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环境保障范文

2024-05-13

外部环境保障范文(精选7篇)

外部环境保障 第1篇

现代学徒制度是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举措,当前已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应用,并获得了一定的效果,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的实施离不开企业、政府等多方面的支配与配合,因此从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外部环境保障策略势在必行[1]。

2. 协同创新视角分析

协同创新的核心是知识增值,它是一种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是企业、政府等为了促进重大科技创新而进行的[2]。协同创新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体制的关键,也是发挥市场经济下举国体制的重大部署。在知识增值的过程中,要解决好知识产权的归属权问题以及利益的分配问题。在产学研早期就要通过合同文本形式确定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对于利益的分配要意识到经济利益往往是以有形资产呈现的,社会利益往往以商标等无形资产形式呈现。无论怎样因为协同创新中合作主体有多个,所以关于产权要明晰。

协同创新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即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有机集合的,在存在方式、功能等方面都呈现出整体性,而且创新生态系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它是在国家意志以及机制的引导下,使企业、院校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优势互补而促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科技化。

协同创新是所有创新主体系统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即从沟通到协调到合作再到协同的过程。分析协同创新可以从整合、互动这两个维度进行,知识、资源、行动是整合维度的内容,创新主体间的互惠知识分享、系统的匹配度、行动的最优同步、资源优化配置则是合作维度的内容。

3. 现代学徒制外部环境保障策略

3.1 基于政府支持的现代学徒制外部环境保障

首先政府要确立政府导向的扶持性政策,出台校企权责明确的法律条例。职业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因此,政府应该创建与职业教育相配套的实训基地,划拨专门用于实习场地建设的费用,要给予企业相关的经济一定的税收和其他扶持优惠[3]。例如允许学徒到企业进行实习,以及接受在职教师深入企业培训的那些企业给予它们一定的减免税收的优惠。那些在实施现代学徒制度过程中取得明显效果的企业在财政上给予它们一定的补贴或者奖励。对于师范类高职院校,政府要予以重点关注,指导它们的产业化规模尽早确立。

其次政府要适当增加高职教育的资金投入。通过设置专项资金等方法,对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办学给予有效的补偿。各级政府都有必要创建职业教育专项基金制度,设立专门的教育税,以此来将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地位显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各个部门要积极设置职业教育基金,专门用其进行技能培训。通过这种方法很多企业都得到了政府的项目支持,这样它们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社会办学中,最终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才会逐步确立。

再次形成资金投入的市场化运作。当前职业教育的市场更为广阔,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它们一定的财政支持,以此来给学校增添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然而仅仅依托政府政策资金进行发展,那么发展速度会十分缓慢。所以学校有必要主动与企业联合,针对企业的需要为其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所需要的技能性培训费用由学校承担。而企业则把一部分生产场地或者设备搬到学校,对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从而增强自身的经济效益。所有地区都有必要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发挥融资、税收等的作用,甚至可以在高职院校实行股份制,为院校吸引资金,进行市场化运作,最终实现共赢。

3.2 基于企业主导的现代学徒制外部环境保障

首先企业要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思路进行有效拓展。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以及职业院校的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除了受到大学高等教育理论的熏陶外,还学会了如何解决技术问题,拥有了服务社会的基本能力,作为企业要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将实习和培训场地或者岗位提供给高职院校的学生[4]。在关于促进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中,明确指出,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有着明确的目的,即使人有偿化,所以企业要充分意识到现代学徒制度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与职业院校共建双向互动、产学研一体化的良性循环模式。由于企业大多不承担实习和实训费用,因此并没有太大经济负担,还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节约劳动力成本。

其次加快构建现代企业教育制度。企业的内部革新以及外部联合都需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所以说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从管理体制、培养模式、办学思路等出发,联系企业的劳动、工资福利,使企业教育产品的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企业可以根据产业类别通过参股等形式与高职院校共建企业教育集团,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管理,实现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制。校企双方可以共拟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能尽早适应社会,适应岗位。

再次树立正确的人才储备观念。当前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存在着专业不对口等现象,在企业技工荒的用人现状下,为了拥有符合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就要与高职院校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参与到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内容的设定中,按照企业的人才需求严格规划招聘计划。

3.3 基于行业协调的现代学徒制外部环境保障

首先创建促进利益相关者交流的相关机制。行业组织代表的是行业整体,具有组织、协调、监管等作用,通过整合对各方主体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从而使现代学徒制度的运作成本有效降低,使经济效益获得增强。行业组织是一个彰显政府、企业、学校等的共同意愿的非营利性、非政府中介机构,它能承担一定的优惠政策来激发企业参与的热情,它通过向政府反馈相关问题,向企业下达相关的政策等,使政府与企业进行沟通有了一个有效的渠道。

其次要增强行业资制管理以及机制创新。当前我国行业组织几乎不参与教育制度的监督管理,因此可以创建集团组织,充分利用现代学徒制度使校企双方拥有一个共同的平台,形成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市场这样一个共同合作,互相监督的机制体系,使企业拥有更多的合作产业链,通过有效发挥监管职责,促进校企合作的有序进行以及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使政府引导下的校企合作得到有效维护。在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度的实行过程中,行业应该承担一定的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职责,根据职业及岗位能力,促进行业间职业资格体系的确立。行业认定与管理职业资格是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性质之一,健全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能有效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对其完善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行业内部拥有市场所需的全部创新能力体系单元,通过行业及市场需求与职业培训的有效联系,也就是说把能力标准、国家资格证书有效联系,所有单元的知识及能力才可以分解量化,进而把专业教学和课程要求融入行业及企业的实际需求,

3.4 基于社会认同的现代学徒制外部环境保障

首先继承我国古代优良的师徒文化。职业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存在于特定的文化中。我国的师徒文化由来已久。传统的学徒制是一种包括技能操作、德育素养等内容的人才培养方式。徒弟在师傅的传授中学会安身立命的技能、生活知识、为人处世的道理、品德修养,师徒之间是一种义父义子关系,徒弟也会在实践中通过观摩学习,领悟专业技术的意义。尽管我国传统的师徒文化有着封建制度的影子,但是在技艺文化的传承中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也会在技能实践中不断升华,这种影响可以说是终身的[5]。这种古老的师徒文化的精髓值得当前的所有职业院校和企业学习借鉴,为了使古老的师徒文化在当前的社会中传承下去,就必须努力将其转变为现代社会的文化符号及教育观念的指导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施现代学徒制度是深层次接纳传统文化。

其次对现代学徒制度进行有效社会宣传。尽管现代学徒制度已经在很多地方进行了尝试,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仍然还有很多单位和组织对这种模式缺乏了解,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的宣传。首先对已经在校企合作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学校及企业在网络、报纸等媒介上给予必要的宣传,增强现代学徒制度的社会形象以及影响力。其次在全社会创建激励机制,从而鼓励技术创新,同时把现代学徒制度的成果纳入企业及学校的绩效考核中,对取得重大成果的单位及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此外可以通过与国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以及倡导职业终身化,来使社会上更多的人认可和接受现代学徒制。

4. 总结

政府、企业、行业、社会在现代学徒制实施与运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政府必须在政策上予以职业教育一定的倾向,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储备观念,创建与职业学校双向互动、产学研一体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行业组织要加强行业资格制度管理,充分发挥组织、服务、监管等作用。在社会上加强对现代学徒制的宣传,促进社会对师徒传统文化的深层次接纳。

参考文献

[1]李晴晴.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外部环境保障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段凤刚.保障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外部环境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5,33:208-208.

[3]王爱兵,尚晓梅,刘亚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外部环境分析与对策[J].小作家选刊,2016,21:8-9.

[4]于如,高忠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实施困境及突围策略[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2:4-7.

外部环境保障 第2篇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有效外部保障体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推广,新的教学理念已普遍被教师所接受与认可,但在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教育政策环境的制约,教学物质条件的落后,教师评价制度的滞后,以及教师培训制度的陈旧。要想促进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变,就必须为之提供有效的保障体系。

一、制度保障

国家的教育政策给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方针政策,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 (1) 在相关调查中,教师认为政策制约新课程改革的比率是39.4%,这说明政策环境构建状况影响着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

1. 国家政策导向

对新课程理念实施最大的制约政策应当是现行的高考制度,虽然现在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在高考面前仍然是“以分数论英雄”,为了保证升学率,教师不得不针对高考进行填鸭式教学,大搞题海战术。在这种政策环境下,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理念就显得不那么适用了。以探究性学习为例,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情景,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做就面临一个问题:给学生自主的学习的机会,就很难保证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尤其是对于毕业班的学生,许多老师认为最重要的是掌握大纲里的知识点,为追求高升学率,只能采取传统的讲授法一遍又一遍的讲解知识。现行的高考制度不可能短期内被改变,但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完善,使国家政策为新课改的推行保驾护航。高考不能仅仅以成绩作为标准,还应该加入德育、情操、能力等内容,使之与新课改的内容相对应,这样教师才会觉得新课程理念是有意义的,可操作的,进而才能实现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变。

2. 学校政策环境

学校政策环境是影响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变的重要因素。在学校管理方面,传统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特别是落后的手段,是制约教师将新的教学观念付诸实践的重要外因。在调查中有61.2%的教师认为学校的管理制度制约了新课程改革,有24.2%的教师认为影响一般,这表明有相当多的学校在教学管理上是滞后的。 (2) 许多学校仍然遵循传统的管理模式,许多教师一个星期的课时量多达15课时,而且每堂课都必须有详细的备课记录,课后还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外辅导,批改作业。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很难有时间去专研新课程理念。此外,教学要求严格的纪律,一般课堂要井然有序,而新课程理念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就显得没那么有秩序。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使教师有时间有空间去学习教学理念,有热情去实践教学理念。学校还应当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教师之间形成学习、解读、更新教学理念的氛围,并开设各种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将新的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尝试,将有效的教学理念最终转化为教学行为。

二、物质保障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变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首先,与教学理念、新教材相关联的仪器、设备必须具备。许多教师反映,对于教学理念他们十分认同,很愿意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尝试,但由于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根本无法实施,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变也就无法实现。其次,教师的待遇必须得到保证,从而保证师资力量的充足。虽然近些年来教师绩效工资已经开始施行,教师的待遇也较以往有了提高,但总体来说教师的待遇还是没有得到充分保证,尤其是中小学,以及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待遇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师资力量的匮乏,教师存在缺额,结构老龄化,层次不等,知识老化,缺乏大胆创新意识,以致许多教师不具备理解理解、认同、内化教学理念的能力,那么将教学理念予以外化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也就无从谈起了。在新课改下,我们要实现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变,就必须为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必须的物质条件和经济保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队伍不断庞大,师资力量不断雄厚。

三、评价体系保障

评价制度与方法不仅能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而且能引导控制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与家长往往只以学生的分数、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唯一标准。新课改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短期内对提高学生的分数效率不高,教师不敢过多尝试,怕影响学生的分数、升学率,因而多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要保障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变,就必须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合理而能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应当满足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体系化,评价手段的科学化。

首先,制定合理的能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评价主体除了包括学校、学生家长,还应当包括学生及教师自身。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是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具有独特的视角,使教师能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这也是与新课程理念相符的。教师自身作为评价主体,是教师成长不可缺少的因素,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能将认识与行为结合起来思考,发现问题所在,不断进步。其次,合理有效的评价制度,应当具备全面科学的体系,这个标准应当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成绩。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而且要重视诸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在评价学生学业成绩时,不仅要考查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要注重各种能力的发展状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教师关注新课程理念。最后,合理有效的评价制度,评价的方法手段应该是科学的,既要注重评价教学结果,又要注重评价教学过程;既要有直接评价,又要有间接评价。

四、培训体系保障

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出以后,各个地方、学校都普遍开展了教学理念学习的培训活动,但就培训的过程及结果,不难发现存在这许多问题。我们需要对教师培训制度进行一些努力与调整,采用统一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法。统一培训主要是请一些专家把新课程理念告知给一线教师,使教师正确解读新课程理念。而观念是内生的,很难通过告知的方式实现理念的转变,只有通过切实地做才可能慢慢形成新的观念。因而专家的理念要想被一线教师所接受,主要还是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尝试、验证。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理念才可能真正被教师所接受,也才可能转化为教学行为。校本培训就能很好地实现教师新教学理念的生成。校本培训的实施可以将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新课程理念的钻研,开设一些交流会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同摸索怎样把新课程理念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此外,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尝试新课程理念,引导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体会,逐步把新课程理念纳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实现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变。

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不断提高素质、能力,转变认识,同时也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提供政策、物质、评价制度、培训制度的保障。如果我们做好这些工作,就有可能使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优良的教学行为,使理念与行为从分离走向统一。

参考文献

[1]庞丽娟, 叶子.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J].教育研究, 2007, (7) .

[2]李光文.影响新课程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因素分析及对策[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3]陈霞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科学硕士论文, 2008.

外部环境保障 第3篇

一、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几种典型模式

根据政府、中介组织和高校三种因素在质量保障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目前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大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大陆模式 (政府部门主导型) 、美国模式 (中介组织认证型) 和英国模式 (大学自我管理型) 。

(一) 大陆模式的特点:以政府控制为主导

大陆模式即政府部门主导型, 实施这种模式的国家主要是一些欧洲大陆国家, 如法国、荷兰、德国、芬兰、瑞典等。这种模式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以政府严格控制研究生教育的评估为特征。政府对大学进行严格控制, 大学的自主权很小, 而且质量保障是由政府从高等教育系统外部推行, 带有明显的政府意志和价值取向, 外部评审工作组在整个评估过程中始终扮演主要角色。其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属于中央集权型, 基本上是政府控制的模式。它关注研究生教育的输入质量甚于输出质量。政府主要是通过教师聘用、经费预算、学校招生、专业和课程设置等事项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行使程度不同的干预。

如法国在教育改革之前, 基本上由政府直接控制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大学内部的自主权非常有限。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任命、教育经费的提供、课程的安排以及国家学位的鉴定和颁发等都由教育部控制。改革后虽然扩大了高校办学的自主权, 但以政府控制为主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例如, 在课程设置上虽然高校获得自主权, 但中央政府保留着审批权、财政权。更为重要的是, 政策没有触动国家文凭系统。在中央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上, 主要是通过立法手段来确定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各项重大原则, 并通过一定的措施调控高校的发展。在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方面, 表现为:由教育部统一授权专业设置和学位文凭的授予;统一规定教学科研人员的工作量和工资薪金;统一公布研究生教学计划;统一规定考试标准和质量;由政府组织研究生评估工作等。

再如在荷兰, 研究生教育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控制的, 荷兰外部质量保障包括三个相辅相成的要素:监督、测量与改进。整个质量保障过程由三个独立的阶段组成:监督活动阶段、测量阶段、改进阶段。外部质量保障一方面旨在帮助大学了解它们达成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历程以及达成目标的程度;另一方面, 质量保障报告社会公共资金使用的方式及效益并接受社会监督。

德国研究生外部质量保障, 是通过建立一系列全国性的由政府或基金资助的独立的教育咨询和协调机构 (如高等学校校长会、各州文教部长例行会、德国学术交流中心) , 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管理和监督。它们对德国研究生教育长期保持在国际一流水平起了重要作用。1998年, 随着《高等学校框架法》的第四次修订, 德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保证了德国研究生教育在欧洲和国际上的竞争力。改革包括:采取根据绩效对大学拨款;对研究和教学进行鉴定;加强高等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咨询职责, 等等。

(二) 美国模式的特点:以社会中介为主导

分权化、民间化、市场导向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特征。分权化即美国政府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管理不是集权的, 只在间接管理中发挥有限作用;民间化即以民间的、非营利性的认证制度对研究生教育发挥影响作用;市场导向, 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政府在不干预学校自主权的前提下, 进行教育经费的分配, 社会利用评估结果选择研究生专业和毕业生。

具体来说, 美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 分权和间接控制。美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中央地方分权管理体制——多元评价主体”的质量保障模式。联邦政府不直接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和监控, 而是借助高校自身和社会质量认证机构发挥作用。政府的角色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通过政策和立法去引导和完善质量保障机制:通过立法保障评估机构的合法性;提出社会的适切性参数, 引导制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资金、市场、规划等宏观调控手段对质量进行间接控制。

第二, 评估利用专家力量, 强调声誉调查。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评价设有学术声誉这一指标, 并赋予了最高的权重。专家所做出的评判也许并不是最科学的, 但可能是最准确的。因为对于性质复杂的教育质量来说, 学术声誉所表现出的学校的底蕴和实力并不是用科学的手段可以测量的。人们倾向于认为“一个以很有见识的学者集体的意见为基础做出的综合概括, 是人们迄今所能设计出来的对于性质复杂的质量进行衡量的一个可靠的指南”[1]150。

第三, 市场导向, 注重办学效益评估, 强调竞争, 旨在提高办学效能。分学科门类、按学科级别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评估, 在学科排名的基础上对学科所在的院校进行排名。按学科进行评估, 不仅可以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信性, 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 突出学科特色。一些反映办学效率的指标, 如新生的保持率、学生的就业率和教育的“产出”质量等越来越受到各个评估机构的重视。把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置于大众的监督之下, 让“局外人”也能了解大学的办学状况, 满足企业、团体和个人的知情权、选择权, 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资金流向和学生流向, 促进研究生教育在竞争中走向成熟和完善。

第四, 以鉴定、评估、排行等制度建设来加强质量保证。建立鉴定制度。鉴定学校或专业是否合格, 在鉴定机构的组织下, 对学校或专业定期连续进行评估活动。如通过美国教育鉴定委员会, 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监督。美国的评价制度包括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选优评价和博士点评价。研究型大学一般建立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 对涉及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课程设置、教学水平、管理效率、社会适应、学校声誉和贡献等进行调查研究, 来调整和完善研究生教育, 维护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博士点评价是由美国国家研究会组织的, 由高级专家组成博士点质量评估委员会, 进行评估, 公布评价结果。另外, 实行大学排行榜制度。《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依据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制定的高校分类法, 将高校分为全国性大学、全国性文理学院、地区性大学、地区性文理学院、专业院校等五类, 采用美国教育理事会确定的声誉调查法, 评出全美研究生教育最佳大学、最好专业和系等。排行榜以民间组织为评估主体, 评估标准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成为全美多数学生和家长以及世界各地赴美研究生的“入学指南”。

(三) 英国模式的特点:以政府—社会—高校三者协调运行为主

英国模式主要存在于英国和英联邦的一些国家, 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该模式的核心特点在于大学享有较大自治权, 教学质量主要由大学自己负责, 组织学术专家进行评判, 政府干预较少。英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其较为分散、独立的保障机构和拨款、立法、评估等较为多样的保障手段以及教学、科研、专业、课程等覆盖面较为广泛的保障对象和学术自由、学校自治前提下全方位的、明确的责任分工机制。这一体系充分调动了政府、社会、高校、专业机构团体、企业、学生、家长等进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积极性, 推动了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的发展。

具体来说, 英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 多元参与和质量保障。在英国, 外部保障主要是通过非官方性质的中介组织—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 (QAA) 来实现的。除此以外, 还有其他外部质量保障主体, 如校外督导员。在英国, 每一所高校都聘有若干名由学术专家、其他学校或相关领域的专职人士组成的校外督导员队伍, 他们结合资格框架、学科标准、专业规格等对研究生学位授予、学生成绩标准进行审查, 并就学校的评分、考试和学位授予过程等进行监督。此外, 质量保障还有专业鉴定。独立的、非营利的各专门职业团体或其他法定团体按各自的执业要求对各自相关的研究生专业进行专业鉴定和认可, 从而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总之, QAA从外部对质量进行评估, 高校对最终质量负责;学术团体、社会民间组织、科研机构从外部加强了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英国的大学有较大的自治权, 但由于大学的发展依靠政府的大量资助, 政府通过中介机构对大学的控制在不断增强[2]。

第二, 学术排名是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必要补充。学术排名是英国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外部保障的重要形式。社会层面的媒体排名, 增强了高校研究生办学的透明度, 也成为政府、公众和高等教育界人士审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参考, 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为提高自身的排名、赢得较好的社会信誉而保证和提高了质量, 是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有益选择和必要补充。专业团体是一些得到政府认证的专门职业机构, 从民间的立场出发, 组织有关专家对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进行评价。它从教学、科研、学生录取水平、师生比例、图书及计算机支出、其他设施支出、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考评, 数据分为政府统计报告和大学的年度报告, 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社会可信度, 成为英国政府和大众以及国际社会评判英国研究生质量与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3]。

第三, 重视质量管理和学术标准建设。作为高等教育评估当中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 英国政府有意识地借鉴了工业界全面质量管理 (TQM) 理论中“质量保障”思想, 以“质量保障”为目标, 通过评估建立高校办学效能核定机制, 确立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向政府、公众报告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的义务。1964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组织——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 (CNAA) 对研究生教育进行质量监控和评估。1983年, 又成立了“学术标准小组”, 对大学研究生教学和质量管理进行研究。1986年“学术标准小组”向英国政府递交了《大学学术标准》报告, 大学学术标准体系和保证学术标准的一整套措施、制度被政府采纳。1997年英国正式成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 (QAA) , 全面负责英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事宜。2000年4月QAA出版了《学术审核及运行手册》, 确立了研究生质量保证的新框架。近年来, 英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运动以Bs5750模式与TQM的专家质量保障模式最为典型。从英国的经验来看, Bs5750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满足用户需要为根本宗旨;从其管理程序来看, 强调学校全体员工的参与;极端重视研究生教学的绩效指标监控和反馈。

第四, 重视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法规建设。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是英国政府介入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手段。1987年的《高等教育:迎接挑战白皮书》、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1991年的《高等教育:新框架》、1992年的《继续和高等教育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建设使英国研究生教育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从而保障了研究生教育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共性特征与趋势

尽管各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形式上存在差异, 但总体上存在着一些共性特征与趋势。

1.各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选择与本国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相匹配。

无论是英国、法国、荷兰、瑞典, 还是美国, 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选择与构建都是以其各自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为出发点并与之匹配的。各国所采用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都反映了本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传统, 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纳入到传统管理体制中去, 并成为本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一种手段, 从而丰富与完善了各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手段。

英国的研究生教育素以“教授治校”而闻名世界, 高等学校有很大的自主权。它典型地反映了英国的“学术自由”、“学术专家治校”的传统特色。欧洲大陆国家如法国、荷兰、瑞典等, 其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属中央集权型, 具体表现就是中央政府自始自终保持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控制, 研究生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是与宏观教育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美国的以民间为主导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则与美国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相匹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与保障由非官方的机构和高校自身进行, 政府只是把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一种参考, 间接地对高等学校施加影响。

2.建立中介组织负责评估, 政府发挥元评估的间接调控作用。

在政府中枢决策范围之外建立一种相对独立的中介机构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实施监控, 这是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普遍做法。无论是美国的高等教育鉴定委员会 (CHEA) , 还是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委员会 (QAA) , 无论是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 (AUQA) , 还是荷兰的大学协会 (VSUN) 及荷兰的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联合会 (HBO—Road) , 都属于独立于政府机构的中介组织, 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充当重要角色。这些机构制定和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标准和原则, 组织专家对学校进行实地考察, 公布评估的结果和信息, 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参考和智力支持, 从而保障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办学效益。虽然各国政府不直接插手具体的评估活动, 但大多通过特殊的方式参与评估, 发挥元评估的间接调控作用。如荷兰的高等教育视导团代表政府负责对荷兰大学协会和荷兰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联合会所实施的校外评估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复查, 并通报荷兰教育科学部。美国的元评估机构高等教育鉴定委员会虽是非官方机构, 但必须得到政府的认可, 才有权威性。

3.注重质量保障的标准性与保持大学的特色相融合。

西方发达国家在注重建立外部质量保障基础性标准的同时, 并不否认大学的特色, 使得保障质量与发挥特色相得益彰。素有“学术至上”之称的英国, 改变了以往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片面理解, 树立了多元的质量价值观。这种多元的质量观区别于精英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用不同的标准去评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 注重院校的特色发展。

澳大利亚在建立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时, 仍然特别注重大学的特色。质量保障标准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体系, 在标准的实施中, 它并不否定大学的特色, 相反它鼓励大学的特色。质量检查的重点是看大学是否达到了它自己确定的目标, 以及这些目标的前瞻性与可行性。瑞典政府成立官方评估机构评估高校的研究生质量体系, 但是政府不是一味的按照统一的标准体系来衡量每个大学。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署在实施过程中考虑到了各校自己的办学特色, 没有为所有学校建立统一的标准化指标体系。荷兰政府对高校的质量评估主要围绕质量、效益、效率和革新四个方面来加以监督。在审视学校过去几年发展过程时同时突出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特色。

4.通过教育立法来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使评估、监控工作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近年来, 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引发了各国政府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空前的关注。然而, 政府的官方直接介入容易给质量保障带来整齐划一、生硬僵化、官僚主义和侵犯大学自治等弊端。因此, 发达国家各政府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较多地采取间接的方式, 主要通过立法来进行。如英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 公布了一系列法律, 1987年的《高等教育:迎接挑战》白皮书, 1991年的《高等教育:新框架》, 1992年的《继续和高等教育法》, 等等。荷兰关注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始于1985年政府颁布的政策文件《高等教育:自治与质量》。为解决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荷兰先后出台了《开放大学法》、《大学教育法》 (修订) , 使各类高校成为在国家法律框架下运行的自治体。再如, 澳大利亚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研究生教育机构滥用“大学”名称的现象, 出台了《高等教育审批规程的全国性协议》, 规范了认证标准和程序, 保证了研究生教育评估有序化和质量持续提高[4]。

5.重视社会监督机制的作用。

英国为了增加质量监控的透明度, 采取社会人士直接参与学校管理的办法。英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有着强大的外部系统, 包括大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学位委员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皇家督学司等机构。美国对研究生质量监控主要由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专业协会 (如美国研究生院协会) 及其组织下的鉴定机构及媒体负责, 其中著名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每年一度进行全国性研究生教育评估和学术排行。澳大利亚, 外部质量保障主要由认可和质量检查组成。除此以外, 还有一些外部质量保障组织, 如学历资格框架署、专业认定组织、同行评价等。英国设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负责对研究生教育进行评审, 并致力于促进和支持教育和质量标准的持续改进。此外, 一些专业组织通过鉴定专业课程来达到质量保障的作用。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 法国的国家评估委员会, 荷兰的高等教育视导团, 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 都是各国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有些国家政府为了加强相关监督机制, 甚至尝试将公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投资与评估结果挂钩, 如美国、澳大利亚等[5]。

三、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利弊分析与借鉴

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三种基本模式各有利弊, 学习这些国家的经验, 需要理性认识, 取长补短, 为我所用。

政府主导型的大陆模式权威性强, 影响力大, 有利于国家对大学的控制与管理。存在的弊端是不能充分调动社会、学校等评估主体的积极性, 评估标准统一化, 影响评估的科学性, 不利于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元评估开展较少, 对政府行为缺乏应有评价和监督。多元参与的英国模式, 它的最大特点是政府不作为官方机构介入质量保障, 政府起间接指导作用, 容易使各评估主体、评估主体与客体之间达到平衡。这种质量保障模式是有效的, 它调动了各保障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因此被人们广为接受。不足是其保障过程复杂、程序繁琐, 周期长, 耗费人力、财力大。以民间为主导的美国模式, 质量保障主要是通过认证活动来进行的。政府不参与、不干涉评估活动, 以其特定的方式借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作用于评估活动, 实现其管理。缺点是:认证机构琳琅满目, 认可标准千差万别, 使大学无所适从, 且有些标准认同度低, 不利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因此, 通过比较和分析,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建设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应该在如下几方面着力推进。

1.政府深化改革和转变职能是建立我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前提。

政府深化改革, 适度下放教育权力,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这是前提。中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是中央集权制的。在研究生质量保障活动中, 政府具有绝对权威。由于我国的政府既是办学者, 又是管理者, 同时还是投资者, 扮演着“三位一体”的角色。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必须从一元走向多元, 由唯一的政府力量走向政府力量、社会力量和高校自身力量三方共同协调和相互配合。因此, 政府必须尽快转变其管理职能, 从直接性、事务性的管理转为间接性、战略性的管理和督导, 通过立法、财政拨款、评估等手段来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 尤其要充分发挥其支持和服务功能。为此就要设立专门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办公室, 对各机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给予政策指导。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应转变职能做好服务工作, 组织开展各个培养领域的交流活动和师资培训, 积极组织研究生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此外, 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应以网络为依托, 搭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信息平台。

2.建立非官方性质的评估机构, 提高评估主体社会参与度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必要条件。

建立非官方性质的评估机构是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这种非官方的中介机构容易获得高校的接受、容易吸引职业界人士的参与, 也容易更为公正地履行其评估认证的职责。从国外的成功经验来看, 非官方的评估机构成员应以同行专家为主体, 包括教授, 也包括职业界的专家, 这样有利于制定出科学的评估标准和程序, 保证评估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打破高等教育的封闭状态, 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建立非官方性质的评估机构, 是解决当前我国评估主客体矛盾较为恰当的选择。

我国研究生质量评估社会力量参与的程度有限, 水平不高。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 积极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评价中介机构、学术团体、专业协会、新闻媒体和私人团体等社会评价机构, 从不同方位和不同角度来评估研究生教育, 使研究生教育立体地、清晰地呈现于公众面前, 在互相检查和印证评估结果准确性的过程中促使评估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同时, 要使政府评估和社会评估发挥各自的优势, 从而拓宽评估广度, 加深评估深度, 充分发挥各评估主体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中的重要职能, 使评估逐步走向良性互动。

3.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估理论研究, 完善研究生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是核心。

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估理论研究, 为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支持。现在发达国家都在结合本国的实际, 完善本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理论。目前,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还处于初建阶段, 其理论研究更是贫乏。所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理论尤显急迫。应组织专家对研究生质量监控和评价指标体系、监控和评价方法、评价法规、评价技术和手段进行研究, 构建自己的质量监控和评估理论。这种理论包括:在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分学科门类或培养类型来阐明有关的质量监控和评估要求和细则;结合建国以来的研究生教育实践和改革经验, 汲取千余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价理论中的有益部分, 并引进、吸收和综合归纳国外各种教育监控和评估理论, 来创建中国独特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估理论。

在实践中要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外部监督活动。首先应建立质量跟踪调研制度。对已经毕业的研究生, 进行系统的跟踪回访, 调查统计学生欠缺的能力和技能, 倾听用人单位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为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其次应学习发达国家经验, 逐步建立社会、用人单位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反馈机制, 借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再次, 应建立淘汰机制, 对自律性不强、教育管理混乱、教育质量水平低的办学单位给予停止招生, 甚至取消招生资格的处罚。

完善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国家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框架, 从宏观管理的角度规定研究生质量保障的内容、程序;对教育机构培养研究生的资格、能力等进行认证;政府通过政策指导和法律规范间接管理评估活动;学位宏观管理部门应尽快明确评价主体与对象的权利和义务, 规范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办法。此外应不断改进、完善各类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技术和手段, 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价实际经验及国外先进的评价经验, 建立各类评价体系。

4.健全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法规体系是关键。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以健全、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支点的。目前, 在许多发达国家外部保障都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执行质量保障的。今后国家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教育评估的经验, 颁布诸如《高等教育改革法》、《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国家学术标准》等作为法律依据, 依靠法律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和实践, 制定研究生质量保障法规, 以法律形式明确保障主体、教育评价和监督的目的、组织、程序等, 规定研究生质量评估和保障机构的权限和职责, 建立研究生教育评估机构资格认证制度, 使评估机构的资格得到合法承认, 评估活动成为按照法定程序、定期进行的合法活动, 从而树立评估活动的权威性, 并以此督促研究生教育及管理机构将参加和接受评价作为义务, 以此来完善各类研究生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汉育.高等工程教育评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2]David Laugnton.Why was the QAAA Approach to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Rejected by Academics In UK·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Higher Education, Vol.28, No.3, 2003.

[3]史朝.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系统的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 2001 (03) .

[4]David Billing.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and Trends in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of Higher Education:Commonality or Diversity·Kluwer Aeademie Publisher, 2004.

外部环境保障 第4篇

南非政府致力于建立一个民主统一、自由平等的新南非,尤其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1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Committee,以下简称HEQC)于2001年成立,为了进一步完善质量外部保障体系,于2005年颁布《南非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和能力发展结构框架》,至此,南非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保障体系在法规上正式确立。

据《高等教育的变革》白皮书的要求,HEQC要求于2005年将以前对公立大学、理工学院和私立高校分别认证的制度整合,建立了一套既适用于公立高校,又适用于私立高校的认证制度,充分体现出新的认证制度具有很强的可协调性。该认证制度由框架政策(Framework for Institutional Audits/Program accreditation)、认证标准(Criteria for Institutional Audits/Program accreditation)、质量管理研究指南(A Good Practice Guide for Quality Management of Research)组成,旨在通过高校的认证和再认证制度保护学生的权益,确保他们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根据HEQC指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培养院校的质量意识。2

(一)项目认证与协调

项目认证包括对新项目的认证和己有项目的再认证。整个过程包括资格的申请阶段和和正式认证阶段,见图1-1。目前,南非正在进行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轮评估,时间为2004-2009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4-2006年,第二阶段从2007-2009年。

(二)机构审核

南非开始第一轮机构审核与评估的时间为2004-2009年,第一期是2004-2006年,主要针对公立高校,第二期为2007-2009年,主要针对私立高校和部分合并学校。机构审核时,HEQC要根据《南非高等教育机构审核标准》在评估结束之后提交报告给被评估的学校,报告内容应着重指出该学校的不足并提出整改的意见与建议。通过对学校的考察,可以促进院校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同时还能带动高校不断健全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到2008年,共有26所大学和技术大学接受了或者正在接受审核。4

第一轮审核标准构架分为三级水平。5

水平一:供一般性审查,如学校总体概况等方面。

水平二:供一般性审查,如教学、研究与服务学习的全面质量管理等方面。

水平三:供深入的详细审查,如教与学的深入审查,对具有较强科研任务的院校实行科研方面的审查等方面,具体包括:课程开发标准;专业和职业教育(包括实践学习)中课程开发的附加标准;远程学习课程的附加标准;课程评审的标准;学生评估与成功标准;专业和职业教育的附加标准;远程学习课程评估的附加标准;科研的质量管理标准;研究生教育标准。

(三)质量促进与能力发展建设

质量促进与能力建设是南非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HEQC成立了质量促进与能力建设理事会,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

第一,根据不同高校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质量提高计划。

第二,实施一些特殊计划。如学校合并、学生教育质量提高计划。

第三,对评估人员进行培训。为了保证院校审查与评估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展开,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审查与评估队伍,为此南非教育部在2002-2003年度举办多期“学位审查和评估”培训班,制定相关的培训教材和活动项目,并且聘请澳大利亚专家为院校评估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评估人员的专业水平,以保证评估工作的高效、公平、合理、科学。

第四,召开质量保障管理例会。例会成员包括各公立和私立高校负责质量保障工作的负责人,座谈会每年举行三次,以便促进高校之间质量保障管理和评估经验的交流和分享。6

二、开普敦大学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实践

开普敦大学(University of Cape Town,以下简称UCT),建于1918年,现设7个院系,有学生1.7万多人,包括来自70个国家的2500名外国留学生。该校科研实力雄厚,是非洲学术研究中心之一。在世界大学排名中,该校居非洲国家的大学首位。

自2001年以来,UCT已将质量管理战略纳入到大学的体制规划、资源分配中,并由副校长负责质量保证工作组来负责全校的质量统筹和建立最高学术水平参议院执行委员会。UCT的自评体系是根植于学术机构的,它通过一系列指标的年度报告,包括年度教育和研究报告、校务委员会和教务委员会的年度报告等来监测进展情况。

2004年2月,HEQC通过了开普敦大学的评估申请,决定于2005年5月对该大学进行初次评估。审计小组先是参观了开普敦大学,然后专家审计小组分别与副校长、行政管理人员、理事会成员、学生代表等进行面谈;审计小组进行组内会议,制定计划,分为两组,一组侧重与教学和学习的审核,并采访各学院院长/学生事务人员和本科生;另一组则采访高级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审计小组的工作分为三组:第一组继续把重点放在教学和学生学习参与方面;第二组继续与研究人员和各类负责学生事务人员进行面谈;第三组参观了医学院、传染病研究所和分子医学所,并会见了高级管理团队和部分工作人员和学生。最后,审计小组的主席简要概述小组的调查结果,并给学校解释的时间。

UCT已经连续5年进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前500名,且一直是非洲大陆排名最靠前的大学,因此UCT不仅仅是南非的旗舰大学,而且还是非洲领军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在此基础上,UCT认为他们已经形成了卓越的科研氛围,而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预备人才的主渠道。为了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影响力,UCT决定在此基础上拓展研究生的研究机会和研究领域,进而提高国际声誉。

(一)标准1:研究生教育的管理

第一,研究生教育的使命与策略。UCT强调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是一所“教学与研究型大学”。它认为研究生教育应该密切配合科学研究,并要认识到两者之间的连续性。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UCT的学术规划框架提供了全面的政策框架,强有力的联系督促研究生高水平的研究。专家小组认识到,这种战略将确保学生由本科发展到研究生的水平,也能提高研究生的质量教育。专家小组鼓励继续发展这种战略和深化全国机构执行。UCT制定2010年要达到的目标为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为70∶30。

第二,研究生资金支持政策。UCT的研究生资助办公室负责管理资金,并为UCT大学的学生提供财政支持。资金来源于政府,国家研究基金会,医学研究理事会等捐赠或投资。2009年,UCT的财政援助可达到700万美元,其中230万美元拨款给研究生(奖学金和研究费用),470万美元用于奖助学金。此外还可获得国家研究基金会(NSFA)170万美元的捐赠,并吸引到1100万美元的企业资助、480万的贷款。但专家小组也提出,学生的困难在于如何获得研究资金,特别是来自外部资金的机构。

(二)标准2:有效的监督

第一,专家小组提出UCT要注意研究生的监督问题。访谈表明,许多工作仍然需要政策和法规来辅助研究生研究进程的监测,如何采取有效的结构和程序来处理研究生投诉和申诉。结合许多受访者的意见,小组关注缺乏激励性的主管人员和有挫折经历的学生。小组提出,缺乏正式量化的监督负荷,加剧了教学人员的整体教学负担。监事报告说,他们经常遇到将研究生监督作为附加的工作量的情况,且UCT常务副校长也指出,招聘的博士生并没有让她感到具有很满意的监督能力。HEQC建议UCT,为提高监督能力水平,需要调查研究生的工作量和采取措施激励工作人员的监督,以期确定并实施改进。但HEQC也高度赞扬了UCT严格的博士生考试制度。

专家小组还指出UCT研究生教育面临着“改善学习和研究的吞吐量,毕业率和实现公平”等巨大挑战。

(三)标准3:能力发展

第一,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支持工作。UCT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支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导师制的建立、自主学习、监督评估教学体系。

第二,课程定位。UCT提供了以科研为基础的教学和课程以促进教学达到优秀。

(四)标准4:研究生科研水平评估

第一,研究生教育中心。由研究生资助办事处管理,促进研究生之间的互动的中心。该中心提供10个电脑中心,协助学生工作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并为研讨会提供设备和场所。学生们对该中心提供的支持措施很满意。专家小组认为,该中心创建了一个实现了研究生的研究身份并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和优化资源协同的研究生教育。小组认可该中心的效力,以及运营战略,并鼓励其他学校在适当情况下发展这一机构。

第二,写作中心。它是帮助研究生提高写作技巧的中心。学生们认为这种支持和指导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支持大大增强论文的成功写作。专家小组确认,写作中心的模式可用于各类院系。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可监督鼓励学生使用这项服务。大学发展研究生的写作能力,有着潜在的积极影响,可使处境不利的学生获得成功。专家小组鼓励大学将此方案制度化,通过分配足够的资源各个院系,并给鼓励院系系统的监督以及和图书馆、IT服务、研究生办公室、研究生中心等密切合作,所有合作都有效巩固发展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第三,助教项目。研究生作为本科生教学的兼职人员,需要跟随全球性趋势,UCT为研究生提供了很多这样的兼职机会,一方面,能够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研究生的学术发展。

三、开普敦大学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现实与挑战

(一)学生入学率与教育质量

2003-2007年,UCT的入学率增长了3%,年均增长率为0.7%。2007年共有21170名学生注册。2007年约有4753个学生毕业并获得学位或文凭,其中18%的学生攻读硕士和博士生。2003-2007年,本科生年入学增长率为0.9%,而研究生只有0.1%。由于关注提高研究生入学率增长的限制,本科生入学人数增长平缓。在2003-2007年,获得学士学位的增长率只为8%,但同期博士生的入学增长率为23%。2007年底,UCT共有3700多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总入学增长率为18%。正是由于高学历人才的汇集,UCT在南非的创新研究会上拥有26个席位,约占37%。2007年底,UCT又获得5个国家批准的生态领域研究课题。此外值得骄傲的是,正是由于强大的研究能力,UCT是唯一一所进入泰晤士报大学排名的前200强的非洲大学。

(二)学术人员资历

截止2007底,共有866名学术人员受雇于6个学院和高等教育发展中心(Centre for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CHED)。与2003年相比,增长率为11%。它说明,随着学生的增长,师资力量也快速地跟进增长,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优良的教育。学术人员中拥有博士学历的占57%,拥有硕士学历的占27%。UCT继续获得国家研究基金会(NRF)资金支持,2006年获得3997万美元资金的资助,2007年获得5475万美元资金的资助,2007年比2006年资金增长率为37%。

(三)学生的毕业率

2007年各层次的毕业率分别为:本专科15%,硕士18%,博士13%。毕业率始终在较低水平上徘徊,没能超过20%。黑人毕业率偏低困境原因为:黑人学生初、中等教育准备不足;合并后的高校没能很好地吸取传统黑人高校帮助黑人学生弥补先前基础教育不足的经验;进入原先白人高教机构的黑人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尽管国家财政资助计划在逐年扩大,然而入学人数也在同期增长资助经费投入远不能满足需求,从而使得大量贫困生仍然因经济原因辍学。

(四)种族与公平

尽管每年有一定的黑人和女孩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在学术人员的构成上,仍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和不平等。更严重的是,在这十年以来,在高学历上南非的黑人学生并没有实质上的增加。2005年的数据显示:黑人适龄青年中仅有12%有机会进入高校,而白人青年却有60%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同样的情况也反映在高校人力资源构成的变化上,2005年黑人在教学科研人员中占37%,管理人员中占56%,服务人员中占97%,女性相应的比例为42%、60%、占39%。黑人在白人传统主导的高校中所占有的教学科研岗位更少往往仅达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由此可见,尽管黑人在高校人力资源构成中的比例缓慢增加,然而离实现公平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四、启示与借鉴

(一)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官方主控化

从南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背景、目标、运作模式来看,HEQC的官僚化色彩过重,导致高等教育的外在目标与质量的检测通常都是政府为达到指导、监控高校的目的而发起的。

从我国情况来看,质保体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而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树立有限政府的观念,在高校自主办学过程中弱化政府对高校的行政责任关系,强化义务关系,坚持政府有所为又有所不为。政府仅为高校投资主体之一,政府的职责只是对高校办学进行宏观调控,变过程管理为目标监控管理;加快更新和完善宏观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充分启动立法、拨款、科学指导、信息服务、评价等宏观管理途径。为确保政府对高校的有限责任,最紧迫的问题是合理界定政府宏观调控的领域和边界,并以法律形式予以限定。

(二)法制先行

以立法的形式来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普遍做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非颁布了系列的法律法令,致力于建构高等教育体系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1995年,《南非资格认定法》,建立起全国资格框架来监督和协调职业资格的审批制度,加大对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的力度。该法还规定,新成立的南非资格认定署应完善全国资格框架,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来加强对教育质量的管理。1996年的《高等教育变革绿皮书》和1997年的《教育白皮书之三——高等教育变革计划》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和效率提高。1997年《高等教育法》要求南非高等教育委员会成立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并建立高等教育的质量外部保障体系以提高教育质量。南非政府通过立法的方式不断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促进南非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立法工作一直比较薄弱,我们应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方针、政策,吸收其他国家质量保障的法治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和实践,对《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进行修改和完善。从法律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机制,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估科学地实施。7

(三)国际合作交流

南非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发展十分重视与国际高等教育质量发达国家的合作。在CHE和HEQC的机构中,它邀请了国际成员担任咨询职务,同时在高校评估小组中至少引入一名外国专家参与高校质量评估工作。近年来,HEQC还和挪威教育质量保障处、西班牙教育质量保障机构、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保障局等机构签定了长期的双边合作协议,在制定评估标准、评估方案和改进意见时为南非高校出谋划策,提供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促使南非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提高教育质量。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还处于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与模式阶段。随着人才竞争的激烈化,我国应大力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促进高等教育评估的国际化发展。

摘要:以教育评估认证为中心的质量保障体系是确保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介绍了南非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内容及标准,包括其项目认证与协调、机构审核、质量促进与能力发展建设;重点讲述了开普敦大学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保障实践。这给我们带来了借鉴意义,即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要官方主控化,法制要先行,要重视国际合作交流。

关键词:开普敦大学,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教育评估

注释

11.张象.彩虹之邦新南非[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8:389.

22. The Council on Higher Education. South African Higher Education:in the First Decade of Democracy[M]. Pretoria:The Council on Higher Education, 2004:151.

33 .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Committee. Criteria for program accreditation[R]. Pretoria: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Committee, 2004.

44 . CHE. Institutions audited[EB/OL]. http://www.che.ac.za/heqc ae/institutions audited/

55 . The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Audit Report on The University of Cape Town[R]. Pretoria:UCT, 2007.

66. The Council on Higher Education. South African Higher Education:in the First Decade of Democracy[M]. Pretoria:The Council on Higher Education, 2004:153.

外部环境保障 第5篇

关键词:航空服务,现代学徒制,外部保障

按照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高职教育必须以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围绕行业企业需求,推动校企深度产教结合,着力实施“五个对接”要求,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其中,“五个对接”应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2015年,教育部启动了职业教育层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作为一种新的育人模式,现代学徒制在职业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推广中仍存在着“校热企冷”等外部保障的问题,校企合作深入程度不足,导致学生所学技术技能难以和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企业的岗位需求相匹配。

一、现代学徒制外部保障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教育理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提出将传统学徒制中师傅与徒弟间基于真实情境的示范训练教学方法,结合现代职业所需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现代学徒制”培养计划。目前,这种基于真实工作情境的“现代学徒制”已经在德国等世界职教发达国家得到广泛推广,现今现代学徒制大多以工学交替的学习组织方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和组织培训实施、以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培训合格证书等为主要特点。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校企深度融合、教师、师傅共同指导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层面应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可以真正实现高等职业“五个对接”。高职学生通过“做中学”,能够吸收到来自学校和企业双方深度合作的教学成果,熟练掌握行业的前沿技术,更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现代学徒制”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处于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之外的并与之相互联系的条件要素,一般是来自政府、企业行业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现实条件和社会环境等。“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需要加强学校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开发、师资力量的培养、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内部保障”和来自政府、行业企业的顶层政策保障、资金保障、协调保障、质量监控保障和社会宣传保障等“外部保障”。

二、航空服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外部环境建设现状

(一)政府缺乏相关法律制度和激励保障政策。

从经济学的角度,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是接受职业教育及培训的社会公众、学生和接收就业劳力的行业企业。职业教育相关主管部门应该承担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的引导责任,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推动院校、企业校企合作并可操作的相关政策法规。现今,“现代学徒制”已出台的相关国家规范文件仍停留在政策性文件层面,在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产教融合,推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社会群体、培训机构广泛合作等方面缺乏具体的激励引导措施以及法律层面的机制保障多元间难以建立紧密联系纽带,特别是在人才联合培养过程中收益分配问题、校企资源投入产生的培养成本分摊及产业发展补助问题、双元角色管理中的学生、学徒角色法律责权问题等缺乏具体政策引导,严重挫伤了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现代学徒制”实施单元的合作积极性,也必将影响“现代学徒制”改革的实施效果。

(二)行业企业认可度和参与度不高。

民航企业作为航空服务专业教育技能培养的主体单位,受社会资源整合、现实经济利益和技术技能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出于成本、人力等诸多因素的考虑,并不支持高职学生进来培训。航空服务属于服务大类,也有着服务行业共有的劳动密集、流动性大等人力特点,民航企业对“现代学徒制”校企共同培养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航空服务专业的学费相对较高,开办航空服务专业的学校以及可供民航企业选拔的人才也越来越多,民航企业在选人用人方面相对比较宽松的情况下,不愿意参与短期内付出了成本看不到回报、投资风险较大的“现代学徒制”。而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组织在行业组织是介于政府、企业、学校之间,在三者之间共同培养航空服务学生方面应该发挥的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等作用不明显,没有积极渗透到“现代学徒制”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校企合作”和学生“工学交替”的各个层面当中。

(三)社会认知存在一定偏差。

长期以来,重普教、轻职教和重理论、轻应用的思想占主流地位。受重文化轻技术技能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对“现代学徒制”的了解比较片面,导致认可度不高。有些家长和学生认为,到民航企业跟着师傅学习就脱离了受教育的本身,有些还片面地认为是民航企业将学生当免费或者低价劳动者使用,也有对航空服务专业的特色和标准认识不深,甚至简单地认为航空服务就是工作环境高级一点的服务行业。社会认可度和职业教育水平对“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特别是在合作途径和合作深度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它环境因素,从而制约甚至阻碍“现代学徒制”的发展。

三、优化航空服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外部环境的措施

建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的根本和关键。实现政府、民航企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等多方合力支持是优化航空服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外部环境、确保现代学徒制在航空服务专业顺利开展的前提。

(一)政府部门加大对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支持和投入。

国外的“双元制”或者“新学徒制”的成功推行,关键在于政府主导建设健全的法律法规,要确保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保障,使参与企业能自觉主动地履行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国要顺利推行“现代学徒制”,政府部门必须要建立教育主管部门、民航企业、学校和礼仪相关方参与的“现代学徒制”管理机构,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出台行业企业和学校都能受益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包括对参与企业实施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以及资金、设备等补贴机制,完善适合“现代学徒制”开展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必须建立统一专业行业标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二)民航企业要拓展航空服务专门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树立正确的人才储备观念。

民航企业应该将学徒看成“准技能人才”和“准员工”,为其提供与普通员工同样的学习培训的场地和岗位。民航企业应该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在对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同时,提前将企业文化和岗位标准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提前接受企业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从而提高忠诚度和学习动力。

(三)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应该加大“现代学徒制”的参与力度,积极发挥组织、协调、监督等作用。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成立于2005年,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主管,以民用航空公司为主体,由企、事业法人和社团法人自愿参加组成的、行业性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全国性社团法人。在十余年的运行过程中,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有非常成熟的会员管理制度,在紧密围绕行业发展和会员需要开展工作,在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与行业企业合作交流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引导、协调、支持、保障和桥梁作用。在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应该承担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桥梁和纽带,搭建起更加便捷畅通的校企合作发展渠道。

(四)加大航空服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可度。

现代学徒制已经在很多院校和企业进行了试点,航空服务专业也是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热点专业,专业、自信、优雅、微笑的空乘形象代名词也越来越深入民心。特别是国内外诸多飞行安全事故的发生,也逐步提高了航空服务“专业性”和“使命责任意识”的要求。作为院校和民航企业,要加大航空服务专业和融入“现代学徒制”特色培养的宣传力度,客观展示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形象,扩大“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叶爱英,徐瑾,李智利.本土化学徒制之探索与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7

[2]赵志群,陈俊兰.我国职业教育学徒制---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8

医院外部环境治理心得 第6篇

医院主要由东、西二部组成。其中, 仁济东院更是随着浦东全面开发开放的东风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1999年内科大楼及其裙房投入使用, 2005年外科大楼投入使用, 2010年干部保健楼及其辅助用房投入使用, 2012年底新门急诊医技综合楼竣工启用, 这些都体现了仁济医院的发展轨迹。

然而, 随着医院建设的发展, 院内建筑增多, 医院外部环境治理问题也日趋明显。

外部环境建设3阶段

医院的自然环境和设施环境使患者对医务人员的精神面貌、对医院的信任程度和战胜疾病的信心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 医院环境治理相当重要, 且具有现实意义。

就仁济医院来说, 在外部环境治理模式上基本可以分成3个阶段——

*条块化管理阶段

第一个阶段, 为条块化管理阶段。医院外部环境从分类上大致分为五大类, 即保洁、治安、绿化、道路交通、消防设施等。在该阶段内, 医院根据外包公司工作性质明确工作职责的方式进行管理, 诸如绿化公司管理绿化, 物业公司负责保洁, 后勤中心负责道路、楼宇外表面维护等, 条块明晰, 界限明确。而在此基础上, 又专设了一名环境巡视员以及一名物业管理主管加以监督。这种组合管理方式适用于医院发展初期,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院外部的环境质量。然而,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 患者量的增大, 加大了外部环境管理的复杂程度, 监管上也由于有限的人员数量造成管理难度的增加。随着医院的进一步扩大, 又加剧了这种特点, 使条块化这种管理越来越跟不上医院发展的需求, 在环境监管上也力不从心。

*综合环境整治例会阶段

因此,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医院外部环境治理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综合环境整治例会阶段。由后勤院长签发专项文件——仁济保障字 (2012) 1号《关于后勤保障处成立东院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小组的决定》并明确了每周二上午8点至9点的周例会制度, 促使车辆管理公司、物业保洁公司、后勤中心、保卫科等相关部门都参与到医院外部环境整治的工作中。通过互相监督, 共同发现问题, 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问题, 在之后的满意度调查中, 院领导、各科室主任乃至医院各级员工都对这一阶段的环境治理工作给予了好评。然而,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 周例会制度也慢慢显露出它的局限性——问题的重复出现, 发现的问题也往往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难以落实到个人等。

*网格化管理阶段

为解决这些问题, 治理工作进入第三个阶段, 即网格化管理阶段。

新的管理模式在延续此前两种方式优势的同时, 突破了原有的条块化管理流程。通过对医院区域进行网格划分, 打破原有传统的单一管理服务模式, 由督导员负责制, 对划分网格区域内的环境保洁、绿化、院内交通、治安、消防等安全工作联手统一进行管理、考核、奖惩, 做到网中有格, 按格定岗, 人在格上, 事在格中。该管理方法可进一步明确职责, 落实责任到个人, 不留死角, 还可以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根据大型医院保障运行的实际情况, 加快管理队伍建设, 采取与时俱进, 又可适应医院后勤社会化新形势、新体制的后勤保障模式, 培养并提升后勤管理者专业素质和综合管理水平, 进一步推进院区综合整治工作。

外部环境治理3要点

通过总结仁济医院上述三个阶段的外部环境治理工作, 要做好外环境整治工作, 应从以下3要点出发:

*从医院实际出发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是做好医院环境整治工作的核心重点。

世移时迁, 事物是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呈现动态变化的, 做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制度将是做好医院环境整治工作的核心重点。

*第三方的监管辅助

在日常的外环境治理工作中, 由于长期面对同一环境, 管理人员往往会产生“审美疲劳”, 难以发现当下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较为隐蔽的问题, 这时就需要第三方的“眼睛”, 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 并提醒, 从而辅助管理人员做好这项工作。同时, 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在这个世界上, 大凡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皆由其责任感使然, 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责尽力。培养后勤人员的责任感和热情也是相当重要的, 直接影响着个人在其岗位作用的发挥程度。重视员工的归属感, 培养员工的技能和认同感才能获得自身对工作岗位的肯定, 从而增强积极性, 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湘南传统村落外部环境探析 第7篇

1 研究区域概况

湘南地处湖南省的南部边陲地区,属南岭山脉体系,与广东省以南岭为界,与广西接壤,山水相连。包括零陵地区及郴州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3′~114°14′,北纬25°~26°之间,包括郴州、资兴2市及郴县、桂阳、永兴、宜章、嘉禾、临武、汝城、桂东、安仁9县,面积1.94万km2。全区以山丘为主,呈“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格局[2]。湘南传统村落外部环境是青山环绕,秀水萦回,形成大尺度的围合空间,给人豁然开阔的感受。

2 外部环境的构成要素

从湘南传统聚落外部环境来看,其主要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水系、山势、土地、植被(见图1)。

1)水系。

水是生活与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和保障。湘南地处湖南南部,属降雨量较大的亚热带地区,水资源相当丰富,是居所的理想区域。接近水源,是聚落选址的一大规律,湘南地区聚落多靠近河湖、溪川或选址在有丰富的地下水可利用的地方。相当多的村落选址于河流旁或山泉丰富的山坡上。

2)山势。

湘南地区丘陵山地丰富,山区潮湿多雨,传统聚落多数背靠大山,而且山势峰峦叠嶂,形成多层次的主体轮廓线,增加风景的深度和距离感。“对于建筑物和聚落来说,地形是最大的潜在力量”。湘南传统聚落一般选址在山脚地带也有利于争取良好的朝向和通风。

3)土地。

土地与水一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保障生存需求的条件。农耕是村落的最初生产状态,任何一个村落形成都离不开耕地。因此,为了生产、生存,接近耕地,在湘南传统聚落选址时,在村落四周不仅要有足够的田地以供耕种开垦,并且村落布局和村与村之间要留出合理的距离来满足必要的生产活动空间。

4)植被。

湘南聚落周围环境的植被丰富。有挡风聚气的作用,并能维护小环境的生态,使村落小环境在形态上完整,在景观上显得内容丰富和富有生机。如果植被不理想,通常采用植树的方法弥补村落基地的不足。

3 外部环境的类型

中国传统风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是独特的中国文化,一直左右着中国古代村落的格局。传统风水学说对于村落外部环境的要求是:背靠主龙脉生气的祖山、少祖山、主山,左右是左辅右弼的砂山—青龙白虎,前有屈曲生情的水流绕过,水的对面要有对景案山,更远处是朝山。这种对称均衡的布局方式基本上是坐北朝南[3]。湘南聚落受风水学的影响,村落无一不是依风水而建的。在村落选址之初,风水学说对居住环境作了种种理想化的布局要求,以满足族人对宗族繁盛、财源广进、文运兴旺的希冀。湘南先民从中原南迁而辗转定居湘南山区,村落一般选取于地势开阔有流水的地方。因此湘南传统聚落大部分都是背山临水村落,把基地选择在山的阳坡之麓[4]。

湘南传统聚落外部空间形态大体是背山临水的格局,但还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差别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3.1 平地村落

村基选在山脚平坦的地段上,街巷形成了复杂、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借助这种交通网络将所有住户集结成为一个整体,这种集结既要保证一家一户的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又是维系各家各户之间的联系,要能为人们的公共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桂阳县阳山村坐落于山脚下的平地之上,它的构成是明堂宽大居中,背靠大山,面临大片水田,右边有一条大道通向外面(即白虎),左右有内外双砂护佑,又有长坡在西北方向越伸高。住于此能得到天赐富贵,仓中粮食丰足,子孙能着紫衣封高官。规则的街巷网络使得聚落形式平面紧凑,而且景观丰富(见图2)。

3.2 山地村落

有许多村镇坐落于地形起伏的山坡之上,这种村镇布局大体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与等高线保持相互垂直的关系;另一种是主要走向与等高线相平行。湘南传统聚落大多属于第二种类型,村镇都坐落于山的阳坡,这样将可以获得避风向阳的良好环境。平行于等高线的村落走向则取决于山势的起伏变化,街道多为弯曲的带状空间,曲率大体与等高线一致。由于依山而建,并随山势而层层升高,因而从整体看便具有丰富的层次变化。永兴县板梁村建筑物沿等高线布置,自山麓层层升高,山麓有一条河流,沿河的道路与外界相连通。从远处看高低错落的建筑外轮廓线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见图3)。板梁村背后有象鼻山,有利于抵挡冬季的寒风;面朝流水,既能接纳夏日南来的凉风,又能享受灌溉舟揖,朝阳之势,便于得到良好的日照;缓坡阶地,则可避免淹涝之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周围植被郁郁,既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能调节小气候,获得薪柴。

3.3 临水村落

临水而建的村落,其形态上基本取决于河道的走向,形状和宽窄变化,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情趣和景观效果,沿河道的村镇一般呈带状的布局形式,整个村镇均背山麓并沿水滨面一字展开。但也有一些村镇虽然是背靠山麓,却只是部分临水,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水面的转折处或河的弯道处,这种类型的村镇一部分逼近水岸。岗脚村落布局以西河为纽带,河流呈“S”形绕村而过,村落东边建筑沿河而建,平面随水岸展开,环水而居,亦是沿着河流岸线分布。街巷空间与水岸保持大体平行的关系,景观效果十分优美(见图4)。

3.4 临田畴村落

背山而临田畴的村落也是湘南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村镇的一侧为田畴,其一直延伸到村落的边缘。这种类型的村落一般均以农业生产为主,其组合形式沿山麓布置建筑,富有田园风味。桂阳县庙下村处于由山地向田园之间过渡的地段,总不免有起伏变化,加之建筑多顺应地形而随高就低,从总体看高低错落,颇具一种自然美。田畴中一条小溪穿流而过,便于农业用水。

4 结语

湘南传统村落从总体选址布局到空间规划,均采取尊崇自然,因地制宜的方式进行营造,利用优美大自然的山水环境作为聚落环境的依托,形成平地村落、山地村落、临水村落、临田畴村落四种空间形态,从而使村落空间营造与自然景观环境融为一体,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依山傍水、高低错落的优美画卷景。

摘要:在对湘南传统聚落外部环境概况、构成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类型学分析法,指出湘南传统村落外部环境由水系、山势、土地、植被四大要素构成,形成平地村落、山地村落、临水村落、临田畴村落四种类型。

关键词:传统聚落,外部环境,构成要素,类型

参考文献

[1]谭瑛.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之生态城市思想研究[J].规划师,2005,21(10):16-18.

[2]唐凤鸣,张成城.湘南民居研究[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

[3]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外部环境保障】相关文章:

外部环境08-20

外部创新环境06-17

英语外部环境06-24

外部空间环境07-05

企业外部环境08-22

外部环境成本09-05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08-02

盛大企业外部环境分析08-01

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11-27

链家地产外部环境分析09-11

上一篇:工厂电气控制技术下一篇:视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