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诊断范文

2024-07-04

介入诊断范文(精选8篇)

介入诊断 第1篇

关键词:肾出血,经皮肾镜碎石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栓塞

肾脏是腹膜后实质性器官, 血供丰富。多种原因可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肾脏, 导致不同程度肾出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先行保守治疗, 无效者予以外科手术治疗。自肾动脉栓塞术用于出血性肾疾病以来, 逐渐成为大部分肾出血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 获得了避免手术创伤、保护肾脏功能的良好效果[1]。2009年3月至2012年11月, 我们对15例肾出血患者进行了选择性血管造影和 ( 或)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 取得显著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 1. 1基本资料本组15例, 男11例, 女4例, 年龄34 ~ 68岁, 平均52岁。左肾出血9例, 右肾出血6例。出血原因: 外科手术等治疗后11例, 其中经皮肾镜碎石术 (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PCNL) 后7例, 肾切开取石术后3例, 车祸伤肾修补术后1例; 肾癌2例; 肾动静脉畸形1例; 自发性出血1例。病程1 d ~ 5个月, 均行保守治疗 ( 绝对卧床、补液、药物止血及Peel-away鞘止血, 抗感染、抗休克, 重度贫血者输血) , 但仍有肉眼血尿。所有患者均行双肾B超和 ( 或) 增强CT检查, 8例肾脏周围可见血肿。

1. 1. 2临床表现 ( 1 ) 血尿: 本组14例 ( 93. 3% ) 患者可见肉眼血尿, 其中7例 ( 46. 7% ) 表现为持续性肉眼血尿; 均不同程度贫血, 12例血压不稳或休克。 ( 2) 疼痛: 肾被膜下血肿或尿液外渗引起患侧腰背部疼痛。本组13例 ( 86. 7% ) 患者均有腰背部及下腹痛, 其中5例 ( 33. 3% ) 阵发性膀胱区胀痛、膀胱填塞。 ( 3) 休克: 严重肾损伤或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时常并发休克。本组9例 ( 60% ) 有休克征象, 表现为收缩压降低至80 mm Hg以下、心率> 130次·min- 1、皮肤黏膜苍白等。介入术前血红蛋白降至21 ~ 62 g·L- 1, 平均下降43 g·L- 1; 红细胞下降至 ( 0. 6 ~ 0. 7) × 1012L- 1, 平均下降1. 2 × 1012L- 1; 红细胞压积下降至6% ~ 18% , 平均12% 。尿常规: 隐血 ( - ) ~ ( + + + ) ; 高倍镜下红细胞19. 24 ~ 8 814. 9 μl- 1。术前10名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4 ~ 32 U。

1. 2治疗方法

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 置入动脉鞘后, 送入猪尾导管至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上, 高压注射器下行腹主动脉-肾动脉DSA ( 速率15 ml·s- 1, 总量20 ml) , 了解肾动脉位置及有无变异, 再用5F Cobra导管分别行左、右肾动脉DSA ( 速率3 ~ 4 ml·s- 1, 总量12 ~ 16 ml) , 对疑似出血者进一步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或旋转DSA, 明确肾血管分支有无异常以及异常改变的部位和程度, 确定责任血管。栓塞时尽可能使导管末端越过肾动脉分支损伤处, 对于细小血管分支病变, 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栓塞。栓塞材料选用明胶海绵、微弹簧圈、PVA颗粒。对于被膜下挫裂伤后的细小血管出血, 栓塞剂选择明胶海绵颗粒或PVA颗粒, 栓塞范围较大时栓塞剂中加入庆大霉素, 透视下缓慢注入靶血管内 ( 注意防止栓塞剂返流) , 至血流明显变缓或血管“铸形”时停止栓塞; 对于较大的肾动脉分支损伤、肾动-静脉瘘或合并假性动脉瘤者, 直接用微弹簧圈栓塞。栓塞完毕后将导管退至肾动脉主干开口部, 5 ~ 15 min后再次造影观察栓塞效果, 确认责任血管栓塞完全、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等对比剂外溢征象消失后拔除导管及导管鞘, 穿刺部位压迫止血10 min后加压包扎。对于躁动患者, 采用血管缝合器封堵穿刺点, 防止穿刺点出血。

1. 3术后处理

( 1) 绝对卧床休息, 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 2) 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血尿改善情况, 并动态复查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及血肌酐、尿素氮、 尿常规等肾功指标变化; ( 3) 穿刺侧下肢制动6 ~ 24 h, 穿刺点压迫, 注意有无渗血; ( 4 ) 常规输液、利尿、抗感染, 必要时予以解痉止痛及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 ( 5) 密切观察有无栓塞术后不良反应。 ( 6) 1周后复查肾增强CT, 并跟踪随访3 ~ 30个月 ( 平均18个月) 。

2结果

2. 1造影征象

本组15例肾出血患者经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均获得明确诊断; 其中14例为一次造影后明确诊断, 1例为二次造影后明确诊断。所有病例均可见对比剂外溢, 其中6例主要表现为片状对比剂外溢, 7例主要表现为线状对比剂外溢 ( 其中2例损伤动脉分支中断、缺失, 5例合并假性动脉瘤, 图1) , 2例肾动脉增粗扭曲伴移位 ( 图2) 。本组对2例单纯对比剂片状外溢患者采用明胶海绵颗粒、PVA颗粒栓塞。其余13例均采用微弹簧圈栓塞。

a. 左肾动脉造影,见血管显影不连续,可见造影剂浓聚; b. 超选择至靶血管造影,见喷射状造影剂及假性动脉瘤; c. 栓塞后造影,原假性动脉瘤消失,未见活动性出血a.Left renal artery angiogram demonstrated the branch of the renal artery was discontinuation, and the constrast material was gathering;b.Selective target vessel arteriography demonstrated spurting constrast material and the pseudoaneurysm;c.Postembolization arteriogram demonstrated the eradication of the pseudoaneurysm and without evidence of active bleeding

a.术前造影, 左肾上极见畸形血管, 肾静脉同时显影, 可见造影剂渗漏;b.术后造影, 原畸形血管消失, 无造影剂渗漏;c.术前肾增强CT示左肾灌注弱, 肾上极实质内见畸形血管团;d.术后CT见双肾灌注相近, 可见弹簧圈影像, 左肾部分肾实质局部变薄a.Selective renal arteriography on preoperative showed the vascular malformation of the upper pole of kidney, renal veins developed simultaneously and the leakage of constrast material;b.Angiogram on postoperative showed the eradication of vascular malformation and without leakage of constrast material;c.Enhanced CT image on preoperative demonstrated the perfuse of left kidney was weak, and the vascular malformation of the upper pole of kidney was affirmed;d.Final enhanced CT image showed the same perfuse of both kidneys and the coils, and part of left renal parenchyma was thin.

2. 2治疗效果

本组总有效率为93. 3% ( 14 /15) , 术后12 h ~ 6 d ( 平均3 d) 肉眼血尿消失。13例术后经补液扩容等对症治疗后, 血压和血红蛋白逐渐回升; 1例右肾动脉选择性造影后未见确切出血, 予以灌注立芷血2 k U, 1 d后再发肉眼血尿, 再次造影见细小副肾动脉分支溢血, 微弹簧圈栓塞后血尿消失; 1例肾脏内科右肾自发性出血患者, 单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4 d发生严重血尿, 再次行DSA检查发现多发动脉分支末梢溢血, 无法介入栓塞, 予以灌注立芷血2 k U, 术后仍有严重血尿, 且患者需长期透析, 不能外科切除患肾, 病情发展至危重状态, 放弃治疗, 自动退院。10例术后1 ~ 3个月行双肾CT复查, 示血肿吸收、机化, 生化检查示肾功能正常, 无再发肾出血、肾性高血压发生。9个月后失访7例。

2. 3副反应及并发症

本组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栓塞后综合征: ( 1) 8例术后1 ~ 4 d发生腰背酸胀、钝痛; ( 2) 5例术后1 ~ 3 d发生腹胀、恶心、呕吐; ( 3 ) 5例发热 ( 37. 5 ~ 39. 5 ℃ ) , 考虑与肾周、肾盂血肿感染有关; ( 4 ) 1例 ( 0. 67% ) 术后发生一过性的肌酐明显增高。上述症状经解痉、止痛、抗感染、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后逐渐消失。

3讨论

出血性肾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肾脏术后、肾外伤、肾肿瘤、肾血管畸形等是常见的原因。经皮肾镜碎石术 (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PCNL) 现已成为大部分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首选治疗[2], 其术后肾出血发生率为0. 31 ~ 2. 0% , 迟发型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3周内[3-4]。

肾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原则为彻底止血、最大程度地保留正常肾组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先行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则大多采用手术探查。但由于肾周血肿、组织粘连、解剖结构不清等原因, 手术难度较大, 有时甚至手术无法达到止血的目的。另外手术创伤大, 出血严重者需作患侧肾脏切除, 肾切除率高达50% 以上。肾动脉栓塞术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中, 以其创伤小、效果好等优势而日益得到认可, 作者就介入栓塞治疗肾出血的相关问题作一总结。

3. 1肾出血性病变的诊疗策略

3. 1. 1检查方法与治疗对于肾出血性疾患, 超声检查可查看肾盂及肾周情况, 对疾病可做初步诊断。若病情允许, 应术前完善肾脏增强CT检查, 尤其对于无明确出血原因者, 可初步明确有无血管畸形、动脉瘤等病变, 有无肾动脉分支变异, 以利于术中快速栓塞和术后复查对比。本组1例患者行二次栓塞, 原因为第一次造影时未发现副肾动脉并予以处理。故在术中行肾动脉造影时须注意肾脏显影轮廓是否完全, 若术前予以增强CT检查, 也可避免术中造影时因未能发现副肾动脉的损伤而不能予以有效治疗。对肾动脉变异的研究发现, 双支肾动脉可达25% , 三支肾动脉以上可达1% ~ 2% , 且还有起源于腹主动脉或腹主动脉分支的迷走肾动脉。找不到责任血管时要注意查找有无上述动脉变异。肾动脉分支的重叠会影响小出血灶的检出, 可将导管依次超选择性送入肾动脉二级分支, 甚至三级以上的小动脉, 以清楚地显示有无对比剂外溢征象。或行旋转DSA, 一次性旋转即可获得不同角度的多维空间血管造影图像, 能选择最佳的角度观察血管的异常改变, 提高病变血管的检出率及介入栓塞治疗时一次插管的成功率。本组病例均发现了肾出血的责任血管, DSA显示率为100% , 同时经超选择性插管栓塞责任动脉达到了止血目的。本研究结果表明, 经导管栓塞肾动脉止血操作简单、创伤小、止血快且疗效确切, 避免了开放性手术创伤, 与既往研究[5]结论一致。 本组中14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18个月, 未见肾出血复发。

3. 1. 2介入治疗时机的选择近年来, 肾动脉栓塞治疗出血性肾疾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6-7]。部分学者认为, 术后血红蛋白< 80 g· L- 1、出血量估计> 600 ml时即为手术指征。笔者与泌尿外科、肾内科同行总结治疗经验并阅读文献, 认为以下情况适合行肾动脉栓塞术: ( 1) 肾造瘘口和导尿管引流出鲜血或颜色深红尿液; ( 2) 生命体征不稳定, 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 ( 3) 肾脏B超或CT检查提示肾区血肿进行性增大; ( 4) 患侧腰痛进行性加重, 压痛明显, 可伴有包块; ( 5) 膀胱镜下可见患侧输尿管口喷血。

3. 1. 3介入治疗时栓塞材料的选择栓塞材料有明胶海绵、微弹簧圈、PVA微粒、无水乙醇、组织胶等, 其选择应根据肾血管损伤的位置、靶血管直径和出血程度而定。明胶海绵制备容易、价格便宜, 适用于较细的动脉分支栓塞; 缺点是术中可能返流、术后1周有可能被吸收导致血管再通而出血。本组2例用明胶海绵栓塞后, 其中1例再发其他血管分支出血。PVA微粒主要适用于较细的动脉分支栓塞, 栓塞后不会因血管再通而再发出血, 术中容易控制栓塞程度和范围, 虽操作容易, 但费用较高。

对于有肾被膜下挫裂伤或微导管无法超选择至病变血管者, 如确认无动-静脉瘘存在, 笔者建议先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然后用微弹簧圈栓塞病变近端动脉干。弹簧圈主要适用于肾损伤性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和破口较大的动脉主干及分支损伤, 因为明胶海绵和PVA微粒难以彻底栓塞, 且容易造成异位栓塞。 推送微弹簧圈前为防止导管头移位造成栓塞位置不准确, 应先用导丝试验性通过导管, 特别是扭曲较严重的血管, 以观察导管头的位置和形态有无变化。须透视下缓慢推送弹簧圈, 避免穿破肾组织, 并及时造影观察栓塞效果[8], 避免栓塞过度造成不必要的肾损伤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3. 2术中须注意的问题

术中须控制造影剂用量, 减低造影剂肾损伤, 防范造影剂肾病, 可选择威视派克等非离子型等渗造影剂。 对于失血较多、血压低的患者, 可经动脉鞘管给药快速扩容, 避免因严重低血容量休克导致患者死亡, 可以为栓塞止血、挽救生命赢得时间。术中、术后无补液禁忌, 宜加大补液量 ( 注意晶体、胶体比例) , 促进造影剂快速排泄, 严重失血者可酌情输血以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对于术后持续性高热伴寒战的患者, 须注意肾脓肿和败血症。有学者认为, 肾脓肿和败血症与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栓塞材料带有病原微生物有关。除严格执行无菌术要求外, 对于术前肾脏已存在的感染或术中栓塞范围较大者, 可在栓塞的同时注入适量庆大霉素, 术后应用足量的抗生素。术后应关注肌酐、尿素氮水平。笔者在总结中发现, 有3例患者术后血肌酐、尿素氮较术前快速下降, 分析原因可能为栓塞后无持续出血, 原出血快速吸收、排出, 尿路梗阻得以缓解。故笔者认为, 对于缓慢持续型出血的患者, 长时间保守治疗反而容易加重肾功损伤; 及时行肾动脉栓塞术, 有益于患者病情的快速恢复, 降低医疗成本、避免长期住院的相关风险。

总之, DSA检查对发现肾出血的部位及损伤的血管明显优于其他检查; 介入栓塞治疗出血性肾疾病具有止血快、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反应轻和恢复快等优点, 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正常肾组织; 选择适当的栓塞材料可减少异位栓塞等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钟百书, 张胜, 彭志毅.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严重出血[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2, 33 (1) :41-43.

[2]崔木平, 郑剑.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56例[J].现代医学, 2010, 38 (3) :282-284.

[3]SRIVASTAVA A, SINGH K J, SURI A, et al.Vascular complications after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are there any predictive factors?[J].Urology, 2005, 66 (1) :38-40.

[4]何永忠, 刘建河, 曾国华, 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原因及介入治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6, 27:371-373.

[5]UNSAL A, RESORLU B, ATMACA A F, et al.Prediction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ter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by using the 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J].Urology, 2012, 79 (1) :55-60.

[6]LOBATE G, MODI P, TIMONEY A, et al.Th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global study:classification of complications[J].J Endourol, 2011, 25 (8) :1275-1280.

[7]JAIN V, GANPULE A, VYAS J, et al.Management of non-neoplastic renal hemorrhage by 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J].Urology, 2009, 74 (3) :522-526.

介入诊断 第2篇

【关键词】脊椎血管瘤;X线;CT;核磁共振;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246-01

脊椎血管瘤是临床中的一种脊柱病变,该病的发病率较低,多见于胸椎椎体[1],临床中主要依靠影像学进行诊断。医学影像学开始于19世纪末期伦琴发现X线[2],此后的一百多年影像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在临床中的影像学检查一般为X线、CT、核磁共振、超声以及放射性核素检查等。一般情况下脊椎血管瘤无需治疗[3],如果疾病进展则需要进行相应治疗,而影像学中的介入治疗就是一种重要方法。为探究脊椎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探究针对该病的介入治疗方式,笔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收治的31例脊椎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特征及针对该病的介入治疗方法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31例脊椎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影像学检查,并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女性20例,男性11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9.8±3.6)岁。所有患者均无心脏病、肌无力、或其他骨骼疾病等。经常规体检发现且无明显症状17例,其余14例患者均有胸腰部肌痉挛或下肢无力且持续进展等症状。

1.2检查方法

所有病患均采用X线正侧位平片检查,其中15例采用CT检查,11例采用核磁共振检查,5例采用CT+MRI检查。CT进行轴位扫描,核磁共振行T1WI、T2WI矢状位、横断位扫描。

1.3治疗方法

术前对患者施行常规心电监护、肺功检查、凝血功能测试、肾功检查等基本检查,排除一切手术禁忌症。将患者推入DSA手术治疗室,使患者采取俯卧位且对患者进行麻醉。穿刺进针方向与身体的矢状面保持20°—30°,根据术前影像学定位在C臂透视的辅助引导下,使穿刺针进入瘤体中央,穿刺成功后拔除针芯。将明胶海绵碎片缓慢注入椎体内使局部栓塞。调配低粘稠度的注射用骨水泥,待骨水泥变得粘稠时开始实行注射,保持适当的速度,灌注量要保持到血管瘤边缘位置。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必须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兵观察患者下肢感觉变化,如若患者在注射过程中出现疼痛、麻木等不适感应立即停止注射,观察待情况缓解后继续进行。注射完成后将针芯插入,采用旋转法拔除穿刺针,术后采用壓迫止血法进行止血。术后患者采用平卧法,头部不应离开床铺,4h后可以采用正常卧位,同时要正确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术后调查患者疼痛或不适感是否减轻或消失。

1.4统计学处理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采取SPSS11.0系统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段内的疼痛情况。

2结果

2.1影像学检查结果

通过影像学检查显示,该31例患者中14例为胸椎血管瘤,9例为腰椎血管瘤,8例为颈椎血管瘤及其他。X线检查表现为:所有病患的正侧位平片均为正常。16个病例中显示骨密度降低且不均匀,骨皮质连续变薄,骨小梁增粗且排列规则,呈现栅栏状改变;11个病例中显示病灶呈现骨小梁不规则排列,类似蜂窝状,伴有不规则的低骨密度区;4例病例中呈现楔形骨折样改变。CT检查表现为:病灶侵袭椎管内部,椎管狭窄,硬膜囊受到压迫,病灶区骨松质的骨小梁稀疏,呈现蜂窝状改变,骨小梁局部为粗点状改变,稀疏部骨小梁中间呈现低密度灶。核磁共振检查表现为:部分患者表现为短T1WI、长T2WI信号,部分表现为长T1WI、长T2WI信号,MRI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神经根、脊髓等基本结构。

2.2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疼痛感均在当天消失,术后行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和向周围的扩散情况,未发现渗漏;术后半年行常规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渗漏现象。

3讨论

脊椎血管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部分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脊柱疼痛、下肢感觉障碍等症状。椎体血管瘤的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遗传、环境、药物、外伤以及工作强度大等因素有关[4]。该病最好发部位为胸椎,该组病例中胸椎血管瘤发病比例为45.2%。脊椎血管瘤好发于椎体,部分可以累及椎管内、椎弓根、棘突等部位,造成严重的神经压迫症状。在影像学检查中主要可以看到畸形的血管与脂肪骨髓组织以及残存增粗的骨小梁。椎体血管瘤具有一定的特征,在临床中的诊断并不困难。X线平片中可以看到椎体的密度呈现不均匀性减低,骨小梁呈现垂直而平行的增粗,具有栅栏状改变的特征,骨小梁本身的排列呈不规则的蜂窝状改变。当肿瘤侵犯椎体时,会出现椎体凹陷,从而产生压迫。CT一般表现为受累及的骨骼中正常骨结构消失,骨密度降低,骨中可以看见斑块状或不规则的骨小梁,呈现蜂窝状或网状改变,骨小梁中可以测量到脂肪的密度,二维图像显示椎体呈现栅栏状改变。该项检查能够较好地反映肿瘤部位、椎体破坏的严重性以及是否侵袭周围组织。同时CT检查价格便宜,效果显著,适合各种人群采用[5]。 MRI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为T1WI高信号,其中混杂许多低信号区,T2WI中肿瘤信号明显增强,其信号强度随着回波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这些影像学诊断都支持了脊椎血管瘤的有效诊断。针对该病的治疗,现在临床中最常采用的就是介入手术法中的经皮椎体成形术。它是在影像学的支持下进行的一种经皮肤或椎弓根向体内注射骨填充物的一种微创手术。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椎体强度、提高脊柱的稳定性、缓解患者的疼痛。本文选取了我院收治的31例脊椎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在介入手术后疼痛感均减轻或消失。这说明介入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治疗的目的,提高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治疗方法,前景可观。

综上所述:在X线、CT、核磁共振等各种影像学诊断中,脊椎血管瘤均具有显著地特征性表现且CT和核磁共振的诊断效果更佳,更适宜于临床应用。而针对脊椎血管瘤的治疗,介入方法可以快速达到治疗目的,快速缓解患者症状,对于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范东杰,赵庆,杨云广,罗峰,武庭强.脊椎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15例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7):57—58.

[2]董延鸣,徐伟,朱明洪.脊椎血管瘤18例MRI影像诊断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698—5699.

[3]刘璋,王博,肖海松,等.脊椎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放射杂志,2010,26(11):1650—1652.

[4]马洪宇,张建保,袁方,张荣恒,白洁,等.脊椎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J].山东医药,2010,50(5):94—95.

介入诊断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就诊于本科拟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检查的21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 且经超声检查明确妊娠。所有产妇均于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05例。对照组105例初产妇中, 年龄21~33岁, 平均 (27.51±3.18) 岁;孕期19~24周, 平均 (21.67±2.36) 周。观察组105例初产妇中, 年龄22~34岁, 平均 (27.61±3.22) 岁;孕期20~25周, 平均 (21.26±2.13) 周。两组初产妇的年龄及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孕妇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 在其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前对其解释操作存在的风险以及实施该项操作的目的等简单常规护患交流工作。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 对孕妇实施包括操作前健康宣教和术后回访等一系列全方位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其包括术前健康宣教及心理辅导、术中舒适护理及术后护理回访三方面。

1.2.1 术前健康宣教及心理辅导

其中健康宣教为护理过程中由专门的护理人员于初产妇就诊时, 对初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 并建立健全初产妇相关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档案, 判断其是否符合介入性产前诊断适应证。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 宣教内容包括:产前检查相关知识、检查方法及检查注意事项。讲解内容包括:对初产妇及其家属解释拟行手术的名称, 手术操作的大致情况, 需要初产妇配合的方面等, 并积极指导初产妇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术前检查。心理辅导则需对初产妇的家族遗传疾病史、结婚年龄、怀孕周期进行全面调查了解, 同时与初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积极的言语沟通, 通过有效的言语沟通, 对初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正确的评估, 以了解其所存在的负面情绪, 并通过言语沟通对初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在取得初产妇及其家属信任的同时, 也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

1.2.2 术中舒适护理

术中舒适护理指初产妇在接受检查时, 通过调节检查室温度、湿度及体位等措施, 以使初产妇处于舒适状态。首先在初产妇接受检查前, 将穿刺操作间的温度保持在21~26℃, 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 以使得患者处于温度及湿度舒适的状态。同时在检查前认真核对操作器械及特殊药品, 以方便检查操作。此外, 在产妇进入穿刺室时, 主动向初产妇介绍此时所处的穿刺室环境, 仔细询问初产妇的一些需求并在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及时予以满足, 向初产妇介绍并解释穿刺室各项护理操作的目的, 争取取得初产妇良好的合作, 在沟通中注意语言亲切, 态度温和, 取得初产妇的理解与配合。同时在患者接受检查时, 尽量在不影响穿刺手术操作的前提下, 减少对初产妇身体的暴露, 且在接受检查时, 不与产妇进行交谈和手术无关的话题。并在穿刺结束后, 由专人护送初产妇进入观察室。

1.2.3 术后护理回访

术后护理回访指专人护理人员于患者接受检查后, 对患者进行护理回访。在初产妇进入观察室后, 护理人员通过亲切的语言与初产妇进行沟通, 以了解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有无不满意或者需要改进的护理环节, 有无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等, 并进行积极改正。在术后回访中, 与患者或家属真诚地交流和沟通, 措词得当, 并向其介绍手术的大致情况, 以及对初产妇进行胎心、血压、脉搏方面的监测。

1.3 观察指标

将HAMA评分、HR、SBP、DBP、R及Sp O2作为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分别于产妇入组时、进入穿刺前及穿刺检查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焦虑评分, 评分表应用HAMD评分表, 对比入组时、穿刺前及穿刺检查结束后两组的HAMD评分情况, HAMD评分以分数越高焦虑情况越严重。同时于初产妇入组时及接受检查结束后对患者的HR、SBP、DBP、R及Sp O2进行记录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AMA评分比较

两组入组时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观察组初产妇穿刺前及穿刺检查后的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生命体征比较

两组入组时的HR、SBP、DBP、R及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在检查结束时观察组的HR、SBP及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两组R及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与入组时比较, P<0.05

3 讨论

因初产妇者其生育经验缺乏, 心理依赖与心心理负担明显较经产妇重, 故在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时更易产生紧张、不安、焦虑及担忧等负面情绪, 对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操作成功率也可产生一定的影响[5,6]。故为可顺利地进行产前介入性诊断, 本科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接受产前介入性检查的产妇中, 结果显示:两组入组时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观察组穿刺前及穿刺检查后的HAMA评分分别为 (23.15±5.66) 分及 (18.12±5.36) 分,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6.16±5.03) 分及 (20.31±5.13) 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在接受介入性检查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 而在接受介入性检查穿刺前, 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均得到一定的提高, 但观察组升高明显低于观察组, 同时在接受穿刺检查后, 观察组HAMA评分同样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可能为观察组在接受介入性检查前所给予个性化护理所致, 在个性化护理中, 患者在接受检查前, 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状态, 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可通过有效的心理辅导, 使患者对于介入性检查有着明确的心理准备, 故可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此外, 本研究中, 对两组的接受检查前后的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两组入组时的HR、SBP、DBP、R及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在检查结束时观察组的HR、SBP及DBP分别为 (74.32±1.32) 次/min、 (110.32±2.62) mm Hg及 (80.33±2.82) mm Hg,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77.19±5.32) 次/min、 (120.12±2.91) mm Hg及 (84.13±4.91) mm Hg,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两组的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个性化护理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紧张等负面情绪, 促进穿刺术操作的成功[7,8]。个性化护理除了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后, 在术中给予有效的舒适护理, 通过舒适护理, 使接受检查者处于放松状态, 有效地降低了介入性检查操作时所给患者带来的紧张情绪。

传统意义上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护理工作, 其主要为协助操作医生完成穿刺术, 但与产妇的沟通较少[9,10]。但是目前研究显示, 有效的护患沟通, 不仅可保证患者检查的顺利进行, 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的康复[11,12]。个性化护理中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三方面。其中术前主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在多种疾病的护理中, 均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3,14]。而本研究中, 护理人员针对初产妇对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操作风险及术中并发症等情况的担心, 进行有效的解释, 使产妇对手术有一定的了解, 以降低产妇的心理负担[15]。术中护理则针对患者进入穿刺室时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进行护理。护理人员通过主动地向产妇介绍穿刺室的环境, 并满足产妇的需求, 以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妇的心理负担, 争取取得初产妇良好的合作, 同时减少患者身体暴露, 不仅可达到一定的保暖效果, 也是对产妇的隐私及尊严的维护, 并可避免产妇产生被忽略的感觉。同时穿刺后的护理也可达到缓解产妇心理负担的作用, 通过术后回访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可提出进一步的护理改进方案, 以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本研究中所应用的个性化护理是基于舒适护理的全新理念, 在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全部过程中, 对其实施全方位护理的护理方法[16]。

个性化护理虽然可有效地缓解初产妇的负面情绪, 促进手术操作成功, 但其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其需要护理人员良好的医学专业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基础, 同时更需要具有良好的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有效的语言沟通是一门工作艺术, 高效率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以相对积极的态度配合手术治疗, 这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康复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穿刺室护理人员通过系统的医学专业技术、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获得初产妇及其家属的信赖, 从而帮助初产妇及其家属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穿刺术, 从而促进穿刺术操作成功[17,18]。

综上所述, 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初产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负面情绪, 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妇在接受检查时的生命体征, 故可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临床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检查的初产妇的检查中。

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初产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拟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21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0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初产妇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 (HAMA) 及生命体征。结果:两组入组时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观察组穿刺前及穿刺检查后的HAMA评分分别为 (23.15±5.66) 分及 (18.12±5.36) 分,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6.16±5.03) 分及 (20.31±5.13) 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两组入组时的心率 (HR) 、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呼吸频率 (R) 及血氧饱和度 (Sp O2)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在检查结束时观察组的HR、SBP及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两组的R及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初产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负面情绪, 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妇在接受检查时的生命体征, 值得临床推广。

介入诊断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中男56例, 女20例, 年龄24~78 (平均37) 岁。病史2天~9年。临床表现:腹痛, 呕血, 便血或反复黑便, 甚至失血性休克, 其中4例为外科手术 (胃切除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 后肠道出血, 经保守治疗无效行DSA检查及介入治疗。其余病例经胃、肠镜或消化道造影均为未发现异常。

1.2 仪器与方法

76例均经DSA检查, 应用菲利浦5000-DSA, Mark-5高压注射器。采用Seldinger技术常规穿刺右股动脉, 分别进行腹腔动脉 (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造影, 必要时行双侧膈动脉及双侧髂内动脉造影。造影剂应用碘帕醇, 造影剂速度0.5~6ml/s, 5帧/s。造影时间分为动脉期、实质期、静脉期。出血灶使用栓塞剂为明胶海绵、PVA颗粒或弹簧钢圈, 必要时应用同轴微导管超选插管。如不能进行栓塞治疗者行灌注止血药物, 垂体后叶素2~4U加入NS 10~40ml应用微泵以0.2U/min速度缓慢灌注, 20分钟后复查造影, 如仍有出血, 则加大剂量灌注, 出血停止后留置导管24~72小时。

2 结果

2.1 造影表现

出血的直接征象:造影剂外溢, 表现为逐渐增大的小片状造影剂聚集, 静脉期后随着肠蠕动慢慢消失, 本组21例。间接征象:动脉期血管分支增多、迂曲、不规则, 实质期可见病变部位较浓的染色 (可均匀、也可不均匀呈斑片状染色) , 随着时间推移, 其密度逐渐消失, 尤其肿瘤性病变多见 (如图1) , 本组8例, 或出血部位血管痉挛、狭窄、管壁不规则, 甚至断裂, 本组12例;血管畸形动脉造影特征性表现为供血动脉增粗, 引流静脉早显及明显增粗、迂曲, 实质期可见毛细血管不规则团絮状、片状染色, 本组7例。6例呈假性动脉瘤出血 (如图2、3) , 其中2例为术后出血。

2.2 病变部位、性质及治疗情况

76例中64例发现出血部位, 其中胃十二指肠出血25例、小肠出血28例、结肠出血11例。胃溃疡出血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11例、炎性病变6例、肿瘤性病变7例、憩室9例、吻合口出血4例、血管畸形7例、未明确病变性质12例。介入治疗48例, 术后1周再出血7例, 复发率为15%。所有病例随访1~2个月未复发, 有效率85.1%。外科手术治疗8例, 并经病理证实。内科保守治疗10例。见附表。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 但由于出血原因较多、部位复杂, 以致临床诊治比较困难。对于急性消化道出血病人, 不适宜做内窥镜及消化道造影检查, 而慢性出血病人即使检查, 仍有部分病人不能明确出血原因。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 应用于消化道出血的检查及治疗越来越多。

3.1 介入诊疗的时机

有学者[1]认为, 消化道出血行DSA检查的最好时机是急性持续出血>0.5ml/min、临床观察指标为连续大出血需输血500ml/h时最好。也有主张出血量>1000ml/24h或出血危及生命, 内科治疗无效时再进行DSA检查及介入治疗。本组76例中64例发现出血部位, 阳性率84.2%, 与文献报道[2,3,4]接近。可能与急诊DSA检查治疗病例 (39例) 多有关。作者认为, 对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应尽早行DSA诊疗。休克病人并不是介入治疗的绝对禁忌证。本组4例经过输血、输液等抗休克治疗仍不能纠正, 急诊介入诊疗穿刺股动脉成功后, 给予快速灌注晶体液, 血压稳定后行DSA检查并成功地进行栓塞治疗。Tillotson等[3]建议对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积极、及时地进行DSA介入治疗, 活动性出血并非作为血管造影的必备条件。

3.2 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较多, 可由炎症、溃疡、肿瘤、血管发育异常、肠道憩室、息肉、外伤、外科手术等原因引起。上消化道脏器间存在丰富的侧枝循环, 对于出血进行栓塞治疗已被大多数学者认同。常用的栓塞剂主要有明胶海绵、自体凝血块、PVA颗粒、弹簧钢圈等。本组4例应用弹簧钢圈+明胶海绵栓塞, 14例单纯应用明胶海绵栓塞。明胶海绵为中效栓塞剂, 多用于非血管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的姑息治疗。但栓塞的血管易再通而复发出血, 本组2例复发出血均为明胶海绵栓塞病人。PVA颗粒多用于血管性病变, 本组2例肠血管畸形应用PVA颗粒成功栓塞。液态栓塞剂不主张应用, 因可栓塞微循环而侧枝循环又不能建立, 造成肠壁缺血坏死的危险[4]。但也有学者应用液态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没有发生肠壁坏死的报道[5]。由于下消化道血管解剖的特殊性, 栓塞不当易引起肠管的坏死, 多数学者主张进行灌注治疗, 且疗效可靠, 其有效率为52%~91%[6], 本组有22例行灌注治疗, 其中5例复发出血, 有效率为77% (17/22) 。然而对于下消化道出血, 栓塞并不是绝对禁忌证, 尤其是微导管的应用, 对于一些病变如血管畸形、肿瘤也是可行的, 本组有4例出血灶均一次栓塞成功, 无肠管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栓塞时要仔细分析DSA影像, 做好手术评估, 导管技术应娴熟, 严重并发症多可避免。

3.3 影响疗效的因素

介入治疗对于急性消化道出血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Gordon等[7]指出介入治疗有效率>90%, 疗效肯定, 复发率在0%~20%。本组复发出血7例, 有效率85.1%。临床上多种因素可影响其疗效, 除基础疾病外, 治疗方法的差异可能是主要因素。对出血部位栓塞治疗, 发生再出血的机率相对较低。本组复发2例, 其中1例小肠血管畸形, 可能为当时担心栓塞过度, 导致肠管坏死而栓塞不彻底所致。另1例出血为应用弹簧圈栓塞十二指肠动脉时, 因位置靠近十二指肠动脉开口端, 造影时未见出血, 术后可能因侧枝循环开放所致。应用灌注药物术后的再出血的机率较高, 本组5例, 占22.8%, 有报道复发率约20%[8]。原因可能为消化道出血病人肠蠕动较快, 随着血压回升, 使已形成血栓的小血管再次破裂。因此, 对于应用灌注药物治疗的要尽量保留导管, 以便再出血时随时应用药物。

3.4 并发症的防治

除动脉穿刺的一般并发症外, 常见栓塞术后并发症是腹痛、腹胀、发热、肠坏死等, 有资料显示, 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仅0.5%[9]。本组3例病人栓塞后出现腹痛不适, 经内科对症处理好转。肠坏死是栓塞治疗严重的并发症, 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治疗。本组病例未出现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灌注治疗的并发症较低, 常用药物是垂体后叶素或止血药物, 前者由于其收缩小血管而起止血作用, 但有冠心病、高血压的病人可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只要治疗方法选择适当, 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总之, 临床上对不明出血原因或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 外科手术治疗又具有盲目性、风险极高的患者, 应及早选择血管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大多数病人经过DSA造影都能明确诊断, 部分病例可即时进行治疗。介入诊疗具操作简便、安全、迅速、创伤小等优点, 对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仍是内科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之外的第3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卢绮萍, 史陈让, 李道芬.小肠出血的诊治[J].临床外科杂志, 1994, 2 (3) :292.

[2]PateI TH, Cordts PR, Abcafian P, et al.WilI transeatheter embolotherapy replace surgery in the treament of gastrointestinaI bleeding[J].Curr Surg, 2001, 58:323.

[3]Tillotson CL, Geller SC, Kantrowitz L, et al.Small bowel hemorrhage an-giographic localization and intervention[J].Gastrointest Radiol, 1988, 13 (3) :207.

[4]郭俊渊.现代腹部影像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1630-1631.

[5]李国华, 武广利, 杨卫宏, 等.在消化道出血中DSA诊断与介人治疗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 16 (1) :49-51.

[6]Chalmers AG, Robinson DJ.Therapeutic embolization in small-bowel hemorrhage[J].Clinical Radiology, 1986, 37 (4) :379-381.

[7]Gordon RL, Ahi KL, Kerlan RK, et al.Selective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the control of lower gastr0intestinal bleeding[J].Am J Surg, 1997, 174 (1) :24.

[8]张电波.动脉性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J].中国影像学技术, 2000, 19 (4) :355.

介入诊断 第5篇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400例患者, 其中男250例, 女150例, 年龄23~75岁, 平均年龄 (64±11.28) 岁, 采用交谈式方法。

2 术前心理护理

2.1 心理护理评估

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 担心介入手术治疗造成身体痛苦, 担心手术能否成功, 会不会有并发症, 怕出意外影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对疾病的预后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2]。在这次调研中, 我们将病患分为三种情况: (1) 心理状况良好, 没有出现过度焦虑和躁动。这类患者主要是通过传媒手段以及熟人介绍, 所以对于医护人员的水平也比较信任。 (2) 轻度的焦虑和紧张。此类患者大约占40%。 (3) 约有40%的病患出现了严重的紧张, 焦虑情绪, 更有一部分患者已经出现了悲观, 消极等不利因素。除此之外, 我们发现, 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 他们所呈现出来的紧张和焦虑要远远多于学历水平较高的患者。

2.2 心理护理措施及实施

2.2.1 缓解和消除紧张、焦虑

由于患者本身对于手术的风险, 细节都不了解, 因而他们出现一定的焦虑状况是无法避免的, 通常表现为失眠, 坐不住等情况。此时, 作为护士, 我们要不断地和患者进行沟通, 详细的介绍整个手术的风险状况以及标准的流程。除此之外, 护士应当患者沟通好如何配合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以及手术之后相关的注意事项、有可能会出现的反应等等。使得患者对手术的整体有明确的概念, 明白术前准备的目的从而懂得它的必要性, 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面对术中和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适感, 缓解和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此外, 护士在于患者的交谈过程中, 需要了解每个患者各自不同的心理状态和问题,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2.2.2 排解消极、悲观、疑虑情绪

有些患者由于种种不同原因出现各种各样悲观的情绪, 比如冷漠, 镇静等。此时, 作为护士就要耐心, 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 赢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这是有效实施心理护理的前提和关键。交谈的过程中, 除了要主动的把手术的基本步骤详细的告知患者以外, 还需要认真听听患者的心里话, 观察他们脸部细微的反应和变化, 试着打开他们的心结, 找出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 根据原因, 顺藤摸瓜, 对阵下药, 做出恰如其分的护理。

3 术中心理护理

3.1 心理护理评估

手术中, 患者不可避免的要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治疗, 尤其在他们在局麻的状况下, 他们难免会对手术操作敏感。除此之外, 长时间的手术, 应用造影的困扰, 医护人员不断的谈话都会使他们不断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一旦有这种情况的发生, 患者的交叉神经系统便会极度的兴奋, 因而大量的肾上腺素便会释放出来, 同时肾上腺髓质也分泌大量肾上腺素进入血液, 一旦二者相互作用就有可能导致患者进入痉挛状态, 对手术的进行非常不利。因此, 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 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 医务人员需要适当的与患者进行交谈, 将其注意力引向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谈论他们喜欢的内容。减轻和避免不良情绪对于手术的成功十分关键。

3.2 心理护理措施与实施

在患者进入导管室后, 医务人员要对手术室内情况和手术过程需要再次简单介绍相关的情况, 将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配合要点告诉患者, 让患者要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手术环境。手术过程中不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还要随时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的变化, 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 某患者有不典型的胸痛症状, 他为了确定自己是否为冠心病, 希望采用手术得出具体的诊断结果。然而患者的体制对多种药物都过敏, 并且有的药物在第一次使用时没有产生过敏症状, 然而在第二次用药时却产生了过敏的症状。因此患者出现了恐惧症状, 不想实施此项手术, 在海普手术中, 其使用造影剂对其可能产生过敏的症状继而危及生命。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言语解释和安抚相互结合的方法, 这对这样的心理矛盾实施心理治疗。在进行手术的整个过程中, 不仅要把一切抢救药物品、与患者相关的各种仪器配备都处于随时备用状态下, 还必须做到手术室内外的所有人员全部到位, 能够随时听候调遣, 还可以把这些情况告诉患者, 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和具备安全感, 在患者处于“万无一失”的心态下接受手术诊治, 对手术的治疗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4 术后心理护理

4.1 心理护理的评估

在进行手术后, 患者必须躺在床上24h, 在进行手术的一侧的肢体要进行妥善固定, 由此, 患者会出现各种身体的不适状况, 如腰酸背痛、腹胀等。与此同时, 在有些患者进行过PTCA+支架术后, 一定要在CCU病室24h严密心电监护, 陌生的环境和CCU病室的各种抢救物品及设备, 患者的留置鞘管尚未拔除, 手术过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外界因素, 常常使得患者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担忧情绪, 对术后康复不利。尤其是PTCA+支架术者, 情绪一旦紧张就很容易导致冠脉痉挛, 持续激烈的冠脉痉挛会导致支架内血小板聚集, 形成血栓, 血管闭塞, 最终导致手术失败。

4.2 心理护理措施与实施

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在手术中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控制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3]。当卧床时间过长, 术侧肢体制动, 出现腰背酸痛、尿潴留等症状时, 患者就会很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这时我们除了采用言语上的关心、安慰、进行恰当的解释外, 还可适当地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腰背部酸痛者给予双手稍抬高受压局部、按摩, 并把这种方法教给患者家属, 在进行按摩的同时与患者进行亲切的交谈。必要的话, 可让患者睡硬板床。

对有尿潴留现象的患者者进行下腹部按摩, 给他们听流水声等。大部分患者的症状都会伴随这些措施的实施而有所缓解, 甚至症状消失。一旦病者的烦躁心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的释放, 他们就会愿意配合进行相关治疗和护理。对采用了PTCA+支架术的患者来说, 他们在进入CCU病室中之后, 护理人员要立即在他们的病床旁边, 热情的问候患者, 告诉患者不要担心, 同时向患者解释为什么要住在CCU病房以及为什么要采用各种各样的监测。在患者出现疑问时, 要及时的热心回答, 防止他们产生一些对病情的紧张心情和对环境的陌生的感觉。在手术前, 与患者进行密切的交谈, 不仅要强调手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还要重点介绍如何预防在做完手术后局部穿刺部位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 告诉患者并发症影响因素有哪些。当必要的措施都得到全面的实施后, 就可以预防和比卖弄并发症的产生。使得患者消除紧张恐惧感, 积极配合治疗。

5 讨论

虽然介入诊断治疗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仍存在众多患者对介入诊断十分陌生的现象, 他们不了解介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过程及方法, 不了解介入技术的优势。因此对这项检查的方法和效果都存在一定的疑虑和恐惧。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焦虑、担忧、悲观、失望等。我们总结以往工作经验, 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存在着个体差异性, 它一般受到患者自身的经理, 接受教育的程度, 所了解的信息多少, 是否知道手术的过程, 以及手术过程中的顺利与否等都密切关联。在手术前、手术进行过程中、手术过后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 同时在不同的患者出现的不同的具体情况, 进行相关的不同的妥善的解决措施。在手术过程中的相关解释性的语言和对心理进行安抚, 能够使得手术的成功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 为手术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82-383.

[2]何志晶, 汤盛饮, 吴其常, 等.手术前焦虑与心理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1996, 3 (7) :421-423.

介入诊断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腹腔脏器囊肿患者156例, 男89例, 女67例;年龄16~72 (43.4±6.2) 岁。

1.2 方法

156例患者均给予单纯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经皮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超声引导采用HDI ̄35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美国ATI公司) , 探头频率2.5MHz, 配穿刺引导架。先用普通探头进行检查, 了解腹腔囊肿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脏器、血管的关系, 对囊肿作出定位和定性诊断, 并确定穿刺体位和穿刺径路。常规皮肤消毒、铺巾, 局部麻醉后, 以消毒穿刺探头22G细针进行穿刺, 在超声显示屏监视下将针尖置入囊肿中心, 抽吸囊液并送病理细胞学检查。抽尽囊液后根据腹腔囊肿大小及其感染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法。囊肿直径为3~10cm者, 在抽净囊液后, 向囊腔内注入约1/4囊液量的99.5%乙醇, 保留5~15min后抽出, 再根据囊肿大小注入5~10ml乙醇并保留。术后指导患者左、右侧卧位分别5min, 以助于囊肿壁与乙醇充分接触。每次注入乙醇3~12ml, 1个月后复查超声, 必要时再次注射。囊肿直径>10cm者, 行囊肿内置管引流联合99.5%乙醇硬化治疗。经皮穿刺囊肿内置管后, 在抽净囊液后, 向囊腔内注入约1/4囊液量的99.5%乙醇, 保留5~15min后抽出, 再根据囊肿大小注入10~15ml乙醇并保留, 2d后重复进行, 2~3次后结束治疗并拔管。如囊肿合并感染, 则先行囊内置管作囊腔引流, 配合抗生素溶液冲洗, 在控制感染后注射99.5%乙醇作硬化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156例患者用单纯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对腹腔脏器囊肿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率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对腹腔脏器囊肿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率比较

两种检查方式在定位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对囊肿的定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单纯超声检查 (P<0.05) 。见附表。

2.2 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156例患者均通过超声引导经皮穿刺针吸细胞学确定为良性囊肿, 其中肾囊肿83例、卵巢囊肿29例、肝囊肿24例、胰腺囊肿13例、肠系膜囊肿7例。本组患者在介入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仅10例出现头痛、面部潮红、恶心和呕吐等轻微醉酒样反应。所有患者经随访0.5~1年, 囊肿消失89例 (57.1%) , 缩小57例 (36.5%) , 有效率93.6%。

3 讨论

超声介入技术作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 是1983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介入性超声学术会议上被正式确定的[2], 它是在超声显像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 完成各种穿刺活检、X线造影以及抽吸、插管、注药治疗等操作, 从而达到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自1991年Bean报道以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后, 该方法在国内也逐渐应用于治疗腹腔脏器囊肿, 并获得满意疗效[3]。介入性超声克服了超声检查的局限性及穿刺治疗的盲目性, 使许多以传统治疗方法难以诊治的疾病得到了有效诊治, 并使得部分患者避免了手术治疗。

文献表明, 介入性超声技术可显著提高腹腔脏器囊肿的临床诊断率[4]。本研究中,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对腹腔脏器囊肿的定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单纯超声扫描 (P<0.05) 。单纯超声影像有一定局限性, 且无特征性, 对腹腔脏器囊肿与血肿、脓肿的鉴别及囊肿良恶性的辨别通常较难。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可清楚观察囊液的性状, 区别囊肿、血肿与脓肿。有些中心坏死液化的恶性肿瘤、恶性变的囊性腺瘤及部分实质性肿物在超声影像图上均呈低回声光团,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可明确其良恶性, 从而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传统治疗腹腔脏器囊肿的方法是手术切除, 创伤大, 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随着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及成熟, 逐渐取代了传统手术治疗, 使部分患者免受手术痛苦, 特别适用于手术耐受差的高龄危重患者[5]。而乙醇在治疗腹腔脏器囊肿中可凝固蛋白, 使囊壁发生变性、坏死, 并抑制囊液的分泌;同时产生无菌性炎症促进粘连机化, 从而达到闭塞囊腔的目的。文献表明, 腹腔囊肿直径<10cm, 并通过经针吸细胞学检查排除可疑恶性或恶性者, 均可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抽液后注入99.5%乙醇或放置引流管治疗[6]。本研究中对囊肿在3~10cm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穿刺抽液后注入99.5%乙醇治疗, 对囊肿>10cm的患者给予囊肿内置管引流联合99.5%乙醇硬化治疗, 所有患者治疗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本组患者均经0.5~1年随访, 囊肿消失89例 (57.1%) , 缩小57例 (36.5%) , 有效率93.6%。

综上, 介入性超声技术应用简单、安全、有效, 对机体创伤小, 是诊断、治疗腹腔脏器囊肿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丽萍, 朱瑛, 白旭东, 等.超声引导穿刺及乙醇硬化治疗肾囊肿得临床价值[J].吉林医学, 2006, 27 (3) :274-275.

[2]杨甲梅, 徐峰.肝脏外科良性占位性病变治疗的变革[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3, l2 (3) :161-162.

[3]杜云华, 余奇侠.介入性超声诊治腹腔囊肿86例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1, 7 (21) :171-173.

[4]高建津, 王翠, 刘洁华.腹腔游离性囊肿钙化1例的超声、X线平片和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 13 (5) :78.

[5]吕明德.超声引导穿刺诊疗术在普通外科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1, 21 (7) :440 ̄442.

介入诊断 第7篇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我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6月期间行DSA检查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04例, 其中男73例, 女31例, 年龄19~85岁, 平均年龄58岁。临床拟诊断上消化道出血58例, 下消化道出血46例。既往消化道溃疡40例、手术后再出血39例、胰腺炎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4例、小肠肿瘤9例、结肠肿瘤4例、肝脏破裂出血4例。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呕血、血便伴黑便, 每次100~1200m L不等, 伴或不伴有贫血、腹痛、头晕、发热等症状, 并继发不同程度的血容量减低等改变。

1.2 研究方法

1.2.1 D S A设备和材料

采用美国G E公司生产的G ELCV+DSA和Philips公司生产的FD-20 DSA。高压注射器LF550导管、穿刺套件:采用Cordis公司生产的穿刺套件;采用Cordis公司5F RH导管, 配套导丝及相应设备。栓塞剂:明胶海绵 (桂林天和公司生产) , 自制成1mm×1mm×1mm大小颗粒;PVA颗粒 (美国COOK公司) , 规格300~500μm;弹簧钢圈 (美国COOK公司生产) , 根据术中造影表现确定规格。药物:垂体后叶素 (上海禾丰公司生产) 。

1.2.2 技术参数

造影曝光包括动脉期, 实质期和静脉期, 时间10~25s, DSA脉冲采集方式3~6帧/s, 注射延迟, 压限均为200~400磅。造影剂选用非离子型碘帕醇300mg I/m L或非离子型碘海醇300mg I/m L。腹腔干动脉:造影剂流速6~8m L/s, 造影剂总量15~20m L;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剂流速5~7m L/s, 总量15~20m L;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剂流速4~6m L/s, 总量6~10m L。对上述血管超选择插管造影时造影剂流速、总量根据具体情况相应减小。

2 结果

2.1 消化道出血的DSA表现

(1) 血管畸形:肠道血管畸形所致消化道出血较少见, DSA表现为: (1) 动脉扩张、增粗、扭曲, 动脉分支末端造影剂聚集成簇状; (2) 造影剂积聚静脉丛中; (3) 肠壁内静脉扩张、扭曲、排空延迟, 静脉持续显影; (4) 动脉造影时, 引流静脉早显, 出现充盈、扩张, 呈“双轨征”; (5) 出血期造影可见造影剂外溢征象。 (2) 肠管憩室:出血期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充盈憩室及溢入肠腔, 消失慢, 非出血期为突出肠道血管轮廓的紊乱血管。 (3) 肿瘤性疾病:造影表现为供血动脉增粗、粗细不等的肿瘤血管, 见狭窄、僵直现象, 实质期呈局限性团状染色。 (4) 慢性炎症及溃疡病:造影时可见局限性增生的小血管丛, 有片状造剂渗出、积聚现象。 (5) 动脉瘤:可分为真性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造影表现为局限性突于血管之外, 边缘清晰、锐利, 密度与血管腔相同, 破裂出血时可见造影溢出瘤体之外。有时于瘤腔内可见涡流, 或造影剂滞留。

2.2 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的疗效

2.2.1 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栓塞疗效

在50例DSA阳性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进行栓塞治疗, 止血成功47例, 有效止血率为94.00% (47/50) 。对8例DSA结果阴性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试验性栓塞, 止血成功3例, 有效止血率37.50% (3/8) 。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系统检验, 最小理论数为1.1, 1

2.2.2 消化道出血的灌注治疗疗效

对46例患者中DSA结果阳性32例的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加压素灌注后, 有30例有效止血, 2例无明显效果, 其中有6例有效止血的病例均发生了再出血, 出血率20.00% (6/30) 。DSA结果阴性14例的下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加压素灌注后, 有11例有效止血, 3例无明显效果。有7例有效止血的病例有再出血率63.64% (7/11) 。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系统检验, 最小理论数为5.48>5, =8.8141, 检验水准α=0.05, P=0.0030故P<0.05, 可认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即DSA阳性灌注组对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DSA阴性灌注组对消化道出血止血有效率。

3 讨论

本临床研究中, 104例造影总体阳性率为78.85% (82/104) , 其中发现造影剂直接从病变血管溢出, 集聚或弥散于肠腔35例 (42.68%) , 是诊断消化道出血的直接DSA征象。管造影还可以发现引起出血的基础病变等间接征象, 清晰显示其异常血管的形态、范围、染色特点, 本组病例中, 共发现出血的异常血管病变47例 (57.32%) , DSA诊断血管性病变有独到的优势, 对血管畸形、动静脉瘘及动脉瘤根据DSA造影表现能做出进一步的定性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显示血管结构具有独到的优势。它利用同一部位造影前后二次成像相减原理, 避免了非血管组织的重迭, 单独显示血管结构, 也可清晰显示一些常规造影不易发现的小病灶, 更有利于介入栓塞治疗时的定位。

参考文献

介入诊断 第8篇

CSP的发病率国外文献报告约为1∶1 800至1∶2 216, 既往有剖宫产史的妇女中, CSP发生率为0.15%, 在既往有剖宫产史的异位妊娠患者中, 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率约为6.1%。协和医院统计该病的发生率约为1∶1221, 占异位妊娠的1.05%。因传统治疗手段对CSP及其并发症处理非常有限, 介入治疗有取代传统治疗手段的趋势。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近几年发展迅速, 国内研究亦十分新颖, 本文就CSP的介入治疗及其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发病机制

导致受精卵着床在前次剖宫产子宫瘢痕处的原因目前尚未阐明。有文献报道CSP发生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剖宫产术引起的子宫内膜结构缺欠; (2) 剖宫产切口缝合错位及感染等。子宫内膜或肌层断裂形成瘢痕, 可诱发异常妊娠, 原因可能与该处瘢痕愈合不良产生细微的缝隙, 再次妊娠时孕囊通过缝隙并在该处着床有关, 提示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可能是导致妊娠物瘢痕种植的原因。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可能由于前次剖宫产时损伤子宫的内膜和肌层或切口形成的瘢痕有利于胎盘植入, 子宫峡部蜕膜缺损, 进一步促进绒毛组织粘连和种植[1]。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子宫蜕膜血管生长缺陷是主要的发病原因, 多次刮宫术可损伤子宫内膜, 引起内膜炎症或萎缩性病变, 致使子宫蜕膜血管生长缺陷。

2 诊断

CSP首次就诊的临床表现常为停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急腹症, 部分患者在早孕期超声检查时发现, 也有部分患者在手术中诊断。因此, 在临床上既往有剖宫产史、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症状者, 需考虑CSP的可能。CSP目前的诊断标准为: (1) 既往有剖宫产病史; (2) 停经史; (3) 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human choionic gonadotophin, β-HCG) 升高; (4) 有或无不规则阴道流血; (5) 超声诊断。目前学者普遍认为超声是诊断CSP的金标准, 他们认为超声的诊断标准如下[1]: (1) 孕囊位于膀胱与子宫前壁之间, 膀胱和孕囊之间肌壁薄弱; (2) 宫腔内看不到孕囊, 子宫峡部局部隆起, 可见不规则强光团, 彩色多普勒显示周边血运丰富, 呈高速低阻型频谱; (3) 矢状面上可见到子宫前壁中断, 不连续。目前越来越多的内镜检查用于CSP的诊断, 宫腔镜检查时可见宫腔内空虚无孕囊, 子宫内口正常形态缺失, 腹腔镜探查中可见子宫下段突出红色肉样物, 从原剖宫产瘢痕处向外生长。CSP患者行清宫术、病灶切除或子宫全切除术后, 病理标本检查可发现剖宫产瘢痕处肌纤维组织内有滋养层细胞及绒毛结构。

3 介入治疗及其研究进展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 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可以获得最佳的治疗选择。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孕周大小、血β-HCG水平及诊疗经验等进行综合考虑, 制定个体化方案。

3.1 子宫动脉栓塞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UAE) 后清宫

目前临床常用在UAE的基础上行清宫术治疗。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HCG转阴时间均优于全身药物治疗后清宫[3]。通过导管插入术, 将无菌明胶海绵颗粒送入双侧子宫动脉, 可迅速引起血小板凝集, 形成血栓, 显著减少病灶血液供应, 达到迅速有效止血, 同时瘢痕病灶局部缺血、缺氧, 促进胚胎及滋养细胞的坏死、萎缩。因明胶海绵颗粒属中效栓塞剂, 在栓塞后48 h到1月内吸收, 故栓塞48 h后可行刮宫。清宫时出血量明显减少。Zhuang等[4]比较了甲氨蝶呤 (methotrexate, MTX) 全身治疗及子宫动脉栓塞术后, 均行刮宫术治疗CSP的疗效, 结果发现相对于药物治疗, UAE具有降低大出血风险、保留妇女生育功能、且住院时间短和不良反应症状轻等优点,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Liang等[5]对47例CSP使用UAE术联合刮宫术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治愈, 无明显并发症出现, 他们认为UAE术联合刮宫术是治疗CSP的有效方法。相比以往的子宫动脉结扎术或子宫切除术, UAE具有微创、不良反应少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更重要的是该方法能够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UAE可能是CSP大出血过程中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6]。国内学者研究后得出结论:子宫动脉栓塞后刮宫比药物治疗后刮宫较为安全有效。Zhang等[7]认为UAE联合宫颈扩张刮宫术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法。回顾性研究表明:UAE术后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较刮宫术效果更明显[8]。

3.2 UAE联合药物治疗

UAE联合药物灌注应用, 可在减少总用药量的前提下, 使异位妊娠胚胎经药物和缺血的双重作用快速减灭, 靶向治疗, 提高药效,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UAE术后对子宫影响较小。如MTX抑制滋养叶细胞增生, 致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及吸收。5-氟尿嘧啶 (5-fluorouracil, 5-FU) 属于抗代谢抗肿瘤药, 它能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 干扰脱氧核糖核酸及蛋白质合成。米非司酮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改变子宫内膜生长及分泌期等作用。UAE术后配伍米非司酮可进一步终止妊娠。多数学者认为采用UAE辅助MTX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MTX灌注的子宫动脉栓塞术是处理CSP效果较好的治疗手段, UAE治疗CSP可避免手术之苦[9]。

3.3 其他药物

在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方法中, 有向孕囊局部注射氯化钾、天花粉等, 均有终止妊娠作用, 可使胚胎坏死、液化, 终至吸收。超声介入针对Ⅰ、Ⅱ型CSP都可行, 必要时需配合UAE。术后行人流术, 若出现大出血等危机情况, 及时行UAE处理。因此, 该方法在临床上应用条件局限, 疗效是否明显还需进一步研究。

3.4 栓塞剂的特性及选择

3.4.1 聚乙烯醇 (polyvinyl alcohol, PVA) 颗粒

使用时, 需将PVA与造影剂混合。由于有相互聚集成簇的倾向, 组织相容性好, 无毒性, 体内有永久的栓塞作用, 又易堵针管和导管。因此, PVA使用时要加以稀释, 推注要慢, 使其尽可能的达到血管远端, 目前国内CSP大出血的治疗首先选择PVA颗粒[10]。

3.4.2 明胶海绵 (gelatinsponge, GF) 颗粒

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栓塞剂, 对人体几乎无抗原性, 摩擦系数小, 易于释放, 临床上一般使用GF颗粒。研究证实, 栓塞后2~3周, 随着颗粒的吸收, 栓塞的血管可再通, 降低栓塞剂对身体的负面影响。因此, 明胶海绵颗粒非常适合子宫动脉的化疗栓塞, 尤其是对于那些想保留生育能力的女性。目前在CSP的治疗中, 明胶海绵应用广泛[11]。国内申素峰、刘宇等报告采用GF颗粒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12,13]。

3.5 疗效评价

术后血β-HCG呈进行性下降, 阴道流血3-4 d内恢复正常, 腹痛症状消失, 三维超声检查示妊娠囊的体积以及周围组织的血管网和血流较前明显减少, 不需采取补救性治疗, 保留子宫。出院后随访血β-HCG, 3-4周恢复正常。随访超声2-3月, 观察栓塞后病灶的变化情况, 血流信号明显减少, 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上升, 恢复正常。

4 展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介入诊断】相关文章:

消化道出血DSA诊断与介入治疗的104例临床观察09-14

介入时机05-26

社工介入06-18

冠脉介入06-18

联合介入08-15

双介入疗法07-20

急性介入手术07-23

综合介入治疗08-13

心脏介入科08-17

导管介入消融08-24

上一篇:写字教学的一点体会下一篇:井下系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