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体现范文

2024-08-03

美学体现范文(精选11篇)

美学体现 第1篇

关键词:明式圈椅,儒家,道家

中国家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美学意蕴区别于其他尤其是西方家具。而明式圈椅作为中国古典家具艺术的典范。明式圈椅不仅注重材料的自然质地、纹理和颜色, 而且运用线的起伏变化和构件的精巧设计来体现明式家具的简洁明快和典雅柔美;所体现的工艺风格已成为传统家具艺术的划时代标志。她所独有的魅力不仅在形体、做工和装饰上, 而且她蕴藏着一种浓厚的儒家伦理道德精神和极具特色的道家艺术审美情趣。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明式圈椅的哲学思想进行研究, 来寻求明式家具与中国古代哲学之间的一种关系。

一、“内省”及“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正如孔子的孙子, 子思在《中庸》中强调:“和而不流”, “中立而不倚”,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中庸之道在形式上重视“中正”、“中行”, 在内涵上主张凡事都不要过度, 要含蓄, 以免适得其反。

这一传统思想在中国传统家具的造型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尤其是明代的线型在传统技法上提炼概括成简炼、流畅、舒展和刚劲。无论是大曲率的着力构件还是小曲率的装饰线脚、花纹、牙板, 大多简洁挺拔, 圆润流畅, 而无矫柔造作之感。尤其是明代圈椅造型中直线与曲线的完美结合, 不但使造型式样具有直线的稳健、挺拔, 而且还具有曲线的流畅、典雅, 更使家具造型收放有度, 刚柔并济, 具有形神兼备的特点。

明式圈椅对称式的整体构架、外扩内敛式的椅圈及扶手、鼓腿彭牙式及内翻马蹄式的腿足和天圆地方的整体造型等等不仅传达出中庸、含蓄的“文化特性”, 而且还体现了儒家“中和”及“温柔敦厚”的审美思想。

二、“经世致用”的实学

明代家具的飞速发展与明中叶以来的儒学思想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思想文化领域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 提倡改革, 鼓励创新。这种追求科学的精神大大促进了明代家具制作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明式家具经久耐用的榫卯结构及重俭轻繁的文化特征。

在这种实用哲学的指引下, 明式圈椅结构实现了结构和功能的完美统一, 在基本沿用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梁柱式结构的基础上, 又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使家具各部位的有机组合提炼到简单明确, 既符合力学原理, 又十分重视实用与美观。如圈椅部件的格角榫攒边嵌板结构, 不仅适应了木材的胀缩变形, 避免了面板的翘曲变形, 又掩盖了木材外露的截面横纹, 大大增强了家具的美观性。

另外, 明式圈椅在整体尺寸比例及细节上的巧妙处理, 同样充分体现了独特的实用匠心及儒家思想对现实、人性的关怀, 如人性化曲线形靠背、扶手与搭脑一体化设计的椅圈及局部金属构件的装饰及其各构件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对大量传世实物的测量, 可以发现在尺寸上的设计是十分科学的, 且多数都符合人体学的比例关系, 以现代的学术语来说, 就是明式圈椅十分注重人体工程学。

二、“天人合一”的儒道学

“天人合一”, 是儒家和道家共同强调的哲学观。《老子》中讲:“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1]。道家尚“无为”, 重“天然”, 追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反映在明式家具上就是简洁的造型和装饰纹样、线条美与材质美。明式圈椅从木料的选择和利用, 到造型设计、结构组合、装饰手段、和制作工艺等方面, 无不表现出人的设计意匠与大自然的浑然一体。

1. 简洁的造型和装饰纹样

简洁, 是一种饰极返素、趋达自然本性之真的审美境界, 是朴素与纯真的体现。明式圈椅以此文化为根基, 以适当的繁衬大面积的简、虚与实的对比创造出了“无物”的简洁特质的底蕴, 使其整体给人一种端庄、隽永的美态。圈椅的框架式的富有韵律的结构组织, 划出了大大小小的空间, 与国画中的计白当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圈椅的靠背板中的浮雕装饰及亮脚、上圆下方的造型一气呵成, 皆是明式家具简洁的装饰运用的典范。

2. 线条美

精炼、柔美的曲线造型是明式圈椅的特征之一, 这与道家崇尚阴柔之美有一定的关联, 如《老子·七十六章》中写道:“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正是这种柔美的哲学赋予了明式家具无限的生命力与无限的想象空间, 明式圈椅外圆内方的腿足给人一种柔和美的同时, 又体味出其内在的刚强力之美。他的边棱外表上给人一种坚硬的力度美, 亲自触摸时却感到无比的柔和。其中, 阴柔之美的最经典的写照要数明式圈椅外扩内敛式曲线形椅圈, 其既拥有着明显的古典美痕迹, 又有着特别柔和的观感和触感, 极具回转灵动的生命气韵, 体现着大自然的灵性。

3. 天然的材质

天然材质的运用也是明式圈椅的一大特点。老子说:“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认为美在本真。孔子反对矫饰与虚伪。所谓“恶紫夺朱”, “恶郑声乱雅乐”。而明式圈椅的用材大都是上那些木质坚硬致密, 色泽沉穆幽雅, 纹理优美生动的珍贵木材, 冥冥中给人一种大自然的气息。完全放弃了传统的髹饰工艺, 而使用打磨、擦蜡工艺, 使自然的质地、色泽、纹理更加清晰透视、光润细腻。这也正是道家“返璞归真”思想的完美体现。总之, 用材不仅仅是一种材质的使用, 更是蕴含了一种特殊的家具文化现象。用黄花梨木所制的明式圈椅在质地、光泽、造型上都给人一种玉的感受:温润、坚刚、无暇, 这正与儒家尚玉的美学相适应, 而黄花梨木优美自然的纹理及沉静典雅的质感体现了道家“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哲学思想,

4. 色彩

圈椅的色彩就是木本色, 它是中性的、温和的, 雅致的。尤其是紫檀木、黄花梨木, 色彩给人淡雅的感觉, 深受高雅气质文人阶层的喜爱。局部的金属配件, 又给天然的造化点缀上恰当好处的亮色。整体设计于自然天成中蕴含了设计师和能工巧匠的创意和匠心, 表现了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哲学内涵。

三、文质兼备

儒家孔子早提出“文质兼备”, 认为“文胜质则史, 质胜文则野”[2]。在器物设计中, “质”对应器物的使用功能, “文”对应器物的外在形式。“文质兼备”, 即要求功能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孔子主张内与外、文与质的和谐对应, 体现了中国人讲究万物和谐的深层哲学观。

1. 明式圈椅造型简洁, 以木材的天然纹理为主要装饰, 形式自然质朴。

但是, 局部的装饰雕刻又加工的非常精致到位, 使整体简洁不简陋, 质朴却不粗俗。大面积材质纹理与小面积精雕细琢相结合, 朴素中见高贵。形成种高雅、大方、端庄秀丽的品质, 表现雍容典雅的风格。局部雕饰图案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含有一种对“和”与“乐”的追求。表现出一种“隐与“藏”文化含蕴性。

2. 明式家具的很多部件既是结构部件, 又是装饰部件。

明式家具结构部件与装饰部件的相融为—, 不仅增加了结构体的美观性, 也符合现代设计对结构美的追求。抛弃一切冗余的装饰, 表现真与美的统一性。

四、致虚极, 守静笃

虚与实的问题是一个哲学宇宙观的问题。道家庄子提出“致虚极, 守静笃”[3]的哲学观, 强调以“虚、静“为主的艺术精神。中国的绘画、书法以线为主, 讲究留白, “计白当黑”, 通过线的疏密组织、形成一种类似舞蹈的起伏变化之美。在明式圈椅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 采用对称构图, 暗色调、色彩强弱对比, 整体上给人以宁静之感, 而细部采用丰富多彩的装饰, 变化委婉流畅。

2. 造型以线为主, 强调虚空。线条变化曲直有度, 优美简洁的线条应用到无可挑剔的程度。严整的直线烘托出明式家具的大气、沉穆, 产生了一种气势, 包含充实之美。曲线变化流利柔婉, 如行云流水, 产生一种清净、悠远的韵味增添空灵之趣。直线与曲线刚柔并济、阴阳相生, 充分体现了宇宙的和谐之美。

从“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经世致用”的实学、“天人合一”的道学及“文质兼备”和“致虚极, 守静笃”五个角度分析了明式圈椅的设计哲学, 从哲学思想的高度来理解中国的明式圈椅, 分析其蕴含的传统思想文化, 有助于创造性的建立中国现代家具风格。

注释

1[1]潘显一.论道教的“尚文”美学观[J].文艺研究, 1997, (3) :33—40.

2[2]籍宏伟.孔子美学思想管窥[J].山西:晋中学院学报, 2008.8 (4) .

美学体现 第2篇

[摘 要]艺术表现形式始终顺应自然的存在与人文精神的需求,从而将自然与人文整合起来,造就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感应,使精神上得到纾解。人与自然是平等的,是一种对话与交往的关系。

关键词:天人合一;中国古建;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双向融通。

以老、庄为代表的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天人合一观,具有天然的美学品格。它启示于人的至善、至美的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它对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如天坛、故宫、江南典型民居、园林等,就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建筑、园林设计的群体美、环境美、亲和自然之美,创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之美,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之美学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

天、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天是相对于大地而言的。人站在地球上,月球是天空中的一个明亮的星体;若人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就是悬于天空、且比月球更明亮的星体了。若以人为主体,则人体以外的整个宇宙星空都是天,当然也包含我们周围的自然界。可见,人与天的关系实质上乃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认为:天与人原本就是合一的。道家就以“究天人之秘,合天人为一”为根本。《老子章句》曰:“天道与人道间,天人相通,精气相贯”。老子《道德经》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共同根源。

东方古贤的天人合一观,具有天然的美学品格。它启示于人的至美、至善的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之于生命如此,之于艺术也是如此。

中国传统建筑一向以取得与自然的协调而著称于世,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这种看法准确地道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意境。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建筑能形成有别于其它国家民族建筑文化的格局及体系,除受制于地域、民族、气候、制度及历史等因素外,“天人合一”这个几乎贯穿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发展之始终的哲学审美观念,则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事实表明,遵法自然,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实际上成了古代中国人营构建筑的一种自觉意识和一种理想境界。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山西,是我国保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称之为“全国古建筑的宝库”。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在这里居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合院式宅院逐渐成为该地区民居的主要形态之一。自明清以来,由于商业票号在山西的繁荣与发展,一些发迹的富商纷纷回乡建宅,他们巨大的财富为修建精美的民宅提供了经济实力,从而带动了山西民居建筑水平的普遍提高。山西民居由于融人了商业文化,从而对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空间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山西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留存至今的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商人住居,如祁县的乔家、渠家大院,平遥的日升昌票号,太谷的曹家大院,灵石的王家大院等。这些精美无比、保存完好的宅院,通过精心的布局、高超的技艺、合理经济的手法扎根于所在的地域,成为真正有价值的土生土长的民族文化,孕育着丰富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其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

山西传统民居是中国典型民宅合院建筑追求儒家“天人合一”审美理想的一个显例,仅从宅院建筑中的“堂”上就能看到这点。山西民居的“堂”位于合院建筑中轴线的重要位置上,堂前的庭院是一空地,上对苍天,组成了完整的天地象征。堂是一个家庭叩拜天地、祖宗的地力一,是举行盛事之所。堂的尊位上常供有类似“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其“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随人愿,人不违天

堪舆,即风水,它是伴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应运而生的一种民间思想。在古代大凡有建筑营事活动,人们首先要察考环境,舍此则不大可能实施建筑活动,从本质上说“统领堪舆”思想的主脉其实就是“天人合一”意识。不管是兴建宫殿、陵寝还是园林、民居,最终都期望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堪舆学说倡导的“天人合一”观是通过堪舆实践对传统建筑营事活动施加的影响。大到城市建设、建筑的选址、房屋的立宅坐向、平面布局、空间组织分割,小到院、门、墙、路、天井、排水、装饰、绿化及禁忌等,堪舆学均有自己的“合一”审美原则。它将建筑营事纳入到天、地、人和谐感应的总体秩序之中,求取“天地人”的亲和浑一。

中国古人在艺术上追求“形、神、气”的结合与统一,而其核心又在一个“气”字上。如书法、绘画则有“气势磅礴”“气韵生动”的要求。堪舆学说主张气脉、气场,“生气乃第一义”,必须聚气吐纳,实与生命牧关。气场原理的应用自然会联系到与人息息相关的住居中,四合院的大小庭院成为各有功用的大小气场,主院落更是全宅的中心气场,对于住居充满生气与活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山西民居的大院平面力一正紧凑,四周高墙封闭。在北力一风沙肆虐之下,外部即使“高天滚滚寒流急”,而其内部仍安宁无恙,自成-统,其藏风聚气功效非常。然而要使居住场所充满生气与活力还必须使院落具有通天接地的功能,让“气”流通于天地之间。院落座地朝天,敞口于上,承接日精月华,阳光雨露,纳气通风,给住宅带来必需的新鲜空气,同时雨水又荡涤着地面各处的污秽,不断使居住环境新陈代谢。这与院落构成通天接地的特性分不开,其中蕴含的深刻设计哲理就是院落气场须沟通天地阴阳之气,在这里院落精神的又一表现是对“天人合一”设计意念的追求与强化。

“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山西传统民居建筑不是局部影响、或力-法技巧力一面的影响,而是根本上的、全局的、整体性的影响,它使山西民居在整体特色上追求一种宇宙和谐和本体之美,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于有限之中追求无限,实在之中追求虚无,个别之中追求一般,与天地同心,与日月交流,与万物合一。

统一之中有变化,变化之中有统一,是美学的最高法则,我国建筑师在这方面有充分的考虑。无论从形式感、造型、格调、色彩关系、高度变化、线条变化等方面,总是从系统美学总体审美效果上创造群体和谐统一之美,强调与环境关系所造成的烘云托月之美,强调亲和自然之美。

中国建筑是内向的,收敛的,其欣赏方式不仅有静态的“可望”,而且也有动态的“可游”。人们在漫游画面中变化无穷,移步即景,情随境迁,从漫游中体会全画的神韵。

园林建筑是中国建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园林又不同于宫殿、长城、庙宇、桥梁,它有自身的一些特色。古代文人画家陶醉于山水风光,企图将生活诗意化,把自己喜好的诗情画意融于园林之中,追求秀逸、超脱的意境。历代许多文人画家直接参与园林设计,如唐代的白居易、王维;宋代的苏东坡;明末的计成;清朝的李渔等都是杰出的代表。文人画家参与所造之园,往往以山水为蓝本,诗词为主题,以画设景,以景入画,寓情于景,寓意于形,以情立意,以形传神,楹联、诗词与园林建筑结合,富有诗情画意,耐人寻味。

以杭州西湖为例,苏堤犹如飞架在湖面上的一条长虹,连接百花洲、芳华、点翠、浮碧、荔浦和西新。它既是重要的景观,又起到分割水面的作用。它能顺应自然,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景色随晴空而变化无穷:旭日东升之前,在苏堤西新桥远眺,湖水似沉睡于梦中,不见涟漪,碧彻清莹,此时西湖,格外柔美恬静。远处群山环抱,近处亭前水清如镜,亭后林密浓荫,山青水秀。当皓月当空,月光明媚,碧空万里,波光闪烁,泛舟湖上,微风拂面,远处飘来悠扬南曲,可谓人间之极乐世界。正是“茫茫水月漾湖天,人在苏堤千顷边,多少管窥夸见月,可知月在此间园。”而在细雨霏霏之时,纵目湖光山色,云山迤逦,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恰似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画卷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在于:含蓄抒情、富于绘画美和韵律美,其妙在曲,欲露先藏。园林中的参差布局,虚实对比,组成园中有园,变化的空间序列成为旋律上的起伏收敛。小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小园不觉其小,大园不觉其旷。尤以占地较小的园林,藉助于引景、借景等手法,使迂曲折的景色变化无穷,犹如一幅幅构图完美的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其纤细雅致,堪称人间一绝。

中国的园林创作,高度重视人和自然的亲和,使游人触景生情,达到情景交融,使自然意境给人以启示和遐想:“观烟波浩渺而思其意境,仰崴嵬嵯峨而感其气势。”移天缩地,在于君怀,人世之外,别开幻境,使人们在有限的园林中领略无限的空间。虽身在园中,却似在真实自然的山山水水之中,使得“修竹数竿,石笋数尺”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从观赏落霞孤雾、秋水长天而进入“天高地回,觉宇宙之无穷”的幻境;从“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意境中升华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室内装饰设计的美学体现 第3篇

关键词:美学;室内装饰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6-0139-02

1 美的起源

提起艺术,不能不令人想到美,艺术离不开美,离开了美,艺术也就不成为艺术。因此,我们探寻艺术的起源,必须先思考美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说,美的起源是艺术起源的前提和基础。关于美的起源,古今中外,有很多人都思考过。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庄子曾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似乎“美”存在于宇宙天地之间的每一角落,无所不有,无处不在。以自然界中的花为例,当我们看到花的开放,会满心喜悦,然而,一旦花凋零萎败,会产生无限的惋惜和眷恋,显然,花成了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对象,超脱于种族、文明、语言、身份、地位。以此进而广之,花似乎是大自然中一种美的象征。

不过,从人类对于花这种美的象征物的行为表达来说,花

所表达的美的意义、象征是有区别的。关于这一点,可以从送花给别人,或被别人送花的经验中体会和感悟到。婴儿诞生,带花去祝贺;每年的生日纪念,朋友送花去庆祝;从学校毕业时,同窗相互送花,既可以是祝贺某一阶段学业完成,又可以表示祝福未来的前途,还可以是依依不舍的友谊和告别时的依恋;朋友生病、受伤,带上一盆鲜花……花所要表达之意义,美的象征,根据不同的场合而不同。因为无论如何,我们送花给生病的朋友,绝不是为了庆贺,而是一种安慰与鼓励。“美”到底从何时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被人们所研究,以及“美学”的定义是什么,这一点将在下面进行论述。

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我们之所以说美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是因为人类的审美活动源远流长,人类的审美

意识几乎与人类本身一样古老,可以溯源到人类的远古时代。原始人懂得用兽骨、兽皮装扮自己,对石块、骨头等进行加工,并有了舞蹈和歌唱。随着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审美领域的扩大,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理论思维,审美由朦胧走向自觉,人们开始对审美经验进行思考,对审美意识进行反思,美学思想便逐步形成。追溯“美”字的来历,应该从图腾信仰的历史背景去考察它可能的意义。陈炜湛在《古文字趣谈》中认为这些甲骨文字:“下半部分是正立的人形,也就是大,字的上半部分有点像羊,但不是羊,而是人头顶上戴的四只羊角的装饰品。”

早期的“美”字是一个象形字,本是指一个头戴羊角图腾标志的人。图腾与禁忌具有审美发生学上的意义,其影响极为深远。一部分是实体上的,图腾信仰直接引起了一系列从属于这种信仰的艺术形式的发生或对已经发生了的某些艺术形式进行规范化,除了雕塑、绘画、舞蹈、神话这些艺术形式都曾受到图腾的影响外,各式各样的图腾柱以及羊角图腾标志的穿戴物无不是图腾信仰的直接产物。另一部分是精神上的,图腾禁忌确实是人类最早的戒律法典,因为它规定了禁止杀害和食用动物。新生婴儿、病人、死人的禁忌等禁令,“凡是任何神秘或能激起人们恐惧的事物都将成为禁忌的主题”,这些禁令的制定把人类从自然状况纳入到道德状态,从而为向审美状态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图腾崇拜的对象常常是一个会巫术的人、一个长者、一种智慧和一种神秘知识的拥有者。这样的人既非个体亦非群体,而是一种神化了的道德实体。

2 室内装饰设计

室内装饰设计除了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外,还要满足精神功能要求;一个成功的室内装饰设计,在功能上应当是适用的;在视觉上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要始终注意室内意境的构思和创造。虽然构思和创意无法搬套,但与音乐、绘画、雕刻书艺术一样,都存在着一定的要素和创作原理。设计者只要在设计中以创作原理为基础,变换处理各种设计要素,突出特定场所的特征和环境特色,就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一个功能合理、美观大方、格调高雅、富有个性的室内环境。室内装饰设计的基本要素有一个,即空间、色彩、光彩、空间界面、家具、陈设和绿化。居住建筑的主要机能就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场所。而休息又包括很多内容,如睡眠、饮食、活动、生理卫生等。根据人们的生活特征,可以将居住建筑划分为不同的功能空间,即卧室、餐厅、起居室、书房、厨房、卫生间等。

室内表现图的重点不像室外表现图那样一目了然。室外表现图所要表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形象以及建筑所处环境和功能的配景,建筑在这幅图中显然处于重点的地位。室内设计的表现图在整个画幅中表现都是环境设计的各个不同部位,而每个部位都是不可缺少的,是服务于主题的一个方面。但作为绘画形式的一种,表现图同样也应具有画面的重点、视觉中心,并非是所有地方都表现得面面俱到。一张好的表现图必须大胆取舍、重点刻画。在室内装饰表现图中,重点的表达取决于空间的类型和设计的中心出发点,即是表现以空间界面为主的室内还是表现空间中的物体为主的室内。

3 室内装饰设计体现出的美学原则

3.1 高度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高舒适,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为了加强视觉中心的吸引力,往往采用细腻的笔触、鲜明的色彩、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密集的人物、汽车等配景来强化它的醒目效果,而其他四周的立面以及周围的建筑都将运用简洁的笔触、大胆的概括进行描绘,以此来加强视觉中心对周围的统治,从而加强视觉中心的吸引力。

3.2 整体艺术化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物的堆积”中解放出来,要求室内各种物件之间存在整体之美。室内环境设计是整体艺术,它应把握空间、形体、色彩隶属关系、功能组合关系、意境创造以及协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许多成功的室内设计实例都是从艺术上强调整体统一的作品。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元素和风格。设计师们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工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具象的、抽象的设计手法,使人们联想自然、亲近自然。

3.3 视觉中心

每一幅好的绘画作品都有一个较强的视觉中心,这个中心是这幅画所描绘的重点,也是趣味中心。它与空间四周形成了主次、轻重、强弱、虚实之分,使整个画面成为一个整体。一旦失去这个中心,画面就会显得呆板、缺乏生气、缺少主题,作为装饰设计表现图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室外装饰设计表现图在构图时,视觉中心比较容易确认。建筑外部的装饰部位一般多处于建筑主立面以及入口部位。随着生态危机日趋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长,人们向往与自然和谐相处,呼唤绿色设计,渴望过一种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的回归自然式的生活。

室内装饰设计表现图中的视觉中心的确定主要是通过视觉中心在画幅中所占的位置,同周围环境形成的虚实对比关系,来增加视觉中心的吸引力,暗示出视觉中心的位置。它是表现者在绘制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的取舍。在视点的选择上,根据设计的要求,可以对画面的视点进行调整,有意识地展示所要强调的视觉中心。通常情况下,室内表现图都按常规习惯确定视点和视高,但为了更充分地表现每一立面的视觉中心,往往调整视点的上下左右位置来寻求展示视觉中心的最佳角度。

任何社会环境、任何造型活动都离不开装饰。从一定意义上看,装饰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能。原始人已经开始把经过磨制和雕琢的贝壳、兽骨等作为人体的一种装饰品。当然这些还仅是装饰美学最朴素而自发的表现。现代的装饰美学是研究装饰艺术的学问,它通过人的艺术构思和创造,使得物体、环境及生活与人的活动更加和谐,达到人与对象的相互融和。

参考文献:

[1]杜燕秀,朱毅.中国传统美学的整体意识在室内设计中的渗透[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9(10).

(编辑:李敏)

Aesthetic Expression of Interior Design

Wu Yiling

Abstract: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as a human life, an important place for people to rest, study and living space in addition to outside of work. However,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indoor living environment also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oday’s housing is not only to provide people with a place to rest and, more importantly, to provide people with a comfortable, elegant, quiet, full of fun and personalized living environment, so that people can get loose in his spare time spirit, physical strength can be quickly restored, everyone can get to meet the spiritual and material.

Key words: aesthetics; interior design; principle

《论语》体现的美学思想及启示 第4篇

《论语》是中国古代传统经典的核心,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想必很多人知道。据说这句话是北宋初年的开国宰相赵普说的。有史料记载, 赵普有个习惯, 每当碰到大事或者重大难题的时候, 他总是搁置下来留待第二天解决, 家人看到赵普回家后常常拿本书看, 第二天就会有解决的办法。后来他的左右出于好奇, 想知道这个秘密, 背地里拿出来一看, 原来就是一部《论语》。

这句话传出后, 不同立场的人有各种解读。尊孔的人认为这是对儒家的肯定。反孔的人认为这是胡吹。

无独有偶, 198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之新闻发布会上, 瑞典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 (他因在等离子物理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1970年诺贝尔奖) 在其演说中出人意料地宣称:“人类要生存下去, 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之前, 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句富有深刻内涵的话, 也作为了大会结束时所得出的十六个结论之一。从此, 这句经典之言的广泛传播, 就成为了中西方文化在一个新的世纪之交的再一次交汇融合的标志。《论语》影响之大、影响之广、意义之深就此可见一斑。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们言行的著作,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 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蕴含的思想学说博大精深, 领域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教育、伦理、心理、美学、管理、法律、艺术、美食、养生等各个学科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后人对其方方面面都有浩如烟海的论述, 且不断有新的发现和认识。我只就其体现的美学思想作些粗浅的探究。

二、《论语》体现的美学思想

美学理论中有一个流行定义: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我认为这个定义哲学意味太浓、太抽象。我很欣赏一些网络文学对美的通俗解释:美是能够引起人们愉悦、舒畅、振奋或使人感到和谐、圆满、轻松、快慰、满足或让人产生爱 (或类似爱) 的情感、欣赏享受感、心旷神怡感或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属性。美学, 也就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科学。美的种类主要包括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

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以他的中庸之道的方法论作为指导的, 同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学”有着直接的联系, 实际上是孔子以他的仁学理论为基础, 结合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人生实践而形成的。孔子对他所创造的“仁”, 并没有确切的定义, 只是通过对人的言行举止的描述来说明仁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仁”是孔子的最基本的最高的道德标准, 也是他的整个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 自然他的美学也是他的仁学的延伸, 因此也可称作仁学美学。

1.《论语》体现的社会美思想。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一个“仁”字, 所谓“仁者, 亲也, 从人从二” (许慎《说文解字》) 。也就是说, 儒学的本质是一种伦理学, 所要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什么是“仁”呢?伦理道德之“仁”, 就是孔子说的“爱人”;对仁政之“仁”, 孔子虽没说, 但我们也不难推论:就是“爱民”。孔子认为, 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应该是一种“爱”的关系。《论语》中, 以社会美论最为丰富和突出, 如孝悌之美、人格之美、人际关系之美等。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为政篇》) 孔子认为, 只是供养父母的生活, 还不能够算是孝, 如果没有“敬”父母之心, 那么和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孔子提出这个问题是针对一些人对“孝”的误解的纠正, 是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的批评。孔子又讲:“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学文。” (《学而篇》) 他在这里强调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在社会上为人要诚实守信、关爱他人。《学而篇》是讲“学”的方方面面, 但孔子首先要求青少年要学好做人。这里面反映出的道理很明白:一个人可以不务政事, 可以不治学问, 也可以不作文章, 但决不可以不做人。孝、悌、谨、信、博爱、亲仁, 这些是做人最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社会道德标准。只有这样才具有美的人品, 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赞美。

子曰:“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篇》) “杀身成仁”已成为千古名句。孔子视仁为人格美的最高标准, 把人格美推上了最高境界。我们常会用“任重而道远”来形容需要长时期的努力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 这句成语出自《泰伯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意思是说, 士应该具有坚毅宏大的品格。为什么呢?因为士要把实行和弘扬仁道作为自己人生的使命, 为此要奋斗终生, 死而后已。这岂不是任重而道远吗?要担负这样的使命, 没有坚毅弘大的品格是不行的。肩负重大的使命, 追求远大的目标, 就要求有坚毅宏大的品格, 要能坚强地克服旅途上的种种艰难困苦, 既不为一时的挫折、失败所动摇, 更不为一时的小利而迷失方向。

人在社会中面临五种基本的人际关系, 即夫妇关系、父子关系、兄弟 (姐妹) 关系、上下 (领导与下属) 关系、朋友关系。这五种基本的人际关系, 在过去被称之为五伦。除了这五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外, 还有一种关系, 即人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自从以家庭为基本社会单元的社会诞生以来, 这些关系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在《论语》中, 孔子与他的弟子们探讨了这六种人际关系, 并提出了处理这六种人际关系的具体原则。由于篇幅关系我们这里只列举《论语》中提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的及其基本的原则, 如:“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里仁篇》) “忠”是尽己之心以待人, “恕”是推己之心以及人, 忠恕之道也就是仁道, 这是最高原则。孔子主张:“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篇》)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颜渊篇》“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颜渊篇》) “德不孤, 必有邻。” (《里仁篇》) 这些就是孔子及其弟子以“与人为善”为指导思想, 以温良恭俭让为方法, 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论语》中的社会美论是丰富多彩的, 仅就上述, 便不难看出孔子及其弟子是以“仁”的核心伦理道德作标准判断、建构社会美的。

2.《论语》体现的自然美思想。

“天人合一”之学应该说也是从孔子开始的, 孔子的“天人合一”之学与生态哲学有极大关系。孔子不仅是提倡人间关怀的人文主义始祖, 而且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而得到人生乐趣的伟大思想家。

一天, 孔子饶有兴致地问围坐在自己身边的几位得意弟子的志向, 子路、冉有、公西华纷纷慷慨陈词, 表达了自己不凡的理想和追求。惟有曾点 (曾皙) 与众人的志向相左:“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先进篇》) 意思是说, 当春天来了, 穿上舒适的春装, 相约上五六成年人, 六七少年人, 结伴到沂水里去游泳, 然后在凉爽宜人的舞雩台上吹吹风, 大家悠哉游哉地玩个痛快, 之后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回家。这番话显得很没有抱负, 没想到却得到了夫子的赞同:“吾与点也!”意思是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呀。从孔子师徒以上这段对话中,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信息:亲近大自然, 与大自然同在, 在大自然中享受生活, 这才是最大的快乐, 也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志趣。当然, 在这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中, 孔子并没有“遗忘”社会生活, 因此对于其他几位弟子的志向并没有否定, 他的理想是人与社会、自然的整体和谐。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亦不能实现。但是, 他的最高理想是“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孔子学说中, 自然界 (天) 是本源性的, 自然界的山水与万物同人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 只有回到自然界, 才算真正回到了自己的“家”。

另外在《论语》中,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君子之德与自然美相比较。自然物之所以为美, 是因为它与君子之德有相近之处。“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篇》) , 之所以认为松柏美, 是因为它和君子应有的骨气相近;还有“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雍也篇》) 等。在孔子和他的弟子看来, 人们欣赏自然山水之美的过程, 就是人的道德观念寻求客观再现的过程。自然物因为能象征、暗示、比喻人的德性, 所以才具有审美价值, 成为美的景物或事物。这就是孔子及其弟子对自然美的独特认识, 它把自然和人的品德联系在一起, 着眼于自然与人的关系, 而不是脱离人类社会来谈自然美。《论语》体现的这种审美观可以说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殊途同归之妙。

3.《论语》体现的艺术美思想。

孔子的文艺思想, 大抵是“诗言志”说的继续, 或者说, “诗言志”说是孔子及其弟子文艺观的典型体现。

《论语》记载孔子评论《诗经》的话:“诗三百篇,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为政篇》) “思无邪”即是说《诗经》中的诗, 心思不邪, 理念与境界都正。孔子何以用“思无邪”来评价《诗经》呢?《诗经》是西周初年到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是古代中国人心灵追求的自然流露。透过《诗经》中的诗歌, 我们看到了古人追求“仁爱”、追求自由, 追求天人合一的心灵之音。换句话说, 《诗经》是古人的心灵之动, 是向着“仁”与“清净”的方向来的。故而孔子用“思无邪”来评论《诗经》。而从孔子的这一评论, 我们看到中国古圣先贤对诗人及诗歌使命的观点。孔子后代的诗人们, 据《尚书·舜典》中“诗言志, 歌咏言”的观点, 把“诗言志”作为诗歌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个“志”从表面上看, 是指诗人的情感、志趣、理想、抱负。但向深处去解读, 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遵循的“内圣外王”的人生信条, 所以这个“志”, 也就是儒家文化中的“仁”, 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

《阳货篇》载: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指诗歌能引起欣赏者精神的感动与奋发;“观”指诗歌可使人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群”指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思想交流, 相互感染, 从而保持社会群体的和谐;“怨”指诗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种表现表示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这是孔子对诗的作用的分析, 实际上可说是包含着对一切艺术作用的分析。在孔子之前, 还没有人提出过这样明确全面的看法。这个十分简炼的论述, 总结了从远古到春秋时期漫长历史年代里人们对艺术认识的美学内容。

《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述而篇》) “子谓《韶》:‘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 未尽善也。’” (《八佾篇》) 孔子认为, 《韶》乐是尽善尽美, 达到了美与善的高度统一。这里的善是指政治、道德的标准, 美指艺术的标准。《武》乐是尽美但未尽善, 也就是说, 《武》在艺术上达到了最高的标准, 但在“善”的方面则比《韶》略有逊色。为什么呢?按照汉朝郑玄注:《韶》乐是“美舜自以德禅于尧;又尽善, 谓太平也”, 《武》乐是“美武王以此功定天下;未尽善, 谓未致太平也”, 即舜以德禅让而得天下, 并且达到了“太平”, 这是儒家理想的太平盛世, 所以说是“尽善”, 反映在《韶》乐上就达到了美善的高度统一;武王伐纣, 以征诛得天下, 并且武王没有达到“太平”, 所以《武》乐在“善”的方面比《韶》乐稍逊一筹, 未达到“尽善”。孔子注意到了“美”与“善”的区别和统一, 这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雎》分明是少男少女情爱的歌唱, 孔子却说它是“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八佾篇》) 。孔子论诗歌和音乐, 主张知节守礼。知节就是音调不能过分华丽、柔曼、轻妙, 这样的音调对人的感觉和情感刺激太大, 容易使人沉溺放荡。守礼就是词意不能挑动不正当的欲望。孔子斥责“郑声淫”, “恶郑声之乱雅乐” (《阳货篇》) , 表彰《关雎》乐而不淫, 是兼音调和辞意两方面而言的。在孔子看来, 文艺所表现的情感不但要具备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崇高性, 而且要受到理智的节制, 讲究适度、平和, 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的《关雎》, 表达的正是中和之美, 欢乐而不放纵, 悲哀而不伤痛, 一切情感的外现都是那么恰到好处。这里包含了孔子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爱护, 他期望人的生活与感情都是健康、正常的, 反对沉溺哀乐、毁伤生命。

总之, 《论语》中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 对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认识和主张, 无不贯穿着儒家的仁学思想。其美学思想虽有不足和局限, 但有其合理之处, 现在的不少美学问题, 多能从《论语》那里找到源头。当前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追求和谐已成为每个现代人心灵内在的呼唤, 《论语》的美学思想对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和借鉴《论语》的美学思想, 用传统文化来充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从而指导我们的实践, 构建一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鲍建竹编著.领导干部国学读本——论语.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7.6.

[2]朱立元主编.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6.

[3]寇鹏程著.文艺美学.上海三联书店, 2005.1.

[4]张少康主编.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8.

[5]王明强著.《庄子》心读.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7.5.

汉字在字体设计中的美学体现 第5篇

汉字文化历史悠久,汉字本身就是一种设计美学,从古代单一地记录事物的象形符号到逐渐发展出的书法字体的出现,以及后来多种字体表现形式的演变与形成,都是社会历史各个阶段字体设计演变的结果,并且在以当今社会信息传达为背景以及充分结合美学元素为主导的现代平面设计中得到充分运用。汉字在字体设计中也充满这种设计之美。

设计是一种美学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美可以说是无所无在的,无处不有的。人们需要生活中的美,也离不开美的生活。美具有多种层面以及无限的渗透性,它既有感性的层面,又有理性的层面。既有物质性的层面,又有精神性的层面。说到字体设计就一定离不开设计美学。设计中的美学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会。

设计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因此,设计美学也有别于传统的绘画和装饰,其研究内容自然也不能完全照搬生吞传统的美学理论。

从中国古代文字“美”字结构上为我们探索美的本质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美”字可以分为两部分,并有两种解释,分别为:“羊大则美”和“羊人为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美”的感受: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联系。另一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关联。这两种对美的解释有一个共同点,都说明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人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

汉字的演变及美学风格的发展

1.汉字的文化

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又是人类用来记录历史文明的工具和传播信息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大千世界的不断认识,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人们审美意识的逐渐变化和发展、文字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着自己的面貌,这是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必然过程。

汉字文化历史悠久,汉字本身就是一种设计美学,从古代单一地记录事物的象形符号到逐渐发展出书法字体的出现等多种字体表现形式,都是社会历史各个阶段字体设计演变的结晶,并且在以当今社会信息传达为背景以及充分结合美学元素为主导的现代平面设计中得到充分运用。

研究汉字在字体设计中的美学风格并探讨其时代特征和设计特点,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传统汉字结合汉字的字体没计理论,将促进汉字字体设计的不断发展,对我们所学专业也是很有帮助的。也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服务。

2.汉字的演变

汉字书法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这种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各种书写方式是字体美学历史发展中所沉积的精心设计的结晶,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给人不同的艺术感受。而它们的共同点,是作为一种字体,既有实现字意和语义的功能,又有各自的美学效应。

3.字体设计的美学发展

字体设计也能反映出每个时代的风貌和特征。不仅如此,设计还和书法一样,能够通过抽象的点画线条,千变万化的节奏旋律来体现某种气质、某种精神、某种审美。从最初单一的宋体字到现今丰富多彩的艺术字体。这里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尽管仍是那么几种基本笔画,但今天这些字体的时代风格和美学价值却是早先的字体所无法比拟的。它不仅融注了历代字体设计者的智慧和心血,更经历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检验和认可。字体设计也是整个文化历史发展的缩影。汉字字体的演变是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积淀和中华民族气质的体现。

汉字在字体设计中的美学体现

1.汉字的特征美

文字具有图形化特征,一直是设计师最忠实的设计素材。汉字起源于像甲骨文一样的象形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创作,而现代社会使用的中文简化字也保留着大量的象形文字的感觉,其他国家的文字很少具备这样的特性。 因此, 每个汉字都有独立的含义,它既是文字又是图形,这与现代字体设计领域中形意结合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设计中也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注定了汉字成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2. 汉字的形态美

汉字的独特视觉审美性,能够最大限度的表达文字的精神内容。无论是汉字设计还是拉丁字母设计,他们都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并通过特殊的方式表现自身的独特韵味,通过视觉传递带给人们一种愉悦感。确定了涉及范围,在迎合主题的前提下,对笔画和形态进行灵活运用和调整。

现代设计中的汉字美学

1.汉字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字体设计作为平面设计中信息传达的构成元素之一,在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中国的设计师在平面设计中对汉字运用的历史由来已久,鲁迅先生说过:“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把汉字的形、音、义 ,结合几千年来汉字书法的演变,用平面设计的形式美学加以提炼,设计出的作品既符合现代造型特征,又融入了图形创意的元素,是民族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有效融合。

2.汉字美学对我的启发

中国的汉字是一种极富魅力的文字样式,每个字都有其不同的含义,俗语又说:“见字如见人。”这更说明即便是同一个字,出自不同的书写习惯和书写方法,其形象甚至含义都可能差异很大。这也决定了汉字在平面设计中必将是一种拥有巨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现代字体设计正是对汉字的美学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

汉字本身就是一种设计美学,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我们的生活就会到处充满美。

幽玄美学在《古都》中的体现 第6篇

“幽玄”是日本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概念和审美范畴, 是日本文人阶层所崇尚的优美、含蓄、幽深、空灵、余情等审美情趣的高度概括。它追求朦胧深远的意境, 具有神秘性和超自然性, 和禅宗精神有着深刻的联系。川端康成在《古都》的创作中继承了日本传统文学的审美艺术, 充分展示了幽玄美学的理念。

《古都》以日本京都为背景, 描写了千重子和苗子这双孪生姊妹悲欢离合的故事, 描绘了传统京都的自然景物和风土人情。在小说中贯穿了幽深的悲情的委婉的柔美色彩。

一.天人合一的超自然性

幽玄是从“崇高”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审美范畴, 它追求自然美的幽深, 在景物的描写中常常突出了冷艳和风雅的色彩, 并带有人与自然融合升华的超自然色彩。

叶渭渠在《川端康成评传》中指出:川端康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寓情于景或触景生情, 而是含有更高层次的意味。即将他人的思想事情、人的精神注入自然风物之中, 达到变我为物、变物为我、物我一体的境界。”川端康成在《古都》中, 不但从意象、意境中对自然景物有独特的把握, 而且从境界上创造了物我相融、寓故事情节、人物情感于物象之中, 自然巧妙地升华小说的审美内涵。

在《古都》之中, 常常表现了人物对自然环境融合与眷恋, 传递出优美的抒情性, 而人物的感情与自然景致也是息息相通的。川端康成曾在他著名的散文《美的存在与发现》中写到:“风雅, 就是发现存在的美, 感受已经发现的美, 创造有所感受的美。诚然, 至关重要的是‘存在于自然环境当中’的‘环境’, 自然环境的真实面貌, 也许就是美神的赏赐吧。”可见, 川端康成特别热衷于这种带有浓厚的日本传统气息的风雅之美, 作品中透着浓郁的幽静奥妙之感。

在小说的开头第一句便是“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 妙龄的千重子“不时被树上那株紫花地丁的‘生命’所打动, 或者勾起‘孤单’的伤感情绪”。在小说当中, 一共出现了四次紫花地丁的描写, 这都是故事情节与人物情感的物化, 显出了自然的灵性, 延伸了情感的表现空间。紫花地丁勾起了千重子的惆怅, 为小说定下了幽美伤感的情感基调, 也暗示着千重子厌世的心理和是一个弃儿的身世。在川端笔下, 凋零的花瓣不只有伤颓, 反而另有一番风味, 表现了川端对宁静冷寂的审美倾向。

幽玄追求超自然性的“万物有灵观”和“天人合一观”, 表现的是与自然感情融合在一起的、深深的宇宙感情。在《古都》中, 季节的更换, 自然环境的变换贯穿了整篇小说, 自然景物外化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小说的第一章为“春花”, 反映了千重子年轻美丽的生命在寂静地开放。第六章为“秋色”, 花的殒落、冷清的气氛暗示了千重子与苗子的阻隔, 故事发展到姐妹两人的相遇, 却因为身份的差异使二人有着无法跨越的鸿沟。最后一章题为“冬天的花”, 千重子把芒草色的杉叶想作了“冬天的花”, “花”成了千重子诗化了的化身。冬天雨雪交加的时节透示了姊妹分离的命运, 但千重子在冬天中想象的花, 却寄托了一种美好而纯洁的愿景, 这种愿景却又是虚无的、徒劳的, 透出了一种让人悲叹的幽情。

二.老庄、禅宗思想的影响

佛典中的“幽玄”, 意指佛法深奥、难以穷测, 以及微妙、不可言喻、心行所灭等境地。佛法以外文献的“幽玄”大体都是老庄的玄虚的意味。川端康成深受佛学思想的影响, 其作品常常渗透着佛家“无常”和“万物如一”的观念, 带有含蕴深妙之感。

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主张与讲求余韵、闲寂的日本幽玄美学息息相通, 因此日本幽玄用含蓄的方式追求余情之美, 《古都》中千重子和苗子的命运以姊妹二人的别离而告终, 姊妹二人还会否再相见, 她们的人生还会有哪些际遇?故事戛然而止, 留下了幽深的余情之美。在《古都》之中, 作者淡化了情节, 而着重表现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人物之间含蓄的情境交流, 余韵无穷。

《古都》中对紫花地丁开与落的描写也体现了空灵的幽玄之美。无常的东西中也有真正的美, 因为无常, 所以要更加珍爱美的光辉, 这就要求人们凝视自己的内心, 激发心中的灵性。正因花的凋败, 才能让它在开放之时让人感到新鲜和雅致。当千重子为紫花地丁的凋零伤感时, 母亲阿繁则安慰她“明春一定还会重新开花的”, 而秀男也曾坚定地说过:“花是活的。它的生命虽然短暂, 但活得绚丽夺目。来年再含苞、开花———就像大自然一样充满生机……”。尽管花开花落, 命运无常, 但人却因此更要珍惜和把握。幽玄美学受宗教的影响, 因此也带有神圣化的特点, 要求去除俗气, 追求典雅。在《古都》中“花”这一意象贯穿了全篇, 几乎每个人物都提到了花, 千重子为花伤感传递出她的悲观, 苗子并不关注花, 与她素净的人生相应, 秀男赞美花的生生不息正因他对人生、对爱情有所追求, 太吉郞不爱花也反映着他人生的苍老与失意。可以说, 对花的认识、对自然的感悟, 同时也是他们对自身生命的观照, 体现了“万物如一”的哲学思想。

三.深寂哀艳的审美风格

幽玄作为表示艺术的标尺, “虚”成为它的特征, 而“寂”还表达以悲哀和静寂为底流的枯淡和朴素的美, 一种寂廖和孤绝的美, 因此, 幽玄美学也带深寂空幻的风格特点。

这种空寂感首先表示在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古都》千重子对宁静的自然有着冥冥中的向往。她常常从惜花中顾影自怜, 感怀自身。当她身处祗园节热闹的鼓乐声中, 却更向往北山的杉林。“比起典礼的伴奏和节日的喧闹来, 还是重山叠峦那悠扬的音乐和森林的歌声更能渗进千重子的心坎”借此, 千重子那种柔静孤寂、多愁善感的内在性格显露无遗。而苗子从小就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 住在荒凉的杉村, 冷清的杉林与苗子化为了一体。

苗子与千重子作为孪生姊妹, 因为生活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命质地。秀男原先喜欢千重子, 但后来却把两人合为一体, 转而向苗子求婚, 而苗子则坚持秀男只把自己当作千重子的幻影。这带有象征意味的情感似虚似实, 给人空幻之感。《古都》中苗子极力地表示了她的“虚幻论”。“千重子已经听苗子说过三启遍:与其说秀男是把苗子当作千重子的化身, 不如说是当作千重子的幻影, 才要同苗子结合的”。与化身相比, “幻影”更像是心里的意念想象成的, 带有“一切如梦幻泡影”的虚无感。二人虽然孪生姊妹却因成长的分离和生活环境的隔膜而分开, 作者强调了一种空寂的生命体验。在别人眼中, 千重子似乎很幸福, 但她本人觉从未发觉。甚至说:“也许幸运是短暂的, 而孤单却是长久的”, 体现出一种虚无缥缈的厌世情绪。

这种虚无悲观的审美态度同样表现在千重子的父亲太吉郎身上。他一生都在追求古典的美, 但从未成功。太吉郞为女儿设计出体现自己父爱的腰带图案画稿, 但面对娇艳的郁金香, 他一再强调, “花太多了, 我有点厌烦”, 并得出“色彩过分鲜艳, 反而令人感到索然无味”的结论, 反映出他颓废的审美倾向和悲观失望的人生态度。实际上, 太吉郞的形象在作者笔下有典型的意义, 小说以《古都》为题, 京都也是日本传统文化之都, 作者一方面用大量描绘了京都的风俗文化, 体现了他对古典美深深的眷恋, 另一方面, 流露着作者对现代文明给这座城市的古色古香的传统美带来的侵蚀的痛惜之情。太吉郞追求古典艺术的失败, 也寄托了川端康成对传统美流失的叹惜。

总之, 在川端康成的《古都》里, 充满了空灵美、朦胧美、虚幻美和深远的余情, 表示出幽深空寂的生命体验, 体现出作者的虚无思想和颓废情感。在“幽玄”的映照之下, 他的作品呈现出一派独特的美学风貌。

庄茵茜,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试验班学生。

摘要:川端康成深受日本传统美学影响, 在《古都》的创作中对幽玄美学有着独特的诠释。本文主要从《古都》中的天人合一观、老庄、禅宗思想的影响与空寂哀艳的审美风格这三个方面, 分析幽玄美学在《古都》中多维度的体现。

竹笛教学中的音乐美学体现 第7篇

竹笛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 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 竹笛除了作为一个演奏乐器来说, 更多的是被视作文人雅士的特征。因此, 就这一点而言, 竹笛教学并不能只是形式上演奏方法的教授, 更多的还需要运用美学知识来让学生体会竹笛音乐艺术中所独有的文化底蕴。然而, 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中, 尽管学习民族乐器的人越来越多, 但往往大家是将乐器的表演视作一项技能, 却忘记了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应包含的韵味, 使得越来越多的民族乐器的演奏失去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底蕴, 因此需要教师运用准确的知识来正确地引导。

一音乐美学对竹笛教学的影响

在竹笛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授的便是演奏技法和乐理知识, 通过教师的教授, 让学生将书面上的乐谱转化为听觉上的音乐。在这个过程中, 就应当开始穿插音乐美学的相关知识, 来帮助学生培养和创造竹笛音乐的表现能力。对教师而言, 需要清晰地认识到抽象的音乐美学知识对学生之后音乐学习道路的影响, 才能够准确地把抽象的知识结合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演奏中去。

1. 对审美的塑造有重要意义

在竹笛教学过程中灌输音乐美学的相关知识, 对学生音乐审美的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塑造审美看似对于竹笛的实际演奏并没有多大的效果, 但实际上, 在对一首乐曲学习的过程中, 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演奏之外, 学生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演奏技巧和音乐效果, 往往会通过查询相关的音频资料来参考不同演奏者的表演。音频资料的繁多除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之余, 还让学生面临了如何选择所欣赏和学习的版本的问题。如果在此之前, 竹笛教师就已经将音乐美学的相关知识教授给学生, 那么在面临这一问题时则要容易解决得多。

事实上, 对于音乐美学这一抽象的概念知识而言, 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 而是让他们掌握到音乐美学的实质, 体会到音乐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只有把握好这一实质, 才能够体会到音乐中所具备的韵味。在竹笛教学中学习这一实质, 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 从而在面对不同层次和内容的音乐作品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2. 有利于音乐表现美的创造

在审美能力塑造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音乐美学的相关知识, 对于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来说会有进一步的提升。每一个竹笛的演奏者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虽然在塑造审美能力的过程中, 会统一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美的理解和定义, 但就音乐的表现而言, 并不要求每一位表演者都会相同的表演。每位竹笛演奏者均作为二度创作, 在演奏时应在一定的框架下自由地发挥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用自己适合和理解的表演手法来展示音乐作品, 因此每一个演奏者的表演都应有所差别, 这就是源于对音乐美的理解和学习。

通过这两点的总结, 能够看到在教授竹笛的过程中, 引入音乐美学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对于提高竹笛教学质量和实际的竹笛演奏效果而言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竹笛教学中引入音乐美学的途径

音乐美学知识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而言有重要作用, 而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直接将音乐美学的概念告知学生就完成这项内容的教学了, 需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 才能够成功地引入音乐美学的知识。

1. 音乐要素的学习

这里所指的音乐要素并不是简单地学习乐理知识, 而是将这些音乐要素和乐器的情感结合起来, 赋予音乐作品更多的表现能力。在拿到一首音乐作品时, 除了完整地演奏这首乐曲之外, 要想进一步提高演奏效果, 就要对作品中所面对的渐强、减弱、换气等音乐标记符号进行标注和分析, 仔细地考虑如何将这个符号融入到音乐的表演中, 并且通过符号来加强、放大乐器的音乐情绪, 赋予乐器更多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尽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已经强调了这些符号, 但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就能发现,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细致地把握住符号背后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人情况, 因材施教, 将音乐符号和学生个人的知识和理解能力结合起来, 让不同的学生演奏出专属自己的表演方式,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乐曲的含义, 才能够更加细致地诠释出音乐作品的意义。所以, 在竹笛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积极地带领学生找到最适合学生的表演和表现方式, 快速、准确地通过音乐要素来表达音乐的情绪, 提高音乐表现效果。

2. 音乐意境的体会

通过音乐意境的体会过程来引入音乐美学, 教师需要对不同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进行教授, 让学生真正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更好地推动一首音乐作品的表现方式。要想体会音乐意境, 首先就要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是什么, 再由内容升华至意境地体现。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的创作背景, 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 往往是基于特定的文化区域或者历史背景下, 有目的地用音乐来表现画面或者情绪。因此音乐作品中不仅具备鲜明的文化色彩和民族特征, 而且还能够听到情绪标志。一首音乐作品中通常包含多种情绪, 从兴奋到低落, 用跌宕起伏的旋律线条来表现辗转反侧的情绪和画面。只有演奏者在演奏前对一首作品的背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后, 才能够明白这首作品所描画的画面是怎样的, 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音乐的意境。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音乐背景的相关介绍, 来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意境有所了解。

3. 虚实结合的表现

通过实际的演奏将音乐要素和音乐作品的意境结合起来, 体现音乐美学。竹笛教学和学习过程中, 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将乐谱通过实践表演出来。只有将上述两者做到虚实结合, 才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演奏效果。

三结束语

对竹笛这种民族乐器的教学而言, 演奏技法的掌握尤为重要, 但赋予音乐更多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却是现在的表演者所或缺的。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让学生们更加准确地把握了音乐作品的内容, 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通过音乐美学相关知识的引入, 能够帮助学生塑造音乐审美能力, 提高音乐表现美的创造能力, 这正是一首音乐作品所需要的。只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渗透进音乐美学的身影, 就能够让学生将美学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竹笛音乐演奏当中, 这样音乐作品才更具感染效果。

摘要:竹笛在其发展过程中, 凭借其优美的音色和便捷携带等优点, 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拥有许多的喜爱者, 面对众多的竹笛学习者, 使用正确和准确的教学方式来传承就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以竹笛教学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音乐美学对竹笛教学的影响和教学过程中借鉴音乐美学的途径, 总结竹笛教学中音乐美学的体现, 达到对竹笛教学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的目的。

关键词:竹笛教学,美学,影响,途径

参考文献

[1]靳振彪.竹语清音荡涤人间——中国竹笛之人文诠释[J].音乐时空, 2013 (5)

[2]邱锶.论音乐美学理论对提高竹笛演奏艺术水平的指导[J].黄河之声, 2012 (4)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美学体现 第8篇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 物质条件的基本满足已经不能胜任, 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 对城市的生态追求也逐步体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暂行) 》及《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 (修订稿) 》的发布也体现了民众对城市生态园林环境的文化需求。在2007年, 我国就已经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 近几年更是放在突出地位, 并要求将其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各个方面, 要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城市的构建中, 美学是十分重要的, 这里的美学并不是传统概念中美的意思, 而是指生态的美。各种学者对生态美学定义均不同, 但大概认识是一致的, 即人和人、人和自然以及人和社会等各种生命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和谐相处, 诗意栖居, 回到人与自然万物的一体化。美学的内涵有, 尊重生命的主体性, 并以其为基础, 强调自然界所有事物的相互依赖、相互包含、共生共存, 从而达到生命间的和谐, 尤其是在人和自然、社会以及人之间这种美的关系。

有形的生态城市规划是可看得见的, 例如具体城市空间规划, 但无形的生态规划, 例如城市传统文化、习俗及艺术的延续, 是同等重要的, 两者相辅相成。我国历史文化悠长, 历史文化名城、名山、名川、名湖等更是数不胜数, 将其存在于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 从而使城市具有生态美, 才可达到现阶段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的同等追求。

但在现阶段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 城市快速、无序的拓展, 以至于带来频发的各种自然灾害。人的基本需求有五个层面, 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自然灾害对于人们的安全, 最基础的条件造成了忧患。安全与美学在生态城市中是统一存在的, 安全是美的基础, 在构建生态安全, 生态风险、生态脆弱性及生态服务三个方面都是需要衡量的。生态风险性小、生态服务功能强, 生态就会越安全。生态服务功能的设施决定了生态美学和生态安全的矛盾, 即生态安全设施的建设。生态美学如果在城市建设时没有考虑, 城市会被建成一堆冰冷的建筑物, 没有人的情愫, 但如果一味考虑美, 而忽略了安全, 美也就不复存在。比如很多城市的大型堤坝工程可采用钢筋混凝土, 但在一些渠、河道等小规模可生态化的地方就可采用绿色堤坝, 而不是一味得选用一种方式。

美的生态规划最重要的是整体主义, 本体存在论, 主体和环境客体融为一体, 相互协同, 二者为一个有机整体, 共生共存。其实, 从古代城市的建设中, 天人为一早已提出, 与现阶段对于生态美的需求不谋而合, 今天城市的建设很多也是借鉴了古代。在古代, 科学技术不发达, 工程地质无法勘测, 城市选址无准确依据, 且统治者的意愿占据了很大因素, 洪涝、地震等是城市安全的主要问题。即使如此, 也有很多把生态安全和生态美学结合得很好的城市规划。例如适应生态环境的建筑———黄土高原的窑洞, 江南的吊脚楼, 在城市面临内涝时, 在低洼地区取土垫城, 使低洼地区成为池塘、河道以至于又慢慢成为城市的景观, 还有城市面对最严重的防洪问题时, 都能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 使生态安全与生态美学两方面达到双赢。如西湖的苏堤春晓, 其堤就是西湖湖底泥沙疏浚建成的, 三潭印月有测水位的作用, 以至于苏堤最后成了造景的方式。

天人合一, 古代给予了充分的解读, 在城市建设时, 将美赋予了各种设施建设, 这种启示在今天也得到适用, 比如钢筋混凝土防洪河堤上敷土后种植绿化, 成为滨河公园。自城市整个的生态景色开始, 将城市有名的传统景点作为起点, 塑造新的城市景观特色, 形成新的城市景观。另外, 以结合现代与传统的造景手法, 虚和实相搭配, 建设生态河堤整体化的宜人公共中心、开阔空间等, 可以使城市景观与生态河堤相融合。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城市的用地范围是飞速增加, 但很多城市用地的发展都遭到格局限制, 为寻求出路, 很多城市都在探讨生态规划, 既可实现服务功能, 也可安全扩大城市可建设的用地规模。在有历史文化的城市, 城市建设景观如何建设, 既可以保持传统的城市风貌, 还可以与城市景观结构相协调, 城市的生态安全如何用工程措施来实现都是面临的难题。在传统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时, 为整体的利益放手局部利益, 为开阔城市生态安全, 可以个别的工程设施来达成整体安全, 牺牲局部的美观。但生态美学的参与对于生态城市建设是必然的,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对生态城市而言, 生态美学在局部的瑕疵也会使整体不融合。生态环境的建设不仅要以小的生态美学修饰来补充其美上的缺陷, 更是需要从最基本方面来控制生态环境的建设, 要确保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还应确保生态美学的完善, 达到生态城市的理想建设。

传统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在生态城市中强调的生态美中不受欢迎, 考虑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如要保护局部利益, 则应从整体协调。城市的局部以城市的整体生态美为基础, 而城市整体生态美以城市整体的生态安全为根本, 即城市整体的生态安全应从城市整体的角度来解决。钱正英专家说过, 只通过工程的办法来应对雨洪威胁是不对的, 而是应该充分调用各种分洪、蓄洪、行洪区, 尽量通过非工程方式来应对洪水灾害, 还河流一个生态、健康、自由的空间, 人与河流应和谐相处。

综合以上内容, 在紧随经济的快速进展, 生态美学融入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定的, 但生态城市建设的根本———生态安全, 其与生态美学会发生矛盾。处理这个问题时, 要有正确的生态城市建设理念, 知道生态安全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 生态安全也并不一定要通过工程措施实现, 可以从城市整体生态安全来把握。对已有的生态安全, 可通过改造来融合生态城市的景观。

近几十年来, 世界各个国家都为建设生态城市努力, 如法国巴黎的城市宣言为把塞纳河还给热恋的情人。吸收各国的经验, 我国可以考虑一些方面, 如加强生态美学的民众认识, 让民众来参与, 生态城市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参加和认识, 使生态美学逐渐明朗的介入到生态城市指标系统。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诗意栖居的建设需要缓慢的书画, 人与自然的和谐、诗意画意会铺卷开来, 实现真正的人和自然美好相融的诗意栖居。

摘要:从城市规划的生态性着手, 阐述了生态城市规划中美学的体现, 讨论了生态城市中的生态美及生态安全关系, 并指出既要确保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还要确保生态美学的完善, 才能达到生态城市的理想建设。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美,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新闻采编中新闻美学价值的体现探讨 第9篇

美学是人从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 对事物美丑的审视。新闻作品中的美主要体现在美学与新闻学的融合统一。新闻学是主要研究社会中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 并以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工作规律等作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归纳并总结出的经验作为新闻学理论, 那么, 几乎涵盖了主要新闻工作内容的新闻采编就成为了研究新闻美学的主要途径。

美学是指以内在美为研究对象,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探析其中美的价值的审美规律, 最初意指对美的感官感受。美可以分为内在美和外在美两种表现形式,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是需要经过用心的创造过程, 这也代表了心与物的结合与统一。在新闻美学中, 以审美活动规律为基础通过总结出的审美经验, 将审美过程上升到理性的阶段。新闻采编是体现美学的核心所在, 新闻采编各阶段的标准化是实现新闻美学与美学价值的唯一途径。新闻采编主要是由采访和编辑两大部分组成, 是形成完整的新闻内容的必由之路。以彰显新闻作品的新闻美学为目标, 就需要认真处理好新闻采编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细节, 在其中体现出美的理念与价值。受众群体通过欣赏新闻作品能够从中感悟到美的意义。

二、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美学的核心所在

新闻真实性是在对新闻事实报道中最基本的一项原则。新闻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新闻的真实性能够展现出新闻的生命力, 是新闻价值的体现, 只能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为题材, 并不被外界环境所影响。真实性较强的新闻中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发生的原因与经过都应经得起事实的推敲与核对, 经过缜密的观察与思考表现真实性的规律。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强调与客观事实的符合性, 与事实规律的符合性和报道内容与报道对象的符合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也强调了“根据事实描写事实”, 同样在美学中也有所体现。美学主要以事物的自然美和内在客观规律的真实性为美, 对于失真的事物无法真正体现美的价值。因此, 在新闻美学中, 一定要对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要体现出新闻作品的美学, 首要条件就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三、新闻报道向善性是新闻美学的本质保障

新闻报道的向善性也有助于新闻美学的价值实现, 向善性即指新闻报道应当对人类社会具有一定的教育性与道德导向性。新闻报道应符合共同利益原则, 既满足社会共同利益, 也不损毁个人利益。社会是一个整体,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共同发展。一部成功的新闻作品能够引发受众的同情心和爱心, 是由于新闻本身具有的真实性在起着主要作用, 真实的事件容易使受众在观看时产生共鸣, 仿佛切身体会并进行判断, 这也体现了新闻报道的主观倾向性。任何新闻都具有主观倾向性, 它是集主观与感官于一身的特殊传播方式, 新闻向善性很好地诠释了新闻美学的衡量尺度。以真实为基础的新闻向善性对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以道德为基准的准确判断美与丑的要求, 并以向善的方向进行倾向性报道, 实现客观真实与道德主观的完美统一。新闻采编工作者以事实真相为前提, 向报道中渗入向善的主观倾向, 展现美的价值, 能够使新闻报道具有生命力, 并赢得受众的支持。

新闻采编向善性主要是通过新闻为媒介向受众传递对国家、集体和公共利益有益的新闻报道, 以主观意识引导群众正确走向并对社会生活起到助推的作用。虽然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而考虑到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着不同的向善标准, 但是无论多么不同的社会制度都有一个共同的向善原则, 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弘扬正气抵制邪恶。因此, 以事实为基准, 不侵害个人和共同利益、传递正能量的新闻报道都是能够体现美学的作品。

四、新闻美学体现于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美学的组成因素主要可以概括为内容美和形式美。新闻美学实现了两者的高度统一, 充分体现出美学的价值。一篇具有美学价值的新闻作品不仅要在内容上体现出具体的美, 外在形态上也应具备抽象美, 从而达成新闻作品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整统一。新闻美学一般都是经过对客观事实慎重的鉴别, 并进行判断和再创造, 将向善内容体现在其形态上最终形成的, 具备内容美和形式美的新闻作品, 能够有效地向受众传达美的信息, 使受众受到感染, 更容易被感动甚至耐人寻味, 从而达到传播道德准则与美的目的。

在众多的新闻报道种类中, 最容易体现出新闻美学价值, 更容易让受众被感染的当属典型人物报道了。新闻采编工作者通过在群众中采集信息, 以事实为根据通过审美的角度塑造并突出人物的典型形象, 让其在群众中被接受并被感染。此类报道的目的在于在群众中树立起典型形象, 并以此为榜样激发群众的热情, 促进并带动群众向典型学习, 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

摘要:在实用美学不断分化的今天, 以合乎逻辑的理论追求为实践的新闻美学随之诞生。新闻美学主要体现在一篇新闻报道中的思想深度和意境等方面。本文将以新闻采编为主线, 分别从其真实性和向善性等方面来探讨新闻采编中的美学体现。

关键词:新闻采编,新闻美学,体现

参考文献

[1]马来顺.主题新闻战略突破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记者.2010 (02) .[1]马来顺.主题新闻战略突破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记者.2010 (02) .

[2]孙玉凤.新闻美学与和谐社会[J].文学教育 (下) .2009 (01) [2]孙玉凤.新闻美学与和谐社会[J].文学教育 (下) .2009 (01)

设计美学在网页设计中的体现 第10篇

摘要:在充满着竞争与合作的全球化市场中,品牌的影响力关系到市场占有率,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由于网页可以不断更新,又具有声、画、像结合的特性,因此成为品牌宣传推广的最好窗口。设计美学的形式法则对设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设计美学的形式法则可以单独利用,更多的时候是考量设计师对时代新技术与设计技巧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设计美学;形式法则;多媒体网页设计

美是最古老、最核心的审美范畴。当我们认识到设计必须具有美感,而认为美感是虚无缥缈无迹可寻时,很好的方式就是理解和掌握设计美学的形式法则。歌德在《自然和艺术》一文中指出“在限制中才显出大师的本领,只有规律才能够给我们自由”。当设计出来的作品在颜色、造型、质地以及纹理等要素的构成上符合形式美的规律时,才能使人享受到美的感觉。设计美学形式法则运用在多媒体网页设计中类似为设计师界定取景框,在一定的规律引导下,才能够创造出更美的作品。下面本文就从设计美学形式法则的内容方面来具体分析其在网页设计中的体现。

一、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是整个形式法则的最主要原则。变化是由事物运动所产生的新表现,它以渐变或序列化的形式组合成不同的层次。层次是由连续变化所产生的过渡,将矛盾双方通过变化组合在一起,可以给人舒缓而丰富的感觉。例如将一个正方形向圆形渐变,在其过程中既保持了一定的基本形状,又让人感觉变化丰富。图案中的各个元素的内在联系既是统一,统一的整体是所有设计创作中的基本要求。人类的知觉总是把对象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将图形和背景分化,其中,图形是视觉的中心,而其余的元素则便被弱化到背景中,用来衬托图形。因此,元素的多样性中蕴含统一的和谐,给人以强烈的整体感,形成完整之美。

图案中的元素不论大小都包括各种矛盾关系,正是这些矛盾使得图案显得生动、活泼,但如果处理不好又很容易杂乱无章。因此,当设计师极力把繁杂的信息塞入网站页面时,必须要考虑如何才能把它们统一且合理地进行排列,使其具有整体感的同时又蕴含变化感,这样页面就显得有生气,浏览时就不会令人感到乏味。

二、对称与平衡

对称是事物的结构性原理,是指图形或形态被点、线、面相等的划分为几个部分。如人的面部,其在现实中是一种左右对称,而在照镜子时又与映像之间形成一种反射对称,产生左右侧面的互换;又如圆是由半径旋转而成,由此构成了一种旋转对称;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平移或翻转等方法形成各种类型的对称。对称的物体可以给人庄重稳定的美感,而对称的页面设计也能产生庄重稳定的美感。

平衡是图形中各要素在大小、冷暖、轻重或材质之间形成的稳定感觉。平衡不等同于对称,平衡是运用大小、颜色、坐标等的变换,来产生视觉感受上的均衡。设计创作中经常会碰到平衡问题,比如,在视觉上左右不平衡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通过改变色彩的冷暖、饱和度或者内容的疏密等方法来避免其产生一边倒的感觉。

然而在多媒体网页设计中,由于我们通常不做左右对称的设计,设计时便经常会产生一边倒的情况,此时,我们需要运用不同形式的元素来平衡视觉感受。例如,在页面左大右小时,由于图片比文字在视觉感受上要重一些,那么将文字放在页面的左边,图片放在右边,就可以解决问题。设计者心中要有一杆秤,当秤两边的元素达到平衡时,作品就会生动活泼而没有失重感。

三、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图形之间、图形与元素之间以及各元素之间性质差别的对照和表现。通过对元素间不同颜色、材质、肌理的比较产生鲜明的效果,并在整体中的产生视觉焦点。调和就是适合,即元素之间不是彼此分离、相互排斥的,而是处于统一、和谐,保持着一定的秩序。运用调和可以使相互对立的元素协调统一,和谐的处于一个整体之中,使各种形式的要素联结在一起,给人丰富而稳固的视觉审美。适当削弱线条、造型、色彩等元素之间的差异,形成统一宁静的效果,给人以和谐感。

对比与调和的关系是相对的,没有调和就没有对比,它们统一在一个整体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是图案设计中的重要原则。在网页设计中,以颜色的选择为例,选定一种颜色,然后通过调整饱和度或者明度,生成新的颜色,分配各个栏目的比例用于页面,这样的网页在视觉上给人色彩和谐而且有富有层次的感受。

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规律性的重复。节奏在音乐中被定义为“互相连接的音,所经时间的秩序”。在设计艺术中则被认为是“反复的形态和构造”。在设计中把元素按照相等的距离反复排列,产生空间上的延伸,就会富有节奏感。韵律是节奏的变化形式,它把节奏相等的距离间隔转化为几何的变化间隔,将重复的图形以强弱、起伏的规律进行变化,就会出现美妙的韵律感。

按钮的编排是此规律在多媒体网页设计中的典型问题,好的按钮设计从形状、色彩、大小等综合方面入手,产生音乐般的美感,同时其实用性丝毫不受影响。

五、结语

设计美学的形式法则在设计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上的设计美学的形式法则可以单独利用,更多的时候是考量设计师对时代新技术与设计技巧的综合运用。例如,在页面设计中如果单独使用对称原则,则会使页面显得乏味枯燥,但若是加入一些夸张活泼的元素,便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总之,在多媒体网页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灵活运用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平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美学的基本形式法则,通过对元素的质地、颜色、位置、明暗等的相互关系构建出统一的平衡状态,产生和谐的美感。

【参考文献】

[1](美)海姆.和谐界面—交互设计基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邢庆华.设计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3]严晨.多媒体界面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陈丹(1965—),男,陕西西安人,陕西科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新闻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中的体现 第11篇

1 新闻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中独特的概念

所谓的美, 代表一种美的价值观点、美的精神力量、美的艺术载体等。在新闻采编工作中体现的美, 实际上是一个复合有以上所有美学价值的独特概念, 即必须具有真、善、美。

1.1 新闻采编工作中真实的美

新闻采编工作, 要遵守真实的原则, 这既是新闻采编工作的职业道德的要求, 也是新闻采编工作美学价值的体现。比起欲盖弥彰的丑恶, 人们会觉得这种勇于报道真相、勇于面对各类问题的新闻报导更美。

1.2 新闻采编工作中善意的美

新闻采编的工作要担负着引导舆情的责任, 新闻采编人员在做采编工作时, 只有让人看到新闻报道中透露着善意的引导, 才能促使人们思考自己应当怎样做才能优化社会环境。这种引导, 和体现出人文价值的善意, 本身就是一种美。

1.3 新闻采编工作中艺术的美

新闻采编工作会涉及到文字编撰、平面设计设计、摄影艺术、多媒体艺术这几个方面, 它需将这些文字、图片、多媒体组合起来, 形成一个新闻报导。这是一种能够从视觉上给予受众冲击、从听觉上给予受众享受、从思想上引导受众思考的一种艺术。如果能够精心的编排, 新闻报导会极具艺术性的效果。

2 新闻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中赋予的方法

2.1 用贴近民众生活的方式展现新闻的真实

做新闻采编工作的视角有很多, 比如新闻采编工作可以以官方部门提供的数据为视角, 也可以以综艺娱乐的角度为视角, 这些新闻方式虽然有很多优势, 却不易展现出新闻最真实的一面。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若要在新闻采编工作的时候, 如果要展现一件事情真实的一面, 就要贴近生活, 以民众的生活方式为视角。比如当官方公布一组数据的时候, 新闻采编人员可以去现场核对这些数据是否正确;当出现一个社会事件的时候, 新闻采编工作者可以走近当事人, 听当事人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当事现一个社会热点的时候, 新闻工作者可以开展社会调查等。以贴近民众生活的视角, 容易展现出新闻采编的真实美。

2.2 用人文主义思想的方式展现新闻的善意

人文主义思想是普世的思想之一, 它是基于理性的基础上, 以仁慈博爱为前提思考问题的一种思想。新闻采编工作者在做新闻采编工作的时候, 常常会遇到社会制度不公导致社会问题的事;因为人性的偏差导致受害者的利益被损害的事;因为经济利益的原因社会整体利益受到损害的事等。虽然新闻采编人员要基于客观的立场, 必须不偏不倚的报道一件事情的真象, 然而如果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能在新闻报道内融入人文主义思想, 就会使新闻报道更能震撼人们的心灵, 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3 用综合艺术效果的方式展现新闻的艺术

新闻采编工作的居果一般是“无声的文字+图片”、“有声的文字+多媒体”的方式实现的。如果新闻采编人员能够做到文字流畅生动、逻辑层次分明、主体鲜明生动, 就能够让受众感受到新闻艺术的美。如果能在有声文字或无声文字中辅以详实生动的图片或多媒体, 就能让新闻报导起到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 使人们对这则新闻报导印象更深刻。

3 新闻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中体现的方式

3.1 用真实的案例揭露社会的真象

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报道真实的案例, 让人们直面社会的真象, 通过对社会真象的揭露, 人们会感受到新闻报道的作用, 从而在新闻报道中感受到美。

以雷楚年的诈骗案为例, 雷楚年原本是地震中的英雄, 他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冒着生命的危险救了一个小孩, 被人们视之为英雄。可是这样一个英雄, 却在数年后成为一个诈骗犯。虽然这件事情被公众了解, 会让公众非常痛心, 可是公众也会进行反思, 究竟我们的社会环境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呢?我们应当如何以此事为镜, 不让类似的事件再发生呢?新闻采编人员用真实的案例引导人们思考, 人们能感受到各种社会问题, 会在震撼中感受到真实美。

3.2 用善意的文笔展现社会的问题

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在编撰新闻报道时, 可以有多种视角, 如果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用善意的视角引导人们去思考, 会让人们在事件中感受到未来的希望、社会的力量等。新闻采编人员要用人文主义思想引导人们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待各种未知的事件。以习近平主席在四中全会中不再提反贪的事件, 却反复强调法制建设为例, 有部分民众认为习近平主席不再强调反贪, 是不是我们国家不再积极的进行反贪工作了?反贪工作就到此为止了?一名新闻采编人员提出, 习近平主席不再重点提出反贪工作, 是由于要把反贪工作纳入法制建设的范畴, 用法律的途径做好反贪工作。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使用善意的文笔引导人们理性的思考, 能使人们用建设性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 这种善意能让人们感受到美。

3.3用艺术的手发引起社会的反思

如果新闻采编人员能用艺术的手法展现新闻报道, 那种艺术效果能加深人们的印象, 引导人们产生各种联想。比如曾有一则新闻采编人员, 他用图片的方式报导部分人把垃圾随便倒在长江边, 等着长江冲走垃圾。采编人员用一张张图片展现出被污染的长江水、展现出一堆堆被人们随手倾倒的垃圾, 展现出垃圾里还有些会严重污染水源的化学物质等。虽然新闻采编人员没有刻意去写这些照片内容意味着什么, 然而人们会从详实、客观、生动的照片中感受到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人们会愿意为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而做好环保工作。这名新闻采编人员用摄影艺术的手法展现新闻, 让人们反思, 取得极佳的艺术效果。

4结论

在新闻采编工作中, 新闻采编人员可用各种手法展现新闻采编工作独有的新闻美学价值, 使新闻报导体现出真、展、美, 这种具有新闻美学价值能够强化新闻报导的价值。新闻采编人员要在采编过程中尽可能的体现出新闻的美学价值。

摘要:在新闻采编工作中, 新闻采编人员可用各种手法展现新闻采编工作独有的新闻美学价值, 使新闻报导体现出真、展、美, 这种具有新闻美学价值能够强化新闻报导的价值。新闻采编人员要在采编过程中尽可能的体现出新闻的美学价值。本次研究就是着重论述新闻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中的体现。

关键词:美学价值,新闻采编

参考文献

[1]王庆.从美学视角看电视新闻及其编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1 (7)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美学体现】相关文章:

当代体现05-11

价值体现05-13

情境体现07-22

特色体现08-18

体现本质论文06-20

体现新教法06-27

体现与应用07-07

高校管理体现09-09

跨文化体现05-07

体现及作用论文05-23

上一篇:果园套种下一篇:运动训练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