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线路的设计开发

2024-07-07

旅游线路的设计开发(精选11篇)

旅游线路的设计开发 第1篇

关键词:旅游线路,环境要素体系,旅游线路节点体系

1 传统旅游线路设计原则与成果概述

随着旅游事业的起步到兴旺发展, 作为旅行社的核心产品, 旅游线路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市场影响也逐步提升。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第一代大众观光旅游开创以来, 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日渐兴旺的国内旅游市场上。随之各种旅游线路如绿色旅游、红色旅游、宗教朝觐之游、历史文化之旅、古镇之旅、自然与文化遗产之旅、科考探险之旅层出不穷。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 目前我国除了一些以顶级自然文化风景名胜区为核心吸引力的旅游线路之外, 一般旅游线路的生命周期并不长久, 旅行社在新的线路产品发掘和设计上虽然投入不少, 但效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 但笔者认为最根本原因是旅游线路设计的方法和表述有瑕疵。一般说来, 传统旅游线路设计流程为:①确定起点 (客源地) 和终点 (目的地) ;②确定交通线路和沿途的景区景点;③确定旅游线路构成要素 (旅游餐饮、住宿、交通方式、娱乐、购物等) ;④旅游线路财务分析;⑤线路设计、行程安排及报价。

从上述的旅游线路设计流程看来, 旅行社设计的线路太笼统, 除了旅游交通线路和沿途的景区景点之外, 其气候、民风民俗、特色美食等都无法得知。笔者认为, 主要原因在于设计者缺乏对旅游线路环境要素的分析。

2 旅游线路环境要素体系及节点要素子系

环境要素体系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又各自独立、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一般说来, 与旅游线路密切相关的环境要素体系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两个子系:①自然环境要素子系包括水体、大气、生物、土壤、岩石、日光等。②社会环境要素子系又可分为两个三级子系, 即物质性环境要素如城镇、公路、车站、机场、港口等;非物质性环境要素如民风民俗、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地方法律法规等。旅游环境要素体系见图1。

根据上述的环境要素体系, 我们在此提出旅游线路节点体系的概念。节点亦称“结点”, 源于研究与大小、距离无关的几何图形特性的方法拓扑学中的一个术语, 意思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汇处。节点又分为转节点和访问节点, 转节点的作用是支持线路网络的连接, 它通过线路转接和传输信息流;访问节点是信息流交换的源点和目标。目前, 结点的概念被交通、旅游、景观空间等规划领域引用而获得广泛的应用。在旅游线路规划与设计中, 我们所说的线路节点属于访问节点。旅游线路节点具有下列特点, 即不可回避的空间特性、时间资源消耗较多、组织管理成本较高。显然, 这只在与旅游线路密切相关的环境要素体系之下衍生出来的一种终端子系, 它包括自然与社会两类节点:①自然类。自然类节点往往都是旅游线路不同类型的自然环境分界区域与线路的重叠处, 在旅游线路中大致存在3种自然类节点:景观节点线路穿越自然景观的显性过渡区域时形成景观节点;气候气象节点线路穿越气候的突变区域时形成气候气象节点;地理地貌节点线路穿越地理地貌的突变区域时形成地理地貌节点。②社会类。社会类节点往往都是旅游线路上人口聚居程度较高的城镇, 一般情况下它们并没有重要的旅游资源, 而且行政成本较高, 社会秩序的组织管理较难, 治安问题也比较复杂。在旅游线路中大致存在3种社会类节点:交通节点旅游线路上几条运输干线的交叉点或不同交通方式的转换处形成交通节点。它是线路上的交通枢纽, 是旅游流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是旅游线路上人口聚居程度较高的城镇;文化节点线路穿越不同民风民俗过渡区时形成文化节点, 这些地方往往是不同民族风情、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的交融地, 社会形态呈多元化趋势, 一般是旅游线路上人口聚居程度较高的城镇;政务节点线路穿越两个不同行政管辖区域 (如两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之间的交界线时形成政务节点。旅游线路节点子系见图2。

3 基于节点体系的旅游线路开发与设计

在旅游线路设计实践中, 自然环境要素单体 (如水体、大气、生物、土壤、岩石、日照, 等) 并不能直接对线路设计产生相对重要的作用, 只能以环境要素结构单元 (如地方性气候、生物群落、山川河流、平原、森林、高原、盆地, 等) 的形式对线路设计产生影响, 但社会类物质性环境要素单体 (如道路、车站、港口、机场、城镇, 等) 往往能对线路设计产生相当重要的作用, 再加上社会类非物质性环境要素单体对线路质量的影响包含许多不确定因素, 对不同线路产生完全不同的作用。在传统的旅游线路设计中, 这些因素往往被忽略, 没有主动地从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考量开发新的旅游线路的问题, 显然这将导致线路设计水平的平庸化!

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现在这种情况应得到改善, 正确的做法是:在具体开展某一旅游线路设计之前, 设计人员最好在确定线路产品的基本定位和几何线路之后, 详细地分析线路区域内的旅游环境要素单体, 然后从要素体系的平台上, 通过理性分析建立线路上的“节点系统”景观节点、气候节点、交通节点和文化节点等;然后再根据传统的旅游线路设计原则和技术流程, 设计出较为理想的旅游线路。

在旅游线路的设计工作中, 确定交通线路和沿途的景区景点之后, 节点的确定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 节点既不可能是旅游目的的起点 (客源地) , 也不一定是旅游目的地。但在空间尺度较大的中、远程旅游线路设计中, 对旅行社或自助游组织者而言, 节点往往涉及到何时何地需要进餐、过境、观景拍照、交通转乘等一系列无法回避且又必须面对的事情。因此, 在线路设计时, 预先将线路中的节点标注出来, 并充分考虑他对线路成本的影响与作用, 这对线路的组织者尤其是旅行社说来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具体的旅游线路中, 节点的应用首先是明确其属性。在一条旅游线路中可能存在多处节点, 它们可以是单一的属性, 独立作用于线路;也有可能以多种属性的形式出现, 对线路产生综合性影响。人们对这些节点的具体形态并不陌生, 如在平原与山区的交界区域 (四川省九环线上的都江堰, 康藏旅游线上的雅安、天全等地) , 或在河谷与高原的交界区域 (四川省九环线上的川主寺、康藏旅游线上的康定等) , 会在旅游线路中形成线路上的景观—地理地貌复合型节点;又如在两个或多个国家与地区交界区域 (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的图们江口、中越边境的东兴—芒街区域等) 往往会在跨国旅游线路中形成重要的文化—交通复合型节点 (图3) 。

与传统的旅游线路开发与设计相比, 基于环境节点要素体系的旅游线路开发与设计流程大致相同, 仅在第三步确定旅游线路构成要素中加入线路节点, 其分析如下:①确定起点 (客源地) 和终点 (目的地) ;②确定交通线路和沿途的景区景点;③旅游线路构成要素及节点分析 (交通节点、景观节点、文化节点及政务节点等) ;④旅游线路财务分析;⑤线路设计、行程安排及报价。

4 实践案例

本文以成都—重庆—张家界—成都5日游旅游线路设计为例, 对基于节点体系的旅游线路开发与设计进行说明。按照传统的旅游线路设计理论和手法, 这是一条较大空间尺度的闭合线路, 以成都市为旅游行程的始发地, 沿途分别跨中西部的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4个省区与直辖市;交通运输方式呈多元化特点, 分别采用了公路 (含高速公路) 、轮船、火车和飞机等交通方式;除了旅游目的地的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武陵源景区之外, 沿途均串珠式地分布了一般性的景区景点, 如重庆的瓷器口、丰都鬼城、奉节白帝城、秭归屈原祠、三峡大坝等, 最终形成的交通线路和游客熟知的行程安排。但是, 简单地分析便可知道, 这条旅游线路的交通组织和时间安排比较复杂, 途中消耗的时间较多, 特别是重庆—宜昌的长江航道上所花的时间显得太长, 长时间的内河轮船航行, 连续3天住在船上, 狭小局促的空间环境容易使游客产生被羁束的心理压力, 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上升。对旅行社而言, 这种旅游线路的表述方式会让领队感到头绪太多, 途中对游客的组织管理较难, 不知道哪些地方应该是重点关注之处, 极易出现混乱局面。因此, 我们将基于节点体系的旅游线路设计理念用于这条线路, 在线路中的各段增加了节点和交通方式。这样, 让旅行社的领队、管理人员甚至游客都会对每一段行程感到一目了然, 知道线路上那些地方可能有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变化, 那些地方有较重要的景观景物, 那些地方应该特别注意安全等。根据图4可以做出相应的旅游线路行程安排。它与传统的行程安排表不同的是, 在其中增加了节点体系和相应的说明 (表3) 。

图4和表3中的线路节点共有5个, 具体情况为:n1为地理地貌节点, 位于成渝高速与龙泉山脉的交汇区域, n1之西为成都平原, n1之东则为川中丘陵风貌, 随团导游应在经过这一区域时简单地向游客介绍地理地貌的骤然变化。n2为交通节点, 具体位于重庆朝天门码头, 游客在此弃车登船改变交通方式。由于此处城市交通组织、功能和社会治安等情况都较为复杂, 乘客一旦脱团容易迷失和出现其他问题, 随团导游应在抵达此处之前对码头的简况向游客介绍, 并在社会治安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特别提醒大家, 在此处逗留期间随团导游应做好团队的组织工作。n3为白帝城, 是兼具地理地貌和景观要素的复合型节点, 这是四川盆地之东缘地带, 轮船离开重庆之后沿江而下从此进入名誉天下的长江三峡 (白帝城至湖北南津关204km) , 地理上开始进入中国第二、三阶地过渡区域, 随团导游应在此做好上岸游览的组织工作并提醒游客中的摄影摄像爱好者。n4为南津关, 与白帝城相似, 也是兼具地理地貌和景观要素的复合型节点, n4之西两岸为长江三峡风光, n4之东则为平畴千里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理上从此离开中国第二、三阶地过渡区, 随团导游应在此做好上岸游览三峡大坝的组织工作并提醒游客中的摄影摄像爱好者。n5为张家界机场, 属交通节点, 随团导游应在行程中预留充分的登记时间, 天气好的情况下应主动提醒乘客在此可远观著名的的天门洞景观 (天门山景区) 。

参考文献

[1]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刘少康.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3-4.

[2]陈青光, 周茂权.桂林旅游产品开发和线路设计[J].旅游学刊, 1995, (3) ∶22.

[3]唐亦功.西安及毗邻地区旅游线路的配置及规划[J].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2) ∶185-188.

[4]周尚意, 李淑芳, 张江雪.行为地理与城市旅游线路设计行为地理与城市旅游线路设计[J].旅游学刊, 2002, (5) ∶66-70.

[5]王妙.旅游者旅游消费最大满足的决策兼论包价旅游线路的制定[J].天津商学院学报, 1996, (2) ∶50-53.

[6]张红.我国旅游热点城市境外游客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 2000, 15 (2) ∶56-57, 14.

[7]冯宗宪.经济空间场理论与应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

[8]张凌云.旅游流空间分布模型∶普洛格理论在定量研究中的推广[J].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8, 7 (3) ∶41.

[9]章锦河, 张捷, 等.中国国内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24 (2) ∶297-298.

[10]朱虹, 党宁, 等.旅游营销服务Alastair Morrison[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旅游线路的设计开发 第2篇

关键词:配电线路 建立 改造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需要简单经济,又要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是国务院确定加快六个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配电线路的建设与改造工程对扩大内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保证基础配电线工程的建设质量,勘察设计首当其中。配电线路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新建线路,更改线路的路径;确定杆位;选择杆型、导线截面、配电装置;确定杆型组装方式、各种金具加工方式;并要绘制设计图纸,编制材料计划,做出工程预算等。配电线路设计应确保施工后的配电线路安全无故障运行、确保用户人身财产安全。

1、配电线路设计所考虑的气象条件

在进行配电线路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应根据当地的有关气象资料和当地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进行综合考虑。配电线路设计主要考虑下列气象条件:

最高温度:用于计算导线的最大弧垂,保证线路对地面及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最低温度:做为确定导线最大应力的基本条件。

最热月份的平均气温:用于验算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最大风速:用于确定导线、电杆、拉线等受力部件的外负荷,以及验算导线与所接近的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

导线覆冰:用于计算导线、电杆等部件的机械强度。

雷电日数:用于防雷保护方面的设计考虑。

2、做好负荷预测,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容量

在基础配网建设与改造中,尤其是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配网设计要在现有负荷基础上,对以后3~5年内可能增加的照明、动力负荷以及工业厂房进行预测和规划,合理确定配电变压品质容量及台数。用于农业灌溉或工副业的配电变压器一般按规划负荷容量的1.3倍选取;用于照明等综合使用的配电变压器一般按实际可能出现的高峰负荷的1.35倍选择配变容量。

3、配电线路路径的选择

路径的选择是配电线路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配电线路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路径选择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工程整体建设投资,而且会直接影响线路的运行和维护。路径选择应根据规程要求,做到:

①能满足计划年限内(一般为5年)各负荷点的用电要求。农村配电线路的路径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应注意方便机耕,少占耕地,并要与农业机械化、水利、道路规划相结合。城市配电线路的规划也应该注意选线安全、环境稳定、检修方便等原则,并与城市相关配套用电设施相结合。

②要求配网路径要短,避免迂回线路,减少交叉和无谓的转角,以减少建设投资和维护运行费用,并尽量靠近道路,便于运输和施工。

③配电线路的路径应选择平坦地势,避开易受山洪、雨水冲刷的地带,避开易燃、易爆场所,避开有严重污秽和化学污染的地方,以满足安全运行条件。

根据以上几点,确定两、三个供电方案,并对供电方案进行经济、安全、技术比较,选择出最佳路径,然后对所选择的路径进行勘测。

4、配电线路的勘测、定位

勘测常用工具有标志杆、测绳(百米绳或皮尺)及相应的测量仪器。勘测时首先确定起始电杆和终端电杆的位置,并打好标桩作为坑基标识。下面对配电线路设计的一般要求介绍如下:

1)导线型号及截面的选择

配电线路所采用的导线,应符合国家电线产品技术标准,为节约建设投资和保证导线安全系数,宜选用LGJ型钢芯铝绞线。导线截面的选择,一般是按允许电压损耗确定,同时满足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的要求。在选择导线截面时,要根据负荷情况留有发展裕度。为了确保运行和人身安全,严禁使用破股线和铁线。

2)绝缘子的选择

配电线路绝缘子的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10kV配电线路直线杆一般采用P-15T针式绝缘子,耐张杆宜选用X4.5型悬式绝缘子串。绝缘子机械强度的使用安全系数为:针式绝缘子2.5,悬式绝缘子2.0;0.4kV配电线路直线杆一般采用P-6或PD-1T型针式绝缘子,耐张杆宜选用E6碟式绝缘子或X4.5型悬式绝缘子串(根据导线截面而定)。低压绝缘子机械强度的使用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且中性线、保护中性线应使用与相线相同的绝缘子。绝缘子的稳定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

3)拉线的选择

配电线路的转角杆、分支杆、耐张杆、终端杆和跨越杆为了防止电杆的倾覆,均应装设拉线。拉线方式分为:普通拉线、V型拉线、水平拉线和弓型拉线。拉线的底把应采用拉线棒,拉线棒直径视导线截面而定,但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6mm。拉张盘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拉线盘,其规格不应小于150mm×250mm×500mm(视线路长度和导线截面而定)。拉线采用U、T楔型线夹连接,同时必须安装与电压等级相同的拉紧绝缘子,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0。

4)对地距离与交叉跨越

导线对地面、建筑物、树木、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的距离,应根据最高气温情况求得最大弧垂计算对跨越物的垂直距离,根据最大风速情况求得的最大风偏计算对跨越物的水平距离,计算时要计及导线的初伸长和施工误差。配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时,电力线路应架设在弱电线路的上方,电力线路的电杆应尽量靠近交叉点,但不应小于弱电线路的倒杆距离。

5)配电设备

变压器及变台:变压器应选用S9系列节能型变压器,其容量视负荷情况和计算结果而定。400kVA及以下变压器(非企业专用变压器)柱上变台宜选用井式安装方式。

配电装置:160kVA及以下变压器应选用具有防雷、漏电保护、计量、过流保护、无功补偿等多功能为一体的JP柜进行配电。200kVA及以上变压器宜选用成套低压开关柜配电,而且必须装设具有自动跟踪补偿功能的无功补偿设备。对于改造的配电装置,必须装设一级漏电保护装置。

开关设备:10kV配电线路较长的主干和分支,应根据具体情况装设分段或分支开关设备。环型供电网络应装设联络开关设备。

电容器:线路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容量应根据线路cosΦ等数据计算确定。电容器台架上应装设高压交流熔断器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控制、保护。

根据上述勘测、定位、计算及选择情况,绘制出线路施工平面图、杆型图、杆型组装图、金具加工图等施工图纸。并按国家对预算标准的规定编制工程预算。经过各项审核、审批后予以实施。

徒步旅游线路的开发 第3篇

一、徒步旅游

1. 徒步旅游的概念。

对徒步旅游的概念, 学术界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 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徒步旅游研究学者是宋俊和、黄向、肖胜和。2003年, 宋俊和在其《关于徒步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指出, “徒步旅游是人们借助一定的交通工具前往某个区域, 大部分旅行区域靠徒步行走的一种户外活动。”2005年, 黄向在其《徒步旅游国内外发展特点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 “徒步旅游是指旅游者以徒步为主要旅行方式的一种自助旅游形态, 是背包旅游者最喜欢的一种旅游方式。”2008年, 肖胜和在其《徒步旅游线路的选取及生态开发》一文中指出, “徒步旅游是按照事先制订好的详细旅游计划, 靠导游手册和地图而进行的旅游。”

2. 我国徒步旅游的特点。

在我国, 徒步旅游一般以自发组织的形式开展, 以非正式的参与性与休闲性旅游活动为主, 参与人员主要为中青年。徒步旅游活动多在双休日和五一、十一、春节等假期进行, 旅游者偏重选择廉价的膳宿旅游设施。在徒步旅游过程中, 旅游者注重与当地人或者其他旅游者进行交流, 以获取信息, 增加旅游价值。徒步旅游对于参与者素质要求较高,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准, 还要有团队精神, 乐于助人。

二、旅游线路

1. 旅游线路的概念。

关于旅游线路的概念, 学术界各家表述不一。综观各家之说, 大同小异。通过对各家概念的分析, 笔者认为, 旅游线路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内, 旅游部门针对旅游目标市场, 凭借旅游资源及旅游服务, 遵循一定原则, 专为旅游者旅游活动设计, 并用交通线把若干旅游目的地合理贯串起来的路线。

2. 旅游线路的特点。

旅游线路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 以旅游设施为条件生产出来的以服务为主体的特殊产品, 因此, 它又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一是无形性。旅游线路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产品。二是易损性。引起易损性的因素既包括由于旅游线路本身特点而形成的内在因素, 又包括外部环境中不可控制的因素, 如战争、地震、环境污染等, 都会引起旅游需求的变化。三是季节性。这种季节性的根源主要在于旅游资源的季节性特点, 同时旅游者闲暇时间的分布也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四是可替代性。旅游活动是一种休闲活动, 但休闲的方式有多种, 除旅游外, 还可走亲访友、读书、逛商店等, 人们可在多种方式中任意选择。

三、徒步旅游线路的选取与开发原则

由于徒步旅游与大众旅游的需求结构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所以对徒步旅游资源线路的选取和开发就不能照搬大众旅游景区开发所遵循的原则, 而应根据徒步旅游自身的特点和特色需求找出适合徒步旅游选取和开发的原则。笔者对徒步旅游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认为徒步旅游线路的选取和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自然化, 真实性。

原生态的美是徒步旅游者首先得到的审美愉悦体验, 因此, 在进行徒步旅游线路选取和开发时应尽量保持资源的原生态美, 少一些人工雕琢的痕迹。

2. 突出徒步旅游中的文化元素。

徒步旅游者追求的是一种深度旅游体验, 他们把徒步旅游看做是一种满足精神需要的文化审美活动, 所以, 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时应充分考虑徒步旅游的这一特点, 多设计一些体验性强、参与度高的产品。

3. 处处皆旅游的原则。

徒步旅游者的旅游范围并不限于某个景区或某个景点, 往往是在一个大的区域内进行流动, 这一区域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都将成为他们眼里的风景, 这就要求一个区域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树立顾全大局的旅游布局观念。

4. 短程短时间旅游的原则。

徒步旅游者一般以自发组织的形式开展徒步旅游, 多在双休日和五一、十一、春节等假期进行, 因此, 旅游线路的设计要注意不能路程太长, 费时太多。

5. 服务自助化原则。

徒步旅行者有自由独立不愿被约束打扰的特点, 在进行旅游产品及服务的营销时应多采取自助化的服务模式, 让旅行者自己去发现周围的旅游服务。

四、徒步旅游线路开发的步骤

在百度中以关键词“徒步旅游线路”进行搜索, 发现我国徒步旅游者最热衷的有10大徒步路线。依次是:墨脱, 珠峰, 喀纳斯, 长江三峡, 岗仁波齐, 稻城, 四姑娘山, 长城, 虎跳峡, 漓江。决定旅游线路优劣的因素有很多, 但其中最基本的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时间。结合中国10大徒步旅游线路以及旅游线路设计学和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知识, 笔者认为, 徒步旅游线路的开发应包括5个步骤。

1. 实地考察与调查。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旅游线路所涉及的各个要素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旅游线路设计者必须深入旅游目的地的景区、景点进行实地考察, 并走访旅游及其相关部门和企业, 从而获取感官认识和第一手资料。实地考察要以重点资源为主, 兼顾一般, 对有潜力的新资源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同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还应对旅游目的地的周边旅游景区进行考察, 从而可以比较出该线路中景点的优势所在, 明确与其他景点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2. 分析和预测客源市场及旅游线路。

从客源市场历年的发展变化特点、旅游客源市场的分布和客源市场今后的发展趋势出发, 根据旅游市场状况, 对各要素进行筛选和加工, 通过广泛搜集与新的线路产品开发设计有关的信息, 对线路构思不断进行可行性分析, 以求得最佳设计方案。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线路产品市场的大小、打入市场的可能性、游客需求的持久性、线路的发展趋势、线路产品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线路的销售范围和目标市场、季节变动对线路销售的影响7个方面。

3. 策划与选取旅游线路。

从形式上看, 徒步旅游线路是以徒步的旅行方式将线路各节点进行的合理连接。节点是构成旅游线路的基本空间单元, 一个线路节点通常成为一个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一般来说, 同一条旅游线路中的各节点都有相向或相似的特点, 用于满足旅游者的同一需要并服从于某一旅游主题, 起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节点可以是城市, 也可以是独立的风景区。线路的始端是第一个旅游目的地, 是线路的第一个节点;终端是最后一个节点, 是旅游活动的终结或整个线路的最高潮部分;而途经地则是线路中的其他节点, 是为主题服务的旅游目的地。因此, 策划与选取旅游线路就是安排从始端到终端以及中间途经地之间的游览顺序, 并在线路上合理布局节点。如中国10大徒步旅游线路之徒步墨脱, 从林芝的派乡出发, 途径拉格、阿尼桥、巴登则、墨脱、达木, 最后到达波密, 旅游线路中分别有拉格、阿尼桥、巴登则、墨脱、达木等节点。

4. 确定线路的品牌名称。

线路名称是线路的性质、大致内容和设计思路等内容的高度概括, 因此整个徒步旅游线路需要一个响亮的品牌名称, 确定线路名称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遵循简约、主题突出、时代感强、富有吸引力等原则。

5. 建立安全保障制度。

徒步旅游一般置身于野外和偏远地区, 常遇到日常少见的挑战和危险。再加上近几年徒步旅游人数增加较快, 许多徒步者缺少户外生存和自救的知识, 导致了旅游突发意外的增多。因此, 需要建立徒步旅游安全保障制度。具体来说, 需要从以下3方面着手:一是, 建立旅游预警机制, 发布准确的徒步旅游线路安全旅行信息。二是, 在徒步旅游地培训一批地方向导。三是, 组建一支具有救援知识、救援能力和救援设备, 由专职人员、志愿者、政府部门成员组成的救援队伍, 以保障发生意外时在最短的时间到达救援地点, 使被救援者尽早得到尽可能好的救助, 使意外事故带来的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旅游的设计方案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为动力,以深入推行“四通工作法”为重点,坚持创优服务和破解行业突出问题并重、推进项目和行风建设并重,解放思想,再找差距,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进一步夯实行风建设基础,促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实现“行风满意工程”的阶段性目标,为“十二五”城乡建设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二、工作重点

(一)推进重点工作。大力推进重点工作项目建设,以工作实效取信于民。

大力整合风景旅游资源,建立投资平,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来经营的风景旅游产品。创新管理体制和理念,推进风景旅游体制改革,实施政企分离,组建旅游集团公司。着手创国家5A级景区工作,着力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加大高星级宾馆酒店的建设力度,帮助企业尽快动工建设,以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二)改进服务。以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态度作为基本要求,让办事群众得到应有的服务。

当前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已严重影响了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1、加强培训工作。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围绕“提高业务水平,助推旅游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业务培训我能做什么”、“提高素质我应怎么做”开展大讨论,增强全体员工提高业务素质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制订全年培训计划,通过请旅游院校教师来单位授课、送业务骨干到旅游院校深造、开展全员培训等各种形式来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2、强化服务理念。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变管理为服务,努力做到“服务至上、群众至上”,让办事群众受到“有尊严”的服务。

3、开展庸、懒、散、奢专项治理。根据市、县统一部署,加大检查问责力度:一是检查机关干部工作不主动、办事不用心、履职不尽心等方面问题;二是检查“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以及违反“四条禁令”等方面行为;三是检查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落实情况。

(三)破解难题。把破解行业突出问题作为重要任务,组团破解,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

我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却比较迟缓,究其原因,有体制、投入、人才制约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观念的落后才是真落后。我们应从自身的发展理念、思想根源上深刻反思,查找根源。冲破一切束缚旅游业的旧观念、旧思路,破解制约我县旅游发展的体制、资金、人才制约难题,提出我县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新举措。

三、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认清形势、敢于担当,把它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认真分析影响工作推进和行风建设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务求“两年双服务”和“行风满意工程”取得实效。

我国工业旅游的开发 第5篇

【关键词】工业旅游;问题;对策

一、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和产品新形式,在发达国家由来已久,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利用自己的品牌效益吸引游客,同时也使自己的产品家喻户晓。近年来,我国著名工业企业如青岛海尔、上海宝钢等相继向游人开放,许多项目获得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所谓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建筑环境、设备设施、生产或工艺流程、企业文化与管理等为旅游吸引物,经过设计包装推向旅游市场,以满足游人的求知、求新、求奇等旅游需求,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社会、管理等目标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

二、工业旅游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工业旅游的发展史在世界范围内不足50年,但是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发展己相当成熟,如法国的葡萄酒之旅、德国的汽车之旅等。我国工业旅游开发时间则更短,大体可以分为萌芽、起步和政府规范化三个阶段:(1)萌芽阶段。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旅游业的主要任务是接待海外华人、华侨的内地参观、探亲和名胜古迹的观光,并没有以企业宣传为目的的工业旅游活动。在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以国有企业之间互相学习、接待、参观为主要形式的工业旅游雏形开始在我国出现。被参观的多数企业是市政府大力宣传的知名度较高的榜样企业,企业不追求经济效益,缺乏与旅游服务相联系的意识,是一种被动的接待参观,当然讲解和接待热情还是较高的。严格地讲,这种接待参观并不算是真正的工业旅游,属于早期的政务接待,但己经具备了工业旅游的雏形。(2)起步阶段。工业旅游的起步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最初是由企业自主开发,主要集中在一些知名大企业。例如,90年代中期的“学习邯钢“活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共计组织了全国上下上千家企业去河北邯郸钢铁公司参观、学习,并在全国范围掀起一股全国上下学邯钢的活动。同时期,四川长虹、山东海尔、北京首钢等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管理规范的企业开始对公众开放,一些城市相继开发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旅游产品,并逐渐形成以上海宝钢、大众、三峡工程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工业旅游项目,工业旅游逐步成为我国新的旅游开发热点。(3)政府规范化管理阶段。工业旅游进入了政府规范化管理阶段是在2000以后。2001年,国家旅游局首次把推进工业旅游列为年度工作要点;2004年,评选出首钢总公司等103家企业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标志着我国工业旅游发展进行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2007年,国家旅游局共命名了345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其中2004年104家,2005年77家,2006年91家,2007年74家,遍及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三、我国工业旅游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虽对工业旅游已经开始规范和管理,但不可否认的是工业旅游在我国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1)企业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目前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多属于行业内知名度较高、规模较大、管理运作规范的大中型企业。但多数公司对工业旅游项目并不十分热衷,相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工业旅游给企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收益短期内无法看到,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工业旅游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对此,应该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观念更新,工业旅游和其他旅游项目在本质上有着显著的区别,不能以经济利益的多少来衡量。工业旅游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推广企业的文化,使企业得到广泛的认可,是企业有型资产到无形资产转化的一种方式。(2)开发定位不准确。工业旅游短期见不到经济效益,是很多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恰恰说明了企业开发工业旅游的出发点不正确,定位不准确。工业旅游不应以盈利为目的,企业的盈利活动应主要来自于其主要生产、销售业务。工业旅游是企业公关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了解和信任、扩大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形象、培育忠诚度较强的消费者群体。邀请消费者参观工业企业,对消费者而言增长了见识,体验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乐趣;对企业而言,敞开大门让消费者了解自己,对产品产生信赖感,其效果是产品广告无法比拟的,工业旅游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广告。参观者将成为企业品牌的义务宣传员,免费代言人,今天的旅游者将是企业明天的消费者。(3)组织主体不明确。常规的旅游活动一般是由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参与组织的,工业旅游的组织和管理主体因其性质决定了只能由企业来担当;在企业现有管理架构中额外增加人员和部门显然会加大企业经营成本,多数企业不能接受,造成我国工业旅游组织主体的不明确。鉴于工业旅游的本质是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所以企业的策划、市场、公關等部门有责任来负责企业工业旅游的开发与管理。比如法国开展工业旅游较早的雷诺、标致、雪铁龙等几大汽车公司,每年接待工业旅游游客几十万人,既增加的公众对企业的了解,又给公司带来的相当丰厚的利润。

四、对我国发展工业旅游的建议

旅游线路的设计开发 第6篇

笔者拟从日本有关方面兴建旅游相关设施、开发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开拓旅游市场等方面入手, 对日本农村地区的旅游开发情况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以期对我国的旅游扶贫开发工作有所裨益。

1 旅游产品与商品开发

1.1 旅游产品开发

从日本全国旅游开发的情况来看,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源禀赋不同以及旅游发展思路不同等原因, 各地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地方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圈中的城市一般侧重建设大型高档旅游设施。像仙台市、冈山市和福冈市等这样的城市比较注重会展旅游相关设施的建设;札幌市、水户市和名古屋市等城市则注重高档的艺术文化设施的建设;而大阪市和新潟市等则侧重兴建水族馆等城市型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至于小城市或偏远城市, 它们基本上是利用本地现有的旅游资源或通过发掘有发展潜力的其他类型的资源来发展旅游。有些城市利用已被废弃的矿山遗址 (迹) 进行旅游开发, 增建一些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 这种设施大多由矿山公司与当地市、町 (镇) 、村共同进行维护和管理。秋田市鹿角市的尾去泽矿山 (矿区主题公园) 和爱媛县新居滨市的别子铜山 (铜矿主题公园) 可以说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事例;有些地区则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所拥有的水体资源 (如水产丰富的港湾城市) 来发展旅游业, 如钏路市建立了“海鲜馆” (被称为“圣弗兰西斯科的渔夫码头”) , 而函馆市则大力开发港湾区, 兴建了“港湾地区”, 供人们休闲旅游所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山区力图利用现有资源和通过挖掘新的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事业, 以期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振兴当地经济, 从而减缓人口的外流现象或吸引外地人的进驻 (包括投资、落户等) 。有些地区则利用本地丰富的人文资源 (如故事、传说等) 建立了民俗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有些地区则利用森林资源和地势条件 (如山地) 兴建大型滑雪场等体育运动与休闲设施。

还有不少地区利用本地的优势开发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色旅游产品。有些农村地区开发了观光农园、果园, 有的则开辟了市民农园、儿童或老年人体验农园, 有的地区则开发了休闲牧业、休闲渔业等休闲旅游类产品, 有些地区还开发了“访问家庭 (VISIT) ”、“家庭逗留 (HOMESTAY) ”等与日本当地居民进行直接交流的修学类旅游产品。此外, 青森县金木镇还利用本地的地理优势开发了“地吹雪旅游”特种旅游产品, 知床半岛则推出了“极光幻想游”。所谓“极光幻想游”, 就是利用“流冰”现象 (海水结冰、冰封海面的自然现象) 来招揽都市游客。他们利用每年2~3月份冰冻天气在结冰的宇登吕港进行。其做法是:晚上生起烟雾, 然后从高台上向烟雾上投放激光, 以此在空中再现“奥罗拉”, 让游客从港口的堤坝上观赏 (活动免费) 。由于该项活动获得巨大成功, 加上知床半岛因为森繁久弥的歌曲 (“知床旅情”) 有一定的知名度, 因此许多旅行社在制定旅游计划时除安排乘坐流冰观光船———“奥罗拉”号 (以曙光女神命名) 外, 几乎都将宇登吕纳入其旅程之中;有的地区则力图挖掘和复兴民间传统艺能 (如舞蹈、地方音乐等) , 开发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传统手工艺品, 以活跃地区文化和推动当地旅游商品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可以说, 游客每到一处, 都可以感受到当地与众不同的特色。不仅在商品生产方面做到了“一村一品”, 而且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也可以说是独具匠心, 都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1.2 旅游商品开发

在日本游玩, 可以看到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商品, 不少地方不仅销售特色旅游商品, 还专门开辟了供游客体验商品制作的体验区, 有师傅向游客演示和传授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手工技术, 包括编织 (有竹制品、木制品和纱线制品等) 、制伞 (纸伞) 、制陶、雕刻篆刻、织布等。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日本许多地区都非常注重开发特色商品和树立自己的品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开发风味小吃 (如咖喱饭和拉面等) 。博多、喜多方和米泽等地都开发了独具特色的面食产品。博多的拉面以白嫩、香浓而细长著称, 喜多方则有“拉面镇”之称, 它与米泽等地都因积极销售拉面而提高了该品牌的知名度和本地的知名度;在日本, 还有许多被冠以某种食品名称的地方, 如宇都宫被称为“饺子镇”, 横须贺被称为“咖喱镇”, 神奈川县的三崎被称为“金枪鱼镇”, 而山形县政府力图将本地打造成“荞面镇”; (2) 加强品牌建设。“关刺鲅”、“关鲅鱼”、“城下鲽”、“松板牛”和“萨摩黑豚”早已成为日本人餐桌上的品牌和当地招揽游客的金字招牌。特别是以“日本三大牛”著称的“松阪牛”、“神户牛”和“近江牛”等更是家喻户晓的、同时被当地作为吸引外地游客来本地游玩的拳头产品。

2 旅游市场开发

日本各地政府为振兴地方经济和旅游事业, 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地方政府和旅游组织及有关企业自1995年开始共同举办旅游联合展销会, 向大都市圈的消费者展示本地文化和旅游产品的魅力和新开发的旅游商品, 在旅游区 (点) 建立特种旅游商品专卖店销售当地特色旅游商品, 在机场、车站、港口码头和旅游中心街区开办免税商店为外国游客购物提供便利, 并由日本旅游事业振兴会牵头, 联合日本贸易促进会和外务省等组织或部门开展对外旅游宣传促销工作, 有力地促进了各地旅游事业和经济的发展。

由于日本在开拓旅游市场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难以一一叙述。笔者在此仅就日本教育部门实施的修学旅游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 本人认为它的实施对于日本农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修学旅游是日本小学、中学、高等教育的一环, 是文化教育交流的旅游形式。修学旅游是以学习为目的开展的, 因而学生更容易从旅行中学到知识。以历史学习为目的的修学旅行, 主要参观历史遗迹等以增长其历史方面的知识, 这种旅行大多是去古迹较多的京都、奈良和东京等地;以增加对大自然的了解, 或扩大视野、锻炼生存能力等为目的的修学旅游,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选择到农村去, 其中有较长时间体验农村生活的 (即HOMESTAY———同吃同住同劳动, 包括学耕作、播种、插水稻、收割庄稼或喂养牲畜等) , 也有短暂到农家去专门体验生活的, 还有不少到乡村甚至山区去欣赏大自然风光或进行探险旅游的, 等等。日本采取的这种培养方式不仅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且有助于农村地区旅游的发展和经济的振兴。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 日本政府考虑到修学旅游需要不少费用, 为减轻学生的家庭负担特别是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的负担, 从1959年开始资助修学旅游费用。即公立小学6年级和中学3年级需要保护的儿童学生的修学旅游费 (交通费、住宿费及参观费用) 由市镇村给其保护人员, 国家补贴其中的一半费用。1962年, 补助对象约为36.3万人, 单价是小学生750日元, 中学生1900日元。1970年, 小学补助人员达到131862人, 每生补贴1800日元, 中学生人数达到129918人, 每生补贴5800日元。到1974年, 补贴进一步提高, 小学生每人为3400日元, 中学生每人为10100日元。为使所有儿童学生参加修学旅游, 1976年日本政府预算额达到9.59亿日元。这种措施至今仍在继续执行。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收入的增加, 日本国内出现了要求取消和减少修学旅游资助的声音, 但毕竟没有形成主流和政府文件, 至少作为日本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的修学旅游不可能会被取消。就修学旅游而言, 虽然修学旅游期限和旅游资助金额非常有限, 但对于日本这样国土面积狭小、交通非常发达 (自驾游盛行) 的国家来说还是非常适合的, 对于城市周边的近郊地区和一些稍偏远但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的山区来说, 开发2~3天日程的短途旅游产品是非常受欢迎的。另一方面, 日本政府为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修改了《国民休假法》, 由此形成了很多“二连休”、“三连休” (常有星期一调整为休息日) 。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农村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3 日本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举措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3.1 日本方面的举措

3.1.1 采取倾斜政策并通过制定法律文件加以保障, 以推动农村地区旅游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

日本政府为推动农村“过疏”地区 (人口流失严重的农村地区, 尤其是山区古村) 经济的发展,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文件, 如《离岛振兴法》 (1953年) 、《山村振兴法》 (1965年) 、《大雪地带振兴法》 (1963年) 以及《过疏地区对策紧急措施法》 (1970年) 。1995年, 为推动农村地区旅游发展, 制定了《农山渔村逗留型余暇活动促进法》 (通称《绿色旅游法》) 。作为制度建设的一环, 日本政府开始对提供农、林、渔业体验的地区和民房住宿体验 (提供住宿服务) 的民间旅馆实行登记制度, 力求以农家民宿为中心将它们加以组合, 以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

3.1.2 支持农村地区的“产业 (渔业) 转型”。

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日本沿岸渔业出现了衰退现象。然而, 前去钓鱼和洗海水浴的客人却急剧增加。一些沿岸渔村 (渔家) 由此看到了“商机”, 以此为契机开始转变思想观念, 在休渔期将小型渔船改作游渔船 (钓鱼船) 供垂钓客使用, 由此开始“兼业经营”, 即一面开展捕捞活动, 一面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观光游览船出租、提供民宿 (供客人住宿的旅社) 、销售土特产店, 或租船经营等活动。千叶县、神奈川县、静冈县和兵库县都很重视发展本地休闲渔业, 并力图将其打造成休闲旅游目的地, 因而在主要钓鱼地区进行了大量投资;有些县 (省) 、市则提供财政补助, 支持当地渔民成立相关组织 (“高知市观光渔业中心”, 1966年成立, 由当地6家渔协组成;神户市须磨地区则成立了“神户西部渔协须磨垂钓中心”) , 并由这些组织负责开辟钓鱼场, 安排垂钓船, 对船只数量进行登记和配备鱼饵等事务, 以此规范渔业市场秩序。

3.1.3 支持开展农业旅游和开发新型旅游产品。

1992年, 为了振兴农村山区经济, 农林水产省开始倡导“绿色旅游”, 将其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 1995年颁布《绿色旅游法》 (即《农山渔村逗留型余暇活动促进法》) 。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 各地开始利用现有农业资源, 设计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绿色旅游”由此日益发展起来。2003年11月, 日本召开“生态旅游促进会议”。会议以普及“生态旅游”为宗旨, 要求与会者探讨具体的推进措施。2004年6月, 通过官民合作方式提出了五项具体措施。此后, 一些生态旅游产品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人们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 以及需求的多样化, 一些地区开始积极探索旅游发展的新路子, 努力从农业资源 (农林牧渔) 中寻找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东西, 如发展观光农业、观光牧业和休闲渔业等。为此, 建立了一些现代观光农园 (农业园区, 包括各种果园) 、市民农园 (农业园区) 。由此不仅使原来那种单纯的果业生产 (包括果园和蔬菜园等) 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了, 而且使单一的市民休假与购物 (购买水果) 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了, 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1.4 创造旅游环境, 谋求旅游市场的扩大。

第一、为国民提供旅游时间。日本政府为缩减国民劳动时间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先后于1988年、1991年两次修改《劳动基准法》, 1998年又修改了《国民节假法》, 2001年颁发《<国民节假日法>与<老年人福利法>部分修改法》, 对国民的休假时间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同时调整和缩减国家公务员工作和学校师生在校教学与学习时间, 由此形成了很多便于短途旅游的“二连休”“三连休” (将某些节日调整到星期一, 与双休日一起作为休息日, “星期一”因而有“Happy Monday”之称) , 致使出外旅游的人数激增。第二、为农村旅游地区创造客源市场。日本实施的“修学旅游”, 虽然推行之初主观上不是为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而推出来的, 但是在客观上推动了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日本政府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和企业 (包括旅游景区、旅游企业) 兴建无障碍设施的举措, 有助于老年人和身体不健全者 (即“残疾人”) 的出外旅游。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无障碍旅游”市场的发展。

3.2 对我们的启示

从我国目前旅游扶贫的情况来看, 虽然像扶贫工作一样有来自政府部门的扶贫、产业的扶贫和社会的扶贫, 但总体上来看仍然属于一种“输血性”扶贫 (或着说是“救济式”扶贫) , 不仅旅游扶贫资金的数量非常有限, 而且对其使用范围也有严格的规定, 因此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的需要。即便是对贫困与落后地区进行旅游扶贫开发, 也往往局限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或对个别地区少数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基本上没有系统地考虑这些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全局问题, 缺少对如何进行设计开发旅游商品、如何开拓或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的分析研究。由此不难发现以往旅游扶贫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的根源, 目前的旅游扶贫模式与以往“输血性”扶贫模式一样, 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

为此, 我们必须改变现行旅游扶贫工作的思路和方式, 转向以“造血性扶贫模式”为主, 兼顾“输血性”, 并根据实施效果逐步转向“补血性扶贫模式 (有针对性地进行补阙拾遗) ”或“混血型性扶贫模式 (整合来自各方的各种资源, 使之成为混血儿那样功能齐全、相互促进与协调的有机体) ”。在此, 笔者想着重提出两个问题:

第一、开展“市场扶贫”。所谓“市场扶贫”, 就是要求政府部门针对某些贫困地区市场过于狭小的状况, 帮助其寻找市场、提供市场或进一步开拓市场。其中包括组织单位到该地旅游, 定点或对口扶贫单位组织本单位职工去旅游 (这就不仅仅是“资金扶贫”了, 同时也是“市场扶贫”) , 通过周边成熟景区带动贫困地区的旅游 (“古村游”“农家乐”、“民俗风情游”等) , 旅行社通过安排相关旅游线路推动游客前往该地旅游等, 各单位还可以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或增长历史知识等为主题,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组织行政人员前往考察学习, 企事业组织也可以组织本单位教职员工到贫困地区购买“红色旅游”、“古村 (镇) 游”、“农家乐”等旅游产品。这种扶贫方式近年来已经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 我国的中小学校和高校也可以像日本教育主管部门一样推行“修学旅游”措施, 各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不同时期内实施, 要求学校领导或在职教师带领学生 (尤其是大城市的学生) 到指定的地区 (可以是定点帮扶地区, 也可以是对口支援地区或其他贫困地区) , 去接受“三农教育” (在农家吃住、干农活、养牲畜、垂钓等) 和大自然的熏陶, 同时要求组织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的单位将该活动变成中国式的“修学教育”,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适当予以资助, 力求使之形成“中小学生修学旅游市场”,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的发展和野外生存、应急处理等能力的培养, 而且有助于贫困落后地区旅游与经济的发展。

第二、放宽土地使用限制条件, 解决政策瓶颈问题。这是制约我国旅游扶贫工作难以奏效、贫困地区人口无法“脱贫致富”的主要障碍。如前所述, 日本旅游开发之所以如此成功, 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开发模式的合理设计和民营资本的介入 (日本政府采取了“土地规制缓和”政策) 。而我国对于农村土地的管理过于死板, 没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特定地区发展的需要灵活变通 (虽然不少人提出了“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 致使需要民间资本进入的地方无法进入, 以至于延误乃至错失发展良机。因此, 需要当地政府与时俱进, 适当加以变通。在我国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著名的“白沟模式”已经为我国贫困地区土地的灵活利用提供了蓝本。白沟镇是河北省高碑店市所辖副县级建制镇, 地处京、津、保三角腹地, 紧邻白洋淀、温泉城、野三坡等旅游胜地, 津保高速、津保公路、津同公路、高雄公路于此交汇。其下仁合庄村南依津保路, 交通便利, 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非常有利于商业的发展。白沟镇政府看到该村地理位置优越, 自2003年起在该村相继规划建设了服装城、五金皮革城、国际箱包城、服饰辅料城, 使之成为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商业圈。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在服装城整体建设中, 仁合庄是以土地入股的, 由此不但获得了服装城60%的经营收益权, 而且获得了价值3200万元的商品房补偿, 这些商品房每年的租金收益超过200万元。在此基础上, 白沟镇政府又于2005年进行统一规划, 由仁合庄出资建设了服饰辅料城, 其产权全部归仁合庄集体所有 (由此每4个村民可免费分得一套价值40万元的门店, 年租金超过3万元) 。随着各商城招商、启动和良性运营, 租金收益不断攀升, 不仅增强了仁合庄村集体经济实力, 而且确保了失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这种以土地“入股”获得发展机会、获得发展资金和增加居民收入的方式值得我国其他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借鉴, 那些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缺乏发展资金尤其是困于土地使用限制的地区, 必须力求放宽土地使用限制条件, 为“招商引资”和“引智”铲除政策瓶颈, 为早日“脱贫致富”铺平道路。

摘要:当前, 我国农村的旅游开发尤其是是旅游扶贫开发工作必须改变思路和突破政策瓶颈, 否则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日本农村地区旅游的经验, 尤其是曾经久负盛名的开发模式 (如“菅平方式”、“麻绩方式”、“浪合村方式”、“黑姬方式”和“第三部门方式”) 所展现出来的合作方式与开发效果值得我国借鉴, 对于我国当前农村地区的旅游开发和旅游扶贫开发更有启迪作用。

关键词:日本,农村旅游开发,旅游扶贫开发,启示

参考文献

[1]陈友华, 日本旅游政策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7, (306) .

[2]总理府编, 观光白皮书[Z].大藏省印书局, 1964—1976;1998.

[3]浅香幸雄, 山村顺次.观光地理学[M]. (日本) 大明堂发行, 1982, (117) .

[4]陈友华.日本观光旅游农业对我国的启示[EB/OL].http://www.xslx.com/htm/szrp/gsmt/2005-11-07-19430.htm.

输电线路设计中线路路径的选择 第7篇

1 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原则

选择线路路径时在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下, 还应该综合考虑交通条件和地质地形等情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路径最好选在相对交通方便处, 目前一般都是由比较大的机械来担负其施工以及运输, 一旦交通不便, 施工的进度定会受到影响。

2 输电线路设计中线路路径的选择

2.1 路径选择的重要性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因此就现在为止所建成的电力线路也很多。但是从这些输电线路中我们可以发现, 许多的线路在路径的选择上有着很大的缺陷, 这些缺陷降低了输电的效率, 损坏了大量的输电设备。因此在实际的电力线路的选择中选择合理的线路路径至关重要。

2.2 线路路径上的选线

选择线路路径的工作一般分为图上、野外选线两个步骤。图上选线首先制定出若干个路径计划, 然后进行野外踏勘、资料收集以及技术经济分析比较, 同时获取相关单位同意并签署协议书, 敲定一个路径的推荐方案。经过上级领导 (包含规划部门) 审批推荐方案后, 再开始野外选线, 进行最终路径的确定以及线路终勘、杆塔定位等内容。

一般在比例五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或者更大比例的地形图上进行图上选线。首先在图板上标出线路的起讫点, 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线把所有可撰走线方案的转角点连接起来, 组成若干个路径的初阶方案。按照方案搜集线路设计前期的资料, 并以此为依据来分析比较, 敲定2到3个较好方案, 在野外踏勘后确定最终的线路方案。分析比较路径方案时, 应有如下内容:

(1) 线路长短;

(2) 通过地段的地质、地势、地物条件及对作物和大跨越及不良地形的影响情况;

(3) 交通运输、施工以及运行维护的难易水平;

(4) 对于杆型的选择, 技术上的政策、难易水平以及相关方面的意见;

(5) 线路的整体投资以及设施消耗量、重要材料进行比较等。

3 线路路径选线的技术要求

3.1 一般要求

(1) 线路和建筑物平行交叉, 线路与迥殊管道交叉或者相接近, 线路同各种工程设施交叉相接近时, 应该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2) 线路要将易积水地、水草地、盐碱地以及沼泽地避开。经由黄土区域的线路, 应尽可能将陷穴、冲沟与受地表水作用后出现剧烈湿陷性地带避开。

(3) 线路应尽可能地避免采用斜交或者直交的形式经过断裂带, 闪开地震强度在六度之上的区域以及构造断裂带。

(4) 线路应避开污染地区, 或者于污染源的上风向通过。

3.2 对选择转角点的要求

最好将线路转角点择定于平地或者山麓缓坡等地势较低处, 不建议利用直线杆塔 (因上拔和间隙不足等) 或原拟用耐张杆塔的处所, 也就是说应该尽量综合考虑转角点选择以及耐张段长度。转角点应该具有良好的施工紧线场地并且方便施工机械的进出。

3.3 对选择跨河点的要求

(1) 应尽量将位置定于不受洪水淹没、河岸坚固、河道窄小、河床平直的地方。就横跨塔位而言则应该留心河岸没有严重地冲刷现象, 保证地层稳定。塔位土质匀称并且不存在软弱的地层, 尽量将较深地下水位的区域避开。

(2) 不宜在码头以及停船处、支流进口处、河道蜿蜒处、旧河道以及排洪道处横跨河流。

(3) 架设杆塔必须利用河漫滩、河床以及江心岛时, 应该进行全面的勘探工程地质、测量断面与调查水文。

3.4 对选择山区路径的要求

(1) 尽量将陡坡、滑坡、稳定性较差的岩堆、悬崖、崩塌、卡斯特溶洞、泥石流等欠佳的地质和地段避开。

(2) 线路交叉于山脊时, 应该经由山鞍通过。当线路沿着山麓通过时, 要尤其注意其排水沟的位置, 尽可能的一档通过。线路尽量不沿着山坡的走向, 以免增加杆高或着杆位。

(3) 要防止沿着山区的干河沟上架线。如果有必要, 应将杆位设在不会受到冲刷的最高的洪水位之上。

(4) 尤其重视交通方面的问题、施工、运行和维护的条件。

3.5 矿区选线的要求

在行进矿区时线路应尽可能将矿区避开, 或者少压矿带。如果线路必须架设在煤田等矿区上时, 应该考虑架设在煤田断线或者境界线上, 以方便于安全煤柱的共用。如果没有可利用的断层线或者境界线时, 则架设时应尽量垂直于煤田的走向, 将经由煤田线段的长度缩短。架设送电线路于矿区煤田领域内时, 尽量分开架设两回线路或者使其保留适当的距离, 防止一起遭遇沉陷的影响。

3.6 线路经过多气象区选线的要求

因为大多数输电线路地处于山地, 植物茂盛、地貌繁复, 云南同时是高海拔区, 故经常发生一条线路经过多气象区的现象。为了达到使线路安全可靠且节省投资的目的, 进行路径选择时应尽可能防止反复越过气象条件恶劣区域。如果条件许可, 应尽可能选用气象条件较优地区的等高线沿地势走线, 确实需要从气象条件恶劣地区穿越的, 于符合规范规定的同时应该尽可能将穿越长度缩短。

3.7 严重覆冰地区选线的要求

(1) 避免通过严重的覆冰地带, 对已有植物、线路等的覆冰类型及其情况 (冰厚、突变范围) 、雪崩地段、时令风向进行认真地调查。

(2) 谨防出现严重的结冰现象, 避免接近湖泊并且于结冰时令的下风向侧通过。

(3) 避免大档距产生, 避免线路经过山峰附近迎风面侧。

(4) 注意交通运输情况, 尽可能创建维护抢修的方便条件。

4 结束语

工作人员应在确保线路设计安全可靠的前提下, 综合考虑线路工程的经济造价、施工条件及日后的运行维护等因素, 慎重对待, 选出最佳路径方案, 才能满足建设坚强电网的要求, 才能开创工程设计“技术先进、安全合理”的全新局面。

摘要:输电线路的设计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线路路径的选择。这就需要在保障用电的同时保证输电过程的安全有效, 本文主要探讨了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原则、重要性及技术要求。

关键词:输电线路设计,线路路径,原则,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1]李铁军.浅谈电力线路设计路径的选择与定位[J].宁夏电力, 2006.

[2]张明阳.浅谈电力线路工程设计中路径方案的选定[J].电力与水利建设, 2007.

韩国庆州旅游对河北旅游开发的启示 第8篇

一、河北与韩国庆州的人文旅游资源概述

河北目前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60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8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648项, 其中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32项, 总数位居全国前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5座,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村) 13个,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村) 34个;河北境内包括山海关段长城、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清东陵及清西陵等三项世界文化遗产。

庆州是韩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王国新罗都城, 当前拥有国家级文化遗产217处, 道级文化遗产99处, 文化遗产指定保护地区44.9 km2, 占全市面积的3.4%。石窟庵和佛国寺、庆州历史遗迹、良洞村还先后于1995年、2000年、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人文资源开发经验值得河北旅游业借鉴。

二、庆州旅游热对河北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启示

1. 合理完善规划, 确保资源充分开发

年, 庆州市开始实施《庆州观光开发综合计划》, 以城市外廓区域开发为主, 投入资金1164亿韩元, 划定了吐含山、南山等13个历史遗迹区, 逐步进行修复, 并筹备建设以文化休闲为主的普门观光团地。1980年代, 为配合亚运会与奥运会, 庆州重点进行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2007年, 《庆州历史文化城市》对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观光与经营进行了综合筹划。历届政府对城市及人文资源的规划开发使庆州这座散发着深沉厚重气息的古老都市展露光辉, 成为一座历史文化与现代尖端科学相融的国际性历史文化旅游城市。河北省人文旅游资源数量多, 分布广, 城市面临资源整合、历史与时代融合等问题。河北环抱京津, 自古京畿要地产生的精神风貌、汉民族与北方各少数民族融合的生活风情, 使河北将与京、津、辽、鲁通力合作, 依据《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至2020年建成具有完善的旅游载体资源、旅游配套设施、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我国北方最大的旅游合作区域。河北各市县还有遗迹遗址、民俗活动等众多人文资源有待统筹规划。全面对各地资源发现、统计并分析其特点, 对已开发的资源分析利用程度和保护措施, 建立电子档案, 统一规划并分阶段开发, 已势在必行。

2. 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 夯实景观文化底蕴

20世纪60年代, 为落实《文化财保护法》, 韩国成立了文化遗产委员会和文化遗产研究所, 审议确立了文化保护项目。《城市规划法》《建筑法》《古都保存法》的先后颁布为保护古遗迹和古建筑等提供了依据。“端午祭”“越冬泡菜”的申遗成功让世人看到了韩国对无形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视。2011年6月起,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有法可依;2013年8月, 《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的出台加强了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河北文化遗产保护与修缮工作虽然一直稳步推进, 但仍有正定古城风貌恢复、保定古城墙保护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对河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应落实到基层。地方政府设置财政预算, 建立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培养专门人才,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影视剧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本地民众浓厚的文化归属感, 以形成政府为主导, 民间组织与民众自觉维护的机制。还要深入挖掘整理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 比如, 保定山水的丰盈灵秀与尧帝故里、满城汉墓、宋三陵、清西陵的帝王之气, 邯郸丛台遗址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易县易水与荆轲刺秦的慷慨胸怀、北戴河鸽子窝与名人文化、涉县娲皇宫与中华民族根祖文化及北齐盛行的佛学石刻艺术等。夯实景观的文化基础, 有助于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氛围, 促进河北旅游发展。

3. 实施积极营销策略, 提高景观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 庆州市通过不断开发各种节日庆典活动, 形成新的旅游资源;每年定期举办文化观光庆典, 通过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举办发布会吸引游客。从1月到12月, 正月十五民俗活动、樱花马拉松大会、普门露天国乐演出、凤凰台音乐广场、花郎文化节、韩流梦幻庆典、新罗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 令人目不暇接。河北利用传统人文活动资源发展现代节庆, 已打造出张北草原音乐节、南戴河中华荷园爱情节、承德避暑山庄荷花节、云梦山泼水节等活动, 还开通了河北旅游虚拟体验网、河北旅游资讯网快速直接地传播旅游讯息。现代节庆通过与传统民间习俗的完美融合, 极大地丰富人文旅游资源, 洋溢着浓郁的地域文化风情, 要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准确解读上。传统的七夕更注重女子的乞巧、乞福, 如今每逢七夕, 各地也将男子一并纳入过节的范畴, 举办多姿多彩的东方爱情节庆祝活动, 乞巧节成了爱情节, 还可融入传统元宵节女子夜游观灯、与情人相会功能。

4. 区分好客源, 打造精品游和休闲游项目

韩国旅游业独具匠心地针对不同游客开发特色主题项目。比如, 面向公务人员的新村运动探访和产业观光、面向爱美及养生人士的医疗特辑、面向韩剧迷的韩剧外景地体验、面向老人的绿色生态游, 甚至还专门面向转机人士推出机场周边城市游, 迎合了游客心理。当前河北客源市场定位为“紧扣京津、稳抓省内、拓展周边、放眼全国”。对河北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在确立“诚义燕赵、胜境河北”这一整体旅游品牌形象基础上, 依据不同年龄、职业、爱好、居住地等因素对游客整体进行区划, 准确把握每个群体特有的旅游心理和倾向, 做到有的放矢。对京津、周边及全国的游客着重打磨高品质经典的精品游项目, 对省内游客在此基础上重点打造更为随意舒适的休闲旅游项目, 并通过精品游的成功吸引京津等近距离游客, 让他们在双休日及小假期参与到休闲游项目中来, 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 摆脱经典景观缺乏回头客的尴尬现状。

5. 旅游商品开发应富含地域文化色彩

庆州非常注重旅游商品开发, 拥有很多浓缩地方民俗风情的特色纪念品。比如, 模造银盏以皇南大塚出土的第627号宝物银盏为模型而制作;仿制金冠再现了出土于天马冢的第188号国宝金冠的威严;以新罗风貌为摹本设计的领带面料, 既具古风又具现代感, 高档大气;口感绵软1939年产于皇南洞的皇南面包, 是游客必买的点心;庆州法酒沿用了新罗时代宫廷秘方;农产品的共同品牌是“尼师今”等。借鉴庆州经验, 河北应根据当地文化背景, 在产品款式、制作工艺、选材、包装设计上精心打磨, 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独一无二的纪念品, 创造品牌价值。比如, 白洋淀芦苇制品取材于本地盛产的芦苇, 色彩光亮、质地柔韧, 可结合当地红色文化精神传承, 制作精美天然、造型各异的反映淳朴民风、革命故事以及纯美风景为主题的芦苇画、芦苇编织品等。

摘要:韩国庆州通过合理规划、保护本土文化、实施积极营销策略、区分客源打造主题游、夯实文化底蕴等一系列措施, 把庆州打造成世界文化历史名城, 对河北旅游有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庆州市,河北省,人文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名城,开发

参考文献

[1]刘金柱.河北省遗迹旅游的文化追思[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2]周凯, 方振武.韩国旅游形象电视广告传播策略研究[J].当代传播, 2010 (5) .

[3]从佳琦.河北旅游文化品牌打造及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 2013 (29) .

旅游线路的设计开发 第9篇

洪湖市地处江汉平原东南端, 有水产之都之称, 以德炎小龙虾、洪湖清水大闸蟹为代表的洪湖水产名牌在国内外市场都颇具名气, 水产业为当地农民提供了65%以上的纯收入, 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 而相对而言, 目前, 洪湖地区的工业基础仍比较薄弱, 与已经划入武汉城市发展圈的其他近邻地区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加之其尤为脆弱的湿地环境也给其工业的发展增加了难度。 但另一方面, 该独特的湿地自然景观却形成了本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不可或缺的旅游观光资源, 同时, 著名的老革命根据地也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笔者循着文人的笔迹、革命的进程, 到碧波荡漾的二百里洪湖感受过“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豪迈情怀;到红色底蕴浓厚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回忆过那些热血战场;到现已成林的赤壁古战场领略过三国时期的荆楚古韵……经过亲身的游玩体验发现该地区整体经济比较落后但却具有全方位开发旅游经济的显著优势。

那么, 如何将这些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呢? 本文试图运用旅游线路的思路根据洪湖地区现阶段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对该地区的各个旅游景区之间、各景区内部景点之间进行再次规划连接, 以突出各景区的观赏主题、保护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创造旅游经济的增长点,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相得益彰的理想局面。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旅游经济的概念及经济意义

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前提, 以商品经济为基础, 反映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按照各自利益而发生经济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它是一种集交通、住宿、购物、娱乐、生活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较高的休闲活动之一,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 这类活动进行得愈加频繁, 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类较为独立的经济产业。 作为朝阳产业, 旅游业还具有很大的经济增长空间, 伴随着不同气候、不同地貌、不同风俗等具有区域独特性旅游产品开发的是不断增长的当地经济收入, 并且与发展工业相比作为旅游观光对于自然资源、生态条件的破坏性更小, 更具发展的持续性。

2.2 旅游线路及其设计的相关概念

从旅游产品的角度出发, 旅游线路是由旅游经营者或旅游管理机构向旅游者或潜在的旅游者推销的无形旅游产品;从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的角度出发, 旅游线路是指旅游规划或管理部门为方便旅游者游览而在旅游目的地的景区、景点内规划和设计的游览线路。 陈启跃 (2003) 认为旅游线路就是旅游者在游玩过程中的运动轨迹。 这个概括相对明了简洁。

旅游线路设计则是指旅游经营部门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内容所进行的时间和空间安排。 一个条好的旅游路线设计对于旅客和开发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设计时众多学者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和应考虑到的隐性要素。 吴人韦 (1999) 提出了区间协作的原则;阎友兵 (2004) 认为应坚持需求导向原则、特色突出原则、时间安排合理原则、空间安排合理原则、等价原则;李晓军 (2004) 提出了翻新式、新景式、多点式等七种旅游线路创新的方法。 楚义芳 (2002) 指出必须将旅游吸引物 (旅游价值) 、旅游可达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旅游成本等考虑进来。 王听 (2002) 则认为旅游线路设计还应包括旅游服务因子等。

3 洪湖旅游经济开发和路线规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洪湖市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目前洪湖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既有原生态的自然资源, 又有研究价值高的红色旅游资源, 还有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

洪湖市位于东经113°07′~114°05′, 北纬29°39′~30°02′之间, 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四季分明, 降水丰沛主要集中在夏季, 河网密集, 气候适宜, 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保持了动植物的多样性。 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成就了洪湖“万亩荷花, 十里飘香”“洪湖野鸭, 群舞飞翔”的洪湖自然风光:现已开发的旅游资源有稀世珍宝白鳍豚, 经科学测探, 长江洪湖新滩至螺山段长为135.5km的河道内共有白鳍豚100 多头;群舞飞翔的观鸟道, 是一条长千余米的观鸟步道, 目前在该岛上不仅可以观赏到大雁、鸳鸯等一般的飞禽, 而且还可以遇见天鹅、白鹳等稀有物种;洪湖之珠茶坛岛, 四面环水, 环境优雅, 清新自然, 是都市人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瞿家湾以前就是湖北省内的一条长200m、宽3m的明清古街, 街道还保留了许多旧时使用过的农具等古老物件, 有着较为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该处又作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中共湘鄂西分局、湘鄂西省委会、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等机关设于此处, 现今仍有39 处保留完好, 还存有湘鄂西烈士革命陵园及烈士纪念碑、烈士祠、贺龙元帅的铜像等红色印记, 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革命旧址群。

3.2 旅游线路设计在洪湖市旅游业中运用的现状

目前, 洪湖各个旅游景区内部已经基本形成了单个景区内的游览线路。 洪湖蓝田旅游风景区以原生态的洪湖自然风貌和特色鲜明的人文景观为依托, 构造了一条以古 (明清文化) 、老 (革命老区) 、水 (水乡特色) 、新 (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为特征的旅游线路, 旨在最大限度地显现洪湖之美, 彰显红色文化, 颂扬革命情怀。 同时还创新游览玩赏形式, 打造独具特色的洪湖旅游产品。 乌林镇的洪湖夕悦·半岛则更符合现代审美, 将现代建筑融入自然, 打造了一处现代人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除了以上两大旅游综合景区以外, 分布在洪湖市区内的著名革命遗址襄南公学旧址、路易·艾黎旧居、洪湖会堂、贺龙广场以及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历史人文景观, 两两相隔的距离除了博物馆稍远外, 其他的都在500m左右, 具有极高的集中程度。 最后, 由于洪湖市地处湖北湖南两省的交界处, 既与三国赤壁古战场仅有一江之隔, 又和岳阳古楼相望于洞庭, 还同古城荆州血脉相连。 在设计洪湖旅游线路时, 各旅游经营公司往往会不失时机地将一些境外的旅游景点设计其中, 使境内境外各景点相互照应, 充实游客的游览内容, 丰富游客的玩赏形式, 以提高旅游景点的吸引力。

3.3 洪湖市旅游开发线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洪湖对旅游业在整个地区的战略定位并不明确, 一直没有被放在经济发展核心的位置。 在这样的条件下, 地方旅游资源一直得不到合理开发和规划, 于是在旅游线路设计方面也没有经过精心规划, 不能充分发挥旅游产品的潜力。

其次, 景区与景区间的道路交通还不够通畅。 一方面, 洪湖市目前还没有铁路通过境内, 唯一一条与境外相连的高速公路建在距离市区约63.6km的新滩镇, 这极大地影响了对外宣传和进境游览;另一方面, 洪湖境内的道路在规划过程中忽视了各旅游景区的道路状况。 例如, 从洪湖市区到蓝田生态旅游景区要经由S214 省道后从峰口路段转到原泄洪分区江堤 (堤上为土路, 限制通行) 上行驶都要花费2 个多小时, 不仅时间长, 而且路况也不好。

再次, 景区内游览线路上的基础公共设施不健全。 在洪湖境内的大多数景区我们将会发现, 其中供游客中途休息的桌椅板凳都十分稀少并且有许多都已损坏, 景区提供的餐饮服务不仅价格很高而且质量也不好。

最后, 从整体看洪湖市内的景区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连接, 景区与景区之间很少进行交流, 也很好和区域外相近景区联合开发, 形成了各自为政的格局。 而且, 由于该区内的景区多推出以水和乡村风光为主题的旅游, 加之各景区之间缺乏交流, 这就导致了各个景区的旅游产品趋同的情况特别严重。

4 解决对策

综上所述, 在调整洪湖旅游线路时应该在把握线路设计原则的基础上, 即坚持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市场原则, 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原则, 坚持生态效益原则, 坚持区域网络配套原则, 坚持推陈出新原则, 坚持旅行安排的顺序与节奏适当的原则, 要因地制宜, 根据各景区的资源优势确定其发展的方向。

4.1 将旅游景点按空间距离合理分区, 创建特色旅游品牌

为避免区类相似旅游资源的恶性竞争, 可以按照旅游景点的空间距离和资源特色划分为以下三个区:A区是以洪湖蓝田风景区为中心的生态旅游园区, 包括的景点有洪湖生态风景区、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青龙寺。 B区是以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为中心的红色旅游景区, 包括的景点有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 襄南公学旧址以及路易·艾黎旧居等一群比较集中的革命文化、 物遗产;C区是以悦兮·半岛国际温泉度假村为中心的三国文化游览区, 景点有悦兮半岛国际温泉度假村、乌林古迹等 (如图1) 。

4.2 找准景区独特看点, 进行路线规划

4.2.1 对洪湖蓝田生态旅游风景区进行除旧革新。 对于洪湖蓝田生态旅游风景区 (以下简称A区) , 由于其开发较早, 现已设置了观荷桥、莲花源、观音莲台、荷花仙子、百米观荷长廊等数十处自然景点, 而且还包含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瞿家湾革命根据地旧址一处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历史人文景观。 但多年的使用该区内的许多基础设施包括观荷长廊的木桥、 连接湖心小岛的水上索桥等都已损坏不能继续使用。而且随着该区常驻人口的迅速膨胀, 当地政府采取了填湖造陆的方式来缓解人地矛盾, 湖面急剧萎缩, 这就给洪湖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发造成极大影响。 因此该区在旅游路线的设计上, 应加强对基础设施维护方面的投入, 并应本着回归自然的原则将景区内可以生态化的设施尽量用自然物品来代替, 创新旅游产品的观赏、游玩形式, 保持旅游产品的生命力, 最后还要注意控制人口增长带来的负面效应, 打造出水乡文化革命情的旅游印象。

4.2.2 对城中旅游区进行整体规划。 城中旅游区的大多数景点间距在500m左右, 可以产生很好的规模旅游效应, 但就目前来看, 现在保存和管理比较完善的景区只有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和处于市中心的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两处, 而且后者还不完全对外开放。 针对这些问题, 首先应停止对这些地方的现代化改造, 尽量维持好原状;其次要挖掘革命内涵, 将之与其他景区的相关遗产进行整合, 借以增加这些景区的观赏内容, 也可以扩大其他景区的影响力, 使红色概念贯穿于整个旅途之中;最后应着手串联线路的设计, 充分发挥景点的集群优势。 另外, 由于这些景点都集中在中心城区, 大部分的路程都可以通过步行来完成, 这一方面给城区道路以及道旁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商机。 沿江路是沿着江堤内侧向东西延伸的一条幽静的小道, 在大约沿路300m的范围内就分布有两个小景区, 那么就可以把此处构建为承接江堤内外风景和从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进入城中游玩的间歇点, 在这里设茶座、摆流水宴为游客补充给养, 还伴之以搭台唱戏、民间小游戏等休闲娱乐节目, 让游客品尝农家风味、体察乡俗民情。 等到休息好以后再带着游客们从沿河东路一路观赏洪湖境内的一条较长的河流———内荆河, 然后经过赤卫路到达贯穿洪湖整个中心城区的宏伟南路, 这条路上遍布着具有浓郁都市气息的各种商店, 是洪湖市最繁华的一条街, 与江边宁静自然的景象形成极大的反差, 但是这可能对看惯了城市生活的游客没有吸引力, 甚至会有些厌烦。 所以这就需要对这条道路进行适度的调整使该城市表现的气质统一起来, 在保留历史气息的基础上来进行商业的开发, 从而让游客从都市生活中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情怀。

4.2.3 对乌林温泉度假区进行合理定位。 悦兮·半岛国际温泉度假村是洪湖市正在重点打造的景区, 该区拥有很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其资源之间却存在着巨大的内在差异性:一方面悦兮·半岛国际温泉度假村是以天然温泉为核心资源来发展休闲、养生等一系列亲近自然的旅游活动;另一方面乌林古迹等景点则是以开发历史遗迹来发展亲人文的旅游活动。 所以在该区旅游线路的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同类型景点间的衔接, 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景点的吸引力。 这样, 首先可以带领游客参观三国战场的遗址, 感受古老而又沧桑的三国文化;然后进入到悦兮·半岛国际温泉度假村中享受温泉水的滋润, 或者有条件的游客可以要求其它附加的养生理疗服务, 释放工作的压力或缓解前面游览的疲惫;最后漫步在乡间小路上, 呼吸清新自然的空气, 抑或去农家品尝乡野风味, 抑或返回度假村享受中西大餐, 将悠闲淳朴的农家生活印刻在旅游者的心中。

4.3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实行区内外联合开发

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 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洪湖旅游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道路的不畅通更是让洪湖市旅游业寸步难行。 因而, 除了在设计中应注意交通的可行性外, 还应该加强对道路建设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 例如, 虽然B景区与C景区的距离较近, 但从A景区到B景区则要沿着洪湖的外围绕一个很大的圈, 这就阻碍了区域旅游资源有效的总体整合, 若是加强了基础设施道路建设, 那么就可以在道路设施完善的基础上将这3 个景区有序地联系在一起, 使不同景区相互映衬, 融合这些景区中不同类型的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 使之统一于“生态洪湖, 红色之都”的旅游印象中来。 最后, 道路的畅通还可以方便各个景点与相邻地区的景区进行合作, 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利用, 如赤壁古战场与境内C景区恰好隔江相对, 这也正好弥补了该景区旅游资源不知名的缺陷, 因而可以加大与赤壁古战场管理者的沟通, 同步进行开发, 共同打造长江沿岸生态与红色相融合的旅游观光点;另外, 蓝田生态旅游风景区还可加强与洞庭湖区的交流和沟通, 一方面可以借助该景点的名气来宣传洪湖市的旅游业, 另一方面也可与之共同构建洞庭湖区及沿湖地区的生态旅游业, 创造出发挥旅游资源聚集优势的条件, 推动本市旅游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除此之外, 按照游客出游的目的、预留时间的长短、偏好的景观类型以及目前的身体状况等因素为不同的游客量身打造最适合的精品旅游线路也是为洪湖旅游业发展积累游客资源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祥.海南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 2012.

[2]陈启跃.旅游者对旅游线路的选择[J].镇江高专学报, 2003, 16 (2) :47-49.

[3]吴人韦.论旅游规划的性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9, 15 (4) :50-54.

[4]阎友兵.旅游景区经营权的转让[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6) :131-148.

[5]楚义芳.关于旅游线路设计的初步研究[J].旅游学刊, 1992, 7 (2) :9-13.

旅游线路的设计开发 第10篇

关键词:体验旅游;沙漠旅游

1、体验旅游的产品特征及内涵

1.1体验旅游内涵

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体验,是对新奇景物、不同环境的亲身感受。所谓的体验旅游,就是以满足人们“求奇、求乐、求知、求新”等根本的游憩需要为目的,规划设计出来的游线、景观。通过亲身参与的多种旅游活动,人对不同景观感受、触动,给游人身心带来丰富多样的体验感受[1]。在当今体验经济的时代下,这种注重人的体验的旅游方式,势必是未来游憩观光的发展趋势。也是一个项目能否生存发展下去的关键之一。

1.2体验旅游产品特征

体验旅游产品主要特征为:①互动性。在体验旅游中,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以往被动地接受旅游企业的诱导和安排,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将自己融入其中。从一个观众转变为一个“演员”,与其他“演员”一起参与互动,保护旅游生态环境,与当地居民一起进行民俗文化交流。②情感性。在认知反应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感,旅游体验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认知反应,旅游活动就是游客对旅游产品在心理和情感上的体验[2]。就会产生一种积极肯定的情感,当旅游产品与旅游者的兴趣或心境相符合时,表现为难忘、愉悦的一次经历。③个性化。体验就是以服务为舞台,围绕一个鲜活生动的主题引领消费者进入一个精心营造好的场景,以商品为道具,让其通过亲身的参与获得愉快的经历,留下难忘的茴忆。

2、沙漠旅游体验产品的类型

依据国内外学者将体验分为5种类型[3],体验旅游内容可归纳为:①娱乐体验是通过旅游者参与各类活动而获得精神和身体刺激后的愉悦体验,诸如穿越沙漠峡谷、滑冰滑雪、攀岩滑翔、沙漠汽车拉力赛等。②审美体验是旅游者最主要的愉悦身心的体验之一。粗犷的戈壁、浩瀚的草原、变幻莫测的亚丹地貌,充满诗情的胡杨林等都会给旅游者带来对美的认可和感受。③教育体验在旅游中一般表现为无意识学习,属于伴随体验。“风吹草低见牛羊”不到敕勒川难以想象的壮美景象,不站在地形比敦煌绿洲高近百米的莫高窟,难以准确领悟“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恢宏、苍凉的意境。④移情体验是在某些历史场景或影视中的画面、人物、故事等的发生地点得到印证时产生的快乐,也包括给予亲朋好友或同事炫耀时的满足感。⑤逃避体验主要表现在时空范围上。无论主动的避还是被动的吸引而离开城市,在特殊环境中获得一份灵静的体会,人们都可以真正远离快节奏的生活涣境。

3、阿拉善盟悦禾生态示范园旅游规划

3.1规划范围

阿拉善盟悦禾生态示范园位于阿拉善盟左旗境内、黄河西岸,东与乌海机场隔河相望,规划面积344公顷(5174亩)。

3.2规划理念

以“时光隧道”为主题,展示乌兰布和沙漠的前世今生,展现大河与大漠并存的梦幻景观,沙与水是一对昨日的情人,今日相依。运用项目区沙水并存的奇特景观体现空间、时间的转换。其主题定位为:

寻找乌兰布和的前世今生

3.3规划分区及产品设计

分为五个区:阿吉奈综合服务中心、寻找那达慕、额勒苏之旅、永恒的乌兰布和及漠北大驿。

其中阿吉奈综合服务中心、寻找那达慕为乌兰布和的前世;

额勒苏之旅为乌兰布和的今生;

永恒的乌兰布和漠北大驿为乌兰布和的未来。

3.3.1阿吉奈综合服务中心

是规划区的主入口,打造良好的入口景观形象,为规划区后续旅游项目的开展拉开序幕。

阿吉奈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800㎡,展示黄河独特的神韵,采用江南水乡建筑风格,白墙、黑瓦,优雅别致,整个建筑融于沙山碧水之间,打造水乡特色的游客服务中心。该服务中心集展览展示、购物、信息咨询、游客休憩、医疗服务,游客投诉等多功能于一体,按国家4A级标准配备。

阿吉奈广场:阿吉奈广场占地面积2000㎡,广场中间引入跌水景观,周围可引入纵横交错的浅水网,展示江南风情,在景观布置方面,广场中心设置阿吉奈神马雕塑,将马鞍、马镫、马头琴等蒙古族的马文化元素融入广场中的铺装、景观坐凳、垃圾桶等景观元素中,同时将蒙古族的萨满教元素融入广场中,营造神秘的祭祀氛围。

3.3.2寻找那达慕

“那达慕”为游戏的意思,顾名思义其地块为设置很多游戏的场所。寻找那达慕主要设置儿童游憩项目,让孩子们去寻找梦中的那达慕:体验刺激、惊险的游戏,同时还有“医生、护士、银行家”等角色扮演项目。

大漠人家角色体验中心:大漠人家角色体验占地约64.7亩,中心建筑面积为400㎡,规划建设拟建7个场馆,主题场馆通过微缩的城市街道系统相连,街道上的景观按2/3比例建造。孩子们通过职业角色扮演体验“小鬼当家”的乐趣。

大漠水上乐园:占地面积145.6亩,水深0.3-1米。主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水上活动,主要有项目有捕鱼达人游戏、滑沙冲浪、魔法世界等项目。①捕鱼达人游戏:主要为体现童趣的捞鱼抓虾、趣味垂钓等活动。②滑沙冲浪:规划面积为10亩,水深1米,利用天然的沙丘,将沙丘和水池相连。乘客从15米高的沙丘平台上开始冲坡,分别通过120米开敞滑道和时空穿梭滑道,带给游客惊险刺激的经历和乐趣。③魔法世界:规划面积为60亩,水深30公分,池内有压水板、手摇转盘、戏水叠流池、水帘隧道、淋水秋千、螺旋滑梯、大翻斗、手控喷枪等特别适合少年儿童游玩的水上娱乐项目。

小动物乐园:小动物乐园占地面积97.1亩,其中动物表演场馆200㎡。不仅可以观看小动物表演,而且可以参与体验愤怒小鸟的游戏。①观赏类:饲养牛、马、驴、羊、猴、狗、鸡、鸭、鹅等农家动物,游客能近距离参与喂养、拍照。还可以观看大笨猪花式跳水、小猪跳水、山羊走钢丝、斗鸡、赛鸭、小猴抬轿子、农家五禽戏。②体验类:体验愤怒的小鸟。在乐园的一个竖起1米多高的巨型箭弓,用木头搭建数米高的高大城堡,并放置了好看猪气球,玩家可以用箭弓将小鸟玩偶射向城堡里的黄皮猪,体验“挑战过关”的激情感。参与试玩的游客表示,现实版游戏让人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缓解,有效放松了职场压力。

nlc202309041648

生态马场:生态马场占地面积130亩,其中建筑面积100㎡。以马术时尚运动为主题,打造生态跑马场。成年游客骑大马,青少年骑小马驹,一家人共同体验草原驰骋的乐趣,感受“马背上的民族”情感。

3.3.3额勒苏之旅

“额勒苏“即沙漠的意思,依托规划区大漠风光的资源优势,规划沙漠极限运动项目和沙海观光项目,重点发展沙漠娱乐与探险,营造融自然外貌、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沙漠生态旅游区的思路。

额勒苏极限运动营:面积为178亩,主要依托规划区大漠风光的资源优势,规划沙漠极限运动项目,让游客体验沙漠运动的惊险与刺激。规划建设 :①沙漠冲浪——就是滑沙。游客从坡度较大的沙山上滑下,沙花飞溅,如从天降。②沙漠卡丁车将带你在沙漠中穿越层层障碍,挑战自我!③沙漠徒步——在配备专业人员、食物、水等设施的基础上,由驼队带领,到沙漠深处行走,让游客体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优美景象。

3.3.4永恒的乌兰布和

碱蓬的红色海洋、沙滩浴场、沙雕乐园、青色别墅群等组成乌兰布和沙漠上最壮观的红海景观。到了冬季,碱蓬收割后又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冰上世界,使乌兰布和不再有冬天的沉寂。

红海沙滩浴场:面积为234.6亩。是为沙疗患者提供医疗咨询、治疗、疗养及食宿的专门机构。分为室外、室内沙疗两部分。室外主要为露天沙滩浴场;室内疗养主要采用传统的中医理疗技术,结合五行养生来共同打造。

时光风情馆:时光风情馆建筑面积4000㎡,主要展示从粗犷的漠北风光到婉约的江南风光。风情馆中的植物、装饰形态及陈设等物件都应围绕江南风光演绎,无论外形、色彩、材质还是内容,都要以能烘托江南主题氛围为原则。建设内容有:

①时光生态主题餐厅:时光生态主题餐厅面积2000㎡,设置江南十景主题餐厅,分别为“小桥卧波、奇石荟萃、翠堤春柳、出水芙蓉、鱼米之乡、三潭映月、荷塘花岛、江南竹韵、学书兰亭、吴音袅袅”等江南十景。规划餐位为200个左右,餐厅的包间与十大主题相对应,让游客感受浓浓的江南气息。②天下大藏园:主要用于展览奇花异石、名贵花卉、盆景假山、名家名画等艺术品展览售卖。③康体运动:设置网球馆、壁球馆、游泳馆、羽毛球馆、兵乓球馆、拳击馆、健身房等运动场地等。④温泉SPA理疗中心是由一个大型的温泉SPA馆和多个散布的SPA房组成,SPA馆内设置温泉洗浴中心和按摩中心,SPA房散布在SPA馆的四周,每间SPA房内设置二张按摩床、露天温泉按摩池、露天淋浴设备等,提供完善的SPA 服务,包括身体清洁、护肤及脸部保养、皇家泰式按摩、芳香按摩、欧洲按摩及夏威夷式按摩等,另设置美容沙龙及现代化健身中心。

碱蓬红海滩:碱蓬红海滩占地面积404.5亩,此区域通过人工湖泊的开挖、碱蓬草景观的营造,为游客提供一个观景赏景的好去处。

院士工作站:规划建设北方四合院建筑风格的别墅区,是科研专家的起居场所。

沙雕乐园:沙雕乐园面积为80.9亩。打造阿拉善盟最大的沙雕基地。①沙雕作品展:错落展示一组民族英雄雕塑,面积为50亩。游客在游览自然风光的同时,更好地了解这个骁勇民族的民族精神,历史文化。②游客体验需求:提供游客自己玩沙、治沙、沙瓶画制作的场地和活动。开展一年一度的阿拉善沙雕文化艺术节,扩大基地的影响力。

3.3.5漠北大驿

依托沙漠风光,同时利用项目区地下水位较浅的优势营造湿地风光,形成沙与水的交融。重点发展旅游度假、休闲养生。漠北大驿—乌兰布和沙漠上唯一的主题酒店。

沙漠财富城堡:设地下城堡,城堡占地24.3亩,由八个密室和一条地下长廊组成,策划的项目主要有密室逃脱、密室寻宝和财富托管。策划项目有:①密室逃脱:将成人玩家关在一间密闭的房间中,主持人讲述故事背景——玩家领悟主题,观察环境——玩家开始探寻搜索,找到有用线索——根据线索找到答案或者机关--解答所有题目,逃出房间。②密室寻宝:以益智游戏、密室闯关、亲子互动为特点,由1个宝藏室和5个主题房间组成,通过答题闯关来实现寻宝的最终目的。③财富托管:选取一个房间,为托管室,主要保存先辈遗留下来的“宝物”——如存款条、家训或是家族秘密等等,托管人交由财富中心保管,依据保管的时间(五年、十年、二十年或更久)和财富的价值大小而缴纳不同的保管费,待保管时间到期,由保管人移交给后辈。

漠北大驿主题酒店:漠北大驿主题酒店建筑面积4000㎡,规划三层,餐饮、会议、娱乐、住宿等一体。建筑以当地裙楼为特色,融入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凸显水生态景观,内部设计务求还原蒙古传统人居风貌,带给游客新鲜的蒙古人居生活体验。漠北大驿酒店背靠沙山、前有流水,依山傍水,景观奇特优美。为游客提供阿拉善盟独有的景观世界,让游客在此找到心灵的住所。

4、结语

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经历,而是希望从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等全方位的深度参与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因此这对旅游开发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阿拉善盟悦禾生态示范园规划为例,对沙漠深度体验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策划,希望对同类型的旅游景区产品开发设计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仁浩.浅析体验经济时代的主题公园开发[J].时代经贸,2007,5(5):145-146.

[2]赵岚.关于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4)B57-58.

[3] 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0-118.

旅游线路的设计开发 第11篇

海南有种类齐全的本土文化旅游产品, 但在开发途径、开发模式以及开发的广度、深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文化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亟待构建。目前,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 如何正确认识海南的本土文化旅游资源, 并将资源优势转化成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海南本土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分析

1.1 海南本土文化资源分析

海南本土文化是指在海南区域范围内土生土长的以及经过一定时间深度沉淀的外来文化海南化的人文资源和现象。其涉及人文的各个层面和领域, 主要有历史文化、南洋文化、贬官文化、民族文化、风情文化、艺术文化等。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 18972—2003) 的分类方法, 将海南旅游资源要素实体划分为480处。其中, 本土文化旅游资源拥有4个主类, 15个亚类, 70个基本类。在资源要素中, 遗址遗迹类22个, 占4.53%;旅游商品类25个, 占5.21%;人文活动景观类45个, 占9.38%;旅游建筑及设施类142个 (含在建) , 占29.58%。人文旅游资源有234个单体。

由此可知, 海南本土文化旅游资源在构成上, 占海南旅游资源总量的49.39%, 涵盖了国家标准人文类的主类和亚类的全部, 表明海南旅游资源拥有丰富的本土文化内涵, 适合发展本土文化旅游。

1.2 海南本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

本土旅游文化产品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承袭性、变异性、多元性、交融性等特点, 如何在保护和继承中实现开发, 在开发中进行保护和继承, 对海南国际旅游建设过程中的本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 截至2009年年底, 国家旅游局对海南本土文化旅游产品的景点景区进行的星级评定共16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1处, 省级87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人;本土节庆活动7项。

通过对海南本土文化资源禀赋和开发现状分析发现, 海南本土文化旅游产品种类齐全、内涵丰富高、独特性强。但是, 总体而言, 海南的本土文化旅游产品相对等级较低, 独立型旅游产品单体规模小, 集合型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 以及疏密度差等。海南本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力度远远不够, 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群组合, 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

从文化结构上看, 本土文化结构中的精神文化层的人文性没有积极转化为物质文化, 本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出现断层, 加之海南对文化物质层的保护措施不尽合理, 使得海南给外人留下“文化沙漠”之感。

从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属性层面看, 国内学者从文化的审美角度出发, 将文化资源属性划分为3个层次:静态文化层、动态文化层和抽象文化层。由于文化旅游购买者对文化旅游的需求层面和认知层面的提高, 人们对文化旅游需求的价值理念正在发生转变。同时, 由于文化旅游具有变异性和交融性, 使人们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文化价值取向, 这就是生态文化旅游。生态文化的属性是人本文化, 是人性意识与文化实体相和谐的文化。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是在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 立足于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 尊重文化的自然性和自然的人文性, 实现游客、资源、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三者相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旅游产品。其具有等级高、文化生态可塑性强、景观资源生态好、旅游服务及设施全等特点。

2 海南本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2.1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国内外学者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 从不同的观察视角, 对文化旅游产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开发模式。通过分析研究, 笔者从单项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表现形式和其空间组合方式两个角度对这些模式进行归类, 构建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二维模式矩阵, 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 为海南本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合适的模式选择。

2.1.1 单项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依据文化旅游产品的经营时间可划分为:

模式一:短期表现型开发模式。即对特定时空范围内的特定文化资源或文化现象进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模式。例如, 著名的三亚国际婚庆节和海南自行车环岛赛都只是在一年当中的某一天或某一段时间开展, 因此, 作为文化旅游产品, 其影响力具有一定的时空局限性, 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其短期带来的效益。

模式二:持续经营型开发模式。即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可持续发展的且在其生命周期内保持不间断运营的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对于大部分人文景观来说, 以三亚南山佛教文化苑为例, 一旦其投入运营, 即使会有淡旺季之分, 若无特殊情况, 都会持续向旅游者开放。

依据人文旅游产品开发的深度和表现形式可划分为:

模式一:历史复原型开发模式。即对一些由于自然力作用或人为破坏而失去现存文化载体的人文旅游资源, 使用现代科学技术, 进行物化复原的一种开发模式。对于某些文化旅游资源, 例如, 海南省海口市骑楼街, 其旧貌已经遭到很大的人为破坏, 为了重新营造其历史文化氛围, 可以借鉴苏州城市老区规划策略, 专门打造一条独具特色的骑楼街, 在修葺完善其历史原貌的基础上, 巧妙地嵌入现代商业。

模式二:直接利用型开发模式。即直接把现实的文化旅游资源, 在保持其原貌的基础上, 开发成旅游产品, 并提供必备的旅游基础设施的开发模式。例如, 位于琼山市和文昌市交界处的海底村庄, 具有极大的历史纪念意义。尽管其历经沧海桑田, 却古貌犹存, 无须进行人工复原, 只需提供必备的游览工具, 并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模式三:精品开发模式。即在文化旅游产品中, 优先考虑有特色价值的文化资源, 进行有重点、有层次、有规划地开发的模式。例如, 位于海南省保亭县边境的呀诺达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 其生态文化价值独特,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且与黎苗风情寨相毗邻, 需要进行有节奏、有层次的重点开发和保护。

2.1.2 组合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 各种人文旅游资源的特性、地理分布以及疏密程度具有较大差异, 因此, 对于不同区域、不同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要进行适时适地的开发。同时, 由于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 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之间以及相异的人文旅游资源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笔者提出以下三种基于空间组合的人文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模式一:“独”具特色型开发模式。在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实体中, 有部分可以单独开发成特色的旅游产品。这些人文旅游产品, 包括某些传统的节日节庆、主题性活动、文化遗址等, 如海南欢乐节、三月三以及海口会展博览会等。它们蕴涵着特殊的意义, 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且对其他的人文或自然旅游资源依赖较少, 不需要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联合开发。

模式二:人文景观与人文景观联合开发模式。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 可能会存在多种相异的文化旅游资源, 该种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就是要对这些人文旅游资源进行有机融合, 从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辅助的区域文化旅游系统, 实现区域整体的利益最大化。例如, 海南省儋州故城, 被誉为“诗对之乡”的中和镇, 其与白马井镇的伏波将军庙, 以及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千年古盐田三角相连、互相依托, 可以很好的构建成一个区域文化旅游圈。

模式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开发模式。即将相互依存的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资源进行协同开发, 在充分发挥文化独特性魅力的基础之上, 实现人文旅游产品和自然景观的相互交融、相互衬托。闻名遐迩的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坐落于博鳌水城, 周边由玉带滩环绕, 并与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相邻, 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融, 美不胜收。

2.2 海南本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选择

在对海南本土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 综合以上两个角度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通过对海南本土文化旅游产品进行研究, 构建了海南本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二维模式矩阵, 并为具有代表性的海南文化旅游产品提供了相应的模式选择。

3 海南本土文化旅游产品设计

在运用二维模式矩阵对海南本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进行模式选择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海南本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路径进行探究。

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是本土文化中重要的财产。发展民俗风情文化游可以优先考虑该文化氛围层的建设, 激发游客的消费购买心理。与此同时, 应促进资源地的统筹规划、科学管理, 打破行政壁垒, 积极整合区域优势资源, 共同开发黎苗风情游。在开发民俗风情游的过程中, 要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保护中实现发展。涉及的景点有:五指山黎寨自然村、海口南洋骑楼、兴隆亚洲风情园、五指山博物馆等。

3.1 异于中原文化的历史文化游

海南独特的区位条件决定了其历史地位和历史文化发展走向。流放天涯的贬官文化以及海南自身发展的历史轨迹进程等为海南留下了丰富的异于中原文化的边缘历史文化。可以积极加大对本土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采用“线”式产品开发设计方案, 将特定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旅游的优势资源进行实体联合开发, 构建海南本土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涉及的景点有五公祠、东坡书院、白马井镇、千年古盐田、崖州古城等。

3.2 民族情感归宿的红色文化游

“边界红旗二十三年不倒”的红色文化见证了海南人民浴血奋战的艰苦岁月, 是留在海南人民心中永不褪色的回忆。建立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就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其中, 红色娘子军是20世纪30年代初海南岛上出现的一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仅有的、有组织统一领导的、由纯女子组成的革命队伍, 是一座纪念中国妇女反抗剥削和压迫、争取民主和自由的历史丰碑。因此, 建立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发展琼海红色旅游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心灵沐浴回归的生态文化游

闹市的喧嚣、快速的生活节奏是社会真实的反映。海南可以利用本土生态文化条件加快产品的综合开发, 满足消费者需求, 充分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涉及的主要景点有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陵水南湾猴岛生态景区、分界洲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呀诺达热带雨林风景区等。

3.4 得天独厚的海洋文化游

海洋文化, 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 如海洋民俗、海洋考古、海洋信仰、与海洋有关的人文景观等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海南岛位于茫茫南海, 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 可以合理开发各种海洋旅游产品, 如海上帆船、海底探险以及潜水等。另外, 海上丝绸之路亦是海洋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亮点。所谓海上丝绸之路, 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 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 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 起点主要是泉州、广州、徐闻, 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重新打造海上丝绸之路, 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海南资源, 还能够促进海南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交往, 最终构建成为大东亚旅游圈。

参考文献

[1]李巧玲.文化旅游及其资源开发刍议[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 .

[2]马勇, 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9.

[3]张陆, 寇跃灵.论文化旅游产品及其开发[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2 (1) .

[4]袁成.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J].经济师, 2004 (5) .

[5]刘荆洪.试论海南旅游文化[J].海口经济学院学报, 2008 (3) .

[6]肖忠东.我国文化旅游产品的系统开发[J].吉首大学学报, 2000 (1) .

[7]尹贻梅.对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3) :58.

[8]窦志萍.昆明文化旅游开发探讨[J].旅游研究, 2009 (1) .

[9]金毅.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评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 .

[10]许志晖, 丁登山, 向东.对南京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整合重点的探讨[J].人文地理, 2006 (3) .

[11]陶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思想战线, 2002 (4) .

上一篇: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下一篇:探访对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