色,原因是什么?”学习糖类时提问:“农民种玉米,可以吃,也可以进行深加工,例如酿酒。为什么玉米可以酿酒?”学习盐类水解时提问:“洗涤灵是一种化工产品,为什么在热水中去污能力要比在冷水中强?”学习甲烷时提问:“人身安全是头等大事,在煤矿工作的人们如何更有效地保护自身安全,杜绝煤矿事故的发生?”学习氮族提问:“雷雨天气,为什么庄稼长势会更好?”学习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时,提出问题:“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它带动信息革命的发展,为什么它可以作为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学习硫酸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最后蔗糖会变黑?”学习蛋白质时可以提问:“在煮鸡蛋时往往加入少许盐,这样为防止鸡蛋煮碎,为什么?”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这些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认真地学习化学知识,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马上就会被调动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求知欲。

四、课堂提问讲究化学语言专业、到位

化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化学语言也必然要求其专业性。化学语言不专业,用词不当,很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对教师的崇敬度与信任度降低,最终导致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失去兴趣。例如,在描述化合物时,最初我们可以用分子式把它表示出来,我们认为是完全正确。但是在学完物质的晶体类型后,我们应该明确:描述分子晶体时,应该用分子式。描述其他晶体时,必须用化学式。这样的描述语言在教师授课当中一定要准确地掌握,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的错误。这是教师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对教育事业的负责。

掌握化学课堂提问的艺术,行之有效地在课堂中得以体现,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智力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总之,化学课堂的提问,艺术性必不可少。

浅谈历史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第6篇

一、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

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抓住中心,重点和难点发问,不能滥用提问,不能为设疑而设疑,搞形式,以多取胜,问过算完。这样的提问没有多大价值。只有能启发和激励学生思维的提问才是有效提问。教师应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通过挖掘教材有目的的提问,让学生随着历史知识的展现,积极思考,能够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问有所思,思有所得。

二、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

课堂提问要有吸引力,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质疑、解疑,以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不仅要使提问的语言带有启发性,而且提问的问题内容本身要带有启发性。这样的提问有助于调动学生全身心思考,唤起各种知识的联系;有助于就这些问题使学生们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启发性的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能促使他们迅速接受新知识,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课堂提问设疑要“巧”

设疑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引导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实质。提问的内容应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契机,应选择最佳的切入点。所以提问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置问于学生的疑惑处;

2.置疑应在新的知识的联系点;

3.置疑应在事件的比较处;

4.置疑于思维的转折处;

5.置疑应在知识的引申和出发联想处;

6.置疑于教学的关键处;

7.置疑于发展创造性思维处等。只有这样的提问,才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优化课堂秩序,增强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课堂提问要有灵活性

老师在讲课时,如果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如果提问太浅显,会使学生不加思索就能回答“是”或“不是”,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提问太空洞或太抽象,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无从着手,百思不得其解,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课堂提问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一个最佳的智能培养高度进行适度而恰当的设问,使大多数学生通过思考后能够回答,即在“跳跳就能够得着”的高度上,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教师可作浅处理,方法要灵活多变,例如采取联系实际,恰当比喻,化整为零等方法,化难为易。同时教师还可以把一些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由易到难,由远及近,通过提问启发学生,使他们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提问能够促进教学,尤其对一些疑难问题,往往收到平中见奇的效果,也必将会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时机

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也就是说,要问在当问之时、当问之处和当问之人。

1.教师提问时间要适当。在适当的时间提问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教学过程的进行,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如新课之前的提问,可以复习旧的知识,导入新课时的启发式提问,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等。

2.课堂提问必须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而问题一旦解决,学生对此知识就能比较牢固的掌握。

3.提问的对象要适当。提问时既要注意问题难易程度、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又要看学生是否有回答问题的准备和欲望。否则就会造成“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

4.提问要注意面向全体同学。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应面向全体同学提问,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不能先点名后提问,也不能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或只向少数学生提问,那样常使被点名者如临大敌,全力应答;其他学生则因与己无关而袖手旁观,达不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的效果。提问时态度要亲切慈祥,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提问时要给学生思考时间,几秒钟的等待停顿,可体现出学会的主体地位;要有民主作风,让学生有插话和提问及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对答对者要鼓励,有创见者要赞扬;要善于运用夸张的语气和鼓励性言辞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历史课堂提问艺术探讨 第7篇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课堂教学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途径, 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 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 坚持一定的教学原则, 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

1. 趣味性原则

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 心理还未完全成熟, 在对待学习问题上, 还存在很多的感性理解, 自我引导能力较差, 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注意力分散, 也可能会在学习中产生相应的抵抗心理, 无法专注于课堂学习。同时, 好奇心仍然是初中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坚持趣味性原则, 让学生在趣味性问题和历史情境中, 更好地深入探讨相关的问题, 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进行问题的探究。

2. 辩论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一个基本目标, 就是要引导学生对问题本身进行探讨, 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辩论, 而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 也不是为了答案而提问。有效的提问, 就是能引起学生辩论探讨的提问, 就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问。因此, 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提问中, 必须要尊重辩论性提问的原则, 让学生在相互辩论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3. 探究性提问

课堂教学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形式, 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平台, 这就要求教师在把握课堂提问上要有深度, 要能够促使学生进行不断学习。提问不是为提问而提问, 为答案的引出而提问, 而是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而提问, 注重的是一个探索发展的过程。

二、提问策略的执行

1. 引趣提问, 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初中历史内容丰富多彩, 有许多具有神奇色彩的历史故事和人物,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 如果能够积极有效地运用这些内容, 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积极性。而这种提问方式的组织, 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带着答案去提问, 也可以不带着答案去提问, 采取何种方式, 就看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选择, 看教师的提问艺术是如何演绎的。而从笔者的教学经验看, 采用问而不答的方式, 显得更为简洁和直接。特别是讲授新章节的过程中, 通过问而不答的趣味提问方式, 更能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趣提问的关键是用什么引趣, 一般来说, 可用故事、物品、名言、报刊文章和令人震惊的事实等。如在讲《巴黎公社》一章时, 笔者就引取《人物》杂志的有关文章作了这样的提问:“1871年,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巴黎公社诞生了!一百多年后的1981年, 一个普通的中国人, 北京外语学院的沈大力讲师, 由于执著地宣传公社的神圣事业, 被法国巴黎公社之友协会吸收为荣誉会员, 成为我国荣获这一称号的第一人。同学们, 你知道公社是怎样诞生的吗?你了解公社的创举吗?你想倾听公社英雄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吗?”这种提问具有引人入胜、促其求知的感染力, 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新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此外, 在趣味性的提问上, 教师还可以在提问方式上采用幽默提问。比如在提问的技巧使用上, 教师可以采用形象比喻的方式, 来进行相关内容的阐述和提问。初中历史教师通过形象比喻, 把握提问的艺术和技巧, 可以在历史教学中产生幽默情趣。当然, 教师在使用中要保证比喻的新奇恰当。比如在关于19世纪末英德竞争时, 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可以通过这样的比喻来发问:“德国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 是根本不满足只得到一些残汤剩菜的。它就像一个饿汉吃不饱, 自然首先盯住的就是英国的那个大盘子———相当于英国本土面积一百多倍的殖民地。”在这一连串形象的比喻后,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英德之间的尖锐矛盾体现在哪里?

2. 辩论提问,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学生解决问题的情绪是否高涨, 关键看教师的提问是否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学习讨论。课堂问题在很多时候是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作用。这时教师的提问就需要注重问题提出的辩论性, 让具有相当辩论和争议性的问题, 引发学生进行热烈的探讨。如在三国历史的相关教学中, 教师可以紧紧地围绕“赤壁之战”进行教学, 在这个关键内容上进行具有辩论性的提问。在赤壁之战前, 曹操完美地完成了中国战争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官渡之战, 但是又在赤壁之战中完败于刘备和孙权的联军。这可以说是具有戏剧性的, 也是具有探讨空间的话题。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 让学生在相关的问题中进行讨论。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而赤壁之战中曹操以多负少惨败而返, 其中胜负的原因是什么?赤壁之战中曹操失利, 是出于曹操个人的因素吗?通过这样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而这应该只是问题系列的一个, 接着教师可以继续以曹操为核心问题, 针对社会对曹操评价的争议性进行发问:正统观念对曹操的歪曲, 传统文化对诸葛亮的神化, 这些是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你怎么看待曹操?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辩论。

3. 探究性提问, 引导学生探索问题

其实, 课堂提问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探索, 注重的是应该思维发散的过程。因此, 在初中历史课堂提问上, 教师应该注重问题的探究空间, 让学生有空间去思考去思索, 而不是将提问的目标定在答案的寻求上, 如教师可以采取立论提问的方式。这种提问是首先就教材中某一问题提出中心论点, 引导学生追问, 最后教师再明确地提出问题, 并予以总结归纳。例如在讲《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时, 可这样立论提问:“1927年10月, 毛泽东同志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后, 决定在那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稍停片刻) 那么, 毛泽东同志为什么选择井冈山作为革命的根据地呢?这对中国有什么影响?这种提问, 从一开始就可以有效地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可以有效触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 寻找资料, 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不断沟通和学习的关键前提。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注意把握课堂提问的方法, 发挥课堂提问的艺术, 让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 最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婵芳.高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罗敏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教学活动建议”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8

历史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第8篇

一、求异设问,变中求新

同一个问题,提问的角度不同,收到的效果往往也不相同。如,在讲授“美国内战”一节时,教师问学生“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内战有什么历史意义?”这类问题,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若打破常规,换一种角度发问:“为什么说美国内战的爆发是美国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说内战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样既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激起了他们思维的波澜,又使学生认识到了矛盾对立双方的斗争实质,起到了增强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作用。

二、故设障碍,诱导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教师在提问时,可故意设置障碍,即使学生不能及时回答,也会有所收获。如,在教授完“王安石变法”这一内容后,教师可提问:“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这该如何理解?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却为什么能成功?我国古代几次著名的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这样的提问方式,使得学生的思维不断发散,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层层设问,步步深入

历史教学中有不少难点,为解决这些教学难点,教师提问则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如,围绕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这一史实,教师可提出一连串问题:1.“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包括哪些重大事件?”2.“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你对‘高涨’两字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能用其他词,如,‘爆发’、‘形成’等来代替吗?”4.“为什么说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成为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这样,经四步设问,加之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则豁然开朗,很快就得出有关结论,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迂回设问,退中求进

有些历史问题比较复杂,让学生正面回答,效果不佳。教师若采用迂回设问的方法,则可达到退中求进的目的。如,讲述完“西安事变”后,教师若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初步建立的?”学生回答的效果不会太理想。教师可对提问方式稍作变通,设计出若干个小问题: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是在哪一年?其主要内容是什么?”3.“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制定了什么方针?”4.“一二·九运动爆发标志着什么?”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重大历史意义?”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归纳、分析、综合,能够牢固地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所包含的知识要素。

五、创设矛盾,激起波澜

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9篇

不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有时难免会出现因学生提不出问题而冷场.也有时因学生难于抓住要点, 只能提出一些鸡毛蒜皮的枝节问题.而无论是哪一种情况, 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 都不能一味坐等学生开口提问, 也不能听任学生在鸡毛蒜皮上纠缠不休, 而应当迅速调整提问的方式, 自然而巧妙地向学生发问, 以尽快扭转被动沉闷或旁枝逸出的局面由此看来, 教师事先应当准确而详尽地发掘问题, 科学地设计问题, 以便随时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当某一学生提问而其他学生回答不出时, 教师可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当所有学生都无问题可提时, 教师可以从容发问, 从而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最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那么, 怎样才能掌握提问的主动权呢?本人认为, 发掘问题、设计问题和评点学生的回答是三个关键的环节, 现分述如下:

一、发掘问题

任何知识中都蕴含着问题, 不过, 有些问题比较明显, 可一眼看出.对这类“显性问题”, 课文后面的“练习”一般都有所涉及.而对于某些“隐性问题”, 则往往不容易看出, 因此, 在发掘问题这一环节里, 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发掘“隐性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 对于课后“练习”涉及的“显性问题”,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回答, 或适当讲解, 从而构成了千篇一律的“共性”.但它类似于变相的照本宣科, 缺少独特的个性、开放性和进取性.它固然可以保证教学艺术四平八稳的小步缓行, 却难以促成教学艺术跨越式的飞跃.因此, 教师理应把发掘“隐性问题”当作深钻教材的首要目标, 设计出不落俗套的教案, 培育出独具风采的课堂.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课堂, 点燃等待的“火把”, 充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推动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设计问题

如果说, 发掘问题属于“问什么”, 那么, 设计问题就属于“怎么问”.前者是内容, 后者是形式, 两者相辅相成, 如鸟之两翼, 船之双桨, 缺一不可.

令人遗憾的是, 有些教师并不十分注重“怎么问”, 而误以为只要提问的内容有价值, “怎么问”都无所谓.于是, 他们便常常表现为“随便问”“模糊问”“大而化之的问”“不着边际的问”……结果, 使得学生很难准确把握“问点”, 要么无法回答, 要么答非所问.例如, 在讲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时, 如果问“这道题怎么做”, 中等学生可能就摸不着头脑;倘若问“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 或“本题要求的是什么”, 或“已知量和要求的量间有什么联系”, 那么, 学生回答起来就容易得多.

一般来说, 设计问题应当遵循“六要六不要”的原则, 即提问要具体, 不要过于抽象;指向要明确, 不要模棱两可;切入要小巧, 不要漫无边际;难易要适度, 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 不要太易或太难, 致使学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桃子”;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不要刻板僵化, 封闭成“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唯一性;要尽量使用“为什么”“怎么样”“有哪些”等明确问语, 不用或少用“是不是”“能不能”等选择问语, 以免学生碰运气“瞎蒙”.

三、评点学生的回答

任何学生回答问题, 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或赞扬;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 只是例行公事的让学生“坐下”, 显然会令学生失望,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逐渐泯灭回答问题的愿望.倘若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生硬的否定或粗暴的批评, 那当然更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因此, 老师必须精心实施“评点学生的回答”这一环节, 决不可敷衍了事.

对于学生的回答, 教师应当遵循“肯定为主”的原则.学生回答正确, 自然应当表扬;回答错误, 也不要生硬地说“答错了”, 而应当婉言表达.例如, 可以说“他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 谁还能帮他补充一下”;还可以说“这名同学很爱动脑筋, 回答的角度与众不同, 谁还能从另外的角度完善一下”.总之, 面对学生的误答, 老师首先应当充分肯定他勇于发言的精神, 然后再委婉地要求其他同学纠正.

还须指出的是, 有时候, 学生的回答超出了老师拟定的答案范围, 但又确有道理, 甚至比老师拟定的答案更科学, 这时候, 老师应当迅速捕捉这难得的战机, 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 坦言自己的疏漏, 公开认可学生在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比自己高明, 自己应当向学生学习.实践证明, 老师这样做不但无损于自身形象, 反而会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 从而更乐意深入钻研问题, 勇于回答问题.

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10篇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一节课内可以提出许多问题, 但切中肯綮、能造成“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不过一两个, 而且潜伏颇深, 不挑不明。如教《药》时, 引导学生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辛亥革命不彻底、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这一思想主题时, 可设问:“华大妈和夏四奶奶一同为儿子扫墓, 当夏四奶奶看见华大妈在看她时, 她‘惨白的脸上’为什么‘现出羞愧的颜色’?”学生经过思考后, 最多只能回答到因为她儿子埋在路的左边, 而左边的坟地里都是埋着死刑和庾毙的犯人, 所以她觉得丢人而羞愧。在肯定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接近答案之后, 再点出:刽子手康大叔毫无怜悯地砍下夏瑜的头, 华老栓拿辛苦钱去买蘸了夏瑜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痨病, 茶馆里的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人都不理解革命者的死, 而夏瑜被抓恰恰是自己家族中夏三爷的告密, 这些都说明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不发动广大人民共同进行革命的弱点。而此细节描写更使这一致命弱点暴露无遗———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不理解儿子的死, 居然认为儿子的死是可耻的!这些关键性的问题, 挖出了小说深刻的内涵, 其价值正在于此。

其次, 怎样提出问题呢?简单地说, 就是要用心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 把握契机;创设情境、选择角度、变换形式和方法, 用提问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1. 把握提问的契机

同样一个问题, 只在最恰当的时机提出, 才能发挥提问的最佳效应;而过早或过迟, 或相应问题位置颠倒, 都会破坏效果。如对《琐忆》一课, 设计的问题及提问契机如下:问题1.本文开篇提纲挈领, 总领全文的是哪一句?提问契机:自读或泛读课文之后。问题2.哪几件事写了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哪几件事写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态度?提问契机:具体分析几件琐事之后。问题3.全文的结构及组织材料的方法。提问契机:归纳主题思想时。

2. 创设提问的情境

任何活跃的思维状态都在一定的情境中生成, 当不具备这一情境时教师要努力去创设, 设置看似矛盾的情境, 最能引起学生之间或他们个人认识上的争论, 这时提问是促进思考的最好办法。例如在《项链》的结尾:“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 至多值五百法郎!……”这出人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惊人真相, 将会在玛蒂尔德的心灵激起怎样的波澜呢?省略号意味着什么?

3. 注意提问的角度

同样内容的问题, 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 有时换一个角度, 就可以使效果不同。提问要努力寻觅最佳角度, 力忌抽象、空泛、琐屑。有时不妨多设计几个角度, 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比如学习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 如果问:“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这显得空泛, 如果改成:“文章的标题是‘故乡的榕树’, 那么写作的意图仅仅是榕树吗?‘榕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问, 就具体了, 学生就会明白“榕树”是作者故乡非常有代表性的景观, 它是作者思想的载体, 青青榕树系着游子的悠悠思恋家园的深情。

4. 研究提问的形式和方法

提问的形式和方法, 不拘一格, 以有效、高效为上。具体有“分类法”、“类比法”、“温故知新法”、“画龙点睛法”等, 尽量体现“小”、“悬”、“趣”、“曲”的特点。“小”是指所提问题角度小, 常常从学生熟知的具体事物或课文中一字一句、一个细节发问, 看似细节却牵动主干;“悬”是指设置一些“吊胃口”的悬念,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然后因势利导;“趣”即问题有趣味, 幽默风趣, 诙谐可乐, 能调节课堂气氛;“曲”就是问题有时故意拐个弯儿, 曲径通幽, 既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求的欲望, 又能锻炼他们的多向思维。

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11篇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一些误区

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实施课堂提问时并未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进入了误区。主要表现在:(一)陷入空洞浮泛的误区,使学生茫然失措。问题貌似宏大,但抽象空洞,使学生茫然失措,导致提问后的冷场和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二)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使学生厌倦抗拒。卖弄花枪,玩花拳绣腿是教学之大忌。有人为哗众取宠,表现其改革精神,把课堂搞得分外热闹,但不讲求实效,这样的课堂提问,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倦甚至抗拒,因为它无助于认识的深化。(三)陷入浮光掠影的误区,使学生浅尝辄止。这样的问题浮光掠影,学生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一问一答,似乎体现了提问教学法,其实这样的发问不仅没有必要,反而有害,导致学生不探究问题实质,浅尝辄止,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思维萎缩。(四)陷入单调直露的误码区,使学生思维僵化。这些提问的共同点就是过于单调直露,不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按部就班地抛出一个个知识点,激不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容易使学生思维僵化。(五)陷入惟我独尊的误区,剥夺学生的逆向思维,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千方百计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回答。如果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自己的思路,要么一声断喝,要么置之不理,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六)提问思考时间过短,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教师就让学生回答。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使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体现出提问的艺术呢?

二、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提问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展开。因此,在设计问题之前,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在此环节,教师还需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由于家庭背景、自身技能、生活环境、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等都不相同,那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因生而异”,促使全体学生的集体参与,推动课堂提问的有效形成。

三、问题能激发兴趣,具有新异性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总是有力图认识、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教师只要精心设计新奇蕴疑的教学提问,就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帮助教师的教学顺利进行。课堂提问时,首先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对于那些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让兴趣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其次,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动机,使问题具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最后,提问时除了注意内容的新颖、形式的丰富外,还可以在组织的问题里面设计一些似乎有悖于常理的矛盾或一些“见惯不怪”的现象,在学生面前设置一些“悬念”,以增强学生的好奇性。

四、问题要有坡度,具有层次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问题的深度方面,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引导学生层层推进,不断探究,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面对有层次的问题时也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设计《清平乐·村居》一课的问题时,抓住诗眼“醉”引领学生品读探究。设计问题一:“谁醉了?为什么醉了?”经过学生回答和小组讨论后的补充,教师引导归纳:我认为老夫妇过着舒心的生活,他们周围的风景那么美,三个孩子既勤劳又可爱,他们坐在炕沿上边喝酒边聊天,觉得生活很幸福,所以“醉”了。然后,教师再做引申:难怪老夫妇醉了!他们的孩子那么勤快而可爱,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周围的生活环境又那么美,这就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问题二:“还有谁醉了?”学生展开讨论,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的见解真是精彩纷呈。如小组A:我认为小儿子醉了,因为他一边剥着莲蓬,一边闻着莲蓬清香的味道,玩得好开心。学生补充:他在美丽的荷花旁边剥着莲蓬,还自言自语地夸好吃,嘴里不时地哼着儿歌。小组B:大儿子醉了。他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为家里获得粮食,能够孝敬自己的父母。学生补充:看到豆秧长势很好,地里的草快被锄完了,他快乐地边锄边哼歌,于是他也醉了。小组C:我认为二儿子也醉了,因为他觉得用勤劳的双手编的笼子,可以留着自己家里用,还可以拿去卖钱补贴家用。学生补充:他可能还想,我自己能编鸡笼子了,我又有一门手艺了,多好呀!于是他也醉了。问题三:“请同学想一想,诗人为我们展示了这么美妙的图画和诗词,我们看着,读着,听着,想象着,于是谁还醉了?”学生甲:诗人醉了。学生乙:我们醉了。老师总结:对,看到这么美丽的田园风光,这么美好的诗词,这么和谐幸福的村居人家,诗人和我们没有理由不醉。这样是非常有层次性、有梯度的问题设计:由感性的老翁媪、小儿子醉了,再到理性的大儿子、二儿子醉了,最后想象到诗人、“我们”也醉了。

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12篇

一、问题不在多, 问在关键处

广东省青年才俊皮涛老师在《中彩那天》一课的教学中, 与学生有如下的一段精彩互动。

“面对这个难题, 父亲最终选择了把车还给库伯。”皮老师一边勾画板书, 一边总结全文。忽然他话锋一转, 问学生:“父亲失去了梦寐以求的车, 他得到了什么?”片刻的宁静之后,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得到了朋友的信任!”

“得到了库伯和人们对他的尊重!”

“得到了自己良心的安慰!”

“得到了做人的美德!”

于是皮老师说:“所以, 中彩那天父亲 打电话的 时候……”未等皮老师说完, 学生便异口同声地说:“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好一个关于“失”与“得”的探究!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 学生的思想开始了一段智慧的旅程:“失”即“得”, “贫穷”即“富有”, 这样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借由一个课堂提问在学生的心里生长出了健康惬意、从容大度的人生态度!这堂课, 皮老师不仅带领学生走向了阅读的高处, 更是带领学生走向了思想的高处。而这睿智的课堂提问, 无疑成了引领学生走向高处的一道曼妙的风景。

当下, 很多教师不重视课堂提问的质量, 往往在学生一读就懂的内容上问来问去, 问题所指向的阅读空间和思考空间过于狭窄, 学生不需要动脑筋即可回答, 课堂表面热热闹闹, 实则没有智慧含量。课堂提问不在于多, 而在于问到关键处, 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够紧扣主题, 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能够引导学生读懂文章丰富的内涵, 我们一定可以在课堂上看到这样一幅图景:教室里安静极了, 但你却可以感受到无数思想的小溪在流淌, 接着, 那条条小溪欢快地跳跃起来, 腾起一束束美丽的浪花。

二、问题要理性, 铺垫靠感性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 “感性”始终充满了人类饱满的激情, 而“理性”则是过滤激情之后的冷静思索。课堂提问, 旨在让学生认识规律, 发展思维, 应具备归纳性和总结性, 也就是说, 课堂提问要具有理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是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充满了感性。因此,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同时, 还要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 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 实现学习的迁移。

浙江省的罗才军老师在《伯牙绝弦》的教学中, 就有如下一段富有智慧的导引。

师:让我们来读一读这段话, 老师和同学们配合着来, 看看我们是不是心有灵犀。

(接着, 师生配合读文, 在老师的带动下, 学生深情款款, 师生一唱一和。)

师:伯牙善鼓琴———

生:钟子期善听。

师: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

生: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师:志在流水———

生: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师:伯牙所念———

生:钟子期必得之。

一遍读完, 师生互换角色再读一遍, 在声情并茂的反复诵读中, 学生对这样的语言形式渐渐有了感觉。于是, 罗老师试探性地问学生:“读着读着, 你们发现这样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学生一个接一个地举起了小手, 一个学生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觉得每一句的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是相对应的。”听了学生的回答, 教师毫不吝惜自己的表扬:“你这个发现了不起呀!这样的语言形式就好像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伯牙和子期, 一个鼓———”

生:一个听。

师:一个诉说———

生:一个倾听。

师:是呀!你看, 写得多妙啊, 仿佛让人看到了伯牙和子期是何等的幸福, 何等的默契!从此, 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 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

如果没有师生一唱一和的反复诵读, 如果没有丰富的感性体验, 学生是很难发现课文语言表达的特点的;如果没有教师在学生“发现”之后那些感性的、深情的拓展与延伸, 学生也无法对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丰富的认识。学生良好的语感就是这样在感性与理性的一次次的汇合中积淀起来。“读着读着, 你们发现这样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提问, 就像挂在枝头的果子, 微笑着对学生说:“来, 跳一跳, 你就可以摘到我了!”

三、问题设梯度, 教师巧引领

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你精心设计了一个问题, 并预设了种种引导的策略, 但在千变万化的课堂上, 学生却不一定沿着你的期待直达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或思考方向。因此, 课堂问题要设计一定的梯度,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驾驭能力引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江苏省的倪鸣老师在《石榴》一课的教学中, 就给予了我们这方面很好的启示。

师:这一部分, 你觉得哪儿写得最有趣、最生动?

生:“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 有的笑得咧开了嘴, 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 露出了满满的子儿。”我觉得这里写得很有趣。

师:石榴娃娃多顽皮呀, 让我们去看一看吧!瞧, 石榴娃娃也对你们笑呢! (边指课件中的图画, 边对学生说) 这是笑得———

生:咧开了嘴。

师:这是———

生:笑破了肚皮。

师:同样都是笑, 为什么作者在写的时候先写“咧开了嘴”, 再写“笑破肚皮”呢?

刚才还是你一言我一语、轻松有趣的聊天, 忽然被倪老师这么一问, 孩子们还真是没想到, 但很快, 他们就有了答案。

生:如果石榴笑破肚皮的话, 要在它非常成熟的时候, 所以它必须先要经过刚成熟时候的“咧开嘴”, 成熟时间长了以后才会“笑破肚皮”。

多么顺理成章的回答, 但显然不能解释“先写、后写”的原因。因为课文中的语句并不是描写石榴生长过程的。倪老师马上意识到了这一点, 于是这样评价学生:“你是一个特别理智的孩子, 能从植物生长的过程来分析。”但又立即转问:“有没有同学是从‘笑’上来分析的?”于是, 有学生这样答道:“有一个石榴裂开很小, 就说‘咧开了嘴’, 有一个石榴裂得非常大, 就说‘笑破了肚皮’。石榴先咧开嘴, 才能笑破肚皮。”

显然, 学生从石榴的“笑”里, 已经感受到了程度的不同, 于是倪老师说:“同学们, 老师读懂了你们的心。作者是用不同的石榴来告诉我们石榴笑的程度越来越深, 所以作者用上了一个词———‘甚至’。以后, 当你要表示程度加深的时候, 就可以用上这个词了。”

二年级的学生, 还不具备良好的语感, 需要教师在阅读中引领, 去发现, 去积累。这堂课, 学生积累了“甚至”这个词, 知道了要表达“越来越……”的意思, 可以用“有的……有的甚至……”这样的句式, 那么以后, 随着类似的积累越来越多, 学生就会对语言有感觉, 无论对其阅读理解能力还是写作能力, 都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可见, 课堂提问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并能根据目标及时引导、点拨和提升学生的认识, 是使教学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四、问题学生出, 学习靠自主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 然而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操作, 却一直是个大问题。许多语文课, 教师一问到底, 很少关注学生有什么问题, 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的探讨氛围, 课堂上学生不敢质疑, 不会质疑, 渐渐地不习惯质疑。

福建省何捷老师在《匆匆》一课的教学中, 整堂课没有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却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里习得了阅读的方法, 获得了人生的感悟, 并在一节课即将结束之时向老师提出了许多问题。让我们来品评其中的两个片段。

师:你们从中读出了什么?说一说吧。

生:我从“一去不复返”中看出, 可能作者觉得时间过去了就永远没办法回来了, 所以就感叹:难道是有人偷了他们?如果是偷, 那是谁偷了呢?如果他们是自己逃走了, 那他们现在又在哪里呢?从这里我感到作者可能在感叹:啊, 时间怎么这么快就没有了!

师:你很了不起!不但读出了味道, 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阅读的方法:抓住一个关键词来读。瞧, 这位同学一抓一个准, 抓住了作者告诉我们的信息:感叹。

好一个“一抓一个准”!有人说, 当受教育者感觉不到自己是在接受教育的时候, 教育的效果是最好的。在学生发言之时, 何捷老师用心倾听, 凭借一个语文教师高度的职业敏感, 迅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炼了方法, 并作为一种赏识性的评价郑重地送给了学生。这样的细节在他的课堂里比比皆是, 学生也便在这样的课堂里一直处于兴奋、愉悦的状态, 思维也得到了超常的发挥, 开始了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

师:孩子们, 对话、倾听、思考, 越读得深入, 我们越应该挖掘什么更多一些呢?

生:应该是思考。

师:来, 请大家整理出你们的疑问和思考。

生:作者为什么认为在八千多日子里, 除了“徘徊”以外, 就剩下“思考”了呢?

师:明明是个勤奋刻苦的人, 怎么说是“徘徊”呢?问得好!

生:作者为什么说“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 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呢?

生:为什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的是“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最后一段又说“你聪明的, 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师:这个问题从头到尾, 贯穿课文的始终。问得好!下一节课, 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继续研读。

我们的课堂, 一直习惯于解决学生全部的问题, 而何捷老师却让学生带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走出教室, 这需要一种勇气, 也是一种理念。教师走下讲台, 走到学生中间, 以学习参与者的姿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局面的很好的方式。当然, 这种看似“无为”的教学方式, 实则是一种境界, 它需要知识底蕴、文学素养和教育经验的支撑。

上一篇:簿记发展论文下一篇:国有资产管理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