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安全文化

2024-07-10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精选12篇)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 第1篇

安全文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 它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现简介如下:首先, 安全文化管理是一种默契管理, 存在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二者是平等而且没有区别, 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 因此管理变成沟通, 提高了效率。其次, 安全文化管理是整体进行, 它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渗透到校园的各个方面。第三, 这种管理方式具有灵活性和能动性, 是以精神和价值观为导向进行的管理。

1、校园安全文化的同化作用

站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角度, 他们对待校园安全管理看法是存在明显差异, 一定程度上容易将二者推到对立面, 因此在校园安全管理时, 应充分调动校园内每一位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从内心重视校园安全文化, 实现人本主义, 从师生的角度出发, 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到校园安全的重要性, 积极提高个人的自我修养, 加强安全文化内化, 自觉将校园安全作为头等大事, 这样校园师生从内心改变自觉服从管理, 根据安全要求来约束自身的行为。让安全文化的功能充分发挥转变校园师生员工的伦理道德观、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和安全态度是熊安阳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利用校园安全文化提高校园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让校园师生群体具有高尚的安全伦理道德、高尚的行为取向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校园安全文化的补位作用

校园安全工作不能仅有技防和物防。管理手段可以用来补充生产本质安全化中科技手段达不到的部分, 但是管理手段的有效性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有很大的依赖性。在安全管理中不可能对每位师生的尊章守纪行为时刻进行监督, 因此安全管理上必然会存在漏洞。安全文化很好的弥补了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之处。安全文化对人的道德、情感、观念、品行和态度等人文因素的注重才使得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的不足起到弥补作用。

3、校园安全文化的育人作用

校园安全文化体系以文化为载体利用文化的渗透作用来培养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 使师生员工的安全价值观不断提高并对其行为起到规范作用, 从而形成框架并构建了安全文化体系。在安全文化氛围中个体素质是最基本、最积极的因素。因此使师生员工在整体上提高安全素质, 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和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构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途径

1、高校安全文化应该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明确为学校发展建设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是校园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广大师生不是被管理的对象二十学校的主人。因此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管理, 在制定管理政策时要多听取师生的意见、多与师生进行沟通, 要体现人文关怀。开展形式多样、多层次和渠道的教育活动来帮助全体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全新的安全价值观, 让师生员工的安全观转变为主动型、系统型。

2、为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物质基础

首先需要从物质层面来构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对校园安全基本设施按照校园安全事故防范原则加大建设力度, 根据高校校园安全防范规定来建设校园安全设施;确保校园安全保卫部门的技术装备处于先进水平, 保障安全保卫部门与犯罪分子斗争的物质条件;在食堂、图书馆和宿舍等容易发生钱物丢失的公共场所建立安全防范标志, 起到提示和警示作用, 同时也可以具体体现校园安全文化。

3、构建防护体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来保证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有良好的安全管理和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才能保证安全文化的顺利推行。要建立有效的责任评价体系、领导组织体系、规章制度体系和应急出资额体系等校园安全管理体制。要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控体系就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校园安全经费投入。安全防控体系包括安全防范体系和安全控制体系, 防范犯罪是其最终目的, 预防各类治安灾害和大案件事故发生, 对高校财产和师生员工从人防、物防和技防三方面采取防控措施, 给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

4、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载体是开展平安校园的创建活动

通过开展平安校园的创建活动为平安校园建设建立一个长久有效的工作机制, 使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状况得到改善, 使校园安全方法机制更加的健全, 对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防止作用, 减少发生安全事故和违法犯罪;对道德法制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 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提高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的校园秩序, 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提高师生的校园文明素质, 对学校教育育人的环境不断进行改善, 体现高校的人文关怀。实现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科研和生活上维持师生的正常秩序, 为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保证学校育人环境的安全稳定和文明健康。

总结, 社会在发展进步, 高校校园也越来越开放, 同时高校的在校生也在逐年增加, 校园安全工作因此面对更多的复杂因素, 要维持校园的和谐稳定校园安全工作是基础保障, 但是目前高校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手段不能保证校园的绝对安全, 还有很多人文因素存在, 只有不断的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提高他们自我防护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开展校园安全工作。因此可以通过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建设将校园安全渗透到高校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从整体上提高师生员工的法制法规观念和思想道德素质, 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傅巧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26:86-87.

[2]于东江, 王建林.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安全建设[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6:69-73+134.

[3]肖永忠.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 2008, 20:219-220.

高校校园文化论文 第2篇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与融合

一、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必要性

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必修课的教育教学,

帮助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情、国情与党的基本理论、认识社会与人生,从而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校园文化建设则是通过开展系列有主题有意义的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娱乐学生的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功能,无论在物质的和精神的层面,都要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

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在德育功能上的一致性,决定了这两方面工作融合的必要性,两项工作不能各自为政,两个队伍也不能互不往来,二者必须相辅相成。

一方面,思政理论课所转播的理论与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灵魂,思政理论课教师有义务为校园文化建设把握正确的导向,提升思想的境界和精神的内涵;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拓展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时间和空间,

使得思政理论课突破有限的课时规定,有机地融合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机制

既然思政课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两种工作不能分割,那么就要探索能使得二者融合的有效机制。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有效地融合机制,即:构建“三个课堂”实现思政理论课程活动化、校园文化活动课程化。

“第一课堂”,即教室内的思政课堂,是指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有规定计划课时的必修课教学。

它是显性的,教育空间也仅限于教室之中,全部由思政老师完成,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是思政教师们首要职责;“第二课堂”,即学校内的思政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主要是指在学校的范围内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三课堂”,即学校外的思政课堂,是广阔的社会大课堂,是校外各类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第二、第三课堂是隐性的,不列入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之内,是由学校学生管理队伍组织,思政教师协助参与完成的。

“第一课堂”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灵魂。

“三个课堂”的共性是通过活动设计大大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让学生在各种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的活动中感悟理论,辨析理论、掌握理论、应用理论。

三、滁州职院思政“三个课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与价值分析

(一)“第一课堂”实践策略与价值分析

首先,实现思政理论教学与校园文化教育在内容上的融合。

如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内容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安排专门的章节讲解廉政文化;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理论结合讲授。

校园文化主题融入课堂教学,即实现了思政理论课教学目标,又实现了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

其次,实现思政理论教学与校园文化教育在形式上的融合。

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规定课时的第一课堂中,结合教学目标设计系列发展任务,这些任务皆以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开展,分别为:大学生活计划书,职业生涯规划书,爱国主题演讲会、人生价值主题PPT制作与演示、道德小品表演或道德现状调查、辩论赛、创业计划书、模拟法庭观后感、给父母的一封成长汇报信等。

改革考核形式,加强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完成十项任务的成绩汇总即课程最终成绩。

课堂教学活动化,极大地活化了教学内容,避免了老师上课一言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考核方式的改革对于端正学风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二)“第二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创造条件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

已连续多年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思维训练》《哲学与人生》《社交与礼仪》《佛教与人生智慧》、《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等课程,学生选修热情高涨,教学评价颇高,为大学生人文修养的提高和繁荣校园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二、承担学生业余党校与“青马工程”的授课工作,这些教学都极大地拓展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空间,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社会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也使实践教学学生覆盖面不断提高。

三、协助团委联合管理各种学生社团和学生组织。

每个思政老师结合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联系2-3个社团作为指导老师,为社团发展出谋划策、把握方向、提供智力支持,思政部参与的社团主要有志愿者协会、学生报刊社团、求是学社、明德学社、环保协会、心理协会、职业发展协会、创业协会等。

四、协助团委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

比如,院团委举办的十五届大专辩论赛,都是由思政部协助的,从制定辩题,到评委打分,到比赛点评清一色思政部老师,辩题与思政理论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同时辩论中的闪光点也在课堂上深度分析,使这一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有效延伸。

五、协助学生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滁州职院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在学生处,而教育主要力量在思政部,共有八名专兼职思政教师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这些教师在心理学课程授课、心理咨询、心理筛查等方面承担主要任务。

(三)“第三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是思政理论课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比如,开辟了滁州市城市规划馆作为校外课堂,分批次的带学生参观,以滁州市为窗口,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与改革开放的意义。

开辟了来安县新安镇北门社区思政理论课教学社会实践基地,向同学们介绍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开辟琅琊山铜矿企业基地和农村村委会思政课社会实践基地,作为了解企业与农村发展的窗口。

二是思政部广泛参与团委组织的各种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如重大纪念日、节假日、双休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企业、公益劳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和志愿者活动。

比如,参与了以“追寻革命先烈足迹”为主题的清明祭扫烈士墓活动;以“争做合格公民,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以“城市文明我出力”为主题的交通文明劝导周活动;以“铭记历史,珍惜生活”为主题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活动;以“人人献出一点爱”为主题的看望孤寡老人和孤儿活动;以“扶困济贫、互帮互助”为主题的困难学生募捐活动;以”知党情、跟党走”为主题的党史宣讲活动等等。

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则奠定了大学生关注社会、奉献社会的科学人生信念。

(四)“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价值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

学生处与院团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机构,这两个部门与思政部在教育职能上有交叉重叠部分,为此,加强三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在提高教学实效性上有两方面意义:第一,思政课教师参与社团管理与学生德育活动组织,是实现思政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培养理论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拓展了实践教学的时空。

第二,思政治课教师队伍与学校党团组织工作者和辅导员队伍相结合,有利于教师队伍的能力素质互补,提高队伍整体教学实力,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有现实感和针对性,达到最大限度的育人效果。

“三个课堂”教育实践证明,思政理论课只有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才能避免思政理论课的空洞与说教,才能把理论上活、上实;校园文化只有与思政理论课有机融合,才能避免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杂乱无章的活动堆积,才能把活动组织的富有文化氛围和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蒋玉艳.文化多元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02).

[2]关朋.论传统文化与90后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融合[J]佳木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

探析高校校园文化 第3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 社会主义 意义

最近几年来,高校校园文化问题普遍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有关学术研究会和论文不断问世。随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势必催生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特征的文化校园。《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从发表的论文看,有如下特点:一是研究范围广,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有实践应用探索;二是出现多学科研究倾向,学者们纷纷从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维视角,对之研究;三是较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下面试把有关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一、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关注的原因

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几种观点[1]:一、不断整顿及反思高校。由于学潮的涌起,使得学者开始反思中国的教育,不仅使主体的问题,也是客观环境的影响,因此,它是在更深层次上对高校教育失误。二、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校教育体系制约着校园文化的建设,每年教育课程的改革与设置,都深深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界定高校校园文化定义

1、 从管理学角度[2]。强调校园文化在高校管理的作用,形成了“规范说”。即: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为学校成员认同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

2、从社会学的角度。强调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区别。高校校园文化是所谓的一种“亚文化”。但是,高校校园文化又区别于学校主文化。第二种观点认为它既是学校主文化,又是学校亚文化,只要是在学校内的活动,都属于其范畴。

3、从文化学的角度[3]。第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是成员在长期的校园生活中所生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第二种观点是认为,它是指高校的精神风格和文化氛围。此两种我们也可以诠释为广义和狭义之分。

4、从教育学角度。认为校园文化是人为创造的教育环境。高校校园文化是在校园特定的环境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明显的,也有不明显的文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学生的课后活动,也属校园文化的外延。

三、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

笔者总结了两种观点。

首先,是在教育方面。作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优化校园环境,强化人才受教作用。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品行,促进校风班风建设。同时,也提高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水平,培养适宜现代化发展的各项技能,对社会整体文化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2]。

在学校管理方面,高校校园文化作用是:(1)有利于培养集体意识,增强学校的凝聚力。(2)有利于调节个体行为,增强学校的约束力。(3)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学校的协调力。(4)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学校的活力[4]。

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方向是:(1)需要大力倡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2)需要党的领导与政策的指引;(3)需要正确引导方向,不能歪曲教育意义;(4)需要培养“向导”,带领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5]。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应做到“六个结合和六个为主”[6],即:校内与校外结合,并同时建设,但主要以校内建设为主,分清主次之分;共性与个性结合,现在的社会是崇尚个性的时代,但同时,也不能抹杀应该有的共性,如品行价值观等;业余时间多开展活动,以多样、少量相结合。一方面满足学生的爱玩心理,同时也要约束这种心理,毕竟学校还是以教育为主要目的;学生与教师两个主体结合,并以学生为主,课程设置,教改内容,都要考虑学生的能力。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研究的不足是:第一、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大多只是理论上的,在现象描述上居多,未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作应该多研究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模式和机制问题,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做出指引。第二、对我国校园文化实践经验的总结大多是陈述性的研究,比较缺乏实证式的定量与定性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喻秋兰.论高校组织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8(6).

[2]张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10(10).

[3]周安涛.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高教版) ,2007 (7).

[4]王知春.当前我国高校主流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10.

[5]卢虹.校园文化的构建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

关于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 第4篇

关于校园安全文化的定义有的学者曾提出过, 认为校园安全文化是高等学校在校园安全管理实践中, 经过长期积淀, 不断总结完善形成的、由学校决策层倡导、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并与学校文化有机融合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和行为准则, 是师生员工对安全健康的意识、观念、态度、素养和能力等的综合。

首先, 校园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谓“安全文化”, 有研究者认为“就是安全价值、信念、道德、传统、风气和行为准则的复合体”, 强调安全文化的意识形态表现。涵盖企业安全文化、社区安全文化、交通安全文化等。校园安全文化是作为其中一个分支而存在的。其次, 校园安全文化又是“校园文化”的题中之意。所谓校园文化, “是以校园形象为外部表现, 以校园规范为活动平台, 以校园精神为核心内容, 为校园人所创造、所拥有、所认同并受之濡化, 与社会文化紧密互动的一种特定的社区文化。”校园安全文化是与校园社团文化、课堂文化、寝室文化、社会实践文化等校园文化子系统相统一的。综上所述, 校园安全文化是由“安全文化”和“校园文化”交叉组成的一种综合文化现象。是学校为维护广大师生的正当利益和保障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 通过安全宣传教育、完善校园安全设施和安全监管制度, 以预防和消除在教学、科研、生产、生活和专题活动中发生的安全事故, 进而营造稳定、和谐、安全校园环境的一种文化现象。

二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功能

导向功能:高校是一个庞大的工作系统, 由于高校中的部门、院系较多, 各部门、院系的职能及人员的职责不尽相同, 个人或部门对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理解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在这种情况下, 唯有安全文化才能促使各级各类人员按照校园安全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来协调自己的行为, 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当安全观念、安全伦理道德在师生员工的思想上扎根后, 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了解和掌握安全科技知识, 就会自觉地按学校安全管理的要求去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

保护功能:师生员工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 增强了安全意识, 提高了安全素质, 就能够自觉地遵守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 就能够自觉地、潜意识地、安全地学习、工作、生活、生存, 从而保护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安全以及个人和学校的财产安全。

创新功能:高校云集了众多的专家、学者, 拥有雄厚的图书资料和先进的设备、仪器, 是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传播的场所, 这为高校安全文化孕育新的安全思想、新的安全理念和新的安全科技成果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条件。高校安全文化将社会对安全的要求和安全对社会的影响通过各种方式作用于大学生, 促进大学生学习与社会相适应的各种安全规范、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生活方式, 使大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形成大学生的综合安全能力。

补位功能:校园安全工作仅仅有物质和技防还是不够的。科技手段达不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 需要用管理手段补充;而管理手段虽然有一定的效果, 但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 对于安全管理尤其是这样。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大量的不安全行为的结果是必然发生事故。在安全管理上, 时时刻刻监督每一位师生遵章守纪, 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甚至是不可能的事, 这就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安全文化的应运而生, 正是为了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 是因为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 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安全管理及师生的积极参与, 形成从领导到学生参与的全方位安全管理体系。

育人功能:校园安全文化以关心和维护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保护学校和个人的财产安全, 创造和谐有序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为目标。广大学生在学校不仅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还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协作、学会竞争,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 都是学生走上社会所必须具备的。校园安全文化将学校的教育价值与人的生命价值和谐统一起来, 对师生员工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身体健康的关心和影响是长远的。

三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载体

一般来说, 文化结构都可以分为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次, 校园安全文化也应由这三个文化层所构成, 从而构成搭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物质层面:物质文化层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最表层部分, 如安全设备、装置、防护器件、报警系统及警力等。它所折射出的是一所高校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作风及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形。

制度层面:主要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安全制度, 还包括对师生员工的安全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 它集中规定着学校师生在共同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安全行为准则。

精神层面:主要是指学校的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共同信守的安全价值理念。它体现着师生员工的安全思想、安全意识, 包含着有关安全管理的经验和理论。因此, 校园安全文化应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健康、关注安全、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观, 并能够达到由关爱自己到关爱他人、关爱全社会、关爱全人类的境界。

从以上三个层面出发, 建设学校安全保障场所、设施、器物等物态载体, 建立健全与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预警机制等内容, 要充分兼顾教学、科研、生产、生活和活动组织各方面。

四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

高校安全工作正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推广安全系统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管理转变, 安全管理经历了事后处理型向以危险预测、控制与评估为重点的预防安全管理转变。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高校安全工作仍没有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 安全管理中单纯依靠相关职能部门采用纪录教育、技术手段的情况较多, 安全管理水平与当今高校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加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全体师生中形成有利于打造安全和谐校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风貌、职业行为规范、安全舆论和习惯, 形成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第一, 载体的设计要坚持内容的人本性, 校园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安全价值。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负责公共安全管理的人员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应用知识、能力, 深入实际发现问题, 贴近广大师生员工热情服务、排忧解难。二是安全教育和设施、制度、机制等建设应“以人为本”, 从切实需要出发, 以师生员工乐于接受、学校能够承担的方式、方法进行, 充分尊重人的情感诉求。只有坚持内容的人本性, 学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深得人心、顺利进行。

第二, 要建立相应的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机构, 为构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载体建立组织保障。在具体的学校建设中, 可以进行分工, 由学校的各个不同部门具体负责, 一是由保卫处负责建立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和负责安全设备管理;二是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对全体学生的安全管理和教育;三是由人事管理部门负责对全体教职员工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四是由科研和国资管理部门负责实验和科研活动中的安全管理和教育, 等等。建立职责明确和分工明细的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三, 构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载体的具体实施组织队伍,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使学校学生安全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轨道。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编制安全教育教材;将安全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管理中;利用已有的教学体系, 强化安全教育等。突出重点, 提高实效。抓好安全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包括专业的安保队伍、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和心理咨询队伍以及学生骨干队伍。在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 要树立“安全教育、预防为主”的意识, 积极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学生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不断探索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方法和途径, 真正使安全教育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 为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果一所学校从领导到普通师生员工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伦理道德在思想深处扎根并自觉按安全责任制约束自己的行为, 并且富有显著的校本特色, 那么, 我们可以说这个学校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校园安全文化。

参考文献

[1]邹长城.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建设[J].湖湘论坛, 2005 (3) .

[2]孙晔.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论[J].现代情报, 2002 (1) .

[3]邱小云.高校校园文化研究[M].福州:海风出版社, 2001 (6) .

[4]姚连伟.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5) .

[5]胡源春, 刘江华.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实践与创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8) .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5篇

作为高校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启蒙和引导的主要形式,具有提高人文素质的天然教育功能。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如同无形的力量,对广大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和价值导向。建设好校园文化是高校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根本,对于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它是围绕师生群体的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产生的。物质文化是浅层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各种文化活动的物质性载体,是高校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它体现于学风、教风和校风,表现为师生的价值观念、课外文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和根本,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和追求的最高目标;制度文化是中层次的校园文化,完整的制度、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管理,有利于培养和锻炼校园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有利于提高学校声誉。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度不够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工作和思想教育上,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学生工作部门和思想政治部门的工作而与教学部门以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无关或相关性不大。同时,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还将思想局限在校园文化仅仅是搞搞活动,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导向、塑造、调适等功能,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校园文化建设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外在标志,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目前,我国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太重实用,强调做一些能拿出来作为资历和政绩的工作。这导致许多学校只重视物质而忽视了内在精神的塑造,大学校园内忽视人文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有些高校虽然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但却产生认识偏差,将校园文化活动停留在一些浅层次的文化消费活动上,从而使高层次的精神建设陷入困境。

3.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管理和导向

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大部分高校重视相关制度建设,特别是对于师生员工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相应的行为规范、守则、奖惩制度等应有尽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时却显得无力。表现在校园文化的研究不够,文化活动内容单调贫乏,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不足以吸引学生,更谈不上发挥校园文化的综合功能。

4.校园文化建设形式不新,学校特色不突出

我国许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缺乏明显的学校特色。高校文化建设中从众、跟风现象比较严重,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等都在走“统一”路线,缺乏学校特色。不同的大学因其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不同,校园文化应保持学校的个性特色而不是趋同。学校个性特色的塑造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要求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给学校的形象准确定位,借助于各种物质和精神载体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独特形象,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关注。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1.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基本内容。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学生的成才需求为内在动力,用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自觉地为祖国的富强、社会的进步而发奋学习,努力成才;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引、熏陶、凝聚广大师生员工,激发他们报效祖国、造福人类的热情。

2.坚持三种文化形态协调发展,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意义

浓郁的校园文化精神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制度来保证,但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层次的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意义。校园文化从内在看是一种精神,是校园人格风貌和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就能对校园人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力,并且有持久的继承性。

3.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在不同时代每个高校都会留下许多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它是长期形成的精神底蕴和办学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但要总结挖掘优秀的校园文化,而且要发扬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这样既能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又能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如果说研究和继承文化是高校的基础性活动,而创新文化则是高校的历史使命。根据时代要求,坚持正确的方向进行校园文化的创新,是繁荣校园文化,永葆校园文化先进与活力的基础。

4.积极探索高校定位,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

探索高校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科研定位、培养人才定位等,从高校的具体校情出发,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新目标,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特色既可以从高校历史轨迹中归纳,又可以从未来的发展方面中能动地营造。既可以从高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得到启发,又可以以高校已经成功塑造出的社会形象作为蓝本。营造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校园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还必须具有世界眼光,使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和中坚力量。

四、结论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高校应把其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每一位高校管理者都应该提高文化意识,树立起强烈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推进科学化管理,创建高雅的环境氛围,进一步加强、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使高校真正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

浅析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论文导读: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由高校师生员工创造、并存在和发展于大学校园中、由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构成的一种文化。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现代大学功能的需要,也是提升高校人的素质和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需要。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由高校师生员工创造、并存在和发

展于大学校园中、由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构成的一种文化。它具有引领文化、凝聚向心、陶冶激励、规范约束等功能。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现代大学功能的需要,也是提升高校人的素质和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是一个由现实状态向相对理想状态发展的概念,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和为实现现代高校功能而导致的高校人自觉的行为过程。因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一、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我国社会的发展,客观上对高校提出了建设校园文化的要求。这种客观要求,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我国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先进文化的引领,需要高校提供与之相适应甚至适当超前的科学技术支持、先进的思想理论支持和人才支持,这些都有赖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二是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还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无论从我国高校目前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现状看,还是从我国高校目前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现状看都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因而,如果不大力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不可能完成好我国高校对社会所肩负的神圣使命。第三,从提升我国高校的办学水平上看。近现代社会发展表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的办学水平。哪个国家有高水平的高校,那个国家的经济就迅速腾飞,那个国家的社会就快速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对高校办学水平影响最大的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世界一流大学,无论是以传统文理学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传统综合性大学,还是以单科性技术学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偏理工大学等都需要拥有能与时俱进的一流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因此,要提升我国高校的办学水平,就必须大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实现“四有”功能的需要

功能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对高校的任务、宗旨、目标、作用的集中概括。发表论文。正确认识高校具有怎么样的功能,对高校和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现代高校的功能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引领文化。实现现代高校这四个方面的功能,都离不开高校校园文化及其建设。人才培养所需的是育人文化。高校通过自己特有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培育和塑造“有文化”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个过程形成的文化就是育人文化。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是创新文化。树立创新的理念,构建创新型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创新的学术氛围,开展创新活动,这个过程所形成的文化就是创新文化。发表论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创建一流高水平大学的今天,建设创新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研究、创新、传播、吸收高深领域的知识,归根究底是为了服务社会。在进行以上诸方面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就是服务文化。发表论文。建设育人文化、创新文化、服务文化,就是为了实现高校引领文化的功能。高校的一切工作其实质是为了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世界一流高校引领的是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国一流高校引领的是中国文化的发展,地方高校引领的是地方文化的发展。高校要担负引领文化的社会责任,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具体到每一所高校,就是要建设好具有个性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人的素质提升的需要

当今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社会制度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之本。而文化是人创造和拥有的。高校要实现应有的功能,承担起引领先进文化的重任,关键在于是否能培养能够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高校人。而

要培养出能够引领先进文化的高校人,丝毫也离不开高校校园文化的熏陶。只有大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校园文化,才能不断提升高校人的素质,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提升高校人的素质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高校校园的需要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6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和产品,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对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是高等院校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行为主体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校园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大学精神的综合反映。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作为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由于历史条件变化而发生变动的马克思主义个别结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因此,校园文化既不能以个别结论的变动为借口去否定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要性,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神秘化、僵死化,要在学习运用、发展、创新上做出扎扎实实的努力。

2、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习专业知识的关系。学习专业知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十分必要,只有努力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科学的管理等专业知识,才能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但不能因此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否则,就很难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我们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就必须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又不能囿于传统的理论框架;既要立足于现实,又不能满足于对现实的简单反映;要敢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善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要敢于提出新概念、新假说、新思想,要加大理论创新的力度。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要在三个方面上下工夫:在准确性全面性上下工夫,切忌简单、片面,切忌脱离实际;在校园文化建设出精品力作上下工夫,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出品牌栏目、节目、优秀作品和著作;在努力营造理论宣传的氛围上下工夫,克服当前存在的那种不敢、不愿、不善于进行理论宣传的被动局面,切实营造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氛围。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精神实质、科学体系;要把学习和宣传科学发展观理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与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取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成绩。

二、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突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观的经典阐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长期道德实践所形成的行为方式、道德心理、道德习惯铸就了中国社会特有的荣辱观,成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生命之魂,对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思想道德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的升华与弘扬。在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里特别强调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新世纪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教育思想方面一次新的阐述,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他们有什么样的荣辱观,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等教育是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更应该在强化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的前列,突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1、要让学生明是非知荣辱。古人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恥矣。”然而,近年来,由于受物质利益的驱动和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的荣辱观出现了扭曲,把本以为荣的东西当成不可取的,把本以为可耻的东西当成值得炫耀的,比如有人把投机取巧、捞取不当名利,当成是有本事;把一掷千金铺张浪费,当成是“有现代意识”。这些都时刻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夯实学生的思想道德基础。

2、要充分利用校园网、黑板报、广播稿、演讲比赛等途径积极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教育学生在举止之间辨善恶美丑,在点滴之中明辨是非,把荣辱观教育活动贯穿于日常学习生活的始终,把荣辱观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入眼、入耳、入心、入脑”,开展“八荣八耻树新风,从我做起见行动”等活动。

3、要让学生树立荣辱观的意识。荣辱观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崇尚科学是学生永恒的价值追求。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以报效祖国为己任,把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与自身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刻提醒自身要承担重要使命,这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最好的价值体现。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成长进步,对社会的全面了解,步步都要把确立荣辱观意识放在第一位。当今社会,各种不良思潮相互激荡,容易发生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甚至是以荣为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现象。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立足新形势,着眼新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评判荣辱是非的正确标准。在校园中进行知耻教育,理应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灌输作为解决当前部分学生荣辱难分、是非难辨的核心,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涉及学生思想观念、道德情感、行为规范的荣和辱分清楚、讲明白。

4、要见行动促养成。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在高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切实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高校党委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精神,立即行动起来。对广大师生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把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整体,制定长效机制。一个人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荣辱观念的颠倒,它通常是通过一些小事,使得本以为荣的而不为荣、本以为耻的而不为耻,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注意在点滴小事上坚持正确的荣辱标准,正可谓:“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真正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每个学生的思想深处扎根,并作为自觉行动坚持下去。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部党组发出的《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知》中指出,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整合力量强化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高等学校的教育活动,主要是进行人与宇宙、人与自然、人与规律、人与逻辑、人与社会、人与法、人与道德、人与命运、人与内心的思辨与对话,这种思辨与对话不仅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的学术研究过程,更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渐确立和定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着极为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精神文化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和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需要全社会多层次、多渠道的建设,需要整合社会和高校内部的各种力量共同努力。

政府和社会必须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大学不是在真空中存在和发展的,它是在社会大环境中建设和发展的,大学不是为自身的建设而建设、发展而发展,大学是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服务的,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为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宽松、洁净的社会大环境。中国高校内部治理的官僚化倾向必须要引起重视;教育产业化发展方向必须转变;学术腐败和科学研究的急功近利作风必须整顿,科学大师钱学森先生对中国教育的忧虑应该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深层思考。家长望子成龙,社会渴望栋梁之才,可是有钱的、有权的都把手伸向了高校,为了自己的利益严重冲击着高校的独立和自主,社会上种种有害的风气通过人情关系、管理渠道、互联网络侵蚀着高校的管理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理想的校园文化建设受到冲击,崇高、洁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本真精神正在远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在高校远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和弘扬。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进行长期的历史积淀。大学的“硬件”建设,只要有经济支撑就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迅速取得成效,但作为“软件”的校园文化建设,却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取得成效的,它需要有形的努力和无形的深沉思考。是一代又一代校园人智慧和经验的积累,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世界级的名校,如剑桥、牛津、哈佛、耶鲁、斯坦福、清华、北大等,之所以成为青年人梦想的高等学府,就在于它们有多则几百年,少则上百年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我国的绝大部分高等院校,仅有几十年甚至是十几年的历史,根本没有值得称道的历史文化积淀。这就迫切地需要高等院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更加重视并且有意识地一代代不懈努力,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不断豐富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使之深沉、厚重、丰富、高尚起来。

参考文献

[1]颜桂花.校园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J].理工高教研究,2001,(3).

[2]高登辉等.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一个战略切入点[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

[3]史华楠,胡敏.论校园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3).

高校校园文化浅析 第7篇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含义

《辞海》中关于文化的定义为“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 依次深入”, 我们认为, 高校校园文化不仅是指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还应该包括物质层面的校园建设, 制度层面的规章制度, 精神层面的思想道德观念、传统精神、校风学风。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

1. 高校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

高校高校校园文化起凝聚作用的要素主要是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是一种师生认同的价值观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具有一种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 高校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

高校高校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主要是指高校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行为具有重要的约束、规范作用。它借助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力, 根据一定的社会行为方式, 将大学生的行为表现规范到学校和社会所期望的轨道上来。通过奖励和惩罚激发师生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羞耻感通过提出严格要求和制定合适规范引导学生把高尚的动机转变为正确的行为, 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3.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高校高校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发展条件下将人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和行为准则, 形成广大师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影响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对全校师生员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激励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使学校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效用, 激发全体师生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鞭策力量, 从而使学校产生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 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环境和激励机制。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主体人格的展现, 是师生员工对理想人格和自我完善的追求。

三、目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的精神基石, 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表达它对于建立起一个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机制是一个重要途径。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不是以学生的实际为依据, 这使校园文化不能广泛地适应不同对象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仅仅是盲目的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而没有把课堂所接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同时也降低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实效性。

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相对滞后。

校园里的文学、艺术活动常年不断, 但高品位、高质量的作品还不能满足师生的精神需要。校园内刊物、广播、文艺演出反映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开放、积极进取的内容相对少。校园广告栏中的商业信息屡见不鲜。许多大学生面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目标时, 往往向个人一端倾斜, 注重眼前的、近期的物质利益, 对于较为长远的信仰、精神追求的热情明显消退。高校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失衡与偏离主流文化的现状, 突出表现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功利性、实用性色彩日渐加浓。

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物质文化建设, 轻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因素的核心是校园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 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培育和弘扬校园精神是学校发展的主题,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文化的力量在于改变一个人, 营造一种有利于人的发展的环境氛围, 而使校园文化总是充满清新的气息和澎湃的活力。因此, 在相当大程度上高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停留在较低层次上, 即只注重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 然而这种忽视精神文化建设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行为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 是高校文化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

四、加强我国高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它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容。我们要做到按照现阶段党的价值理论来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部实践。坚持从实际出发, 科学认识高校校园文化状况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 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提炼本校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充分利用校报、广播、电视、校园网、宣传栏等校内阵地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维护好马克思主义在各种舆论阵地的主导地位,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 加强全方位投入促进高校高校校园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和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紧密结合, 相互统一起来, 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在参与建设中使师生都受到良好熏陶和教育, 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要以物质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基础。在建筑物的设计、建设上做到布局合理、内涵丰富、富有校园核心特色;同时也要以精神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3. 用科学的评建体系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建立完善的评建体系来指导和规范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程, 才能收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预期的理想效果,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评建体系是当前开展高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建立高校高校校园文化评建体系需要在指导思想上要强调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学校应组织建立专门的评建机构, 以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重点和实施过程。同时应注重把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队伍、学生工作队伍状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 第8篇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和谐校园, 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 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 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它是围绕师生群体的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产生的。物质文化是浅层次的校园文化, 是校园内各种文化活动的物质性载体, 是高校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 它体现于学风、教风和校风, 表现为师生的价值观念、课外文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等,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和根本, 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和追求的最高目标;制度文化是中层次的校园文化, 完整的制度、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管理, 有利于培养和锻炼校园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有利于提高学校声誉。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度不够

目前, 绝大多数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工作和思想教育上, 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学生工作部门和思想政治部门的工作而与教学部门以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无关或相关性不大。同时,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很多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还将思想局限在校园文化仅仅是搞搞活动, 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导向、塑造、调适等功能, 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校园文化建设重物质文化建设, 轻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外在标志, 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目前, 我国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太重实用, 强调做一些能拿出来作为资历和政绩的工作。这导致许多学校只重视物质而忽视了内在精神的塑造, 大学校园内忽视人文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有些高校虽然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 但却产生认识偏差, 将校园文化活动停留在一些浅层次的文化消费活动上, 从而使高层次的精神建设陷入困境。

3.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管理和导向

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大部分高校重视相关制度建设, 特别是对于师生员工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相应的行为规范、守则、奖惩制度等应有尽有,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有时却显得无力。表现在校园文化的研究不够, 文化活动内容单调贫乏, 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 不足以吸引学生, 更谈不上发挥校园文化的综合功能。

4.校园文化建设形式不新, 学校特色不突出

我国许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缺乏明显的学校特色。高校文化建设中从众、跟风现象比较严重, 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等都在走“统一”路线, 缺乏学校特色。不同的大学因其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不同, 校园文化应保持学校的个性特色而不是趋同。学校个性特色的塑造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要求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给学校的形象准确定位, 借助于各种物质和精神载体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独特形象, 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关注。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1.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基本内容。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以学生的成才需求为内在动力, 用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 教育和引导学生, 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使他们自觉地为祖国的富强、社会的进步而发奋学习, 努力成才;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引、熏陶、凝聚广大师生员工, 激发他们报效祖国、造福人类的热情。

2.坚持三种文化形态协调发展, 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意义

浓郁的校园文化精神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制度来保证, 但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层次的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意义。校园文化从内在看是一种精神, 是校园人格风貌和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校园文化, “校园精神”一旦形成, 就能对校园人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力, 并且有持久的继承性。

3.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在不同时代每个高校都会留下许多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它是长期形成的精神底蕴和办学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 不但要总结挖掘优秀的校园文化, 而且要发扬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这样既能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又能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如果说研究和继承文化是高校的基础性活动, 而创新文化则是高校的历史使命。根据时代要求, 坚持正确的方向进行校园文化的创新, 是繁荣校园文化, 永葆校园文化先进与活力的基础。

4.积极探索高校定位, 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

探索高校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科研定位、培养人才定位等, 从高校的具体校情出发, 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新目标, 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特色既可以从高校历史轨迹中归纳, 又可以从未来的发展方面中能动地营造。既可以从高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得到启发, 又可以以高校已经成功塑造出的社会形象作为蓝本。营造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校园文化, 要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 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 还必须具有世界眼光, 使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和中坚力量。

四、结论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 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高校应把其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 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每一位高校管理者都应该提高文化意识, 树立起强烈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不断推进科学化管理, 创建高雅的环境氛围, 进一步加强、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使高校真正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 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

摘要:校园文化是高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 是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在正确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对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的若干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内涵,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史悦.高校校园文化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 10 (1) :97-99.

[2]时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及对策研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7, 9 (1) :18-0.

[3]卢景辉, 高云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高教探索, 2007, (6) :92-93.

[4]方美波.把握先进文化方向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导刊, 2007, (20) :12-13.

[5]吴明永.高校校园文化与学生社团的时代使命[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07, (10) :127-128.

浅析中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9篇

一、中原文化的特征

中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它是指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形态,包括中原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正确认识中原文化特征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原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类型多样性。中原文化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以其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促进了各种文化在此的交融。徐光春在《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中将中原文化大致分为18 类。从文化的视角看,这18 个领域基本覆盖了文化系统的全部[5]。第二,空间广布性。空间的广布性是指一定的区域文明均衡地覆盖到域内的人群。全国8 大古都河南占据4 个,以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为中心形成文化辐射网络,使得中原文化辐射到了整个河南的重要城市。第三,群体覆盖性。中原文化具有很强的群体覆盖性,几乎无孔不入地深入中原人民的生活之中,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发生碰撞与交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中原文化特色。第四,精神传承性。精神的传承性是指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稳定地进化和代际延续下去。第五,稳定开放性。开放性是指文化保持与时俱进的根本能力,中原文化在保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其开放性更是关键所在。

二、中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中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内涵丰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是当代高校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基石[6]。科学地选择中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和整合,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自觉地形成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文化品格,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积极发挥中原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

1.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精神之一就是中原人民自古以来所表现出的奋发向上、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张衡坚持不懈,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和候风仪;司马光用了将近二十年的功夫完成《资治通鉴》,这些无不体现了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中国的儒家经典“四书”之《大学》曾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本质上是在于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类知识储备、道德、科学、技术、精神境界和行为的提升,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高等学校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任务,是继承、弘扬民族精神的基地和辐射源。

2.培养大学生道德修养。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学、哲学、史学、科技和文化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特别是伦理文化和道德文明。中国传统思想中有许多观念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神论”、“人贵论”、“性习论”、“知行论”,追求自我反省等,这些不仅是德育工作所应追求和达到的境界,对于激励学生爱国热忱,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也是非常有用的。

3.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中原文化之所以在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五千年生生不息,是因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发展。中原文化所包含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是维系民族竞争能力、生存能力的优秀品格,对于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有重要启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三、中原文化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加强高校校园规章制度文化建设。校园规章制度文化作为实现高校价值目标的保障,关系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发掘中原文化中表现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民族优秀品格作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诠释[7~9]。我们可以参考《道德经》中的相关内容,把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相融合,制订切实可行的校园规章制度。高校在校园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可以建立引导激励机制,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成长和行为规范的建立,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恰当运用激励机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进取精神和不懈追求的意识,促进积极、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2.加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实质,它包括校风建设、思想品德教育、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的培养等[10]。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在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时,要着眼于中原文化的现代意义,创造出一个团结、求实、真诚、创新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从以下几点着手:(1)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原文化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律己宽人等道德观念,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对这些文化反复加以阐述,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学校可以通过选修课、举办文化讲座、文化娱乐活动等,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审美知识及艺术修养教育和熏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3)加强社团活动。高校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一些与中原文化相关的活动。如利用有意义的纪念日、节日,开展以弘扬中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辩论赛等。

3.加强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加强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在建造各种校园物质设施时,不但要注重其使用功能,还要使其能显示出文化气氛和人文个性特征,高校校园环境的建设既要布局合理、健康向上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能够突显文化功能。如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通过采用装饰、雕塑、彩绘、绿化等将中原文化的探索揉进校园建筑物的造型中,树立起了浸润着独特地域文化内涵的河南大学标牌,成为有别于其他高校建筑的独特的文化特征。

四、结语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初探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影响,基本策略

一、网络文化

(一) 网络文化的基本概念。

网络文化主要是指基于网络信息传播技术, 通过一定的网络行为而形成的网络信息资源, 以及在网络环境中人们的认知、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等。网络文化常常有别于网外文化, 如在文字表达上, 表现为“火星文”, 特殊符号等流行。网络文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 正迅速改变人类传统的认知渠道、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 对经济生产、社会生活、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大的强烈影响。

(二) 网络文化的存在时空和创造主体。

计算机网络出现后, 网络文化即开始出现。最初的网络文化拥有较多的地球上其他人类社会文化的特征和计算机文化的特征。这一时期的网络文化应该讲还没有出现。网络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 传播网络外的其他文化和网络出现以前的文化, 网络没有创造任何文化。你可以发现网络上传播的小说用的文字、语言、修辞语法都不是网络创造的, 网络电影不过是网络外的电影以数字化方式的再现和传播。换言之, 没有网络, 这些小说、电影也会出现或者已存在, 网络解决的是网络外文化传播的技术问题。

二、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

(一) 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形成。

高等院校是Internet用户密集的区域之一。Internet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信息平台, 同时也成为当代大学生课外休闲娱乐的重要空间。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程度的逐渐提高, 高等院校校园网络环境、网络文化都呈现出许多自身的特殊性。认清了它们的特殊性, 将更加有助于我们建设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

(二) 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特征。

1. 网络化。

高等校园网络化的核心技术支持是现代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校园网的建立使教学服务、科研创作信息、办公行政管理等系统连接起来, 而后又使高等院校校园内网与Internet连接, 进而将高等院校校园网络转变成一个自由开放的数字信息平台。

2. 数字化。

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将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信息均以数字化形式进行存储传播。如果实现信息的数字化, 就能极大地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 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 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3. 知识化。

高校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平台和数字化信息的结合, 为资源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大学生在校园的学习可以以互动的方式进行, 从而体现了一种知识化的特性。

(三) 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主要特点。

1. 学习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对高等院校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首先肯定是学习环境与学习手段的重大改变。大学生上Internet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查找有用的学习资料、和朋友或同学聊天、浏览国内外新闻等。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计算机网络在搜索资料、资料传递、及时通讯、思想交流和思想启发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 社区网络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传统的社区赋予了新的内涵。BBS、聊天室等网络工具的出现创设了一种新型社区——虚拟社区。社区不再以地理区域进行划分, 而是在网络的基础上由志趣相同的人们所组成。在网络环境中, 地理位置已不再让人们产生心理归属感, 交流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可以自由表达思想, 充分展现个性。网络化的社区是一种真实与虚拟的交错。

三、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对高等院校的影响

(一) 积极作用。

1. 有利于教学。

网络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拓宽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利用网络模拟各种实践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学以致用, 如模拟虚拟社会开展电子商务教学、模拟招聘现场开展毕业生面试培训等, 这为大学生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形成, 缓解了大学生的精神压力。

在网上, 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找到适合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领域, 在宽松、平等的社交环境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自我, 发表观点, 体现个性。

3. 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校园网络文化多姿多彩, 如电子贺卡能表达对朋友的问候和祝福;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四大媒体集于一网, 对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起着积极作用。

(二) 消极作用。

1. 影响德育大环境。

网络内容的广泛性, 使其包罗万象, “文化垃圾”席卷而来, 色情、暴力, 诱引着大学生;网络环境的开放性, 让西方霸权主义文化、敌对势力入侵易如反掌, 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着巨大的冲击;网络角色的虚拟、规则的淡薄, 使一些大学生“自由驰骋”, 失去了道德约束, 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

2. 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铺天盖地的网络语言, 严重影响着大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有困难找网络, 网络成了学生惟一的依靠, 怕写论文到网上“DOWN”, 网络制约着学生的思维;“电子海洛因”已经让许多学子学业荒废;“网恋”时的卿卿我我, 曾使不少人为“E”消得人憔悴。

3. 网络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改变了他们对传统的价值观念的认识。

网络本身是极其虚幻的, 是数字化和符号化的虚拟世界。在人和人的交往中, 在缺少第三者监督的情况下, 在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丑恶的一面很容易暴露出来。网络的良莠不分、藏污纳垢导致许多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迷失了自己。在全球互联的网络环境下, 一些大学生遵循着“快乐至上”的原则, 追求感官的刺激, 放肆地发表着观点, 完全忽视了社会规范和道德常识。最能体现这种现象的就是网络上风靡一时的“人肉搜索”事件。

四、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上的超前性, 不但体现为他们使用互联网的热情, 而且体现为他们的网络使用意识。一些研究者认为, 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在传播媒介的使用、信息意识和国际视野上超出了他们的师长。与之相伴的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强烈感受到的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

(一) 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掌握素质不足, 对网络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多, 上网经验少, 对学生网络行为和思想心理特点缺乏认识。

(二) 网络信息传播使得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信息权威地位受到挑战, 对信息传播的有效控制变得困难起来, 面对大学生注意力向网络转移, 正面的宣传教育缺乏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网络载体。

(三) 大学生面对空前自由的网络空间, 受到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 思想意识、道德心理和行为方式不确定性增大。

(四) 网络思想教育在被动局面下展开“防、堵、管”, 缺少积极有效的网络思想教育研究的应对策略。

五、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 加强校园Internet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院在2003年建成了可通往校园每个角落的局域网, 设计建成了一系列以网络为基础的设施和应用, 比如:电影服务器可以使师生浏览到最新的影视信息;综合教务服务器使教师上传成绩、教学咨询和大学生查找成绩较为便捷;学院电台、学院电视台、学院报社、学院心理咨询室、学院社团的建立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良好的课外娱乐和实践平台;多媒体实训室和电子阅览室的建立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其它还有自动化办公、图书资料查询等都在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给学院带来便利。

(二) 开展健康文明的学生课外活动。

我院本着“学以致用、服务社会、锻炼自我、提高素质”的宗旨, 组织开展了内容健康、格调高尚、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如校园艺术节、校园文化节、班级晚会、汇报演出、才艺比赛、三下乡活动、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 其过程和结果等都发布在学院的校园网上, 以供讨论学习, 同时还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我院还通过网络和现实不同的方式同步开展创建“学习型校园”活动。针对大学生沉迷于网络, 如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网上聊天等而耽误学习的不良行为现象。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有效预防并及时补救。真正做到绿色网络进校园, 创建健康文明的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

(三) 创建特色的高等院校校园网站, 营建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我院在2003年建成了学院的特色网站, 网站上有最新的国家时事政策、国内外最新信息、学院最新动态等专题栏目;招生就业信息专题栏目;以系、专业为基础建立各系各专业的特色的主题栏目;教师的个人简历、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主题栏目;由学生自己建班级主页, 由学生自己监督校园网的论坛和贴吧;学院师生的优秀作品展览, 使优秀的资源可以通过网络来共享学习。以上网站栏目信息都有专人定期更新。这引起了大学生的密切关注, 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总之, 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目前还处于发展期。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人们对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进一步整合和教育工作者对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视, 校园网络文化一定能为大学生教育创造更好的文化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杨克平.互联网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湖北社会科学.

[2]万美容, 曹清燕.关于运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思考.

[3]王敬春.互联网发展与高校网络德育的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 第11篇

[关键词] 校园;安全;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当下的高校管理已经不是传统的被动型、经验型的作业驱动型管理,而是纳入经营战略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一种创新的效益型、系统型的项目驱动型管理。因此,当前大力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势在必行,应当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

一、高校安全文化的内涵及组成部分

高校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高校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学校为了预防和减少灾害事故。高校安全文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护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个人及学校的财产安全,从而创造出安全、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将学校的教育价值与人的生命价值和谐地统一起来。高校安全文化包涵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其中安全精神文化是核心。

“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为安全第一、生命至上。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中心的物质、制度、行为相统一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指由全体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以学校安全为核心的观念文化,把行为、管理和物态三种文化形态相统一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

(一)安全理念。安全理念主要是指全体教师、学生共同接受的安全意识、理念、价值标准。安全理念是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前,我们需要建立的安全理念是:安全管理,预防为主的理念;安全也是各高校办学效益的理念;安全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等等。

(二)安全行为。安全行为指在安全观念的指导下,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守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具体表现。当代社会,必须倡导的安全行为是:科学的安全思维;高质量的安全教育学习;严格的安全规范;科学的安全领导;进行合理的安全操作;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等等。校园安全行为多种多样,如校园安全教育行为,以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宣传橱窗、展板等为载体,以开展讲座、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为途径,积极开展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和防伤害演练。

(三)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校园行为文化中的最重要、最实质的部分。安全管理指对学校及全体教师、学生共同产生规范性的作用。安全管理的建设包括从树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识、端正法制态度,到科学地制订法规、标准和规章,严格的执法程序和自觉地执法行为等。

二、构建高校安全文化的意义及作用

(一)校园安全文化的重大意义。高校是传播和继承人类文明与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国家发展建设人才的的重要阵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以及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逐步多元化,同时,高校的合并重组、一校多址、一址多校等办学形式的出现,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保障在校园内学习、工作的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校园的发展未来。构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创建和谐校园的要求。当前,高校校内不和谐的现象普遍存在,而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指导和谐校园创建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校园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安全文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学校和个人的财产安全 创造安全、稳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高校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承担引领者地位;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对推动全社会的安全文化建设有着积极作用。

(二)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不断的安全文化宣传和教育,使广大教师、学生逐渐明白正确的安全意识,使其对安全的价值和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树立科学的安全行为准则等,为创建和谐校园提供其正能量。安全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关爱生命,是保护师生安全与健康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可行的手段。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是一个较为新兴的话题,是保证校园平安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

三、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1.全力落实和完善全员参与机制。只有动员全校师生主动参与才能把高校文化建设抓好、抓实。因此,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要担负起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2.进一步完善宣传教育机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校园安全工作理念,充分利用校园电台、校报(刊)、校园网、横幅、展板等舆论工具,扩大安全宣传辐射面,将安全宣传的声势造出来,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3.落实安全工作制度长效机制,构建完整、成熟的校园安全文化体系,提高校园安全文化的执行力度。

4.构建维稳工作平台,确保校园政治稳定。高校内部职能部门、学院可以实行“信息员”制度,及时掌握境内外敌对、非法宗教、民族分裂组织和“法轮功”等邪教分子在校内的渗透破坏活动苗头,通过常规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师生意识形态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第12篇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发展目标是社会精神文明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 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未放弃以文化渗透的形式来实现他们“和平演变”的图谋, 青年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 使高校校园文化始终是国内外敌对势力抢占、争夺的阵地。因此,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学生在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不断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形成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先进的校园文化一旦确立形成, 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和广泛的影响, 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和学习态度, 保证高校始终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强阵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相互吸收先进的思想、理念, 有益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能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向上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引导和保证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现代高校功能的需要

一般来说, 现代高校的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引领文化。实现现代高校这四个方面的功能, 都离不开高校校园文化及其建设。人才培养所需的是育人文化, 高校通过自己特有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 特别是办学精神, 培育和塑造有文化的全面发展的人, 这个过程形成的文化就是育人文化。科学研究所需的是创新文化, 而树立创新理念, 构建创新型的教育教学体系, 形成创新的学术氛围, 开展创新活动, 这个过程所形成的文化就是创新文化。社会服务所需的是服务文化, 而高校研究、创新、传播、吸纳高深领域的知识, 归根到底是为了服务社会, 在进行以上诸方面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就是服务文化。建设育人文化、创新文化、服务文化, 就是为了实现高校引领文化的功能。高校要担负引领文化的社会责任, 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 具体到每一所高校, 就是要建设好具有个性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

(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青年大学生的素质

马克思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就是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实践中, 既是主体, 又是客体, 他们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实践者、创造者, 又是校园文化的消费者、影响对象。青年大学生因心理发育和智能结构的不断完善,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自主选择性。因此, 从大学生这一行为主体来看,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实践性与自主选择性的特点。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 创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环境与条件, 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使大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才能与爱好,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基于大学生文化的自主选择性, 就必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科学规划, 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坚持弘扬主旋律, 反对社会上一些消极落后的文化现象向校园的渗透。同时, 要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 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 自觉抵制不健康文化的影响, 为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重物质文化建设, 轻精神文化建设

在对校园绿化、美化的问题上, 许多高校往往出巨资搞建筑、扩道路、植花草、竖雕塑、购设备, 但在重视这些显性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 却忽略了隐性文化的建设。在学校的规划者、设者们看来, 校园物质文化可以对外树立起学校的良好形象, 也可对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 又可为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学习、工作、生活的优美环境, 而校园精神文化则显得不实在, 有些虚幻。在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 精神文化的评价标准也远不如物质文化那样直接、明确。事实上,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包括物质形态和显性化这两个范畴, 也应当包括精神形态和隐性文化这两个方面, 校园文化建设是这两个面的组合与统一。所以,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趋向功利主义、物质主义, 侧重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不仅会影响其他方面的正常建设, 也会影响校园文化的整体协调, 致使其发展结构的不合理, 这样的校园文化是不完整的。

(二) 形式主义的现象较为普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不是几次活动、几场比赛就能解决问题的。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注重节日活动及比赛等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个别环节, 往往不能形成稳定的氛围, 这是由学校没有整体安排和系统规划等原因造成的。究其原因, 还是在于学校在校园文化建上存在着形式主义思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这种敷衍的习惯, 使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脱离了其原本意图和宗旨而流于形式。

(三) 封闭性有余, 开放性不足

伴随着改革开放, 高校的大门已经敞开, 但形式的放开并不代表实质的开放。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封闭性也时有所见,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校际文化交流不够充分。由于我们对校际文化交流还是持保守的态度, 再加上存在严重的经费短缺问题, 校园文化交流的步子迈得还不够大, 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二是校园与社会之间存在隔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一些人仅仅把目光局限于校园这个小圈子, 校园文化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开展, 由于他们生活阅历较少, 思想较单纯, 常常为了保持校园文化的纯洁性而害怕外来的“污染”, 对外联谊活动非常少, 这种裹足不前的思想势必导致文化建设的封闭性。正因为校园师生冲出校园的决心和勇气不足, 使得校园和社会之间无形中加上了一道屏障, 由此形成的校园文化自我封闭, 必然影响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营养的吸取和辐射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本,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其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树立文化是立校之本的观念, 在文化立校、文化兴校上做足文章。

(一) 强化校园精神文化层的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文化传统、价值体系、教育观念和精神氛围等方面的整合和结晶, 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它的产生和形成, 是一代又一代高校人不断在教学和生活实践中积淀的思想精华, 是高校人不断传承创造的结果。要培育和弘扬校园精神文化, 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尊重学校发展历史, 传播先进文化的基础上, 将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接受历史馈赠的同时不断创新, 以形成古今融合的特色文化体系。二是从实际出发, 根据办学优良传统、学科特点、办学优势、特有人才类型和人才结构, 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三是挖掘特色, 提炼与弘扬富有学校个性和时代特色的校训。校训是一个学校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是全校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 好的校训是无声的命令,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的教育性。四是立足实际, 大力推进校风建设。校园精神的感性外化被视作一所学校的风气, 即校风, 它能够能使师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中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校风包括教风、学风和领导作风, 其中学风是主体, 教风是主导, 领导作风是关键, 它们共同构成高校独特的精神风貌。

(二) 营造全员共建的氛围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决定着它不是学校内部哪一个或几个部门所能建设得好的, 更不是仅凭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部门的努力就能做到的。因此,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高校人全员共建。领导者不仅要认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 还要规划并组织好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其他人员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同样不能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而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高校校园的一份子, 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自己的一种权利, 也是自己的一种义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与高校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因而每一个人都要为把校园文化建设得更好贡献自己的力量。参与者虽然没有决策权, 但有参与权, 这种参与权包括知情权、批评建议权, 还有与之相关的行动权。参与者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要善于表明自己的观点, 指出问题并献计献策, 还应积极投身于建设之中, 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从目前状况来看, 我们校园文化的交流是不充分的, 不仅交流的形式单调, 内容贫乏, 交流渠道也不通畅, 自己的校园文化出不去, 其他校园文化也进不来。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多方面开辟接触通道, 为其他校园文化和优秀社会文化的进入提供更多的方便和更持久的保证, 实现其他优秀文化在引入方式上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唐君毅.大学精神之重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杨寅平.现代大学理念构建[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3]、朱永新.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教育改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9.

[4]、夏湘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 2006 (3) .

上一篇:农村水利改革下一篇:职校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