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区范文

2024-05-10

长白山区范文(精选11篇)

长白山区 第1篇

关键词:幼龄林,抚育,问题

长白山林区经过百年的开发, 原始成过熟林已接近枯竭, 形成了大面积的次生林区, 60多年来, 这些次生林大部分未经过抚育, 满足不了目前森林经营和市场经济的诸多需求。笔者以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为例, 以点带面, 说明长白山区次生中幼龄林抚育的现状, 供同行们参考。

三岔子林业局位于长白山西麓, 具有90多年的开发历史, 森林资源丰富, 分布有红松、水曲柳、黄波罗、胡桃秋等80余种主要树种, 陆生野生动物400余种, 野生植物近4 000余种。但由于长期过度利用森林, 资源锐减, 功能下降。

1 中幼龄林抚育概况

三岔子林业局有林地面积20.1万hm2, 蓄积23 594 446m3, 其中, 中幼龄林面积90 302 hm2, 蓄积10 834 761 m3, 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44.8%、蓄积的46.7%。目前, 每年全局的抚育总面积不足2 000 hm2, 因此中幼龄林抚育任务繁重而艰巨。加强森林经营工作, 提高林分质量, 特别是搞好森林抚育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中幼龄林抚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中幼龄林抚育重视不足

林木从造林、更新到主伐利用, 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内, 中幼龄林抚育对森林的培育、森林的数量和质量, 甚至能否实现经营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 森林经营只重视造林、更新和采伐, 不同程度上忽略了培育森林的中间环节—抚育工作, 特别是中幼龄林抚育。在中幼龄林抚育上投入少, 甚至不投入, 严重影响了后续资源的培育。营林部门弱化了中幼龄林抚育的职能, 科研部门也不重视中幼龄林抚育技术的立项研究, 森林经营水平难以提高, 林分质量逐年下降。

2.2 中幼龄林抚育政策不合理

中幼龄林抚育出材径极小、材质差、销价低, 但税费标准与主伐的木材一样, 加之受采伐限额的限制, 抑制了经营单位进行中幼龄林抚育的积极性。据调查, 中幼龄林抚育生产的木材规格大部分在12 cm以下, 次小薪材多, 销售价格较低, 加上采、集、运、贮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成本, 森林经营单位不但没有收益, 反而出现倒贴、亏本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经营单位进行中幼龄林抚育的积极性。另外, 对于小径材的采伐不占采伐限额, 但是消耗蓄积, 由于森工企业局本身是企业, 注重效益的增加, 有限的蓄积消耗都用在出材上, 不愿意拿出蓄积用在没有效益的中幼龄林抚育上。

2.3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在森林资源培育中, 按照森林资源培育过程, 造林与经营所占的资金比重应为3:7, 而目前经营的投入为零。上世纪90年代后期, 国家安排的营林投资主要用于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森林经营投入很少, 致使资金投入总量缺口太大, 中幼龄林亟待抚育及改选面积急剧增加, 所需资金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2.4 基础设施落后

森林经营工作由于资金不足, 森林经营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建设, 始终处于落后状态, 远不能满足中幼龄林抚育工作的需要, 影响森林培育进程。

2.5 只注重人工林抚育, 忽视了天然林抚育

多年来, 森林抚育基本是围绕人工林展开的, 只对人工林, 特别是人工用材林进行抚育, 对天然林抚育很少。而从目前来看, 天然中幼龄林是主要的森林后备资源。在天然林经营过中, 针对“低产林改造”实行皆伐重造的较多, 结果使树种较为丰富、分层比较明显、演替比较正常、功能相对稳定的次生林资源遭到破坏。

3 加强中幼龄林抚育的建议

三岔子林业局中幼龄林中, 一是天然林, 主要是由于采伐方式不合理等原因形成的林分质量低下的次生林。二是人工林, 大部分是1980年以后营造的人工林, 存在着“中幼龄林太密, 经营水平低, 树种单一”等突出问题, 急需抚育经营。三是“人天混”, 当初人工更新的皆伐小班, 由于先锋树种杨桦木的侵入, 目前很多都变成了以天然树种为主的林分, 这部分林分亟待抚育, 否则将严重抑制人工树种尤其是红松的后期生长。为此, 中幼龄林抚育已经成为森林健康发展的“瓶颈”, 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 在营造林工作上要正确认识营造林的现状及问题, 按照自然规律做到该抚育的必须抚育、该改造的必须改造、该更新的必须更新, 使营造林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加强森林经营工作的领导

林业局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幼龄林抚育的组织领导, 把中幼龄林抚育、提高林分质量当作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并建立相应的领导目标责任制。对现存的中幼龄林进行抚育, 完成历史欠账。按照森林经营密度要求, 对陆续达到经营要求的中幼龄林做好经营规划, 及时进行抚育。同时, 强化森林经营机构, 加强森林经营的监督和管理, 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3.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森林经营是培育森林的重要措施之一, 国家在培育阶段应给予一定的扶持和优惠。对中幼龄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等培育森林阶段, 调减林业税收政策, 减免中幼龄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的各种税费, 以利积累资金, 以林养林。放开对抚育限额的控制, 特别是中幼龄林抚育的限额, 林业局由于是企业化管理, 取得经济效益是主要目标, 有限的采伐限额和蓄积消耗要用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上, 不会用在不出材的限额蓄积消耗上。因此, 对中幼龄林抚育限额和蓄积消耗要单列单批, 确保中幼龄林抚育的需要。

3.3 增加中幼龄林抚育的资金投入

长白山区 第2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进而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但是公路建设区域发展不平衡,体现在偏远的山区公路建设缓慢,交通成为山区发展的重要障碍。

山区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桥涵和防护工程多,在施工过程中难度大并且建造成本高,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些风险的存在将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何确保公路工程特别是山区公路工程在项目施工过程减少各类风险,顺利实现公路建设的跨越发展,是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现国内对项目安全事故风险分析方面有一定相关研究。夏立明等将聚类和灰色关联度应用到建筑事故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并建立监管措施。

周继忠等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影响工程事故的因素进行分析,对事故发生的主、次原因关联度排序。赵金娜等分析导致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各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因素相对重要度进行排序。李婷婷等构建了具有23个指标的公路工程风险因素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模糊聚类,分析风险评价各阶间的关系。以上研究主要从安全影响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对山区公路项目实施风险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山区公路项目实施过程风险的产生,保障施工现场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对山区公路项目进行风险分析,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山区公路项目的风险。

1山区公路工程风险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1山区公路工程风险的特点

由于山区公路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不确定因素多、规模大同时建设工程周期长,不可预见事件等导致风险损失频发,在建设期风险发生的`频率高。相比于运营阶段,山区公路项目风险主要体现在建设阶段。山区公路工程产生风险原因主要有政治、社会、自然、技术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这些风险都会不同程度地作用于建设项目。由于山区公路工程参与方较多,除施工方之外,还有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材料供应方以及政府监督管理部门等,各方联系复杂,从而使得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同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而言,政府的政治、经济、金融政策以及对项目的态度都对项目风险存在巨大影响,有可能因为某原因中止合同对项目产生风险。因此,山区公路项目涉及面较广,施工工艺和各作业间协调复杂,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关联度很高从而产生灾害链,使得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具有其特有的风险组合。

1.2山区公路工程风险的指标体系

由于山区公路建设参与方多,同时项目工作内容多且涉及作业面广,所以在评价指标选取时考虑的影响因素相对多也复杂。综合考虑山区公路工程的管理控制目标和风险事件,针对山区公路项目实施过程选取评价指标,可分为工期影响、投资影响、质量影响、安全影响4个方面,具体如下:

(1)质量影响因素。施工合同风险(工期短、标价低)、设备及材料选购不当;防护风险(抗滑桩、喷锚混凝土等施工不当);现场人员素质(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公路、桥梁、隧道施工技术风险。

(2)工期影响因素。气候条件差、变化频繁、交通条件差;设计变更,修改及审批的延误;统供材料供应不及时及电力供应不及时,而且供应很不稳定;施工场地小,施工条件差。

(3)投资影响因素。原材料及燃料价格上涨;自然灾害不良地质差,交通条件差;业主提高质量标准;施工合同风险(工期短造成施工设备的增加);设计风险(路线设计不当、结构设计不当造成变更追加投资);承包商对存在的风险估计不足。

(4)安全影响因素。设计风险(路线设计不当、结构设计不当造成变更追加投资);不良地质条件,道路交通事故;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施工保护措施不当、操作不当;高空作业、接触有害物。

2基于可拓理论和模糊数学的山区公路工程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2.1可拓理论

可拓学理论基础为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论,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解决研究对象矛盾所存在的规律和方法。针对具体问题求解其不相容性,兼顾考虑质和量,研究事物数量变化及关系变化,对质和量进行变换,建立多指标性能参数解决问题,具有独特的优势。

2.2基于可拓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从目前山区公路风险现状来看,分析风险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成本效益法和德尔菲法等,但这些传统评价方法存在着一定的计算复杂和偏主观性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本文提出基于可拓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公路项目施工评价,以模糊参数区间量化的方法,避免专家打分法所带的主观性,对数据增强操作,具有其适用性。

结合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理论,在量化风险管理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用物元来表示各个影响因素,并给出确定权重计算逐层因素与风险评价的关联度,评价等级。该方法将各种复杂的因素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具有条理性的有序层次,并比较定量的数值,划分评估结果等级及在区间内的变化,在山区公路风险管理中能够较好地解决和反映风险综合水平。

3实例分析

基于可拓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以福建306省道秀里线明溪城关至三明交界处为对象,全路段起点为福建省道306线K366+600处,作为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为与三明交界处的车头坑村现省道306线K337+900处,终点桩号K28+306.5,全部长度28.3065km建立山区公路项目风险评价。

4建议

在山区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根据山区公路工程的特点,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树立风险意识,加强山区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风险识别,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目标。

(2)在山区公路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从质量、工期、投资和安全方面进行全方位风险分析与评价,加强风险管理以实现有效控制和降低风险。

(3)加强风险决策与协同管理,参与建设的各方须承担相应的责任风险,使各参与方发挥最大作用,进而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

5结语

本文结合可拓理论和模糊数学理方法,把问题从定量方面加以研究,建立山区公路工程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同时提出风险管理的建议。并通过案例加以验证,提出该公路工程风险综合评价等级,并对各个影响因素的风险级别分类及各具体关联度级别高低,对合理科学地进行风险控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长白山区 第3篇

关键词:长白山区公路;野生花卉资源;景观绿化;生态旅游

土壤以暗棕色泰加林土为主,植被主要有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以云冷杉为主的常绿针叶林及岳桦林等[1]。该地区是整个欧亚东大陆北半球上一个最大的种质植物基因库,世界同纬度上温带生态系统和森林植物保存较完整的地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之一[2-4]。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丰富的物种资源使得长白山区的野生花卉资源十分丰富,从早春到晚秋无论从个体还是群体,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中都表现出不同风格的景观效果。环境条件的优越及植物资源的丰富,使得长白山区成为野生花卉资源研究的重要区域。

公路路域别称景观生态学中的公路廊道,是指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所改变和影响的地面自然带状空间,包括公路建筑设施、与公路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相关区域[5]。从通常的公路绿化范围来讲,路域主要包括路面硬化区域外至征地界之间的范围,包括土路肩、边坡、排水沟等行车可视范围,是路域景观的主要载体。公路路域一般在工程后期会采取工程防护、喷播植草、自然恢复等方法进行绿化恢复,由于路域环境的水肥条件有限,造成绿化植物和本地植物之间强烈的竞争,形成较恶劣的路域环境条件,但是在长白山区的路域范围内仍然可以观察到一些自然生长的本地野生花卉。目前,关于野生花卉的资源调查[6-10]、引种驯化[11-12]、开发利用[13-14]等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是关于公路路域范围内野生花卉资源的相关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与长白山区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极不相称,如果能够摸清很多路域野生花卉特别是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花卉资源分布情况并加以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丰富公路景观绿化植物的种类选择,还能推动和促进野生花卉育种工作的研究和发展,同时对长白山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1研究方法

选择长白山区区域范围内的4条典型公路(表1)对路域范围内(图1)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时间为2010—2012年的初春(3月)至秋末(9月)。

2研究内容与结果分析

2.1长白山区路域野生花卉资源

据调查统计,长白山区公路路域常见的野生花卉共计45种,隶属于18科,其中以菊科(9种)和豆科(8种)为主,分别占总数的20%和18%;其次是蔷薇科、百合科、石竹科、毛茛科(各3种)等;主要为草本植物(39种),木本植物有5种,藤本植物有1种(表2)。根据已有研究结果[1]可知,长白山区主要野生草本花卉有98科315属601种[5],路域范圍内的野生花卉种类能占科的16%、种的6%,其种类的多样性不容忽视。

2.2路域野生花卉特征与景观绿化用途

路域野生花卉中很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旋覆花、紫菀、翠菊、小萱草、卷丹、剪秋萝等。对部分观赏价值较高的路域野生花卉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公路绿化中的作用进行分析[15-16]。

2.2.1旋覆花菊科多年生草本,高30~80 cm。茎直立,有长伏毛。单叶互生;无柄;叶片狭椭圆形,基部稍抱茎,叶下面有疏伏毛和腺点。头状花序,成疏散伞房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5层;舌状花黄色,顶端有3齿。花期7—8月,果期8—9月。花期长,花序大,花鲜黄可爱,可群植于边坡和路侧,形成群体景观,可用于路侧、服务区、互通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坛。

2.2.2紫菀菊科多年生草本,高1 m,茎直立,紫红色,具纵沟;上部分枝。叶卵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多数,排成复伞房状,有长梗;总苞半球形,绿微带紫色,3层;舌状花蓝紫色,单性;管状花黄色,两性;聚药雄蕊5枚。花期7—8月,果期9—10月。花序大,花多而密,色淡雅,蓝紫色舌花与黄色管花互为衬托,异常美观,可群植于边坡和路侧,形成群体景观。

2.2.3翠菊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 cm。茎直立,中部茎叶卵形,有狭翅,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层;外围雌花舌状,多层,紫红色,中央有多数桶状两性花。花期7—8月,果期9—10月。可用于路侧、服务区、互通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坛,也可成片栽植服务区等林下位置。

2.2.4侧金盏花毛茛科多年生草本,高30 cm,根茎粗短,须根多。茎少分枝,基部有膜质鳞片。叶在花后伸展,叶片三角状卵形,三回近羽状细裂,最终裂片成披针形。花单生茎顶,直径3~4 cm;萼片长圆形,与花瓣近等长,内测黄色,外侧淡绿紫色;花瓣10~20片,金黄色。聚合瘦果近球形,花柱宿存。花期4—5月,果期5—7月。冰雪初融开放。可用于服务区、收费站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坛。

2.2.5小萱草百合科多年生草本,高35~60 cm。根丛生,细长圆柱形。叶线形。花茎由叶从抽出,花1~5朵,淡黄色,有香气,下部筒状,上部漏斗状,裂片6个,内外2轮,脉纹网格状;雄蕊、花柱皆伸出。蒴果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可用于服务区、互通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坛。

2.2.6卷丹百合科多年生草本,高30~80 cm。鳞茎白色,由鳞片聚集而成,基部多数须根。茎直立,细圆柱形。叶互生,线性,边缘稍卷,背有1条隆起脉。花单一或数朵集成总状花序,鲜红色,下垂;花被片6片,向外反卷,有少数紫斑;雄蕊6个,花药鲜红色;雌蕊1个,子房圆柱形,柱头3浅裂。蒴果长圆状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8月。可用于服务区、互通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坛。

2.2.7石竹石竹科多年生草本,高30~60 cm。茎直立,分枝。单叶对生,狭披针形。花顶生于分叉的枝端,单生或对生或成圆锥状聚伞花序;花下有4~6个苞片;萼筒圆筒形;花瓣5片,鲜红色、白色或粉红色,瓣片扁状倒卵形;雄蕊10个;子房矩圆形,花柱2个,丝形;蒴果矩圆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可在公路边坡、路侧、互通、服务区等位置大面积种植,可用于路侧、服务区、互通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坛。

2.2.8紫花地丁堇菜科多年生草本,高7~15 cm。全株密被短白毛。根出叶丛生,上部两侧稍有翅;叶片舌状。花两侧对称,淡紫色;萼片5片,萼下具圆形附属物;花瓣5片,圆筒形;子房上位,花柱1个,柱头3裂;雄蕊5枚;蒴果椭圆形。花期4—6月,果期6—8月。可在公路边坡、路侧、互通、服务区等位置大面积种植,可用于路侧、服务区、互通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坛。

2.2.9紫斑风铃草桔梗科多年生草本,高40 cm以下。茎单一,上部分枝。基生叶有长柄;茎中上部叶有短柄或近无柄,卵形。单花顶生或数花生于上部叶腋,花大,钟形,下垂;花萼5裂,有白毛;花冠5浅裂,花筒长钟行,白色,有紫褐色斑点,有柔毛;雄蕊5枚,花絲有疏毛;子房下位,柱头3裂;蒴果3瓣裂。花期7—8月,果期8—9月。可用于路侧、服务区、互通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坛。

2.2.10野火球豆科多年生草本,高30~60 cm,通常数茎丛生。茎直立,略成四棱形。掌状复叶,通常具小叶5张;无柄。花序腋生或顶生,球形;花萼钟状;花冠淡红色或红紫色,较花萼长。蒴果。花果期6—10月。花色红艳似火,球状花序由5枚掌状复叶烘托而出。花期很长,是极好的地被植物,可在公路边坡、互通、服务区等大面积种植。

2.2.11风毛菊菊科二年生草本。株高50~150 cm。茎直立,上部分枝。基生叶和下部叶有长柄,羽状半裂或深裂;茎上部叶渐变小,羽状分裂或全缘。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排成密集的伞房状。总苞筒状,常紫色。花冠紫色,雄蕊5枚,花柱长于雄蕊。瘦果,冠毛2层,外层糙毛状,内层羽毛状。花、果期8—9月。花期长,花序大,花色艳而不俗,密集的伞房状花序引人注目,可用于路侧、服务区、互通等位置配植花境花坛,也可成片栽植服务区等林下位置。

2.2.12浅裂剪秋罗石竹科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单一或分枝。叶对生。聚伞花序顶生,通常3~7朵花,花大色艳,直径3.5~5.0 cm;花瓣5片,橙红色或淡红色,瓣片倒心形,2浅裂;蒴果;花、果期7—9月。可用于路侧、服务区、收费站、互通等位置布置花坛、花境。

2.2.13翅果唐松草毛茛科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叶为 3~4 回3出复叶,复聚伞花序伞房状,具多数分枝;花萼浅紫色;无花瓣,雄蕊很多,瘦果倒卵形;花期6—8月,果期7—9月。多回3出复叶及纷繁密集的丝状白花,是良好的观花、观叶植物。也可作花境、花坛点缀于路侧、服务区、收费站、互通等位置。

2.2.14柳兰柳叶菜科多年生草本,高80~150 cm;茎直立,不分枝。叶互生,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苞片条形;花萼管附生在子房上,裂片4片,条状披针形;花瓣4片,倒卵形,紫红色;蒴果;种子很多,顶端有一丛长1~115 mm的白色丛毛。花期6—8月,果期8—10月。柳兰花色鲜艳,花穗大而密集,花期长,花序挺直,可群植于边坡和路侧,形成群体景观;柳兰植株较高,宜作服务区、收费站、互通等花境的背景材料。

2.3路域野生花卉景观绿化应用的原则

满足公路行车安全是野生花卉景观绿化的首要原则。路域野生花卉的重要景观功能应有利于公路行车安全,主要是应用野生花卉色彩与人心里感受关系的特点,提升司机注意力,减少驾驶疲惫,增加行车安全[17]。例如,在弯道处、重要交通节点位置栽植色彩艳丽的野花加强视线引导和提示的作用,减少事故发生[17]。野生花卉造景的另一要点是景观应与周围环境逐渐过渡融合,以达到与大环境协调的效果[18]。

野生花卉首先是通过颜色给人直观的感受,因此还要把握好色彩与人心里感受的关系。例如,冷暖色会带给人平静和奔放不同的心理感受。合理应用不同花卉色彩、背景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营造和烘托特定的氛围,并结合不同场合给人们带来不同心理情感[19-21]。

野生花卉景观绿化还要遵循师法自然的原则。自然状态下,野生花卉随机自然分布,没有轴线及株行距,因此在种植形式上应参考植物自然生长的形式,提倡一种粗放管理的方法和追求自然天成效果的审美取向,欣赏植物野外自然生长的状态和在设计上的自然随意,看不出人为的干预,自然式种植方式与Robinson提出的“野生花园”的造景理念[22]有相同之处。因而公路沿线在种植面积和密度等方面应顺应自然不能过大,避免规则式的人工形式出现,但种植点位和频率上又要求有一定的人工干预,使整体景观富于节奏变化,以符合公路线性特征以及满足司乘人员的审美观,使野生花卉起到对大环境进行点缀的主要作用[23-24]。此外,一般由于野生花卉根系浅、植株低矮,所以在种植位置的选择上原则上应首先考虑地势比较低缓、视野开阔的区域,以保证水分条件及良好的视域欣赏范围,例如低缓的路堑、路堤边坡及土路肩、路线弯道处或长直线处路侧空地等,服务区、观景台、管理所、停车区等位置由于管养方便可以成片种植。

3结论与讨论

3.1路域野生花卉观赏性状的多样性

野生花卉是地方天然风景和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25],是现有栽培花卉的祖先,也是丰富绿化种类和增加花卉新品种的重要种质资源。

3.1.1色彩丰富据调查,路域野生花卉五彩缤纷、色彩斑斓。除了常见的白、红、粉、黄颜色外,比较少见的蓝、紫、金黄色野生花卉也能够在路域环境下生长,如蓝色的长白棘豆、广布野豌豆、东北龙胆等;蓝紫色的紫菀、千屈菜、柳兰等;金黄色的侧金盏花、菊芋等。这些花色在公路景观绿化中比较少见,在园林栽培上也是珍贵的材料。

3.1.2形态别致路域野生花卉具有各自独特的花形、花姿和花序,如紫斑风铃草似串串风铃,龙胆似长矛,柳穿鱼似鱼。野生花卉还有着瓣化现象,许多花的观赏部位不是花瓣,而是花萼、雄蕊的瓣化,如唐松草虽无花瓣,但有洁白的花丝;卷丹弯曲的花瓣和长长的花蕊非常吸引人。

3.1.3花期持久路域野生花卉从初春到秋末都有开放,例如冰雪初融的4月侧金盏花顶冰开放;在春季开放的还有忍冬、刺梅蔷薇、蒲公英等;6—8月为盛花期,绝大部分的路域野生花卉在此期间开放,也是公路景观效果最佳的时期;在秋季还能绽放的有东北龙胆、白车轴草、大花剪秋罗等。

3.2路域野生花卉的公路绿化用途

根据不同野生花卉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在公路的不同位置如中分带、边坡、互通立交、服务区等进行公路景观绿化,以提高公路景观绿化效果,减少人工养护管理的成本。

3.2.1中分带中分带种植花灌木如东北山梅花、珍珠梅、胡枝子等起到防眩和美化的作用,地被采用白色、淡紫色为主的低矮野生草本花卉作为中分带镶边,营造整体和谐的视觉感受,如白车轴草、紫花地丁、一年蓬等。

3.2.2边坡可以采用大面积种植、自然式群植等方式对边坡进行绿化,如在低缓边坡可以大面积使用旋覆花、紫菀、翠菊、东北蒲公英、白车轴草、大花剪秋萝、浅裂剪秋蘿等较低矮的野生花卉进行绿化,营造地面满铺的整体效果;坡度较大的边坡可以使用柳兰、翅果唐松草、风毛菊等植株较高的种类进行自然式群植,点缀边坡。

3.2.3路侧平台路侧平台紧邻路面,地势平缓,易成为视觉焦点,可以参考园林花境花坛的布置手法,并结合公路自然式种植的要求进行绿化,如紫花地丁+柳兰+一年蓬、长白棘豆+柳穿鱼+紫菀、侧金盏菊+毛百合+翠菊、兴安黄芪+广布野豌豆+紫菀等多种草本绿化的方案;也可采用灌木+地被的搭配方式,如珍珠梅+蓝萼香茶菜+小萱草、东北山梅花+柳兰+山飞蓬、刺玫蔷薇+浅裂剪秋萝+黄芩、胡枝子+大花剪秋萝+东北龙胆等方式。

3.2.4互通、服务区、收费站应根据互通、服务区、收费站的建筑特色来采取不同的野生花卉进行花境花坛、片植、群植等绿化方式,由于该区域管理养护比较便捷,大部分的野生花卉都能够采用。

3.3引种栽培与繁殖

公路路域野生花卉有强健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在长期的生物进化中,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生态环境已有很好的适应性[26],加上自然生境与引入地条件接近,经过简单的引种栽培和繁殖,即可迅速成为公路景观绿化的候选种。例如,一些学者已经在长白山区对本地一些野生花卉种类进行了栽培繁殖工作[27-29],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4路域野生花卉公路绿化的问题与建议

使用当地野生花卉进行公路绿化,不仅能够充分开发和保护当地潜在的野花资源,有效降低使用外来种绿化可能带来的生物入侵,而且养护成本较低,管理以粗放式管理为主,减少了人力投入。因此,利用野花进行公路绿化理论上是可行的且很有必要,但是目前国内鲜有公路绿化工程进行实践应用,根据长期公路绿化工程实践和经验总结可知,野生花卉公路绿化利用主要面临以下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4.1基础研究缺乏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对野生花卉的相关基础研究不够,尤其是关于公路绿化需要的特殊野生花卉品种的选育何栽培等研究。据统计,我国已被引种利用的野生花卉不足1/3,众多野生花卉还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30]。经分析发现,这主要是由于公路绿化投入和收益不成比例。研究周期长、风险高、成果转化慢,几乎没有专项资金投入,从而造成基础研究严重滞后,野生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不够,外来速生绿化种泛滥,最终易造成生态灾难。

4.2种子资源获取难

由于自然分布的野生花卉一般规模小且分散,进行种子采集比较困难,往往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目前,公路绿化施工惯用外来速生草种进行快速绿化,对包括当地野生花卉在内的当地种需求量几乎没有,造成野生种一般在苗圃栽培很少,种子和苗木很难获取,公路绿化中无法大规模使用。据研究,速生草本植物存在生命周期短、根系浅等限制,往往几年后群落退化严重,景观效果差,致使公路绿化缺乏可持续性效果[31]。

长白山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条件,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也非常适合野生花卉的生长,即使在条件恶劣的路域环境下也有较多具有观赏价值的种类,这些种类是花卉商品生产的重要条件,是培育观赏价值高、抗性强的公路绿化新品种的重要来源。这些种类虽然可以直接应用于公路绿化,但是仍需要引种驯化和繁殖,才能完全适应公路路域环境特点并进行商品化生产。笔者通过现场调查以及对其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的综合研究,初步确定了以上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路域野生花卉,但是这还不完善,需要建立长白山区当地完整的野生植物资源数据库,以摸清当地野生植物情况,为公路绿化种类提供更丰富的材料。当地政府应联合科研院所投入专项资金进行本地野生绿化植物种子的采集、引种、驯化、培育、改良等一系列基础研究,建立专门的公路绿化种子资源库,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利用宝贵的野生资源,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繇. 长白山区野生草本观赏花卉调查[J]. 广西植物,2004,24(6):515-523.

[2]周繇.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32(6):45-50.

[3]周繇. 长白山区野生木本观赏树木调查[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30(5):524-535.

[4]周繇. 长白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与保护[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3):263-268.

[5]林才奎,周晓航,夏振军. 公路生态工程学[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6]谢晓蓉,陈叶,刘金荣. 祁连山野生花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水土保持通报,2003,23(1):76-78.

[7]尹衍峰,彭春生. 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利用[J]. 中国园林,2003,19(8):72-74.

[8]李晓贤,陈文允,管开云,等. 滇西北野生观赏花卉调查[J]. 云南植物研究,2003,25(4):435-446.

[9]张海洋,徐秀芳. 三江平原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利用[J]. 北方园艺,2004(6):46-47.

[10]刘晓铃,谢树莲.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研究[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2):189-191.

[11]王美仙. 北京野生花卉的应用现状及引种试验[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2):282-284.

[12]李银华,黄印冉. 珍稀野生花卉翠雀的引种选育研究[J]. 北方园艺,2012(16):49-50.

[13]孙静清. 野生花卉歪头菜播种繁育技术研究[J]. 北方园艺,2012(10):76-77.

[14]孙伟. 野生柳穿鱼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298-301.

[15]柏广新. 中国长白山野生花卉[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16]祝廷成,严仲铠,周守标. 中国长白山植物[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7]王丹,孟強. 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设计模式综述[J]. 公路,2013(4):196-200.

[18]汤振兴. 与沿线景观协调的公路景观设计——以美国Ⅰ-15公路景观设计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890-7893.

[19]李志强. 浅谈园林植物设计中的色彩应用与人的情感心理[J]. 四川林业科技,2006,27(3):76-78.

[20]伍晓华,赵广胜. 园林花卉配置的色彩设计艺术探讨[J]. 河北林业科技,2009(4):70-70,76.

[21]王钰. 园林花卉植物色彩及配置艺术探讨[J].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z1):170-172.

[22]尹豪. 吹起自然化种植的号角——威廉姆·罗宾逊及其野生花园[J]. 中国园林,2013(3):87-89.

[23]张瑞阳. 浅议植物配置的艺术构图[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4):71-72,104.

[24]陆东芳.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6):94-96.

[25]陈俊愉.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78-477.

[26]赵九洲,郭绍霞. 野生花卉在我国北方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1):84-88.

[27]杨艳清. 野生花卉毛百合有性繁殖技术[J]. 北方园艺,2006(5):156-157.

[28]杨艳清. 长白山野生花卉溪荪种子繁殖技术[J]. 中国种业,2006(7):53-54.

[29]韩梅,杨利民,刘敏莉. 吉林省野生早春草本花卉资源的筛选[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7,16(4):22-23.

[30]洪丽,庞松龄. 中国野生花卉的开发及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 北方园艺,2008(7):108-110.

长白山区 第4篇

长白山区野生鸢尾按生境分, 可以分为湿生鸢尾、中生鸢尾和旱生鸢尾。

1.1湿生鸢尾

本地区玉蝉花 (Iris ensata) 、燕子花 (Iris laevigata) 、北陵鸢尾 (Iris typhifolia) 和引种的黄菖蒲 (Iris pseudacorus) 均属湿生鸢尾, 在野生环境下喜生在水湿地、沼泽地、塔头甸子和溪流旁等处。湿生鸢尾的种子多为浮水种子, 在催芽处理浸种和消毒过程中, 宜用透水性强的袋子1/3~1/2装袋, 压重物进行浸泡。通过对引种和栽培湿生鸢尾进行了比对观察, 4种湿生鸢尾对旱生环境的适应很强。

1.2中生鸢尾

本地区溪荪 (Iris sanguinea) 和山鸢尾 (Iris setosa) 属于中生类型, 喜生在近水湿地和近水山坡, 既能适应水湿的环境也能适应旱生环境。

1.3旱生鸢尾

本地区旱生鸢尾主要有以下种类, 朝鲜鸢尾 (I r i s o d a e s a n e n s i s) 、长白鸢尾 (I r i s m a n d s h u r i c a) 、马蔺 (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 (Fisch.) Koidz) 、单花鸢尾 (Iris uniflora) 和紫苞鸢尾 (Iris ruthenica) 5种, 其中朝鲜鸢尾、紫苞鸢尾、小黄花鸢尾这3种鸢尾都有不同程度的根瘤。分别为朝鲜鸢尾26%, 紫苞鸢尾11%, 小黄花鸢尾33.3%。

2种子采收

不同种类的鸢尾种子在6月下旬~8月下旬均有成熟, 采种前应注意观察, 在蒴果变黄未开裂前采集。各种鸢尾的成熟期参考表1。采集回来的蒴果, 阴干后脱粒, 脱粒以后, 去杂, 保持种子纯净度, 去杂过程中可采用粒选、风选或水选。

3鸢尾的有性繁殖

3.1浸种

在土壤结冻前, 对各鸢尾种子进行清水浸泡, 浸泡时间各种鸢尾不尽相同, 以胚乳吸足水分为度。燕子花、玉蝉花、黄菖蒲、溪荪、北陵鸢尾种子有浮水的现象, 将种子装入网袋中, 压上重物浸种效果为好。

3.2种子消毒

充分吸水的种子, 放入1‰的KMn O4溶液中消毒0.5h, 捞出后清水冲洗至无残液, 沥干水分。

3.3层积处理

将沥干水分的种子, 用细沙和种子混拌, 比例为3:1, 将混拌均匀的种子装入编织袋中, 做好标记, 放在室外深度50cm的土坑内, 坑的大小视种子多寡而定, 中央放一草把以利透气, 覆土20cm, 并注意防治鼠害和踩踏。

3.4地块选择

坡度小于5°, 土壤为耕作土壤 (沙壤土或壤土) , 土层厚度25cm, p H值6.7。

3.5施基肥

翻地前施用充分腐熟的厩肥10m3/667m2, 外加40kg复合肥或缓释肥。

3.6翻地整地土壤消毒

土壤要深翻, 翻地深度30cm, 搂出草根残根杂物, 进行全面整地, 并且结合翻地, 施入硫酸亚铁10kg/667m2, 目的是为了土壤消毒和调节土壤酸碱度。旋耕靶细, 土壤表面没有土块为度。

3.7做床、播种

整地后, 按床宽1.2m, 步道宽0.4m, 床高0.15cm做床, 搂平床面, 备播种时使用。翌春5月初, 在整地做床后的床面上播种, 播种方法采用撒播, 播种量参考播种量表2, 播种后镇压, 覆细沙壤土1~1.2cm, 再行镇压。后覆盖草帘。播种后, 在床面上覆盖稻草帘, 待鸢尾出苗90株/m2左右, 撤掉草帘。

3.8灌溉

建立晒水池, 将水引入池中, 进行晒水, 减少水温与土壤温度差;灌溉时期主要是播种期和幼苗期, 器械最好使用喷水带等雾化效果好的器械, 使水滴形成雾状。灌溉时间最好选择在一天中的早晚两头。灌溉视土壤墒情而定, 旱天多灌溉, 阴雨天少灌溉。

3.9除草间苗

每年除草5~6次, 除草的原则是除早、除小、除了得原则, 由于繁育圃鸢尾对除草剂敏感, 故未实行化学除草。

间苗主要结合除草进行, 在苗高达到5~10cm以上时进行间苗, 拔除瘦弱、过密、有病害和倒伏的小苗, 间苗后密度保持在180~200株/m2。如果进行移栽, 也可以不间苗, 待翌春进行移栽。出苗盛期在播种15~20天。

3.10移栽

选择移栽1年生的各种鸢尾的优质单株, 选择标准为长势好、根系发达完整、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小苗。将选好的小苗, 按小苗根系大小在苗床横向开沟, 开沟深度略大于根系深度, 将小苗栽正, 深浅适度, 不露根, 不窝根, 埋土深度至苗木根际线1cm左右, 踏实。栽植的规格为10×5cm。移栽时间为4月下旬5月上旬。移栽后及时浇水灌溉。二年生鸢尾即可部分开花。

3.11追肥

小苗出苗后和小苗移栽成活后, 追施氮肥, 每隔15天撒施氮肥一次, 施肥后灌溉, 7.5kg/667m2, 8月底结束。

3.12病虫害防治

在鸢尾栽培过程中, 发现鸢尾的病害主要是立枯病和腐霉病, 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金针虫、蝼蛄、蛴螬、东北大黑鳃金龟的幼虫和成虫 (幼虫即蛴螬危害根系, 成虫危害花朵影响授粉) 和鼹鼠等。

3.13除草剂药害

鸢尾对豆磺隆、豆乐和广灭灵等除草剂敏感, 其残留对燕子花、山鸢尾、紫苞鸢尾和北陵鸢尾的危害表现得更为突出;导致叶片失绿白化, 从而影响鸢尾的正常生长发育。对发生除草剂药害的地块, 施用除草剂降解剂、施用有机肥或化肥等提高小苗的抗性, 或选择前茬作物未使用除草剂的地块等。

4小结

1) 种子特性。湿生鸢尾的种子为浮水种子, 在催芽层积处理过程中, 应注意装入袋中压重物浸种。鸢尾种子总的来说处理过程中比较简单, 燕子花种子处理相对复杂一些。

2) 加强野生鸢尾资源的保护。通过湿地保护, 建立保护区或者其它保护区的形式就地保护野生鸢尾资源。对于不在保护区的零星资源, 可采取承包方式加强对野生鸢尾的保护。

3) 迁地保护野生鸢尾资源。对于被征占, 大型工程建设即将被破坏的野生鸢尾资源, 可以移植到相似的环境, 进行迁地保护。

4) 建立人工鸢尾繁育圃, 完善产业化链条。建议农林科研部门, 通过种子繁殖或组织培养的方法, 大面积扩繁野生鸢尾。

5) 加强宣传。利用演讲、传单、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宣传手段, 让大众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 特别是野生鸢尾的重要性。

摘要:鸢尾属 (Iris) 是鸢尾科 (Iridaceae) 中的一个大属, 全世界鸢尾属植物已知种类300多种, 大多数分布在北温带区域。中国鸢尾属种类约为60种, 13变种, 5变型。我国鸢尾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地。鸢尾属按其生境分布可分为湿生鸢尾、中生鸢尾和旱生鸢尾;根据其地下茎的不同可分为宿根鸢尾和球根鸢尾。该属植物观赏性高, 生态幅广, 开花艳丽多姿, 颜色多样, 花色有蓝紫色、紫色、红紫色、黄色、白色等, 是世界著名的花卉。很多种类具有极强的抗逆能力, 是育种和园林应用好材料。

关键词:野生鸢尾,种子,特点,繁殖方法

参考文献

[1]董然, 赵坚洁.鸢尾属花卉研究进展与应用开发[J].北方园艺, 2006, (2) :86-89.

[2]曹长清, 于洪杰, 高春荣, 等.长白山区野生鸢尾属植物的保护对策及开发利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 (9) :3-3.

[3]唐小敏.鸢尾属观赏植物试种及试种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 2001, (1) :16-19.

[4]范国华, 谢彩云.适于草坪边缘置景的园林地被植物[J].西南园艺, 2003, 31 (3) :43-44.

[5]裒翠菠.可作切花的德国鸢尾[J].花卉, 2003, (11) :24.

[6]张铁军, 夏光成.抗风湿中草药彩色图谱[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

[7]闻子良, 闻荃堂.花卉栽培与药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8.

长白山区 第5篇

关键词: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er);根际土壤微生物;PCR-DGGE;体系优化;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Q93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6-0052-03

收稿日期:2014-01-16

基金项目:韩国农村振兴厅国际合作项目(编号:41309001)。

作者简介:杨阳(1989—),女,吉林辽源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E-mail:yangyangopq@sina.com。

通信作者:金东淳,副教授。Tel:(0433)2435559;E-mail:jdc1200@ybu.edu.cn。微生物与植物的生长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群落的变化直接影响植物病害发生与否,所以对微生物进行深入研究尤为必要[1]。由于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微生物不可以进行纯培养,传统纯培养法就存在着局限性,造成大量微生物信息丢失[2]。而基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利用序列不同的DNA片段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解链温度不同的原理,通过梯度变性胶将不同微生物的DNA分开,具有直观、快速和不依赖于细菌培养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3-7]。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er)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双子叶植物,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8]。由于人参属于忌连作作物,存在着连作障碍,栽过一茬人参的土壤继续种植人参后,人参产量急剧下降,一般要等到20~30年后才能继续种植人参。采用伐林栽参,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此,为克服连作障碍,对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PCR-DGGE方法,旨在建立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16S、18S rDNA文库,探究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构建根际微生物种类信息,从微生物角度阐明人参连作障碍机理。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土壤样品(1号、2号为三年生有参地,3号为三年生无参地,4号、5号为五年生有参地,6号为五年生无参地)于2013年9月1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新合乡青沟子村人参种植基地采集,共6个样品,放入无菌袋中置-80 ℃冰箱中保存。

1.2主要仪器

WD-9402A基因扩增仪(北京市六一仪器厂);DGGE-1B型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系统(南京新校园生物技术研究所);凝胶成像系统(美国BIO-RAD公司)。

1.3主要试剂

土壤微生物DNA提取试剂盒(the Power Soil DNA extraction kit,美国加利福尼亚州Mobio公司);引物(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TaKaRa Taq(Code No.R001B,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1.4方法

1.4.1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取土样去除杂质,充分研磨后称取0.25 g,用the Power Soil DNA extraction kit试剂盒,按照说明书的步骤进行DNA提取后,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与DNA Maker作对照,将各样品DNA浓度调到 20 ng/μL 左右,于-20 ℃冰箱中保存备用。

1.4.2PCR反应体系优化在25 μL PCR反应体系中,固定2.5 μL 10×Buffer和0.4 μL Taq(5 U/μL)的加入量,按照单因素试验方法检测其他因素对PCR的影响。各变量设计5个梯度(表1)。引物314F-GC/518R,扩增程序:94 ℃预变性3 min;94 ℃变性30 s,55 ℃退火30 s,72 ℃延伸30 s,共30个循环;72 ℃最后延伸6 min[9]。

表1PCR反应体系优化设计

编号DNA

(ng)dNTPs

(mmol/L)Mg2+

(mmol/L)引物

(μmol)17.50.050.51.2222.50.201.52.4337.50.352.53.6452.50.503.54.8567.50.654.56.0

1.4.3PCR-DGGE反应体系优化扩增细菌16S V3区的引物和程序与“1.4.2”节相同,经一次PCR 50 μL反应体系。DGGE用8%(m/V)的凝胶单体,变性剂范围40%~60%,反应条件为:温度60 ℃,A阶段电压60 V,1 h;B阶段电压 100 V,15 h。扩增真菌分别用特异性引物FF390/FR1-GC;ITS1/ITS4、ITS1-GC/ITS2;NS1/EF3、NS1/FR1-GC。(1)引物FF390/FR1-GC,经一次PCR 50 μL反应体系,扩增程序:95 ℃预变性8 min;95 ℃变性30 s,50 ℃退火45s,72 ℃延伸 2 min,共35个循环;最后72 ℃延伸10 min。(2)引物ITS1/ITS4、ITS1-GC/ITS2用嵌套式PCR(巢式PCR),第一次PCR 25 μL反应体系,扩增程序:95 ℃预变性5 min;95 ℃变性 30 s,55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共30个循环;最后 72 ℃ 延伸10 min;第二次PCR 50 μL反应体系,扩增程序不变。(3)引物NS1/EF3、NS1/FR1-GC用嵌套式PCR,第一次PCR 25 μL反应体系,扩增程序:94 ℃预变性8 min;94 ℃ 变性30 s,47 ℃退火45 s,72 ℃延伸3 min,共35个循环;最后72 ℃延伸 10 min;第二次PCR 50 μL反应体系,变化退火温度48 ℃ 45 s。首先,真菌3套引物DGGE均用b條件:12%凝胶单体、60%变性剂,6%凝胶单体、40%变性剂,反应条件为:温度60 ℃,A阶段电压60 V、1 h,B阶段电压 120 V、26 h。电泳完毕,将胶板于含有EB的缓冲液中染色30 min,将染色后的凝胶置凝胶成像仪中拍摄并分析。另外,真菌ITS区引物DGGE用a条件:8%(m/V)的凝胶单体,变性剂范围40%~60%,反应条件为:温度60 ℃,A阶段电压60 V、1 h,B阶段电压120 V、26 h。

nlc202309020533

2结果与分析

2.1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效果检测

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效果直接影响后续试验,本试验用the Power Soil DNA extraction kit试剂盒,琼脂糖凝胶检测结果如图1,条带清晰。

2.2PCR反应体系优化

影响PCR扩增效果的因素有多种,但DNA、dNTPs、Mg2+、引物的浓度在PCR反应体系中的影响尤为重大。为

此,本试验中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其适宜的浓度进行了优化。(1)DNA浓度太低会降低分子碰撞的概率,扩增产物不稳定;浓度太高会增加非专一扩增产物或出现弥散性条带[10]。(2)dNTPs是PCR反应的原料,浓度太低会过早消耗,无法继续合成DNA,浓度太高会导致非特异性扩增[11]。(3)Mg2+的主要作用是提高Taq酶的活性,适量的浓度会提高PCR的扩增效率,浓度过低会降低Taq酶的活性,扩增产物少甚至扩不出来,浓度太高会形成金属螯合物,不利于PCR的进行[12]。(4)引物浓度太低扩增产物太少,太高会导致非特异性扩增或引物之间形成二聚体[13-14]。

2.3PCR-DGGE反应体系优化

要获得区分不同样品的最大分辨率的DGGE图谱,合理的凝胶梯度、变性剂梯度及电泳时间十分重要。利用合理的

3讨论与结论

PCR-DGGE反应涉及诸多因素,每个因素的反应参数对整个体系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都有影响,确定合适的反应参数是确保土壤微生物分析准确的前提。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变化设计,对各主要影响因素(模板DNA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得到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PCR-DGGE反应体系优化结果:25反应体系中DNA浓度52.5 ng、dNTPs浓度0.20 mmol/L、Mg2+浓度1.50 mmol/L、引物浓度4.8 μmol搭配效果最佳。

本试验中细菌DGGE图谱可以看出每个样品均可分离出较多的条带,其中不同的条带代表不同细菌的基因片段,说明每个样品都存在着丰富的细菌种类,并且每个样品的分离条带差异不明显。真菌DGGE图谱可以看出根际真菌与非根际真菌种类存在明显差异,并且真菌种类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变少。人参的种植年限越高,其根际优势种群越少,病害越易发生,所以,真菌群落的动态变化与病害的发生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DGGE指纹图谱能够直观地反映根际微生物的变化,它是一种能够提供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研究方法,为了进一步分析其多样性,还需要对DGGE条带进行切胶回收、克隆测序,后续试验正在进行当中。另外,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方法,对木霉菌、病原菌、人参三方的互作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了解群落中占优势种群、病原菌种群的变化趋势,研制木霉菌新的生物制剂,会对人参病害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以期为克服人参连作障碍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王萌,严铸云,何冬梅,等. 川芎内生真菌PCR-DGGE分析条件的建立和优化[J]. 华西药学杂志,2013,28(4):335-337.

[2]Amann R I,Ludwig W,Schleifer K H. Phylogenetic identification and in situ detection of individual microbial cells without cultivation[J]. Microbiological Reviews,1995,59(1):143-169.

[3]Ceteciolgu Z,Ince B K,Kolukirik M,et al. Bi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diversity of bacterial and archaeal communities within highly polluted anoxic marine sediments from the Marmara Sea[J].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09,58(3):384-395.

[4]Ning J,Liebich J,Kstner M,et al. Different influences of DNA purity indices and quantity on PCR-based DGGE and functional gene microarray i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udy[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9,82(5):983-993.

[5]Hovda M B,Lunestad B T,Fontanillas R,et al. Molecular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of farmed Atlantic salmon(Salmo salar L.)[J]. Aquaculture,2007,272(1/2/3/4):581-588.

[6]劉慧杰,杨彩云,田蕴,等. 基于PCR-DGGE技术的红树林区微生物群落结构[J]. 微生物学报,2010,50(7):923-930.

[7]高崇洋,赵阳国,王爱杰,等. 耕作和施肥对不同深度黑土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微生物学报,2010,50(1):67-75.

[8]张国荣,庞立杰,董宇. 关于人参栽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人参研究,2007,19(4):42-43.

[9]Huang X,Tian Y,Luo Y R,et al. Modified sublimation to isolate phenanthrene-degrading bacteria of the genera Sphingomonas and Burkholderia from Xiamen oil port[J].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08,57(6/12):538-543.

[10]杨华,宋绪忠,尹光天,等. 黄藤ISSR反应体系的条件优化[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26(2):152-155.

[11]Joshi S P,Gupta V S,Aggarwal R K,et al. 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as revealed by 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 polymorphism in the genus Oryza[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2000,100(8):1311-1320.

[12]林万明,林万明. PCR技术操作和应用指南[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7-14.

[13]李海生,陈桂珠. 红树植物海桑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条件的优化[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24(2):80-83.

[14]Watanabe K,Kodama Y,Harayama S.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PCR primers to amplify bacterial 16S ribosomal DNA fragments used for community fingerprinting[J]. 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2001,44(3):

长白山区龙牙楤木基地开发技术 第6篇

1 形态特征

龙芽楤木 (Aralia.elaia seem) 是刺五加科楤木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又名刺老芽、辽东楤木、刺龙芽、刺嫩芽。

2 利用价值

椐《本草纲目》记载, 龙芽楤木有除风疾、治水瘤、补腰肾、壮筋骨等作用。由于其根及叶含有大量的楤木皂甙和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 其总量达到近30%, 。其主要药用成分是齐墩果酸类皂苷。齐墩果酸具有抗炎、镇静、利尿、强心、免疫和防癌等作用, 尤其用于治疗黄疸肝炎与迁延性慢性肝炎效果好, 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3 基地建设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3.1 指导思想

以优质龙芽楤木种植产业开发、反季节龙芽楤木嫩芽产品生产为方向, 以提高森林的多功能作用为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2 建设原则

3.2.1 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

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 选择适宜该地区生长的乡土经济林品种,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3.2.2 坚持集约化、产业化的原则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在现有技术储备基础上, 嫁接高新技术, 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该项目, 提高项目的集约化、产业化水平。

3.2.3 坚持资金有效使用的原则

严格按项目设计施工, 项目建设资金专款专用, 不得占用、挪用, 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3.2.4 坚持应用新技术的原则

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成果, 提高龙芽楤木经济林的经营管理水平、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3.2.5 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

项目的建设, 要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前提, 做到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统一。

3.3 建设目标

根据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将龙芽楤木种植基地建设成为管理手段先进、技术水平领先、产品质量优良、经济效益显著、辐射范围广阔的高标准种植基地。

4 生产工艺流程

根据龙芽楤木的特性及基地现状, 确定工艺流程为:

整地 (包括清理、挖排水沟) →挖穴→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储存库储存→反季节生产

4.1 园地选择

龙牙楤木适生于土壤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阔叶林中, 因而人工栽植应考虑到这一生态习性, 所以应选择半阳坡、阴坡中下腹的林班。

4.2 栽植区划分

根据生产需要及用地情况, 将栽植区进行合理划区

4.3 种苗

栽培用苗一定要选择壮苗, 大量比较试验结果显示, 龙芽楤木栽培用苗最好选用选择1年生粗0.4cm以上、长15cm左右的实生苗木。造林苗木质量等级必须是苗茎充分木质化, 顶芽饱满, 无机械损伤, 无病虫害的优质苗木。

4.4 栽植密度

根据龙芽楤木品种及种源的生物学特性要求, 定植的株行距设置为0.7×0.7m, 栽植密度为1361株/亩。

4.5 整地及栽植

4.5.1 整地

对规划好的地块进行割灌, 清除地上密集的灌丛及杂物, 再按0.7m×0.7m的距离进行穴状整地, 整地为人工挖穴换表土, 穴的规格为40cm×40cm×25cm。把穴内的黑土层和腐殖质挖出后放到穴的一侧, 把沙砾挖出后放到另一侧, 然后把腐殖质和黑土再返回穴内, 再从穴的周围取腐殖质和黑土放在穴内填满, 通过换表土, 使穴内的土壤均为腐殖质。

1) 整地时间:春季整地;

2) 基地清理:清除灌丛、草皮、树根、石块等杂物, 并将土块打碎, 挖排水沟。

4.5.2 栽植

1) 栽植季节:根据工程要求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苗木栽培一般选在春季;

2) 栽植方法:栽植方法采用人工方式, 栽植时间最好为早春顶浆栽植。栽植时要将苗木扶正, 回填湿土至苗木根茎以上5cm, 舒展根系, 将穴上、根周边的覆土踏实, 防止苗木根部跑风。栽植15天后, 进行第二次全面培土踏实。

4.6 土肥水管理

龙芽楤木对肥料较敏感, 要通过营养诊断后, 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同类别化肥的施用, 本着缺什么元素补充什么元素的原则适时施肥, 避免施肥的盲目性和出现施肥副效应。如果在苗木生长发育的前期肥力不足, 则会影响苗木的正常发育。最好在挖穴后按每穴施磷酸二铵100g与土拌匀, 如施农家肥最好, 每穴按5kg与土拌匀。

4.7 松土和除草

要经常松土和除草, 草荒能延迟龙芽楤木结果年限和减产。除草可以和松土相结合, 一年中耕除草3次, 保证栽植带内土壤疏松、无杂草。对龙芽楤木的中耕除草, 可按照其自然生长规律, 进行细致地清理灌下的杂草、灌木, 割除不必要的植物, 保持龙芽楤木植株生长范围内的土壤疏松、无杂草。

4.8 病虫害防治

要加强栽培地病虫害的测报工作, 作到早发现, 及时防治。对造林地每年进行1~2次病虫害调查, 并制定相应措施及时防治, 针对感染病虫害的单体植株进行伐除, 严防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4.9 排水

保障栽培地排水系统的畅通是栽培成败的关键, 因而要加强对排水沟的修整, 疏通, 保障栽培地内积水可顺畅排入河中。

4.1 0 储存

把符合要求的、处于休眠期的龙芽楤木优质穗条采摘休整贮藏在储存库中, 待非生长季节取出在温室中栽植反季节生产龙芽楤木嫩芽。

5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1) 在栽培区周围绿化植树, 增加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

2) 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施工机械碾压而造成的路面破坏, 应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修复。

摘要:以优质龙芽楤木种植产业开发、反季节龙芽楤木嫩芽产品生产为方向, 以提高森林的多功能作用为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龙牙楤木栽培技术,价值,指导思想,生产工艺流程

参考文献

[1]林业建设项目管理文件资料汇编.

长白山区 第7篇

1 长白山区野生鸢尾种类

长白山野生鸢尾属资源十分丰富, 但由于科技开发的滞后和交通不便等原因, 大部分野生资源仍处于野生状态。长白山鸢尾大多具有花色艳丽, 开花期长, 花径较大, 适应性强等特点。

玉蝉花 (Iris ensata) 生于沼泽地或河岸的水湿地, 花色深紫或深红, 花期6~7月, 花径9~13cm。

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 (Fisch) Koidz生于荒地、路旁、山坡、草地、盐化草甸, 花淡蓝色或蓝色, 花期5~6月, 花径5~6cm。

燕子花 (Iris laevigata) 生于沼泽、水湿地, 花蓝色或蓝紫色, 花期5~6月, 花径9~10cm。

长白鸢尾 (Iris mandshurica) 生于山坡草地或沙质地, 花黄色, 花期5月, 花径4~5cm。

紫苞鸢尾 (Iris ruthenica) 生于向阳草地或石质山坡, 花蓝紫色, 花期4~5月, 花径3.5~5cm。

溪荪 (Iris sanguinea) 生于山坡、林间草甸或湿地, 花天蓝色, 花期6~7月, 花径7~8cm。

山鸢尾 (Iris setosa) 生于草甸、湿草地或林间旷野, 花蓝紫色, 花期6~7月, 花径7~8cm。

单花鸢尾 (Iris uniflora) 生于山坡、林缘、路旁及林中空地, 花蓝紫色, 花期5~6月, 花径4~6cm。

2 鸢尾的繁殖方法

鸢尾的繁殖主要有种子繁殖, 分株繁殖和组织培养等。

分株繁殖2~4年进行一次, 分株时间在在春秋两季或开花后进行, 分割根茎时, 3~4个芽为好, 花后分株时, 剪去顶端叶片, 保留15cm左右。一般种株行距20×20cm, 强健种50×50cm。

种子繁殖可在种子成熟后立即采集, 可进行秋播也可进行春播。笔者在2012年春对燕子花进行了种子繁殖, 现将繁殖方法介绍如下:

燕子花种子成熟期在白山地区一般在8月末至9月中旬, 蒴果采集后阴干, 脱粒去除杂质。先用5%的碳酸钠溶液浸泡12h (因燕子花种子表面附着蜡质) , 清水浸种7天, 待种子充分吸水后, 用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半小时, 清水洗净高锰酸钾残留。用细沙和种子混拌, 比例为3:1, 将混拌的种子放在室外深度50cm的土坑内, 坑的大小视种子多寡而定, 中央放一草把以利透气, 覆土20cm, 并注意防治鼠害。

翌春5月初, 整地做床, 整地前亩施腐熟的农家肥5000kg, 加50kg复合肥, 同时进行土壤消毒, 亩施20kg。播种量4kg/亩, 播种方法采用撒播, 播种后镇压, 覆细沙壤土1~1.5cm, 再行镇压后覆盖草帘。喷水视土壤墒情而定, 喷水时间一般在早晚进行。出苗盛期在播种30~45天。通过调查, 场圃发芽率为53.3%。当幼苗高度10cm时间苗定苗, 密度保持在180~200/㎡。有针对性的进行除草, 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 第二年春季移栽, 二年生燕子花即可部分开花。

3 长白山鸢尾的保护对策及开发设想

3.1 加强野生鸢尾的保护

可以通过已有保护区, 特别是湿地保护区、森林公园或者新建保护区等方式, 加大对野生鸢尾的保护力度, 对于不在保护区的零星资源, 可采取责任制的方式加强对野生鸢尾的保护。

3.2 迁地保护野生鸢尾资源

对于被征占, 大型工程建设即将被破坏的野生鸢尾资源, 可以移植到相似的环境, 进行迁地保护。

3.3 建立野生鸢尾繁育圃, 完善产业化链条

建议农林科研部门, 通过种子繁殖或组织培养的方法, 大面积扩繁野生鸢尾。

3.4 加强宣传力度

利用演讲、传单、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宣传手段, 让大众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 特别是野生鸢尾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董然, 赵坚洁.鸢尾属花卉研究进展与应用开发[J].园林花卉·北方园艺, 2006, (2) :86-89.

[2]唐小敏.鸢尾属观赏植物试种及试种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 2001, (1) :16-19.

[3]范国华.谢彩云.适于草坪边缘置景的园林地被植物[J].西南园艺, 2003, 31 (3z) :43-44.

[4]裒翠菠.可作切花的德国鸢尾[J].花卉.2003, 11:24.

[5]张铁军, 夏光成.抗风湿中草药彩色图谱[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

[6]闻子良.闻荃堂主编.花卉栽培与药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8.

[7]黄苏珍, 顾姻, 韩玉林.鸢尾属 (Iris L.) 植物的杂交育种[J].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8, 7 (1) :35-39.

长白山区 第8篇

一、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现状

长白山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 它不仅是一座自然资源宝库, 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长白山区独特的地域性, 奇异的自然景观, 多民族间融合的历史, 形成了独特的长白山文化和类型丰富的长白山文献信息资源。其文献形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历代史书、典志、丛书、类书、政书等, 如先秦史籍、二十六史、历代会典、通典、通志等史籍; (2) 杂史专著、名人笔记文集等, 如宋代洪皓的《松漠纪闻》、许亢宗的《宣和奉使行程录》、清代杨宾的《柳边纪略》、吴振臣的《宁古塔纪略》等; (3) 地方志、文书档案。如《辽东志》、《吉林通志》、《黑龙江志稿》等各种方志以及地方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地方档案馆存放的各类文书档案; (4) 报刊文献; (5) 国外文献; (6) 考古文献; (7) 专家、学者研究论著; (8) 民间灰色文献; (9) 其他资料。长期以来形成的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具有内容丰富、文献载体形式多样、资料分散的特点, 而其历史价值、文化研究价值及经济价值极大。近年来, 坐落于长白山脚下的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依托于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 一直致力于长白山区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数字化整合工作。现已建成长白山研究资料库、高句丽文献库、满族民间美术资料库等特色数据库, 为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

二、建设思路和原则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计划以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作为中心馆, 辐射集安、白山等周边地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部门, 建成资源全面、特色突出、使用方便、可移植性强、高性能的长白山地区特色文献信息源, 为长白山文化研究、长白山经济的发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乃至东北经济的腾飞提供强大的文献信息支撑。

1. 统一规划, 联合共建。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工程浩大, 单凭一馆之力很难完成。对此, 该平台在筹建初始就在通化地区图书馆联盟的统一规划下, 实行联合共建。即以技术和资源具有相对优势的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中心馆, 其他成员馆积极配合, 从最大限度上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避免重复建设, 保证共享平台建设的质量。

2. 突出特色, 资源共享。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必须严把“特色”关, 文献资源在收集整理过程中, 要始终以突出长白山地区特色、突出长白山文化特色为准绳, 以实现长白山区地方特色文献的长久数字化保存和资源的有效共享。

3. 标准著录, 界面友好。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类型多样, 且参与平台建设的成员馆较多。因此, 在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 文献的编目和著录必须统一标准, 才能保证共享平台在使用时界面友好。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是由大连网信公司开发的“妙思” (6.5版) 文献管理集成系统。该系统性能稳定, 易于扩展和维护, 更便于根据进行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4. 科学管理, 持续发展。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将为世人提供了解研究长白山文化的信息窗口。因此, 实现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是该平台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科学管理是指该平台建设的有效管理与技术维护, 这是维持平台良好运行的根本保障。另外, 平台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平台建设应随着人们对长白山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从而实现共享平台的持续发展。

三、建设方案

长白山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主要是有效收集整理长白山区现存的纸质文献资源, 整合已有的长白山特色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网络, 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界面友好的信息共享平台, 为世人了解长白山提供信息窗口。

1. 平台建设主要内容。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长白山文化的文献表达。长白山文化博大而精深,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长白山文化内涵丰富, 外延广阔, 它既是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等相结合的物质文化, 也是军政合一的政治文化, 同时还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因此, 我们在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 将平台分为长白山历史、长白山民俗、长白山旅游、长白山医药、高句丽文化、萨满文化、长白山考古等几个单元建设, 旨在突出长白山文化的特色。

2. 整体设计方案。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选用的是方正德赛 (DESI) 应用软件。该系统采用中图法分类, 能够支持多种文档格式转换, 能够进行元数据标引、分类、目录制作、多媒体链接等深度数据加工, 有利于网络和光盘发布, 便于统计各种数据, 方便读者阅读下载。该平台设计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中心系统, 一是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心系统是该平台建设的中枢, 是平台良好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对内负责数据的上传、维护, 对外负责为用户提供浏览、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参考咨询等相关服务。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负责各加盟图书馆文献信息的统一标准化著录, 联合开展网上业务活动, 实现与中心系统的交互业务和信息共享。

四、建设效果与不足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在通化地区图书馆联盟的主持下, 由具有技术优势和建设经验的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作为中心馆具体负责该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此项目还获得了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 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注入了活力。该项目责任分工明确, 通化市图书馆、白山市图书馆、集安市图书馆等地方图书馆负责特色文献的收集、整理, 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负责将特色文献扫描、分类、上传等数字化处理工作和数字化服务。目前, 该平台已初步完成构建工作。高句丽文化、长白山满族剪纸、长白山药用植物数据库、长白山历史等栏目已基本建成。接下来,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该平台的各栏目板块, 并深化数据的管理、发布和特色服务, 以此为信息窗口, 使人们更好的了解长白山文化。

不足之处在于, 管理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该项目是由通化地区图书馆联盟主持实施, 各成员馆受条块分割等因素影响, 其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今后, 该项目应在吉林省文化厅和地方市、县文化局的组织和协调下, 进一步明确各成员馆的责任分工, 有效整合各成员馆的长白山特色资源, 以促进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意义重大, 它为世人提供了了解长白山文化的信息窗口。今后, 应加强对该平台的系统维护和后期管理, 使其走上稳定、健康、向上、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福有.长白山文化述要[J].长白学刊, 2007 (5) .

[2]赵林英.满族民间美术文献资源库的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11 (9) .

[3]翟致国.做好长白山文化大文章[J].学问, 2003 (8) .

长白山区 第9篇

恢复相应立地条件下的原生林型。

2 恢复树种选择

2.1 苗木种类

红松 (Pinus koraiensis) 、紫椴Tilia amurensis)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大青杨 (Populus ussuriensis) 、春榆 (Ulmus japonica) 、鱼鳞云杉 (Picea jezoensis) 等。

2.2 苗木质量

苗木质量符合GB6000-1999规定[1]。

3 栽植季节

裸根苗栽植在春季土壤解冻深度达到苗木主根长度时, 苗木芽萌动前进行, 栽植时期尽量提前;营养钵苗栽植在雨季或春季解冻后进行。

4 整地

4.1 整地时间

整地时间要进行控制, 在无冻害的地区, 提前栽植幼苗一个月进行精细整地, 如果当地为冻害常发生地区, 可以挖穴栽植, 不进行提前整地也可。

4.2 整地方法

对于土壤瘠薄、容易水土流失的老龄过熟林采取水平沟整地, 沟宽0.4~0.6 m, 沟深0.2~0.3 m, 沟距0.3 m。

5 恢复质量

植苗后当年成活率不低于95%, 第3年保存率不低于90%;林下植被覆盖不低于40%, 无明显水土流失、浸蚀沟出现。

6 恢复措施

6.1 封育型

6.1.1 全封育。

对实行封山育林的地块, 划清边界, 设立标牌, 落实责任。林区内杜绝樵采、垦荒、放牧, 严格限制人为采集野菜、药材以及乡土关键树种种源活动, 保护对红松种源传播具有显著影响的野生动物[2,3]。

6.1.2 半封育。

为了保护和利用相结合, 可以进行半封育保护林木, 只在林木的最主要的生长季进行林区封育, 其他时间不封育, 同时可以利用人工手段促进天然难成林的地区造林和促进其更新, 手段包括人工撒播目的树种的种子、破土清场等技术手段并及时进行幼林抚育。

6.2 穴状抚育

按照预先制定的抚育原则, 保留目的树种, 伐除多余的树种, 伐除后要进一步引进目的树种, 保留培育木较少的地段, 植苗的林分多一些;反之, 则少一些。

6.3 生长抚育

6.3.1 林分分级。

按林木在林分中生长状态、竞争地位、形态特点、作用、培育前途, 将林木划分为3级。即:

A级木:优良木, 有培育前途的目的树种, 树干通直, 天然整枝良好, 树冠发育均匀, 生长旺盛, 形体好的林木。

B级木:辅助木, 有利于促进优良木天然整枝和良好干形, 对林地起良好作用的林木。

C级木:枯立木、病虫害木、弯曲木、多头木以及有碍优良木生长的林木。

6.3.2 间伐对象。

根据林木分级, 伐除所有抑制培育木生长的林木。

6.3.3 间伐时间。

根据不同树种经营密度、林木自然稀疏程度和胸径连年生长量情况, 确定间伐时间。一般蒙古栎天然林早期选择年龄分别为35年和18年, 间伐时间随着林木最佳经营密度和林木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变化。林木经营密度符合LY/T 1572-2000标准。

6.3.4 间伐强度。

要严格控制间伐强度, 不能过多, 原则上是蓄积强度为15%~30%, 株数强度控制在25%~30%, 同时还有林分蓄积量的要求, 要求在间伐后其不能低于100 m3/hm2, 通过这样强度的间伐, 既利用了林业资源, 同时又保护和促进了林业资源的更新。

6.3.5 抚育方式。

(1) 综合抚育。可以用于复层林和混交林, 伐除有害木、保留有益木、培育优良木。 (2) 下层抚育。适于单层林, 采伐下层林木, 加快径级生长。 (3) 上层抚育。适于林冠下更新造林, 对上层林木进行间伐抚育, 促进更新层生长。 (4) 分层抚育。适于异龄复层结构林分, 抚育主林层、促进演替层、转化更新层, 调控各层需光量。

7 后期管护

7.1 松土除草

栽植后要进行除草和松土等后期管理, 通过3~5年连续的进行松土除草, 及时地铲除妨碍幼树生长的杂草, 改善幼树根系环境, 促进幼树生长, 这种措施在最初几年每年进行1~3次, 除草的原则是除草和扶苗相结合, 除草要做的尽早, 及时彻底地割除小草, 松土的深度一般为0.05~0.10 m, 已不伤害根系为准。

7.2 补植

植苗成活率符合GB 15776规定, 对成活率不合格的植苗地及时进行补植。补植苗木选用同龄大苗。

7.3 幼树管理

7.3.1 抚育工作要及时、尽早。

通过对树种进行整形、除蘖等工作, 及时进行除草。

7.3.2 对新植苗地要进行封禁保护。

不准进入林地放牧和打柴, 有计划地割草;易受冻、旱害的针叶树苗, 当年冬季采取覆土、盖草等防寒 (旱) 措施。此外, 还要做好林木病虫兽害防治工作。

7.3.3 平茬复壮。

对由于生物和非生物逆境造成的损坏的树种, 确定是否有萌芽能力, 如果有萌芽能力, 要及时处理, 可通过平茬复壮等措施, 重新促进其生长[4]。

7.3.4 混交林可采用适宜的修剪措施。

调控目的树种生长, 控制目的树种的数量, 保证混交林的正常生长, 结构合理。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9.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 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3]国家林业局.LY/T 1572-2000东北、内蒙古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0.

长白的别样年华 第10篇

仲夏的长白,林海叠翠,山花送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汇聚在美丽的长白山脚下,我们也跟随这支庞大的队伍朝长白广场挪动。广场上空彩球飘荡,欢快的鼓乐夹杂着节日的鞭炮,隔着人潮,隐隐约约地看到朝鲜族人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好一派热闹的场面。

忽然,人群一股脑向同一个方向涌去,我们也紧跟上去。刹那间,“嘭,嘭……”声如鼓点般响起来,朋友兴奋地说:“呀,在表演打打糕呢,快去看看。”只见一群身着艳丽华贵的朝鲜族妇女边敲着锣边为表演者加油助威。表演者是一家三口,父亲体格结实,儿子魁梧健壮,他们每人手中一把木槌,伴随着锣鼓声一槌一槌的朝盛有熟糯米的槽子上锤打,母亲蹲在地上不停边翻动糯米边朝上面洒水。周围的朝鲜族妇女冲儿子喊:“在石,加把劲儿,槌子要比你老爸扬的高些,力道要比你老爸大些啊,让大家见识见识朝鲜族小伙的威力呀!哈哈……”小伙子似乎被大家的呼声感染了,木槌砸到槽子里一声比一声有力。父亲也不甘示弱,踮起脚尖,鼓足了劲儿朝槽子里砸,哪料一槌子砸到了槽子边上,把一大块糯米砸到了地上,母亲白了父亲一眼,扬声道:“看准了砸,你可不是小伙子喽!”父亲脸一红,腼腆地笑了起来,惹得大伙儿哈哈大笑。我忙问身边的一位妇女:“老乡,这打糕还是一门技术活呢,什么时候才算好呢!”这位妇女说:“可不是,打糕光知道用力也不行,最主要的是要打均匀,这样打出来才劲道。”转眼间,打糕已经完工了。只见母亲在打糕上洒上一层黄豆粉,拿出刀子把打糕切成一小块,盛到盘子里,让大家品尝。我也拿了一小块,放到嘴里,一股浓香的糯米味滑入口中,嚼起来十分劲道,十分好吃!朋友说:“每逢年节、老人寿诞、小孩生日、结婚庆典等重大喜庆的日子,打糕是朝鲜族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他们也会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物,同时它还有保健的作用,朝鲜族有一句俗语‘夏天吃打糕,像吃小参’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样想来,以前也吃到过所谓的朝鲜打糕,但都没有今日的这么地道。

“快走,那边有表演朝鲜族婚礼的。”朋友边说边推着我往前走。嗬!一群俊男美女迈着舒缓的步子款款而来。走在前面的是一对穿着传统礼服手捧双雁的“雁使”,新郎和新娘在伴郎和伴娘的陪同下缓步向前,只有新娘穿的是婚纱,其他都身着传统礼服,后面紧跟着是仪仗队,简直就是中西合璧的婚礼。“现在这个表演只是婚礼中间的一个环节,朝鲜族非常注重婚礼,仪式繁杂而隆重。”朋友介绍道。我想:朝鲜族如此注重婚礼仪式,也象征着他们借此节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即使付出很多也会继续下去的。

除此之外,广场上还有美术、书法、摄影、剪纸等艺术品的展出,在青山绿水之间,美景之中的艺术更是锦上添花。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伴随清脆的铜锣声,民俗文化旅游节文艺演出的帷幕徐徐拉开,你瞧,能歌善舞的长白人身着民族服装,唱起歌、跳起舞,嘹亮的歌声,优美的舞姿,甩动的长帽,演绎着朝鲜族别样的文化盛典,续写着长白人悠久的年华。

长白山区 第11篇

1落、曲混交林营建技术及实验分析

落叶松是强阳性树种, 又是造林先锋树种。经长期观察和我们实地调查, 长白山落叶松的根系, 分布在土壤表层, 水曲柳是个主根短、侧根发达的喜光树种, 但幼令时稍能耐荫且喜肥、喜湿润、耐寒, 在土壤pH值8.4, 含盐量0.1~0.15的盐碱地上也能生长。造林后前3~4年树高年生长量仅为20cm~50cm;5~6年后高生长加快, 年高生长量达60cm~80cm, 有的高达1m以上。

2001年我们在本局新胜林场大冰湖沟代区营造孽落、曲株间混交林, 立地条件属山间平地, 坡度为0°, 土壤湿润, 土层厚35~50cm, pH值6~7, 土壤为暗棕色森林土, 系上年冬季皆伐迹地, 海拔690m, 早霜9月下旬, 晚霜5月上旬, 年植物生长期为115~1250天, 坡向东。2001年春植苗, 落叶松为本局景山苗圃育出的二年生换床苗, 水曲柳为该圃一年生播种苗。苗高分别为20cm和15cm。6年后落叶幼树高为5.85cm, 水曲柳高度为4.82m。

2000年在三岔子林业局景山林场吊槽沟伐区人工营造的落、胡混交林, 由于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 树种搭配合理, 从土壤中吸收的养份各异, 加之地面覆盖的松枝落叶层厚, 经过分解, 提高了土壤肥力, 补充各树种生长需要, 提高了林分生产力, 蓄积量也较高。综合比较:林龄相同的条件下, 混交林中的落叶松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公顷蓄积, 分别比纯林落叶松的树高平均高出1.0m、胸径高出2.2cm、单株材积高出0.0 3 0 0 m 3、公顷蓄积高出3 1.0 0 m 3;混交林中的胡桃楸比较纯林的胡桃楸树高高2.4m、胸径高4.0cm、单株材积高出0.0430m3、公顷蓄积高出51.30m3。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 落、胡混交林的高、径、材积都明显大于纯林。树高是纯林的1.27倍, 胸经是纯林的1.5倍, 单株立木材积是纯林的2.75倍, 单位面积上的蓄积量是纯林的3.39倍。据我们实验, 落、曲混交林, 与同年同令苗相同立地条件的水曲柳相比, 高生长为纯林的133.7%~142.3%, 径生长为117.6%~142%, 材积生长为纯林的1倍以上。2001年营造的5公顷落、曲混交林, 后三年生长明显加快, 据2009年9月下旬检测, 落叶松全高达5.60m, 当年高生长0.90m, 平均胸经为5cm, 公顷蓄积达14.25m3。水曲柳全高4.0m, 当年高生长为0.84m, 胸经3.20cm, 公顷蓄积为7.2m3。 (见表1)

落叶混交林之所以能较纯林生长优势大, 分析原因是:曲柳根系能延伸到落叶松根部以下, 并促进其生长发育。这是经有关专家的介绍, 也是多年观察得出的结论。种间混交合理地解决了不同林木对水、肥、光和气的合理利用。此外, 不同树种在代谢过程中释放的一些物质, 对其他树种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并有利于林内的生态平衡。因此, 林木生长量增大。

2结论

2.1落叶松属浅根性树种, 根部仅伸在土壤上层

水曲柳侧根发达, 尤其是株间混交后, 在落叶松根下能形成根轴系, 二树种在土壤中形成异成根系, 进而是扩大了地下营养空间。针阔叶落地腐烂后能改良土壤, 提高肥力, 促进林木速生和提高森林生产力。

2.2落、曲混交林, 可提高林地营养利用率, 纯林树种单一, 林木只吸取一种所需养份, 在立地条件相同, 初值密度一致的情况下, 因不同树种所需养份不同, 混交林较纯林营养空间大, 林木成长发育快

2.3营造落曲混交林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是一种以短养长, 长短结合的好方法, 培育水曲柳大径材, 成材年限较长, 而培育落叶松干材周期短2 0~2 5年便可采伐利用, 采伐后就能给水曲柳后期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空间, 充分发挥林地利用率, 提供单位面积上的本材产量, 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 落叶松、水曲柳混交对改善林地生态环境、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和提高林地生产率有重要意义, 并且经过我们的实践检验, 这两种树种的混交造林已经突出显示出它们的生长优势和比较优势。但是, 十年的观察和时间毕竟是短暂的, 我们还需在树种配置、混交比例、混交方式及对立地条件的选择等方面做更深度的研究和探讨。

摘要:本文对人工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林的营造及混交方式和树种配制等方面提出了深刻见解, 对指导长白山区更新造林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上一篇:医保统筹基金下一篇:“人文式”教学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