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副产品范文

2024-06-24

茶副产品范文(精选10篇)

茶副产品 第1篇

泰山茶的文化、历史渊源和知名度

泰山茶文化

早于陆羽数十年, 泰山便出现了一位在茶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茶学大师, 在他的带动下, 整个北方地区兴起了广泛的饮茶风俗。从先秦时期, 对泰山的祭拜典礼深深融入泰山的茶文化之中, 形成了“茶祭”“茶宴”与“施茶”等独特茶俗。到了北宋王朝时期, 大宋的君臣以茶为祭品, 来祭祀泰山的白龙神。到了明清, 由于碧霞元君信仰盛行, 天下香客信众纷纷结社进香, 泰山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茶俗——施茶, 免费供路人解渴消暑。

历史渊源

泰山最为著名就是女儿茶。不过, 古时泰山并不种茶而是采一种类似灌木的青桐树芽作为茶饮。“女儿茶”之名最早记载见于明代文人李日华所著《紫桃轩杂缀》一书, 书中写道:“泰山无好茗, 山中人摘青桐芽点饮, 号女儿茶”。清代文人唐仲冕编辑的《岱览》中写道:“女儿茶……清香异南茗”。《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也提到宝玉酒后饮的就是“女儿茶”。到了近代, 美国学者埃德加盖尔于20世纪初曾经记录了当时红门宫的僧人就在中天门尝试种植泰山最早的茶园。这是泰山上最早种植茶叶的纪录。20个世纪六十年代, 适应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 林业科研人员选择在泰山上进行茶叶引种试验, 并获得成功。泰山终于有了自己的茶园。

知名度

女儿茶不仅闻名于国内, 甚至还被传播到海外。据说19世纪法国文豪巴尔扎克曾为亲友举办过一场茶会, 茶会之上他神神秘秘拿出一小把茶叶, 给众人传看, 说这些茶叶本是出产于中国某省, 一年只收几斤, 并说是由中国最美丽的少女, 在日出之前, 方能采摘出这种茶。巴尔扎克所说的少女茶, 很可能就是泰山女儿茶, 从他演绎的玄妙传闻中, 不难看出女儿茶的影响之大。

2004年12月, 泰山无公害茶叶种植加工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2007年11月, 示范区建设情况以92.8的高分顺利通过了山东省质监局专家组的验收。与此同时, 2007年11月泰山茶在第一届世界绿茶大会上荣获金奖;2007年12月在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10年1月, 国标委在全国2000多个县 (市、区) , 7566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中择优选出62个国家级示范区发行《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成果画册》, 泰安市“泰山无公害茶叶种植加工标准化示范区”作为全省典型入选。

泰山茶特色及规范化生产

泰山茶特色

泰山茶属炒青绿茶, 叶体肥厚, 耐冲泡, 汤色碧绿, 饮之回味醇美, 有浓郁的泰山板栗的清香。由于茶园生长在泰山周围, 属中国最北的茶区, 又因泰山水质甘洌, 昼夜温差大, 茶树自然品质形成好, 且加工管理精细严格, 无任何有害农药残留, 实为难得的绿色饮品;尤其泰山女儿茶成品曲卷优美, 冲泡时茶叶始终沉于杯底, 叶色由黑变绿, 舒展开来, 仿佛一群美丽的少女翩翩起舞, 给人以美的享受。

规范化生产

2004年, 泰山无公害茶叶种植加工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泰安市质监局积极引导组织泰山茶实施标准化生产, 已经形成贯穿于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 组织制定《无公害泰山茶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泰山茶加工技术规程》等6项系列地方标准覆盖基地选择、茶树种植、土壤管理及施肥、病虫草害防治、产地及质量检测等各个环节。2011年正式实施《泰安泰山绿茶》标准, 这是第一次以标准的形式为“泰安泰山绿茶”立名。示范区已逐步建立健全以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为主, 示范区内控标准为补充以及技术、管理、工作标准相配套的标准体系。泰山无公害茶叶种植加工项目从被国家标准委列入国家级标准化农业示范区到今天, 示范区面积已达到350公顷, 并建成了集科研、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优良茶园示范基地7公顷, 5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无公害茶场, 年产茶量50吨。

申报泰山茶地理标志产品可行性

目前泰山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泰山茶商业化推广力度不够, 社会认同度相对较低。相对于人们耳熟能详的日照绿茶、西湖龙井等知名度较高的茶叶, 泰山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有待提高。这就导致泰山茶市场开发程度低, 缺乏知名品牌。泰山茶目前以本地市场为主, 自产自销, 仅有的几个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影响有限。

申报泰山茶地理标志产品的意义

茶资源利用及茶产品开发现状与趋势 第2篇

2001年世界茶叶产量达302.2万吨,出口总量达138.86万吨。随着各茶叶生产国茶叶产量的持续增长,茶叶产供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茶叶生产效益不断下降。为促进茶叶消费,提高茶叶经济效益,充分利用茶树资源,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和开发多元化的茶叶产品,特别是在茶深加工、综合利用及茶叶有效成分的提取方面更是蓬勃发展,使茶叶这一古老的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茶资源利用及茶产品开发现状

1、新型茶制品

(1)高γ-氨基丁酸茶

高γ-氨基丁酸茶是由日本农林水产省蔬菜茶叶试验场首次开发成功的新型茶,要求茶叶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必须达到150 mg/kg以上,高γ—氨基丁酸茶具有明显的降低人体血压的功效。因此高γ-氨基丁酸茶(商品名GABA)自1987年在日本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正在形成叶茶、袋泡茶和罐装茶等系列产品。该茶卖价比一般同级绿茶高1倍。目前,肯尼亚、斯里兰卡等国也开始研究提高CTC红茶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我国也研制出高γ-氨基丁酸炒青绿茶。

提高茶叶中γ-氨基丁酸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a.改变加工技术鲜叶先经氮气处理,然后用半发酵茶的加工方法进行加工。

b.用红外线照射加温处理茶鲜叶50分钟,可使其γ-氨基丁酸含量有明显提高。

c.用0.1-0.2mol/L的谷氨酸钠溶液处理茶鲜叶3小时,可使鲜叶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提高近1倍。

d.以上两种方法结合,鲜叶中的γ-氨基丁酸可提高75%。据此,日本提出一种新的加工工艺,该工艺的流程为:谷氨酸钠溶液处理鲜叶→搅拌、红外线加温→蒸热→粗揉→揉捻→中揉→干燥。经该工艺加工的茶叶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可较正常工艺加工的茶叶高1.7-2.7倍。

e.鲜叶先用微波处理(0.3-0.6kW处理10-20分钟),再加工成成茶。实验表明,以0.3-0.4kW微波照射20分钟的效果为最佳。

f.嫌气和好气条件轮流处理鲜叶,在10ºC温度下,先嫌气条件下处理3小时,然后好气条件下处理3小时,如此交替进行,处理5次。

(2)低咖啡因茶

低咖啡因茶是一种适于神经衰弱者、孕妇、老人、儿童等特定人群饮用的茶类,它采用特定的技术手段,将茶叶中所含的大部分咖啡因脱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其他的有效成分和风味,以满足上述特定饮茶人群的消费需求,使他们既能享受到饮茶的风趣,又尽可能减少因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而对睡眠和心脏跳动等带来的不利影响。低咖啡因茶在欧、美市场上销售已较流行,均为低咖啡因红茶,采用超临界萃取法进行加工,而低咖啡因绿茶在国内外市场上尚未正式面市。据报道,意大利茶叶市场上低咖啡因茶的销量占30%左右(约4000吨),加拿大低咖啡因茶的销量占到茶叶总销量的4%,约为500余吨。德国的Halssen和Lyon Gmbh公司是德国唯一拥有多项低咖啡因茶生产专利的公司,生产多种低咖啡因茶系列产品;Plantextract饮料公司也生产低咖啡因茶。日本也于近年开发了低咖啡因绿茶产品,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经研究获得低咖啡因绿茶的加工技术,研制成功应用热水浸渍原理的茶叶咖啡因脱除机,茶叶中咖啡因脱除率为70%,其他有效成分则可保留90%以上。低咖啡因茶对妇女、儿童以及咖啡因过敏者是有益的,因而市场前景看好。

(3)有机茶

有机农业始于17世纪,德国是开展有机农业最早的国家。有机茶出现于1983年,斯里兰卡是世界上开发有机茶最早的国家。目前,世界有机茶的生产量约为8100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0.27%,其中65%-70%是红茶,其次是绿茶,少量乌龙茶。

有机茶的世界销量为6000-6500吨,仅占茶叶总销售量的0.5%,主要销往欧洲、美国和日本。中国2000年有机茶产量约4000吨,2001年4500吨,出口2800吨,内销约1700吨。内销市场主要在北京、其次在上海、广州等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

2、茶叶深加工产品

(1)茶饮料

美国于1972年率先开发出茶饮料(冰茶iced tea)。冰茶是一种调味茶,以茶为基质,再调以糖、酸、风味物质等配制而成。冰茶与过去的汽水和果汁饮料不同,它是天然类型产品,并具有清新感、口感适中的特点,颇受消费者欢迎。因此,美国的饮料行业把冰茶划入“新时代饮料”这个范畴。近十年来,冰茶在美国发展较快,1997年包装茶饮料已达300万t,约占饮料市场的2.2%,占世界茶饮料总量的30%。

日本伊藤园1981年以中国福建乌龙茶为原料试制罐装乌龙茶,1982年正式推向市场,是世界上最早研制纯茶饮料的国家。随后,茶饮料市场迅速发展。1985年仅有2.4%,1990年也不过13%的市场份额,2001年茶类饮料的总消费量为475万立升,占清凉饮料总体的30.2%的市场份额,在这15年间增长了10倍,而近10年间增长了3倍,已成为饮料领域的龙头。另外茶类饮料在不含糖的无糖饮料领域中占25.5%,仅此一项就大大超过了比大量用糖的乳性饮料的20.4%,含可乐的碳酸饮料的17.2%和果实饮料的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国家茶饮料的发展也相当迅速。1996年西欧茶饮料的消费量达150t,比1992年增长2倍。茶饮料在软饮料市场的占有率从1991年的0.7%提高到1997年的10.7%。茶饮料的品种以冰茶为主。我国茶饮料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产品为碳酸型茶饮料,但由于当时受国外可乐型饮料冲击,茶饮料在市场昙花一现。1995年,旭日升集团正式将调味茶饮料(冰茶)推向市场。以后,日本三得利、我国台湾的统一和康师傅、可口可乐、娃哈哈等公司先后在大陆投资兴建茶饮料厂。全国现有10余家企业生产茶饮料,1997年全国茶饮料不足20万t,2000年茶饮料185万t,2001年为约300万t。2000年国内茶饮料消费量居瓶装水(554t)和碳酸饮料(420t)之后,列第三位。当前茶饮料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避免茶汤沉淀的生成;二是香气的保持及增香。

(2)速溶茶

20世纪40年代,英国首先研制出速溶红茶,1943年获得发明专利。50年代,英、美等国工业化生产速溶茶并投放市场。70年代,美、英等国逐渐将速溶茶生产转移到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产茶国。目前上述三国已成为世界速溶茶生产大国,1997年其速溶茶的产量为4891t。速溶茶加工工艺有热提取和冷提取两种方法,热提取香气低,冷提取滋味淡。20世纪80年代以后,膜分离技术、酶技术等高新技术逐渐应用于速溶茶的制备,使速溶茶的滋味和香气有明显改善。但迄今为止,速溶茶主要作为茶饮料的原料,速溶茶消费远不如速溶咖啡普及。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速溶茶,目前全国速溶茶产量约为100t。

(3)超细微茶粉

20世纪90年代,日本将绿茶研磨成末茶应用于茶道和食品,制成茶豆腐、茶面包、茶酒以及其他茶叶食品,其后又应用于冰淇淋、糖果等食品中。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超细微茶粉,其种类有绿茶粉、红茶粉、乌龙茶粉等,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绿茶粉,其关键加工技术为:一是对鲜叶原料采用保绿手段,即在鲜叶中添加保绿剂或使用蒸青方式杀青,加工成色泽绿翠的干毛茶;二是使用超细微茶粉技术,将茶叶粉碎成300目以下(约60μm)的微细粉末,并保持茶叶原有色泽。超微粉茶因为粒度很细,添加于食品中,吃在口中不会有任何粒度的感觉,故可使食品中既富含茶叶的营养和保健成分,又使原来舍弃的纤维素等得以利用,同时还赋予了食品天然绿色,等于添加了绿色色素,形成具有特殊风格的茶叶食品。

(4)鲜茶汁

国内1985年开始研制鲜茶汁,分为红茶鲜茶汁、绿茶鲜茶汁和乌龙茶鲜茶汁,其提取工艺

如下:

红茶鲜茶汁提取工艺:鲜叶→自然萎凋(18-20小时)→锤击粉碎机粉碎→发酵(约30分钟)→螺旋压榨(压强:1t/cm2)。

绿茶鲜茶汁提取工艺:鲜叶→摊放(18-20小时)→杀青→锤击机粉碎→螺旋压榨机压榨(压强:1t/cm2)。

乌龙茶鲜茶汁提取工艺:鲜叶→晒青→做青→杀青→锤击机粉碎→螺旋压榨机压榨(压强:1t/cm2)。

(5)茶酒

茶酒是一种含低度酒的碳酸饮料(一般不超过5%的酒基)。用干茶提取液,加入增甜剂、增酸剂和酒基直接配制,或者在茶叶提取液中加入酒母,进行发酵处理,产生酒香后,滤去沉淀物,再按配方加入其它的配料。成品具有酒味芬芳甘冽的香槟风味,一般酒度在2-5度,含糖8-9度,酸度在0.2-0.8度之间,要求具有酒质,色泽明亮,香味明显,甜酸适中,酒体协调,杀口感强等特点。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生产研制的茶酒甚多。国外以日本众多,仅静冈县茶叶试验场便研制出红茶酒、乌龙茶酒、花茶酒和绿茶酒等品种。此系列茶酒,香甜可口,风味独特,酒度较低,又是天然植物的发酵酒,所以投放市场后深受老人、妇女的欢迎。英美等国家主要开发应用配制酒,例如滋补茶酒混饮、果味茶酒、茶酒冷混饮、朗姆茶酒热混饮、白兰地茶酒混饮。酒度高低不一,各具风格,特别是具有茶酒共同特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2.茶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利用

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展茶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利用研究。1976年从茶叶中提取出“7369”防辐射物质,经临床试验有效率在90%以上。80年代中期,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作为食品的天然抗氧化剂。随着提取技术的进步,茶多酚含量可达80%以上,制率在1.5%左右。茶多酚向医药拓展。成为商品的茶多酚制品有:(1)茶色素心脑健,用于防治动脉粥状硬化;(2)维多酚,作抗氧化保鲜用;(3)亿福林心脑健胶囊,用于防治动脉粥状硬化及冠心病。“八五期间”,提出了用一分茶叶原料同时制备茶多酚、咖啡碱、多糖和茶色素的系统分离中试工艺,生产的茶多酚含量达到95%以上,其中儿茶素含量超过60%,得率6.0%;咖啡碱含量达到80%以上,得率1.5%,通过脱色、结晶处理,纯度达到99.0%。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成功地分离出5种儿茶素单体,其中4种儿茶素单体的纯度达到97%以上。采用酶技术可将酯型儿茶素转化为非酯型儿茶素。茶多糖具有降低血糖、血脂,增强免疫力,抗动脉硬化,抗凝血,抗血栓的作用,因此,茶多糖可用于对糖尿病、冠心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治疗。茶多糖含量随茶叶原料的老化而增加,乌龙茶中多糖含量为2.63%±0.27%,约是红茶的3.1倍和绿茶的1.7倍。茶多糖提取工艺流程:茶叶原料预处理→浸提→过滤→减压浓缩→沉淀→离心→干燥→纯化

3.茶树综合利用产品

(1)茶籽的综合利用

* 茶籽榨油

20世纪70年代提出茶籽榨油新工艺,通过精制的茶籽油可以食用;首次成功地从茶籽饼粕中提取茶皂素。茶籽制油的工艺流程是:清理、脱壳、蒸炒、入榨、毛油压滤、饼粕浸出、毛油精炼,最后获得精炼油。

茶籽制油工艺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参数是:茶籽原料含水分≤15%;茶籽仁壳比(干重)为65∶35;茶籽入榨水分:2%-3%;茶籽入榨温度:110-120℃。

* 茶皂素提取与利用

茶籽饼中含有10%-15%的茶皂素,可提取利用,茶皂素的提取方法常用的有水浸法、有机熔剂法、水提-醇萃法和吸附树脂法。80年代以来,利用茶皂素的天然表面活性,先后研制出茶皂素石蜡乳化剂、茶皂素洗理香波、农药湿润剂等;根据茶皂素具有表面活性和很强的发泡特性,研制出茶皂素加气混凝土稳泡剂;研究发现茶皂素对含血红素的鱼类产生溶血作用,对含血兰素的鱼类没有溶血作用,根据这一特性,研制出对虾养殖保护剂等产品。

(2)茶花的利用

茶树在一年的生长发育中,除了芽叶生长外,还有大量的花。据测算,每公倾茶园可产花干300kg左右,茶花利用资源丰富。由于茶花中成分与茶花相仿,鲜茶花烘干后,可以泡饮。云南省还用茶花窨制红茶,窨制后的成茶,花蜜香浓爽持久。

(3)茶饲料与茶兽药的开发利用

* 茶饲料的开发利用

废茶和速溶茶、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等生产后形成的茶渣,含有高达52%的动物可消化的营养物质,但将其作为动物饲料,必须经过发酵处理,使废茶和茶渣中的粗蛋白和多糖降解。具体方法是把废茶或茶渣烘干至含水分6%-8%,机械粉碎,然后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于100℃下处理1h,除去木质素。然后用果胶酶或木霉菌在40℃下发酵3-4d,在70℃下烘干至含水量4%-5%,适当粉碎后即可包装备用。

茶籽饼中含有茶皂素,具溶血性,故将其用于饲料之前需经脱毒处理。

茶叶用于饲料,一般可加工成茶粉与其他饲料配合使用。茶制饲料不仅可为家禽、家畜等饲养动物提供营养,促进其生长,增强抗病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而且还可改善禽畜产品品质、提高产量,能够显著增加经济效益,辟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茶饲料的应用方法有茶叶入饲料育肥牛、使瘦牛复壮、增加奶牛的产奶量、茶叶配中草药滋补剂育肥猪、促进小鸡生长和改善鸡肉鲜嫩度、提高母鸡产蛋量和改善鸡蛋品质。

* 茶兽药的开发和应用

茶叶中的很多成分如多酚类、多糖类、生物碱类和维生素类,以及茶籽中的茶皂素等机能性成分都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有抑菌、杀菌、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消化生长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据实验,将茶叶提取物(多酚类物质含量为20%)的片剂按每天1.5g剂量与牛奶一起喂饲10-30天龄的小奶牛,连续4周,发现茶叶可减轻奶牛腹泻。

目前茶兽药的应用方法有a.用于治牛感冒、牛鼻炎、牛前胃弛缓、牛厌食等;b.用于治猪感冒、猪痢疾、猪食盐中毒等,此外还可用于治疗兔、马骡及羔羊的疾病。

二、茶资源利用趋势

水井巷擂茶产品推广策划方案 第3篇

本策划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展开的。希望能帮助第三代水井巷擂茶提高知名度,并成功地开拓市场。

一、市场分析

播茶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健康饮品。有充饥、明目、美容、抗辐射等多种功能,所以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被认知为客家、闽南,湖南一带的地方特产。但并没有什么品牌观念,在市场上真正生产擂茶的企业并不多,多是作坊式手工擂制的。虽然传承了传统工艺,但很难形成规模,还不足以占据市场份额。

擂茶不只是茶,实际上更可说的一种饮料。一种固体饮料,一种茶饮料。我们将其作为有天然保健功能的健康茶饮品推向市场,是有一定市场发展潜力的。因为近几年来,消费者更加追求口感、营养价值和高品位的享受,茶饮料和果汁饮料市场份额明显增加。

二、消费者分析

擂茶是居住湘、川、黔、鄂四省交界的武陵山区土家族人最珍爱的保健饮料,客家人极为普遍的传统饮食,也是最普通、最隆重的一种待客礼仪,深受老年人偏爱。

由于擂茶是老少皆宜,四时皆可食用的健康饮品,所以消费者不只是中老年人而已,还有很多的潜在消费者。看如今的市场越来越细分化,一种饮料有越来越多的口味,这就是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所以在推广第三代水井巷擂茶的同时,有足够经济能力的时候,应该计划加快步伐逐步投入生产有不同功能的擂茶,针对各个年龄阶段,各个生活水平的消费者设计他们喜欢的口味来扩大水井巷擂茶的市场。

三、产品分析

关于擂茶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在湖南这一带流传的说法。则是擂茶始于秦,三国时关羽屯兵资水之侧桃花江畔,无数将士患有当地流行的土瘟疫,民间一老翁将祖传秘方——擂茶献之,痊愈,因此广为流传。

1.产品优势

①擂茶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擂茶文化。

②其主要原料是优质茶叶,花生,芝麻等,令人称绝的是擂茶不排斥任何饮料。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加入,可荤可素,可精可粗。具有醒脑、明目、强肾、益智、美容、消暑、御寒、解毒、助消化、抗辐射等多重功效。

③具有充饥功能。

2.产品劣势

①包装不够理想。水井巷擂茶曾推出过三代产品,包装一代比一代有所改进,但始终没有将产品定位和目标消费群结合起来。

②现阶段的第三代擂茶比较简单,并没有加入过多的其他配料。只有甜味和成味两种,对拓展市场不利,更加符合中老年人的口味。

③市场占有率不够理想,还需加强宣传力度,明确各区域市场的定位。

3.产品定位

重新定位第三代擂茶,作为礼品或在家食用(早餐、夜宵都可)的天然保健茶饮品。他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家庭妇女、中老年人等,可抓住他们的求廉,求实心理。

四、竞争态势分析

经我们调查小组调查分析,目前第三代水井巷擂茶在市场上存在以下竞争对手:

1.益阳大森林天然植物饮品厂生产的“绿生灵”擂茶,此擂茶源于桃花江,其主要诉求的是绿色和天然的饮品,曾在第五届(长沙)农博会上获创新产品金奖,目前在益阳市场上所占份额约为33%。在品牌推广上还不足以与水井巷品牌抗衡,但它的擂茶历史文化先于水井巷擂茶,如果他们抓住这个诉求点,打文化源远流长的牌子,具有一定竞争力。

2.麦片作为一种营养品,在现代市场营养品泛滥的今天,市场份额正在逐渐下降,因为麦片上市之初就是在西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然而再搬到中国这个并不太注重培养营养的环境中来生长,最后必遭冷落。但在品牌忠诚下成长的品牌麦片也有“人人家”、“皇室”、“黑牛”等。还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擂茶与之竞争最重要还是与之在文化内涵上的区分,即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差异,培养中国人的民族情感,最终达到品牌忠诚。

3.黑芝麻糊是针对女性市场开发的一种滋补营养品,有“南方”等品牌,其产品状态与擂茶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在功能诉求上有较大差异,芝麻糊是多诉求可乌发,黑发等,而擂茶却是养生保健之类的,所以擂茶要与之竞争主要在功能、天然原料与纯正手工制作上区分。

综合以上竞争对手,擂茶要想突破其围攻,还是要立足在擂茶的传统文化这块基石上,来打响“水井巷”这个品牌。具体宣传擂茶的传统制作工艺的一个凝练的过程,要反映出擂茶与人相通的拼搏,奋进的品格魅力和情感。

五、行销目标

在益阳要迅速占领其低端产品市场。根据当地擂茶文化的良好氛围,在中老年人消费群中形成一种喝擂茶的风尚。同时将其推向长沙这个有深厚文化底蕴,且现代文化产业发达,有强大媒体优势的市场。在长沙的茶馆等消费场所强力推广水井巷的品牌,慢慢占据一定茶饮品市场,推崇一种茶道文化,然后再慢慢推向湖南省各地。在湖南的知名度一旦打响,可马上乘胜追击推向全国,利用全国各地的媒体优势宣传推广水井巷品牌。

六、行销计划

1.在节假日期间与经销商联手举办互动活动。强化消费者心中的擂茶品牌观念,同时在各超市前设咨询点。向消费者介绍擂茶的历史文化和各种功能。让他们参与讨论擂茶起源的传说,活动中可为参与者赠送礼品,免费品尝。

2.在各终端市场的售点广告上下工夫,因为在一般的夜宵摊,小茶馆等地,虽然都有擂茶。但是并没有强调品牌观念,需在这些地方设立一些灯箱广告,加强宣传。

3.给批发商一定的优惠折扣或奖励,让他们强力向各夜宵摊。茶馆等消费场所推荐水井巷这个品牌的擂茶。

4.在益阳市内,选择主题公园(如秀峰公园)举办水井巷擂茶音乐会,主题自拟,以民间古乐队为主,老年人艺术团为辅。

5.在长沙岳麓书院举办千年学府,千年擂茶研讨会,迎接各层次人群参与。

七、广告定位

通过对目标消费群的划分。我们锁定第三代擂茶的消费群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从实现人文关怀如人手,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针对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对传统的,历史悠久的东西一种青睐和信任的心理,在广告中就突出擂茶的传统工艺和配料,功能上诉求它天然的保健养生,文化上诉求它的茶道与人道的关联。要充分调动消费者的情愫,以情动人,让消费者爱上喝擂茶,习惯每天都喝擂茶。使受众与广告之间产生联动效应,并对该产品产生认同感、亲切感和温馨感。由此触发人们购买擂茶的欲望,并实施到商店去购买该商品的行动。

八、广告主题

“水井巷擂茶,让爱重来一次”“我的乡土温情。水井巷擂茶”

九、开拓益阳市场方面

1.与各超市建立良好的互惠关系。

2.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方面,水井巷擂茶的生产商湖南安化水井巷炒货食品有限公司作为一个经营传统产业的民营企业。接纳了大量下岗职工,为社会再就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利用这个契机,可以搞好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协助政府部门将擂茶产业发展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推广项目。这样既可以扩大产业规模。又可以提高水井巷品牌形象。

3.与其他企业的关系。与益阳其他有特色的企业共同构建益阳特色的旅游项目。如农家乐中的水井巷手工制作擂茶演艺。竹海的擂茶免费品尝会。

十、其他城市推广方面

1.可与长沙的比较出名的茶馆.酒店等建立互惠合作关系。让他们强力推出水井巷品牌的擂茶,公司相应配合先投入大量平面广告。让水井巷品牌深入人心。

甜茶原粉生产及其产品指标制定 第4篇

1 材料与试剂

甜茶叶(2012年秋季采于广西永福);LSA-10大孔吸附树脂(西安蓝深交换吸附材料有限公司);95%乙醇(食用);甲醇(A.R);磷酸(A.R);槲皮素及山柰酚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甜茶苷对照品(实验室自制)。

2 设备与仪器

P200Ⅱ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提取罐(3 m3);三效浓缩罐(0.5 m3);溶剂回收器(0.5 m3);吸附分离柱(3组);储液罐、槽(40 m3);喷雾干燥装置(0.04 m3/h);其他生产辅助设备。

3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甜茶叶→热水浸提→浸膏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浓缩→精制→干燥→产品。

称取甜茶叶250 kg,置入提取罐中,再加入2.5 m3的水,回流提取1.5 h,冷却过滤,重复3次,合并滤液。将滤液以适宜速度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完毕后,首先用蒸馏水洗,至流出液无色,然后用75%的乙醇洗脱。洗脱液经浓缩回收酒精至含固量为25%左右,再进行喷雾干燥得甜茶黄酮粗品10.8 kg;将粗品加入8~10倍量的浓度为95%的酒精进行回流萃取,重复3次,过滤,合并酒精溶液,将酒精溶液浓缩,回收酒精至含固量为25%左右,进行喷雾干燥工序,得甜茶叶黄酮精品5.6 kg。

4 产品含量检测

4.1 产品中黄酮含量检测

4.1.1 色谱条件

色谱柱:Turner YW GC18 (5μm,4.6 mm×250 mm);流动相:V甲醇:V水:V磷酸=60:40:0.3;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60 nm;灵敏度:0.04;柱温:40℃。

4.1.2 标准溶液及样品制备

分别配制浓度为0.2 mg/mL的槲皮素、山柰酚标准溶液,准确吸取槲皮素标准溶液0.2 mL,山柰酚标准溶液1 mL,置入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摇匀,得槲皮素、山柰酚混合标样。

准确称取上述粗黄酮60.5 mg、精制黄酮60.03 mg,分别置于圆底烧瓶,加入甲醇30 mL和盐酸(1:1) 10mL,水浴加热回流水解1 h,然后用甲醇定容至50 mL得样品待测溶液。分别取混合标样和待测样品溶液进样20μL。标准溶液色谱图如图1所示,精制品谱图如图2所示。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标样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保留时间分别为7.43 min、11.65 min。样品中两峰的保留时间分别与标样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保留时间一致。

采用外标法定量,样品分析结果为粗品中的总黄酮含量为2.52%,精品中的总黄酮含量为7.5%。

4.2 产品中甜茶苷含量检测

4.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Turner YW GC18 (5μm,4.6 mm×250 mm);流动相:V (甲醇):V (水)=70: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灵敏度:0.005;柱温:室温。

4.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甜茶苷标准品11.43 mg,用60%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 mL,得到浓度为1.143mg/mL甜茶苷标准溶液。

称取粗品、精品各60~70 mg,60%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0mL得样品待测溶液。分别取标样和待测样品溶液进样20μL。色谱图如图3所示,精制样品色谱图如图4所示。

采用外标法定量,样品分析结果为粗品中的甜茶苷含量为20.5%,精品中的甜茶苷含量为45.5%。

5 产品指标

甜茶产品指标制定见表1。

6 结论

(1)生产甜茶叶原粉粗品中的黄酮含量为2.52%,得率为4.3%;采用无水乙醇精制后,黄酮含量提高到7.5%,得率为2.2%,试验结果表明,生产工艺可行。

(2)制定了以甜茶苷和黄酮为含测的甜茶原粉产品指标,更精确、更严格,提升了甜茶原粉的标准。

摘要:文章采用水提、大孔吸附树脂吸附、75%乙醇洗脱等方法对甜茶原粉进行试生产试验,生产结果表明:粗品中的总黄酮含量为2.52%、甜茶苷含量为20.5%;精品中的总黄酮含量为7.5%、甜茶苷含量为45.5%。初步制定了以甜茶苷和黄酮为含测的甜茶原粉产品指标。

关键词:甜茶,产品指标,制定

参考文献

[1]李树刚。甜茶,悬钩子属一新种[J]。广西植物,1981(1):17—1 9。

[2]邓绍林。广西甜茶叶片的营养成分及开发价值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0(3):18—19。

[3]陈全斌,张巧云,义祥辉,等。高纯度甜茶甙的制备[J]。林业科技,2006,31(4):55—56。

[4]吴金娇,陈全斌。甜茶甙甜味特性研究[J]。饮料工业,2008(11):9,14—15。

[5]谢莹,陈全斌,韦正波,等。高纯度甜茶苷抗疲劳及免疫调节功能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6):1421—1422。

[6]谢莹,陈全斌。韦正波,等。高纯度甜茶甙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0,31(3):367—368。

[7]陈全斌。沈钟苏,张巧云,等。甜茶中黄酮甙元的分离提纯及其表征[J]。林业科技,2005(1):46—48。

[8]陈全斌,谭冬明,李佳,等。甜茶植株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测试[J]。林业科技,2007,312(4):68—70。

[9]薛茗月,罗星晔,陈全斌,等。甜茶根鞣花酸提取纯化、表征及含量测定[J]。林业科技,2011,36(4):25—27。

[10]薛茗月,罗星晔,陈全斌,等。甜茶中鞣花酸抗氧化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2):777—779。

[11]薛茗月,罗星晔,陈全斌,等。甜茶中鞣花酸抗过敏性实验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1):208—210。

茶产品的外包装艺术设计解析论文 第5篇

关键词:茶产品;外包装;艺术设计;中国元素;文化理念

结合具体的茶叶产品市场研究,我们看到,在当前整个茶叶产品中,市场化元素和艺术化元素,更多在整个茶叶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得以诠释和展现。而就茶叶产品的外包装设计活动价值来看,我们只有认知当前该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实现整个茶叶产品包装设计的理想效果。当然,想要真正做好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就必须选择合适的艺术机制,通过相应设计思维的成熟融入和全面表达,从而实现整个茶叶产品的价值应用最大化。

1茶产品的特点以及内涵特点分析

茶及茶文化作为我国整个传统文化机制的核心代表,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茶文化更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与茶叶相关的精神理念与物质元素的全面总和。当然,在整个茶文化的传递与发展过程中,茶叶产品是重要的载体所在。因此,随着整个茶叶产品机制不断成熟,如今在当代社会中,茶产品的外包装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了诠释整个茶文化体系的重要渠道和途径。

1.1茶产品的特点分析

茶叶属于一种干品,非常容易受潮吸湿,进而会发生变质,同时,又由于茶叶对异味、水分的吸附能力较强,同时整个茶叶产品本身的香味挥发的速度也非常快。如果茶产品保管不适当,那么,其往往会在环境因素的干扰之下,从而引发茶产品的不良反应,进而导致茶产品的质量下降,甚至因此茶产品的包装选择上,就有很大的局限性,结合茶产品外包装,制作工艺以及价格上的因素,茶产品的包装通常有别于其他类别商品的包装,并且,在包装的艺术设计上,还需要体现茶产品所附加的文化内涵,以此来加深消费者对该品种茶叶产品的成熟了解。

1.2茶产品的内涵特点分析

在外包装的艺术设计过程中,合理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元素,能让茶产品独具中国特色,以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内涵来展示茶产品的内涵,通过设计图案、文字信息等诸多内容,体现不同品种和类型的`茶叶产品特点。比如:红茶产品醇厚甘甜,而绿茶产品清新怡人,花茶香浓爽滑等。除此之外,茶产品的外包装活动中,还需要对整个茶叶产品所具有的传统茶文化思想内涵进行相应的体现和融入,尤其是通过丰富价值传递,从而让茶叶产品的外包装活动成为当前整个茶叶产品传递自身信息、实现市场交流之间的有效交融。

2当前茶产品的外包装艺术设计活动状况及不足认知

事实上,包装设计也是茶叶产品自身的文化名片,因此,通过对茶产品所具有的茶文化的内涵,分析和认知整个茶产品外包装活动开展的价值以及重要性认知,茶产品的外包装设计活动是连接商品和消费者之间一个重要的信息枢纽。好的外包装设计活动既可以有效激发消费者之间的购买欲,同时,也能够提高茶产品在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提升茶产品的价值形象,进而推动我国茶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广泛而成熟的传播与发展。

2.1茶产品外包装艺术设计活动实施状况

目前,我国市面上流行的茶产品,外包装材质多使用马口铁、陶瓷、玻璃制等材料,在外包装的艺术设计上,其更多使用的是一些具有民族代表性和文化理念的艺术图案,比如包括龙、祥云等,或者是茶叶图案的变形,高档茶产品则采用的是精美的礼品纸制盒来进行包装。纵观茶叶产品的市场状况看,琳琅满目且富有创意的茶产品包装活动,俨然已经成为我国茶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诠释,但是,尽管当前茶叶产品的外包装品种繁多,但是,茶产品的外包装依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只有研究这些具体不足,才能更好地服务茶叶产业经营发展。当然,结合茶产品的外包装设计活动看,其中所诠释和融入绝对不只是具体的设计方案,更重要的是通过诠释相应精神理念和价值及内涵,从而赋予了茶叶产品新的生命力。

2.2茶产品外包装活动中的不足

我国茶产品销售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6篇

1 基本情况概述

1.1 茶产品的销售问题

我国的茶企业一直延续着传统的营销模式, 在茶产品的市场营销创新理念上显得特别薄弱。茶产品主要在国内的市场竞争, 很多企业无法把握住当前的市场经济, 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到位, 在专业知识方面也显得匮乏。全球经济的时代下, 我国的茶产品并没有好好把握机会去推广, 战略目标上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由于监管的不严, 还造成了产品质量的问题。很多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 对产品本身的质量并不重视。在产品的包装上也是相互抄袭, 没有创新精神, 导致雷同的商品很多, 还引起了一些商业纠纷。在价格上缺乏定价的机制, 这样的结构会导致茶产品市场定价的主观随意性很强, 而且同种类的茶叶也没有一个价位的区域值, 茶产品几乎处于无序定价的状态。长期下去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当前的需求。

1.2 电子商务销售模式

伴随着网络的大众化, 电子商务板块也冲入商贸流通行业里, C2C的市场体量大, 各种各样的产品布满市场。网购之所以快速的增长, 除了大量信息技术的汇入, 科技水平的提高, 自身的优势能满足大众在节约时间和个性化需求的同时, 以节约店铺费用等受到广大商家和消费者的喜爱。电子商铺成为大众喜爱的服务行业, 并拥有极其厉害的营销手段。从未来的情况分析, 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电商行业, 各种店铺琳琅满目, 人们对网购的意识会趋于理性, 提高产品的质量成为用户关注点。网上的假货也是层出不穷, 网络市场买卖双方的诚信度问题, 以及购物风险等多重问题, 都反映了网络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在推动B2C的发展的同时, 需要与传统商贸业相连接才能在今后的时间里继续提升占有率。

2 由实体店和电子商务引起的茶产品的销售对策构思

2.1 实体店的销售对策

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 茶产品的发展任重而道远。电子商务的出现, 无疑给实体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 很多店铺专柜因此倒闭, 柜台式营销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发展。实体店通过品牌塑造, 主题风格的变化, 来进行销售和发展。尽管电商对于实体经济带来了冲击, 但零售依旧是主导, 并不能够动摇它的经济地位。因此, 在实体店面上的装修和布置应具有自身的主题性, 将茶赋予传统的精神文化理念, 并在实体店铺里得到体验。茶商品的包装、宣传单等设计时, 应具有独特性, 让人一目了然, 并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总的来说, 我国的茶产品销售模式还是需要以实体店作为形象的支撑, 后期进行产品销售。

2.2 网店的销售对策

在当前社会对个性化需求强烈的状况下, 茶产品销售的发展, 需要有一个好的战略眼光, 对市场的分析敏锐, 捕捉信息精准, 对提高商贸流通才有利。在高端服务业的环境下, 科技研发可以成为助推之力, 再加入创新的精神, 推动其他相关行业向高端进军。加强重视消费者的需求, 对商品质量的管理, 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及时反馈在市场上的商贸结构, 掌握人们的消费动态, 进而控制茶产品的销售方向。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背景下, 物流的跟进也关系茶产品的销售量。现代的物流配送包括储藏、包装、加工、配送、装卸等过程。配送是在一定的经济区域中, 结合接收方的要求, 经过对运输的产品进行选择、加工等程序, 然后按时按量把物品送达到客户手中的一系列活动。物流与网上销售形成了现在电子商务的一体化服务模式, 在网络购物中, 只有对物流配送的要求不断提高, 让配送速度加快、茶产品的销售量才会提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茶产品在电商中物流配送的价值。

3 茶产品销售的来源

3.1 构思的背景

茶产品的销售不局限于茶叶本身, 它衍生出的茶类产品也是具有卖点的事物。就拿茶饮料来说, 王老吉凉茶的销路一直很好, 原因在于它开创的凉茶口味饮品, 具有创新性并符合中国人饮茶的习惯。将饮料喝茶相结合, 不仅把我国的茶文化带向了世界, 还让传统的饮茶习惯得到保持, 清热下火的凉茶在即将来临的夏天又将会“火一把”。绿茶味的瓜子也受到人们的欢迎, 清凉香甜的口味让人吃了还想吃, 并且在绿茶瓜子的营销中还说到, 普通的瓜子会让人上火, 但绿茶的却可以避免这类情况发生。这是一个极好的销售方式, 它很好地抓住了人们吃了瓜子后不上火的情感, 把清热的绿茶和脆脆的瓜子相结合, 不仅增加了瓜子的口味, 还能促成人们的消费。所以, 我们可以将茶与相关的食品结合, 寻找出更适宜于市场的产品。以实体店的茶产品作为营销支撑点, 网上电子商务也应该参与其中, 将实体店与电子商务相结合, 把握好当下的热点需求, 再结合电商的全国性物流运输方式, 茶产品的销售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3.2 构思的必要性

生产方面:茶产品的多元化配制与营销都是为了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 “天价茶”早已经出现滞销的趋势, 人们对低廉的茶的关注度也不够, 中等价位的茶叶销路较为可观。但单纯地只发展茶叶是无法将茶充分利用的, 茶产品的出现可以弥补这个问题的缺口。低廉的茶叶在市场上的销路不佳, 但是将它混合于茶类产品中, 不仅可以解决低廉茶叶的销路问题, 在创新中还可以将茶产品制作的更具卖点。

销售渠道方面:尽管受到网上商店的冲击, 普通的实体店营销模式开始走下坡路, 但由于网购市场的监管力度不严, 不少假冒伪劣产品在其中以次充好, 扰乱网购市场。而实体店的发展相对更成熟, 人们对其的信任度也多于网上商店。因此, 线上线下的共同营销方式, 才是茶产品销售的对策。

根据投入产出比分析可知, 商贸流通业与高端服务业的融合不到位, 价值链的控制力没有明显增加的状态。从纵向的整合来看, 想要尽快与高端服务业相关联, 核心的原则就是把握好对价值链的控制。两者融合来让流通行业稳定持续的发展并有所突破,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图。

4 结束语

我国的茶产品销售方式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可以制定出相关的销售对策, 以改变或完善茶产品的销售问题。目前, 国家新颁布的政策对零售行业, 物流业等行业进行了系统的规划, 新的发展规划要求利于茶产品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国的茶产品应该抓住机遇, 将茶销售到国外, 站在面向全世界的视角上去调整茶产品的营销对策。好的定位能让一个行业占据有利地位;好的战略眼光能让行业找准前进方向;好的创新能让茶产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市场。让茶产品与时代接轨, 能更好地提升其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尹军峰, 傅尚文, 刘新等.我国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4, 02:20-23.

[2]宋君, 李玫瑰.基于4P理论分析我国农产品“农超对接”销售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 2012, 06:133-136.

[3]石曦.我国旅游保险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金融, 2013, 03:42-44.

[4]陈勇强, 陆桂宁.我国网络销售代理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4, 03:93-97+136.

[5]黄卓龄.我国服装网络销售存在问题和营销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 2012, 27:211-212.

[6]付一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外资, 2013, 10:32-33.

[7]蔡兵, 周梅华.我国工程机械产品销售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 2007, 07:12-14.

[8]梁巧桥.我国零售行业网络销售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 2012, 07:34-35.

[9]贾永昌.石油产品销售企业信用管理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 2008, 02:123.

禅文化在茶产品中的作用 第7篇

我认为禅文化在茶产品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被归纳为两类, 首先对于茶叶产品内容方面禅文化到了影响作用, 第二, 对于茶产品的特征和相关特色方面禅文化也有其具体表现。

究其本质而言, 禅文化与茶叶成品集合还是为了生产旅游商品, 促进茶产品的销量, 因此从商品要素的角度来说, 产品自营或外包的成品包装都会体现出中国独特的茶文化, 不管是各类茶具茶叶所用到的品茶器具, 还是其他展示茶文化及其本质内涵的商品, 都会有意识地学习和模仿禅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这类产品由于独一无二的外在包装和商品灵魂, 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也能帮助购买者提高其购买品位, 在购买时获得心理满足。当前也有热门的旅游景点推出了禅文化和茶叶生产相结合的旅游商品, 这种旅游商品既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欣赏性, 是现代旅游的杰出产物。

从知识要素的角度来看, 禅文化归根结底为茶产品的售卖提供了文化素养, 专业知识, 也提供了一种消费氛围, 通过领悟古人的禅文化通过静心感悟佛教文化的精髓, 可以对茶文化以及茶叶本身有了系统而清晰的了解, 消费者在购买时也可以在内心还原佛教文化的真实风貌, 通过商家提供的各种方式, 对两类产品了解的更多更透彻。

第三禅文化给茶产品带来了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 一定程度上禅文化不仅拓宽了茶叶产品的文化理念, 也可以借助佛教文化创造出茶文化和茶叶产品结合在一起的文化旅游产品, 让茶叶产品的表现方式更为多样化, 复杂化具体化, 让人在接触产品本身的同时领略到更神秘的色彩。

我认为, 禅文化的出现不仅为茶叶产品提供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 拓宽了其文化内涵, 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创造创新的形式, 把禅文化和茶叶产品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融合在一起, 探究出其本质的精神内涵, 有利于文化的进步创造和传承。而且也能够带领消费者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的满足, 这种禅文化和茶叶产品融合在一起, 既具有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特点, 带有几丝宗教的庄严肃穆, 令人不敢仰视, 又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无形当中, 专业性趣味性并存。

二、如何正确对待禅文化在茶产品中的作用

我认为禅文化和茶叶产品的结合是未来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创新手段, 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此未来为了进一步把禅文化和茶产品结合起来, 提高茶叶产品的销量, 满足消费者工作要求我有以下建议。

1) 要充分形成茶叶产品的品牌化效应, 我认为当在市场竞争的趋势下, 决定一个产品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消费者的欢迎程度, 而是文化与社会心理影响, 消费者从心底认可并接受了这个产品, 重新进行了心理预设, 才能够形成一大批稳定忠实的二次重复消费的顾客, 才能够保证品牌的长远流传, 然而, 茶叶产品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市场, 竞争较为激烈, 如果在茶叶产品的包装色彩等设计方面应用了禅文化独一无二的元素, 赋予佛教文化和茶叶产品独一无二的精神内涵, 可以给消费者一种心理暗示, 满足其独一无二的消费追求, 这种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 让消费者可以欣赏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更可以品尝到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茶叶。

2) 在禅文化的基础上推出新寻找更多可供挖掘的商业因素, 也是为了推广茶产品所做的重要步骤, 归根结底, 茶文化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物质产品和产品的组合都可以为茶产品服务, 然而宗教文化本身无法向旅游者提供满足其文化休闲需求的各种实物总和, 但是, 借助茶叶茶产品这个载体可以实现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复兴, 可以引起消费者心中对东方神秘文化的热爱。从供给角度来看, 我认为禅文化和茶叶产品的组合是一种以服务表现形式为外在的无形产品, 都会对消费者的消费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方面满足旅游者消费者的愉悦享受精神需要, 那一方面形成了文化预设, 因此未来要在现有的禅文化中, 寻求更多可挖掘的商业因素, 尽可能把禅文化的细节之处和产业结合起来, 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文化体验, 满足其精神需要。

我国的禅文化独树一帜, 归根结底禅文化是一种修行的法门, 也是按照佛理禅理来演绎的人生修行理念, 核心就是修养, 克己勤俭, 节约, 而之所以茶叶茶文化能和佛教的禅文化结合在一起。是因为茶叶本身具有清香淡雅的茶性, 能够满足人的部分精神需要, 让人在喧嚣的城市中获得心灵的一方宁静, 因此, 禅文化和茶文化从其文化本源来说, 处于同一色调, 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有彼此共同之处, 共同追求清雅, 向往和谐, 所以禅文化和茶叶生产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 更多的让消费者在品味茶的基础上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 领略佛教带给人的韵味。

参考文献

[1]胡秋桂, 周玉兰.衡阳市南岳区绿茶产业发展方向.[J].茶叶科学技术, 2010, (1) :35-38.

[2]丁以寿.关于茶禅文化概念的思考.[J].农业考古, 2011 (22) .

[3]庞举才.茶禅文化现状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04) .

马山镇茶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思考 第8篇

关键词:马山镇,茶产品,质量与安全,建议措施

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茶产品供求日趋丰富, 茶产品贸易事业快速发展, 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出来。马山镇茶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 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总目标, 积极服务三农事业, 始终倡导“安全、健康消费”理念, 全面加强茶叶生产,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1马山镇茶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1) 马山镇茶产业现状:马山辖8个行政村, 1个居委会, 总人口3.8万, 其中农业人口3.6万。全镇种植茶园近0.27万hm2、2015年茶叶产量1 870t, 产值近1亿元, 茶叶加工厂17家, 只有一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6家均为县级企业, 而且加工规模较小, 大部分的茶青原料均是卖到邻近的风冈县田坝茶叶加工厂或因采摘不当而被浪费, 尚未形加工规模化, 销售品牌化, 茶农种植茶叶的效益低下。

2) 茶产品质量令人堪忧:根据国家质监总局的规定, 2007年1月1日起, 包括茶叶在内的13类食品都必须贴有QS标志, 即使是散装茶叶, 在大包装上也应该有QS标志。然而, 我镇所有的茶叶加工厂生产的茶叶产品除2家外均无法提供任何“QS”认证证明。这意味着这些茶叶的厂家 (个人) 未具备茶叶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条件, 其产品质量令人堪忧。

3) 农资经销人员培训力度不足, 经营意识差。我镇3月份进行农资市场检查, 共有农资经销店面38家, 其中经营化肥农药的有2家, 检查中发现时有经营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行为发生。

4) 无茶产品质量检测认证机构, 茶产品质量抽样检验检测和例行监测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致使我镇茶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市场风险。

5) 茶叶产业化程度不高, 茶叶生产业主文化程度不高, 现代农业产业意识淡薄, 在生产过程中不按现代茶叶产业化的技术要求, 偏施化肥、错误使用农药, 导致农残超标。

2提高茶产品质量安全的几点建议

1) 组建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我镇一直以来还没有正式组建和成立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要保护和加强茶产业发展, 没有质量作保证将会只昙花一现。

2) 加强现有制茶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 引进国内大型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 增强市场竞争力。

3) 加快茶叶业主的科技培训速度, 使茶农由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 增强现代茶产业生产意识。

4) 积极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 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 建设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基地, 延伸农副产品产业链条, 推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标准化生产程序, 以过硬的质量打造茶叶品牌, 提高茶产品质量。

3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对策

1) 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切实加强茶产品安全工作, 全面落实安全监管职责, 镇人民政府要成立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了相应年度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工作实施方案, 完善了茶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 将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具体落实到了每个人。

2) 建议正式成立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检测站。保证人员和必要工作经费, 整体提高我镇茶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监管水平, 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茶产的发展保驾护航。

3)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媒体和资料, 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贵州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食品安全法》以及茶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营造全社会茶产品质量安全良好氛围, 提高全社会公民茶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4) 依法开展茶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 实施茶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控管理。主要是要针对禁止甲胺磷等五种高剧毒农药的销售与使用, 控制其他违规违禁农药的超标准越范围使用, 全面实施茶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控管理, 全方位开展农业行政执法检查和监管, 杜绝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

5) 加强无公害茶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和监控管理。首先是要加强已获无公害茶产品认证的基地和企业的管理, 全面实施无公害化生产全程监控管理。其次是积极开展无公害茶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

6) 稳步推进茶产品“三品一标”体系建设。一是逐步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农产品进销台帐查验与档案制度, 健全茶产品追根溯源体系。二是逐步实行规范化交易和标识化流通, 推进市场建设发展。三是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建设, 完善和规范农业标准化操作规程。

7) 加大茶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投入。茶产品质量安全日常检验检测和例行监测工作是茶产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工作, 茶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是茶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保证。目前我镇茶产品质量安全经费严重不足, 人员相当短缺, 工作任务繁重, 工作开展困难。建议加大茶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运转经费和编制人员力量的投入, 拟定茶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年度工作运转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茶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上岗人员保证3~5人。

参考文献

[1]郭可汾.基于食品安全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2]张永亮.流域水污染物排污交易政策设计及其水环境质量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 2012.

[3]朱英红.济南长清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4]孙增平.提高潍坊市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5]祁菲.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11.

茶副产品 第9篇

1 海南茶产品价值与养生旅游经济的基础情况分析

想要探讨海南茶产品价值与养生旅游经济相结合的具体方式,就必须首先对两者基础情况进行有效分析,通过深入研究两者基础资源,从而为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条打下坚实基础。

1.1 海南茶产品价值的基础情况分析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为岛屿省份。整个岛的地势呈现明显的梯级结构,全省地貌丰富,其土壤多为适宜茶树生长的砖红壤土。此外,从气候上看,海南也是我国有热带气候的省份。气候资源丰富,全境内有着十分适宜热带植物生长的环境,因此也是最适合我国热带茶树生长的地方。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在海南省,可以实现新建茶场、厂,两年即可投入生产。可以说,海南有着其他茶叶产区无法比拟的产茶环境。

海南的茶叶类型主要有:红茶、绿茶和添香茶、苦丁茶等等。除了红茶、绿茶外,添香茶和苦丁茶已经成为海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茶叶产品。尤其是苦丁茶(是一种植物加工的凉茶),通过饮用能有清热解毒、消除油腻的良好功效。而添香茶也因为其独有的功效,成为海南重要的旅游产品。

正是海南区域独有的环境因素影响,其茶叶产业有着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其四季都有较高温度,因此海南区域的春茶上市时间要远远早于其他地区。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生态省,其生产的多种茶叶都具有极强的保健价值。

1.2 海南养生旅游经济的基础情况分析

养生旅游经济指的是通过开展旅游活动来实现心态调整、烦恼消除目的的经济活动。我国多数地区有着漫长的冬季,尤其是随着老龄化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冬季能够到气候适宜的环境中生活,而海南优越的自然条件就为人们回避严寒提供了方便,而这一环境的优越性也成为海南养生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养生旅游经济开发过程中,自然资源是基础要素,也是最重要的前提。因此,海南能够发展、建设成为养生旅游度假区。随着海南旅游强省建设不断推进,可以说,海南省是我国最适宜养生旅游的地区。

2 海南茶产品价值与养生旅游经济相融合的背景分析

2.1 应对市场冲击、降低运营成本的实质性需求

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而任何一家企业、任何一种产品、任何一个行业只要参与到市场当中,就无法避免市场风险,怎样才能有效应对市场冲击,所以,将茶产品价值与养生旅游经济紧密结合,打破原有的单一产品理论,通过互融共促,从市场需求出发,在有效降低市场冲击的同时,也能有效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比如游客在海南旅游时,就可以让其在感受海南生态环境的同时,感受到海南茶叶所独有的价值。

2.2 行业战略发展、资源共享的经营需求

当前各行业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需要发挥的是将行业内、相近行业之间的各要素集合,实现总体目标。但由于一直以来,在发展、竞争过程中,存在协调困难,资源浪费严重,内部协同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将相近行业要素进行融合,增加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能够有效降低产品运营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在推进价值最大进程中,将各相关要素进行充分整合,满足行业资源共享的经营、发展需求。

2.3 养生旅游、大众养生关注度增加的必然要求

而目前我国在茶产品价值与养生旅游经济结合方面,无论是理论探索,还是实践探索都较为不足。而随着供给侧与需求端理论应用日益成熟,人们对自身生活标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关注养生、注重健康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共识,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饮茶,还是积极参与养生旅游都成为一种时代风尚。因此受到这一因素影响,深度挖掘茶产品价值,融入养生旅游经济就具备一致性。随着人们需求进一步释放,研究海南茶产品价值与养生旅游经济相融合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 将海南茶产品价值与养生旅游经济相结合的具体实施思路分析

随着人们当前消费理念不断丰富、完善,当前人们对产品的消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产品,而是多种产品相结合的体系。而海南不仅有着丰富的茶产品,同时其价值更多在于养生保健。同时,在优越的自然环境影响下,海南也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养生旅游经济体系,所以可以从两者共同点———绿色生态和健康养生角度出发,探索两者融合的具体实施思路。

3.1 紧密结合市场,提升产品的受众满意度

开发产品时,必须考虑市场要素,因此想要将茶产品价值全面融入养生旅游经济当中,关键在于结合市场。只有强化产品运营方案、细化产品市场运作能力,通过创新和融合,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首先,必须从深入了解两者特点入手,只有弄清楚两者基础条件,才能寻找到将两者有效结合的途径。其次,要寻找到两者的结合点,结合点的存在是将两者有效结合的关键,只有具备共同点,才有可能实现产品结合。最后,要坚持对市场需求实施动态把控的理念,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形势,构建满足受众需求的产品内容。受众满意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口碑和市场影响力,因此,想要持久保持产品的影响力,必须有效提升产品的受众满意度。

3.2 重视宣传推广,完善市场知晓度

如今,在人们需求迅猛发展的同时,产品供给也达到了最高点。所以,眼下再也不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了,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想要将两者融合的产品成功推向市场,如果只是依靠小众传播,基本上将不具备传播实效。无论品牌成效如何,让外界知晓将是影响其市场化及经济收益的重要因素。而做好推广宣传,一是需要资金,需要有相应的推广宣传费用做支撑和保障,二是需要渠道,需要有公众传媒平台做窗口和渠道。因此,将茶产品价值与养生旅游经济相融合时,必须注重宣传渠道的建设,通过搭建宣传平台,从而实现市场全面、深度知晓。

3.3 变革传统发展理念,实施与市场紧密融合的发展思路

将海南茶产品价值与养生旅游经济相结合应该实施旅游开发为主,茶产品价值有效融入的经营思路,通过全心支持,全力打造,实现产品品牌铸就、建设的重要目标。为打造优质产品品牌,实现二者融合产品质的提升,就需要有成熟的经营思路。而经营思路,一是要丰富旅游开发的理念认识,旅游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业态丰富度和市场化。因此,要适当弱化利润概念,丰富旅游开发运营内涵。二是将发展精力和重点由单一的茶产品价值挖掘、旅游开发升级为旅游开发加产品价值开发相结合的双驱动力。双动力发展思路,实质上是发展理念的升级和优化。三是要紧密结合市场、紧密结合政策发展、密切关注发展趋势。市场是发展最好的风向标和指南针,不研究市场,无疑于闭门造车。政策是发展必要的晴雨表和体温计,不结合政策,很容易将发展引入绝路。所以,在未来,成熟的思路将是以市场为主体,旅游开发与茶产品价值开发为双翼,结合政策因素,构建环形互动发展体系的实施思路。

4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成熟,如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竞争力,实际上就需要我们对当前拥有元素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将市场热点与自身优点进行有效嫁接,从而助推自身健康发展。良好、完善的经营状况、成熟稳定盈利的产业链条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的长远发展与经营。随着人们旅游生活理念发展不断成熟,加上人们对养生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因此寻找能满足人们养生和旅游需求的元素就极为重要。海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大省。因其自然环境的独特性,也有着一些诸如生长在海南的茶叶,以及苦丁茶植物等等。因此,将海南茶产品价值有效挖掘,并探索茶产品与养生旅游经济有效结合的产品融合模式,将为海南茶产品价值最大程度开发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峰.海南茶产品价值与养生旅游经济相融合[J].旅游论坛,2013(11):78-82.

[2]古小玲,李达敏.海南茶产业发展概况研究[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8(3):1-4.

[3]李文华.海南茶产品价值与养生旅游经济相融合[J].安徽农业科学,2014(5):73-75.

[4]万思进.我国中医药专项旅游开发初探[J].中国茶叶,2014(17):69-73.

茶副产品 第10篇

茶产品宣传是为了有效地将茶产品推向市场, 增强茶产品市场影响力的宣传活动, 特别是在当前茶产品面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 加强茶产品宣传显得非常重要。茶产品宣传的重要性有:一是能够传递茶产品信息。当茶产品准备或是已经进入市场之后, 需要向消费者和中间商提供茶产品信息, 以此来提高茶产品的知名度, 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调动中间商销售茶产品的积极性。对于消费者而言, 在获得了茶产品的相关信息之后, 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或是喜好来留意茶产品;对于中间商而言, 为了采购销售对路的商品, 需要茶企提供相关的茶产品信息。由此, 茶产品宣传能够传递茶产品信息, 帮助外界更为全面地了解茶产品。二是强化产品的市场需求。茶产品宣传是指导消费者购买, 强化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消费者群体虽然有自己的消费经验与购买习惯, 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会受到茶产品宣传的影响。通过茶产品宣传, 能够有效地激发市场需求, 促使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转变成现实的需求, 使得市场朝着有利于茶产品销售的方向发展。三是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茶产品宣传能够有效地联系消费者, 沟通商情, 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从而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茶产品品牌的塑造并不只是仅仅体现在产品生产的环节, 而应该要体现在市场影响力与知名度方面, 运用茶产品宣传可以很好地增强产品的认同感, 加深社会大众对茶产品的印象, 从而有效地塑造出良好的茶产品品牌形象。

2 旅游胜地在茶产品宣传中的作用

2.1 拓宽茶产品宣传的渠道

茶产品宣传有着很多的宣传方式, 当前采用的宣传方式往往只是以传统的电视或是媒体广告为主。通过引入旅游胜地, 可以有效地拓宽茶产品宣传的渠道。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 可以充分地借助旅游胜地来推动茶产品宣传, 这样茶产品宣传的渠道也就会得到拓宽, 不再只是局限于现有的宣传方式。与此同时, 运用旅游胜地, 可以将茶产品宣传与旅游胜地开发紧密地结合起来, 充分地利用旅游胜地这些有利的资源来开展茶产品宣传, 这样茶产品宣传渠道将会不断拓宽, 宣传方式也就会变得多样化。将旅游胜地运用到茶产品宣传中, 还可以为茶产品宣传与其它资源相结合提供方法, 这样茶产品宣传将会拥有更多的宣传渠道。

2.2 扩大茶产品宣传的范围

在现有的茶产品宣传方面, 往往受到地域与信息收集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茶产品宣传的范围难以得到扩大。运用旅游胜地来进行茶产品宣传, 则能够有效地扩大茶产品宣传的范围。这是因为, 我国旅游胜地分布较为广泛, 全国各个地区都有相应的旅游胜地, 旅游胜都有生产有名茶如:“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武夷山大红袍”等等。借助这些旅游胜地, 不仅能够有效地将茶产品宣传覆盖到全国各个地区, 而且还能够让进入旅游胜地的消费者及时收集到茶产品相关的信息。由此可见, 通过旅游胜地能够很好地扩大茶产品宣传的范围, 使得茶产品的宣传范围不断扩大。此外, 在旅游胜地游玩的消费者来自全国各地, 甚至还有国外的消费者, 借助旅游胜地, 茶产品宣传不仅能够覆盖到国内的消费者, 而且还能够覆盖到国外的消费者, 茶产品宣传范围也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扩大。

2.3 增强茶产品宣传的影响力

消费者之所以会选择旅游胜地, 这是因为旅游胜地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将旅游胜地运用到茶产品宣传中, 能够有效地借助旅游胜地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来增强茶产品宣传的影响力。在当前我国的旅游市场, 旅游胜地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到进入旅游胜地的游客数量, 而一些知名度与影响力高的旅游胜地更是游客如云。借助这些旅游胜地, 茶产品宣传不再只是简单的产品宣传, 而是一种文化与品牌的宣传, 让消费者能够从茶产品宣传中获得绿色休闲的体验, 这样茶产品宣传的影响力也会得到持续增强。旅游胜地推动茶产品宣传, 能够让消费者不再只是通过宣传信息来了解茶产品, 而且还能够通过休闲旅游的方式来近距离地体验茶产品, 这样消费者对茶产品的认同感也会相应的增强。

3 发挥旅游胜地在茶产品宣传中作用的策略

3.1 合理选定旅游胜地

旅游胜地在茶产品宣传中作用的发挥, 需要合理选定旅游胜地, 如果只是任意对旅游胜地进行选择, 这样势必会影响到茶产品的宣传工作。当前, 我国拥有的旅游胜地数不胜数, 在这些种类多样的旅游胜地中, 需要结合茶产品的特点与宣传需求来选择相应的旅游胜地, 这样才能够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茶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印象往往是健康、养生与绿色, 可以结合这些特点来选定旅游胜地, 如风景旅游胜地、自然旅游胜地等, 以这些旅游胜地来开展茶产品宣传。与此同时, 在选定旅游胜地之后, 可以在这些旅游胜地的景点以及显眼位置放置相关的茶产品宣传展台与宣传册等宣传物品, 游客进入这些旅游胜地之后, 可以通过翻阅这些宣传物品来对茶产品进行更为全面的了解, 这样可以有效地发挥出旅游胜地在茶产品宣传中的作用。由此可见, 发挥旅游胜地在茶产品宣传中的作用方面, 还可以将那些风景优美、山水相映成趣的旅游胜地运用到茶产品宣传当中, 让消费者体验到风光秀丽、茶香四溢的无穷乐趣。

3.2 开辟专门的茶产品旅游线路

茶产品宣传方面, 除了运用广告的方式进行宣传之外, 还可以通过旅游线路的方式进行宣传。关于开辟茶产品旅游线路, 以特色旅游专线而闻名海内外的福建省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福建省开设了4条经典旅游线路, 包括:安溪茶都、漳浦茶博院汽车三日游;建瓯、武夷山火车双座三日游;宁德天山绿茶、太姥山茶乡三日游;泉州、厦门汽车三日游。在这些旅游线路上, 都有相应的茶企, 让消费者获得旅游的乐趣的同时还能够近距离地接触茶产品, 从而达到茶产品宣传的效果。由此, 发挥旅游胜地在茶产品宣传的作用方面, 可以开辟专门的茶产品旅游线路, 旅游线路的开设可以选定在旅游胜地之内, 也可以选定在旅游胜地之外。其中, 旅游胜地之内的旅游线路的开设, 可以根据旅游胜地的整体布局, 开辟一条与茶产品文化相关的旅游线路, 游客在游览旅游胜地的同时, 可以游览这条与茶产品相关的旅游线路, 这样可以有效地对茶产品进行宣传;旅游胜地之外的旅游线路的开设, 可以开设一条与旅游胜地、茶企、茶商店、游乐园等相连接的旅游线路, 消费者可以获得不同的旅游体验, 不仅能够游览旅游胜地, 而且还可以参与购物活动, 从而来达到对茶产品进行宣传的目的。

3.3 举办丰富多彩的茶产品主题活动

在产品的宣传方面, 利用活动宣传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可以让消费者在参与活动的同时, 获得对产品的体验机会。发挥旅游胜地在茶产品宣传中的作用方面, 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茶产品主题活动, 可以让游客在旅游期间, 参与相关的活动, 加深对茶产品的理解。在茶产品主题活动方面, 安溪县根据不同时令、节点, 在春、秋产茶旺季, 开展了生态健康茶之旅、情暖茶乡欢乐行、茶文化休闲游等活动, 这些活动的举行, 有效地聚集了人气, 繁荣旅游市场的同时, 达到了宣传茶产品的效果。对此, 在茶产品宣传方面, 可以借鉴安溪县的经验, 结合旅游胜地开展相关的茶产品主题活动, 如品茶交流活动、茶叶采摘活动、茶道论坛、以茶会友等, 利用这些活动来对茶产品进行宣传。此外, 还可以在旅游胜地举办一些可持续开展的活动, 如茶产品诗歌比赛、茶产品微电影比赛、茶产品摄影比赛等。参与比赛的人员, 可以根据比赛要求创作相应的作品, 这些作品除了运用于比赛之外, 还可以集结出版, 这样可以有效地发挥出这些茶产品主题活动的后期宣传作用。

结束语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 茶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产品, 让消费者获得消费乐趣的同时, 还能够获得养生的体验。尤其是在当前茶产品市场上产品种类不断增多, 茶企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 加强茶产品宣传非常重要。在茶产品宣传方面, 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旅游胜地的作用, 将旅游胜地与茶产品宣传紧密地结合起来, 利用旅游胜地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来推动茶产品宣传, 这样茶产品宣传的作用也就能够得到更好地体现出来。对此, 在认识到旅游胜地对茶产品宣传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 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如合理选定旅游胜地、开辟专门的茶产品旅游线路等, 通过这些措施运用到茶产品宣传当中, 从而不断地发挥出旅游胜地在茶产品宣传中的作用, 提高茶产品的宣传水平, 带动茶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巧宁.汉中茶文化旅游开发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17) :36-38.

[2]吴小霞.论武夷山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J].科技信息, 2011 (18) :82-83.

[3]方世辉, 胡淑霞.浅谈茶叶宣传的作用与策略[J].茶叶通讯, 1996 (1) :10-15.

上一篇:企业创新行为下一篇:局域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