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农村体育范文

2024-06-01

陕南农村体育范文(精选8篇)

陕南农村体育 第1篇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中国群众体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农民体育问题。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 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迅速, 成绩显著。但是也应该看到,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广阔, 资源丰富, 少数民族聚集, 经济欠发达地区较广。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经济不发达、观念陈旧、基础较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西部地区的体育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都明显滞后于东部及中部地区, 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广大农村特别是西部经济欠发达的陕西南部农村体育, 发展缓慢, 体育资源缺乏, 农民享有的体育服务很少, 体育人口偏低。当前, 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广泛认同。体育资源作为支撑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面对西部开发的大好形势, 西部地区体育资源问题就变的更为重要。因此, 如何使体育资源在培育、开发、利用及配置等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调控, 始终是体育工作者长期关注的课题, 对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开发和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汉中、安康2个市下6个县12个乡镇进行抽样调查。共调查乡镇政府12个、乡镇干部468人、农民1862人。

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查阅与陕南农村体育建设相关的研究文献和地方文件, 了解陕西南部农村体育建设的有关信息和发展战略。

(2) 问卷调查法:依据研究目的, 分别设计乡镇政府问卷、乡镇干部问卷和农民问卷。问卷经多名农村体育建设研究专家评审, 一致认为具有较高效度。采用内部一致性方法检验问卷 (干部问卷和农民问卷) 的信度值分别为0.835和0.824, 问卷具有较高信度。

(3) 访谈法:访谈了部分乡镇干部、村民和多名县级以上农村体育管理部门的领导。并多次组织乡镇干部、农民体育骨干、村民座谈会。

(4) 数据统计法: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 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农村体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体育场地器材设施

体育活动的产生、开展无不依赖于客观的物质载体, 除人文因素以外, 物质因素也是其赖以存在的一个重要环境内容。体育场馆资源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其开发利用的效果更是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关键因素。然而,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 乡 (镇) 村的体育场地分布仅占全国场地数量的8.18%, 可见, 在全国范围内, 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分布现状与城市相比, 差距很大。调查显示陕南农村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 陕南农村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十分缺乏。一方面表现在数量上,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知道, 总人口125.3万, 体育场地总面积为7.145万平方米, 计算出陕西农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有约0.057平方米。与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差距悬殊。调查还发现陕南农村室内体育场地设施数量与农村居民的需求量之间有较大的差距, 政府应该加大总量投入, 以满足农村居民健身、娱乐需求。此外, 这些室内体育场地 (馆) 设施绝大多数是一些简易的、功能单一的设施, 具有综合功能的体育馆及游泳馆等设施不见。

(2) 陕南农村现有体育场地器材资源急需维护。在室内场馆中, 需要维修的占39.1%, 室外场地需要维修的器材占58.2%, 导致室外场地有大量闲置, 这充分说明了乡镇及村委会在农村体育工作中的角色缺失。

2、农村体育人力资源

农村体育活动组织者或管理者人员是体育健身活动的宣传者和倡导者, 特别在农村, 因此具有主导作用。调查发现陕南农村体育活动组织者或管理者和农村体育健身指导人员数量明显不足, 这两类人力资源是开展体育活动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缺失, 使农村体育工作的进展缓慢。同时这些人员中的一部分人未能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体育工作中的能力和作用。此外, 陕南农村体育活动参与者群体多样, 但以晨练者为主。调查中发现, 有61.1%的村子可以看到晨练者的身影。可见, 在陕南农村推广体育活动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因此, 这一部分人员的活动特点和兴趣取向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给他们提供场地, 适时的给予引导, 使他们成为科学健身的受益者, 从而起到带动作用。除了晨练者以外, 陕南农村中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参与者数量少, 辐射力小, 但也不应该忽视他们的存在, 这些人所进行的体育活动往往具有很强的传承特征, 例如民间师徒中的武术, 由于各种原因, 使他们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就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使其壮大。

3、农村体育经费资源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 陕南农村有体育经费的村子所占比例很小, 而没有体育经费的村子为大多数, 占到91.2%, 农村体育经费资源的严重缺失已成为陕南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此外, 通过与部分村长和体育管理者访谈得知, 政府拨款的农村体育经费的数额很小。因此依靠政府拨款, 难以满足农村体育发展的需要。虽然目前通过民间集资、企业赞助等办法得来的经费数量有限,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这是今后社会办体育的经费筹集趋势, 政府应该大力鼓励体育工作者以此为出发点, 另辟蹊径以获得更多资金来源才是根本。

四、陕西农村体育资源现状的改进措施

1、建立并完善各项制度

完善的制度和政策法规是保证农村体育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并发挥最大资源价值的必备条件。针对农村体育资源开发无序、配置随意及不配置的问题, 急需建立与完善一批与农村体育资源配置、开发、利用有关的法规制度。因为, 无论与城市体育相比, 还是与竞技体育相比, 农村体育都处于弱势, 在这种情况下, 势必会造成强势集团占用更多的体育资源, 再加上二元制的长期存在, 使得农村体育资源长期严重短缺。要想改变此种现状, 必须依靠和使用更强的手段和方法, 即法律手段。通过法律法规才能使农村体育资源配置合法化、合理化, 从而加速农村体育资源配置的进程。

2、加大各项资源的投入

在农村体育资源配置法规及制度下, 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的加大陕南农村地区的各项体育资源的投入, 是实现陕南农村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的主要途径。

(1) 加大体育经费资源的投入是体育活动的推动剂, 没有足够的体育经费资源作保障, 是很难开展大规模的体育活动的。同时, 在经费筹措方面, 应实行多领域、多渠道的筹措方式, 这也是陕南农村体育资源系统得以运作的前提。

(2) 对农村体育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 是农村体育资源系统得以运作的根本。作为主管体育工作的管理者应有目的有计划的向广大农村地区培养和输送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 同时还应联合各职能部门在体育指导员的培育、就业、工资待遇、选拔机制等方面作以统筹规划和管理。

(3) 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投入, 是农村体育资源系统得以运作的保障。因此, 建设广场、全民健身路径、篮球场地、棋牌室等体育基础场地设施, 先一部分体育爱好者参与和活动起来, 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然后再依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些有特色的体育场地设施。

摘要:对陕南基层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农村体育经费资源开发状况进行抽样调查, 并提出农村体育资源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陕南农村体育,资源配置,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秦贺余.对体育资源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邓毅明.我国大众体育中农民体育问题浅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陕南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思路论文 第2篇

武术文化之所以在陕南流行是因为这里有“尚武强悍”的民风。清代,陕南民间武术活动盛行,流行拳种较多,主要有醉八仙、少林拳、梅花拳、板凳拳、四把锤、炮拳、棣花拳等。民国(1926)左右,商县一武术教官黄朝申受聘于启化乡国民第一中心小学,从事武术教师,开课受徒,从此武术开始以新的形式传播发展[1]。这极大的推动了武术的普及和发展。解放以后,由于社会的稳定和武举考试的废除,给武术的发展带来了重创。如武术中的醉拳发展至今,习传普遍,除部分保留传统醉拳法外,其他醉形渐少,注重演技与运招,变得套路。

1。2龙舟文化发展

陕南体育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第3篇

1 陕南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体育旅游资源既是旅游资源的一个部分, 也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场所。秦岭和巴山之间的陕南, 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之间, 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 这种条件下植被覆盖度高, 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境内秦岭和巴山蕴涵了丰富的山岳型、河谷型、山林型自然资源, 山峰、谷地、奇特山石、洞穴等是其特色的典型代表。这些“河流密布, 沟壑交织”的山河风光和奇峰异穴, 非常适合开发体育旅游。

2 陕南体育旅游开发的依附策略

鲍明晓教授把体育产业分为核心产业和周边产业, 核心体育产业主要包括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用品销售业、授权体育用品销售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设施建筑业。体育周边产业主要包括体育管理服务业、体育文化传播、资讯出版业、体育培训业、体育旅游业、民族体育文化业、合法体育博彩业。他认为体育核心产业的高度发展带动体育周边产业的发展, 最终形成强大的体育产业链和体育产业。陕南地处西北, 经济欠发达, 基础差、底子薄, 体育核心产业和体育周边产业发展极不完备, 还没有一家具有资质的体育用品制造公司。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陕南体育旅游时, 难以得到这些行业的牵引和带动, 因此, 只能探索具有陕南特色的体育旅游发展模式。

从理论上说, 旅游和体育是相关的, 在旅游界和各种旅游学论著中, 一般把体育旅游看做是旅游分类的形式之一, 认为体育旅游是旅游功能的扩张;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衍生物;是为了适应游客参与和情感体验而开发出的新型旅游活动。因此, 旅游的发展无疑可以带动体育旅游的需求和发展。据调查, 近年来陕南旅游业发展迅速, 以安康为例, 2005年到安康旅游的人数130万人次, 国内旅游总收入4.15亿元。2006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60万人次, 国内旅游总收入5.6亿元。2007年全年国内游客人数达206万人次, 国内旅游总收入7.21亿元。2008年全年国内游客达312万人次, 国内旅游总收入11.22亿元。这表明, 陕南旅游业的发展充满生机, 已经成为陕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完全有能力带动陕南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利用旅游对体育的推动效应, 开发旅游中的体育元素, 把旅游业作为体育旅游的发展依附产业。

3 开发陕南体育旅游的资金筹措策略

陕南没有较强影响力的体育产业开发集团, 在开发中依靠上级政府有限的财政拨款必将错过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 陕南三市都非常重视旅游业, 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本市的支柱产业, 都希望借助旅游业来加速本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 建设需要资金, 如果资金缺乏, 仓促上项目, 就会导致建设的景点和项目质量差、品质低, 难以打响自己的品牌。为了预防这些现象的产生, 在开发陕南体育旅游中采取:以政府主导, 进行全盘的统筹规划, 打破传统的由资源所有者和所在地组织享有的垄断特权格局。禁止各自为政的盲目开发, 实行统一规划下的成片租赁开发、委托开发、招标开发等方式。各项目或景区景点, 采用市场运作, 专业运营。在资金筹措方面采用多渠道、多模式开发。在争取中央、省、市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投入的同时, 成立开发投资公司, 运用BOT模式, 积极引入外资、侨资和私人资本。

4 陕南地域体育旅游开发模式

体育旅游开发, 是人们对选定的旅游资源 (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和体育资源进行的改造和整合, 使体育活动融入到旅游活动过程中, 在旅游的过程中参与体育活动, 达到强身健体, 娱乐身心, 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群众的吸引力的目的。考虑到陕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地位和作用, 又要考虑体育产业的发展, 从产业发展角度出发, 将陕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定位为:“旅游+体育”和“体育+旅游”两种模式。

4.1 “旅游+体育”模式

“旅游+体育”模式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开发体育旅游产品, 充分利用陕南资源条件, 寻找开发体育旅游的切入点, 增加旅游活动的内容, 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目前, 陕南旅游业的发展充满生机, 已经成为陕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完全有能力带动陕南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依靠陕南景区景点, 开发体育旅游项目, 促使游客在观光之余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利用旅游对体育的推动效应, 促成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

4.2 “体育+旅游”模式

“体育+旅游”模式是指以体育资源为依托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即充分利用体育竞赛、表演或节庆活动, 扩大宣传, 提高组织规格, 吸引更多的观摩者, 以提高举办地的对外影响和增加经济收入。随着陕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逐渐形成。每年一届的“中国汉江龙舟赛”、南宫山登山赛、汉江冬泳赛、汉江垂钓赛、汽车拉力赛、自行车越野赛、中超足球对抗赛, 以及民俗活动中包含的体育活动及赛事共同构成了陕南特色的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这些赛事和表演的举办也带动着陕南传统旅游观光的发展, 使得体育和旅游互相依赖, 形成许多共同利益。陕南体育和旅游这种友好互益的合作对体育和旅游来说是互惠共赢的, 促进了体育与旅游的共同发展, 拓宽了旅游业的发展道路, 实现了体育旅游的发展。

5 结论

陕南体育旅游资源以山水为特色, 非常适合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在当前陕南旅游业大发展的同时, 应该积极开发体育旅游, 探寻发展策略, 促使陕南体育旅游和传统观光旅游的互助式发展, 实现陕南旅游业的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柳伯力, 陶宇平.体育旅游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2]王德刚, 何佳梅, 等.旅游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陕南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现状研究 第4篇

1 节庆体育

1 . 1 乡村传统节庆体育的形成

传统的乡村节庆体育萌芽于先秦时期。节庆性活动始于西周,经过历代充实与发展,目前陕西的节庆体育琳琅满目,随后又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到了中唐代,中国节日风俗出现划时代的裂变,节日完全从原来的禁忌、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型、礼仪型,发展成为具有综合性质的节日风俗,这为体育活动正式进入节日风俗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在节日中的功能,从娱神转化为娱人,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体育:如寒食鞠、秋千、马球、清明拔河、放鸷;端午射箭、竞渡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陕西作为文化古都自然传承了许多节庆文化,甚至流传至今。

1 . 2 陕南节庆体育的内容及形式

陕西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省市,作为陕西的一部分陕南的历史文化深受其影响,一些早在周秦时期的文化流传至今,不管文化活动还是体育活动民俗民风等都有流传,特别强调的是其节庆体育活动的传承,也许经过时间的冲刷现今的活动目的和以前的大不相同,但至今都被延用。陕南的节庆体育介于关中“风气刚劲、崇尚武节”和陕北“热情奔放、豪迈粗犷”将两者兼容并蓄,博采众长[3]。表1是各种传统节日期间人们所从事活动的大体概括。

2 陕南乡村节庆体育的现状

2 . 1 陕南乡村节庆体育现存在的问题

陕南作为陕西的一部分现正处于发展阶段,而且陕南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看都是发展比较快的,然而陕南的体育文化活动发展却很缓慢,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农民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这些问题都是农民平时体育锻炼不足所引起的[2]。更重要在于农民自身因素,无论锻炼意识还是坚持程度或其他消极因素都不能克服,这些都是导致乡村节庆体育的衰败,农民患病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因此不断加强国策和克服农民的各种问题是提高农民健康,发展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

2 . 2 陕南乡村节庆体育的现状分析

2.2.1 农民体育意识淡薄

在目前的农村地区,农民的体育意识淡薄,认为体育可有可无,劳动可以代替或部分代替体育锻炼。农村乡镇居民部分认为农业生产可以代替体育锻炼[2]。这种认识的原因是由于广大农村长时间形成的“小富即安”和“蹦蹦跳跳是富人无聊之举,与农民无关”的认识有关。农民的体育意识并不够完善,农民一天的劳动就是运动了,农民并不会将精力用在体育锻炼上,那是富人的想法及生活方式与农民无关的,有时间多歇会的思想太多。

2.2.2 农民体育消费意识不足

大多城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体育意识淡薄,体育消费量很小。单个个体很少有人能购买大型的运动器材,城乡或村委都较少有运动器材,对于运动场地也没有比较正规安全的设备[3]。小乡镇能够用来运动活动的地方都很小,现在的新农村相对有所发展但其体育场地仅仅只局限于小的广场,拿洛南县的几个小镇来说每个小镇的广场一圈不到400m。就这样的广场设备也不是很齐全,大型体育器材缺少,有的只是乒乓球台,篮球场等。

2.2.3 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有限

陕西广大农村地区体育基础设施还相当的匮乏,尽管有小的场地或能够配备一定的器材,但还是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3]。目前从锻炼的场所看,大多数乡镇居民只能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和少量绿化地进行健身活动,只有小部分的居民能利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场地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里有一些因陋就简而建设的体育活动场地成为了农民群众农闲时进行健身的场所。

3 结语

在陕南琳琅满目的节活动中,节庆性和文化性表现更突出,陕南不同地区农民的节庆活动都有不同,每个地方具有代表性节庆体育活动具体有以下这些:每年春节期间汉中武侯祠春节文化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延安过“大年”秧歌;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二月十一药王山庙会;每年3月下旬安康汉阴油菜花节;汉中武侯墓清明文化旅游节;每年“五一”期间安康龙舟节等。陕南的乡村节庆体育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与当地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经济水平、旅游环境和市场发展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把陕南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使陕南的节庆活动受到更多的人关注。2007年1月10日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在西安成立,因此可见陕西本身便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节庆资源十分丰厚,在中国八大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龙头节、清明节、中秋节、七夕节、重阳节均起源于古长安。农村节庆体育是有发展空间的,通过节庆体育运动带动农民在闲暇时间开展体育运动,在欠发达的陕南农村地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摘要:本文对陕南乡村节庆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指出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农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认识模糊;另一方面参加人数较少,时间不能保障,活动场所比较缺乏,主要是传统项目,以自我组织形式为主,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有待改善。因此针对所有问题提出相应政策方针加以改善,提高人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以及加强政府对体育活动的重视,完善制度管理的同时也能加大对乡村体育建设的投资。加强乡村节庆体育的发展,提高农民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同时发展乡村节庆体育文化。

陕南体育竞赛表演与城市经营发展 第5篇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升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之以前大幅增加,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工作方式的改变也使更多的人从繁重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赋予人们大量空闲时间去享受生活,使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再仅仅停留于物质的满足而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精神上的愉悦,参与体育娱乐的人群愈来愈多,参与体育、观赏体育竞赛表演,享受体育所带来的身心满足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体育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与机遇。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体育产业的一个分支正是适应这一环境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并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多元化转变,同时对于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经验和我国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体育竞赛表演具有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功能。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成功市场转型不仅首开奥运盈利的先河,而且也使人们看到了体育运动竞赛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面上的影响力。此后,奥运会举办权也就成为了各个国家争夺的目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使北京城市建设有了新的变化,而且提升了在全球城市中的影响力,使更多的人了解了北京这座城市。国内各界全运会的举办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举办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当地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使城市从经营体育竞赛表演中获得发展。

陕西省地处我国西部,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在西部地区都占有重要地位,所以陕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在陕西省经济建设的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目前,从陕西省的整体经济发展来看,陕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发展状况、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如何通过对城市系统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以实现城市的经济发展成为陕南城市在今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产业的发展作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经济增长点,是城市的发展资源之一,城市的发展需要体育产业(包含体育竞赛表演业)的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须体现城市经营的理念,有利于城市形象的营造。因此体育竞赛表演与陕南地区城市经营发展问题,是本文研究的思考点。

1 体育竞赛表演与陕南城市经济发展

1.1 体育竞赛表演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显性表达

体育的发展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体育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它决定体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体育的水平、规模以及体育的生产与消费等各个方面。体育竞赛表演无论是作为一种服务,还是作为一种消费,只有当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时,才会表现出对他的现实需求。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的体育竞赛表演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体育赛事表演的举办情况可以直接地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城市文明程度。

1.2 体育竞赛表演能推动居民精神消费,催化城市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大型体育赛事表演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他不仅能够直接拉动体育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而且能够带动、催化城市相关产业链的发展。竞赛表演期间要满足大量游客的吃、住、行及旅游、购物、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旅行社、饭店业、餐饮业、游览娱乐业、旅游交通运输业、零售业等以及相关支持产业机构,他们之间由于旅游者的需求而相互联系,共享体育竞赛表演活动所带来的发展机遇,通过多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城市经济的进步。

2 体育竞赛表演与城市形象发展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文化底蕴、外在的景观形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城市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科教文化、建筑景观、整体风貌等多方面要素在公众头脑中形成的总体印象。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利于城市的对外交往,有利于提升城市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与旅游者,可以把无形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有形的物质财富。而大型体育赛事表演能为城市的形象传播提供良好的平台,是举办城市树立和展示良好形象的重要契机,其所具有的“眼球效应”在引起人们对体育赛事表演关注的同时,为赛事表演举办地的形象传播带来独特的优势,对城市形象的传播有着积极的作用。

2.1 以竞赛为契机,展示城市地理形象

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景观等自然条件是构成城市形象的先天因素,城市本来就是一个空间概念,因而这一空间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景观,不论是对这一城市的发展,还是对城市的形象构成都至关重要。陕南素有“小江南”、“西安的后花园”之称,这主要是由于陕南位于秦巴山地,独特复杂的地质与气候条件孕育了奇异的地貌、水体、气候和多彩多姿的动植物旅游资源,陕西现有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多数分布于此,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能吸引国内外大量观众到现场去观看开幕式及比赛,使举办城市借竞赛为契机,将本区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旅游景区充分对外展示,借助赛事旅游者的口碑对城市地理形象进行宣传,其所传递、辐射和发散的广告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其次,在比赛期间各类新闻媒体包括网站对赛事的大量报道和转载,能引起更多人对比赛地的注意力快速提升,这样陕南的地理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将随着现代化的通信设备即时的传递到外界,让外界认识陕南,了解陕南,为陕南的发展创造机遇。

2.2 以体育为媒体,表达城市个性形象

城市的个性与他所处的自然的环境、人文环境、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是城市的魅力所在,是城市的生命力与竞争力所在。没有个性的城市是毫无吸引力的。城市的个性就像人的个性一样,既是与生俱来的,又是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但近十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各地都在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内摩天高楼纷纷拔地而起,“千城一面”现象有增无减,很多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资源都在隆隆的推土机中灰飞烟灭了,使得城市原有文化个性特色日渐逊色。如何在城市形象塑造与宣传中把握城市的个性灵魂,形成自己的品牌形象在未来的城市经营中非常重要。

陕南独特的“两山夹一川”的地形,与境内的发达水系,赋予了陕南特有的水性,不仅使得陕南城市的外在景观形象与陕西省关中、陕北地区截然不同,也使得产生于此的民族传统体育因有水域而有别于陕西境内其他地域,游泳(冬泳)、赛龙舟等成为陕南地区开展极其普遍且富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同时,由于汉江水域与其他地区不同,航道曲直难测,水流缓急差异较大,险滩较多,不像他乡竞渡水域之广深。故而又形成了相对独特的地方民俗风格,其中以安康的赛龙舟“跪式”划船法最具特色。陕南地区要加大对此类体育竞赛表演的开发,充分利用城市的山水资源,挖掘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体育内容,如龙舟、冬泳、河谷漂流等,打造彰显城市个性形象的特色体育竞赛表演活动。

2.3 以表演为窗口,树立城市良好的政府形象

政府的各类政策支持是促进城市形象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赛事表演的组织活动涉及到市场人力资源调配、社会安全保障、赛事推广经营、资金的筹措与使用等方方面面,虽然现代大型体育赛事一般都由专业体育经济公司负责具体运作,但举办城市政府的配合及协调能力对大赛能否成功举办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大型体育赛事表演规模的日渐庞大,动则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举办一次国际性的大型体育赛事表演,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既是盛事也是难事,其中牵涉到场馆建设、招待服务、安全保卫等方方面面,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这既是对组织管理者能力的一种考验,又是整个城市的住宿、餐饮、交通等的严峻挑战,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保障支持与其组织协调运作能力是保证赛事的顺利举办的行政保证。此外,大型体育赛事表演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必需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赛事工作中去,通过赛事的规范化运作可促进政府服务水平等各方面的提高,以表演为窗口,树立展现高效、勤政、廉洁的政府形象。

3 陕南体育竞赛表演与城市文化发展

一个人的气质来源于其自身修养与内涵,一座城市的特色形象来源于其文化底蕴的积累。文化是城市的基因与灵魂,是城市外在形象和精神品质的来源,优秀的城市文化不仅能够让拥有它的城市闻名于世,也能够为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育赛事表演作为体育活动的一种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之一,也能够反映出不同城市文化的差异。现代体育竞赛表演的发展有利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

3.1“旧”文化走出去———提高城市知名度

文化对体育赛事的渗透是综合的、全方位的,它贯穿于体育赛事的各个环节之中,体育赛事是文化传承和开发的有效载体,借助体育竞赛表演的举办可以将本土文化推向了外界,使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文化特色,提高城市的知名度。2008年北京借助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向来自全世界八方宾朋展示了浓郁的中华文化内涵,大大提升了北京在全球城市的知名度,为北京城市的发展开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2“新”文化迎进来———创造城市文化发展的新高度

于体育竞赛表演具有移传性或双向扩散性的特点,成为文化传播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伴随着体育竞赛表演的举行,多种文化、多种理念相互交融,特别是竞技双方顽强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高效的管理、严谨的作风,使人们对竞争和超越产生强烈的认同与归属感,有助于人们形成健康的精神生活风貌。陕南地区由于长期的交通闭塞,受外界经济发展的冲击较少,人们多安于现状,追求享受的生活,赌博之风盛行,这对于现代城市良好文化形象的形成是很不利的,通过体育竞赛表演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培育其体育健身意识与习惯的养成,从而有助于市民精神风貌的转变,保障了社会心理的健康和稳定。进而形成健康积极的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区域文化环境质量。此外,体育赛事表演也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将体育赛事表演与人文历史相结合,与现实经济发展相结合,与观众现实需求相结合是体育竞赛表演和城市文化发展中“新”与“旧”的结合必由之路。

4 体育竞赛表演与城市未来发展

4.1 重民生的视角下,体育竞赛表演的社会功能将更为凸显

“十二五”期间,“重民生”将是城市发展的重点任务,调整城市结构,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将是这段发展时间内的重要目标,因此,在这一阶段内,体育竞赛表演的社会功能将更加凸显化,其在填补人民的精神生活空缺,宣传城市信息,促进城市相关产业链的发展等功能将被更加放大。但在背后,不能忽视的是体育竞赛表演的发展规模应与城市相关经济以及文化发展水平相匹配,否则会给社会、民众带来更加沉重的后滞效应,因而城市要根据自身发展现实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赛事表演,而城市要处理好体育赛事表演与城市的相容关系,就必须广泛听取市民的声音,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体,是城市体育竞赛表演活动的参与者、消费者,是竞赛表演活动的见证者,一个城市的体育竞赛表演发展离不开民众的支持,要把把民众的需求放在发展的第一位,体育竞赛表演项目的选择要更贴近民意,满足广大市民的体育精神需求,从而为城市体育竞赛表演的发展奠定更好的民众基础。

4.2 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将带动陕南体育竞赛表演进入新的发展空间

在“十二五”陕西发展规划中,陕西省规划建立加强与周围省市之间经济网络,诸如“关天经济区”、“西三角”规划等,经济上更为密切的联系必然会使得资源交流的道路更为畅通、便利,一旦制约陕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交通问题得以解决,各种资源在区域间的交流与共享将对推动陕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地助推力,作为地区资源之一的体育资源以及体育竞赛表演资源也将从此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4.3 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下的陕南体育竞赛表演开发前景

西安城市的发展定位是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这一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必然决定了日后陕西省的体育竞赛表演的核心是围绕古城西安开展的。大型体育竞赛表演的举办将不断地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步伐,同时区域内的竞技体育竞赛表演发展也将推动民族体育竞赛表演的发展,要求在体育竞赛表演项目内容的设计上,既要体现出现代化国际化体育竞赛表演精神,又要体现地域体育文化特点,积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民风、民俗特色的体育竞赛表演模式。所以陕南三市各地的体育竞赛表演开发不能各自为政,盲目开发,要有协作理念,走统一规划、系统设计开发的道路,避免由于低层次重复开发而造成的体育资源浪费,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要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功能分区,开展地域体育竞赛活动,以城市体育文化为核心圈辐射周边城镇发展,依托西汉高速、西康高速、铁路网,形成与大都市体育圈核心城市西安的相互呼应的体育文化群落,借体育竞赛表演的开展将传统体育发展与地方经济和促进文化交流结合起来,通过区域间互动,形成集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旅游、休闲、娱乐一体化地域体育经济发展模式,从而提高区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徐小军.经营城市的内涵与模式选择[J].江汉论坛,2003,(5).

[2]张金桥.陕西省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发展分析[J].体育学刊,2004.11.

[3]贾鸿雁.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定位与可持续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2004,(1).

[4]武伟东,曹晓东.盐城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市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

[5]王艳芳.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的打造[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陕南农村体育 第6篇

汉水又称汉江, 古时曾叫沔水。汉水流域由江汉平原和伊洛平原相夹, 汉中盆地、南阳盆地、襄阳盆地环绕, 天然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汉水文化, 它以秦陇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中原文化为底蕴, 包括陕西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大部地区, 形成了独特的走廊式文化带。

陕南地区是汉江发源地, 是汉水文化的源头, 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起源地。其以汉江为主干, 交汇于巴蜀文化、秦陇文化和汉文化三大文化区;它地处秦巴山脉之间, 是我国地理南北过渡带, 既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交集, 又是南北文化交融、转换的结合[1]。天然的地理位置, 使陕南地区的文化历史悠久, 其地方民间民俗传统体育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但在城市文化的渗透中, 该如何保护这种独有的民间文化, 如何更好地发展这种文化, 延续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是非常值得我们探讨的。

民俗体育分析

国内并没有对民俗体育概念形成统一的认定。《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定义为“在民间草根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态, 是满足群众多种需要而滋生发展起来的文化元素”[2]。此观点指出:民俗体育是指在某个区域或民族中, 由草根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意识形态, 并蕴含着体育情怀。不同层面看民俗体育其包含两个方面:其一, 民俗体育根植于广大民众生活中, 其二, 民俗体育是被大众所继承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也是一种可续性的实践社会文化。

陕南地区民间民俗传统体育———文化背景、种类特征、制约因素

1.文化背景

陕南地区地处我国中部, 介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 其上游秦岭, 下游巴山, 汉水横贯其中, 形成两山一川的天然地貌。汉水流域历史悠久, 汇集南北文化, 处于巴蜀文化、秦陇文化和汉文化三大文化区的枢纽地带。陕南地区的风俗体育长久在这种文化氛围的浸润之中, 体现着它独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种类和特点研究

(1) 节日习俗类 (舞龙舞狮、社火、踏青、水船、跑旱船等) 。舞龙:舞龙的别名“祥龙”;舞狮的叫“瑞狮”。龙狮出发前就给各商号、大店送帖, 通知有龙狮队来拜年。龙狮队一到门前, 店主先在旁边放一串鞭炮, 待大狮靠后, 小狮子上前时, 便燃放鞭炮向小狮子掷去, 俗称“烧狮”。烧完狮后, 武术队上前表演武术, 接着户主在高楼窗口伸出一条竹竿, 挂着一个大“利是”连同一棵生菜, 让舞狮的人边舞边爬着自带的大竹篙, 或叠成人梯, 到顶上由狮子衔取, 俗称“抢青”。取下“利是”, 又燃放一串鞭炮, 以示送行。

社火:社火在陕南各地盛行。春节时大都在乡镇、村落巡回表演, 形式多种多样, 有地社火、高跷、悬台芯子等, 用各种戏剧脸谱、民族服装扮演戏剧人物、场面融舞蹈、音乐、杂技于一体。陕南地区悬台芯子社火更加著名, 多层钢架上迭次侍立戏剧人物造型, 有多至五六层者, 异常惊险、观赏性极强。

踏青:清明节令, 春暖花开, 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正是郊游的最佳时节。我国民间长期有清明踏青的习惯。由于全国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一, 因而踏青节也就有先有后, 三月三为陕西一带的踏青节等。

(2) 民间舞蹈类 (端公跳神、汉调桄桄等) 。扭秧歌:扭秧歌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 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它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1]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秧歌队的表演, 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扭、二是走场、三是扮、四是唱, 边舞边扭。动作夸张有趣、朴实生动, 具有极高的娱悦性和普及价值, 很受普通民众的喜爱。

端公跳神:端公跳神原本是古代巴蜀巫师跳神的歌舞形式, 随历史流变成民间舞剧, 多为男女二人合唱。主要展现爱情故事, 又称“对对戏”。适宜小型演出, 其表现形式热情奔放、唱腔细腻温婉。其幽默风趣的唱词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无不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汉调桄桄:汉调桄桄, 俗称汉中梆子戏, 系陕西九大剧种之一, 属梆子腔戏。其唱白、吐字押韵, 加之以汉水流域方言为基础, 用梆子乐器击节发出响亮声音。[1]其始于元代, 既有秦腔高亢豪情的特点, 又融汉调、汉水民歌等婉转之声, 形成特有的地方色彩和风格。

(3) 娱乐游戏类:娱乐游戏类包括荡秋千、抓子、笑和尚耍狮子、赶毛、捉严颜等都是陕南地区民俗中的代表。还有一种是在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民俗体育项目———汉中滑竿, 也得以很好的传承。

3.制约因素研究

(1) 传承性不够完整

民俗体育大都属于生活实践的民俗行为, 其千年来的流传方式主要是祖辈对年轻人的代代“言传身教”。但这一传承方式被异化甚至破坏, 年轻人平时的娱乐方式很少再以这种古老方式进行, 大部分都进行电子竞技等[3]。城镇化建设推行, 城乡、村落的交通、通信等服务的发展, 民俗体育的地域特点逐渐减弱, 传承也不够完整。总之, 多方面原因影响着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 甚至导致一些项目面临传承断绝和消失。

(2) 现代适应性不强

民间民俗体育源于民间、渗透者民间原始的文化形态, 有些项目难免有一些消极因素, 甚至有些占有封建迷信, 如陕南的端公跳神、羊皮鼓、耍坛等[4]。多数项目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而反映出陕南民俗传统体育与现代文化融合的冲撞。

(3) 社会支持力度薄弱

民间民俗体育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它对社会长期发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5]。然而, 受到现代经济环境的影响, 当地政府仅注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 忽视这些具有历史意义与传承价值的项目, 使陕南地区的民间民俗体育不能得到有效的、全面的发展。

陕南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发展方略

1.加大理论宣传与学习, 提高大众认知能力

民俗体育是一种民间传统体育形式, 它来源于生活、劳动, 鲜活地体现了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生活模式的产生、发展、变异及消失。[6]因此, 民众的原生态生活才是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土壤。所以说, 发展广大民众的力量, 提高广大民众的认识, 让其了解认识到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性, 才是长久之计。只有挖掘出广大民众的潜能, 提高其体育文化素养才能确保群众自觉继承与参与其中, 方能不创造出有地标性的民俗体育, 为民俗体育注入新的活力, 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充分发挥政府力量, 全面搜集挖掘整理

民俗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保护, 仅靠个人和民间组织力量是难以完成这一重大工程的。因此, 地方政府应积极组织学术界对这些珍贵的历史流传遗产进行搜集、挖掘和整理, 制定出一系列保护、开发与发展的政策, 稳步推进其向更良性的方向转变。其次, 尽量运用法律手段推进陕南地区的民间民俗体育的保护和复兴。最后, 应把陕南地区特有的文化元素推广出去, 更大限度地实现其文化价值。

3.运用多元化的保护路径, 对陕南地区民俗体育进行传承

历史的演变, 社会的发展, 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 终会影响民间民俗体育的传承。因此, 要运用多元化的路径, 使民间民俗体育向好的方面发展, 促进其多样化传承。我们可以发展学校力量, 首先, 应邀专家等权威人士, 把优秀的民俗体育挖掘整理, 并作出科学的设计, 并引入各级各类学校教材中, 给这些祖国未来的希望从小灌输民俗体育文化的元素, 为以后民俗体育的传承打下基础, 通过学校途径使当地的民俗体育得到传承。

结束语

陕南地区民间民俗传统体育文化是汉水流域体育文化的发源地, 同时也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 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陕南地区传统体育文化, 不仅是汉水流域体育文化的传承, 也是对当下我国其他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写照。可是, 我们对它的保护、研究力度太薄弱, 如果我们还是任其自由发展, 那么, 它很有可能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走向衰败, 甚至断绝传承, 这非常值得我们重视。虽然, 近几年国家也认识到民间民俗体育的价值, 相关的研究也不断增加, 成果也比较丰富, 但存在的问题也异常突出。新的历史时期, 民俗体育的研究内容不仅要重现实的和应用方面的研究, 更应该将研究的领域迁移到民俗体育内在的发展规律的探讨中, 这样更有利于保护、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华江、徐微、王林:《汉水流域民俗体育集萃》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2。

[2]涂传飞、余万予、钞群英:《对民俗体育特征的研究》,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第99-102页。

[3]邱毅:《汉水上游地区民俗体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黑河学刊》2012年第6期, 第102-105页。

[4]杨柳:《汉水上游地区民间民俗体育及特征分析》, 《大家》2011年第23期, 第55-60页。

[5]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 《体育文化导刊》2009年第9期, 第23-25页。

[6]尹国昌、涂传飞、钞群英:《当前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南昌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第12-16页。

[7]王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问题:文化模仿》, 《体育科学》2006年第26期 (7) , 第71-74页。

陕南农村体育 第7篇

1 陕南地区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

陕南地区中小学学校受到国内国际教育大环境的影响, 也在不断的摸索与探讨中寻求最佳的发展道路。近几年, 各级政府不仅注重了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 同时也对软环境如观念、制度、校园学习氛围等进行了大有成效的尝试。然而, 陕南地区由于地处秦巴山区, 尽管政府通过各种形式 (如修建高速公路、增设网络点等) 加大了与外界交流沟通的力度, 但受传统思想与观念的影响, 人们对体育的理解还尚不到位, 依然认为体育就是蹦蹦跳跳, 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也导致了陕南地区中小学学校体育受到不重视的待遇,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如体育物质环境建设不力、体育师资配备尚不够达标、校园体育氛围不够浓厚, 再加上陕南处于春秋多雨的自然环境下, 这些因素的综合使得陕南地区中小学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举步维艰的局面, 从而影响了陕南地区教育的整体发展, 对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2 陕南地区中小学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策略

2.1 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既是战略行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是制定和实施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活动空间和时期范围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作为学校教育一个有力的组成部分, 其具体目标是要增进学生健康, 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形成运动兴趣和锻炼习惯, 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3]。因此, 陕南地区中小学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目标也应强调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及习惯, 提高社会适应力等。

2.2 战略方针

对陕南地区的中小学学校体育来说, 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观念问题, 因此,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应注重体育观念的转变。这个观念的转变涉及三方面的人员: (1) 要加强各级领导对体育的认识, 转变他们的人才培养观念, 提高他们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改变他们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的传统观念, 要他们从实践中体会体育不仅给学生乃至体育为素质教育所提供的便利; (2) 要转变体育师资及相关人员的观念。体育是副科, 中考、高考时只是参考, 甚至体育可以随手就来等观念长期以来盘踞于这些人员的头脑之中, 挥之不去, 加上体育从业人员在年终考评、工资调整、职称评定方面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使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清醒而全面的认识; (3) 学生是学校体育的直接受益者, 然而受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 学生本身对体育的认识也存在很大的误区, 如体育太累、太辛苦, 体育又不能代表学习成绩的优劣等等。这些观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也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关键性因素。意识决定行为, 因此, 从战略方针上来讲, 首先要转变观念, 其次再考虑行为方面的因素。

2.3 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指的是一种方法和步骤。从陕南地区的中小学学校体育实际出发, 应从体育物质条件、体育师资以及校园体育氛围三个方面入手, 促进陕南地区中小学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2.3.1 体育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保障。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 (1) 陕南地区中小学学校体育在经费投入、器械配备方面随着当地经济环境的改善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与国家要求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 这种差距更甚, 有些地方器械配备基本达标, 但确没有被好好的利用, 被当作各种检查的摆设品[4—5]。因此, 在近两三年内, 城镇地区通过各种渠道如与企业相联盟、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等方法筹措经费, 加强社区与学校的沟通与交流等手段, 争取学生家长支持, 捐献家里闲置体育器械的方法, 缓解器械配备不足的现象; (2) 农村地区要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 自制简易体育器械, 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 并通过政府监管, 强制体育器械的配备; (3) 要加强体育器械的日常维护, 做到物尽其能, 人尽其力的无为状态。

2.3.2 体育师资

体育师资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的人力资源是不可或缺的。近几年, 受就业压力的影响以及国家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政策的出台与实施, 陕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但是城乡师资配备不均衡、教师流失、不公平待遇等现象依然存在, 甚至不能按时发工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 (1) 应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机能, 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 从源头上解决师资配备问题;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 从关怀的角度解决体育师资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他们从事体育工作的荣誉感, 起到稳定师资队伍的作用; (2) 利用陕南地区当地高校 (如陕西理工学院、安康师范学院、商洛学院等) 通过合用或协议的形式, 联合培养体育师资人员; (3) 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加强体育师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6]。

2.3.3 校园体育氛围

校园体育氛围是一种软环境、是一种氛围, 是师生员工在从事体育活动及从其所特有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出来的思维活动和共同的心理状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陕南地区的中小学校园内, 很少看到有关体育的海报、宣传以及广播等等。仅在广播操比赛、田径运动会等体育赛事时才有相应的条幅。学校、家长、学生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将体育认为是可有可无的科目, 加上应试教育的残酷, 体育被无限的边缘化, 导致了学校体育氛围不是很好。因此, 应通过各种媒体让整体社会逐渐改变对学校体育的看法, 重视学校体育;组织体育赛事观摩、加强体育俱乐部的建设、组织各种体育知识讲座、于无形中逐渐培养学校的体育氛围, 让这种隐性因素真正的发挥作用, 引导学校体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总之, 陕南地区的中小学学校体育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 现在已有相当的规模, 无论在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还是体育比赛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 想要跟上时代的脉搏, 还应认清存在的问题, 制定长期的规划和短期的目标, 从战略的高度把握陕南地区中小学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促进陕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剑芝, 梁晔, 安福秀.中国学校体育改革路向思考[J].体育学刊, 2007, 14 (8) :1-4.

[2]战略[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6855.htm.

[3]学校体育目标[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679021.htm.

[4]高菲菲.秦巴山区学校体育环境现状及策略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 2010, 24 (4) :90-92.

[5]李龙正.秦巴山区体育课程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29 (9) :1251-1253.

陕南农村体育 第8篇

陕南秦巴山区陷入了“生态脆弱→贫困→掠夺式开发→环境退化→更贫困”的恶性循环,“陕西南部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的实施不仅可以实现生态保护,更能促进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动,从而减少贫困现象。如何实现真正的移民市民化、开拓广大农村消费市场不仅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注重点,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命题。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农村居民消费及消费结构的相关研究增多。研究表明,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在于收入水平低且持续增收困难、分配差距大、基础设施薄弱等[1]。林毅夫认为消费环境问题对消费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消费质量、消费结构和消费效用上[2]。同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以及落后的消费观念与习俗,导致农民预防性储蓄上升,抑制当前消费[3]。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方面,温涛[4]、沈艳[5]等认为近年来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得到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一定变化,食品支出比重不断下降,医疗、居住、文教娱乐类的消费比重越来越大且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预算份额较高,具有较强的市场发展潜力;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仍然较大,农村居民基本生存型支出占比仍较大,而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相对较少,具体构成分布比例不合理。本文将对农村居民尤其是移居农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特征和各项消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对引导并促进农民合理消费提出建议。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农户家庭特征分析

本文数据是由陕南生态移民课题组于2013—2014年多次赴陕南移民工程实施区域,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实地调研所得。为方便对比移民农户的消费结构变动,上述数据均包括移民工程实施前一年和后一年的数据。最终,本课题组在汉中、安康和商洛3市9县(区)33个乡镇共获取1593份有效农户调查问卷,三市占比分别为37.41%、34.15%、28.44%,其中移民1104户、非移民489户。

从农户自身特征来看(表1),户主年龄越高,其文化水平越低,选择外出务工与长期务工的意愿就越低,而年龄较小的户主其受教育程度高,更倾向于选择长期外出务工。商洛市的户主更偏年轻化,其文化水平也最高,因而户主外出务工占比最高为72%,安康次之,汉中最后。从样本农户的居住环境来看,商洛市农户的居住环境最差,约92.7%的农户居住在深沟或山坡,80.8%的房屋仍为土坯房;安康市情况好于商洛,汉中市农户居住环境为三市最优,平沟居住农户达33.5%。这是由于陕南秦巴山区地形复杂,盆地和平坝面积不足10%,农户多零落分散。住房对农村居民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资产,新建房屋是改善居住环境与条件的需要,也是一种社会及经济地位认同的需要,这项支出的大幅度增加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

数据来源:据调查资料整理计算所得,下同。

三、陕南三市移民农户消费结构变动的描述性分析

最终消费率是衡量一国生活消费或最终消费合理与否的主要标志[6]。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已经从2001年的61.4%下降到2013年的49.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占人口近50%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从2001年的14.48%降到2013年的8.03%。2011—2013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结构中首先是食品支出居首位,但比重由40.4%降为37.7%,根据恩格尔系数划分标准则意味着农村家庭由小康进入富裕阶段。其次,居住消费稳居第2位,近3年比重维持在18%以上。最后是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文教娱乐3项支出,占比逐年上升,以上5项消费比重的上升与发达国家的经验相符合。但此类消费比重的上升幅度还不足以抵消食品、家庭设备等支出的下降幅度,导致最终消费率较低[7]。与之对比,在移民工程实施前汉中市移民农户的食品支出最高,医疗与教育支出排第2、3位,而居住支出仅占消费额的6.29%,说明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较差。在工程实施后消费结构有重大变动,居住、家庭设备支出显著提高,增幅分别高达17.58%和6.59%,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其他消费项均在不同程度上被压缩,尤其是食品支出压缩幅度达10.12%,其次是教育、医疗支出压缩比例均在4%以上。这是因为房屋作为农民的一项重要资产,也是农村内部社会地位分层与经济分层的标志,因而在有限收入条件下农户即使压缩其他各项开支也会竭力置办房屋。

从各项消费比重来看移民工程的实施确实引起了移民农户消费结构的变动,在移民前食品、医疗和教育支出在消费结构中占比较高,农村医疗和教育体系的改善释放了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移民后由于居住及家庭设备费用的显著提高,食品、医疗及教育占比在较大程度上被压缩,农村居民将住房作为整个家庭的一项重要投资。

四、基于ELES模型陕南移民农户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一)ELES模型的构建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以收入代替总支出、以边际消费倾向代替边际预算份额对线性支出模型(LES)进行了改进[8],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居民的消费结构。该模型假设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对各类商品或服务的需求仅取决于收入和商品价格,并将总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超出部分,且基本需求与收入无关,居民只有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将剩余收入按边际消费倾向分配于其他各类消费和储蓄[9]。其基本表达式为:

其中:Vi为商品i的总需求支出,Pi为商品的价格,Xi为消费者对商品i的基本需求量,βi为边际消费倾向,I为农户人均收入,为除商品i以外其他所有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之和。

从式(1)中可知,对第i种商品的需求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本需求量;二是收入中扣除其他所有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后,剩余部分中愿意用于商品i的需求。

将式(1)写成计量形式,即:

ui是残差项。

对式(4)应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可得到参数估计值和。由和,得出基本消费需求的计算公式:

同时可得需求收入弹性Ei的计算公式:

(二)样本选取与模型应用

本文采用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移民样本农户的各项消费支出截面数据,对比分析陕南移民工程实施前后的各市移民农户消费结构的变动。按中国统计年鉴分类方法将居民生活消费划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医疗保健与其他8大类。将人均收入分为5个等级并计算各组各项的人均消费,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估计,以人均收入为解释变量、食品支出等8项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三市的模型估计t值、F值以及拟合优度结果良好,基本上均通过检验,总体可以较好地说明陕南三市移民农户的消费结构变动情况。

1. 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1)在移民工程实施前,陕南三市移民样本农户的消费意愿都很低,储蓄意愿很高,如商洛市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虽为三市最高,但在扣除基本消费需求的剩余收入的每100元中仅有15.5元用于消费;食品边际消费倾向为8项中最高,而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也不低,这表明贫困山区农村居民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后注重改善食品结构,烟酒副食等消费支出增加,衣着购买也更加注重美观与舒适,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2)在移民工程实施后,陕南三市的边际消费倾向因住房及家庭设备而整体均有提高,储蓄倾向略有下降,移民农户的边际消费重点由食品支出转移到居住与家庭设备支出上。然而,由于对未来收入不稳定以及未知风险与自然灾害的预期,在维持基本生存需要和部分改善生存条件后农村居民仍将剩余收入的平均80%以上用于储蓄,仍是剩余收入的支出主体。

汉中市在移民前除食品项外,以家庭设备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且居住项也有0.012,说明当地的居住环境较差,农户需要改善居住条件;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以及手机等智能通讯设备的普及,交通通信的边际消费倾向也较高;贫困地区文教娱乐支出实际上几乎均为教育支出,当地居民尚未有能力进行享受性支出。随着教育制度改革与体系的完善,子女教育得到重视。移民后,家庭设备和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之和达0.086,近一半以上的边际消费被用于改善居住环境;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降低为0.026,衣着仍为0.017,但二者的绝对支出已提高,在基本生活水平有所改善的基础上农户将支出更多的分配于其他商品与服务。

安康市在移民前的边际消费倾向仅为0.113。其中:食品与衣着分居第1、2位,在基本消费需求满足后将5.9%的剩余收入用于改善衣食结构;其次是文教娱乐和交通通信,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农民外出务工导致思想观念的转变都促使当地农村居民更加重视提高自身以及子女的文化教育水平,更加重视保持与外部环境的信息通畅交流。移民后,家庭设备与居住项的边际消费倾向之和由0.017变到0.060,提高近3.5倍;与汉中市相类似,食品、衣着、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略有下降,但绝对支出均有提高。

商洛市在移民前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中,除食品外也是家庭设备与居住最高,由于当地农村居民的房屋位置与材质较差,约5%的边际消费被用于改善居住环境;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要高于其他两市,这是由于商洛市医疗保健的绝对支出较低,随着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释放了当地居民的实际医疗需求;文教娱乐支出的绝对支出要高于两市,而其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移民后,整体边际消费倾向占剩余收入约23.2%,提高7.7个百分点;11.4%的剩余收入用于居住与家庭设备支出,食品边际消费倾向虽略有下降但仍稳居第2位;医疗支出的边际倾向减少0.004,但其绝对支出增加;文教娱乐的绝对数量有所下降但消费倾向有所提高。

2. 基本消费需求与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从整体上看,陕南移民农户的基本消费需求在移民后均有明显提高,一是由于整体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由于移民搬迁后住房与家庭设备的消费需求显著提高。陕南移民农户的基本消费需求占实际消费需求的比重平均由移民前的71.1%提高到移民后的82.61%,消费刚性更强,表明移民搬迁导致农户用于提高生活消费水平的需求被压缩;同时,其消费需求重点仍在食品、居住及家庭设备等生存性消费上,而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需求不足。陕南三市移民前后基本消费需求的变动趋势与描述性统计分析基本相同,故不再赘述。

整体上来看,陕南三市样本农户在移民前后的消费增长率都远低于收入增长率,各项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均小于1,甚至低于0.5。这表明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的各项消费需求对收入变动不敏感,而搬迁安置引起的住房高额消费导致移民农户不得不压缩消费需求,暂时降低需求收入弹性。汉中市在移民工程实施前的家庭设备及居住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相对较高,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相对高一些,其次是交通通信、衣着、其他和食品,说明收入的增长会刺激这几类支出的增加,而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对收入的敏感度较低;在移民后,居住弹性系数降低,而家庭设备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仍然高达0.82,说明当地农户重视对居住条件的改善。安康市移民前居民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较高的依次有衣着、交通通信、居住类和食品,而移民后家庭设备的弹性系数最高,住房条件改善导致对家庭设备的关注,消费潜力较大;其余弹性系数较高的为交通通信、衣着和食品。商洛市的整体需求收入弹性由0.43降为0.37,移民搬迁导致农户不得不压缩消费需求。在移民前,家庭设备及居住项的弹性系数最高,说明农户对恶劣的居住环境具有较强的改善意愿,而且由于外出务工人数增多以及智能设备的普及,交通通信的弹性系数也相对较大;移民后整体需求收入弹性降低,交通通信弹性系数最高,为0.65,其余依次是家庭设备、衣着和食品。在目前情况下,陕南三市仅有移民农户的生存型消费对收入变动具有较高敏感度,而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对收入的敏感度较低。

五、结论与建议

从陕南移民农户消费结构变动的描述性分析来看:(1)恩格尔系数较低一般意味着农民较富裕,但是在连片贫困山区食品支出较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预算约束限制以及改善居住环境、教育、医疗水平的需要;(2)居住及家庭设备费用的增加较大程度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其他正常消费;(3)农村居民的传统消费观念和习惯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虽然教育与医疗环境改善释放了农户的部分真实需求,然而在工程实施后移民农户这两项支出被压缩,尤其教育支出成为仅次于食品的首选压缩对象,对家庭的长期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从陕南移民农户消费结构的ELES估计结果来看:(1)陕南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过低,储蓄仍是剩余收入的主要去向,移民搬迁导致边际消费重点由食品转向居住及家庭设备消费,对其他消费项产生压力;(2)移民农户的衣着、食品、居住及家庭设备、交通通信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相对较高,对收入变动较为敏感,而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敏感度相对较低,说明农户的消费水平仍处于生存型消费,消费能力不足,具有较强的消费潜力。

为改变我国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的局面,就需要从政府及农户角度共同进行结构调整。从政府角度出发,完善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教育各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电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设施;改善农户对未来的风险预期,降低农户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从根本上释放居民消费力。从农户角度出发,一方面要提高农民收入,保证农民持续增收是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发展安置地的后续产业,为移民农户提供就业机会;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改变农户的传统消费观念并引导其合理消费,重视子女教育问题,改变因贫困而缩减教育经费导致更贫困的恶性循环,确保家庭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江明,钟甫宁.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其对消费需求的影响[J].中国农村观察,2000(5):9-13.

[2]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农村经济问题,2003(1):19-24.

[3]万广华,史清华,汤树梅.转型经济中农户储蓄行为: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5):3-12.

[4]温涛,孟兆亮.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化研[J].农业技术经济,2012(7):4-14.

[5]沈艳.基于:ELES模型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动态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5(4):116-118.

[6]尹世杰.关于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几个问题[J].财贸经济,2001(12):68.70.

[7]李丹.中国最终消费率过低之谜[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3(1):91-96.

[8]臧旭恒,孙文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基于ELES模型和AIDS模型的比较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22-126.

上一篇:定位成像下一篇:电梯事故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