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培养范文

2024-07-29

贯通培养范文(精选12篇)

贯通培养 第1篇

1 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研究的原因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教职成[2011]9号) 提出:"中等和高等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 明确提出中高职衔接的意义、原则和措施[1];同时《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黑龙江省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试点方案》提出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探索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试点人才培养模式, 系统建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等任务, 这为专业开展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作为培养从事木材加工、人造板生产、家具和室内装饰业等领域技术人才的专业, 木材加工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多家开设此专业的中、高职院校及相关企业调研发现, 由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的运营和组织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 面临的最大困扰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技术和管理骨干紧缺[2];同时全国开设木材加工类专业的院校较少, 每年毕业生人数不超过3000人, 而每年木材加工人才需求上万人, 基本呈现为人才紧缺型专业;并且现在的家具企业, 中、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出身, 员工素质有限, 随着机械化、智能化、定制化技术的引入, 木材加工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亟待引进充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最后结合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培养的岗位与专业技术能力发现, 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不能满足木材加工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学生的后续发展乏力。以上原因反应了开设木材加工专业能够顺应社会的人才需求, 有广泛的就业空间;同时木材加工专业的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迫在眉睫。

2 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研究的现状

目前我国在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尤其在人造培养目标和课程衔接问题上比较突出, 具体表现在木材加工专业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的衔接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紧贴社会发展及行业和市场的需求, 但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适合衔接, 对于一些变化快, 就业随市场变化的专业就可能不适合衔接, 所以要从不同职业、岗位、层次的人才需求方面, 考虑专业的设置及不同专业或层次的衔接[3]。我国开设木材加工专业已有50多年的历史, 同时也是就业比较稳定的专业, 中职教育开设木材加工专业, 高职教育开设木材加工技术专业, 本科教育开设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衔接密切。

(2) 生源结构的衔接

教育部针对生源结构和对口招生已经在数量和规模上做出规定, 但通过目前数据显示, 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不断提高, 但比例依然降低。高职院校的生源绝大多数来自于普通高中毕业生, 只有不到20%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继续接受教育[4], 同时中职招生生源不足, 这些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经过前期调研发现, 目前开设木材加工专业的中高职院校少, 报考此专业学习的学生少, 这成为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3) 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着中职教育注重学生技能培养而忽视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 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或中高职培养目标不明确, 存在雷同等现象, 这些会导致中职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缺乏。故需要通过专业的岗位定位, 经过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确定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找到人才培养的衔接点, 实现人才的贯通培养。通过调研及分析, 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主要面向人造板、家具、木质地板、木质门窗、制材等行业企业, 培养从事产品生产、质检、销售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从事产品生产、质检、销售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岗位要求方面, 中职教育以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即操作工或初级管理人才为主;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或生产一线的组织者或管理者。

(4) 课程的衔接

课程的衔接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理论课重复,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衔接不紧且重复, 名称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内容, 知识点和技能点重复率高。目前关于木材加工专业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还没有完全统一,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 未建立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的课程标准、课程设置等体系。

3 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研究的作用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 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保证, 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对人才需求的保障。将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应用于木材加工专业, 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提高木材加工专业的招生人数, 提升了学生的学历层次

高等教育的扩招及企业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 会致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招生时面临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下降, 企业对中职毕业生认可度低等方面的问题[5]。目前木材加工专业生源的减少, 导致中高职开设此专业的院校都面临这招生困难的情况, 因为专业名称的问题, 吸引力下降, 各院校由于录取率低导致专业不能开设。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能够增强木材加工专业的职业教育吸引力, 有助于提高招生数量, 是中等职业院校保证教学质量和提升升学率的方式, 也是高职院系获得优质生源的途径, 能够实现中高职院校的互惠互利。

同时中高职衔接也为中职木材加工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也为中职学生添加了就业竞争力的砝码。既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 也满足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需求。

(2) 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衔接

通过对木材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中高职衔接, 可以减少或避免课程教学的重复, 节省办学成本;对中高职木材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了统一规范, 能够真正发挥出中职教育的基础作用和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中高职衔接突破了原来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各成系统的形式, 建立共同的培养目标, 按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进行课程的重组、设计、分阶段实施, 可以避免课程的重复设置, 同时在师资、教材、实训等发面得到了规范, 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使得资源发挥到最大作用。

中职和高职木材加工专业同属一类型教育的不同层次, 通过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 在理论和实践技能方面, 实现中职教育重基础、强应用;高职教育重实践、强创新的目的, 真正实现高职教育引导中职教育的作用, 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适应于木材行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齐守泉.中高职专业衔接的政策诉求[J].教育与职业, 2013, 18:5-7.

[2]李月.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木材加工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调研报告[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4, 8:234-235.

[3]何玉兰, 林彩梅、彭益武."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J], 2011, 6:41-44.

[4]陆国民.试析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J], 2012, 17:35-37.

贯通培养 第2篇

鲁教学字〔2015〕25号

各市教育局,有关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

为进一步做好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考试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教学厅〔2015〕6号)和《山东省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工作实施方案》(鲁教学发〔2015〕3号印发),现就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中职阶段考试招生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培养坚持“稳步实施、优化结构、动态管理、提高质量”的原则,规范管理,加强协调,切实保证培养质量。省教育厅按照适当性和可塑性原则,确定并公布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目录。衔接双方学校在对接协商、自愿合作的基础上,在省定专业目录内申报贯通分段培养专业和招生计划,省教育厅统筹考虑申报学校特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全省专业布局等因素,确定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招生学校、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于每年3月底前下达。

二、强化招生计划管理。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中职阶段的招生计划,纳入各市当年高中阶段招生总计划。各市和中职学校要严格按照公布的招生计划组织招生,不得擅自突破和减少招生计划。对招生过程中生源不足市的剩余计划,由省教育厅及时调整到生源相对充足的市安排招生。

三、做好招生录取工作

(一)报名资格。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中职阶段招生生源范围为各设区市(以下称市)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学籍注册地为所在市,且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成绩位次排名在所在市报考高中阶段学校学生的前50%,非考试科目的考查科目成绩在合格以上。生源不足的市,经省教育厅同意,报考成绩位次要求可适当下浮,但下浮幅度不得超过5%。

(二)录取程序。各市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中职阶段招生录取,在普通高中录取之前进行。在公布的计划内,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符合规定要求的学生。录取名单确定后,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审核并办理录取手续。

(三)组织实施。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中职阶段招生录取工作,由各市教育局统一领导,并明确工作部门或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各市每年要制定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中职阶段招生录取工作方案,认真组织招生录取。工作方案要及时报省教育厅。

四、加强高中阶段学校职普统一招生录取平台建设。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中职阶段招生录取工作,由各市通过高中阶段学校职普统一招生录取平台组织实施,对尚未建成职普统一招生录取平台的市,暂不安排试点招生。

五、认真做好新生入学报到和学籍注册工作。经中职学校录取的新生,凭入学通知书和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到校办理入学报到手续。不能按时报到的,应向中职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可延期报到。对未经同意逾期不报到的考生,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新生入学后,中职学校要按要求对录取新生进行复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有舞弊行为的,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对按规定报到且通过新生入学资格复查的学生办理学籍注册手续。

六、进一步明确转段录取标准。贯通分段培养学生在完成中职阶段学业且过程考核合格后,转段录取按照《山东省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工作实施方案》执行。转段时,综合测试中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测试的合格标准由招生本科高校确定,并在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方案中体现;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合格标准由省统一设定,即为:文化基础知识成绩总分达到文化基础知识满分分值的60%,单科成绩不得低于本科目满分分值的50%。考虑到试题命制的不确定性,省统一设定的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合格标准可结合往年成绩情况及当年的试题难度适当下浮,但下浮幅度不超过10%。

本实施意见自2016年起入学的“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中职阶段新生开始执行。2016年起入学的对口贯通分段培养“3+2”高职学生转段的文化基础知识合格标准,参照本实施意见执行。

山东省教育厅

贯通培养 第3篇

【关键词】 中高职贯通 培养模式 思考与实践

【作者单位】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1-0059-02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产生的教育新类型,而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的中高等职业教育横跨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领域,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中国走中高职贯通教育培养模式的道路仍任重而道远。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就开始研究推行中职与高职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如美国是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中后技术准备教育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教育体制,并统一制定出中高职相衔接的教学大纲,采用课程体系衔接的中高职衔接模式。英国是把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统一制定成了教学单元,并用层次等级划分教学深度,从而使得教学单元之间逻辑顺序清晰,相互衔接紧凑,避免了任何重复学习。

然而,中国对中高职贯通教育培养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地方差异性大。21世纪初,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如广东、上海等)组织中等职业学校与高职院校联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推行过程中却阻碍重重,问题不断,这引起了教育专家和家长的担忧。有选择性地引入和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有益经验和模式,将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高职贯通教育实行的是五年一贯制教育模式,又称“初中起点大专教育”,即招收中考的初中毕业生,达到录取成绩后直接进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习,进行一贯制的培养。中高职贯通教育培养模式对职业教育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是中职教育的突破,是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也是中职教育突破瓶颈的新途径;另一方面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完善,确定了明确的学习和就业目标,实现“理论+实践”的双重衡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两层次学校衔接中的教学消耗,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课程体系的衔接。课程体系的有效合理的衔接是中高职贯通教育培养模式的关键,其中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的衔接。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制定统一的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使得中高职院校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交流,造成一些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导致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2. 生源素质的问题。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和社会青年,而中等职业学校又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三种,各类学校的培养方向和目标不同,教学内容也不尽相同,从而造成进入高职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增加了开发能满足各种素质水平学生需要的课程的难度。

3. 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我国中高职贯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中高职贯通教育的“弱

势”在教育过程中显而易见,并集中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环节上。其具体表现在:(1)数量严重不足。目前大部分中高职院校的生师比都超过20:1,使教师不得不疲于应付教学工作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造成师资队伍整体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2)业务素质偏低。由于中高职教师的学历水平不高和实践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造成教师不能有效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不能有效开发专业课综合性的实践项目,不能有效开展技术推广与社会服务。(3)来源渠道单一。大多数中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来自普通高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甚至是本科毕业生,他们缺乏应有的社会和企业背景使得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从而导致中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4)培训保障不力。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中高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还没有建立起依托高校、大中型企业培养培训教师的基地,从而导致中高职培训形式单一,培训过程只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只重视业务培训不注重全面素质提高,而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原因及解决办法

中高职贯通教育发展不能看成是在中等与高等职教两个体系下的简单衔接,而是两个系统在多种特征上兼容性的繁杂适配。分析解决中高职贯通教育过程中遗留的问题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

1. 中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两类人才各有知识结构、技能结构以及知识与技能的结构比例。要使中高职得到有效合理衔接,首先必须使两职课程相互呼应,相互融合。这就要求必须树立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能力本位”观,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意识超前地突出技术应用、职业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即各院校要根据自身教学情况,全面整体地制定统一的分类课程标准,设置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范围。

2. 面对招收参差不齐的生源素质,各中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设置专业标准,因材施教,分阶段性地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教学。建议学生在报考专业前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提早做好职业规划。因为中高职贯通教育培养模式实行五年一贯制的学习跨度不短,学生要做好在同一个环境中保有“新鲜度”的思想准备。

3. 为提升中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必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中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共享人才的途径,本着“人才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与企业共引共享高层次人才,共引共享人才既参与企业高新技术及决策工作,又参与中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为中高职院校储备优秀的人才资源。第二,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双师素质能力培养和培训。由于双师素质教师在中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扮演特殊的角色,这就呈现出中高职院校特有的理论基础课教师需要实践技能、专业课教师需要操作技能、实践课教师需要基础理论的典型特征。所以,在不断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的同时,中高职院校根据学校专业要求安排他们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或学校实训基地和产学研结合基地实践学习,努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逐渐成为双师素质型教师。第三,中高职院校本着激励和制约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队伍管理体系,使师资管理工作纳入正规。要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中高职院校要有意识的安排好教学计划,建立岗位轮换制,加强校内外培训基地建设,使专业教师有时间和计划与企业实际一线紧密联系。同时,在用人机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津贴分配、晋升晋级、进修轮训、业务能力考核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中,要适当地向双师素质教师倾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提高与社会配合程度是中高职院校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具体表现。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技能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职业需求;而社会科技创新也给职业教育特别是中高职贯通教育指明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联系实际,开拓创新,深化校企合作,校厂互通往来,校际沟通交流,为提高中高职院校学生技能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高职贯通教育培养模式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把中高职衔接起来的目的就是打破目前职业教育间的屏障,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降低教育资源的消耗,提高各层次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贯通培养 第4篇

一、职业技能鉴定及意义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 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 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鉴定内容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 鉴定方式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

职业教育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 是强化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一环。而不同层次的职教培养需要一个权威性的评判标准, 职业技能鉴定就是衡量现代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价值尺度。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职业技能鉴定是企业和职业教育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培养“工作需要的人”和“需要工作的人”———即培养职业能力,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2.促进职业教育把“职业标准”融合到“课程标准”中,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3.提高双师型的师资素质, 推进职业教育, 为社会源源不断的创造人才红利。

二、以职业鉴定为推手的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职教模式的发展方向

中职与本科“3+4”、高职与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 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实现各层次人才培养“互通立交”的多赢。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 它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 取而代之的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体系, 强调的是对象、方式方法、内容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在对目前“课程结构模块化、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后,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

1. 逐步建立课程模块库

高职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而模块化是CEBT (能力本位课程模式) 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就是要对原中、高职以及本科的课程体系进行拆解、再造和科学整合。所以课程模块化就是在分析各专业学生任职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 将课程内容按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 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 编排出合理的必修和选修模块。模块内容的编排以技能鉴定、就业为导向, 最后按类别建立课程模块库, 以供给不同专业和专业的不同方向使用。通过课程模块化, 使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就能掌握一项职业岗位能力。建立课程模块库, 在课程更新时就不必对原有课程“推倒重建”, 而只需增添反映科技进步的新模块即可, 这尤其适用于“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要求。

2. 建立模块化的教学体系

模块化的教学体系, 首先由学校提供企业、社会需求信息, 然后由教务处对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指标等制定具体的项目模块;根据教师个人爱好和专长确定模块团队教师, 让每一位老师都有明确的分工。引进有实践经验的业界精英作为兼职教师, 参与教学、实训、研发, 形成职业技能模块化教学队伍, 以提高模块团队教师的竞争力。公示模块化教学体系示意图, 便于学生的自主选择。

3. 树立考评过程与结果并重的理念, 强调过程性考评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采用模块化的教学和课程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坚持形成性的过程考评与终结性的期末考评相结合, 过程考评与行业标准相统一, 尤其强调技能考核过程化, 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以威海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 过程考评占70分, 期末考评占30分。

三、完善与“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职教模式相配套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职业技能鉴定作为人才培养举足轻重的评判标准, 它必须具有权威性、社会公信力, 否则它就会使校企分离, 发挥不了校企之间纽带和桥梁的作用。所以, 我们必须建立与“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职教模式相配套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1. 树立职业技能鉴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鉴定部门与培训部门不脱钩, 考评与培训不分离, 致使鉴定的含金量下降。这使有些用人单位为有法不依、部分考评者不积极参与找到了借口;甚至重数量轻质量, 以降低标准、提高通过率来赚取荣誉、提高经济效益。这极大地损害了技能鉴定的严肃性和社会认可度。

2. 提高技能鉴定的科学性

要树立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威性, 就要配备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去认真研究技能鉴定内容和手段的科学性, 杜绝因为鉴定内容、鉴定手段的不合理而导致技能鉴定的社会认可度滑坡。这对于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题库建设。题库是鉴定实施的重要载体, 保证题库的质量是维护鉴定品牌的根基。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由于有些题库存在考试内容陈旧、覆盖力不强, 与行业、企业的最新、最核心的理论和技术严重脱节, 没有与时俱进, 考试内容过于狭窄、只针对某一个岗位, 而针对岗位群的内容偏少、含金量偏低等诸多问题, 导致在实施鉴定时, 不能准确、科学地评价职业能力。

鉴于以上现状, 我们必须重视鉴定国家题库的动态更新, 以保证鉴定质量和社会权威。针对课程的模块化, 题库也应该逐步将职业题库模块化, 允许鉴定对象在申报有模块化题库的职业技能鉴定时, 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 自主确定考哪些模块。

(2) 技能鉴定的操作标准与行业标准有差距。职业技能鉴定的目的是筛选技能型人才, 而技能鉴定的操作标准与行业标准有差距, 具体表现在 (1) 技能鉴定操作标准不好掌握。 (2) 考试成本大。 (3) 测试手段人为因素较多, 看不到操作过程, 无法检验操作过程中的动态反应能力等方面。所以, 技能鉴定实操鉴定的改革和完善才是完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重中之重, 而考试内容和手段落后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值得提倡的是, 对于高技能人才的评价, 要增大企业话语权的比重, 突出企业评价的主体作用。

(3) 建立多元化的考评模式。多元考评模式有利于学生从重视学习结果转向重视学习、成长过程。多元考评可以提高考试的灵活性, 学生考试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有自我发挥的空间, 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其思想动态、学习能力和效果,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在技能操作考核上, 逐步推行模块化考试方式, 量情开展考评答辩工作。

对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威性、科学性以及灵活性的完善, 应该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只有这样, 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各项设计才有公信力、执行力, “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职业教育才能得到企业、社会的认可, 现代职业教育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才能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参考文献

[1]蒋洁.高职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5) .

[2]郭英林.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5, (13) .

[3]徐建平等.模块化大学生素质评价体系构想[J].高教论坛, 2004, (2) .

贯通的意思 第5篇

拼音:guàn tōng

例句:武汉长江大桥修成后,京广铁路就全线~了。

基本解释1. [Have a thorough knowledge of]∶[学术、思想等方面] 全部彻底地了解融会贯通

2. [Link up]∶连接,通连洞中泉流跟冰壶、双龙上下相贯通

贯通培养 第6篇

[关键词]干部培训;干部识别;干部推荐;培养链

[中图分类号] D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6-0024-03

一、工作背景

(一)遵循制度依据。党校是执政党培养执政骨干的学校。2008年,《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要求,党校要加强对学员培训情况的考核,考核情况将作为干部任用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校长工作会议上要求:“切实把党校培训与干部使用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党校作为培养干部、发现干部、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党中央相继颁布或修订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等若干规定,这些规定内在精神是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的,是对干部培训、培养、选拔、使用的顶层设计。尤其是明确指出了要发挥党校在干部培训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真正使党校成为既培养人才又发现人才的重要渠道,切实把党校培训与干部使用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落实区委要求。上海市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全区的干部队伍建设,特别对中青年干部的培养寄予厚望,要求切实做好干部培训教育工作,服务干部健康成长。区委要求党校为区委工作的推进提供思想武装和组织保障,承担起党委重要部门的职责,加强对党校参训干部的培训和考察,加强对干部的科学分析,选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上海市委党校希望闵行党校根据区委要求,展现区县党校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平台功能,在干部培训培养机制上加强研究探索,党校要在干部培训识别中发挥独特作用,运用多种途径,从不同视角多方位考察识别干部;区委组织部肯定党校近年来所做的探索,希望党校在干部培养链中发挥作用,为组织部门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也给予了关注和指导。根据上级领导有关要求,闵行区委党校积极探索了在中青年干部班开展“培训培养、考察识别、分析推荐”工作的新模式、新做法,得到了区委的肯定和鼓励,得到了区委组织部的支持与合作,为拉长干部培养链,进一步发挥党校在闵行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提供了保证。

(三)贯通“前后端”管理。近年来,党校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展“培训展示、考察识别、分析推荐”工作中,积极与区委组织部合作,共同制定了《闵行区关于在干部培训中做好识别推荐工作的实施办法》等实施意见,对中青年干部培训培养做出系统性安排。党校在中青年培训阶段,通过对中青班学员进行培训展示、考察识别、分析推荐,形成对中青年干部的“前端管理”。“前端管理”是以党校为主,以学员展示为基础,以对学员集中性考察,全面了解掌握中青年学员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学识才干和个性潜能等为考察方式;是以学员理论、实践、实绩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考察、分析、推荐结合为考察途径;是以强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考察原则,突出对整体工作的系统管理,从而起到对处级领导干部考察“关口”前移作用。

闵行区委组织部对党校的“前端管理”探索给予了支持与合作,在工作推进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思路谋划、方案制定、工作实施、分析评估等方面全面指导;组织部领导多次与党校商议做好此项工作的相关问题,并形成了共识。正如区委组织部所评价的:党校的探索很有价值,通过中青班培训,近距离、长时间观察学员,科学设计展示平台,更加准确地分析评估学员,做实了对干部考察识别的“前端管理”。组织部表示要进一步与党校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上,与党校紧密合作,加强联手,共同推进;要将党校探索成果加以采用,纳入中青年干部考核体系,把党校“前端管理”与组织部“后端管理”有效衔接贯通起来,提高干部考察使用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二、主要做法

“培训展示、考察识别、分析推荐”是一项体现党校优势和特点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得到了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相关部门领导,市人力资源机构及专家,区资深党委书记、猎头公司专业代表和区相关单位领导的参与、指导,为有效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思路、途径和方法。具体做法主要体现为“三个性”。

(一)方案设计体现系统性。一是制定工作方案。在近几年工作基础上,党校在闵行区中青年干部培训中,对照上海市区县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教育培训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了“培训展示、考察识别、分析推荐”的工作思路和内容方式,在整体工作安排上突出系统化、流程化和模块化,结合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区情培训和能力培训四大模块,把“培训展示、考察识别、分析推荐”,通过设置一系列相互联系环节,运用多样化载体方式,把展示考察识别融入到干部培训全过程。经与组织部会商,形成工作方案,提交区委审定,得到充分肯定,成为实施中青年干部考察识别的行动指南。二是组织培训展示。培训展示分为过程性展示和集中性展示两大部分。设置过程性展示:主要包括学员课堂学习、学员论坛、参与活动、现场教学、自主学习、自主管理、遵章守纪、作用发挥等8大项目20个指标,目的是实时考察发现学员培训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突出集中性展示:通过“八大载体”提供学员展示平台——理论测试:考察学员理论素养与分析问题能力;工作案例撰写与答辩:考察学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区委工作学习体会:考察学员对区委区府重点工作理解分析能力;区情调研报告:考察学员调研能力;领导力素质测评:考察学员个性特质和发展潜能;结构化面谈:考察学员认识水平和工作见解;自我(党性)分析报告:考察学员党性修养和政治纪律表现;综合展示环节:由12名领导、专家组成评委,对每一位学员作现场开放式提问并做出评审,考察其境界格局、品质情怀、见解见识、能力水平、组织纪律等综合表现。通过“八大载体”,从不同视角考察了学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三是分析识别推荐。根据每位中青年干部的表现,汇总整理分析各方评审意见,形成“中青班学员分析报告”和“中青班学员推荐意向报告”等,纳入区委组织部干部考察必备基础材料,作为组织部干部考察推荐的组成部分。总之,党校和区委组织部从工作方案制定、工作实施推进、形成工作成果,对中青年干部展示、识别、推荐做了系统谋划和安排,拓宽了党校中青班培训与考察相结合的新路径。

(二)考察识别体现规范性。党校和组织部对学员的展示发现和考察识别,注重把握标准,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学员的思想品德与素质能力。具体体现“三个真”:一是考察识别内容上求真。如,在学员的理论测试中,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角度,设置客观性和主观性兼备的试题,既了解学员对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又考察学员对形势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从中发现学员理论素养和思考水平的差异性;在学员的结构化面谈中,邀请人力资源专家,科学设置中青年干部领导者能力测评和综合人格倾向测评要素,专门设计访谈题目,由测评小组与学员进行面对面访谈,让学员做即时性回答,近距离观察识别学员的思想状况、学识才能、组织纪律、个性特征和发展潜能等,最大程度地反映学员的真实面貌;在学员小组交流和研讨发言等环节中,党校教师全程参与做好观察记录,从理论思维和实践认知方面实时了解学员思考水平和表达能力。二是在考察方式上求真。运用现代测评工具考察识别干部。如,领导者能力测评包含15种因素指标;综合人格倾向测评包含自我认知与人际适应情况、社会价值认同感、成就潜能等3大类因素指标。通过采用客观化指标,对学员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点展示进行量化判断和定性评价,力求画准画好学员的“真实图像”。三是在考察分析上求真。党校和区委组织部在对中青班学员分析过程中,根据学员课堂学习、交流研讨、团队活动、学习纪律等表现;根据理论测试、案例答辩、调查研究、结构化面谈、个性测评等结果;根据相关单位领导、人力资源专家、班主任及教师的评价,对每一环节表现设置评价栏目,做到一人一表,在相应栏目中,如实填写评审领导和专家的评审意见和打分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每位学员不同的态度表现、能力特长、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经集体会商评估基础材料,提出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和推荐依据,体现了党校考察识别干部的规范性。

(三)分析推荐体现指向性。一是坚持分析推荐的目的是为了准确的推荐人。党校在对学员作出个性化分析评价基础上,形成了中青年学员综合考核评价报告和闵行中青班学员分析报告等,并归纳提炼出“基本指标”、“现实指标”、“领导能力结构指标”、“个性特征指标”四大指标;综合梳理出“综合型干部”、“专业型干部”、“潜质型干部”和“特长型干部”四种类型,充分考虑学员综合能力表现、个性气质倾向、发展潜能及岗位匹配性等因素,提出中青年学员分类推荐报告,为推荐中青年干部岗位锻炼或职务发展提供依据。二是坚持分析推荐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的使用人。党校提供的学员分析报告和分类推荐报告,是中青班学员阶段性的考察识别成果。组织部将相关评价和推荐成果,纳入组织考核范围和程序进行综合考核,对于一些需要重点培养和推荐的干部,有针对性地进行追踪培养,在重大活动人员抽调、领导干部提拔任用时优先考虑,为闵行区干部队伍提供更多领导人才,体现党校在干部培训培养上的目标指向性。

三、思考启示

(一)探索实践遵循了区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一是党校与组织部在中青班培训期间共同开展培养展示、考察识别与推荐使用工作,是对区委组织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遵循,与区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上是相一致的,在导向上是符合区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向和工作要求的,为推进区委中心工作起到了服务和保障作用。二是党校考察识别推荐是组织部门考察培养干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干部培养链中重要的一环,它架起了干部培训、培养与使用的桥梁,为区委选好、用好干部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丰富了组织部门培养考察使用干部的途径和方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组织部门选人用人的成效,同时也为推进干部培训培养的制度化改革,发挥党校在干部培养链中作用提供了更大空间。

(二)探索实践顺应了闵行地区发展的现实需求。一是党校的探索实践是闵行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现实要求。闵行要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建成现代化的文明城区,迫切需要一批有理想、能担当、肯奉献的优秀年轻干部,助推区委重要工作的贯彻落实。党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中青年干部的素质能力的培训培养和识别推荐工作,把党校的工作职能与闵行干部的实际需求有效结合起来,是顺应闵行区改革发展的现实举措。二是党校的考察识别将中青年干部与党校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学员认为,经历了党校的培训教育,经历了党校和区委组织部考察识别,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和短板,在服从组织需求与实现个人需求上定位更加明确,认识更加统一;在立足岗位,服务闵行,贡献闵行上行动更加自觉。三是党校的考察识别,使学员体会到,思想与行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是做好今后工作的基本准绳。

(三)探索实践有助于闵行干部队伍建设的成果运用。一是有助于闵行区委组织部门对成果的运用。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着重提出要积极改进干部考察的方法,改进考核评价机制,增强考核工作的全面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党校开展培养展示、考察识别、推荐使用干部工作,为贯彻《条例》精神提供了新的工作视角与工作举措。二是有助于闵行区各级党委对成果的运用。在年轻干部的培养考察推荐使用上,各级党委部门承担了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如何分层分类地进行干部的考察培养和推荐使用,是党委强化各级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有必要把此项工作做实做细。三是有助于在干部培养链中加强对成果的运用。建立科学完善的干部培养链,需要闵行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实践。党校的工作探索,一定程度有助于区相关职能部门把干部培训教育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干部培养链中去系统思考把握干部培养的特点与规律,切实提高闵行区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贯通培养 第7篇

按招生主体不同, 贯通培养试验分为“高职院校招生”和“中职学校招生”两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招生模式:前2年在高等职业院校接受基础文化课程教育 (由示范高中协作培养) , 中间3年在高等职业院校接受专业课程及职业技能教育, 后2年对接市属高校接受本科专业教育。

中职学校招生模式:前3年在中等专业学校接受基础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育, 中间2年在市属高校 (其中护理专业为3年) 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后2年接受本科专业教育。

5所职业学校被选为试验校, 分别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招生计划为1000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计划为600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招生计划为400人;首都铁路卫生学校, 招生计划为70人;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招生计划为120人。

5所学校共计招收2190人。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且符合当年中考升学资格的考生均可报考。招生计划通过提前招生和统一招生两种方式下达, 并按照专业大类全部分配到各区县。各区县按照北京户籍报考人数比例进行计划分配, 向远郊区县倾斜。

贯通培养 第8篇

1 背景

2014年5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6月,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2], 同月,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习近平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指示, 李克强会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2014年11月, 财政部、教育部颁布《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职业教育领导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各部门协作前所未有, 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

我国的康复医学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 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教育首先从中专教育开始,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陆续有中专卫校开设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正式批准开展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本科学历教育, 标志着康复医学规范化教育正式开始, 此后, 相继有六十多所本科院校、一百多所大中专院校涉足该领域。目前, 国内已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 专门培养康复医学和康复技术专业人才。2008年, 我国开设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的本科、专科、中专学校分别有44所、64所、77所, 平均每校年招生人数分别为49人、52人、40人。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使职业教育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2011年, 全国共有95所院校开设了中专层次的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 本专业的中高职教育仍然是我国康复治疗师的重要培养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不断提升, 用人单位门槛普遍提高, 开展本科层次的康复治疗学教育、提升办学层次、优化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结构, 这些对于加强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的建设、提高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学生及其家长的迫切愿望、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探索新的培养模式, 进一步加强对高层次康复治疗人才的培养?对此, 我们开展了对口贯通“3+2”人才培养模式。

2 方法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及对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和相关调研, 确立了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3+2”对口贯通人才培养方案。

2.1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在调研中发现, 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对企业的忠诚度、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等品质, 部分毕业生因频繁跳槽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从事的是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用人单位更看重应聘者的经验和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对患者的评估能力、对常见功能障碍的处理能力等。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综合业务处理能力是在中小康复医疗机构工作时需要具备的能力, 因此, 此类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管理能力。康复治疗 (技术) 学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治疗人员仅仅具备康复治疗 (技术) 学的专业知识已经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一名合格的康复治疗人员还应具备与康复工作相关的医学人文、人际沟通、科研写作、循证医学、医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3+2”对口贯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要, 坚持贯通性原则, 充分体现贯通这个核心, 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强化专业理论的学习,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

2.2 创新并实践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3+2”对口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3+2”对口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专升本”、“专转本”等学历提升方式, 而是在专业大类对口的基础上, 使专业学习更深入、更全面。在专业衔接上, 采用“3+2”对口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在前3年和后2年两个阶段所学习的专业和职业领域目标是一致的。前3年主要是实践技能的训练, 后2年则注重专业知识的深化, 形成了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循环上升学习过程, 符合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成长规律。相比高职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而言, 理论教学更加系统;相比本科教学而言, 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加强。所以在课程设置上, 应遵循可操作性原则, 进一步明确在“3+2”对口贯通人才培养的原则下, 根据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合理安排课程, 坚持课程适度和可持续性原则, 打破人文素养课程、职业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课程的三段式学科课程体系, 建设由公共课、专业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组成的新型课程体系, 其中专业课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方向课和拓展课4个部分, 逐步构建以典型康复治疗流程为载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针对高职学生物理、英语等学科知识较弱的状况, 合理设置学时和课程难度;同时, 继续突出人才培养的职教和应用型特色, 强化专业实训、顶岗实习, 加强职业指导、人际沟通、创新创业教育等, 努力培养应用型本科层次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门人才。

在教学方法上, 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方法。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采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以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为辅的教学方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实践为主的课程以学生为主体, 采用任务驱动或项目化教学方法, 按照任务完成的顺序组织教学, 或者采用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 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引入行业企业一线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主要负责实训教学, 使实训更加实用、更加贴近工作实际。

加强考核体系建设。一是建立能力、知识和素质综合考核体系, 考核内容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 (环节) 目标的要求, 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做到既考知识水平, 又考能力 (技能) 和素质。二是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 根据科目的特点, 采用笔试、口试、作业、技能操作、项目设计与制作等考核方法, 重点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多元化评价, 我们请行业企业的有关专家参与课程的考核评价, 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 实现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的结合, 重视过程性考核, 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将职业态度、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工作纪律以及工作业绩纳入考核, 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四是将职业资格考核的内容融入有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教材的选用按照教育部对有关高等院校的教材建设要求, 同时考虑学生及康复行业教材市场的实际情况, 在教材建设中采用选用与开发相结合的方式, 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 选用近三年的高等教育全国规划教材。为了迎合康复实践技能操作性强的特点, 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开发和编写了教材及主要教学辅导资料。

3 结语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层次、复合型、实践型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人才, “3+2”对口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开辟了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通道, 对于缓解社会对高层次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 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通过合作, 加强调研、加强沟通, 能够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贯通培养, 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 加上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视, 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进入一个多样化的发展模式。“3+2”对口贯通人才培养是面向中职、高中毕业生招生, 进行全日制高职阶段3年和本科阶段2年的学习, 实现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有机衔接, 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实践型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从而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关键词:康复治疗 (技术) 学专业,“3+2”对口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马金.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24 (11) :11-12.

贯通培养 第9篇

关键词:航天控制,精英教育,本硕贯通培养,数理力学基础,课程体系

一、前言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 这样的改革既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也给我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样行业特色比较鲜明的高等工科院校以及“航天控制”这类特殊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我们要想在航天高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最可靠的办法就是自主创新, 而自主创新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南航作为新中国创办的首批航空航天重点院校, 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期待, 在航天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责无旁贷。但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推进, 我校各专业的招生规模显著加大, 对原来的精英教育模式产生了很大冲击。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着突出的棘手问题: (1) 学生水平和质量差异化明显, 课不好教; (2) “航天控制”类专业要精英化教育还是大众化教育?笔者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与思考, 认为: (1) 像南航这样的重点大学应走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并行的路子; (2) 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要分类分模式培养; (3) “航天控制”类这样的专业要以精英教育为主; (4) 本硕贯通培养是“航天控制”类专业实行精英教育的有效手段。本文就“航天控制”类专业本硕贯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谈谈笔者初步的构想, 以期抛砖引玉, 引起同行探讨, 提出更好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促进我国航空航天专业高教事业的破局发展, 早圆中华民族航天梦。

二、贯通培养目标的定位

(一) “航天控制”类专业实行精英教育的必要性

航天科技属高科技领域, 航天控制是航天技术中的核心关键技术, 是高科技中的高科技。这种专业属性决定了其从业人员 (包括前期探索研究、中期技术和产品研发、后期使用和维护) 素质和能力必须很高而数量规模又不大。这里所说的“素质”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因为涉及国防安全) 、心理素质 (因为航天发射、飞行和回收工程的高风险性) 、身体素质 (因为重大科研攻关常常需要夜以继日的连续工作和奋战) 和团队协作意识。这里所说的“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更新及自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对素质的高要求和规模数量的低要求, 自然需要该类专业要继续实行精英教育, 以培养国家航天科技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高素质开拓者为目标, 而非大众化高等教育所追求的一般性的素质提高和知识普及。

(二) 贯通培养是精英教育的有效手段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尚处于精英教育时代, 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就开始试行本硕连读制, 一方面藉此吸引优秀生源报考, 另一方面针对优秀生源中的部分尖子学生进行特色化精英培养, 在本科低、中年级阶段 (一般是大一至大三) 不细化专业, 而是按大类培养, 以夯实其基础, 中间经过比较严格的考核淘汰机制, 对通过考核竞争的学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只有在此时才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等因素细化学科和专业。这种培养模式确实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不少本硕连读生在后来的学术或专业生涯中取得了比同龄人更大的成绩, 并且将其归功于本科阶段宽广扎实的基础。今天我们的研究型大学在适应国家高教大众化改革的同时, 决不能放弃精英教育的理想和目标, 尤其是一些特殊专业 (譬如“航天控制”类专业) 更是应该坚持以精英教育为主、大众化教育为辅的原则。

(三) 贯通培养目标的定位

上文已述及, 本硕贯通陪养的目标是造就专业精英人才。具体到我们“航天控制”类专业, 就是要培养该领域具有强大的知识创新、技术研发的工程师或理论学术大师。毕业生将来具体选择工程道路还是学术道路, 这取决于其自身兴趣、特长以及其他一些客观因素, 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使其成为“理工融合的通才”。上世纪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的钱学森、郭永怀等, 以及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 都是理工融合的大家, 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的导师———哥廷根应用科学学派的传人冯卡门教授所倡导的理工融合的教学和科研理念。2005年, 钱学森对前来探望他的温家宝同志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 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老之问固然有国家政策体制、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原因, 但是笔者以为,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来, 我国高等工科教育对“理工融合”重视不够, 甚至曾在某一历史阶段人为的割裂理工, 导致培养的学生功底不厚、后劲不足, 这也是重要原因。所以, 今天我们“航天控制”类专业欲培养未来创新型精英人才, 一定要把“理工融合”作为本硕贯通培养的目标和理念。我们科教战线上的同志深切地期待早日破解“钱学森之问”!

三、培养模式的思考

贯通培养就是在本科新生中选拔对科研学术怀有浓厚兴趣、基础扎实 (主要表现为高考数学和物理成绩优秀) 的学生, 单独组班, 不按传统专业分类授课, 而是按大类统一授课 (比如“飞行器设计”与“飞行器控制”可以合并) , 以期夯实其基础, 拓宽其知识面, 并通过严格的考核淘汰机制, 遴选优秀学生, 免试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所以下文仅就本科阶段的培养模式的几个要素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 拆除专业壁垒, 按大类和大方向统一培养

本科阶段的培养模式最能体现本硕贯通培养模式的特点, 因为普通的大学本科生培养模式是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里的具体专业划分来制订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 在这种培养方案下, 工科各专业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其课程设置就出现了分化, 到了大学三年级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就有显著区别了, 明显地体现出专业化的差异。而本硕贯通培养的模式则不同, 因其大学本科阶段按大类培养, 没有过细的专业划分, 所以一个专业大类的本硕连读班其课程设置是完全相同的。具体到我们“航天控制”类专业方向, 在本科阶段可以把传统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和“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两专业合并起来, 进行一体化培养。

(二) 打造既宽且厚的理论基础, 尤其是数理力学基础

理论基础的“宽度”和“厚度”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说其对立是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在打厚基础的同时难免会牺牲宽度, 反之亦然, 这是容易理解的。但是我们还应充分认识到“宽度”和“厚度”之间的另一层关系, 即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体现在理论基础的宽度和厚度可以互相促进。一个理论基础厚实的学者比理论基础薄弱的学者具有更强的接受新知识、新理论的能力, 从而有利于其拓宽知识面, 即理论基础的宽度;反过来, 如果一个学者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 其学术视野就会比较开阔, 思维就会比较活跃, 更容易打通各个知识领域间的联系, 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加深其对已掌握的理论的理解, 从而加厚其理论基础。在这里笔者分别举“以厚促宽”和“以宽促厚”的例子。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院士本是力学专业出身, 对力学中的变分方法和数学物理方法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结果其在晚年写出了电磁学中的学术专著《格林函数和变分法在电磁场和电磁波计算中的应用》, 可见钱老的理论功底已经很容易地拓展到电磁科学的领域, 这是“以厚促宽”的例子。反过来的例子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卡尔曼将力学中的“状态空间”概念引入控制学科, 创立了现代控制理论, 为近现代科学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例子说明, 宽广的理论基础可以促使学者运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技巧加深自身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 甚至可能创新。

(三) 本科阶段就注重研究性教学的实施,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不能忘记, 硕博连读班的本科阶段是为硕士阶段做准备的, 这种准备工作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准备, 更是独立思考、批判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准备。而这种意识和能力需在本科阶段就要注重培养。具体怎么培养, 笔者认为在大三的专业基础课阶段就要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师生互动的研究性教学方式来实现。到了大四毕业设计阶段, 本硕连读班应与普通班有明显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毕设题目要由学生自己提出, 而非传统的“教师出题, 学生选题”; (2) 毕设论文中对创新性的要求高于普通班, 我们可以不必拘泥于学生必须成功解决问题, 关键是要运用新方法。我们允许其失败, 只要能科学地分析失败的原因, 毕业设计论文也可以认定为合格。

四、课程体系的思考

培养能否成功, 关键因素有两个:优质师资的配备和课程体系的科学合理设置。本文仅对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来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前面已述及, 本硕贯通培养的本科阶段可以被视为硕士研究生的预科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学生数理力学基础和其他必要的理论技术基础。只要能从这个视角出发, 我们就可以解放思想, 突破传统的具体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约束。一言以蔽之, 就是在本科阶段, 他们的课程体系里仅包含很少的关于“飞行器”、“航天器”、“飞行控制”等之类的传统意义上的专业课程。在传统观念里, 因为其所修的专业课门类和学分不达标, 是不能授予学士学位的, 但是在我们的本硕贯通培养体系里, 可以大胆授予其“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学士学位, 甚至可以考虑授予其“工程力学”或“应用数学”专业的学士学位, 当然, 这需要学校相关管理部门, 特别是学位管理部门的大力配合。

下面就对课程体系里的相关课程进行分类阐述。

(一) 数学类

恩格斯给数学的定义是:“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并且说:“要想辩证而唯物地了解自然, 就必须熟悉数学”。马克思说:“任何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到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革命导师的语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数学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极端重要性。作为“航天控制”类专业当然也不例外地强烈地依赖于数学基础。在本硕贯通培养体系里, 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其中《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要按数学专业的要求去修。工程数学类课程, 除了传统的《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值计算方法》外, 还应加入《微分几何初步》、《张量初步》、《矢量场论》、《数学物理方程》、《随机过程》、《微分方程近似解》等重要课程。

(二) 力学类

首先我们看:什么是力学?“力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科学, 是研究力与运动规律的学科。力学建立在牛顿力学和经典力学的基础上, 主要涉及宏观运动, 目前已扩展至微纳观层次”。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撰写的《力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2007年版) 中给力学下的定义。从这个定义中我们看到了力学的双重属性:基础性和应用性。“航天控制”类专业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给航天器进行动力学建模, 包括轨道动力学、姿态动力学以及其他更复杂的高阶模型, 所以力学知识非常重要, 这是力学学科在我们“航天控制”类专业中应用属性的体现。但是力学的功效还不仅于此, 因为它还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力学中的观点和方法可以直接借鉴引用到控制学科中去, 这又是力学学科基础性的重要体现。所以, 在我们的“航天控制”类本硕贯通培养方案中要给力学类课程留以十分突出的地位, 其课程规格和学时要按力学专业的标准来要求。初步考虑开设如下课程:《理论力学》 (含分析力学) 、《天体轨道力学》 (按天文专业的标准开课) 、《连续介质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变分法与有限元》等。

(三) 系统建模、分析与控制类

这里所谓的“系统”是比较抽象的系统, 既非传统机械专业中的机械系统, 或电类专业的电路系统, 或信号传输与处理系统, 也非传统自动化专业中的自动控制系统, 等等。我们期望将以上各类物理形态迥异的动态系统抽象出其共同的数学特性或微分动力学特性, 运用统一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建模、分析与控制。比如我们知道, 在引入“流”和“势”的概念后, 电路分析中的网孔法和节点法可以方便地移植到力学系统中。我们也知道, 在引入了“能量”和“拉格朗日函数”的概念后, 力学中的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可以方便地用于电路系统建模或机电耦合一体化系统建模。还有, 我们知道, 描述离散机械振动系统和晶体管振荡电路的系统的数学模型都是二阶常微分方程, 而描述机械弹性波、声波、电磁波的数学模型都是双曲型二阶偏微分方程。钟万勰院士发现, 结构力学与现代控制理论之间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以上种种, 生动地印证了列宁所指出的:“自然界的统一性显示在关于各种现象领域的微分方程式的惊人相似性中”。所以我们的这种设想是可以找到充分的哲学依据和事实依据的, 从而也是合理的。但是在具体落实上, 我们还可能遇到师资条件方面的制约, 有待于上下一心来解决。

(四) 仿真和实验技能类

仿真和实验是工科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 作为本硕贯通培养的优秀学生更是应该扎实掌握系统仿真和物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这里所说的“仿真”包括计算机数值仿真、半物理仿真、全物理仿真。实验技能不仅包括实验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设计实验方案的技能和事后处理数据的技能。根据以上要求, 除了正常的实验课程外, 我们拟新开设的相关课程有:《基于matlab/simulink的系统仿真技术》、《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系统辨识》、《误差分析》、《故障诊断技术》等。

五、结语

“航天控制”类专业精英人才需要特殊培养, 本硕贯通培养是有效的手段。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计上, 关键的是打破了传统专业壁垒的限制和思维模式的禁锢, 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实践, 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改进工作。笔者以为, 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增加, 笔者的这些构想总会一步步地变成现实, 为助中华民族航天梦、强国梦的实现而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艳铧, 徐波.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关系, 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32) :49-50.

[2]韩艳铧, 徐波, 陆宇平.重视和改善基础教学工作, 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0 (4) :83-87.

[3]刘燕斌.航天控制专业精英化教育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46) :203-204.

[4]胡海岩.对力学教育的若干思考[J].力学与实践, 2009, (31) :70-72.

[5]胡海岩.论研究工程师的培养[J].创新人才教育, 2013, (4) :8-11.

贯通培养 第10篇

一、概念厘清

目前国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有多种说法,有学者将其概括为过程说、方式说、方案说、要素说、机制说。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在199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将“人才培养模式”定义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规定着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通过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等要素的组合,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总和。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打通,统一安排课程学习、科研实践、考核管理、毕业论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德国高校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与我国目前的三级学位制度(学士、硕士、博士)不同的是,德国高校直到20世纪才开始从只设一级学位(博士)改为授予二级学位,包括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近几年,德国一些大学为适应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三级学位制度,逐渐在一些专业也设置了学士学位。

(一)入学方式

德国的博士生教育不设置专门的入学考试,但整体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申请人必须是13年制的高中毕业生,通过大学或与大学同类的高校专业考试,成绩至少为良好(德国高校采取5分制,1分为最好)。同时,申请人得联系一位导师,向导师阐明自己的研究意向、论文方向。在德国,导师在招生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权,如果导师同意,就会向系里推荐申请人,系博士学位委员会仅就申请人资格进行审查。当然,导师对申请人的考察也是非常严格的。

(二)课程设置与科学研究

在本科学习期间,德国大学在课程上注重跨学科、宽口径设置,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并及时开设新兴的课程,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德国大学并不为博士生开设专门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以及论文的需要自由选修课程。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门针对博士生开设跨学科课程,代替以往狭窄的专业教育。同时,还针对博士生专门开设了外国语教学课程,任何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各种外国语言,以提高外语表述和写作能力。

德国大学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进行科研和给教授当助教得到锻炼。博士生必须成为导师科学研究的助手,通过给学生上习题课、实验课,带学生参观学习,辅导作业或毕业论文,边工作边提高。另外,博士生必须参加教研室的研究工作研讨会和学术报告会,作学术报告,也可以到外校或者国外参加学术会议,开阔眼界,掌握科学前沿新动向。

(三)导师指导

德国的博士生培养是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导师对博士生进行个别指导和培养,并且对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负责,导师与博士生之间的关系类似一种师傅带徒弟的关系。导师不仅对博士生进行系统的科研培训,还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博士生对科学研究树立正确的学术态度、学术信念和学术道德。

三、美国高校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分为研究型和专家型培养模式。研究型博士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哲学博士,专家型博士培养模式主要培养专业博士。研究型博士修学方式以全日制(full-time)为主,专业型博士修学方式以兼读制(part-time)为主。采用全日制修学方式以本科或者硕士直接毕业攻读博士学位的人为主。实际上,在美国大多数学生读完本科就可以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只有少部分高校或学科要求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必须获得硕士学位。

(一)入学方式

注重全面考察,重视考生的全面素质、能力发展、研究水平,不单纯以分数取人。研究生入学程序一般为考试、申请、面试。(1)考试。参加美国考试服务处举办的研究生入学考试(GRE),并达到相应学校的录取分数线。(2)提交申请材料。申请材料一般包括:大学本科或硕士期间所学各门课程的学分及成绩(GPA);2—3名教授推荐信;个人简历;大学期间或工作期间的科研成果。(3)面试。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能力等各种能力,测试申请者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了解其科学研究的基本设想和主要倾向,综合考虑申请者的学术背景和生源状况决定是否录取。面试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往往占据非常大的比重。

(二)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

在课程设置中,一是注重基础理论课,基础学科的授课时数一般所占比重都比较大;二是强调学科交叉,十分注重加强文理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避免研究生知识结构单一。许多博士生专业开设了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选修外系课程。另外,一些大学建立了跨学科研究中心,带领学生开展跨学科研究,以研究项目推动跨学科课程学习。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更新很快,特别重视前沿知识的讲解,不断更新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活跃发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研究生在培养中十分强调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制订教学计划、安排研究生活动时,都将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为重点。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导师常常把基础课程教学与科研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教学与科研融合,构成研究生教育的两翼。

(三)导师指导

美国硕博贯通研究生培养实行以导师为主的团队合作式指导方式。美国的研究生不是一入学就选择导师的,而是先参加课程学习,在学习中学生和教师互相了解,然后学生根据对本专业师资力量的研究,结合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指导教师和指导委员会成员。一般情况下,硕士生指导委员会由3—5人组成,博士生指导委员会由5—7人组成。这种学科团队合作指导的方式,具有教授之间学术优势互补、提供多方面研究机会以及应变能力强的特点,从而能够更好地扩展和强化对研究生的指导。在特殊情况下,学生有权提出更换导师或重组指导委员会。

(四)资格考试

资格考试也称综合考试(general examination),一般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两年后,根据学习进度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后,组织3—5名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进行统一考试。考试包括笔试、口试、文献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或研究计划和论文等方式。资格考试的难度非常大,淘汰率一般在5%—20%。如果2—3次没有通过考试则会被淘汰,学生只能获得硕士学位。

四、启示

通过对德国和美国贯通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分析,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第一,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符合国家、学校的教育传统和实际情况。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的国家各有特色,但是都与自己国家人才培养传统制度相符合,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二,生源遴选上,严格而又灵活。两国的贯通博士生在生源选拔上都不完全以分取人,而是通过多方面、多方式考察来确定,更加注重对科研素质、科研潜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分析表达能力和应变适应能力的考察。第三,完善的制度,严格的培养过程管理。两个国家在贯通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制度,从入学、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到资格考试、毕业论文答辩,以确保人才的培养质量。第四,课程设置上重基础,讲宽泛。德美两国在贯通博士生培养课程上都注重跨学科交叉,宽口径设置,鼓励学生跨系选课,以培养学生宽泛的知识结构。课程知识都更新很快,与前沿研究结合紧密,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同时,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互贯通,理实结合,科教融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总之,德美两国在贯通博士生培养模式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坚持贯通与开放的原则,尤其是美国的培养模式,实现了全面的贯通与开放,贯通的课程体系、导师指导制度、分流淘汰机制,开放的学术氛围、课程选择、能力培养等。当然,两国贯通博士生培养模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提醒我们在构建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中注意,比如德国单一的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受导师水平、精力限制,可能影响指导质量;美国严格的资格考试,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致使博士生的流失率偏高。

参考文献

[1]姜士伟.浅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2) .

[2]孙希.美国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 2007, (2) .

[3]陈学飞.传统与创新:法、英、德、美博士生培养模式演变趋势的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 (4) .

[4]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70-75.

贯通培养 第11篇

【关键词】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机械工程;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Q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41-01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得以突显。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的机械工程专业在多年的本科教学实践基础之上,不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目前,不论是国内外形势,还是高等教育的改革,都使得有必要探索一种高效培养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教学模式。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机械工程专业的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机制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本文拟就此加以初步总结。

一、机械工程专业的高速发展是时代的要求

《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目前,国家对机械工程的关注越来越多,我国机械制造产业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等方面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机械工程专业实行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机制的可行性

机械工程专业实行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机制具有独特的优势。三峡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起点较高,办学历史悠久,生源地遍及中国各个省。本科专业所招学生基本都是以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学院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环境,注重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机械工程专业已经具有完备的碩士培养环境,各种生物学相关专业较为齐全。

1.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条件优越。生物技术专业建立于2001年,是依托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建立,具有丰富的师资资源,仅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的人数就要20人之多。科学研究涉及基因工程,作物遗传育种,基因工程制药等等。教学和实验条件也较为完备。学校的教室大多是多媒体投影教室,借助有利的教学条件,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水平,加强教学质量。生物技术专业提供了较为先进的实验条件。学校学院图书资料比较丰富。教学条件基本能够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改革,取消一些不合理的课程,加入一些最新的前沿性的课程,提倡多种形式的考试。

2.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较高。生物技术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该学生入学时报考单位全部是以我校为第一志愿,而且学生分数较高。总结前几届的教学和学生管理经验,发现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全校获得各种奖项中是最多的,他们同时也能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不论是思想道德素质还是智力方面,生物技术专业一直是较为优秀的一个专业。

3.我校已具有完备的硕士培养环境,各类生物学相关专业较为齐全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生物相关硕士点较多,覆盖面较广,而且时间较长。作物遗传育种为国家重点学科,就是主要以生物技术专业作为学科建设体,生物技术研究所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不论是科学研究实验,还是理论水平均有较高的造诣,这为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实行本硕连读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目前的硕士专业一共有22个,其中生物相关的硕士相关专业有16个之多,如作物遗传育种,植物分子遗传学,植物学,农业生物技术,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等,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这些学科都可以作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本硕连读的硕士阶段的学习专业。

三、生物技术专业本硕连读机制培养模式的初探

1.国内现行的几种本硕连读机制分析国内的本硕连读机制培养年限一般为6年,但各校不尽相同,有的采取3+3的模式,有的采取3.5+2.5的模式。其中3+3模式是指,本科阶段学习三年时间,硕士生阶段学习三年时间,而3.5+2.5指本科阶段学习三年半,硕士阶段学习两年半。其中在本科生学习完成以后的分流原则则较为一致,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派出直接升为硕士的人选,然后再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确定人选。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提早一年毕业,对于学校来说,能够培养更多的学生,所以不论是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对于学校来说,都是双赢的一种选择。

2.生物技术专业本硕连读培养的目标生物技术专业本硕连读培养的主体是具有硕士学位的高层次生物技术人才,目标是造就能够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和综合国力竞争需要的高素质领头人和创新者,为此,应具有坚实的生物技术基础理论和良好的实验技能,接受基本的生物实验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思想、业务、文化和身心素质。

3.生物技术专业本硕连读培养方案。依据上述要求,初步构思生物技术专业本硕连读方案,本方案学习年限按照六年设定,计划实行3+3的模式,实行学分制管理和灵活学习年限,对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两个阶段的课程学习、实践实习和毕业论文等进行统筹安排。

四、结语

生物技术专业实行本硕连读是我校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尝试,由于国内各所高校所具有的优势不同,招生质量和数量不同,培养目标和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制定这一本硕连读培养模式时,考虑到目前国内外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学校位处海南省,具有有利的热带植物优势,本硕连读的实行,将会进一步促进热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带动热带植物的研究,为热带植物和南药资源开发和研究做出巨大的贡献,在制定达到本硕连读培养要求的学生进行分流时,将实行严格的竞争淘汰机制,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蔚,张文雪.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统筹本硕培养过程[J].高教研究,2001,(3):32-35

贯通培养 第12篇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以适应社会经济需求为己任, 不断追求在产、学、研、创四个维度上有机融合, 探索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创业相衔接的“五业贯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力争解决影响和制约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上取得突破, 2006年以来, 我们一直致力于通过BP (Back-Propagation Network) 神经网络的分析, 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探索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创业相衔接的“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近八年来, 在国家、省、市、学校的十余个课题的调研、分析、应用、提炼、完善基础上, 通过2006—2008年的理论分析, 到2009—2011年的实践优化, 再到2012—2013年的成果推广, 建立的基于BP模型的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我校和常州大学城内外的十六个专业的理论和实践, 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为完善高职院校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起到了开拓创新的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 建立BP神经网络与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相拟合的理论模型

BP神经网络具有输入信号前向传递, 不足信息反向传播的特性。利用这个特性与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关联,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不足信息反向传递, 通过分析、调整结构和数据, 进一步优化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

(二) 优化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

通过建立上述数据模型, 结合每年学校动态数据分析和课题调研结果, 建立了一条以学业为基础, 以职业为依托, 以产业为纽带, 以就业为保证, 以创业为拓展的高职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

1. 学业:

纵横交织培养创业。纵向:综合考虑学业基础、职业定位、就业质量, 按照“课程教学和知识传授—职业的养成—课程实训—就业、顶岗、实习、预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为主线, 保障人人就业, 事事创新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横向: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有机接合, 专著了《创新学》, 编写了《创新电子商务案例》、《创业实务》等教材。实现了创业教育有计划、进教材、入课堂, 科目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隐形课程相衔接, 必修课、选修课互为支撑的结构体系。

2. 职业:

大赛引领提升创业。通过“小赛训练进课堂, 大赛引领促成长”, 做到“小赛周周有, 大赛月月有, 省赛争上游, 国赛榜上有”, 使人人参与, 个个创新, 提升学生的创新竞争意识。引入专业证书制度, 将职业证书、社会认证与课程教学内容串接起来, 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保障。

3. 产业:

依托产业实施创业。通过在校内设立行业协会秘书处, 建立校企合作联盟, 在项目合作引导下, 为学生专业实训、创新训练、校企合作项目研究等提供资源优质的创业共享平台。聘请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共同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创业实践项目指导等工作, 实现长效合作的创业机制。

4. 就业:

加强辅导保证创业。坚持将就业工作系统化、体系化、制度化, 坚持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整个过程, 将就业作为创业的基础和保证, 使学生获得实际操作经验, 在进入相应岗位后就能直接上手操作, 从而保证就业成功, 增加创业成功机率。

5. 创业:

建立园区孵化创业。建立创业孵化园区为学生创业提供破茧而出的能力。注重体系设计, 做到坚持以人为本, 激活学生的创业潜质;坚持渗透融合, 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坚持项目带动, 激发学生的创业能力;坚持典型引路, 激励学生的创业行为;实施“五个强化” (加强创业研究, 强化理论支撑;加强内容体系建设, 强化载体支撑;加强创业基地建设, 强化平台支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创业文化建设, 强化环境支撑) 。在探索实践中创立了“大学生创业园”、“百草根商贸集市”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业实践项目。

(三) 提升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的理实体系

在“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把产、学、研、创四个方面通过高职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绞合一体, 贯穿到旋转上升, 具有DNA基因的螺旋线上, 体现产学研创之间既有横向扭结绞合, 又有纵向梯度提升的发展过程, 如图2所示。学生经过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创业五个阶段, 在3个国家级、18个共建共享型省级实训基地的培养, 具备了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主要成效

(一) 创业体系日臻完善

利用BP模型, 定量分析, 不断优化, 跟踪发现影响创业人才培养的欠缺指标和不足数量, 加以弥补。通过持续完善教学改革体系, 在薄弱环节上加强教学改革力度;持续拓展实训基地建设, 与常州科教城等大学科技园、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持续开展优质创业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更趋完善。

(二) 创业培养成效显著

近八年来, 学校在创业教育、实训、基地、课题经费上累计投入7200余万元。我校学生获得各类技能创新大赛一等奖18次, 二等奖35次, 三等奖103次, 在省、市以上的“三创”活动中共获得23项奖项;24项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实施, 每年有15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或结题;学生职业资格鉴定通过率为99.2%;一次性就业率达93.81%, 年底就业率100%, 专业对口率97.2%, 2013年实现在校生创业124人, 毕业生创业664人。从2009年开始学生创业人数逐年提高, 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为学校每年动态数据采集和课题调研所得) 。

(三) 创业示范名至实归

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促成学生成功创业进程中, 学校于2009年获得“常州市巾帼牵手SYB导师行动先进集体”称号, 2010年成为常州市首批“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 (SIYB) 项目培训基地、“常州市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常设基地。2011年学校以“优秀”成绩获“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12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基地 (全省高职院校仅有四所) 。

四、总结

本文通过建立了BP神经网络与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的拟合模型, 采用系统的观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合理的模型、开展定量的研究, 找到制约的因素,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创业的各个实施环节。在理论上有突破, 在实践中可操作。进一步优化了“五业贯通”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体系, 将专业课程体系与创业课程体系有机结合, 符合人类学习成长和知识技能形成规律。能体现高职教学特质和属性, 对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有较好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凯, 等.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高职创意人才培养[J].艺术教育, 2012, (11) :150-152.

[2]邓凯, 等.四位一体培养五业贯通设计人才[J].湖北函授大学, 2012, (2) :6-8.

[3]肖海慧.谈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四位一体”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09) :22-2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贯通培养】相关文章:

对口贯通分段培养07-12

中本贯通人才培养08-13

加强融会贯通能力,培养严谨细致的实验作风09-10

安全贯通05-27

贯通措施08-14

贯通测量08-31

巷道贯通测量08-11

融会贯通08-16

营配贯通论文05-22

中高职教育贯通06-14

上一篇:展品开发下一篇:转炉PLC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