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类纪录片

2024-08-14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精选8篇)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 第1篇

关键词:人文地理,纪录片,拍摄,技巧

1景别和镜头角度的运用分析

纪录片是一门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一部纪录片最直观的表达是画面,优秀的纪录片摄影师能将最精美的细节铺开,用镜头语言将其中的艺术和历史背景娓娓道来,从中传达出朴素而深邃的哲理。所以,纪录片的镜头语言需要非常鲜明,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利用镜头的长短、运动的变化、色彩的变化、景别的变化等因素营造纪录片特色鲜明的风格。

1.1用特写强调内在的深层含义

特写镜头的表现力非常夸张,它可以成倍放大被拍摄物体的局部,使之充满整个画面。细微变化可揭示被拍摄对象的内部特征,如眼神、表情、独具特色的细节和需要强调的细节等,都可以用特写来放大和加重。成功的纪录片特写,往往需要摄像师独具慧眼地抓取一些动人心魄的局部。相对来说,特写所蕴含的戏剧性元素可以不必受构图、光线、拍摄技巧等复杂因素的拘泥。特写要揭示出画面内在的动感、本质、厚重感,渲染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在意义。

1.2特写镜头直观生动描述细节

特写镜头可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直接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细节的描述,让观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要抓住细节,拍摄者要有强烈的敏锐度,保持自己最初的感觉。如在表现日本艺伎时,《天地玄黄》着重用艺伎面部妆容特写展示她们的性感,其厚厚的涂白和繁重的头饰可以让观众近距离直观生动地看到日本艺伎的风情与雅美。

1.3特写镜头重点强调细节描述

在拍摄时一定要特意强调细节,尤其是纪录片,补拍会不够真实,也就是说,拍摄者其不会有第二次拍摄的机会。所以,要充分用镜头描述细节,创作者要用心感受,沉浸其中,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感染观众的力量。

1.4切换拍摄景别

通俗来说,景别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根据被摄物体和画面形象,《天地玄黄》需要在屏幕框架结构中为观众呈现出丰富的视点变化,以满足观众对不同角度、不同心理和不同情绪的视觉追求。远景用来表现空间范围,中国古代绘画讲究“远取其势”。《天地玄黄》的远景总以自然的气势取胜,如戈壁一望无际的荒凉,高低沉浮、瞬息万变的云海;《天地玄黄》的中景多表现被拍摄对象的全貌,如3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的克尔白圣殿的巍峨,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和北极极光的绚烂;曼哈顿和东京街头忙碌拥挤如蝼蚁的人流等。中景与全景相比,表现范围缩小了,其更注重动作情节和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如天安门升旗队、日本街头正在化缘的僧侣、印第安土著舞蹈等,都使用了中景来进行色彩的还原和神情的表达。《天地玄黄》中的近景主要表达人物、动物面部表情的变化,如黑纱掩面的伊斯兰少女、哭墙下正在喃喃祷告的犹太人教徒。景别的变化很好地降低了观众由于记录片厚重的主题所引发的心理疲劳感。同时,景别的变化也影响了纪录片作品的节奏感。不同景别的切换,可以使观众在视距的变化中产生一种心理节奏的变化。

2蒙太奇的运用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中文音译名,是建筑学用语,在法语里是‘装配、构成、升高或爬上’之意。它的完整概念包括三层意思:作为电影反映现实的艺术方法——独特的形象思维的方法,即蒙太奇思维,蒙太奇原理;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述方式,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作为电影剪辑的具体技巧。根据对蒙太奇的划分,我们将蒙太奇划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其中,叙事蒙太奇又包括交叉蒙太奇、平行蒙太奇、连续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

《天地玄黄》整部影片都涵盖着交叉蒙太奇,中间穿插着其他蒙太奇模式,依次讲述了生命孕育的自然秘密,成长的疼痛,以及给出了一定的答案。在其开篇,我们看到了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了解了自然、古迹和仪式,一切都静谧而透着神圣的光辉,我们看到原始部族的人们生活祥和,他们在仪式中虔诚的表情,丰富的肢体语言,都因心存信仰而显得笃定,他们的笑容只表达一种感情——我们很幸福。

3结语

纪录片需要的不是华丽的场景,而是最真实情感的展示,简单有时候比复杂更震撼人心。人文地理片的拍摄,有可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开发,也就是说,纪录片拍摄有可能改善拍摄地区的生活水平,其意义不可谓不重大。大千世界中的新奇事物数不胜数,就看如何运用专业和技巧去发掘这些题材,去创造纪录片独特的叙事魅力。

参考文献

[1]房俊涛.如何进一步提高纪录片的艺术性[J].视听,2016(4).

地理纪录片观后感 第2篇

本来西方大国还应该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可能这些国家的历史还不够典型;而荷兰尽管有其曾经的辉煌,但我总觉得是昙花一现,进入20世纪鲜见有其突出的大国地位,我个人认为仍属“小国”之列,如果替代,可能意大利是比较好的替代品。由此可见,影片对大国的定义,并没有以国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而多以鼎盛时期的辉煌稍作界定,且尚不够统一。这点或许需要改进和完善!

那么,该片所定义的大国,有什么共同点呢?

一、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对外扩张的历史或大规模的殖民扩张行为,给被奴役国家带来了先进的理念,是一种被奴役的改进;

二、曾经或正在称霸世界、或进行殖民统治,都曾盛极一时,且从其衰败的历程给其他国家以警示;

三、曾经经历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

四、曾经或正在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引领时代的进步,用更时髦的话讲就是与时俱进;

五、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包括正反两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影片所介绍的九个国家,基本上都具备上述的条件。显然,中国是个东方大国,但却不能“入围”世界大国之列,甚至连日本都不如。何故?因为在过去的几百年间,我们几乎不曾具备上述大国标准中的任何一条,成吉思汗时代尽管用无力征服了世界的诸多地方,但毕竟是昙花一现,并未维持多久,就盛极而衰,迅速退出历史舞台。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在明朝(当时GDP比重比现在美国占世界比重还要大)竟然常有倭寇袭击我沿海地区。清代中后期以来,泱泱中国更只是西方大国列强的蹂躏对象和殖民地。

那么,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像日本那样,学习西方、进而赶上和超过西方呢?

有人说,我们的制度不行;有人说,我们的人才不行;有人说,我们的科技不行;有人说,我们的教育不行;甚至有人说,我们的人种和民族性格不行,有种民族的劣根性。“狼图腾”一书就指出,农耕社会使汉族人天生就养成了“羊”的性格,恐怕连山羊都不是,属于绵羊。在大汉王朝时候体现了这一点。《汉武大帝》中,刘彻之前尽管有文景之治,但仍遭到匈奴人的滋扰和侵略。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尽管改变了这个现象,但由于连年征战,最终人才凋敝,国库空虚,给大汉王朝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埋下了隐患。此后,绵羊的劣根性更是彰显无遗!别说像成吉思汗那样横扫欧洲了,一见到日本兵打过来了就哆嗦,当汉奸、伪军的中国人就多达几百万,比日本侵华军队人数还多(按照曹-刚-川文章的说法,当年被我军歼灭的日军和伪军的比例是一比二)。不仅如此,台湾还有不少中国人去充当日本兵,到东南亚为日本人卖命,李-登-辉的胞兄不就是当了日本兵、死在菲律宾的嘛!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 第3篇

随着我国电视节目的日益多元化,越来越多的观众将目光放在纪录片这类高品位文化产品上,观众不仅能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能获得知识和情感的满足。中国电视纪录片先是经过了从节目到栏目的形式变化,之后再到频道的发展历程。这两年来,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相继上星,打破央视纪录频道一家独大的局面,另外各地方电视台也纷纷创办纪录片频道,这意味着观众可以拥有观看纪录片更多样的选择以及更广阔的视野。各大电视台也不负众望地推出一系列优秀的电视纪录片作品,而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近年来十分火热,如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电视纪录片《美丽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栏目《走遍中国》,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参与投资、与西班牙等国际制作公司共同合作完成的自然动物类纪录片《饕餮自然》,旅游卫视的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栏目《行者》等都带有人文色彩,融合民族特色、地理景观。充满微观与宏观叙事的人文地理纪录片,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一股重要力量,其中不少作品更成为引爆荧屏的热点。人文地理纪录片是“从人文科学的角度,表现特定地理范围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文化历史沿革、城乡风貌,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结合”[1]。可见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承载了许多内容,制作这类电视纪录片在前期的选题是每一个创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挖掘独特的、有价值的题材可以为之后的各项后期拍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隆安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是首府南宁市所辖的一个县。距离南宁市80km的隆安县,属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其地理环境、文化习俗都有着鲜明的特色,笔者于2015年10月13日前往隆安县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到隆安县有许多可挖掘的人文地理资源,可以提供制作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丰富的选题素材。

2 隆安县具有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的选题价值

2.1 文化价值

纪录片一直是以挖掘文化性为己任,需要遵从文化价值、历史价值,隆安县拥有的文化根基不仅可以作为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素材来源,还可以体现纪录片的文化价值,把内容推到一定的文化高度和历史深度。广西隆安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十分适合水稻的生长。水稻种植在隆安县有悠久的历史,隆安县稻作文化现象丰富,水稻与隆安壮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稻田”在壮语中称为“那”。稻作“那”文化是骆越先民在中国农耕文明时期,适应了珠江流域自然地理环境,把野生稻改造成栽培稻,人们开始据稻而作,依稻而居,因稻收而乐,孕育了因稻作耕种而产生的具有共同生活习俗、语言特征的农耕文化。当地的壮族人民千百年来以稻米作为主食,笔者在考察期间都是以隆安的米作为主食,当地的米煮熟后又软又香,一粒粒都散发着晶莹的光泽,入口难忘,确实不似一般的米。隆安县还出土了许多稻作生产加工工具。大石铲,是稻作生产所使用的工具,6 000多年前就由骆越先民创造而来。据不完全统计,隆安县有33处大石铲遗址,大龙潭遗址是最为密集的地方。隆安还有许多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稻神祭”是隆安县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民俗活动,人们祈求稻神的赐福。隆安县的“稻神祭”在2010年5月被列入南宁市和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自治区区级文化品牌。另外各乡镇也有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如乔建镇三月三的山歌节、南圩镇二月十九建街节、那桐镇四月初八的农具节、丁当镇五月初五的赛龙舟等民俗文化活动。

2.2 环境价值

独特的地域面貌是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选题考虑的重要因素。隆安县地形多样,旅游资源丰富,被喻为“南宁的后花园”。隆安县有自治区级风景名胜龙虎山,还有屏山仙痕水溶洞、大龙潭石铲文化遗址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望湖,处于隆安布泉乡、南圩镇、屏山乡的交界的地方,是独具特色的喀斯特地貌,被许多摄影发烧友称之为“广西香格里拉”。更望湖是个季节性天然湖,当地村民戏称为“变脸湖”,因为地形原因,水蓄得快,退得也快。在雨季,更望湖是青山碧水,人们可以在此划船撒网打渔;在春天,三角麦盛开,星星点点如水银铺地;到了旱季,更望湖便成为广阔草原,牛羊悠然衔草。正因为更望湖不同季节不一样的风景,受广大摄影爱好者所青睐。笔者去更望湖的时候是枯水期,徒步走了20km,深刻领略了更望湖旱季的美。因为没有水,可以看到更望湖的原始面貌,地面有起有伏,仿佛是用线条构成,绿色的青草覆盖满山遍,山上和地面颜色的深浅随着太阳光线的照射的不断变化,美不胜收,一天中不同时段看到的感受也不一样。更望湖的季节性变化景色的独特性不失为一种好题材,记录大自然神奇的一面是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的特点,题材的独特性是纪录片从诞生就在追求的,同时独特的题材通过纪录片与生俱来的“纪实”特性,增强了视觉与艺术感染力。

2.3 人文价值

人文价值是纪录片中蕴含和体现的以人为本,具有人文关怀的品质。龙虎山自然保护区地处隆安县南部,集奇山秀水、珍稀植物资源、多种国家保护动物于一体的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这里是野生猕猴数量最多的繁殖基地,这里的猕猴遍布满山,喜欢和人类嬉戏。人们可以喂猴戏猴,在龙虎山还可以听到少数民族唱山歌,歌声萦绕山间,人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与大自然共生的魅力。龙虎山人与猴的和谐相处传递着人对动物的尊重、接纳和爱护。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可以是关注自然动物,也可以是关注人与动物的关系的题材,无论是哪种都应体现着人类对大自然的重视,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应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之道,随着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生态问题已经被放到人类生存、人类文明的层次来讨论,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强调生态环境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在自然中降生,又终归回到自然的怀抱。如电视纪录片《第三极》表现了人与自然万物间的和谐相处,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从大自然中获取了衣食住行的来源,人类也懂得回报,展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为什么能够被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政治背景的人所接受,唯一原因就是人类情怀。”四川电视台海外和社教中心主任孙剑英认为,中国故事,人类情怀,这是中国纪录片目前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2]。无论是寻找怎样的题材,人文情怀是不能忘记的,他承载着人类的本性,根植于人类的灵魂,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就需要勾起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这样才能打动人心。

3 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选题策略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涵盖了人文类、社会类、地理类等几个方面的纪录片,我国的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要想在电视纪录片创作多元化以及国际化的发展中开创出一条充满新意与长盛不衰的创作道路,就必须在选题上下功夫,为之后的拍摄和制作打好基础。因此掌握选题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选题来源于实践

纪录片的创作不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就没有灵感,更别提选题了。不论是在内容挖掘,还是追根溯源的调查等,创作者的制作理念无非就是为了两个字:真实。在电视纪录片《行者》中,行者用他们自己的行走,亲身的实践,体验生活,感悟大自然,让观众看到了世界的多样性,观众同时被行者这种“在路上”的精神所震撼。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本身就囊括了地理、文化、历史等方面,只有创作者通过多实践,多关注,用行走的力量带领观众感受自然、生命的魅力,开阔观众的视野,使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达到视觉的享受和眼界的开阔的意义。

3.2 传达人文精神

回顾一下国内国外优秀的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人文精神是其中不可缺少的表达理念。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创作要求回归当下现实的社会生活,重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将人类共同存在的问题作为主题表征,要求创作者要有人文关怀精神,从而去挖掘人文价值,以有温度、接地气的视角和饱含人文关怀的意蕴找寻和发现值得挖掘的人文地理素材。这种关注人性、关注人类共通情感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是没有国界之分的,是属于世界性的。

3.3 传承民族精神

中国独特的地理景观、丰富的人文资源是人文地理类电视记录片创作的来源,具有中国特色且传承民族精神的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是我国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应该体现的。纪录片具有跨文化沟通的特性,所带来的有意义是跨时代的,在中华文明与国际文化对话中占据重要位置。在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选题上立足民族特色,寻找传承民族精神的题材,这是凸显中国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精神、与世界沟通重要的策略。

4 结论

隆安县有着拍摄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文化价值、环境价值、人文价值,这都是拍摄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所需要的。在这样丰富的价值里取材,拍摄展现隆安县魅力的人文地理类纪录片,需要创作者培养人文关怀意识去深入挖掘,在理念上多创新,选题上多实践,紧跟时代步伐,在借鉴国际上作品的同时,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民族精神,让国外观众在更好地了解东方文化的基础上欣赏纪录片,使中国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更国际化、专业化。

摘要:近年来,我国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呈现出质与量的双重飞跃,受众对电视纪录片的认识逐渐提高。人们除了从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中获得知识外,还寻求着更多的共鸣,这对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是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创作者在选题上进行探究,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提升纪录片的质量。隆安县具有拍摄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所需要的文化价值、环境价值、人文价值,需要创作者培养人文意识,通过亲身实践进行深入挖掘。

关键词: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选题策略,选题价值,隆安县

参考文献

[1]冯健.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76.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 第4篇

中国纪录片发展至今, 已经不光属于精英文化, 还属于大众文化。观众渴望纪录片揭露社会现实, 更希望能留住一种精神, 一种正在消逝的文化。它应该是反映社会的有力武器, 农村题材纪录片承载着多重意义, 对当今生活在农村中的人致敬, 对农村存在的价值致敬。

一、《归途列车》的文本内涵

1990年, 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俩随着打工潮, 背井离乡前往广东, 在制衣厂工作, 下班后, 两人住在破旧狭窄的临时居所。对于他们而言, 惟一的希望与安慰就是能够用辛苦赚来的钱抚育留在家乡的儿女, 使孩子们能有朝一日离开农村去城市生活, 改变世代为农民的卑微命运。然而, 由于他们常年在外打工, 无暇顾家, 日渐成熟的女儿张丽琴与父母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 她不喜欢学校、村庄, 最后以激烈的叛逆行为宣告对父母的抗议, “两代农民工之间的隔阂和碰撞, 背后是更残酷的社会现实。”

通过这个困于昨天和明天的普通农民工家庭令人动容又心碎的故事, 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处于时代变迁中的中国映像。让我们看到所谓历史性成就的背后, 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工家庭究竟在付出怎样的代价。不是他们想离家, 不是他们愿意逃难般挤在春运人潮里, 只是他们没得选。2006年冬天, 广州的城中村里工人把一个个纸箱堆在街边, 镜头停在纸箱上的“Made In China”;张昌华和陈素琴打工的车衣厂, 拥挤而嘈杂, 轰鸣的机器声中工人各自忙着, 两个孩子躺在衣服堆酣睡;一个小伙子在一堆牛仔裤旁做最后的修剪, 他比划出肥大的裤腰, 告诉摄像机这些裤子是出口的……《归途列车》用一组素描式的镜头展现了农民工所生存的环境, 也交代出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 一批批“中国制造”运抵海外, “中国农民工”这一群体用身体丈量着城市的高度, 也用汗水拓展了中国的宽度。

二、《归途列车》的美学意象

影视作品的意象是通过人、物、场景等物象, 加以制作者新意的、带有个人风格和感悟的、具有视觉艺术的过程, 同时融入社会道德理念、文化风尚和对生活情景的艺术再现。

(一) 社会意象

人是构成社会的主要元素, 人性的意象表达也是这部纪录片的灵魂元素。片中以蒙太奇的手法将具有代表性的物象, 依次按照时间、故事发展的前后顺序的客观存在事实进行艺术处理, 进而概括总结。从整部片子中我们不难感知, 它是以春运为时间背景, 以一个家庭的不同人物为核心, 呈现出“打工族”这一特殊人群所经历生活的心酸历程。“家”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所在,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家庭观念较强的国家。

(二) 文化意象

在影片结尾有这样耐人寻味的一幕: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晚, 在张丽琴打工的酒吧, 三个女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荧幕里“鸟巢”上空绚丽的烟花, 稚嫩的面庞洋溢着自豪和享受。片中, 离家务工长达十六年的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 为了给儿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充分体现着“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个意境下, 体现出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父辈劳作, 子孙求学的同时, 也反映出整个社会在发展进程中的弊端, 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时间有限, 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分离。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奔波于生计, 把儿女交给老人照看, 疏于对子女的教育和关爱, 也对年迈的老人造成负担。

(三) 审美意象

纪实拍摄要求原始的本真的画面, 既是艺术创作, 也要强调电影的情怀和欣赏性。《归途列车》中没有过多的艺术效果处理, 而是尊重现实生活场景, 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意象美。

火车在雪后群山间行驶的镜头, 如同艺术片一样唯美, 有了精致的写意画面和剧情片的节奏感。据说, 这个镜头是在导演要求下, 摄制组完成全部拍摄后, 又返回去用了3天时间在山区拍到的。同时, 城市与乡村, 导演运用截然不同的色调风格, 一方面是可以令大众领略到川中美景, 一方面让观众深深思索在当今社会中, 物质的富足与精神色彩的丰盛不成正比。大都市内, 每日饱受各种污染, 形形色色的人都披着不同的保护色;与此相反, 农村的风景和孕育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所具有的淳朴善良, 是我们现代人应该保护和学习的。我们看到那样的画面, 可能会问为什么他们离开这么美的地方, 去沿海城市拥挤、简陋的环境里打工?这正是导演要告诉大家的, 农村很漂亮, 但是你不知道农村生活有多苦, 你坐在电影院里看着有美景的乡下, 但你不会愿意生活在那个地方。

三、《归途列车》的文化表达

(一) 人与环境:对抗与顺从

在揭示社会环境与人的关系中, 影片通过“春运”这一特殊的迁徙景观, 将农民工的命运交织于回家旅途的艰辛与颠簸中, 反映了弱势群体在社会现实中的压力与抗争。2008年春运期间, 南方雪灾造成铁路电力中断, 有60万人滞留在广州车站外的广场, 黑压压涌动的人潮, 从空中俯视可谓壮观。铁栅栏把人海分隔成若干个格子, 每隔几个小时让人群动一次———其实哪也去不了, 但没有办法跟这些一年指望这一次回家的农民工讲, 所以只有兜圈子。这个办法听起来很无奈, 却只有这样, 因为所有的农民工都要买一张票回家, 如果赶不上这班车, 也许两年、三年都见不到自己的家人。

“春节返乡”是整个影片的叙事链, 它串联起了故事的情节以及人物之间的冲突。买票难———等车难———上车难———回家难———生存难, 这些情节积累强化了矛盾, 表现了农民工在自然、社会、权利的对抗中的无力与挣扎, 以及在感情认同与身份归属中的艰难。在揭示自然环境的关系中, 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恶劣的城市、城市化进程缓慢却环境宜人的农村, 通过平行剪辑, 凸显了广州打工地与四川生存地这一城乡之间的差异和关联。

(二) 人与人:疏远与分离

该片对于人物关系的呈现是采取多线式的明暗交织, 家庭关系是主线, 但又含有工人与雇主的关系、工友关系、军民关系等, 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集合。因为长期的情感缺失, 父母与子女间的隔阂越来越大, 大女儿张丽琴选择退学离家的举动刺痛了父母的心。2008年返乡后, 陈素琴为了避免儿子张洋走女儿的老路, 打算留下来照顾他、陪他读书, 而一旁的张丽琴却戏谑“你才不会留下来呢”, 这样的言语激怒了平时沉默的父亲, 争吵中, 父亲忍不住对女儿动了手, 两人扭打成一团。这是一场最真实的家庭悲剧, 这也是片中最残忍的一个镜头, 这家人的矛盾是尖锐的:一边是正值壮年的夫妻奔波劳苦, 一边是年迈的外婆照看两个孩子;一边是夫妇俩起早贪黑拼命赚钱, 一边是两个孩子思念父母度日如年;一边是远方父母寄托在留守子女身上的梦想, 一边是叛逆女儿打碎的父母的期望。但两代人各自的出发点又惊人相似———改变。张昌华和陈素琴外出打工为的是改变下一代的命运, 不再为穷困所扰;大女儿张丽琴只身离家也要改变父辈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出人头地的重任, 她渴望自由, 想要和城里光鲜亮丽的女孩儿一样, 拥有时髦的卷发和支配青春的权利。于是, 这个家庭在年复一年的循环中愈加分裂, 也达到了新的平衡———你能看到上一代人做了这么大的牺牲也无法改变命运, 还能看到新一代农民工如何诞生。

(三) 人与自我:迷失与寻找

张丽琴作为典型人物是三重身份的集合体:留守儿童、孩子、自我, 她的角色塑造也最生动。在社会身份中, 她是留守儿童的代表, 时间和距离使他们与父母依靠血亲维系的情感逐渐冷漠, 家庭温暖的缺失又使青春期的留守儿童格外叛逆、内心孤独。张丽琴不喜欢家乡, 认为广安始终是个“伤心的地方”, 不喜欢上学, 不喜欢被关在“笼子里”而渴望到外面寻找自己的世界, 觉得“自由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在家庭身份中, 张丽琴代表了现代价值观念影响下的“下一代”, 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无可动摇, 因为一句“老子”, 张丽琴与父亲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这表现出了张丽琴内心对传统权威的一种反叛。在自我角色中, 张丽琴代表了在迷茫中寻找自我的一代, “我是我自己的”, 她渴望能够主宰自己, 但又迷失了自己。她的两次打工经历:第一次, 她在离家后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感;第二次, 在与家庭彻底决裂后, 她在酒吧中放纵自己被压抑的青春, 这是她人生的蜕变, 是别样的成人礼, 也是自我寻找过程中的痛苦与迷失。

四、结语

一代又一代的农民工为社会做出贡献, 甚至牺牲, 他们热爱城市、为城市发展奉献青春, 却难以被城市接受。它是一个“牺牲”的故事, 留下的是对城市快速发展的反思。纪录片以无限的可能性, 展现出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记忆与命运, 虽从不同的起点出发, 却要到达同一个目的地:透过历史与现实的总结, 发人深省。“这个家庭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他们会回归到什么地方?农民工这个群体, 未来又在哪里?”现实的铁幕前, 命运的夹缝里, 只有一些虚幻的影像与文字, 为这个国家留下爱与伤的印记。但我们相信, 这不是最后的结局。

摘要:纪录片的发展需要一个独特的空间:真实, 并且具有人文情怀。纪录片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 是对当下生活的深入观察, 是具有人文关怀的社会艺术。在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中, 有创作者的观察与思考, 也有农民的自我表达, 这种来自于农民工群体的影像与声音尤为珍贵。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村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农民工在城市就业随之而来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农民工面临着同一种困境:一方面因为与故土文化的深刻联系使他们对新环境文化充满疑惑和困扰;另一方面是常年在外而回归故土文化后感到陌生与不安。本文将通过对《归途列车》的分析来试探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发展。

关键词:农民工,纪录片,社会现实

参考文献

[1] .洪妍.现代化进程中农村题材纪录片的价值[N].中国艺术报, 2012-6-18 (6) .

[2] .余权.全球化、移民、故乡——中德纪录片展映[J].电影新作, 2012 (2) .

[3] .王延涛, 郭艳春.农民工就业问题初探[J].农业经济, 2010 (12) .

[4] .杨猛.纪录片里看懂中国[J].新锐视点, 2011.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 第5篇

一、镜头:再现“真实”历史

(一) 时间与空间中的场面调度

在每一帧画面当中, 观众的注意力只会被最明显的部分所吸引, 因此, 导演必须引导观众的注意力。诸如, 电影、电视剧、纪录片、MTV等, 所有的影视作品均是如此。与绘画相似, 影视作品也是通过颜色和形状来表现内容, 但与绘画中的立体感不同的是, 影视作品中场面调度的诸多元素, 如舞美、灯光、场景设计、人物动作等共同构成这个立体空间, 更有代入感和真实感。

在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中, 大量的正史、野史、宫廷秘闻被搬上荧幕。除了旁白和主持人的话语, 场面调度是展现叙事的另一条线索。例如, 在《和珅的罪与罚》一集中, 主持人身份在现代人与扮演历史角色之间来回转换。前一个画面中, 在导演营造的深度空间的前方, 是主持人在西装革履地讲述着历史故事, 后方则是演员扮演模拟的历史人物, 然后镜头跟随着主持人的步伐走入下一个画面, 通过黑场自然过渡, 主持人的衣着身份切换成了古装的历史人物, 使得观众跟着主持人的思维步伐走入历史。导演在时间和空间中排列组合场景、服装、人物的表演等元素,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在现实与营造的“真实”历史环境之间制造戏剧冲突, 完成影片的另一条叙事线索。

(二) 影像的二次创作

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素材在各类型的纪录片中是最多的, 往往也是最受受众欢迎的。与舞台纪录片、人文地理片和时事报导片等题材相比, 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受众相对较广, 也较为稳定, 受众对片中所表现的历史空间有一定的了解基础。这时, 影像对时空叙事、画面结构、镜头表现的二次创作尤为重要。“在纪录片中, 镜头内容是不可以摆布的, 但是可以运用镜头运动来叙事, 可以通过镜头运动来创造表意空间, 揭示故事空间中所隐藏的关系与本质, 以及创作者对‘事件’所作的判断。”[1]

构图、景别、色彩、光线、布景、镜头运动、人物走位等都为影像加入了材料。色彩和光线影响着造型的空间纵深感;构图和景别勾勒出画面的轮廓;服饰和布景创造出虚拟现实的“真实”感;而镜头运动则控制着整部影片的三维空间感, 使观众意识到空间并且随着空间思考。例如, 在《韦后的女皇梦》一集中, 一个长达15秒的拉镜头, 主持人讲述着《阙楼仪仗图》, 缓缓地走到桌案前, 举起拓印版向观众展示。这个总共长达20秒的长镜头在为影像增加丰富的空间信息的同时, 使画面中的人和物更加生动突出、立体饱满, 镜头内景别的切换, 给观众造成视觉上前进的假象, 如同走进历史在观摩《阙楼仪仗图》一般。

二、剪辑:制造“剧情”空间

(一) 镜头之间的节奏关系

每一个镜头都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长度, 影视工作者通过控制每个镜头的运用, 来控制整段影片的节奏。通常, 运用不同长度的镜头来形成可辨别的模式, 就可以制造出剪辑的节奏感。比如把时间长度相似的镜头剪辑在一起, 它的整体节奏就相对稳定。当然, 也可以用此办法来创造不同的节奏。

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中, 拍摄的不是现实生活, 而是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 对古籍资料以影视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的二次创作。导演通过控制整部影片的节奏来引导观众的视觉和思维。例如, 在《探秘历史》系列片的片头, 一系列快速的镜头, 使得观众没有时间去思考发生了什么事, 快速剪辑是吸引观众的基本要素, 也是制造戏剧性冲突和情节高潮的重要手段。

(二) 镜头之间的空间关系

剪辑不仅能控制图像及节奏, 同时还能组构影视空间。为了使纪录片的试听语言更加饱满充实, 创作者通常采用大量的历史老电影资料与影视剧片段等, 来再现某些历史瞬间。在一些特殊场景中, 采取模拟表演穿插历史镜头的表现方式, 在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之下, 塑造近乎“真实”的剧情空间, 在向观众展现历史全貌的同时, 增加纪录片的真实感和历史厚重感。

画面是人文历史类纪录片表现艺术的主要载体, 在时间维度上, 真实的历史事件是我们无法触摸到的过去, 也没有真实的影像资料流传下来。但是如果仅仅依靠拍摄文字文物来表现历史, 则无法发挥新媒体的特点, 无法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情景再现”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情景再现”能让观众面对生动真切的历史“如临其境”, 抽象的东西变得更形象、更直观, 也更容易理解和想象。[2]例如, 在《慈禧的宫心计》一集中, 主持人讲到咸丰皇帝第一次见到慈禧时, 一个摇镜头的自然黑场过渡, 镜头自然地转换到了主持人扮演的咸丰皇帝场景中。这种“情景再现”的连接历史现实空间的镜头, 将镜头由写实变成了写意, 营造了历史空间感与真实感。

(三) 镜头之间的时间关系

如同其他的影视技术一样, 剪辑也控制着纪录片中的情节时间。导演在呈现电影情节时, 可以通过剪辑来改变故事的长度。影视作品中, 在顺序、时间长度和频率三个层面上, 情节可以帮观众把握故事时间。导演一般通过剪辑来实现对情节叙事时间上的把控。

叙事和造型是电视纪录片传达艺术所常用的两种手段, 叙事主要是通过导演所选择的故事来吸引观众, 造型则是导演对整个场景的把控, 而这些都离不开剪辑的辅助。在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中, 构成故事的一系列事件不是对静物的一种描绘, 而是一种表述的张力。所以, 镜头之间的组接对时间元素有很大的影响。例如, 在《纪晓岚的宦海沉浮》一集中, 主持人讲到《四库全书》影响纪晓岚的人生巅峰和低谷, 下一个镜头就转换到了对影视剧作品的展现, 在时间上更有代入感, 有助于留住观众注意力, 帮助观众塑造“剧情”时空。

三、声音:塑造“历史”氛围

(一) 人声的特色与表现

声音元素是纪录片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可以体现出纪录片的真实性与地域性。特别是人文历史类纪录片, 同期声是体现真实感的重要元素, 运用人声来自然地揭示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 代入感强。有时候, 画外音也会弥补主持人旁白的不足, 让影片的叙事不受限制。

在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探秘历史》中传出来的主持人旁白和画外音的解释, 让观众通过这些声音去了解故事发生历史背景。这些声音很巧妙地直观或引导性地向受众介绍了故事的时代背景、线索脉络, 可谓匠心独运。例如, 在《吕雉的皇后之路》一集中, 主持人从一块皇后的玉玺讲到吕雉的贤惠与毒辣, 加上画外音的解释性说明与引导, 在渲染气氛的同时增加了受众的兴趣点, 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与历史性。

(二) 音响的真实与生动

除了人声之外, 音响也是增加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现场真实感的重要元素之一, 让观众如同身临其境, 感受纪录片所要表达的环境和意境。在《探秘历史》系列片中, 音响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一方面, 音响作为讲解手段, 能传达必要的背景信息或填补人声无法表现的空白, 再现真实感强烈的历史情境;另一方面, 音响是极具艺术张力的声音元素, 纪录片通过恰当的使用音响, 把观众带入其中, 影响整部影片的氛围、情感、节奏。

此外, 创作者对于音响运用上的真实性与艺术表现, 也是人文类历史纪录片受到受众欢迎的原因之一。在纪录片中, 音响在某种程度上加强影片戏剧效果的同时, 也会对人物进行刻画, 增加视觉画面的多层含义。例如, 在《吕雉的皇后之路》一集中, 为了表现吕雉对戚夫人的恶毒, 音响的空洞与阴森增加了现场感与恐怖感。

四、结语

中国悠远绵长的文明历史和文化传统给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其研究价值极其丰富。其中, 电视视听语言是纪录片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镜头、剪辑、声音等共同搭建了其与受众交流的桥梁, 技术的创新与提升也是未来纪录片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卢广斌.体验纪录片中的镜头语言[J].科技传播, 2010 (11) :1+4.

[2]王列.文献纪录片表现手法管窥[J].电视研究, 2002 (11) :69-71.

[3]尼艾尔·阿里洪 (乌拉圭) .电影语言的语法[M].陈国铎, 等, 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3:166-312.

[4]严涛, 隋少平.试论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表现手法[J].新闻知识, 2007 (5) :78-80.

[5]伯纳德 (美) .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34-47.

景观类纪录片缘何热播荧屏? 第6篇

景景观类纪录片一再热播荧屏, 让观众对纪录片创作有了新的认识, 对这些耳熟能详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观景观有了新的认知存在为镜头表现, 以。文化的历史内以景观的真实类涵为内容表现为手段表现, 景, 观类纪录片在娱乐以现实的电视技法纪精让神收视人效和思果新考, 、成闻让为快人中餐清国的醒人夹、击让熟下人知, 理的生性电发的视出录认识中华文纪录大片, 化的新途径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 片□和人深文景厚之的分观, 文但有化是着内自很涵然高。与的景人社观文会有又知自往名然往度与缘明分。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中华文明的发, 展历程中彼此难以, 声区何可音、能被保存下来的图像在当时的技, 后世的人们只术条件下是不热来阐发思古之幽情能通过遗留下来的, 让思想的版图人类活动痕迹播当时的交通条件所限扩大到更广阔的地域, 。再者绝大多, 数人由于荧也的与不人人可们文能把内身对临涵的这景其些观境饱, 的含由着喜此自爱, 然之一元情代素传代屏度。承下来在中, 积淀出很高的社会知名华文化发展演变的悠久历?史学在、一中戏, 直曲孕景等育观多、变承种化载艺和着术茁建形长筑、式。, 景绘并观画且、, 还特文

别是上述纪录片展示和表现的著名景观, 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地

区、各种文化形式的集中代表, 因此也成为社会民众最为倾心与瞩目的艺术样式。如果说在中国有哪一种艺术样式是全民的, 体现了最为广泛的审美趣味和欣赏口味, 成为从宫廷到文苑到市井再到乡村一致爱好的对象, 那就是景观。景观因此在它的肌体中携带了中国文化的因子, 要了解中国文化, 不能不看景观、说景观。

景观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代表和名片。故宫、颐和园、敦煌……这些都是中国最具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名胜, 犹如中国展现给世界的一张张名片。纪录片把它们作为选取的题材对象, 重大价值不言而喻, 自然而然能够引起巨大的观众收视期待。好的纪录片, 是宣传和表现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最好途径。景观是博物馆, 是文化中心, 凝聚社会变迁和人世沧桑, 积淀了文化因子和生命智慧。就故宫而言, 以它厚重的内涵,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和社会、历史的里程碑, 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故宫代表了权威, 也充满了神秘。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 第一次全面反映了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 可以观赏、可以倾听、可以玩味、可以思想的《故宫》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时候, 也是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自拍摄之初, 《故宫》这部纪录片就得到了世界电视媒体的关注。《故宫》这部纪录片在走向世界的同时, 也是故宫博物院这样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宝库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其中重要的文化传播价值可以想见。

日益成熟的电视纪录片表现手法, 为电视展现景观提供了技术支撑。1948年, 布鲁塞尔纪录片大会对纪录片的概念进行了定义:以各种记录方法在胶卷上录下经过诠释后的现实的各个层面, 诠释的方式可以是去拍摄正在发生的事情, 也可以是忠实而有道理地重演发生过的事实, 其目的在于通过感性或者理性的管道去激发和加强人类的知识和认识, 并真正提出经济、文化和其他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日益发展, 并历经了“随机实地拍摄”、“探险实践”、“电影眼睛”、“纪录电影”、“回归真实”、“新纪录电影”6个发展阶段。现在, 采用高科技的数字化和三维动画的创新表现手段的《圆明园》、《故宫》、《大国崛起》等纪录片在技术手段上有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 在运用“解说词+画面”等还原历史的叙述方式的同时, 通过真实还原、情景再现、高科技数字化技术表现手法等, 把强烈的叙述性和戏剧性等文化意境在景观纪录片中生动运用, 体现了当前我国纪录片创作和制作的成熟。从真实记录的枯燥无味, 到现在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创作, 这也是景观类纪录片热播叫座的主要原因之一。真实性、史料价值性是灵魂, 艺术观赏性是关键。这与纪录片表现手法的发展和技术的运用关系密切。纪录片的艺术表现手段日益发展, 技术手法的表现多样化推动了纪录片的时代嬗变。

满足了社会对纪录片等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新期待。深入生活、潜心创作, 顺应人民期待, 着力推出反映伟大时代、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是纪录片创作者的任务。纪录片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传播知识和舆论导向功能、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功能与愉悦的功能。以《故宫》、《台北故宫》、《敦煌》、《颐和园》为代表的景观类纪录片给人们带来的历史人文知识信息, 具有很高的教育传播价值、很强的史料价值, 在记录历史和解释历史的同时, 挖掘出不一样的美, 呈现给观众。纪录片是真正意义上反映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片种。纪录片具有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难以替代的独特存在价值和意义, 成为当代人审视现实社会的重要窗口, 成为电子时代高品格的文化代表, 成为电视总体制作水平的标志。依托先进的高清摄录设备和精良专业的电视纪录片制作团队, 历时3年完成的《颐和园》, 拍摄选取了大量颐和园内常人一般难以见到的绝美景色和珍贵文物, 在让观众赞叹的同时, 更是通过生动的情节, 丰富了观众的文化需求。

优秀的纪录片是技术表现和艺术创造, 纪录片的美感并不是单一元素造成的。纪录片由于十分真实而又由多种元素交叉、并列、对位、错位形成的总体效应, 带给观众的视觉震撼和艺术享受、文化思考, 是任何其他传媒形态所不能比拟的。纪录片的创作要旨就是用文化观察和解释文化, 因为纪录片的实质就是一种文化形态。这或许是景观类电视纪录片热播的本质所在、本真所在。

纪录片与人文关怀 第7篇

1 纪录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纪录片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我们从纪录片中看到的不再只是一段不曾明晰的历史、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或一场不为人知的战役。纪录片不仅仅是“记录”这么简单的事情了。近些年来,悉数国内外深受观众喜爱的纪录片,人们恐怕是更倾向于对人文关怀的解读恰到好处的一类了,这恐怕是未来纪录片发展的一种趋势。

然而,也许很多人也感觉到,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如今纪录片在“以人为本”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许多媒体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其创作理念趋向娱乐化和低俗化,过分追求收视率和赢利需求迫使纪录片放弃独立思考和批判的本质,转而趣味化和娱乐化,而人文关怀则受到了摈弃。作为县市级的基层电视台,由于节目创作形式与理念正处于转型期,所以我们在这一点上的困惑和压力更甚。

2《灯》与《心愿》提供了“人文关怀”的范例

自2011年安南台克服人手不足、资金紧张等困难,抽调骨干人员设立节目制作中心以来,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有多部纪录片(专题片)作品分别获得了全国和省级、地市级奖项。其中,由栏目组摄制播出的纪录片《灯》《心愿》双双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电视外宣“彩桥奖”二等奖。《心愿》更是成功入围第九届半岛国际纪录片节,并荣获第十九届中国电视纪录片短篇十优作品奖。同时,这两部作品也在不同时期分别被送到中国黄河电视台等国内外媒体进行展播,广受好评。这两部作品为我们基层电视台纪录片创作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提供了成功范例。

我们认为,纪录片要体现人文关怀,题材和视角的选择至关重要。社会越开放,纪录片越能反映社会的现实。它犹如社会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外人窥见这个社会的一扇窗子。纪录片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很大程度是因为它开始关注贴近人们,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心灵诉求,以一种平和、平等的角度去观察记录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真实生活。

从文化意蕴的角度来看,基层电视台纪录片创作主要表现在节目“人文关怀”不够。作为地方台纪录片编导,我们深深感到,由于条件制约很容易陷入模式化、表象化,常常在如何精确把握题材、深度挖掘主题等方面束手无策,总是对其作自我揣测和表面化解读。往往对历史与人文的视听表现,重理性思辨,轻人文关怀,于是与观众审美趋向拉开了距离,一定程度上显得曲高和寡。

近年来,许多国内纪录片创作者将选题范围集中在记述普通人、抒发人性和人道主义情感等取材偏窄的现状,而在国外则是百花齐放,人文、自然、历史、风俗、科教等皆可入题。但是,纪录片选材范围窄也好、宽也好,我想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人文关怀意识,也就是将对人、人性以及人民生活福祉的关切融入到我们创作的主题中,在客观记录的同时透射出“人情人性”。

2.1《灯》的人文关怀

我们创作的纪录片《灯》,是一部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现状的片子。它所描述的对象是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一年一届的民俗活动“拔拔灯”。对这部片子,我们在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因为如果只是简单地记录“拔拔灯”这个活动的过程,那整部片子就显得毫无生气、流于形式。相反,我们在当地找了一户特殊的家庭——计生二女困难户洪氏。其父亲患有精神病,母亲离家改嫁,家里靠低保维持生计,家里的两姐妹先后考上了大学。但如果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来讲,她们家没有男丁,是没有资格参加一年一度的“拔拔灯”这一活动。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纪实的手法,把“灯”作为巧妙的艺术象征,让观众以符号化的视角,去观察、感受姐妹俩在“拔拔灯”这个特殊活动空间中的变化,折射这项传统风俗——“拔拔灯”的历史演变。家庭的困厄与主人公直面现实、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构成了反差,形成了感动的力量。

在创作中,我们采用平民化视角,挖掘人物身上人性的温情和光辉,表达普通人的尊严与价值。这样一部纪录片,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欣赏价值,更多的是无尽的思考。它在题材和视角的选择方面无疑是成功的。在这部片子里,人文关怀始终贯穿其中,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2.2《心愿》的人文关怀

另外一部纪录片《心愿》,也是我们近年来的成功之作。这是一部关于海峡两岸题材的纪录片。摄制历时一年多,该片以记录福建南安石井人吴美瑜到海峡对岸的金门寻找父亲坟墓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了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交通更加便捷,交流更为热络,给两岸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同时,吴美瑜的心愿也代表着海峡两岸人民的心愿,给观众留下遐想的空间。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福建泉州有一大批匠人到金门做工,由于历史原因,隔断了他们回家的路,故事主人公吴美瑜的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7月份,经过两岸有关方面协商福建居民可以赴金马澎个人游。故事的主人公一直等待的就是这一天,能够完成前往金门寻找父亲坟墓的心愿。几十年过去了,在金门还有人知道父亲吴金看这个人吗?会有人知道他的坟墓在哪儿吗?能否找到父亲的坟墓呢?一个个问题,记者一一剥茧抽丝,将吴美瑜寻找金门父亲坟墓的过程呈现给观众。在记录的过程中,记者也敏锐地观察到金门当地习俗与基督教徒吴美瑜的矛盾;以及吴家人在找到“无名墓”的时候,判定是不是父亲坟墓时内心的矛盾。故事的结尾,主人公有没有完成心愿,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海峡两岸还有多少像吴美瑜这样,骨肉分离的亲人心愿没有完成的呢?历史造成的人间悲剧,该如何去弥补心灵上的创伤,引起我们的思考。编导将浓浓的人文关怀有意无意地贯穿于全片,赋予这部纪录片深刻的人文内涵,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令人感动,使现实生活具有不凡的意义。这部片子入围2015年4月份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九届“半岛国际纪录片节”竞赛单元,作为纪录片《心愿》的创作单位——南安电视台成为全国唯一入围参赛作品的县级电视台。

3 纪录片要围绕“人”这一核心

众所周知,纪录片要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用真实引发人们的思索。在近些年的创作中我们感到,一部纪录片的成功不在于外表的宏大,而在于内在精神的强大,能否流露出“以人为本”的情怀是对题材本质挖掘和解读的最佳体现,所以这样的片子更能引起内心的震撼,更有生命力!

“一切生命都是有尊严”的,纪录片的性质决定了它与人文关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只有切实地从受众角度出发,围绕以“人”这一核心,追求人的精神需求,关注人的生存现状,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这样纪录片才能凸显其存在的价值,我们的创作才能超越平庸和琐碎,卑微和渺小,显示出对生命的深度思考与理想光辉,才能最终真正地赢得观众、赢得市场。总之,基层电视台纪录片的创作,将在探索中前进,以创新求发展。

摘要:纪录片以自己特殊的视角和方法,观察、描述、记录这个世界,以镜头的真实讲述主人公的心灵诉求,透视人间真情,体现人文关怀。历经时间的沉积,这些纪录片更能彰显出它的独特魅力。正因为如此,保持纪录片思考和批判的本质,用“人文关怀”表达故事主人公的生活现状,用最朴质的语言表现人们的心声,成为地方电视台纪录片生存与发展的突破之路。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人文关怀,主题视角,升华

参考文献

[1]甘丽华.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及反思[J].新闻界,2002,(2).

浅析纪录片《敦煌》的人文价值 第8篇

一、关于人文价值的定义

人文价值分狭义和广义:

1. 狭义解释:

人文价值是指某事物或活动能满足人的人文素质发展的需要, 或具有促进人文素质发展的作用和功能.将“人文价值”局限在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的范围内, 更确切地说, 将“人文价值”看作是某一种文化对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2. 所谓广义的理解, 它将“人文价值”中的“人文”两字理解为“人”与“文”。

这里的“人”, 既包括人的物质生活, 又包括人的精神生活, 这里的“文”, 主要是指文化, 当然也是人的精神生活。对“人文价值”的广义理解就是, 将“人文价值”理解为某一种文化对人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对于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的意义和价值。很显然, 对“人文价值”的广义理解已经包括了狭义理解的全部涵义。

二、对文本内涵的深刻审视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仅仅好看是不够的, 它必须能够传达一定的信息并传承一定的文化, 形式上的生动和富于变化并不能取代作品在文化内涵上的深刻性。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求, 已经成为当下人们对纪录片的一种内在追求。只有人们在动情, 动心之后真正有所思, 所想, 有所收获的纪录片, 才能真正拥有长久的生命力。《敦煌》在文本建构上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好看的背后凝聚着深刻的理性审视。著名学者季羡林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 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个, 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再没有第二个。”东汉地理学家应劭解释敦煌为“敦, 大也;煌, 盛也”大和盛就是开拓和发达的意思。敦煌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点, 它既是各民族融合和贸易往来的枢纽, 也是中西方几大独立的文化系统, 印度, 希腊, 伊斯兰和中国文化的汇集点。谈到敦煌, 不得不谈敦煌学。纪录片《敦煌》总顾问季羡林说:“敦煌在中国, 敦煌学在世界”。敦煌学的出现是对这些文化交汇的认同, 丝绸之路的源远流长始终离不开敦煌的身影。敦煌无疑是一个具有宏大叙事背景的表达主体。从微观角度, 敦煌是中华文化组成的一个点, 如同故宫和台北故宫一样, 是千年历史的一个缩影, 历史可以因它进行解构和重组, 并形成一个读解方式。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敦煌, 曾经是中国文明视线的终点, 也是中国和外部世界第一次握手的地方。

纪录片《敦煌》在纪录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 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的文化内涵。《敦煌》的题材特点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同时也传输了中国传统文化, 促进了人文素养的发展, 具有深厚的人文价值。

三、叙事内容的人文价值体现

《敦煌》是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故事化的叙述和以人说史的叙事手法, 由十多个虚拟人物串联起的历史事件, 用时也吸收了敦煌学者们10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使观众深切的感受到敦煌艺术的瑰丽和永恒, 故事生动的再现了曾经的敦煌与现在的敦煌政治, 经济, 文化, 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敦煌》分为十个不同主题的章节, 《探险者来了》《千年的营造》《藏经洞之谜》《无名的大师》《敦煌彩塑》《家住敦煌》《天涯商旅》《舞梦敦煌》《敦煌的召唤》《守望敦煌》各个章节独立, 每一节有一个或多个故事主人公。这些人物中有学者, 僧人, 道士, 雕塑家, 画家, 舞者, 探险者等, 它们是敦煌的发现者, 开拓者, 破坏者, 守护者, 研究者他们身份各异, 甚至有真实, 有虚构, 然而借助他们的故事, 人们了解敦煌洞窟, 壁画, 彩塑的产生, 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藏经洞的秘密, 古敦煌人的婚丧嫁娶吃穿用度等民俗场景。《敦煌》总导演周兵表示, “关注历史中的人, 是我们这次创作的重要视点。人, 在这部纪录片里, 将是最重要的描述和解读对象。”

第二集《千年的营造》中, 导演展示的敦煌是灵魂和心灵的艺术, 是走向觉悟达到某种境界的艺术, 同时具有美的传承与流转。敦煌的美和真之中, 孕育和生发着人类永久的善, 这是人性心灵最深处的大善之道。导演希望在《敦煌》的创作中, 表达一种人性的冲突和不确定性, 比如对斯坦因和王道士的不同定位和评价。

第三集《藏经洞之谜》中, 一集短暂的时间里, 影片无法完全满足观众对于历史的透彻了解, 导演力图把这个故事讲的有趣、生动和清楚, 利用3D技术绘制出一千年前藏经洞的原貌, 让观众看到因为战争, 建筑的毁坏和燃烧以及在壮观的夕阳下僧侣和驼队行旅的景象。

第四集《无名的大师》中在敦煌一千多年的历史中, 有很多艺术家怀着热情和不同的目的曾在这里驻足。在一千年前的绘画线条面前, 观众透过镜头, 能看到高度成熟的技巧背后, 绘画者那份心中的宁静、高远和洒脱。编导之所以命名为《无名的大师》, 作品上很少有留下名字的绘画者。但观众可以从他们留下的那些墙壁上绘画, 看到吴带当风, 曹衣出水等。《敦煌》里大量使用虚拟人物, 导演说虚拟只是手段, 真实再现是叙事之间断点的联系。

在《敦煌彩塑》中以敦煌彩塑制作的整个流程为线索, 通过虚拟的敦煌彩塑制作工匠进行故事展开, 期间将经典彩塑进行全面展示。主人公背景为唐代, 可以通过师傅的讲授、亲身的经历对彩塑的制作流程进行一一展示:寻找原材料、泥土的制作流程、颜料制作流程等等。对于最经典的彩塑进行展示将是本集的主要内容, 首先将对敦煌彩塑的类型进行整体概述, 展示不同类型的代表作;其次将对不同时期的彩塑进行对比, 说明各阶段的特点, 同时体现历史传承;最后将对彩塑的细节进行展示, 比如菩萨的手、服饰等, 展现敦煌彩塑的美伦美幻, 从而体现中国文化的璀璨。

第六集《家住敦煌》中讲述一个寡妇阿龙的故事。一千多年前, 阿龙要回了曾经属于她丈夫的土地, 片子围绕着这场官司的进展, 向观众展示一千多年前敦煌老百姓的生活, 和他们的信仰。

在《天涯商旅》中, 由一封被意外埋在敦煌戈壁中的信讲起的, 信上透露一千多年前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动人故事。通过几个来自中亚粟特商人的故事向观众讲述一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上东西方贸易, 旅行, 如以及遭遇强盗和战争的故事。观众会了解到曾经风行于丝绸之路上的很多风情和生活方式, 也会了解到已经消亡殆尽的民族粟特人的点滴故事。这一集试图通过短短四十多分钟挖掘出一些封存已久的历史信息, 以及那些久远但在今天触摸起来依然会让大家心动的丝路商旅的故事。

《舞梦敦煌》中程佛儿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一个曾经在唐代的宫殿里给唐明皇和杨贵妃一起共舞的舞女, 因为战乱她流落到敦煌。编导通过她的故事, 来讲述敦煌壁画上的唐代歌舞。程佛儿展现的美妙身姿, 在动人的音乐中旋转飞舞, 把观众带到到敦煌壁画中的舞蹈中, 这些舞蹈是如何被整理挖掘出来的, 他们如何将绘画的线条变成灵动的舞蹈, 跨越一千多年依然在今天保留着神秘。

第九集中《敦煌的召唤》里由于常书鸿、张大千、王子云等大师的努力, 敦煌开始被更多的中国人知道。莫高窟的保护和研究也因为他们开始进入更多人的学术和艺术的领域, 其中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 给洞窟编画, 做了很多贡献。常书鸿离开美丽和浪漫的巴黎, 来到荒凉的敦煌, 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情感变化, 依然在敦煌坚守着, 被后人称为敦煌守护神。这一集是在向这些敦煌的守护者们致敬。

第十集中, 敦煌的保护一直是受人关注的话题。敦煌地处戈壁在严酷的自然界环境恶化中, 敦煌莫高窟留存到今天实属不易。导演在这一集讲述敦煌的保护、学术的研究和国际化的合作等许多话题。讲述了为敦煌倾情付出的保护者。著名学者马未都说:电视片《敦煌》以新的角度解释历史, 可以看出编导们为此煞费苦心, 广开思路, 镜头也美。整个片子充满了凝重之感, 让观众有机会重回千年之前那个色彩绚丽的敦煌。以其客观的态度解释了一代又一代人建造敦煌的行为, 大多时候尽可能地展现当时人的精神世界, 聚沙成塔般将已坍塌的历史重新垒起, 很多情节虽古人而为, 但仍让今人感佩, 甚至唏嘘不已。编导们历尽艰辛, 将这一宝库展现给更多的观众, 算是一份功德。《敦煌》的创作, 深刻地反映了艺术创作与真实性地的完美结合, 达到了真实地再现敦煌历史文化的目的, 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

总结

上一篇:文章发表论文下一篇:科技园创新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