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论坛的传播属性

2024-07-25

网络论坛的传播属性(精选4篇)

网络论坛的传播属性 第1篇

关键词:网络传播,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传播的特点

目前,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媒介传播方式正引起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网络传播具有不同于其他传统媒介的特点, 全面认识和把握其特性, 是培养、强化人们的网络意识, 使网络传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网络中信息的传播是通过“0”和“1”这两个数字不同的排列顺序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实现的。网络传播的特点说到底是由网络数字化的内在特性决定的。具体说来, 网络传播的特点主要有这样一些:

1. 传播速度的快捷性。

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 计算机速度提高了上百倍, 但和数字网络发展的速度相比还是非常滞后。在这几十年中, 随着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 网络速度提高了上万倍。电脑技术的加速发展和Internet的异军突起, 把人们推进了新一轮的速度赛跑之中。利用光缆, 数字信号的传播速度达30万千米每秒, 每秒几乎可以传送1万亿比特的信息。网络传播的快捷性还表现在它对信息反馈的快捷性上, 它能将发生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任何能够吸引受众注意的时间迅速地呈现在公众面前。用户只需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 便可在瞬时内将信息发送出去。网络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亟须改变。

2. 传播主体的虚拟性。

从哲学意义上讲, “虚拟”即是符号化。[1]在网络上, 影像、声音、文字等各种形式的信息最终均是以数字信号0和1的形式被传输、记录、存储和处理的, 传播过程中的一切信息均是一串串生硬的符号, 这造就了网络传播行为的虚拟性, 传播主体身份的虚拟性也即传播主体身份的匿名性是网络传播虚拟性的主要体现。在网络上, 人们通过一个个符号来标识自己, 真正的身份、年龄、相貌等都被隐藏在网络的背后, 无法看见。这样一个能够容纳大量信息的无限虚拟空间在网络中诞生, 各类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被任何人传播, 传播者和受众处于相对平等的网络环境中。不但如此, 人们还可以制造出与自身情况完全相悖的假相。但应该指出的是, 网络主体的“虚拟性”不同于宗教中神的“虚无性”, 因为所谓虚拟并不是说网络行为不是人们真实行为的组成部分, 而是指人们网络行为所依附的空间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电子网络空间, 即“虚拟的实质是间接在场”。虚拟也不是虚假, 虚拟是人们为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 把现实生活的真实图景“复制”到网络上, 在上面创造一个既虚拟又实在的“拟态环境”。[2]因此, 可以说虚拟性是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特点。但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变成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

3. 传播范围的开放性。

网络传播范围的开放性, 突出表现在网络传播地域的开放性和网络传播对象的开放性两个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不断发展, 人们的交往范围实际上已经逐渐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将全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 每个上网者都可以选择在任何自己所愿意的时间接触自己需要的信息, 也可以对相关信息实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线提问和交流, 互动性很强, 这是传统媒介所不及的。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大大拓展了人们选择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范围, 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 让更多的受众享有广泛的知情权, 以达到提高受众认知的目的。但正是由于互联网络的开放性, 也造成了网络上的信息源繁杂, 从而网络的信息内容在教育性、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等方面需要加强, 这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进行复杂的信息筛选的工作量。

4. 传播信息的丰富性。

与传统的信息载体相比较, 互联网的信息是经过数字化处理以后存放在计算机内部的, 数字化拓展了信息存储的空间。然而传统传播媒体对印刷、排版、发行、成本等要求都非常高。网络却不同, 网络空间理论上是无限的, 可以放置巨量的信息。此外, 随着web 2.0时代的到来, 人人都可成为发布信息的信息源, 无数的信息源汇集成了巨大的信息海洋。在网上, 信息内容包括世界上主要传统媒体如通讯社、报纸、电视台等的网上新闻发布, 世界各国各个政府机构、企业、学校、民间组织的网站信息、个人的博客和微博以及关于各种各样主题的BBS讨论信息等等。大到世界政经形势、国际事务, 小到社区新闻、生活琐事, 人们在网上几乎可以获取想要的一切信息。

5. 传播方式的多媒体性。

Sun微系统公司总裁尼尔森曾经面对传统媒体感叹:为什么传统媒体的几种样式是各自独立的?为什么你必须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尼尔森的设问在多媒体网络出现后变成了现实, 自网络时代以来,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从大规模集成进入超大规模集成, 出现了以每秒千兆位的高速度进行运算与处理数据的集成电路。在此基础上, 互联网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声音、静态图像、视频动态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介形态综合形成一个多媒体的信息平台, 使之成为逻辑链接的平台工具, 并能提供压缩、编码、编辑、加工处理、存储和展示的信息产品等多种功能。跨越了传统的文字媒介、声音媒介和视觉媒介之间难以逾越的界限和鸿沟。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人与计算机的接口扩展为三维, 使人直观地与计算机形式的动态封闭环境交互作用。[3]还可以改造报刊、广播和电视的传播手段, 使他们接入到网络, 实现其传播技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使传统媒体与网络紧密无缝地连接, 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分野, 迈向跨媒介传播的新时代。

二、网络的根本属性

由于网络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再加上不同人的明显个体差异和对网络的不同接触程度, 国内外对网络的根本属性的理解认识不一, 众说纷纭。笔者认为, 网络是一种工具, 并且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现代性的技术性工具之一, 但如果仅仅把网络理解为一种工具, 势必会低估网络的力量和网络发展的潜能, 也势必会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要把握好网络的根本属性, 必须从人自身本质的发展角度来理解网络。

1. 网络是人体手、眼、耳、嘴诸器官的全面延伸。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 媒介是人体器官的延伸, 报刊、书籍是对人体眼睛的延伸, 广播是对人体耳朵的延伸, 电视是对人体耳朵和眼睛的同时延伸, 电话则是对人体耳朵和嘴的延伸。但所有这些延伸的特点就是单一性。而网络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 它几乎汇聚了以往所有媒体的功能。通过网络, 人们不仅可以读、听, 而且还可以说、写, 等等。这样, 几乎人体手、眼、耳、嘴诸器官的功能在网络环境下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了。所以说, 网络是对人体手、眼、耳、嘴诸器官的全面延伸, 它是人体手、眼、耳、嘴诸器官的一种外在的综合化物质形态。

2. 网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发展。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按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解释, 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由活动 (运动) 的形式转化为物质存在物, 创造出外在于人的一定客体存在。因此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人通过实践把自己的需求、目的、思维、意识以及主观性等内在力量凝聚在一个外在的客观对象上, 这些力量成为离开主体相对独立的力量, 而不再作为人的机体所固有的力量归他支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创造物, 无疑也是人所内在具有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它充分显示了人所内在具有的本质力量, 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 我们又应当充分地看到, 人的本质力量说到底是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生成和积累的力量, 人的本质力量是不断发展的, 它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作用于网络使之纵深快速发展, 从而使得人类社会处在活性正循环的轨道上不断发展。

3. 网络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新形式。

关于人的生命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从哲学的意义上讲, 人的生命是人在时空中的一种存在形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 “物质运动总是同时间和空间联系着的”、“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4]人的生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所以, 人的生命是与时间和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说到底, 它是时间和空间在生命意义上的一种延伸。为什么说网络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新形式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网络对时空具有挤压的意义和功能。在现实的人的生命活动中, 人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总是受一定时空的制约。而在网络空间里, “过去由于地域限制造成的信息沟通不久都将消失, 在世界范围内, 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将形成全新的交流和互动关系。”[5]当信息以数码的方式组织并以电子器材作为载体传送时, 速度就是时间压缩的具体呈现。当文本、声音、影像等信息形式通过全球电话网络或因特网络传送时, 国界和地理距离的暂时消失就是空间压缩的具体呈现。这样, “主体的实践活动不受现实的原子世界的物质时空的制约, 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6]通过网络, 人们可以在任何一台计算机终端上进行信息交互活动。与此同时, 这种信息交互是瞬时的并且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对时空的超越。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来看, 越来越多的人将使用网络, 现代人的生命存在只有在现实时空和虚拟时空两个时空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与有效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友红.人在电脑网络社会里的“虚拟”生存——实践范畴的再思考[J].哲学动态, 2000, (1) .

[2]杨智勇.网络传播的特点及现状分析[J].科技资讯, 2009, (27) .

[3]吴廷俊.科技发展与传播革命[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308.

[4]杨河.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47.

[5]严耕, 陆俊, 孙伟平.网络伦理[M].北京出版社, 1998:6.

设计艺术的社会文化属性和传播路径 第2篇

一、设计艺术的社会文化属性

人类社会具有群体活动特性,但同时人类的进步又不断彰显个体的相对自由与独立。在论及设计艺术的社会文化属性时,不能无视人类社会这种群体性和个体性相互并存的特点。设计艺术传播的社会文化属性研究对象应包括两个方面:

1.相对独立的个体空间

设计艺术具有显在的公共属性,在设计艺术公共属性下讲独立的个体空间并不专指完全排他的个性需求,而是指设计艺术商品最终的实现方式是落属于个体,而商品的设计销售对象仍然为大众,仍然具有现代商品生产的一般特征,即生产的规模化,市场流通的批量化。独立个体需求首先自然是基本实用的生活用品,即基本需求。广义上任何的商品都可以被视为设计艺术品,因此也可以说设计艺术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哪怕是像油盐柴米这样的基本日常生活必需品。是商品就需要流通,要流通就需要包装,要包装就涉及设计,这说明设计之于生活的紧密关系。人类社会生活的个体空间还在于其功能上抵御风寒的居室和基本的服装需求等。这些应该说都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在这个需求层面上设计的作为和发挥空间不大。在温饱和生存问题解决之后,个体空间的提升需求,则为设计艺术留下了无限发展的空间。可以说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消费,消费促成了设计的提升,设计反过来又会促进更加多的消费。设计艺术服务于独立个体的市场空间无限,个体需求具有旺盛的潜力。在这块市场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设计满足市场需求,而是设计推动和引领市场消费。在服饰服装箱包配饰、日用家居设施设备、家居装饰装修、移动通讯方式、交通出行等方面,伴随社会发展,文化变迁和流行元素的更迭,设计艺术的社会文化属性会更加凸显。

当前,需要注意到的一个重要市场变化,就是随着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长,随着第三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之信息科技发展的有力支持,规模化、批量化的市场形态正在动摇和改变,小量化、专属化、精品化正成为市场的一股新潮流。理论上任何商品都有可能成为一件世界唯一品,这将大大提高商品的艺术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这种发展可能导致设计艺术公共属性的模糊,导致商品的独占性升高,世界从此将变得更加丰富多采。

2.包容开放的公共空间

如果个体空间部分地反映了社会文化属性,那么公共空间则承载了更多的社会文化职能,集中体现了社会集体意志。从一座城市到整个国家,公路、铁路、桥梁、地面交通、地下交通等关系民生的基础建设是公众的基本需求。设计艺术广泛参与了基础建设的设计,为公众的基本需求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是设计服务于社会的内容之一。在民生基本需求得到满足,财政收入稳步提升后,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需求就提到建设日程上来了。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滨江公园、亲水平台、游园步道等公共休闲娱乐聚会场地;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等场馆建设,为各地市民营造了良好的休闲场地,市政形象为之改观,旅游资源逐次丰富。但也应该看到,建设过程中不顾客观实际片面追逐官员政绩,罔顾民生需求的形象工程、亮化工程,也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和资源浪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些城市绿化广场、公共休闲区域建了拆,拆了建,几经折腾;而市政管网建设的缺乏系统各自为政,也常常是将新建的道路频频开肠破肚,严重地破坏了行政形象。在一些城市亮化工程中,由于缺乏现场体验设计导致严重设计缺陷,违背了设计服务于人的根本原则。如长沙岳麓山景区建设及湘江两岸的亮化工程,整体来说无疑是一项民心工程,它一方面提升了景区的整体形象,打造了一个旅游亮点;另一方面也为普通市民提供了一个休憩的去处。然而,密集布置于地面向上投射的植物景观灯,远看的确亮丽,但却忽略了湘江两岸和橘子洲上的游人感受,在强烈底光照射下,步行经过的人们很难有舒适感。要知道,修建景区的目的就是为游客服务的,这个失败的灯光设计给游人以极其不良的游园体验。此外,湘江两岸的亮化工程将湘江西岸的天马山、凤凰山、岳麓山的山体进行了大范围的灯光布置,笔直认为这是灯光设计艺术的又一败笔,它不仅破坏了原本美丽自然的静谧山色,而且给人一种土豪般炫耀消费的强烈印象。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设计艺术具有明显的社会溶剂特征,与社会具有文化的无缝依附和渗透关系,其内涵要义可以概括为如下五点:

其一,规范社会秩序。以公共产品和标识标志设计对人们的行为规范为例,如果这一系统缺乏或者不够完善,就需要另一套系统补充,如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规范。显然,图形图像在规范公共行为上有着天然的易读优势。

其二,提高社会共识。成功的涉及公共领域的设计艺术本来就是社会共识的结果,如男女洗手间标志的图形识别;人员集中公共区域的分流导向标识等,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度。

其三,增加社会集体的审美品鉴力。因为设计艺术对生活的深入渗透,从一个指路标牌到一幢摩天大楼,不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公众生活都留下了它的痕迹,使得社会对于实用公共艺术设计有了直观认知,社会集体的审美能力得到整体提升。

其四,广泛参与的公共设计品评。公共设计的消费对象是所有参与者,任何消费者都可以对消费对象——公共设计进行评论,这时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品评师,品评者的学识水平、文化偏好、个性禀赋各有不同,消费批评的泛化成为现实。

其五,传播流通是设计艺术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

二、设计艺术传播体系的理论构成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信息都需要传播才有其存在价值,而古往今来,文化艺术的传播都要借助于一定的媒材,视觉艺术发展史更清晰地凸显出,传播媒体变化的轨迹昭示着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甚至决定了艺术的历史面目。因此,以现代传播学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设计艺术,是理论建构的需要,对于深化學科认知具有积极意义。根据信源、信道和信宿这三个信息传播的环节要素,结合设计艺术的特征和传播实现方式,在理论体系构建上首先要研究设计艺术本体的结构特质、类别特征和美学特征,即将设计艺术本体作为传播信源的研究对象。

其次,设计艺术种类繁多、方法手段无数,尤其是在当今的网络电子信息媒体时代,其复杂程度更是难以想象。依据一定的原则,运用适合的方法将设计艺术进行归类,以研究解决设计艺术消费的实现途径、流通介质和流通渠道方式,在理论上廓清设计艺术传播的信道基础。

再次,作为一种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消费性服务,设计艺术的消费者即目标受众是传播的最终目标,也是传播流程的重要环节和设计艺术传播实现的关键所在。“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而有多少个消费者就有多少个设计需求。作为服务,设计艺术面对消费者评判时,一种新的设计方案可能随时出现,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可能就在生产消费互动中产生。因此,对于传播信宿对象的研究,是设计艺术传播体系理论建构的结构性一环。

此外,设计艺术传播实现途径研究的基本思路,即设计艺术传播体系研究在理论建构和方法论证的同时,可以设计拟定几个有代表性的公共设计艺术产品为研究对象,对于它们的公共面貌状态、现实表现以及社会影响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这是相关研究的实践论基础,同时也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使设计艺术传播研究理论化、体系化。

三、设计艺术的传播路径

与许多其它艺术形式相似,设计艺术的价值实现同样需要传播,没有流通传播的设计艺术是没有实现艺术功能的“库存品”。当然,流通传播的范围有宽有窄,影响有大有小,形式有实有虚,其传播路径具有广泛多样性。

其一,从起居日用到宏大工程,设计艺术无所不在。生活中人们或主动或被动,接收着各类经过设计的日用品、建筑体和设施设备信息,由于起居日用与宏大工程分别涉及物与人的关系、社会文化价值的全然差异,设计艺术的传播影响力也全然不同。

其二,从社会思潮到独立思想,流行文化传播对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以文化衫的出现与流行为例,它不仅让我们观察到设计艺术传播路径的丰富性,更是一扇观察社会思想文化与个性表达的窗口。服饰服装从诞生之始仅有的遮体避寒功能,到后来逐渐演变为审美追求和地位象征,到现在它俨然已经成为思想文化的载体。

其三,从机构酝酿到社会渲染,社会的有机链接导致设计艺术传播的系统性。设计机构向社会提供设计服务,接受社会的评判,社会对设计的舆论反馈促进设计的不断进步。所以设计传播不再是从设计到消费的单向流动,具有从设计到消费,从消费到设计的双向流动性。社会观念的进步发展促使设计艺术将服务终极目标锁定于人,如公共休闲空间设计的优劣,不再看它的规模大小,也不看它的材料贵贱,而看它的功能设计是否满足公众需要;看它的设计是否人性化。

其四,从信息数字化技术到虚拟性、实时性、交互性的傳播。移动智能设备的通讯传播技术对于当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无疑是最为巨大而深刻的,随处可见的低头族,让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变得尴尬,人们深陷智能移动设备之中欲罢不能,更有一些深度“患者”在驾驶机动车辆时仍沉迷其中,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当然,对于智能移动设备潜藏着的巨大商业机遇和设计艺术传播手段方式面临的巨大变化,相关业者必须抱持积极的态度予以应对。

其五,从后信息数字化的构想到信息感官化传播。后信息时代的标志一是信息传播的感官化;二是物质产品的数字化传送、接收与再生成,这是一项听起来令人颇为吃惊的技术景象,但事实上这个技术思维的雏形早已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如文件材料、设计图纸等数字化信息的传送、接收和打印。这一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就是将现实的物质形态数字化,将数字化了的物质形态进行跨空间传送、接收并生成,从而形成物流的数字化。更有甚者,像人这样的复杂生物体,都可以进行这样一个数字化、传输、接收、生成,从而实现人的时空穿越。

综上所述,设计艺术对于社会的深度介入使其肩负着厚重的社会职责和文化使命,因此,无论是服务于个体还是服务于公众,也无论是商业服务还是公益服务,从长远计,其社会效益始终应该置于第一位置。而运用设计艺术的形式语言,对消费者进行积极的审美引领、人性观照、情感疏解、价值引导,是设计艺术工作者应有的职业素养和应尽的社会义务。

注释:

①王健荣:《论设计艺术的公共属性》,《艺海》2016年第11期。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设计艺术的公共特性与传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C53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网络论坛的多元传播类型与管理 第3篇

一、网络论坛的多元传播类型

(一)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对个人的信息传播, 这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在网络论坛中, 人们会进行问题的讨论及思想的交流, 比如某位网友发布了一个话题帖子, 其他网友纷纷在帖子内回帖进行讨论, 这就是人际传播的表现形式。不过, 与传统的人际传播相比, 网络论坛的人际传播具有很大的特殊性, 网络论坛人际传播的主体不再局限于两个固定的个体, 传播的双方具有很大的不固定性。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传播就有很大的随意性, 网络论坛的人际传播也不例外, 在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非制度化的特点, 对于是否参与话题讨论, 完全由人们自主决定。

(二) 群体传播

从广义上看, 群体是指具有共同活动、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从狭义上看, 群体是指在直接交往的过程中, 具有共同利益的人们逐渐联系在一起, 形成人群。对于网络论坛的群体来说, 他具有很强的趋同心理。当发生一个重大新闻之后, 网络论坛中立即会出现相关的帖子, 网友们会通过回帖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而这将会对其他网友造成心理暗示, 从而以此观点为中心, 迅速地形成一个小的群体, 如果这个小团体的中心观点是正确的, 那么就有利于事件的良好发展, 但是如果该观点比较偏激, 那么这个小的群体很可能会出现过激行为, 进而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三) 大众传播

在网络论坛中, 大众传播具有广泛性及多样性的特点。所谓广泛性, 主要有两方面的体现, 一方面是传播范围变得更大, 另一方面是传播对象变得更多。而多样性针对的是网络论坛中的信息, 网络论坛中的网友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来源, 因此, 多样性的首要表现就是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同时, 网络论坛在传播信息时, 不再是传统式的文字传播, 现今声音、图像等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形式, 由此, 多样性的第二大表现就是传播形式的多样性。

二、网络论坛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人际传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人际传播中, “元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元传播”, 是指传播中无意识进行的社会背景的传播。在网络论坛中, 人们的交流通过网络终端来完成, 圈子都是由陌生人来组成, 因此, 需要充分认识网络论坛成员的背景, 这时, “元传播”就会发挥重要作用。不过, 在实际的网络论坛人际传播中, “元传播”几乎不会发挥任何的作用。在网络论坛中, 网友的性别、姓名、年龄等信息都可以随意编造, 因而传播的过程中, 人们所掌握的信息仅仅是对方的昵称, 而这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信息, 这时, 人们所掌握的对方的相关信息都有可能是假的, “元传播”几乎完全消失。

(二) 群体传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论坛中, 群体网络成员的角色也可以一一对应过来, 派系成员对应的为论坛中的活跃分子, 对论坛的发展来说, 他们的贡献最大;联络者不固定属于某个网络论坛, 他们会在各个网络论坛中出现;桥梁对应的为管理员及版主;孤立者在网络论坛中的类型比较多, 一是游客, 二是特立独行者, 三是讽刺挖苦者, 四是情绪宣泄型。在对群体传播管理时, 孤立者的存在导致管理的难度变大, 严重时会影响到网络论坛的和谐气氛。

(三) 大众传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众传播中, 流言是一个必然会存在的言论, 如果管理不当, 那么流言传播的速度会变得越来越快, 进而影响到论坛的发展。网络具有匿名的特点, 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 导致流言具备了传播的条件, 流言在传播的过程中, 传播速度非常快, 而且传播的范围比较大。另外, 在网络论坛中, 流言传播的方式变得更多, 传统的人际传播过程中, 流言仅仅是以语言的形式来传播, 然而网络论坛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导致流言传播的方式也大为增加, 语言、图像、Flash动画、MV短片等都成为流言传播的手段。流言的存在及传播不仅会对网络论坛造成影响, 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甚至严重时危害社会的秩序。

三、加强网络论坛多元传播类型管理的对策

(一) 提高管理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网络论坛管理员, 不 (下转第12页) 仅要具备“把关”的功能, 更要发挥“导航”功能, 所谓“导航”功能, 是指在充分尊重网友言论自由的基础上, 对网络的言论进行积极地引导。基于这点要求, 论坛管理员就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 网站要重视对论坛管理员的培训, 使其具备专业的技能、高度的责任感以及较强的政治敏感性, 让管理员认识到, 他的工作不仅仅是删帖和转帖, 更应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技巧, 另一方面, 管理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 社会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网络论坛能够比较早地反映出社会的变化, 因此管理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以便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 增强群体传播的效果

网络论坛中总会形成一定的群体, 为了更好地增强群体传播的效果就需要增强群体内聚力及群体意识。一般来说, 比较强烈的群体内聚力及群体意识对网络论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可以帮助群体产生比较强的认同感, 还可以有效地聚拢人气。而增强群体传播效果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定期组织网下聚会, 增强网友之间的交流, 对于网络群体来说, 如果仅是在网络中进行交流与沟通, 那么终究会存在一定的距离, 但是经过网下的交流之后, 群体成员之间的距离就会被拉近, 从而具有更强的团结力;二是培养论坛核心人物, 通过核心人物的培养,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事情的发展方向。

(三) 人际传播采用非语言符号

在进行人际传播的过程中, 人们一般会采用语言符号, 而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相对应, 一切语言符号之外的全部是非语言符号, 一般来说, 非语言符号包含三类, 第一类是体语, 也就是人的行为举止、表情、装束等, 通过体语, 可以传达一定的信息, 第二类是视觉性的非语言符号, 比如路标、信号旗、社会主义的五角红星等, 都能够传播某种实际的信息, 第三类是听觉性的非语言符号, 这是通过人们的听觉来实现信息的传播, 比如汽笛声、音乐声等。人际传播中, 非语言符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通过观察体会出传播的态度情绪, 并体会出传播者的个性特征。在网络论坛中, 非语言符号的种类有很多种, 比如表示基本面部表情的符号、数字类符号、简单动画符号等, 通过非语言符号的使用, 使人际传播的沟通变得更为透彻。

摘要:在网络发展的过程中, 网络论坛产生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网络论坛中, 聚集了大量的人, 成为人们网上聚会的场所。通过网络论坛, 人们可以随意地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因而, 人们的生活及工作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随着网络论坛的发展, 其所具备的传播类型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这给网络论坛的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在本文中, 分析了网络论坛的多元传播类型, 并阐述了在多元传播类型背景之下管理存在的问题, 同时, 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网络论坛,传播类型,管理

参考文献

[1]薛可, 黄晶, 余眀阳.基于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网络论坛危机信息传播决策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2, (11) :1874-1880

[2]余保刚.网络论坛环境下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J].长白学刊, 2010, (03) :31-34

[3]任明, 杨守伟.网络论坛意见领袖的形成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03) :180-184

[4]赵雅兰, 祖玄.危机事件网络论坛影响力的形成与影响因素[J].科技信息, 2011, (10) :50+53

网络论坛的传播属性 第4篇

一、网络专业论坛

网络论坛,也就是我们说的BBS(Bulletin Board System)。早期的BBS只不过是通过电脑来传播或获得消息的一种途径。而如今通过BBS可随时获得最新的新闻资讯,通过BBS和他人讨论各种有趣的话题,还可以发布一些活动、询问、买卖等方方面面的生活资讯。现在的BBS也不再局限于原来的一些局域网中,而广泛分布在全球互联网中。[1]

网络论坛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大大小小的论坛遍布网络。就论坛的内容而言,笔者把网络论坛分成综合性论坛和专业性论坛两类。简单地说,综合性论坛的内容非常丰富,尽可能包罗了网络上所有的热门话题。比如“天涯社区”、“百度贴吧”等等。专业性论坛则显得十分“专业”,在这些论坛里,大家针对一些相同的话题——论坛主题进行讨论、沟通,话题内容相对单一,但并不是与论坛主题无关的话题就不能发表,大多数还是与本论坛主题息息相关的。本文所引用的案例“排球在线”论坛(http://www.vbol.cn/,以下简称VBOL)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专业论坛,在其同类论坛算是佼佼者。该论坛是一个以排球为主题的专业论坛,内容包括中国女排、男排,以及世界各强队的相关资讯。其论坛会员数已超过5万,是一个较大的网络专业论坛。[2]

二、网络专业论坛群体及其传播特性

群体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复数个人的集合体”。[3]那么参与到一个网络专业论坛的个体组成的就是网络专业论坛群体。这些个体都是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结合到一起。比如VBOL,大家都是因为有共同的爱好——排球,而聚到一起,发起了这个论坛。群体的成员虽然分散,但还有是具有一定的组织性,才能保证一个论坛的长期存在和发展。论坛成员的数量也各异,比如VBOL有5万多的会员,而一些“冷门”论坛的成员只有几十人甚至更少。因此,笔者认为,网络专业论坛是在互联网这一大众媒介背景下,具有一定组织性的群体进行的群体传播活动形式。分析VBOL及其他类似论坛,可以得出网络专业论坛群体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匿名性和虚拟性

任何一个上网的人都可以通过注册会员的形式成为一个网络专业论坛的成员。每个成员都有着自己的ID号,在他所在的论坛里有着独一无二的用户名,以有别于其他成员。但是别人却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只有少部分成员会公布其真实身份,绝大部分都是处于隐匿状态。但这种匿名性并不是完全的“匿名”,通过其注册的ID号、电子邮箱和网络物理地址,我们还是能知道隐藏在匿名背后的真实身份。

由于匿名性,导致了论坛群体的虚拟性。这在网络专业论坛里是显而易见的。分析VBOL中一个成员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匿名性,性别可以是虚拟的,年龄可以是虚拟的,容貌可以是虚拟的,任何与身份有关的特征都可以是虚拟的。这就使得网络论坛的群体成为一个在虚拟世界里的虚拟群体。

(二)与现实的互动

虽然论坛群体是一个虚拟的群体,但不乏与现实的互动。一个成员在虚拟世界的所作所为全部或部分表现现实中个人的表现。这些虚拟的东西可以对现实产生影响。比如VBOL这个专业排球论坛,大家讨论的都是现实中和排球相关的事情,对于现实事件的丰富想象和刻画,现实变得虚拟;再者,一个虚拟的个体发出了活动号召,比如约定在某月某日某地打一场排球赛,招致更多的成员响应,虚拟的也就变成了现实可行的行动。另外,现实中的传统大众媒体,比如报纸、电视的评论成为网络论坛中的论题,许多报纸评论又借鉴网论坛出现的“草根”的精彩评论,[4]抑或如某电台邀请VBOL中的著名发帖人参与节目的录制和互动。这样虚拟与现实的良性互动,不仅发展了网络专业论坛,更是使虚拟的网络群体对成为现实的起到反推作用。在虚拟与现实的互动中,论坛群体也在不断地完善自己。

(三)强烈的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网络专业论坛群体有着是十分强烈的群体意识。成员个体虽然是匿名和虚拟的,但他们之间不乏亲密接触和协作从而产生“我们”感情;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所产生群体归属感。[5]如VBOL中的会员,由于大家对排球项目的爱好,有了共同的兴趣这一群体合意。成员通过发帖回帖的反复互动交流,通过文字变得“亲密”,也许大家会吵得不可开交,但“排骨”这一称呼被群体成员广泛的认可,并逐渐产生“我们排骨”的意识。再有论坛里设立“新人报道帖”,为新成员加入这个群体诸如强烈的归属感。

(四)群体规范与群体压力

群体规范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6]网络专业论坛群体规范最典型的就是论坛的“版规”。它约束了群体成员的行为和言论,也规定了对成员的奖惩和分级以及与之相应的权限。在VBOL中,在论坛的最上方是“论坛规则”,而在每个版面中也将“本版规则”“置顶”,“本版谢绝一切虚假信息”,“本版严打一切恶意灌水行为:一句话标题、连贴涮屏、抢沙发占板凳”等等,都列在规则当中。对于那些违反规定的会员,管理员会采取“禁言”、“关禁闭室”、“禁止进入论坛”、“开除”等惩罚;对于优秀的会员则采取加威望、加分、升级等奖励措施。论坛会员也是有级别的,从“球盲”、“青年队员”、“替补队员”、“职业队员”、“地区明星”、“国家队员”、“金牌选手”、“超级巨星”到“排坛传奇”这几个级别,分别赋予了相应的阅读权限和操作权限。

群体压力指群体中多数意见对成员中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对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7]比如VBOL中有成员发帖对某女排队员实力的质疑。而在论坛里,绝大部分成员是肯定和赞扬这位女排队员的实力的,并且认为她是整个队伍的核心。于是在群体压力下,这些发帖的成员就会修改自己的态度,以服从大部分人的意见。

(五)群体内部的分化

网络专业论坛群体是一个较为分散的整体。群体的成员虽有着强烈的群体意识,但并不代表他们是一个意见统一的群体,他们的内部也出现分化,大群体中还有小群体。拿VBOL举例来说,其成员存在着明显的分化。以天津女排为话题的成员就大致分成了两类:天津女排的超级“粉丝”,俗称“津粉”(JF);不喜欢或讨厌天津女排的球迷,俗称“津黑”(JH)。JF们喜欢天津女排的所有,包括不足和缺点,并且发帖子大大赞扬天津女排;在JH们的眼里,天津女排的优点和优势消失了,满眼全是她们的缺点,甚至发帖子侮辱天津女排的队员,蓄意摸黑。JF和JH这两类成员针锋相对,展开唇枪舌战,忙得不亦乐乎。这种群体成员的分化在网络论坛,尤其是较大规模网络专业论坛,还是十分常见的。

三、网络专业论坛群体传播模式和机制

网络专业论坛的传播模式较多,也较为复杂,它有与一般普通群体的传播模式的特征,同时又有自己的典型之处,在此,笔者选择其中的一二来说明。

(一)议程设置

大众传播有“议程设置”功能。大众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事实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取舍,通过报道与否、报道的显著与否以及报道的优先顺序,在认知层面上影响受众对公共“议题”的感知,影响受众对某一议题重要程度的判断,从而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和整合。大众传播媒介的背后存在着包括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在内复杂的关系,其议程设置也变得尤为复杂。[8]那么像网络专业论坛这样的群体传播是否具有类似议程设置的功能呢?笔者认为,网络专业论坛特别是像VBOL这样由非专业传媒人士或媒介所发起的的专业论坛的背景虽远不及大众传媒那样复杂,但同样也具有相仿的功能。网络媒介信息多、分散,议程设置效果显得不明显。但以论坛的形式下,议程设置的效果是通过帖子的置顶、帖子的数量、点击率及回复量实现的。

首先专业论坛在刚开设的时候,就已为其未来潜在的成员设置了议题。比如VBOL——排球在线,论坛通过主题的设置,吸引那些为了满足个人爱好和需要的个人参与到论坛的讨论中。其次,那些不是专业传媒人士的成员可以通过发帖自设议程,在论坛里发表个人看法或与他人进行讨论,以引起更多的注意和发起更多的话题。例如,VBOL中几十万的帖子就可以看成是排球这个大议题下的小议题。

另外,大众媒介如报纸主要通过版面的位置的设置显著与否,广播电视报道的强度和优先顺序来实现议程设置功能,这同样体现在网络论坛里。在VBOL里,虽然论坛的主题是排球,但通过“中国女排”、“中国男排”、“世界排坛”等版块的设置,将“中国女排”放在论坛最重要的位置,这也可以看作是论坛为成员设置主要类型的议题。大议题下分成若干个类型,每个类型又各有着许多小议题。

(二)意见领袖和把关人

“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者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9]在网络专业论坛里,某些成员由于发帖多、发帖质量高而成为网络专业论坛中的“意见领袖”。在像VBOL这样的专业论坛里更是如此,他们有的是体育专业精英,有的是“消息灵通人士”,他们发的帖子往往能影响其他成员的意见,并能使其成为论坛里的主流意识。

在网络专业论坛里还存在着一些“把关人”。他们有的还是意见领袖,有的则只是负责管理论坛的成员。在VBOL中,把关人就是“站长”、各版面“版主”、“国际级裁判”(论坛管理组成员的别称)。这些人在版面中享有很高的舆论威望,他们严格遵循规范和本版传统。对于论坛成员发布的帖子进行审核,对于那些违背社会道德和违反版规的帖子进行严格的控制,而对于一些好帖子、“精帖”,则会采取“加精”、“置顶”等措施对发帖人鼓励,以及对帖子、信息的把关活动。把关的同时又有意无意进行了议程设置。

(三)沉默的螺旋

诺依曼在提出该理论的时候,是在大众传媒环境下研究议会选举,最终形成了一个“沉默的螺旋”,这在网络专业论坛群体传播中也有相似之处。

笔者拿VBOL中成员对于中国女排前任教练蔡斌的态度这个例子来说明。在蔡斌教练刚上任那时,支持蔡斌的人数和反对蔡斌的人数基本持平,还看不出论坛成员对其的整体意见。但经过几个月的发展,特别是在蔡斌教练的指挥下,中国女排输了几场不该输的球,论坛成员的态度发生了倾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倒蔡”,再加之论坛中的一些意见领袖发表了不支持蔡的意见,群体压力来自于“倒菜”这边,原本持反对意见的成员则大肆发表不计其数的“倒蔡”帖,原本持支持意见的成员要么选择加入反对的行列,要么就在“沉默的螺旋”地作用下选择沉默。这样,论坛里一片“让蔡斌下课”的声音,而支持蔡斌的言论则渐渐变少。由此可见,沉默的螺旋不仅反映在大众传播环境下传媒对社会产生影响,而且在网络专业论坛里信息的传播也会对其成员的思想构成较为深刻的影响,甚至是“颠覆性”的。

四、网络专业论坛群体传播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网络专业论坛具有特殊的传播模式与机制,有些特点是传统媒介无法相比的。但是由于其发展历史短,还是一个新兴的传播媒介和渠道,因此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有待验证

网络传播速度快,论坛里的大量信息常常混淆视听,使人目不暇接,甚至会对信息的真假慢慢丧失基本的判断能力。[10]于是有些人则散布一些虚假信息,与真实信息混杂在一起,让普通的用户难以分辨真假。在群体传播里,小道消息和谣言传播迅速、广泛。小道消息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而谣言则是无中生有,捏造出来的。往往人们对这些东西特别感兴趣,消息的真实性有待验证。

(二)网络道德的缺失

由于网络传播速度迅速信息量大,论坛中把关人的把关活动难度加大,无法对所有的帖子进行及时有效的审核。再加之,论坛群体有隐匿性和虚拟性的特点,有些把关人本身道德素质偏低,对于一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的信息放任,于是,网络论坛中包括视觉的、文字语言的不道德的帖子也随之产生。[11]一些人发布非法淫秽信息,一些人对他人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还有一些附和者,在VBOL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一些帖子对某些运动员的侮辱,但并为引起管理员的注意。

(三)论坛赢利的一些方式不符合相关规定

现在很多论坛为了生存,都是要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的。比如VBOL论坛就在其网页中发布商业广告,以获得一定的广告费用,作为论坛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经济来源。有些公共论坛除了可以发布广告外,还利用论坛故意对成员设置权限来收取费用,将一些本应免费提供的资讯作为有偿服务,而实际不提供成员想要的资讯,以骗取钱财。这在一些小型的论坛里会发生。

网络论坛存在这些问题,为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关措施来引导其健康的发展。比如,制定与完善涉及网络言论自由的相关法律法规,实行网络实名制,举办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加强网民素养,等等。

网络专业论坛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给人们的精神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传播模式与机制具有普通群体传播的特点,但又与普通群体传播十分不同。如果我们根据网络群体传播的独有特点来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做好舆论引导,网络专业论坛将成为使其专门行业乃至社会的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词条:“网络论坛”[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83754.htm.

[2]见排球在线[EB/OL].http://www.vbol.cn/.

[3][5][6][7][8][9]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9,92,92-93,94,213-218,209.

[4]陈奕奕,何志武.网络论坛和报纸评论的互补与互动[J].新闻实践,2003(11).

[10]杨令羡.网络论坛谣言对“把关人”理论的挑战[J].青年记者,2003(9).

上一篇:计量保障下一篇:知识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