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让课堂更生态

2024-06-05

质疑让课堂更生态(精选6篇)

质疑让课堂更生态 第1篇

一、教师榜样示范, 言传身教, 教会学生质疑方法

“身教重于言教”是教育界不争的规律, 所以教师要有质疑的习惯, 正确引导学生质疑, 教会学生质疑方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 可以总结较多的问题质疑方法, 现介绍几种方法如下:

1.联系实际质疑

联系实际质疑就是通过分析、比较特定观点和客观实际提出质疑.

2.类比联想质疑

类比联想质疑是数学中常用的质疑方法, 就是在学习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时进行类比, 通过类比找出相同规律和不同点.例如在学习圆锥曲线时, 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在很多结论上相似但不相同, 在教学中随着教学的进程, 通过类比联想进行质疑, 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利用已有认知进行攻坚克难的兴趣, 还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质疑能力, 提高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的水平.

3.变式教学质疑

数学习题千变万化, 但是方法事实上相对固定, 所以教学中通过变式进行质疑, 通过变条件、结论、背景等, 让学生在“变”中质疑.

4.化整为零质疑法

把教学知识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 分解难度, 逐一解决, 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实现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和全面掌握知识的目标.由于数学中的综合题都是多种知识的整合, 所以化整为零是解决数学综合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教师备课做足准备, 选用合理的教学模式, 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质疑

“疑”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 “疑”能形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 能增强学生解“疑”的动力, 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作为教师不但要善于答疑, 还要善于设疑, 在备课时充分分析教材和教参, 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 在学生可能有思维障碍的知识点做足准备.教学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 选择教学模式, 精讲教学内容, 紧扣疑问, 师生、生生共同合作, 把知识教“活”, 使学生学“活”、用“活”.在教学过程中因材而异合理选用教学模式, 创设质疑的情景, 如变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都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和能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善于质疑, 是数学教师课堂的重要任务.学生掌握了质疑方法和养成了质疑习惯, 对未来的学习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三、营造和谐宽松的质疑环境,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从学生心理分析可知, 当今的学生不缺乏好奇心和质疑的意识, 不缺乏挑战疑难的勇气, 而是因为有很强的自尊心.所以在培养学生质疑习惯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营造和谐宽松的质疑环境.教师要树立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设法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对于质疑, 学生怕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而被同学嘲笑, 怕提出不同的看法得罪老师.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产生“疑趣”.教师要做学生的“心理靠山”, 让学生的心里有安全感和轻松感, 鼓励学生的批判精神.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缺少了这种力量, 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积极主动提问题时, 无论正确与否, 问题质量的高低, 都要求所有学生认真思考, 清晰作答, 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 甚至物质奖励.让他们有成就感, 让他们觉得质疑问难是学生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从而形成积极进取的心理定式, 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真正做到将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

四、正确引导学生质疑, 提高学生质疑质量

当学生想质疑、敢质疑后, 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质疑, 提高质疑的质量, 做到“会质疑”.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尝试发现学生不会质疑的原因主要是:问题的切入点找不到而提不出问题, 问题的切入点找不准而提不好问题.针对这些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我又做了以下一些具体的尝试.首先, 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对预设问题质疑, 找到质疑的切入点, 让学生获得质疑的成就感, 激发学生质疑兴趣.其次, 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做示范, 引导学生正确质疑, 让学生找准切入点.教师应该在备课过程中将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列出提纲, 然后在课堂上展示问题提纲, 再让学生以问促学, 找出答案, 并提出质疑, 让学生展开讨论、争辩, 由学生归纳总结、再补充,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和总结进行点拨.经过长期的训练可以培养积极思维的能力和思维的批判性, 让学生养成质疑习惯, 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质疑让课堂更精彩 第2篇

片段1

“老师,送给河伯的女孩为什么在沉下去的时候,不游泳逃跑呢?”在教学《西门豹》一课时,爱动脑筋的胡翔突然打破了教室里的安静。

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共鸣,“是啊,女孩们为什么不游泳逃跑呢?”也有学生猜测说:“可能这些女孩都不会游泳吧?”但是立即遭到了另一个男生的反对,说:“河伯每年都要取一个漂亮的老婆,这所有的女孩中,不可能每个女孩都不会游泳的吧?”这个问题一提出,连爱做小动作的学生都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问题上了,我也极力地说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很棒。学生也开始聚精会神地争论起来了。

这节课,我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事实上,《西门豹》这堂课我也曾听过三次公开课,却没有学生提出过同样的问题。回想以前,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大多是沉默不语的,很少提出对课文有疑问的地方。如果有也只是一两个,其他学生是不会参与的。可能我在课堂上没用刻意地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或者学生有疑问却不敢提吧!因此,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丝毫没有阻止他们的意思。于是,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假若女孩会游泳,结果可能会怎样?

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但是他们的讨论只是建立在凭空想象中,没有任何的结果。我便要求学生先读一读课文1~9自然段,从这些段落中找到真正的答案。几遍下来,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更多了,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提高了。

有的学生说:“河伯是漳河的神,如果女孩逃跑了,那河伯会生气,邺就会发大水,老百姓就会遭殃的,每年的庄稼就不能丰收,老百姓吃什么去呀!”

有的学生说:“女孩会游泳,逃走后,她们的父母就会受到官绅的欺负,硬要他们交出女儿,要么会让他们交钱,他们只会越来越穷的。”

有的学生说:“要是逃跑就能解决问题,那些有女儿的人家就不用逃到其他村庄去了。”

真是说得太棒了,学生的疑问解决了,他们终于明白,当时的情况不允许女孩逃跑。

片段2

在教学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一课时,学生自读完课文。正当我要品读理解课文时,一个男生举起手,问:“老师,为什么人们都不去游到岸?”

这么一问让我有点措手不及,我也没有先回答学生的问题。其他的学生也开始思考了,“是啊,老师!人们也可以游上山去?”

有女生说:“天塌下来时,山上也已经着火了,怎么还能逃到山上去呢?”

这时,有“才子”称号的丁蒙皓站了起来,说:“老师,不是有个成语叫‘水火不容’吗?那在山和火交界的地方不就没火了吗?人们可以逃到交界的地方。”

有学生说:”为什么在水中的人们不用脸盆舀水把火扑灭呢?”

是啊!学生说的都有道理,我不能先否定他们。我让学生把课文的第一段读得更加仔细一点,想想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学生细细地品味着,我让几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从第一段中,你体会到什么?学生也从中感到当时的情况危急,很可怕,山上的火灾,村庄里的水灾来得非常突然,人们无法用他们那微不足道的力量战胜天灾的。

“如果人们能自己扑灭山火,能从水中逃脱,那女娲还要做什么呢?”学生也渐渐明白,女娲是一个多么神奇的人物啊!“只有她,才能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

请老师们千万不要小看我们的学生。看看,学生的回答多好啊!有理有据,在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培养了他们的质疑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让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孩子就是孩子,有时提出的问题总是出乎我们的预料,总是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刚一听,总觉得这些问题太不像问题,提得有点怪,有点偏,有点幼稚,令我们不可思议。但如果你用心去品味的话,你会发现这些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

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而陷于迷惑,学生的疑问常常是课堂互动局面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巧妙地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在教师、学生之间交流,在质疑、回答、赞同、批判的互动过程中,分享观点、智慧。假若处理得当,你的课堂就会更精彩。

质疑让课堂更生态 第3篇

众所周知, 在乐队中, 首席一般指“第一提琴手”, 他起着自己独特的而且是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 与指挥一样, 是乐队的核心与灵魂。同样, 我们语文教师也是“第一提琴手”, 是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首席”。如果语文教师不会品析修辞, 不能很好地运用修辞来创作, 课堂上“以其昏昏”, 如何使学生对修辞“昭昭”?

在教学《魅力修辞》时, 有教师在导入时是这样创设轻松情境的:

师:昨天我们已相遇相识, 今天我们将在课堂上演绎我们的相遇精彩, 写下我们相知的传奇, 为此我用心为你们写下了一段文字。在此送给你们, 希望你们喜欢。

师 (深情地朗诵) :温柔的, 像穿过季节的弄堂里那一缕清风, 我走近你们;婉约的, 像镶在语文的天幕上那一弯新月, 我走近你们;灿烂的, 像挂在深秋的树枝间那一片红叶, 我走近你们。我们的相遇, 注定是一次难忘的旅程。我愿意变成美丽的雪花融入你们的世界, 我愿意变成皎洁的月光守候在你们的窗外, 我愿意变成神奇的钥匙开启你们的心门!

师问:这些文字美吗?美在哪里?

师:知我者莫过于你们也。对, 文字中用点修饰比如比喻、排比等会更生动, 更有气势, 情感更浓烈。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是一场美丽的相遇, 如同比喻与排比的美丽相遇。比喻如动人的女子, 让语言具有独特的美感。排比如伟岸的男子, 让语言具有独特的气势。如果让两者相遇, 它们就会在言语上演绎着它们的精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魅力修辞, 让我们徜徉在优美而有气势的言语中去感受那种美好。 (大屏幕展示课题:魅力修辞——比喻与排比的美好相遇)

从这段实录中我们可以具体感知该位教师用美的文字, 美的朗读, 美的谈话, 创设绿色生态的情景, 渲染轻松愉快的气氛, 拉近师生的距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迅速切入课题。顺着教师设置的交流路径, 学生才会产生了倾吐的冲动和交流的欲望, 无拘无束, 妙语连珠。

笔者以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担当起“首席”的重任, 用言语的无穷魅力, 用语文老师的博学多才, 才可能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才可能让学生真正体味到修辞的魅力所在。

2让学生自主参与, 创设自信饱满的情境

在教学《魅力修辞》时, 该教师是这样创设自信饱满的情境的:

活动一:发现美。

师:越是好的文字, 越能经得住我们反复的咀嚼和诵读, 我们再次触摸《安塞腰鼓》中的一段文字, 不妨让我们从朗读开始。你们先自己放声朗读一遍, 要求读出气势。

1) 我来读美。 (读出气势)

2) 我来寻美。 (寻找文段的美点)

3) 我来分享美。 (比喻、排比的特点)

这个环节赋予学生的自由表达与展示的权利。设置了一个开放和温暖的话语环境, 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沟通交流, 让思维激烈的碰撞, 让个性得完全释放, 课堂生态因子充分活跃起来, 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笔者以为: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倡导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体现个性, 努力促进学生的成长,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充满活力, 兴趣陡增。用“我来读美”“我来寻美”“我来分享美”来体现学生自信, 就这样建构了一种自信而饱满的情感生态环境。

2让学生合作探究, 创设实践体验的情境

修辞知识教学的着力点, 一是能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是能在写作中运用修辞。在这样的背景下, 笔者认为把修辞这一教学与课文美段美句的品味结合起来, 与学生的写作结合起来, 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做法。

活动二:品味美。

(合作探究) 师:像这样的美段我们七年级教材上还有很多, 那让我们一起去品味其中的美, 感悟其中的魅力吧!

大屏幕展示:

1) 理想是石, 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 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 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 引你走到黎明。《理想》

2)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春》

师:相邻的同学探究一下:试举例分析比喻与排比相遇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三分钟完成, 由一个同学来汇报。

生1:我认为会让内容更丰富。如“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用了三个比喻句把春花的色彩写得如此的丰富多彩,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春花图。

生2:我认为能让事物的内涵更丰富。如“理想是石, 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 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 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 引你走到黎明。”这段诗人运用了一连串比喻来展示它的丰富内涵, 既通俗形象, 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师:同学们能品味出其中的美, 感悟到其中的魅力, 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两者相遇的美好表现:语言更形象生动, 文章更有气势, 情感更浓烈更动人等。因此两者同时运用, 会像整洁朴素的衣衫上佩戴一枚别致的胸针, 会像山水盆景中添加了一座小桥或小亭那样给人以整体的美感。

在修辞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情建构生态课堂, 入情入境, 让学生的知识“丰”起来, 内心“动”起来, 思维“活”起来, 语言“靓”起来。

摘要:本文从《魅力修辞》课例说起, 从让教师做首席、让学生自主参与、让学生合作探究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生态课堂, 让修辞教学更有灵动性。

质疑,让阅读教学更有效 第4篇

【关键词】质疑;语文教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大多阅读教学:教师喋喋不休地讲,学生浑浑噩噩地听;教师零敲碎打地问,学生简单机械地答……一堂课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爬教案、学教参,学生成了不折不扣的观众,还要亦步亦趋地配合老师“表演”,这种被动的学习使得学生毫无主体精神可言,毫无阅读效果。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更有效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质疑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语文阅读课堂上对话有两种:一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一是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待文本不是采取“仰视”的角度,也不是采取“俯视”的角度,而是一种“我”与“你”之间平等对话和问答的关系。文本是语言,自身说话;学生有自身生活经验、阅读积累。在对话中,对话双方并不是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不是相互征服,而是相互影响。文本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阅读积累回答、消化这些问题,最终达到认同和共识。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有双方异向的问题产生,这就引发了“质疑”。有了“质疑”,就有了教师和学生间的相互导疑、释疑,产生师生“对话”。 质疑,是学生打开主动阅读大门的金钥匙,是学生自主探究式、参与讨论式和创新式学习的最佳载体和支点。

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怎样进行质疑教学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标题处质疑

标题一般都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的缩影,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文眼。引导学生针对标题质疑,既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学生通过初步阅读课文、复述课文后,明确了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不用《脱险经历》或《难忘的教训》等为题目,而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标题呢?如果是你写这篇文章,你打算用什么作标题呢?这个问题从标题入手,抓住了课文的重点,有利于文章主旨的探究,在以后学习《生命、生命》一文时,学生也就能抓住标题的特点,独立提出以《生命、生命》为题是否重复啰嗦,换成《生命》行吗?又如在学习《第一次真好》一文时,学生也就能自觉地设疑: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并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铺垫。

二、在矛盾处质疑

课文中貌似矛盾的地方,往往是经过了作者的深思熟虑,正是能体现作者的匠心独具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这样的地方进行质疑探究。如在教学《生命、生命》一文时,我就课文中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这个事例,抓住了课文中的一句话“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在这个貌似矛盾的句子处设疑:小瓜苗仅仅活了几天,怎能说它具有“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呢?有了老师的示范,在后来《理想》的一文教学中,学生就会提出“为什么理想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呢?”又如《行道树》中,学生提出了课文前面曾写:“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为什么后面又说“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学生还提出“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中,这“快乐”“忧愁”为什么可以同时修饰行道树呢?这些思维交锋问题的提出,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探究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又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意提供了帮助。

三、在关键句上质疑

关键的语句对表现中心、突出中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能引导学生学会在这些地方质疑,无疑会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还举《行道树》为例,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中心哲理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针对这一句,我巧妙设计问题:①为什么说是一种神圣的事业?②痛苦表现在哪里?③为什么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④联系生活体验,你能举其他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吗?学了这篇文章后,学生再阅读《第一次真好》这篇文章时,也会抓住文章结尾处的议论部分,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是什么意思呢?由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学会理解句子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四、在结论处质疑

讲读课文后,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再质疑,让学生从“标准答案”“正确结果”的定势化的思维模式中挣脱出来,追求答案、结论的多维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能多角度感受文章的内涵。如关于《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主题的思考,我引导学生在明白文章除了表现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外,还可质疑提出这样的问题:①文中的事情仅仅会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吗?②如果菲利普全家非常富有,他还会像文中那样对待亲弟弟吗?让学生明白,作品其实还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的困境和悲哀,写出了作者对纯真人性回归的渴望,又如分析《愚公移山》后,对于作品“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观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太行、王屋两山那么高、那么大,如果没有天神帮助,能搬走山吗?如果你是愚公,你会带着全家去搬山吗?让学生明白,尽管作品颂扬了愚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但是我们学习“愚公”精神还应切合实际,否则很可能犯追求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错误。

大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学得来,思得深,疑得释,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质疑,让阅读更有“深度” 第5篇

一、自主默读生疑, 找出盲区

阅读是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自我理解感知, 是语言信息的输入与解码过程。学生理解能力存在差异, 也有不同的阅读认知盲区, 需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阅读、思考。引导学生运用笔记圈划的形式找出各自的理解盲区, 更利于主动发现问题, 学生默读生疑, 更能够使得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增强感知。

自主默读能使得学生在生成疑虑的过程中, 产生探究的冲动与好奇。例如,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自我默读的时间, 要求学生思考:若瑟夫在得知于勒叔叔的落魄情境时, 默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 父亲的弟弟, 我的亲叔叔。”你认为是作者的本意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思考, 能穿起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 能使得学生在摸清小说所表达主旨的过程中更利于他们掌握重点。同时, 可要求学生思考:造成菲利普夫妇前后态度不一致的社会根源主要是什么?让学生运用笔记圈点的形式找出相应的词汇语句, 让他们在自我对照和参阅的过程中获得更为强烈的感知体验。学生在默读过程中划出自己的疑难问题, 能使得他们在主动质疑的过程中对阅读过程有更为直观的扫描, 便于他们理出阅读主线和疑点。

在对学生自我阅读的指导中, 应提倡默读为主, 从文章表达主题大意出发, 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找出自己的困惑。根据文章表达重点和难点, 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整体性的意见和建议, 让他们在主动对照的过程中找出各自的问题, 发现认知盲区。学生带着阅读理解的疑难, 使得盲区在可控范围之内, 帮助他们更加主动地走出理解误区, 更利于他们深化理解。

二、同伴互读质疑, 交流感悟

展开同伴互读, 帮助学生在找到学习伙伴的基础上, 交换彼此意见, 帮助他们在主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借鉴。互相阅读, 使得学生在互通有无的前提下, 更利于他们拓宽认知感悟思维, 便于他们找出其中的破解疑问对策。同伴之间的交流, 能使得学生不再局限于个体的自我朗读, 而是在交流中生成丰富感悟。

同伴互读质疑, 能使得彼此的沟通更有话可言。如在《背影》阅读指导中, 学生在各自阅读的基础上提出疑问, 有的学生说:父亲背影很肥胖, 但为什么仍然至今成为表现父爱的经典之作?背影的感人在于经历的事情, 越是在困难境况下观察背影, 越能体味其中表达的深情。学生应该怎样阅读这样的文章?我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 建议他们挑选出自己认为最感人的地方相互阅读, 帮助他们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 以此来解决质疑问题。通过相互阅读, 一方面, 能使得学生更加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便于他们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另一方面, 能给学生提供与背影相关的素材, 让他们在自我查找的过程中形成更为深刻的感知。

同伴互读质疑使得学生在发现各自的问题中, 有深刻的感知与全面印象。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氛围, 让学生有更为自由的探究时间, 让他们在彼此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提出疑问。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 围绕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现手法, 建议学生相互就问题进行互动交流, 让他们有更为明确的感悟。教师在指引学生相互质疑探讨中, 多给他们提出相应的目标和方向, 便于他们有的放矢地探究问题。

三、小组阅读探疑, 讨论对策

学生质疑使得阅读更加丰富, 更有利于他们带着问题深入思考和主动探知。发挥群体的力量, 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为基础, 让他们将质疑变为主动探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疑难问题予以归类总结, 让他们能够根据各自的疑问进行讨论, 使得他们在主动探疑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灵感和思维火花。

引导学生找出疑难问题, 让他们在群体互动过程中强化理解。如在《孔乙己》的阅读教学中, 学生就酒店的格局以及顾客的表现, 思考:作者如此花费笔墨都是为引出孔乙己的出场, 孔乙己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出场, 有什么样的效果?在学生讨论出现高潮的时候, 可要求各个小组成员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 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发现破解策略。我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 布置这样的思考题目:假如你就是鲁镇酒店的顾客, 你见到了孔乙己会怎样说?请用讲故事的形式将小说变成一段有趣的素材内容, 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学生对各自的疑问提出自己的想法, 能在丰富他们形象思维的基础上, 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通过故事讲解, 能使得学生在相互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各自的优劣, 便于他们在积极展现的过程中激活阅读的激情和潜能, 更有利于增强他们的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在应根据问题的走向指导学生探疑, 给学生自由阅读感悟的机会, 让他们在主动尝试和探解过程中深化感知。引导学生就文章中的精彩表达语句进行深入揣摩, 让他们在主动交流中能够丰富认知情感。引导学生从细节末节中挖掘隐藏的信息, 建议学生针对内容进行群体讨论交流, 帮助他们不断拓宽认知思维。鼓励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破解对策方法, 建议他们在反思过程中主动调整策略方法, 帮助他们将理解感知主动转化为实践体验。

四、模拟朗读释疑, 升华情感

言为心声。大声读出文章内容, 可能就会有另一番天地。培养学生高涨阅读激情和积极情绪, 引导他们在朗读过程中主动思考, 更能够使得阅读变得丰富多彩。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模拟文章中的人物角色进行朗读, 能在洞察其中情境中发现更多言外之意。模拟朗读使得学生更加富有兴趣, 能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激情。

模拟朗读, 能使得心中困惑变得“豁然开朗”, 内心情感也得到升华。如, 在指导阅读胡适的《我的母亲》时, 为了便于学生准确理解“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此句话含义, 不妨要求学生大声朗读“我”不肯穿衣, 并且说出轻薄的话那一段, 要求学生思考:母亲对胡适的教育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母亲的严厉与“用舌头舔我的病眼”又有着怎样的深刻含义?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味, 能使得学生走出单纯依赖教师讲解的空洞模式, 让学生在此景此境中获得更深刻的感知。同时, 还可让学生模拟胡适以及母亲进行对话, 仔细品味作者的写作用意, 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体验。通过模拟朗读, 能使得学生理性思维更加丰富, 更利于他们主动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 产生共鸣感知。

模拟朗读, 解决了学生的心中暂时疑问, 使得认知情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下意识地自然溢出, 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模拟朗读前,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朗读习惯、语言表达、性格特征等方面, 允许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主动朗读和积极思考。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语调、语速、语气来朗读文章内容, 反复揣摩作者的表达用意和思想情感。引导学生主动融入文章情境中, 以换位思考和观众身份剖析其中的深层内涵和认知情感, 帮助他们在主动朗读中释放活力。用朗读的方式解释疑惑, 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感知深度, 让他们在自我体验和积极感知的过程中产生内在共鸣。

质疑,让阅读教学更有效 第6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质疑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语文阅读课堂上对话有两种:一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一是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待文本不是采取“仰视”的角度,也不是采取“俯视”的角度, 而是一种“我”与“你”之间平等对话和问答的关系。文本是语言, 自身说话;学生有自身生活经验、阅读积累。在对话中,对话双方并不是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不是相互征服,而是相互影响。文本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阅读积累回答、消化这些问题,最终达到认同和共识。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有双方异向的问题产生,这就引发了“质疑”。有了“质疑”,就有了教师和学生间的相互导疑、释疑,产生师生“对话”。质疑,是学生打开主动阅读大门的金钥匙,是学生自主探究式、参与讨论式和创新式学习的最佳载体和支点。

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怎样进行质疑教学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标题处质疑

标题一般都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的缩影,是文章的灵魂, 是文章的文眼。引导学生针对标题质疑,既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 学生通过初步阅读课文、复述课文后,明确了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不用《脱险经历》或《难忘的教训》等为题目,而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标题呢?如果是你写这篇文章,你打算用什么作标题呢?这个问题从标题入手,抓住了课文的重点,有利于文章主旨的探究,在以后学习《生命、生命》一文时,学生也就能抓住标题的特点,独立提出以《生命、生命》为题是否重复啰嗦,换成《生命》行吗?又如在学习《第一次真好》一文时,学生也就能自觉地设疑: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并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铺垫。

二、在矛盾处质疑

课文中貌似矛盾的地方,往往是经过了作者的深思熟虑,正是能体现作者的匠心独具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这样的地方进行质疑探究。如在教学《生命、生命》一文时,我就课文中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这个事例,抓住了课文中的一句话“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在这个貌似矛盾的句子处设疑:小瓜苗仅仅活了几天,怎能说它具有“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呢?有了老师的示范,在后来《理想》的一文教学中,学生就会提出“为什么理想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呢?”又如《行道树》中,学生提出了课文前面曾写: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为什么后面又说“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学生还提出“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中,这“快乐”“忧愁”为什么可以同时修饰行道树呢?这些思维交锋问题的提出,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探究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又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意提供了帮助。

三、在关键句上质疑

关键的语句对表现中心、突出中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能引导学生学会在这些地方质疑,无疑会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还举《行道树》为例,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中心哲理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针对这一句,我巧妙设计问题:1为什么说是一种神圣的事业?2痛苦表现在哪里?3为什么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4联系生活体验,你能举其他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吗?学了这篇文章后,学生再阅读《第一次真好》这篇文章时,也会抓住文章结尾处的议论部分,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 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是什么意思呢?由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学会理解句子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四、在结论处质疑

讲读课文后,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再质疑,让学生从“标准答案”“正确结果”的定势化的思维模式中挣脱出来,追求答案、结论的多维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能多角度感受文章的内涵。如关于《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主题的思考,我引导学生在明白文章除了表现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外,还可质疑提出这样的问题:1文中的事情仅仅会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吗?2如果菲利普全家非常富有,他还会像文中那样对待亲弟弟吗?让学生明白,作品其实还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的困境和悲哀,写出了作者对纯真人性回归的渴望,又如分析《愚公移山》后,对于作品“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观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太行、王屋两山那么高、那么大,如果没有天神帮助, 能搬走山吗?如果你是愚公,你会带着全家去搬山吗?让学生明白, 尽管作品颂扬了愚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但是我们学习“愚公”精神还应切合实际,否则很可能犯追求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错误。

大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学得来,思得深,疑得释,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摘要:质疑意识,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阅读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本文具体分析了在标题处、矛盾处、关键句上以及结论处的质疑。

上一篇:止血效果下一篇:电视同期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