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缺失原因分析

2024-07-05

传统文化缺失原因分析(精选12篇)

传统文化缺失原因分析 第1篇

1 中国的自然环境不能激励基础研究的科学精神

物质环境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源泉, 科学的发展过程和蝴蝶效应有类似之处, 初始值微小的差异可能导致结果的巨大差异。提到西方科学, “言必称希腊”,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 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 如果理论自然科学要想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 它也不得不回到古希腊人那里去。”[2]希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希腊人不能依靠保守的农耕而只能走商业、贸易和向海洋进军。贸易催生契约精神, 征服海洋需要知识, 从而激发对知识的向往。德谟克利特“宁愿找到一个因果的说明, 而不愿获得波斯的王位”的精神概括反映了希腊人对原理的追求比对实用的追求更为热衷。而中国所处的自然环境是地势封闭, 北方和西方是荒原和沙漠, 西南是青藏高原, 东方和南方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内陆边疆难以逾越, 太平洋又过于辽阔神秘而难以征服, 结果, 与地中海成为希腊通往外界的通道和发展的希望所不同的是, 太平洋成了中国与世界隔绝的天然屏障。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 土质疏松, 适于耕种。在中华文明发轫之时, 自然环境作为初始因素, 对中华文化的起源有决定性的力量。农耕文明所讲究的稳定性和现实性加上封闭的地理格局所带来的有限的视野和思维空间, 使得基础研究所需要的超功利的思辨和幻想难以正常的发展。[3]我国的科学在发轫之时没有得到物质环境的支持, 在发展过程中也没有受到应有的物质支撑, 即使现在, 我国基础研究的经费在研发经费中的比重也一直在5%左右徘徊, 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大多在20%左右。

2 传统社会“大一统”的制度环境束缚基础研究

中国制度环境的特色是“大一统”, 这是与农耕文明的发展紧密相关的。因为黄河经常泛滥, 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所以治水平土是农耕文明时期的主要生产活动。在生产技术落后的条件下, 治水平土需要大规模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组织, 这就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这种治水文化反映到社会生活中, 对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形成、社会组织的构成等打下了深深的文化印痕。治水平土对人们生产活动的规模化与组织化要求逐渐泛化为古代社会的管理制度, 形成大一统的集权格局, 并成为以农耕为发展动力的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光是治水一事, 中国之中央集权, 已无法避免。”[4]

以治水为主要特征的农耕文明衍生出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血缘是一种先验的、超个体的、超意愿的关系, 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它, 也无法摆脱和超越它。个人只有认可、服从、顺应这种关系, 才能获得自己的位置和利益。传统的家庭结构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社会就是家庭的放大, 君主制就是家长制的推衍。所以, 中国社会是家国同构的, 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 家庭亦是一个小国家。在家庭中由一家之长支配一切, 在国家中则由一国之长支配一切。由于已有一个最高的力量在统摄、支配整体国 (或家) , 所以不可能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当然也就不会产生出调节人际关系的契约。因为在家中, 家长的意志就是法;在国中, 君主的意志也是法。所以, 中国只有“人治”而没有“法治”。[5]“人治”环境有利于为专制服务的文化发展, 但不可能为科技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

3 传统社会的思想文化环境阻碍基础研究的发展

我国传统社会的思想文化方面对基础研究发展阻碍最大的是功利主义和官本位的影响。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 我国的社会文化有两个明显的不均衡性:在自然与社会这两方面中有明显的“重文轻理”倾向;在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着“重术轻学”倾向。重文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绝大多数都是文史类的, 科学技术著作相比之下显得微不足道。而我国科技史上的发明都是注重实用性的“术”, 除了“中医学”有一定发展外, 几乎没有“学”的创造性的痕迹。科学是技术进步的源泉, 每一次科学上的重大进展都开拓出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谁不掌握“学”的当代前沿, 谁就必然失去“术”的未来。[6]

在我国的传统价值观里, 缺乏对科学真理的向往, 读书人追求的最大价值就是做官, “学而优则仕”、“学得文武艺, 货于帝王家”, 如果交易没有做成, 那些有才华的人也就只能遁世或者郁郁而终。官本位思想导致我国古代的哲学集中于政治哲学和道德伦理哲学, 排斥对自然现象的逻辑分析, 缺乏对“两小儿辨日”和“杞人忧天”中所提出问题的追根究底精神。胡适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当孟子在对人性的内在美德进行理论探讨时, 欧几里德正在完善几何学, 正在奠定欧洲自然科学的基础。”[7]这种在知识兴趣和追求上的差异, 使“中国的知识界的生活趋于越来越远离自然对象, 而益发深陷于空洞的玄思或纯粹的文学追求。”[8]由此可见, 官本位思想使整个社会把目光聚集在“治人”之学上, 而对自然的探寻则完全不在学人的思虑之中。我国历史上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多是忧国忧民的政治英雄, 我国科技史不仅反映出我国传统科技中基础研究的缺失, 更反映出社会文化上对基础研究的不认同。

摘要:基础研究对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 我国传统社会基础研究缺失的原因在于自然环境不激励基础研究、制度环境束缚基础研究、思想文化环境阻碍基础研究。

关键词:基础研究,自然环境,制度环境,思想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曾德凤.中国, 谁来夺诺贝尔奖——近看世纪之交的青年科学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262.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468.

[3]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18-21.

[4]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M].上海:三联书店, 1997:89.

[5]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3:24.

[6]王宝安.中国冲刺“诺贝尔[”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0:178.

[7]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C]//胡适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1638.

传统文化缺失原因分析 第2篇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古诗英译中由于文化背景和隐喻模式的不同会造成文化缺失.使古诗词的意境和音韵之美难以表达.为此,在翻译中要在源语的隐语模式下进行语言选择;寻找在两种文化背景下唤起读者美感的表达方式.

作 者:杨秀芝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40 刊 名:边疆经济与文化 英文刊名: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年,卷(期): “”(1) 分类号:H059 关键词:文化   古典诗词   前景  

口译中文化信息缺失及应对措施分析 第3篇

【关键词】口译 信息缺失 原因 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跨文化、跨国界、跨语言沟通、交流的现象日益增多。正因为如此,译员这一职业发展日趋成熟。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译员已不仅仅是被动的文化信息的传递者,更是跨文化、跨语言文化信息交流中的参与者。同样,跨语言交流、沟通的质量离不开译员对双方语言的翻译,尤其是口译的质量。也就是说,口译时译员要在精通两种语言的基础上对其交流进行理解,从而依靠高质量的口译确保双方沟通无障碍。但是因为众多原因,导致口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缺失,给跨文化、跨语言交流造成了严重的障碍。因此,探讨口译中文化信息缺失及应对措施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口译中文化信息缺失分析

众所周知,文化差异对口译结果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口译的过程中,文化信息的缺失往往表现为对词语的理解之上。尤其是在汉语与英语的口译之中,因为汉语跟英语所属不同语言系统,并且文化也有着巨大的不同,从而导致这种文化信息缺失的现象始终无法避免。究其原因,口译中文化信息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

1.语言障碍中的词汇系统。在口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就是源语中的词语没有一致性,这是信息文化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比方说一些词汇最初表现的是隐喻意义,如A bad padlock invites a picklock(开门揖盗)、Faith will move mountains(精诚所至,金石为开)、Fine words butter no parsnips(画饼充饥)、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杀鸡取卵)等。

另外,一些词语如果跟所要翻译的另一种词语意思有部分重叠时,其意义就可能基本相似。但是我们不能片面认为在口译时就可以如此翻译,因为他们放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时意义可能是不同的。比如“宣传”与“Propaganda”,前者在我们日常用语中主要作为一个褒义词使用的,其意义主要就是对群众进行讲解确保其能信服并一起行动;而后者在英语中则为贬义词,主要是指政府为了应对一些事件而采取的行动,从而据此影响群众舆论,进行新闻观点、信念的传播(不论正确还是错误)。

在口译中,一些词汇缺少与之相对应的词汇,这也导致文化信息缺失。比如说英文“privacy”在中文中根本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语,虽然说“退隐”“私密”“隐私”等词与之有些许关联,但是却根本无法表达其真正的含义。与之相对应的,在我们的文化中一些特定词汇也无法从英语词汇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词汇,比如“穿小鞋”“乌纱帽”等。

2.非语言障碍中的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往往会因为文化差异导致交流出现障碍,这在口译过程中表现的也较为常见,是导致文化信息缺失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中国文化重视整体的世界观,而西方文化中对于个人主义较为看重。种种文化差异源于双方不同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同样的在一些传统文化或习俗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果口译人员不能充分理解其中的差异,可能就会导致文化信息的缺失。比如“蝙蝠”中的“蝠”,因其发音与“福”相同,因此是一种吉祥的动物,而在西方文化中“bat”一词让人联想到蝙蝠的丑陋、邪恶。又比如中国人注重谦虚,因此在别人赞扬时往往表现是“过奖”,而西方人对于别人的赞扬表现的就比较直接、高兴。所以口译人员在口译时将这种信息直译过来显然是会导致沟通交流失真的。

二、口译中文化信息缺失的应对措施

1.通过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对文化信息的敏感性。为了在口译过程中减少文化信息缺失的状况,口译人员平时就应该着重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也就是说平时要多关注异域文化,不断学习、了解并兼容并蓄。充分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在口译中避免进入文化信息的误区。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因为对异域文化的不了解而产生误解,在口译过程中出现失误。通过努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口译人员可以提高自身对文化信息的敏感性,这对于口译是有好处的,可以帮助译员判断口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敏感性。

2.重视知识习得,减少潜在文化信息缺失。口译与其他翻译方式不同,更加重视时效性与现场性。口译员无法在口译时查阅资料,因此平时的知识习得对于口译员来说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口译人员在接到口译任务后,需要借助工具书以及相关资料熟悉可能会出现的专业术语。因为口译依靠的是短时记忆,只要口译人员在事先做好了准备工作,就可以凭借直译的方式完成口译,从而避免文化信息的缺失。当然,在口译时也有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具有临时性,无法通过短时学习与事先准备而应对,这就需要口译人员重视知识的学习,通过广博的双语文化知识积累实现口译的真实、准确,避免文化信息缺失。

传统文化缺失原因分析 第4篇

工业革命以来, 工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 工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 并向自然界排放大量污染物, 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自我平衡, 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背景下, 环境文化理论应运而生。我国学者对环境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企业上, 对旅游企业环境文化建设研究较少。

目前, 国内专门针对环境文化理论的研究并不是很多, 对环境文化概念的界定尚未统一。潘岳认为, “凡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 即是环境文化”。曲以斌认为:“所谓环境文化, 是人类适应环境、改善环境、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手段, 是实施这些手段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知识, 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和习俗的综合体”。张国玲认为, “环境文化, 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协调统一的实践活动及其创造物”。陈莉认为环境文化是指一切有关人类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的事物和相应的行为、心智状态的总和。总之, 环境文化就是环境保护文化, 是当代人们环境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 是对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深谋远虑。众所周知, 地球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因此, 我们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构建环境文化, 通过环境文化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解决或缓解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二、我国旅游企业环境文化缺失的原因

近年来, 我国旅游业取得快速发展, 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在日益显现。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企业的盲目开发建设、景区的超负荷运转等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加剧了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破坏。目前, 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环境破坏严重, 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日益加剧, 噪音、烟尘、旅游垃圾随处可见, 大量旅游资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 主要是因为我国旅游企业环境意识淡薄、环境文化缺失。据调查, 当前我国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着环境保护意识不高、缺乏环境文化建设的情况,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第一, 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生态学原则, 已成为尽人皆知的游戏规则。关注环境、保护环境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经济收益, 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优势。因此, 企业之间自然而然的达成默契与共识。这样的产业环境和心理状态必然会造成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破坏、景区环境质量下降、旅游价值及旅游吸引力降低。

第二, 政府及相关部门管理不力、引导不够。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追求物质财富、侧重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和主要追求。地方经济发展是衡量政府作为的主要标志, 也是提高人们收入、改善人们生活的主要途径。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因此受到各级政府的青睐, 而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却被掩盖在经济发展的巨大光环之下。这样的主导思想催生了旅游企业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忽视环境文化建设自然也就在所难免。

第三, 旅游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速度低于工业企业, 不易察觉, 容易被人们忽略, 甚至有人认为旅游业是“无污染产业”、“绿色产业”, 不会对环境和旅游资源构成威胁。

第四, 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对已有的法律没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当前,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单行环境保护法、单项环境保护法、各种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 以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是, 在旅游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多有发生。此外, 我国专门针对旅游污染、旅游垃圾等环境破坏的法律法规建设不足, 有待提高。

第五, 社会范围内对环境文化重视不足, 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和环境文化建设氛围, 整个社会上的环境意识、法制观念淡薄, 没有在社会中形成环境文化建设的意识和习惯。

正是由于如上原因, 我国大多数旅游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漠视环境文化建设。针对这一现状,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不能对此听之任之, 要对环境破坏予以科学、有力的治理, 同时, 加大对企业的管理和引导, 加强企业环境文化建设, 通过循环经济理念与技术合理调控和保护环境, 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旅游企业环境文化建设对策

(一) 加强外部监督管理

1. 政府加强监管

政府的监管首先要从执法监督开始。如上所述, 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较为完整, 无论是新法律还是正在修订的法律, 都吸纳了环境文化的基本理念。所以, 有关部门要严格依据各项环境法律法规对旅游企业进行执法监督, 使他们学法、懂法, 并从中体会和学习环境文化理念, 不断地推进企业的环境文化建设, 促进环境保护。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企业, 必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加大违法成本。同时, 要继续加强法制建设, 争取制定专门针对旅游引起环境破坏的专项法律法规, 使全社会认识并重视旅游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其次, 转变观念, 促进企业环境文化建设。政府要从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追求政绩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 做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将环境文化理念落实到旅游企业经营的全部过程中, 促进企业环境文化建设。政府有关部门在对旅游企业进行管理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考核手段, 把企业环境文化建设情况列入考核范围, 并作为重要考核项目, 以此督促企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进行环境文化建设。

最后, 政府要尽一切可能, 采取多种手段促进企业环境文化建设。例如通过环境税收、环境教育、环境审计、环境影响评价考核等手段, 向旅游企业施压, 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环境文化建设缺失的问题。总之, 政府要通过制定法规、加强监管、合理引导、科学考核、加大投入等方式帮助旅游企业构建环境文化。

2. 媒体参与监督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 媒体监督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旅游业发展如日中天的今天, 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媒体对旅游企业的监督作用, 对那些不履行环境责任, 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利润的企业要给予曝光, 使之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之中, 从而承受来自于公众和政府机关的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压力, 迫使其重视环境、保护环境, 并在今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打造环境文化。

3.居民监督举报

旅游目的地居民是旅游发展引发环境破坏的直接受害者。由于旅游企业唯利是图, 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不履行环境责任, 从而导致目的地生态环境、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这无疑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因此, 要鼓励目的地居民进行监督举报, 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旅游企业重视环境、保护环境, 进而构建环境文化。

(二) 发挥内部积极主动性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因与外因在事物产生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则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 内因是本源, 是最重要的, 它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最终决定因素。对于旅游企业环境文化的建设, 除了外部加强监管外, 主要应从内部出发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1.从自身的发展前景出发, 进行环境文化建设

俗话说“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目的地旅游资源和环境是旅游企业的衣食之源, 企业要获得长久发展, 必须肩负起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责任。企业究竟能走多远、能有多大作为取决于目的地旅游资源和环境状况。从企业自身的发展前景来看, 应该注重环境保护, 建设环境文化, 打造生态文明, 这是旅游企业持续、高效发展的动力源泉, 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2. 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来看, 企业应该积极主动进行环境文化建设

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细胞, 它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企业行为所导致的环境恶化, 是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巨大障碍, 因此, 国内外一些企业开始把环境整治作为树立社会形象的一种策略, 也作为协调大众关系的一种手段。旅游企业也应该通过建设环境文化, 加强环境保护, 遏制环境恶化, 改善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并最终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3. 调动企业领导者的积极性

如上所述, 对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保护事关旅游企业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 企业要不遗余力的进行环境文化建设。旅游企业环境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者环境意识的提高, 只有率先调动领导者的积极性、主动性, 旅游企业的环境文化建设才能有的放矢。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对企业领导者的培训、宣传、政策导向、监督管理等方法使其提高环境意识, 进而积极主动的在企业中倡导环境文化建设, 主动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为主导, 引导企业的价值取向, 对企业进行文化洗礼, 充分利用自己的组织力、号召力、影响力不断地向员工灌输环境保护的理念, 制定奖惩机制, 加大管理力度, 从而提高员工整体环保意识, 共同建设环境文化。

参考文献

[1]曲以斌.浅谈中国环境文化.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0.4

[2]张国玲.环境文化视野下的发展.管理与财富, 2000.12

[3]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管理世界, 2004.1

中国文化的缺失 第5篇

那一年,我们见证了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会;

那一年,我们共同分享了上海世博会的喜悦;

那一年,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我生长在这个国家,我爱这个国家的每一片土地。不仅因为这个国家的经济不断的发展,国家的不断富强,更因为我爱这个国家的文化,而这个国家就叫中国。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舞台上源远流长,绵远不觉,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拥有那么悠久的历史。进入21世纪以后,关于文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我们文化软实力的认识越来越充分,我们国家也在不断的树立国际形象,加强文化交流、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等方向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比如我们在海外建立的一百多所“孔子学院”和不断成功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而中国的语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中国模式”,“和谐社会”都成为了西方学者和政要津津乐道的话题,关于和谐二字更是我们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文化的包容性。这一切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成就,也是我们向世界人民呈现悠久深远的历史文化的机会。但是,我们在看到中国软实力取得进步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一些细节的东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的向外国展示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在吸收着外国的文化和世界观。然而我们却忘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些西方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不断的冲击着我们中国的文化。正如有些人为了谋求个人利益而可以不顾集体大众的利益,丢弃基本的道德品质。国民变开始变得冷漠了,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让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心寒,虽然改革开放给我们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GDP跃升世界第二位,但我们的价值观已经退步了,我们放弃了太多,连一个最基本的助人为乐的精神也会被人怀疑是炒作或者为了出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甚至外国媒体都大面积的抨击中国人的见死不救。在大的角度上,中国人,我们是文化软实力是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为什么偏偏却在这简单的小事上失去了做人的道德。一个国家文化的实力的进步,不在于制作了多少个文化大片,不在于写了多少本书,不在于出了多少个伟人,而是在于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有没提升,再好的孔孟文化如果没过国民欣赏,那也如同摆设一般。

再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渐渐的记不得《道德经》,传统文化的节日受不到人民的重

视中国虽有那么多的优秀的文化成果却但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反而让一个韩国来去申遗,我们的悠久文化反而成为了别人手中的财富,跟我们抢端午节的文化这是多么可笑可悲的一件事情,这件事也深深伤了中国人的自尊心。

英语课程文化构建缺失文化自觉 第6篇

摘 要 通过笔者在M校为期数月的田野调查,揭示了M校英语课程文化构建现状。调查发现,不少英语教师注重在知识层面将英语语言的规则教给学生,而忽视英语语言文化中文化情操的陶冶,无法做到将英语语言文化真正融会贯通到教育教学中。这实际意味着英语课程文化构建主体缺乏必要的觉知、自为,是一种缺失文化自觉的表现。今后英语教师须加强研习,积极提升并彰显课程理性。

关键词 英语课程文化 构建 文化自觉 课程理性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课程文化视野的生成,使课程文化研究得以产生,课程文化研究的展开,使课程文化有机会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范畴[1]。课程文化作为研究对象进入我国教育视域的时间并不长,但它却拓宽了课程研究的视野。以课程文化构建这一主题为例,学者们基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比较典型的有:郝德永秉持后现代理论视角对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作了全新解读,进而阐述了一种着眼于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模式[2]。范兆雄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对课程文化特质的传播、变迁及课程文化发展的本质与特征作了较为系统的研讨[3];王德如指出,课程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是课程文化自觉的核心问题,并认为课程文化自觉有三条基本途径:传统课程文化寻根、国际课程文化理解、本土课程文化生成[4];程红兵则基于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之关系视角并以某中学为例探讨了课程文化建设及其影响[5]。

近十年来,有学者开始关注具体某一学科的课程文化建设问题。以英语课程文化构建为例,张伊娜就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意识目标作文本解读后指出,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应只限于文化内容的教学,而更应该是一个过程教学[6]。杨柳探讨了英语课程文化失衡的现象及成因,并提出了诸如引入“中国英语”等解决对策[7]。王艳薇通过社会调查和对教科书的文本分析后指出,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文化因素设置忽视非言语交际、同一单元文化信息安排过多、教师文化知识不足、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化教学的实施没有落到实处、学生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8]。郭宝仙则从中日教科书比较的视角对英语教科书中应怎样安排传统文化进行了探讨[9]。李妍妍探讨了构建英语文化品格应遵循的若干原则,认为新课改下应该把英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内涵定义为体验文化、接触文化、批判文化、认同文化、理解文化[10]。但此类研究多基于英语课堂或教科书对英语课程文化构建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一般性的探讨,缺乏反映英语课程文化构建主体的理念及其所营造的课程文化的研究成果,故而未能很好地揭示英语课程文化建设中“人”的问题。为此,我们设计并开展了如下调查。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M校创办于一九五六年,一九九四年Z市学校布局调整后,成为市区规模较大的初中之一。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近1600人。M校多年来一直秉承“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的办学理念,坚持发扬“团结爱校、文明守纪、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校风,“爱、严、勤、实”的教风,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始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方向,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优化教学过程和育人环境,努力促进“勤学、上进”的学风形成,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M校对英语教学的规范化相当重视,对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也开展过一些教学改革,这也是笔者选取M校作为此次田野调查主要对象的原因。此外,M校经常开展微格教学,而且每一个工作周都会随机抽取任何一个年级的英语课作为公开课,从而有利于我们观察、了解该校英语课程文化构建的实然状况。

英语课程文化是一种以英语语言文化为依托,反映英语课程中所关涉到的物质载体与精神价值,具有行为性、动态性、过程性、整合性的亚课程文化。基于此,近年我们围绕英语课程的相关物质载体及课程实施主体的认知,通过实地考察、问卷及访谈调查等形式,在M校开展了田野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课程文化空间与内容载体

课程文化空间在此指的是课程营造特定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式的物质空间。M校英语课程的开展空间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室,有公开课会适时调整到阶梯教室。教室内部是师生进行英语教学的最主要场所,也是学生一天中接触到英语时间最长的场所。《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英语教学的三维目标,尤其强调的是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室内部墙壁应本着培养兴趣、展示成果、养成习惯、营造氛围的基本原则来布置。该校虽然没有情境化、活动化的英语专用教室,但有微格教学教室和英语听力教室,32间教室内都安装了多媒体,且几乎每个教室都设有“英语角”或英语学习园地(ShowWall),墙上都贴了每位同学的英文名、英语课分组教学的分组详情以及每个同学的英文座右铭……总体而言,该校课程文化氛围创设局限于教室,尚未拓展更大的课程文化空间。

课程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载体是教材。教材深度和广度的差异是课程文化生命鲜活度的重要体现。不可否认,当下英语教材已初步建立起了系统整体观念、民主平等原则、尊重多元、差异思想和动态发展等观点。但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者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仍存在着科学主义、政治学等方面的考虑,依然显示了工具理性的强势地位[11]。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英语教材的深度。另一方面,教材版本多样化的实现,一定程度上给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选择不同版本教材和编制校本课程的权力。政策设计者的愿望是在维护文化整体性和统一性的基础上,不失地域文化或校园文化特色。从我们和该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交谈中得知,Z市初中英语教材大都还是由市教育局确定,虽然学校有自主选择教材的权利,但M校放弃了这项权利。该校长表示老师平时上课就很忙,还要批改作业、值周、辅导自习等,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做诸如编写校本英语教材这些额外的工作,还表示老师们也没有能力去编制像样的校本教材。

2.课程组织形式

课程组织形式在此指的是以英语文化为主要讨论内容,吸引群体在英语课程中有秩序地被组织起来或无意识自发地组织起来的一种群体学习形式。M校英语课程基本上都采取“学展评”这一小组组织形式。“学展评”即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依据各小组学生参与互动的频率和效果适当给予加分,每次课后的各组加分记录在案,每月初学校会要求教师提供上个月的先进小组名单,每班仅有一组。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及时纠正组内成员的个别错误,大大改善了过去学生不敢说、教师学生课堂有隔阂的问题。这个讨论-发言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提升和自我检验的过程,也体现了课堂中师生、生生话语权的争夺,是M校合作学习应用到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一大进步。当然,有的班级由于教师引导不够,一些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能否获得年级先进学展评小组,能否获得期末考试的最终加分上,课程学习的功利主义色彩比较明显。

经过为期四个月的观察发现,英语课程尽管有“学展评”,但M校的大部分英语教师趋向于被动教授,拘泥于教材和教师指导用书,只有少部分的英语教师主动教授,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来重建课程,注重学的设计。与此相映成趣的是,M校主动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成绩优异但仍显被动学习的学生不在少数,学生普遍觉得英语学习比较痛苦,厌恶英语的情绪潜滋暗长。我们不清楚其主因是语言类的学习记忆任务比较繁重,还是教师教法不当且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教师被动教和学生被动学使得师生双方都失去活力,课程文化生命显得压抑、干瘪。

3.课程观及教学主体观

对课程的认识所营造出的文化精神,决定着课程文化的品质与取向。对课程的认识在此意指对英语课程教育性的认知,即英语课程除了教会学生英语语言外,还应教会学生什么?调查发现,M校大部分英语教师认为英语课程的应然教育是“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英语考试”、“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而非“英语国家文化的认知”、“英语和中文的融会贯通教学”、“以发展与协调的眼光学习人文学科”。此外,多数教师对英语课程的构成要素认识模糊,只有小部分教师知晓英语课程不单单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所组成。在这种比较偏狭、陈旧的课程观主导下,实践中这些教师更多的是教给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或者说教给学生英语文化的成果,却缺乏对学生英语文化思维和英语思维方式的培育与赏析。而学生在课堂中习得的更多的是英语语言文化,但难以理解英语文化知识和英语文化精神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状况如人所言“没有从整体的理想教育出发,实现课程文化品质的超越,实则只抓住了局部问题的认知,对总体问题的认知有所缺乏”[12]。

教学主体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侧重点和教学效果。调查发现,学生主体说乃是M校英语教师的主流看法。然而,在观察M校英语课堂的过程中,根据笔者记录下的师生发言时间和所体察到的教学样态表明,教师却为教学过程的实然主体。这种知与行相背离的状况值得我们反思。当然,也有少部分教师持“师生”双重主体观,认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是双方既互为双重主体又彼此互为认知客体的关系。在这种教学主体观影响下,他们倾向于把深层的英语课程文化价值向表层的文化形态融合,把活的英语课程文化精神从静态的教材文化中突破出来,引导学生从所学的书本知识中自主总结,从而提炼出最能激发起自身学习兴趣的那一部分并和教师互动起来,使得整个课堂的展开灵动起来,活化起来。遗憾的是,持这种观念尤其在实践中促成课程文化合理建构与提升的教师比例少之又少。

现实中不少教师往往将英语课程文化构建片面地理解为英语文化教学,注重在知识层面将英语语言的规则教给学生,而忽视英语语言文化中文化情操的陶冶,无法做到将英语语言文化真正融会贯通到教育教学中去,无法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角度对英语语言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切性的分析,以至于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英语和享受英语,而更多是在被动的状态下接收着各种应试信息。这不仅仅是M校存在的问题,许多学校同样存在着英语课程文化构建主体缺乏觉知、自为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种缺失文化自觉的表现,也必然会导致英语课程文化构建步入误区、弯路。不难发现,这些学校所创设的英语课程文化缺乏开放的文化胸襟,课程文化生命显得被动,课程文化品质趋于平庸,课程文化意识较为淡薄。事实上,合理的课程文化构建必然是自在的课程文化与自觉的课程文化的交互作用和同步转型,是一个彰显和充盈课程理性的过程。“课程理性是课程文化自觉的本质,具体体现为开放的课程文化胸襟、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超越的课程文化品质、构建主体的课程文化意识等特点。”[13]在此,期盼有关教师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加强研习,积极提升并彰显课程理性,进而促成英语课程文化的合理构建。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等,著.课程文化[M].于强,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2]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王德如.课程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07(10).

[5] 程红兵.课程文化建设及其影响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6] 张伊娜.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意识目标解读[J].基础英语教育,2005(10).

[7] 杨柳.英语课程的文化失衡现象及对策[J].英语教师,2008(11).

[8] 王艳薇.校英语课程的文化因素分析与文化教学优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9] 郭宝仙.英语课程中的传统文化:中日教科书比较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4(1).

[10] 李妍妍.试论我国英语课程的文化重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14(8).

[11] 靳玉乐,陈妙娥.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J].教育研究,2003(3).

[12] 苗丽霞.近20年我国英语文化教学研究述评[J].中国外语,2007(6).

[13] 王德如.课程文化自觉:意义、本质及特点[J].教育研究,2007(9).

传统文化缺失原因分析 第7篇

一、中国古诗英译中存在的文化缺失

1. 文化缺失产生的根源:文化背景不同

英国学者泰勒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是人类在其历史经验中创造的观念和事物的总和。文化并不是抽象的,它是我们所感知的一切。人类以自己的情感、技能和智慧创造自己的文化,更新自己的文化。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是文化密不可分的一个因素。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同的语言文字有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一种语言文字中的某些含义,有时候很难用另一种语言文字传达给读者,而翻译中所失去的恰恰就是文化的含蓄与微妙。也正是因为如此,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中国古典诗词歌赋进行英译的种种困难。对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的处理,也成为翻译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2. 文化缺失的表现之一:意境之美难以传达

诗歌是一件艺术品,其中充满了想象的空间。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层形式不同,译诗时如何准确地再现原诗的意象成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中国古典诗词由于其语言的简洁,往往在十几个字甚至几个字之中就能表达出极其深远的意境。这在英语中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中国古诗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意境在译文中根本无法体现。

3. 文化缺失的表现之二:音韵之美难以表现

中国古典诗、词、歌赋贵在形式隽秀,意境高雅,声音错落有致,韵味萦绕,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魅力令世人叹为观止。古人云:“诗言志”。可见其立意高远深邃,要以英语的语言符号等值地表述其“弦外之音”、“韵外之致”谈何容易。同时,诗词又是音乐的文学,而诗歌的韵味或曰“音美”是诗歌的意境美特有的物质外壳,是“意美”的物质载体。正是由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特有艺术,使之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著名作家、翻译家郭沫若曾说过,诗歌必定是遵守一定的韵律规律的,没有韵律,诗歌就不能称之为诗歌。如果古诗词的翻译失去了节奏、音韵美,那么,就等于在翻译中扼杀了原作的灵魂。因此,汉诗英译的最高境界应是形神兼似,音、意、形兼顾。因此,要评判诗词翻译的好坏,就要看译作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再现原诗词的形式美、音韵美、节奏美和情感美。由于两种文化的差异,其语言美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而在翻译中这种中国古典诗词中特有的音韵、平仄、节奏却无法用英文完全地体现出来,由此,文化缺失不可避免。

4. 文化缺失的表现之三:诗词中典故难以翻译

典故在古诗词中比比皆是,随处可见。但是,典故的翻译是所有这些难处理的问题中最难处理的问题。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不同,以及诗歌的特殊形式,要做到既能表达典故的故事,又要反映原诗的内容,既要使译文符合诗歌形式,又要使读者理解是极其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然而,典故又往往是诗歌的精华、高潮,有的甚至是千古绝唱。而在翻译中对这种典故往往无从下手,不知所云,在译文中遗漏或错译的颇多。

5. 文化缺失的表现之四:诗歌中语词的模糊性难以辨别

诗歌的语言具有模糊性,它利用语义的模糊性,反映出诗人的不确定甚至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尤以李商隐的诗歌为甚。例如李商隐的《锦瑟》组诗,就是诗人对于往事模糊的追忆。而诗中的每一句都能引起历代读者和学者孜孜不倦的猜测、研究。诗歌是表现情感的,诗人情感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诗歌具有模糊的特质。因此,在诗歌语言中,由于模糊语言的运用,诗歌更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与精确的语言相比,模糊语言更显活力,更能创造美感。诗歌中模糊词语、比喻、夸张等模糊修辞语言和叠加意象随处可见。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白发三千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这些诗句中有的意义丰富,有的意境高远,有的意象迭加,无一不是诗人巧妙运用模糊语言的结果。由此可知,诗歌中模糊语言更具有表现力。模糊性诗歌往往采用象征、比喻、烘托、暗示和大幅度跳跃等表现手法,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感受。这类模糊的语言所表达的意象在翻译中无法完全体现或根本不能体现。

二、造成文化缺失的原因

1. 两种文化背景下两种语言的隐喻模式不同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两种语言在隐喻模式上存在明显的不同。汉语崇尚“空”,英语重“实”,汉语重“静”,英语重“动”,汉语重“自然”,英语重“自我”。这两种不同的隐喻模式决定了两种语言在表现方式和能力上有极大的差别,也决定了译者在翻译时造成的文化缺失。

2. 译者对隐喻模式的选择不同

不同的译者会倾向于选择不同的隐喻模式。倾向于选择汉语隐喻模式的,自然会利用适合于汉语,更能体现汉语的美的表达方式。倾向于英语隐喻模式的,会运用适合于英语的表达方式。而此种表达方式必然会造成原诗的深层语义的丢失,文化缺失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3. 译者的审美视角不同

译者的审美视角决定了译者能否正确地理解并再现原文,能否与原作者在思想、感情甚至灵魂上产生共鸣,也决定了其译文能否在读者中唤起美的感受。由此,译者的审美视角对于诗歌翻译能否成功至关重要。如果译者的审美视角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其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无法理解原作者的创作意图,那么其译文产生文化缺失则是必然的结果。

三、解决办法

1. 在源语的隐喻模式下进行语言的选择

一种语言的隐喻模式决定了这种语言的表现方式。译者只有充分、深入地理解并掌握一种语言的隐喻模式才能更好地体现这种语言的美。中国古典诗歌只有在汉语这一隐喻模式下才能够焕发出不尽的光彩。如果将之生硬地移入英语的隐喻模式下必然使其独有的美丧失殆尽。因此,译者如果要真实地再现原诗的风貌,必须选择原诗所属于的语言模式。

2. 寻找在两种文化背景的读者都能唤起美的感受的表达方式

不同民族语言上不同,文化上各异,但人类的能力本质上是相同,人类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也不论汉语还是英语,人们对于真与善的追求是一致的。同时,随着历史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各种语言也有融合的趋势。因此,尽管两种语言有诸多不同之处,还是有一些能够引起两种语言共鸣的因素。因此,也必然存在着在两种语言中意义趋于一致的表达方式。例如汉语的一箭双雕与英语的一石二鸟。如有可能,译者应尽量选择此种方式以使译文通顺流畅。

3. 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及风格,力图与作者在感情上达到共鸣,并将这种共鸣传达给读者

原文的形式和风格是原文之所以体现出美感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原诗美感的一个重要组成。如果译者不能再现原文的形式及风格,那么他的译文必将失去一个表达美的重要方面。因此对于原文的形式及风格也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赵朴初.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朱文振.翻译与语言环境[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4]许均.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Z].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传统文化缺失原因分析 第8篇

一、正视创新文化缺失的问题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 是最需要改革创新的领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也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创新文化, 前提是认清创新文化上的差距, 以便从中找到今后工作的方向。以下问题尽管发生在局部, 但其对文化科技创新的制约需要高度重视。

1. 缺乏崇尚创新的价值观念。

由于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速度偏好, 功利化的文化观念占据了主导地位, 对创新的地位作用和自身规律认识不足。在经济活动中, “速胜论”倾向较为严重, 做出投入即要求立竿见影的高额回报, 缺乏做出原始性科学创新、做世界一流技术创新与集成的信心和勇气;在管理层面上, 行政化管理较为突出, 忽视科学共同体的自我组织、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机制建设;在文化工作者队伍中, 因追求创新而挑战传统还没有成为内在的职业理念, 质疑与批判还没有成为深层的心理品格。

2. 陈腐落后的思想观念犹存。

“官本位”意识使行政构架替代了知识生产的内在结构, 权力、荣誉、利益三位一体, 强化了文化工作者中的行政利益追求。“家族”和“行会”观念使人际关系中的亲疏原则压倒了学术标准, 把师生、团队、学派等变为垄断科技资源分配的利益集团, 同行评议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论资排辈的习俗, 把以同行承认为基础的科学权威, 与行政权威、社会权威混同起来, 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3. 文化科技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有关技术标准的制定还不完善, 以数量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助长了一些人的投机行为和浮躁心态。单一的、行政主导的奖励制度使奖励成为个人、部门、地区间攀比和追逐的对象, 偏离了学术奖励本来的激励机制。文艺作品的预售制发行使得文化工作者们不敢进行大胆创新。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使科技资源配置出现平均主义、分散重复、忽视绩效等现象, 至今尚未根除。

4. 应试教育不利于培养创新的思维品格。

应试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重教师的知识灌输作用, 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探索;在思维品格培养上重趋同一致, 轻标新立异, 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5. 文化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特别是在出版、影视、动漫等文化产业中, 商业化倾向日益明显, 投资者过分追求经济回报, 畏惧票房、销量失败, 在向商业性过度靠拢的同时逐渐偏离了艺术性。另外, 过度的商业化也导致文艺作品的形式高于内容, 包装重于产品, 作为文艺作品的最初缔造者, 编剧们的原创动力被严重削弱。

二、全面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要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发展创新文化, 从上述问题入手, 就是在全社会强化教育基础、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 培育文化科技产业, 形成宽松、自由、和谐、对创新友好的环境。

1.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基础是加强改进教育。

雄厚的教育基础是孕育创新精神的土壤, 文化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得以形成并长期持续下去, 是需要通过人才培养才能彻底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温家宝总理深刻地指出, 目前我国教育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从国内外的比较看, 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 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缺乏。必须牢固树立起先进的教育理念, 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 注重启发式教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自由的环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革新陈腐的观念。要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要, 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 努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2.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核心是体系建设。

建设有利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支持有关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专业化研发机构, 推动文化科技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的建设;加强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建设, 加强对文化科技企业的孵化, 培育文化产业集群;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发挥各地区优势。优化当前分配方式格局, 提高文化作品原创者的待遇;制定具有操作性的相关标准, 对创新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

3.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重点是营造开放合作的氛围。

全球化进程的脚步逐渐加快, 文化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也日益明显,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歌剧《白毛女》之所以成功, 就是在我国故事的基础上采用了西洋的表现形式, 而美国好莱坞也利用中国元素拍摄了《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优秀影片。要正视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学习国际上的先进技术, 注意本土改造并消化吸收, 向研发合作和渠道合作延伸, 同时承接好国际和国内文化产业的转移。

4.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关键是要培育起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

通过政策的倾斜, 包括投资核准、土地使用、信用贷款、税收优惠、发行债券、上市融资、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对文化科技企业给予支持, 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 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积极扩大文化消费, 增加文化消费总量和提高文化消费水平, 创新商业模式, 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2010文化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2]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2010传媒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3]郑庆伟.论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文化学刊, 2010.7, (4) .

英语课程文化构建缺失文化自觉 第9篇

关键词:英语课程文化,构建,文化自觉,课程理性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课程文化视野的生成,使课程文化研究得以产生,课程文化研究的展开,使课程文化有机会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范畴[1]。课程文化作为研究对象进入我国教育视域的时间并不长,但它却拓宽了课程研究的视野。以课程文化构建这一主题为例,学者们基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比较典型的有:郝德永秉持后现代理论视角对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作了全新解读,进而阐述了一种着眼于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模式[2]。范兆雄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对课程文化特质的传播、变迁及课程文化发展的本质与特征作了较为系统的研讨[3];王德如指出,课程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是课程文化自觉的核心问题,并认为课程文化自觉有三条基本途径:传统课程文化寻根、国际课程文化理解、本土课程文化生成[4];程红兵则基于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之关系视角并以某中学为例探讨了课程文化建设及其影响[5]。

近十年来,有学者开始关注具体某一学科的课程文化建设问题。以英语课程文化构建为例,张伊娜就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意识目标作文本解读后指出,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应只限于文化内容的教学,而更应该是一个过程教学[6]。杨柳探讨了英语课程文化失衡的现象及成因,并提出了诸如引入“中国英语”等解决对策[7]。王艳薇通过社会调查和对教科书的文本分析后指出,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文化因素设置忽视非言语交际、同一单元文化信息安排过多、教师文化知识不足、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化教学的实施没有落到实处、学生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8]。郭宝仙则从中日教科书比较的视角对英语教科书中应怎样安排传统文化进行了探讨[9]。李妍妍探讨了构建英语文化品格应遵循的若干原则,认为新课改下应该把英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内涵定义为体验文化、接触文化、批判文化、认同文化、理解文化[10]。但此类研究多基于英语课堂或教科书对英语课程文化构建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一般性的探讨,缺乏反映英语课程文化构建主体的理念及其所营造的课程文化的研究成果,故而未能很好地揭示英语课程文化建设中“人”的问题。为此,我们设计并开展了如下调查。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M校创办于一九五六年,一九九四年Z市学校布局调整后,成为市区规模较大的初中之一。学校现有32 个教学班,学生近1600 人。M校多年来一直秉承“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的办学理念,坚持发扬“团结爱校、文明守纪、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校风,“爱、严、勤、实”的教风,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始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方向,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优化教学过程和育人环境,努力促进“勤学、上进”的学风形成,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M校对英语教学的规范化相当重视,对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也开展过一些教学改革,这也是笔者选取M校作为此次田野调查主要对象的原因。此外,M校经常开展微格教学,而且每一个工作周都会随机抽取任何一个年级的英语课作为公开课,从而有利于我们观察、了解该校英语课程文化构建的实然状况。

英语课程文化是一种以英语语言文化为依托,反映英语课程中所关涉到的物质载体与精神价值,具有行为性、动态性、过程性、整合性的亚课程文化。基于此,近年我们围绕英语课程的相关物质载体及课程实施主体的认知,通过实地考察、问卷及访谈调查等形式,在M校开展了田野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课程文化空间与内容载体

课程文化空间在此指的是课程营造特定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式的物质空间。M校英语课程的开展空间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室,有公开课会适时调整到阶梯教室。教室内部是师生进行英语教学的最主要场所,也是学生一天中接触到英语时间最长的场所。《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英语教学的三维目标,尤其强调的是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室内部墙壁应本着培养兴趣、展示成果、养成习惯、营造氛围的基本原则来布置。该校虽然没有情境化、活动化的英语专用教室,但有微格教学教室和英语听力教室,32 间教室内都安装了多媒体,且几乎每个教室都设有“英语角”或英语学习园地(Show Wall),墙上都贴了每位同学的英文名、英语课分组教学的分组详情以及每个同学的英文座右铭……总体而言,该校课程文化氛围创设局限于教室,尚未拓展更大的课程文化空间。

课程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载体是教材。教材深度和广度的差异是课程文化生命鲜活度的重要体现。不可否认,当下英语教材已初步建立起了系统整体观念、民主平等原则、尊重多元、差异思想和动态发展等观点。但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者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仍存在着科学主义、政治学等方面的考虑,依然显示了工具理性的强势地位[11]。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英语教材的深度。另一方面,教材版本多样化的实现,一定程度上给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选择不同版本教材和编制校本课程的权力。政策设计者的愿望是在维护文化整体性和统一性的基础上,不失地域文化或校园文化特色。从我们和该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交谈中得知,Z市初中英语教材大都还是由市教育局确定,虽然学校有自主选择教材的权利,但M校放弃了这项权利。该校长表示老师平时上课就很忙,还要批改作业、值周、辅导自习等,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做诸如编写校本英语教材这些额外的工作,还表示老师们也没有能力去编制像样的校本教材。

2.课程组织形式

课程组织形式在此指的是以英语文化为主要讨论内容,吸引群体在英语课程中有秩序地被组织起来或无意识自发地组织起来的一种群体学习形式。M校英语课程基本上都采取“学展评”这一小组组织形式。“学展评”即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依据各小组学生参与互动的频率和效果适当给予加分,每次课后的各组加分记录在案,每月初学校会要求教师提供上个月的先进小组名单,每班仅有一组。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及时纠正组内成员的个别错误,大大改善了过去学生不敢说、教师学生课堂有隔阂的问题。这个讨论- 发言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提升和自我检验的过程,也体现了课堂中师生、生生话语权的争夺,是M校合作学习应用到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一大进步。当然,有的班级由于教师引导不够,一些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能否获得年级先进学展评小组,能否获得期末考试的最终加分上,课程学习的功利主义色彩比较明显。

经过为期四个月的观察发现,英语课程尽管有“学展评”,但M校的大部分英语教师趋向于被动教授,拘泥于教材和教师指导用书,只有少部分的英语教师主动教授,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来重建课程,注重学的设计。与此相映成趣的是,M校主动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成绩优异但仍显被动学习的学生不在少数,学生普遍觉得英语学习比较痛苦,厌恶英语的情绪潜滋暗长。我们不清楚其主因是语言类的学习记忆任务比较繁重,还是教师教法不当且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教师被动教和学生被动学使得师生双方都失去活力,课程文化生命显得压抑、干瘪。

3.课程观及教学主体观

对课程的认识所营造出的文化精神,决定着课程文化的品质与取向。对课程的认识在此意指对英语课程教育性的认知,即英语课程除了教会学生英语语言外,还应教会学生什么?调查发现,M校大部分英语教师认为英语课程的应然教育是“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英语考试”、“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而非“英语国家文化的认知”、“英语和中文的融会贯通教学”、“以发展与协调的眼光学习人文学科”。此外,多数教师对英语课程的构成要素认识模糊,只有小部分教师知晓英语课程不单单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所组成。在这种比较偏狭、陈旧的课程观主导下,实践中这些教师更多的是教给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或者说教给学生英语文化的成果,却缺乏对学生英语文化思维和英语思维方式的培育与赏析。而学生在课堂中习得的更多的是英语语言文化,但难以理解英语文化知识和英语文化精神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状况如人所言“没有从整体的理想教育出发,实现课程文化品质的超越,实则只抓住了局部问题的认知,对总体问题的认知有所缺乏”[12]。

教学主体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侧重点和教学效果。调查发现,学生主体说乃是M校英语教师的主流看法。然而,在观察M校英语课堂的过程中,根据笔者记录下的师生发言时间和所体察到的教学样态表明,教师却为教学过程的实然主体。这种知与行相背离的状况值得我们反思。当然,也有少部分教师持“师生”双重主体观,认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是双方既互为双重主体又彼此互为认知客体的关系。在这种教学主体观影响下,他们倾向于把深层的英语课程文化价值向表层的文化形态融合,把活的英语课程文化精神从静态的教材文化中突破出来,引导学生从所学的书本知识中自主总结,从而提炼出最能激发起自身学习兴趣的那一部分并和教师互动起来,使得整个课堂的展开灵动起来,活化起来。遗憾的是,持这种观念尤其在实践中促成课程文化合理建构与提升的教师比例少之又少。

莫让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缺失 第10篇

1. 对教师而言, 要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的素养

身为语文教师, 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扎扎实实地阅读、钻研有关传统文化的专著, 一点一滴积累, 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 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涵养的教师。比如《论语》中出现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道德范畴, 体现着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美德。从屈原的《离骚》到辛弃疾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文天祥的《正气歌》, 都体现着爱国主义传统。范仲淹的《渔家傲》抒写的是一种对边境未宁、国事未安的深沉忧患, 对戍边将士久戍不归、思乡心切的同情和关心。《岳阳楼记》则渗透了作者深沉、博大的忧患意识。岳飞的《满江红》则把个人功名同报效祖国、献身抗金复国大业连在一起。这些都是中国社会传统人生观和传统价值观的体现。《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曹刿论战》、《过秦论》、《六国论》则在宣扬注重仁义、强调德化的政治思想, 表现的是纳谏用贤以及取信于民的为君之道和以史为鉴、明乎得失的古代政治文化传统。《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不仅仅是田园风光、恬淡情趣, 更是一种隐士文化, 是旧时代正直知识分子鄙弃功名、向往自由的高洁人格的体现。所以说每教学一篇文章, 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 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 学生才能受到真正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 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 思想随之净化, 行为获得矫正, 文化得以熏陶, 人文素养得到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 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素养就是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重要的课程资源。不但语文教师要个人钻研, 提高素养, 教研组里也要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提升每个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素养, 这样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大有裨益。

2. 对课堂而言, 要注重创设和谐气氛, 紧密结合教材,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 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人文知识, 要靠长期的熏陶和点点滴滴的积累, 因而在语文课堂上应注重创设和谐气氛, 春风化雨般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使学生在情感的审美中自觉实现思想的升华, 心灵的净化。同时也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把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渗透进去, 有的放矢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譬如现在的不少学生缺乏理想, 没有追求。面对这种情况, 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屈原列传》、《涉江》等篇目, 以屈原的事迹为榜样来启发、引导学生。如《涉江》中“余幼好此奇服兮, 年既老而不衰, ”以比兴、象征之法表明诗人幼小立志, 终身矢志不渝, 并以“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的行动始终为其理想而斗争。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除了反映诗人强烈的爱国精神之外, 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并学习诗人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再如语文课中富有人情味的民俗内容体现了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一面,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思想认识水平, 对民俗内容讲授, 不仅可以活泼课堂气氛, 调节学习情绪, 而且必定会拓宽教学内容, 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素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蕴涵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优秀文化的精髓, 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 铸造学生的灵魂, 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质, 从而实现文化的传递, 精神的传递。

3. 对学生而言, 配合教学内容, 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课

首先, 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整理古今文化名人成长、成功的故事。如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强地成长?很多名人的成长经历、创业经验、奋斗历史都将给学生以前进的动力和启迪。所以经常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筛选催人奋进的古今文化名人成长、成功的故事十分重要。这个时刻可称为“和名人握手”, 在这样的握手中, 学生能从中汲取养分, 为明天的成长奠定基础。

其次, 可以进行古诗词摘抄、诵读比赛。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 也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我国民族语言运用的典范。进行古诗词摘抄、诵读比赛, 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使他们喜爱这些经典的语言文字, 为他们打下扎实的语文功底。而学生不断接触古诗词, 耳濡目染, 受到其中一些积极人生理念和道德情操的熏陶, 自然而然的可以慢慢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表现出成熟、懂事、知书达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灿烂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也因此而得到传承、发扬。

第三, 利用课余时间精读一些优秀古典小说, 写读后感。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书籍, 没有书籍的哺育滋养, 学生的生活是不完美的。读书, 特别是文学书籍的奥妙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学生, 塑造着学生, 成就着学生。名著的阅读使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 也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

第四, 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学生的情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知识量大, 涉及面广, 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 如何挖掘课程资源, 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 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如“调查家乡的文化名人”之类的活动课, 其目的使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访问了解某些情况或事实、历史, 由此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也可适当安排学生参与一些健康的民俗活动, 如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庆、仪式等, 增加学生对相关民俗知识了解的深度和广度, 提高对民俗的兴趣和切实感受。这样在课堂学习外, 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兴趣, 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知识人格, 可以说通过社会活动课, 学生的情感得到再现, 能力得到提升, 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总之,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传统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自豪感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自觉性, 同时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为使祖国能立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而不懈努力。而当今时代, 文化也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所以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时代的要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批评家的“文化”缺失 第11篇

朱大可认为文化批评的使命是对大众文化的文本进行理性解读,揭示背后的真实语义。批评家必须确立理性公正的精神,他们需要的不是“投枪”与“匕首”,而是“银针”和“手术刀”。当今中国的文化批评发育不良,甚至已经开始早衰,与大众文化市场的畸形繁荣,形成了某种讽刺性的对比。

20世纪晚期,在美国硅谷的引领下,西方资本主义完成了从器物/实体资本主义的工业社会、向符号/数码资本主义的后工业社会的转型。这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科技魔法,它溶解了实体经济的古老基石。与此同时,中国也在21世纪完成向消费社会的初级转型,一个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开始涌现。销量巨大的消费读物《文化苦旅》,以“文化口红”的名义,推开了通往市场的简陋门扇。

都市小资、文艺小清新、文化驴友、白领粉丝、中产阶层少妇、浑身贴满“国学”标签的儒商等等,这些刻奇群体,都汇入了大众符号消费的行列,构成这个时代最诡异的市场画面。所有这些演变都在敦促知识分子转型,把视野从精英文化转向大众文化。最早发生的突变,是哈佛大学在80年代开设麦当娜的研究课程,它引起全球知识界的哗然。10年以后,中国高校也出现了关于金庸武侠小说的研究课程。知识分子表隋清高的脸庞,缓慢地转向了艺人、电视主持人和类型小说家。

文化批评的使命,是对大众文化的文本进行理性解读,揭示隐藏其背后的真实语义。但大多数文化批评,更倾向于坚持社会批判精神,它根植于法兰克福学派,后者以反抗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文化精神著称。而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基于波德里亚等人的努力,文化批评又延伸为对后工业社会的质疑。它站立在大众消费市场的对岸,坚守疏隔、静观和解构的立场。就其本质而言,文化批评跟靠点赞谋生的媒体完全不同,它是大众文化的严厉对手。在狂欢的娱乐派对上,批评家就是那个郁郁寡欢的落单之客。

不妨观看一下中国文化批评的历史路线图。在20世纪的尽头,出现了文化批评的模糊身影。它试图响应正在崛起的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第一本具有文化批评特征的图书,是张小波出版的《十作家批判书》(1999),鉴于作者大多是文学批评家,所以它不可避免地带有浓烈的文学批评色彩。而这正是文化批评家的初级来源。该书的个别作者,此后转向文化批评领域,成为中国第一代文化批评论者。

2005年是中国娱乐元年,它对于中国大众文化具有重大意义。这年份贡献了两个重要的“大众文化偶像”李宇春和芙蓉姐姐,她们两人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电视和互联网),跃人消费者的视野,宣告以娱乐为核心的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的诞生。而就在同一年,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成立,成为中国文化批评崛起的学院标记。这两个事件犹如两个界桩,划出新旧两个时代的分野。

“文化批评家”开始应运滋生,成员数额在不断递增。以方法论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四种类型:使用文学传统方式的“文学帮”、使用时评方式的“时评帮”、使用后现代理论的“学院帮”、以及混合以上三种手法的“杂学帮”等等。大众文化及文化批评的兴起,对作协、文联和高校中文系构成严重挑战,逼迫其改弦易辙。为了顺应潮流,文学研讨组织者开始将大众文化纳入会议主题,而一些中文系也开始着手修改教学体系,开设大众文化研究课程。尽管它至今尚未进入教育部学科目录,却已是中文、哲学、艺术和文化产业等系科的学术方向之一。

但这场2.0版的学界自我更新,似乎并未带来真的福音。文化批评的最大敌人,是“批评家陷阱”,它编撰了一个激烈冲突的权力戏剧,并制造出一系列角色幻觉:第一,这种微观权力可以无限放大,令你成为至高无上的审判者;第二,你是刀锋犀利、浑身杀气的刀客,而不是做理性分析的阐释者;第三,你需要越过文本,直接针对文本的制造者,揭发他的道德瑕疵,并使用激烈的攻击性语词,由此获得批评力度与深度;第四,这场戏剧的结局,是你在想象中判决对手“死刑”,而这场审判经过媒体放大,将形成公共性的话语狂欢。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大多数批评家,都曾掉入过这样的角色陷阱。

就其本性而言,文化批评具有难以避免的语言暴力(无论轻度还是重度),绝大多数被批评的个体或机构,都会成为批评家的终身敌人。在写过批评谢晋和余秋雨的文字之后,我成了这些人及其“粉丝”的敌人,而在批评世博中国馆建筑之后,我成了本城某机构的公敌。但也有完全相反的情形,15年前,我曾在某研讨会上批评麦家的小说《解密》写得不够好,但麦家没有对我的苛责记恨,反而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与理解,在我的记忆中,这是罕见的例证,它取决于被批评者的雅量,也取决于批评者的善意动机。批评家和作者之间,因心灵默契而达成了内在的和解。

为了逃离“批评家陷阱”,批评家有必要必须制订个人写作游戏规则,确立作为核心的理陛和公正的精神,消除内在的仇恨和外在的戾氣,而批评对象应限定于文本而非人物身上,并掌握更严密的逻辑推导法、更丰富的分析工具和更娴熟的言说技巧。在理性的公共平台上,批评家需要的不是“投枪”与“匕首”,而是“银针”和“手术刀”。这是批评家自我探查的底线。失言和失度在所难免,但只要保持良好的自我矫正能力,就能最终摆脱这种陷阱,令文化批评成为看守人类普遍价值的正面力量。

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中国文化批评在总体上是不够理想的:它在方法论上没有找到自己的独立路径,也未能跟娱乐界形成互相叫板和切磋的对话格局,互联网上的“群众批评家”风起云涌,构成“大众批评”的喧嚣潮流。而在这样的口水批评中,职业批评家的声音日益微弱。他们最终沉没在“骂客”和“哄客”的洪流之中,变得杳无踪影。批评家的策略,是放大音量,用更具杀气的姿态卷入战团,以期让世界能听见其高声放出的“狠话”,而最后的结局只有一种,那就是更深地掉进“批评家陷阱”,再次失去“被众生仰望”的机会。

导致这种格局的另一原因,就是学院派文化研究跟现实严重脱节,而实战派的方法和理论亦严重落伍。批评的基本要素,比如立场的理性与公正、文本分析的深度、语词表述的精准度等等,这些年来未能获得普遍发育,反而变得更加缺失和笨拙起来。此外,80后一代拒绝成为职业批评者,以致无法形成良性的“行业”人才输血机制。这与其说是一种多重的挫败,不如说是一种基因性病兆。文化批评发育不良,甚至已经开始早衰,而跟大众文化市场的畸形繁荣,形成某种具有讽刺性的对比。这是文化批评的反常暮色,但中国却仍在耐心地期待它的曙光。

浅论中国动画中的传统文化缺失 第12篇

中国传统文化, 涵盖面极广, 它涉及传统的艺术形式、元素、民俗、文学等各个领域。如果将传统文化拆分为单个领域进行分析, 不仅题目太大, 无法详细分析, 更不能全局性的把握文化与动画之间的联系。因此, 本文将传统文化视为整体进行分析, 文中所指文化皆为广义上的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动画中的发展现状

关于传统文化在中国动画的现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学界常存有争论, 大体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当今中国动画发展应该跟国际接轨, 而传统文化的一些观念和艺术形式限制了中国动画发展, 使当代中国动画发展出现问题;另一种观念则认为, 在国际化语境中, 中国动画应该继续保持民族化道路,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做积淀的中国动画不能称之为中国动画。

近些年来动画发展的日益国际化, 促成了动画发展多元化的趋势。动画在各个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逐渐融入了的自身特点。在这种融合与新生的过程中, 每个国家的文化特色在动画的艺术形式中得到彰显, 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文化的动画形式, 动画产业逐渐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同时, 具有不同特色的动画, 在国际化发展的大舞台中, 逐渐展现出自己的魅力, 并循环的为动画国际化的发展提供着不竭的动力。

反观中国动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早期中国动画对传统文化主要表现为两种关系的连接:一是外在各种表现形式、中象, 那个对象就不再属于自然了。而且还可以说, 艺术家在把握住对象的顷刻中就是在创造出新的艺术对象, 因为他从那对象中取得了有意蕴, 有一定特征而引人入胜的东西, 使那对象具有更高的价值。春秋时期著名音乐家成连是俞伯牙的老师, 有一次成连对伯牙说:我能教你弹琴而不能教你“移情”, 我有一位老师叫方子春, 他善于弹琴又能教人“移情”, 于是一起到了蓬莱山。伯牙到了那里, 并没有见到方子春, 面对波涛的大海, 听着鸟儿的啼鸣, 好似哀怨。俞伯牙身处孤岛, 整日与海为伴, 与树林飞鸟为伍, 感情很自然的得到了变化, 陶冶心灵, 真正体会到艺术的本质。他有感而发“先生移我情也!”同时他也是从大自然中领悟到一种感受, 是大自然给他的启发, 于是创作了《琴操》一曲。

四、艺术模仿自然的同时, 不能忽视创新

西方历史上有一种“模仿论”的学说, 认为音乐、文学以及其他艺术都是模仿。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萧乐和竖琴——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两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 所用的对象不同, 所采用的方式不同。”1尽管这些艺术在表现上采取的模仿方式不同, 前者是通过声音, 后者是通过词义, 绘画是通过画面。但选取的对象往往都是自然, 是模仿自然的结果。

艺术来源于自然, 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模仿, 没有创新, 也就违背了格拉西安所说的“新世界”, 无法创造出更完善的世界。歌德在强调艺术须根据自然的同时, 又不忘提醒人们切记:“自然与艺术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把它们分开”。对自然的全盘摹仿在任何意义上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即使歌德崇奉自然, 但国元素、技术上的连接。二是, 传统文化的内核的内在赋予。主要表现为价值观、精神上的连接。中国早期动画片通过动画的艺术形式, 将这种观念和精神传递给观众, 完成的是文化内涵的承继。但这种精神层面的传递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融合, 在中国当代动画片中却正在丢失。

1. 中国动画创作民族风格的丧失

由于传统文化缺失, 中国动画创作的民族风格逐渐丧失。中国动画从早期发展开始, 就具有较强的民族风格特色, 创造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国产动画, 如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剪纸动画《金色的海螺》等。这些中国经典动画都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独有的民族风格, 赢得了国际的认可。

但近些年来, 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画和皮影、剪纸和其他一些传统艺术型形式几乎很少运用于当代动画中。民族风格的发展, 需要动画创作人员对传统的民间艺术及中国书画精髓有较深的了解, 并将之运用在动画创作中, 与新时代发展相契合, 才能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精髓得到继承与发扬。但当代中国动画, 无论从故事的表现、人物的刻画、元素的运用到制作的形式, 还是表现意义上, 都丧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长此以往, 中国动画不仅会导致自身风格的丧失, 更会失去动画发展的方向。

2. 中国动画创作思想和观众定位的转变

中国动画片的创作思想逐渐呈现出寓教大于娱乐的特点, 观众定位也逐渐低龄化。寓教大于娱乐的观点产生来源于早期中国动画诞生时的社会背景。中国动画诞生之时, 正值国家内忧外患抗战之时, 这样的情况使中国动画的诞生就与众不同。之后经过改革开放, 社会开始稳步发展, 中国动画的主题也产生了变化, 逐渐注重培养下一代, 以儿童为主。同时, 观众定位也开始出现低龄化的特点, 主要定位为15岁以下的儿童。

寓教大于娱乐和观众定位低龄化的现象依然残留至今, 其责也反对自然主义。他说:“艺术家努力创造的并不是一件自然作品, 而是一种完整的艺术作品。”2

结语

自然是自生之物, 自然之成就就是自然。艺术是创造之物, 成就在于人为创作。王尔德所言:“正是艺术, 使得田野上所有的花朵都充满尊贵。”艺术的创造及其价值是自然的翻版, 人类的艺术创造实际上就是模仿自然, 甚者在自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感受, 为自然创造出另一个美妙的世界。自然是永恒的创造, 拥有了自然, 就拥有了永恒, 艺术既是一种永恒的创作。

总而言之, 不论是自然还是艺术, 我们都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万物。对于自然, 我们人类要加以保护, 各种生态环境与文化, 在共生共融的时候都要达到“和”的状态, 中国人常说以“和”为贵。所以人类保护自然也是保护艺术, 因为艺术源于自然, 艺术的创造甚至高于自然, 同时自然也与艺术共生存!

注释:

1.亚里士多德著:《诗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第3页.2.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8期第92页.参考文献:

1.《音乐美学基础》张前.王次炤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年.

2.《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周海宏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年3.《音乐美学新论》.王次炤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3年.作者简介:

林杨, 女,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9级基地班。

任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早期动画发展的限制,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时代的变迁, 中国动画的发展出现了文化的缺失。寓教大于娱乐、观众定位低龄都是随着社会发展背景变化形成的, 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创作人员巧妙地通过传统文化与动画的结合, 来反映每一个时代的特色, 因此, 传统文化与动画是处在同一发展进度中的。如果两者的发展不在同一进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 中国动画没有随之呈现新的主旨, 两个观念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自行实现转化, 就会造成动画产业中文化的缺失。文化是动画的核心发展力量, 文化的缺失, 便会导致动画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最终造成推动力的不足。

而导致中国当代动画发展困境的最主要原因, 即是中国当代动画对传统文化的遗失。从中国动画诞生开始, 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国动画生存的养料, 是其能发展成熟的核心推动力。所以中国动画发展一旦缺失传统文化, 发展就会停止不前、发生混乱。这相当于养料的断送, 中国动画养料不足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二、文化缺失产生的原因

动画中从形式、内容到内在精神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孕育, 中国动画如果想抛开传统文化, 重新发展基本是不可能的, 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传统, 离开传统文化的基础求变求新, 其结果必然招致悲剧。中国动画发展过程中, 传统文化的缺失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那么, 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中国动画走到了现在的发展困境呢?笔者认为,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时代环境中, 传统文化的缺失。传统文化在中国动画作品中的缺失, 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不可分的联系。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由来已久, 从清末开始, 西方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西方文化随之而来, 并撼动着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质疑。文化的变迁, 要经历由物质变化到制度变化的过程, 从而改变人们的风俗习惯, 最后思想与价值才发生根本的改变。尤其是以文化为核心推动力发展的领域就更为明显, 使其日用而不知, 并且逐渐对传统文化价值观产生误解与曲解。时间久之对于这种观念得不到正确的澄清, 就会产生缺失。

对自己文化的不认同与不了解, 表现在动画创作中, 则是中国动画对美国、日本动画的模仿痕迹太重, 从单纯的模式模仿到画面风格、人物形象的模仿。1999年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宝莲灯》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影片制作上运用了大量的电脑技术, 动画片中增加的歌舞情节, 基本将美国动画片的模式套用在其中。《宝莲灯》的故事虽然源于中国神话, 但这种单纯模仿美国动画的表现模式, 是无法解决中国动画发展问题的。

2.创作过程中, 创作者文化素养的缺失。人是动画与文化之间的媒介, 中国动画如果要与传统文化之间发生关系, 就必须要经过动画创作人员。文化透过人作用于动画, 文化的外延直接用来制作动画的人物、场景设计等。文化的核心则是对人产生影响, 进而赋予动画, 人的精神, 也就具有了生命力。当人的思想可以作用于动画时, 创作者将潜藏在自己思想中的观念带入动画中。而动画作品就无处不在的表现创作者思想和动机, 这更能反映出创作人员的文化素养。

从中国早期动画作品中《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等, 可以看到传统文化, 如中国戏曲中脸谱、京剧锣鼓、剪纸艺术、古典乐器演奏、古代建筑、敦煌壁画飞天与动画的结合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尤其是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次将中国的水墨画与动画相结合达到了惊人的创举。这反映了早期创作人员对传统文化了解与掌握的程度非常深厚。而当代动画作品中这些中国创举已经很少出现了, 水墨、剪纸形式的动画片没有在制作过。《风云诀》动画的画风乍一看从人物形象造型设计到树木、建筑场景设计都更像是日本动画风格, 没有中国特色。《宝莲灯》中对人物的诠释也停留在过去, 没有新意。而力邀明星张信哲、李玟演唱的绵绵情歌又与沉香劈山救母有多大关系呢?从这些作品中表现正是创作者文化素养的却失体现。

三、应对措施与展望

中国动画与国际化接轨已是未来中国动画发展方向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动画要在国际舞台上有立足之地, 就必须要有民族文化作为支撑, 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存在。已知中国动画发展就动画本身出现的众多问题的核心因素是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造成的, 想要解决中国动画面临的问题就必将要给中国动画和传统文化自由的空间让其成长。因此, 笔者认为中国动画要取得长足发展, 必须扩宽中国动画发展的空间自由,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自由与创新

空间的自由并不是说政府完全的放任让其生长, 实际上在现实世界中这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就如同经济学中的imperfect competition (不完全竞争) 一样, 完全自由的经济竞争是不可能的, 因为自由竞争中还会存在垄断现象。我们将这种不完全现象用于动画发展也是非常贴切的。中国动画发展是离不开传统文化根植的, 文化在动画中生长并不是说没有自由, 而是容易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传统文化在动画中自由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动画的发展。如果国家过多的控制动画意识形态审核与动画作品的导向, 使动画处在单一的状态, 没有自由的空间, 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制作出来的作品就会越来越没有生命力, 在国际中也会越来越没有竞争力。所以政府对动画片表现出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应该有一个尺度, 真正的空间自由其实是给予的自由尺度的大小。

2.空间自由与观众需求

知识社会学认为, 任何一个思想都直接或间接反映现实的某一部分, 或反映某一部分人的需求。动画片制作虽然是由少数人群来制作, 但却与多数观众产生关系。创作者的作品倾向在某种程度上反应的是观众需求的倾向。制作者的观点、想法其实也代表了观众的观点、想法。创作者与观众所处的时代是统一的, 在同一时代的人所经历的大环境是相同的, 所以创作者在动画作品中表达的个人的思想、个人的理解、个人的感悟, 观众也会产生同感。

如果动画发展没有一个自由的空间, 限制过严, 将制作与观众的需求分离, 对动画发展极为不利, 这对动画市场影响非常大。动画创作者受到限制, 许多构想和创意不能发挥, 观众需求得不到满足, 制作出来的作品没有动画市场, 对下一期动画生产制作带来更困难的状态。在市场化的前提下, 观众的需求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创作者制作动画时必须考虑观众的需求。所以中国动画发展应给予适当的空间自由, 让创作者的限制减少到最低。

3. 空间自由与政策

空间自由之一种前提, 如果没有空间自由, 中国动画发展被控制过严, 没有生命力。所以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 首先要以放宽自由空间为基础。目前政府出台的政策控制引进动画片的播放时间,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 对引进动画片必须严格按比例播出。大量的播出时间增加了国产动画的需求量, 在没有解决放宽空间自由度的情况下, 用需求量带动动画发展, 反而会影响动画的质量。大量的播出时间需要大量的动画作品, 为了填补大量的需求量, 加快动画片出产量, 便会出现动画制作周期缩短, 动画片的质量普遍不高的结果。所以出台保护性政策不仅要慎重, 更应该以解决动画自身内在核心问题为主, 在保证了动画片整体质量的同时, 增加市场需求量。有了自由空间, 有了市场, 才会吸引其他领域的人才加盟。所以对中国动画发展出台的扶持政策应该先是放宽自由度减少限制, 让更多其他领域的人家加入动画领域让其有大展拳脚, 有按自己的意愿去进行创作的自由空间, 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中国动画奠基人特伟对中国动画艺术做出的展望:“中国动画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质尤其优良传统, 形式和技巧上具备了实验精神, 内容亦通俗性、娱乐性和艺术内涵并重, 以商业和娱乐性来看, 中国更提供了广大的市场, 发展不无可限量。”

上一篇:地理信息模型下一篇:系统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