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设备保养管理

2024-09-20

高层建筑设备保养管理(精选12篇)

高层建筑设备保养管理 第1篇

1 机械设备的保养意义及原则

首先, 机械设备的保养的意义。在建筑工程使用中机械设备的使用制约着工程的进度, 因此在操作中必须重视设备的安全性, 必须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避免减少因为故而影响工程进度, 要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与利用率, 尽量减少操作中的磨损做好保养工作,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其次, 机械设备的保养原则。对于建筑工程中的设备必须定期进行保养, 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并且在生产中要做到养修结合, 不能只重视维修而忽视保养, 并且, 在非工作的状态下也要进行保养, 如若长时间不用也要对设备进行擦拭和润滑等日常护理, 同时有很多情况下只要做好维修工作就会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故障。最后, 机械设备的保养标准。具体保养标准分三个方面:保养优秀、保养合格、保养不合格。保养优秀具体指的是使用设备的保洁工作做到位, 要保持各部位的干净, 整洁等其它的杂物, 要保证设备各部分的零件完好无损, 并正常运行, 在使用中能满足生产的需求, 同时必须做好维修记录, 以防在出现故障是进行参考。保养合格是指设备整体无油污等杂物。设备各部分按钮完好, 功能正常, 记录了对机械的加油, 维护保养数据等。设备不合格就体现的很明显了, 对设备的保养达不到要求, 不能保证整体的干净, 整洁, 无油污, 部分零件破损对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并且没有做好相关维修保养的记录等。

2 工程机械维修中常见问题

首先, 不能正确判断分析故障, 盲目大拆大卸的现象司空见惯一些维修人员由于对工程机械结构原理不清楚, 不认真分析故障原因, 不能准确判断故障部位, 凭着大概、差不多的思想盲目对机械大拆大卸, 结果不但原故障未排除, 而且由于维修技能和工艺较差, 又出现新的问题。其次, 盲目更换零部件, 乱用螺栓, 一味换件修理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增加了消费者的开支, 在维修时, 应根据故障现象认真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及部位, 对能修复的零部件要采取修理的方法恢复技术性能, 杜绝盲目更换零部件的做法。其三, 建筑工人队伍发生了变化, 给做好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我国的建筑工人由原来企业自有的1-8级技术工人, 变成了绝大部分是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游兵散将似的临时工、农民工。这部分人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内容大部分属承包性质等客观条件, 决定了本该由这部分人来完成的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会被完整地进行, 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最后, 维修技术力量薄弱。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 对于制造精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和控制技术越来越先进的现代设备, 很难凭经验及时发现故障隐患。许多的施工企业都实行二级单位承包制, 设备和维修、技术人员都分散到各施工点, 而各施工点的技术力量、水平参差不齐, 不能及时解决维修疑难问题, 延长了停机时间, 影响了维修质量。

3 工程机械维修与保养的建议

首先, 改善设备维修体制, 降低设备故障停机时间,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效率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按需修理是现代化维修方式的主流。设备维修是对故障设备进行修理, 以恢复设备正常功能的过程。设备维修分为事后维修, 预防维修和状态维修等维修方式。其次, 人员培训, 持证上岗。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 (1) 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 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 (2) 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发给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 (3) 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其三, 选择合适的型号, 做好调配。受到自身性能、结构的影响, 任何机械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应用机械, 才能充分发挥机械的效率, 减少机械磨损,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降低企业成本。因此要掌握机械设备的不同需求, 做好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工作, 解决使用与保养的冲突。最后, 优化设备的现场管理。

设备从投产到报废的全过程属于现场管理的范畴从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来看, 这个过程是最长的, 它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水平在这方面, 笔者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1) 国家和行业在维修制度的改革方面要坚持多样化、复合、弹性化的原则, 让企业自主选取适合自己的维修制度。 (2) 为了避免维修过剩和维修不足的局面产生,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让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 让不同的部件 (系) 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 让相同的设备在不同的应用场合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 (3) 采购阶段选择维修性较好的设备, 加强维修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训, 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技术, 制定严格的维修管理制度, 确保维修质量。

总之, 工作过程中的工程机械设备, 会因各种各样的因素受阻。如果零部件被损坏, 不管损坏程度大小, 都需要立刻进行专业的技术维修保养。才能使得设备的发动力, 效益性、保障性得到良好的使用保证。各种各样的因素制约机械设备的运用, 因而零部件会造成多方面的损坏。通常情况下, 能够在设备损坏前, 预先进行维护保养则得到良好的使用保障。设备需要在日常维护以及保养中延长其使用价值寿命, 因其与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益有密切关系。必须以科学技术为前提进行零部件各方面的维护以及保养, 避免不必要的停产损失。伴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 我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 这使得工程机械设备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如今工程机械设备得到进一步的科学开展和研究, 则更应该使用科学现代化先进的技术进行维护保养。

参考文献

[1]张亨佳工程机械中的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J].科技与经济, 2005.[1]张亨佳工程机械中的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J].科技与经济, 2005.

[2]陈文志谈工程机械维修[J].西部探矿工程, 2005.[2]陈文志谈工程机械维修[J].西部探矿工程, 2005.

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论文 第2篇

对于大多数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来说,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还没有健全的制度,一般情况下,设备坏了才维修,而不是利用平常保养预防机械损坏,对设备的保养的.不重视引发了设备维修,甚至于停工,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一些维修的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没有很好的保护,甚至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过程不重视,只是草草了事,造成更大的维修。一些工作人员更是把维修费用挪为私用,或者给设备安装不配套的零件而敷衍维修,造成维修不及时的现象,增加了设备的维修率。

2.2不能正确判断分析故障,盲目更换零部件

在对机械设备维修时,一些维修人员并不能准确的分析出故障的部位或者原因,而是采取一味的对机械拆装,不但原有的机械故障不能解除,还会增加新的机械故障。这主要是由于机械维修人员的维修技能太差,对工程机械的共作原理不清晰。这种盲目的对零件的更换和拆除,不仅消耗大笔的时间而且增加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所以,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要对这种行为坚决杜绝,尤其是一些零部件的损坏程度不大时,坚持能修则修,节约成本。

2.3一线工人成分变化,管理难度大

探讨机械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 第3篇

【关 键 词】机械设备;管理;维护保养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230-02

作为一个施工单位,在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应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设备运行的状态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本身更是施工单位的外部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施工单位的工作风貌。对机械设备加强管理和维护保养是一个施工单位重要的工作内容,只有保障了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效率,才能保证施工设备发挥最大的功能和作用,从而保证施工单位的工程施工状态。

1 机械设备管理

1.1 机械设备现场管理方法

(1)设备配置的优化

所谓的设备配置优化,就是让施工单位能够结合自身的工艺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对于不同的行业领域而言,装备的的水平和自身的配置模式也有所区别。由此可见,设备配置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效果。

在目前,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施工单位的装备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然而在此之前需要保证施工设备的节能减排,在满足自身施工生产的基础上,落实环保、卫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2)落实设备管理规程与管理标准

在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中,标准化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和措施。标准化管理是目的是建立一个各项标准均完善和健全的体系结构,内容包括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统计等相关管理基础工作。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同时也是保证现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有效前提。

其中与设备管理息息相关的技术标准包括了设备三大规程库、点检标准、润滑五定标准、状态监测标准、保养标准、故障代码体系、维修标准、油液监测标准以及定期检查标准等。

(3)贯彻管理思想

作为一个施工企业而言,生产力的先进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保证生产力先进性的前提则是贯彻先进的管理理念。由此可见,企业单位自身需要明确管理思想,并将一些先进的管理体系融入到管理工作中,其中包括5S管理体系、RCM管理体系等,同时将计算机管理技术引入,包括ERP管理系统以及EAM管理系统等。这些都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要求和内容,也是保证现场管理效果的重要措施。只有将管理思想明确下来,才能体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工作重点,从而进一步进行分析,并将其中的工作难点进行有效解决。管理思想的明确,还能够使企业单位更好地对生产和管理要素进行量化和梳理,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4)实施定置管理

定制管理是5S活动中的一个内容,主要是指对施工现场的人、物以及场所进行管理的一项技术。定置管理的范围针对了生产现场物品的定量过程,并对其进一步进行组织和调整,从而使生产与施工现场管理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

定制管理需要将设备固定在适当的位置,这个过程需要结合设备自身的特性、安全因素以及功能发挥进行分析,从而有效保证施工现场的效率和质量。

(5)落实管理看板

管理看板本身是一种使管理可视化的工具,能够有效显示现场的数据和情报等。管理看板主要分为两部分,一种是管理工作看板,另一种则是设备状态看板,管理工作看板与责任主管有关,一般分为公司管理看板、部门车间管理看板以及班组管理看板等。设备看板则主要是运用了计算机技术的参与,从而将设备的运行以及维护情况完整进行反映。

管理看板的落实,能够有效对施工现场的问题进行发现和解决,是施工现场管理中十分有效的工具。有效保证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6)多层次的设备现场专责管理

多层次的设备现场专责管理本身具备较强的综合性,能够容纳多种的管理体系。多层次的设备现场专责管理结合了“精益生产”、“TPM”、“TQC”、“5S”以及“点检定修”等管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企业的管理要求和目标。

1.2 机械设备运行管理方法

(1)贯彻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

所谓的“三定”制度,就是让每一天机械都能有配置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检修以及使用。在施工单位的生产过程中,“三定”制度的实施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并实现安全化、规范化的生产,并发挥设备的最大作用和效率。

(2)机械设备需合理调配

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的主要来源包括自有机械、新购机械、租赁机械以及机械部调配四个方向。因此,在多个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机械负责员需要施工项目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结合实际对设备进行分配。在分配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的工程量、施工技术要求、施工进度、转场成本、租赁情况以及需求量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机械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单位的施工成本。

(3)机械设备的转场

转场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检修,并经原项目负责人进行审核和签字。转场过程中由操作手进行押送,保证过程的安全性。

(4)机械退场

机械设备退场后,维修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检修,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设备退场后需要放置在通风处,避开低洼处,防止积水损害设备。同时配置专人进行管理和看护。

1.3 机械设备事故分析和处理

(1)设备事故分析

当机械设备发生事故时,切断电源并保持现场,采取处理措施,防止出现更大的损失。结合设备分级管理进行上报,并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设备事故责任人进行教育和惩罚,同时落实防范措施。

(2)设备事故处理

对于设备事故的处理,相关的设备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因玩忽职守、违章指挥以及相关设备管理规程错误导致设备事故发生的责任员工,需要结合事故严重程度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并对其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进行追究,严重者还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2 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

2.1 设备的维护

(1)日常维护

所谓日常维护,就是指在每一次的工班前后对设备进行维护。其维护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运作情况的检查、故障的排除等

(2)定期维护

机械设备在经过了一定时间的运转后,要对其做停机处理,并进行相关的清洁、检查、内部调整、故障排除、零件维修和更换等。定期的维修工作,能够更好的保障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机械设备的修理

(1)检查后修理

机械设备在经过检查后,要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问题的修理日期和内容进行制定。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在经过检查后才能确定修理时间和内容,对修理前的工作准备有所影响。

(2)定期修理

定期修理是指对机械设备定期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对其修理日期和内容进行制定,这种方法能够确切的制定好修理的时间和内容,有利于修理前的工作准备,有效缩短的修理时间。

(3)事后处理

这种方法一般针对出了故障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小的施工设备,在其出现故障问题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修理。

参考文献

[1] 徐鹏. 对搞好石油化工建设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几点认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10):21

高层建筑设备保养管理 第4篇

关键词:建筑,消防给水,维护保养

1 引言

该项智能化的养护方法的不断进步, 确保了城市消防活动的顺利开展。可编程控制技术是汇聚边缘科学领先科技的新课题, 这项技术作为实现消防给水设备智能化巡检的可行性技术手段, 在消防给水设备的节能和恒压供水等方面应用日趋广泛, 合理的处理了给水装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些不利现象。不仅反映了当今的电气科技的优点, 同时还提现了智能化工艺的特征, 不仅具备消防给水设备自动巡检的优越性, 还具备了消防给水设备的节能和恒压供水等特色, 在解决消防给水设备的经常化、科学化、智能化维护和保养的常见性难题方面独树一帜。

2 面对的不利现象

通过本人参加的多项活动来看, 装置设置的好坏对于群众的安危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 要切实的保证它的性能和品质合理, 而且要积极的开展平时的维护活动。现在, 消防给水设备的经常化、科学化、智能化维护和保养已成为新时期消防科技不可回避的一个新课题。根据《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的规定, 超高建筑、一类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泵宜设定时自检装置。此外,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也要求消防给水设备必须具备自动巡检功能。虽然这样, 条例中明确规定消防装置以及设备等要接受合理的养护。不过, 消防水泵定期试机运行的难度很大。由于其长久的运行, 就容易导致它出现泵体以及生锈等等的不利现象。如果出现火情的话, 常会发生装置无法体现应有效益的问题, 进而导致群众的生命以此财产等遭受非常恶劣的影响。

现在, 很多水泵均是按照调节进出口的措施来管控, 一般是人为的提升其阻力, 来确保其压力等出现改变。所以, 当其特性线不发生变化, 叶片的速率维持稳定, 而且电机功率稳定的前提下, 流程阻力损失也会相应增加。通过分析, 我们发现, 如果其流量减少了百分之五十的话, 采用调节出口方法时的的电机的输入功率为额定功率的84%;采用人口阀门的方法时电机的输入功率为额定功率的60%。相比之下, 水泵的轴功率仅为12.5%, 也就是说, 损失功率分别为71.5%和47.5%。也就是说如果不使用优秀的控制方法的话, 就算是其设计非常的完美, 其还是会在运作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的。不合理的管控措施, 不但会导致场地中出现非常多的杂音, 同时还容易导致设备长久的处在一种超负载的模式之中, 这时维护工作就非常的繁琐, 而且也使得其无法长久的使用。

在平时的维护活动中, 因为水泵的功率非常的大, 使用手工措施对其轮动的话非常的困难。如果用自动巡检的措施来处理的话, 就可以确保其能够发挥效益。现在, 其自巡检措施已经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而且有非常多的运作体系出现, 大体上讲有两个类型, 一种是工频措施, 其二是低速措施。现在使用的装置中大部分都是使用第一种。不过它也有一些不利现象存在。首先, 一是由于设备巡检周期的依赖性较大, 假如用工频体系来运行的话, 因为其功率的问题, 就容易导致其使用时间变短。如果一组90k W的消防泵每个月启动4次, 那么1年就是48多次, 在两年之中其就得接近一百次。当受到机械力的影响的时候, 其使用时间降低, 甚至会使得它的破损性增加。二是由于工频启动水泵时产生的启动电流是水泵运行电流的58倍, 亦会对其电网带来不利现象。第三是其使用的电量非常多, 设备的运作资金较高。因为其运作是按照额定功率来开展的, 所以它的需电量很高。第四, 电磁阀自身的品质以及运行时间的原因, 使主干管上的电磁阀的设置成为消防供水的一个隐患。一般来讲, 其运行大约一年。虽说其避免了生锈现象, 但是当电磁阀发生问题的话, 巡检活动也不能够开展了。

3 关于可编程控制工艺

可编程控制技术的原理。可编程控制替代了消防水泵纯继电器控制技术, 用梯形图语言按消防要求编程, 实现了消防水泵智能自动巡检。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对消防泵组进行控制, 实现泵组在备用时定期试运行, 扑救火灾时自动启动, 从而有效地杜绝消防水泵关键时刻不能用的局面。特点是即使在平常无火灾情况下, 运用自动巡检技术, 使消防泵组能自动地周期性逐台起动运行, 发现水泵故障能以声、光形式告知现场值班人员和将泵组运行、故障信息传递到远方的消防中心。

可编程控制技术实施的方式。一种是可编程控制与变频调速器结合成一个控制体系, 可实现消防水泵周期性自动低频 (定频) 巡检。另一种是可编程控制与电动阀、旁通泄压管路结合成一个控制体系, 可实现消防水泵周期性自动工频巡检。因为使用周期形式的自检工艺, 就能够防止因为潮湿而导致的短路等现象, 确保装置的劳动强度变低。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对消防泵组进行控制, 实现泵组在备用时定期试运行, 扑救火灾时自动启动, 从而有效地杜绝消防水泵关键时刻不能用的局面。这个科技之所以非常的优秀, 就在于它的输入输出端更接近现场设备, 无需过多的中间要素, 非常稳定, 而且能够应对扰动, 维护便捷, 成本不高, 使用时间就。不但能够降低费用, 同时还能结合各种规定来扩展。

4 该项技术在给水装置行业中具有的优点和发展态势

非常优秀的自检效益。在自运行的情形下, 如果没有消防用水需求, 第一台水泵启动5-30秒钟, 运行10秒后, 停机待命120-360小时。待命期间如果没有消防用水, 则第二台水泵启动5-30秒, 运行10秒, 停机待命120-360小时, 持续的运作, 电控柜并设有超压保护, 站在可靠性的层次上分析, 要设置泄压阀。在有消防用水需求时, 泵组立即自动启动, 加压供水, 切实体现其功效。为了防止因为压力变大而对管线带来负面影响, 一般是设置电磁阀, 巡检启泵时才打开电磁阀泄压, 巡检启泵时间也延时到10分钟。

及时有效的控制柜面板显示。为了避免出现指示灯灯泡无法精准的体现装置的运作情形的现象, 还应专门设置故障测试按钮, 如果装置出现了问题的话, 信号箱就会动作, 积极的应对问题。当应对问题的时候, 又可将问题按照类型来划分, 一些问题规定体系是不能运作的, 还有的对体系的运作不会产生非常大的扰动, 体系能够正常运作, 问题可以在其运作的时候处理, 此时就降低其停运用时, 提升了其稳定性。

总的来说, 按照这种科技来设计, 它的优势很多, 比如硬件的构造非常简单, 而且费用不高, 能够及时的反映, 其不论是性能亦或是价位等都非常合理, 而且稳定性好。除此之外, 还可以结合具体规定, 合理的扩展。针对目前的智能化的建筑来讲, 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通讯模块纳入到整个大厦的监控系统之中, 具有非常好的灵便性, 而且它的适应能力也很好, 有着非常高的推广意义。和过去的给水措施比对来看, 不管是装置的成本, 亦或是体系的稳定性等都有着非常多的优点, 同时其还可以很好地节约能源。

5 结束语

可编程序控制技术用于消防给水设备控制系统, 它有很多的优势, 比如调速水平高, 而且非常的节约能源, 运作稳定。它是一项对国家对人们有益处的科技。在今后的时间中, 我们应该积极地对其进行推广活动, 确保其能够得到大范围的使用。

参考文献

[1]马兰巍, 鲁均.消防给水设备控制技术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5 (4) :14-18.[1]马兰巍, 鲁均.消防给水设备控制技术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5 (4) :14-18.

高层建筑设备保养管理 第5篇

建筑工程设备的维修与保养需要一支专业化的队伍,通过人才引进或者加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人员的维修与保养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提升相关的水平,做到能够及时处理设备的紧急状况。每个建筑工程的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人员要对设备的原理了如指掌,并且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维修保养手册中的基本技能,了解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各个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在设备出现紧急情况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要严格依照维修说明进行操作,维修资料应随设备保存、调转,为新的设备管理人员提供维修保养经验。

3.2注重创新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管理系统

建筑工程设备维修与保养要形成管理系统。在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之前就应该形成一套适合维修与保养的管理系统,全程监控建筑工程的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加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与保养的目标管理,把机械设备的维修按照系别、性能、部位等分纲、列目,实现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有效使用,尽量延长建筑工程设备使用周期,达到人机合一、机械和技术合一,在管理系统的涵盖下责任分明,以免停机造成建筑工期延误,给建筑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3.3构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长效机制

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必须高度重视,从组织、人员、资金等方面构建长期有效机制,根据设备类型制定切实可行的维修与保养制度,制定相应的惩奖措施,同时做到有效地实时动态监控,每日例行巡检,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增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责任心,责任落实到人,设备维修与保养的精细化、流程化、规范化,降低设备的维修率,减少维修费用。

4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机械工程设备的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其维修与保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坚持以科学合理指导为方针,引入专业化的设备管理人员,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等,做到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互相协调,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确保建筑工程如期完成,有效地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焦晓龙.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技术方法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02).

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探讨 第6篇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措施;保养

确保机械设备资源的过程使用能力,以良好的设备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是设备管理的主题和中心任务,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对象。因此,如何加强企业设备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效能,挖掘设备的潜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目前机械设备市场还不甚规范,管理制度还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的领导为了追求利润和政绩,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现象较普遍的存在,设备中存在着隐患,埋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1.2.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弱化

企业内不重视设备管理工作这种现象尤其在非公有制的中、小型企业中更为普遍地存在。首先在企业诸多管理工作中,生产经营、安全无疑是被摆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而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下等”工作。其次,许多企业中缺乏真正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项人才。第三,维修保养投入不足,存在“拼设备”的现象。第四,主动性维修滞后,大多处于被动性、补救性维修状态。

2.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机械安全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在使用机械的全过程(使用、维修、保养)的各种状态下,达到使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和保障条件。针对以上几个难点问题,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2.1. 正确选型,合理调配

任何一种机械由于自身的性能、结构等特性,都有一定的使用技术要求。如能严格地按规定合理使用机械,就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对于各项目之间的机械调配问题,做到提前及时的掌握机械设备使用状态,及时安排好机械设备二次保养维护工作,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

2.2 .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成,在生产过程中,比一般性生产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由于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以及机械设备,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以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3.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经济效益

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对大型、进口等主要机械,必须强化必要的技术保养作业,以消除故障隐患,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更能减少大量的不必要成本,极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使用年限越短,可靠性越高,使用年限越长,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现代化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的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迫切要求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

4.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

4.1. 方法

首先,强保养、零等候工程制度,加强设备故障类指标考核。其工程的主体内容是:以“强保养”为核心,辐射修订和实施以生产者为执行主体的64种类别的设备完好标准和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指定了主要生产设备(含进口设备)的维修保养条例等管理制度;以“零等候”为核心,辐射设备修管人员为执行主题的软硬件增补与完善。“零等候”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等候维修人员时问为零,等候维修备件时问为零,等候维修工具时问为零,等候维修资料时问为零。

4.2. 措施

针对机械设备保养的现状,我国提出了机械设备强制保养制度。机械的维修保养可以提高效率,但如何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达到最低,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优,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几条建议:

提高认识,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所谓强制保养,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必须按时进行,决不能因为生产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保养。要开展现代化设备管理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设备管理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

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收集使用维修的各种数据,分析机械设备各子系统的使用标准,故障出现的规律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其方法有概率统计法、技术一经济分析法和维护作业统计法等。强化机械设备保养的技术管理,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及时维修是强化其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加强保养,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思想,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强化“点检”制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设备综合性点检工作,及时掌握设备状态,有计划的安排设备“轮休”与“轮检”,变“亡羊补牢”式的被动维修为“防患于未然”式的主动维修。再次,精心修理,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

5. 结束语

机械设备的管理和强制保养维护一个复杂的工作,除了把好管、用、养、修关之外,还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就一定能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

作者简介:

寇宗淑(1974-),女,1995年毕业于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机械系,在甘肃华鹭铝业有限公司担任机械工程师,长期从事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工作。

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 第7篇

1 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

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是非常不重视的, 这样就导致了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非常的不规范, 同时在管理制度上也是非常不到位的。企业在经营管理的时候, 经常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营效益, 对设备的更新改造不够重视, 认为设备的更新改造要花费巨额的资金, 对企业的经营效益是没有帮助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经常会出现设备陈旧老化的情况, 这样在生产中是非常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 设备存在着安全隐患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是非常大的, 极易在生产的时候出现事故。

1.2 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渐弱化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设备管理不够重视的情况, 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 经常将生产经营和安全生产放在管理的首位, 虽然这些工作在企业管理中非常的重要, 但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方面, 设备的管理都是基础工作。设备的管理是为了更好的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 同时对设备进行很好的管理也能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得到保障。企业经营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营效益, 但是对设备的管理逐渐出现弱化的情况,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是非常不利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对设备进行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设备出现故障, 影响生产顺利进行, 同时设备出现故障也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 对企业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是有很大影响的。

1.3 工人结构出现变化, 设备管理难度增加

企业在生产人员的构成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使得设备在管理上面临的难度加大。企业的很多生产人员都是一些没有生产经验的务工人员, 这些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是非常匮乏的, 这样也就使这些员工对设备的性能不能很好的掌握。对设备的操作和养护知识也是非常匮乏的, 很多机械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很小的问题, 但是因为使用人员对养护没有任何的经验, 非常容易使得设备出现更大的问题。

2 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一定要引起企业的重视, 在设备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掌握, 机械设备在使用的时候, 所有的过程都要进行管理, 不仅仅是设备的使用阶段, 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的时候也要进行设备的管理。在进行设备管理的时候, 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进行。

2.1 正确选型, 合理调配

机械设备在使用的时候, 由于自身性能和结构的不同, 对使用的技术都是有一定要求的。企业在进行设备选择的时候, 一定要做到正确进行选型, 对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要进行合理的调配。设备在使用的时候, 一定要严格按照使用的要求来进行, 同时一定要保证设备的效率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设备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机械磨损降到最低, 同时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在调配的时候, 一定要对所有设备的情况都进行了解, 同时一定要对设备的维护工作做好, 避免设备在使用和养护方面出现矛盾。

2.2 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影响是非常大的, 因此在企业生产中, 一定要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工作做到位。特种设备在生产中出现潜在危险的可能性更高, 因此在特种设备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特种设备是危险性较高的设备, 在使用中非常容易导致操作人员出现伤害的情况, 因此在对设备进行管理的时候, 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

2.3 人员培训, 持证上岗

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要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 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发给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同时, 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

3 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经济效益

维护保养技术要求简单, 费用低, 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 减少零部件的磨损,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特别对大型主要机械, 必须强化必要的技术保养作业, 以消除故障隐患,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更能减少大量的不必要成本, 极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使用年限越短, 可靠性越高, 使用年限越长, 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 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 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现代化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的装备, 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 迫切要求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

4 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

首先, 强保养零等候工程制度, 其工程的主体内容是以强保养为核心, 辐射修订和实施以生产者为执行主体的设备完好标准和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指定了主要生产设备的维修保养条例等管理制度。以零等候为核心, 辐射设备修管人员为执行主题的软硬件增补与完善。零等候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等候维修人员时问为零, 等候维修备件时问为零, 等候维修工具时问为零, 等候维修资料时问为零。提高认识, 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 所谓强制保养, 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 必须按时进行, 决不能因为工作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保养。要开展现代化设备管理教育, 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设备管理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

要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并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施工企业应该采取定期维护、保养、检查制, 执行“养修并重, 预防为主”的方针, 严格执行定班保养、定期保养、巡回保养制度, 并按各级保养规程执行, 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 高级保养由维修人员会同机械操作上进行。只有保养做好了, 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下降了, 才能降低维修费用, 提高经济效益。同时, 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 收集使用维修的各种数据, 分析机械设备各子系统的使用标准, 故障出现的规律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 其方法有概率统计法、技术一经济分析法和维护作业统计法等。

强化机械设备保养的技术管理, 机械设备具有施工工期较强的季节性、施工作业的分散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恶劣。针对设备的这些特点, 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 和及时维修是强化其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精心修理, 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 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注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

5 结束语

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的探讨 第8篇

1.1 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

一些企业千方百计的降低成本, 为了追求利润, 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 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 设备中存在着隐患, 埋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1.2 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弱化

第一, 大部分企业更注重的是生产经营, 设备管理就成了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下等”工作。第二, 许多企业中缺乏真正既有专业技能, 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项人才。第三, 资质高、管理能力强的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大都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 客观上退出了设备管理工作的一线, 这也是该项管理工作正在弱化的重要原因。

1.3 建筑工人队伍发生了变化, 给做好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

我国的建筑工人绝大部分是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游兵散将似的临时工、农民工。这部分人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内容大部分属承包性质等客观条件, 决定了本该由这部分人来完成的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会被完整地进行, 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2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2.1 正确选型, 合理调配

任何一种机械如能按照规范合理使用;就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 减少机械磨损, 延长使用寿命, 降低使用成本。对于各项目之间的机械调配问题, 做到提前及时的掌握各个施工项目的工程进度与机械设备方面的需求、退场信息, 安排好机械设备调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 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

2.2 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 以及机械设备, 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 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 以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 保障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2.3 人员培训, 持证上岗

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一要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 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二是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发给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三是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同时, 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无论什么人, 只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械设备相关生产活动, 就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培训, 上至领导, 下到一般工作人员, 甚至包括生产者的家属, 要让他们知道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其安全的重要性和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施工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经济效益

维护保养技术要求简单, 费用低, 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 减少零部件的磨损,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特别对大型、进口等主要机械, 必须强化必要的技术保养作业, 以消除故障隐患,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更能减少大量的不必要成本, 极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设备使用年限越短, 可靠性越高, 使用年限越长, 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 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 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现代化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的装备, 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 迫切要求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

4 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

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几条建议:

提高认识, 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 所谓强制保养, 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 必须按时进行, 决不能因为施工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保养。要开展现代化设备管理教育, 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设备管理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

施工企业应该采取定期维护、保养、检查 (点检) 制, 执行“养修并重, 预防为主”的方针, 严格执行定班保养、定期保养、巡回保养制度, 并按各级保养规程执行, 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 高级保养由维修人员会同机械操作上进行。只有保养做好了, 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下降了, 才能降低维修费用, 提高经济效益。同时, 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 收集使用维修的各种数据, 分析机械设备各子系统的使用标准, 故障出现的规律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 其方法有概率统计法、技术一经济分析法和维护作业统计法等。

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 和及时维修是强化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 加强保养, 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 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思想, 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 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 精心修理, 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 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注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

5 结语

机械设备的管理和保养应该引起领导重视, 各级机械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相互配合, 责任明确, 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就一定能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 保障机械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我们的施工生产服务。

摘要:机械设备是构成产品生产的重要因素, 确保机械设备资源的过程使用能力, 以良好的设备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 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题和中心任务, 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对象。本文主要阐述了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维修,保养

参考文献

[1]李文革.简论加强施工机械维修管理的作用.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4.

谈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 第9篇

1 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因为现在管理的状态并不是十分规范可靠, 而管理机制尚未健全。一些领导人片面强调政绩以及利润最大化, 过分缩减成本, 该更新时不更新, 该修理时不修理, 使得设备过早老化, 整体陈旧, 这都给生产活动带来了重大的隐患, 事故隐患问题十分明显。

1.2 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弱化

企业对于设备的粗放管理现象一直存在。并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 生产经营的安全性时常被强调, 也能被理解和认可, 但是, 一旦做起来却十分滞后, 甚至一旦到了生产高峰期就将保护工作省略, 第二, 人才能力不能达标, 一些设备管理者要么缺乏经验, 要么缺乏技术, 要么管理协调能力差。总是不能完整统一。第三, 能力强, 资历高的企业渐渐从前线工作退到后方, 成为投资者和管理者。使得前线管理工作开始退化, 这也是一项重要原因。

1.3 工人队伍发生了变化, 给做好设备管理增加难度

工人队伍的素质正在逐渐下滑。一些单位的工人从前配有相关证书, 并有明确的等级划分, 而现在的工人多是转业人员, 甚至不具备任何修理基础。这些人员在素质上的能力有坏有好, 对于装置的流程, 保养, 维护缺乏系统的知识学习。而工作多是承包性质, 又将管理工作的责任分散出来, 所以往往相互推诿, 流于表面。平日的保养工作也只是形式上的, 使得工作的进展情况流于表面。

2 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机械安全应注意人的安全性的概念。从人的角度来讲, 各种保养, 修护, 使用工作都是为人的需求服务的。从上面几个角度来说, 应当以人的主观判断来完成修理保养使用工作, 通常, 应当从下面几个特点来说明问题:

2.1 正确选型, 合理调配

无论哪一种机械, 因为它的自觉性和结构性的特点, 都会带来某些技术上的需要, 如果合理地进行规划并保证实施, 就会提升使用的强度和寿命, 减少损耗, 使机器的能力发挥到最大, 并节约耗能, 节约成本。针对于项目和项目之间的相互调动的问题, 要预先掌握机械能力的状态, 实现好的保养维护工作, 合理掌握好使用以及维修之间的冲突。

2.2 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 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成, 在生产过程中, 比一般性生产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由于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 以及机械设备, 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 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 以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 保障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2.3 人员培训, 持证上岗

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一要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 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二是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发给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三是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同时, 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无论什么人, 只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械设备相关生产活动, 就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培训, 上至领导, 下到一般工作人员, 甚至包括生产者的家属, 要让他们知道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其安全的重要性和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经济效益

维护保养技术要求简单, 费用低, 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 减少零部件的磨损,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特别对大型主要机械, 必须强化必要的技术保养作业, 以消除故障隐患,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更能减少大量的不必要成本, 极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设备使用年限越短, 可靠性越高, 使用年限越长, 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 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 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现代化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的装备, 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 迫切要求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

4 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措施

首先, 强保养、零等候工程制度, 其工程的主体内容是:以“强保养”为核心, 辐射修订和实施以生产者为执行主体的64种类别的设备完好标准和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指定了主要生产设备的维修保养条例等管理制度;以“零等候”为核心, 辐射设备修管人员为执行主题的软硬件增补与完善。“零等候”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等候维修人员时间为零, 等候维修备件时间为零, 等候维修工具时间为零, 等候维修资料时间为零。“强零工程”对于企业来说同样具有较高价值。

针对机械设备保养的现状以及施工企业的新特点、新情况, 我国提出了机械设备强制保养制度。机械的维修保养可以提高效率, 但如何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达到最低, 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优, 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几条建议:

提高认识, 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 所谓强制保养, 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 必须按时进行, 决不能因为工作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保养。要开展现代化设备管理教育, 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设备管理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

要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并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施工企业应该采取定期维护、保养、检查 (点检) 制, 执行“养修并重, 预防为主”的方针, 严格执行定班保养、定期保养、巡回保养制度, 并按各级保养规程执行, 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 高级保养由维修人员会同机械操作上进行。只有保养做好了, 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下降了, 才能降低维修费用, 提高经济效益。

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设备的使用跟季节有紧密联系, 并且, 其操作环境和分散性, 所以, 考虑到这几点问题之后, 就要制作相应的规范, 增强保养和维修方面的内容, 因此, 首先应当使保养工作有效发挥, 以保证设备的当前状况稳定, 应当有意识提升保养的暗时性和准确性。并且分等级, 分项目开展保养工作, 并突出当中的预见性思维, 增进科学元素, 提升强制能力, 使工作中选择技术高超, 能力较强, 阅历丰富者来开展维修工作, 加强效率, 针对性和预防工作, 加快装配工作, 使工作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

5 结束语

机械保养和维护工作较为复杂, 将每一个步骤都稳扎稳打之外还应当争取领导的支持。各个部门的人员, 之间应当把握好相互独立和相互合作的关系, 以工作状态的良好运行为基础, 在修理和保养的意识上共同促进, 将耐心, 恒心, 共用一处, 将前期预防和后期保护相互结合, 促进设备的寿命延长, 使得其能够平稳有效为施工活动进行服务, 避免重大事故, 完善施工步骤, 实现管理合理化。

摘要:装备的保养和使用以及修理工作贯穿了整个使用工作的整个周期。这些工作的开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使工作稳定进行, 保证设备的安全无差错。充分发挥设备的最优状态, 提升设备潜力, 这是企业管理中较为主要和普遍的一项工作, 并和其它环节之间有较强联系, 能够影响整个企业运行状况, 使整个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的状况, 以下说明具体的使用保养办法, 为工作的开展打开思路。

筑路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及技术保养 第10篇

1 筑路机械使用管理

所谓的使用管理, 就是在具体的道路建设工程中, 对相关的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在这一环节中, 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及时地发展机械设备本身的问题, 还应该采取科学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只有对筑路机械进行合理地使用和管理, 才能够发挥其自身的价值, 达到购买的最终目的, 同时高效的完成任务。另外,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经济效益为主。另外, 还应该根据机械设备所出现的损伤程度来明确成本投入。不仅如此, 机械设备的性能还应该受到高效的控制, 在使用的过程中, 其综合实用性应该达到一定的标准。这样才能够满足机械设备的要求。另外, 从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普及程度上看, 只有科学的进行管理, 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实际的使用和管理方面相脱节, 必然会对整个施工工程都产生严重的影响。

2 筑路机械设备基础管理

所谓的基础管理主要就是指对机械设备所进行的最基本管理。主要的工作内容虽然比较简便, 但是其复杂程度也比较突出。除了对机械设备的相关技术进行介绍, 还需要对机械设备自身的性能进行描述, 另外, 还应该反映出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做好机械设备基础管理工作, 可以为道路建设工程提出科学的依据, 可见, 这种基础管理也是保证道路建设达到标准, 使得城市化建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3 技术保养的管理

从技术保养方面来说, 这是操作性和应用性兼顾的一种管理方式。由于道路施工工程一般都在户外进行。所以,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天气情况和地质条件等进行控制和分析。如果是在相对比较恶劣的施工环境中, 需要做好实现的设备保养的准备。要尽量减少雨水以及灰尘等对筑路设备的破坏程度, 尽量减少设备出现严重的故障问题。另外, 如果机械设备自身出现了严重的负荷, 就应该考虑到各个部件之间的摩擦作用。同时还应该减少各个设备之间的碰撞。如果在受到强烈的冲击或者是振动的现象, 就应该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控制, 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一般来说, 如果设备使用的时间相对较长, 必然会出现较大的磨损现象, 所以就应该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从而提升技术保养的力度, 以科学的管理手段来对其进行控制, 提示设备自身的性能。

3.1 技术保养的原则

我国传统的技术保养方式就是对设备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整修,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提升设备的使用性能, 但是往往会忽视保养的重要性。对于机械设备来说, 要定期进行保养。而且保养方式应该得到明确, 其中要将技术保养的方式应用到其中。要有预见性地进行管理, 同时还应该以提升设备管理的相关理念为基础。在采用科学的保养方法的同时, 还需要定期对筑路机械设备的科学性和预见性进行明确, 提升机械设备保养的制度化、专业化程度, 以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

3.2 技术保养的方法

由于筑路机械设备属于操作性极强的工程机械设备,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磨损、断裂、变形等设备部件的情况, 还会影响筑路机械设备内部系统的运行。因此, 对筑路设备进行技术保养是十分有必要的。技术保养主要是结合机械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 根据机械设备的整体结构以及设备的工作原理, 对筑路机械设备内部的各工作系统及个部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出科学系统的分析, 能够通过调整各结构间的不合理现象, 有效的预防机械损坏现象的发生。并能准确的找出设备损坏发生的原因, 并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及时解决问题, 保证机械设备实用性能的完整。

3.3 技术保养与维修的区别

首先, 二者的目的不同。技术保养以以保持机械设备的综合性能与工作状态为目的, 并且有效的保证了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而维修的工作则为了恢复机械设备原有的性能, 使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能实现原有的经济性与动力性;其次, 二者的工作内容不同。技术保养的主要工作内容比较基础, 包括对机械设备的及时的清理、检查、调整、加固, 并对机械设备进行润滑处理, 以保证机械设备的实用性。而维修的主要内容则操作性较强, 包括更换机械设备中己经损坏的零部件, 和更换超出正常使用范围的零部件, 并对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行修复, 以恢复机械设备原有的性能;最后, 技术保养与维修的工作实施的主体不同。技术保养工作主要靠机械设备的操作者来进行, 而维修工作则需要专业的设备维修人员来实施。

但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技术保养与维修的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实施的主体不同, 但二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所以, 在进行筑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时, 要明确保养与维修的职责, 使二者能够相互配合、协调工作, 杜绝“踢皮球”现象的出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由于筑路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不能履行技术保养的职责, 机械经常会出现许多问题, 导致设备的保养工作不到位, “以修代养”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一定要将保养工作落实到位, 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养。

4 结论

筑路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及筑路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 做好使用管理、基础管理、技术保养管理与修理管理的相关工作。对施工中机械设备出现的问题要细致分析, 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及时解决的问题。以有效保证机械设备的各方面性能、提高道路施工的效率, 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确保道路施工的进度, 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摘要:在道路建设工程进行的过程中, 不可缺少的就是相应的筑路机械设备, 在具体的工程建设中, 需要对这些设备加强保护。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整体水平。另外,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种机械设备的先进性也在不断提升, 并且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设备进行管理和保养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式。所以, 本文中, 主要对道路建设工作中所应用的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技术保养的措施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 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筑路施工,筑路机械设备,管理,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枭.公路工程施工中筑路机械租用的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13) .

[2]谷建华.筑路机械使用中的安全预防[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02 (04) .

[3]国内外筑路机械最新发展动态[J].公路运输文摘, 2002 (08) .

[4]泉州筑路机械厂三种最新型号的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通过技术鉴定[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03 (01) .

高层建筑设备保养管理 第11篇

1、现阶段筑路机械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筑路设备的技术方面存在不配套

因为筑路机械的设备生产和使用是分开的,在这些设备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开发的技术人员并不在其中进行相关的操作,而是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处理,这样就造成操作人员不能很好的对机器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深入的了解,许多的功能不能很好的掌握更不要说对相关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处理,这样就造成了对相关技术设备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工程的成本。同时,由于对技术掌握不充分,使得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造成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

1.2设备的引进没有考虑实际需要情况

许多施工单位为了效率的提高,往往盲目的购置国外的先进设备,并没有考虑这些设备是否真的符合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在引进先进设备的时候,不能只是考虑对于工程进度提高的影响,还要综合许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例如:工人对于设备开发程度的掌握、市场的消耗能力和资源环境等全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只是盲目的进行技术设备的引进而忽略了对实际应用情况的分析,就会造成相关成本的增加,与引进技术的初衷是不符的。

2、现阶段筑路机械设备技术保养存在的问题

2.1保养技术落后

传统的对机械设备的保养观念是“以养代休”,即在故障发生以后再对机械设备进行相关的检查维修,忽视了日常对设备的维修保养。这种传统的机械保养技术对机械的科学管理是极其不利的。因为有些通过日常的保养就能够轻易解决的问题却要等到出现重大的故障以后再进行维修,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影响了相关工程的进度。同时,因为没有对设备进行时时的维修保养,也不能够了解设备的真实情况如何,因为筑路设备都是大型的机械,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发生危险,对操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2.2传统的保养观念依然存在

没有对先进的保养技术理念进行推广,在目前的工作中还是采用传统的保养观念,即进行时候的保养。相关的工作人员也没有树立相关的时时关注,预防为主的保养理念,对设备的日常保养并不重视,机械设备使用前没有进行相关的检查,不了解设备的真实情况如何;在使用中,只是单纯的使用,没有对其工作状态进行关注,容易造成对简单问题的忽视;在使用后也没有进行维护,对于小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这样就避免不了在问题发展的初期就将问题解决,而是等到问题较为严重以后才被发现,增加了维修成本。

3、針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3.1完善设备在管理和保养方面的制度规范

在技术引进和设备保养方面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设备管理方面,在引进设备的时候要通过对各项因素的综合评估以后再进行相关设备的引进,不能仅仅只是为了工程进度的快速展开就盲目的引进不符合自身实际的机械设备,这样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在技术保养方面,要制定科学的保养规范,对设备在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的相关要求进行规定,建立科学合理的机械保养方法,保证对于机械的管理和保养能够提升到一个科学层面,使得机械设备的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也可以促使机器设备的故障能够尽早的被发现,及时得到解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2提高技术水平,改变传统观念

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提高使用者的技术水平,安排设备的使用者积极和厂家进行设备使用技术的沟通和学习,在充分掌握相关技术的水平下进行各项操作,这样才能使机械设备的利用达到最大化,还可以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在技术保养的方面,要改变传统的保养观念,对机器设备进行时时的保养维护,在使用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使用中,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不要忽视问题的存在;在使用后,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在使用时对设备的损害情况并进行相关的处理,这样全方位的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成本的消耗。

3.3设备管理和技术保养进行结合

设备的管理和技术的保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相互的配合才能取得收益的最大化。因此,在现阶段的管理中,要积极的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提高,开展各项培训活动,与厂家沟通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技术,对技术设备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在技术保养方面,也要改进现阶段的技术水平,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得其有能力对设备进行改进。而且在管理中,要把设备的管理和技术保养进行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对设备进行一套整体的设备管理体系,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4、结语

筑路机械设备的管理效果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工期和效益。在道路建设中必须重视机械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合理的安排人力和物力进行维护保养,保障道路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加强投资,提升机械维护保养技术研究,让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落实好设备管理任务。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施工的现场和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工作的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使得设备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工程可以顺利的开展下去。

化工机械设备的润滑管理及保养分析 第12篇

关键词:化工设备,润滑管理,保养

1 前言

润滑在机械传动和设备保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同时也对设备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对企业的在运行设备, 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 正确选用各类润滑材料, 并按规定的润滑时间、部位、数量进行润滑, 这样就能降低设备摩擦、减少零件磨损, 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年限、降低能源消耗, 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因此, 企业在设备管理中不可忽视设备的润滑管理这一重要环节。加强设备的润滑管理工作, 就是要以科学管理技术为基础, 以保证生产设备完好并充分发挥设备效能、降低设备事故和故障发生率为目标, 促进企业的均衡生产, 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以企业的经济效益带动提高社会效益。本文首先介绍了润滑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 然后分别从组织制度和技术两个方面提出加强润滑管理的措施, 以供同参考。

2 润滑管理的基本内容

润滑管理和维护保养的基本内容:完善润滑管理制度, 健全润滑组织机构, 建立润滑平台;认真贯彻执行设备润滑制度, 做好润滑器具的管理工作, 定期组织润滑管理工作自检,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编制润滑油的消耗定额以及根据消耗定额, 编制年、季、月润滑油使用计划;做好润滑油的检验和鉴定工作;编制主要设备的“五定”图表;落实润滑“五定”;坚持“三级过滤”, 保持滤网清洁完好;开展新油品、新器具、新技术的应用;制定本单位废油回收措施, 认真搞好废油的回收工作。

3 加强化工设备润滑管理及保养的措施

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 目前化工企业在设备润滑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不重视对润滑管理机构的建设, 这就导致润滑管理制度不健全且执行力度不够;在设备设计阶段, 润滑油的选择仅凭设计人员经验, 缺少科学依据;采取不规范的设备养护维护措施。加强生产设备润滑管理对一个企业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润滑管理机构, 明确制定严格的润滑管理制度, 明确各级机构、人员的职责, 这是为促进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证。另外, 还要从技术层面加强设备润滑保养。

3.1 加强设备润滑管理的措施

3.1.1 组织编制基础技术管理资料

作者认为, 编制化工设备润滑基础技术管理资料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 编制设备润滑管理标准, 编制设备润滑手册, 润滑手册应包含以下内容:润滑油的牌号、数量, 设备必须的润滑点, 加油时间及换油周期, 润滑消耗定额, 油箱储油量, 以及清洗换油工艺流程等。以指导操作人员规范开展设备润滑工作;第二, 建立健全各种油品的检验和监测资料档案。

3.1.2 定期点检、巡检

化工企业应根据对象设备的不同, 制定巡检表和点检表, 巡检表是针对重要设备而言的, 点检表主要针对一般设备。其中点检巡检的主要工作是观察设备的润滑状态是否良好, 一经发现设备出现润滑方面的问题, 要及时报告并解决;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 检查油箱油位、油温、油站及润滑点油压、给油点油量、回油管油温, 以及润滑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认真记录清洗换油情况和设备润滑情况;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做到不超温、不超压、不超速、不超荷。

3.1.3 严格执行润滑油品的储存、保管和发放制度

润滑油要按照规范合理适当地进行存放, 严禁露天堆放;对储存期超过三个月的或用后剩余的, 必须进行油质化验, 经化验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油库内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 环境卫生一定要保持清洁、干燥, 且保证具有良好通风条件;贮油容器应标明油品名称、牌号、入库时间, 并分类、分组存放;对于大型储存油罐, 按照相关规定, 应年年清理净洗一次。对贮存高粘度油的容器, 为避免因加热不当引起的油品变质, 应根据实际存放环境, 合理地设置加热设备, 严禁直接使用明火进行加热。

3.2 加强化工设备润滑保养的措施

3.2.1 使用高性能高质量的润滑油, 减少化工设备维修次数

当今机械设备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体积小、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现正大量使用的高性能润滑油, 往往大量添加以硫、磷等极性物质为原料的高效添加剂, 通过这些极性物质与设备零件的表面金属发生化学反应, 形成化学吸附膜, 利用化学吸附模来减少摩擦, 这就使得新一代的润滑油与传统润滑油的选用原则有所不同。传统选择设备润滑油的方法, 以确保把足够的油带到设备啮合部位油膜为原则, 根据节线不同的速度来选择润滑油的粘度。这对选用纯矿物油进行润滑是适用的, 但不适用于选用加有极性添加剂的高效润滑油油。由于极性添加剂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润滑油的吸附机理, 所以形成的化学吸附膜也要比传统润滑油的吸附能力提高很多, 从而通过提高润滑性能, 就解决了因油无法到达啮合部位而产生较大摩擦的问题, 那么依靠节线速度选择润滑油粘度原则就已不再适用。

3.2.2 使用多级油, 减少初期磨损

在设备刚刚启动这段时间内, 润滑油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被输送到润滑部位, 在这一过程中, 设备零件之间产生较大摩擦, 使用单一润滑油就不能减小设备启动期间的摩擦;而当使用多级油后, 这种情况就不会出现。多级润滑油大大改善了油品的粘温性, 这样既保证油品在高温下具有足够的粘度, 又能使润滑油在低温下粘度相对较低, 从而保证以较快的速度到达需润滑的工作部位, 大副度地提高了润滑性能, 这样就起到了减少设备启动初期磨损和节约能源的作用。

3.2.3 推广固体润滑剂

固体润滑是利用固体粉沫、簿膜式等某些整体性能优越的材料作为润滑剂, 来减小齿轮之间的摩擦, 进而起到减少零部件磨损的作用。采取固体润滑措施, 主要是进行合理选材, 所选的零件设备要要具有使用寿命长、污染少、耐高温等优点, 其中镶嵌轴承就具有上述特点, 且在工作时不需要加油润滑, 这就使其成为常用手段之一。这种轴承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 它是以钢铁或不锈钢等材料为基体, 并在基体表面烧结多孔青铜作为基体覆盖层, 再在覆盖层轧制改性聚甲醛混合物加工而成的。另外一种加工工艺是直接在基体表面上, 按一定角度和密度, 镶嵌特殊配制的固体润滑剂。

4 结尾

在化工机械长期运转过程中, 由于摩擦力的作用, 化工机械设备的部分零部件承受很大磨损甚至报废。总之, 化工机械设备的润滑管理在化工企业设备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直接影响化工生产设备的能源消耗, 进而影响化工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设备的润滑管理和日常保养, 能够大大减小摩擦, 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节约设备检维修费用, 最终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袁晓东.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机床性能下一篇:上下九商业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