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逻辑范文

2024-08-03

历史逻辑范文(精选12篇)

历史逻辑 第1篇

所谓学科逻辑, 就是学科视野下的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 及学科学习所需要掌握的思维规律、规则。而所谓生活逻辑, 就是体现或反映人类在自然和社会空间中, 享受、占有、内化并创造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各种活动的内在规律。注重以学生的生活逻辑对学科逻辑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化归, 有助于真正在教学中捍卫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处境, 有效利用学生生活资源来丰富、延展我们的教学活动, 并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体验, 促进学生的可能性发展。

以生活逻辑化归学科逻辑, 需要对课前的教学起点、课堂的生活状态和课后的发展可能性进行全程关注。鉴于课堂是学生以生活逻辑合理化归学科逻辑的具体环境, 也是学生经验得以唤醒并生发的场所, 以下笔者以“我们生活的世界”教学为例, 从关注学生课堂处境的角度谈谈生活逻辑化归学科逻辑的相关问题。

一、在知识呈现上, 注重学科逻辑与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存处境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知识的呈现方式和过程。从化归的视角而言, 知识的呈现应当关注学科逻辑与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一) 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合理诠释学科知识

从化归的视角而言,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过于专业化的学科知识进行经验化的诠释。教材可能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层层深入式的逻辑结构, 但欲使学生明确把握这样的学科逻辑体系, 往往需要教师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直观的生活经验补足“为什么是这样”以及“这样办的理由是什么”等内容。

例1“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教学

【教材解读】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对我国西北地区影响非常大的一种气候类型, 对于学生理解西部地区的自然景观分布和风土人情具有特殊意义。在《气候万千》一课中, 教材通过插图人物的直觉感受介绍以期让学生把握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冬冷夏热,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 全年降水较少”的特点。该特点是重要的学科主干知识。很多教师在授课时也往往停留在让学生能记住这个特点的层次, 而对于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合理化归这个知识点则思考不多。

【学生的疑问】 (1)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2) 什么是气温的日较差及年较差?

【调用学生生活经验释疑】 (1) 指导学生观察地图, 学生发现西北地区离海洋较远, 且有山脉阻隔, 所以降水较少; (2) 基于生活经验设问:“夏天的时候, 水泥地面与一盆水, 在太阳出来的时候哪个升温快?在太阳下山后哪个降温快?”学生并不理解“比热”的概念, 但基于日常的生活经验, 学生能够构建出“降水少的地方, 气温变化快”这一学科逻辑。

【调整后的逻辑结构】距离海洋远—降水少—气温落差大—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较大—夏热冬冷—糖分不易流失—瓜果甜。

(二) 以学生已有知识为依托进行新知识教学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基于生活经验, 还基于已有的知识结构, 这也启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注重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结。调用、迁移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其过程既是同化新知识的过程, 也是原有知识经验化运用的过程。

例2“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教学

【学生已有知识分析】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有: (1) 运用地图上的定向法描述区域位置; (2) 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特点影响气候类型; (3) 降水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温特点。

【新授知识】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其特点。

【新旧知识联结教学】 (1) 引导学生查阅《世界气候分布图》, 设问:“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哪里?”———解决其分布。 (2) “聚焦西欧”:“西欧在海陆分布上有何特点?这种特点会带来何种影响?”———迁移运用“距离海洋近, 无山脉阻隔, 降水较多”这一已有知识。 (3) 设问:“这样的降水特点会对气温造成怎样的影响?”———迁移运用已有的关于“降水多则气温相应项稳定”的知识, 得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的气温特点”。

在这一教学中, 教师很好地将学生的已有知识迁移至新的问题情境之中, 这一迁移、运用的过程, 既是对已有知识的经验化运用, 也很好地同化了新的知识逻辑。

(三) 知识应当是基于学生的解读和思考而自主获得的

以生活经验化归学科逻辑, 要求教师除了注重知识在教学中的呈现方式之外, 还需要关注学生是如何获得知识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是衡量学生课堂生存处境的一个重要的参照。

基于生活逻辑, 学生知识的获取途径应基于对教师选用的素材、创设的情境的个性化解读和思辨, 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建构主义的观点也认为, 只有当学生对知识进行个性化的“赋意”, 知识才能成为为学生所用的经验。

二、在问题设置上, 注重科学性与共情性相结合

问题设置是学生经验生发、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节点。要实现学生运用生活逻辑合理化归学科逻辑, 教师需要在设置问题时做到“科学性”与“共情性”的有机统一。

问题设置的科学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问题情境必须尽可能地形式多样并且简练, 同时, 应当包含设问可以凭借的足够的信息量;第二, 问题设置的指向性应当明确, 切口必须合适;第三, 问题设置应当注重层次明晰, 符合思维规律和逻辑规则;第四, 设问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关, 能够有力推进教学的自然发展。

而问题设置的“共情性”, 则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应答能力, 以及可能遭遇的困境:第一, 共情性的设问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经验基础和认知特点, 符合学生的所谓特点及规律;第二, 共情性设问应当积极关注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变化、发展, 让学生体验到思维的节奏感和乐趣;第三, 共情性设问应当让学生觉得课堂学习活动是充满活力的。

例3“我国的远古人类”复习课教学

【材料】提供图1、图2所示的两幅图。

【设问】 (1) 观察图1、图2, 说说图中的物品作为劳动工具各有什么特征, 它们分别属于哪一历史时期。 (2) 历史学观点认为:“生产工具的进步往往会带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图2中的工具取代图1中的工具时, 社会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个问题指向明确, 主要考查学生认知层面的知识;第二个问题则给出明确观点, 引导学生展开思维, 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两个设问层层递进, 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由“具象”到“抽象”的逻辑, 且设问严谨、明确, 符合设问的“科学性”要求;同时, 由于是复习课, 学生已学习过此块内容, 有相应的认知储备, 对于较难的第二个问题, 教师先给出历史观点, 为学生的思考指明方面, 体现出设问“共情性“的要求。

三、在情境创设上, 注重学科知识呈现与学生感悟相结合

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借助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 并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这三个过程应该是有机整合的。而为了更好地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 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成了一个常用的教学策略。

“情境”究其本源, 有“真实性”“可感受性”“直观性”等特点, 这本身是将学科知识放置入学生生活的一种特例。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往往存在两种误区:第一是情境是虚构的或者形式化的, 违背了“情境”的原旨;第二是情境与学科知识相割裂, 表现为情境的营造与教学内容无关或者低相关。前者无力以生活逻辑化归学科逻辑, 后者则缺乏了化归的对象。

基于生活逻辑的视角,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 应做到学科知识呈现与学生感悟的有机结合, 做到情境本身内含的知识逻辑同时也化归了学科逻辑, 变成了学生的经验可以感悟的素材。

例4“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的教学

【教材设置情况分析】此课内容在教材设计时, 其本身就呈现为虚构的情境特质, 旨在通过教师的指引引导学生游览南非, 进而达到巩固、深化第三单元“区域认识”有关知识的目的。

【此课教学可能存在的误区】 (1) 教学变成借助风景图片直观体验、感悟区域文化、自然景观: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介绍片或者展览与南非相关的图片, 学生可能看得很快乐, 但只是看看罢了。 (2) 教师针对前面所学的“地形”“气候”“自然景观和文化差异”等内容一一设问, 学生则一一应答。虽然梳理了一遍学科知识, 但学生对南非仍然缺乏直观的印象。

【基于化归视角的情境教学】 (1) 通过多媒体以丰富的视频、音频素材勾勒出南非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 给学生以确实的视觉、听觉体验。 (2) 基于情境的“共情性”设问:“是什么造成这些自然和文化差异呢?”———以此确定探究主题。 (3)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性探究学习, 通过查阅《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等先前接触过的地图, 分别探究南非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特点”“风土人情”等知识细目。 (4) 分组交流探究成果, 评价学习体验和收获, 总结探究方法。

基于化归视角的情境教学, 必须以情境的“直观性”“真实性”“可感性”为前提, 同时, 能够为教学所用的情境还必须是内含学科知识和学科问题的情境。

四、在氛围营造上, 注重学理的思辨性与生活的愉悦性相结合

如果要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存处境, 那么在教师主导下的由师生互动共同营造的课堂文化氛围便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知识的学习往往只能作用于学生的认知结构, 而环境、氛围则蕴含着化归知识为学生所用的力量。新课程改革在这个问题上直指先前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存在的“一言堂”式的“言语霸权”, 主张营造安全的、和谐的、融洽的课堂文化氛围。

历史上的逻辑与幽默 第2篇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和分析了从古到今、从历史到现实的逻辑与幽默。还介绍了大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幽默。面对它们,我们该如何如何,怎样拥有这种幽默,考虑逻辑与幽默的联系。幽默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尴尴,难堪等场合。中国式的幽默是一种智慧,心灵的魅力。真实,率真的幽默。它能带我们进入另一种境界,忘却烦恼,远离尘嚣,让自己更加快乐的生活,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同时在哈哈一笑中,扯开遮蔽物,把真实还给真实。

关键词:中国式逻辑幽默

姓名:刘娜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班级:工管0902

学号:20091231067联系方式:***

正文:为什么我们要把逻辑与幽默结合到一起呢?赵本山大概是家喻户晓吧。他很多表演都很幽默,但是不怎么注意逻辑,到现在好像还没有正式的表演过逻辑式的幽默。Humor这词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它来源于西方,第一个引进来的人应该是王国维,后来被翻译为“幽默”。从内涵上很符合这个词的本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历史(屈原《楚辞‧九章‧怀沙》中,有「旬兮杳杳,孔静幽默」之句,唐朝李白诗〈鸣皋山送岑徵君〉中,亦提及;其意指一种寂静无声的境界,不同于西方的「幽默」之意。),因此逐渐深入人心。

一:春秋思想家孔子的逻辑与幽默。在我们现代人眼里,孔子是一个圣人,一个思想家,一个教育家,是一个严肃而庄重的君子,一个温柔而庄重的长者。但实际上,细读《论语》,却能发现其中不经意间的幽默。《两小儿辩日》中,孔子跟两个小孩子一起辩论太阳。孔子那时候是一个多出名的人啊,还跟两个小孩子一起辩日,跟他们争论。同时孔子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庄严,严肃。从他跟弟子之中的对话也可以看出来。林语堂曾在他的一篇小品文《论孔子的幽默》中以独特的视角剖析过孔子的幽默,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要明白《论语》的意味,须先明白孔子对门人说的话,很多是燕居闲适的话,老实话,率真话,不打算对外人说的话,脱口而出的话,幽默自得话,甚至开玩笑的话,及破口骂人的话。总而言之,是孔子与门人私下对谈的实录。最可宝贵的,使我们复见孔子的真面目,就是这些半真半假、雍容自得的实录,由这些闲谈实录,可以想见孔子的真性格。

二:搞笑巨星周星驰的逻辑与幽默。周星驰本来是一个在香港、甚至全球华人社会均无人不知晓的名字。他以搞笑见称,还自创一套独有的「无厘头」风格,可谓前无古人、後无来者。要数近二十年香港最成功的喜剧演员,一定非他莫属。他的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对白,均充份表现了他的喜剧细胞。「喜剧之王」的称号,除了周星驰,不作他人选。《大话西游》中的那段话到现在还一直在人们的口中流传“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三:大学生生活中的逻辑与幽默。大学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啊。我们还没有踏入校园时一些学长学姐就跟我们说。大学生活跟高中差别太远,我们有太多自己的时间,我们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父母在身边。同时,身边各色各样的人也有。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特色,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大学生活中也会遇

到很多搞笑的话。例如:1一群朋友打篮球,一哥们想做一漂亮动作,不想球失

手了,大呼:哎呀,假动作!2协会做活动,嘉宾屡请不到,不是这个有事就是

那个不能来。后来会长怒了,大喝:干脆把来观看的同学关在里面,发糖聊天得!

众人愕然。3宿舍一哥们经常和女朋友煲电话粥,一日都在宿舍看书,他看着一

堆用过的电话卡忽发感慨:啊!众人不解。以后老婆不要我了,我就拿这些卡去

找她!晕S!宿舍里立刻响起一片到地声。4去君山观光,由于所拿地图未能准确

标出君山距市区多远,偶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3点出发了。结果2小时后到

达目的地,公园刚好关门,只好又坐着同一辆车悻悻而归。5一个哥们在宿舍拍

了几张近裸的照片。一日上课,旁边一小女生拿他手机玩,不想看到了这些照片,哥们颇为尴尬,谁知女生看了看照片,发出一声:切~~6本人是一网络游戏白

痴,一日寝室两哥们回来谈论游戏战果,偶听着不似平常他们谈的那个游戏,问:

怎么没玩××游戏。二人相望一眼,一人告诉我:我们就是在谈论这个游戏啊。

晕S!诸如此类的话很多,我在这里就不一一细数。相信很多同学自己已经亲身

经历过这些幽默的话了。

记得有一次看《读者文摘》时,有一段这样的幽默 :一对老夫妇到汉堡王

用餐,两人小心翼翼将汉堡和薯条分成两份。有个卡车司机看了觉得于心不忍,主动示意要买一份餐请老太太吃。

老先生说:“没关系,我们什么都分着吃。”

几分钟后,司机见老太太一口都没吃,再次说道:“我真的很愿意买一份餐请老

太太吃。”

老先生叫他放心:“她会吃的,我们什么都分着吃。”

司机不相信,恳切地对老太太说:„你为什么不吃?“

老太太没好气,说:“我在等他的假牙!”

老先生跟老太太共同用一个假牙,同时他们也说了什么赌分着一起吃,差不多就

影藏着这个意思,但是那个司机一直都不明白。同时我们在看的同时也会想为什

么这个老太太不吃,最后答案出来了我们才恍然大悟。这就是生湖中的幽默。

大学生生活中的幽默差不多也一样啊。知道答案后会让我们大吃一惊。当

别人说你长痘痘时你可以说这是青春的象征;别人说你矮时,你说浓缩的是精华;

别人说你胖时你说你营养丰富。幽默就是这样随处可见。它会让人的心灵变得更

加快乐,让自己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同样的精彩。面对尴尬的场面,棘手的问题,幽默可以帮你化干戈为玉帛。幽默感也是一种交际的手段,可以用它来增强人际

关系。但幽默感也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可以让关系变得更融洽,用不好,可能

适得其反,让你缺乏自信或者造成他人反感。要想自如的运用幽默的力量,一定

要先洞悉逻辑的规律,幽默并不是冥思苦想、刻意制造出来的,而是一种真性情,大智慧的体现。平时我们可以多看看《笑府》、《谈谑》、《笑得好》、《雅谑》、《笑林广记》及至《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一类的书。里面的一些条目,定

能叫你粲然一笑或捧腹大笑。”

因此,中国传统逻辑与幽默的结合,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还未被深度发

城镇化:历史?逻辑?启示 第3篇

回看中外城镇化的历史,有几个现象值得注意:(1)今之古城有长达两三千年历史者,但有存(如苏州、西安),有亡(新疆高昌、中美玛雅),为什么?(2)《纽约时报》资深专栏作家纪思道曾撰《从开封到纽约》一文,指出1000年前的开封就是当时的纽约,是全球唯一人口超过100万的大都市,但如今风华散去,一个城市为什么盛?为什么衰?(3)进入20世纪以后,全球范围超过千万人的大都会纷纷崛起,但更多的还是中、小城市,甚至十几、二十几万人的小城镇比比皆是。城市有大有小,为什么?还是前面那句话,一切都是自然形成的,市场决定的。也可以找到100%纯人为打造的,如缅甸迁都,及中国西部由兵团建设的城市,是例外,屈指可数。

这就是城镇化的逻辑了。这个逻辑对中国正在兴头上启动的21世纪城镇化大工程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逻辑可以从“市”这个字谈起。市,就是交易。几千年前,人类社会没有工业,非农即牧,农民、牧民散居各处,只生产极少数甚至一样产品,必须通过交换才能满足生活所需。于是在默契之下,定时定点形成“市集”。再进一步,需求日增,形成聚落、小村、小镇。又为了集体安全,乃建城墙保护,是谓城镇城市。所以,凡城镇,多循市场规律形成。

至于城镇的兴、衰、存、亡,除少数与战争有关外,亦多与自然、气候的变异(如玛雅)或科技运输的进步(如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有关。当然,也有极少数受政策影响(如深圳),但后者亦不能排除有很明显的市场规律的因素。所以,对中国的城镇化而言,有两条重要启示:(一)顺其自然;(二)在顺其自然中,为政府的角色与职能正确定位。

顺其自然意思很清楚,换句话讲,要避免人为地造镇,这在当今的中国尤其需要警惕,因为地方政府有很大可能以政策为借口冲动地大搞建设,中央政府对此必须有效地约制防止。

至于政府的角色,主要有三:一是为城镇化的自然发展排除各种障碍;二是为城镇化自然发展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制度、政策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防止;三是为打造一个高品质的城镇中国,提供有价值的“外部性”服务。

首先,就排除障碍而言,目前城镇化存在的两个障碍分别是关于人口的自由移动,及关于土地的自由买卖。具体地说,这就需要取消城市户籍的限制,及开放农民土地的自由买卖。

其次,关于城镇化自然发展可能产生的问题主要也有两个:一是农地及农业的保障问题。农地、农业、农村对国家社会的贡献绝不止于是农产品及粮食安全而已,还有很多如环境生态、生活传统、价值风俗等外部性的意义,所以应仿发达国家,对弱势的三农给予足够的政策补贴。另一问题则是有序发展,这包括宏观面的城镇间中心与卫星关系的良好布局;中观面的基于可持续发展,对所有城镇建设在资源、环境、生态方面制订统一的标准规格,一体遵行,为21世纪中国的生态城市打好基础;微观面,则是为个别城镇如何基于其各自的地理自然、历史、人文等条件打造独特的风格与风情提供专业性规划意见。

中国的城镇化既有发展上阶段性的任务,又是百年大计,关乎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能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历史发展逻辑探寻 第4篇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历史,发展逻辑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往往被其市场化、多样性、竞争性等丰富多彩的光环遮蔽了其历史生长逻辑的真实性。跨越历史时空对其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 对科学认识美国高等教育制度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价值。

一、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历史轨迹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源头来自于英国殖民者移居北美而带来的参照了英国的牛津、剑桥及苏格兰大学模式的9所殖民地学院。“在1646年之前移民到北美的人中至少有130人受过大学教育, 其中100人曾就读于剑桥大学, 32人曾就读于牛津大学 (有几位曾在两所大学都读过书) ”[1]决定了早期的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具有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移植特征。1636年创办的哈佛学院便是仿照英国的剑桥大学而办, 1701年创办的耶鲁学院由英国的伊莱休·耶鲁先生捐赠而办。

19世纪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期, 州立大学的兴起, 赠地学院的出现, 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率先运用大学—学院—研究生院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开创了研究生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先河, 成为了大规模培养高尖端人才的一种独特方式”[2],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 带来了20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黄金时代。

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 (Gorge Washington) 与继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 (James Madison) 二人在任期间都曾多次向国会提出创办国立大学的设想, 但都遭遇失败, 这标志着地方分权的胜利。马歇尔最终判定达特茅斯法案的尘埃落定[3]不仅维护了私立大学的合法性———“该法案的裁定对美国的所有私立学校甚至所有的私立慈善机构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它保护所有的私立学院在内的私立机构不受政府控制”[4], 给私立机构创造了相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空间;同时为创办公立高校创造了契机。赠地学院运动为公立高等教育创造了制度空间;接踵而来的由杰斐逊创办的弗吉尼亚大学开创了美国州立大学的先例[5], 并推动了西部州立大学的发展;《莫里尔法》历经数年, 直到1890年终于在为实施农业、工艺教育方面落幕。威斯康星理念为教育的服务职能、加大与政府合作方面奠定了理论基础。若干人试图尝试移植德国经验的同时也尝试着失败。密歇根大学的校长亨利·塔潘 (Henry Tappan) 和弗朗西斯·魏兰德 (Francis Wayland) 一样, 最终不得不被解除职务直到丹尼尔·科伊特·吉尔曼 (Daniel Coit Gilman) 成功地借鉴德国模式创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和德国的情形一样, 学术研究对当时的美国学者同样具有宗教般的吸引力, “我们将要组建的这个机构, 如果它致力于除发现、传播真理之外的其他任何目标, 就不配称为大学”[6], 使霍普金斯大学以一种独特的形式———研究生教育成了南北战争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已基本成熟。1900年著名经济学家爱德华·罗斯被斯坦福大学恶意解雇, 从而间接地导致了1915年的美国大学教授协会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y Professors, AAUP) 的诞生。10年后, 美国教育委员会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ACE) 发布了《关于学术自由与终身职教的会议声明》 (Conference Statement on Academic Freedom and Tenure) , 后经美国学院协会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AC) 与AAUP签署认可, 并于1945年联合发表《关于学术自由与终身职教的原则声明》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on Academic Freedom and Tenure) , 其目的在于“促进公众对学术自由与终身职教达成谅解和支持, 增进学术自由和自治, 明确高等教育的基本职业价值和标准, 确保高等教育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宗旨”[7]为学术自由提供制度支撑, 从而使以概念形式出现在中世纪的“终身职教”在美国大学制度化。二战期间, “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由战争爆发时尚不知晓的武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8], 使美国尝试了大学科研带来的甜头, “布什报告”《Science-the Endless Frontier》便成了美国制定科学政策的“圣经”。成立于1922年的美国独立院校认证委员会 (Accrediting Council for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Schools, 简称ACICS) , 形成了非官方组成的高等教育评价、认证制度, 标志着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成熟。成熟并非意味着终结, 相反, 在其发展过程中, 不断完善和调整。1956年后, 它成为全国性认证机构;1993年, 它成为独立的自治机构;如今它已发展成为独立的、非营利的、非政府的、中介或代理意义上的全国性高等教育质量权威认证机构。此外, 《退伍军人权利法》, 《国防教育法》等法案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二、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历史发展逻辑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逻辑是移植经验、内化、自由的生长过程, 既是借鉴、移植外来经验的生长过程, 亦是内化的生长过程, 也是自由的生长过程。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历史的发展逻辑就是借鉴外来经验内化为适合自身独特环境的高等教育制度自由发展的过程。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是移植英式与德式高等教育制度并与其实用主义相结合、内化为自身内部独特环境的复合体。以哈佛、耶鲁等为代表的早期9所高等学校是英国殖民者仿效牛津、剑桥而创办的殖民学院, 但又不同于宗主国的牛津等大学。若干人尝试移植德国模式直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办并向全美传播。在移植的过程中内化为一种巨大的变革:哈佛大学的查尔斯·W·埃里奥克 (Charles W.Eliot) 通过选修制改造本科生教育, 并将职业学院 (Professional Schools) 从其所有者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威廉·雷尼·哈珀 (William Rainey Harper) 则将新组建的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建设成一所“学术发电站”[9];AAUP将学术自由内化为一种终身职教制度。这种内在的巨大变革一直促进外在的模式内化, 摧生了非官方、民间色彩的认证机构、评价组织的形成, 并与实用、市场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逻辑在其政治、经济、文化及传统中经过移植与内化、创造与传播、借鉴与改造相结合的自由、内生的过程, 便赋予了其高等教育制度所独有的特征。

三、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具有的特征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通过对移植外来高等教育制度模式加以改造, 并与美国实用主义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形成别具一格的高等教育制度, 具有创造性、相对独立性、内生性三方面的特征。

1. 创造性。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不存在对外来模式的完全照搬, 即使是早期的9所殖民地学院, 其管理模式也不同于当时英国的牛津、剑桥、英格兰的管理模式。美国对德国柏林大学的移植, 更看重于与柏林大学的不同, 更是发挥出了巨大的创造性:德国是先赋予学术自由、科学研究的内涵, 然后再产生相应的机构、机制, 由学术自由与科研的理念来促成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 而美国是在一系列事件之中, 实现对制度的不断完善, 学术自由是不断地随着制度的完善来完成的。德国的科学研究与大学的切入方式是分配在系、教授讲座制中进行, 美国的科学研究运转于研究型大学中即大学中存在的一种独特方式———研究生院, “最好的学生由最好的研究生院挑选, 最好的研究生院由头等科学家给予训练, 下一代最有成就的科学家就来自这个经过严格精选的群体”[10]。美国对德国的研究与教育的结合拓宽为更宽泛的境界———哲学与各种经验科学结合, 科研与一般训练的结合, 科研与广泛教育相结合, 科研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高等教育认证、评价制度的非官方性、社会中介的参与性都体现出创造性。

2. 相对独立性。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受政府干预的因素较少, 联邦政府欲创办一所国立大学的欲望因国会猜疑由此可能导致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张而破灭, 从而限制了联邦政府对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作用。达特茅斯法案的最终裁定进一步限制了州政府对私立大学的权力。这两个“特许状”法案给美国高等教育创造了相对独立的空间。后来的促进农工学院发展的《莫里尔法》、对科研资助具有圣经效应的《布什报告》、促使高等教育人数大发展的《退伍军人权利法》、提升科研能力的《国防教育法》等亦没有对高等教育的内部进行介入, 而在高等教育的外围提供财政的、法律的保障, 从而保障了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同行评价、科学研究的自由及学术自治。

3. 内生性。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是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内生的。作为高等教育制度中最根本的学术自由本身构成了高等教育系统内一个内生的制度:达特茅斯法案的效应使学术自由在美国露出曙光和光明;AAUP将学术自由与终身职教紧密联系起来, 从而使学术自由在美国制度化。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与其独特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环境融为一体, 虽有外来模式的影子, 但已内化为自身精髓的东西。英国的、德国的模式移植到美国, 就犹如进入“实用主义”的土壤之中;实用主义是美国的一种主导思潮, 功用是其主要价值选向;赠地学院, 威斯康星理念等便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在美国高等教育的体现。美国最早实现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评价制度既体现出其高等教育制度的美国化, 也体现出高等教育制度内生性的特征。

四、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归因分析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所具有的创造性、相对独立性、内生性的特征给美国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带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从而, 自二战后至今, 世界高等教育的黄金时代就一直属于美国的高等教育时代。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之所以能形成移植与改造, 变革与内化的自由生长的逻辑, 并赋予了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创造性、相对独立性、内生性的特征, 与其政治、经济环境, 美国人独特文化的特质, 及对高等教育进行理性选择等因素是分不开的。

1. 政治、经济环境提供了制度选择的机遇空间。

美国的政治分权制, 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提供了高等教育制度逻辑生长的契机。美国政治上分权、制衡的特征为美国高等教育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美国宪法把教育的权力归属于州政府, 使联邦政府从法律层面失去了管理高等教育的依托;而州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能力又有限。美国是一个自由竞争的社会, 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制度备受青睐, 正如“市场智慧—能够以人类不同理解的方式, 在没有强制、指导和官僚干预的情形下, 协调和满足无数个体的不同需要”[11]一样, 市场智慧同样满足了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逻辑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要。

2. 美国人独特文化的特质给其制度逻辑发展过程注入活力。

美国人独特文化的特质给其制度的逻辑生长过程注入了活力, 并成为影响其逻辑生长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追求自由, 崇尚个人奋斗, 鼓励探索与创造, 构成美国人独特文化的特质:由带着共同信念, 希望享有自由、民主、平等走进财富与天堂的不同肤色的种族组成的国家;他们在“独立宣言”的高尚理想指引下誓言为了铸造一个全球最富有、最文明的、最强大的国家。这种文化特质使早期北美移民把以追求“自由、平等、开拓精神”为特征的拓荒文化载入美国文化的源头———出于“在一座小山上创建一座城市以照亮整个人类道路”之使命感, 便有了后来的哈佛。从学院的早期开办, 到高等教育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 都与办学者的无私奉献, 慈善人士、慈善机构的无私捐赠, 甚至后来的联邦资助以及公众对高等教育的热情密切相关。“人在一定的社会情况下拥有的理智资质和道德资质的总和”[12]构成了美国高等教育制度逻辑生长过程中的无形财富。“独立于那些凌驾于你之上的有经济实力和政治权力的人、独立于那些试图限制你言行的人的自由”[13]在美国人独特文化的特质中根深蒂固。这种美国人独特的文化特质促进了其高等教育制度逻辑的自由生长。

3. 理性选择起了主导性作用。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逻辑生长过程更在于其理性选择, 这种理性选择成了美国高等教育制度逻辑生长的支配性力量。联邦政府欲创办国立大学梦想的破灭, 达特茅斯法案的最终判定不仅意味着法律的胜利, 而且意味着人类理性选择的胜利。霍普金斯大学的成功更是理性选择的结晶:这种成就的荣誉归于霍普金斯先生遗嘱指定的董事会富有远见而又艰苦卓绝的努力;要归于丹尼尔·C·吉尔曼在人才选拔、重视学术、协调美国大学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等到方面的领导才能;要归于最早的杰出的化学教授和研究员们, 是他们定下了基调, 同时建立了大学实验的定制[9]18。由爱德华·罗斯被恶意解雇事件最终创造性地实现终身职教的制度化, 亦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布什报告通过对无边界科学研究来实现人类福利的理想, 同时预料到资金对大学提供支持的存在会影响大学的政策, 便把联邦政府的科研资金资助与私人资助系统的现行权威结构密切等同, 以防联邦政府因资助带来对大学的控制。这种理性选择超越历史的真实, 带来大学研究系统的多元和独立部分地依赖于其多种多样成分的持续介入[9]253。认证制度、社会评价中介的形成既是人类理性的选择, 也是把理性作为高等教育逻辑生长过程中判断标准的一种客观尺度。

五、结论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是移植经验、内化、自由的生长过程, 它通过借鉴、移植外来经验并内化为适合自身独特环境的高等教育制度。而在其高等教育制度逻辑的生长过程中, 政治、经济创造了机遇空间, 而美国人独特的文化特质构成了其逻辑生长的内在动力。而理性选择更不容低估, 美国从不缺失理性选择, 并且作为一种主导价值决定着高等教育制度运转的诸多因素。

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创建、变革或创新时, 要联系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其传统。移植固然是一种不可缺失的方法, 但只有内化为本国国情的移植, 才能自然地生长, 否则会水土不服或者会“生南为橘, 生北为枳”。

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 第5篇

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唯物史观的两个前提(出发点),即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历史前提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逻辑前提是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前提是逻辑前提的前提和基础,逻辑前提是历史前提的提炼和升华,二者是辩证的、具体的统一,决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提出并阐述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的辩证统一是唯物史观超越一切旧历史观的关键.

作 者:常晋芳 CHANG Jin-fang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刊 名: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 年,卷(期): “”(2) 分类号:B03 关键词:唯物史观   历史前提   逻辑前提  

供给管理的历史渊源和逻辑思路 第6篇

一提起宏观经济政策,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它等同于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虽然也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而且在经济实践中被经常采用,但却总是容易被人们忽视。

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渊源

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都是宏观调控的手段。二者的历史都是源远流长,但不同的历史时期宏观调控对二者的倚重不同。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物资贫乏,如何增加生产、促进供给就是那时的主要任务,所以供给管理在古代是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但需求管理在古代也没有被忽视,由于那时物资贫乏,所以古代需求管理的重点就是抑制需求。中国“勤俭持家”的传统实际上就兼顾了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勤”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属于扩张性供给管理政策;“俭”的目的是降低消费,尤其是杜绝浪费,属于紧缩性需求管理政策。“勤俭持家”虽然是针对家庭而言的,但实际上也反映了古代的治国理念。因此,“勤俭”的意思就是供给扩张、需求紧缩这样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供给管理的成功案例之一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对齐国的治理。为了齐国的富强和齐桓公的霸业,管仲采取了大规模的供给管理措施。据《管子·大匡》所述:“桓公践位十九年,弛关市之征,五十而取一,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意思是说,在齐桓公在位的19年中,降低关税率和商业税率至2%,农业税按土地面积征收,且改为两年征收一次;收成好时农业税税率为30%,收成中等时税率为20%,收成差时税率为10%,收成再差就免去农业税。这些税收相对于当时其他国家来说已经很轻了,这种扩张性的供给管理政策有力地促进了齐国经济的发展,为齐国的迅速崛起奠定了经济基础,齐桓公也因此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力突飞猛进,就出现了生产过剩的现象。到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都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因此需求管理的重要性就越来越大。

供给管理为何可被用于短期宏观调控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总供给决定于一个经济可用的资源总量和技术水平;而一个经济的可用资源总量和技术水平是个存量,在短期内难以发生大的变化。因此,供给管理被许多人认为只能用于长期调控,如促进经济增长等,在短期内则不适用。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一个经济的可用资源总量和技术水平在短期内难以发生大的变化,因此无法作为短期调控的变量,这一点没有问题。然而,一个经济的可用资源和技术水平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在短期内却可以发生大的变化,也是可以通过政府政策进行调控的;而一个经济的可用资源和技术水平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则取决于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所面临的激励。一个经济的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技术等在短期内可能无法发生变化,但生产者的激励却是可以随时变化的。正如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所说:“一旦人们面临的激励发生变化,其行为就会随之改变。正的激励吸引人们做一些事情,而负的激励阻止人们做一些事情。处于这种情境中的政府的作用就在于改变人们面临的激励,从而影响社会行为。”因此,调节生产者面临的激励是短期供给管理政策的核心。

作为一个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激励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可谓体会至深。实际上,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任何一次大的经济波动的背后都可以看到激励变动的影子。1959-1962年间的饥荒之所以出现,就在于人民公社制破坏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此后发生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对“唯生产力论”的批判,则使得许多人对于发展经济望而却步;国有企业中的平均分配现象也使得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下降。20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改革实际上就是激励机制的改革,这一改革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为解决温饱问题奠定了基础,而屡次提高粮价实际上也是在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可以说,中国的农村改革是最成功的供给管理实践。此后的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实际上都是在设法提高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的积极性。

因此,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来看,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的激励都是可以迅速发生变化的,因而会导致总供给的迅速变化。

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应相结合

在面临多重政策目标的情况下,供给管理政策和需求管理政策的配合就十分必要。菲力普斯曲线在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菲力普斯曲线指出,政府的目标只能在低失业高通胀和高失业低通胀之间进行选择;而在考虑预期的情况下,甚至这种选择都不可行。在引入供给管理政策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理论上说,供给管理政策和需求管理政策的配合可以使失业和通货膨胀稳定在任一水平上。比如,要实现低失业和低通货膨胀率,如果单纯用扩张性需求管理政策,可能会抬高通货膨胀率,这时就可以同时采用扩张性供给管理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而如果单纯用扩张性供给管理政策,则可能会导致物价下跌,物价下跌又可能影响消费者的价格预期,从而导致持币待购现象,降低消费需求,这时就可以同时采用扩张性需求管理政策来稳定物价。因此,供给管理政策的引入可以打破单纯采用需求管理政策时面临菲力普斯曲线的那种被动局面。

随着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新产品不断涌现,任何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都在不断地调整之中。而对于中国来说,经济的迅速发展更要求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升级。因此设计和实施适当的产业政策就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重点之一。而几乎所有的产业政策都是供给管理政策。因此,供给管理政策在中国今后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区域经济政策是供给管理政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一部分,一个地区的政府没有主权国家政府那样的经济政策手段。比如,一个地区不可能执行货币政策。而如果通过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那么增加的也只是本地区居民的总需求;而本地区居民的总需求中很可能只有一小部分是对本地产品的需求,因而对本地经济的刺激作用有限。其结果,一个地方政府花了钱,很可能是促进了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需求管理政策对于地区来说是不适合的,供给管理政策因而就成为唯一选择。

经济全球化使得一个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像主权国家管辖的地区了。各国的经济政策不再独立。商品市场、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都使得需求管理政策的效果越来越差,一国政府需求管理政策刺激起来的总需求很可能不是对本国产品的总需求。但供给管理政策就不一样。供给管理政策的直接受益人就是位于本国主权范围内的相关企业,因此受益最大的是本国企业。其他国家的居民可能也会享受到本国供给管理政策的好处,但毕竟是第二位的。

因此,在调节经济方面,供给管理政策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可以预期,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供给管理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也将越来越受到政策制定者的重视。

历史逻辑 第7篇

关键词:牛郎织女,演化,历史逻辑

前言

首先要作说明的是“牛郎织女”之所以要加上引号主要在于其定性是难以确定的, 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可能偏向于神话形态, 也可能为传说, 到后来甚至演变成了故事。“牛郎织女”的演化究竟其在哪个时期是属于神话, 哪个时期属于传说或者故事, 并不是本文的主要目的;“牛郎织女”演化的历史逻辑才是真正的关键。只要了解“牛郎织女”演化的历史逻辑, 有关“牛郎织女”所属的文学性质也就迎刃而解了。所谓的历史逻辑, 恩格斯的表述是:“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1](122)本文试图从唐朝及其以前的历史发展中一窥“牛郎织女”发展演化的历史逻辑。

一、“牛郎织女”神话的雏形

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命名最迟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有关“牛女”神话的最早记载见于西周时期的《诗经.小雅.大东》中说:“唯天有汉, 监亦有光。彼织女, 终日七襄。虽有七襄, 不成报章。彼牵牛, 不以服箱。”诗中的织女为织女星座, 牵牛为牵牛星座。诗中天汉两边的织女星与牵牛星被拟人化。织女星每天七次移动象征人间的妇女每天忙忙碌碌, 但始终不能织成布匹;牵牛星代表的男人, 诗中他不能装箱运载。这首诗作者借用天象的变化暗喻人间的疾苦, 反映的是东方被征服的人民对西周王朝统治压迫的不满与怨恨。之所以下这样的结论从诗的出处即可看出。所谓“大东”就是距离西周王朝的首都镐京较远的东方诸国;相反距离镐京叫近的小国则叫作“小东”。《毛诗序》曰:“《大东》, 刺乱也。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 谭大夫作是诗以告病。”就是说整个《大东》篇皆是反映被征服的东方诸国人民对西周王室的抱怨。因此在此诗中出现的织女、牵牛不过是被借用以抒发怨恨的两个自然星座而已。

既然在西周之前, 牵牛、织女作为星座名就已经存在, 那么为何要将他们如此命名呢?“大东”的人们如何确定牵牛星、织女星的的象征性别的呢?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汉族的先人们在与自然的相处中, 发现“众星推移, 人有盛衰”, 也就是天象的变化会暗示或者影响人世的生活。人世的生活在西周以前莫过于生存, 给人生命的一个是祖先, 还有就是土地为基础的农耕生产。赵逵夫认为“我国古代星宿名, 基本上是部族、民族的始祖和传说有所发明造作的祖先。”[2](56)他经过研究得出牵牛星的命名与商先公王亥有关。他引证《世本•作篇》中的“胲作服牛。”句子, 认为胲是指王胲, 王胲发明了牛耕。对于牵牛星的命名, 笔者同意赵先生的观点。但对于“织女”的由来与赵先生不同而更相信某些学者所说:“弇兹氏的织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女首领, 后世人追尊她为女帝, 又称玄女、玄帝、王素、素女、须女、帝弇兹等。她在距今三万年前就发明了用树皮搓绳的技术:”[3]由此我们知道, 王胲性别为男, 那么牵牛自然也就相同了。织女为古代母系时代的女首领, 自然是女性了。从以上对牵牛星、织女星命名的考证中也可以看出, 中国古代汉族先民对自然的崇拜, 祖先的崇拜和农耕的崇拜。

战国时期的《石氏星经》论述牵牛星和织女星曰:“牵牛六星, 主关梁。”“关梁”指关口和桥梁。“织女三星, 在天市东端, 天女主瓜果丝绵。”在这里, 人们赋予了牵牛星、织女星以神的力量, 显示他们对人的功能, 主要是对农耕的积极作用。

从西周以前的对牵牛、织女星座的命名, 到西周时候人们借用二星座表达人间劳动的辛苦与生活的艰辛, 再到神话二星的对人间农事的主导作用, 都反映了中国古代汉族先人在与自然搏斗, 与社会斗争中所表现出的无奈, 人们时时刻刻感受到了异己的力量。这一时期, 人们还不太明白自然与社会, 因此, 他们崇拜天上的星辰, 崇拜祖先能力, 崇拜农耕, 希望他们所崇拜的异己的力量能够给他们带来福报。所有古人的这些崇拜都是牵牛星与织女星能够频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原因。在这一段历史时期, “牛郎织女”的核心元素牵牛星、织女星出现, 并且被赋予神力, 可以说这是牛女神话的雏形阶段。

二、牵牛星与织女星的人格化

到了西汉时期, 牵牛星、织女星不仅仅停留在人们的想象和信念当中, 而且真实地显现于现实的人间。班固《西都赋》中说:“临乎昆明之池, 左牵牛而右织女, 似云汉之无涯。”[4] (500) 意思是在昆明池的两边坐立着牵牛星、织女星的人形石像, 左边是牵牛像, 右边是织女像, 隔湖相忘。此时的牵牛、织女不在是天上的遥不可及星与人或者与人相殊的抽象的存在, 而是和人们一样有人形有人格了。此外, 同时汉代关于牵牛织女的石壁画像也有多幅, 形象生动。总之, 这一时期牵牛、织女已经人格化, 不在是抽象的神或是天上的星座。那么是何种原因让人们观念上有如此大的转变呢?

牵牛星与织女星在西汉的人格化得益于儒家思想被官方接受。儒家思想不谈玄理, 不论鬼神, 而是“敬鬼神而远之”;儒家关注人事, 可以说是“以人为本”。儒家对人的关注, 从儒家经典《易传》中可见一般。《系词传上》云:“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卑高以陈, 贵贱位矣。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意思是说人和天道一样有尊有卑。《易传》的成书年代不晚与战国, 也就是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天人观念。到了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一步深化, 他在《春秋繁露》卷十一中写道:“人之形体, 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 化天志而行;人之德行, 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 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 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 化天之四时。”董仲舒的思想无非在告诉我们, 人是天地交合而生, 天地是人的始祖, 天、地、人一体而有别, 关注人本身也就是在关心天地造化。也就是说受到儒家思想当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 天上的事物自然可能在地上成形, 昆明池边石像的建立。

三、“牛郎织女”爱情神话形成

东汉末年的关于牵牛星、织女星不但人格化而且二者之间还产生了类似于人的爱情。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载:“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千千擢素手, 札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从诗中可以看出诗的作者是以女性为视角, 抒发对情人的思念。这情人到底是恋人还是自己的丈夫, 诗中并未言明。

同样成书于东汉末年的《风俗通义》写道:“织女七夕当渡河, 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 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这段情节情节比起《古诗十九首》中的就更加的丰富了, 甚至提出了牵牛与织女相会的日期与方法, 即是在七月七日这天, 使鹊为桥。该情节比起《古诗十九首》增添了两个新元素, 一个是七夕, 一个是鹊。为什么古人要想象在七夕这天让他们相会呢?据汉代《大载礼记•夏小正》:“是月织女东向, 盖言星也”。是月指的就是七月, 人们注意到织女星七月的初昏时节向东移动的事实, 所以选择七夕这天作为牛女相会的日期是有客观的自然依据的, 这也反映了汉代的天文知识已经比较被人们了解。再者牵牛、织女在诗中表现的是天上的爱情, 他们相会的现实自然也不会像地上的凡人一般, 渡过天河, 自然要用能飞到天上的事物, 鹊作为人们喜爱的飞禽自然被选择了。因为这爱情是发生在天上, 并非地上飞凡夫俗子, 因此在此阶段, “牛郎织女”爱情神话基本情节形成了。那么为什么会在东汉事情演化成爱情神话呢?

两段文字均以女性为视角, 表达了在爱情生活中的不满与渴望。《古诗十九首》中的织女因为爱情, “泪如雨下”而默默的承受着。《风俗通仪》中虽然有了努力, 与七夕使鹊搭桥相会, 但依然只是幻想, 并不实际。而且织女主动渡河而非男性主动, 可见东汉末年女子在爱情方面的被动的, 但是却有着对爱情强烈的渴望。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汉代女子的爱情痛苦呢?

东汉女子在爱情面前如此被动, 被动的原因正是儒家思想与伦理的介入。儒家思想中讲求男尊女卑, 讲求秩序, 讲求家族、宗族的利益至上, 儿女情长常常受到压抑, 得不到满足。儒家思想虽然有着这样的不足, 但在当时还是最符合现实的意识形态, 最符合当时的物质生产生活的思想意识。从西汉时期起, 儒家思想与伦理成为正宗, 开始在社会各个层面发挥作用。到了东汉, 儒家思想更是发展的比较成熟, 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 儒家思想中“男尊女卑”的思想确实对女子是不公的, 不平等的, 女子的种种权利都被剥夺了, 包括自由恋爱的权利。处于对儒家思想中对女子的不公平, 汉朝的许多女性表达了他们的不满与愤恨。西汉的平民才女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 演绎出千古佳话;至高无上的皇后太后公主都再嫁乃至三嫁四嫁。此外, 也有许多汉代诗文表达了女性对自由爱情的执着追求。卓文君在《白头吟》中道:“闻君有两意, 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 白头不相离。”;汉乐府诗《上邪》道:“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有所思》中的女子云:“闻君有他心, 拉杂催烧之。催烧之, 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从这些诗中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汉朝时还没有那么多女性节烈观, 有着对爱情婚姻相当自主权。社会对女性极为宽容, 女子再嫁三嫁那是极为平常而自然的事情。”[5]其实他们不知道以上这些诗多是形成西汉时期, 是儒家思想刚介入的时期, 在儒家的伦理与思想生成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抗争, 女子们习惯了曾经的自由恋爱, 对于儒家的一套很不习惯。可是随着儒家思想在汉朝一步一步的深入, 女子的地位也一步一步的没落了, 到了东汉儒家思想已经根深了, 所以才有东汉末年女子在爱情面前的被动与不得已。

四、“牛郎织女”爱情神话的世俗化

到了南北朝时期, 牵牛、织女的关系开始明确了, 东汉时期的相思相恋终于变成了公开的事实。南朝梁昭明太子肖统编纂的《文选》中的一首《洛神赋》注释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 牵牛织女之星各处河鼓之旁, 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里, 牵牛、织女的关系不在像东汉时期那样模糊了, 而是确定的夫妻关系。这其实旨在正名, 因为儒家思想当中强调:“名不正, 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南朝梁代的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也说:“尝见道书云:牵牛娶织女, 取天帝二万钱下礼, 久而不还, 被驱在营室”。《荆楚岁时记》中的情节已经有了重要改变, 出现了天帝。天帝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子女与封建家长之间的关系, 子女的婚姻并不是个人的, 而是与家族的整体利益息息相关, 父母对子女的婚姻是起到决定作用的。其中牵牛借天帝二万钱下礼不还而被逐也反映了当时的婚姻关系要在经济上门当户对。天帝敢借给牵牛, 并指望其能及时归还, 可见牵牛并非没有能力归还, 而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 否则根本不会想着还要他归还。再者, 能够取织女, 除了要有经济条件外, 其他方面的门当户对也是必须的, 否则天帝不可能同意将织女嫁与牵牛, 因此牵牛至少也应该是个天神。牵牛、织女均为天上的神仙, 这从古代的相关记载中可以看出。首先, 织女为天帝之女出自《史记•天官书》载:“赘女, 其北织女。织女, 天女孙也。”对于牵牛的身份, 《星经》曰:“牵牛神一名天关。”而且《史记•天官书》张守节《正义》云:“河鼓三星在牵牛北, 主军鼓, 盖天子三将军, 中央大星大将军”。能与天子三将军并列, 说明牵牛好歹也是个天神, 绝非凡夫俗子。更何况有的地方记载甚至认为河鼓星就是牵牛星。如《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 (日纬书》亦云:“牵牛星, 荆州呼为河鼓, 主关梁”。《尔雅•释天》也曾明确说道:“河鼓谓之牵牛。”总之不管引用那种说法, 牵牛身份也绝非一般凡人。牵牛、织女之间的婚姻绝对是天仙配。

南朝梁殷芸《小说》 (《月令广义•七月令》引) 又云:“天河之东有织女, 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 织成云锦天衣, 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 许嫁河西牵牛郎, 嫁后遂废织絍。天帝怒, 责令归河东, 但使一年一度相会。”梁殷芸《小说》中的神话情节比《荆楚岁时记》中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并结合了东汉《古诗十九首》当中的情节。那个曾经日夜思念情人而不能织成云锦的织女, 如今变的容貌不暇, 才有了作为父亲的天帝的同情而如其所愿, 将其嫁与了牵牛郎。这里面牵牛首次被描写为牵牛郎, 这是让牵牛神迈向世俗的关键一步。此外但织女嫁给牵牛郎之后, 竟然废弃了织布, 这上天帝不能容忍, 说明封建儒家伦理对女性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要女人要严格遵守”妇道”, 要做到“三从四德”。以上三则材料的分析中分析中可以发现南北朝时期“牛郎织女”依然属于神话形态, 而且情节基本完整了, 同时有了世俗化倾向, 原因何在?。

南北朝是一个动荡的时期, 战乱不断, 百姓民不聊生。北朝多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军事实力多数时期要强于南朝。但是北朝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文化方面确是远远落后于南朝, 因为南朝多数是汉族人掌握政权。汉族人在文明程度与对文化的重视上要远远高于北方的游牧民族。上述为数不多的关于“牛郎织女”的相关记载均出自南朝也绝非偶然。

魏晋南北朝时期, 门阀制度盛行, 皇室靠门阀士族阶层支持实现政治统治。门第政治的确立, 直接影响到了婚姻上的门第观念, 要求婚姻双方要“门当户对”。荆楚岁时记》对牵牛如何能够娶织女以及牛郎织女的身份分析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思想观念当中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

南北朝经历了各种战乱, 人们的思想也再次受到了洗礼, 各种思想纷纷涌入, 尤其是玄学与佛学。这些思想的进入对破除儒家思想的禁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因此在这一时期, 人们开始放荡不羁, 敢于突破儒家的纲常礼教, 如著名的竹林七贤。

梁殷芸《小说》中的织女嫁后废织絍而后天帝不满, 正是体现了现世当中人们开始敢于反对封建礼教的尝试, 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束缚逐渐放松。天帝的做法表现了封建礼教的强制力依然存在并且强大, 这也正印证了道教和佛教虽然盛行一时但最后不得不向儒教靠拢, 毕竟儒家思想是封建政权的维护政治统治最为有效的思想工具。

五、“牛郎织女”传说形成

唐代有关“牛女”情节在诗歌中变得更加生动, 但与南北朝时期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全唐诗》卷八八七中卢仝有一首《月蚀诗》道:“人间一叶梧桐飘, 蓐收行秋回斗杓。神宫召集役灵鹊, 直渡银河云作桥。河东美人天帝子, 机抒年早劳玉指。.....娥不嫁人, 夜夜孤眠广寒宫。”该诗中的情节基本沿用了梁殷芸《小说》中的基本情节, 只是作了更为完整的文学阐述和表达。唐朝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是诗歌, 当然也出现了其他新的流行的文学表现形式, 如唐“传奇”。传奇为古代短篇文言小说, 小说比起诗歌的含蓄, 更善于把情节具体化, 生动化。“牛女”传说的形成。唐代文人张荐的《灵怪集》中有一篇《郭翰》, 讲的是织女和郭翰私会之事。其中有些情节如下:

太原郭翰, 少简贵, 有清标, 姿度美秀, 善谈论, 工草隶, 早孤独处。当盛署乘月卧庭中, 时有微风, 稍闻香气渐浓, 翰甚怪之。仰视空中, 见有人冉冉而下, 及至翰前, 乃一少女也....女为教侍脾净扫室中, 张霜雾丹毅之帷, 施水晶玉华之革, 转会风之扇, 宛若清秋。乃携手升堂, 解衣共寝。....自后夜夜皆来, 情好转切翰戏之曰“牵牛何在哪敢独行”对曰“阴阳变化, 关渠何事且河汉隔绝, 无可复知, 纵复知之, 不足为虑。”[6](35)

从此篇传奇中可见, 织女作为高贵的天女, 虽已经与牵牛结婚, 可是居然下凡间另求新婚, 不守“妇道”, 违背儒家纲常伦理, 大大颠覆了人们对织女的常规想象。男主人公, 太原郭翰不在是天上的神仙, 而是人们的凡人, 这是成为传说的最主要的要素。神话和传说的区别其中很重要一项就是, 文学作品中主要角色是天神还是凡人。如果均为天神, 则为神话;如果是世俗人间的凡人, 则为传说。因此基本可以断定, “牛郎织女”传说在唐代形成了。

那为何天女到了唐代竟不顾自己的身份的高贵与世间凡人相恋?这恐怕与科举制在唐朝的盛行不无关系。科举制打破了魏晋南北朝推崇的门阀制度, 哪怕是下层只要通过努力也可以进入上层社会, 社会流动不再固化, 因此天女下凡等于是上层与下层的自由交流, 属于可能现象了。

《郭翰》的词句直白而又生动的描述, 反映了唐朝的在婚姻爱情方面的开放与放纵。正如胡适所说:“这个时代的人生观是一种放纵的, 爱自由的, 求自然的人生观。……这是一个自由解放的时代……所以这个时代产生的文学也就多解放的, 自然的文学。”[7](159)。

大唐盛世何以如此开放包容?其实大唐宗室实际上是鲜卑族后彝, 胡人之风甚盛。既然统治者的血统中流淌的就是少数民族的血液, 儒家文化那套纲常伦理并没有深入骨髓, 男女关系、婚姻爱情方面束缚较少。而且唐朝皇室, 作为少数民族后裔, 在文化方面自然不如汉族发达, 文化上面的弱势, 迫使他们要能够学习, 能够包容, 这样也就平等对待其他民族, 而不是像汉族一样有一种文化的优越感, 从而产生排外情况。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中共中央翻译局翻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2.

[2]赵逵夫.论牛郎织女故事的产生与主题[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0 (4) .

[3]丁少锋.北极星和织女星早在一万年前就命名了[EB/OL].[2010-06-27].http://blog.sina.com.cn/dingshaofengblog.

[4]严有翼, 郭绍虞.宋诗话辑佚[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5]郭利.汉朝女子很幸福:婚姻自己做主皇后也能再嫁[EB/OL].[2012-01-17].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gudaishi/detail_2012_01/17/12027139_0.shtml.

[6]转自周玉娴.元明清时期牛郎织女文学的传承与擅变[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9.

历史逻辑 第8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历史逻辑,中国模式,政治图谱

0 引言

随着新世纪钟声的震响, 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的趋势在不断深入民心。就全球范围而言, 中国人从没有如今天一样, 意识到中国巨大的政治、军事格局即将带来的广泛的政治与文化影响。著名的经济学家盛洪先生说得妙:“中国的事情注定要有天下意义”。而这“天下意义”的最重要方面之一便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逻辑对世界政治、文化的交流与贡献。让我们缓步铺开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 中国政治思想无论在政权制度上还是党政制度上、无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是城乡社区……一直葆有独韵。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一个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体系, 一个有别于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指向政治, 一个完全中国化了的制度设计与安排, 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选择……它的思想发展路径似乎更为特殊, 更应该受到广泛的关注。而要想全面地了解它, 就必须做一个系统的、立体的、根本的透视, 才能窥其形, 解其质。正是在此意义之上, 笔者以“历史逻辑来解释政治”, 考察了其形成演进的轨迹, 阐述了它的现实特征, 并探寻这一政治发展道路的独属于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梳理

据前文所述, 历史之余政治, 如江河之余水。因此, 从历史进路的思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进行考释, 便可对这一路上政治自身的阶段性演变轨迹及党和国家几代领导集体深沉思考下的逻辑思想进行双观。

1.1 毛泽东对新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早在新中国成立伊始, 关于新中国的政治体制架构就一直萦绕在毛泽东的脑海中。1948年9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毛泽东说:“我们采用民主集中制, 而不采用资产阶级议会制……我们开人民代表大会……。”新中国成立后, 无任何经验的中国政治体制对苏联模式采取了大抄大搬的政策, 毛泽东敏锐地觉察到苏联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并不适用于我国的国情, 于是在党内首先提出了“以苏为鉴”, 号召“我们不要迷信, 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都是好的”。1956年年初, 以斯大林为导火线的政治事件浮出水面后, 苏联、东欧一些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存在问题也相继暴露, 毛泽东开始了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并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想。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前后, 毛泽东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有过独到的慎思。但可惜的是, 他未能更坚定、更深刻、更坦白地坚持住。反“右”运动开始后, 中国政治发展道路落入到挫折的境地。

1.2 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艰难的市局点开了一道光。邓小平大刀阔斧拨乱反正, 1982年9月,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 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他用前所未有的慎重态度肯定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并对认识中国政治改革所面临的困难充分预设, 而面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种种不确定性, 他则着力倡导一份渐进改革的蓝图。

江泽民作为邓小平体制改革路径的坚守者, 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给予了六项原则的阐述, 在他的努力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轮廓基本形成。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完善和发展

世纪之交, 改革开放在峥嵘岁月里稳步前进。胡锦涛同志接过改革的大旗继续解放思想, 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在改革、稳定、有序的状态下,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党内民主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这一系列成果不仅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更意味着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之坚定、对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规律的认识之全面。

1.4 中国新时期政治生态的主旋律与大载体

诸如江海的伟大成就道出了一个真理:那就是中国政治生态的演绎与发展都需围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前提之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开启了构建政治生态思想建设的征程。这次征程的最大特点, 在于如何从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中突围……因此习近平同志指出, 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具体发展过程中, 习近平总书记还着重强调法治要素与发展要素, 提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体一位大发展;2015年6月谆谆告诫领导干部:“要做政治的明白人……要立场坚定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三大自信”。

由此可见, 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系统中的发展要素, 主要含义为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廉洁发展、稳健可持续发展和法制化发展等。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政治图谱及特点探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得来不易, 是经由历史洗礼、汗水浸泡、群众检验、险阻考验的一条正确之路与真理之路。更是世界上其他政治发展模式所不能复刻的图谱, 既有内涵又有外延。其所涉及的范围和作用机理如下:

2.1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模式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图谱

中国, 这个经两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冲刷的国度, 抛开极特殊的情况不谈, 其政治形态一直未能脱离专制政体的囿阖与支配。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在邓小平时期就已被指出:“解放以后, 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 也很不受重视。以上所述不难看出, 群众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观方面的不足, 给了中国政治发展实践以很大的制约, 正是在这样的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下, 习近平新一代领导集体才告诫全党要敬畏权力, 要慎重看待手中的权力, 要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 廉洁用权、依法用权。他站在家国大政的高度深情提出“三严三实”重要指示, 力争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来演绎风清气正的中国政治图谱。

2.2 中国梦动力机制模式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图谱

某种程度上, 当我们要谈及政治发展, 就势必会涉及一个关键性内容: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如果用定义本身来分析政治发展, “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一场关乎‘状态’、‘格局’、‘趋势’的拉锯与互动过程”无疑是十分准确的。从目前的大形势着手, 无论改革发生时还是进行时, 传统的国家与社会的力量对比并无实质性的改变, “强国家、弱社会”的权利格局也始终未能触动。由此可以看出, 中国最初的政治体制改革图谱只能由“政府”来主导与书写。在这张图谱中, 政府拥有着极大的“自主性”, 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决策是否改革和实施如何改革。所以, 图谱的终端自然要依赖于政府的理性与权威。然而, 随着改革开放影响力的加大与社会力量的消长变化, 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也越来越清晰, 人民根本利益上的思想凝聚开始取代单纯的政府挂帅, 中国政治生态系统的内驱力已经转向了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 中国梦就好比一个同心结, 将中国人民最强劲的韧劲都牢牢聚集在一起, 使之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挥洒奋斗的汗水,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图谱。

参考文献

[1]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

[2]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6/c_118723453_3.htm.

[3]中国中央文献研究室.为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13-12-03.

历史逻辑 第9篇

演员的选择可谓电影中的精彩之笔。肖邦的扮演者不仅拥有英俊潇洒的面容和温文尔雅的气质, 并以其健硕的体魄向人们展开了肖邦个性刚毅, 坚定顽强的性格品质。更为难能可贵的是, 几处实地演奏钢琴的场面, 所表现出的真实性足以证明演员本人所具备的高超演奏技巧, 从他的演奏中可以看出其指法运用娴熟、活灵活现, 极大的增强了电影的可信性和感染力。

老师埃尔斯纳教授是一位和蔼可亲, 又有着强烈民族精神的音乐家。他的扮演者有着一副不拘小节的外表, 却时刻流露出对才华横溢的学生的自信与执着。略显粗短的外貌掩盖不住他对音乐天才敏锐而又准确的鉴别能力和贡献于人类音乐事业的远见卓识。幽默、诙谐的表演在传达出这位音乐家大智若愚的同时, 又为主要角色肖邦的才华展示做了有力铺垫。

女主角乔治.桑是肖邦生命中最为关键的, 为他带来诸多创作灵感的重要角色。她是一位学富五车同时又极富个性的才女。虽然从表象上看似她限制了肖邦的发展, 但不可否认, 在她填充了肖邦的情感生活, 使其内心充实和炽热的同时为肖邦圆舞曲和谐谑曲的写作创造了极为有力的条件。乔治.桑的扮演着以其美丽的容貌和俊冷的气质把这位占据了肖邦内心深处情感世界的个性女郎演绎的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高贵典雅的举手投足和犀利坚强的眼神无不体现着她愤世嫉俗, 张扬个性的品格以及对肖邦强烈的占有欲望。

三位演员的表演可谓无可挑剔, 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确实感人至深。然而, 剧情的设计和历史背景的烘托在影片中的表现却有多处是差强人意, 甚至出现个别不甚合理的因素:

影片开始不久, 看着被放逐的革命战士, 少年肖邦此时已迸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他无法忍受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在皇宫中为达官显贵演奏时, 当听到俄国派往波兰的总督到场时, 他愤怒的拂袖而去, 宣称绝不为侵略者演奏, 表现出他对本国官僚卖主求荣, 奴颜婢膝的蔑视和对侵略者强权政治、欺强凌弱的憎恨。这一切无不说明肖邦从孩提时代就萌发出民族独立的意识, 步入成年时早已是一位民族解放运动的战士了。而在本片后段, 肖邦不仅对国事不闻不问, 即便在老师埃尔斯纳带着祖国的泥土重新来到他身边时, 也没有立刻做出反应, 而是凝视片刻后的无动于衷。这无论是与肖邦反抗残暴统治的童年记忆还是他为人民而战的爱国主义情结而言, 都是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的矛盾。纵然存在乔治.桑对肖邦造成的负面影响, 为自由而奋斗的民族意识也足以在瞬间唤醒肖邦的内在动力。面对祖国所经历的灾难, 身处异国他乡的肖邦如果没有自我精神上的悲愤和痛苦, 又怎么会写出那震撼人们心灵的, 迸发出悲剧性力量的“革命练习曲”呢?有着爱国主义情结的伟大音乐家绝不会因为沉溺于爱情而忘记自己的远大抱负。

从发现肖邦幼时的音乐天赋到将他带入当时欧洲文艺中心的巴黎, 老师埃尔斯纳将毕生的心血和希望都倾注在了爱徒身上。他虽然身为德裔音乐家, 但却对波兰人民高涨的解放运动给予极大的理解和支持, 以致最终成为将肖邦重新带入民族解放运动的启迪者。然而, 就是这样一位将肖邦带入巴黎那些金碧辉煌的音乐殿堂, 并为他事业的成功呕心沥血的恩师却在肖邦与乔治.桑的一次邂逅中被永远的遗忘。按电影中的描述, 如果不是最后为了革命志士筹措救济而放弃自尊去求助于肖邦的话, 这位为学生付出毕生心血的老师恐怕永远也见不到他的学生了。对于肖邦这样一位爱国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又同为“已过流亡者”的音乐家来说, 他可能做出这种忘恩负义, 违背最基本道德传统的事情吗?相信知恩图报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它也应该是全人类道德规范中的最基本要求。如果连这点最起码的思想道德素质都不具备, 爱国爱民从何谈起?

《一曲难忘》是一部典型的人物传记性故事片。这种体裁最主要的特点, 是以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使电影更具娱乐性与趣味性, 在故事的叙述中隐伏深刻的人生哲理, 将其中富于教育意义的方面通过演员的表演和拍摄手法的变化来展现。从艺术实践的角度来说, 这部电影经过几位主要演员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之后, 是一部观赏性很强的影片。但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来看, 影片缺乏对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烘托, 在逻辑上不够严谨, 从而造成了该片在陈述肖邦生平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牵强附会的现象和令人匪夷所思的情节。

人物传记必须尊重客观史实, 把握艺术夸张的分寸。电影艺术同样以表现人类情感为主, 要想以情感人, 还应多在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烘托与合理性上多予考虑, 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充分体现出伟大历史人物的典范作用。

历史逻辑 第10篇

不过,要真正弄明白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意义,我们首先还要回溯一下西方古典时代的哲学,从中找到西方现代思想的由来。

古典哲学的根本概念是理念。如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就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认为理性派生感性,并与感性融合统一,理性是艺术的灵魂。但是,随着人类科学的进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古典美学体系也因此遭到了强有力的反击。

黑格尔所建构的哲学与美学体系是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现代人要想站在这个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把历史和现实、理想和感性、共性和个性统一起来,化二元为一元,实现人生的理想,需要经历异常丰富的生活和极为艰难的心路历程。不管怎么说,在现代哲学命题中,“我思故我在”产生了很大影响。

何谓“我思故我在”?表现在造型领域,我以为主要是对形态的思考,而对形态的思考,现代艺术家又是从对古代雕塑的研究开始的。那么,古代雕塑的形态学特征是什么?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宇宙的秩序由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四面体5个多面体,再加上球形这一最完美的形体构成。这些数学和几何学的秩序是宇宙万物的原型和本质,它们是美的极致或者美的本质。”受这样一种哲学观念和美学观念的影响,在古典时代,雕塑家们无一例外地都致力于通过对人体实体性造型的探讨来表现美的理想。

到了近代,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进一步深入,艺术家的独立意识和抽象意识也在雕塑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显示。比如,在西方雕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罗丹,他强调雕塑应从各种叙事的功能中挣脱出来,使雕塑的意义变得更为纯粹和本质化,于是罗丹、马约尔、布尔德等雕塑家积极致力于探索雕塑体量和内在张力的建构,不断地从古典主义以及其他艺术派别中汲取灵感,在历史之链中探索着人生的意义和雕塑的生成之谜。正如马约尔这位质朴的艺术家“喜欢蝶蛹甚于喜欢蝴蝶,喜欢蓓蕾甚于喜欢花朵”,他总是以先锋的、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事业。

摩尔承继着这样的反省精神,他说:“后期古希腊人崇拜形似,把以往任何时代存在过的现实主义和再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文艺复兴复活了希腊的理想,从那时起到现在,欧洲雕塑一直为希腊理想所统治。”这里所讲的后期希腊人的雕塑,可能是指希腊化时期的雕塑,摩尔认为,这些雕塑注重表面的、物理的形象生动的描绘,缺乏概括能力,缺乏内在的气魄。然而,一些原始的、土著的包含自身艺术传统的优秀雕塑,却是真正富于生命力的。所以摩尔说:“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雕塑,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和埃及人的雕塑,早期希腊人、中国人、埃斯鲁拉斯坎人……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作品的照片实例,它们使我们看待雕塑时具备了以往从来不曾拥有的世界眼光。”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摩尔作为一个现代艺术家对造型的自觉,他通过更富纯粹性的体量来凸显现代人的主体意识和存在意识。但问题是,对体量的追求在优秀的古典雕塑中也普遍存在,因此,从历史的高度来说,摩尔对传统雕塑体量意识的凸显,与其说是一种创造,还不如说是对传统雕塑形式与本质的提示、研究和追摹。所以,摩尔早期的雕塑实践如《恰克一莫尔》,在体量上简朴、平静、警惕,虽然显示出他对生活的严肃态度和探索精神,但还不足以标示摩尔雕塑的历史意义,走到这一步,摩尔作为现代雕塑家,还没有真正实现雕塑历史的、逻辑的、形式积淀意义的根本转变。那么,摩尔雕塑的历史意义到底是什么?

四川大学黄宗贤、吴永强在《中西雕塑比较》中说:“从前雕塑被自定义为排除空间的实体,现在却不再是绝对的了,雕塑形象学于是进一步带上了历史性特点。”20世纪的雕塑家“阿基本科和利普希思当初一心想把体量形态学颠倒过来,变成空间形态学,他们把雕塑看成是组合空间的构成,大有不准体量封闭之势”。像对20世纪现代艺术有着深刻启示的立体主义,就让“空间洞穿体积,并环绕各体积部分周游”,“在体量的互相穿插过程中”构建了一种把体量和空间进行主次颠倒的立体主义的雕塑结构。这种立体主义的形式倾向,在摩尔的雕塑中显得特别突出,表现出雕塑家对体积和空间关系的敏锐观察和思考。他说:“我总希望我的作品由内而外透着一种强力、一种内力、一种活力、一种生命力,只有这样你才能感觉到这种形式正在从这里向外膨胀,这是一种试图从其内部向外施加压力的感觉。”“在体积表面作浮雕造型的时候便抛弃了雕塑表面的饱满力量,当雕塑家理解了他的材料,了解了材料的各种可能性和结构的构造以后,才有可能保证材料的限度,并且把一块惰性的材料变成一种蕴涵了丰富形式的组合,这种组合由大小不同的部分组成,各部分在构想中存在于空气环绕的整体里,存在于相互压力和张力、挤压和扩张之间的空间关系里……雕塑各部分之间存在着一种令人警觉的动态张力。”

历史逻辑 第11篇

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无疑是正确的,但在抗日战争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却应该慎重。笔者认为,何、沈二位老师提供的二战中“热爱和平”的史料不宜用于抗日战争史教学,否则就违背了历史教学中应坚持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

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必须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和环节,也是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我们要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与逻辑统一原则的内涵,正确地处理历史和逻辑的辩证关系,在历史教学中自觉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历史的东西从内容上看具有生动性、多样性、丰富性的特点,既有现象也有本质,既有个别也有一般,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也不是直线前进、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无数的细节和非本质的偶然因素。如果企图把历史的一切的现象、具体细节和偶然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过程都在思维中予以反映和描述,那么历史思维的思路会不断被打乱,就不能真正反映历史发展的逻辑和规律。只有抛弃表面的、外在的、杂乱的、偶然的东西,才能抓住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的东西,才能揭示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基本线索,才能反映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性,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以达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要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2 ]

在历史教学中,即使我们选用的史料全部是原始的、真实的,也做到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但如果忽视了历史逻辑的发展,违背了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不仅难以揭示历史的真相,反而会使学生曲解历史,以致历史教学无效甚至负效。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课时极为有限的中学历史课堂上,历史教师首先必须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阶段、背景、原因、经过、结果,以及历史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搞清楚历史发展的逻辑,在此基础上,再选取典型的符合历史逻辑发展的史料用于历史教学。即根据历史逻辑的发展选取史料,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为此,笔者觉得应该注重以下三点。

一要正确地处理历史细节和历史大势的关系,从社会基本矛盾制约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历史主体、主线和主流出发选择史料。

历史教学所用史料,不能选取细枝末节的支流史实,而要选取反映历史大势的主流史实,即体现历史逻辑发展的史实。例如,近年来不断有人在否定太平天国运动,听上去似乎也有理有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但这些否定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都不是从历史大势出发,不是从当时所处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实出发,不是从当时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出发,而是从历史的细枝末节出发,眼睛专盯洪秀全等人的文化水平和某些不良的个人品质。选取这些历史细枝末节作为教学史料,必然会一叶障目,掩盖了历史的真相,抓不住矛盾焦点,体现不出历史发展的大势和历史逻辑的发展,最终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社会基本矛盾制约的社会性质出发,从历史主体、主线和主流出发选择史料,按逻辑发展来构建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的框架,摒弃非本质历史细枝末节。

二要正确地处理支配性史实和非支配性史实的关系,从由矛盾主要方面和力量对比决定的支配性史实中选取史料。

最近,有学者撰文举证了一些辛亥革命时期立宪派人士赵凤昌等如何为辛亥革命出力的史实: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曾假赵凤昌的寓所作为开会地点;武昌起义后,清政府风雨飘摇,南北(即革命党人和袁世凯)议和,赵凤昌又提供其家作为开会地点,等等。文章尽叙赵凤昌等人在两派之间斡旋、力促议和的情节。这些都是真实的史料,但作者却据此得出了一个奇怪的结论,即“相对纯粹地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深思熟虑和深谋远虑的,既不是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也不是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反而是较为自觉地站在第三方立场上发挥作用的张謇、赵凤昌、程德全等立宪派人士”。[3 ]文章新举关于立宪派的活动的史料是真实的,但由于没有从历史逻辑出发,得出结论却是错误的。所以,在历史教学中,选取史料一定要到支配性的史实中去选取,以免违反历史逻辑,使历史教学走入歧途。

三要正确地处理历史人物和历史命运的关系,选取由社会关系、阶级关系支配的重大历史人物顺应历史潮流的史实作为教学史料,生动展示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和历史逻辑。

历史人物的主观因素,包括主观意志、性格特点等会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只有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客观动机”,才能使历史人物熠熠生辉;相反,则必以悲剧告终。这个历史的“客观动机”,就是恩格斯说过的,能够“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又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4]所以,我们在介绍历史人物时,应注意选取历史人物的符合历史规律即符合历史逻辑的史料来说明问题。例如,我们讲洋务运动,就应选取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等历史人物的史实作为教学史料,因为在洋务运动时期,这些历史人物的活动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是体现历史规律和历史逻辑的。而讲维新变法时应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历史人物的史实作为教学用史料,而不应该再选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历史人物,因为他们在维新变法时期的历史活动已经违背了历史潮流,不符合历史规律和历史逻辑。

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时刻。在生死存亡之际,每一个不甘心做亡国奴的中国人都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一心,奋起抗争,共同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和主流,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活动是该阶段的支配性史实,进行抗日战争史教学应从这方面选取史料。何、沈二位老师提供的抗日战争时期“热爱和平”的两则史料,只是发生在当时的偶然的个别现象,并不能反映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历史发展的主线和主流,无法体现当时历史逻辑的发展,显然不适合运用于抗日战争史的教学。

在日寇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的苦难时刻,中国人民拥有反日、仇日的情绪是必然的,是符合历史逻辑的,是爱国的表现。同理,“许多学生因抗日战争史的学习而产生反日、仇日的情绪”,[1]也是正常的,无可厚非的,何、沈二位老师的担心没有必要。相反,如果学习了抗日战争史,学生没有产生反日、仇日情绪,倒是令人担心的。

在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如果主张对日和平无疑是助纣为虐,所以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发出了“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5 ] 的怒吼。的确,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一小部分人不顾民族利益,极力主张对日“和平”, 大肆宣扬“和平救国”, 最终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总之,脱离当时的历史逻辑,在抗日战争史教学中主张加强对学生进行和平教育,“应将和平观念渗透到抗日战争史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的主张,违背了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是错误的。在历史教学引用史料时,我们必须坚持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努力克服把历史与逻辑割裂开来的错误倾向,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何成刚,沈为慧.抗日战争史教学应注重和平意识的培养[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 2003:4.

[3] 张耀杰.辛亥建国的上海往事[J]. 随笔,2010(2).

[4]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5

历史逻辑 第12篇

目前我国在各层次领域中,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均逐步增长, 不管保护的目的还是方法是否与国际认知的、有共识的见解所一致, 随着全国对历史地段的保护规划如火如涂地进行、不同层面的文保法律、法规、意见、条例的公布和实施, 可以肯定地说, 我们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历史村镇与故宫或长城等的文化遗产在使用状态上, 具有截然不同的本质内涵, 其中差别最大的, 是历史村镇仍然具有发展更新的特性, 这是由于它们都是人们居住、生活和生产的载体, 仍然在持续的生长和发展。这种生长和发展是必需的、人性的、不能制止及无法制止的。它们并不像故宫或长城等非承载着人类日常居住和生活的文化遗产, 可以保持着相对静态的保存状况, 像一个大型的露天博物馆般一动不动。

面对着历史村镇具有的人居性和生长性, 我们知道这必然会与它们自身的历史风貌和文化遗存的保存发生矛盾。由此, 我们应该确定的保护思维应是保护历史村镇的营建逻辑, 使得历史村镇中的历史建构筑物更新及建设均依从逻辑法则, 使历史村镇并不是静止保留, 而是越发展越有原来的味道, 越更新历史风貌越完整, 但亦不妨碍历史村镇建构筑物的功能适应现代需求。抱守历史村镇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存, 只会使得其无论在功能或形式上均与村民镇民的生活生产需求相悖, 使村民镇民对保护行为反感、不支持, 导致“已保护”的历史村镇的生活条件落后、生产停滞。

二、概念界定

传统建筑:与“历史建筑”所指的概念不同。从前学术界指的“历史建筑”是具有时年要求的符合当地历史风貌的建筑物, 而自2008年7月1日所施行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起, 便不能随便使用“历史建筑”的概念了。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历史建筑, 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 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 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因此, 目前所指的“历史建筑”, 是一个具有法律意义的概念, 而其他没有被指定的历史建筑, 我们目前可以称之为“一般历史建筑”, 这个概念同样是具有时代性的, 即对建筑有时年要求, 而我们所指的“传统建筑”是没有时年要求的。“传统建筑”是指使用当地传统营建技术及传统习惯使用的建筑材料的建造活动, 并且该建构筑物在外观上 (或说建筑风格上) 需与当地历史建筑相同或相似。像福建的土楼, 当地人仍然使用传统的营建技艺夯土砌建土楼, 其外观、结构或形制与历史的土楼几乎是相同的, 但我们不可以说采用这种营建方法新建造的土楼为历史建筑或一般历史建筑, 因为它并没有时年性, 是新建建筑, 但它可以说是传统建筑, 符合原来的历史脉络, 与整体历史风貌相协调, 这种乡土性营建方法在当地理应受到鼓励和保护。

营建逻辑:即指在某地域内, 当地人对建构筑物或建筑群, 包括选址、空间布局、单体与院落组合形式、材料、结构、功能等的一贯的、完整的建造哲学、思想和认知方法。营建逻辑一般与该地域内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可利用资源、地理区位条件、地域人文环境, 其中包括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该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意志、重要历史事件等因素有关。

三、历史村镇保护中提取营建逻辑的重要性

历史村镇保护的目的, 是保留其物质环境的历史风貌和居民民风习俗。历史村镇的历史建筑作为人们居住和生活生产的物质空间, 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居民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重新理解, 原来历史空间的原有设计将会与居民的生活生产需求产生剧烈的矛盾。历史村镇与大部分可移动文物并不相同, 它们仍然被作为居民生活生产的载体。在内部力量的驱动下, 历史村镇的发展和更新是必然的过程, 勉强把历史村镇的旧有躯壳保留下来, 其原有设计和原有功能将被具有新需求的使用者所弃用和漠视、要么付出极大的成本进行露天博物馆式的保护, 把历史村镇看作是一般的可移动文物一样, 完整地保存其旧有样式, 但我们知道这是不切实际和得不偿失的做法、要么就是让其进入更新和发展的轨道, 使其继续发挥原有的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 但若其更新和发展并无正确的引导和藩篱, 将会是一个不可复原的灾难, 历史村镇很可能会被文明进步的浪潮所摧毁, 逐渐成为我国“千城一面”中的一员, 完全失却原有的价值和特色。

因此, 寻找所谓正确的引导和藩篱, 便成为目前历史村镇保护这一大课题的核心问题。我们知道, 历史村镇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 历史村镇这段时间内均受区域甚至是国家层面上文化事件、历史事件、民族活动、地理区位条件、自然环境条件和可利用资源的影响和制约, 因而我们所看到的历史村镇的物质环境才各具有特色。由此它们均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的和地域文化, 在这个背景之下形成物质环境实际上亦是该地受上面所述之影响因素的综合反映的实物载体。因此, 我们若对该实物载体进行营建规律的分解, 了解其形成的背景沿革和思维逻辑, 并以当地的营建逻辑引导和限制历史村镇的更新和发展行为, 并且严格遵守, 则将使新建和更新的建构筑物在能适应现代的使用需求的基础上, 使得历史村镇越发展越与历史风貌相协调, 越更新越具有真实性, 并且符合传统营建逻辑的建筑, 在面对未来可能的生活或生产功能的要求之下, 亦能具有可延续性和功能适应性。因此, 遵从当地传统营建逻辑之建筑, 将是历史村镇建构筑物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遗产保护视角下历史村镇传统建筑营建逻辑的提取原则

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最终目的不尽相同, 不同层面和专业对历史村镇传统建筑的营建逻辑的理解或提取方法并不相同。例如, 以建筑学专业的视角去理解传统建筑的营建逻辑, 重心则可能会在传统建筑的建筑材料、细部装饰艺术、构件法式等之上, 得出的结果是可能对新建或更新建筑的限制更大, 新建或更新成本也更高, 单体传统建筑具有高度可复制性, 营建逻辑上关注材料的配合使用和组件的组织。而在遗产保护视角下去理解传统建筑的营建逻辑, 重心则可能会在村镇的整体形态、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逻辑关系、群体建筑布局和整体历史风貌、单体建筑的传统特征、传统人文特征 (如邻里关系、宗族体系特征) 、院落功能布局和生活习惯、建筑总体结构、传统材料和技术的运用等方面上, 这样的偏向对历史村镇的更新和发展把握更为全面、建筑的功能适应性更强, 以及更有利于对传统社会关系的持续维系。

在遗产保护视角下理解的历史村镇传统建筑的营建逻辑, 首先必需遵从各种在学术界上已达共识的遗产保护和利用理论、方法、思想和理念, 以及相关的国际公约、重要宪章、重要宣言等内容, 并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下对地区的营建逻辑正确理解并进行提取。

五、遗产保护视角下营建逻辑的提取依据

历史村镇历史建筑营建逻辑的构成是多方面的、有机的、复杂的, 而且很多时候是相互交融的, 它们之间相互交织和渗透, 难以分离剥脱。提取结果并不能一下子就能得出, 因此, 在提取的过程中, 除了根据上述营建逻辑的提取原则进行外, 还应最少在下面六个主要方面进行提取, 提取的结果才比较完整和全面。

(一) 依据当地历史建构筑物所在的自然环境提取

历史村镇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村镇在选址之初, 便已经过详细的勘察, 察土尝水、试风知林, 尤其在我国古代, 对风水理论尤为遵从。而人工环境的营建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如何协调和适应, 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法则与解释。因此, 历史村镇的历史建构筑物的营建, 在满足人们生活生产需求的情况下, 均会在不同层面与自然环境产生对话与交流, 并相互适应。这种地方的营建逻辑中包含的自然观, 尤其体现于居民的营建中, 并且独具地域特色。如黄土高原的窑洞, 洞门背山而设, 适应风沙吹袭;又如云南杆栏式的民居及傣族的竹楼, 底层架空, 可避免洪水冲击和毒蛇猛兽的攻击。了解这些原因, 我们便能明白其物质遗存适应自然环境的特色所在, 它们都是前人经长时间的智慧累积, 不能因水泥或混凝土的现代发明而把这些智慧结晶抛诸脑后。而这些原因, 便是我们需要遵从的当地的营建逻辑, 从这方面看, 顺应营建逻辑的新建或更新的地方建筑, 可以减低因扺抗自然力量而产生的建造成本。

(二) 依据当地历史建构筑物所在的人文环境提取

历史村镇的各种建构筑物和人工景观的营建, 与其所处的人文环境直接相关。历史村镇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和规律, 是其营建逻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广泛分布在广东开平、台山等地村镇的雕楼民居, 则中西合璧, 独具桥乡文化, 客家的围拢屋及福建、贵州的土楼, 则体现了其强烈的宗族聚居思想, 羌族雕楼和藏族雕楼, 则从布局到细部都体现了其民族文化。我国中原地区汉族民居亦是如此, 以汉族四合院为例, 中轴对称、建筑形制遵从礼法、功能布局论资排辈, 并顺应风水思想。我们难以想象在周庄古镇的传统居住建筑中夹着一间罗马风格的小别墅, 或是在丽江束河古镇内罝一土楼民居, 甚至是把汉族四合院的照壁挪到西厢房之前。违背历史村镇当地人文环境逻辑的营造活动, 其结果必然失却原真性, 与整体历史风貌格格不入, 并且难以让原居民所接受。

(三) 依据当地历史建构筑物的建筑材料及建筑技术体系提取

根据上文所述, 历史村镇的人工环境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由于区位条件及经济条件等原因, 历史村镇从形成到发展的过程中, 建构筑物的营建用材几乎都是就地取材的。由于官署建筑或历史公共建构筑物如祠堂、庙宇、宝塔、水闸等, 需要遵从一定的形制法式或特殊的功能目的, 其建筑用材可能有特别要求而需要外地采运, 因此就地取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种情况在历史村镇民居建筑中的体现最为深刻。江南的木构建筑、中原地区的夯土建筑、贵州的石板房、傣族的竹屋、藏族的毡帐、蒙古包等都具有强烈的就地取材特色。但建筑材料体系并不单单指建筑材料的选择上, 还在于对建筑材料的组织和运用技术上。以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为例, 技艺内容包括了木构件的制作工艺、营建的规划和法式、木构件背后的宗教精神或儒家礼制、传统榫卯技术等等综合在一起, 才称得上是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在历史村镇传统建筑的更新过程中, 建筑材料体系的传统营建逻辑是至关重要的, 涉及到材料和技术上的原真性问题, 而新建建构筑物除了在外观上与历史风貌协调外, 建造过程对传统材料的选择并以传统营建技术对其进行运用, 是最大程度地对历史村镇原真性的保护措施。

(四) 依据当地历史建构筑物的建筑结构体系提取

这里更关注的是对历史建构筑物的受力结构逻辑进行提取。以两种传统木结构民居建筑类型为例, 穿斗式民居和抬梁式民居在材料的选择和技术运用的逻辑上是一致的, 但受力结构上的逻辑却并不相同, 因此体现出不同的居住文化和理念。同样的道理, 悬山式屋顶结构与硬山式屋顶结构在材料及技术上均可以是相同的, 但在受力结构上却明显不相同, 体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居民实际的需要。以绍兴东浦古镇为例, 屋顶的结构形式均为硬山式, 而云南丽江古城中, 则基本上为悬山式, 它们都是历史风貌构成的一部分, 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物质景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历史村镇历史建筑结构逻辑是最能体现当地适应自然环境和条件, 以及人们生活生产的智慧结晶。

(五) 依据当地历史建构筑物的组织体系提取

实际上就是构筑物、单体建筑和群体建筑在空间上的组织方法。如汉族四合院厢房、正房和院子的空间组织, 就含有儒礼之法及以农为本思想。又如平遥古城中场院、车马院与主院建筑的组合方法、主院与主院的组合方法。建筑院落的组合方法从空间扩展方向上又可分为平面空间组织, 如云南白族三坊一照壁民居, 以及垂直空间组织, 如福建土楼、开平雕楼等。很多时候, 历史建筑的组织形式都会体现当地的民族文化和亲族聚居关系。构筑物的组织体系, 则一般受政治意志、宗教礼法及功能要求的影响, 如牌坊的串连、祖坟的布局、桥梁的组织、埠头、水栏栅、堤堰、溉渠等有特定的使用功能的历史构筑物。

(六) 依据当地历史建构筑物的生长逻辑提取

历史村镇是活的文化遗产, 无论是物质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会受外部内部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异, 但良好的变异都是遵从传统法则或逻辑的。历史中的每一时境的历史村镇片段都是组成其今天和未来的物质和非物质环境结果的一部分, 因此, 凡是遵从传统法则和逻辑的传统智慧和物质环境, 都是一个经历长时期变异累积的生长过程, 都需要被历史所尊重。我们所提出的历史建构筑物的生长逻辑, 就是指历史村镇遵从传统法则和逻辑, 逐步生长而得之的动态的建构筑物环境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如村镇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规律、村镇道路街巷生长发展的规律、居住街坊发展的规律等。了解历史村镇历史建构筑物的生长逻辑, 便能提出营建新建筑的方向、规模和组织模式的要求, 能与历史村镇更好地作出协调而不被排斥, 再结合单体建筑的营建逻辑, 则新建或更新部分有如从原有环境中自然生长, 延续历史风貌。

六、历史村镇传统建筑营建逻辑整合方式

历史村镇历史建筑营建逻辑的提取需至少从上述六个主要方面进行。但各个方面之间有很强的因果联系, 相互影响和嵌套, 因此我们难以从整体的、全面的视角去把握和统筹历史村镇历史建筑的营建逻辑。但若只是分别对各个方面进行理解历史村镇传统建筑营建逻辑的全部的话, 实是以偏概全、井口窥天, 难以对全貌有所认识, 而且自成体系的逻辑思想的罗列亦不利于营建逻辑的实际应用和具体操作。因此, 我们需要对营建逻辑进行整合, 使之一目了然。

如若营建逻辑均以文字描述, 则既不形象化、不具体, 又使得阅者感到枯燥生涩。作为一种技术尝试和探索, 下面以绍兴东浦古镇作为对象进行分析 (见图1) 。图1以历史村镇的生长逻辑、建构筑物组织体系、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建构筑物结构体系、材料和技术体系为脉络, 并辅以单向年代线作为横轴, 另以自然及人文环境为背景, 从宏观上总结的历史村镇的生长逻辑、整个建构筑物的组织体系、单体建筑的结构、材料和技术体系及归属的年代为纵轴。图1中, 对历史村镇生长发展过程中经历重要事件或发生较大转折的年代进行组别划分, 列出其产生重要形式或类型转变的建筑立面、平面、艺术特色、结构部件等的演变特征, 部分人文及自然环境的重要特色及演变、转折状况以文字概括, 村镇生长、建筑群布局、建构筑物特色等方面构成横向纵向各层次各方面的综合认知。

七、小结

上一篇:耦合协调关系下一篇: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