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信息范文

2024-07-20

图片信息范文(精选12篇)

图片信息 第1篇

关键词:人脸识别,人脸分割,轮廓提取,眼镜识别

0 引言

近年来, 生物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人脸识别是生物特征认证技术中最为活跃、最具挑战性的热点技术, 也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随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脸识别已经成为身份认证领域所关注的焦点[1]。因此, 人脸识别技术成为身份鉴别认证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戴眼镜群体增长率快速提高, 眼镜成为判断一个人外貌的明显特征, 如何快速将戴眼镜的人脸图片从人脸数据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镜框显著的易检测性, 最初的研究者[2,3,4]对于戴眼镜的人脸识别希望通过检测并移除镜框达到处理戴眼镜问题的目的。这些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简单, 缺点是只考虑了镜框的影响, 而没有考虑镜片的影响, 所以导致整个眼镜周围的纹理过渡不均匀, 仍留有镜框的痕迹。Wu等人[5]使用3D Hough变换立体面部图像找到眼镜架, 判断是否戴眼镜。本文提出一种简单快速的眼镜检测方法, 在人脸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准确的鼻梁区域定位和提取, 检测出人脸是否戴眼镜, 本文的方法对光照反应较小, 通过一些图像分割及处理手段, 快速判断人脸是否戴有眼镜。

1 基于边缘信息的眼镜检测

1.1 算法过程

本文提出的算法大致分为4个步骤:人脸检测、获取鼻梁区域、轮廓提取、眼镜的判断。本实验运用canny算子做一个初始检测, 对检测到戴有眼镜的图片再使用拉普拉斯变换进一步提取轮廓, 并采用大律法计算自适应的阈值对拉普拉斯变换后的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 通过列扫描二值图像, 最后判断出人是否戴眼镜。整个检测过程如图1所示。

1.2 人脸检测

1.2.1 人脸图像采集

通常人脸图像的来源有:通过扫描仪对图像文件的扫描、通过摄像设备对人脸的拍摄、网络上提供的数据库等。

人脸图像采集需要弱光源环境下无明显遮盖物的正脸人脸图片, 人脸部表情不能太夸张, 头发不能掩盖住或超过眉毛。本文所研究的人脸图像模版如图2所示。

1.2.2 人脸检测实现

人脸识别方法有许多, 本文首先检测图片中的人脸, 并获得人脸的张数。检测人脸运用到了haar特征的级联表, 通过构建boost分类器, 检测人脸。Haar分类器[6]是一个监督分类器, 进行人脸检测先对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并归一化到同样大小, 然后标记图片里的人脸, 如图3所示。直方图均衡化过程如下:

(1) 灰度直方图的计算依据定义在离散性形式下的公式如式 (1) 所示。

式中nk为图像中出现sk级灰度的像素数, n是像素总数, 而为频数。

(2) 计算累积直方图如公式 (2) 所示。

取整扩展:

1.3 鼻梁区域获取

纵观现今市场上的眼镜, 鼻梁上的框架必不可少 (隐形眼镜除外) , 检测鼻梁上是否存在镜框具有普遍适用的特点。本文所选择的检测区域是位于鼻梁部分的区域, 该区域位于人脸的正面以及偏中位置, 该区域一般情况下不会被遮挡。而鼻子上的皱纹存在情况也较少, 光照影响在鼻梁的居上部分比较稳定。

人脸检测出来后, 经过测量, 本文通过人脸检测到的区域的几何分布和鼻子区域的相对坐标准确定位到图片中每张人脸图片的鼻梁区域, 如图4的矩形框所示。鼻梁区域计算公式如公式 (4) 、 (5) 所示。

式中wface、hface分别表示人脸区域的宽度和高度, xnose、ynose表示鼻尖的坐标, xROI、yROI表示鼻梁区域的左上角坐标, wROI、hROI表示鼻梁区域的宽度和高度。

1.4 鼻梁区域特征提取

在得到感兴趣的横梁区域后, 接下来对其进行轮廓提取。边缘是图像中局部灰度级别以简单 (即单调) 方式发生极快变化的小区域。边缘是指图像局部强度变化最显著的部分, 主要存在于目标与目标、目标与背景、区域与区域 (包括不同色彩) 之间, 是图像分割、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等图像分析的重要基础。

1.4.1 鼻梁区域处理

由于人脸上的一些皱纹等干扰信息会被误认为是镜框边缘轮廓, 因此需要对边缘图像降噪以减小误差。本文先用高斯模糊处理图像降低噪声干扰, 计算图像的大小后, 本文用该区域宽度的一半作为边缘像素长度的阈值, 大于阈值的边缘被视为有效边缘, 小于阈值的边缘则视为噪声。

由于传入的检测区域图片为RGB图像, 本文选择逐行扫描方法, 直接使用传过来的RGB图像进行逐行扫描, 因而光照的影响将会很明显。本文先对其进行灰度转换, 将3通道的图像转换为1通道。经过灰度转换后, 对其进行形态学腐蚀然后再进行膨胀处理, 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少其它某些因素或者某些噪声对图像像素点的影响。膨胀和腐蚀能够实现多种功能, 例如消除噪声、分割出独立的图像元素以及在图像中连接相邻的元素。在RGB颜色空间, 像素值计算公式如公式 (6) 所示。

R、G、B代表RGB颜色空间中的每个子空间值。

本文还对图像进行了高斯平滑处理, 平滑处理也称为模糊处理, 是一项简单且使用频率很高的图像处理方法。平滑处理的用途很多, 但最常见的是用来减少图像上的噪声或者失真。特别是在降低图像分辨率时, 平滑处理很重要[7]。

图像与高斯平滑滤波器卷积:, g (x, y) 为平滑后的图像, 用h (x, y, σ) 对图像f (x, y) 平滑处理如公式 (7) 所示:

其中*表示卷积。

1.4.2 鼻梁区域边缘特征提取

对降噪后的图像使用canny边缘检测得到该区域的边缘图像 (边缘用白色像素点表示) 进行第一次分析。将其转换为二值图像, 或对其进行边缘检测, 得到的图像是有眼镜框区域为白色, 其它区域全为黑色, 接着只需要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白色像素点检测, 而其它的光照影响将会变得很少。

对有戴眼镜的可能区域, 需要通过更精确的信息来分析。由于拉普拉斯算子对边缘轮廓比较敏感, 而且对周围的像素灰度差值不关心, 本文最后采用拉普拉斯算子[6], 即对原图像进行拉普拉斯变换。拉普拉斯算子是最简单的各向同性微分算子, 具有旋转不变性。一个二维图像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是各向同性的二阶导数, 定义如公式 (8) 所示。

可以用多种方式将其表示为数字形式。对于一个3*3的区域, 被推荐最多的形式是:定义数字形式的拉普拉斯要求系数之和必为0。通过图5可以知道, 对其进行像素点扫描将可以判断出是否佩戴眼镜。

本文对二值化边缘特征再次进行横向列扫描, 横向白色的像素为零时, 判断结果为有, 反之没有。如图5中处理后的图片显示: (a) 戴眼镜; (b) 没戴眼镜。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文采用的人脸图片包含了各种表情和各种环境下的人脸, 有戴眼镜的人脸和没戴眼镜的人脸, 人脸样本如图2所示。通过对图片中人脸有无戴眼镜的两次判断, 最终提高了判断准确度。检测效果如图6所示, 图6 (a) 是正确检测的人脸图像示例;图6 (b) 是错误检测的人脸图像示例。检测正确率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看出, 本文实验样本总数是600张, 有些图片由于人脸倾斜、侧脸、含有多张人脸图片导致不能实现正确的人脸检测。通过图6 (b) 中可以看出有些出现误检, 由于头倾斜角度过大、低头等原因导致有些图片不能准确定位到鼻梁区域从而影响接下来对鼻梁区域的纹理特征提取和检测。有些图片虽然可以正确定位到鼻梁中间, 但是由于皱眉头等原因导致鼻梁区域受到干扰, 或提取的边缘信息受到影响等原因导致误判。

3 结语

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一些有效的图像变换, 可对人脸图片是否戴有眼镜进行高效检测, 但是对于头倾斜过大、低头和皱眉头等人脸图片的检测还会出现误检测。可利用鼻梁区域边缘特征提取, 鼻梁区域受干扰小, 且该检测方法对外界干扰不敏感, 检测速度理想, 适合大规模图片分类及检索。本文主要针对正脸的人脸图片进行检测, 而侧脸的、皱眉头的、低头的、一张图片含有几张脸的人脸图片检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军, 高智勇, 刘海华, 等.基于KPCA和Gabor小波的特征融合人脸识别[J].现代科学仪器, 2010 (3) :77-79.

[2]A LANITIS, C J TAYLOR, T F COOTES.Automatic interpretation and coding of face images using flexible models[C].IEEE Trans.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1998, 19 (7) :743-756.

[3]Y SAITO, K KOTANI.Extraction and removal of eyeglasses for region segmentation of facial images using eyeglasses model[J].Picture Coding Symposium proceeding, 1998 (2) :497-502.

[4]Y SAITO, Y KENMOCHI, K KOTANI.Extraction and removal of eyeglasses frame region in facial images using parametric model of eyeglasses frame[R].Technical Report of IEICE, 1997:55-60.

[5]HAIYUAN WU, GENKI YOSHIKAWA.Glasses frame detection with 3Dhough transform[D].Kyoto:Kyot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6.

[6]陈传波, 金先级.数字图像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设计 第2篇

一、设计思想

图片素材的加工和处理是多媒体作品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图片素材收集完成后紧接着要完成的事。本堂课以完成“制作圣诞贺卡”的任务为主线,以图片素材的合成活动为主体,引导学生运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完成实际任务,体验图像素材加工的方法和独特魅力。将图像素材加工的一般步骤作为课堂任务的主线,教师适当的引导与分析,学生探索完成合成的步骤和方法,从而初步掌握简单图像处理的具体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课程标准》内容:能根据信息呈现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分别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

本课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内容:掌握图片素材的加工。(以学生掌握用Photoshop处理图片素材为目标,完成Photoshop基础知识的教学,引领学生完成对自己作品相关图片进行加工处理的练习,完成自己多媒体作品图片素材的准备工作。

本课的教材内容:第二章 计算机中的图世界 2.2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课题定为对所获取的图片素材进行各种设置、修改与加工,掌握图片素材再加工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所使用的主要工具为Photoshop,安排为4课时,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从《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节教学内容的要求来看,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以前采集的图片素材进行合成、再创作,并在这个过程中,初步了解图片素材再加工的一般步骤、常用软件以及技巧、方法。由于学生对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不熟悉,在上课过程中还要逐步完成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教学。考虑到是第一课时,所以教学着重点在于图片素材加工的一般过程和利用Photoshop中基本工具完成合成。

三、学情分析

1.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熟练,能很好的通过教师提供的网站获取知识,有一定合作意识。

2.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或网络上接触过图像处理的具体应用,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3.学生在以前学习过诸如“画图”类的图像处理软件,熟悉工具箱中工具的使用,能比较熟练的利用“画图”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Photoshop的界面、颜色等基本知识,在实践中理解Photoshop三大基础(层、路径和选区)的概念;

(2)熟练打开隐藏工具和面板,掌握画笔、形状工具、路径选择等工具使用技巧;

(3)掌握图层面板和路径面板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图像素材加工的一般步骤,并以此为主线探索研究,逐步理解图片素材的合成方法,最终能利用Photoshop初步完成合成作品;

(2)培养创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并学会评价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图像处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观念;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科学求是、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的品质;

(3)在信息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五、重点难点

重点:特殊画笔的设置、绘制路径、路径转化为选区

难点:图层的使用、路径的特性、路径与选区的转化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学生学习,把制作贺卡分解成若干个具体任务,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让学生自由轻松地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引导启发,演示实践,讨论交流相结合。

由于这节课内容的操作性比较强,要求能活用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表现出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只完成任务的基本标准,对于操作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有创作欲望的,可以在任务书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七、课前准备

专题学习网站、多媒体广播软件

八、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再有一个月就到圣诞节了,以往同学们会收到很多的贺卡,喜悦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一个浪费木材的沉重话题。展示几张电子贺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这节课就来DIY一张电子贺卡,这样更能表达真诚的祝愿,同时也是一举两得的事。学生讨论一会儿。

欣赏作品,研究作品构成、制作步骤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样例作品构成及制作过程,给出自己制作的步骤,展示图层关系及各图层内容。

新授:Photoshop基础知识结合画图和Flash,熟悉Photoshop的界面、工具箱和面板区,演示:打开隐藏工具和复位调板位置的方法。

引导学生使用学习网站,阅读了解Photoshop的基础知识,为完成任务一做好准备。阅读相关内容,了解各组成部分功能结合画图软件,有利于培养学生。

对Photoshop的认知度和熟悉感

任务一:使用油漆桶和画笔工具绘制带有图案和颜色的画纸 讲解新建图层的步骤,帮助学生熟悉图层面板

分析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图层的作用 通过学生自学,选用多种画笔,熟悉画笔调板的使用方法加深学生对Photoshop的认同感,复习有关层的知识

任务二:绘制沿路径变化的图形

使用形状工具、画笔和路径选择工具绘制镂空的图案 体会使用路径的好处和技巧 在实践中理解路径的作用 任务三:剪裁特殊形状图片 打开外部图像文件的方法,演示路径转化为选区的过程,分析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路径于选区在外观、用途上的区别。观察路径转化为选区前后图像变化,思考两者区别,自己总结路径和选区的概念。通过活动,理解路径与选区的区别,掌握移动图片和添加文本的方法

交流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回忆本节课重要的知识点。

交流对Photoshop的体会,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图层、路径、选区三大基础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学生上传自己的作品,并互评让学生学会评价作品的方法。

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节课的最初,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如何让“路径”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果按照常规的方法,讲路径就是讲如何用钢笔工具绘制曲线,涉及锚点、方向线、端点、直线点、曲线点等众多概念,尤其是绘制曲线的操作,对学生精确控制鼠标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一本杂志中,文字沿着图片边缘排版的方式给了我启发。在Photoshop中,文字的排版方式有一种就是“路径排版”,效果非常直观,而且可以避开绘制曲线,使用自定义形状来生成路径,学生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但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路径文字排版是Photoshop CS新增的功能,绝大多数学校使用的都是Photoshop 7.0,根本不可能实现。于是将内容修改为使用画笔对路径进行描边。但是这也存在问题,“描边路径”简单来说就是画一个有边缘的图形,在显示路径边缘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描边前后的变化,学生一定会认为使用路径没有什么必要。经过以上思考,最后确定设置画笔的特殊效果来解决描边路径的显示问题,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路径的概念。

从图片幻灯到图片电影 第3篇

2011年8月1日,由中国新华社承担的大型国家形象纪录片工程《中国名片》在纽约时代广场播出,在展现中国主要城市和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的过程中,完成了一个从图片幻灯到图片电影全新的尝试。

缘起

《中国名片》这部纪录片,从名字上听来就是关于勾画中国脸谱的一部作品,事实上,它也是由新华社承担的一部大型国家形象纪录片工程,用浓墨重彩般的镜头语言描绘中国的主要城市和中国的世界遗产。但这样一部有着浓厚“官方”背景的作品,透过影像中浓浓的人文情感,展现着创作者对于中国、对于城市、对于整个民族的热爱,这一切都源于这部作品的纪实风格。

从2011年5月份开始,《上海》和《杭州》已经摄制完成,《上海》已经在8月份播出,《杭州》也已经制作完毕,准备播出。接下来,摄制组要进行西安、拉萨、香港、台北等城市的制作拍摄。《中国名片》系列将以此为主线,扩大拍摄50—100个特色的中国城市。

这样一部纪录片能直观代表中国,以民族民俗为根本,向世人介绍今天真实的、美好的、不美好的、个性鲜明的中国。新华社在纽约时报广场上有一块“中国屏”,《上海》已经率先在这个引人注目的地方播放了,中国而第一张名片已经递出。

而通过跟主创人员的接触,我们再次深入地了解到《中国名片》背后的故事。

何谓中国名片

可以说,《中国名片》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和开端。中国的形象在国际上来说,经历了几次变化。最初的中国名片是张艺谋镜头下的黄土地和红高粱,色彩鲜明的让人透不过气,画面中充斥的泥土的气息和巩俐那大气豪放的脸孔让外国人第一次有了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的认识。但是国人并不认同,在经历了黑蓝灰的阶段后,中国人开始对自身有了新的认同。所以那些外国人眼中封闭、压抑的中国腔调并不是中国人眼中的自身。于是,中国人开始努力把光鲜的一面作为自己的名片发放了出去。但是外国人一开始很难接受这种已经颠覆了他们脑海中的中国形象。

在经历了奥运会、世博会后的中国,亟需一张真实的、鲜活的、不畏惧、不回避、负责任的中国名片。于是,在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时任新华社副总编辑兼摄影部主任王瑶的亲自策划和实施下,《中国名片》终于问世。没有名人和熟悉的脸孔,没有煽情的语言文字,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演员,就是随机的采访和普通市民的脸孔,构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国名片》。有些镜头没有特意的布光,没有刻意的安排,不介意“脏乱差”,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自信的中国,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和环境。

所谓的形象,不是打造出来了,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上海》中,那个推开窗,穿着旗袍的老太太,就是上海本地的老阿姨,不用听她说,也能听出来是一口吴侬软语。《杭州》中,雨中的行人,漫步在湖边,那种烟雨蒙蒙的情调,就是杭州的街景,那份清晰的辨识度,不是别的地方能够看出来的。

“外地人看着美,本地人看着像”,这就是《中国名片》所要达到的目的。新旧交替的图片不断的在镜头中变换和延展,时而清晰,时而迷蒙的调调,老人的笑脸,街角的小吃,雪中的情侣,大概能让上海和杭州在外的游子一下子勾起思乡的情愫吧。

被修正的电影概念

前新华社华盛顿分社摄影记者、《中国名片》系列电影监制吕明响告诉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中,尽管自己和大部分成员一样都是摄影记者出身,但在拍摄的过程中,大家也都转换思维,开始一种全新的尝试。

《中国名片》的导演郜南是新华社摄影记者出身,也做过图片编辑,终审签稿人,更“在职研”了导演硕士,编过剧本,导过电视剧,因此在影片的创作上,顺理成章地形成一种电影的创作手法。在整个影片的创意阶段,郜南导演决定采用大量的纪实摄影作品进行还原,这既源于新华社对于“真实”不懈追求的传统,又出于导演本人对于电影影像的才华与创造性的发挥。郜南认为,纪实摄影作品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是无可替代的,是专业演员无法演绎的,因此他一直在强调纪实的图片电影。

“我们在选择图片的时候,没有刻意回避什么,甚至对解放前老建筑上的‘中央银行’字样也不避讳,并进行了同一建筑的新旧对比,这更体现我们对于历史的尊重,”郜南导演淡淡地说着。这些对于历史的尊重和突破性的创作,确实我们没有想到的。

在没有看影片之前,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停留在幻灯的概念中。但是实际的看了《中国名片》之后,这种想法被完全的颠覆和推翻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拍摄方式。导演虽然是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出身,但是这次的纪录片,却完全是运用电影的语言和手法来摄制完成的。影像的记录和静止的图片天衣无缝的融合,这种在电影特技中常见的手法在纪录片中却是一次另类的突破。

有一组印象很深的镜头,著名摄影师张望的摄影作品《过堂》是一组静谧而出色的摄影作品,镜头中,僧人们的闲适和安逸让人有种出尘的安静感。在《中国名片》的《杭州》中,导演把一组僧人们动态的影像最终定格在一幅摄影作品中,突然的由动到静,让人有种莫名的感动。

“电影是每秒24张图片组成的,电视是每秒钟25祯图片组成的。理解了这个就理解了影视的本质,”郜南导演的这席话揭示了影视的本质,也不难看出这种把图片和影视结合的思路诞生的路线。而影像到图片的定格,加上动画的效果,都是摄制人员背后的付出,比如还原一张照片的拍摄角度,并融合进视频,这种精准程度直接决定了这段影像衔接的效果。所以说,从图片到影像,从静止到流动,这是一个思维的改变和进步。纪录片里面能都渗透电影的元素,这大概是《中国名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也是因为现在的图片技术发展才可能完成的,因为在胶片时代,摄影家留存的都是底片,而连起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划痕,数量跟不上,后期剪辑软件也跟不上,因此不容易做成‘图片电影’,而如今,摄影的普及使之成为可能。另外,作为镜头的黏合剂,我们还拍摄了大量视频镜头,视频部分全部都是使用艾丽莎或RED EPIC这样的电影设备。”说起自己四十多人的剧组,郜南导演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确实全新的数字影像技术带来了全新的电影拍摄手法,“现阶段,图片摄影人的思维需要改变了,现在更可以是一个讲究动态‘决定时段’的时候了。”郜南导演认为,正因为数字化的改变,让《中国名片》的拍摄过程可以完全采用电影技术手法,这时候在拍摄时不但拍摄需要进行电影创意,而且在后期创作时,也要有大量的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尽管是大量使用图片,但每一个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衔接变化都需要按照电影的方式进行构思,巧妙的组接。“说到底,只要是技术能达到的都不是问题,关键是创作者的想法,一定是符合时代的,进步的。”郜南导演采用全新的手法,也是为了告诉更多的同行,不该墨守成规,要有一颗不断前进的心。

图片电影的技巧

《中国名片》中没有解说词,全凭着画面来展示,几百张的照片、静态的人物、表情、色彩、景物、虚无缥缈的人声、孩童咿呀的歌谣、长亭外古道边、春季到来绿满窗、晨钟暮鼓、月下雷峰塔,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喜怒哀乐、断桥残雪、这就是这部纪录片的全部。你说技术?不是那些生硬的技术名词。在《中国名片》这部片子里面,所谓的技术,就是如何从细枝末节和眼角眉梢来展示一个城市的风骨和性格。

作为剪辑师,李一冉的这把剪刀让这两部片子从棱角分明变得柔和和妩媚起来。江南的精巧和温婉就这样一点点呈现在观众面前。上海的多元和国际化也就这么一点点大气磅礴起来。看这两部片子的时候,我脑海中呈现的都是一个个熟悉的词汇,这些词汇借着图片和画面的变换一个个蹦出来,但是奇怪的地方在于,虽然是词汇的迸发,却始终都是和谐和通畅的。可见,这两部片子中所呈现的就是中国人脑海中的中国。那份熟悉的、亲切的感觉是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透过毛孔感知。

历史美丽的横断面

《中国名片》中大量采用的图片中,展现了历时一百年的中国,将自摄影进入中国以来的画面都展现在眼前。这就像一个历史和横截面,图片将一百年前的中国留给当前的我们,而《中国名片》却将今天的中国留给今后的世界。“也许再过一百年,还会有人再做一版《中国名片》,那一定是融合了过去两百年的变化,我相信更加有内涵,”郜南导演慢慢地说。在他看来,重要的不是作品形式,而是作品中反映的时代和人物的气质,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一个个城市拍下来,是对中国文化进行梳理的一个个尝试,也是我们创作者自我修行的过程,”郜南导演补充道。

影视音乐与音乐图片信息的传播价值 第4篇

1. 影视音乐与音乐图片传播有助于提高画面鉴赏力

音乐是视觉艺术互补的一个重要武器, 它与视觉画面一起共同构筑银幕空间, 推动叙事, 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电影音乐、音乐图片不是纯粹音乐, 比如说, 电影音乐是一种与影视视觉影像相联系的特殊的音乐形式, 因而, 电影音乐需要融于影视的银 (屏) 幕造型设计之中, 以一种既具有一定独立性, 同时又具有视觉配合性的音乐方式组成影视艺术的视听美感。美国已故著名电影作曲家赫尔曼说, 音乐实际上为观众提供了一系列无意识的支持。它不总是显露的, 而且你也不必要知道它, 但是它却起了应有的作用。

音乐是艺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鉴赏画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语言在叙事过程中一般根据剧情和画面语言长度, 采取分节、分段的叙事法则, 音乐语言在叙事过程中为表达感情服务, 其美感层次有立意美、渲染美、过渡美、真实美、冲突美、情感美、故事美、幽默美、浪漫美。

音乐都具有这种作用, 它使电影、图片的情节变得更生动有趣、更催泪和更加有感染力等。优秀的电影、图片的音乐, 总是会增加故事的感染力, 把镜头、画面所无法涵盖的意境在无形中呈现出来。画面的表达若缺乏音乐这个元素, 它的表达效果会打多大的折扣。如:《亚瑟王》中从头至尾都起伏不断地响起主题悲情基调的音乐, 悠远、神秘、凄美、感伤, 那么浓重的宿命色彩的音乐。这一主题音乐的反复出现, 使得影片的叙事变得生动细致, 把作为个体的人在大时代面前的那种悲剧感渲染得分外鲜明。增加了观众对画面的理解。再如:《情书》音乐在这里奠定了电影的调子, 烘托了氛围, 可以说是画面的外延, 使画面的表达更加丰富饱满, 充满感染力。像这样的使用在影片后面还有多处出现。如, 紧接下来博子趁伯母离开把男生藤井国中时居住的地址偷偷记在自己胳膊上的情节, 背景钢琴是纷乱的, 一如博子当时的心情, 想要记下了又担心被伯母发现自己的小秘密, 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 观众的心情也被很好地调动起来。还有女生藤井在医院看病时坐在长凳上, 发生了幻象——爸爸逝世前被医护人员紧急抢救推过走廊的情景, 钢琴音乐的出现既表现了此时画面情节的不真实, 又表现了当时女生藤井不知所措、无助、眼睁睁看着自己父亲慢慢离开的悲痛和绝望。除此, 回忆中女生藤井在学校车棚等男生藤井并且初次结识行为古怪的大井, 弦乐很好地营造了一种搞笑的氛围, 且很符合在影片中初次出境的大井的人物性格。这些音乐的使用烘托了画面气愤, 提高了观众对画面鉴赏力。

2. 影视音乐与音乐图片传播有助于提高审美力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它是人们的感情的凝聚, 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 有着其他任何一门艺术所无法比拟的特殊魅力。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 能深深地打动欣赏者的心灵, 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听施特劳斯的《维也纳圆舞曲》, 人们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从《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声中, 可以想象到那个春风和煦、明月当空、山水相连的动人画面, 并从内心感叹祖国山河的无比美好。《义勇军进行曲》给人以奋进的力量, 《黄河大合唱》又使多少人受到鼓舞。那亲切优美的民歌、色彩斑斓的民间器乐演奏, 如委婉悠扬的江南丝竹、清新华彩的广东音乐等, 不仅能够使人获得音乐的美感, 更使人产生一种由衷的民族自豪感……

影视音乐、音乐图片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 主要是因为其音乐有明显的节奏感、和主题相配的旋律, 能够舒缓身心的作用, 所以可以使忙碌的人们从紧张的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 在轻松的音乐、美好的故事情节中得到休息, 并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因此, 影视、图片音乐自身所具有的这种优点为其传播的价值创造了不可替代的前提条件。

影视音乐、图片音乐能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提高在于对高雅艺术品的鉴赏, 低俗的音乐只能给人带来不良作用。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欣赏中等作品, 而是要靠欣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影视、图片的音乐大多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或者根据影片的内容进行长期的准备而成。所以它是优秀的音乐, 愈是优秀的作品其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愈鲜明。如影片《音乐之声》中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值得欣赏, 如《雪绒花》、《哆来咪》和《孤独的牧羊人》等。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善于在复杂的节奏中寻求一种惊人的和谐, 旋律自然、流畅而简洁, 但简洁中又显示出高度的技巧, 让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 无不沉浸在优美动听的乐曲之中, 心情也会变的愉快。再如《情书》这部电影的音乐以提琴和钢琴为主, 声音非常纯净, 和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一样, 纯净而美好, 带给人最动人的美——愁苦中的美。《泰坦尼克号》里有一个场景, 在下级船舱里, 也有聚会, 音乐是那首欢快的苏格兰小曲, 风琴声, 敲打声, 踩踏声, 画面转换成了令一幅, 欢快, 疯狂。快速转换的画面, 轻快的小曲, 让人想到青葱岁月、春游踏青、与朋友追打嬉戏等。总之, 良好的音乐素养, 对于人们良好审美能力的形成, 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作为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忙乱的生活多一分和谐, 颠簸的旅途多一份安逸, 烦躁的心情多一份宁静, 所以说哪里有人类的足迹哪里就有音乐。所以音乐在影视、图片中的运用, 不仅能达到所需要营造的氛围, 还能消除长时间的视觉紧张所带来的疲劳, 培养审美能力。

摘要:影视音乐和音乐图片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存在方式, 在音乐普及和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例, 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影视音乐,音乐图片信息,传播价值

参考文献

[1]蒲亨强.中国音乐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供应万珂详细信息 附带图片 第5篇

【通用名】:注射用硼替佐米 【商品名称】:万珂TM(Velcade)【英文名】:Bortezomib for Injection 【汉浯拼音】:Zhusheyong Pengtizuomi 【分子式】:C19H25BN4O4 【分子量】:384.24 【主要成份】

硼替佐米,其化学名称为:

[(1R)-3-甲基-1-[[(2S)-1-氧-3-苯基-2-[(吡嗪羧基)氨基]丙基]氨基]丁基]硼酸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块状物或粉末。

药理毒理

●药效学

硼替佐米是哺乳动物细胞中26S蛋白酶体糜蛋白酶样活性的可逆抑制剂。26S蛋白酶体是一种大的蛋白质复合体,可降解泛蛋白。泛蛋白酶体通道在调节特异蛋白在细胞内浓度中起到重要作用,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蛋白水解会影响细胞内多级信号串联,这种对正常的细胞内环境的破坏会导致细胞的死亡。而对26S蛋白酶体的抑制可防止特异蛋白的水解。体外试验证明硼替佐米对多种类型的癌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临床前肿瘤模型体内试验证明硼替佐米能够延迟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在内的肿瘤生长。

●毒理学

尚未进行硼替佐米的致癌性研究。

用中国仓猝鼠卵巢细胞进行体外染色体畸变分析显示硼替佐米有诱裂活性(染色体结构畸变)。体外诱变性分析(埃姆斯试验)和小鼠体内小核分析结果显示硼替佐米没有基因毒性。

尚未对生育影响进行研究,但是在一般毒理学研究中对生殖组织进行了评价。6个月的大鼠毒理研究显示,剂量≥0.3mg/㎡(临床推荐剂量的1/4)时发现对卵巢有变性的作用,剂量为1.2mg/㎡时发现有变性的改变。本品可能对男性或女性的生育能力有潜在影响。药代动力学

对8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静脉给予本品1.3mg/㎡,最大血药浓度中值为509ng/m1(范围109—1300ng/m1),肌酐清除率为3l—169ml/min。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给予本品1.45—2.00mg/㎡,首剂量后的平均消除半衰期为9—15小时。作为单药,推荐剂量的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尚不完全明确。

●分布

尚未对推荐剂量的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的分布容积进行研究。浓度为100—1000ng/ml时,硼替佐米与人体血浆蛋白的平均结合率为83%。

●代谢

利用人体肝微粒体和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表达的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进行的体外研究显示,硼替佐米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3A4、2D6、2C19、2C9和IA2酶氧化代谢。主要代谢途径是去硼酸化,形成2个去硼酸化代谢物,再通过羟基化形成几个代谢产物。去硼酸化的硼替佐米代谢产物无抑制26S蛋白酶体的活性。8名患者给药后10—30分钟的血浆数据显示,血浆中代谢产物的浓度比原形药物低。

●消除

尚未对硼替佐米在人体内的消除途径进行研究。

●特殊人群

年龄、性别和人种:尚未就年龄、性别和人种对硼替佐米药代动力学影响进行评价。

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尚未进行对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尚未进行对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临床研究中患者的肌酐清除率为13.8—220m1/min。

儿童:尚无儿童药代动力学资料。适应症

本品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此患者在使用本品前至少接受过两种治疗,并在最近—次治疗中病情还在进展。

本品的有效性基于它的有效率。尚无临床对照试验证明其临床利益,如对存活率的改善。

●成人

推荐剂量

本品的推荐剂量为单次注射1.3 mg/㎡,每周注射2次,连续注射2周(即在第1、4、日和11天注射)后停药10天(即从第12至第2l天)。3周为1个疗程,两次给药至少间隔72小时。

在临床研究中,被确认完全有效的患者再接受另外2个周期的注射用硼替佐米治疗。建议有效的患者接受8个周期的注射用硼替佐米治疗。

剂量调整以及重新开始治疗

当发生3级非血液学的或任何4级血液学的毒性(不包括下面讨论的神经病)时,应暂停本品治疗。一旦毒性症状得到缓解,可以重新开始本品的治疗,剂量减少25%(例如: 1.3mg/㎡降低到1.0mg/㎡;1.0mg/㎡降低到0.7mg/㎡)。如果患者发生与本品治疗有关的神经痛或周围感觉神经病,应按下表推荐的调整剂量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本身患有严重的神经病,只有权衡利弊后方可使用本品。

表1:当发生与本品治疗有关的神经痛或者外周感觉神经病时推荐的剂量调整

外周神经病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 用法用量调整

1级(感觉异常或者反射丧失),不伴有疼痛或者功能丧失 不改变

1级,伴有疼痛或者2级(功能障碍,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剂量降至1.0mg/㎡

2级,伴有疼痛或者3级(不影响日常生活)暂停本品的治疗直至毒性缓解后恢复本品的的治疗,剂量降至0.7mg/㎡,并且改为每周注射一次。

4级(永久的感觉丧失,功能障碍)停止本品的治疗。

NCI常见毒性标准

【给药方法】

本品须用3.5ml生理盐水完全溶解后在3—5秒内通过导管静脉注射,随后使用注射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临床研究

对复发的或者难以治愈的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为了评价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一个开放的、单臂、多中心临床研究,共有202名受试者,他们在使用本品前至少接受了两种治疗,并且证明在最近一次治疗中病情还在进展。先前治疗次数的中值为6。表2对患者入组时的基本情况和疾病特征进行了总结。

静脉给予本品,剂量为1.3mg/㎡,每周注射2次,连续注射2周后停药10天(即21天为1个疗程),最多持续8个疗程。研究中考虑到毒性,对剂量进行了调整。那些对本品的治疗显效的患者允许继续参加延续性试验。

表2:患者人群和疾病特征总结*

数量=202

患者特征

年龄的中值(范围)59(34,84)

性别:男/女 600%/400%

人种:高加索人种/黑人/其他 8l%/10%/8%

卡诺夫斯基执行功能的评分≤70 20%

血红蛋白<100g/l 44% 血小板计数<75x109/l 21% 疾病特征

骨髓瘤类型(%):IgG/IgA/轻链 60%/24%/14% β2—微球蛋白中值(mg/1)3.5 肌酐清除率中值(ml/min)73.9 异常细胞遗传学 35% 染色体13缺失 15% 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后持续时间的中值(年)4.0 先前的治疗

任何类固醇,如:地塞米松、VAD 99% 任何烷化剂,如:巯嘌呤、VBMCP 92% 任何蒽环霉素,如:VAD、米托蒽 81% 任何沙利度胺的治疗 83% 接受至少上述两种治疗 98% 接受至少上述三种治疗 92% 接受上述所有四种治疗 66% 任何干细胞移植/其它高剂量治疗 64% 参加过试验或者其它类型治疗 44%

*基于有基本情况数值的患者人数。

对本晶单药治疗的疗效情况列于表3中。对本品的显效率由独立审评委员会根据B1扣e等人发表的标准确定。完全显效要求骨髓中浆细胞小于5%,M蛋白质100%减少,免疫固定检测(1F一)为阴性。表3中同时列出了使用SWOG标准判定的显效率。SWOG显效要求血清骨髓瘤蛋白减少≥75%和/或屎蛋白减少≥90%。对188名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价。9名患者因无法数据计量的疾病不能进行疗效评价。5名患者因有极低的前期治疗而被排除疗效评价。

98%的受试者接受了初始剂量1.3mg/m2。其中28%的受试者在整个试验中维持此剂量,但有33%的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降低了剂量。63%的受试者在研究过程中至少保持了一种剂量。通常,确认完全显效后,受试者再继续接受2个本品疗程。给药疗程的平均值为6。

起效时间中值为38天(范围30-127天)。

所有受试者存活时间中值为16月(范围1-18个月)。

表3:疾病结果总结

疗效分析(本品单药治疗)N=188 N(%)(95%C1)

总显效率(Blade)(CR+PR)52(27.7%)(21,35)

完全显效(CR)1 5(2.7%)(1,6)

部分显效(PR)2 47(25%)(19,32)

临床缓解(SWOG)3 33(17.6%)(12,14)

Kaplan-Merier显效持续

时间中值(95%C1)365天(224,NE)

1完全显效:婴求至少间隔6周进行!次免疫固定测定,血液和尿液总的原单克隆蛋白~.

100%i肖失:最少6周两次测定骨髓中浆细胞小干5%;钙和骨疾病稳定。

2部分显效:要求最少6周两次测定,血清骨髓赡蛋白减少≥50%和/或尿骨髓瘤蛋白减少≥90%;钙和骨疾病稳定。

3临床缓解(SWOG):要求最少6周两次测定,血清骨髓瘤蛋白减少≥75%和/或尿骨髓瘤蛋白减少≥90%:钙和骨疾病稳定。

在此研究中,对本晶的显效率与先前治疗的次数和类型无关。骨髓中浆细胞大干50%或者有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患者存在显效下降的可能性。试验中观察到本品对染色体13异常的患者有效。

对54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的量效关系研究中,注射本品每次1.0mg/m2或1.3mg/m2,每周注射2次,连续2周,停药1周。两个剂量均观察到完全显效,总显效率(CR+PR)分别为30%(8/27)和38%(10/26)。

【不良反应】

在两项临床研究中,228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本品治疗,剂量为1.3mg/m2,每周注射2次,连续注射2周后停药10天(即21天为1个疗程),最多持续8个疗程。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有虚弱(包括疲劳、不适和乏力)(65%)、恶心(64%)、腹泻(51%)、食欲下降(包括厌食)(43%)、便秘(43%)、血小板减少(43%)、周围神经病(包括周围感觉神经病和周围神经病加重)(37%)、发热(36%)、呕吐(36%)和贫血(32%)。

14%的患者至少有过一次4级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3%)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严重不良事件

严重不良事件的定义为,无论是否有因果关系任何导致死亡、危及生命、导致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造成明显残疾或为重大的医疗事件。在研究过程中,228位患者中共有113位(50%)发生了严重不良事件。最常见的严重不良事件包括发热(7%)、肺炎(7%)、腹泻(6%)、呕吐(5%)、脱水(5%)和恶心(4%)。

18%的患者因研究者认为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而导致停药,停药原因包括周围神经病(5%)、血小板减少(4%)、腹泻(2%)和疲劳(2%)。

在试验中有2例死亡的报告,研究者认为可能与研究的药物有关,1例为心跳呼吸停止,另1例为呼吸衰竭。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列于表4,发生率≥10%的不良事件均包括在内。单臂研究通常不能鉴别不良事件是由药物造成还是患者基础疾病所致。

表4: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0%)(N=228)所有的患者(N二228)In(%)]

不良反应 所有事件 3级事件 4级事件

虚弱 149(65)42(18)I(<1)

恶心 145(64)13(6)0

腹泻 116(51)16(7)2(<1)

食欲下降 99(43)6(3)0

便秘 97(43)5(2)0

血小板减少 97(43)61(27)7(3)周围神经病 84(37)31(14)0 发热 82(36)9(4)0 呕吐 82(36)16(7)l(<1)贫血 74(32)21(9)0 头痛 63(28)8(4)0 失眠 62(27)3(1)0 关节痛 60(26)11(5)0 肢体痛 59(26)16(7)0 浮肿 58(25)3(1)0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55(24)30(13)6(3)感觉异常和迟钝 53(23)6(3)0 呼吸困难 50(22)7(3)1(<1)眩晕 48(21)3(1)0 皮疹 47(21)1(<1)0 脱水 41(18)15(7)0 上呼吸道感染 41(18)0 0

咳嗽 39(17)1(<1)0

骨痛 33(14)5(2)0 焦虑 32(14)0 0 肌痛 32(14)5(2)0 背痛 31(14)9(4)0 肌肉痉挛 31(14)l(<1)0 消化不良 30(13)0 0 腹痛 29(13)5(2)0 认知不全 29(13)1(<1)0 低血压 27(12)8(4)0 僵直 27(12)1(<1)0

带状疱疹 26(11)2(<1)0

瘙痒 26(11)0 0

视力模糊 15(11)1(<1)0

肺炎 13(10)12(5)0

虚弱(疲劳、不适、乏力)

有65%的患者报告出现虚弱,主要为1、2级不良事件。疲劳首次发生的报告多出现在第1、2疗程中。18%患者的虚弱为3级不良事件。2%患者由于疲劳而停止治疗。

胃肠道不良事件

在研究中多数患有胃肠道不良事件,包括恶心、腹泻、便秘和呕吐。2l%的患者发生3、4级胃肠道不良事件,13%的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7%的患者呕吐和腹泻为3级不良事件,少于1%的患者呕吐和腹泻为4级不良事件。5%的患者因胃肠道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疗。43%的患者出现食欲下降(厌食),食欲下降为3级刁;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

血小板减少

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43%的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其特征为在使用本晶治疗期间(第1到11天)血小板数量下降,在停药期(第12到2l天)血小板数量恢复到基线。血小板减少达到3、4级的患者分别为27%和3%。4%的患者因血小板减少而停止治疗。

周围感觉神经病

37%的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周围感觉神经病和周围神经病加重。14%的患者周围神经病为3级,没有发生4级。在整个疗程中均观察到新发病或现有神经病加重。6%的患者因神经病而停止治疗。超过80%的受试者在入组评估时发现有周围神经病的体征或症状。入组评估时没有神经病的患者有5%(2/41)发生了3级周围神经病。停止治疗后,有些患者的症状会得到改善或恢复到入组水平。

发热

有36%的患者出现发热(>38℃)的不良事件,被确定为3级的占4%。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4%的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达到3级的为13%,4级的为3%。发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率低于1%。

低血压

12%的患者发生低血压(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大多数为1级和2级,3级占4%,没有4级。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在人组时没有体位性低血压,1/2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l/3的患者有周围神经病。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可能需要调整抗高血压药物的剂量。4%的患者发生低血压(包括体位性低血压)的同时还伴有晕厥。

临床研究中的严重不良事件

下面列举了约580名患者中发生的严重不良事件(以上未提及),这些不良事件被认为至少可能与研究药物有关,患者至少使用本品进行单药治疗或与其它化学疗法联合使用。这些研究是在血液恶性肿瘤和实性瘤患者中进行的。

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心脏疾病:房性纤颤恶化、房性扑动、心脏淀粉样变性、心脏停搏、充血性心衰、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包积液、肺水肿,以及室性心动过速。

胃肠道疾病:腹水、吞咽困难、粪便嵌塞、出血性胃炎、胃肠道出血、呕血、麻痹性肠梗阻、大肠梗阻、小肠梗阻、大肠穿孔、口腔炎、黑粪,以及急性胰腺炎。

肝胆系统:高胆红素血症、门静脉血栓形成。

免疫系统疾病:过敏反应、药物过敏,以及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过敏。

感染:菌血症。

损伤、中毒和并发症:骨折和硬膜下血肿。

代谢和营养失调:低钙血症、高尿酸血症、低血钾症、低钠血症和肿瘤溶解综合征。

神经系统:共济失调、昏迷、眩晕、发音困难、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颅内麻痹、癫痫大发作性惊厥、出血性中风、运动功能障碍、脊髓受压、一过性缺血。

精神病:激越、精神错乱、精神障碍、自杀性意念。

肾和泌尿系统:肾结石、双侧肾积水、膀胱痉挛、血尿、尿失禁、尿潴留、肾衰、急慢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呼吸,胸和纵隔系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萎陷、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加重、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劳累性的呼吸困难、鼻出血、咳血、组织缺氧、肺侵润、胸腔积液、肺炎、呼吸窘迫、呼吸衰竭。

血管:脑血管意外、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末梢栓塞、肺部栓塞。注意事项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品为抗肿瘤药物,配制时应小心,戴手套操作以防皮肤接触。

【禁忌】

对硼替佐米、硼或者甘露醇过敏的患者禁用。

【周围神经病】

使用本品治疗可能会导致周围神经病,主要是感觉神经,虽然也有极少感觉运动神经病的报道。以前就存在周围神经病症状(脚或手有麻木、疼痛或灼烧感)或周围神经病体征的患者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神经病的症状可能加重。建议监测此类患者神经病的症状,如灼烧感、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异常、不适感或神经痛。如果患者出现新的周围神经病或其症状加重,本品的剂量和治疗方案则需要进行调整。关于周围神经病随访的资料有限。在急性神经病患者的治疗中,大于70%的患者以前使用过具有神经毒性的制剂,80%的患者在入组基本状况评估时具有周围神经病的体征或症状。

【低血压】

使用本品治疗可能导致12%的患者出现直立性或体位性低血压。此现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能观察到。如果已知患者有晕厥的病史、患者服用能导致低血压的药物或者患者脱水,建议患者慎用本品。可以通过调整抗高血压药物、补液或使用盐皮质类激素治疗直立性或体位性低血压。

【心力衰竭】

观察到患有心脏疾病或危险的患者发生急性充血性心衰或恶化。此类患者应密切监测。

试验室检查

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全血计数。

【血小板减少症】

约43%的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发生血小板减少,通常在治疗的第11天达到最大程度,在下一个疗程中得到恢复。平均来说,血小板计数降低和恢复贯穿8个治疗周期,并且未观察到累积血小板减少的现象。平均血小板计数最低值约为基线的40%。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的联系列于表5。在每次给药前应对血小板计数进行监测。当血小板计数<25,000/μl,应停止治疗,剂量降低后重新开始。由医生决定使用输血的方法。已有因本品引起的血小板降低造成胃肠或大脑内出血的报道。

表5: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的联系

治疗前血小板计数 患者人数(N=228)血小板计数<10,000/μl的患者人数

≥75,000/μl 186 1(1%)

≥50,000/μ1-<75,000/ul 15 2(13%)

≥10,000/μl—<50,000/μl 27 8(30%)

【胃肠道不良事件】

在使用本品治疗可能引起恶心、腹泻、便秘和呕吐,有时需要使用止吐药和止泻药治疗。如果患者脱水,应补充体液和电解质。因为患者接受本品治疗可能引起呕吐/腹泻,应告知患者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避免脱水。应告知患者如果出现眩晕、头晕、或虚脱应咨询医生。

【肿瘤溶解综合征】

因为本品是细胞毒素剂,并且可以快速杀死恶性细胞,可能引起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并发症。在治疗前处于高肿瘤负担的患者具有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危险。

【肝功能损害的患者】

本品通过肝酶代谢,所以本品在肝功能损害患者体内的清除可能下降。这类患者在使用本品治疗时应严密监测其毒性。

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尚无肌肝清除率低于13ml/min的患者或进行透析患者的用药资料。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在使用本品治疗时应严密监测其毒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妇女

育龄妇女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应避免受孕。

临床前毒理学研究显示,在器官发育期给大鼠(0.075mg/kg即0.5mg/㎡)和家兔(0.05mg/kg即0.6mg/㎡)注射最高试验剂量的硼替佐米未产生畸形。上述剂量大约是临床剂量1.3mg/㎡的一半(以体表面)为基础计算。

在器官发育期给怀孕的家兔注射0.05mg/kg(0.6mg/㎡),表现出明显的流产以及胎仔成活率下降。成活的胎仔体重明显降低。上述剂量大约是临床剂量1.3mg/㎡的一半(以体表面积为基础计算)。

尚未进行硼替佐米是否透过胎盘屏障的研究。对妊娠妇女尚未进行足够的正规研究。如果在孕期使用本品或在治疗期间受孕,孕妇应被告知本品对胎儿可以存在的危害。

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建议患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并且避免哺乳。

●哺乳期妇女

尚不知硼替佐米是否通过人体乳汁分泌。鉴于许多药物经人体乳汁分泌,以及用含有本晶的乳汁喂养婴儿可能引起潜在严重不良反应,应建议哺乳期妇女在接受本品治疗期间不要哺乳。

【儿童用药】

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

参加临床试验的202名患者中,35%的患者≥65岁。65岁以上和65岁以下患者的显效率分别为19%和32%。256名患者安全性分析显示,对于50岁以下患者、51—65岁患者、65岁以上患者,3级和4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74%、80%和85%。药物相互作用

尚未进行正规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人体肝微粒体的体外研究表明硼替佐米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3A41、2D6、2C19、2C9和1A2的底物。与细胞色素P450 3A4的抑制剂或者诱导剂合用时,应密切监测毒性的发生或有效性的降低。

在临床试验中,有糖屎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后出现低血糖症和高血糖症的报道。在使用本品治疗时,应密切监测口服抗糖尿病药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注意调节抗糖尿病药的剂量。

告知患者应谨慎合用可能会引起周围神经病的药物(如胺碘酮、抗病毒药、异烟胼、呋喃妥因或他汀类)及引起血压降低的药物。

【药物过量】

猴子的心血管安全性药理学研究显示,静脉注射的致死量与血压下降、心率增加、收缩力增加,以及末梢致死性低血压有关。给猴子注射本品3.0mg/m2或更高剂量(约为临床推荐剂量的2倍),在给药后1小时出现进行性低血压,12~14小时内死亡。

在临床试验中,尚无药物过量的报告。给成人注射的最高剂量达到每周2.0mg/m2。如药物过量,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采取适当的支持治疗以维持血压和体温。

本品尚无特殊的解救药。其他

【规格】

每瓶含有3.5mg硼替佐米的无菌冻干粉末。

【贮藏】 在25℃(15~30℃)避光处保存。

【包装】 玻璃药瓶包装。1瓶/盒。【有效期】 24个月

【进口注册证号】 H20050308 【分装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J20050042 【生产企业】

美国Ben Venue Laboratories Inc 生产.地址:Bedford,OH44146-0568 U.S.A.【分装企业】

图片信息 第6篇

[关键词] 全媒体 传播 图片编辑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2-0044-02

1 全媒体时代图片传播的三个特点

1.1 图片传播地位提升

全媒体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和形式构建的充分融合信息,并通过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立体化、全方位、多形式、多落点、多渠道地传播和交互信息的媒介形态。全媒体传播以受众为核心,使受众能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利用手中的任何一种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实时获取新闻信息资源。从当前的全媒体信息传播实践来看,全媒体信息传播呈现一种特有的样态——各类媒介技术充分融合、各类媒体传播渠道充分融通(融合、贯通)、海量信息内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充分融汇、各类媒体用户充分交互,并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信息量大、自由度高、交互性强等特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全媒体时代,媒体和受众(尤其是后者)对图像(包括图形、图片、动画、活动影像等)及其传播的需求越来越高,图像传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1.2 图片传播海量、快速

得益于人类对信息传输速度提升及对信息传播技术研发的持久追求,图片这类原本因为传播速度缓慢而传播困难的信息,随着传播速度的日新月异,成为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内容,各类媒体上登载的图片信息越来越多,图片的传播、分享速度越来越快。

据报道,阅后即焚图片社交应用(Snapchat)在2013年4月每日传播图片1.5亿张,6月达到2亿张,9月已经突破3.5亿张[1-2]。几乎同一时间,2013年9月,“脸书”(Facebook)在一份阐述如何提升网页和应用效率的白皮书中透露,该公司11.5亿用户每天平均向网站上传3.5亿张照片,迄今为止的照片上传总量达到2500亿张。旗下照片分享服务商照片分享(Instagram)每天平均上传5500万张照片,总量达到160亿张[3]。仅两家媒体,就有每日7亿张的图片传播、分享总量,不能不令人印象深刻,其反映的图片分享、传播速度不能不令人吃惊。如果将之放大到全球范围,图片传播的数量、速度必定更令人惊讶。

1.3 图片传播的社会影响具有双面性

在全媒体环境中,图片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和传播数量的不断增长,既有好的一面,也自然而然会带来一些负面问题。

从有益的一面来看,图片的传播,有利于增强受众的视觉鉴赏能力,提升受众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帮助受众通过对图片反映的自然、社会与人的发展变化的了解,增进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发展变化的了解;有利于活跃受众的思想认识,提高受众的思辨能力,推动社会民主、自由的进程;有利于拓展社会各阶层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凝聚和激发社会的正能量,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进步。

从不利的一面来看,各类媒体图片传播业务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和自然、社会环境的互动方式,也为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提供了上传、分享图片的各种途径和机会,从而导致图片传播的过剩甚至泛滥。某些人会有意传播破坏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安宁的图片信息,某些人会通过传播黄色、血腥、虚假、反动等不良图片信息牟利。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早在1948年就已经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罗伯特·默顿两位学者预见到了,他们指出,“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也可以为恶服务的工具;而总的说来,如果不加以适当的控制,它为恶服务的可能性则更大”[4]。在全媒体时代,这种负面功能借助高度发达的媒介技术,更容易产生更大更坏的负面能量。比如,导致大众对媒介的依赖、顺从,模糊和弱化大众的思辨能力,削弱大众对社会的批判精神;降低大众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知识水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都需要引起媒体掌门人和图片编辑的高度重视。

2 图片编辑的应对策略:与时俱进提升关键素质

在全媒体时代,图片的拍摄、上传(网站、媒体机构、图片社)和分享数量与日俱增,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给各类媒体的图片编辑提出挑战:如何在海量图片中迅速选出受众需要并符合广大群众普遍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图片?如何将所选图片快速地编辑成符合图片影像自身逻辑的图片故事并快速传播出去?这些都取决于图片编辑素质的高低。所以,图片编辑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强化和提升各类关键素质。

2.1 提高政治敏感性和法律意识

图片编辑从事的是信息传播工作,政治素养永远都应摆在第一位。图片编辑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高政治敏感性,努力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时,图片编辑必须要有高度自觉的法律意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专题讨论了依法治国问题,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对图片编辑而言,这意味着在图片编辑工作中必须加强法律意识,提高思辨能力和识别能力,遵纪守法地从事图片信息传播,并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全媒体时代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

2.2 增强新闻责任感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媒体的新闻采编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以突发事件为例,过去受众只能依赖传统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报道才能获知相关信息。但随着互联网的发达、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传统媒体的记者或许还没有到达现场,有关消息和图像已经涌进网络,并且全球尽知。在这种背景下,奉行什么样的“义利观”既是每一个媒体也是每一位媒体人包括图片编辑面临的挑战:是为了吸引更多读者、观众以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还是坚守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笔者以为,不能因为传播的“快”或者图片数量大、识别难度高而忽视甚至放弃对新闻事件真实性的甄别,必须坚守图片传播的基本底线——对新闻真实性的坚定把握,杜绝反动、虚假、黄色、血腥之类的图片传播。这也是图片编辑政治敏感性的直接体现。

nlc202309010224

2.3 提升专业化水准

图片编辑应该熟悉全媒体时代图片获取的各种方式和渠道,力求在“极快”和“海量”的图片中迅速发现各自媒体所需、符合大众传播正确舆论导向的图片。需要具有高超的图片编辑技能。2011年路透社就声称其“新加坡编辑中心不过寥寥数十人,每天应对全世界各条线路数千张新闻照片发稿,每张图片从入库待发到抵达用户平均仅需8分钟”[5]。显然,要实现这样的图片采编发稿速度,除了必需的高科技平台支撑之外,高度专业化的工作水准必不可少。

全媒体时代时效是媒体生存的第一生命。图片编辑的编辑速度决定着图片传播的时效性,国际间优秀的图片编辑,5分钟便能完成一组图片的编辑入库。其方法是飞速浏览80张小图,标记归类同一景别画面,然后划定8个不同景别,每个景别只保留视觉感最强的一幅[6]。这不仅需要敏锐的图片识别眼光,还需要高超的图片编辑技能。

会说话的图片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图片编辑需要了解的图片选择标准。必须强调图片的视觉感染力,让图片能够自己说话,坚持唯有视觉强者可以传播的原则。同时,要重视图片的人情味。好的图片都会自己说话,但是板着面孔说话,还是带有人情味地说话则有很大不同,传播效果也有很大差异。

总之,在全媒体时代,随着信息传播能力的日渐增强,媒体及其图片编辑在采编、传播图片时需要更加慎重。对于媒体图片编辑而言,尤需加强各类专业素质的提升,以适应不断增强的社会和媒体发展以及受众了解信息的多重需求。

注 释

[1]年有愚.阅后即焚图片社交应用Snapchat日传播图片量超1.5亿[N/OL].[2013-04-17].http://tech2ipo.com/59143

[2]Jason Zheng.“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每天分享的图片已达3.5亿张[N/OL].[2013-09-10].http://www.36kr.com/p/206074.html

[3]思远.Facebook每天上传3.5亿张照片:总量达2500亿[N/OL].[2013-09-18].http://tech.sina.com.cn/i/2013-09-18/

11148751598.shtml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传播学·简介[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158

[5][6]郭磊.从路透、ICP图片编辑课管窥外媒图片采编[J].中国记者,2011(7):98-99

(收稿日期:2014-10-27)

图片信息 第7篇

【示例】

读图, 往往能让人品其味, 感其情, 悟其理。下面两幅图意蕴丰富, 感人肺腑。请结合两图, 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 放飞思绪, 说说你从温总理典型而感人的“抱拳”手势中读出了哪些丰富内容。

2008年2月5日, 温家宝总理前往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看望遭遇凝冻灾害的村民。

2008年5月15日, 温家宝总理到汶川地震重灾区青川县青木鱼镇慰问受灾群众。

(2008年贵阳市中考试题)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图片解读题, 由“提示语、题干、图片、说明性文字”四部分组成。依据题干要求, 解答的关键是解决“怎么读”和“读什么”的问题。“怎么读”呢?我们要走进情境, 链接图文, 调动积累, 寻找引发问题的触点。“读什么”呢?我们不但要“读”说明性文字, 了解图片背景, 而且要“读”温总理的“手势”、温总理的“表情”, 做到“读”出共性, “读”出震撼心灵之处, “读”出底蕴。这两步完成之后, 我们就要组织语言, 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述“读”出的内容。

【参考答案】

示例: (1) 读出了在温总理心中,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你们 (受灾人民) ”。 (2) 读出了共和国总理鞠躬尽瘁、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高大形象。 (3) 读出了总理对灾区人民深切的关怀、慰问和祈福。 (4) 读出了总理对各级领导及抢险救灾人民深情的拜托、热情的鼓励。 (5) 读出了总理对遇难同胞内心的悲伤和深沉的哀悼之情。 (6) 读出了总理对灾区群众能够团结互助, 勇于战胜灾难的期待。

【技巧归纳】

1.审视题干, 明确要求。

每幅图片都意蕴丰富、冲击视觉, 震撼心灵之处很多, 这就要求我们锁定题干, 通晓命题者的意图和要求。

2.走进情境, 放飞思绪。

虽然图片能够带给我们直观的感受, 但是其内涵大多藏匿在图片背后, 这就需要我们走进情境, 发散思维, 用“心”去解读。

3.提取信息, 做好转换。

解读过程中, 映入视野的人或物会很多, 我们要捕捉能够引发问题的触点, 提取有效信息, 然后把获取的图片信息转变为精彩的文字。

【实战演练】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这一重大自然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看了下面这幅图片, 你一定会感慨万千。请把你看过图片的感受写下来。

图片信息 第8篇

1 报纸上常见的新闻图片类型

如今, 报纸上常见的新闻图片主要有照片、漫画和图示。其中, 照片用的最多, 又可分为新闻照片和非新闻照片两大类;漫画也越来越常见, 主要通过夸张、幽默的表现手法来揭示受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图示包括统计图表、示意图和新闻地图3 类, 一般配合文字报道使用, 近年来也出现了独立使用的情况。

2 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独特作用

版面上新闻照片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篇幅越来越大甚至成组出现, 漫画、统计图表等“露脸”的次数越来越多, 这都反映了“读图时代”已经到来, 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越来越受读者欢迎。究其原因, 无非是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具有一定的独特作用。

1) 能够再现新闻现场, 将稍纵即逝的新闻事件定格在瞬间, 展现在报纸版面上, 更加直接、客观、立体地传播信息。“一图胜千言”就是这个道理。《中国青年报》2008年4月11日一版刊发的主打照片《她的镜头定格她的勇敢》定格了坐在轮椅上的中国残疾火炬手金晶用身体阻挡“藏独”分子抢夺奥运火炬的瞬间。这张再现新闻现场、定格新闻事件的照片不仅被新华社和中国新闻社等多家国内外媒体转载, 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类一等奖, 还被编入所有回顾2008 年新闻大事件的新闻画册, 多年后仍让人记忆犹新。

2) 能够证明文字报道的真实性。当读者对“大写特写”的文字报道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时, 如果文章配发了能够反映新闻事件的照片, 无疑能使读者打消顾虑。

3) 能够简洁、明了地解释说明新闻事件, 方便读者理解。统计图表、示意图比较生动、易懂, 过去会被报纸编辑用来配合专业性较强的新闻刊发, 以便读者理解。近年来, 报纸对于统计图表和示意图的应用越来越多。很多报纸开设“图解新闻”之类的专栏, 对各行各业发生的巨大变化、社会上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以统计图表、示意图的形式进行报道, 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为例, 其在一版开设《市场风向标》《每日数读》栏目, 用统计图表和示意图的形式分析经济热点、各行各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状况等, 将枯燥、难消化的经济数据变得生动有趣、简洁明了。作为十佳企业报, 《中国平煤神马报》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在正刊一版《奋进六十年追梦向未来》栏目中给稿件配发图表, 用更直观的形式表现60 年来集团产业链上各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在《经济周刊》开设《图说经济》栏目, 以图表的形式向读者阐述国家在经济方面的新政策对企业和百姓生活的影响, 易读易懂, 深受读者喜爱。

4) 能够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现象, 揭示社会问题。这个作用主要靠漫画来实现。漫画也被称为“社会现象的评论家”。夸张、风趣幽默的漫画更容易吸引读者眼球, 引发读者深思。如今, 人民日报等很多报纸都在评论版面开设《新闻漫画》专栏, 用漫画这一形象、生动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现象, 揭示社会问题。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漫画一等奖、《北京晚报》2008年7月17日刊发的漫画《听着会》画了一个嘴被“请”走的听证会嘉宾, 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参加听证会的嘉宾没有左右价格的能力这一社会现象。

5) 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眼球。

3 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应用方向

在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地位及作用越来越显著的当下, 如何将新闻图片的功能特色发挥到极致, 让报纸版面更加光彩夺目, 是值得各大报纸媒体深入探讨的问题。

1) 正确理解报纸新闻报道“图片化”的意思, 提高图片含金量。一张报纸重视图片, 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每个版面都多发或者发大图片, 把新闻图片作为新闻的一个独立“兵种”, 而是应该重视发掘新闻图片的含金量。含金量很低的新闻图片即使发得再大、再多, 也很难留住读者的目光。那么, 怎样才能提高图片的含金量?这就需要编辑在选图片时坚守新闻性, 确保图片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 确保图片报道的题材具有新闻价值, 确保图片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反映的内容具有正面的社会效果, 符合报纸定位。

2) 处理好新闻图片和文字报道的关系, 避免走向“重图轻文”的极端, 使报纸失去深刻性。即便进入了“读图时代”, 我们也不能忽视报纸和其他媒体竞争时所具有的一大优势, 那就是深刻性。新闻图片传递的信息毕竟有限, 如果过分追求, 会使报纸传递的信息“变薄”, 失去理性、冷静、深刻的信息传播优势。

综上所述, 新闻图片以其通俗易懂、简洁直观、形象生动的优势, 为读者创造了富有感染力的新闻阅读形式, 灵活应用能使报纸版面更具新闻性和可读性。报纸媒体应充分认识到新闻图片的独特作用, 充分发新闻图片的优势并处理好图片和文字的关系, 在确保深刻性不丢的同时满足读图时代新闻受众对“快餐式”阅读方式的需求。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越来越喜欢读简洁明快、轻松活泼的图片报道, 使得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信息传播优势逐渐显现、地位逐渐提高。文章就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种类和独特作用展开分析, 探索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信息时代,新闻图片,作用,应用方向

参考文献

[1]郑兴东、陈仁风、蔡雯.报纸编辑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01:345-350.

[2]马云峰.信息时代下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意义及作用探析[J].新媒体研究, 2015 (1) :116-117.

图片信息 第9篇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一、传统存储介质与电子存储介质比较

使用传统介质如纸和胶卷保存信息资料, 检索速度很慢, 而使用计算机存储数据信息, 存取速度极快, 存储的数据量也很大。一般凭证文件应当用纸介质存储, 业务文件可用纸或磁带存储, 主文件, 如企业的企业结构、人事方面的档案材料、设备或材料的库存账目应当存储于磁盘, 以便联机检索和查询。

电子存储介质是指存储数据的载体。比如软盘、DVD和CD光盘、H D D硬盘、闪存 (快速闪存存储器) 。与传统电脑内存不同, 闪存的特点是非易失性 (也就是所存储的数据在主机掉电后不会丢失) , 其保存与删除处理的速度较快。闪存被应用在计算机中的BIOS、PDA、数码相机、录音笔、手机、数字电视、游戏机等电子产品中。摄影记者使用的数码相机常用CF卡和SD卡, 这两种存储卡具有体小质轻、低能耗、高容量、数据传输速度快的特点。

二、计算机存储单位

二进制序列用来表示计算机、电子信息数据容量的量纲, 基本单位为字节B, 计算机存储单位一般用b, B, KB、MB、GB、TB、PB、EB、ZB、YB、BB来表示, 位bit (比特) , 存放一位二进制数, 即0或1, 是最小的存储单位。字节byte是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 (B) , 是最常用的单位。随着计算机存储数据不断增加, 存储单位也在增加, 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如下排列:

bit (位) , byte (字节) , KB (千字节) , MB (兆字节) , GB (吉字节) , TB (太字节) , PB (拍字节) , EB (艾字节) , ZB (泽字节) , YB (尧字节) , BB (波字节) , 在排列中每级为前一级的1024倍。表示容量越来越大。例如: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第二部分中新社图片信息库实现数字化网络存储发展历程

一、1994年建立基于苹果电脑的数字化图片发稿系统

90年代, 中新社摄影部作为总社的新闻图片发稿业务部门, 经历了从使用滚筒式模拟信号传真图片, 到使用底片扫描仪和平板式扫描仪进行电脑数字化处理、文件存储和文件传输, 实现了图片信息数字化存储。

1994年, 摄影部进行图片发稿技术改造, 通过苹果电脑进行彩色底片和黑白底片扫描处理, 采用理光专用光盘存储图像信息, 使用PC电脑和1.44M软盘存储传真图片和专题图片文字信息。每天发图片通稿5-10张, 每月发10组专题图片。一张彩色图片原图大小4.5MB左右, 黑白图片大小1.5MB, 图像经过Adobe Photoshop软件压缩处理后生成100KB左右大小的传输文件, 通过北京--香港专线网络, 将图像文件传送到香港分社的苹果电脑中, 然后经香港分社传送到海外媒体客户电脑接收设备中, 经挑选登载在海外和香港澳门报纸和杂志上。数字化图片发稿技术使中新社能快速和准确将新闻稿件播发到海外和港澳地区。

二、1995年建立基于PC电脑的图片信息存储管理和检索系统

1995年, 摄影部使用基于DOS操作系统的PC电脑, 建立了图片信息管理和检索数据库, 将每日发送的传真图片、专稿图片和留资图片说明入库。为日后建立中新社图片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摄影部工程师在同年3月“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 使用苹果电脑首次制作了中国新闻彩色封面、封底和图片内页, 送到两会代表手里。由于摆脱了原来黑白文字版面单调的格局, 新颖的彩色封面和图片版面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三、1997年建立基于Windows界面的比利时多媒体数据库

1997年, 摄影部采用PC电脑, 使用Visual C++语言和面向对象技术开发的数据库开发工具, 开发了基于Windows界面的比利时多媒体数据库, 内容包括新闻图片、专题图片及留资图片全部文字信息, 系统自动生成图像文件的快照图标 (20K-30K) 到数据库中。图文并茂的数据库信息检索画面受到摄影部和技术部领导的好评。在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和97’香港回归期间, 工程师们使用苹果电脑制作了中国新闻彩色封面、封底和图片内页。保留下宝贵的历史图片资料。

四、1998年建立了基于10/100M网络存储的新闻图片采编系统

1998年, 中新社建成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新闻图片采编网, 服务器操作系统是Microsoft NT4.0server, 数据库是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全社每天发图片通稿10--20张, 每月发10组专题图片, 还有资料图片。摄影记者外地采访采用尼康底片扫描仪扫描底片, 使用PC笔记本和苹果笔记本进行发稿。时政记者开始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新闻图片, 将图片传送到新闻采编系统中。值班主任通过PC电脑登录到采编系统, 对图片说明进行编辑和校对, 并签发图片, 期间工程师们通过苹果电脑处理图像, 包括图像修改、剪裁、角度、亮度、反差、色彩和色调的调整。保证了图片稿件产品的质量。

五、2001年建立了基于Internet互联网数据存储架构的中国新闻图片网

2 0 0 1年, 中新社建立了基于Internet互联网数据存储架构的中国新闻图片网, 确立内网和外网数据库架构、外网网站域名w w w.cnsphoto.com。在社长和总编辑的领导下, 与中国新闻网合作, 将图片网服务器托管在中国电信机房。内网使用HP服务器, 外网使用DELL服务器, 采用磁盘冗余阵列存储, 服务器使用Microsoft Window server 2000操作系统, 图片采编和销售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图片信息数据库全文检索系统由北京拓尔思TRS公司开发。中新社除了每日发图片通稿30-50张 (同时发布到图片网上) , 其余有价值的图片也发布到网站, 使用户能更方便挑选下载及购买图片, 由此打开中新社图片销售市场, 图片网在为图片客户提供丰富的图片资源同时, 也收集网站用户上传的新闻图片、专题图片和资料图片, 图片编辑有选择地将新闻图片上传到中新社新闻图片通稿采编系统中, 由此丰富了中新社图片产品的内容, 实现了中新社通稿采、编、发业务和图片网站业务的双向交流, 促进了中新社图片信息库网络存储技术发展。网站通过提供智能检索提升图片信息的使用价值, 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新闻图片网》项目受到了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领导的好评。帮助记者和签约摄影师个人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 也成为中新社的宝贵资源。另外, 摄影部将30万张底片陆续扫描到电脑中, 存入图片信息库, 丰富了中新社的图片资源。截至2013年7月31日, 中新社图片网共存储图片181万张。

2002年6月该项目作为《中国新闻社新闻信息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获得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颁发的《新闻科技创新》一等奖。

六、2003年建立了基于百兆网络存储的新闻采编平台

2 0 0 3年中新社建成了基于Internet互联网数据存储架构的新闻采编平台和图文发布系统, 建立了包括总社各部门、国内分社、国外分社的采集网络, 总社、香港分社、美国分社成为文字通稿和图片通稿签稿中心。采编服务器是基于Windows Server 2000的DELL服务器, 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 数据存储方式采用磁盘阵列。

至此, 技术创新给中新社图片发稿业务带来质的飞跃, 在全国两会及2008奥运会报道中发稿量剧增。平时, 中新社每天发图片通稿50-100张 (同时发布到图片网上) , 还包括只发网站图片, 专题图片和资料图片。彩色图片发稿原图9MB-18MB, 图片压缩后传输文件大小是300KB--800KB, 通过图文发布系统播发到海外、香港、澳门媒体客户机上, 为当地报纸提供图片内容。另外, 中新社新闻图片采编系统和中新社图片网站进行合理的衔接, 自动将每天发的新闻图片传送到图片网内网和外网上, 以多种方式服务于客户。

七、2012年建立了基于千兆光纤网络存储的多媒体采编平台

计算机、服务器、存储器快速发展, 对电子化数据机房的要求更高。分级存储管理 (HSM) 技术, 就是系统根据数据的重要性、访问频次等指标分别存储在不同性能的存储设备上, 采取不同的存储方式, 实时监控数据的使用频率, 并且自动地把长期闲置的数据块迁移到低性能的磁盘上, 把活跃的数据块放在高性能的磁盘上。

2 0 1 2年, 中新社建立了基于高端SAN存储架构的多媒体采编平台, SAN的支撑技术是光纤通道 (FC Fiber Channel) 技术。存储系统具有硬件冗余设计, 消除单点故障, 能够对应用系统提供不间断的数据访问服务;对应用系统存储的数据具有RAID保护、链路冗余等多种技术手段, 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存储系统主体是一台磁盘阵列设备, 以交叉冗余方式接在存储区域SAN交换机上。前端需要连接SAN的服务器上配有双口HBA卡, 分别通过光纤连接两台SAN交换机。部署一套物理磁带库产品, 通过备份服务器部署的备份软件控制进行自动数据备份。备份内容包括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库数据以及各应用服务器的业务数据。

图片稿库采用TB级磁盘阵列存储, 使用DELL服务器进行管理和检索。数据库采用Oracle。中新社每天发图片通稿100-200张, 发图片网站200-500张 (包括通稿) , 图片发稿原图30—50MB, 由记者个人保存。图片压缩后传输文件大小为2MB, 通过建立图片信息发布系统, 借助Internet互联网和网络链路加密手段为国内国际用户进行推送和发布服务, 建立中心站点 (北京) 为大陆图片用户服务, 建立亚太、美国图片镜像站点为所在区域用户服务, 并自动发布到中国新闻图片网 (专业图片网站, 可供大图) 和中国新闻网 (门户网站, 只供小图) 。图片网站服务器仍托管在在中国电信机房, 通过两套相同数据库存储方式, 使用大容量硬盘存储图片资料数据。存储容量仍是TB级存储。摄影记者的数码相机使用高速GB级CF卡和SD卡, 移动硬盘是1TB和2TB硬盘。主力记者使用苹果笔记本, 内装500GB SSD固态硬盘, 通过无线上网卡, 进行新闻图片的快速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另外, 摄影记者还使用联想Think Pad笔记本电脑发稿。智能手机也成为记者现场抓拍新闻图片的工具, 通过微信平台传输新闻图片和其他重要信息。图片值班编辑使用DELL电脑和苹果电脑对新闻采编系统中的新闻图像进行编辑、处理、存储、签发。使中新社的图片稿件通过多种销售平台传播到客户中。

第三部分大数据存储技术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

一、数字化移动平台的研究迫在眉睫

数字化、创新型、多媒体网络平台存储是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移动平台和电子化阅读是中新社等媒体应该考虑的问题, 通过高科技手段提高多媒体信息传播速度是媒体的立足之本。

二、实现自动恢复和自动管理

未来的存储器不仅具有更高的容量、速度和性能价格比, 而且还将具有自动恢复和自动管理功能, 同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

三、按需分配数据物理存储以实现管理智能化

SSD固态硬盘和HDD机械硬盘共同使用将是发展趋势, 内存和固态硬盘速度快但成本高, 用于存放频繁读写的数据信息, 而机械硬盘存取速度慢但成本低, 适合存放不常读写的数据。按需分配数据存储才是通讯社要采取的方法。

四、云计算理论和云平台服务

云计算是分布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几种技术发展后进行综合的结果, 引入了虚拟化等最新技术。云计算主要提供的服务分为Iaa 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架构服务) 、Paa S (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服务) 、Saa S (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服务) 。

Iaa S服务提供商通过提供虚拟机、服务器、存储空间、网络带宽和安全防护, 实现共享CPU资源池、内存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和存储资源池, 并提供资源需求的弹性伸缩, 如亚马逊数据中心即Amazon EC2 (Elastic Computer Cloud) 。

Paa S云平台服务通过提供数据库、开发工具、Web服务器和软件运行环境, 实现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 以提高IT服务水平和资源的利用率。互联网比较著名的Paa S包括Google App Engine和Microsoft Azure。

Saa S云应用服务针对软件的最终用户, 而不是软件开发人员。Saa S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OA系统、电子邮件、虚拟桌面、在线游戏服务等, 用户经过认证和授权可以在各种设备上通过客户端界面访问――通常是Web浏览器。

五、采用快速查询存储信息技术以便提高效率

面对云计算和海量数据, 如何分析和挖掘内在价值是急需考虑的问题。

Hadoop是Apache开源组织的一个分布式计算开源框架, 在很多大型网站上都已经得到了应用, 如亚马逊、Facebook和Yahoo等等。

Hadoop框架中最核心的设计就是:Map Reduce编程模式和HDFS。Map Reduce就是“任务的分解与结果的汇总”。HDFS是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 (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的缩写, 为分布式计算存储提供了底层支持。

在分布式系统中, 机器集群就可以看作硬件资源池, 将并行的任务拆分, 然后交由每一个空闲机器资源去处理, 能够极大地提高计算效率, 同时这种资源无关性, 对于计算集群的扩展无疑提供了最好的设计保证。

HDFS设计特点:

1、一个Block会有三份备份。

2、心跳检测Data Node的健康状况。

3、balancer命令, 来平衡每一个Data Node磁盘利用率。

4、数据校验:采用CRC32作数据校验。

5、Name Node是单点:如果失败的话, 任务处理信息将会纪录在本地文件系统和远端的文件系统中。

Hadoop用于分布式运算的优点:

1、可扩展:不论是存储的可扩展还是计算的可扩展都是Hadoop的设计根本。

2、经济:框架可以运行在任何普通的PC上。

3、可靠: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备份恢复机制以及Map Reduce的任务监控保证了分布式处理的可靠性。

4、高效:分布式文件系统的高效数据交互实现以及Map Reduce结合Local Data处理的模式, 为高效处理海量的信息作了基础准备。

六、建立绿色节能数据中心

信息爆炸时代已经到来, 未来几年全球数据存储容量将达到ZB级, 施耐德电气IT事业部中国区副总裁/数据中心业务总经理曲颖在《2013通信行业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峰会》演讲中提到:水和空气的单位是泽。地球上的水总量≈1.4Zg, 地球上的空气质量≈0.7ZL, 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突破40ZB, 是2012年的12倍, 2020年中国数据量将突破8ZB, 是2012年的23倍[4]。

中新社未来将通过合理规划内部机房供电和制冷系统, 建立绿色节能的数据中心, 提高电源使用效率, 将PUE值控制在1.5以下, 加快社内宽带网络建设, 图片网站进一步与电信服务商合作, 提高数据上传和下载的传输速率。建立专业的存储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团队, 迎接大数据存储时代的到来。

第四部分中新社图片信息电子化安全存储措施

图片信息库是中新社业务发展的关键数据, 要求中新社在数据信息安全存储方面采取如下措施:

一、内部数据机房防火防盗

1、保证存储数据机房24小时低温, 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安全范围。保障存储设备安全可靠。

2、检查配电箱、UPS不间断电源、空调设备是否正常。管理好机房空调、机柜、线路设备、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3、注意防火和防盗, 建立预警机制和巡查机制。

二、保证移动硬盘、SSD固态硬盘、CF和SD卡、DVD和CD光盘安全存储

1、避免移动硬盘磕碰, 掉地。

2、CF卡耗能低, 速度快, 接口针脚容易弯曲, 进行插拔时要小心。

3、保证电子存储介质的存放环境恒温恒湿, 注意防火和防盗。

三、做好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工作

为保证服务器、电脑和存储设备数据安全, 设备管理人员要增加风险防范意识, 在电脑上安装360安全卫士和杀毒软件, 在服务器管理方面完善用户访问机制, 严格授权, 监控打开端口, 阻止关键数据被窃取, 安装防火墙, 防病毒软件, 监控路由器, 防止复杂攻击, 如欺骗、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 S和恶意软件攻击。网站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避免网站被篡改, 或被植入后门, 防止网站信息被黑客窃取。

结束语

图片信息 第10篇

条码作为信息的载体, 将成为物联网的主要组成对象[1], 因而, 条码技术的研究是当前研究重点。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促使了条码信息的扩大以及条码识别速度的提高, 而二维码[2]的超大信息量特点正好符合了物联网信息的需求。二维条码与物联网之间的有效衔接需实现:①对所有物品的各种属性进行标识, 以形成随物品移动的数据库;②识别设备需要完成对物品属性的读取, 并将信息转换为适合物联网传输的数据格式;③将物品的信息通过物联网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 由处理中心完成对物品信息的相关运算, 并给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二维条码是自动识别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也是物联网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3]。

二维码具有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的优点[4], 可以容纳多达1 850个大写字母或2 710个数字或1 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 比普通条码信息容量约高几十倍;二维码的编码范围广泛, 可以把图片、声音、文字、签字、指纹等以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 用条码表示出来, 可以表示多种语言文字, 也可表示图像数据;二维码的容错能力强, 具有纠错功能, 使得二维条码因穿孔、污损等引起局部损坏时, 照样可以正确得到识读, 损毁面积达50%仍可恢复信息;二维码的译码可靠性高, 比普通条码译码错误率百万分之二要低得多, 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此外, 二维码还具有保密性好、防伪性好、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等特点。 虽然二维码能够存储文本信息, 但是文本信息没有图片形象、生动, 比如对于物流管理中的图像, 用文字则不好表达。本文即是在已经实现了二维码编解码的基础上, 来研究对图片的存储及识别, 使得条码技术像一条纽带, 把产品生命周期中各阶段发生的信息联接在一起, 真正提高了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

1二维码简介

目前, 国际标准己经有多种条形码,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有PDF417、Date Matrix、QR码等[5], 本文采用QR Code码作为图片载体。QR Code码 (Quick Response Code) 称为快速响应矩阵码, 是日本Denso公司在1994年9月研制的一种矩阵二维条码, 它除了具有一维条码及其它二维条码所具有的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以外, 还具有超高速识读、全方位识读、高效表示汉字, 并具有很强的保密防伪性等优点。

1.1QR码符号基本特点

1.1.1 QR码编码字符集

QR码分为4种编码字符集:

(1) 数字型。编码范围:数字0~9。

(2) 字母数字型。编码范围:数字0~9;大写字母A~Z;9个其它字符:space, $, %, *, +, -, ., /, ∶) 。

(3) 8位字节型。编码范围:ASCII字符集。

(4) 中国汉字字符。编码范围:GB 231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对应的汉字和非汉字字符, 范围:0xA1A1—0xFAFE。 (注:日本汉字的范围为:0x8140-0xEBFC)

1.1.2 数据表示法

符号中, 通常深色模块表示二进制“1”, 浅色模块表示二进制“0”。

1.1.3 符号规格 (不包括空白区)

21×21模块 (版本1) -177×177模块 (版本40) 每一规格符号每边增加4个模块。

1.1.4 数据类型与最大容量

(1) 数字数据:7 089个字符。

(2) 字母数据:4 296个字符。

(3) 8位字节数据:2 953个字符。

(4) 中国汉字、日本汉字数据:1 817个字符。

1.1.5 纠错等级

(1) L级:约可纠错7%的数据码字。

(2) M级:约可纠错15%的数据码字。

(3) Q级:约可纠错25%的数据码字。

(4) H级:约可纠错30%的数据码字。

1.2QR码生成与识别

1.2.1 QR编码

CQR_Encode类的EncodeData () 函数能实现对文本信息的编码, 该函数原型为:EncodeData (int nLevel, int nVersion, BOOL bAutoExtent, int nMaskingNo, LPCSTR lpsSource, int ncSource) 。

其中nLevel是QR纠错等级, nVersion是版本号, lpsSource是待编码的数据缓冲区, 其它参数默认选择0。

例如, 对“姓名:张三 性别:男 ID:1001 年龄:25”这段信息编码, 纠错等级选择为L级, 参数值是0, 版本选择4, 则函数为:EncodeData (0, 4, 0, 0, lpsSource, 0)

//lpsSource是这段文本信息的字符串。

生成二维码如图1所示。

1.2.2 QR解码

对QR图片, 解码将调用ContentDecoder类DecodeData () 函数, 函数原型为:DecodeData (int nCodeSize, int nVersion, BYTE CodeData[MAX_MODULESIZE][MAX_MODULESIZE]) 。

其中, nCodeSize是得到的QR图片大小, nVersion是获取QR图片的版本号, Code Data是解码后的数据缓冲区数组名。解码程序运行示例如图2所示。

2存储BMP图片

2.1BMP文件数据读取

BMP是标准的Windows图像格式, 一个BMP文件分4个部分, 分别是:位图文件头 (BITMAPFILEHEADER) 、位图信息头 (BITMAPINFOHEADER) 、调色板 (Palette) 、图像数据 (DIB Pixels) 。其中第一部分是固定的结构, 第二部分是位图的尺寸大小等信息, 第三部分是位图用到的颜色, 第四部分是实际图像的数据, 图像数据不一定是颜色, 而与调色板有关系。本文选择8位灰度图片, 图片大小为52×52像素, 测试图像如图3所示。

运用MFC中的CFile类实现读取BMP文件的图像数据部分, 其它部分不读入。CFile类读数据函数Read (void *lpBuf, UINT nCount) , 其中, lpBuf是接收数据缓冲区指针, nCount是读取字节数。

2.2图片数据储存到QR码中, 编码生成QR图片

调用上文提到的CQR_Encode类的EncodeData () ;其中, nLevel 纠错等级选L, 参数值为0, nVersion即版本为40, lpsSource是数据源, 待编码的数据是读到的图像数据, 其它参数默认选择0。生成的QR码如图4所示。

2.3QR解码恢复原始图片

解码得到图片数据:运用ContentDecoder类DecodeData () 函数, 解码后的数据将保存在CodeData所指的缓冲区。

创建一个BMP格式的文件, 填写其它3部分内容, 文件头和文件头信息结构固定, 新建调色板结构, 程序如下:

将解码后的数据写入BMP文件中, 部分代码如下:

恢复后的原始图片如图5所示。

3JEPG压缩存储

JEPG是国际数字图像压缩标准, 与相同质量的其它格式图片相比压缩率最高。与上文存储BMP图片流程一样, 只是在读取图片之前, 先对图片进行预处理, 从而达到所需要的图片大小。

3.1图片大小选择

现有QR码版本40, 只能存2 953个字节, 所以图片压缩后的大小不能超过该容量。

3.1.1 选用256×256图片

图6是256×256 真彩色BMP图片, 大小约196.7 KB, 图7是用JEPG格式存储, 图片大小为14 385字节, 图8是压缩到QR码能存储的字节后的图片, 图片大小是2 907字节, 如图6-图8所示。从图8可以看出, 图片有些失真。

3.1.2 选用200×200 图片

图9是原始JEPG图片, 大小为9 241字节, 图10是压缩到QR能存储的大小的图片, 大小为2 907字节, 如图9、图10所示。

图像几乎没有失真, 图片像素在200×200以下先转换成JEPG 都能很好存储, 失真率很低, 大于256×156像素的图片失真率高。本文选择200×200像素大小的图片。

3.2JEPG文件数据读取

运用MFC中CFile类实现读取BMP文件的图像数据部分, 其它部分不读入。CFile类读数据函数Read (void *lpBuf, UINT nCount) , 其中, lpBuf是接收数据缓冲区指针, nCount是读取字节数。

3.3图片数据储存到QR码中, 编码生成QR图片

调用 CQR_Encode类的EncodeData () ;其中nLevel值为0, nVersion为40, lpsSource编码的数据是上文读到的图像数据, 其它参数默认选择0。

生成的QR码如图11所示。

3.4QR解码恢复原始图片

解码得到图片数据, 运用ContentDecoder类DecodeData () 函数, 其中, nCodeSize是QR图片大小, nVersion是版本号, CodeData是解码后的数据缓冲区数组名。

创建一个JEPG格式的文件, 将解码后的数据写入JEPG文件中。部分代码如下:

Infile.Write (CodeData, nSize) ;//n是图像数据大小

Infile.Close () ;

解码后的图片如图12所示。

4结语

目前, 二维码只是存储文本信息, 对图像存储能力比较弱, 在这方面的技术还需要突破。通过研究发现, 二维存储图片是可行的, 只是二维码容量相比图片而言还是偏小, 必须寻求更好的图片压缩方法, 或者在现有条码基础上开发一种专门实现对图片进行存储识别的高维码。这种码不仅能存储任意格式的图片, 也能存储更大容量的图片。

参考文献

[1]郑文超, 崔鸿富, 宁炜文.商品条码基础[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2]中国物品编码中心.QR Code二维码技术与应用[M].第1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1.

[3]尚德华.二维条码标准与我国物联网发展关系的几点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7) .

[4]刘幺和.物联网原理与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图片故事DIY 第11篇

课题:报道摄影与图片编辑

指导老师:李媚(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客座教授)

学生: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2000级学生

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主任刘力宏曾请我给摄影系2000级学生开“报道摄影与图片编辑”课程,主要分报道摄影与图片编辑两个部分。“报道摄影”重点讲述了专题报道的几种基本类型、图片叙事中应该掌握的一些基本规则、细节在报道中的作用等。图片编辑课程主要讲述了选题的发现、选择与策划、如何选择图片、如何把握图文关系等。

同学们在学习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是:

1、鲁美摄影系的教育特点是侧重艺术教育,学生们的课程基本是纯影像训练,所以不太适应图片叙事的拍摄。

2、拍摄选题的选择上,由于同学的知识结构与阅历所限,一方面一相情愿,想当然;一方面不太容易把握摄影特性,选题实现的可能性不强,拍摄效果受影响。

3、问题出得最多的是在编辑上,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不会做减法,舍不得剔除照片。并且不太会把握一个故事的叙述层次,结构比较混乱。

当然对于初次接触专题报道的同学来说,出现这些问题都是非常自然的。我的课程作业就是希望同学们把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出现在上课的过程中,以便使同学们能够较快地适应日后的工作。

我对作业的要求是

一、写出书面的拍摄计划。目的是训练同学的选题思考能力,同时,便于与拍摄结果形成对照,由此发现同学在选题考虑时存在的问题。

二、具体拍摄时间不得少于五天(不包括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和与对象沟通)。我把时间作为一个硬性指标的理由是:时间是选题深入的必要保证;时间是对拍摄者耐心的考验。最后的结果证明,大凡拍摄时间长能耐得下心来的同学,其图片故事的质量都相对较好。

三、编辑自己拍摄的图片故事,并且形成版面。作业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完整地经历一次“图片故事”的拍摄到编辑传播的工作过程,作业既是实践的过程,也是出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理解课程内容最好的经历。

伍笑:幸福是一种感觉,只能自己体会,百样人就有百样属于自己的幸福。要把这些普通人的幸福通过一张图片展现出来,将被摄者所处的环境、身份、精神面貌与个体特征明确地展现出来,就是我对这组图片的定位。于是在编辑排版的时候,我选取了被摄者内心愿望这一点作为切入,加强文字与图片之间对话的这种趣味性效果,使整个版面的感觉更加生动。图片中较大的一些是SONY-F717拍摄,最大光圈、速度自动,较小的一些是SONY-P71拍摄,光圈快门自动。

(评语)伍笑最初报的选题计划并不是拍摄幸福,进入具体拍摄时,选题计划实现不了。这种现象不只伍笑一个,许多同学也都如此--想象与实践发生冲突。选题实现不了大多因为:第一、选题根本不具有视觉实现的可能,第二、同学能力无法胜任。现在的作业是伍笑灵机应变的结果,充分抓住了对象职业、性格特征来表现主题。这次的作业让我们眼睛为之一亮--从拍摄到编辑都有新意,因此获得了最佳作业奖。

杨冬:拍摄《民工模特》之前,我并未接触过报道摄影,仅仅是从图片以及情节方面去了解报道,通过这次亲身实践,从拍摄到编辑,使我对报道摄影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体会到编辑的重要性。鲁美的后门聚集着一些特殊的“模特”。这是一个由民工组成的职业模特群体,是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的特殊团体,这也是我选择他们进行拍摄的原因。我同他们在一起过了5天,逐渐地了解了他们,他们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故事,赚更多的钱是他们共同的心愿,这个模特市场是他们实现心愿的一个支撑。佳能EOS1N相机 20--35mm镜头、50mm镜头 机内测光F8

(评语)这个选题有两个同学拍摄,杨冬的作业比另一位同学好的原因:一是对于拍摄对象较为深入地了解,图片与文字的细节都说明了她拍摄的深入。二是体现出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图片、文字结构清晰,有层次,叙述也明确。

都晨:一直以来,夸张、个性的摄影语言是我所追求的,直到上了李媚老师的课,我才意识到:留影与报道,才是摄影的本质。做报道摄影是要把事件用图片来表达清楚,无论你采取什么形式,无关乎你所用的相机好坏。抱着这种心态我走进了儿童村。我先选择了傻瓜相机拍摄,在对事件有了把握后,才把大相机拿起来,在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再注意拍照的形式及其美感。这次拍摄我主要用了尼康F80相机和奥林巴斯自动傻瓜相机,光圈多在f 5.6 -f16 之间,速度为1/500 秒-1/15秒。

(评语)都晨的作业与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的许多相同题材的拍摄相比更具有一种真诚和平实。选择自己较好沟通的人群进行采访,往往能够迅速找到进入的通道。都晨的编辑最初结构杂乱,而且漏掉了一些好的图片。经过与她讨论之后再编辑,叙述结构清晰,有节奏,效果大不相同。都晨在编辑上存在的问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同学们往往一是都不愿做减法,二是不太会选择自己的图片。

上官星:李媚老师上课,几乎每一张关于细节的照片都要给我们详细分析,她把一些很有名气的杂志直接拿给我们看并让我们了解编辑和记者是怎么来工作的。此外,通过给我们看一些她非常熟悉的摄影家的作品,给我们讲解这些摄影家是怎么来看待问题的、在拍照片时是什么样心态、怎样处理细节......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后来拍摄的时候我直接拿上课学的要点套用,很轻松就进入了状态,我拍的是《菏泽枣梆剧团》,用的是佳能 EOS30相机, 多是抓拍,晚上使用闪光灯。

图片信息 第12篇

为了了解当前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笔者向56名信息技术资深教师发放了56份问卷, 由于他们都经历了从职前阶段过渡到在职阶段, 且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都指导过实习生,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来了解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以及实习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下是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1、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方式

大部分在职教师都参加过相关的培训, 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讲座式的培训, 参加网络培训也有一半以上 (56.36%) , 大部分教师 (63.64%) 认为参加培训对他们有些帮助。他们认为专业发展上获得的帮助主要来自网络。

问卷结果显示, 信息技术实习生实习时间基本是六到八周, 明显偏少, 大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学的内容多而杂, 而目前的实习制度过于走形式, 实习时间少且集中在毕业前的几个星期, 对实习生没有多大的帮助, 鉴于此, 这些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以下建议:

(1) 实习时间上安排上不要集中在毕业前的几周内, 应该分散到大学四年的学习期间。这样实习生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相长;

(2) 实习时间的分布上应将实习时间分三段, 第一段, 跟随学习;第二在指导老师辅助下开展教育教学;第三段, 独立担当。

(3) 实习教师指导:实习生首先见习, 配备专门有经验的指导教师, 让实习生多参与科组活动, 培养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2、对专业成长最有帮助的培训或学习经历

问卷结果显示对专业成长最有帮助的培训或学习经历可以归结为三类:

(1) 专家引领的培训:网络培训、同事间的交流以及网络在线课程学习。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在此平台上, 教师之间可以平等的交流, 互相探索教育教学方法。网络平台可以提供一个虚拟的环境, 让不同地方的教师参加信息教研活动, 构建一个有相同目标的学习共同体, 互相促进, 既可以学习专家教学方式, 又可以互相共享资源和智慧技能。

(2) 政府或学校机构组织的培训:专家开设的有针对性的讲座、网管培训、优质课观摩以及专业教师的优课点评, 这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 自我探索:包括继续深造与自学, 选择自我探索的较少, 因为单靠自己的摸索所获得的进步是比较有限的。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 教育培训尤其是参与网络平台的培训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3、职前教师最缺乏的技能

问卷中关于信息技术职前教师最缺乏的技能可以总结如下:

(1) 课堂教学技能, 表现在不能有效的驾驭课堂, 将知识有兴趣有重点地介绍给学生;缺乏教学组织能力, 不能很好地与人 (学生) 沟通;大学所学内容与现实教学内容脱节, 有些太过专业, 学生没有接触过, 导致了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 缺乏实际教学经验;课堂的控制能力不够强, 教学进度安排不是很紧密。

(2) 实际操作技能缺乏, 对不同设备的操作能力差, 大部分学生没有充分适应的能力。实际教学中, 程序设计、网络管理能力欠缺, 缺乏学习能力, 对计算机最基本的操作与网络平台的应用不够熟悉。

(3) 对学科的理解能力:对学科的把握能力不够, 对当前学科在中学的现实地位理解不深。

综合以上分析, 针对信息技术职前教师存在的问题, 鉴于网络平台的优势和网络培训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笔者提出在我们可以将网络平台 (尤其是以好看簿图片博客为例) 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师职前培养中。

二、基于社会性软件的信息技术职前教师的培养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可以促进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

1、基于网络平台, 倡导“反思经验”实践

教师职业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 还应该依靠现有的专业知识, 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并能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然而现阶段信息技术职前教师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缺乏实践性知识。因此, 专业人员必须培养从经验中学习和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的能力, 我们应该倡导反思经验实践, 培养反思型教师。

此外共同讨论也是一个实现反思教学的有效方式, 即让某个教师提出在课堂上产生的问题, 然后与其他教师共同讨论来解决问题, 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所有参加讨论的教师共享。好看簿用户可以阅读和收藏别人创作的教学图片故事并给别人的教学故事评价, 也可以发动群组活动, 共同探讨某一领域的问题, 为“反思经验”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共享平台, 是教师个体以及群体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有效形式。

2、注重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促进专业发展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学习共同体可以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进成员之间的协作及信息交流, 使个体在团队的互动中获益并培养个体与他人有效协作的能力,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事实上是一个实践共同体, 所有成员教师拥有若干个共同的关注点, 共同致力于解决一组问题, 或者为了一个主题共同投身或参与。在职前教师实习前, 可以引导他们加入一些信息技术教师群 (如QQ群) , 参与教师bbs论坛, 积极交流与讨论。情境学习理论认为, 人学到的很多东西并不是从正规的教学中得到的, 而是通过高度系统的有组织的信息系统学来的, 对大多数学习者来说, 在与其他学习者的交往过程中, 学习效果最佳, 以好看簿平台为例, 职前教师可以以教育叙事的方式记录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自己的感想等, 邀请一些在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上传教案, 请求他们来修改。职前教师在实习期间进一步加入专业的网群, 熟悉网络交流平台, 逐渐从边缘参与者过渡到合法的使用者, 通过参与体验到学习与交流的乐趣, 逐渐培养自己的专业热情。

3、以“认知学徒”为引导, 培养专家型教师

在学校教育出现之前, 学徒制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最为普遍和自然的学习方式, 学徒们通过对师傅专业工作的观察、模仿、训练等方式, 从边缘参与到进入工作的实践共同体, 在从新手到专家的形成过程中获得专家实践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现代网络平台为新手向专家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应用于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方面, 实习生可以很方便找到该领域的专家, 通过交流模仿等方式学习专家所需的思维、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

在好看簿上, 添加好友, 参考资深教师的网页博客, 定制并跟踪其教学动态, 通过对专业教师工作的观察, 模仿、训练讨论等方式, 从新手逐渐深入到教学的实践共同体。在此期间, 由于他们对信息技术网络组群有一定的了解, 可以发起一些活动, 关注好看簿以外的网页博客与群组, 进一步参与网络的题研究, 并在与其他成员的交流中, 发现自己的不足, 实现快速有效的学习。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了解信息技术职前教师发展的不足, 鉴于网络平台的优势, 提出了网络环境下, 尤其是在“好看簿”图片博客平台中新型职前教师专业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好看簿,职前教师,认知学徒制,学习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郭臻琦, 孙英, 李克军.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质[J].外国教育研究, 2007 (9) .

[2][美]李·S.舒尔曼.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王幼真, 刘捷.比较教育研究, 1999 (3) :36-40.

上一篇:指导下一篇:延迟焦化装置节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