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文化差异范文

2024-08-16

中法文化差异范文(精选12篇)

中法文化差异 第1篇

一、“心”和“cœur”的词源和构词法

作为表意文字的汉语,历时语言学观点而言,通过词语的衍变,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人们对“心”的认识,心的定义的衍变历程。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汉字,“心”的文字衍变历程为:

对于心的写法,一种说法为:古代祭祀用人的心脏,双手捧着献给天神。“捧心的双手”组成了“心”字甲骨文的心形轮廓。这种轮廓形状同西方的心型符号十分相似。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就已经使用心形来表示一些植物的叶子,之后,衍化为现代普遍认可的心脏的象征。何时开始使用心型符号作为心脏的象征仍待考究,一种说法认为出自古希腊医生盖伦的著作中对于人类心脏的描述。

表音文字的法语,cœur一词最早约出现于公元1050年,其形式为“quor”,拉丁文词源为cor,cordis。直至十六世纪初期,“心”的现代法语拼写形式cœur才开始出现。虽然拼写上有些改变,但cœur一词的发音仍保留了其词源的痕迹。Cœur一词的拉丁词源cor,cordis意为智慧、记忆、情感和意志的源泉。因而可以同意为明智的拉丁cordatus相联系,赋予心智慧价值的意义。这些拉丁单词源于印欧词根kord,将之与中心、情感、智慧等意义紧密联系起来。

由偏旁和部首组成的汉字,根据《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2500字)心为部首的常用字为83字(包括心字)。以心为形旁的汉字其意义范畴都与心理有关,分为形旁未变之字(共计35字)如闷、忍等字;形旁变体为“忄”之字(共计37字)如忧、恬等字以及行旁变体为“□”(共计2字)如恭和慕二字。自古以来中国便有心为思源的说法,因为许多表达情感以及思考的汉字、词语都由“心”构成。

与之相对应的,表音文字系统的法语构词往往根据音译而非意译。然而,我们仍能在法语字典中找到一些由cœur一词衍变来的法语单词如cardiaque(心脏病患者),cardiologue(心脏病科医生),courage(勇气)等词。而这些由法语cœur所派生的单词源于表示“心脏”“胃部”表器官的义素。

二、“心”的中法用语

现代汉语辞典对心的定义为: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2.中央,枢纽,主要的。3.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汉语“心”的意义是思官与知官的统一。心能感知,是身体知觉的器官,能够感知外在触感。如“心如刀绞”、“心疼”、“心酸”。心寓思维,如“心不在焉”、“呕心沥血”等词,表达心亦为思维器官。心既可以作为施动者,感情思维的源泉如“心慌”、“心烦”等,也可以作为名词,转喻人的品质如“蛇口佛心”、“善心”。

依据拉鲁斯辞典,cœur一词可以分为以下义素:1.心脏。2.胸脯。3.胃。4.中心,核心。5.情感。6.内心世界。7.勇气。8.心肠。虽然cœur有许多义素,但大部分法语表达中cœur主要与情感联系在一起。它可以表达忧愁如:avoir le cœur gros/serrer le cœur,也可以表达人的品质如:avoir un cœur de pierre(铁石心肠)。

由此可以看出,法语cœur同中文“心”有较多相似之处,二者都可以表达人体器官心脏、中心、情感以及心肠。然而由于历史文化原因,法语的“心”与“脑”区别较为明显,而中文二者的语言表达区别却较为模糊。如法语中将“心不在焉”译为“tête en l’air”,“心胸开阔”译为“large de l’esprit”。因而,人们对于汉语心的法语翻译也会译为:cœur-esprit。

三、结语

中文和法语虽然属于两种不同文字系统,但通过对中文“心”同法语“cœur”用语的历时比较,仍能够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因而,在法语学习过程,了解单词的发展衍变历程对于单词词组的记忆掌握是十分有利的。

摘要: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法国和中国两个东西方国家,其文字的发展也显现了其璀璨的历史文化。作为表意文字的汉语和表音文字的法语,在“心”这个单词的演变应用上,曾今趋向一致,但由于各种历史文化原因而又出现分叉。文中,笔者试图通过中法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比较中法“心”的用法的异同之处。

关键词:中国,法国,心,词组,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Yu Ning,2009,the chinese heart in a cognitive perspective:culture,body,and language,Berlin/New York,Monton de Gruyter.

[2]戴媛媛.《说文解字》“心”部字与常用简化汉字对应分析[J].安徽: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9.

[3]方丽青,姜渭清.“心为思官”:汉语“心”的思维隐喻哲学梳解及语料分析[J].浙江: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3.

[4]何健.“心”的哲学话语隐喻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8.

中法饮食礼仪差异 第2篇

中国古话说“人之不同,各如其面”。

朝夕相处的人尚且不同,何况远隔重洋,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呢?事实上,就是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和眼光看来,也全然不同;中国古代诗人苏轼(1037-1101)早就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个封闭的自我是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的;一个封闭的民族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从而得到发展。

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 ·郑语》),就是说,只有参差不齐,各不相同的东西,才能取长补短,产生新的事物,而完全相同的东西聚在一起,则只能永远停留在原有的状态,不可能继续发展。

中国和法国远隔重洋,但两国的文化都被公认为是历史悠久、富有情趣、各具特色的。

本文作者选取中法文化中对“味道”的不同解释,作为差异“远”“近”的两端,进行比较对话,尝试挖掘出隐藏在两个古老民族背后的历史文化的不同。

二、法国味道·美食宗教

说“味道”就一定会想到“美食”。

法国的“美食”更是不得不提的法兰西民族的骄傲之一。

以往有很多文章介绍过法国大餐制作烹调之奢华精致,本文试图跳出这个旧框,从深层传统文化内涵的角度去探寻法国味道的根源。

在法国,食物的烹饪有着宗教的外在一切:它的礼仪、信条,以及它的“大祭司”们。

法国人相信奶油或油脂的优点,并在感情上与拉伯雷、埃斯科菲耶是相通的。

从耶稣最后的晚餐到圣餐面饼,基督教徒们都在信仰与肚皮间加上相近的印记。

餐桌和任何宗教一样既是超验性的又是强调社会与经济现实的。

高雅的格调有其礼仪性的习惯。

在很长时间里它是依照基督教的历书建立起来的礼仪。

其中包括吉祥食物:酒、面包、盐、鱼猪肉等等。

在法国,从前,圣诞节是素食的一天(食用薄饼、烤栗子伴热酒)。

这表示对基督、人以及化为肉身的神等一切的信仰。

至于更为丰盛的晚餐的传统很晚才从法国南部地区传播开来。

当时餐桌覆盖着三层桌布和装点着三支蜡烛,象征着三位一体,十二个小面包环绕着一个大面包,同样代表上帝和十二使徒。

传统的菜单包括与基督的七个伤口相应的七样菜,随后是基督和十二使徒的十三份餐后点心(烤饼、杏仁、无花果和葡萄)。

这顿圣诞晚餐事再望午夜弥撒后由团聚的家人或相聚一堂的朋友共同分享的。

圣诞节吃劈柴形蛋糕的传统令人想起一种有关燃烧一块劈柴,上面浇上一杯酒,同时祈求圣三位一体的保护性的礼仪。

这块劈柴一直燃烧至翌日12月26日,祈求来年幸福和兴旺发达。

圣诞日开始的欢庆活动要延续到狂欢节的.最后一天,封斋前的星期二才结束。

于是开始以四十天为标志的封斋节的斋戒禁食。

此时,法国人吧肉类、蛋类及肥肉撇在一边而喜欢吃鱼(神化的)。

复活节食基督教庆祝基督复活的第二大节日。

传统要求用耶稣受难日鸡下的蛋做摊鸡蛋。

逾越节宰杀的羔羊食阖家团聚时才吃的,但是羊骨必须完好无损,一根骨头也不能折断。

这一宗教的历法如今也渐渐变得非宗教化了。

但是法国人还是在原来的日期举行节日欢庆活动。

相反,节日的菜肴却失去了象征的意义,价格却往往昂贵得多。

斋戒限于每星期五只能吃鱼。

然而宗教对法国饮食得影响是不应该被低估的。

与《圣经》一起进入家家户户的是多得多得烹调书。

孩子们想大人一样,通过学习烹调,初步学会扮演成年人的角色。

对大多数法国人来说,美食是靠回忆失去的童年的天堂,或回忆大家对田园诗般的理想的乐土的崇敬而被创造出来的。

水果不仅是大地的食物,而且也是精神的粮食。

再也没有比《巴贝特的盛宴》这个例子更能说明问题了。

这部卓越的丹麦电影是根据卡伦·布里克森的短篇小说改编的,描述一位巴黎公社流放的法国女人使严守戒律的人大包口福,并得到言论自由。

在我们眼前完成的奇迹促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只有巴黎才出美食家”这句古老的民间格言。

法兰西民族的才华可能就是这样首先有利于孵化出口上的幸福。

法国人可能有两张嘴,一张喝水或吃饭的嘴,和一张说话的嘴。

这两个口的功能又使累加的,最终,它们合并在普遍的人道主义中。

三、中国味道·审美传统·饮食文化

与西方古典美学中存在着的视听中心主义倾向形成对照,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却和视听中心之外的味觉,结下了亲密的姻缘。

先从字源学的角度看一看“美”这个字在汉语里的构成。

中法文化交流先驱 第3篇

黄嘉略是第一位有确切记载并有事迹可考的在法国定居的中国人,他也是第一位向法国人传播中国文化的中国人,第一位同法国学者直接接触并进行学术文化交流的中国人。黄嘉略对中法文化交流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为法国人编撰了第一部汉语语法、第一部汉法辞典,第一次翻译了小说《玉娇梨》,积极向法国人介绍中国的的历史和文化。

清贫而孤独的一生

在法文文献中,这个中国人叫Arcade Hoangh,而黄嘉略是其中文译名,至于其本名,至今无从知晓。黄嘉略,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人,生于1679年,其父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黄嘉略幼年跟随法国传教士学习基督教教义和拉丁文,同时也学习中国文化。1701年,法国外方传道会在华传教士推派梁宏仁赴罗马,向教皇汇报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情况。在梁宏仁准备启程时,巧遇在外周游已逾五载的黄嘉略,当梁问及黄是否愿意同去欧洲时,黄喜不自禁,当即欣然答应。1702年,23岁的黄嘉略以梁宏仁的私人秘书身份随梁赴欧,途经伦敦、巴黎至罗马。

1706年,梁宏仁完成任务后,返抵巴黎准备返回中国,然因梁宏仁健康状况欠佳,黄嘉略亦因此滞留巴黎。法国王家学术总监比尼昂教士得悉黄嘉略的消息后,向王室总管蓬夏特兰做了推荐,建议聘请黄嘉略帮助法国人学习汉语。蓬夏特兰为黄嘉略弄到了一份年金,接着向国王路易十四报告。路易十四不久任命黄嘉略为其本人的私人中文翻译,负责翻译中文信函,整理王家图书馆中的中文书籍,并授命其编写一部汉语语法和一部汉法字典。黄嘉略虽然思念故土,当由于当时国内康熙皇帝怒逐教皇特使,并下令禁止未经特许的传教士继续留在中国,黄嘉略心生疑虑,为避免危及自己的宗教信仰,他决定接受编写汉语语法和汉法字典的任务留在法国。比尼昂教士还专门为黄嘉略指派了精通多种语言的傅尔蒙和弗莱雷同他合作,为断绝黄嘉略回国的念头,比尼昂教士还积极辍合他和一巴黎女子雷尼埃认识,1713年,34岁的黄嘉略在巴黎成家。

黄嘉略虽名为国王翻译,薪俸却十分菲薄,生活极为清苦。常常家无隔夜之粮,寒冬时节无柴取暖,这种情况,在他的日记里屡有记载。如1714年3月18日:“做好的衣服送来了,但我们没有付费,因为一文钱都没有了。”也许是由于经济拮据,其妻经常无端发火,整日不语。黄嘉略早在1703年就已咳血,由于经济拮据更兼长期的艰苦生活,病情日益渐重,经常发烧咳血、卧床不起。面对生活的艰辛,黄嘉略始终保持着乐观精神。与他共同工作的弗莱德对他有一段十分感人的描述:“这位中国青年的处境足以让我们欧洲人绝望,但他始终温和、谦逊,心境比苦行僧更显平静,使我深为感动。”

1715年3月4日,黄妻在产下一女后不久因病死亡,黄嘉略和幼女相依为命。他一度萌生了返国的念头,但是法国国王需要他在巴黎工作,黄嘉略只得断绝了归国的打算,继续支撑着病体伏案工作。清贫和孤独并没有摧毁他热爱生活的信念,作为第一个移居法国的中国人,他给法国人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傅尔蒙如是描写他:“他象所有的中国人那样,性格显得沉闷;但当和朋友在一起时,却判若两人,一切忧郁都无影无踪。在这里见到的种种事物常令他感到惊奇,使他陷入沉思,他经常向我们吐露他的感受。他喜欢作充满哲理的谈话。他常将见闻记录下来,有时还添上自己的看法。这种习惯也许是接受了中国式教育的结果。”

这位热爱生活、始终豁达乐观的勤奋工作着的中国文人,1716年终于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年仅37岁。

对法国思想界的影响和中法文化交流的贡献

1685年,经路易十四亲自批准,法国向中国派遣了第一批耶稣会传教士,中法文化交流由此进入一个新时期。传教士不断寄回法国的各种有关的报道,激起了法国人民了解中国的强烈愿望。黄嘉略在这个“中国热”方兴未艾的时候来到法国,自然成为相关人士瞩目的中心,国王的挽留,王公贵族的宴请和文人争先恐后的拜访,使得这位并未受过正规的中国式教育的中国人有点受宠若惊了。但黄嘉略常年周游各地,见识多广,无论天文地理、历史政治以及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都略知一二,这对于那些对中国抱有好奇和浓厚兴趣的法国人,无疑是极大的满足。在当时中法文化少有沟通的背景下,黄嘉略与法国人的这种交往其所产生的效果,却已超越了谈话本身的意义,具有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这种效果在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1713年,年轻的孟德斯鸠经人介绍,在黄嘉略的寓所和他进行了几次内容非常广泛的交谈。黄嘉略谈到了中国古代的信仰,分析了中国人的性格,介绍了中国的司法制度和科举制度,还谈到了汉语的特点,还有中国的宗教、哲学、文学和历史等。孟德斯鸠对这些谈话非常重视,先后整理出三次记录,其中一份竟有20多页,足见这些谈话在孟德斯鸠心中的份量。也许,《孟德斯鸠全集》的编辑之一马松先生对黄嘉略的这些谈话的评价是中肯而公允的:“他的叙述极为精确,二十世纪的汉学家也无可补充。”这些谈话给了孟德斯鸠很大的启示,据马松的研究,其《波斯人信札》一书中的主人公于斯贝克便是以黄嘉略为原型塑造的。此外,孟德斯鸠的巨著《论法的精神》中,其中直接引用和黄嘉略的谈话内容也有六次之多。也许统计数字并不能表明黄嘉略对孟德斯鸠的影响,然而当时孟德斯鸠还是一个24岁的青年,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中国文化,后来却成了与伏尔泰齐名的“中国通”,这与黄嘉略的激发和启示恐怕是分不开的。

与黄嘉略有过接触,并受其影响的法国学者还有他的合作者之一傅尔蒙,他从一个不识汉字的阿拉伯文教授成为了法国第一流的汉学家;另一个合作者弗莱雷也成了与傅尔蒙齐名的汉学家,这无疑都得自于黄嘉略的影响和帮助。此外还有植物学家茄西欧、东方学家加朗、地理和天文学家德利尔等也经常和黄嘉略一起探讨中国文化,所有这些都成为了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根据路易十四的命令,编写汉语语法和汉法辞典是黄嘉略的主要任务。在弗莱雷和傅尔蒙等法国学者的配合与协助下,黄嘉略基本上完成了《汉语语法》的编写工作。这部手稿现存于巴黎国立图书馆和巴黎天文台图书馆。黄嘉略在序言中对这部书稿的内容做了说明:第一部分是汉语口语语法;第二部分是有关中国的各种知识。这部书稿的安排,大约是主持人比尼昂教士的要求,因为这些内容显然都是为了满足当时法国人了解中国的要求,这部书稿在当时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黄嘉略编写的第二部书稿是《汉法字典》,这部书稿现存巴黎国立图书馆东方部。这是一部未成稿,共1140页,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42页,是一部同音字典的一部分,共收401字(另有异体字8个)。参照弗莱雷的叙述,我们知道这是黄嘉略最初按照弗莱雷的建议编写的,后来弗莱雷发现中国文字表意不表音,不认识汉字的法国人无法利用该字典,遂建议黄嘉略放弃同音字典,改用编写按部首排列的字典。其余部分就是按部首排列的汉法字典,共5210字,85个部首。毫无疑问,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汉法字典,不仅如此,考察手稿,有关专家指出,无论选词、释义还是编排方式,黄嘉略的这部书稿都是当时最高水平的字典,即使以现代水平衡量,也不失为上乘之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黄嘉略留世的第三种著作是法译中国明代小说《玉娇梨》。但译完三章后,弗莱雷觉得情节单调,不合法国人口味,于是建议黄嘉略停止翻译,故这部遗稿仅存三章。这也是介绍到法国的第一部中国小说。黄嘉略还计划写作《汉语语法》续集,题为《中华帝国综述》,从计划中此书的大纲可以看出,这将是一部有关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手册。只是病魔过早了夺走了黄嘉略的生命,这实为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损失。

浅探中法酒文化差异 第4篇

一、历史起源

关于我国酿酒起源, 自古就有各种各样的传说。从最早原始社会, 原始部落的人们采集的野果在经过长期的储存后发霉, 然后形成一种特殊的气味。经过最初的品尝后, 原始人认为, 发霉之后的果子流出来的汁液也很可口, 于是, 就开始了酿酒文化。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 约在三千多年前, 商周时代, 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 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 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 从此, 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在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酒莫过于白酒了,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 中国的酒文化其实就是白酒文化。“酒文化”一词, 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于1985年首次提出来的。从历史源流来看, 中国先有了自然发酵酒, 后有人工发酵酒。

法国的葡萄酒历史也比较悠久, 可追溯至公元前600年左右, 希腊人来到了法国马赛地区, 并带来了葡萄树和葡萄栽培技术。公元前51年, 凯撒征服了高卢地区, 正式地葡萄树栽培便在此展开。随着葡萄种植区域不断向北扩展, 公元3世纪, Bordeaux和Burgundy开始为供不应求的葡萄酒市场酿制葡萄酒。公元6世纪, 随着教会的兴起, 葡萄酒的需求量急增, 加之富豪对高品质葡萄酒的需求, 加快了法国葡萄酒业发展的脚步。中世纪时, 葡萄酒已发展成为法国主要的出口货物。19世纪时, 法国的葡萄种植面积创历史新高。1855年, 巴黎万国博览会对法国葡萄酒进行了著名的酒庄分级, 将法国的美酒推向了世界。

二、酒的分类

中国的酒类中虽白酒至上, 但其他种类亦是繁花似锦, 如自古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句流传。总体来说, 中国的酒种有白酒、黄酒、葡萄酒、啤酒、药酒等。按酿制方法可分为发酵酒、蒸馏酒和配置饮料酒等。我国有八大名酒:茅台、五粮液、汾酒、剑南春、泸州老窖、古井贡酒、洋河大曲、董酒, 这些酒都响彻中外, 誉满四方。由于各地白酒的酿造原料、酿造工艺、发酵容器、酿造环境等因素的不同, 所以产生了不同的白酒香型,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兼香型。除此六种主要香型外, 还有五种其他香型:药香型、豉香型、芝麻香型、特香型、老白干型。

法国葡萄酒的分类也是五花八门。按酒的成品颜色分类分为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是由白葡萄或者去皮的红葡萄发酵制成, 红葡萄酒是由带皮的红葡萄发酵而制成的, 至于桃红葡萄酒是用带色的红葡萄带皮发酵或分离发酵制成的, 凡颜色过深或过浅均不属于桃红葡萄酒。按含糖量分的话, 由低到高分四类: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葡萄酒。按酒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分三类:不含二氧化碳的静态葡萄酒, 人工添加二氧化碳的汽酒, 自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起泡酒 (在法国香槟地区生产的起泡酒叫香槟酒, 在世界其他地区生产的同类型产品按国际惯例不得叫香槟酒) 。按照酿造方法来分类可分为四类:天然葡萄酒、加强葡萄酒、加香葡萄酒、蒸馏葡萄酒。

三、酒的精神

“余闲居寡欢, 兼比夜已长, 偶有名酒, 无夕不饮。顾影独尽, 忽焉复醉。既醉之后, 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 以为欢笑尔。” (陶渊明《饮酒》序)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酒醒还醉醉还醒, 一笑人间今古。” (苏轼《渔父》)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杯未尽诗已成, 涌诗向天天亦惊。” (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从陶渊明到李白、杜甫再到苏轼, 几乎可以把酒作为一条线索贯穿始终。在中国, 酒的精神以道教为源头。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和功名利禄、宠辱不惊, 是中国酒精神的精髓所在。

从酒的精神内涵方面来说, 法国葡萄酒虽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凝结着法兰西岁月的沧桑, 但与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其中的白酒相比, 法国的葡萄酒似乎稍逊一筹。法国有一句谚语:打开一瓶葡萄酒, 就像打开一本书。法国的葡萄酒, 将艺术、宗教、大自然融合在一起, 彰显着法兰西的自由、平等、博爱。

四、饮酒的礼仪和习俗

在中国, 酒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或者餐桌上的辅佐食品, 而是经常被当做一种工具来使用, 尤其是一种交际工具。早在先秦, 周公制礼作乐, 就已存在宴飨之礼, 其中包含了行酒之礼。那时中国的酒具、盛酒的器皿也已经相当精致了。中国人好热闹, 逢年过节必定欢聚一堂, 把酒言欢;乔迁新居、新婚嫁娶要呼朋唤友共饮一堂, 否则意趣全无;爹妈生日、孩子满月若无酒助兴, 忠孝之心、舐犊之情难以体现。喝酒时也十分讲究, 尤其是在像山东这类传统文化影响比较深的地区。“感情深一口闷, 感情浅舔一舔”, 饮酒的大口与否仿佛能代表感情的深浅。当向比自己地位、威望、辈分高的人敬酒时, 两杯相碰时自己的酒杯一定要低于对方的酒杯, 并且自己一般需要先干为敬。在我国的各个地区, 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饮酒习惯, 比如在少数民族有很多古老、特殊的饮酒方式, 饮酒的时候要载歌载舞。总之, 中国人离开了酒, 生活似乎就失去了载体。

在西方, 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 为了欣赏酒而饮酒, 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虽然法国人不至于像传说中的那样不可一日无酒, 但法国人对葡萄酒的钟爱绝不是虚传。法国人对酒很讲究, 一餐中可以饮几种不同的酒, 而且是先后次序分得清清楚楚。大致上是分为餐前酒, 又叫开胃酒, 餐酒及餐后酒。餐酒要根据食物来搭配, 通常是红葡萄酒配肉类, 白葡萄酒配海鲜。餐后酒为香槟, 搭配餐后甜点饮用。另外, 不同的葡萄酒要用不同的酒杯来盛放, 不同产区的葡萄酒对酒器也有各自不同的要求。品味一顿丰盛的法国大餐, 饮饮酒, 已经不仅仅是“吃饭”而已, 它还代表着一种礼仪、一种品味、一种浪漫及一种精致的享受。

五、酒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在中国, 因醉酒而获得灵感进入艺术的自由状态, 是艺术家们挣脱束缚展现自我的重要方式。酒对诗作的影响我们早已领略过了, 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 酒对艺术家们的影响也可见一斑。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 于是求者以美酒款待, 待到郑板桥有醉意时方能求到。“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 “遒媚劲健, 绝代所无”, 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 终不能及之”。草圣张旭“每大醉, 呼叫狂走, 乃下笔”, 于是有了那些千古流传的佳作。

在法国, 从很古老的时候开始, 人们已将酒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很多绘画就葡萄及葡萄丰收时的采摘场景加以表现, 以展示大自然的慷慨无私。有的画表现的则是波尔多葡萄酒桶的运输场面。在伏尔泰的小说中, 我们会读到这样的句子:“克拉里·艾黎克斯亲手倒出泡沫浓浓的阿伊葡萄酒, 用力弹出的瓶塞如闪电般划过, 飞上屋顶, 引起了满堂的欢声笑语。清澈的泡沫闪烁, 这是法兰西亮丽的形象。”

六、结语

“酒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东西, 它向我们展示了宗教、宇宙、自然、肉体和生命。它是涉及生与死、性、美学、社会和政治的百科全书。”——法国著名化学家马丁·夏特兰·古多华。的确, 酒文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广阔的文化符号, 中法两国酒文化的浅显对比还不足以将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全方位地展现出来, 这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国俗文化研究[M].四川出版集团巴书社, 2007.

[2]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编, 陈伟丰, 蔡槐鑫, 姜依群译.法国风情录[M].东方出版中心, 1997.

[3]高枫.中国酒文化的精神内涵[J].陕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S3) .

中法文化差异 第5篇

盘点法国文化、时尚与生活细节

中法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而两国文化也在巡演活动当中绽放璀璨的光辉。其实,早在50年前,中法两国的文化便已相互吸引,相互影响。

比如高档家具这块,法式风格的家具备受青睐,产生了像福溢家居这样的一流品牌,又比如香奈儿、LV、YSL圣罗兰、Dior迪奥、Hermes爱马仕等,都是植根于法国文化而衍生出来的时尚奢侈品。相比于时尚奢侈品,法国众多文学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同样备受欢迎,如雨果和他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叶妮·葛朗台》、《幻灭》等。另外,法国还有许多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如凡尔赛宫、凯旋门等,都是国人旅法必游的地方。

楼主是法国控,在这里梳理了20多种最典型的法国文化方面的东西,每天都有相关的信息新鲜出炉哦,看看哪些是你最喜欢的。不全之处,欢迎补上,一直818法国的那些经典吧。这个帖子值得收藏哦。

法式家具

前段时间有个法式家具的中国报告,对法式家具分析得很全,大家可以找出来看看。法式家具一般会有三种风格路线,一个是贵族宫廷的豪华设计,一个是田园休闲的风格,还有就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经典风格。

像福溢家居这样的品牌,在法式家具的设计上,既传承了巴洛克、洛可可、帝政式这样的传统法式风格,又结合了中国的一些经典元素,不仅在国内销路火爆,在国外也是名声显赫。据说福溢家居还是美国拉斯维加斯、新加坡,以及酒店巨擎金沙集团的质优供应商。

大部分法式家具色彩都比较素净、单纯与质朴,明亮色系比较多,比如米黄、白、原色等,另外就是线条流畅、造型唯美,有感性家具的说法。如果是宫廷豪华家具,一般都会采用多变的曲面设计、大面积雕刻、金箔贴面、描金涂漆处理,并可能有回旋曲折的贝壳形曲线,最典型的比如福溢家居的“凡尔赛玫瑰”系列,以“凡尔赛宫”为设计元素,力求展现原汁原味的法式奢贵宫廷风。

香奈儿

提到法国,其实有一大批奢侈品让人印象深刻,不能不提的是香奈儿(CHANEL),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创始人香奈儿一直被视为时尚领域的传奇,一生未婚,创造香奈儿这个品牌的时尚帝国,同时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香奈儿在中国也有十几年的历史,很有名的产品比如5号香水、魅力香水、COCO可可香水、十九号香水、力度男性香水,以及洁面乳、精华水、精华露等护肤品。另外眼镜、女装、腕表、珠宝等也很有名。

巴黎世家

巴黎世家Balenciaga看似在国内的名气不大,但1936年就已经成立,曾经在20世纪的时候引领了多次重要的时尚运动,之后有一段时间处于沉睡期,直到1987年复兴。公司总部虽然在巴黎,但创建人Cristobal Balenciaga却是一个西班牙人。

巴黎世家最著名的单品是尼古拉·盖斯奇埃尔设计的机车包,特别是名为“Lariat”的那款机车包。现在的巴黎世家,由PPR集团下面的古驰掌控,同一阵线的品牌还有Gucci、Bottega Veneta、Yves Saint Laurent等。

蔻依

蔻依(Chloé)还是来自巴黎的牌子,1952年就问世了,有些地方把它叫作“克洛伊”。刚开始只做女装,后来实行多元化,增加了眼镜、香水和包包、手袋、鞋靴系列,它的女装很有特色的是轻纱上的花卉图案、轻柔飘逸的衣衫线条。

2005年时,Chloé就进入了中国市场,老佛爷Karl Lagerfeld和Stella McCartney都曾是Chloé的设计师。一般人都认为,对Chloé的感觉最开始就是甜美和名媛范,后来带有冲突感的浪漫,其实还蛮有女性精神的,柔美却不柔弱。

Chloé有个经典的包,叫锁头包,大概是2005年的时候,当很多奢侈品全身挂满LOGO的时候,Chloé设计了一个手提包,在最抢眼的地方就是上面挂了一把一公斤重的大锁头,在锁头上有一个小小的logo。2008年的时候,又推出了一个IT Bag“Paraty”,阿汤嫂Katie Holmes带着它的频频亮相。

爱马仕Hermès 也许很多奢侈品都已经降低了身段,但爱马仕依旧牢牢占据顶尖行列。1837年以制造高级马具起家,到现在已经有将近180年的历史,涵盖箱包、丝巾领带、男、女装和生活艺术品等十七类产品系列,1996年就在中国开了第一家专卖店。

在爱马仕的历史上,有一起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是其在1920年为威尔士王子设计的拉链式高尔夫夹克衫,成为20世纪最早的皮革服装成功设计。到1892年的时候,爱马仕凯莉包原型Hight Bag面世,成名于1956年的《Life》杂志,当时摩洛哥王妃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怀着身孕拎着爱马仕凯莉包。

之后,又有Hermes Birkin包的问世,一直受追捧。丝巾也是爱马仕的另一个传奇,一块小小的丝巾,在爱马仕的打造后,却能讲述大千世界的生动故事。

凡尔赛宫

名气就不用讲了,世界五大宫之一,与中国的故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列,地址在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了117法亩荒地,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

在路易十四时期,凡尔赛宫大兴土木,修建了28年时间,占地1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它都是园林,宏伟壮观,500多间大殿小厅,金碧辉煌。陈列有各种珍贵艺术品,比如雕刻、油画等。另外,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

巴黎凯旋门

位于法国巴黎的戴高乐广场中央,其修建之初是因为拿破仑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1806年启动,由著名建筑师让·夏格伦主持设计,断断续续经历了30年的修建。据说欧洲有100多座凯旋门,巴黎的这个是最大的。

巴黎凯旋门采用了帝国风格,以罗马帝国雄伟庄严的建筑为灵感和样板。它们尺度巨大,外形单纯,追求形象的雄伟、冷静和威严。整座建筑除了檐部、墙身和墙基以外,不做任何大的分划,不用柱子,连扶壁柱也被免去,更没有线脚。

普罗旺斯

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地区,毗邻地中海,和意大利接壤。普罗旺斯是世界闻名的薰衣草故乡。英国人彼得·梅尔的到来,使得普罗旺斯的独特生活风格广为传播。

在梅尔的笔下,“普罗旺斯”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域名称,更代表了一种简单无忧、轻松慵懒的生活方式,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闲适意境。

现在很多中国人眼中,想到普罗旺斯,脑海里第一个出现的会是代表甜美爱情的薰衣草。很多浪漫少女都迷上了那种花语为“等待爱情”的紫色小花,甚至有很多“花痴”千里迢迢地赶到熏衣草的故乡——普罗旺斯一觅芳踪。

法国美食

法国美食在整体上包括这几大方面:面包、糕点、冷食、熟食、肉制品、奶酪和酒。法国菜的选料广泛,装盘美观,菜肴一般较生,还有吃生菜的习惯。在调味上,用酒较重,并讲究什么原料用什么酒。他们的口味肥浓、鲜嫩而忌辣。猪肉、牛肉、羊肉(肥嫩的)、鸡、鱼、虾、鸡蛋和各种烧卤肠子、素菜、水果是他们喜爱的食品,尤其爱吃菠萝。

名菜有:马赛鱼羹、雀肉会利、巴黎龙虾、火局蜗牛、红酒山鸡、沙福罗鸡、鸡肝牛排、牡蛎杯、马令古鸡。法式的甜品被认为举世无双,清香、软滑的甜品,有没有一种想吃的感觉了?

法国葡萄酒

法国有很多知名的葡萄酒品牌与酒庄,比如吕萨吕斯、拉菲、拉图、玛歌、红颜容等。现在法国葡萄酒的收藏与投资,成了中国人的新爱好,不仅大批收藏知名红酒,而且开始投资购买法国葡萄酒庄园,据说在波尔多地区,中国投资者买了几十个酒庄。

卢浮宫

据说卢浮宫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达400000件,分为许多的门类品种,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有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雕塑作品;还有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绘画精品等等。

里面的精品有很多,比如蒙娜丽莎、汉谟拉比法典、胜利女神、维纳斯、雕塑《圣母与孩童》、名人像《伏尔泰》等,早在1204年就开始建造。美籍华裔建造师贝聿铭为博物馆设计了一个金字塔的入口,也成为经典之笔。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1889年建成,得名于设计它的著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

铁塔高达320米,由12000个金属部件连接,共用钢铁9000多吨,法国人称为铁娘子。在2010年累计参观人数已超过二亿五千万人,每年为巴黎带来15亿欧元的旅游收入。

围绕埃菲尔铁塔,产生了很多惊人之举,比如1891年时,巴黎的一位面包师踩着高跷走了636级,爬到了铁塔顶层。1911年,一位法国裁缝师穿着自己设计的披风,从铁塔顶端的护墙上往下飞。之后,又有一名法国作家沿铁塔骑自行车回到地面。

标致雪铁龙汽车

标致汽车是法国最大的汽车集团公司,1890年创立,后来合并了雪铁龙公司。80年代的时候,在中国合资建厂,将标致504、505型汽车输入到中国,从微型到豪华车都有。

中法服饰文化及其差异化研究 第6篇

[关键词]服饰文化;中法;研究;发展历程

一、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服饰文化特征

“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来自遥远东方中国的精美丝绸传入了古罗马,这让古罗马的贵族爱不释手,贵妇们更是不惜花费昂贵的价格来达到自己追求时尚的目的。欧洲中世纪的拜占庭式服装,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和艺术风格,同时糅合了东方精美华丽的刺绣图案,以丝绸为贵,为尚。

西方现代服装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是法国。法国服装文化来源于已经有数百年历史的贵族服饰文化。历史上贵族服饰文化产生了诸如R.贝丹这样著名的裁缝,有了所谓的时装工场和时装店。但是当时的服装无论从制作上还是从设计上基本上都是以个人为中心展开,而且只是为特定的个人服务的,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服装产业。所谓的时装工场和时装店只具有工场和店的基本雏形,并不类同于现在的时装工场和时装店。这一切使得贵族服装文化局限在一个狭小天地里,并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法国以新、以变化作为服装发展的主旋律。而创造新概念、新服装的灵魂就是法国一批有名的服装设计师。实际上,法国服装设计师的概念已经不局限于某几个具体的个人,而是一个培训、保护、选拔和包装完整的运作体系。正是这个运作体系保证了法国能够产生世界一流的设计师,并且通过他们表现法国的民族服装

东西方服饰文化与着不同的优势和魅力,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与偏颇。而宽袍大袖始终贯穿于三千多年的中国服装史,时常给人以呆板,停滞不前,少有变化,创新的感觉。十分巧合的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纪初,东西方服装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在变革中,两者又有着相反的发展倾向。东方服装由松变紧,宽袍大袖吸收了西方三维的立体裁剪,使服装变得贴体,轻便,改良旗袍正是中西合璧最经典的完美体现;而西方则摒弃了造作,扭曲性的人体美,把女性从损害健康的紧身胸衣中解放出来。但相同的都是为了适应新的生活,东西方都改变了繁琐的装饰和累赘的服装结构。

法国服装成为现代服装的发源地和中心还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事情,其标志就是法国的服装开始了平民化和现代化的转变。而且通过实践逐步搭建了一个三位一体的服饰文化体系。所谓的三位一体,就是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发布和服装媒体,服装设计师是整个服饰文化的中心,服装设计发布是服饰文化的外延,而服装媒体是服饰文化的助推器。

二、中国的服饰文化特征及与西方对比

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很大的差别,中国服装文化是一种单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与中国的巫觋和礼乐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注重形的内涵,具有浓厚的社会政治伦理倾向。在其发展进程中,因袭、守旧,继承性与连续性远大于变异性与创新性。西方服装文化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将服装视作一门特殊的人体艺术,注重形式,认为形式即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时代特征明显,风格变化昭然。变异与创新性远大于继承与连续性。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服装文化深受传统东方文化的影响。强调线形和纹饰的抽象寓意表达,透露出一种含蓄美。林语堂先生曾有深切的领悟,他说:“中装与西装在哲学上的不同之点就是,后者已在显出人体的线形,而前者在意遮隐之。”这使得中装与西装的直观静态之美产生了根本上的差别。追本溯源,西洋服装从诞生之日起就冲满了激进的思想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大度,所以说西方服装文化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它的文化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受当时的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影响至深,其审美视觉历来重视立体的造型。在西方的服装史上,十三世纪初期就已确立了立体三维的裁剪方法。而三维裁剪的发明和运用成为了东西方服装的分水岭,从此,西方服装变得立体,外形变得富于变化,同时尽可能得让造型体现体形美。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含蓄为美,以朦胧隐约,藏而不露给人委婉含蓄的审美感受,通过款式,布局,色彩,线条给人整体的和谐之美,大量采用刺绣,飘带,图案和其他的装饰手法,表达丰富的寓意与想象。可以说中国人对服饰重装饰之美,讲究与环境和谐;西方人对服装造型之美,讲究与环境对比。东西方服饰完全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反映,因而服饰文化特色的风格形成与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渊源有着紧密地联系。可见服装是一种文化,中西服装文化由于发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史积淀的内容不同,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差别。

但在服装发展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时不时地会看到东西方服装风格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往往会绽放出一种夺目的光芒,乃至影响到整个社会。时至今日,东西方服装风格融合的实例仍屡见不鲜。

三、结语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表达寓意的宽袍大袖,西方强调人体之美的服装造型两者并无绝对的孰优孰劣的对比。事实证明,将东方精美华丽的刺绣赋予西方立体合身的服装上展现出了耀眼的光彩。当今,世界各地的服装元素互相融合,互相碰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将会从事于中国服装设计行业的我们,不仅要把握开放的时代契机,紧跟国际时尚潮流,更要努力保护,发扬中国服装的传统特色。让东方服装的寓意和西方服装的形体可以兼得且形态更加丰富多变,让将来的国际时尚舞台绽放出绚丽灿烂的中国光芒!

参考文献:

[1] 许钧,袁筱一.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2] 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 佘协斌.法汉翻译研究[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4]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5] 方仁杰法语社会语言学[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中法“法国文学史”书写差异初探 第7篇

值得注意的是, 在我国的“法国文学史”书写中, 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主要针对国内中文系学生所编撰的“法国文学史”, 这种书写模式通常在主流的文学史观指导下完成, 既有专门的《法国文学史》, 比如郑克鲁的《法国文学史教程》和吴岳添的《法国文学简史》等, 也有将法国文学的内容分解到外国文学的各个时期与思潮之中, 朱维之的《外国文学史》 欧美卷等就是非常经典的文学史教程。另一种则主要是针对国内法语专业的学生所撰写的“法国文学史”, 此类型文学史的编撰者大都曾直接在法国接受过教育, 或者研读和学习过法文版的法国文学教程, 因此, 这样的文学史大多沿用或者借鉴法国本土的编撰模式, 较为典型的是徐真华所编撰的 《法国文学导读》。如果说前者可以称之为中国本土派的文学史编撰模式, 那么, 后者则可以被命名为 西洋派模式。为了尽可能凸显中国的文学史述史模式, 文本将着重考察中国本土派的文学史, 以期客观说明中法国两国在“法国文学史”上的书写差异。

让我们重新回到“文学史”这个词汇, 可以看到, “文学/内容”与“历史/时间”共同构成了“文学史”两大要素, 如果说历史是文学史的筋络, 文学则可以被认为是它的织体, 二者作为充分必要条件成就了文学史。同样, 两国述史模式的差异正是体现在对“历史/时间”与“文学/内容”的编排与叙述上。

一.“历史/时间”书写差异

正如上文所述, 历史是文学史的脉络, 两国的文学史编写都展示出对“历史/时间”的重视, 只是如何通过文学呈 现历史的概念, 或者如何以时间统摄作家作品, 两国的文学史书写模式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在中国本土派的文学史中, 我们选取了郑克鲁所编写的 《法国文学史教程》, 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是中文专业与法文专业学习法国文学的必备教材。在法国的文学史中, 选用了妮可·马松 (NicoleMasson) 教授所编写的 《法国文学》 (Littérature Fran·aise) 为例, 该书是法国较为经典和典型的文学史教程, 五年内两度印刷, 受到众多学习者的认可。

中国式的文学史书写多以文学思潮来体现历史, 在郑版的《法国文学史教程》中, 文学思潮成为了重新整合历史的重要元素, 并将作家作品归入不同的流派, 加以介绍和论述。我们以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为例, 教材中以文学思潮的发生为标准, 将其分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和“巴纳斯派、象征派和自然主义文学”。这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世纪内的法国文学发展状况, 使他们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有一个整体印象。只是需要注意的是, 尽管这些流派的出现时间呈现出先行后续关系, 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 仍旧存在几种文学思潮并存的状况。随后, 在各文学思潮之下, 便能够看到与之相对应的作家及其作品, 例如在浪漫主义文学中, 郑氏选择了斯塔尔夫人、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维尼、雨果等知名作家, 并将他们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从而展开文学史的深入书写。中国式述史方式便于读者在整体上把握作家的属性, 因此对于当下法国文学史的学习者来说, 提到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首先会想到的便是雨果, 同样, 雨果这个名字几乎等同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与中国式以思潮为史不同, 法国式文学史书写仍旧较为传统地采用了以时间为史的方法, 只是以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为界限对“史”进行补充和细化, 并在细化的时段下, 强调作为独立个体的作家与作品。马松版本的《法国文学》 便是如此, 同样是19世纪文学, 该文学史将其分为四个部分:帝国与革命的颠簸、浪漫主义的一代、第二帝国、世纪之末。当然, 强调历史时间并不是说就不重视文学思潮, 教材中就专门有“浪漫主义的一代”。不同的是, 中国模式的文学史会将“浪漫主义”作为某一时代的创作标志, 凌驾于作家作品之上, 法文版教材则是将作为思潮的浪漫主义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放置在同一平面, 加以叙述。因此, 在法国式的文学史中, 读者看到的更多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作家作品, 而雨果代表的只是雨果本身, 并非只是浪漫主义文学。

二.“文学/内容”书写差异

正是两国文学史在“历史/时间”书写上的差异, 使两者在“文学/ 内容”的书写上也呈现了较大的差异。由于中国式的“法国文学史”是将作家作品统归到文学流派之下, 所以会强化该作家作品与其所属流派的共性, 采用大量的笔墨来阐释并论证该作家的创作特征。法国式文学史在对作家作品的书写上则完全不同。我们将以“斯丹达尔” (又译为司汤达) 为例, 进行分析说明。

在郑氏的教材中, 斯丹达尔被归入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范畴, 马松版的《法国文学》则是将放在“浪漫主义的一代”之下进行介绍。在斯丹达尔的专题研究中, 中法版本均对作家的生平做了介绍, 只是相较而言法文版着墨更多。在对作品的选择上, 两部文学史均选择了《红与黑》和《帕尔马修道院》, 但在对作品的论述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我们熟悉的《红与黑》为例, 中法文版教材在对小说原型进 行介绍后, 差异便逐步得以呈现。在郑氏的教材简略介绍情节后, 便对小说进行定性, 将其归纳为三个层面, 即爱情小说、具有强烈政治倾向性的小说和风俗小说[1], 紧接着便对于连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并强调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开创了现实主义 的内倾性方向”, 继而进行论述, 有的是于连自我的心理活动, 有时候是作者的分析和见解。可以说, 郑版的教材在现实主义流派原则下对 《红与黑》 进行了较为丰富和全面的分析。

与中文版书写不同的是, 法文版教材几乎没有 给出任何评论, 而是将重心放在作品本身。在马松的《法国文学》中首先告诉我们整部作品包含75章, 并将作品以地域和不同的奋斗阶段分为四个部分对情节进行简述。概括而言, 就是于连在维里耶市长家中的故事、在贝藏松神学院的奋斗、在巴黎侯爵家与马 蒂尔德的故事, 最后回到贝藏松直至被判处死刑。教材特别指出, “在小说结尾的某几页, 《红与黑》 的主角于连·索海尔受到形而上学危机的困扰, 他追问宗教, 随后的几行中, 思索世界的发展。”[2]紧随其后的便是《红与黑》中相应的原文摘录。尽管都提到了小说中的心理描写, 即于连的内心活动, 法文版教材做出任何判断与分析, 只是将文本该有的样子 呈献给了读者。事实上, 这样文学史书写方式并非特例, 我国已引进的《法国文学大手笔》 (LittératureFran·aise) 也是如此, 书中专门提到斯丹达尔的《帕尔马修道院》, 同样未做阐释, 只是摘录了小说中第三章的某一部分, 将其命名为“法布里斯在滑铁卢”。

三.两种文学史书写模式平议

不论是面对历史, 还是面对作家作品, 中法两国都采用了截然不同的书写模式。两种模式各有利弊, 不便轻易否定, 可稍作平议。

在“历史/时间”的书写上, 中国模式倾向于以思潮为史, 将作家作品放入思潮中进行介绍和分析, 呈现出在有序时间下的“板块式”书写;而法国则倾向于以时间为史, 将作家作品作为独立个体加以呈现, 倾向于“星丛式”的书写模式。正因如此, 中国教材以文学思潮为中心, 而这是一种带有预判的书写, 所以涉及具体文本时, 必须做出判断和分析。因此, 我们在阅读时, 首先看到的是对作家、作品的定性, 其次是人物分析, 最后是创作特征的总结, 读者们所面对的并非文学本身, 而是批评家笔下的文学, 所以可以将这样文学史称为“文学批评家的文学史”。法国的文学史更多强调文学本身, 力图向读者呈现已确定的客观事实, 例如作家生平、作品由来、创作时间和摘录的文本, 如果说其中包含着某些主观因素的话, 那就是述史者对作品情节的归纳和对摘录文本的选取上, 那么, 相较而言, 法国式的文学史可以被称为“文学史家的 文学史”。

由此, 我们了解到中国式文学史更多是教会读者如何评判和分析文学作品, 而法国式文学史则是让读者直面文本, 引起阅读兴趣, 述史者会尽量在书写中摒弃个人观点, 而是将理解和分析的权利留给读者。当然, 由于两种文学史的受众不同,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其述史模式, 面对法国读者, “星丛式”文学史书写以史实和文本呈现了该作家作品的独特之处;面对中国读者, “板块式”文学书写方式更有利于初学习者们在整体上把握和认识法国文学。

注释

1[1]郑克鲁:《法国文学史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第175~177页。

中法服装高级定制的差异性探究 第8篇

在18世纪中叶, 英国裁缝Charles Frederick Worth在巴黎把自己设计的一系列礼服介绍给巴黎的上流人士, 让他们按照个人的喜好任意挑选, 并以手工缝制出客人所选的衣服。人们称沃斯的时装屋为“Haute Couture”———高级时装屋, 设计师沃斯被服装界誉为“高级时装流行之父”。自1858年Charles Frederick Worth的首个高级定制秀问世以来, 高级定制———时尚界最奢华的盛宴, 已经慢慢走入大众的视线。说道高级定制, 无法不说到它的发源地———法国,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 法国乃至欧洲的服装高级定制已经到达一个巅峰时代, 而作为全球奢侈品消费首位的中国, 本土服装高级定制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两者存在着诸多差异。

二、中国与法国服装高级定制的差异

(一) 中法在服装高级定制标准上的差异。

究竟怎样才能称得上是高级定制?相对于法国市场, 中国市场显然缺少一个标准。在法国, 一件衣服起码要花100~400个小时以上才能叫高级定制, 且定价极高。在高定发布会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为了一件大衣, 用了将近50万元的开司米羊毛;某某设计的一件精密刺绣的礼服, 花费了近600个小时的制作时间;某某设计了一款名为“简单”的雪纺裙, 为制作那数以百计的细小褶皱, 两名女裁缝师花费了数月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 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高级定制, 在法国乃至欧洲都有严格的标准。法国服装协会对于高级定制的标准———必须由高级时装设计师主持的工作室为顾客个别量身, 并用手工定做的极具独创性的时装作品;设计师及其时装店必须经法国高级时装协会认定;设计师的工作室至少雇佣20名全职员工, 其作品的高级定制称号受到法律保护。为保持巴黎在世界时装界的领导地位, 法国政府早就把高级时装视为自己的文化遗产, 对高级时装实施保护与扶持的政策。而在中国, 就笔者看来, 依然处于各自谋发展, 一盘散沙状态。尽管中国服装高级定制也是有很长的历史的, 且不缺少技艺高超的裁缝, 但缺的是创意, 是对潮流的把握, 时尚的审美品位, 以及一个何为服装高级定制的统一概念。随便一个服装工作室或者某个知名设计师做的一个秀就叫高定秀, 太随便了。业内人士指出, 高级定制在中国已经被滥用了, “现在随便一个设计师搞个发布秀就叫高级定制, 随便一个成衣品牌推出比日常系列贵一点的产品就说自己是高级定制。当前有很多设计师以高级定制为名开办工作室, 而这些工作室可能更多意义上偏向于定制而非高级定制。”陆名认为, 正由于中国市场对高级定制缺乏标准, 使得高级定制成为商家炒作的概念, “如此一来, 高级定制就被滥用了, 而滥用的结果就是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作为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的刘洋坦言, 高级定制在中国市场确实有被滥用的现象, “我们并不一定要追随法国的高级定制标准, 我们可以有适应现代新贵的高级定制, 因此制定中国的高级定制标准很重要。”

(二) 中法设计师在时尚敏感度和接受度的差异。

根据比例来讲, 法国的创意和奢侈品设计师所占的比例, 比伦敦、米兰、纽约等地的设计师更大, 更逞论中国。法国对于时尚的态度是一种包容的追求, 对于设计的尊重是中国无可比拟的, 大部分设计师不受市场所困, 追寻自己的设计风格, 引领市场。在欧洲, 像John Galliano和Jean Paul Gaultier这样的大设计师, 因为有很强的赞助商在背后支持, 他们能做自己喜欢的设计。而在中国, 人们对于服装的意识还不强烈, 不能真正意识到高定的价值, 有创意更要迎合市场, 满足顾客需求, 设计是被市场牵着走。对于中国的高级定制, 著名设计师刘洋有这样一个形容:就像电影《蒂凡尼的早餐》, 赫本坐在蒂凡妮的店外, 透过橱窗看里面的世界, 虽然近在咫尺, 也似乎随手可及, 但中间隔着的那一层薄薄的玻璃, 却代表着长长的欲望。对于很多设计师来说, 高级定制似乎很简单, 可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级定制却是一个很漫长的坚持过程。目前中国高级定制的最大挑战, 不是技术, 也不是面料, 而是中国没有高级定制的话语权。高级定制目前还是以西方为主导, 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有“崇洋”心理, 西方高级定制所流行的元素、概念、风格必然就是全球最热的, 而中国的高级定制在这方面却很无语。

(三) 产业背景不同。

法国乃至欧洲顶级的高级服装定制, 背后都有财团的支持, 知名设计师和奢侈品牌的结合, 让欧洲高级定制慢慢攀上顶峰。他们也不靠高级定制来作为主要的盈利, 而是作为自身实力的一个炫耀, 所以通常都极尽奢华, 无论在设计上还是技术上都是顶级的。Galliano让高级定制更加时尚玩味, 创造了Dior又一个“New Look”时代;设计金童Riccardo Tisci, 每一季都让GIVENCHY高定充满天马行空的创意, 他的努力, 有效提升了高级定制的关注度。巴黎能够成为世界服装时尚的中心, 出现众多高级时装品牌和著名服装品牌, 就是独立设计师们为了满足法国宫廷服装和上流社会服装的需求, 在手工工坊里, 将服装做成了手工艺术品。这种需求带动了社会的效仿。“先设计后产业”的模式经过常年累月地磨练和积累, 造就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经典品牌。品牌的发展, 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发货在扶植新锐设计师就很注意帮助解决其资金问题。且行业组织和政府机构都热心牵线搭桥, 鼓励投资者或入股有前途的年轻设计师创办的、仍处于早期阶段的企业, 或是与他们签署授权协议, 或是引入风险投资, 消除了很多独立设计师品牌发展中容易产生的现金流压力。这种合作开始了一种建立时装企业的新模式, 满足了奢侈品牌市场日益增大的消费需求。扶持提携新生力量振兴整个国家的设计, 靠一两个大牌设计师是根本不行的。相比之下, 中国服装设计的高级定制还处于起步阶段, 本土知名国际品牌几乎没有, 设计师有点单打独斗, 总是自己做展览, 而高定基本都是个人工作室在做, 刘洋、马艳丽、郭培等知名本土设计师, 虽然也在涉及服装高级定制, 但是跟法国源远流长的高级定制相比, 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现在中国大批本土设计师的生存现状并不是很好, 连知名设计师都要面临自己找资本、找投资人的现实情况, 新设计师的生存状况可想而知。若得到政府支持, 到国际上去做中国设计师自己的大型展览, 才更有效。

(四) 教育体制的区别。

法国设计师很强调理念, 会教学生怎样做服装, 怎样自创和结合市场, 整个过程是为了培养学生毕业后能直接工作, 即便是自己开设计工作室, 也能有销量。法国的时尚教学理念, 是从高而低———“如果你能设计很棒的衣服, 那你也能做出普通人穿的衣服”。法国服装设计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逐步形成具有多元化的风格和取向。从同一个学习环境中走出的学生, 往往能够显示出异彩纷呈的创作灵感和方法, 非常难能可贵。同时, 他们又十分注重帮助学生将自己丰富的设计理念, 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让自己的设计实现商业价值。因而, 许多毕业的学生, 走向社会很快就能适应环境, 进入角色。法国设计学校遍布各地, 保障有一定数量的后备力量;一些大的设计学校每年都要举办设计大赛, 让表现优异的学生有出头的机会;鼓励企业积极支持和赞助年轻设计师举办秀展;已经成名设计大师热心于对后辈的提携, 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在国际舞台上曝光。国外服装学院的学生很早就能够运营从服装设计、找投资人、独立办个人秀到寻找订单这一产业流程, 而目前, 中国的学生要做到这点还有困难。在中国, 应试教育的局限性让很多服装设计的学生按部就班的学习, 容易被一种风格所限制, 从而很大地限制了时尚的推动。例如北京服装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他们有着相同的教育背景和较稳定的设计风格, 从这两个学校出来的学生就容易形成较为明显的风格倾向, 缺乏了专属自己的服装时尚。洪晃认为, 中国出不出大师不是可以预测的事情, 中国设计师里面有自己独特设计语言的还少, 大部分还是非常熟练地运用着别人的语言系统来表达自己。中国教育的重点是制作过程, “以低就高”, 基础的确扎实了, 可是也很大程度地局限了想象力。所以, 中国很多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 只能另觅它业谋求发展了。

(五) 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就服装高级定制这个行业来说, 法国已经处于成熟阶段, 但是近年来, 法国高定服装的消费处于衰退局面, 目前其高级时装定制的年销售额已不足2, 000万欧元。就中国而言, 本土服装高级定制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 但是中国在高级定制服装的消费, 在全球已经“名列前茅”了。中国作为奢侈品消费的新兴市场, 相关资料显示, 中国高级定制市场容量约有上亿元, 已成为国际定制品牌争夺的焦点。自七八年前香奈儿把第一个高级定制秀场搬到中国后, 欧美各大老牌如迪奥、阿玛尼、古驰等纷纷抢滩中国。Armani高调将高级定制带进上海;巴黎时装大师拉夸也带着他价值百万欧元的高级时装走进北京的中国美术馆。今年12月, 婚纱女王Vera Wang旗舰店也将计划落户上海新天地, 该店将成为其面积最大、款式最齐全的全球旗舰店。国际品牌纷纷布局中国市场之举, 表明了中国高级定制确实有很大的市场。

三、中国高级服装定制的发展策略

从起步到发展到成熟, 进而到达巅峰, 是需要时间, 需要过程的。笔者有理由相信, 经过综合了解法国高级定制的标准和法式时尚教育理念等等, 中国服装高级定制完全有能力有方法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本土高级定制品牌。目前中国服装定制处于发展阶段, 有很多事情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去完善。一是我们需要制定一个真正的, 被世界认可的服装高级定制标准。所有的本土品牌和设计师都必须认可并且照着这个标准去做, 当然这个标准自身也必须是认同的。如同国外的那些品牌、设计师一样, 大家一起维护这个标准, 达到这个标准, 才是真正的服装高级定制。以后我们的高定走出世界, 所有人都能这样认识“中国”XX高级服装定制。二是国家政府和产业协会越来越重视服装高级定制的市场, 对这个产业进行保护和扶持, 也需要用更大的影响力, 去凝聚我们本土的品牌和设计师, 这样本土服装高级定制品牌才不会在国际大牌的竞争中一败涂地。三是中国的本土设计师应该紧跟世界时尚风向标, 把握住敏感的时尚热点, 更应该由心出发, 结合世界时尚趋势和我们自身的文化特色, 不被市场所影响, 做出真正本土特色的高定服装。一味地模仿世界的, 别人的, 终究不是长久的, 只有融合我们自身文化特色的, 我们的服装定制才能源远流长, 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四是我们培养新的设计师时, 应该打破陈规, 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不脱离本土特色, 引进国外先进经验, 让我们的人才源源不断的出现, 为我们的高定发展奉献更大的力量。作为一个设计师, 画图打板面料缝纫这些基本功必须要牢固, 我们不能忘本, 所以在培养设计师时基础绝对不能忘, 基础是所有的根本。设计不仅仅是技术, 更是个人思想、灵魂的显现, 我们在培养设计师时, 要注重培养一颗设计师的心, 一颗敏感、聪明、善于发现美的心, 这样的设计师才能源源不断的因世界万物而得到灵感, 因灵感而不断设计出新的、更美好的服装。

四、结语

中国, 有着上下五千年文化传承, 泱泱13亿人口, 我们从不缺少人才, 更不缺少工艺, 我们缺少的是时尚的经验, 是设计的积累。随着中国科技进步, 我们和世界的距离渐渐缩短, 相信我们的设计师, 一定能带着我们的服装定制文化走向世界, 我们服装产业乃至服装高级定制领域, 一定会在世界时尚领域,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摘要:随着“第一夫人”彭丽媛穿着本土服饰定制品牌亮相, 我国的国产高级定制服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然而相比服装高级定制的起源地欧洲法国, 我国服装高级定制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对中国和法国服装高级定制品牌和产业对比, 分析了我国服装高级定制与法国服装高级定制产业的区别, 指出了我国在发展服装高级定制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为中国服装高级定制未来的发展道路指明方向。

关键词:服装高级定制,中国服装,法国服装,服装设计,品牌时尚

参考文献

[1] .沈亚欣.中国式的高级定制之路[J].时尚北京, 2011, 10

[2] .史林.高级时装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

[3] .邹游.北京服装设计师生存状态分析[J].装饰, 2008, 7

[4] .邓雪灵.中国高级时装定制被滥用[N].信息时报, 2009-12-16

[5] .Zohra.中国时尚有理由更自信[N].新京报, 2012-9-17

[6] .郭燕.时装之都不容忽视设计师品牌培育[J].北京服装纺织 (时尚北京) , 2008, 4

中法文化差异 第9篇

1. 法语中尚“右”

“左”对应在法语中翻译为“gauche”, 而法语中的“gauche”有“歪斜的, 不平的”之义, 如“table tout gauche”, 就是“一张翘得厉害的桌子”;“règle gauche”就是“歪斜的尺子”;“prendre une choseàgauche”意为“曲解某事”, 即“离开中心”。另外, “gauche”也作“笨拙的”解, 如:“d’un geste gauche/avoir l’air un peu gauche/être gauche dans tout ce qu’i fait.”另外, “partir du pied gauche” (“由左脚起步走”) , 比喻头未开好。法国人认为先穿左脚的鞋子不吉利, 也是基于这一原因。因此产生了对应的副词形式:“gauchement”, 不自然地, 笨拙地, 呆傻地。

“右”在法语中对应为“droit”, 同时还有其他两个意义:作形容词讲, “直的, 正直的, 正当的”, 于是派生出副词“droitement” (诚实地、坦诚地、正直地) ;作名词讲, 指“权利、法律、正义、税”。这两个意义也是由法国人“尊右”衍生出来的。

法国人不太喜欢“gauche”, 将它视为“卑贱”的象征, 1789年5月法国三级会议召开时, 贵族与僧侣坐在右边, 第三等级坐在左边, 由于当时第三等级主张民主自由和在右边的保皇派、保守派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此称他们激进派, 产生了“左翼”、“左倾”、“左派”之类的词汇, “左”就成了激进和革命的象征。19世纪, 欧洲国家的议会也以议长座椅为界, 分左右两派就座, 后来左派、右派即逐渐成为政党派别政治上激进或保守的代名词。

2. 中国左右尊卑较为复杂

在汉语中, “左”作动词用时, 是会意字, 它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手的形状, 本义是辅佐, 即从旁帮忙的意思, 如“左膀右臂”;又作“降职”解, 如“左迁”。作名词用时, 就是最常用的方位名词, 但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把“左撇子”称为“左癖”, 与“癖”连用, 可见古人对“左”的定位不高。作形容词时, 意思是“不同”, 如“意见相左”或“不正, 偏邪”, 如“旁门左道”, 可见中国人更多地赋予了“左”以“不是正位”的意思, 多少带些贬义。

而“右”作动词时, 也是会意字, 表示“口手并用帮助别人”本义是“右助”, 又作“佑”, 还作“尊崇、崇尚”讲, 如“右文”“右武”, 即“崇尚文治”、“崇尚武治”, 还作“保佑”讲, 如“保右命尔”;作名词讲时, 指“重要之处”, 因为人们多习惯于用右手做事, 于是以右比喻事物的要害部分;作形容词讲时, 指“保守的、传统的或有时独裁主义的”。

现代社会里的“左”“右”也深深烙上了古代的印迹, 且多为尚“左”。俗语有“左眼跳财, 右眼跳灾”, 值勤人员臂上的臂章都是戴在左胳膊上, 军功章都佩戴在军装的左上方而不是右上方。男衣的纽扣一般在衣服的右边, 扣门在左, 而女性的衣服则相反;结婚照都是“男左女右”。厕所, 一般左边是男厕, 右边是女厕。

历史上汉民族左右尊卑现象要复杂得多。纵观古今, “左”“右”的内涵与应用情况大体如下。

2.1 方位之“左”“右”

相传伏羲氏创制了八卦, 周人根据八卦推演出方位的尊卑。八卦原理认为, 阴阳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东方是日出的方向, 光明出现的一方, 主生, 为阳;西方是日落的方向, 黑暗降临的一方, 主死, 为阴。东即左, 西即右, 左为阳, 右为阴。在古代, 地图中的方位是左东右西, 与今天左西右东恰恰相反。左右方位还与山水联系表示地理方位。左即是东, 右即是西, 江东称江左, 江西称江右;山东就是山左, 山西就是山右。

2.2 居室之“左”“右”

这又分为帝王宫室与一般居室。对于宫室, 同一所面向南的房子, 北为上位, 帝王居北房, 正宫。左边为东, 是仅次于北房的尊位;右边为西, 为下位, 是卑下的标志, 所以古时太子、太后居东宫, 妃子居西宫, 故太后又称东宫。就一座普通房屋而言, 右室尊于左室, 右室为上室, 豪门大族也称“豪右”, 贵戚也称为“右戚”。

2.3 官职之“左”“右”

中国的官制常常是同一官职分左官与右官, 先秦尚左, 到了战国末期, 诸侯称霸, 礼崩乐坏, 先前的一套周礼无人理会, 于是就出现了《廉颇蔺相如列传》里, 蔺相如因大功“位在廉颇之右”的尊右现象。秦汉时期战乱不断, 政出多门, “左”“右”官职尊卑混乱, 有的尊“左”有的尚“右”。从东汉至隋唐、两宋, 都是左官比右官高一等的。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 皆以左官为上。到了元代, 蒙古人却反了过来, 左右丞相是右居上。因为汉人是二等臣民, 元代考科取士蒙古人列入右榜, 汉人则在左榜, 左榜低于右榜。到了明朝代, 又回归了唐宋时代的尚左传统:明代六部的左右侍郎、左右都御史、左右给事中、左右布政使, 都是左官居上。

2.4 席位之“左”“右”

这又分堂上与室内。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屋结构, 坐北朝南, 前面是堂, 后面是室。堂和室之间隔着一堵墙, 墙外属堂, 墙内属室。在这堵墙上, 靠西边有牖, 靠东边有户。举行活动常在堂上, 宴饮在室内。堂上, 即正堂或大殿, 君主受臣子朝见, 南面而坐, 左东右西, 尊左贱右;座位则以南向坐 (面向南) 为尊, 依次为西向坐 (面向西) 、东向 (面向东) 、北向 (面向北) 。室内一般是长方形的, 东西长而南北窄, 因此室内最尊的位置是坐西面东, 其次是坐北面南, 也就是左手座;再次是坐南面北, 也就是右手座;最后, 最卑的是坐东面西。

2.5 车位之“左”“右”

古代的车分民车和兵车两种, 都是左位为尊。先说民车, 古制民车是一车三人, 尊者在左, 御者 (驾车者) 居中, 陪乘在右, 叫“参乘”或“车右”。再说兵车。我国古代的兵车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帅车, 一种是战车。帅车一般是三人, 主帅居中, 以便于指挥作战, 御者居左, 武士居右。战车一般是四人, 御者居中, 左右两边是武士, 左边是挟弓箭者, 右边是持戈矛者。

古代车的尊左除承袭上古礼俗, 可能还有实用性考虑。驾车者要挥动鞭子, 挥鞭一般用右手, 这样居右者就碍事, 左边就安静无事;无论是指挥还是驾车, 居中、居左都较方便。战车上武士手持武器御敌, 如果他居左, 用力击敌的右手那边就会有很多障碍, 那是很不方便的。这样车上的左位自然就是尊位了。

3. 赋予方位词“左右”尊卑意义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人和法国人都不约而同地分别给“左”“右”赋予了“卑”和“尊”的角色?

研究古文字后, 我们会看到:又, 本义是指右手。后来“又”被挪作他用, 遂给“又”加“口”, 创制出“右”字, 表示右手、右面、泛指一切右侧的事物。而右的原型“又”, 在汉语中只充当一个较为抽象的作用, 如:又一个, 又一次, 这个又是指一外又一、是“加”的意思, 正像“一又二分之一”, 是指一加二分之一。左有减的意思, 倒不难证明。汉字“差”=垂+左, 实际上, “差”字以左表义、以[垂]表声。即使是在现代汉语中, 这两字的语音分化也不远。

右加左减, 是古人对左和右的习惯性看法, 这也说明右手习惯早就形成, 左手就是比右手差, 这是无须再证明的铁的事实, 这也是人类为什么普遍持有右手习惯的原因之一。汉字中的“左”是和卑、差联系在一起的, 那么与之相应的理应是:“右”和尊、优联系在一起, 和“右”相关的都是褒义的概念, 如“佑、友、有、尤”等。“尤”和“优”同义, 而“友、有、尤”三字都是“又”的派生字:友=又+又, “有”和“尤”的共同字根都是“又”。由此可见, 左卑右尊、左差右优的观念是如此鲜明地保存在汉字和汉语中。

再来追溯一下西方社会, 古罗马巫师在占卜时, 手举一个方形木框面对天空, 若鸟从右侧飞入木框视野, 就示吉;若鸟从左侧飞入木框视野, 就示凶。在古希腊神话中, 宙斯是右手拿着象征权力的“闪电权杖”。命运女神克罗托, 也是用右手拿着决定人生命的“脆弱之线”。基督徒祝福和划十字, 都是用右手来做, 人们总是右手向上指向天堂, 指向永生, 而左手向下, 指向受诅咒的地狱。《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记载了“万民受审”之事, 神同众天使降临人间, 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 万民聚集在神的面前接受神的审判。神让善人站在右边, 进入天堂, 获得永生;而让恶人站在左边, 打入地狱, 饱受煎熬。在大多数英语系国家的传统婚礼上, 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 表明女性处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这不禁使人们想起《圣经》里古老的传说, 夏娃, 是抽出亚当左侧的一根肋骨创造出来的。“右尊左卑”, 才是产生“左派”和“右派”不同含义的直接源头。

4. 结语

左右尊卑文化现象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和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影响, 不了解某一民族在这方面的文化习俗会导致文化休克, 形成误读, 影响人际关系的沟通与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 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左右尊卑在中法文化中不尽相同, 且这一现象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深入讨论这一文化现象的不同, 并分析其原因, 我们就可以避免在文化交际中出现错误, 使双方的交流顺利进行下去。

关键词:“左”,“右”,尊卑,中法比较

参考文献

[1]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龙门联合书局, 1961.

中法文化差异 第10篇

1 博士研究生入学条件

由于法国人口较少, 教育资源相对丰富, 攻读博士研究生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 但申请者须具有硕士或者相当水平的学历证书[1]。申请者通过互联网查询自己感兴趣的大学、科研机构, 了解相关专业, 指导老师及招生信息。并将个人英文或法文简历传给导师, 导师会通过组织面试考核来决定是否接收。在导师同意接收后, 将申请者的资料上报所在大学, 学校将再次组织面试考核 (部分国际学生不需要面试) 。大学考核通过后, 会发一份正式接收函 (录取通知书) 。这种录取方式能较好地反映出申请者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但对其他专业知识缺乏考核。

在中国, 由于学生数量较多, 教育资源相对贫乏, 并受历史悠久的科举制影响, 攻读博士研究生是要参加统一的入学考试, 以考试成绩来决定是否录取, 仍然是以应试教育模式为主。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专科性很强的培养阶段, 这使部分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同时, 即使达到国家录取线后, 会根据不同专业招生计划和上线人数的差异性, 还要进行学校及专业间调配, 忽视了学生的专业兴趣。

2 奖学金制度

在法国, 申请者通过接收函去申请奖学金, 奖学金分地方政府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 相关研究所、公司或协会提供奖学金等[2]。由于发达国家教育制度比较完善, 学生奖学金金额完全能满足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 学生能安心学习工作。在中国, 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获得政府奖学金, 社会赞助奖学金, 学生基本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家庭或自己, 学生在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往往为了生活到处奔波, 耽误了学业。

3 理论课程的学习

法国博士研究生理论课程实行学分制, 共7分, 科学类和社会学类课程各3分, 国际会议活动1分[3], 课程采用法语和英语授课, 根据学生的语言特长和专业方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为了不影响学生研究课题的开展, 每门课的上课时间为2-3天, 课堂上教师只讲1/3的时间, 其余时间将学生分组进行互动、提问, 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每门课结束后, 学生要提交总结报告, 并对该门课的授课情况通过盲评来考核授课老师, 学校会根据学生评价情况, 决定下学期是否保留该课程,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

在中国, 博士研究生理论课程设置时间通常为一学期, 并统一授课, 课堂上, 仍以灌输式授课方式为主, 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4]。并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学生从事研究的时间, 忽略了学生的专业性和个人兴趣爱好。

4 课题开题

在法国, 申请者在入学前需与导师商议研究方向及课题计划, 研究方向基本上是由导师决定, 是一种连续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是由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所负责人及主管博士研究生学院校长共同签署《博士研究生论文协议》, 主要涉及博士研究生论文题目及研究方向, 明确各方的权利及义务, 《博士研究生论文协议》是在入学前确定, 协议还规定博士研究生论文创作目的及方法要与该博士研究生个人职业计划相吻合[5]。一旦论文研究计划确定下来后, 不得随意更改。

中国博士研究生是在开学后, 通过阅读文献或导师承担的课题, 通过反复开题来确定研究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 同时也减少了研究课题时间。法国博士研究生一开学就进入实验阶段, 毕业需要4-5年[6];而中国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除理论课外, 课题研究时间明显缩短。

5 汇报课题进展

法国博士研究生学习开始时, 导师会给学生讲课题计划方向, 并提供许多相关文献, 学生通过阅读文献来加深对课题的深入理解, 并主动向导师汇报, 导师基本上不会主动询问学生, 学习全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每周须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 并与导师一起分析、讨论研究过程。各研究小组每周一次集体课题汇报 (Lab meeting) 和一次集体阅读文献 (Journal club) , Journal club是由学生自己主持, 轮流进行, 由学生选一篇最近在各大杂志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向课题组作分析解释, 其他成员相互提问, 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课题理解能力。在中国, 课题进展和阅读文献基本上由导师主持, 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汇报次数较少, 学生对老师存在畏惧感, 讨论缺乏活跃性。

6 论文答辩及博士研究生毕业

法国博士研究生只有在导师授意下, 才能申请毕业答辩。博士研究生答辩前6周须向学校提出申请, 确定答辩时间和地点, 同时须将博士研究生论文集邮寄到答辩委员会进行专家评审, 待评审意见回寄到学校教务处后, 方能进行答辩[7]。博士研究生答辩为30-40分钟, 研究成果以PPT形式汇报。然后答辩专家提问, 提问是答辩重点环节, 通常有数十个问题, 以此来考核学生对课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通过无记名投票决定是否通过。在中国, 博士研究生答辩的重点是学生的PPT汇报, 而提问环节比较薄弱, 多数答辩专家只是象征性的提出问题, 没有达到全面考核学生对课题掌握的程度。

法国博士研究生毕业对发表学术论文没有明确的规定, 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发表较高质量的论文, 其答辩难度也会相对偏低。而在中国, 博士研究生必须发表SCI学术论文后才能毕业, 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急功近利思想。

不同国家、地区教育条件、制度的差异性, 博士研究生教育实施标准化比较困难。但是, 通过比较法国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 可以得出几点启示: (1) 对于我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核时, 应兼顾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 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 个性化教育, 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2) 提高学生奖学金标准, 做到让学生衣食有保障, 这样才能更好地全心投入学习工作中去。 (3) 缩短开题时间, 尽早确定课题方向,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题研究。 (4) 注重理论课的自主选择性及个人兴趣爱好, 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和活跃性;加强授课时间的灵活性, 不要因理论课而影响课题的进度。⑤加强对学生和导师的监管制度, 提高对课题进展讨论的数量和质量。⑥在学术上, 允许研究失败, 避免产生急功近利思维, 提倡科学研究本身就是探索性研究。故可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提倡学生同时进行两个不同的课题, 以保障研究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Theodosiou M, Rennard JP, Amir-Aslani A.The rise of the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the answer to the postdoc/PhD bubble[J].Nat Biotechnol, 2012, 30 (4) :367-368.

[2]Presentation of Centrale Graduate School and International Strategy of Ecoles Centrale[R].Report from France, 2006:6.

[3]Donadey A, Hadjes P, Langevin F.Clin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France situation in 2007and evolution[J].Conf Proc IEEE Eng Med Biol Soc, 2007:3102-3105.

[4]王小毅, 任国胜.中法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差异及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 (6) :787-788.

[5]陈学飞.西方怎样培养博士研究生——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6]Huguier M.Research and surgery.French experiences[J].Bull Acad Natl Med, 2004, 188 (1) :97-106.

中法文学作品中汉法语言差异对比 第11篇

关键词:中法文学  语言  对比  语法

中法文学在世界文坛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们在阅读法国文学作品时往往会遇到一些不易理解之处,究其原因是中法文化的差异,此种差异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文化才可以得到传承和发展,我们才可以领略异国文学的风采。汉法语言差异在中法文学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比如在中国文化中“鹤”象征着圣洁、清雅、长寿,为长寿仙禽,具有仙风道骨。鹤之所以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与仙道及人的精神品格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有成语“鹤立鸡群”(比喻卓越出众)等。然而,在法语中,“鹤”(法语为grue)一词并不崇高、圣洁,俗语中有“娼妓”之意,因此法国文学用语中极少使用。

汉法语言差异直接影响着对中法文学作品的理解,文字交流本身不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只有当谈话双方在使用同样或相似的编码体系时,交流才能顺利进行。这种编码体系就是语言。对异国文学作品的理解正是受到了这种结构体系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文字理解障碍。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法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语法及词汇三方面差异的对比,分析解释文学作品中文字理解障碍产生的原因。

一  汉法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有这样一个笑话,某校毕业典礼合影时,出于礼貌,校领导边指着前排正中的座位,边对法国教师说:“您请,您请!”对中国文化不太了解的法国教师似乎听懂了领导的话,立刻走到第一排正中间的位子上坐了下来。于是,在场的所有师生都惊异地看着他,而他却丝毫不了解自己做错了什么。诸如此类导致跨文化交流出现障碍的错误比比皆是,其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汉语与法语之间的表达方式的差异了解得不够充分。每种语言都有其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如果不了解对方语言的表达方式必然会影响对文章的正确理解。中国人喜欢采取含蓄的表达方式,侧重于心领神会。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是非常普遍的,需要我们细细地揣摩。如我国两宋时期著名的女诗人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诗是诗人在丈夫外出求学后,思念丈夫有感而发。作者通过红藕香残,荷花凋谢,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表达自己悲凉的心情。“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和“水”都是非常柔和的,代表着诗人自己,可是却是形单影只,任自己飘零、流淌,充分体现了诗人当时孤单的心情。这首诗没有通过直接叙述,含蓄地表达思念之情并将其清清楚楚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相反,法国人的表达方式就非常直接了。以下是一首现代法国爱情诗歌的节选,名为Qu'allons-nous devenir mon amour…(《爱情,路指何方?》)

On a beau se comprendre et faire ?a à lamiable,

我们的爱情之路如此艰难,

Quentre nous cétait tendre,que lamour est instable,

即便相互理解也是枉然。

Espérer sans espoir que la tempête passe,

不忍目睹爱情的失败,

En refusant de voir cette défaite, hélas,

望早日雨过天晴。

Que sont devenus ces jolis discourse?

当日的甜言蜜语不复存在,

Est-ce-un sursis pour retarder léchéance ?

如何阻止愛情末日的降临?

这首诗歌就直接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态度和诗人力图克服困难坚守爱情的决心。诗人没有采用借景抒情的方法,而是以倾诉的形式向读者叙述诗人与其爱人之间存在的分歧和矛盾。“Quentre nous cétait tendre”,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恰当的比喻,一句话便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情况,表达了情感。这一特点是中国诗歌所没有的。含蓄和直接两种语言表达方式各具特色,前者委婉动人,感情丰富;后者直击问题,表达清楚。但是,中法两个民族表达方式不同,必然会影响对对方国家文学作品的解读,文字理解障碍由此产生。

法语表达是是通过句子的结构以及句式的千变万化表词达意的,如法国作家莫泊桑在其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写道:一到那里,叔叔成了商人,但我不知道他经营什么。不久后,他来信说他挣了一些钱,希望能够弥补他对我父亲造成的损失。该句使用了一个主句同时引导两个并列的从句来突出法语的结构性特点,使句式结构更加简洁,分句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凑,语言表达更富有逻辑性。然而在中国文学中,我们并不是通过句式结构使句意简洁,而是惯用成语来表达一些特定的含义,比如“杞人忧天”,是指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舟共济”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中团结互助,这些成语概括了表达含义,不需要再进行详细解释。中法文学中体现的汉法语言差异一直困扰着法语初学者。在阅读法国文学时,法语初学者往往受母语影响,从句首读到句尾,忽略了分句的层次关系,阻碍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样,汉语中的成语也为法国学生带来不少困扰。他们缺乏对成语故事的了解,便很难理解成语的真正含义。

二  汉法语法结构上的差异

法国著名作家于勒·罗曼在其代表作《名人传》中写道:

Pendant toute mon enfance et mon adolescence,jai même habité rue Blanche…ce qui est en somme à deux pas… Mais les découvertes que lon fait quand on passe de la rue à quelque appartement comme celui-ci,doù lon a une vue,sont étranges.

译为:在我全部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曾住过白街……总之几步之遥,但从白街所在街区到巴黎其他行政区所路过的风景却是新奇的。

根据复合指示代词的用法,-ci指最后出现的人或物,那么celui-ci(译为:这个)很明显指代的是与它最近的名词appartement(译为:区),如此歧义就不会发生了。

然而,汉语语法则具有明显的意合特点,它摆脱了严格的结构上的束缚,采用多种句式的组合,使语言表达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但这种语法形式也有它的缺点,就是容易造成歧义。比如,“杜邦先生非常悲伤地告诉布朗先生他的母亲刚刚去世了。”“他”究竟指代谁,谁的母亲去世了,这个问题在汉语表达中是无法体现的。法语语法形合的特点使句意表达清晰,结构突出。法语的词、词组、句子的组合通常受到一定的语法规则的严格限制,时态的变化更是将形合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加缪在其小说《局外人》中一句:我在两点的时候坐上公交车,当时天气非常热。向往常一样,我在斯莱特餐厅吃了饭。此句运用了直陈式复合过去时,未完成过去时,即便没有明确地写出是过去的动作,也可由所使用的时态判断出动作是在过去发生的。总地来说,法语的时态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共六种语式(直陈式,条件式,虚拟式,命令式,不定式,分词式),每种语式又包含不同时态。一般情况下,时态的变化是通过词尾形式上的变化表现出来。这与汉语语法的意合完全不同。

汉法语法意合和形合的差异体现了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性。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悠久文化史,中国人长久以来崇尚儒家思想,主张中庸、和谐。汉武帝在位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学说取得统治地位,成为历代王朝思想统治的巨大支柱。而法国的哲学发展经历了很长的一段历史,特别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人道主义和理性问题,哲学研究逐渐达到顶峰。它的逻辑性和理性影响着法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语言受其影响最深。因此,法语具备如此严谨的句式结构也就不足为奇了。哲学思想上的区别,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导致了语法结构的差异,进而影响句意的理解。

三  汉法词汇差别

汉法词汇上的差别对跨文化交际影响主要体现在外来词上。16世纪是中古法语的后期。这个时期的法语词汇演变的比较快,文人学者创造和引用了大量的新词语。一种语言的完善程度与其词汇量的丰富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人学者们在遇到新事物、新概念时就毫不犹豫地引用新词。他们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词类转化形成新词,例如把动词不定式作名词使用,lallée(小路)、le vivre(食物)等;把形容词当名词使用,le liquide(液体)等。二是大量借用外来词,使用外来词是16世纪丰富法语词汇的另外一个重要手段。文艺复兴是一次思想解放。它促进了法语的发展,丰富了法语的表达。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外来词的引入对语言的充实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由于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稳定也是最易变化的元素,其变化速度之快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任何事物都无法与之相比的。语言上的发展也必然会向一种民族文化中注入新的文化内容。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文化大传播,大碰撞的趋势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并行,现行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使得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变得日益频繁,这些时代特点都加速了汉语与不同民族词汇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如芭蕾(ballet),沙龙(salon),香槟酒(champagne)等。这些外来词尽管都是由法语音译过来的,但在汉语中都具有一定的含义。但是如果处理不恰当,词汇上的差别就会对阻碍对文章的正确理解。

当然,借词的意义不能只局限于为汉语增加了几个词汇,而是作为法国文化的象征出现在中国文化中,并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同样,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上升,一些汉语词汇也出现在法语中,如kung-fu(功夫),poussah(菩萨),ginseng(人参),特别是Confucius (孔子)一詞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法国人所熟知。与此同时,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悠久文化史,中国人长久以来崇尚儒家思想,主张中庸、和谐的儒家思想也将中国文化带入到法国文化之中,促进了中法两国人民的跨文化交流。

四  结语

由此可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关系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更加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由于所属语系的特点不同,汉法两种语言无论在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方面,还是在语言结构和词汇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对外国文学作品文字上的整体把握,作者想表达的真实情感以及对外国文化的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都各自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汉法两种语言必然会具有各自的语言特点,因此对汉法两种语言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是中法文学研究的必然趋势,也为正确理解中法文学作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 马东:《中外文化交流及语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4] 贾秀英:《汉法语言对比研究与应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吴丽彦:《东西文化语言差异》,《继续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6] 王金花:《浅议文化异同与语言差异》,《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12月第4期。

中法文化差异 第12篇

一、文化与文化外交

1.文化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这个定义属于宏观层面文化的范畴,行为主体涵盖整个人类,涉及物质文明和非物质文明。而微观层面的文化专指特定社会中的族群,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的哲学、信仰、文学、道德、法律、艺术等精神财富的总和,只针对人类中的部分社群或部落,强调社会成员精神文化层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2.文化外交的内涵。文化外交可以理解为主权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文化战略目标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文化手段进行的外交活动。文化外交的前提是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全球化,以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为本质性目的,以传播本国文化,塑造本国文化的良好形象,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为发展性目的。

所以尊重文化多样性,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可以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以及形成对其他文化的正确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削弱文化歧视与殖民入侵意识,消除文化霸权主义,减少因文化对立而产生暴力流血的冲突。国家在进行政治外交和经济外交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外交作为补充,可以推广本国的文化价值理念,将军事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本国特色的外交战略体系。

二、中法文化外交

1.中法文化外交的历史背景。法国早在波旁王朝时期就已经和中国进行文化交流活动。1685年法王路易十四向中国派出了五名传教士,即洪若翰、李明、刘应、白晋、张诚,他们给清廷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整理近代历法,并在中俄尼布楚条约中担任翻译工作。洪若翰带来的金鸡百纳还治好了康熙帝的疟疾,深得朝廷的欣赏。

因此,康熙帝于1692年下旨,允许法国传教士在靠近皇城处修建一所天主教堂进行传教活动,中法之间的文化得到了初步的交流与传播。

2.中法文化外交的现实背景。从全球化的视野下分析,中法两国的本土文化面对极大的挑战,美国的文化科技产业水平最为发达,形成文化霸权;日本的动漫产业在全球的影响力最大;英国的语言霸权主义也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操控着整个世界的语言文化体系。从而中法两国之间的文化外交合作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溯源,更是具有时代背景的必然因素,即本国文化和价值观在全球化视角下的挑战。

3.中法文化外交的内容成果。

(1)艺术领域的中法文化外交。中法两国主要的艺术活动是“中法文化年”和“中法文化交流之春”。2002年,中法两国互设文化中心,即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和法国文化中心。基于中法建交40周年的契机,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活动,代表成果有中国康熙时期文化展、三星堆文物展和铁塔映红等;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活动。代表成果有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戴高乐将军纪念展和法国电影节等。

“中法文化交流之春”更是中法文化外交的一种常态活动,从2006年第一届举办至今,每年都会有不同的艺术主题和新加入的文化元素,如2015年的“中法文化交流之春”运用现代3D科技影像,使视觉艺术和舞台艺术等表现形式得到完美的结合。

(2)教育领域的中法文化外交。中法两国主要的教育活动主要体现在中法留学生和中国的孔子学院。自2006年至今,中法两国的青年已经多次进行跨国的文化交流活动。

中法双方签有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已有120多对高等院校和20余对中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截止2014年,中国在法各类留学人员达3.8万人;法国在中国各类留学人员约7600人,两国均有一批大学和中学设置教授对方语言的课程,并可以享有互认学历和文凭的待遇。

而中国在法国开设了17所孔子学院和3所孔子课堂。汉语已成为法国第五大外语,约有4.5万学生学习汉语。2010年11月胡锦涛主席访法期间,双方商定2011年中法举办“语言年”。

人际关系中社交原则是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的,同样地,国际关系中的外交原则是以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各国应平等地接纳和看待每一种文化,才可以促进世界和平,共同发展和繁荣。中法两国有着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共同的外交目标,通过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已取得了丰硕的外交成果。在全球化视野下,相信中法之间的文化外交成果可以为国际关系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意义。

摘要:笔者通过查阅和整理大量资料和文献,从文化外交的视角来分析,中法两国之间外交合作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以及取得的外交成果,并强调文化外交对一国的政治和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主张尊重文化多样性,大力发展文化外交。

上一篇:硫铁矿地质特征下一篇:人肝星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