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创新能力培养

2024-07-26

历史课创新能力培养(精选12篇)

历史课创新能力培养 第1篇

一、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首先要有创新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的创新欲望, 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 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 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 有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吴三桂不引清军入关, 李自成会成为一个新封建政权的皇帝吗?”、“孙中山为什么要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呢?”、“假如林则徐没有虎门禁烟, 中国近代史会怎样发展呢?还会有鸦片战争的发生吗?”、“假如中国没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中国经济能快速增长吗?”、“是不是主义的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呢?”等。有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 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有了这样的问题后, 教师就不能只简单地肯定和否定, 而要抓住这个契机, 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方面的答疑, 而且要给学生这一良好的求异思维苗头以鼓励与进一步引导, 激发他们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二、采用多种形式, 培养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后, 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既然是创新, 就预示着有风险, 而且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后, 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 失败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 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 也许是成千上万的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 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始终不一地坚持创新, 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历史学科有其独特的优势。如: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 如“爱迪生发明耐用的导弹炮”、“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等。另外, 通过讲述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经历无数次探索和失败后, 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等史实都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 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 逐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三、挖掘人物特点, 培养学生的创造志向和信心

“学林探路贵深远, 无人迹处有奇观”。立志是创造成功的大门, 信心是它的立脚点, 没有伟大的自信, 就注定干不出伟大的事业。只有创造性的工作永葆积极的精神状态才能取得成功, 而增加自信心, 才能变得更富有创造性。古往今来, 许多有作为的人物都具备这种特性, 因而我在历史教学中积极挖掘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 必要时对部分内容作适当的补充, 这样给学生一种创造性的榜样,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如在讲述伽利略、爱迪生等科学家时, 对其基本经历作简要介绍, 特别是他们从小立志于科学、立志于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份才智。如伽利略十六岁发现了钟摆原理, 爱迪生二十一岁取得第一项发明专利。他们成就的取得, 主要原因是从小立志于创新, 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不畏艰险排除万难才取得的。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 也是具有创新精神人才大展才华的时代, 中学生应具有独创的理想和信心, 这样以后才能成为经济大潮的弄潮儿。

四、提高“三个维度”, 培养学生思维

研究表明, 一个创新性活动的过程, 要经过分散思维到集中思维, 再从集中思维到分散思维, 经过多次循环才能完成。所以, 既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又要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培养集中思维主要是培养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这里仅讲发散思维的“三个维度”, 即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1. 多角度、多侧面思考, 提高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指对刺激很流畅地作出反应的能力, 即单位时间通过的思维量。在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法, 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 在短时间内寻求尽量多的答案。如教《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 (一) 》时, 提问: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的哪些主张 (思想) 对你有启迪?每人列举五例以上。学生踊跃举手, 回答的内容涉及辩证思想、信息方法、进行方法、深化改革、法制建设、人事制度及人生观、世界观等问题, 学生思维活跃、流畅, 课堂气氛热烈活泼。

2. 利用假设或变式, 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思维的变通性指对刺激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教学中可利用假设或变式,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如教《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 将课本中思考题“八年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改为“没有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什么?”, 促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八年抗战中的作用进行全面的思考、归纳。有的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就难以取得胜利;有的认为抗战是正义的,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最终将取得胜利, 但需要借助国际抗日力量, 否则中国人民将花费更多的时间, 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样, 既复习了前面的内容, 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 激发学生的情趣,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 包括学习过程的方法掌握与选择的独特性, 思考问题角度与质疑内容的独特性, 解决问题方式的独特性, 学习结果表达的独特性。

(1)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 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试想, 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 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 对于神机妙算、遇事先知的“智多星”诸葛亮, 我认为教材只从正面谈到他的智慧、才能, 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 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当我这样说以后, 同学们立即有了兴趣, 各抒己见, 有的学生提出了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 (1) 用人多疑, 不会招贤; (2) 事无大小, 亲自过问; (3) 事无大事, 缺少勇气和判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 提出疑问, 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创造思维的火花。为此, 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是这样, 可不可以那样, 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大胆提出问题, 不唯书, 不唯上。

(2)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 敢于标新立异、反弹琵琶,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 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 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多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 任何人多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 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其次, 要发扬民主, 为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即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知识, 这就给了学生标新立异的机会。但学生的标新立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错误。对于这些, 如果教师简单加以否定, 不仅会剥夺学生探索新知的乐趣, 而且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 疏于思考。事实上, 只有犯过“错误”, 才能改正错误。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 一定要加以保护。

总之, 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 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又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一) 解读.

[2]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

[3]新课程与学生发展.

历史课创新能力培养 第2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所谓“创新能力”是人们除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即运用各种已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产生出某种新事物能力。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构建能促进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由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的过程,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日常的历史教学工作中,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互动式”的课堂合作教学模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必须打破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再发现’的过程”,因而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再发现、再创造,将“单边式”的课堂教学转向多边“互动式”的课堂合作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强调“交流与合作”,即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为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采用“质疑—讨论—解疑”的“互动式”的课堂合作教学模式。其方法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分析教材,然后再通过分组交流、讨论,使疑难问题得到解决。质疑就是为了解疑,讨论就是论疑和解疑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课时,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带问题自主学习教材:(1)、北方人口为什么南迁?(2)、人口南迁是怎样迁移的,分布在哪些地区?(3)、人口的南迁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这三个问题涉及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再到唐宋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学生在自学本课教材后并结合前面几课所掌握的历史知识通过综合分析、辨证思考和相互讨论,就能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并给予鼓励式的点评,师生之间可就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和争论,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采用“互动式”的课堂合作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以理解和宽容的心态面个性差异的每位学生,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给学生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给学生以充分发展的机会和自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不失时机地肯定学生的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鼓励他们的每一个进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从而更有利于师生之间乃至生生之间的互动。

二、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前,中学历史教学只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教育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采取灌输式的一讲到底的“单口相声”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在学习中的独立地位得不到应有的确立,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以改变学生单纯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信息为从各方面获取有效信息,变学生单纯在学校学习为向社会学习和终身学习,这才是新形势下的教育目标。利用这一教学模式可采用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如“主题规定型”开放式教学,即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是中学阶段常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为此,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创设一些情景,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一课时,可以布置开放式的作业:“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时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结合所学知识并收集资料写出小论文,谈谈你的看法。再如,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暴行”一课,先向学生介绍从清帝康熙开始经过几代帝王历时150年,建造成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并展示圆明园全景想象图,激发学生的自豪感。然后向学生介绍英法联军的暴行,展示“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抢劫”和“圆明园残迹”图片,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感。紧接着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1860年,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为掩盖事实真相,放火烧毁了被称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如今的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还屹立在那里,它像一座纪念碑向世人展示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有人主张应该在原地重建圆明园,有人则反对重建”。请你从一个角度思考,写一篇小论文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根据以上两段材料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要求自拟题目,论文的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句流畅,字数不少于500字。交卷后发现不少学生的论文题目新颖,立论正确,说理透彻,自圆其说,而且写作水平较高。采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中学历史学科虽然具备许多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能力教育的诸多因素,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教育并没有在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也缺乏对创新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从“之”以乐的人,才能真正全身心地投入。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勤于动手动脑学习意识,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教师应在历史课上充分利用历史故事、历史名人的典型事例、利用祖国及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及巨大的发展变化等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进一步探索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强烈的追求意识积极自觉地学习和探索。学生对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由原来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积极上进的学习风貌,在兴趣的吸引下,学生主动参与老师的教学过程,不仅轻松的接受了历史知识,而且懂得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历史新教材从内容上降低了难度,淡化了历史知识体系,增强了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探求空间。因此,课堂上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成为历史课的主角,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应在自主探索的情况下进行,教师只是起到指导的作用,对于学生为此而展开的一切探索活动都应理解和尊重,但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适当的点拨引导,适时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

但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索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与历史发展规律相悖的观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切忌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应适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否则会挫伤其探求历史发展规律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疑惑,并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以此鼓励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并勇于质疑和善于质疑。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所学内容大胆放手、积极鼓励学生收集资料,动手制作,走访调查,探索思考等活动,尊重属于学生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体验生活,认识社会历史发生发展的规律,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将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财富。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3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课堂教学;历史

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所说:“处于伟大变革时代,我们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今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新课程理念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在历史课堂上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达成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呢?

一、教师创造性教学是学生创新思维萌发的前提。

人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榜样,教师自身的行为、意识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带出来的”,就是意在强调榜样的示范教育作用。他认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那么,要让学生具有创新思维,那么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并开展创造性教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应用创新思维进行教学,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方案,构建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以教导学,从而实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传统教学下的师生之间是一种主从关系,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有着绝对的权威,学生则充当着接收知识的容器。这种定位确定了老师的正确性与支配性,强化了学生的接触性与服从性,这是一种不平衡的人格关系。师生之间不能在民主、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并探讨科学知识,课堂气氛沉闷,犹如一潭死水,这样如何能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良好发展。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从而构建一个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行为效率,它具有动机作用。积极的情感会促使人们去追求、探索、接近目标。师生之间应以情感为纽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

三、精巧的问题情境设置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琼·梅克教授经过长期的实验,创立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问题体系”,这个体系以“问题”为中心,以“方法”为中介,以“答案”为结果,称为问题体系。梅克教授创立的问题体系,突出了“问题解决”对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时,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也就是创设教学问题情景,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并引导学生质疑,生成新的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过去的一切客观存在都是历史”。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性,即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因此,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以知识记忆为主,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严重的压抑。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家在自己讲授过程中,千方百计地把一切内容都从头到尾嚼得稀烂,让学生们能轻而易举地接受,这种做法往往使学生再也不必思考了。如果老师竭力把学生的脑力劳动减到最低限度,那么学生就不可能掌握知识,大脑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学到历史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那么就要设置问题情境,讲历史知识问题化,以问导学,并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让学生学会多层次、多角度认识历史现象;在质疑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四、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创新思想产生的源泉。

在历史课堂上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信息,还要打破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的壁垒,采取有效措施,将各种课程资源调动起来,以丰富历史课堂,为学生创新思想的产生提供“原材料”。在学校的课程实施中,凡能促成课程目标的顺利达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及合作探究、促使课程内容与课外生活紧密联系的一切可用的教育教学资源,都应属于课程资源。例如教师、学生、教材、文字资源、音像资源、图片资源、人力资源、信息化资源、实物等等。结合实际教学,积极地挖掘这些课程资源,恰当合理地运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让学生以历史的、现实的和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历史现象,了解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从而产生创新思想。

历史课创新能力培养 第4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强调, 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 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本文就中学历史新课程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中学历史学科特点, 总结出几点方法和措施。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创新思维能力

兴趣, 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是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 没有学习兴趣就谈不上创造, 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 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 作为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促使他们产生内在的创新思维能力。

1.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 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好的导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抓住学生的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在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时, 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学生被优美的旋律深深吸引, 随后展示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 (“习朱会”)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 (“习马会”) 握手的画面。学生非常兴奋, 急于知道他们会面的内容, 在与教师的互动中, 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 从而水到渠成地导入了新课。

2.选择趣味盎然的内容,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设计了引人入胜的导语, 学生进入了积极的学习状态, 教师还要根据教学需要, 尽量安排充满趣味的学习内容, 使单调的教学内容充满情趣,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新知的兴趣。例如, 在学习“西安事变”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思考:“张学良、杨虎城把蒋介石活捉后, 该如何处置呢?请说出你的理由。”问题一提出, 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他们兴致勃勃地讨论, 纷纷看书找理由, 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而后经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3.改变教学观念, 多途径实现教学目标。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实效——满堂灌, 强调学生接受教材观点, 强行将教师的观点灌输给学生,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整个课堂气氛紧张、沉闷、压抑, 学生个性受约束, 失去了独立自主性, 思维没有施展的空间, 无法点燃创新思维能力的火花, 而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思维。因此, 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应该改变教学观念,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灵活、巧妙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方式, 如组织历史人物角色扮演、历史谜语、音乐、诗歌、电影电视情节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展现课堂教学内容, 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二、挖掘中学历史教材中创造想象的因素,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中学历史思维的高级阶段是中学历史的创造性思维, 而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想象的参与。这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挖掘教材中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 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备的中学历史表象, 独立地形成新形象。

1.引导学生领悟教材, 学会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曾说:“教学, 教学, 就是教学生学, 主要不是把现有的知识教给学生, 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中学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就必须引导学生在理解领悟教材中, 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 在学习《辛丑条约》的相关内容时, 鉴于条约内容比较复杂, 学生记忆困难, 教师在逐条逐句分析理解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各用一个词概括条约中各知识点的内容, 看谁概括得快而准。于是, 学生再次各自逐条逐句分析、概括、推敲、找中心词, 并且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答案, 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要求, 可以用一个恰当的字代替中心词, 示意学生可以相互讨论, 此时立即打破了课堂沉闷的局面, 学生参与热情大大提高, 气氛十分活跃。尽管仍然有很多学生未能够找到满意的答案, 但是通过对找到满意答案的学生创新记忆成果展示的学习过程, 学生对条约已经了解, 内容已经掌握。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延伸发挥,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想象、猜测能力在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中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这就是要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让学生从史料、史实出发, 打破思维定式, 突破陈腐观念的束缚,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验证自己的看法, 改变思维角度, 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思考问题, 用各种方式、各种途径探索答案, 从而产生新的设想, 新的理念。例如, 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假如不发生天京变乱, 石达开没有负气出走离开天京, 将会形成什么局面?”学生众说纷纭, 肯定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 多角度、多层次地审视问题, 创新认识, 就如同射线向四面发散,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3.引导学生赞颂中学历史人物的伟大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人类的许多重大发明都是以想象力为翅膀取得成功的。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力是在过去感知材料的基础上, 重新创造出新事物、新形象的能力。在创造发明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 想象力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 它能够引导人们发现新事物, 激发人们作出新的努力, 预言未来, 看到可能产生的后果。如在学习电话、电视发明者时, 注意抓住想象力赞颂:正因为先有了用电听声音的大胆奇特的想象, 才有了电话;正因为先有用电看东西的人的大胆想象, 才有了电视。再如, 唐代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多么浪漫奇特的想象。因此, 中学历史学科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优势学科, 在中学历史教材中, 大量古今中外著名的改革家、发明家、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 他们为新制度的建立、新技术的发明、新理论的诞生等所进行的努力和奋斗, 对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历史课创新能力培养 第5篇

江西省萍乡市青山中学魏志岗

如何在新课程条件下开展中学历史教学,不少同仁有许多令人深思的理性见解.笔者认为历史教育之所以要创新,那是面对现实必须做出的理性选择.目前就全局而言,我们的创新观念及创新能力如何呢?据新华社专稿:9月26日,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10—2011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国际竞争能力总体水平排名比前一下降了6位,从去年的第48位下下滑至今年的第54位。有关专家分析后认为: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原因!那我国表少年的创新能力又如何呢?中国科学工作者技术学会和共青团中央的一项名为《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的研究》,从探究能力、想象能力、收集信息能力这三方面调查结果竟只有4%的对象在调查中体现出富有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形势毫不容乐观!

而在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钟声早已敲响。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经济,其核心是创新,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预测“21世纪创新教育的世纪”,国际教育界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一切都证明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是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这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课堂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阵地。本文拟从历史课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略陈管见。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日本学者木村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以至后来成为著名生物学家;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轨迹的起点是他永恒的兴趣——-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决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有创造性的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得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就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的基础上,巧于设计问题的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脍炙人口的诗歌、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警句、幽默省人的喻文等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创新意识。如在讲到十九世纪末,英、德对殖民地的争夺时,比喻为:“德国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是根本不满足只得到一些残汤剩菜的,它像一个吃不饱的汉子,自然盯着英国的那个大盘子——相当于英国本土面积一百多倍的殖民地。”这一连串的形象比喻,既新奇恰当又幽默风趣,顿时让学生眼前一亮。又如在讲述《三国鼎立》这一内容时,首先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主题曲,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歌词中拉开了此节内容的序幕。歌曲之后随即一问:“哪位同学谈谈自己对三国那段历史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谈到“诸葛亮、曹操、刘备、孙权等英雄人物”,有的谈到了“‘三国鼎立’这一局势的形成”,有的谈到“《三国演义》这一历史名著存在抑曹扬刘之现象”,等等。可见,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以新颖的方式去诱导,提高学生的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愿学,乐学,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随之逐步培养起来。

二、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的动力来源于疑问,把学习历史当成纯知识的记忆,而没有任何的疑问,是历史教学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根本原因,要承认,传统教学中存在着让学习记忆考虑真理般历史内容,不允许有“问”和“疑”,记忆就是最终目的倾向,这种课堂教学,除了应付考试,没有太多用处,试想这样的教学怎么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活水源头”?怎么可能让学生“通过历史这个浓缩着以往时代丰富智慧与思想的巨大宝藏;去认识去感受去体验遥远时代地域里人类历史的无限恒久性与丰富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诚然,教学实际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历史教师就是要做到课前精心设计疑问,课堂巧妙提出疑问,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后,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成功”的快感,同时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那么何种提问方式最能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呢?其标准应是:(1)能发人深思,给人启迪。(2)能激发、唤起醒、鼓励学生的主体意识。(3)有助于学生分析、综合、发散、观察、想像等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中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历史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正如《学记》所说“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思则达”。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允许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独创精神。

当然,求异思维不是单向思维,它是多向的、立体的、发散的。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辐射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独特性。例如在讲“法国大革命”时,针对雅各宾派采取的措施,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面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在评价时不拘一格,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更可以二者兼顾。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就行。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逐渐学会发散、变通和独特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总之,历史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求异,让学生懂得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不迷信、不盲从,不满足于现成的方法和答案;要鼓励学生去怀疑、去超越去创新、去做具有独创精神的创新人才!

四、注重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和主要场所。教师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权利,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教学还要注重学法、指导学法。老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在于满足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教是为了不教。放弃“填鸭式”教学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而向参与式教学过渡得培养教育创新人才的客观存在要求。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往往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缺乏创新的能力,因而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能力不够,思维方式趋于同化倾向严重。因此,必须创建和实施更先进的参与式教学。参与者式教学是较好的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其要点主要有:(1)教师要把发现和创新确定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2)教学要执导学法|、改革学法。(3)要广泛运用先进的电教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等,(4)学学生不是被动地听讲答题,而是主动动脑、动口、动手。(5)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6)教学评价与检测形式多样化,答案要多元化,并鼓励标新立异。

在历史课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起来教学内容,选择参与式教学的恰当形式(如圆桌谈话式、自主学习式、分组讨论式、情境复现式等)。例如,课堂内可以设计“历史上的今天”一栏目,让学生课外自我寻找资料,轮流以值日形式参与者。例如可以设计“时光倒流演讲“历史辩论会等,让学生动脑、动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学生创新思维的火

花在积极思考与激烈争鸣中闪现。又例如,有一位历史老师在讲“北宋的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内容时,他让学生想像自己就是宋太祖,要想巩固自己的的统治,现在面临哪些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结果每个学生都显得积极活跃,非常乐于参与,大家集思广益,找出了自唐代以来至五代十国割据混战的原因,并找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这时再让学生对照课本,看自己的方法一当时宋太祖的措施有何不同。这样一来,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理解与记忆并举,这一例子很值得深思及借鉴其体现出的教学内涵。

总之,只要老师认真投入,巧妙设计适合教学和学生心理特征的参与者式教学方案在形式不拘泥,内容上不断丰富,就一定会使学生在教学参与中经常闪现出创新的火花。

历史课创新能力培养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教学;创新能力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课改的核心环节就是仅仅围绕这一课程主题而展开的。本人就历史学科教学,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围绕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创新教学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本身应具有极其强烈的创新欲望,较高的创新能力。业务精良,本领过硬,只有如此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强调发展的主体、发展的目的、发展的成功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同样,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受动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实现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把学生的发展程度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基本标准,致力于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2.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要让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思想产生火花,形成共鸣,使师生之间能够在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当中进行沟通与交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必须市里师生平等的观念,脚力一种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的教学观话语权牢牢地掌握在教师手中,极大地压抑和限制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力。因此,只有树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开拓进取和创造力的发挥。

二、教学模式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改革始终强调教师必须积极创造和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1.情境教学模式。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接近于实际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联想与共鸣,得到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能极大地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在情境中收到强烈的震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生对教材的领悟效果,提高课堂的效率。

例如: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实现港澳回归祖国的前提与基础是国家的强大与民族的振兴这一理念,本人在讲授时,分别用多媒体展示了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以及相关的视频,让学生真切地领会到港澳从割让、谈判到回归的艰难曲折的情境,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意义,使学生的思想和灵魂受到爱国主义的洗礼。

2.合作交流探究模式。就是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仅仅围绕课程的相关内容,针对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将学生分组并进行讨论,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共同分析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要我学”的被动学习方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了“我要学”,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加强了沟通与协作,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辛亥革命结果的评价,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一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分别讨论交流并选出代表发言,学生们的热情高涨,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在课堂上又不断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确了判断革命成功与失败的标准。进而经过激烈讨论,大家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最后笔者针对课堂讨论做了及时的总结、梳理与评价,使教学目标圆满实现。

3.实践式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走访、参观,对课堂教学祈祷了补充作用,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材料,能够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提高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可适当组织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安排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历史教学与培养创新能力 第7篇

一、转变教学观念,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众所周知, 在新的世纪里, 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才竞争将是新世纪发展的主流。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历史教学, 由教师作为传播者, 将一套标准化、权威性的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 让他们去死记硬背, 忽视了学生内在的需要的感受。历史课堂上“满堂灌”、“填鸭式”, 尽管教师累得口干舌燥、苦不堪言, 学生依旧是头脑空空、收获不大, 而且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于是便出现了“喜欢历史, 但不喜欢上历史课”的悖论。显然, 这种教学观远远落后于时代。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叶圣陶指出:“师当然须教, 尤宜致力于导, 多方设法, 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知……教师为了不教。”因此, 我在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 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自学的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 教师在讲台上给学生讲授其爆发的原因、过程、影响, 而学生在下面似懂非懂地听着, 听完后也只是要求学生牢牢记住里面的“重点”。我在讲授这一课内容时, 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而是把“教”变成了“学”, 简要过程如下:导入新课后, 为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疏理知识的能力, 引导学生自学完成如下作业: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革命过程中主要有几件事?3.革命的影响 (国内、国际) 是什么?革命过程有何特点及其说明了什么?学生完成后, 公布自学结果, 教师再对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串联讲解。最后, 鼓励学生向课本质疑, 向教师质疑, 把思维的触觉点升华到理论高度, 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双向交流的气氛。这样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

二、激活思维, 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使他们迸发出最大的学习主动性, 以满腔热情和坚强的意志努力获取知识, 对学习中的艰辛不再感到苦涩。然而学习兴趣并非每个学生都有, 学习中的挫折、困难使一些学生由怕学变为厌学。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竞争的新形势, 学好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既是自身价值的需要, 又是社会生存的需要, 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真正地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学习也就会从畏难发愁、望而却步转变为跃跃欲试、知难而进。例如:我在讲《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 当学生按照教师教给的方法进行自学, 对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有了较深了解后, 我及时抓住这一时机, 引导启发学生编小故事, 条件是与本课内容相符, 可以以旁观者身份, 也可以以一个美国人的身份, 还可以以华盛顿的身份……通过编故事学生发挥了想象力, 既对本课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也得到了快乐, 并且训练了创新意识, 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质疑解疑,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 是创造的动力。北宋张载曾说:“有不知, 则有知;无不知, 则无知。”“于无疑处有疑, 方是进矣。”不难看出, 任何知识的取得、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需要由有疑到无疑, 再由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 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 要求题目难易适中, 深浅适度,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到面。例如, 学了《法国大革命》后, 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17、18世纪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想一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问题一提出, 学生们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 立即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对革命的每一个方面进行比较, 积极回答问题, 并且提出新问题, 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四、精心设计练习题, 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练习是学习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和形成技能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科学有效的练习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 我在讲《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这一课时, 在学生对本课有了较深理解后, 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1.八国联军的侵华过程是“一路顺利”、“毫不费力”, 说明了什么?2.抗击八国联军斗争英勇的义和团结局如何?为什么?3.结合《辛丑条约》内容谈谈这个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那些危害?针对这些问题, 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得出满意的答案。这样的问题, 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8篇

关键词:历史,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创造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 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 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 以实现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具体做法为:

首先, 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方案, 构建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要适应现代教学, 涵育人文教育,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变被动为主动,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教学观念是否转变, 首先体现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 应尽量考虑给学生提供一些激发性的情境, 善于用各种教学媒体,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从视觉、听觉等各方面让学生去感受历史, 了解历史, 发现历史, 掌握历史规律。同时,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 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 设计针对性的探究式学习课题。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引导学生“学”, 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 更要引导学生“会学”, 这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

其次, 构建和谐课堂, 萌发创新意识。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 在这种师生关系下, 不要说学生的创造思维不可能得到良好发展, 甚至连正常的人格也难以得到健康发展。学生心灵受到压制, 又怎能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因而要实施创新教育, 发展创新思维, 首先要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 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其次要构建一个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再次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精心保护学生的奇异好奇思想, 这才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发展, 萌发创新动机。

二、巧设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

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 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 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

1. 巧设疑问, 激发学习兴趣, 开拓思维。

历史教师的提问, 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 准确地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 精心设计, 环环相扣, 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并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发现历史的本质, 进而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如“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课教学内容可设计以下几问: (1) 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 (2) 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又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 (3) “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并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 鼓励发问, 诱导思维。

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 善于提出问题则更是一种能力, 教师应非常注重鼓励学生发问, 重视学生的瞬间思维, 力求打破沙锅问到底, 突破传统思维的定势, 进行求异思维, 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教师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和异向思维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应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引导, 教给他们学习的基本方法。兴趣越大, 问题越多, 创新能力就越能发挥出来。

三、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集中思维与顺向思维而言的, 它突破了传统的常规思维方法。比如, 中英鸦片战争是因鸦片问题引起的, 为什么战争后在《南京条约》中只字不提鸦片呢?通过学生讨论得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想打开中国市场, 把中国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这从《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足以说明。又如, 在讲孔子的教育成就时, 教师提问:“孔子的三千弟子中, 只有七十二个成才, 为什么还说孔子是我国的大教育家?”学生讨论认为:他兴办私学, 广收门徒, 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他还积累了“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方法, 至今为人们学习和借鉴。因此, 他教出的成才弟子虽不多, 但由于以上成就而被后人称颂。通过这种训练, 学生既掌握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也得出新的见解, 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9篇

一、让学生学会学习

不管是什么能力都是建立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的, 抛开了基本知识和技能就无从谈能力。如何让学生学到并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呢?有很多方法, 例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让学生把历史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划下来, 然后要求学生必须背过, 再加上严格检查, 学生就记住了基本知识。但是, 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学僵化, 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独立性, 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品质的发展。素质教育要培养的学生必须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因此, 教师必须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 改进教学方法, 让学生脱离被动的学习状态。那么, 究竟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 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呢?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历史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如古今历史知识的联系, 中外历史知识的联系, 因此,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联系的方法学习历史, 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多角度看问题的方法是另一种学习历史的好方法, 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例如, 在讲到近代史《侵略与反抗》时, 联系到闭关锁国政策和第一次科技革命;讲五四爱国运动时, 要联系到巴黎和会, 这样, 学生就不会对知识感到像一头雾水, 从而全面掌握知识。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不能停留于表面, 一定要教会学生通过表面认识到本质, 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学习日本史上的政治改革———大化改新时, 学生掌握改新的原因、内容、影响是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其本质———日本从奴隶社会转变到封建社会, 这也为讲《明治维新》打下了基础。等讲完《明治维新》后, 让学生对两次改革进行分析总结, 前者是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尖锐, 后者是封建社会内外交困的危机, 归纳出“落后的制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导致危机的出现”, 从现象看到本质。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多, 但不管哪种方法, 不同的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并灵活运用。这样, 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在历史课堂中得到培养并逐步提高。

二、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历史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如展示图片或播放与所讲历史知识有关的影视资料, 这样, 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讲解《虎门销烟》时, 我出示了罂粟花, 摇头丸及吸毒者的图片, 同时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硝烟的片段。学生不但学到了林则徐的崇高的爱国精神, 又深刻认识到了鸦片的危害和英军野蛮、无人性的侵略嘴脸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最终认识到这场战争的本质是落后的封建制度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较量。在讲长征时, 师生高颂毛泽东的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将学生带入学习的佳境;在讲抗日战争时, 师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师生平等的课堂环境和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

无可置疑,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但教师如何才能最好地把知识传给学生, 完成教学目标呢?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幽默感, 这样, 学生才能始终处于一种轻松而又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学生才能敢于提出问题并自由地讨论问题, 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3. 师生换位

教师要绝对相信学生的能力, 让优秀学生做小教师, 来讲解他们感兴趣的课题, 可以让他们看参考书, 可以上网查相关资料, 可以与教师、同学交流, 这样, 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了优秀学生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培养良好的问题习惯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很多学生, 也能发现问题, 但是不敢问教师, 也不与学生交流探讨, 久而久之, 问题越来越多, 导致知识掌握得一塌糊涂。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问勤问, 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 并形成习惯。能够提出问题, 说明学生对课本知识认真思考了,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可以起引领作用, 告诉学生, 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分析探索所学知识, 大胆提出标新立异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以及社会和家庭的努力。作为教师, 要想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教学观念, 学习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 并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适应祖国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历史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10篇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求知。教师在授课中, 要创设一些问题情境, 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性也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之一, 它强调的是思维主体的意识性和自觉能动性。

其次, 教师要逐步放手, 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 更重要的是要使学法渗透到教法之中。在唤起学生“质疑、思疑、追疑、释疑”中教会学生掌握历史思维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疑点, 巧妙地运用设疑技巧, 适时地点拔学生发现疑点, 激发其思维兴趣, 培养其养成质疑的习惯。比如上《鸦片战争》一课, 可以设疑, 假如没有林则徐禁烟, 英国会侵略中国吗?教师设疑的目的是让学生明了教材处处有疑, 学习中若不能质疑, 说明并不懂得学习, 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思维能力便无法培养。这样, 经过反复训练, 养成习惯, 就使学生由不会学到会学, 由教师指导学习到独立学习,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因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渴望解决问题, 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经常采用设疑导学法, 从教材中发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 将其转化为问题情景, 一方面引发学生探求的欲望和动机;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善问的学习习惯, 学会提出问题。鼓励发现问题, 强化创新意识, 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首要环节。

总之, 创新教育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创新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达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者有机统一”。历史教师必须当好“学习指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逐渐自主营造创新学习的方法, 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历史, 认识历史的观点、态度,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自主性, 从而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地得到培养。

培养历史教学中的创新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合格公民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与应用正成为这个社会越来越明显的特征,必然也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作为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重任的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造就创新人才作为面对新世纪的价值趋向。

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和任务就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他们对环境有很高的感受力,往往能觉察到别人忽略的事情而且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评鉴力以及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高中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些思维特点,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该如何向学生渗透创新理念,培养创新思维呢?

一、教学理念创新

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教师“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手段,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课习惯于“一言堂”。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教学创新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育者首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容、愉悦、向上的环境,着力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样就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中的气氛变得活跃,使学生能开动大脑考虑问题。

二、课堂教学创新

一线教师是最终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决定性力量,一线教师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行为对新课程的推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入,广大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新课程改革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应该推出许多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构建气氛民主、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关,提升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创新并非异想天开,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运用创造思维,举一反三,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抛开了知识基础,一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就像金字塔,没有坚实的底座,必然会导致坍塌。当然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也并不意味着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各种方法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二)通过问题解决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所谓“问题解决法”,就是教师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接近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独立提出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甚至是多种对立的思路解决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可以说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思维的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要积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置疑。

三、教学评价创新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价是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历史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调控历史教学活动的作用。历史教学评价既反馈和调控历史教学,又帮助判断历史教学目标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往往通过平时的作业成绩、课堂提问成绩和成绩来进行综合评定,现在看来这显不合理。《历史课程标准》又指出:历史教学评价主要是根据《标准》因地制宜地制定评价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历史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评价与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协商学习任务,积极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并选择能反映自己成绩和进步的评价方式,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评价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反馈给,以便学生能及时改进的。

四、开辟课外第二课堂

(一)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根据大家的兴趣,学生自行组建研究小组,组成总课题下的子课题组,亲自查找资料,撰写论文,不仅使学生学会以探究的方式认识重大的历史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并且通过评价可以达到互相激励、启发、产生更多的新想法为目的。

(二)开设专题性课堂讲座

专题性课堂讲授内容来自课堂,但高于也广于教材内容。这就要求事先精心准备,全面搜集资料并加以筛选分类汇总。一般应围绕一个研究中心为宜,而且选题宜小不宜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摆脱中学历史教材的“一家之言”的束缚。

(三)开展专题辩论

专题辩论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师主导性参与的最佳方式。专题辩论关键是要选准辩题,这就要求教师确定好方向,同时帮助学生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料,搜集相关的史料和论文,指导学生撰写辩论词以及辩论应注意的事项,辩论双方谁胜谁负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通过史学辩论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辩论过程,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 第12篇

一、切实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要出色地完成这个任务, 首先, 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教育”思想, 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为目的, 认真实施历史教学。只有牢固树立创新理念, 才会主动地、积极地探索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摒弃应试教育那种唯知识学习、传授、灌输的呆板模式的教学, 才会精心设计、组织、实施、并投以改革的热情、迸发教学创新智慧, 从而, 较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朝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奋斗;第二, 教师要学习新知识, 运用史学研究新成果, 加强历史与政治、地理等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 要打破学科内容和自我封闭, 走向开放。例如:教学世界历史《殖民主义的罪恶》一课, 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时, 让同学们运用世界地图册找出英国的一些殖民据点, 分为东、西半球两部分, 结合地理知识就易于搞清为什么英国自夸为“日不落帝国”, 了解它采取暴行大肆掠夺殖民地的财富的事实, 把课文内容理解透彻。课堂教学老师要有较为渊博的知识, 有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见微知著, 讲课深入浅出, 不断启迪学生心智,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第三, 教师课堂教学要改变教学观念,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教学观。即由注重教师如何教转为注重学生如何学。教师课堂上需要随机应变, 让学生接受、消化和吸收教师的教学内容, 尽可能营造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自由探索、积极进取、大胆创新的心理氛围, 甚至要把课堂转移到校外, 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拓展学生的视野。例如:教学西汉文化一节内容时, 我积极运用本地乡土史进行讲解, 并把学生组织到长沙博物馆马王堆汉墓进行参观学习, 师生一起亲身感受西汉科学技术文化, 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

二、灵活运用教材,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包括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集中思维强调思维的深度, 教师一般应从两个层次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第一层是什么, 即要求学生由不知到知, 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 具有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第二层是为什么, 要求学生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能正确运用创造思维分析历史现象以及阐述历史规律的能力。集中思维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 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它是以课本为主要依据, 教师补充相关的资料加以说明, 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发散思维强调思维的广度, 它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评判性、灵活性等, 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依赖于发散思维的发展。因此,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 为什么, 还应进行第三层分析还有什么?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由历史事件和人物联想到今天的社会现实, 用评判的观点来对待历史上争论的问题, 并从新的角度发现新的问题, 从而突破作为中学生知识水平的界限和教科书提供的知识范围。新课程改革后的历史教材, 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要求个性化、多样化, 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教学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时, 把条约中的开放通商口岸与今天我们改革开放联系起来, 分析他们各有什么不同;把条约中“香港”的割让到“香港”的回归联系起来, 谈谈自己对香港回归的启示;要求学生针对这些内容撰写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为论证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查找大量资料, 通过编辑、整理、表述成文。例如:教学世界历史《法国大革命》一课, 以拿破仑为例来评价历史人物时, 大部分学生持肯定态度, 认为拿破仑对外战争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扩大了革命的影响;颁布《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立法规范, 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但也有个别同学持否定态度, 认为他发动侵略西班牙、俄国的战争, 具有侵略性、称霸性是不可取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鼓励学生积极撰写小论文, 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撰写论文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文字表达和研究能力, 也开拓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经过“集中—发散—集中”的一系列思维能力的提高, 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并且创新思维将学生从记忆大量琐细的历史知识和教条主义的结论中解放出来。

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 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及综合素质的体现。创新人格是坚持创新, 取得成就的根本保证。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赵亚夫先生指出:“中学历史教育的任务是知识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人格教育是学校历史教育的中心任务。”创新人格主要包括:创新责任感、使命感、顽强毅力和能够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 以及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实行新课改后, 首先我努力摒弃“应试教育”让大多数人不断遭受失败 (分数低) 的挫折变得自卑的心理的教学方法, 而是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积极采用考察家乡名胜古迹、历史小制作的实践等活动形式,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体裁的影视作品, 阅读历史名著等, 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例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前途教育, 我把课堂搬到黄兴故居, 回校后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和写读后感比赛活动。第二, 我注重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社会现实, 加强学生人格培养。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社会生活中存在“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倾向和“黄赌毒”“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社会丑恶现象, 我让学生借助丰厚的历史资料编制历史小报对其进行评论, 并出班刊评比。C123班学生赵娜、肖隽、王果、苏晶、章银、章彬等同学的手抄报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苏晶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的手抄报费了不少功夫, 熟读书本、查看报刊资料、请教家长等, 评比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领奖后我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和快乐。”通过实践活动, 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从古到今,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们为生存而奋斗而工作的发展史。为贪婪而竞争, 为追求物质利益而失去信仰理想和仁爱精神, 是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态危机,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创新责任感和使命感, 工作完成后的成就感。

上一篇:CDMA网络优化下一篇: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