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化学课堂范文

2024-06-16

农村化学课堂范文(精选12篇)

农村化学课堂 第1篇

一、农村中学开展化学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化学的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提供学习的动力,而且有助于帮助其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其创新潜能。因此,开展化学的第二课堂教学极其具有必要性。对于农村中学来说,由于学校的师资和教学设备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均与市区学校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化学实验部分比较薄弱,单靠传统教学无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农村中学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缩短与城区学校的差距。近年来,我校理化生科组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卓有成效,我在尝试第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真真切切的尝到了开展化学第二课堂活动的甜头,但也遇到不少困难,受了很多挫折,因而做了探讨与总结,希望处于基层的各位中学老师和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化学第二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予以重视。

二、农村中学化学开展第二课堂遇到的阻力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受到多方面的限制,首先,教学设备资源相对缺乏,师资不足;其次,学生家长认为各种活动的开展会拖学生中考成绩的后腿;但最终还是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考指挥棒左右了教学的思想和行为,不想在第二课堂的开展上花时间。其实不只是我们学校存在这种情况,据了解,本区能每个学期开展第二课堂的学校寥寥无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怕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但实际上,中考也考察学生的研究性思维,中考中类似题型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这些题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从而从中获取新的思路、观点和方法。所以,我们农村中学必须大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辟一条适合自身学校的有效的活动途径。

三、开展农村中学化学第二课堂的活动建议

化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及为取得更好的成效,提出如下建议:

1.学校的教学计划以及教研组学期计划

要给化学第二课堂活动留有一席之地,要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并定期评价,自上而下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活动必须长期进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免活动因不能连续进行而不见成效,打消师生的积极性和信心。

2.开展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开展活动以学生自愿为原则。以自愿为原则,学生可以对活动进行自主选择。给学生自主权,使其有权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并听取他们对活动内容、方式、方法的建议,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更好的发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有主见的性格,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有极大的帮助性;还能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向更高层次发展。该原则对于培养和发展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第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放在与传授“双基”知识等同的重要位置上,活动时,要结合学校和当地的现实环境,开展一些具有实用性、创新性、探究性的活动主题。

(3)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活动课题要与课堂教学相配合,研究课题与教学内容同步,令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4)活动方案必须具有可行性为原则。指实现活动内容的可行性,例如,时间、经费、设备、场地、参与的人数等。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有限,活动成本(比如器材和试剂的价格)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要让成本降到最低,让学生在“玩得起”的前提下,活动才能有序的开展。

3.化学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

化学课外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五花八门,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群体、小组、个人都可以展开活动,主要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专题讲座。这是一种群体性活动,参与的人数不太受限制,这种活动形式一般对设备器材等的需求不是很大,适于经济落后的乡镇中学。讲座的内容比较广泛,可以包括①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化学现象、结论、常识以及化学史等;②基本化合物的知识;③化学与现代社会、化学领域近些年的发展状况、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日常以及未来化学的发展方向等。一般讲课时间不宜过长,以一节课为宜。

(2)化学竞赛。这种方式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动手、表达能力等都有极其重要作用,同样,也是挖掘人才、区分人才的重要途径。活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础赛事,比如化学知识、智力、用语、计算、操作竞赛等;另一种是选拔赛,可以适当的加大难度,多层次宽领域的组织举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3)课外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课外活动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通过手脑并用,为学生的好奇心打开一扇窗户,同时帮助学生挖掘创新潜能。大致可分为:演示实验、趣味实验、定性实验、制备实验、探究性实验、生活常识小实验等。至于实验的选择一般要把当地的情况、条件、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

(4)组织参观和现场教学。这种形式的前期准备非常重要,同样重要的是选择合适人选做现场讲解。地点的选择通常是化工厂、实验室,当然地点也可以选在户外,便于遇到自然界奇妙的现象时能够做出科学的阐释,而不是走迷信的偏道。

四、开展化学第二课堂的活动设计案例

活动主题:趣味化学

活动目的:通过实验,改善学生的实验技能;充分的激起学生对于化学的好奇心,提升他们对于化学的兴趣;改善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程度;通过废物利用的方式,让绿色环保的概念根植学生内心。

活动对象:全体九年级学生

活动形式:学生先报名,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再进行分组,最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将实验做完。活动结束后,对实验成果进行交流、展示。

活动流程:

1.学生提前一星期报名,确定所选实验并进行分组,由老师给出实验原理、方法、步骤。

2.教师准备实验药品和仪器或学生自制器材,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3.实验完成后,由各小组代表对实验成果进行展示、讲解,各小组间进行交流、探讨。

活动内容:

1.“自制简易过滤净水器”

【实验用品】

塑料矿泉水瓶、刀、纱布、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酒瓶软木塞、吸管

【实验的注意事项】

本次试验的原料最好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易得的,崇尚“绿色化学”的理念。做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实验步骤】

①找一个干净的塑料矿泉水瓶。

②用刀切掉底部。

③在瓶口上戳一个洞,如果能找到酒瓶软木塞和吸管,可以不要瓶盖,把瓶口处塞入一个木塞和吸管。

④把膨松棉、纱布、小石子(鹅卵石)、活性炭、沙子、石英沙分层放入矿泉水瓶中。

⑤在瓶子的上方再加一块纱布,一个简易过滤器就做好了。

⑥把污水倒入自制的净水器,经过层层过滤和净化,干净的水出现啦!

2.制作“叶脉书签”

【实验用品】

树叶、软牙刷、10%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

①选择一片完整的、叶脉呈网状的树叶。(选材是关键,叶脉不够硬的树叶很容易被煮烂)

②将树叶洗干净,在10%的Na OH溶液中煮沸。当叶肉变成黄色时,将叶片取出,将树叶由碱性洗至中性。

③将树叶平铺玻璃板上,用软牙刷轻轻刷去叶肉,将叶脉清洗干净,稍微晾干,然后放在书中夹压平整。

3.自制“松花皮蛋”

【灰料配方】

生石灰50g、纯碱3g、草木灰1g、食盐2g、水20g、茶叶微量。

【灰料调制】

按照灰料配方,将所有灰料放入大烧杯,加水调制。生石灰在遇水的情况下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与纯碱主要成分反应生成Na OH,与草木炭中的碳酸钾发生反应生成KOH,两者均为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如下:

Ca O+H2O==Ca(OH)2

Ca(OH)2+Na2CO3==Ca CO3↓+2Na OH

Ca(OH)2+K2CO3==Ca CO3↓+2KOH

为使物质充分发生反应,灰料最好在调好24h之后使用。

【皮蛋加工】

①现将生鸡蛋在反应充分的灰料中来回滚动,使蛋壳均匀的沾满灰料。

②将其取出放入稻糠中来回滚动,使其表面均匀沾满稻糠;再用手来回挤压鸡蛋,使蛋壳表面的物质牢固的附在蛋壳上。

③将多枚鸡蛋按同样的方法处理,最后放入事先备好的容器中,于18~24℃放置10天以上即可食用。

五、开展活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持之以恒。课外活动的时间必须得到保障,不能时断时续,以2课时一次,一周一次比较合适;(2)寓教育于活动中。要赋予学生自然辨证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素养,要从活动中看到学生的进步,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3)选拔一批优秀的人才,组成一个骨干组织。有了带头人,组织就有了根基,活动的开展也就相对顺利很多;(4)收集课外活动资料。要想课外活动有声有色的进行,光有口号是不行的,要充实其内容,注意收集和整理资料,方式方法可以有:从演示实验中选择;教材中只对实验原理做了说明,没有实际内容加以验证的,需要补充的实验;现象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实验;有疑问的地方需查找查阅化学参考书、期刊、杂志。

六、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总结及感想

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师生收获良多。首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疑点得到了解决、兴趣得到提高。其次,第二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变,这就解除了对学生的约束,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延伸。最后,对于那些本身就热爱探索的同学,第二课堂给他们提供了机会,为其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深入学习创造了条件。值得深思的是由于第二课堂更倾向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倾向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因此,老师也就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老师对自身要求的提高才能使课堂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实践表明:通过“第二课堂”的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到了加深,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大,学生的实际应变水平得到了提升,第二课堂使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得到了双向提高。

总之,中学化学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需要化学教师在实践中积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和创新,不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使得今后的化学课外活动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发挥其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有作用。

摘要: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激发其创新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发挥着巨大作用。农村中学教学资源匮乏,开展第二课堂不仅能弥补课堂教学不足更能促进教学相长。针对农村中学开展第二课堂困难较大的问题,本文用具体的活动案例对农村中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应遵循的原则、活动的形式选择以及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中学,化学,第二课堂

参考文献

[1]王作民.中学化学教学与科学素质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7(7).

[2]刘怀乐.中学化学教学实证与求索[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晓如.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关系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

[4]刘静.初中化学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2005.

对农村初中化学有效课堂的探究分析 第2篇

一、亲近学生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喜欢了老师才能认真听课。我认为创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是“亲近学生”。具体来说就是在课下,多和学生交流,询问学生生活,学习,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课上,严格要求,像小学老师要求他们指读,圈点勾画文中的重点,目不转睛的看老师.看黑板。做到全神贯注跟着老师的上课节奏。总之,构建一种似远非远,朦朦胧胧的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活跃课堂

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我认为化学课就是老师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一个表演过程。课堂上的主角不是老师而是学生,特别是在实验操作中,教师只能协助学生共同完成,共同经历成败,感受兴奋。比如:在氢气的密度和实验室氧气的制取中,让学生亲自操作,成功了,一起欢悦;失败了,一起叹息。上课时教师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善于辨别学生的注意力,善于解决课堂上出现的各类问题,善于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

三、灵活记忆

初中化学知识点多,涉及面广,易学难记,如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等。同学们普遍反映化学课“学得会,记不住”。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学习中改进记忆方法,加强记忆方面的训练,提高记忆效果。学习化学是需要适当的记忆的,元素符号是需要记忆的,但不等于死记硬背,需要记忆的元素符号有20多个,可以分散记忆,先记几个常见的如:氢H,氧O,碳C,氯Cl,钠Na,镁Mg,其余的以后学到了再背。但是,光是死背是不行的,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应用,在用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更牢、才能灵活运用。书写化学式时,应该依据化合价,以及数学规律来书写。在学习“水的电解”实验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对于这个实验现象同学们总是混淆,我们就用谐音“父亲”来记忆“负氢”。在学习“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我们用“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来记忆实验的操作顺序。这样就能记得清,记得牢。

四、用好导学案

导学案是将教学,学案合二为一,是师生教与学离不开的教学讲义,是老师结合自己学生学情而制作的文本资料,利用导学案开展课堂教学,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老师要精心准备:根据学生的学习的情况,制作一套精美特色的导学案,绝对反对盲目下载。

2、导学案的使用时间一定要准确合适,学案上的习题并非作业,他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过程,教师一定要调度好学生用好导学案。

3、要求学生好好保存,他可以帮助学生再现学习过程,找出学习中的薄弱之地,从而帮助自己后期复习。

五、活用多媒体

在近几周,我运用了多媒体,把“分子的运动”和“水的电解”的抽象过程,直观的展现给了学生。让他们用肉眼看见了分子原子,是在物质内部真实存在的,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因此,我认为,上化学课要灵活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呈现问题,可以把枯燥抽象的化学术语,化学变化过程,变得具体鲜活,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减轻他们的思维的负担,帮助解决问题。

六、优化知识

虽然,我从事化学才五年,但是依仗上一届的中考和名师的指导,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化学知识,有的要多讲,有的要少讲,还有的坚决不讲。在平常的新课中,决不能照本宣科地传授,这样收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认真地阅读人教版化学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多媒体制造出一套完美的新课的讲解方案,课堂讲解中还要主次分明,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张弛有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又好又快地发展。

七、加强计算

初中化学计算题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中考中化学计算只占百分之十,但是属于得分率较低的部分。初中化学计算包括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学式的计算、溶解度的计算、质量百分比浓度的计算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由于计算题的综合度比较大,在解题时或概念不清,或不能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或式量算错,或比例式列错,或在进行溶液计算时,公式记错以及数学计算本身的问题,在不同的步骤与阶段,发生不同的差错,因而使计算题得分率较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做到仔细审题,透彻理解概念,找准关系,格式规范,强化计算,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订正,要真正搞懂。要注意解题格式规范:步骤清晰,过程简捷,答案准确。解题的一般步骤为:一设(设未知数);二写(写出化学方程式中相关关系);三找(找出关系量);四列(列出算式);五求(求解结果);六答(回答解中问题)。

八、重视反思

我认为反思,就是教学中的自查报告,对教学中的成败加以归纳,虽然,我每次在上课前都精心准备教材,备学生,但在课堂上,仍会出现意料之外的事,比如在:“二氧化碳性质的操作中”有地Co2在制取中后就跳出了集气瓶,导致我的演示失败。后来,我经过很长的反思,才找到这一简单原因,还有学生把“火焰放大了”导致少量的Co2灭不掉火焰。

因此,反思能捕捉,记录教材中“突如其来,忽如而去”的闪光点,他可以帮助我积累课堂经验,完善课堂教学方法。

九、学会归纳 联系生活

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第3篇

关键词 农村初中 化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0-0013-01

在我们农村初中的化学课堂中,对于那些“喜欢”化学课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任务总能在短暂的45分钟里轻松愉快且卓有成效地完成。可是对于那些不喜欢学习,对化学也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一节课他们恹恹欲睡,似乎老师的讲授就是他们的催眠曲,一节课毫无所得。要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做一个有激情的老师,让学生爱上课堂

教师上课的过程就好比是和学生在谈心,谈心就要有一个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这种气氛就需要老师和学生的配合,因此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老师就会更加深受学生的喜欢。在这样的气氛当中,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也就会很容易的被接受。所以,作为一个农村中学的化学老师,不仅仅是为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做学生的朋友,领他们走进生活,走入化学课堂,这样,在一个平等、友好的环境中,学生就会自然进入课堂教学学习。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教材在内容上有许多有趣的实验,都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以后,自行归纳总结物质的性质、用途。例如水的净化原理,通过自制的简易的净水器,既了解了污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又掌握了净水的一般方法,更切身感受了污水带给人类的危害。不少学生还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创造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简易净水器。教材上还安排了到附近的工厂、农村去实地参观学习,参加实践活动,结合这些内容,让学生从身边的化学探究起来,使许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室里都安装了电子白板。我平时喜欢摄影,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和摄像机进行电教实验。利用摄像机镜头的变焦功能,可以把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师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真实、清晰地呈现于大屏幕电子白板上,便于学生细致观察,从而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初中化学教材中“质量守恒定律”时,运用电子白板可弥补以前的缺陷。在演示实验前,首先利用调节摄像机镜头焦距,通过“特写镜头”把实验中所要用的仪器,依次呈现于大屏幕电子白板上;同时教师讲解仪器中锥形瓶和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用途,从而又达到了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对化学实验仪器会基本操作的教学要求。

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稳定学生学习兴趣

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一时的兴趣过后,就不再对课堂专注。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巩固学生通过种种方式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时间、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精神状态适当的改变教学方式。例如:下午第一节课,在学习新知识前,可以组织进行小型的知识竞赛,如书写化学方程式接龙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书写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学生轮流上台,台下的同学给其他组的同学找毛病,补充完整,然后评选出表现出色的同学。这样的课堂虽然显得有些乱,但学生不再昏昏欲睡,不仅激活课堂气氛,复习了旧知识,而且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使学习活动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活动。

五、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农村,有着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我们农村初中化学教师除了做好课堂教学以外,还可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厂矿企业,了解金属的冶炼方法、原理和工厂“三废”的处理情况;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药、化肥的使用和排放情况;测量当地土壤的酸碱性;测量当地雨水的酸度,了解当地空气的污染程度;观察当地水源的污染情况;以班为单位开化学小晚会,在晚会上宣读自己撰写的化学小论文;讲自己编写的化学小故事;做化学的有趣实验;表演化学小魔术等等。使同学们在快乐的活动中获得化学知识、增加学生对化学的求知欲。

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探微 第4篇

一、走近学生是生成高效课堂的前提

1.让学生喜欢上化学教师。如果学生喜欢上某位教师, 那么, 这门学科的教学成绩就会明显提高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 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教师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知识的渊博方面。教师欲在学生面前树立完美的形象, 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 课堂教学有深度、广度。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好每堂课。其次, 转变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与学生平等交流、合作学习, 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2.让学生喜欢化学。化学是一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它有很多独特的魅力。学生刚学化学时常常被化学实验的各种现象所吸引, 因此,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实验让学生喜欢化学, 比如“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火”等。其次, 要注意把化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事实证明, 学生对于联系生活的知识最感兴趣, 比如, 怎样进行灭火、胃酸的治疗、水污染的防止、铁制物的防锈, 制防弹衣的原理等。如防弹衣最关键的一环是选材。根据防弹衣有硬体、软体和软硬体复合式三种类型, 目前采用的材料可分为硬质材料和软质材料两种。硬质材料有钢板、钛合金、铝合金及氧化铝防弹陶瓷等;软质材料则多为高分子聚合物, 如超高分子聚乙烯、尼龙、高强聚乙烯、芳香族聚酰胺以及无机纤维如高性能E、S、O型玻璃纤维等。近年, 又在研制仿生防弹材料, 如防弹蜘蛛丝和防弹野鸡毛及纳米复合材料等。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化学概念的教学

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 许多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 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 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 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联系生活, 从实际出发辨析概念。2.注重实验, 用实验引出概念。3.抓住关键字词, 讲清概念。4.解剖概念内容, 帮助学生理解。5.强化训练, 加强知识巩固。

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觉得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正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内容的选择。教师要学会选择, 写好计划, 有步骤地去实施。在课外, 可适时让学生做一些“绿色化学”实验、“微型”实验、家庭小实验、趣味小实验。2.实验人员的组织。演示实验大多由教师完成。科学探究实验, 大多以学生分组实验的形式进行, 任命好组长, 负责小组的管理、实验报告的填写和收发。3.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包括仪器、药品、操作、实验室设施等的安全。4.充分利用多媒体, 做一些化学演示实验。

四、在化学教学中注重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教学中将乡土资源和化学课程有机整合, 对提高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乡土课程资源与化学教学相结合的优势在于:乡土资源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如研究我校周边的莹石矿、水泥厂等的加工方法、原理, 开展“空气和水质污染的防护”、“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工作原理”、“各片区土壤酸碱性的测定方法”、“周边农村使用沼气、秸秆、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当地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地膜的科学使用”等课题调查和研究。学校和化学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化学教学资源,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五、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进入初三, 同学们首次接触化学, 要想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学好化学, 除了要重视它, 还必须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多年的教学中, 我总结出了几点学习方法。1.认清化学并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2.勤于预习, 善于听课做笔记。3.吃透课本, 联系实际, 认真听每堂课。4.重视实验, 培养兴趣。5.课后及时复习与练习。6.读化学课外读物和利用网络资源。

总之, 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学习不是只为了升学, 还在于对化学技能的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科学态度的形成。

农村化学课堂 第5篇

一、实验课题的产生

1.深入本乡实地调查,认识到农村教学改革的紧迫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种田在农村迅速普及,农民需要科学种田的知识,急需使用各种化肥、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用来提高单位面积上的作物产量。调查中了解到:以前毕业的初中生,不知道化肥、农药的性能、保管和使用方法,看不明白市售农药、化肥的配制浓度和配制方法。不认识化学肥料的分子式,不会计算常用氮、磷、钾化肥的有效成分百分含量。调查结果,给我们很大震动,坚定了实验信心,增强了化学学科教学改革的紧迫感。明确了学科教学必须适应当地农村发展的需要,面向实际教学,传授生产急需的`化学知识,为农村建设培养实用人才。

2.实验目的和措施。要振兴农村,在校的初中生,就是明天、后天的生产者和技术人才,因此,必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劳动素质,依靠学校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依靠学科教学。“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化学科的教学内容特点,在适当的章节中,强化、渗透土壤、农药化肥等农村应急的化学知识。编写具有本乡特点的乡土教材,同时要解决好实验基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措施是学校实验田与学生家庭的园田地相结合的办法。

二、实验改革的内容与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要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经济的需要,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认真执行并完成全日制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具体内容,注重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打好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同时,结合我乡生产实际强化、渗透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应急适用化学知识。

针对乡情,编写具有本乡特色的乡土教材,使基础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配合,相互渗透。

三、实验效果和我们的体会

1.实验促进了常规教学,使化学基础知识稳步提高。

几年来,学生通过田间实践劳动,看到辛勤劳动后的丰收景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明确了学习目的,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视野,促进了常规教学,使基础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2.实验培养了新型农民,学校教学真正服务于社会。

3.实验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4.学科教学改革实验体会。

农村中学高效的化学课堂从引入开始 第6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 化学课堂 引入方法

導入是化学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用时不能太多,几分钟足矣,所占地位却非常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过程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跟舞台艺术一样。好的导入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既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完成教学任务作好准备。课堂引入的方法很多,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现就如何进行课堂引入谈谈我的观点。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引入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精彩的引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有效的办法。例如,在学习《酸碱指示剂》时,化学老师就像一位魔术师,先出示一朵白色纸花,将这朵白花放进一种“水”里打湿,再放入“空瓶子”,让学生紧盯着这朵白花,观察什么奇迹出现。过一会儿,原来白色的纸花变成了红色。学生马上议论开了,纷纷猜测为什么。这时我并没有解答,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并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整节课变成学生的天地,学生从开始猜测到整节课结束,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绝大多数学生都争抢着回答我提出的各种问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好,学习效率很高。

二、用具体的实物引入

在课堂上用具体的实物引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物的展示可以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在大脑中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内容,同时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化学可以解决身边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学习《水的净化》时,我准备了两烧杯水,一杯水澄清、一杯水非常浑浊,并告诉学生其中这杯浑浊的水是校外的某一池塘的水。我首先让学生观察这两杯水,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浑浊的水让人觉得恶心;有的学生说浑浊的水太脏了,应该告诉那里的农民,不能用这种水作为饮用水;还有的同学说我们应该想办法将这种浑浊的水变澄清后再饮用等,学生对浑浊的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接着问学生“你们有没有信心将这种浑浊的水变澄清呢”,学生大声说“能”。于是我要求学生想办法将浑浊的水变澄清,通过讨论每个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整节课始终是在非常愉快的气氛中完成的,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收获丰富。

三、由故事引入

通过讲述与本节课有关的化学故事,特别是一些典故或生活实例,引起学生的思考,使他们认识到化学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住,让学生浮躁的心静下来转入本节课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有好处。比如学习《空气污染》时,我首先讲了一则故事:1952年的冬天,伦敦特别冷而阴湿,家家都烧煤取暖,由于几天没有风,气象出现特殊变化,下层气温低,上层气温高。逆温层把烟雾压在下面几天不散,引起人们呼吸困难,几千市民出现胸闷、喉痛、咳嗽等症状,年老体弱者死亡4000多人。学生听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时,都听得非常认真,从他们的眼神中我感到这则故事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由旧知识引入

课堂教学的引入可以由旧知识引入新课,具有温故知新和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搞好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讲,有以下几种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1)提问——复习法,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在复习的基础上设置障碍,引出新课题。(2)练习——综合法,通过课堂练习,复习巩固上节内容,从学生答案中找出疑点,引入新课。(3)演示——议论法,教师一边进行演示实验,一边发问,师生相互议论总结以前学过的内容,从实验得到出人意料的结论,使学生产生悬念心理。(4)检查预习法,通过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预习情况引入本节内容,巧妙地进入教学发展阶段。例如,学习“化学与生活”这一单元时,该节内容虽多,但没有难点,事前就布置预习,要求学生明确几个主要问题,上课时,通过检查预习情况,逐一讨论并充实具体内容。(5)由错误问题引入,通过展示学生错误的解题方法引入新课,让学生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对于学习新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由最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

由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引入,是增强化学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在脑子里有深刻的印象,在课堂上当老师提出来后,他们会觉得很有趣,学习积极性就容易被调动起来。比如,在学习《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时,我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喝糖水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后,我出示了三种不同的糖水,然后请学生选择你最喜欢的糖水。学生们很快做出自己的选择并说明原因,从而引入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并在实际问题中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很轻松,很快就掌握了有关的计算方法。

从这些生动的课例中我们看到,教学引入的价值主要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后继教学营造最佳学习氛围。教师备课时,一定要努力挖掘教学引入的资源,创设合理、新奇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常听常新、常见常异的趣味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在巧妙运用教学引入的同时,还要注意配合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尾,如果整个教学过程都能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求知欲望,而课堂结束之后,又能使学生余味无穷,展开丰富的联想,不断地探索新的知识,那么,教学引入也就达到了目的。

【参考文献】

[1] 实验化学(选修6)P7~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 王彦斌,绿色化学与中学化学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农村化学课堂 第7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学习心理特点,转变观念,改变方式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化学教师, 伴随着一步步走进新课程, 我不禁对自己过去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进行深深地反思:那些被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甚至被津津乐道为“改革”的种种看法和做法, 以新课程的理念加以审视, 我如坐针毡, 恍然而有所悟。要提高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 应依据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及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从而促进农村中学化学新课程的实施。

一、关注每一位学生

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当前农村初中生“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 造成了相当部分的农村初中生学习热情不高, 甚至害怕学习。这就使得课堂上积极参与者很少, 大部分是很被动地参与, 或是根本不参与。而新课程理念倡导, 课堂上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因此, 我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 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的学习进行得怎么样了?他们需要什么?如在以往分组实验时, 真正参与的只是基础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那几位学生, 其他学生由于没有真正参与, 就会造成思想开小差、神游在外, 或者是很被动地接受。久而久之, 总让他们感觉, 分组实验就是专门为那几位基础好的同学设置的, 与他们无关。针对这些情况, 在分组实验前, 我会认真地研究每一个实验, 并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自身能力, 合理地安排, 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都有“事”做, 从旁观者变为真正的参与者。从而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信任和热爱, 并由喜爱老师而热爱化学学习。

二、加强知农、爱农、重农教育

针对学生“身在农村不爱农”这种“轻农”“弃农”思想, 结合化学学科特点, 我在课堂上总会渗透一定的农业基础思想教育, 让学生认识到“农业丰收百业兴旺, 农业欠收百业遭殃”。从宏观角度看, 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 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从微观角度看, 市场经济在农村逐步深入, 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 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极为兴奋, 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 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在学校进行的学生问卷调查中, 有43%的学生表示由于家庭经济或个人基础的原因不准备读高中或中专, 有98%的学生法是极不现实的。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感到科技可兴农, 在农村大有奔头, 从而培养学生爱农、重农的情感。

三、充分相信学生能力,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21世纪的教育观就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 终身学习, 学以致用, 学会创造。学会学习是现代人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教学生学会学习, 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 成为世界性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由于历史、地域、家庭的原因, 农村学生较城市学生见识少、谈吐表达能力差、动手实验能力不强, 课堂上表现为自信心不足, 遇到问题不敢坦然表明自己的观点。因此, 在过去的教学中, 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能力, 总是怕放开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会出“乱子”。从而出现了课堂上教师包办过多, 不给学生以自由探索的空间, 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而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就是自己去发现。因此在新课改日益深化的今天, 作为农村中学化学教师的我们要抛开对农村学生的偏见,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精心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学习氛围, 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不断学会学习。

四、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了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过程, 以前一句话就能教会的知识和技能, 现在必须给学生让出三五分钟来。同样, 为了发展学生的价值观, 教师也要单独花一些时间来讲或让学生来回答, 这样一来, 课堂上很难完成知识和技能的目标。因此, 三者要相辅相成、共同作用, 才能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单单有了知识和技能, 不等于形成了智慧和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不是可以独立传授的, 而是只有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 才会有生命力。因此, 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上, 我尽可能多提供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经历来获得知识。虽然, 有时学生的这种体会可能是挫折、失败, 也可能花去学生的很多精力和时间, 但这是一个人学习、生存、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也是一个人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地经过这样的学习训练, 才有可能使农村初中毕业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

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第8篇

一、影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 教师教育观念陈旧

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大部分老师依然被传统教学思想所束缚,仍然将自己当作课堂教学的领导者,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在学习中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始终将自己作为严格、严肃的师长,只按照大纲要求的知识点一板一眼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只需要认真听讲,即使有不懂的问题,也没有机会与教师进行沟通,因此导致了一节课堂中,教师只与学生有少部分的互动或者几乎没有互动[1]。

2. 教师对课程认知有偏差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然而教师却对新课程的理念缺乏透彻的理解和深入的分析,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新课程的标准缺少一定的符合性,教师的教学技能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师缺乏教授学生培养合作能力与探究能力的意识,即使部分教师具有该意识,但由于自身能力所限,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3. 教师职业素养水平不足

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限制,农村化学教师的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都相对匮乏,学校也不重视教师的职业水平素养教育和考核,因此教师缺乏培训、接触新型教学模式的机会,教师职业素养水平低下直接造成了课堂教学较为低效的现象。

4.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教师一直处于农村初中化学课堂的主导地位,因此,整体的课堂气氛较为紧张,学生没有勇气向教师提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以及观点,久而久之,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就会有所下降。虽然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浓烈,但教师缺少对其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方式的指导,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师无法及时知道学生对的知识理解程度,缺乏相应的知识巩固措施,继续进行新课,学生无法将化学知识进行有效贯穿。长此以往,学生就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而造成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结果。

二、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

(1)增强学生信心

信心和自我鼓励是学习的动力,此教师应当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就会逐渐体会到自己探求知识的成功感,成功感便会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烈的兴趣和上进心,进而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热情,提高学习参与度。例如,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者学生的回答具有独特的见解时,教师都应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鼓励,时刻激励学生。如果学生的回答错误或者不完整,教师仍要对其进行适当表扬,以达到增强学生自信心的目的。

(2)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针对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充分发挥实验对学生的吸引作用。教师帮助学生设计、安排实验,让学生体会自己到动手学习知识的乐趣,进而就会在课堂上积极参、高度配合教师,为学生的化学知识积累下夯实的基础。

2. 设置教学情境

(1)利用情景导入新课

在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当节课堂的主要学习内容并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设置一定的导入内容。导入要做到直观化,并且需要富于启发性,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教师在讲述水的分解与合成的课堂中,要将学生引导进一种直观的状态下,告诉学生,将自己的头想象成氧原子,拳头想象成氢原子,两只拳头接触到头部(代表水分子)。教师安排学生分组(两名同学一组)思考演示水的分解过程,首先上讲台演示,两名同学两只拳头教师请两名同学两只拳头接触到头从讲台两边缓缓走向对方,走到一起时,拿开拳头,两头靠近,四只拳头靠近。演示完后鼓励其他学生,尤其是课堂上较为安静的学生进行演示,体会了解水的分解与合成过程。

(2)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根据学生具体掌握的深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加强、重组以及拓展,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开放性的教学素材,应该选用灵活的、便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法,根据具体知识为学生创建不同的教学情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3. 利用学生学习规律进行指导

(1)分层教学

由于农村学校的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环境差别较大,因此即使在同一个班级,不同的学生学习化学上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师节就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学生因材施教,实施有差异的分组分层教学模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不断进步,让学生之间相互促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一段时期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状况,按照不同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排列(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对这种分层学习的方法进行保密,以避免出现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况)。按照班级的学生人数进行分组,平均每小组5-6名学生,每个组内都含有一定的优生与差生,选择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教师对小组分层学习形式进行指导,包括培训辅导方法、检测方法以及记录方法等。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师生情感,还能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帮助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生水平的同时还帮助学优生巩固了知识,锻炼了学优生的领导能力,分层方法实施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对小组成员进行测试,并进行调整,保持方法的可行性。

(2)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农村学生在记忆学习中大多采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方式,针对农村学校学生记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以下五种克服识记困难的科学的记忆方法用以提高学习效率。(1)比较记忆法。如原子与分子,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2)网络梳理法。学生通过归纳、编组,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形成网络进行记忆。(3)谐音、口诀记忆.教师将一些枯燥的化学用语编成顺口溜让学生进行记忆。(4)规律记忆法。根据各类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推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对应元素化合价的关系,进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5)情景记忆。教师应该积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情景,并且将实验回归到课堂内容上,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记忆[3]。

4. 丰富检测模式

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对考试以及测验的重要性,测验和考试能够帮助教师具体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上的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验。课堂上应该多进行提问、讨论、习题练习等测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记忆知识。

三、实验课例对比

分别选取九年级化学五个主题中典型的课例,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实施教学的有效性测试。用检测题的形式,定量测试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数值,进行统计和分析。如下表1和表2。

从表1、表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实验班和对照班从实验前到实验后的第一次测试属于学生对实验的适应期,但已初显有效性策略中的实施效果,后四次测试则反映出实验组学生通过一个较长的训练过程整体上在学习能力和方法上,已取得明显的提高和发展,而且日趋稳定。

教师应该针对农村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针对课程标准设置具有吸引力教学活动,并且还要根据教学条件应用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积极学习,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褚红军.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

[2]许茂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7:122-123.

[3]郑爱民,陈巧平.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215-217.

[4]黄耀宗.“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02:68-69.

农村化学课堂 第9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起源于实验, 又依赖于实验。化学是初中课程的必修内容, 而化学实验室初中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能够科学有效的开展好化学实验课程是本文主演的研究内容。化学实验能够直观的让学生学习理解化学变化的过程, 对于学生的深刻理解化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山西省城镇与农村初级中学化学实验开展状况为研究对象。为了使研究对象有代表性随机抽取了山西省城镇与农村41所中学410名学生, 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回收, 回收问卷406份, 有效问卷400份, 问卷有效率为98.5%。

2. 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

问卷采用自设问卷, 调查了中学的化学实验开展的基本状况以及学校实验设施的相关内容。

(2)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状况研究方面的学术专著、报刊资料, 以及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等方面的资料, 搜集有关信息, 将与撰写本文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 得出一部分有价值的资料, 并从中提炼出与本文相关的资料作为参考。

(3) 数理统计法

研究所获得的有效问卷和收集得到的数据资料用Microsoft Excel录入, 采用SPSS17.0软件数据处理方法, 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得出山西省太原市乡镇初中化学实验课堂开展状况的有关数据, 并对数据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

三、讨论与分析

1. 城镇与农村学校实验室设施情况对比分析

有表1可以看出, 城镇化学实验设施城镇比农村设施要完备, 城镇中有72.5%的学校化学实验设备非常齐全, 并且每个学校都有独立的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的规模也非常的雄厚。而农村只有47.5%的学校实验设备非常齐全, 但是农村有52.5%的学校设备不完善。从村相对于城镇中学来说, 差距很大, 农村化学实验资源还是相对短缺。而且有的农村中学就没有化学实验室。农村还有部分学校化学实验室与物理实验室通用。

2. 城镇与农村学校教师对于实验的教授方式对比分析

在城镇与农村学校教师对于实验方式的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 在城镇中学教师对于实验的教学方式最主要的是先讲授后实验和讲授演示两种教学方式为主, 其中先讲授后实验的方式占37%, 讲授加演示为37.5%, 而农村教师讲授加演示和讲授加实验分别为28%和19.5%, 这与城镇相比, 差异很大。这说明农村教学方式可能受到实验室设备情况影响而产生的差距。纯讲授法城镇占20%, 农村为39.5%, 在一定程度上纯讲授法还是化学实验当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3. 城镇与农村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对比分析

有表3可以看出, 城镇学生认为化学实验非常重要的有41.5%, 认为重要的有29%, 认为比较重要的有22%, 而认为不重要的仅为1.5%。这说明城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认识比较深。农村认为化学实验非常重要的有30.5%, 认为重要的有26.5%, 认为比较重要的有27%, 而认为不重要的占16%。在认为化学实验不重要方面, 城镇与农村差异比较明显,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受化学实验设备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也比较高, 化学实验兴趣的高低在于学校老师的教学方式成正比。教师只有对学生兴趣培养方面比较注重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

4. 城镇与农村化学实验中实验记录对比分析

由表4可以得出, 城镇学校实验室在实验记录方面有很具体的记录有47.5%, 有但不具体的占35.5%, 没有的占17%。农村学校实验记录很具体的为17%, 有但不具体的为54%, 而没有的占29%。总的来看城镇与农村学校实验室记录方面做得不够完善, 城镇比农村实验记录较为规范。农村学校没有实验记录比重较大。造成这一原因是因为农村实验室不够完备, 教师不够重视原因引起的。

5. 城镇与农村化学实验后废弃物的处理情况对比分析

化学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体现了化学实验是否规范的重要表现。在表5可以看出, 城镇学校有专门处理的为56%, 农村为24.5%。城镇有处理但不科学的为26.5%, 农村为47.5%。在随意丢弃方面, 城市学校为17.5%, 农村学校为28%。由此可以看出, 农村学校对于实验废弃物的处理存在明显的缺陷, 这也能证明学校对于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城镇学校相对于农村来说,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但是仍有随意丢弃的现象, 所以城镇学校也应重视化学实验废弃物的处理。

6. 城镇与农村学生化学实验参与度的对比分析

化学实验参与度是体现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因此在表6我们分析得出, 城镇学校学生化学实验都参与的为38%, 大部分参与的为21%, 很少参与的为27%, 不参与的为15.5%。农村学校学生参与度的状况是, 都参与的占24%, 大部分参与的站41.5%, 很少参与的为20%, 不参与的为15.5%。城镇学校都有实验室, 而仍有学生不参与的原因经分析为学校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学生没有参与实验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试验资源, 造成学生没有参与实验。所以教师的重视程度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存在着正比关系。

四、结论

1. 城镇与农村学校化学实验课存在的问题

(1) 实验室设施不完备, 农村学校在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农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实验室, 有完善设施的不多, 还有很多实验室与其它实验室是通用的。

(2) 学校对于化学实验课不够重视, 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在课堂的教学方面城镇与农村学校都存在只教授不实验的现象。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普及, 但是还是很多教师在化学实验上课时只给学生讲授和演示, 造成了学生能说实验背实验, 在考试中会写实验, 但是动手不能独立完成实验。

(3) 学生操作不规范, 实验习惯不好。在调查当中, 有很多学生做实验时没有按照实验要求和步骤进行试验, 有的学生甚至连清洗试管都不知道如何清洗。学生能够把实验背出来, 但是一操作就各种问题。

(4) 实验准备不充分, 化学实验后的废弃物处理不当。学生在做实验之前, 准备不充分, 不知道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化学实验现象, 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做什么实验。化学实验后的废弃物没有合理处理, 随意倒入垃圾桶或者下水道, 这虽然对环境有破坏, 但是对于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没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5) 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程度不高, 对实验的热情不够。调查当中, 有很多学生是不参与实验的, 大都只是观看老师做或者同学做。学生对实验热情不高, 但也有部分同学对化学热情很高, 但是仍没有实验, 怕实验失败对自己打击, 也有的是因为时间不够。

2. 城镇与农村学校化学实验课问题的解析

(1) 农村学校对于化学实验的支出投入少, 关注度低。城镇学校对于化学实验的投入较高, 但是化学实验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 投入比重仍然很低, 对化学实验关注度与重视度都不高。

(2) 农村化学教师教学思想落后, 对学生动手化学实验不够重视, 只重视学生是否可以在考试中做书面实验。城镇学校在关注度方面也有一定问题, 也对学生化学实验关注不够。

(3) 城镇与农村学生操作仍不规范, 都是因为实验做得少, 老师演示的少, 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度低。

(4) 学生参与度不够和学生热情不高是因为学校化学设备不完善, 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不高, 教师对学生也缺少正确的引导。同时由于时间原因也限制学生的参与度, 初三学生尤为明显, 他们学业压力比较重。

(5) 学生准备不充分和废弃物处理不当是因为学生对实验的了解少, 关注度低, 没有在实验之前做专门的学习。废弃物处理不当是因为学校设施不完备, 教师的规范不认真。

五、建议与对策

1. 增加化学实验方面经费支出, 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维护, 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验条件。

2.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以学生为本, 注重学生发展。尤其农村学校应该鼓励化学老师勇于创新, 大胆实践。走出现有的落后的教学模式。

3. 合理利用实验资源, 因材施教, 分批实验。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实验资源, 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制定一套科学实效的评价体制, 这套体制能够检验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对化学认识能力。不断地培养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

5. 规范管理, 营造安全科学的学习氛围。在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 规范器材的管理, 实验室营造学习的氛围, 让学生能够在走进实验室的同时又想探究实验的想法。器材设备一定要摆放整齐, 干净, 安全。

参考文献

[1]何亚平.新课标修订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 2014.

[2]赵良彦.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D].陕西师范大学, 2014.

[3]仝燕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 2014.

[4]顾水英, 刘长员.新疆昌吉州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10, 10:50-52.

农村化学课堂 第10篇

一、转变教育观念, 认识教师的角色。

观念决定行动的方向和方式, 也就决定了行动的结果。传统的教学理念下, 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传授者”。“传授”意味着教师是“权威”, 是学生学什么, 什么时候学, 学到什么, 达到什么程度, 学得如何的“主宰”;“传授”还意味着学生的“接受”与“服从”, 这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化学教学的典型特征。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为之教, 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新课程主张“教”要服务于“学”,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化学教学的根本宗旨, 这一理念必然要求教师转变“权威”“主宰”的角色, 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角度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最恰当的角色就是“引导者”。“引导”意味着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意味着从教决定学向教服从于学转变。教师不再是传统的学科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从“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 这是化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而不是对“传授者”的否定。在教与学的关系中, 学是主要的, 还应是主动的, 在教学中不管老师教得多么辛苦, 多么呕心沥血, 如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发挥, 那么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就在于教师能转变观念, 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引导。教学不要脱离生产生活实际, 不要离开知识产生的过程, 要注意回归课本, 回归生活, 回归知识的体验过程。

二、转变教学方式,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 师生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师生关系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课堂上, 师生应当是平等的主体。化学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就是通过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来实现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的。只有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 才能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这是有效互动的基础。对学生而言, 对话意味着心灵的敞开;对教师而言, 对话意味着上课不再只是一味单向地付出, 而是双向或多向的生命活动, 是教师本身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 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基础上,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使之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初步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 产生学习化学的愿望。

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必须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因此, 只有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 (如互动式、探究式、合作式等) 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随着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 课堂教学模式也与时俱进, 进入了多样化的时代。其实模式的变化, 只是教学展现形式的变化, 不管教学方式如何变化, 其根本点都是一致的, 就是紧紧围绕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开展高效益的教学活动, 体现在课堂教学上, 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 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一堂课的评价, 不在于形式, 而在于主体性是否突出, 能否以学习目标为目标积极开展学生的主体活动, 能否从学生的形体活动、言语活动等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 如知识、方法、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因此, 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可以从多方面来实现教学目标。一堂成功的化学课应该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放变化的学习方法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和厌倦学习的心理, 使他们在不断调整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为他们以后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一定基础。尤其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发现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为有利。

三、转变学习方式,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 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要教学生学会交流, 学会合作, 学会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行为要由过去精心设计教向精心设计学转变, 由启发学生答问向启发学生发问转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在教师的带动下, 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去“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想、动耳听、动口议”, 能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来探究问题, 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要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不断地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因此我们应把传统的“教案”逐步改革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助式“学案”。“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 以老师的指导为主导,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 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并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促进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案教学”一改过去教师单纯地讲, 学生被动地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足的自学时间和空间, 真正成为认识知识、理解知识、感悟知识、体验获取知识乐趣的主人。教师也从传统的知识讲解中解放了出来,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 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 发挥最大效益。

农村化学课堂 第11篇

【关键词】薄弱 中学化学 导入 策略研究

我校地处仪征市后山区,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我们都没有办法与城区中学相比较。初三化学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他们对化学的认知水平不高,仅仅停留在与初二物理有关的实验探究上,对于化学的学习一筹莫展,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有趣的课堂导入,很有可能对于学生而言化学课就一点兴趣没有,最终对于整个初三化学教学是极为不利的。对于我们化学课堂来说,课堂的导入虽然耗时很短,但它是化学新授课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堂导入设计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下面我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农村薄弱初中化学课堂导入设计的策略研究。

一、以设疑、开展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进行化学课堂的导入

设疑,即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或者师生间相互讨论,它能够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产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急切的探究心情,在急切的探究思维的状态下接受教师的新授知识。上课伊始,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所要讲授的问题化为悬念,通过设疑的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时,我设置这样的一个悬念,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也跟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这样的设疑,学生听了后会积极展开讨论,急于想找到正确答案,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入了本节课的新授内容二氧化碳的性质。这样的课堂导入设计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以实验导入做为课堂导入的切入点,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养成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实验中会体会到许多生动、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这些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由于初三化学是一门起始学科,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初都充满了好奇之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演示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使学生在感官上体会到许多有趣的实验现象,之后自然会提出若干问题,通过实验设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实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关注课堂。

在学习了有关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方法之后,要求学生用生活中可得的试剂以及一些废弃物品来探究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制取这些气体。在讨论课上,学生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杰作:实验方案多种多样,实验用品五花八门,反应容器有医用吊瓶、雪碧瓶以及各式各样的玻璃食品罐;导气管用水笔芯、圆珠笔、细软管代替;而橡皮塞用雕刻过的橡皮、捏成小动物的橡皮泥等代替。在实验中一次性注射器、衣架、回形针、瓶盖等都成了同学们手中的实验仪器,厨房里的食醋、食用碱,装修用剩的大理石等都成了同学们实验用的药品。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以课堂化学竞赛、开辟第二课堂为切入点进行化学课堂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某些纯知识的新授课中,由于化学探究实验较少,课堂引入就显得单调枯燥,学生兴趣不高。这些课中可以采用课堂化学竞赛的方法来导入新课,比如第三章有关微粒的性质新授中,可以采用课堂知识竞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小组间相互评价打分的方式。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学习化学的乐趣。学生如果能将这种乐趣迁移到课堂的学习中去效果就更好了。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化学相关,学生经常接触又缺乏理解的问题,通过开辟第二课堂,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时时感受到生活中的化学和未来社会的化学,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学以致用,对化学学习产生强烈的向往,促使学生努力学好化学。如:让学生测定校园土地土壤的PH值,农药、化肥的应用知识竞赛等。

四、以教师的经验为切入点进行化学课堂的导入,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奇,尤其对于化学发展史上的一些有趣的历史事件比较有兴趣。了解这些有趣的历史事件对于学生学习化学有着很大的帮助。如:在学习《氧气》时,我们可以讲述拉瓦锡通过实验的方式研究空气的成分。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可以讲授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在学习《金属的冶炼》时可以讲授春秋末期钢铁冶炼的故事。凭借教师的经验讲授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更加有利于课堂教学。

随着化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农村薄弱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即课堂导入的研究逐渐被摆到议事日程上来。我们化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正在发生积极的、可喜的变化。我们将根据农村薄弱中学的现状、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多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最终学生的学习成绩肯定会有不同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肯定会变得更加显著。

如何上好农村初中化学课 第12篇

一、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

1. 分析学生的情况,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由于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普遍较弱, 往往造成学生的基础差、知识面窄。第一次学生情况分析应安排在开学上课之前, 教师可以通过与各个学科老师的交谈, 查看学生以前的单科成绩等方式, 初步了解学生的情况, 为备课和课堂教学做好准备。以后学生情况分析的时间安排上应灵活, 可以在课后、小测验后、期中检测后随时进行。通过分析, 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精心设计预案, 以适应实际需要, 使课堂教学产生最佳的效果。

2. 认真备好课, 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应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交流, 吃透教材, 确定每节课的意图、实施方法。做到确定的各个目标应小而实, 各个目标应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应多样化, 课程次序不拘泥于课本次序, 可做适当调整,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 针对初中学生的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特点, 初中化学教师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 多角度、全方位地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并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持久的兴趣。这样就能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不但是初中化学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 也是适应新课程标准并有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

学生开始学习化学时, 往往充满新鲜感和好奇, 对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充满新鲜感, 但往往只会观察现象, 而不知道怎样透过现象看本质。此时, 要利用好学生的心理特点, 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加以引导。做一些小实验, 学生们在观看有趣的化学实验时, 情绪高涨, 注意力集中, 被奇妙的化学现象所吸引, 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增强了求知欲望。然后再结合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的密切联系, 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使学生们了解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为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优化农村化学课堂教学

1. 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

在知识信息化的时代, 农村中学教育也要跟上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在化学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将不同的化学内容进行模拟, 把书本上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直观、简洁。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高密度的知识优化处理, 节省板书时间, 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增强学生的视、听、读、写功能, 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 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实验中的瞬间反应稍纵即逝, 把反应现象绘制成投影图片, 在实验之后播放, 让学生再观察模拟的实验现象。通过文字说明和给出的数据, 帮助学生进行理性分析, 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2. 加强农村化学实验教学。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农村学校硬件的限制, 一些教师习惯于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忽视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要求老师激活学生的知识积累, 分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发现规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一名农村化学教师, 要千方百计地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 提高他们实验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加强化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必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化学的主人, 不仅使他们系统地掌握“双基”, 而且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总之, 只要广大农村化学老师,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整合教育资源, 更新教学方法, 就会有效提高农村化学教学的质量, 促进化学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恒, 高岩.教育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80.92

上一篇: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分析下一篇:技能竞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