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

2024-05-10

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精选12篇)

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 第1篇

这不只是英语一科的尴尬, 数学、物理、化学学科中一些高深的知识, 又有多少在生活实践中运用到了呢?

所以, 一切都是跟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在转, 小学虽然离中考、高考很远, 但大家说, 小学是基础。因此, 小学开设英语课也就理所当然, 被重视也理所当然。

而我所任教的地方, 是农村小学。除了上课之外, 几乎接触不到英语。所以, 要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 是对教师的考验。在我的教学生涯中, 我总是以让学生热爱上英语课为第一要务。只有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 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我的做法是。

一是多鼓励与微笑。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传授的过程, 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当学生犯了错, 教师那宽容的笑;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教师那安慰的眼神, 都能在教学中起到润滑作用, 默契的师生关系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玩中学。丰富多彩的游戏最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 也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年纪小, 好新奇, 好活动, 我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多种猜谜游戏。例如“听音猜动物”的游戏学习“Is it a…? ? Yes/ No. It's a…”, “听音猜人”的游戏学习“Who's he /she”, “蒙眼摸动物”的游戏学习“What is it”等。游戏活动的使用, 既让学生在学中找到了乐趣, 又在玩中学到了知识。

三是生活化。由于语言来源于生活, , 每个人都在不同的交流环境中扮演不同角色, 将真实生活情景引进课堂, 既缩短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又使学生似乎回到了活生生的现实。

四是利用好多媒体。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 设计一些诱人的片断, 使学生在无意间对所学内容有整体的认识。如我在教学生学比较级shorter, longer;smaller, bigger;taller, younger, thinner等词时, 为了能使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这些词的含义, 我用多媒体显示了一些动物, 如:Monkey, elephant, snake, lizard, giraffe, dog等, 让学生通过大屏幕, 对这些动物进行比较后, 帮助它们找到适合自己居住的房屋。这使学生体会到语言带来的乐趣, 又进一步激发和保持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 第2篇

首先,要努力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一定注意调动自身的所有潜能,争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具体:

一、教师要和学生平等相处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一个教师高高在上,那他做事就会以自己为中心,脱离学生实际情况,跟学生融不到一起,师生如果融不到一起,教师就不会接收到学生们反馈回来的真实信息,接收不到真实的信息,下一步采取的措施就会跟教学有偏差,长此以往,就会走弯路,学生学习的没兴趣,教师教学上也不见成效,情况严重的还会师生之间起冲突。

二、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吸引感染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诚实、正直、善良、宽容是必备的品格。这些品格对学生有很大的感召力,因为学生年龄还小,内心也没有什么邪恶,积极向善也是本能,模仿能力也特别强,如果教师的感召力强大,就能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三、教师要注意恩威并重

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去爱学生,这种爱就是要恩威并重地去爱护他们,不要无原则地宠爱学生。只要是不符合学生身份的事,学生不许去做,只要做了,一定要让他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

其次,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那些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把学习英语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个认识活动激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所以教师要注意下面几项:

一、导“趣”

明确学习英语的社会意义和了解英语在社会改革发展中的广泛用途,是形成学生认识兴趣的重要条件。针对学生初次接触英语时总是充满好奇、兴奋和向往这一特点,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认真准备,搜集大量的能说明英语的广泛用途和学习英语的重要社会意义的例证(如商务、科技、文化等等),在导言课上进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感知英语的广泛用途和学习英语的重要社会意义,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为今后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学好英语打下基础,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英语是升学必考科目,是硬性任务。

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还可以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搜集身边能接触到的生活、商务、科技、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中使用英语的素材,并通过这些素材让学生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学习不仅是学校内作为“重要学科”的需要,而且已成为社会生活和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

这样,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时刻不忘从学生的个体内部动力激化和外部环境感受进行引导,来坚定学生学好外语的信心和决心,从而使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和明确学习目的,以利于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

二、激“趣”

我国英语教学中的特点之一就是缺乏语言应用和习得环境,尤其是边远地区,英语学习主要在课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意念,进而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备课,以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素材为主线,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延伸课文教学内容。及时抓住课堂“兴趣点”设立交际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把语言的机械操练转向意义操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进行由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各种职业名称来做“Jim’s father is a teacher.”的机械替换练习后,教师提问:What does your father do?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父母的真实职业来回答。这样就形成了从机械到交际操练的过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发了学生的观察、记忆和语用的潜能。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及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里高效掌握知识,发展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成就感,从而更有兴趣地投入语言学习。

三、护“趣”

对学生来说,引导和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维护已培养起来的兴趣,使其能保持浓厚的兴趣一步步地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首先,本着创设和谐宽松的语言环境和减少学生学习心理障碍这一原则,教师在教学中须重视充分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为学生的语言习得

创设条件,指导学生广泛接触英语素材(如教唱英文歌曲、朗诵英文诗歌、名言等)。开展记英语单词竞赛、出英语手抄报、阅读英语辅导报刊、表演英语短剧比赛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竞争意识,以达到维护学习兴趣的目的。

其次,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有效习得语言和文化是维护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语言规律,把握其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和辨析能力,提高复习质量,掌握科学记忆规律,逐步养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最大限度地习得英语知识,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

再次,英语教学是在双层次上的情感活动,语言材料蕴涵着丰富的情感代码,师生内在的情感迸发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情感激发。情感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承担任务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兴趣得以维护的保证。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通过自身的言行,充分利用语言及非语言手段,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向学生示以关心,加以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坚韧性格,排除心理障碍,鼓励积极进取,也可以达到交较好地维护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最后,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评定

对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适当地总结。要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难学。让孩子找到满足感,逐渐建立其学习英语的信心。对学生的提问,可以由难入易,让其在容易题上建立信心,并激发其向难题“进攻”的信心和渴望。这样学生自己就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发性。孩子主动学习要比家长或老师引导效果好得多。同时老师和家长要多用鼓励和表扬的话夸奖学生,哪怕学生取得一点点的进步也是值得我们表扬的。这样就会打消学生对英语难学的心理障碍,让其喜欢上学习英语。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写作 第3篇

关键词:写作教学方法作文教学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各个不同的层面,已经构成作文教学的“围城”,制约着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那么,如何带领学生冲出作文训练的“围城”呢?

一、审视作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一)明确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七~九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共10条,结合“课标”对写作教学的建议,初中作文教学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文体上侧重叙事性文章(含话题作文)的训练;学写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会写日常应用文。

2.表达上力求“真新流畅”,让学生把说真话、抒真情、写新事、简洁流畅等要求内化成习惯,落实到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甚至是每一个词语中。真正让作文远离假大空,自觉地抒写真善美,实现“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3.环节上注意“审题”、“立意”、“选材”、“起草(写作)”、“修改(加工)”等方面的指导。重视学生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能力培训,注意赏识性评价。

(二)了解教材对作文教学的安排。新教材对作文教学的安排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1.专题训练安排在综合性学习中。新教材用的是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如人教版安排的作文“套餐”,每次作文教学过程中有可能要出现哪些作文知识,教师是不能事先安排的,也不可能完全预料到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接触和运用哪些知识。这样,在写作知识自我建构中,无用的知识被抛弃,有用的知识被留下,重要的知识被重复。这有利于学生的自能训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对此认识不足,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显得无能为力。

2.片段训练或小练笔安排在阅读教材的研讨与练习中。其中七年级共18次,八年级共21次,九年级共22次。这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语文性质,体现了从读到写、从仿到创等作文基本思路,渗透了学生作文修养的基本要求,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当然,除此之外,教师也应根据教学实际,联系学生生活体验,适当加强自主专项练笔训练。

(三)作文教学指导的意义和价值。作文教学首先应该充分肯定和发挥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但是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味让学生“顺其自然”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作文教学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并自如地运用写作这种人际交流的工具,使学生在写作中不仅言之有物,而且有恰当的技能、技巧的支撑。具体地说,写作教学将写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这涉及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表达、修改等方方面面,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目的,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选择不同的语言内容和语言表达,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外化为文字,有效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与精神情绪。

作文教学指导至少具有下面三重价值:

1.方法价值。它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让学生的写作入题、入体、入格;可以指导模仿、举一反三。这种指导不是告诉学生不能怎么做,应该怎么做,而是指导学生可以怎么做。

2.思维价值。学生写作的难点不在技法,而在似乎无事可叙、无情可抒、无理可说;或者事不生动、情不高雅、理不深刻。因而作文指导更高层次的价值,体现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思考生活,培养健康高雅的趣味和丰富而独特的情感。理不直则气不壮;气不盛则言不宜。即使平时作文不太好的学生,一旦作文题目与其生活接近,或者涉及到他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领域,也能“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3.激发情感价值。作文指导的情意价值、思维价值是有限价值。有限的指导,面对大千世界,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面对具有不同写作个性的学生,仍然有可能是苍白无力的。学生作文的最大障碍,也许还不在无可炊之米,而在没有想炊之欲。或者动笔之前觉得写作太难,或者写完之后没有成功之感,因而对写作没有兴趣。只有将作文指导建筑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其方法价值才会显现,情意、思维价值也会得到更充分的实现。一旦作文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去找“米”、去模仿、去研究。兴趣问题是动力问题,作文指导的兴趣价值是无限价值,作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写作情感和兴趣。

二、提高自身写作素养

教师自身写作修养的形成与提高是写作教学策略突破的基本前提。

(一)“读万卷书”。这是说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吸纳别人的思想精华、间接的生活经验,作为自己理性成长的宝贵财富和经验教训,以便在成长过程中丰富、补充自己。教师自己有了“读万卷书”的工夫与功力,才会把读书的经验、感悟传给学生,才教学生“长能耐”。从读写结合的角度看,课文是读写结合的范例。语文教师深入研读课文文本,获得有关写作的感悟,并且自己又有写作的经历,就可能把自己的直接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你的间接经验指导下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并着手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形成技能。

(二)反思总结。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要在教学实践中潜心探索,不断总结提炼自己有效的作文训练与指导的策略,不断提高作文教学指导水平。

 “教育是一种唤醒、推进与拯救”。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留心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关注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优化作文教学指导策略,让学生“愿写”、“能写”、“勤写”、“乐写”,作文教学质量是一定能提高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永年县第十五中学)

让高中学生喜欢上英语课的几个策略 第4篇

关键词:情感因素,成就感,教学策略

据调查, 多数高中生不喜欢上英语课, 还有部分学生迫于高考的压力在坚持学英语, 真正依赖兴趣学习英语的学生不多。究其原因, 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二是学习不得法;三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四是学生心理上畏惧、为难情绪比较重。为此,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 让学生逐渐喜欢上英语课。

一、通过使用得到乐趣

在没有学习英语之前, 我们只能使用汉语与别人交流。开始学习英语之后, 我们就可以尝试使用英语来进行交流。从学习的第一天开始, 我们就能说英语, 而且随着学习的进展, 我们会说的英语句子越来越多, 直到把英语当成自己的第二语言。这个过程自然充满乐趣。

二、通过成就得到乐趣

随着学习的进展, 我们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 每次考试都有较好的表现, 家长高兴, 老师表扬, 同学羡慕, 自己也有一种成就感, 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增加自己学习的动力。要多做互动, 比如提问题分小组回答进行比赛, 要让他们有成就感, 但不能提太过简单的问题, 还有像放英语歌, 猜歌词之类的教学活动, 多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例如单词记忆方法、提高听力的方法、阅读能力的提高方法等方面, 学习英语没有“速成”之说。学好英语也没有捷径, 只有方法的好坏。

三、通过欣赏得到乐趣

当我们开始能够阅读一些简易的英文读物之后, 就要开始大量阅读。书中描绘的地地道道的异国风光, 其他民族人民千百年来积淀的风俗、文化观念和巧妙的语言运用。喜欢唱歌的人, 可以学唱一些英文歌曲, 喜欢看电影的人, 可以看“音乐之声”, “哈利·波特”等带中、英文字幕的原版电影。其中乐趣, 要是不直接掌握英语, 仅仅靠别人翻译、介绍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通过两种语言方方面面的对比,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乐趣。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了解到许多和我们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 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只要我们充满好奇心, 就会天天有新发现。

四、通过改善师生关系, 亲其师, 信其道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 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教师要深入学生, 和学生打成一片, 了解学生的兴趣, 爱好, 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 时时处处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 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 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对他们的缺点真诚指出并帮助他们改正。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 感情融洽, 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五、通过艺术性的新课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抓住学生;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 设置情景;目前多媒体设备在各个学校全面配置, 充分利用多媒体也已经成为可能, 可以利用它进行多方面的设计。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 没有没情景的语言, 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 学得才有趣, 掌握才准确。要精讲, 长则生厌。要变讲为提问, 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而不是旁观者, 学中用, 用中学。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 "成功欲", 不同水平, 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 要由不同水平, 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 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 热情倍增。

六、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情趣

让小学生喜欢上跳远练习(含教案) 第5篇

体育课上,全班学生兴高采烈地进行着跳远练习。沙坑旁边用小体操垫摆放着长短高低不同的四种障碍,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障碍进行跳远练习,然后自觉地在沙坑两边排队,依次地、反复地、进行跳远练习;跳过障碍获得成功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课堂气氛既热闹又有序。虽然天气很热,可学生练习的热情却很高,虽然是满头大汗,可兴奋愉悦的表情却出现在每个学生的脸上,一幅积极自主、和谐有序的生动画面。

案例分析

在实施“体育新课标”以前,我们在上小学的跳远课时觉得比较头痛。一方面因为跳远技术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而我们的目标是教会学生跳远的技术,因此在课堂上,总能看到老师反复地做着示范和讲解,很努力地逐个纠正动作:一会儿强调助跑的速度、一会儿强调踏跳的准确性、一会儿强调腾空的高度;一节课下来,老师很辛苦不说,学生也觉得很累,技术没有掌握好、又被老师批评,弄得课堂气氛紧张,致使学生慢慢减少了对跳远活动的兴趣,从而还慢慢减少对上体育课的兴趣。

而上述的案例却是另一番情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

在实施素质教育后,特别是实施“体育新课标”的今天,我们对体育教学的目标有了全新的认识。根据“体育新课标”要求,小学中段处于“水平二”阶段,对跳跃类活动只要求进行各种跳跃游戏来发展跳跃能力。案例中,通过引入情景:以“我们今天要进行‘飞跃城堡’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以“我想做游戏,我要遵守游戏规则”来促使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自觉遵守秩序的好习惯;通过学生自主选择障碍自主练习的形式来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由此可见,情景的引入使得教学目标得以顺利的内化,由以前的“我”(老师)要教“你们”(学生)跳远技术,变成今天的“我”(学生)要进行“飞跃城堡”游戏(跳远活动); 由以前的“我”(老师)要求“你们”(学生)听话(遵守秩序),变成今天的“我”(学生)想做游戏愿意遵守规则(自觉排队);由以前的“我”(老师)要教会“你们”(学生)跳远技术,变成今天的“我”(学生)要争取跳过障碍多得积分。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实施“体育新课标”后教育观念的转变带来的,现在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动作技术,而更重要的是以活动为载体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就是我们看到案例中那幅生动画面的更深层的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在以后的体育教学特别是小学中段的跳远教学中,我们要彻底转变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认真制定教学目标,不单纯以“教技术”的方式出现,而更多以“跳跃游戏”的方式出现;并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遵守纪律及团结合作的意识,这样就能促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跳远活动。

四年级体育课教案

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第6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乐学环境创设

如何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这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中,从教学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教学评价的激励性和教学管理的艺术性三个方面着手,致力创设体育教学乐学环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进而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教学效果。

一、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让学生成为课程教学的主人是创设体育教学的乐学环境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适应学生心理状况和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而大大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让学生探究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高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学习和实践中,他们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在面临各种问题时能有根有据地表示自己的意见。他们常常产生疑问,喜欢争论和议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探究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相互团结合作完成各种练习任务,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障碍接力”的游戏中,笔者改变了以前先讲游戏规则,然后进行比赛的方式。而是把学生分成四组,告诉学生在60米内所要完成的动作:跨过栏架、钻过山洞、跳绳20次、俯卧撑10次、篮球原地跨下8字交接球10次、举哑铃20次。然后要求各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出各种障碍物的摆放顺序,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摆放才会更合理,更有效,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在游戏结束时,教师根据学生设置的顺序,让学生说明摆放的理由,使学生由最初的设计者变为理性的思考者。这样,学生就产生了一种“我是主人”的感觉,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2、让学生创新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让想象插上翅膀,让学生驰骋于想象的空间,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新的空间。”高中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有了很大的发展,能在思维过程中比较全面地看问题,注意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能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问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想象、去创新。笔者在这方面进行很多尝试,都收到了很大的效果。

例如在武术教学中,学生学了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跳跃习和平衡等基本功练习后,要求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配上屠洪刚的《中国功夫》,自己创编一套练习动作,最后展示各小组的创编成果。实践证明,给予学生充分发挥和想象的空间,由学生自编自导自练,学生的积极性极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并且创造出很多新的武术套路,学生创新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二、教学评价的激励性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空间。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运动体验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因此必须应注重教学评价的激励性。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教学评价的激励性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及时进行教学评价

在激励理论中,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实验者把参与实验的人分成两组进行割稻子比赛,两组的人员素质、稻田的条件与数量都相等,所不同的是甲组每割过10米就能得到一面小红旗,而乙组則没有。实验结果甲组比乙组要快得多;第二次实验则是给乙组所在的田块每10米插上小红旗,而甲组却没有,其结果是乙组比甲组快得多。实验结果告诉我们:人们的工作成绩得到及时肯定,那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一个人的“需要”与“激励”间隔的时间越短,激励得越及时,其激励的效果就越好,反之,时间间隔越长,激励效果就越差。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发现了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都应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鼓励和肯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正确进行教学归因

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士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能眼睛只看着学生的缺点,要看到学生的长处、闪光点,学会欣赏他们,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增强和谐、温暖和美好的感情。以鼓励、引导来代替指责,以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自觉地克服缺点,弥补不足。

在对学生进行鼓励的同时,也必须对学生的不足做出正确、合适的引导。归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告诉我们归因的两个步骤:第一,观察者必须决定归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第二,进行了那种归因之后,观察者还必须决定成功或失败是稳定地发生的还是不稳定地发生的。

三、教学管理的艺术性

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克鲁普斯卡娅说:“光爱还是不够的,必须善于爱。”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注意教学管理的艺术性,一旦出现冲突和矛盾时,教师要如何主动、积极、巧妙地加以解决或化解,使师生关系始终处在融洽或趋于融洽的格局之中。

体育教学常受场地、器材、气候等因素的干扰,严格规范的课堂纪律既能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也能防止运动伤害。然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教师如果一味苛求学生,以猫对老鼠的姿态出现,到头来不仅只能使自己变成孤家寡人,师生关系紧张,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感性支撑点,启动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引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和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四中学)

让小学生喜欢上作文 第7篇

关键词:小学,作文,兴趣,培养

提到教作文, 很多老师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进入三年级后, 面对这个令人头疼但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 大家都有在思考, 如何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 让他们感受到表达的快乐, 被了解、被认同的成就感, 而不是把习作当作一项任务, 一项枯燥无味的工作呢?

一、写作文常犯的错误

1.选材不恰当。尤其是看图作文, 没有照图片发挥, 而是任意创作。2.词汇不够。形容开心的事, 通篇都是开心, 没有别的形容词。3.句子不通顺, 例如, 小丽掉了课本 (正确是小丽的课本掉了) 。4.构思不完整、详略不当。开头写了一大半, 来到主题中心思想时却两句话带过, 结尾更是草草了事, 犯了主题不突出的毛病。5.观察力不够, 描写不深入。例如, 描写弟弟顽皮, 没有举例具体说明。

小学生写作文经常出现的错误还包括抓不到重点、词汇不够、题材不够、联想力差等, 应多加练习。老师的鼓励很重要, 并且要给孩子正确的信息:只要肯学, 我一定能写好。

二、加强基本功训练

加强句子训练, 要把握住大纲的要求, 依据教材中出现的句式, 由浅入深、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1.句子的完整性训练。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往往不够完整, 不是少主语, 就是少谓语。这项训练应随着一年级教学“句子”就进行并加强。2.造内容充实的句子。造句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经常的、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可以口头造句, 这样既节省时间, 又能锻炼学生的敏捷、灵活的反应能力, 这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起了直接的作用。也可让学生书面造句, 要求把句子写完整, 写通顺, 句末打上标点符号。在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造句练习时, 不要局限于能写完整的句子就行了, 还应引导学生能造出内容充实的句子。3.模仿优美的句子说话。人们学习语言首先是从模仿开始的。我们在教学中, 抓住一些典型的、常用的句式, 让学生模仿练习说话。这样既给了学生“拐棍”, 又能根据训练要求举一反三,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说话、写话训练。说话与写话的训练, 以往在低年级教学中重视不够, 现在大纲规定作文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说是写的基础, 写又是命题作文的前提, 所以必须下工夫, 从一年级就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5.增设“说话课”, 给学生多说话、多动笔的机会。

三、重视创设情境

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第8篇

只有爱学生的老师, 才可能教育好学生。我们应该坚信:只有教不得法的老师, 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学生难免会出现过失或错误。我坚信:只要我们用博大的爱心去教育学生, 我们的学生一定会爱老师, 爱语文。

二、要让学生喜欢语文老师

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首先, 得让学生喜欢你这个语文老师, 因为学生喜欢语文老师, 他才会对语文课感兴趣, 才会喜欢上语文课。那么, 怎样才能成为受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呢?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对生活、对作品有深刻甚至是独到的理解;二是表述语言的生动、幽默。前一条是就课的内容来说的, 如果教师只会简单机械地重复教科书和教参的内容, 那么学生听我们的课, 和我们听那些领导念秘书写的发言稿有什么两样?既然如此, 还不如让学生自学。后一条是就课的形式来说的。虽然现在提倡各式各样的教学法, 但都离不开老师的讲。语文课不完全像数学那样, 光靠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条理就可以聚焦学生的注意力, 还需要加上幽默一条。

三、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人常说:字如其人, “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 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 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教师。作为教师, 我们要突现优势, 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总之, 为了语文课的个人味, 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

四、要善于运用激励性教学原则

激励的形式很多, 比如口头表扬、分数激励等。恰当地运用激励性教学原则, 将使学生产生无限的求知欲, 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泼的状态。在教学中应多用榜样激励和竞赛激励。我在单元复习时就善于运用这种方法, 先将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归纳, 通过幻灯片, 以猜谜、填空、简答、成语接龙等题型,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参赛, 实行优胜组加操行分的办法, 由于问题多、符合学生实际, 所以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 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境界。

五、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使他们更喜欢上语文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老师, 我们应围绕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应尽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在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设一种愉悦的课堂环境。

1. 以生活促学习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情趣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让学生说出他们的一些童年趣事来引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利用他们的感受分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此这样,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 思维会更活跃, 求知欲也会更强。

2. 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现代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所以, 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君临一切, 学生也不再是学习的容器, 他们相互启发, 既是师生, 更是朋友。另外, 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说自己的想法。在回答问题时, 只要学生言之有理, 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 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3.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他们信心饱满地学好语文

教师应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才会成为课堂的参与者, 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语文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其次, 教师还要给予学生一些点拨和启发, 在学生遇到问题时, 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结论, 而是指点他们学习的门径, 同时让学生相互合作, 发挥集体的智慧, 共同解决问题, 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不断在成就感的鼓舞下学习。教师还要在阅读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 养成通过深入思考、认真分析, 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如圈点、摘抄要点、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 同时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我们在课内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把课本当作学习的范例, 然后运用到课外的阅读中去, 使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让学生爱上语文并非难事。只要语文教师善于用情感开启学生的心门,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会他们学习方法, 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喜欢上语文课的。

摘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当听到学生说自己最喜欢的学科是语文时, 你是不是有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那么, 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呢?现就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学生,师爱,语文课

参考文献

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第9篇

一、尊重学生, 平等对待学生

尊重学生, 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参与、努力、差异和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 如果学生感到老师是平等对待他, 每次学习活动都有机会参与, 尊重他们的参与学习成果, 融洽、亲切的师生关系容易建立, 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劲头就会越来越大。对此, 我设计了平等对话和自选参与的教学方式。

1. 平等对话式。

对话, 是指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一种平等交流关系, 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自我对话。在对话中, 教师扮演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通过平等对话构建师生理解的语境, 让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感情、人生体验、生命意识渗入文本, 提升文本、师生原有的对话价值, 学生自主解读的权利就会得到尊重, 学生的文本解读的事业就会得到开启, 学生解读的空间就会得到拓展, 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就会得到激励, 学生的个体精神就会得到飞扬。

2. 自选参与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 设置不同层次的参与学习,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水平选择恰当的实践形式。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会提供下面几种方式让学生选择: (1) 有感情朗读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段; (2) 分角色朗读人物精彩对话片段; (3) 找伙伴表演课文内容片段; (4) 猜想一下人物心里所想的话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与水平去选择方式, 去开展言语实践, 这样主动性更好, 课堂气氛更热烈, 学习效果更明显。

二、信任与宽容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 特别是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语文有许多有利因素, 存在着主动学习、阅读求知、表达交流、探究创造、自我完善的巨大潜能。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进取的愿望, 都有进步的可能, 接纳每一个学生,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信任会创造奇迹, 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信任是期望。期望能激发学生创造奇迹。在日常教学中, 我经常利用合理的期望, 引导学生发展, 具体做法就是实施“信任课堂”。在课上我总会说:“上节课大家挺努力的, 表现不错, 老师很高兴。这节课我相信大家会更努力, 表现会更出色, 也相信大家一定行的。”当学生学有困难时, 我总会说“你行的, 你再想想”或是“你再试试”等, 让学生在信任与期待中努力学习。

三、帮助与赞赏

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 因此做老师的有责任去帮助学生度过难关, 不断进取。帮助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重视, 会认为老师在真心地爱着他们, 从而产生感激, 产生报恩心理, 产生信心, 产生动力, 不断追求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帮助。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师生作为重要资源的作用, 体现了“师生”、“生生”多向的信息传播, 师生互动, 对话协商、协作分享, 学生在合作中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沟通的能力得以形成, 良好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得以养成, 更重要的是个体在合作中个性差异的价值得到重现与升华。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第10篇

一、深入钻研教材, 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 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前提,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和运用心理学知识,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一般来说, 体育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时, 首先要挖掘教材的娱乐性, 也就是教材的魅力所在。因为, 教材的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如篮球的投篮、足球的射门、跳远的远度、投准的命中率等等。抓住了教材的魅力, 备课就可以围绕教材的魅力来做文章, 用教材的魅力来吸引和带动其他练习。

二、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

适宜的学习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功能。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用统一的目标和要求来对待千差万别的学生, 其结果就必然导致:一部分体育尖子, 无需做出什么努力, 就可轻而易举地实现目标, 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另一部分体育差生, 却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努力都无法实现目标, 屡受挫折, 而丧失学习信心。因此, 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学习目标, 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然而, 一个班好几十名学生, 要教师一一帮助每个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是不现实的;而把学习目标分成若干层次, 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层次目标, 则是可行的, 而且是必要的。

三、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要不断变换和更新教学方法, 做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一教材可以采用多种教法。例如, 迎面接力跑可用三种教法, 把教材的重点、难点分别进行教学。教法一:采用近距离迎面接力或近距离往返展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接力比赛, 既发展了接力跑的全面技术, 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活跃了课堂气氛。由三种教法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克服了同一教材重复练习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的缺点。

教学方法手段要多样化、系统化, 根据学生对某些动作的惧怕心理, 采用一些与正式练习特点相接近的诱导性练习、辅助性练习、转移性练习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比如:跨越式跳高练习时, 可用皮筋代替竹竿;侧手翻练习之前可先做靠墙手倒立的练习等等。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 对于那些学习上有困难、有害怕心理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帮助, 尽量少批评、少指责, 否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对动作完成得较好的学生, 要及时表扬肯定。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 给予不同的练习时间, 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四、全面了解学生, 从学生实际出发

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熟悉学生,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不“知”, 则教育无的放矢, 徒劳无益;若“知”之肤浅, 则教育缺乏力度, 难有成效。只有“知”之深刻、全面, 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知”学生个体的基础上, 还要“知”学生群体, 如班级特点、全班学生的整体素质等均应心中有数, 把个体和群体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更好地从学生实际出发, 采取“子深其深, 浅其浅”, 即深者增加、浅者减少的教学方法。

真正的体育教学并非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技能。教学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使学生主动学、积极练、自觉参与。

五、让学生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学生喜不喜欢上体育课, 归根结底在于能否在课堂上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情感体验。为此必须在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 加强区别对待, 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实现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 重要的一点是要分解好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去接近目标, 并及时加强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对于体育差生来说, 不是要求他们要达到什么标准, 或是赶上或超过什么人, 而主要是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 只要他们有一点一滴的进步, 就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微机课 第11篇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教师所任教学科的学习态度。这正是亲师效应。亲其师,才信其道。试想如果学生不喜爱甚至是讨厌某个教师,他们又怎么会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呢?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尚未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独立意识,他们对某一学科的学习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取决于师生关系。要想激起学生对微机课的浓厚兴趣,我们就要重视师生关系的改善,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的尊重,换来学生的喜爱,将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等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微机课的学习上来。

1.热爱学生。唯有发自内心的爱,才能拉近师生关系,缩短距离,学生才能愿意接受教师,亲近教师。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捧着一颗心来,将自己的爱心献给学生,让学生沐浴在爱的阳光下,用爱这把万能钥匙来打开学生的心锁。

2.走进学生。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与学生平等的,学生与教师是共同的学习体,是教学的共同主人。我们要俯下身子,尊重学生,与学生一起来参与教学活动,展开主动探究,使教学成为师生互动的学堂。

3.鼓励学生。在每个学生的心中自己都是一个发现者与探索者,这在儿童中这种心理更为强烈。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与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强化探究动机,提升探究动力,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二、采用有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适合学生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在采用教学方法时,我们要将学生实情与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成功的。

1.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积极动脑与动手展开探究,在探究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是目前计算机教学中最常运用的教学方法。在小学微机课的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来为学生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层次性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任务,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任务的解决中来。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习过程,使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知识,掌握技能,这更加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使得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构建者,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这将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2.趣味教学法。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这样能够将那些抽象枯燥的计算机知识寓于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展开快乐而主动的学习。如指法的练习,如果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记忆与训练,枯燥无味,学生参与动机不强,自然也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爱玩游戏的特点,为学生设计丰富而富有趣味性活动,如摘苹果、追小偷、青蛙过河等,将抽象枯燥的指法练习寓于富有趣味性与操作性的游戏活动之中,更能激起全体学生参与的激情与动力。全体学生展开了积极的竞赛,在玩中成功地掌握了指法。这样的教学是愉悦的,学生的学习是快乐的、成功的。

三、加强实践操作环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成功的教学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要看学生能否将所学到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灵活地运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是计算机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改变应试教学观下的机械灌输,坚持精讲多练,让学生有更多亲身实践的时间与机会。

1.合理安排教学与上机时间。在教学中,教师要将理论的讲述与学生的操作结合起来,可以边讲解边操作,让学生认真观察与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尽量将理论讲述与上机训练安排在一课时,缩短时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运用水平。

2.设计操作性强的作业训练。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检测与巩固。对于微机课的作业布置,不要只是让学生做一些习题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而是要为学生设计富有操作性与实践性的上机作业,这样更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微机课,能够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来,需要我们以学生为中心,以微机课程为中心,深入研究,不断借鉴、创新与总结,这样才能为学生设计一个富有活力与激情的课堂,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成就,学有成效。这样,学生才能产生稳定的学习兴趣与持久的学习动力,才能真正爱上微机课。

如何让初中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学生,体育课,素质教育

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教师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居于绝对控制和支配地位,反复练习和训练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呢?

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对立,学生就不会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如果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可亲、可敬、要信、可爱, 学生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反之,师生关系僵化、抵触、紧张、对立,即使教师的水平再高,学生不买你的账,不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一切都是枉然。教师只有和蔼可亲、宽容豁达,学生才有可能生动活泼起来。

二、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构建健康理念

1. 用心去理解《新课标》

在新课改革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新课程的内涵,理解什么是《新课标》。

第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第二,体育老师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我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只有正确理解新课标的性质和理念,才能更有效地上好体育课。

2. 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师能从学习上把握教材及选用和开发教材。 此计划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的教学计划,即水平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这些教学计划能较好地适应课程标准及其目标体系的贯彻。

3. 上好健康理论知识课

首先,体育理论课就要多讲些既含知识,又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 比如,科学家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大科学家,与重视体育锻炼有很大关系。“早晨起来活动活动腰,一天精神好”。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使体育和他们无声的韵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次,理论课要与教材组合: 体育理论课是由体育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二类组成。让学生了解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两个重要方面。既要使学生了解一些基础的个人生活卫生、公共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同时也要了解一些运动锻炼的两个重要方面。

4. 教学内容的选择

长期以来,教师都过于注重对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过多追求成绩,致使客观上的分数与实际能力脱钩,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因此,在教学难易程度上有较大的变化,一是学习的难度降低,对分层学习提出了要求。 二是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的科学性、民主性加强,教师的作用与角色发生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主要采用的教学内容是田径、球类为主,田径进行了长跑和快速跑的学习,这项进行的内容变化不大,但在学生的跑的素质方面的难度有所降低,学生比较容易达成目标; 在球类教学的学习中,以基本动作技术和教学比赛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很高。

三、要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健康体质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课常采用传统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一结构模式。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让他们掌握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1. 采用培养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下体育教学设计改革的方向。我们在教学中展示任何一种器材在学生面前,教师都不告诉学生怎样玩,而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创编各种游戏玩法,发挥其创造性思维。例如《篮球赛游戏》活动的设计,教师出示篮球后,没有示范动作,只是说: “你们能想出玩篮球的各种花样吗? 比比看谁想出的花样最多?”接着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无拘无束地玩出各种不同的花样来。活动中教师留意观察谁想的花样多,与别人不一样,然后请这些同学示范,其他同学模仿学习,最后教师将学生们想到的动作综合成游戏。 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好动、 好玩的天性,并且活动后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高涨、回味无穷。

2. 采用自主选项的教学方式

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有时我采用自主选项的方式教学法,把自主选项分为限制性和完全性。所谓限制性自主选项就是给学生限定几个项目( 如限定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跳绳)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好的项目去练习,我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技术和练习方法指导。在限定项目时尽量考虑到同学们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满足同学们的需要; 这种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运动、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需要,发挥了特长,提高了兴趣,张扬了个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完善,也和利于培养学生兴趣。

3. 采用“激励”教学方式

激励教学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加强这门教学艺术的修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效。要避免简单的说“好”或“很好”,否则会使学生心理上得不到满足。同时对他们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等非言语性动作奖励将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

4.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中学生多争强好胜,一听说进行比赛就跃跃欲试,所以可以运用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学的方法要多种多样,努力克服“教师示范、讲解”的单一模式。直观教学非常重要,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录像、光盘等音像资料,加强直观感觉,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练习中, 提倡好帮差活动,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落到实处; 当学生掌握了基本技术后,进步将会很快,可以多请学生作示范或表演,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和展示创造力与表现力。

5. 教学形式游戏化

游戏对学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为此,可借助游戏的形式,把一些较枯燥的教学内容“寓练于趣”,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做下肢力量素质练习时,可以搞多人都能参加的立定跳远接力和用单双脚跳前进的划龙舟等。

四、要加强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提倡多种生动活泼的比赛形式,如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举办秋季运动会,或建立运动队,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训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上一篇:市场要素下一篇: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