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的辩证思考

2024-06-17

考场作文的辩证思考(精选5篇)

考场作文的辩证思考 第1篇

这其实是一种误区, 作文教学也有其规律可循, 这引发了我对考场作文进行辩证思考。

一、作文与思维的辩证关系

作文是思维的产物, 没有思考, 就难以写出好文章。灵感从来不光顾思维的懒汉。考场作文离不开考生平时的思维训练。一个人的思维越活跃, 越能够发现问题;越能够发现问题, 就越能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发现, 有了自己的思考, 他讲出来的话才是自己真正想说的话, 而不是人云亦云或鹦鹉学舌。也只有当一个人真的把问题想清楚了, 他才能够在文章中把问题说得清楚楚楚明明白白。反之, 如果一个人对问题连想都没有想, 就要他去说, 那他肯定只能说空话、套话, 或者干脆就是胡说八道、假话连篇。如果连自己对问题的思考都不清楚, 那么无论如何也很难说明白, 以己昏昏而欲使人昭昭, 岂不悲哀。一篇说不清道不明的作文, 无论材料多么丰厚, 语言多么华美, 都不可能是一篇好作文。作文是语言的艺术, 也是思维的艺术,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作文与情感、思想的辩证关系

文字是有温度的, 这个温度就是情感, 而情感可贵之处即在于真诚。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代信息社会, 人与人的交往交流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方便、更快捷, 情感的表达方式更加多元, 也更加简单。在这样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冷静的时代, 即便是高贵永恒的爱情, 在表达方式上都变得日益浅表化甚至娱乐化了, 人们之间究竟还有多少情感需要用文字文章的形式进行庄重的表达?一个人的胸中本没有充分的情感, 却硬要在作文中去抒情, 那就只能是为文造情, 是矫情或虚情了。在作文中真正需要交流表达的是我们对现实社会、人生诸多无法回避问题的思考, 有思考才能有发现, 有发现才能有探索, 有探索才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才有可能产生真知灼见。有情感, 更需要有思想, 思想的个性即表现在文章的真知灼见方面。

三、作文与表达、积累的辩证关系

作文就是以语言为媒介表达情感与思想的一种样式。语言是作文的显性生命, 所以, 要真正能够表达恰当就离不开语言的锤炼;而要锤炼好自己的语言, 自然离不开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基于这样的认识, 许多作文教学几乎把大量的时间和主要的精力集中在了教考生如何积累素材、如何进行表达上。但是, 如果考生缺乏基本的思维能力, 即使积累再多的素材, 也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 根本不能做到为我所用。仔细推敲这一现象, 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尽管考生平时阅读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 但是一旦到作文的时候, 仍然感到胸无点墨两手空空, 无法下笔;另一种情况就是考生作文经常只知道大量堆积材料, 而不知道如何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与逻辑推理, 不知道用材料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一现象分析告诉我们, 积累是第一步, 而要把积累的东西顺利地变为表达的成分, 需要我们思维渗透。如果考生缺乏基本的思维能力, 即使语言表达得再精致、再华美, 都有可能演变为一场华而不实的玩弄文字技巧的游戏。而现实中经常出现的故弄玄虚、无病呻吟的考生作文, 恰恰是最好的证明。

由于考场作文的种种限制, 表达自然没有平时写作那么自如, 考虑的因素越多, 表达越容易卡壳。这就需要我们把平时的积累有效地调动起来, 在表达时做到思路清晰、语言准确、运用得当, 最关键的还是离不开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作文教学只有把考生的思维激活了, 考生才会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索, 也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只有当考生拥有了表达的欲望, 他讲出来的话才是真话, 所抒的情才是真情。

基于这样的认识, 考场作文写作的辩证思考主要在三个维度:作文与思维的辩证关系, 作文与情感、思想的辩证关系, 作文与表达、积累的辩证关系。其实, 这三组关系关键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可它确确实实主宰着学生习作水准的高下。那么, 如何通过平时的作文教学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呢?不妨从下列六个方面做一些尝试:设计多概念作文练习题, 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设计多角度作文练习题,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设计反意性作文练习题, 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设计类比性作文练习题, 训练学生的侧向思维能力;设计新颖、开放型作文练习题, 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设计多材料作文练习题, 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

冷与热的辩证思考优秀作文 第2篇

战火息,天下平,人间本当静如水。奈何喧嚣起、燃此世。皆道华夏德,发孔孟,传千载。人心应胜夏日暖,今朝胡凉彻骨寒?

一、人世沸腾,独守桃花源

风过处,树枝飘摇。厚实的玻璃窗拦下了清风低吟,却挡不住城市里的人声鼎沸、车马嘈杂。

外面的世界像一个大熔炉,被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繁华包裹着,燃烧着,沸腾着,融化了过去,冶炼着浮躁与凝重。温度攀升,空气稀薄,我似乎要窒息了,可我看到那些人们啊,还在不自知的为这熔炉添上一把火——对着包装得光鲜艳丽却缺乏内涵的明星大呼小叫的“粉丝”们,她们认不到写出国歌的聂耳;捧着网络小说为书中荒诞无稽的故事哭得死去活来的姑娘小伙们,他们颂不出圣贤哲人的箴言;戴着圣诞帽守在圣诞树下拆着花花绿绿的礼物的孩子们,他们晓不得惊蛰霜降这些时节……

我害怕被这炙热的火苗灼伤,悄悄退回自己的一方清凉桃源。夏日炎炎,我斟清茗一盏,执书一卷,斜倚小窗。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了进来,不偏不倚恰好落在书页上——铅字虽是新印的,我却透过它们看到了那些泛黄的美丽时光,一行行美文如一缕缕清风,带走了周遭的燥热。

一个个流芳千古的人物飘然而来,浮现眼前,与我纵论古今:让整个大唐弥散着淡淡茶香的茶圣陆羽,功名加身却“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只羡故乡那一脉西江水,安静流淌;站在扬州城楼上誓死不降的史可法,宁死也不愿脱下身上的汉家衣裳,“二分明月故臣心”,他的鲜血开成了瘦西湖畔的朵朵不败的凛冽梅花;而那个笑中犹带岭梅香的柔奴,在荒僻岭南颠沛五年之后,还仍能笑着说出“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他们的心中,有一片桃源。而人们心里,本都装着一片桃源吧!那里美好安详,风凉水清。可惜多少人将自己的桃源扔进了浮世熔炉,从此与浮华作伴,混沌此生。

人世沸腾,你的桃花源在哪里?

二、人心微凉,仍念骄阳暖

走在街衢小道,与我擦肩而过的行人形色匆匆、面无表情。日头正好,温暖的阳光却溶化不了他们脸上挂着的冷漠。

“小悦悦”事件里,从受伤孩子身边走过去的十八个路人,他们冷漠让一个两岁的生命消殒;“微博直播自杀”事件中对事主冷嘲热讽甚至喊他快点去死的众多网民,他们的事不关己让一个十九岁的阳光男孩走向了终结;“老人摔倒扶不扶”这种回答本应是清一色的肯定的问题,如今却被人们反复思索讨论……究竟是人心薄凉,还是世态炎凉?

现在的我们,都已经麻木冷漠至此了吗?不!我看到了疾驰的车辆驶来时,毅然推开学生承受车轮碾压的女老师张丽莉;我看到了被飞来铁块砸中腹部,忍受着剧痛仍不忘把车靠边停好的公交司机吴斌;我看到了大灾大难降临之际无数个挺身而出的身影……我感受到了他们心里那轮灿烂骄阳散发出的阵阵温暖。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轮太阳。哪怕风霜雨雪掩盖了它的光芒,一朝拂去,它仍能融化世间的冰川。

人心微凉,你的骄阳可还和煦如初?

三、冷与热,请君自抉择

桃源水泠濯我衣,正道骄阳暖我身。无鹤手自栽梅,莫教世俗染素心。他浊我自浅笑,得见明德再满天下,冷与热,终得两相融。

获得与计较的辩证思考散文 第3篇

幸福,不是因为我得到的多,而是因为我计较得少……

或许,每个人在爱情中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了获得一个美满幸福的婚姻。

维护爱与被爱之间的权利,维护爱情的美满和谐,需要丰富的情感和爱来维系,需要相当的物质生活作为婚姻的基础和保证。

在爱与被爱之间,人们都期望和憧憬自己能够获得美满和谐的婚姻,都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够幸福,美满,永恒。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的道德和观念,时刻都会经受考验和冲击。如何维护爱情的忠贞与圣洁,如何保证婚姻的质量与完整,是人们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幸福,不是因为我得到的多,而是因为我计较得少……

人生之路究竟是风和日丽,曲径通幽?还是急风残月,河边断桥?我们的确无从知晓。

带着美好漫步人生,沿途的.风景让我们赏心悦目——

我们走过阳光,走过森林,走过雷鸣电闪,走过雨后彩虹……没有了延伸的小路,也没有遮雨的树丛,茫茫荒野上只留下泥泞与我们同行。

或许,有人会迷惘忧虑,懊悔不已——后悔当初没有走上人生的另一条小路,那里的风景会是花好月圆,阳光灿烂?

然而,昨日的太阳已落,逝去的风景已过,人生没有回返的路程,我们没有选择,只能依靠着信念走出这片泥泞。

也许,我们会错过春的季节,也许会错过了太阳,但是,我们却不会错过金秋,不再迷失月亮,不会在原地徜徉!

也许还有荒漠沼泽,也许还有雨雪风霜,我们相信:艰辛也是人生经历中的一道绚丽风光。

也许,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时光,用尽了所有的力量,却不知晓人生的品质有时会比成就更加辉煌。

幸福,不是因为我得到的多,而是因为我计较得少……

如何才能维护一个美满和谐的爱情,如何才能保护爱情的花好月圆,绿树长青,这就需要爱与被爱之间的每个人,懂得用热情和真心来经营爱情。

因为,体谅是实现幸福的首要途径。体谅是发自内心的理解,是自我心理的解脱和排遣。我们体谅了别人,就等于释放了自己,改善了自己的心境。

幸福,不是因为我得到的多,而是因为我计较得少……

人们对人生的困惑,在于人生的变幻不定。人生就像钟摆一样 不停地摆来摆去,它的摆动决不会超出正常的限度。

人们的软弱和胆怯,使他们希冀任何外界的力量都不要干扰自己平稳的生活环境。对于他们来说,无法实现的伊甸园永远是一个美好的梦想,生活也永远是一种热望和憧憬。

命运,使人们把无法得到的东西廉价化,轻而易举地转化为灵魂中的内在财富,它揭开了人生中一切虚幻的面纱。

关于素质教育的辩证思考 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改革 机制 保障

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代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每个组织和个人都有责任。素质教育不是教育本身说教育,实际上远远超乎教育自身的范筹,关乎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上世纪末,在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将素质教育定论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通俗地说,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或方式,是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质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观。应该是以学校教育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进而实现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培养富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现代公民为目的的教育,其内涵是及其深远的。

如市场经济一样,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最终会成为我国教育体制的最佳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更加深入和完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党和政府倡导大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是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系统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入地落实政府指令;使应该受教育者都受到相应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把受教育个体与集体、组织、政府、社会之间的矛盾化解到最小化,为教育教学的健康运行创造最佳环境。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首先,应该明确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场深切的变革,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是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教育现代化首先应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价值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部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包含了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提高认识,就是着力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树立与现代化生活和世界文化合拍的新的教育观念,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调整专业结构,确立教学目标和内容;就是要更深层次地领会党的教育方针的精神实质;就是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教育法》,落实《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是基本的法律依据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响应党的号召,更新观念,在新的教学观指导下,进行教学、学习指导、考试等方法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其次,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都在说素质教育,但很多家长、教师,甚至于个别教育行政部门对素质教育的实质认识不清,仍然坚持“学习尖子是人才”的人才观和“分数高才是质量”的质量观。忽视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如良好的生活、行为、学习等习惯。还有有些学校和教育机构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多组建几个花样翻新的兴趣小组,延长课外活动时间,增大音、体、美课程的比重等,踏入素质教育的误区。因此,我们要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努力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生存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这样的教育才是和谐完整的教育,邓小平同志所讲的“三个面向”的“四有”人才,才是我国现实需要的人才。

再次,实施素质教育是“科教兴国”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需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建设队伍,就永远受制于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在学校。“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兴则国家兴。”这里的人才应该是素质教育意义上的人才。就当前学校状况而言,学生的受挫能力、身体素质、理想及动力、劳动及吃苦精神等都明显滑坡。发展经济必须提高人口素质,把人口过多的沉重负担变为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实现这一转变,关键在于教育。

二、构建相适应的科学机制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保证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涉及教育方向、思想、政策、内容和方法、人才衡量标准、就业渠道等方面的一场重大转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自我完善。要彻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国家必须下大力气进行综合改革,为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党和政府,保障在法律章程,动力在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创新,基础在学校和教育单位。

实施素质教育仅靠教育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取得组织、社会各阶层、各团体及家长的支持,社会应处处为所有的人提供学习的条件,教育应逐渐成为每个社会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能。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冲破应试教育的羁绊,走向素质教育并非轻而易举。制约影响它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复杂,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及相配套的激励机制、评估考核机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教学内容应有与素质教育相匹配的与实际相符的教材编排体系。大胆探索和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九年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衔接点和对应点,应是一以贯之的。一些规定只限义务教育阶段,高中等就无法干预,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和盲区。所谓的国民素质,更多地应该集中体现在走向社会的人生阶段。

教育最终要走向产业化,必须依照市场需求培养人才。相应的教育部门要建立适合素质教育发展的考核评估方案,改革对普通中小学的督导评估制度和对中小学生的评价方法。同时要大力发展中高等专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建立并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的路子,建立健全分层继续教育机制。使人人都有一个受教育的机会,毕业后愉快地走上社会,找准自己的位置,参加祖国建设。

素质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泛的综合性教育,具有继承性、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只有在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水分等条件下,素质教育这粒种子才可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令人欣喜的硕果,展现出新时代教育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Z].1997.10.

[2]江泽民.中共中央十五大报告[Z].1997.9.

[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Z].

[4]胡锦涛.中共中央十八大报告[Z].2012.11.

考场作文的辩证思考 第5篇

“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础

语文教材的载体是课文。课文具有积累作用,包括语言文字的积累、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必须从一篇篇文章中得来。将一些脍炙人口的好文章背诵下来,将优美的词句记忆在心里,学生就会觉得满腹经纶怎么都好办。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积累作用,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对课文的感受、理解和记忆来实现,即所谓“教教材”。

在课文中,还蕴含着大量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和修辞知识、作家作品常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听说读写的方法。学生学习这些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掌握它们,增长自己的语文知识,扩展自己的视野。这些内容的获得,也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来实现,这同样是“教教材”。

课文作为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负载着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悠久文化传统和深厚的人文内涵,是阅读的价值所在。而文化的熏陶,只有在与课文的亲密接触中才能实现,这时,同样要求教师“教教材”。

教材中的课文还具有示例作用,包括阅读示例和写作示例。课文以其鲜活的状态告诉学生,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遣词造句甚至如何修改成文。学习课文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掌握它的内容,更是为了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同类文章的阅读或者写作规律、规则。这要求教师把同类文章的阅读或写作的方式方法教给学生,这是典型的“教教材”,应成为“用教材教”的坚实基础。

“用教材教”是“教教材”的超越

“用教材教”十分重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延伸知识建构。活用了教材,教学就实现了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再到面,从已知到未知的延伸。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教材的主人:既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教学唐诗宋词。教学唐诗宋词,不只是要学生知道什么是唐诗宋词,也不只是要学生会背几首,而是要让学生懂得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去读唐诗宋词,并体悟它的表达方法与技巧,感悟汉语言文字的美妙与魅力。只有让学生悟到“如何读”“怎样写”,让学生具有“吸收”和“表达”的能力、兴趣,产生“质”的变化,那才真叫“用教材教”,那才真叫“拓展延伸”。

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教师心中要有原则、目标,教材才能为我所用,才不止于“教教材”。这涉及到教师角色的转变。

“用教材教”。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地领会、探讨课程与教学,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介”加以利用的教学行为。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钻研教学方法,还包括对教材的“深加工”,对教材的理解与创造。教材只是为教学活动提供一种知识上的线索,为学习提供引导和参考,而教师的理解、处理、驾驭和超越教材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在这种理念下,教材是一艘知识之“舟”,是一座能力之“桥”,是一个心灵洗礼之“池”。“用教材教”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它立足于学生的认知与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

“用教材教”还要求教师注意教学知识的延伸与开发。所谓“教学知识的延伸”,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就学生感兴趣且能够探究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生深入研究,利用课上课下的资料搜集、观察实验、走访调查等,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问题解决得更为透彻,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所谓“教学知识的开发”,即要求新课程教学应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学,必须注意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比如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设施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遗址遗迹、教育基地、文化遗产等各种丰富的自然、历史和社会资源;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不但要让学生善于利用互联网的资料、信息,还要学习制作、设计各种与教学有关的电子作品,等等。

学生最有价值的财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语文阅读改革要发挥学生的这种价值。就要让学生积极地拥有阅读过程,自主地拥有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应用语言的权利,使生命活力在教学过程中尽情展现,从而使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真正主人。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辩证统一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虽然存在表面的矛盾,却并不是绝然对立的,相反它们是辩证统一的:“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前提;“用教材教”是在“教教材”得到实现后,才有必要展开,进而发挥其作用,体现其价值的。

新课程的“一纲多本”打破了“扣纲依本”的教学格局,这让教师创造性地教学成为必然:教师可以根据本地、本班级的情况,有选择地使用教材;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资源和环境,对教学内容加以改造;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标准》的理解,设计新的活动方案。这样使教学活动以教材为基础。但不囿于教材,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课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中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丰富生命的内涵,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不只是对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对课程的创造与开发。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开发、整合教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改变自己的定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它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前提,以给师生准确定位为根基,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要与学生亲密接触,融入学生的学习中,这样才有资格做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辅导者。

课改后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师不仅仅只关心教材,不仅仅只关心自己怎么把“书”教好,整个教学过程的着眼点始终在学生,包括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知道些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有过怎样的体验。“用教材教”更讲究授课的策略,学生都知道的,教师不讲;部分学生知道的,也尽量让懂的学生去说给不懂的学生听,而不是由教师来讲。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讲堂”,而是学生的“学堂”,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互帮互学。就是学生都不懂的内容,也不是由教师“灌”,而是组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习,进而把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途径立体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教材这根“红线”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完整

地学习。学习过程一般包括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四个环节,语文学习也不例外。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应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使其习过程完整化。具体如下:

这样利用不同的课文反复地进行完整的学习,使学生积极感知,主动理解,巩固知识,迁移运用,逐渐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使教学逐步进入自主探究的轨道。

教师更要用教材这根“红线”指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了解语文学习的规律,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如在高三总复习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尽快寻找文章段落中提示重要信息的关键词、关键句。何为关键词、关键句?通常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有何标志?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来,为解决这一规律性的问题,教师可选择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长城》(2001年高考试题),《我与地坛》(高中语文第二册)写景片段,《门》(2002年高考试题)来设计完整的问题,进行引导。

先让学生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的表达方式。学生得出结论:《长城》一文古今对照,对长城的过去与现在做出客观的评价,赞扬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自信;《我与地坛》一文集中笔墨描写了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色;《门》一文则具有象征意味,揭示开门及关门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再次设置三个问题:《长城》一文中对长城的过去与现在做出的评价是什么?《我与地坛》中景物的具体特点有哪些?《门》一文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有哪些(均用原文做答)?学生思索解答(答案略)。

再一次发问:这些关键句有何特点(表达方式,在全文或全段中的作用,位置)?关键词一般为何词性,在句中做何成分,起到何种作用?

最终得出答案:关键句一般为议论,抒情的句子,能揭示全文或某一段的中心内容,起到总起、总结、过渡的作用,一般出现在首段、末段或段首,段末,有时会单独成段;关键词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是句子的谓语或修饰成分,往往起到揭示事物情态(动态、静态等)特征的作用,有时会在文中重复出现。

掌握了这样的规律,学生再遇到相关的阅读材料就能轻松把握要点。经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学生先后总结出:文章开头、结尾的作用,文章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病句的类型及标志等许多语文知识中的规律,同时,通过研习多篇经典课文,教材的范例作用得到发挥,利用《林黛玉进贾府》《荷塘月色》《拿来主义》等文章,可以让学生掌握如何描写人物,如何描写景物,如何使议论形象生动等写作规律。

上一篇:食品安全从农田开始下一篇:煤矿安全生产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