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范文

2024-06-25

西藏日报范文(精选12篇)

西藏日报 第1篇

一、研究架构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的确定

基于分析资料需要权威性, 代表性, 连续性以及易得性, 我们把研究对象限定在《西藏日报》。《西藏日报》作为西藏当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开端, 作为西藏的传统主流媒体, 选择这份报纸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本研究将报纸中所有与高校相关的报道均纳入研究范围之中, 为方便资料统计且相对具有时效性, 资料选取时间为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

2. 分析单位选定和界定

首先本研究所界定的高校研究样本涉及西藏全日制高等学校以及各类专科民办高校;其次由于西藏高校数量较少, 相关新闻报道的数量较少, 新闻报道的主题全部涉及高校以及未将高校作为报道主体的新闻全部涉及。

3. 报道分类

从收集到的高校形象的相关新闻, 根据报道角度分为:招生、就业创业、学科专业、资助、高校环境、校园文化、师生素质、学术科研、政府关注;根据消息来源分为:政府、专家/校方、教授/市民、企事业单位/大学生、记者, 媒体;根据报道立场分为:反映问题/树立典型/外界措施、态度/反映群体个性、满足受众趣味;根据语义向义分为:中立/褒义、积极形象/贬义、消极形象

4.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 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 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

二、西藏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构建西藏高校的形象

1. 样本基本情况

样本选自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 《西藏日报》中有关西藏高校的新闻报道共有112篇。

2. 关于类目的建构

本文通过三大类目考察高校形象建构, 其一是报道的内容, 主要包括以高校环境、招生、就业创业、学科专业、资助、为主的外感形象和以校园文化, 师生素质, 学术科研、政府关注为主的内在形象;其二是报道角度和语义倾向, 报道角度主要分为反映问题、树立典型、政策解读、反映个性、满足大众趣味, 语义倾向分为褒义/积极形象、贬义/消极形象、中立态度;其三, 从消息来源和版面位置分析, 消息来源包括政府、专家/校方、教授/市民、企事业单位/大学生、本报记者、其他媒体。

3. 依据对《西藏日报》关于高校的报道分析, 对样本进行的分类统计。如下所示:

(1) 对西藏高校报道内容的分析

《西藏日报》对西藏高校的报道关注点集中在就业创业的领域, 占总报道的32.14%, 对于招生的报道占16.07%, 对于高校的学科建设报道数量最少占总报道的2.68%, 在塑造人物方面, 集中在师生素质的报道中, 占6.25%。新闻报道的标题设置方面, 都比较中规中矩, 如《西藏普通高校招录工作有序开展》《藏大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即将开始》。《西藏日报》的报道中, 更多的是高校建设情况, 涉及对高校大学生的报道相对较少, 很少体现积极向上和青春活力的大学生形象。总体而言《西藏日报》中新闻报道与宣传并重, 官方色彩明显, 具有较强的舆论导向性和工作指导性, 官方活动和正面宣传, 体现官方态度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高校的形象在报道中显的比较单薄, 高校多样性并没有挖掘通透。

(2) 对高校报道角度以及具体报道内容的语义分析

《西藏日报》有关西藏高校报道角度中, 外界措施占42.86%, 主要以硬新闻为主, 例如《西藏大学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符合受众兴趣的报道占5.36%, 可见新闻的趣味性不强, 对于树立典型、政策解读, 反应问题分别占20.54%、16.96%、14.29%, 分布相对均匀, 但是问题报道和对策报道较少,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关于高校的发展的一些较为完备的有指导价值的建议和方案没有被媒体报道, 因此有关西藏高校报道的确过于单一化和模式化, 报道的松散使得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够彻底和深刻, 缺乏对问题的多维度思考, 围绕问题的深度分析和解释性报道数量极少。

(3) 版面位置和消息来源

西藏高校报道的来源涵盖的范围比较广, 消息源包括政府、专家/校方、教授/市民、企事业单位/大学生、本报记者、其他媒体。绝大部分的新闻报道由《西藏日报》记者采编, 占到总数的63.39%, 来自校方的报道占3.57%, 来自大学的占0.89%, 由此可见高校以及大学生作为消息来源虽然在报道中有相应的体现, 但是主体地位没有受到重视, 说明高校主动传播的意识不强, 若高校消息源在新闻报道时被弱化, 那么高校在新闻报道中主要配合主流媒体话语权的表达, 容易造成高校话语权缺失。

小结

高校形象好坏能反映出整个社会对学校的认同程度, 对于高校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李普曼在传播学中指出了“拟态环境”, 社会公众对于高校的了解既有真实的方面, 又存在被媒介拟态化的方面, 新闻媒介塑造的形象是高校形象的重要窗口, 本人认为《西藏日报》在涉及西藏高校的报道中, 以正面或者中立的报道为主, 集中报道校园文化建设、学科建设, 大学生就业, 创业等内容, 塑造了积极向上, 对社会负责的高校形象, 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价值观念。本人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

(1) 高校形象的构建应该以高校的实际情况为准, 媒介对于形象构建虽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点还是集中在高校的客观实际上, 因而, 最重要的是高校要从加强自身做起。首先重视本校的形象建构, 利用西藏高校的特色, 依靠特殊的地理位置, 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 重点扶持有特色的专业, 使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提高学术地位, 培养知名专家学者,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其次西藏高校要注重增强对外宣称的意识, 改变传统的对外宣传策略, 比如藏语歌曲《宁都啦》的流行, 对于西藏高校对外宣传有很好的启示。第三点, 西藏高校要做好够抗形象干扰工作, 除了正面报道外, 对于负面的影响, 要实事求是, 避免误传, 谣言产生, 充分利用资源, 积极同媒体进行交流沟通, 有效遏制媒介报道带来负面效果。

(2) 作为媒介而言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意识关注西藏高校的发展。对于西藏高校的报道与形象塑造, 关键在于大众媒介坚守客观公正地, 塑造公众形象的信念与原则, 以客观中立真实平衡等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为准绳, 媒介要做好自律和他律,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其次, 对于传媒工作者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科学精神, 主动深入了解西藏教育状况, 不断提高报道的水平和层次;最后特别要关注作为西藏高校发展的实际问题, 探求西藏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高校面临的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以此引导社会公众都来关注西藏高校, 只有这样才符合社会文明的发展规律和社会报道的规律。

参考文献

[1]魏萌.跨文化语境下高校形象片创作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 2014

[2]郭伟.高校媒介形象的构建分析与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4

[3]王鲁捷, 高小泽, 汤云刚.高校形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03:77-79

[4]尉慧靓.网络传播对高校形象塑造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12

描写西藏景色的随笔:西藏的蓝 第2篇

西藏,是雪域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邂逅相遇一次,都有种全新的莫名其妙的感受,这感受不但令人入心入脑,更多的是魂牵梦绕。

当然,让西藏得天独厚的不止是那一望无垠的蓝,还有那清澈见底江河湖泊之水的蓝,那深深的蓝,与天空的蓝一个色调,可以说是水天一色。

西藏部队工作二十多年,每逢节假日,总会拿着一本书,跑到有水的地方,坐在大树下读几本书,累了便走近水边洗洗脸洗洗手,一抹抹水滑过指间,再淌在脸上,在明媚暖阳照耀下,一身轻松,眼睛也清亮许多。

蓝,是西藏的专利,那蓝的纯情时常给人一种赏心欲目之快感,再烦闷抑郁,只要身陷其中,必定心旷神怡,忘记归途。

更多的时候,我最害怕惊扰了水的宁静。每每移步于河边,会情不自禁地放缓脚步,往日铿锵的步子不由自主地温柔很多,有时还有意识地压制住咳嗽。

你知道西藏的天有多蓝吗?这是军旅作家凌仕江写的一篇文章,他的这篇美文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也醉了多少人的心神。多少年过去了,我也深深被这篇文章弄的神魂颠覆。我也不停地问自己:西藏的天,到底有多蓝。

对于西藏,迷恋的实在太多太多。她的人民很美,牛羊很美,大地很美,云彩很美,山川很美,花草很美,树木很美,但她天的蓝、水的深蓝更美,美得惬意,美的可爱,美不胜收!

在与她相拥的八千多个日子里,不论白天还是晚上,不论春秋还是夏冬,她那蓝的天深蓝的水总那般美妙,那般纯净。怎么也恋不够,亲不够!

已经没亲眼目睹西藏的蓝了,但在眼中,依然永远那么蓝,那么美,那么独特,那么美轮美奂,那么纯净无瑕!

我热爱圣洁的西藏,热爱西藏的蓝。

《西藏天空》:西藏魂 第3篇

在见阿来之前,先去欣赏了他编剧的电影。作为一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它以复杂的情节、纠结的内心戏和厚重的命运感触动了我的内心。

这是一部反映了西藏之“魂”的电影。故事从解放前开始讲起,描述了丹增和普布40余年的经历。丹增是旧西藏世袭贵族的少爷,普布是其家奴。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两人原本相交甚好,但身份与家境的巨大悬殊,令两人在动荡的时代变迁中形成了复杂的关系。影片以他们40年的恩怨情仇为主要线索,浓缩展现了西藏沧桑巨变的一段历史。与多数商业片靠大明星、大制作、大场面来吸引人不同,《西藏天空》把所有的精气神都放在了西藏这块土地上,放在了藏地的文化密码和藏民的内心世界上。它要表现的不只是西藏美丽的自然风景,更是西藏文化的内在气韵;它探寻的不只是西藏历史的变迁,更是藏民内心变化的轨迹。

此外,与大多西藏文化纪录片不同,《西藏天空》没有把满足异域之人对于陌生西藏的猎奇心理放在首位。虽然原汁原味的西藏风俗礼仪给观众也带来了奇观的效果,但是,电影的重心不在此,而是把一个本应属于奇观的风景剖开了给观众看。这种剖析是自然的。它把西藏文化和藏民心理放在一个故事架构中展现,叙述之物和叙事结构水乳交融,不分彼此。而且,电影中虽然使用了藏语,但因为是放在一个展现藏民历史命运的故事架构中,因此藏语让观众觉得相当自然。虽然听不懂,但在这种原汁原味的语言冲击中,观众的心灵与西藏联系起来,灵魂产生触动。

在叙述过程中,导演和编剧能够以一个尽量客观的视角来拍摄,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度、解放军入藏和“文革”冲击等历史事件,反映了编剧、导演强大的功力与忠诚于艺术、历史的决心。

而且,电影能够深入藏民内心,把历史进程对它们的冲击和因此产生的纠葛最大限度反映出来,把丹增和普布之间的主仆关系、兄弟情义和“敌人”关系都展现出来,同时也描写了央金和丹增之间纠结的感情关系,这些都说明了导演和编剧对于人性、人情的把握方面达到了一个细致入微的地步。

当然,这部电影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作品的类型定位比较模糊:既有纠结动人深沉厚重的文艺片的命运感特征,也有激烈冲突曲折情节的商业片气息,而其中还有解放军进藏、带领翻身农奴做主人的主旋律电影特色。三者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部电影缺少一个清晰的类型定位。其次,电影中的一些情节经不起推敲,一段强暴戏,一段追杀戏,一段逃亡戏,每一段都是整个故事的关键情节,都应该浓墨重彩大写特写,至少交代清楚前因后果,然而却只用了寥寥几笔就给带过。尤其在追杀戏与逃亡戏这两段,是反应丹增遭遇巨变产生巨大心理落差进而引起内心无穷变化和争斗的绝好机会,可惜的是却被淡化。整部电影也正是从逃亡戏开始,显得有些凌乱。再者,电影试图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去反映农奴,解放,逃亡,“文革”及新时期等诸多变化,看起来似乎有些过载。此外,在角色表演上,主角普布的表现力稍弱,前半段还是有一些出彩的内心戏,但在电影的后半段就有些不明所以了,反而是男配角普布的表现更加抢眼一些。

瑕不掩瑜,这部电影为观众带来了一股充满高原气息的民族风,称得上是近30年来国内有关西藏题材的最好的故事片。

西藏日报 第4篇

(1) 版面分析。版面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与内容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版面在安排各类稿件时, 绝不是不顾内容、随心所欲地进行拼凑, 而是对各类稿件的内容做出确切的评价, 然后赋予它们最恰当的形式。

因此, 在版面编排中, 客观的内容和主观的认识是结合在一起的。“勿忘历史·新旧西藏对比”专栏的名称是用红底黄字标出, 标题颜色显得醒目, 大红色的背景更加突出了专栏对于读者的注意力。专栏设置在头版的位置, 突显了其内容的重要性, 而在内容过多头版不足的情况下则续到第二或第三版。

(2) 数量分析。根据所抽取的样本, 对《西藏日报》从2013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新旧西藏对比》专栏报道的新闻数量进行统计。在2013年中, 该专栏总共刊登了82篇稿件, 通讯类46篇, 占总稿件的57%, 所占比例最大;其他类稿件则是摘录的外国人笔下的旧西藏, 共18篇占总稿件的22%;图片消息12篇, 占总数量的15%;消息和评论分别是3篇, 分别占总数量的3%。

在2014年中, 该专栏总共刊登了56篇稿件, 其中通讯类43篇, 占总稿件的77%, 图片消息13篇, 占总数量的23%。相较于前一年, 相同点是通讯和图片报道仍然占很大比重, 但2014年的专栏类型比较集中, 只有两种类型的稿件。

(3) 题材分析。据统计, 关于“老农奴、机关干部、群众的忆苦思甜”部分的题材内容占到了所有内容的三分之二, 可见西藏地方群众及各界人士讲述自身经历过的历史, 更加具有说服力, 如“昔日一对穷苦‘差巴’今日体验‘钻婚’幸福”。其次, 历史上的“农奴生活及历史事件”题材, 主要以旧西藏的图片新闻报道和西藏档案馆的历史文献记载为主要内容, 图片新闻如“农奴居住在山洞中”等历史上真实拍摄的照片更能给人们带来视觉的冲击力;西藏档案馆提供的照片, 内容多为买卖农奴的文契、契约类, 如“旧西藏——农奴主之间进行农奴交换的契约”让人们直击历史留下的证据。“外国人笔下的旧西藏”题材主要是民主改革前外国人来到西藏, 记录了西藏现状,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内容真实可考, 对于西藏新旧历史的对比提供了一定的历史材料。

二、存在不足

(1) 固态式报道。在“新旧西藏对比”的所有专栏中, 基本上绝大多数都是采访过去的老农奴的故事, 而其他的题材内容不多, 类型过于单一化, 在让人看多了重复的内容后, 没有的新鲜感, 不吸引人的眼球。

从之前的数量分析中可以看出, 在《西藏日报》的专栏内容中, 大多是采访老农奴的新闻报道, 占据了所有内容的三分之二, 并且, 在内容的叙述上呈现出固态化的趋向, 描述手法上也存在重复。

(2) 内容单一化。“新旧西藏对比”专栏在采访对象上大多数是经历过民主改革的老人, 他们经历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变革, 所以, 采访对象略为单一。在内容上, 应当有所开拓和创新, 如“西藏档案馆”这一部分, 既有历史文献资料, 还可附上珍贵的历史照片, 更有说服力和看点, 不仅让人们了解历史, 也让人们了解到当时的实情。因此, 在内容的类型或其他方面有个新的视角, 从而去开拓专栏的发展视角显得尤为重要。

三、改进建议

(1) 淡化宣传意识, 从受众角度出发。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该专栏设立的最初目的就是揭示旧西藏社会制度黑暗、落后、残酷, 粉碎境外分裂势力对旧西藏的粉饰, 让人们感知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具有针对性, 符合西藏实际。但过强的宣传色彩则会让受众产生抵触心理, 拉扎斯菲尔德提出, 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会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因此, 节目要想取得好的宣传效果, 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 就要从受众出发并保持报道内容的平衡, 特别是要保持在“新”与“旧”变化原因分析的平衡、真实、客观、公正, 全面地反映现实生活, 提高媒体的公信力, 在群众中树立媒体客观、求实的形象。

(2) 注重策划包装, 丰富报道形式。“新旧西藏对比”专栏开通两年多的时间里, 报道的形式和内容较单一、缺乏典型性, 缺少吸引力, 没有深刻揭示旧西藏社会的本质;语言枯燥无味, 缺少感染力, 但每个采访对象都是不同的个体, 生活经历都不尽相同, 如何挖掘每个采访对象的独特点, 就要做好内容的策划包装工作, 丰富专栏的内容形式和报道样式。此外还要进一步拓展报道范围, 报道对象不要仅限于旧西藏被压迫的农奴差巴等, 还可以对其他领域的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以及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进行报道。要注意报道的艺术性和多样化, 增强故事性, 用优秀的作品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砥砺人。

(3) 遵循新闻规律, 创新新闻观念。“新旧西藏对比”专栏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广泛的影响力, 除了做好内容的采写编评外, 应加强遵循新闻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 创新传播的方式和内容, 拓展传播的角度, 有更加新颖的分析角度, 报道角度, 吸引人们的关注度, 提高新闻价值。加强对节目采编和制作人员的培训, 认真学习和了解有关西藏历史, 避免常识性错误, 在制作这类节目过程中, 可以请对旧西藏比较了解的专家、学者和历史档案馆的人做顾问, 提高专业化水平。创新传播方式, 丰富拓展更新颖的传播内容, 才能找到更好更新的创作方向, 才能使节目走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郑兴东, 陈仁风, 蔡雯.报纸编辑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西藏日报 第5篇

系祖国的发展

作者姓名:#### 单 位:###### 职 务:教师 撰写时间:2008年9月

西藏的稳定关系祖国的稳定,西藏的发展关系祖国的发展

【摘要】西藏是祖国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的稳定、发展事关全国稳定、发展大局,祖国是西藏发展繁荣的最有力后盾。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西藏的稳定对于国防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认清**的反动本质,不为**的伎俩和谬论所蒙蔽,坚决与分裂势力作斗争,坚决维护稳定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西藏这片古老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成为国家的主任,经济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不断提高,西藏进入历史上稳定发展的最好时期,正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更高历史起点上奋力前进。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安定、富足的生活,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坚决反对分裂,更加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努力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稳定—发展—关系

正文

一.西藏是祖国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富有团结、友爱、互助精神的伟大民族,藏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西藏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西藏人民在终于政府的正确领 到下,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事物,充分形式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力,积极投身于西藏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西藏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深刻改变了西藏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物资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水平。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任何图谋将西藏从祖国分离出去的行为,都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的发展

西藏的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开启了西藏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大门,为西藏生产力的发展清除了障碍。百万农奴在政治上翻身得解放,藏族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展开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就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实行了既不同于汉族地区又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休养生息、放开搞活、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针对西藏当时面临的严峻形势,深刻总结,系统研究西藏工作,做出了做好西藏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1989年,江泽民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研究西藏工作,为西藏工作指明了方向,实现了新时期西藏工作的转折。中央分别于1994年和2001年召开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历史任务,加大对口援藏力度,确定了扶持西藏发展的投资、财政等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为西藏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提供了有力保证,西藏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呈现出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西藏这片古老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成为国家的主任,经济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尤其是经历“一个转折点,两个里程碑”的光辉历程,西藏进入历史上稳定发展的最好时期,正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更高历史起点上奋力前进。

三.认清分裂势力的反动本质,坚决维护稳定团结

2008年3月14日,在拉萨发生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不仅给全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危害,而且也在国际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有充分证据表明,这次事件的幕后黑手是**分裂主义集团,是**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的暴力犯罪事件,在少数寺庙内部分不法僧尼充当了打砸抢烧犯罪活动的急先锋,成为破坏西藏稳定、破坏正常宗教秩序的境内外分裂主义分子的工具。

**是图谋“西藏独立”的分裂主义政治集团的总头子,是国际反华势力的忠实工具,是在西藏制造社会**的总根源,是阻碍佛教活动建立正常秩序的最大障碍。**一切活动的目的就是企图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恢复其在西藏的封建统治,进而破坏我国其他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分裂社会主义中国。**集团千方百计阻挠和破坏西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他把推动西藏现代化说成是“消灭西藏的民族特征”,把发展科学教育、繁荣文化事业诬蔑为“灭绝西藏文化”。一句话,**诋毁一切有益于西藏繁荣进步和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措施,妄图以此阻碍西藏的发展进步,把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事实可以看出,**及其分裂集团不顾事实进行造谣充当国际反华势力的忠实工具,其一是为了讨好国际反华势力,向他们邀功,从而获得更大的支持;其二,是为国际反华势力干涉我国内政提供炮弹,扰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三,是蒙蔽国际上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们,换取他们对分裂活动的同情。

事实胜于雄辩,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西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真正过上了好日子,**充当国际反华势力的工具,攻击和诽谤的各种谬论都将不攻自破,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前进的历史车轮是谁都阻挡不了的。我们要认清**的反动本质,不为**的伎俩和谬论所蒙蔽,坚决与分裂势力作斗争,努力建设平安西藏、小康西藏、和谐西藏。

四.西藏的稳定、发展事关全国稳定、发展大局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国防、对外交流的重要地点,历史上,帝国主义国家多次试图通过侵略西藏来进入中国内地,西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击碎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美梦”。

西藏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西藏的稳定对于国防和社会稳定具 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加快发展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西藏作为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具有代表性,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计划中重点支持的省区,如果西藏能继续保持稳定局面,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也必将起到模范作用。

我们的国家是伟大的国家,这伟大的国家不是天生的,她是经过勤劳、善良、伟大的中国人民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不断努力建设而成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西藏人民幸福的今天。回想旧社会,战乱不断,剥削沉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做了国家的主人,过上了好日子,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安定、富足的生活,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坚决反对分裂,坚决跟着党走。

五.祖国是西藏发展繁荣的最有力后盾

中国成立以前,旧西藏没有一寸公路,一寸铁路,更不要说飞机场。西藏和平解放,不仅给百万农奴带来了自由和温饱,让受压迫的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更给西藏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党的关心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青藏公路、川藏公路相继修通,彻底改变了西藏交通十分落后的局面,方便了西藏和祖国内地的交流。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大大方便了西藏和内地的交通和物质交流,也给西藏旅游带来了勃勃生机,西藏经济有了更快发展,西藏社会日益繁 荣。没有伟大祖国做后盾,难以想象,科技含量高、投入资金大的青藏铁路何时才能修到拉萨!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中心工作放在了经济上,并不断加大对口援藏的力度,确定了扶持西藏发展的投资、财政等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这给西藏经济的发展繁荣带来了机遇。西藏经济总量以年均近10%的增长率快速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日益富足。走在西藏任何一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你都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拉萨、日喀则、八一镇、泽当镇等中心城市更是一派繁荣景象。

世博会西藏馆西藏特色产业活动启动 第6篇

作为世博会西藏馆的支持合作企业,西藏特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将公司旗下包括以百年野生核桃油、藏油五号芥花籽油等为主的“圣鹿”品牌油脂类产品,以及以冬虫夏草、藏红花等为主的“九天圣鹿”品牌资源类产品,一一亮相,登陆上海。

晚上,在桂林公馆,来宾们体会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西藏文化盛宴——圣鹿之夜。嘉宾除了品尝到冬虫夏草、牛肝菌、羊肝菌、手掌参、松茸、人参果、百年野生核桃油、藏油五号这些西藏特色产品的美味之外,同时还享受到难得的视听体验。

西藏特色产业成长于西藏深厚的文化土壤,此次特邀的藏族青年钢琴家尼玛平措,师从中央音乐学院周广仁教授,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正式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的藏族学生,也是第一位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硕士研究生的藏族学生。在圣鹿之夜的晚宴上,他为嘉宾们奉献了精彩的钢琴演奏。

西藏日报 第7篇

神奇西藏·天堂奇珍

此次是西藏大集第二次登陆京城。在去年的“西藏 (拉萨) 商品大集”中,虫草、奶制品、牦牛肉制品、青稞产品、白酒、藏茶等西藏特色产品销售旺盛。10天累计现场销售额达1104.9万元,位列2011北京“各地商品大集”的第二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次大集以“神奇西藏·天堂奇珍”为主题,共有50余家企业参展,行业涵盖了手工业生产企业、藏香生产企业、食品生产企业、酒类生产企业、矿泉水生产企业、纺织(地毯)生产企业。旅游产品和手工艺品销售企业共七个大类、上千个品种的商品参展。

主要特色商品有:采自西藏那曲雪山上的优质冬虫夏草;来自喜马拉雅山区的藏红花;生长在林芝原始森林中的野生灵芝、松茸等林下产品;以高原独特植物青稞为原料经过精心加工、有益人体降糖降脂的青稞保健食品;畅销国内外的青稞啤酒;采自海拔5000米以上万古冰川融化的优质矿泉水;用高原野生核桃为原料现代加工技术精炼而成,有益于人的智力和身体健康的核桃油。商品大集上销售的手工编织的藏毯,是享誉世界的三大名毯之一,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用矿物颜料精心绘制的唐卡,是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艺术精品,也是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更是值得收藏爱好者垂青的投资对象;用高山多年生植物作原料原始加工方式手工制作的藏香,香味独特,畅销国内外市场;藏式木雕技艺自古闻名,制作的木雕艺术品令人惊叹;用生长在拉萨著名古寺附近高山上的植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藏本草湿巾纸,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好伴侣;还有众多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让首都的消费者目不暇接、爱不释手。

高原精品喜获青睐

12月1日,“2012北京西藏(拉萨)商品大集”正式启动,北京金源新燕莎购物中心热闹非凡,来自西藏的特色商品吸引了众多北京市民前来购物,商客络绎不绝。家住金源新燕莎附近的刘先生没有去过西藏,“听说这里有一个西藏商品大集,吃过饭我就过来了。东西不错,尤其是这些手工艺品,做工精良,特色鲜明,非常好。”刘先生说,他购买了一些青稞产品回家尝尝,如果味道不错会再来多买点儿。“这种集市的销售方式非常好,像我们没有机会去西藏的人,在足不出京的情况下,也可以品尝到来自西藏的美味。”

位于48号展位的西藏圣地新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总是宾客如云,“藏炳轩”原生态顶级食材备受欢迎,刚买到藏炳轩野生“林芝松茸”的顾客们赞叹道:终于能吃到“林芝松茸”了;买到野生金耳的顾客更是得意于买到了最好最超值的美容补品;买到藏炳轩那曲冬虫夏草的也兴奋不已“从未见过质量这么好价格如此优惠的冬虫夏草”。不到三天,藏炳轩的部分顶级食材很快就销售一空,公司又特快从西藏补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绿色纯天然的商品让首都市民足不出户就享受到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难怪每一个逛过西藏大集的消费者都竖起大拇指,衷心感叹一句:“这的东西就是好!”

完美谢幕,成果丰硕

西藏大集在消费者的恋恋不舍中落下帷幕,10天累计销售额达1205.2万元。

西藏日报 第8篇

展览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宽敞的文献大楼里, 共分“吐蕃王朝”、“金色宝藏”、“文化交流”、“雪域风情”四个单元展出。

吐蕃王朝

进入第一单元吐蕃王朝, 首先看到的是两件引人注目的历史人物鎏金铜像, 一件是吐蕃王朝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 一件是他的近臣噶尔·东赞 (汉文史书上称禄东赞) 。两尊铜像都是13至14世纪的西藏作品。松赞干布是藏族家喻户晓的古代民族英雄。公元7世纪时, 他以武力统一了西藏高原各部, 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政权——吐蕃王朝。为了巩固统治地位, 发展和提高吐蕃王朝的经济文化, 他先与当时工艺技术进步的尼泊尔联姻, 娶了墀尊公主, 后又派他的心腹大相噶尔·东赞赴长安向唐朝请婚, 噶尔·东赞聪明睿智, 经过耐心劝说, 终于在次年让唐太宗答应了他的和亲请求, 下嫁文成公主入藏。两位公主都是虔诚的佛教徒, 入藏时都带去了佛像、法器和佛教经典, 使原信奉苯教的藏民最早有机会接触到了佛教, 埋下了日后佛教在西藏萌发的种子。西藏民众对松赞干布充满了信仰和崇敬, 视他为观音菩萨化身, 佛教最早的引入者, 把墀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分别视为陪伴观音的绿度母和白度母。至今, 在民间仍流传着他们三人弘传佛法的佳话。所以今天看到的松赞干布造像, 头上缠的头巾上方, 出现代表阿弥陀佛的佛头。他双手结禅定印, 结跏趺坐于圆鼓的蒲团上, 头上梳三辫, 身穿翻领衣袍, 束腰, 面庞表情庄重慈祥。以往我们看到的松赞干布塑像多为泥塑, 大型铜制造像并不多见, 且此像以浅浮雕刻画龙纹, 衣褶清晰, 造型匀称美观, 面相稍异, 是布达拉宫典藏中的难得珍品。

至于噶尔·东赞造像, 刻画也相当逼真。它不同于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之《步辇图》上的禄东赞身躯瘦小畏缩, 此像身躯魁梧高大, 面庞安详, 缠头巾, 姿态显得十分沉稳自若。不失是另一件有特殊韵味的精品。两件造像都放在了展厅的最前沿, 让观众领略吐蕃王朝古代藏族君臣的装束和伟岸形象。

金色宝藏

这一单元, 展出的宗教文物展品十分丰富。有精美的佛像、佛教经典、唐卡、曼荼罗 (坛城) 、佛塔等等。其中反映各个时期的佛像达到46件, 是体现西藏宗教艺术的主体和精华。

大家知道, 西藏佛教的发展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前弘期时, 许多僧人赴印求法, 并迎请高僧入藏传教, 同时流行于印度的密教也就传入西藏, 这时佛像艺术受到印度风格影响。10世纪至13世纪, 西藏与印度、克什米尔、尼泊尔的僧人往来更加频繁, 西藏许多寺院里, 出现了印度帕拉王朝、克什米尔与尼泊尔的佛教文物和图像, 此次展出的佛像中, 就有8世纪前期克什米尔的释迦牟尼佛和11世纪印度帕拉王朝的弥勒佛以及尼泊尔的莲花手菩萨立像。这些佛像都是身躯纤长, 宽肩细腰, 体态柔美妖冶, 耳戴圆形大耳饰, 头冠与璎珞华丽, 装饰物多, 雍容华贵的造型, 令人赏心悦目。13世纪以后, 西藏佛教艺术日渐成熟, 佛像的民族风格出现异彩纷呈之势, 涌现大量的守护尊和守护佛法的忿怒形神祇。如大黑天、吉祥天母、大威德金刚等。这次参展作品中, 就有两尊佛像颇吸引人们的眼球, 一件是夏鲁寺提供的时轮金刚双身像;一件是罗布林卡送来的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时轮金刚双身像属守护尊, 四面, 三眼, 二十四臂, 有四足, 呈站立姿势, 拥抱着四面, 三眼, 八臂, 两足的明妃。两像每只手臂皆持有法器, 宝冠、胸饰、臂钏、飘带等处均镶有松石、玛瑙贵重宝石, 华丽异常。这尊凸显密教特点的双身像, 常人看来也许不解其意, 感觉神秘。其实按佛教的说法, 佛像中的男性象征慈悲方便, 女性象征般若智慧, 双方和合代表的是慈悲方便与般若智慧合二为一的证悟与解脱。明白了佛家所解释的寓意, 观众就会对西藏技师们独具匠心的技法创造力和佛像本身的惊艳华美赞叹不止。

另一尊罗布林卡送来的千手千眼观音像, 从送到台湾那天起, 就成了主办方的最爱, 安排在展厅最显眼的地方加以宣传。关于千手千眼观音, 藏籍《王统世系明鉴》记载说, 吐蕃时期, 松赞干布曾命令佛师修造十一面千手观音, 安置于大昭寺内。松赞干布命令制造的千手观音像, 观音两侧手中都持有法器。到了藏传佛教后弘期, 另一种千手观音像传入西藏, 手中不再持法器, 而以与愿印为主。这种千手观音像的作者叫拉克西弥 (Laksmi) , 故将此种十一面观音像称为“拉克西弥派”。罗布林卡收藏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即属后者。此像有77公分高, 三面三层的观音面上立有一忿怒尊和最上层的如来寂静相, 合起来共十一面, 像前有8个手臂, 各持宝珠, 法器, 弓、箭等物, 其他992只手臂略小, 整齐排列于身后两侧, 扇形张开, 形如光背, 每只手中各有一眼。观音菩萨的佛冠、耳饰、胸饰、腕钏、臂钏、足钏均镶满了绿松石, 光灿夺目, 工艺极为精妙细腻。菩萨所具有的千手千眼, 象征着观音的慈悲与力量, 表示她普度一切众生, 将福祉降于人间。难怪台湾观众把这尊佛像视为重点, 长时间驻足像前观赏, 不肯离去。

在佛像部分, 还要提到山南敏竹林寺送来的五尊萨迦派道果法传承祖师像也颇让人流连。这五尊鎏金铜像, 是寺中供奉的14位萨迦祖师像的一部分, 大小与真人等身, 全用铜片锤打成型, 像毘瓦巴、劄玛日巴、扎巴坚赞等人物造像, 个个打造得丰满圆润, 表情生动传神。写实而又不失夸张的艺术表象风格, 证明它们是16世纪的西藏制作的独有作品。据说, 这些祖师像从未离开寺院, 这次行经万里能随团赴台, 让台湾民众一睹他们的神采, 实属难得。

藏族卷轴画唐卡, 这次参展的共有20幅, 包括金刚亥母、四臂观音、不动明王、降魔成道、佛传图等代表作。最耀眼的是山南雅砻历史博物馆送来的四面十二臂胜乐金刚双身像, 这是一幅巨大的缂丝织品, 以藏青色为底, 用金线织成。高度达275公分, 横宽210公分。这么硕大的唐卡十分难见, 必须高高挂起, 尽量仰视方能看得清楚。画面两主尊用金线勾勒, 线条细腻清晰, 光背全部用火焰覆盖, 简约古朴。画幅右上角标有“大明永乐年施”款, 说明它是明永乐宫廷所制赠予西藏高僧的赠物。当年这件巨幅唐卡, 从北京运到西藏, 中间不知要费多少工夫, 现600年的岁月沧桑已过, 仍保存完好, 可见收藏者的良苦用心。另外还有布达拉宫收藏的一幅绢本刺绣唐卡也值得一提。画心主尊是密集金刚, 三面六臂, 三面为红、白、蓝三色, 六臂各执法器, 全身涂宝石蓝, 与后面的橙色光背形成强烈反差, 整个画面用金线勾勒得色彩协调艳丽, 主尊形象突出。从刺绣技术与配色手法推断, 它也可能是明廷所造赠于西藏寺庙的, 后转入布达拉宫收藏。

文化交流

本单元主要表现的是西藏宗教领袖与元、明、清三朝中央政权的往来关系。

13世纪, 西藏归属元王朝的主权管辖。公元1260年, 元世祖忽必烈封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为国师, 赐玉印, 命其掌管全国佛教事务。至元七年 (1270) 忽必烈接受了八思巴灌顶, 又因他创制“八思巴字”有功, 晋升他为帝师, 封大宝法王, 更赐玉印。从八思巴后, 元朝诸帝皆任命萨迦派高僧为帝师, 前后共封了14位帝师, 命管理西藏地方事务。藏传佛教萨迦派也成了元王室最倚重的教派。八思巴在藏民心目中, 是杰出的宗教领袖、政治家和学者, 备受崇敬。这次参展的八思巴玉雕像和八思巴画像唐卡还有元朝皇帝颁给帝师、国师的三方龙纽玉印, 都表明了西藏宗教领袖与元王室的君臣隶属关系和八思巴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贡献。

明朝承袭元制, 同样对西藏领袖和各教派采取怀柔政策。永乐年间 (1403-1424) , 成祖皇帝曾多次召请各派首领晋京, 颁赐印册, 敇封法王、教王、大国师等名号加以笼络。并敇令内廷铸造大量佛像, 法物赏赐给西藏僧人。这次展出刻有“大明永乐年施”款识的各种金铜佛像即属此类。宣德时期 (1426-1435) , 使节团进京朝贡的僧人增多, 规模也越来越大。宣德帝同样也不断向僧人们赠送铜像、唐卡和瓷器。青花瓷各种花纹壶碗赠出最多, 僧人爱不释手, 还有展出的大慈法王刺绣唐卡, 也为此时所赠。

清代, 西藏宗教领袖和中央关系进入更紧密时期。清廷实施“兴黄教以安众蒙古”政策, 主动与西藏发展关系。于顺治九年 (1652) 迎请五世达赖进京朝觐, 受到热情接待, 清廷对达赖待遇之隆重, 赏赐之丰远非元、明两朝可比。次年顺治帝又加派官员赶赴代噶, 赍送金册、金印, 正式册封五世达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 确立了达赖在西藏地区的政教地位。康熙五十二年 (1713) , 康熙皇帝“著照册封五世达赖之例”, 颁赐金册、金印, 又敇封了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 在格鲁派 (黄教) 中树立了另一个活佛转世系统。达赖、班禅两大宗教领袖是在清朝大力扶植下获得的权利地位, 为了表达对皇帝的忠心, 多次派员来京或亲自进京向皇帝请安谢恩, 呈进礼品贡物。这次从北京民族文化宫选出的7件展品, 计有五世达赖进献给顺治皇帝的银茶壶、六世班禅进京向乾隆皇帝祝寿进献的嘎布拉碗和铁钵、十三世达赖进京朝觐敬献的银法轮, 这些都是不同时期, 西藏领袖们敬献给清朝皇帝的贡品。

总之, 从元、明、清三朝与西藏领袖的往来接触中, 可以看出西藏与祖国的关系步步加强, 文化交流绵密, 西藏佛教艺术风格受到中原的滋润, 而藏传佛教也在丰富中原佛教的艺术技艺和信仰内容。

雪域风情

西藏高原上的雪域风情令人神往, 藏民与美丽的大自然和谐共生。藏族信仰藏传佛教, 生活里充满了欢乐、安详和宗教色彩。每个村寨旁几乎都有白塔、尼玛堆, 民房顶上飘着经幡, 室内设有经堂。老人们手持转经筒休闲地去转经, 参加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 许多节目也都与佛教有关。

为展现藏族的宗教民俗风情, 这一单元的展台上摆放了精美的佛塔、佛龛、香炉、嘎乌、沐浴瓶、转经轮、酥油灯。密宗器用有金刚铃、杵和几十种形状怪异的兽头金刚橛。此外还有寺院里作法事活动使用的海螺号、胫骨号、长号和跳神穿戴的服装面具, 这些法具都令台湾民众看后感到既陌生又新奇, 都想问个究竟。

西藏医学在中华医学宝库中独树一帜。吐蕃王朝著名医师宇妥·云丹贡布所著《四部医典》, 将藏医学理论、诊断、临床治疗和药物分为四部做了精辟论述。17世纪。五世达赖臣子第巴桑结嘉措又将此书进行校对和修订, 并延请画师依据书的内容, 绘成80幅医学唐卡挂图, 广为流传。这种以绘画方式表现深奥的医学理论和内容, 在世界并不多见。这次携来了5幅唐卡挂图参展, 其中的“人体骨骼分布图”、“医理树喻图”、“医师传承图”以图示意, 都别具特点, 令观众耳目一新。

130件组价值连城的西藏文物要在台北展出80天, 后转往南部高雄。接受下阶段展览的科学工艺博物馆馆长陈训祥先生说, 藏传佛家信徒在台湾有近百万人之众, 南部居多。这台展览移往高雄, 向南部民众展现西藏文化的丰富多彩, 让民众深入了解藏民族的宗教生活, 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世界, 博物馆非常欣慰。他相信, 观众从观赏浏览中, 会体悟到藏民族的博大胸怀, 聪明智慧和保护珍惜自己文化物力的卓见。

西藏日报 第9篇

一、研究方法与类目建构

(一) 研究方法

框架分析 (Framing Analysis) 是基于框架理论 (Framing Theory) 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受到国内外传播学者广泛重视, 近年来国内学者常用于比较研究国内外媒体在同一事件的新闻报道构架的差异性。

恩特曼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 框架一件事, 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 在报道中特别处理, 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 及处理方式的建议[1]。吉特林 (Gitlin) 把框架定义为持续不断的选择、强调和排除, 框架能够使新闻记者迅速而常规地处理大量的信息并将其包装进新闻报道里, 从而把有效的信息传递给受众[2]。就报纸而言, 报纸要表达其观点除了通过文字表现之外, 还可以通过主题设置、关键词和基调、新闻来源、照片或图表的使用等要素来表现。这些要素是微观而具体的, 但又往往是媒体宏观、固有的认知取向、思想倾向的放映, 具有一定的常规性。因此, 分析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的架构方式有助于我们细微观察隐藏在新闻事实背后的本质属性[3]。那么对于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逝世, 各国媒体有何反映, 对朝核问题的发展与解决有何直接的影响, 新闻构架是否受外交政策、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框架分析法有利于本文客观、理性地梳理与分析这些问题。

故对朝鲜领导人金正日逝世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 对《人民日报》和韩国《中央日报》的新闻报道进行横向对比分析。

(二) 类目建构

1. 样本分析:选取《人民日报》和韩国《中央日报》为研究样本。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 是中国第一大报, 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报纸能够及时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中央精神和中国政府最新政策与决定[4]。《中央日报》是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 是韩国较全面、值得信赖的新闻载体之一, 同时也是平面媒体的创新者。该报也是韩国人较爱读的报纸, 以其可靠、深入的新闻报道吸引了韩国高级知识分子和高收入读者的关注[5]。选择这两家报纸, 能够代表在中国和韩国对金正日逝世及后续报道的主流声音。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 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有利于分析比较。

2. 样本分析的要素:主题设置;关键词和基调;新闻来源;照片或图表的使用;评论。

3. 研究时段:本文的研究时段分为两个时段:一是朝鲜的全国哀悼期 (2011年12月17日到2011年12月29日) , 二是2011年12月30日至2011年1月5日, 哀悼期之后的一个星期。《人民日报》在此时段对此事件的新闻报道约有30篇, 《中央日报》约有106篇。本文从主题设置、关键词和基调、新闻来源、照片或图表的使用、评论五个方面分析《人民日报》和《中央日报》的新闻构架。

二、研究发现

(一) 《人民日报》与《中央日报》主题比较

比较两家报纸对金正日逝世报道主题可以看出, 双方的关注点完全不同。《人民日报》报道集中于中国国家领导人吊唁金正日的信息, 以及强调中朝深厚友谊的新闻报道。文章体裁多是消息体裁, 只有一篇通讯报道《中朝友谊的象征》。

从整体上看, 《人民日报》对金正日逝世并没有做专题报道, 而是做常规性报道。

而《中央日报》视金正日的领导为独裁者的专制统治, 以及质疑新上任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执政能力, 重点报道了韩国国内对金正日逝世的反应和影响,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韩国在面对金正日逝世的立场与观点。

两家报纸在报道金正日———这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颇具争议的人物逝世的新闻报道时, 报道主题截然相反。

《人民日报》主题分布

《中央日报》主题分布

对于朝鲜金正日的逝世, 中国政府的立场与态度是:对金正日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面对两国未来发展, 要传承传统友谊, 开辟崭新篇章。而韩国政府对金正日逝世的态度谨慎, 只是表示向朝鲜居民表示慰问, 将“朝鲜政权与居民分开对待”, 期待朝鲜尽早恢复稳定, 韩朝为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共同努力。中韩两国政府在对金正日逝世立场与态度上截然不同。而这两家媒体在报道金正日逝世的新闻框架上是与中韩两国政府的立场趋于一致的。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两国媒体的报道出发点还是出于两国与朝鲜的国家关系, 明显表现出了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国家外交政策的导向性。

(二) 《人民日报》与《中央日报》报道基调与关键词比较

“构架是通过使用或拒绝使用某些关键词、常用语、僵化的形象、信息源和句子, 通过某些事实和判断的聚合来强化主题”。[6]媒体在新闻报道要表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往往通过一些关键词和形容词的使用, 来表达自己的立场与观点。我们通过分析新闻报道关键词的使用情况, 可以看出媒体的新闻构架, 从而可以看出媒体所要表达的真正涵义。

1.《人民日报》关于金正日逝世报道基调与关键词

(1) 报道中国国家领导人吊唁朝鲜金正日逝世的基调与关键词

《人民日报》用“谨以无比沉痛的心情”、“向全体朝鲜人民致以最深切的哀悼和最诚挚的慰问”、“中国人民将永远与朝鲜人民站在一起”、“中朝两国的传统友谊”、“为维护朝鲜半岛和本地区的和平稳定做出积极贡献”等官方话语报道中国国家领导人吊唁金正日逝世。

在中共中央唁电中, 《人民日报》也明确使用了“社会主义”这一措辞, 为“朝鲜式社会主义”, 凸显了与资本主义的差异。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 《人民日报》的立场、态度与政府的立场是一致的, 对金正日逝世的态度表现出了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

(2) 报道朝鲜国内对金正日逝世基调和关键词

《人民日报》从朝鲜人民、朝鲜领导人以及朝鲜各界人士等多角度报道朝鲜国内吊唁金正日逝世, 多用“沉痛哀悼”、“化悲痛为力量, 战胜困难”、“永不磨灭的革命业绩”、“绝对支持和信赖”、“以生命捍卫以金正恩为首的党中央委员会”、“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战斗任务、总攻击战”。

(3) 报道联合国对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基调和关键词

《人民日报》主要引用潘基文、联大主席纳赛尔的直接引语, 主要基调为“表示慰问, 并重申将继续致力于朝鲜半岛和平与安全”, “表示哀悼, 默哀”。

2.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基调与关键词

(1) 报道韩国政府对待金正日逝世基调与关键词

对金正日的突然死亡感到震惊 (shock) , 攻其不备 (blindsided) , 采取观望 (keep a close watch) 的态度, 密切关注朝鲜未来的外交政策, 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但对金正恩所执政的朝鲜能否建设成为强盛富裕的国家表示质疑。

(2) 报道韩国民众对待金正日逝世基调与关键词

报道韩国民众对待金正日的死亡感到震惊, 却持有不同的态度, 但整体是比1994年金日成的逝世要冷静 (calm) 许多。有的民众希望金的死能够为南北朝鲜带来统一, 有的民众担心带来战争, 有的民众将金正日称之为“臭名昭著而又冷血的金正日该死” (The notorious cold-blooded leader deserved death) 。

(3) 报道朝鲜民众对待金正日逝世基调与关键词

用极度痛苦来形容朝鲜民众的精神状态, 多用图片表现。

(4) 报道金正日基调与关键词

《中央日报》对金正日的评价持否定态度, 总体评价是“独裁者, 专制者” (dictator) , 推行以“军事优先”的强国政策, 使得朝鲜现在成为“贱民核大国” (untouchable nuclear pow er) , 导致的后果让朝鲜经济崩溃并使他的民众挨饿贫穷, 对其评价为“金正日所遗留下的是残忍与压迫, 他的独裁使得朝鲜成为全世界最残暴国家之一, 生活在其中的人民没有言论自由, 没有结社的自由, 更没有检举的自由。”

(5) 报道朝鲜新任领导人金正恩基调与关键词

《中央日报》对金正恩的评价是:年轻, 无经验;对金正恩的执政能力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 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 能否建立自己的权威政权是最大的问题, 在短时间内还无法掌控朝鲜最高决策机构———国防委员会。

由于双方报道的主题完全不同, 那么意味着报道的基调与关键词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一是对金正日的政治评价。《人民日报》称之为“伟大领导者”, “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 是高度地赞扬金正日, 功大于过。对于金正日的“军事优先”的军事外交政策和坚持朝鲜核武化都未提及, 均是从正面积极的角度评价金正日个人政绩。而《中央日报》则完全是批判的口吻评价金正日, 一律用“dictator、tyrant (独裁者) ”来形容, 在2011年12月20日第五版专版题为“A tyrant who was predictably unpredictable (一位曾经喜怒无常的暴君) ”, 完全否定金正日的执政。

二是对朝鲜新任领导人金正恩的评价。《人民日报》是转引中国政府官方消息, 祝贺金正恩当选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 “相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一定会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而《中央日报》则多次表示对金正恩的执政能力表示怀疑。2011年12月20日头版头条发表题为“Can the center had around Kim Jong-un? (朝鲜能否围绕以金正恩为中心呢?) ”大大的问号对金正恩能够掌控局势表示深度怀疑。

(三) 《人民日报》与《中央日报》新闻来源比较

《人民日报》新闻来源

《人民日报》主要还是采取了官方消息, 传达中国政府的立场, 但是缺少中国民众的看法。

《中央日报》新闻来源

《中央日报》的新闻来源比较丰富, 比中国官方媒体关注要多, 可见金正日的逝世对韩国的影响至深。该报与《人民日报》不同的是, 它采访了韩国国内的民众, 采用直接引语, 报道了韩国民众对金的死持有不同的看法。引用知识分子的观点和官方的消息, 表现出了该报的立场:期待和平, 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对朝鲜的发展持观望态度, 随时准备任何突发不利的情况发生。

(四) 《人民日报》与《中央日报》新闻图片比较

《人民日报》图片使用情况

《中央日报》图片和图表使用情况

《人民日报》所采用的图片十分有限, 只有五张图片, 主要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吊唁的图片, 显示出“沉痛悼念”, 另外就是朝鲜人民参加金正日追悼会的情景。对金正日、金正恩均无图片显示。而《中央日报》采用了70张图片, 其中包含8张图表。对金正日图片的使用均以“独裁者”标明, 而选取金正恩图片的标准则是凸显金正恩的年轻和稚嫩, 还有对朝鲜人民的关注选取的是万分悲痛, 下跪痛哭的照片, 还有金的死对韩国经济的影响。因此在图片使用的情况上看, 《中央日报》是多角度呈现金正日逝世后的韩国、朝鲜的情况, 由此体现出韩国、中国、朝鲜三方关系中, 韩国对朝鲜现在、未来的状况的高度关注, 随时准备各种突发可能性。

(五) 《人民日报》与《中央日报》评论比较

在研究时段中, 《人民日报》无评论, 以消息体裁为主, 对有关金正日逝世的新闻报道是按照常规性报道, 以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口吻表示慰问与哀悼, 与官方的观点与立场保持一致。

而《中央日报》评论总计42篇之多, 设置了“金正日之后 (After Kim-II) ”专版, 请韩国国内学者、以及日本、美国、加拿大、中国的有关教授、记者、华侨等人士撰写评论, 阐述对金正日个人评价以及对金正日死后朝鲜未来的发展, 韩国应做何反应, 做了全方面地探讨。如2011年12月20日第八版评论《勿被“四大力量”鲁莽干涉》 (No rash intervention by“big four”) , 强调保持朝鲜半岛和平, 积极发挥四大国的力量, 尤其是中国、美国的力量支持。在2011年12月20日第九版的“观点” (Opinion&Perspective) 栏目中, 德国一位人权研究的博士教授发表了《有责任保护朝鲜免于饥荒之死》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in the North death to starvation) 一文, 谈到了朝鲜目前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压力, 处于贫穷状态, 文中更提到了朝鲜“糟糕”的人权问题。在2011年12月21日第八版、第九版分别发表了评论文章《引领朝鲜改革》 (leading North toward reform) 、《需要深谋远虑》 (A need for prudence) 、《在暴风眼之中》 (In the eye of the storm) 、《金正日让世界成为惊恐之地》 (Kim makes world a scary place) , 主要表达了韩国政府应时刻准备面对所有突发状况, 猜测朝鲜会袭击韩国, 以转移其政治问题;评价金正日的统治为独裁统治, 质疑金正恩的执政能力, 担心朝鲜半岛的安全与稳定。此外, 评论版块还是加设了《他者声音》 (Other view s) 栏目, 报道了日本《朝日新闻》、《产经新闻社》、美联社、中国《中国日报》对金正日逝世的观点与态度。

《中央日报》评论文章的主题和判断基调都与新闻报道相呼应, 完全一致, 和《人民日报》无评论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结论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人民日报》和《中央日报》金正日逝世报道的新闻构架, 可以看出两家报纸的新闻构架往往在各自政府立场利益下定义框架。

朝鲜金正日逝世的消息一出, 能够立即成为中韩两国政府、媒体报道关注的重点, 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朝鲜半岛局势是否稳定直接关系着中国和韩国的国家利益。对中国来说, 无论是从地缘政治、国家安全的角度去分析, 朝鲜半岛都与中国的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就地理位置而言, “朝鲜半岛是北太平洋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 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朝鲜是中国东部的邻国之一, 是中国东北的天然屏障和战略缓冲地带, 是中国重要的战略要地[7]。而朝核危机能否和平解决对中国与美国、与东北亚地区国家关系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中国对朝核问题的解决都应积极介入, 在朝鲜半岛局势的未来发展过程中, 中国都应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占据主动的地位, 也借朝核问题的解决制约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行动, 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 牵制美国“西扩”的战略部署。因此中国政府在对待金正日逝世的态度上, 强调中朝的传统友谊, 开辟外交新篇章。

《人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在对待金正日个人的评价和朝鲜目前所处的状况时, 对其报道的基调都反映了政府的立场, 高度评价了金正日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对朝鲜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采取的是常规性报道。

在朝核问题上, 韩国与中国政府都希望在六方会谈框架下和平解决朝核问题, 但是由于朝韩两国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不同, 长期处在对峙的状态。朝核危机每次爆发都直接威胁着韩国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因此韩国政府在面对朝鲜金正日逝世的态度上表现得相当谨慎, 又加上韩国总统大选在即, 李明博更要权衡国内各方立场, 谨慎处理当前与朝鲜的关系。韩国政府与美国政府保持随时联系的同时, 对朝鲜半岛未来的发展持观望的态度, 全国保持警戒的状态面对任何突发状况, 这与中国政府对待金正日逝世的态度上表现出很大不同。

《中央日报》作为韩国最大的报纸之一, 深受国内知识分子、读者喜爱, 该报从得知金正日逝世消息后, 对金正日逝世后的朝鲜现况一直是该报关注的重点。在研究时段中统计, 新闻报道共有64篇之多, 还约有42篇的主题评论, 涉及朝鲜各方面的问题以及韩国如何应对此次危机, 献计献策, 为韩国在朝鲜问题上能够更加积极主动营造舆论。该报对此事件做了深度报道、专题报道, 新闻报道的基调是与韩国政府的立场保持基本一致, 对金正日持否定的态度, 质疑新任领导人金正恩的执政能力, 直言不讳地批判金正日领导的朝鲜是专制统治的国家, 完全是从资本主义国家的角度对其进行新闻架构。

由此可知, 《人民日报》与中国政府的态度保持一致, 都是以支持、认可的新闻框架报道此事件, 而韩国《中央日报》与韩国政府态度基本保持一致, 以否定、怀疑的新闻框架报道, 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两国的国家利益不同, 也就导致两国对待朝鲜的外交政策也有本质的不同。

可见, 国家利益是在国际政治中发挥作用最持久、影响力最大的因素, 是国家对外行动行为的最基本动因[8]。而政府根据本国的国家利益制定外交政策。一国的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深受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影响, 都不同程度地遵循本国的外交政策的导向, 为本国的外交政策服务。因此在面对同一国际事件, 各国的媒体都会根据本国的外交政策导向予以报道。正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所揭示的那样, 在阶级社会里, 新闻舆论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与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密切相连的基本属性, 必然反映掌握它们的利益集团及国家机器的政治利益。任何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与控制机制相联系, 不受控制的传播者实际上是没有的[9]。

综上所述, 一国的国家媒体在报道国际新闻时, 往往是要受到国家利益、外交政策, 这种可预知的方式的影响, 影响到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报道角度、内容和主题的选择, 从而最终决定了两国媒体的新闻构架[10]。具体而言, 外交政策是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的方向标, 而政府制定的外交政策最大程度上都要受到国家利益的制约。国家利益是决定政府制定外交政策、媒体新闻构架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框架理论[EB/OL]. (2012-01-02) .http://baike.baidu.com/view/1883721.htm.

[2]Pan, Z.&Kosicki, G.M.Framing Analysis An Approach toNew Discourse[J]//王玲宁.国内新闻框架研究现状述评.中州学刊, 2009 (6) :254.

[3]金苗, 熊永新.美国25家日报要闻版伊拉克战争报道新闻构架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3 (3) :71.

[4]百度百科.人民日报[EB/OL] (.2012-05-24) .http://baike.baidu.com/view/38274.htm.

[5]百度百科.中央日报[EB/OL] (.2011-05-24) .http://baike.baidu.com/view/6068301.htm.

[6]Entman, R.M.Framing:Toward a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paradigm[J]//李希光, BradThompson, 于家娣, 包丽敏.新闻构架与国家利益——中美媒体关于中国驻南使馆被炸和学生示威报道的比较分析.国际新闻界, 2000 (1) :18.

[7][8]陈丽芬.浅析朝核问题中的中国国家利益[J].知识经济, 2010 (2) :162.

[9]刘继南, 周积华, 段鹏等.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384.

西藏日报 第10篇

国家在新世纪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构想, 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也提出在2020年和全国人民一起进入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西藏藏族农牧民占西藏总人口的多数比例, 而藏族农牧民的收入占比过低, 人均收入远远落后于西藏城镇居民收入。

作为国家特殊扶贫政策地区, 西藏的扶贫工作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规模的扩大, 并日益成为提高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如何引导国家扶贫政策和扶贫项目向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领域倾斜, 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亟待探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概况研究领域, 国内外学者有丰富的研究成果, 都阳[[1]、朱农[2]、李光明[3]、蔡昉[4]等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群体的行为概况, 大部分的研究认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未成年人数量等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但是因为依托的数据不一样, 学者们在以上方面的结论不相一致。马九杰、格桑卓玛等从转移行业、转移地区、信息渠道等方面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转移概况, 马九杰认为农村社交网络降低了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风险[5];格桑卓玛则提出了西藏劳动力转移的4个阶段和西藏独特的劳动力转移形式[6]。

1 数据来源与描述

本文使用国家社科西部项目“西藏农牧民增收问题”数据开展研究, 样本来自西藏8个县636个农户。抽样方法为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 根据抽样村庄农户家庭户数, 低于30户的村庄进行整群抽样, 超过30户的村庄首先要求调查员在村干部的协调下进行收入三等分组, 分组之后, 每组调查10户。最终共完成有效调查问卷636份 (见表1) 。

2 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迁移成本等资源禀赋特征

对西藏8县636户农户调查数据整理分析发现, 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在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迁移成本、民族文化方面有一些特点。有21%的受访者当年有外出务工, 74%的受访者为男性, 平均年龄为47.9岁, 平均受教育年限为2.3a, 94%的受访者已婚, 11%的受访者会说汉语, 15%的受访者是党员, 受访者家庭劳动力数量平均为3.15人, 家庭未成年人数量平均为1.17人, 家庭耕地面积平均为0.62hm2, 16%的受访者家庭父母健在, 受访者到县城的距离平均为51.45km (见表2) 。

2.1 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个人特征概况

年龄分布上, 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年龄分布段比较集中, 集中在30~39岁 (占外出务工总数比41.04%) 和40~49岁 (占外出务工总数比36.56%) 这2个年龄段, 其次是19~29岁 (占外出务工总数比11.19%) 和50~59岁 (占外出务工总数比9.7%) , 最少的分布于60岁以上 (占外出务工总数比1.49%) , 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年龄是一个典型的倒U形的分布。

受教育程度分布上, 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教育程度比较低, 其中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比例仅占外出务工总数的13.42%, 西藏农牧民的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平均文化水平。在对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分类分析中, 呈现出西藏农牧民外出务工的概率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势, 具有高中文化、初中文化教育程度的农牧民在同类教育程度人群中外出务工的概率最高, 分别为50%、45.45%, 文盲、小学文化教育程度的外出务工概率为14.91%、23.29%。这与大多数的研究者的研究一致。

性别分布上, 在参与调查的636人中, 女性当年外出务工有5人, 外出务工概率仅占受访女性总数的3.01%, 而男性当年外出务工的概率占到受访男性总数的27.45%。这种原因是受到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影响, 女性一般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 操持家务;婚姻分布上, 被采访的636人中仅有40人未婚, 仅占总数的6.29%, 而在当年外出务工的134人中只有8人未婚, 仅占当年外出务工总数的5.97%。

会说汉语分布上, 11%的被访者会说汉语, 其中50%比例会说汉语的选择当年外出务工。在西藏, 藏语的方言光大类就有拉萨藏语、后藏藏语 (日喀则) 、康巴藏语、安多藏语[18]等等, 即使同为藏族, 彼此很多发音也不一样, 在国家官方语言为汉语的情况下, 会说汉话, 会增加藏族农牧民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 在劳动就业市场的就业竞争力较高, 收益也更高, 汉语对藏族少数民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的务工时间、转移方式、务工行业等都会产生影响。

2.2 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家庭特征概况

家庭劳动力数量分布, 受访者家庭中劳动力数量平均为3.15人, 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家庭劳动力分布中, 占比最多是2个劳动力家庭 (占外出务工总数的45.52%) 和3个劳动力家庭 (占外出务工总数的27.61%) , 两者占据着超过73%的外出务工人数。

家庭未成年人数量分布上, , 受访者家庭中未成年人数量平均为1.17人, 从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家庭未成年人数量的分布看, 外出务工群体的家庭中有2个孩子 (占外出务工总数的35.07%) 和1个孩子 (占外出务工总数的32.09%) 的比率最高, 没有孩子的比例达到了27.61%, 而又家庭中3个或者4个孩子的比率均低于3%。

家庭耕地面积分布上, 受访者家庭耕地面积平均为0.62hm2, 西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家庭耕地面积与外出务工行为存在一定联系, 在家庭耕地面积同样的人群中, 家庭土地面积在0.33hm2以下 (占外出务工总数比率40.68%) 和0.67~1hm2之间 (占外出务工总数比率22.69%) 的外出务工的发生率比较高, 家庭耕地在1hm2以上的外出务工的发生率最低, 仅有12.6%。这可能意味着家庭耕地面积少, 外出务工倾向性高。

2.3 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迁移成本概况

到县城距离分布上, 受访者到县城的距离平均为51.45km, 有78.36%的外出务工农牧民距离县城在50km之内, 14.18%的外出务工农牧民离县城的距离在51~120km之间, 仅有7.46%的外出务工农牧民离县城的距离在300km以上。这表明, 距离县城越远, 外出务工的可能性就越小。

3 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转移特征

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转移特征主要表现在地域分布、转移行业及职业分布、就业信息渠道分布3个方面。

3.1 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转移的地域特征

按照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研究, 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3种形式即本地非农产业转移、向省内城镇转移、省外跨区转移。西藏受特殊的民族文化风俗、地理环境、家庭条件、生活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出现了跟国内外学者普遍共识不同的劳动力转移形式即当地非农产业转移、向地区内县外城镇转移、省内跨区转移3类。在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中, 县内乡外转移、地区内县外转移、省内地区外转移的数量分别为37人、52人、43人, 分别占外出务工总数的28.03%、39.39%、32.58%。

3.2 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转移的产业、行业和职业分布

虽然很多西藏藏族农牧民转移到城镇务工, 但由于自身的教育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汉语水平不高、就业技能不高等因素限制, 外出务工的藏族农牧民群体大部分从事的工作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等一些非正规部门的行业, 这些工作对技能要求较低、工资和福利待遇也相对较差, 工作环境也相对较差。根据样本数据分析发现, 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行业分布比较多的前4大行业是建筑业 (占外出务工总数的52.63%) 、打零工 (占外出务工总数的27.82%) 、牧业 (占外出务工总数的8.27%) 、制造业 (占外出务工总数的3.76%) 。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从事建筑业的比例比较高的原因, 除了受自身的资源禀赋不足之外, 还受到国家对西藏的一些特殊扶贫政策影响, 比如2008年起国家启动了西藏的危旧房改造工程。

3.3 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转移的就业信息渠道来源

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就业信息渠道由多到少依次是自发转移 (占外出务工总数的66.42%) 、亲戚朋友带动 (占外出务工总数的30.60%) 、政府或单位组织 (占外出务工总数的2.99%) 。亲戚朋友带动占外出务工总数的30.60%, 反映了农牧区社群内部的社交网络对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外出务工者在从农牧区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 主要依赖传统的地缘和血缘关系。值得关注的是政府或单位组织这个就业信息渠道竟然仅占外出务工总数的2.99%, 反映出了政府在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工作中的缺位。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的群体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的群体行为特征:

4.1 个人、家庭等禀赋特征

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年龄是一个典型的倒U形的分布;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外出务工;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教育程度比较低, 其中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比例仅占外出务工总数的13.42%, 外出务工的概率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家庭中未成年人数量较多时, 户主外出务工的可能性变小;家庭耕地面积平均为0.62hm2, 家庭耕地面积少, 外出务工倾向性高;有78.36%的外出务工农牧民距离县城在50km之内。

4.2 转移特征

外出务工的转移地区都在区内;外出务工集中在建筑业等劳动强度大的行业, 建筑业占外出务工总数的52.63%;政府或单位组织这个就业信息渠道尽然仅占外出务工总数的2.99%, 自发转移占外出务工总数的66.42%。

笔者针对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行为特征, 就西藏藏族农牧民劳动力转移政策提出几点建议:加强对教育投入, 提高农牧民的教育程度, 尤其是要强化双语教育;加强对农牧民的非农行业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牧民的就业竞争力;提高政府在农牧区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

5 讨论

本文的创新点是依托西藏8县的农户调查数据,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从资源禀赋和转移特征2个方面对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 了解该群体的群体行为特征。研究依托的数据非常具有权威性, 并且比较难得, 从微观个体角度出发, 对当前情况和今后的西藏藏族农牧民劳动力转移政策指导具有比较好的借鉴。

研究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受制于样本量的局限性, 本文依托的数据仅有636户,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章的说服力。西藏一些独特的政治经济状况和藏族特有的民族宗教文化特征很难被量化统计, 这些特征对西藏外出务工群体也有影响, 如何更好地将这些变量纳入到研究中是笔者思考的, 但受制于自身研究能力, 暂时没有考虑进去。

参考文献

[1]都阳, 朴之水.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科学, 2003 (4) .

[2]朱农.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 2002.

[3]李光明, 潘明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就业环境对维吾尔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3 (8) .

[4]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郑州:河南人出版社, 2000.

[5]马九杰, 孟凡友.城市农民工第二市场择业-关于深圳市的个案剖析[J].开放时代, 2003 (4) :106-113.

生活在西藏 第11篇

在全国很多地方办过“红星茶座”,但这次可能更有它独特的意义,因为这是一次“海拔最高的茶座”。

1999年9月27日,在拉萨的一个小餐厅里,喝着香香的酥油茶,几位藏族摄影家用不太熟练的汉语侃侃而谈……

主持人:这几年,在摄影界“西藏热”可以说是持续很久了,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大家都爱到西藏来看一看,拍点照片,而且最明显的情况就是国内的各种摄影比赛,西藏题材的照片获奖的也特别多,比例相当大。但这种“热”更多的好象还是在内地,而咱们西藏本地的摄影家却显得很平静,也比较沉默,今天我们来拉萨办这个茶座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听听西藏本地的摄影家是怎么看这股“西藏热”,在座的都是咱们土生土长的藏族摄影家,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扎西次登(西藏摄影家协会主席):上次那日松问我西藏有没有搞这个专题摄影的,比如说象北京的徐勇那样,把一个题目做深,挖进去,我想了想,西藏摄影界里面好象没有这样的人,包括我,都是什么都拍,风光也拍,风情也拍,关键原因可能是大家没有什么压力。但是象我们的“觉果”,他是新华社西藏分社的,他算是拍专题的吧,当然那是他的报道任务。我的主张就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的路子自己走,这样可能更好一点。

摄影界的“西藏热”已经热了若干年了,现在还没有降下来。这几年的全国影展上获奖和入选的关于西藏(包括甘南)的题材的照片特别多,内容雷同,就是形式上有一点不同,而且可能之前已经又淘汰很多很多了。由此,很多人也问我们,说你们本土的摄影家拍出来的作品怎么就不能获奖呢?我确实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我们生活在这里反倒没有新鲜感了,麻木了,或者说是不是我们西藏的藏族摄影家的刻苦勤奋程度还不够?可能各种原因都有,包括我们摄影协会的工作也不够得力,比较沉寂。

觉果(新华社西藏分社摄影记者):现在拍西藏有一个问题,都是蓝天、白云、雪山、喇嘛等等,基本上都还是表象上的东西,旅游观光式的,包括很多画册也都是这样。那么到底西藏应该怎么拍,应该说我们有条件深进去,介绍真实的西藏,这样我觉得就有意思了。

主持人:什么是真实的西藏?西藏本土的摄影家更有发言权。

觉果:记录西藏人民的真实的生存状态才有意义。

阿多(《西藏日报》摄影部主任):原来我也想过能不能找几个摄影记者,下去蹲他几个月,深入到山区、河谷,到老百姓生活中去。哎呀,现在我们的记者都是飘在上面呢,没有感觉,拍什么都是死死的,不活,思路上有问题。另外一点,我们很多摄影师跟外界就没什么联系,说白了点,西藏摄影界不活跃,都是自扫门前雪,西藏那么热,可跟咱们西藏本地摄影好象没什么关系。

索朗罗布(新华社西藏分社摄影记者):作为新华社的记者,当然首先是要完成任务,但说实在的,搞了10来年摄影,自己觉得能看的,自己觉得好的照片,回忆起来真是没有多少,这是我对自己的总结。那么这些年,内地把西藏炒得很热,这一点我也深深体会到了。有一种感觉,就是我们这些长期呆在西藏的人,跟内地来的摄影家的思路完全是两码事,那种对西藏产生的新鲜感神秘感,对我们来说却太平常了,感觉好象没什么意思,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们没有很强的拍摄欲望。

觉果:我们生活在西藏,骨子里都浸透着藏民族的文化,那么如果我们试着跳出这个氛围,用外来人的眼光再审视现在我们这个藏民族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也许我们就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索朗罗布:其实许多内地摄影家拍摄的西藏照片,我们也能拍,但我们没有这种意识,不太了解内地和国外的受众需要什么样的西藏照片,所以总是拍那种模式化的东西。另外,我们的参与意识也不强,展览比赛很少参加,新的信息了解的少。

阿多:现在的摄影记者摄影师都很娇气,动不动就是车子,但有些地方走不了车子,你又不愿意骑马走路,完了,你什么都拍不到。都在走车的路上拍,大家都一样。现在的关键就是要离开公路,深入进去。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文化素质的问题,都拍朝佛,有脑子的文化高的摄影者拍的就好。

阿旺洛桑(西藏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刚才谈到“西藏摄影热”,国内的很多摄影家拍摄的西藏照片,在各种影赛展览上获奖,而西藏本地的摄影家却显得比较沉默,作品少,获奖少,我觉得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思维还没有转变过来,我们平时拍的大多是成就啊建设啊,倒是马上可以用,但拿到外面就不行了。前年我在阿里拍了一张照片,参加19届,落选了,但我当时确实是用心去拍的,想超越我们过去惯用的一种方式和意识,表现一种恶劣环境下西藏人繁衍生息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开始我也有些犹豫,能不能被人接受,我最终还是投了19届,虽然落选了,但我仍然要这么拍下去,而且要更深入。

扎西次登: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要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点。我们的优势就是我们对西藏的了解要比内地人强很多,而且是土生土长,山山水水都很熟悉。当然,我们也要更新自己的观念,让自己从这个圈子里跳出来,站的更高一点,多吸收新的东西。但我也同时认为,作为本土摄影家,除了吸收新的观念外,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也要坚持,比如我们藏族摄影者拍摄的照片跟内地来西藏的摄影者拍的照片相比,还是有一种质朴的东西在里面。在技巧上、器材上我们确实无法与内地的摄影家相比,我们只能用自身的优势,质朴地表现西藏。

通过刚才大家的发言,我也有很多启发,我们西藏摄影家在拍摄上主要是缺少一种目的性,比较盲目,比较泛泛,这样下去我们就很容易失去优势,你对本土的了解和感情就不能通过你的作品表达出来,这样的作品当然就无法与那些内地来的大家们的作品相比。我今年55岁,离60岁也没多少时间了,快退休了,但身体还可以。

觉果:正是好年头。

扎西次登:我还可以下去拍片子。我是康巴人,我为什么不拍康巴人呢。阿旺洛桑是地地道道的拉萨人,我上回还跟他说呢,能不能把拉萨好好拍一拍,比如“八角街”就可以做一个很好的专题,还有传统的“甜茶馆”。

主持人:内地的很多摄影家都靠西藏出名,也挣了不少钱,得了不少利,那么咱们西藏的摄影家拍摄的照片的出路主要在哪里?

觉果:西藏摄影家不太注重也不太了解这个图片市场的问题,怎么样靠拍照片挣钱来养活摄影,好象在西藏还没有人做,有也很少,主要原因大家都还是为单位干活。

主持人:在拉萨有没有自由摄影师?

觉果:基本没有。这和环境有关,大家都有工作有工资,除非逼急了才会自己找出路。

主持人:扎西主席拍的照片的商业运作我看还是不错的,西藏地图、拉萨地图上的图片都是您拍的。

扎西次登:说实在的,在西藏搞摄影的人也不多,我就是什么都拍,可能也比别人拍得多,然后别人跟我要西藏的照片,我还都有。

主持人:我看您可以建一个自己的西藏图片库了,这样就可以更加规范地把图片推向市场。

扎西次登:还没有这么想过,我们的市场意识还比较淡。

觉果:照片首先要由观众和市场认可。

主持人:西藏的摄影家与内地还有国外的摄影家接触多不多?

扎西次登:说实在的,我们和广东摄影家来往的比较多,国外的不多。

觉果:你们《大众摄影》上登过一张外国摄影师拍的一张照片,拍的是一个小女孩儿,象天使一样,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西藏记忆 第12篇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对西藏有了一种特殊的向往。

好像是在很小的时候, 懵懂无知未经世事的我, 对人生有一个伟大的计划———去流浪。我的流浪, 是独自一人, 背着简单的行囊, 带着吉他, 书和纸笔, 跋山涉水, 浪迹天涯。带吉他, 是以为只有这样才像一个真正的流浪艺术家, 带上书, 是让自己无论何时都不觉得寂寞, 而纸笔, 是为了随时记下路途中的感受。就像传说中的剑客侠女总是带着宝剑古琴好酒闯荡江湖一样。但那时候, 并不知道这世界将会有mp3和电脑来改变音乐和写字的方式。

年轻而高傲的心, 拒绝去想流浪过程中需要的衣食住行从哪里来———这是多么俗气的问题啊!仿佛肩上背着的是一个童话故事里有魔法的背包———只需要有一个硬币, 每天早上就会长出很多的钱来。不要笑我, 我敢说, 每个人在年少的时候, 都做过这样天真的梦。

在儿时, 这样的流浪并没有确切的方向, 只是想离开家乡, 离开父母的怀抱, 到广阔的天空自由去飞翔而已。到了十几岁, 知道了西藏这个地方, 立刻将它当作了目标, 或许是以为它的神秘, 圣洁, 绝世而独立的美, 最适合作为流浪的理想。

然后渐渐长大, 求学, 毕业, 上班, 体味人情世故, 经历生离死别,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流浪天涯的梦渐渐淡了, 一直没有学会弹吉他, 但西藏却仍然是我无法抗拒的诱惑。世界很大, 未来很长, 内心却很迷茫, 总是觉得在那个遥远的地方, 有一种神秘而巨大的力量在召唤我的灵魂, 唯有站在那片天空下, 我才能找回自己。仿佛是前世注定的缘分, 要在今生来了却。这段时间读了很多关于那片美丽高原的游记和小说, 每看过一本, 我都会对自己重复一次:无论如何, 我一定要去西藏, 而且要在年轻的时候。

刚上班的时候, 工资很低, 只够养活自己。这时的我已经知道, 浪漫的梦想, 必须用现实的方式来实现。要到达那个雪山环抱的地方, 独自一人背着背包走路去是不可能的了, 当初觉得俗气的问题, 越来越具体。青藏铁路还未贯通, 川藏公路常常遭遇塌方、泥石流, 飞机倒是又快又安全, 可是机票那么贵……我开始发愁, 到什么时候才能攒够去西藏的路费啊!尽管如此, 内心依然坚定。我不愿参加“xx几日游”那样的旅行团, 那样的走马观花没有意义, 我要去了, 就要住下来, 静心感受, 才对得起我久远的期待。

在经历了漫长的期盼等待之后, 梦想终于可以成真了, 而且居然不必担心路费的问题。我真如天上掉馅饼一般雀跃, 然后小心自己的健康, 生怕小小的感冒, 会变成大大的拦路虎。

2002年的10月, 我登上了飞往拉萨的飞机。

日光城

终于到了这片神秘的土地, 终于看到了这片蓝得不可思议的天空!

成都的天空终年灰暗阴沉, 高楼重重叠叠, 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近两小时的航程结束之后,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 但巨大的反差仍然震撼了我。一下飞机, 我就被眼前的一切迷住了, 无法抑制心中的狂喜和激动。

从贡嘎机场到拉萨市区, 还有一百公里的路程。坐在民航班车上, 沿着雅鲁藏布江逆流而上, 看着窗外掠过的天空, 群山, 牦牛, 羊群, 寺庙, 藏族民居, 一切对于我都是新奇的发现, 我的语言极度匮乏, 只能不停说“太美了, 太美了!”

一路上的山坡几乎没有绿色植物, 大片大片的灰色和黄褐色, 山顶的积雪反射着太阳的光芒。山的背景, 就是高远清明的天空, 那样纯净的蓝色, 没有一点杂质, 令人心醉, 令人心动, 令人神往。飘着的云朵, 也如雪白的柔絮, 轻柔, 灵动, 而内地的白云, 是沉重而凝滞的。那阳光, 也灿烂得一览无余, 不修饰, 不遮掩, 不羞涩, 如同毫无心机的孩子笑脸。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要把拉萨称为“日光城”了。阳光直晒, 但并不觉得热, 因为气温不高, 风也很大。

班车进入市区, 路过纪念碑, 从布达拉宫脚下的广场经过, 抬头望去, 布达拉宫气势恢宏, 壮丽庄严。建在山顶, 也仿佛建在云端, 雪白与大红两种颜色交相辉映, 让人于仰望之间, 顿生谦卑。晚上住宿的招待所, 就在布达拉宫山脚下。

下飞机后一直很兴奋, 也没什么不适的感觉, 自以为身体很好, 一点反应也没有, 回到招待所以后, 才慢慢感觉到头昏头痛, 胸闷, 呼吸困难, 不敢再动, 安静躺在床上, 喝一种叫做“红景天”的抗高原反应口服液。

黄昏, 灿烂的阳光消失了以后, 气温立刻降下来, 白天有十几度, 晚上只有零度甚至以下, 温差很大。剧烈的风吹得白杨树哗哗乱响, 听得到远处山间的风在呼啸。自来水管放出来的水也冰冷刺骨, 不过是十月, 就像内地的寒冬一样。

不知是太兴奋还是高原反应的原因, 夜里睡不着觉。我裹着被子, 躺在床上静静想, 这个做了多年的梦, 居然真的成真了吗?———是的, 我现在就在我的梦里, 就在这个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因为气候干燥, 嘴唇喉咙都很干, 我不停喝水。听说很多初进高原的人因为缺氧就会睡过去醒不来。我想我不会那样的吧, 还没有好好感受西藏的美呢!不过, 若能在这远离俗世的地方, 如此安静的离开, 也未尝不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八廓街

早晨醒来, 仍然觉得很冷, 反应也没什么了。继续躺了一会儿, 天空由深蓝转为亮蓝, 阳光在刹那间就照耀起来, 每一个角落都变得明亮温暖, 让人心情愉悦。

中午去逛八廓街, 看大昭寺。

游客很多, 来自世界各地。八廓街上, 店铺林立, 临街的房子几乎全是商店, 流动的货摊超过千家, 经营着各式各样的宗教器具、民族服饰、旅行商品、工艺饰品, 以及传统的唐卡绘画和手工藏毯, 还有从印度和尼泊尔远道而来的各种商品, 琳琅满目, 让人看花了眼睛。做生意的有藏族人, 也有相当部分的汉族和维族人, 开放的西藏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同伴告诉我, 在这里买东西, 要特别注意, 如果老板是精明而又耿直的康巴藏族, 千万不要随便讨价还价, 如果还了价又不买, 他们是很容易被激怒的。但如果老板是汉族人, 就可以放松一些, 他们是比较豁达的。

真希望所有这些漂亮的东西都能带回去, 但也知道这是奢望。我流连在八廓街, 直到逛到腿软, 才挑了几样小东西留作纪念。特别中意的是一条银链子, 坠子上刻着一个男人, 手足都被捆绑, 表情狰狞, 双眼紧闭, 张大嘴巴似乎是在呐喊, 痛苦和绝望明明白白写在脸上, 我看着他, 怪异和神秘的感觉浸入心底, 仿佛心灵深处有什么东西被轻轻触动, 令我无法将他放下。老板说这是一个印度神, 我不了解印度的宗教, 不知道这个神因为什么而如此悲伤痛苦, 他的身体被永久束缚, 灵魂却无时不在渴望自由。让我想起希腊神话里我最钟爱的神———光明之子普罗米修斯, 他为了将火种带给人类而遭受磨难, 被宙斯用永远无法挣脱的铁链缚在高加索山陡峭的悬崖上, 永远无法入睡, 疲惫的双膝无法弯曲, 胸口钉着金刚石的钉子, 猎鹰每天啄食着他的肝脏, 吃掉多少就长出多少, 最痛苦的莫过于还要让他眼睁睁看着他所创造并热爱的人类被灾难、瘟疫、疾病、战乱纠缠而自己却无力解救。现在, 我宁愿相信这个神像就是普罗米修斯———勇敢、坚强、博爱、无私的象征。而这个被束缚的神, 价格居然很便宜, 不能不说是他的一种悲哀。

八廓街是围绕在大昭寺周围的一大片街区, 是拉萨主要的转经道之一。逛八廓街的常识之一是必须围绕着大昭寺顺时针旋转, 即使是初来此地, 也会情不自禁随着庞大的人流顺时针逛街。如果走反了, 不但行路困难, 还总有生气的藏族老人打着手势让你往回走。大昭寺的门前, 巨型香炉桑烟缭绕, 聚集着许多的信徒在叩拜和诵经, 却并不显得拥挤和吵闹。从早到晚都有无数朝圣者摇着转经筒匆匆走着, 也随处都可以看到从远方来到圣城朝圣的信徒, 他们的衣衫层叠褴褛, 叩着等身长头, 一跪一匍匐, 粗糙紫红的脸上布满尘土, 也写满虔诚。他们用前半生长大, 劳作, 积攒很少的钱, 然后用后半生来走这漫长的朝圣之路, 有许多人都在途中死去, 活着的人仍然不改痴迷, 仍然在风雪、严寒、缺氧、饥饿、疼痛和孤独中用膝盖前行。

我是个无神论者, 习惯用科学和理智的方式思考问题, 我不知道, 是什么样的信仰能够让人安心这样的人生?在他们的心里, 应当是波澜不惊的宁静, 眼前就是凡尘俗世, 身边人来人往, 却如处于无人之境, 他们的唯一沟通对象是超越凡俗的神, 或活佛, 一生的跋涉不过是希望在生命的尽头亲眼看到活佛居住的宫殿, 将所余财富全部奉献, 然后将灵魂永久地栖居于此, 安息, 也是永生。心中有梦想, 所以不辛苦, 不反复, 不孤独, 不伤悲, 才能拥有如此丰富满足而又充满智慧的人生。而我们, 这些自以为是的凡夫俗子, 在高科技、现代化的光环下苦苦奔波, 苦苦追寻, 最终, 得到了什么?

忽然觉得, 这片高原, 这个城市, 这座宫殿, 这些人们, 是不应该被打扰的, 可是, 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游客, 包括我, 都站在他们朝圣路的终点, 用好奇的旁观者的眼光, 打扰着他们的安详。

下午, 独自坐在广场边的柳树下, 车匆忙而去, 人悠然而来, 天空是无边无际的蓝, 远山顶上的积雪反射着耀眼的阳光, 呼吸着新鲜而洁净的空气, 一切都是如此真实可以触摸的美丽, 我却坐在街边的石地上无端地开始哭泣, 泪落在手上是刺骨的冰凉, 这一刻的悲伤深入骨髓。在这个梦里来了千百回的陌生城市, 我只是一个孤独流浪的异乡女子, 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来安慰自己。自爱我的人离去之后, 很多时候, 快乐都是如此困难。

有时候想想, 我千里迢迢来到这里, 究竟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圆自己多年的梦想吗?还是为了洗去一路风尘满心疲惫?或是给自己的人生找寻一个坐标?

我又问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 在这段生命里, 到底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什么才是值得你去苦苦追寻的?

我无法回答自己。

拉萨的阳光, 拉萨的蓝天, 拉萨的雪山, 数千年来你们阅尽世间沧桑, 那么可能回答我的问题, 解脱我的困惑?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修建在红山之巅, 是青藏高原上的明珠和标志, 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 集宫殿、寺院、城堡于一体的建筑奇迹, 背景就是蓝天白云和远远近近的雪山, 这样的气势, 令芸芸众生必得仰视。无论从那一个角度看, 她都是完美的;无论是什么人来看, 都只有赞叹。

广场上, 随处可见前来朝拜的信徒, 有的席地而坐, 向着宫殿的方向, 手里不停摇着转经筒, 口里念着我不懂的经文;有的在虔诚地叩拜, 他们的叩拜是几乎是一种仪式:跪下去, 叩头, 全身匍匐贴在地上, 额头碰着石砖, 再起来, 合十, 念经, 再跪下去……反反复复, 无休无止。他们大都衣袍肮脏, 灰尘满面, 却表情肃穆, 眼神专一。

我久久注视着他们没有喜怒哀乐的脸, 注视着那被无数人的膝盖和身体磨得光滑无比的石砖地, 再一次地, 被他们深深感动。我无法想像, 在他们风尘仆仆的外表下面, 藏着的究竟是与世隔绝的平静, 还是如飞蛾扑火般决绝的激情?我也无法体会, 在他们经过了千里霜雪与饥寒的并不很强壮的身体里面, 是一颗什么样的灵魂在支撑着, 让他们可以漠视漂泊的困苦, 而执着地超越一切不可能, 来到这神圣的地方。待到历尽千辛万苦, 终于得偿所愿, 在这金殿之前, 他们甚至不敢仰视, 只能用最谦卑的方式, 来表达自己的卑微与渺小。

从一个很老的藏族女人身旁经过, 毫无预兆的, 她突然对我用力吐了一口唾沫, 非常生气的表情, 嘴里快速地咕噜着我听不懂的藏语, 听起来像是咒骂。我很吃惊, 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让她如此愤怒。一个路人拉过不知所措的我, 告诉我她生气是因为我在她正对着宫殿念经的时候走过她前面, 是对佛的大不敬。我赶紧说着“对不起, 对不起, 我不知道……”也不管她是否能听懂, 仓皇而逃, 更不敢当着她的面去擦鞋上的唾沫。

布达拉宫里珍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工艺品, 都堪称稀世珍宝, 令人眼花缭乱, 叹为观止。但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大殿里如小山一样的酥油灯, 一排排, 一层层, 金碧辉煌, 夺目地燃烧着。喇嘛说, 自布达拉宫建成至今, 数千年来, 这些酥油灯从未熄灭过, 所用的酥油全部是信徒自愿供奉的。在这高原的阳光下, 一滴水不值一提, 但正是这无数滴水汇聚成了雅鲁藏布江, 也汇聚成了历史的长河!也正是无数虔诚膜拜的信徒, 才造就了今日这无与伦比的布达拉宫啊!

下江南

林芝, 藏语意为“太阳的宝座”, 平均海拔仅3000米, 距拉萨400多公里, 5个多小时车程。

川藏公路沿线, 美丽的拉萨河、尼洋河风光, 让人心醉神驰。米拉山是这两条河的分水岭, 也是拉萨和林芝的分界线, 海拔5000多米, 终年积雪。在山口, 车停了一下, 我忍着胸口的憋闷下了车, 视线里除了雪山, 就是风中猎猎作响的经幡, 和一座刻着“雪域之舟”的高原牦牛石雕像, 矗立在山口的最高处, 这是米拉山的唯一标志性建筑。我张开双手, 闭上眼睛, 呼吸着稀薄的氧气, 四周空旷, 寂静无声, 心灵顿时沉静, 尘世烦恼烟消云散。不过几分钟, 就觉得冷得受不了, 呼吸困难, 赶紧回到车上, 安静不动。

过了米拉山, 海拔渐渐走低, 进入林芝地区以后, 山不再是光秃秃的, 开始有了植被。蕨类, 低矮的灌木类, 逐渐增多, 后来就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林芝海拔较低, 气候温暖湿润, 生态保存完好, 风景秀丽宜人, 在粗犷的高原上实属罕见, 有“西藏江南”、“天然氧吧”、“自然的基因库”等种种美誉。

这一路青山绿水, 杨柳成荫, 尼洋河更显清澈碧绿, 真如同是到了婉约秀美的江南小镇。只有随处可见的藏式院落和游牧藏民的大帐篷, 嬉笑打闹的藏族小孩, 在提醒我这里仍然是天之涯的高原。

牦牛、羊、马、猪、鸡这些牲畜都是自由放养, 不时有成群的牛羊在公路上悠然自得地散步, 甚至有巨大的牦牛躺在路中央睡觉, 鸣笛也作用不大, 只能耐心等它们懒洋洋让出路来。偶尔也有惊险发生, 突然从路边蹿出一头牛或猪, 一个紧急刹车, 司机和乘客都要吓出冷汗来。司机师傅说, 川藏公路上除了雪崩、滑坡、泥石流外, 也有很多事故就是这样发生的。这里的猪最为奇特, 成天在外面乱跑, 完全不是终日在猪圈里吃了睡、睡了吃的肥胖懒惰模样, 所以长得特别健硕、精神。常常看到猪们三五成群, 无忧无虑, 带着小猪宝宝在这美丽的大自然里闲逛, 我总是忍俊不禁, 这真是天下最幸福快乐的猪了!或许正是因为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这里才能有如此完整的生态环境吧。本来么, 众生皆平等, 凭什么要把人家关起来呢?

也时常看到有朝圣而去的藏民, 或单独或结伴或举家前往, 背着简单的生活用品, 徒步行走, 风餐露宿。真不知道那高高的雪山他们要如何去翻越?

黄昏时分, 终于到了此行的终点———八一镇, 林芝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说是一个镇, 规模却比一个县还大, 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各项功能齐全, 商业兴旺发达, 只是人不多, 但这正是我希望的。

住的地方, 美得像梦境一样。一路行来, 似乎只有林芝的山是长树的, 到了这里, 已然是林区了。天空已不是天空, 而是湛蓝无边的湖水, 云朵也已不是云朵, 而是湖面游走追逐的天鹅群, 高山群立, 连绵起伏, 树木郁郁, 如绿浪汹涌, 山顶终年积雪, 云雾缭绕, 山下河流蜿蜒, 阡陌交通, 居然还有农田、果园, 实在叫人惊喜。在这里, “一山而有春秋之色兼冬夏之景, 一目可收江南之秀与极地之威, 层层大山如怒涛接天, 高山湖泊又静如处子, 莽莽冰川似千军万马, 原始森林犹深不可测, 大峡深谷鬼斧神工”, 还有那古老的宗教和奇异的民俗, 成就了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

而我, 也将要在这个远离世俗喧嚣的角落, 安放下疲惫劳顿的身体, 用雪山湖水洗涤浮躁的心灵, 也将在这里, 继续我的梦之旅程。

雪里的梦

进藏十数日, 一直天气晴朗, 也适合出游。他们说, 往年的这个时候早已经下雪了。我心里一直在盼望着下雪。还记得那在薄薄的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的情景, 已经可以追溯到久远的童年了。如今的冬天, 越来越温暖, 我们地处四川盆地的中央, 雪已是稀罕的东西, 偶尔天气预报说有“雨夹雪”, 小得几乎看不清形状的雪花, 还在半空中就已经融化成水, 除了一点寒意, 就什么也没有了。这许多天里, 虽然眼里是数不尽的雪山, 却还是太远, 始终未见到雪花在眼前飘洒, 何况这高原的雪, 下起来想必也是非同寻常。

这天早晨醒来, 意外地发现窗前的书桌上没有铺满往日的阳光, 心里一阵欢喜———难道雪来了?急急开门看天, 头顶的大镜子已经只有浅浅的蓝色, 灰色的云块在风中奔跑, 相遇, 又分离。对面的群山, 平日里清晰可见积雪的山顶也消失在云雾里, 气温很低, 风也大, 寒气逼人, 让还未加衣的我不敢在阳台上久留。他们说那烟雾笼罩的地方正在下着大雪呢, 只是太高太远, 目力所及是看不到雪花飞扬的。远远的天空依然晴朗, 阳光温暖白云轻柔, 似是另一个世界。

临近中午, 雪下到了山下。这真是不折不扣的雪花, 绝没有雨的掺杂, 浩浩荡荡, 纷纷扬扬, 铺天盖地, 飘然而下, 落在手里也并不化, 晶莹透明的六边形状, 真如花瓣一般, 煞是美丽。没多少时候, 地面已经铺上一层洁白的地毯。房前的草地上, 开始还露出些枯黄的草茎, 渐渐也看不到了。我迫不及待下了楼, 在雪地里奔跑起来, 听脚下沙沙的声音, 快乐从心底升起, 让我忍不住想要大声呼喊。回头看见自己清晰的两行脚印, 突发奇想, 顺着脚印一步一步踩回去, 可是已不能了, 不但破坏了先前的痕迹, 而且全都变得杂乱无章。我停下来, 坐在树下, 看到纷飞的大雪抹平了所有的脚印, 就像不曾有人从上面走过。

突然彻悟, 这世间的事莫不如此, 走过的路已不能回头, 后悔只能使所有的事变得更混乱。生活, 永远不能从头来过, 无论是悲伤还是快乐, 只有时间, 能让一切痕迹淡化, 然后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 可是并未消失。人生或许有很多种可能, 但, 路只有一条。所以, 善待自己的选择吧, 只有这样才不会在懊悔里度过余生。

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没有污染, 雪也果然是最干净的, 化成水都有甜甜的味道。难怪黛玉最爱用陈年的雪水泡茶, 还真是有道理的。

黄昏时分, 雪停了, 整个世界已然变成了一个美丽的童话, 又仿佛凝固在了一个洁白的梦境里。这是一个安静的梦, 没有喧闹, 没有追逐, 甚至, 连飞鸟的痕迹都没有, 天地一片苍茫, 唯有雪山默默。站在雪地中央, 看不清来时的路, 两行脚印已被雪掩盖。忽然想起泰戈尔的诗句: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 而我已飞过。早已熟知的句子, 在此时却又读到它不同的意义。

大柏树

林芝的景点很多, 最有名的比如海拔7782米、号称“冰山之父”的南加巴瓦峰, 名列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之首;海拔仅900米、雄险为世界第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高原绿玉”措高湖, 湖水清澈见底, 与世隔绝宛如梦境;“世界级冰川奇观”米堆冰川, 如同一个雪藏深山的精灵……每一处风景, 都充满传说, 如诗如画, 是任何想像力都无法触及的美丽, 只有身临其境, 才能体会得到, 只要去了, 就会觉得不虚此行。

我去的第一个地方, 是离八一镇只有10多公里的“大柏树”。

从八一出发, 到“大柏树”所在的巴结乡, 不到十分钟车程。公路两旁的白杨树笔直挺拔, 树叶儿已经被初冬的霜雪染成了斑斓的颜色, 天空高远, 河流蜿蜒, 牛羊悠闲, 处处流淌着如同江南水乡田园牧歌般的诗情画意。

“大柏树”全称“世界柏树王园林”, 游客并不多。园内有面积十公顷的巨柏纯林, 平均树高44米, 胸径1.58米, 其中最大的一棵被誉为“中国柏树之最”, 树高50米, 胸径5.8米, 树龄2600多年, 树冠投影一亩有余, 是藏民心中的神树。

传说这棵树是苯教开山祖师辛绕米保的生命树。关于苯教, 关于辛绕米保, 我都知之甚少。只是听朋友说, 林芝聚居有两种人口极少 (仅数千人) 的门巴族、珞巴族, 他们不信奉佛教, 而是苯教的忠实信徒。他们隐居深山, 崇拜鬼神, 不与外界相通, 以狩猎和畜牧为生, 如今仍然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更恐怖的是, 据说他们精通巫术, 擅长下毒, 被下毒的外来人将永远不能回去, 只能留在那里。啧啧, 想想都头皮发麻。

关于这棵巨树, 还有一种比较平易近人的说法, 传说这是当年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祈愿汉藏永远和平, 亲手所植, 一直存活至今。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 这些大树不知见过了多少风雨沧桑、兴衰成败, 如今依旧活得郁郁葱葱、生机蓬勃, 在它们面前, 凡尘众生如蝼蚁般渺小短暂, 唯有蓝天与雪山不变, 与它们同守着一个亘古不变的诺言。

树下终日坐着一个老得看不出年龄的藏族女人, 年复一年, 守护着大树。黑红的皮肤, 满脸皱纹如沟壑纵横, 宽大的藏胞积着陈年的污渍, 但她的内心, 必定是非常洁净的。我很想给她拍张照, 因为她那满脸沧桑简直就是对这些千年柏树最生动的诠释。但她无论如何也不肯, 双手捂脸低头转身, 嘴里非常焦急地说着什么。我明白这是一个特别需要尊重的民族, 绝不能强人所难, 只能失望地离开她, 继续向前走。或许, 她是害怕被这小盒子勾去了灵魂?

沿着石梯向上, 到处都是高耸入云的巨大柏树。有的独自挺立, 骄傲不可一世;有的本是两棵树, 在半空中相遇, 从此相依为命, 密不可分;有的本是一棵树, 却在半空中一分为二, 从此老死不相往来;有的一棵大树怀抱中又长出一棵小树;还有的树, 在倒下时却遇到了另一棵年轻而有力的伙伴, 支撑着它站立的尊严……这树, 和人类是多么相像啊!山林间还有溪流潺潺, 那是山顶的积雪在阳光下融化而成的, 伸手掬一捧雪水, 清澈透明, 冰冷刺骨。

走了近两个小时, 觉得有些累了, 便躺在林间的草地上休息。天空纯净深邃, 阳光安静温暖, 森林悄然无声, 雪山静谧无言, 四顾无人, 仿佛这是只为我而存在的天和地。在草地上安然而卧, 闭上双眼,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闻到千年古树的味道, 灵魂早已挣脱了名利的束缚、欲望的纠缠, 如奔跑的脱缰野马, 如翱翔的展翅雄鹰般自由自在。天空仿佛触手可及, 激发了我想要爬上山顶把白云握在手中的愿望, 于是继续向上而行。

山势陡峭, 渐渐地没有了路, 脚下都是砂石, 不易踩稳;空气稀薄, 走几步就要歇一下;林间随处可见玛尼堆和风中猎猎作响的经幡, 除了我们已没有别的游客;再望望山顶, 似乎没有什么进展。远处有一座高高的石台, 什么大鸟一声声叫着, 在头顶盘旋, 不知是老鹰还是乌鸦。忽然想起藏族天葬的习俗, 那石台或许就是天葬台, 那大鸟或许正是寻找死尸的秃鹫。想到这里, 不由得背心发凉头皮发麻, 再也没有向上走的勇气。

一步一滑下了山, 出了园林大门, 回望刚才所在的地方, 几乎还属于山脚, 离高高的山顶还远得很呢, 何况越往上越难走, 那天, 那云, 是摸不到的了。我并不遗憾, 这高原的山, 岂是那么容易就被征服的?

思念

对于西藏, 要写的真是太多了, 这只是我第一次去西藏的部分随感杂记。后来又去过几次, 每次停留一两个月, 也去了西藏的很多地方。像上了瘾似的, 每次回来以后, 就又开始盼望着下一次与它的相聚。雪域高原那旷远、寂静和肃穆的美, 已是我这一生最珍贵的记忆, 亦是我挥之不去的乡愁和思念。

在我第三次去西藏时, 一个熟识的开小店的藏族朋友———我常常会坐在他店里, 听着印度音乐, 一聊就是半天的, 他见了我, 只是淡淡一笑, 轻声说:“你回来啦!”那神情, 那语气, 仿佛我本就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 只不过是出去旅行之后回家了而已。这样的淡然, 这样的默认, 正是对我多年以来痴迷于这片高原的最好回报。

唯有墨脱, 神秘的墨脱, 是我一直想去而又未能去成的。墨脱, 又名白玛岗, 意为“花朵”, 又被称为“隐秘的莲花”, 佛经中说“佛之净土白玛岗, 圣地之中最殊胜”, 是藏传佛教信徒心中最后的圣地, 地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深处。这是全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不通邮的县, 几乎与世隔绝, 成就了世间最后的净土, 终极的乐园, 种种传说都让我为之心动、神往。尽管路途艰险, 充满死亡的威胁, 我仍然希望, 能去一次墨脱, 在我有生之年。

后记·女儿

2006年的秋天, 我带着两岁的女儿去了西藏。我是想让她在人生的最初就能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美丽, 生命的空旷与苍茫, 以及人类的渺小和卑微。当然, 她太小还不会懂得我的想法, 但在她人生的初始印象里留下这样美的画面, 是我能够做到的, 我相信这会影响到她将来的思想和性格。

家里人也曾有很多的担心和顾虑, 但令所有人惊喜的是, 我这个勇敢的小小女儿, 居然没有任何高原反应, 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山上, 依然能唱能跳, 令我这个数上高原的妈妈也自愧弗如。女儿的同行, 给了我更多不同的感受和乐趣。这个梳着羊角小辫的小女孩, 喜欢在雪地上拖着树枝奔跑, 听身后沙沙的声音, 喜欢在拉萨河畔用小木棍钓鱼, 喜欢在羊群里捉迷藏, 喜欢小小的抿一口藏族阿妈水壶里的青稞酒……她曾被牦牛追着吓得哇哇大叫, 也曾为了一只受伤断翅的猫头鹰而伤心, 要我这个做护士的妈妈给它包扎伤口……

最难忘的是, 有一次去爬山, 女儿站在高高的山上, 向着无边的蓝天和盘旋的雄鹰, 想来定是心有所动, 她迎着风, 张开双手, 用她稚嫩的童音大声歌唱:“我要飞得更高, 飞得更高, 狂风一样舞蹈……”虽然走调了, 却唱得很投入, 我在那一刻被深深感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西藏日报】相关文章:

人民日报和中国日报10-13

《佛山日报》05-15

上海日报05-25

南方日报06-05

《红河日报》06-26

《衢州日报》07-04

《世界日报》08-03

泰州日报范文05-20

《人民日报》改版07-12

解放日报范文05-18

上一篇:电动汽车电池管理下一篇:无线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