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2024-07-03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精选12篇)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第1篇

一、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是历史的必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国际间的经济竞争也日益激烈。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可避免地成为重要的竞争领域。

1. 国际化经营是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全球地位的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办工厂、设立分支机构,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经营上“走出国门”, 采购全球化、销售全球化、服务全球化, 还有不少企业设立海外机构, 中国也正在更多地产生自己的跨国公司。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以及中外之间密切而频繁的经济往来, 对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 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企业希望在国外也能享受和国内一样本地化的服务, 并通过银行与国内的总部建立便利的资金结算和往来;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 希望银行能利用国际化的产品为其实现交易资金的成本锁定;拥有大量私人财富的个人客户, 希望银行为其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 以降低投资的系统性风险, 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固守着国内市场, 单纯经营人民币产品, 或者仅仅利用现有的产品和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 加快国际化发展成为银行适应新形势和实现新战略的必由之路。

2. 国际化经营是商业银行竞争加剧的必然要求。

在其他行业发展、竞争全球化不断深化过程中, 商业银行也正越来越多的面临来自外资银行强有力的竞争, 比如, 花旗银行、汇丰银行, 他们设置了遍布全球主要城市的经营网络, 创造了标准化的产品, 开发了全球统一的计算机交易和管理系统, 拥有精通本地语言及英语的国际化人才, 深谙不同国家的法律及市场特点, 能够为客户提供国际化的便利服务, 因此成为许多跨国企业的首选合作银行。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刚刚完成制度的变革和调整, 与国外商业银行在商业化、国际化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实现全球化的内在要求, 已经现实地、迫切地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面前。

二、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在国有商业银行已经进行的各项改革中, 每一步都体现出国有银行的国际化战略方向: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 邀请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协助进行银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 按照国际化标准进行会计制度改革和财务报表公示, 收购海外金融机构、加快到其它国家设立分支机构等。然而, 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 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 人才培养跟不上机构扩张速度。以工商银行为例, 在短短五年时间, 该行即实现了香港、澳门、印尼、南非、美国、澳洲、卡塔尔、阿联酋等地区和国家经营网络的拓展和新建, 但国际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未同步进行, 造成一方面海外分行人员紧缺, 另一方面国内提供不出合适人选、只能让业务过关但语言不过关的员工赶鸭子上架的尴尬情形。

其次, 管理机制改革缓慢, 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市场环境。国内商业银行的政府机关作风依然比较严重, 商业化程度和对市场的敏感度还不够高。虽然面对金融全球化的巨大挑战, 和生存的压力, 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和部分员工自我利益保护, 国有商业银行在管理机制上进步缓慢, 尚待进一步的更新和突破。

第三, 产品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 无法适应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由于了解国际发达金融市场产品运作的员工十分稀缺, 同时银行内部管理机制低效导致创新能力受到抑制, 国有商业银行表现出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创新速度难以跟进客户需求的现象。尤其是国有银行长期以来在行政垄断的护佑下, 可以稳定地获得利差收入, 创新动力严重不足。以“客户为中心”长期以来只是一句口号, 缺乏实际措施, 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产品需求。

第四, 国际化意识尚未深入人心。目前, 各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意识大多还停留在演讲、文件、讲话的层面, 尚未真正深入中层和基层员工, 而这些人正是银行进步和改革的根本推动力。如果无法让他们了解国际化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方向, 来自高层的决策和指令将无法得到正确的实施, 从而导致改革结构与预期的方向丧失或偏离。

国际化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不可避免的选择, 是对旧体制、旧思想的颠覆, 对新制度、新思想的建立, 这个过程充满困难和挑战。但这个过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经济体都经历了这个过程, 任何一个在全球金融业排名靠前的金融机构都经历了这个过程。国有商业银行在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中, 必须朝着国际化的方向, 坚定不移地、充满智慧和创造性推进这一进程。

三、国际化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国际化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将是一个持续改革、全面改革的过程。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情况下, 一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发展的启示和警醒, 另一方面也给了我们巨大的发展机遇。国有商业银行应该积极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第一, 意识国际化。商业银行经营的国际化首先是经营意识的国际化。国有银行的管理层必须深刻认识国际化经营对于国内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不进行国际化改革就不可能在全球金融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就不可能满足经济全球化后国内企业对金融服务的要求, 中资银行就将在未来的国际金融竞争中处于“客户边缘化、利润微薄化、人才低端化、产品陈旧化、能力萎缩化”的境地, 这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增大的影响力, 在世界经济中日益增长的份额是不相称的。

第二, 机构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的前提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开设相应的经营机构, 中国银行以服务奥运会为契机, 交通银行以服务世博会为契机,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都通过积极收购等方式在海外设立经营机构, 这使银行服务终端延伸到全球主要经济发达城市, 为国内及当地客户提供便捷和本地化的金融服务, 为业务的国际化奠定基础。但这一过程将是持续和长期的, 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银行的海外网点与中资企业的海外经营如何有效对接, 需要进行积极探索。

第三, 管理国际化。要实现庞大跨国机构的顺利运转, 管理机制和制度必须更加具备灵活性和规范性, 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情况和各国的政策环境。由于国际商业银行的业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为代表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远大于国内经营, 各国监管要求也与国内有很大不同, 国际化银行的管理体制必须与之相适应。

第四, 系统一体化。在机构国际化的基础上, 只有实现交易和管理信息系统国内外的一体化, 才能真正实现产品和管理的国际化。现在多数银行通过外包实现业务的信息化, 而且业务系统大多只基于人民币业务, 这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业务国际的需要。

第五, 人才国际化。国际化的管理离不开国际化的人才。在国际化改革过程中, 国有商业银行应重点引进具备多语能力、业务熟练、熟悉国外金融环境和制度、了解外国客户心理和文化特点的专业人才, 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并配置到适合的岗位, 使其成为银行国际化改革过程中最直接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第六, 产品国际化。目前, 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比重在全行业务中占比非常低。面对跨国资金结算、外汇交易、国际投资等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 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国际化产品, 以及提高自身国际业务的创新能力将是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中核心的环节。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中资银行体系的主体构成, 不可避免地要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 这是中资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要求, 也是银行自身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从目前国内银行开始的国际化经营看, 在人才培养、创新能力、管理效率, 认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 这些不足一方面严重制约了国有银行的国际化进程, 另一方面也使国有银行的的国际化经营活动面临潜在的风险。为了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 国有银行必须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系统更新、人才培训、产品开发等方面加快改革, 从整体能力的角度提高国际化水平, 从而保持在国际竞争中已经取得的优势。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

参考文献

[1]贺苗.外资银行本土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启示[J].经济问题, 2009, (1) .

[2]理查德.杰克逊.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人才引进[J].国际人才交流, 2009, (1) .

[3]郭颂.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 (理财版) , 2008, (12) .

[4]王伟藩.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化问题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 2008, (10) .

[5]马政.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 2008, (9) .

[6]葛兆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现实与挑战[J].农村金融研究, 2008, (8) .

[7]郑良芳.试论我国商业银行制定和推进国际化战略[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2007, (2) .

[8]恽铭庆.必由之路——中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和IT建设国际化改造[J].银行家, 2006, (11) .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第2篇

工商银行上市引起了世界瞩目,不仅因为这是今年以来全球融资金额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更重要的是,这家中国最大商业银行迈出上市步伐是中国银行业深刻变革的重要标志。在工商银行A+H同步上市之前,我国有两家银行刚刚分别完成了这一动作,一家银行登陆H股,一家银行则回归A股。登陆H股的是招商银行。9月22日10时,招商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又到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完成了自己的A+H之旅。反方向迈步的是中国银行。7月5日,这家此前已在港交所上市的银行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回归A股。

中等大小的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计划2006年内赴港上市,民生银行赴港计划也在紧张进行中。宣布上市战略的银行就更多了,北京银行已选定上市辅导投行准备上市,南京市商业银行和上海银行也启动了上市战略,本年度是个名副其实的银行上市年。

证券业分析人士认为,2006年是银行上市比较有利的时间窗口,香港市场对内地银行估值相对较高,A股市场经过股改洗礼后焕发活力,IPO(首次公开募股)也开始重启。

除资本市场的因素外,银行业人士认为银行掀起上市潮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资本的硬性约束,目前监管层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越来越严格了;另一个是国内银行要强健身体应对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因为今年12月我国银行业入世过渡期将结束,中外银行将同台竞技。

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吴晓求看来,上市对银行来讲有三个好处,一是在成熟市场上市利于逐渐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防范风险;二是补充核心资本,利于稳定经营;三是若是赴海外上市从长远看利于银行的国际化。

确实,实现A+H上市的商业银行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国际监管标准要求,同时,基于境内外投资者的要求,也必须具备与市场规模相适应的基础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金融监管高层对银行上市持支持鼓励态度。刘明康不久前说:“不论是在国内外所有市场上市都可以,上市将使银行面对公众投资者与证券市场监管当局的监督,这对促进公司治理、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都有好处。”

专家认为,银行上市尤其是境外上市前一般都会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引进战略投资者不论从资金角度、还是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办法、改进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来说,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不过,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上市仅仅是第一步。央行行长周小川就对此有清醒认识,在最近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他将金融机构改革分成“快过程”和“慢过程”。他认为,重组改制和发行上市是“快过程”,就像“上班搭错公共汽车,第二天就能改过来”,而公司治理、信贷文化、内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慢过程”,就像“学习一门外语,提高外语水平”,“不用三五年是不行的”。

从改革路径上来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选择的是“股份制改革和发行上市”。目前,“快过程”接近尾声了,但重塑竞争力的“慢过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有效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第3篇

一、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从根本上说,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从制度上保证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行为。因此,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进行改革,构建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的现代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商业性——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破除银行和政府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按照出资多少决定投资者在公司重要决策中的地位,保证法人产权的独立和完整,从而避免政府的直接干预,实现商业银行的企业化、商业化。

商品性——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国有独资形式,可以开辟新的资本来源渠道,提高资本充足比率,分散银行的经营风险,有利于进一步理顺银行、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使资金按照其商品的性质顺畅流通。

经营性——股份制企业形式之所以成为现代企业资本组织形式,还在于可以形成一整套有激励、有约束、高效率的企业经营机制。产权的多元化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更有利于建立起经营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即使是在国家控股的条件下,对企业的控股者(国家)也是一种制约。

二、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风险控制、业务创新、内控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现行产权体制是国有独资形式,这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但这种制度在产权方面有较大的局限性,在经营政策化、资产财政化、组织机构行政化以及现行产权制度,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一些同题,突出表现在: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虚设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其银行资源的使用、转让和收入的享用权都由国家所有,而国家作为所有者是非人格化的,导致银行产权虚化,产权约束主体虚化,极易形成“内部人控制”,造成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监事会作用发挥受到抑制,无法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约束。

2.国有股“一股独大”,银行经营自主权不足

产权的改革就是对国有独资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造,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但是,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始终未能改变,政府作为所有者仍可以对商业银行进行行政干预,国有商业银行仍然负担一些政策性职能,充当政府分配社会资金、调节经济的工具,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正常经营和决策。银行经营自主权不足,不能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及独立经济人身份来开展自己的业务,使银行的商业性徒有虚名。

3.存在大量不良资产

由于产权界限不清,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家的保护下,通过政策性的业务将自己商业性业务的风险和成本转嫁给国家而收益归自己,使国有企业的信贷风险完全由国家承担,致使银行不良资产越来越多。尽管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已经资产管理公司加以处理,但是,现有银行内部的不良资产数量依然巨大。

4.市场的不完全竞争状态

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核心在于明确界定金融产权,以产权改革为切入点,把银行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彻底分离。而产权改革的前提条件是有一个充分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存在。在银行业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近期很难改变,这就造成了一种金融市场不完全竞争状态,这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相矛盾。

5.信用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有国家信用的支持,以国家财力为后盾,老百姓已形成习惯性心理,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其安全性超过其他的银行。股份制改革改变了它的“国有独资”身份,形成由市场推出、由市场约束、也可由市场退出的机制。失去了国家信誉提供的信用保证,容易使存款人失去信心而形成信用风险。为了避免改革给存款人带来的恐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应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问题越来越急迫。

三、有效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与国有独资银行相比,股份制银行有较大的优越性。一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由股东出资组成,通过董事会行使职权,聘任经营管理人员,企业产权清晰,运营规范;另一方面,相对于国有银行而言,股份制商业银行也能较好地处理国家与银行、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国家不再直接调配商业银行资金,企业也不再把商业银行作为转嫁风险、套取资金的场所。所以,国有银行应借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验,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一条根本途径,为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可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着力构筑银行并购的制度环境

要把国有商业银行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适应市场化的金融企业,就要把它改造成一个国家控股的多元化投资的公司。

(1)调整产权结构,建立真正的公司治理体系

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将其改组为国有控股、各种非国有经济成分参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便明晰可交易的银行金融产权,便于所有者行使产权权益,并通过产权约束机制激发它们产生并购与重组的内在动力,推动其通过产权交易与其他金融机构在资源上进行优化配置。在股份制改造的同时,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权力分配制衡机制,明确股东、董事、经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责分配,规定公司议事规则和程序,并决定公司目标和组织结构,以及实施目标和进行监督的手段。在建立真正的公司体制基础之上,建立内控机制、风险防范机制,这样银行才能发挥作用,实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2)国有商业银行上市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是公司改造的高级重组,公司会更加社会化,更加公众化,让社会来进行监督,成为真正的市场化公司,这是我们真正的目的。首先,通过上市,商业银行可以实现股权多元化、分散化,促进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合理化,使各方参与主体都能对经营决策进行权衡和选择,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层起到制约作用。商业银行股权化有助于商业银行借助外部力量,推

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通过信息披露方式,还将进一步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透明化、信息公开化,受到社会各方的监督。其次,商业银行还可考虑引入外资的方式,引进新的国际战略投资者,逐步实现股权结构国际化。银行国际化发展离不开股权结构的国际化,从光大银行1997年引进亚洲开发银行和香港上市公司的实践看,不仅可以引进部分外国资金,更重要的是引进国际上领先的银行管理技术、先进的经营理念、良好的公司治理经验和较早地适应国际会计准则。

(3)改善制度环境

要大力改善商业银行并购的制度环境。这一阶段,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国有国控,从产权制度意义上讲,没有根本上改变“一股独大”的弊端,这也是由于金融风险的脆弱性,我们国家实行渐进式改革的要求。前期的并购只是为化解局部的金融风险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如果要进一步通过并购与重组来优化中国商业银行组织体系,则必须为此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第一,建立和健全银行并购的法律体系,尽快出台银行并购法、银行资产评估法、金融机构产权交易法等实施细则;第二,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避免因银行并购损害存款人利益,保护银行体系不受挤兑的影响:第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妥善安置银行并购过程中裁减人员;第四,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第五,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方便金融产权流动。

第二阶段:建立多种金融产权形式参与的市场化并购活动大规模铺开

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以及政府职能转变基本到位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并购与重组将进入到一个由并购双方依据自身利益和发展的需要,按照市场规则自愿、自主进行交易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并购重组活动将可能出现以下几种主要形式:一是强强合并,即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后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合并;二是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与业绩良好的新兴商业银行之间的联合,形成规模较大、机制灵活的银行集团;三是地方性商业银行之间合并形成区域性商业银行;四是各种优势银行兼并劣势银行;五是拓展海外市场的跨国并购。各种形式的并购将全面推动商业银行组织体系的优化重组,大幅度提高银行业的经营效益。

为应对国际银行业的挑战,外界的竞争压力将迫使我国商业银行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市场规则的不断完善以及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商业银行将顺利地利用产融结合式的并购,实现其全面的经济扩张,银行与工商等企业之间将从单一的债权交易关系演变为债权交易和股权交易交叉相联的关系。

(作者单位:长春市商业银行同志街支行)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探讨 第4篇

1 改革动因

自1949年建国以来,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大体有四个阶段:中国人民银行一元化领导的大一统阶段, 建立四家专业银行形成二元银行体系的专业化阶段, 通过成立政策性银行实现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阶段以及实现国有银行股份化的股份制改革阶段。

1.1 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过高

改革开放初期, 国家财政能力下降, 而经济中存在大量的金融剩余。国家优先发展农业、国有企业以及对外经济改革, 金融业承担经济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改革成本。在这种制度安排下, 国家、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结成了准内部交易, 节约了交易成本。随着改革的升入, 这种内化了的成本体现为巨额不良资产。随着改革的深入, 金融行业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1998年, 中央财政利用特别国债对四大国有银行注资, 补充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金, 剥离不良资产后的五年中, 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逐渐下降, 到2003年底该比率已不足5%。事实证明, 通过注资只能短期改善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 而问题的本质没有解决, 国有商业银行依然处在经营的低效率和大量不良资产的状态。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1.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不明确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由国家直接控制, 财政部的拨款是资本金的唯一来源, 产权结构单一, 资本金的补充速度跟不上其资产规模扩张速度, 不能使其充分发展。在这种内部化的制度下, 作为主要消费者的国有企业可以取得大量的资金支持和金融补贴, 信贷风险大量地转移到国有银行, 国有企业的损失转变为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同时, 国有银行产权主体虚化, 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不一致, 导致资金运用的责任主体很难落实;中央银行监管质量和效率的低下, 难以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作为银行经营者处于代理人的位置, 可以借承担政策性任务, 实施自利行为, 出现“内部人控制”和“所有者缺位”的问题。

1.3 国际形势的变动

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也是促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加速的原因。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下, 各国纷纷放松对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及国际资本的管制, 为促进资本的跨国流动提供条件。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 是由有组织的国际短期资本冲击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市场诱发的, 并通过国际传递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这场金融危机也使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很多负面情况暴露出来, 提高了我国对银行体系稳健经营重要性的认识, 促进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坚定了决策层推进商业银行改革的决心。

与此同时, 2001年12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金融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 更多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 国有银行面临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不良贷款比例过高、经营成本过高、承担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的存在, 也加速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

2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2003年,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入股份制改革阶段, 按照“降低不良资产、实行审慎原则的会计制度, 实行股份制, 再到上市”这“三步走”的改革步骤进行。由于产权结构单一, 国有商业银行无法成为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所以产权多元化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 通过给国有银行补充资本金, 国有产权退出, 引进民间资本、海外资本上市等, 建立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产权边界不明晰、资产权责不明、所有者虚化是导致国有银行很多矛盾的根源, 通过产权改革形成新的经营机制, 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成为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硬预算约束。

2.1 财务重组

财务重组是通过国家的支持与帮助, 着力于减轻以往债务负担, 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 具体包括注资、发行次级债以补充资本金以及为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对不良贷款进行处理。

2003年成立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 对国有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将不良贷款核销掉, 利用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资本金以及当年经营的利润等财务资源来实现。通过竞标, 实现第二次剥离, 主要是出售不良资产给资产管理公司。接下来, 国家动用了一定的外汇储备, 同时进行财政注资, 发行了一定量的次级债。通过采取这些措施, 使得四家国有银行的资产实现了重组, 不良贷款率大大降低到5%以下, 其资本的充足率超过了《巴塞尔协议》中8%的规定, 满足了监管要求。财务重组不仅是为了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状况, 而是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2.2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关键。产权结构不明晰是国有商业银行的问题所在, 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为了克服产权结构单一的情况, 实现产权多元化。根据现代企业要求, 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的各类要素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 ,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效率, 从而通过对国有银行产权改革解决由此导致的“所有者缺位”与“内部人控制”的问题, 治理结构的调整确保股东利益的实现, 确保国有商业银行严格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行事, 为上市奠定基础。

2.3 资本市场上市

上市是改变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重要步骤。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可以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增强资本实力, 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并且增加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约束, 促使上市的银行增加透明度, 使其真正成为市场化和企业化的经营主体, 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改善经营效率, 同时对我国银行业风险监控和监管的要求更高。

3 改革效果评价

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为接下来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未来的金融体系的改革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济指标的比较, 证明股份制改革是卓有成效的, 但其中也遗留和存在一些问题, 所以股份制改革的成果需要进一步深化。

3.1 改革成效

本文通过资产质量累指标 (不良贷款率) 、经营绩效类指标 (总资产净回报率) 、和审慎经营类指标 (资本充足率) 三个指标, 说明随着国有商业股份制改革的相继完成, 其经营绩效和竞争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说明国有商业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革是比较成功的。

(1) 资产质量指标。

不良贷款比例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 是考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不良贷款率= (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各项贷款*100%。国际通行标准认为, 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警戒线为10%。如表4所示, 通过股份制改革2003年后不良贷款在逐年下降, 并且近年来已经远低于2%。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2) 经营绩效类指标。

总资产净回报率 (Return onAssets, ROA) 用来衡量每单位资产创造多少净利润的指标, 是国际上考察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综合性指标。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净回报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从以下表中可以看出,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革后, 总资产净回报率得以提高, 代表着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和盈利水平在提升。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3) 审慎经营类指标。

资本充足率是反映银行最基本的损失承受能力的指标。《巴塞尔协议》中要求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资本充足率= (资本/风险加权资产) *100%。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四大行经过财务重组, 资本充足率都得到明显上升, 虽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有所下降, 近年来已经逐渐提升。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

3.2 股份制改革遗留和产生的问题

(1) 工行、建行和中行引进的投资者, 是具有较强短期趋利性的财务投资者, 其有可能蜕变为投机者的风险, 同时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的控股, 金融服务的市场份额会进一步丧失, 不利于我国银行业的稳健经营。

(2) 公司治理结构有待改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仍然需要注重加强公司治理, 在激励约束、经营水平、有效监督等方面, 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尚未完全分离, 国家仍是国有银行的大股东, 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和制衡机制, 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有效激励仍是需要强调的重点。

(3) 金融监管难度增加。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 多变的股市加大了稳健经营的风险和有效金融监管的难度。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意味着经营货币的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融合, 一旦出现汇率和利率大幅度波动, 极有可能相互影响。为此, 需要金融机构进行更有效的监管。

4 总结

在2013年国有银行英国《银行家》杂志“2013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 四大银行均在前十名, 其中工商银行排在第一位。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提高、银行功能日益完善、其开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可以看出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同时,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并没有结束, 历史上没有什么改革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还面临着更多竞争和挑战, 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 我国商业银行在体制、机制、管理水平和竞争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国有企业始终是两难的结合体, 在国有和企业之间始终要权衡角色, 仍然需要十分注重加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奠定了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基础,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耿庆峰.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J].发展研究, 2007, (4) .

[2]郭熙保, 胡芸.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当代财经, 2003, (5) .

[3]刘元, 王亮亮.商业银行改革问题与对策[J].中国金融家, 2012, (4) .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 第5篇

[摘要]我国国有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在支持经济发展、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等方面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银行改革势在必行。国有银行改革的难点在于:国有银行并不是独立运作的经济单位;国有银行受政府干预较多,缺乏经营自主权;国有银行债务负担沉重等。国有银行改革应采取的措施有:妥善处理不良资产;实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等。

[关键词]国有银行;体制改革;股份制

一、国有银行商业化的难点

现有银行转化为真正的商业银行是在我国建立与完善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之一。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原因,我国现存的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过程面临许多内部困难与外部障碍。主要难点可以简要的归纳如下: l.国有银行并不是独立地按照市场原则运作的经济单位。在实质上,国有银行是政府的下属机构,其人事权、经营权都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与干预。在业务上,国有银行直接受到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执行政府规定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还不能独立地制定与执行其商业性经营目标。在内部人事管理上,国有银行采取政府行政部门的结构与级别,使得政府能够直接干预国有银行的重大经营决策来实现其对国有银行的有效控制。因此,作为政府下属机构的国有银行不可能以追求利润最优化为其管理目标,其经营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协助实现政府既定的经济政策,银行所承担的许多政策性贷款不仅不能盈利,甚至往往成为问题贷款。

2.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中央到基层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其分支行的,而不是按照经济区域划分的,所以易受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银行的经营自主权,影响了其经营目标的实现。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或提供担保”,但由来已久的行政干预,不可能一下子消失。同时银行的地方分支行亦表现出很强的地方化色彩,往往有着强烈的动机与地方政府合作,占有更大的信贷规模与信贷资金,而将资金风险转移到银行总行,从而有可能产生大规模的信贷风险与损失。

3.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无限制与无约束的信贷造成银行沉重的债务负担。在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大量长期亏损的企业不得不依靠国有银行贷款未得生存。尽管国有企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份额逐年降低,但国有企业仍稳定地获得国有银行80%以上的贷款。国有银行的亏损使相当一部分银行信贷陷入了发放贷款——无法回收——再贷款——再无法回收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了银行不良资产负担日益沉重及银行效益不断下降。

4.国有商业银行在存贷款与结算业务方面处于垄断地位。尽管近年来各国有银行间的业务出现了某些交叉,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国有银行仍在传统业务范围上有着明显的分工。同时由于新开办商业银行的弱小和严格限制外国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开展览内本币业务,国有专业银行对市场的高度垄断使中国的银行业缺乏竞争机制,严重地阻碍了银行管理的改善及商业化进程。并且,国有银行基本沿袭计划管理的方式,缺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效经营的运行机制与方法。

5.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上升与利率管制并存构成了不利于国有银行商业化经营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中央银行实施对名义利率管制政策限制了银行对于价格水平波动做出灵活反应与调整,从而导致了银行经营往往在负的实际收益率的情况下进行。

6.市场发育不健全和法律环境的制约对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产生不利影响。没有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并辅以法律的保障,就无法保障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及有效运转。

二、深化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措施

1.推行股份制改革。(1)清产核资,进行合理产权界定。将国有资产与银行自有资产进行界定。原国家无偿投入的资本金,国家拨改贷收回的资金,其他应划归国家所有的资产都是国家资产;银行上缴税收和上缴利润后的利润留成所形成的资产和财产应属银行自有资产。(2)允许银行公开发行股票(包括优先股和普通股),鼓励企业、个人对银行投资。这不仅可实现银行产权多元化的改革目标,同时还可以解决银行资本金缺乏困扰我国银行业的重大问题,对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解决银行不良贷款均有帮助。(3)改革银行内部产权结构。可试行以下措施:先对条件较好或较成熟的分行进行改造,将其改造成为总行控股下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分公司式股份制银行。原中央财政拨给银行由其所属分行占有的铺底资金转化为该行的国有资本金,占有总行的自由资金转化为银行法人资本金。前者属于国家股,后者属于银行法人股。在这个前提下,吸收其他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和社会公众参股,从而形成一个多元化股本结构。

2.尽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尽快建立起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经过股份制改革,推进完善领导体制改革,将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进行分离,银行董事长不能兼任行长,银行董事长由国务院任命,由董事会采取招聘竞争的办法选行长。同时必须政企分开,改变政府行政干预和对国有银行负无限责任,使其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按照金融风险企业的特点、信贷资金运动规律、《商业银行法》和国际金融业对商业银行的有关规定及要求运营。

3.尽快建立和完善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灵活经营机制。推进内部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由现在的支持性组织向企业家性组织与协作性组织融合,使完成银行经营目标与责权利紧密结合,实现按业务量计酬,并严格执行授权管理制度,对经营管理好盈利多的分支机构实行重奖,对贷款损失多和经营亏损的分支机构追究经济责任和重罚。

4.尽快建立现代化科学管理制度。金融企业科学管理必须围绕推出金融服务新产品,改善对客户服务,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内部管理,有效节支、增加盈利而展开。实现信息技术与开拓金融业务紧密结合,采用信息技术改造银行业务流程,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金融产品。同时,加快建设以业务处理和监管自动化、管理决策科学化为目标的金融电子化新体系,加快发展无人银行、网络银行,以抢占金融服务竞争的制高点。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第6篇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组织体系;对策

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现状

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具有主体地位,2002年末全国金融市场份额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款约占62%,贷款占59%,结算类业务占80%。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由此而引入国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国将在5年内向外国银行开放所有针对个人和企业的金融业务,外国银行在中国正式享受国民待遇,可以与本地银行在各个领域展开公平竞争,包括争夺本地的人力资源。鉴于目前微薄的利润率,狭窄的业务范围和相对低下的服务层次,国有商业银行在外资银行纷纷涌入中国之后能够继续生存的希望的确很小。如何迎接WTO带来的挑战?如何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首先应该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资本充足率较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部门的信贷基金、专项基金和利润追加,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核心资本构成;除了按规定提取的少量呆账准备金外,基本上没有附属资本。1995年我国银行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即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的比率。但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按照国际标78计算,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不足8%。1995年,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94%、6.29%、7.27%和5.08%。

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银行利润日趋下降,完全靠自筹途径补充资本金比较困难。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1998年财政部发行了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到2000年,由于贷款膨胀和经营效率低下,资本充足率又迅速下降到只有5%左右。

与国外大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明显偏低,风险承担能力仍然较弱。当然,中国大陆国有商业银行拥有一定程度的国家信用,在高的资本乘数作用下,资本较少的银行同样可以实现较高的资本赢利水平,从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外国银行的大规模涌入,国有商业银行的国家信用也在不断减少;国有商业银行在较低的资本充足率下运行必然会面临很大经营风险。

2. 经营规模过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处于高度集中地位;其存款和贷款额占国内银行业的份额到1999年高达87%和83.9%,资产占比和资本占比均达到80%以上。这表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金融体系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在1989~1996年间,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一直在扩大,但1997年首次出现了收缩的趋势:1997年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数出现下降;1998年国有商业银行的职工人数开始下降。即使如此,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还是过大,网点过多的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最大银行每一网点服务的居民人数为4300人,英国为3700人,中国仅为2713人;显然,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效率明显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国有商业银行规模过大、银行网点密集程度太高所致。

3. 盈利水平。沉重的历史包袱以及银政、银企关系不清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2000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了按照一级资本对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排名榜。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排名分别居第10、20、21和32位,其中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比1998年提高了68和33个位次。但在反映经营效益的指标方面,国内银行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花旗银行(7169.37亿美元,排名第一)、美洲银行(6325.74亿美元,排名第二),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作比较中可以看出,在毛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方面,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比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都低得多,大约相差8~10倍。

4. 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自1999年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4家资产管理公司(AMC)成立以来,先后从四大商业银行和开发银行收购了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部分不良资产剥离后,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平均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为了严格控制不良贷款,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强化金融监管的措施,建立了不良贷款监测系统。国有商业银行也进一步加强了信贷内控管理,健全了贷款发放和贷后管理责任制。由此,银行信贷资产的存量和增量风险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化解和抑制。

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容乐观。据人民银行2001年11月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部分不良贷款剥离至资产管理公司(AMC)之后,到2001年9月末,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本外币贷款为6.8万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为1.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6.62%。其中,实际已形成的损失约占全部贷款的7%左右。目前,人民银行的目标是“十五”时期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平均每年下降2.3个百分点。由于国务院已决定不再对四大商业银行追加剥离不良贷款,现有不良贷款由商业银行依法处理,即1.8万亿元的不良贷款要由商业银行自行处置、消化,因此这笔存量的不良资产假如综合回收率低于40%,则贷款损失将超过四大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金。

三、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对策

1. 以产权改革为先导进行制度创新。在目前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状态下,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一般认为是比较切合中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实际的。实行股份制比国有独资制的优越之处在于:(1)股份制产权制度适应商业化经营的要求。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银行和政府之间不再有行政隶属关系,而是一种资本关系,达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的。只有按照出资多少决定投资者在公司重要决策中的地位,才能保证法人产权的独立和完整。要避免政府的直接干预,实现商业银行企业化、商业化,就必须改变其国有独资的产权结构。实践证明,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尽管它们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也都是由地方政府或国有金融机构、国有大型企业持有,但由于采取股份制形式,实现了产权多元化,产权关系清晰,具有明确的、独立完整的法人 财产权,它们可以打破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其经营活动也较少受到分支机构所在地政府行政干预;(2)开辟资本金来源渠道,提高资本充足比率,分散经营风险。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国有独资形式,可以开辟新的资本来源渠道,分散银行的经营风险,有利于恰当调整银行、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3)有利于形成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机制。股份制企业形式之所以成为现代企业资本组织形式,还在于可以形成一整套有激励、有约束、高效率的企业经营机制。产权的多元化比产权的单一化更有利于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更有利于建立起经营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即使是在国家控股的条件下,由于其他股东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中对企业经营影响的存在,特别是有权转让股份,这对企业的控股者(国家)也是一种制约。

2. 以前瞻思维为指导进行技术创新。面对信息技术对银行业的冲击,银行必须及早确立发展策略,以尽量减少经营环境变化对自身的不利影响,并力争建立在未来竞争格局中的主导地位。首先,银行应大力发展金融电子化业务,适应客户需求的转变。金融电子化、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银行业必须对之善加利用,充分利用科技的进步改进经营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次,针对数字时代经济模式的特点,银行应及时对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再造以适应变化和激励创新。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银行可发展功能交互式的业务流程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重组内部组织结构则可以提高银行营运和捕捉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敏度,并改善经营中的管理报告体系,从根本上重塑银行的竞争优势。

3. 组织机构体系的创新。商业银行有两种典型的组织机构体系:“科层制”结构和“部门制”结构。世界各国的大型商业银行,有的选择“科层制”,有的选择部门制,还有的两者混合。在 规范的“科层制”中,组织机构体系理论上讲是高效率的。而在“科层制”与“部门制”的比较中,“部门制”是发现了“科层制”中效率问题而产生的,它表明“部门制”对于“科层制”的某种替代功能,但并不表明实行部门制就一定具有高效率。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和客户资源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在全国范围之内,对同一集团客户整体提供统一、标准的服务成为了银行组织机构体系重组建设的一种推动力。从长期来看,它使得按照业务种类来设置部门制的机构体系代替“科层制”的组织体系或者实行混合式的组织机构体系具有了某种必然性。

4. 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组织机构;二是决策及高级管理人员控制;三是业务控制。商业银行要在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基础上,对包括本外币的所有表内、表外业务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与风险防范制度;四是会计制度;五是授权审批制度;六是合规性、合法性与反欺诈控制;七是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与计算机风险控制系统。

5. 实行混业经营银行制度,全面提升金融功能。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分工演进已经在实现金融功能最优的基础之上,通过银行、证券等部门的混业协同,取得了成本领先和竞争优势。从我国金融发展的角度来看,混业经营意味着微观上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将得到重整,提升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银行、证券和保险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通,增加流动性,增强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郭熙保,胡芸.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当代财经,2003,(5).

2.万建华,陈建.2000—2001: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展望.金融研究,2001,(5).

3.吴敬涟.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世界经济论坛,2002,(4).

作者单位:汪泳,南京大学商学院;刘卫东,汇丰银行广东数据中心。

经济转型要求国有银行改革 第7篇

关键词:政府主导,国家垄断,经济转型,国有银行改革

自1950年我国国有银行体制建立以来, 银行体系一直是政府主导, 当时的出发点主要是为支持重工业发展战略, 支持没有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 代价是银行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 针对其改革一直没有停止, 但似乎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即使股份制改革以来, 银行不良贷款比重在下降, 但也主要是由于信贷规模的扩张所致。政府主导型金融体系是在特殊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曾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其缺陷也十分明显。

一、政府主导型银行体系的主要缺陷

政府主导型金融体系导致社会资源的低效率耗散, 由于利率长期低于市场均衡水平, 银行对项目的筛选功能和风险补偿功能缺失, 导致资源低效率配置和不良资产积累。政府主导还导致金融业呈现结构失衡的低效率增长, 在高达3%利差补贴的保护下, 各家银行的利润与信贷规模成正比, 于是各家银行积极竞争优质客服, 尤其是向政府背景的企业和项目倾斜。国家的干预导致二元金融结构, 出现抵押品行业、国有垄断行业出现流动性过剩, 投机过度, 资产泡沫局面。但是抵押品少的行业, 民营企业和高新企业则存在流动性不足, 致使其发展受阻。国家垄断经营导致市场主体的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通过政府担保机制和银行总分行机制向国家转移, 致使政府税收收入更多用于弥补金融机构的窟窿, 未能更多投入公共服务领域。

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而导致的不良贷款在我国的银行体系只占很少一部分, 政府对银行的指令性政策贷款是银行不良资产的最主要来源。据中科院经济所估计, 政策性贷款在20世纪90年代占国有银行贷款总量的35%左右 (课题组, 1998年) 。林毅夫等 (2004年) 认为, 中国国有企业承担着两种政策性负担:在赶超战略下投资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战略性政策负担;承担过多的冗员和福利的社会性政策负担。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80%由政府干预所致 (周小川, 2004年) 。

二、历次国有银行改革回顾

“放权让利”改革使国家财政功能下降, 金融因素特别是国有银行体系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量, 经济发展进入“金融支持型”阶段。国有银行体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国有银行业积累了相当数额的“不良贷款”。对此开展了一系列改革。

1993年11月, 首次提出将国有银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分离, 1994年, 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 企图使国有银行脱离原有的“刚性依赖”, 使信贷行为遵循市场规则, 形成自我约束机制。但此番改革除了派生出三家新的国有金融机构, 国有金融体系没有出现实质性变化 (张杰, 1998年) 。

1995年出台《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但由于“经济体制并不能仅由立法而加以改变” (Chow, 2002年) , 两部银行法的出台也未能从实质上改变国有银行制度 (Chow, 2002年;Anderson, 2005年) 。

1998年, 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计入国有银行的“负债账户”, 这是国家首次为国有银行补充资本金。1999年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四大行剥离的1.4万亿问题贷款。但中央银行的救助没有收到应有效果, 反而助长了“道德风险” (唐旭, 2005年) 。到2002年6月, 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又高达1.7万亿元 (吴敬琏, 2003年) 。

2003年12月, 国家用外汇储备为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再次注资。2005年, 三家银行又陆续上市。2010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上市。但国家的信用担保作为无形资本继续“滞留”于国有银行, 意味着国家先前做出的风险救助承诺依然有效, 国家也就不能贸然放弃对国有银行的金融控制。2006年初, 金融改革最高决策层明确宣示国家对国有银行拥有“绝对控股权”, 从而默认了历时近10年赎回无形资本改革的努力无果而终 (张杰, 2008年) 。

历次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原因在于都没有改变国家垄断的局面。我国国家垄断和过渡管制主要是因为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刚性所致, 工业化战略未能及时退出, 与之配套的行政管制型金融体系未能适时转型, 金融监管部门系统防范功能和金融发展审批权之间存在内在冲突 (潘英丽, 2010年) 。

三、经济转型对金融转型的内在要求

王一江、田国强 (2004年) 指出, 强政府是银行不良资产大量发生的本质原因。世界银行 (2001年) 指出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 政府对银行注资几乎都错失了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鼓励银行审慎其未来行为的重要机会。当然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IMF, 1997年;米什金, 1995年) , 国家不可能完全退出金融体系, 有必要充当最后的贷款人, 以及为金融系统提供国家信誉的支持, 防止金融系统对宏观经济造成大的冲击。

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日益壮大, 非国有企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 而且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实力增强, 可以而且应当同民营企业在同一水平竞争, 就要去改革金融体系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 将金融部门作为独立部门为各种主体平等服务, 充分发挥银行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上的优势, 发挥好筛选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 最有效率地配置稀缺的金融资源, 而不是将金融作为政府支配金融资源的“财政性”安排。

参考文献

[1]钱颖一.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改革.[J]经济研究, 1995, (3) .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第8篇

一、政府动态效用函数提出的理论基础

理解制度结构的两个主要基石是国家理论和产权理论。其中, 国家理论是根本性的。根据诺斯的理论, 国家无论是追求租金的最大化还是社会产出的最大化, 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体现, 这与国家内部的暴力潜能在公民之间分配的平等程度有关。笔者认为, 诺斯所讲的这两种性质的国家是两种极端的情况, 因此与之所对应的暴力潜能的分配程度也是两种极端, 而现实中, 这种分配程度是许多介于两种极端之间的状态, 因此国家的行为目标模式也就不再是简单的去追求租金最大化或产出最大化这样非此即彼的状态, 那么租金偏好和效率偏好都应纳入国家的总效用函数中, 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和环境中, 对于租金偏好和效率偏好的重视程度不同, 即赋予的权重不同。正如黄少安 (1999) 指出, 事实上这两种目的是统一的或基本上是统一的, 因为都在国家这个“经济人”的成本—收益核算范围内, 两者都是它所追求的, 都是对国家有利的, 只不过一个是直接收益, 一个是间接收益, 因此作为经济人在大多数情况总是必然在两种收益中寻求一种均衡, 从而使垄断规模程度停留在某个边际上, 实现一种两种目的或两种收益的“边际均衡”。短期来看, 国家会更多地追求租金最大化, 但也会顾及代表效率的一些经济指标, 虽然有时候效率有关指标的优化表面上看只是政府追求租金最大化的副产品 (张宇燕, 1996) , 但都应该纳入国家的总效用函数中。“但我们会立即注意到这种结果一定是不稳定的, 因为技术的变化、更有效率市场的拓展等等, 改变了相对价格和选民的机会成本, 最终导致与产权的基本所有权结构的矛盾。”“在与更有效率的邻邦相处的情形下, 相对无效率的产权将威胁到一个国家的生存, 统治者将面临着或者灭亡或者修改基本的所有权结构以及社会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生产率的选择。” (诺斯, 1980) 当政府开始实施产权改革, 必然会伴随有租金偏好权重向效率偏好权重的转化, 那么政府会对改革过程中的租金偏好和效率偏好的变化进行全程把握, 使得产权改革的整个过程的当前和未来的总效用最大化, 因此,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现实路径———政府效用函数动态结构变化在现实中的体现

如果将理论分析具体到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显然, 政府的目标 (这里为简化, 暂不考虑地方政府和政治银行家的效用函数) 中包含“直接控制金融以获取租金最大化”、“金融安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相对合理的产权结构”、“宏观调控有效性”等指标, 第一个指标代表租金偏好, 而后四个指标代表效率偏好, 同时, 函数中还包含一个外部约束变量:国际金融环境因素, 如金融危机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对逐步开放银行业的承诺等。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正是政府效用函数在外部约束条件下租金和效率偏好权重变动的体现。

1. 第一阶段 (1978—1994) :

改革初期, 经过银行系统行政和商业功能的初步分离, 大一统的金融体制向二元型金融体制过渡, 形成了高度垄断的国有金融体系, 中央政府处于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 在现实中就表现为国有金融体系在改革之后的迅速膨胀以及国家强烈的货币化意识。

伴随着国家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放权让利和经济的日益市场化, 金融剩余与金融资源日趋分散化, 国家财政支配能力迅速下降, 同时在改革之初, 中国的金融系统很不发达, 货币存量只相当于GDP的25%, 这样的低货币化经济起点促使政府在寻求重新获取和控制经济资源的途径中会很自然看到一个低货币化的经济向高货币化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蕴藏的巨大的金融资源含量。因此, 通过扩大国有金融产权来获取规模巨大的货币化收益和金融剩余成为政府在当时的必然选择, 这不仅改善了国家财政收入支配力量弱化的情况, 同时保证了对国有经济的金融支持及其持续增长。显然, 这一时期政府动态效用函数中租金偏好权重较大。

随着国有银行对财政制度替代格局的持续, 国有金融产权规模的不断扩大所导致的委托、代理链条加长产生了较高的控制成本。同时, 1985年, 国家实行“拨改贷”制度, 信贷管理体制由“差额包干”过渡到“统一计划, 划分资金, 实贷实存, 相互融通”, 这一制度的实施给予了专业银行很大的金融自由, 但同样是由于国有产权内有效的产权代理机构和治理结构尚未找到, 专业银行的信贷行为除了受到国家政策性贷款和行政干预等不利约束外, 其逐利活动并不受内在经营约束, 再加上以公有金融产权为依托, 其风险可以外在化, 因此在高获利机会的诱使下就会产生大量的商业性呆账。在1979—1991年, 国家控制金融的收益一直大于成本, 而从1992年开始, 国家控制金融的成本迅速上升, 1995—1996年控制金融的净成本高达16 570.92亿元, 张杰 (1998) 的研究表明, 从1988年起, 国家控制金融由主动转向被动, 1992年国家控制金融的成本首次超过收益, 政府效用函数结构从此发生转变, “直接控制金融获取租金最大化”的租金偏好权重下降,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宏观调控有效性”等效率目标地位上升, 国有金融机构进入了商业化改革阶段。

2. 第二阶段 (1994—1998) :

1994年, 政府开始实施“贷款限额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新体制, 标志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该体制提高了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加强了金融安全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改善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同时,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在此期间也实现了从直接到间接的转变。1993—1994年中国通货膨胀率分别高达13.2%, 21.7%, 针对该情况, 政府通过贷款规模控制, 查处乱集资、乱拆借等违规行为, 调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等一系列措施, 终于使通货膨胀率在1996年有所回落, 在此之后, 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初步形成了一套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以简介调控为主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1998年, 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国有银行的贷款规模管理, 从1月1日起, 政府决定取消指令性计划, 实行指导性计划, 至此, 中国以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基础建设基本完成。

3. 第三阶段 (1998—) :

2001年中国加入WTO, 并就金融业的开放时间表作出承诺, 随着“时间约束”和“巴塞尔资本协议约束”效应的趋紧, 外部金融环境变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国有银行实施体制改革使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此, 首要的问题就是满足资本金充足率的要求, 并解决不良资产问题。2003年末, 政府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名义以450亿外汇资金作为新资本金注入国有银行, 以改变其资本结构满足8%资本金充足率的要求, 同时以此替换出来的财政部所拥有的资本权益启动了中建两家银行不良贷款的大规模核销运动。这次的注资为国有银行产权结构调整奠定了一个良好的财务基础。“从现实情况看, 未来五年, 中国商业银行要在竞争中保持市场份额的基本稳定, 仅贷款规模每年至少需要增加万亿以上, 按照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每年需要增加资本金500亿 (葛兆强, 2004) 。因此, 扩充资本金补充渠道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但是单纯依靠财政注入和传统补充方式显然具有不可持续性, 直接控制金融的成本大幅上升, 超过收益, 政府面临的租金偏好追求再次受到威胁, 在外部金融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 “提高银行业竞争力”, “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金融安全”等效率指标的地位逐渐上升, 因此, 推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转换, 实现上市融资成为必然的改革逻辑。

三、结论

政府的推动在中国金融业的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将其具体化为政府行为效用函数内在结构变化这条主线, 以理清其中的脉络。政府每一次较大程度的改革, 都是将其对于租金偏好的权重向效率偏好的转移, 具有动态结构变动的特征。

摘要:国有商业银行经过多次改革已经实现部分上市, 其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政府的作用, 因此, 政府行为成为一条理清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脉络的重要逻辑。以诺斯的国家理论为基础, 提出政府的动态效用函数, 政府在改革中会存在从租金偏好向效率偏好权重的转移。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就是政府效用函数结构发生动态变化的过程。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政府效用函数,动态

参考文献

[1]易纲.中国的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1984—1993[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6:104-105.

[2]R.科斯, A.阿尔钦, 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12-16.

[3]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J].湘潭大学学报, 2001, (12) :12-17.

[4]张宇燕.国家放松管制的博弈——以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的创建为例[G]//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1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197-198.

[5]张杰.中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164-165.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第9篇

一、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部通的因素都有可能给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风险。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当中比较常见的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当中最为常见的是信用风险。大多是由于借款人没有按时归还贷而造成的, 这些违约行为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比重大大的上升, 严重的影响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银行信用体系, 这就使得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贷款人携款逃走的情况时有发生, 给银行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2. 流动性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常常遇到流动性风险。在商业银行当中主要依靠存款作为贷款的资金, 而当前长期贷款和短期的存款的矛盾导致银行的资金往往不足, 这就使得银行面临着比较严重的流动性风险。这种情况目前在我国尚没有遇到, 这是因为我国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具有较高的储蓄率, 且商业银行有国家作为后盾, 因此具有很强的信用。但是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的深入进行, 导致国有商业银行逐渐的成为自负盈亏独立经营, 这就使得改革之后的银行不再有国家的支持, 这使得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将面临着流动性的风险, 应该提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3. 经营风险

银行的经营和日常的管理都是由相关的管理人员来进行的, 管理人员由于工作中发生失误, 从而给银行带来一系列的损失。由于我国的银行贷款大多针对的是企业, 这就使得银行业务比较单一, 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相对比较的弱。一旦企业发生大范围的倒闭或者是亏损, 那么会导致银行无法回收贷款, 造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二、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金融市场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信用市场。在金融市场中, 各个市场主体主要通过信用来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而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单位, 对于信用的依赖性更大。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国有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当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管理制度不科学, 管理结构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信用主要依靠国家各种规章制度来进行维持, 但是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往往跟不上发展的形势, 而且很多的制度在执行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相关的监管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 这就导致平时各个部门之间交叉管理, 相互制约和牵制, 降低了监督的效果和效率, 而一旦出现问题, 则会相互推诿, 没有单位敢于承担责任。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 在制度上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导致经营管理中效率低下, 无法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就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迫在眉睫。

2. 风险预警体系不完善, 风险量化体系不科学

当前我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尚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相关的风险预警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量化科学体系, 这就导致不能跟及时准确的预测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 及时能够预测也不能够得到准确的数据, 因此也无法对风险的大小进行科学的评估。这就导致不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减少金融风险的发生。

3. 奖惩机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构架不完善

奖惩机制不健全的原因主要在于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指标是绩效考核的主要标准, 而风险管理指标所占比重很小。这就使风险管理缺乏了动力, 挫伤了员工预防风险的积极性。目前还存在有章不循, 违章操作的现象, 并且还存在国有商业银行对分支机构管理松、绩效考核不合理的现象。风险管理构架的不完善表现在:一是基层行或没有专门的机构或没有配备专职的人员, 或缺乏高素质的风险分析和监控人员;二是对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清, 风险管理部门主要从事组织五级分类和责任认定工作, 仅被看作是附属于前台经营的服务性工作, 一些额外的牵头和汇总工作占用了其大量的工作精力和时间;三是对风险管理部门的定位不明确, 缺乏对同级经营部门行使风险监控的权利。

三、改善风险管理的建议

要实现商业银行的合理发展, 就要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制度的变革经验, 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核心在于把银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彻底分离。为此, 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一方面, 防止所有者对经营者权力失控, 避免“内部人控制现象”, 另一方面, 激励经营者在不损害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 追求银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定是我国经济建设稳定发展, 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因素, 因此改善风险管理的意义重大。我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指出, 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 要以“三防”、“两提”、“一改”为重点。我们可以将其观点细化为以下五个方面:

1. 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建立风险管理文化, 能够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全体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工作氛围, 在充满风险管理氛围的工作环境内工作, 能够有效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 增强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同, 为商业银行开展有效地风险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风险管理文化的建立要求商业银行在实施经营运作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忠诚、守信的工作原则, 时刻保持风险防范意识, 将风险管理工作融入到商业银行的日常管理当中, 将风险管理工作与银行的经济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重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工商银行还必须进一步提高对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努力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水平, 逐步贯彻落实风险管理理念, 同时还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够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体水平。

2. 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 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改善风险管理实施的制度基础。国有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根据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 建立规范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设立商业银行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经理层, 明确划分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 以科学、高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各方独立运作, 有效制衡, 以保证银行的有效运作。

3. 健全内部控制结构

银行所从事的业务是承担风险的业务, 因此, 国有商业银行应建立识别、评估及监控全面风险的内部控制结构, 完善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中心, 以总行、分支行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为执行机构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委员会是代表董事会的最高审议决策机构, 是由独立董事和相关高级管理人员参与的内部风险控制机构。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是监督各种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执行, 开发风险管理技术, 组织对越权授信的尽职调查, 风险评审, 对业务部门和下属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管理、检查和监督。

4. 完善稽核检查制度

首先, 应建立独立、垂直、具有监督权威的内部稽核部门, 坚持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监管。其次, 应建立合理有序的内部稽核检查制度, 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来保障稽核效果, 确保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依法合规。第三, 改进传统的稽核方式, 要设置科学的量化监控指标体系, 科学反映监控对象的主要内容, 提升稽核工作的水平。

四、总结

我国商业银行要抓住这次改革的有利契机, 针对金融风险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与研究, 充分发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不足, 同时还要积极的吸收借鉴国外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 对我国风险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加以改善, 努力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实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海云.试论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过程中的金融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 2009 (02)

[2]蒋波, 刘小红.对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 (12)

[3]吴晓雄.金融风险管理基础与前沿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第10篇

一、坚守会计管理原则, 推动管理规范化

国有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模式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一) 核算与管理并重原则。

银行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要讲求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 为企业记好账、为客户服好务是无可非议的。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 单从财务核算上做文章是不够的, 还必须运用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对经营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二) 内部核算与外部核算并重原则。

银行会计不同于其他行业会计, 它一方面要核算银行本身的业务活动, 同时, 由于银行的大部分业务活动是由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营活动引起的, 这就决定了银行还要核算、反映和监督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的资金活动情况, 为其提供各项支付结算服务。因此银行必须在搞好内部核算的同时, 加强对外部核算的控制、监督和管理, 确保营运资金安全。

(三) 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与事后监督并重原则。

事前规划是对银行未来的会计活动进行科学的安排与筹划;事中控制是银行对日常会计活动进行严密的监控与跟踪, 按照岗位分离、相互制约的内控原则, 加强对财务核算、支付结算等整个会计活动过程的控制, 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风险和隐患;事后监督是银行对已经完成的会计业务进行检查、复核和把关, 通过事后监督可以发现和纠正会计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 从而实现完善制度、规范操作、化解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会计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环环紧扣, 缺一不可。

二、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 银行内部应该设一套以明确责任、相互制约、分工协作为原则的严密有效的组织机制。

首先应严格岗位分工, 因事设岗, 因岗定人, 每位员工按各自工作的性质、权限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其次在自我检查监督, 自我控制保护的基础上, 各职能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岗位之间设一套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牵制机制。第三, 应注意组织机制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防止出现随着管理人员级别的升高其所受内部控制的约束力越小的情况出现, 加强从总行到各级分行、支行的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自身监管和对下级的监督, 以有效防止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舞弊行为。第四, 在设置岗位的时候应注意度的把握, 不能脱离现实过于强调严密性和完整性, 应尽量简化机构和人员, 简化程序和手续,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二) 、逐步完善财务会计制度。

会计部门是银行内部的第一监控部门, 应首先保证各项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帐务处理的准确性, 通过完整的帐务体系发现问题, 监控各项业务操作。其次应重视事前的财务分析和预测, 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测监机制尚不完备, 事前、事中的预警、预报机制差, 因此应该建立起定期业务分析、信贷资产质量评价、资金运用风险监测制度, 建立定期实物盘点、各种帐证帐表的对帐制度以及业务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制度。第三, 建立起各级会计主管人员责任制, 会计机构要有充分的独立性, 会计主管同时对主管行长和上级会计主管负责。第四, 建立会计重要岗位离岗审计和岗位轮换制度, 要定期对重要岗位进行审计和轮换, 以便发现隐患, 及时解决。第五, 制定电算化会计管理制度, 防范电算会计风险。缩短联行对帐时间以便及时发现联行资金案件, 同时电脑管理系统的设计人员与操作人员及相关的业务管理人员应分开各行其是, 从而消除人为的随意性而导致的业务风险。

(三) 、改革内部稽核机制。

目前内部稽核部门对监督各项内控制度的落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 普遍存在临时性、特殊性和应付性稽核。然而对内控制度进行再监督的内部稽核制度是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核心, 也是确保各项内控制度落实的关键, 因此改革内部稽核机制已显得日益重要,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 为了保证内部稽核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实行对总行法人负责的内部稽核制度, 建立总行领导下的分支行稽核负责制, 赋予总稽核相应的职权, 直接对上一级稽核部门负责。其次,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稽核队伍。可以通过一系列高待遇吸引德才兼备, 有一定水准的人员, 同时要实行严格的工作考核, 奖罚制度, 保证高水准的工作质量。第三, 完善稽核监督功能, 稽核部门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应及时将检查评价的结果反馈给最高管理层, 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评审改进, 以增强内控机制的有效性, 同时还应该由事后稽核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稽核转变。

(四) 、建立完整、迅速、安全的信息系统。

首先,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 建立灵敏的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 使各项决策和业务经营活动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支持基础上;利用各种信息及时调整业务经营方针和发展策略, 加强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和主动性;管理行可以通过电脑联网及时获得信息, 通过分析经营行报送的统一的财务报表和统计报表对经营行的各项业务进行监督。其次, 应保证完整、正确、真实的业务信息资料, 便于内部检查, 工作衔接, 以及对以前业务的研究和发展新业务。

(五) 、实行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

银行以安全经营为本, 对每一项交易一定要有不同的人进行审查和批准;开办任何业务活动都必须经过有权批准部门的书面认可, 并实行严格的授权;对越权行为予以严厉处罚, 越权造成的损失应追究相应的责任。在这一方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向国外商业银行借鉴学习, 设计一套完善的控制资产风险授权的审批机制。

三、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改革

(一) 、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分层次、有步骤地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标准体系, 适应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要求。

现阶段,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发展和上市步伐的加快,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 其中研究和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加快商业银行会计改革是银行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 、贯彻巴塞尔原则, 建立监管标准和会计标准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 增强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防范金融风险。

借鉴国际标准,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披露, 首先要提高会计报表项目的确定性和可比性, 提高报表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其次要通过会计报表附注, 使信息披露更加灵活和丰富, 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会计信息, 此外还要注重对预测性信息和非财务性信息的披露。

(三)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为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标准国际化创造良好的会计环境。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第1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改革 资本结构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阿基米德的这句名言形象地說明了杠杆的作用。注资能否撬动和解决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这一历史难题?能否提速或催化国有商业银行革命性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多次的资本重组,资本调整的过程同时也推动着商业银行的改革。从分离政策性业务,到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从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部分不良资产,到2004年的资本注入和股份制改造,无不推动了国有银行商业化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中行、建行注资及股份制改造。从某个角度来讲,注资对于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注资表现出了比较清晰的杠杆投资意图,需要所注入的资金保值增值的同时,还能够产生不少其它方面的引致效应;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的同时,对于保障经济稳定也是十分有利的。

但同时,中国国有银行的金融制度效率是比较低的。这里所说的“效率”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从经济增长的贡献上来看,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二是从效益上来看的微观效率。其中第一点的论据是集中了全国大于66%金融资源的四家国有银行,又把其中66%配置到了效率不高的国有经济部门,占用了中国大于75%金融资源的国有经济部门,在国民经济总量中仅占大约33%。在政府对国有银行进行14000亿不良资产实施“债转股”政策后的2003年6月,四家国有银行账面不良债权数字变成了20300亿。如何利用好这些资金,如何在改革中找到突破点,用好这个杠杆是国有银行一直追寻的道路。

银行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在竞争上缺乏,在股权上也比较集中,风险成本是比较大的,而且是没有明确的控制制度。从我国银行业的结构看,目前四人国有商业银行吸收了65%的居民储蓄存款,承担着社会80%的支付结算服务,提供的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56%,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两大国有银行构成了银行业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经济学观点认为,寡头的特点会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以及市场效率的损失。这次注资无疑增加了中行、建行两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实力,但对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有欠公平,同时也增加了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的压力,加剧了行业天平的倾斜,容易形成寡头市场,造成各种非市场化的扭曲行为,丧失金融创新的动力,导致金融市场效率低下。

1 国有商业银行有着奇特的“资本金谜团”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张杰针对我国国有银行之所以能在真实资本极少得到补充而且不良贷款比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独特现象入手进行研究,认为这是因为存在一个特殊的资本结构。在该资本结构中,作为出资人的国家以其独有的声誉入股,而居民部门则以存单持有人的身份提供真实资本,就这样在中国特殊的改革背景下建立起了一种奇妙的资本联盟。由此,考察了国有银行资本金谜团的由来。国家的独有声誉为国有银行提供了几乎免费的保险,再加上2004年以来,我国一直存在内需不足,居民存款呈明显刚性导致储蓄率居高不下,为银行提供了低廉的存款,这无疑助长了银行大幅度进行扩张营业。

注资使两家试点银行具有了更高的资金充足率,信贷扩张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有可能导致这两家银行过度放款,并由此造成潜在的信贷膨胀风险,存在更多的不良资产隐患。所以,即使可以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的方法来从静态方面补足某一时点的资本金,但是不容易从动态方面抑制新增不良资产。我国政府并不是第一次对国有银行注资,1998年财政部用2700亿元特别国债对四大银行注资,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最终实现了2/25,但到2003年12月份,四大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却低于3/50。2004年年底,再次从国有商业银行账目上剥离了近1.4万亿元不良贷款,全部转移给四家政府独资资产管理公司。到2003年9月底,四大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是14‰,不良贷款余额已经达到了19800亿。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问题不是静态的“存量”,而是动态的“增量”,它是一个效率问题。如果只是进行注资,并不能解决问题,这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造血”机制才是治本之策。

2 银行规模

银行规模与资产负债率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看银行的规模,来考察银行是不是有实力,以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当一个银行在市场上占据较多的份额的时候,就自然会具有比较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也不会有太大的经营风险,不容易破产,所以会有更多的机会采取债权融资。

参考文献:

[1]李华民.产权制度变迁与组织绩效改善:国有银行股改效果的超验判断[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4.

[2]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结构与变迁[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第12篇

2003年底,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拉开帷幕。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作为股份制改革试点, 开始了大规模的财务重组和公司治理改革, 引进战略投资者, 并分别于05年和06年上市筹资。紧随两家之后,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正式成立并于2006年上市。在工、中、建三家银行改革的经验基础上, 最晚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农行也于2009年1月成立股份制公司。迄今为止,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人们希望由此带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脱胎换骨的变化, 进而推动建设健康而富有竞争力的中国银行体系。在这种情况下, 本文利用DEA方法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2001-2007年的效率状况进行测算, 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股份制改革前后银行效率的变化, 并据此给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进一步提升的建议。

二、银行效率的测算及分析

本文利用DEA方法测算四大国有银行的成本效率、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首先需要选定投入产出指标, 本文定义投入为:银行的劳动力 (银行员工人数) 、实物资本 (固定资产净值) 、银行的存款余额;产出为:贷款余额、净利润。在计算银行成本效率与配置效率时, 必须知道投入的价格, 本文设定:银行员工的价格包括员工的工资及其他福利, 固定资产的价格是固定资产的当年折旧与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但由于工资、福利和当年折旧的数据难以全面而系统的获得, 而全部计入营业费用部分, 因此本文用营业费用来代替。银行员工的价格是营业费用与员工人数的比值, 固定资产的价格是营业费用与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 银行存款的价格是当年银行利息支出与年末存款余额的比值。本文数据主要从《中国金融年鉴》、各大银行年报及有关文献整理得到。利用软件DEAP2.1, 输入投入产出数据后, 所得成本效率、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如表1所示。

为更直观的分析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效率水平2001-2007的变化, 本文将四家银行的三种效率均值用折线图表示出来, 如图1所示。横坐标为年份, 纵坐标为效率值。

成本效率反映了银行控制成本的能力, 配置效率反映了给定投入价格时银行以适当比例使用各项投入的能力, 规模效率是指银行利用现有规模达到最大产出的能力。由图1可看出, 长期以来,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和配置效率远远低于其规模效率, 这说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控制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较差, 而主要通过扩大规模来达到其盈利目标, 是一种外延式的增长。

近几年, 随着股份制改革的进行, 国有银行得到了政府的大量注资, 剥离不良资产, 进行机构调整和人员精简, 引进战略投资者, 使国有银行的成本效率和配置效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说明国有银行已更加关注成本控制和经营管理效率。由表1可看出, 较早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工行、中行和建行的成本效率和配置效率提高较明显, 而截止到2007年尚未进行股改的农行成本效率和配置效率没有明显的提高, 依然是国有银行中最低的。

相反, 国有银行的规模效率虽然较高但近几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由2002年的0.973下降到了2007年的0.786。说明其银行规模已经出现不经济, 不能有效利用现有规模来达到其盈利性目标。而我们需要知道这种规模不经济到底是由于银行当年的规模报酬递减还是规模报酬递增所造成的, 在DEA方法中, 给出了这方面的判定, 如表2所示,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的规模不经济都是由于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即银行规模相对于其技术水平和自身实力过大, 已经超过了自身最佳经营规模。

三、改革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提升效率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经历了股份制改革后, 打破了产权单一化结构, 初步实现了产权的多元化, 改造了组织结构, 建立起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经营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首先, 国有股份仍然“一股独大”, 在70%以上, 其他股东没有足够的能力与政府这个大股东相互制衡, 而政府并不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这必然会影响到银行效率的提高。下一步, 应当进一步减少国有股权 (包括国家股、国有法人股) 的占股比例, 形成相互制衡的利益机制, 才能使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降低成本, 优化资源配置, 进一步提高效率。其次, 在实际工作中,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三会制度并不十分健全。下一步应借鉴国际先进的治理经验, 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建立起真正满足三会分设、三权制衡、有效规范、科学管理要求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最后,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都出现了明显的规模不经济, 规模报酬已经开始递减, 规模过大。因此, 国有商业银行应精简机构和人员, 适当缩小经营规模以期达到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王聪, 邹朋飞国有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暨南学报2004 (1)

【2】朱南, 桌贤, 董屹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与改革策略中国金融2004 (2)

【3】谢朝华, 段军山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5 (8)

【4】常琨, 贾守乔中国银行业X效率实证研究南方经济2006 (6)

上一篇:华为管理之道下一篇:结核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