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生活范文

2024-09-10

气象生活范文(精选12篇)

气象生活 第1篇

关键词:NDVI种,植面积,阿荣旗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简单的要素预报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将气象要素与人们生活联系起来,用简单的描述语言评价气象预报对生活的影响已经成为公共气象服务的一种发展趋势,但由于各地人民生活习惯的差异,各地气候给人的感觉也各不相同,因此气象生活指数预报需要严格的本地化。如今旗县级预报员的工作繁杂,必须制作操作简便的制作工具,不能过多增加预报员工作负担。

一、气象生活指数的选取和本地化

根据《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GB-T 27963-2011)中温湿指数的计算方法建立阿荣旗舒适度指数;利用简单人体热平衡方程建立阿荣旗穿衣指数,在满洲里市气象业务技术开发项目———气象生活指数预报的基础上建立阿荣旗晨练指数、晾晒指数、骑行指数、游泳指数、空调开机指数、心脑血管疾病指数和混凝土施工指数这七个指数,根据当地冬季供暖情况的多年研究,结合北京市气象局冬季供暖气象标准,建立阿荣旗供暖指数。

二、产品制作工具

1. 程序整体架构

C#语言是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面向对象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因此使用C#语言构建整个工具,通过ini文件控制各气象指数在不同季节内的发布与否,并记录产品制作和签发人员列表。

2. 界面设计

使用简洁明了的设计理念,减少不必要的窗体数量,将气象要素值的输入框合理布局,显示制作时间和制作人列表,气象要输数据框中的数据采用计算机自动获取和人工输入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可以自动获取的逐日实况温度,最高、最低气温预报、风速预报、降水量预报等可以自动提取,对于预报单中没有的变压、云量、空气质量等需要预报员手动输入。在确认无误后直接点击生成,并在指定目录下生成可直接对外发布的气象生活指数预报产品。

3. 算法程序化

当界面上点击“生成”后,首先根据制作时间判断需要生成的气象生活指数类型和数量,然后根据各气象生活指数的具体算法和输入的气象要素进行指数计算,避免无效的计算,提高计算机工作效率。不同气象生活指数可同时使用同一个气象要素,但运算相对独立。若一个指数计算出现问题,不会影响其他指数的计算效果。计算阈值的设定符合《减灾司关于下发气象部门常用生活气象指数产品暂行技术规范的通知》(气减函〔2014〕36号)的相关规定。

4. 模板的制作和应用

在word模板文件中的制作人、制作时间和产品内容部分添加标签,使用程序自动将产品的必要内容填充至各标签处,形成完整的气象生活指数产品。若有将制作工具推广的需求,只需修改制作模板和ini文件中制作人列表内容即可,不涉及修改工具源代码。大大方便了气象生活指数预报的推广和应用。

三、产品的发布情况

由当班预报员制作逐日气象生活指数预报,并附加在逐日天气预报发布单中,依靠《阿荣旗气象》微信公众号对外发布。

四、总结

相比逐日枯燥而专业的气象要素预报,描述清晰的气象生活指数预报能获得更好的气象服务效果,在气象指数预报对外发布的两个月内,通过微信反馈的结果显示,民众对气象生活指数的发布持欢迎态度,但有少部分民众对指数预报准确性提出了修改意见。

参考文献

气象生活 第2篇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学习生活,自参加工作以来,我的学习生活不再像初高中那样的紧张激烈,不再想大学时候那样的忙忙碌碌,而是在轻松平淡中感悟学习但来的快乐。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因为专业的原因,看书成了我最大的爱好。每天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以外,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有时听听音乐,练练书法也是不错的。

我读书不是随便拿起一本书就看的,在我的书柜里,名家小说,散文最多,还有一部分诗词作品和杂文。每天下班以后,吃晚饭,陪陪家人大大羽毛球,之后的时间就属于我读书的时间了,泡上一杯清茶,躺在书房里的藤椅里,拿出一本朱自清的散文集,品味起优美文笔下的细腻情感,拿出一本沈从文的小说,感受其中浓浓的乡土情怀,拿出一本鲁迅的杂文,体会先生那深沉的爱国主义热忱。

有人说:“书费皆不能读”,但是我读的都是我自己的书,从这些经典作品中,去畅游作者无与伦比的情感海洋,去回味作品中的无限艺术魅力,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美的享受。

感受生活 融入生活 再现生活 第3篇

一、让学生感受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换言之,生活就是习作的源泉,离开生活实际,作文就只剩一个躯壳,没有意义,没有内涵。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既是写作的源泉,这就需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比如要学生写改革开放30年农村巨变的作文,可要求学生回农村老家看看,向农村亲人了解家乡的变化:哪些地方变了,变得怎样了,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有了生活感受,才能写出文章,感受独特,文章才新颖,有“个性”;感受深刻,文章才有深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起这样的信念: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感受的,都是可以让我们捕捉到有用的东西的。同时,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无论是在校园生活中,还是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都要有感情的投入,而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小学生习作也当如此,知道了生活充实精彩,学生语言表达才可能畅快淋漓。

二、让学生融入生活

生活给作文提供了基础,没有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当学生对现实生活有了真切的体验,他才会将这种体验用文字记载下来,形成作文。对学生来说,作文就是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是见闻的载体,是真情的表露,是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通过组织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分析污染的原因,尝试提出解决的方法。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动笔写作,获得表达能力的提高。

我还经常要求家长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桥夜景、乡村的花草树木、小河田野、小桥流水、日出日落……尽可能让孩子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使他们习作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我还特别注重还给学生一个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和思维的空间,让他们在接触社会各式各样的人中感受生活。此外,在习作前我还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搜集所写人物的材料,了解人物的特点。尽量做到面对生活有着独特认识和感受;有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受到挫折的懊恼,也有被责难、被误解的愤慨和惆怅。由于我鼓励学生大胆写这些生活,表达自己的感受,因而习作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表达出孩子们率真的灵气。

三、让学生再现生活

生活,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笔去再现自己的生活。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自由作文为主,不限时间,不拘字数,让学生自主命题,自选内容,自拟形式,自由表达。写作时要想得明确、周到、完整,也就是要贵在立意。一篇文章要表达什么意思,取得什么效果,都要心中有数,文章要言之有物。一切都从生活实际中来,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说清楚,就能写出好文章。由于不受教师指导的束缚,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深刻立意”、“思想健康”的作文价值取向,学生非但不再怕作文,而且经常产生写作的冲动,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种种看法,抒发自己喜、怒、哀、乐的真实情感。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本地环保情况,写些自己的感受。活动一结束,学生心潮涌动,有的写生活垃圾污染环境,有的写水泥厂排放污水污染龙江河水,有的写噪声对群众生活的肆扰,有的写脏话污染语言环境,不少学生还提出了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建议。学生无拘无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畅快地抒写生活的真实一面,大胆地在习作中真情告白。

另外,再现生活、抒写生活要突出个性风采。个性是创新的前提,没有个性的学生就好比木头,而缺少个性的作文则如白纸,毫无魅力可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是作文呈现个性化的基础。每个学生个性不同,对生活的体验必然不同。指导学生作文,要引导用自己的声音和性格说话,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感悟。同样的学校,同样的教室,同样的同学,每个学生眼中的校园生活却各不相同,笔下的文字也不一样,这其中的差别便是对生活的感受、观察、思考能力的差异。如同样记一次秋游活动,可以写景、写秋游的快乐,也可以写在秋游中发生的难忘的、难过的事。允许学生对同一题材有不同的立意,同一中心有不同的选材,同一内容有不同的表达。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会呈现“横看成岭侧成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生动局面。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第4篇

100时要加上4难以理解。我便设计了一个“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实际:我要过生日了, 妈妈带了128元钱去商店买一个96元的布娃娃准备送给我。妈妈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 (应把128元减去100元) , 营业员找回4元, (应加上4元) 。所以, 多减去的4应该加上。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 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 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 (简便运算的方法) , 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作者单位:重庆市秀山县隘口镇凉桥小学)

生活随笔感悟生活 第5篇

在这一个纷纷扰扰的大世界里,看人来人往,如潮水般将我涌入。我是里面中的一颗渺小的沙砾。处在滚滚红尘当中,浸染于红尘,每个人都带上了一副微笑的面具。分不清楚谁是谁,也不知是真是假。每一个人都在改变,变得好似从未认识过他。

我想问你,亲爱的朋友,你的人已经变得我认不出你来了,但你最初的那一颗心,可有改变?你那一颗真诚的心,那一颗善良的心,那一颗美丽的心,有没有跟着你的节奏改变了呢?

我始终都知道,一旦我踏入这个大染缸,我将会彻头彻底的发生改变。如若不学会改变,将会被无情的淘汰掉!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 第6篇

数学教学 情境创设 灵活运用

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的基础,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是数学终归还是数学,它不能永远在生活中徘徊,数学有应用的广泛性,又有严密的逻辑性,生活化的数学只有上升到逻辑化的数学才能广泛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数学教学既要有生活化作基础,又要有数学化作保障,实现生活化和数学化的统一,这样才能体现数学的工具性和普遍适用性。

一、合理选择生活材料,创设有意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1.选择适合于数学教学的生活材料,创设有意义的生活情境,凸现有用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素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提供有趣的、具体的、富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如游戏)活动,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合理选择生活材料不仅要从知识系统出发,考虑前后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更要关注数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选择生活化学习材料既要关注现实性,又要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既要体现适度的开放性,又不宜过分繁杂;既要关注趣味性,还应减少生活经验对数学思考的干扰和影响。

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利用动画展示狗熊掰玉米的故事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了解、感知0的产生和意义。再如,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时,分别让学生用“米”作单位来描述、估测两条彩绳的长度,使学生经历不够整米的长度无法再用整数表示的过程,凸显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研究小数的兴趣。再比如,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时,课前可以先引导学生到银行、商店去调查,了解关于存款、取款、利息、折扣等方面的一些知识。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有关利息和折扣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解答。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既学会了知识,又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2.学会对教材进行合理重组与加工,凸显有效性

数学问题需来源于生活,但有时又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教材中的许多素材相对于现实生活而言是比较单纯的,大多条件与结论的信息都是相匹配的,而且许多素材都比较有地域特点,不一定适合当地地域的生活习惯。所以,教师应学会读透教材,在正确理解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进行充实、重组和处理教材,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使原来十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学生感兴趣,而且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可问:“同学们经常喝牛奶,有没有留意牛奶盒上标有‘脂肪≥3.1%,蛋白质≥2.9%……’这些内容?你们知道3.1%,2.9%等表示什么意思吗?”从而激起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使学生的探索变得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

二、数学知识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服务于生活

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的“链接与交互”,可以使封闭的书本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自我发展过程。操作与实践是学生体会数学服务于生活最主要的手段,它既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如学习了《比例》后,引导学生思考:你能用所学的知识测量出学校旗杆的高度吗?学生们通过讨论:用一根竹竿立在阳光下,先量出竹竿和它的影长,再量出旗杆的影长,用“竹竿的影长:竹竿的长=旗杆的影长:旗杆的高”解比例,很快算出旗杆的高度。再如,在学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我创设了“美丽的图案”的情境活动:我们的校园缺少绿化,现在想用36米长的栏杆在教学楼前设计花圃,请你帮帮忙,画出你设计的草图,并求出它的面积。校园是学生所熟悉的环境,所以学生的兴趣很浓,创造性思维被激活。有的设计成圆形,有的设计成正方形,有的设计成长方形,有的设计成平行四边形……一个个都很投入,在纸上画图,认真的演算,调动一切创造性思维和已有知识经验去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这样让教材内容“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切实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勤于估算。如学过“面积和面积单位”后,一方面,要求学生建立相应面积单位的“概念”,另一方面,让学生联想实际并通过两者的结合估计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面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三、让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1.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

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要从小做起。如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认位置》一课,除了教室中的“位置”外,还可以想到什么地方有“位置”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联想到影院、列车、书架等生活中与“位置”有关的问题。如果一个小学生(7岁左右)有了这种意识,当和父母一起乘车时,就会高高兴兴地手拿车票帮助父母找“位置”。可以看出,使学生从小就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其呈现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在挖掘各种资源的同时,不要忽略了现行教材中的有效资源。如一年级教材“生活中的数”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其优点并不在于资源本身,而在于由此可以使学生联想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数,并以此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像这样的生活实例教材中比比皆是,而且这些资源又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因此这些非常宝贵的可利用资源,要注意充分地利用。

3.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说处处可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特别要留心收集那些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资料,供教学中采用。如新闻或报刊中有关小学教育、科技发展、儿童活动方面的内容,商店广告中有关儿童生活用品、儿童玩具、学习用品的内容,校园中有关儿童的一些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等。

4.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从而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再通过回顾这些问题与结论的可行性来推动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统计》,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到统计知识?请你提出一个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并用刚刚学过的统计知识来解决你所提出的问题。如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情况、全班同学家中电器的拥有情况等。这些问题都可以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而且大家在合作的过程中并不感到有什么太大的困难,这样的问题就比较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总之,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就是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就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师.

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第7篇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从生活实际出发, 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 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 我先给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 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山上有座庙……”, 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不断重复”, 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 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 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 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 学生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为此, 我在教学前, 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口算比赛和跳绳比赛。教学新课时, 联系两次比赛活动, 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即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又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 有这样一题:128-96=128-100+4, 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4难以理解。我便设计了一个“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实际:我要过生日了, 妈妈带了128元钱去商店买一个96元的布娃娃准备送给我。妈妈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 (应把128元减去100元) , 营业员找回4元, (应加上4元) 。所以, 多减去的4应该加上。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 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 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 (简便运算的方法) , 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二、让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生活

1. 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 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 在学习了利息后, 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利息税等有关知识, 让学生当家长的小参谋:家中多余的钱怎样存最合算?并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和利息税。

2. 加强操作, 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寓于生活 用于生活 第8篇

一、捕捉“生活现象”, 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 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去捕捉“生活现象”, 采撷生活数学实例, 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教学“圆的认识”时, 可让学生说一说现实中看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学生会举出很多实物, 比如水桶底, 汽车的轮子等等。那么, 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圆形的呢?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讲出了许多为什么这样设计的理由:“水桶的底面用圆形可以多装水, 而且还比较漂亮;汽车的轮子做成圆形行驶起来就很平稳, 行驶的速度会更快。”接着教师再引出学习的内容:“这些好处都是与圆有关的, 等学了圆的认识之后, 大家就会更加明白它的设计道理的。”由于有了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开头, 学生学习知识不再感到枯燥乏味, 学习目的性强了, 兴趣自然产生了。

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 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 并不神秘。同时, 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二、创设真实的活动情景, 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探究

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建立, 首先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 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是水之源, 木之本。教师要能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 勾勒出“生活画面”, 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如:运用正方形、长方形面积知识解决问题———装修房子, 对于这个问题来说, 学生非常陌生, 觉得这个问题是大人们考虑的问题。于是就我的新房要装修的主题, 让学生帮助老师出主意, 该买哪种地砖合适划算。 (客厅长6米, 宽4米, 1号地砖边长2分米, 每块5元, 2号地砖边长1分米, 每块3元) 问题抛出后, 学生无从下手, 于是我引导学生从装修之前需要做什么准备这方面思考, 这时候, 孩子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要知道装修的房子有多大, 要知道用的材料分别有多大, 到市场上了解价格等等, 俨然一个小大人样。最后我再从学生的发言中与孩子们总结出装修的步骤。这节课后, 学生还意犹未尽, 仿佛真的进入到装修的角色当中。在数学课堂上利用生活中的实物, 让学生对新知识感到新颖、有趣、亲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设计“生活情景”, 使数学贴近生活

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 会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能力。

如学习《确定位置 (一) 》时, 根据我班准备要召开家长会这一情境, 要求各自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相对应的位置上。如果在召开家长会前, 你将会跟你的家长怎么说自己的位置在哪, 父母才不会坐错呢?学生通过交流、思考, 明确应交代自己坐在第几组的第几个, 即第几列的第几个。有这个前提生活经验的铺垫, 学生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就更容易掌握、接受了。

教师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 让数学贴近生活, 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 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生活真有趣, 数学真有趣。

四、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氛围,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新课程教学实践强调体验性, 在教学活动中可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语言描绘、图画表现等具体方法, 为学生创设生活氛围, 使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 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个重要道理。

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 先利用教室里上课用的黑板、电灯开关按钮, 让学生观察像黑板、电灯开关按钮类似的物品都是长方形、正方形, 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再者师生一起归纳板书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全体学生巩固这些特点后, 让学生说说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哪些地方还要用到长方形、正方形。这时, 再让学生看书自学, 书上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我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 数学教学时, 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场景, 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解决实际问题。

气象生活 第9篇

一、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注意力持久性较差, 所以上课开始的十分钟被称为“黄金十分钟”. 为了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从而获得扎实的数学知识, 教师必须在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而创设生活情境就是其中最好的方法.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做游戏、讲故事、营造环境、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等方法来帮助孩子联系生活, 将学习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1. 以游戏、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孩子的天性是爱玩好动, 以游戏活动和故事情境等方式导入新课, 可让学生边玩边学, 边学边玩,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并能获得扎实的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 教师以“数青蛙”导入新课, 一只青蛙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通过让学生数1只、2只、3只、4只等青蛙分别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从而引出一系列数学问题. 教师让学生互相提问、解答,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 在游戏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和成功, 从而让学生获得扎实的数学知识.

2. 使用多媒体, 制造生活情境

心理学上说, 学生对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 色彩鲜艳的对象比较感兴趣, 这些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而多媒体则具有生动、形象的功能, 能把抽象、死板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这一特性, 课堂上模拟或再现生活情境, 制造氛围,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 如在教学“认识负数”一课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水果店进货和出货的过程, 学生被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 他们从动画中了解到水果店运进苹果20箱, 运出梨20箱. 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运进”和“运出”, 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由于学生思维比较活跃, 自然会提出很多数学方式来表示“运进”和“运出”, 教师给予表扬, 并着重讲解用“+”和“-”这种符号记录的方法, 让学生对负数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 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二、数学知识要从形象认知提升到抽象认知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 利用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 在具体形象的认知中, 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学到数学知识, 在此基础上, 再使其抽象化, 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知识.

如圆的认识, 在教学中, 有不少教师在教学时会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 然后提问学生哪一个比较特殊, 学生答“圆”, 因为圆是曲线图形, 从而出示圆的概念, 让学生背诵, 接着让学生自己阅读书本知识, 自学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及它们的关系, 然后通过一些判断题的练习来巩固这一知识. 这种教学虽然简单, 几分钟后学生就能“掌握”这些概念, 但实质上没有真正理解, 时间一长, 学生容易忘记或混乱. 由于概念的掌握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仅仅是把一段数学概念记住了, 缺乏对概念具体形象的认知, 只是对这一概念存在一种孤立的认识, 无法运用到实际题目中.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 教师先询问:“你们见过圆吗? ”然后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圆, 感受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接着让学生画圆, 比较同学画出的圆的大小, 提问:“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从而揭示圆的半径、直径. 再通过活动, 让学生画出圆的半径、直径, 体会到同一个圆里, 有无数条半径, 无数条直径, 再比较直径、半径的大小. 最后, 在学生初步获得经验的时候, 概括出圆的概念及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举例说说平时生活中看到过的圆, 从而进一步理解圆的概念.

三、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的过程中更有趣味性, 更加生活化,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蕴含的数学知识, 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1. 用数学知识写日记

我们知道, 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语感很重要, 然而教师可以从写作文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同样, 在数学学习中, 我们则需要培养数感,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数学日记”, 如让学生记载爸爸妈妈的收入、去超市买东西、自己的学习安排等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通过这些, 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 记录生活点滴, 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受能力, 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并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通过记“数学日记”, 既让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 明白了数学知识不仅有用, 而且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 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 也可以了解学生有无较强的运用意识, 使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2.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新课程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 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 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 如五年级下册“画出美丽的图案”这一课中, 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圆形图案, 课上让学生欣赏生活中各种美丽的图案, 让学生知道, 我们用圆还可以设计很多漂亮的图案, 来装点美化我们的生活. 通过这节实践课, 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出美丽的图案, 让课堂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 使动手操作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之一, 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圆的知识, 又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气象生活 第10篇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课堂回归生活

当前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文本中的人与事和学生的认知有着一定的差距,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因为认识不全面而出现一定的偏差。或许其中有一部分是学生耳闻则诵的生活常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们知之甚少或是熟视无睹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让学生去留心观察生活,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而重新认识生活来扩大自己的视野,从而更加透彻的理解文本中饱含的深意,不断强化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理解能力,使得学生的生活积累更加丰富[1]。

例如,在讲授《小露珠》一课时,虽然对学生而言,露珠虽是司空见惯,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了,但是能够将露珠真正描述出来的学生却少之又少,这源于平时能够认真观察身边事物的学生太少,针对于这种情况,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观察任务,引导学生抓住露珠的特点去认真观察。观察结束后,学生们知道了植物因为有了露珠而使植物发生了变化的现象。在学生对露珠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来接触课文就显得如虎添翼,理解起文章来竟更加如鱼得水了。由此可以看出,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认识生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

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亲自动手才能够获得自己的感悟与体验,对于课文的感悟也是这样。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因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提升,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运用身临其境或者是创设教育情境等方式,将课文之中所描绘的各种客观情景与现象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产生出身临其境的感觉,并采用“模仿—创造—迁移”的模式,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联系,让学生去感悟、体验,形成较为深刻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春天来了》时,可以在学生进行充分想象的基础之上,运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出一幅桃红柳绿、和风拂面的春景,以及在天空中优雅飞行的燕子,接着再配以《春天在哪里》的旋律让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让学生不再还是感受黑白的文字,而是能够感受到充满生命活力的春的世界。在这里,学生可以感受到“春景”“春意”,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非常重要。同时,带领同学走进校园找一找,用眼睛看看,伸出小手轻轻地摸摸,用鼻子闻一闻。找一找,校园里的花草树木都发生快乐哪些变化?从视觉、听觉、触觉三方面对学生的空间智能进行调动,同时辅以优美的乐曲来调动学生的音乐智能,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来感受春意,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运用生活化实践,加强学生体验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之中,可以适当的运用一些实践性的互动,来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体会。语文本身就具有相当强的实践性,其最终的目的是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为此,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之中感受知识,从而对语文产生更加感性的认知,真正的体会到语文本身的魅力所在。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郊游,去听鸟儿唱歌,聆听潺缓的溪水声,感受清风拂过等,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之中去提升自己的想象能力与创造力。在此基础上,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语文作业,作业的完成能够充满生活化的气息[2]。

例如,可以布置一些耗时较短的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在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事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来,让学生写下自己最为真实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感受到文字的魅力。通过这样长期的积累来让学生的观察力得以改善,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生活,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教师还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种下自己所喜欢的植物的种子,然后在每隔一段时间就记录下植物的生长的情况,然后定期的进行总结与讨论,进而帮助学生去感受生命的特征以及意义。此外,运用生活化的实践作业,还可以让学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进而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进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出更多的兴趣。通过实践,还能够有效地锻炼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写作能力等等。长期坚持,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并积累一定的语言文化素质,改善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地挖掘各种生活因素,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结合,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同时增强语文素养,实现学习与思想上的双丰收,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唤醒课堂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丽霞.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3,(33):126.

源于生活 贴近生活 发展生活 第11篇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让品德教育活动源于儿童生活又高于儿童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一、活动导入源于生活

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无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在活动导人时,选择孩子们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和活动,可以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唤起儿童对以往生活的回忆,促使他们自主地观察、体验和感受。

1.以环境渲染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结合教材特点,对教室进行环境布置,还原某些生活场景,让学生还未上课即先融入熟悉的生活氛围之中,对即将开展的教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老师在上《过新年》时,事先对教室进行一番年味场景布置,孩子们被浓浓的过年气氛包围着,一个个都沉浸在过年的回忆和喜悦之中,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

2.以生活画面唤起儿童对以往生活的回忆

在活动导人时,出示一些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画面和情景,进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调动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使品德教育无痕地落人生活中。例如,在教《坐立走,有精神》时,老师给学生观看他们自己平时在上课、做操时的录像,让他们看看谁坐(走)得最有精神,孩子们兴趣盎然,在观看过程中体验到怎样坐(走)才有精神,为自觉地纠正以往错误的姿势打下了基础。

二、活动开展贴近生活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的。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话题,开展贴近生活、深受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地参与主题活動中,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1.以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

如,教学《做事不拖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一分钟,静静地聆听秒针“滴答滴答”的走动声。学生体验后谈到,平时觉得一分钟太短,今天觉得还挺长的。当学生有了这样的感受后,请他们看一段录像资料,了解通讯、交通、工厂、农业等各行各业在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多少工作。这组数据是巨大的,学生们觉得很惊讶。接着由社会生活转向我们学生的生活,学生在一分钟内又能做什么呢?全班同学分成5个活动小组,分别参加折纸、画画、朗读、运动、算题的一分钟活动,进一步切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间。一分钟过去了,有的小组画出了漂亮的图画,有的折出了小狗头、小纸船的手工,有的踢了40几个毽子,有的算了120多道口算题。学生在多种活动创设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感悟着本课目标,体验到一分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只要我们不拖拉,抓紧起来用,还是能做不少事情的。

情境的提供和模拟,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活动场景,在这里,学生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这时所产生的想法和感受就是一种最真实的情感。这种体验并不是老师告诉他的,而是他们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

2.以活动辨析观点,让学生判断生活

学生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会平衡认知上的冲突,消除认知上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出现新的道德冲突和矛盾,或者无力消除原来认知上的冲突和矛盾。这时就需要设计讨论辨析活动,给学生充分思考、辨析的时间和空间,以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水平。

《喝水的学问》中,针对学生喜欢喝各种饮料的情况,老师组织大家开展辩论活动:“多喝白开水好,还是多喝饮料好?”学生据理力争,爱喝白开水的说白开水无色素,解渴;爱喝饮料的说饮料甜,含有维生素。最后,老师出示一张白开水和饮料的各项成分指标的对比表,学生看得明明白白,自己得出“还是喝白开水好,饮料能喝,但不能多喝”的结论。

3.以活动练习操作,让学生实践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活动指导学生更好地践行,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巩固道德认识,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知行统一。

如,《我掉了一颗牙》一课中,老师教给小朋友正确的刷牙方法后,组织大家现场实践,每人挤牙膏练习竖刷法。“走进秋天”单元中,组织学生收集秋天的落叶制作树叶贴画,制作小橘灯,用秋天的蔬菜水果制作水果拼盘,感受秋天的美丽。

三、活动延伸发展生活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中养成。活动的结束并不等于教育的结束,一节课结束了也决不意味着学生认识活动的结束。

鲁洁教授说:“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等。”所以,教师还应把教育活动延伸到课外、校外的生活中,关注孩子的发展变化,如,教《冬爷爷在哪里》后,鼓励学生养成坚持长期记录天气的习惯;教《盼盼迟到了》后,鼓励孩子坚持每天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穿衣洗脸;教《在餐桌上》后,请小朋友跟妈妈上菜场,学着挑选安排全家人一天的饮食;教《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后,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一日生活安排表,争做时间的小主人;教《我想要,我能要》后,让学生为自己购买一份秋游食物。通过活动的延伸,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

品德教育应该回归生活。活动化的教学要求教师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具体的生活事例人手,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活动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帮助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贴近生活美化生活 第12篇

一、以探究的学习方式呈现课业内容, 将学生自然地导入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中

在探究时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这样做的益处是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 丰富、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和完善自己的创作。在小组组建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分组时采用民主集中制方式, 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意愿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让学生自由组合或教师指定成小组。每小组的成员一般以好、中、差的程度搭配。小组打破日常的座位制, 采取几张桌子拼接在一起, 小组成员围坐或其他形式进行学习, 这样有利于学生间关系的融洽, 彼此乐于接受, 各组间的整体水平也较平均。为了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资源, 根据教材提供可比性图片资源与名家经典论述资料, 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展示生活中与教材相适应的实例, 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信息。通过教材引路, 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自主地探究、研究问题。例如:第四册“艺术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先以齐白石的《虾》为例, 观察、熟悉虾, 研究、探讨大师作画时是怎样提炼加工和进行笔墨艺术处理的, 展示生活中的真虾进行对比, 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使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现代社会, 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 我们要面对大量的信息, 所以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学会学习, 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所谓会学习, 就是会根据需要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建构自己的观点。会学习, 才能跟上时代而立于不败。因此, 基础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之一, 就是为学生打下学会学习的基础, 使学生学会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做到使学生学会学习, 必须改灌输式的教学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二、探究学习要贴近生活, 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创设一定的情境, 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美术现实”探究发现美术知识。比如“五彩路”教学设计如下:

(1) 引导学生欣赏与回忆、联想道路变成“五彩路”会是什么样子?会有哪些色彩?

——示范剪、撕、卷和粘贴的方法, 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 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

——分组欣赏作品, 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此种教学方式的特点是以学生的想象导入。对于表现能力和胆量较弱的学生, 借助生动活泼的语言引导和图像观察, 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用涂色的方法制作各种彩色纸, 可以每人制作一、二种颜色。如废旧挂历等图片。先从中选择合适的色彩, 并根据原色彩已有的形状撕成或剪制成各种形状。

——引导学生欣赏与回忆、联想道路变成“五彩路”会是什么样子?会有哪些色彩?

——示范剪、撕、卷和粘贴的方法。与同学交换自己需要的适合色彩和形状, 组合拼贴出心中的“五彩路”。全班欣赏作品, 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通过教学活动, 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 并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活动加以提炼。初步尝试拼贴画的基本创作, 学习使用适当的工具, 运用造型理论和色彩搭配进行创作,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作的精神。

三、引入竞争, 完善自我

小组间的评比激励机制是促进合作完成作品的有效方法。建立小组的评比机制以后, 学生在课堂上自我约束能力显著增强, 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都有提高, 都能在“我为小组作贡献”的意识下努力学习, 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学生语言表达、构图设计、色彩表现、内容安排、形象体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是因为小组成员为了集体的荣誉, 纷纷讨论, 献计献策, 把各自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的结果。在小组充分讨论后形成最佳的作品方案, 再一起动手完成作业。如:教学“美丽的昆虫”这节课时, 课前要求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昆虫生活习性和姿态, 授课时又把一些昆虫的标本带到课堂上, 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进行创作。课堂上根据小组学生的不同兴趣分别安排不同的内容作画, 有的画蝴蝶, 有的画蜻蜓。同学们都能依据自己的观察积极参与小组的作画讨论, 并在讨论中说出自己的表现想法。小组内达成共识后开始作画, 做好后不同的小组进行交流, 小组交流时要进行小组评价, 并设计出自己小组作画时的方案 (为课后练习做铺垫) 。通过这样小组合作的方式作的画还有一个更大的特点就是运用的材料和表现的形式各具特色。学生们用自己的笔描绘出的昆虫, 有的似翩翩起舞, 有的似静静沐浴阳光……总之, 件件作品都依照学生的喜好完成, 作品充分展现出集体的智慧。待课后作品完成后, 教师组织作品评比, 让全班同学欣赏讨论, 发表各小组的意见, 然后教师进行分析、总结, 最后定出各个小组的名次。这样一来, 各小组同学在合作中, 注意到手工艺品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独创性, 绘画作品注意画面的构图饱满, 上色形式的变化, 冷暖色彩的搭配, 表面装饰的安排等等艺术韵味, 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表现性和创造性。

四、在活动中发展创造力

《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因此, 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采用多种方法, 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美术教学既有知识的传承又有创造, 学生不但要学会创作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儿童时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 美术作品既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再现, 也展示着作品艺术创造形式, 每一份作业都展示着学生无尽的创造力。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绝不是一时之功, 它需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在教学中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最大的想象、创造表现空间, 设置一些适合教学内容的活动, 如有目的地观察、表演等,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情景的设置向学生提供生活内容、创设情境、烘托气氛, 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真实的生活素材, 拓宽学生创作空间。把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和丰富的情趣结合起来, 紧紧抓住视觉感受和造型要素, 通过技法、技巧的运用, 进行艺术再加工, 精心提炼, 就能创作出构思独特具有新意的美术作品, 实现艺术创造力的培养。

上一篇:幸福写在脸上下一篇:培养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