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和思考范文

2024-05-17

认知和思考范文(精选12篇)

认知和思考 第1篇

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 必要性

人类从诞生到今天已经历了数百万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 人类运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 不断地与自然抗争并征服自然, 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遗憾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并没有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时至今日, 资源危机、能源危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温室效应等字眼早已充斥了我们的眼睛。于是, 人类不再提“征服自然”, 而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代之。孰不知, 如果仅仅改变提法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更重要的则是改变传统的掠夺观念和先污染后治理式的发展模式, 代之以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 文化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也许有人会反驳说, 创意经济由来已久, 人类早就已经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制造财富了。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但本人强调的是在制造业或者说工业一统天下的时代, 创意经济即使存在, 也未能形成完整的价值链, 未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登上历史舞台。

为什么发展文化经济是必要的呢?此处仅以笔者的家乡甘肃金昌为例。金昌是一座建在戈壁滩上的城市, 周围被大山环绕着, 它既不是沿河流分布, 也不是沿铁路分布。这个城市的产生似乎有点不合乎地理规律。但是, 正是由于在它周围的山上发现了世界第二大镍矿, 这个城市就这样合理地存在了。因为镍矿的存在, 金昌这座甘肃省最重要的重工业城市拔地而起, 给这块贫瘠的土地带来了繁荣。然而, 昔日湛蓝的天空不复存在, 代之以灰朦朦的天;清新的空气离我们远去, 到处都弥漫着化工厂和采矿厂浓烟的味道;曾经的草场现已变成了荒漠;每年植树节种下千万颗树苗, 成活率低得可怜。但是, 这块在国内污染指数“名列前茅”的土地, 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是古代西凉国的旧址, 留下了光辉灿烂的西凉文化;它又是古罗马东征的到达地, 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古罗马文化遗产;它还完整保存了隋唐时期兴盛的寺院文化遗产。这些都为文化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镍矿还能开采多少年?子孙后代在镍矿开采殆尽的时候怎么发展?文化经济也许会开启一扇新门, 文化创意产业更真切地实现了低能耗、高产出。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要素不再以人力、能源、原材料为主, 而是将人类的创意作为产业发展资源, 是一种以无形的智力消耗来创造有形的价值的生产模式, 其产值源于源源不断的创意。这种创意来自人的头脑, 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和创造财富的新机会。它否定了以往产业以能源为发展核心的理念, 确立并肯定了创意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产业生产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度, 缓解了因能源紧张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因此,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促成其对传统重工业的融合提升势在必行。

(二) 可能性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文化是生产力、创造力、凝聚力, 这就为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或者说文化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传统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和积淀, 它为人类历史前进积蓄着力量, 提供着营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 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就要勇于吸收, 敢于继承, 善于交融。要“寻根”, 充分发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资源, 寻找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 打造富有创意、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创意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特点——创意构想移植

文化创意产业有它自身的特点, 比如高知识性、高附加值、高收益和高风险等。这些特点很容易理解。笔者认为,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最重要的特点是”创意构想移植“。创意构想移植, 就是说“点子”是可以借用的、移植的、复制的、辐射的。别人好的创意, 我们可以直接拿过来与本地区、本行业、本公司或者本项目相结合, 形成自己的创意构想, 使别人的点子直接为我所用。拥有创意并不难, 而且, 几乎不用支出现金就能制造可交易的产品。这种海纳百川的开放气度 (即经济学家所称的较低的“入门门槛”) 正是文化创意产业最独特、最让人称羡的特点。

首先, 点子是“非竞争性的”。也就是说, 自己可以拥有一个构想, 无论另一个人或者一百万个人是否拥有这个点子, 都不会受到影响。反之, 如果自己拥有了或者租用了一块场地, 那么这块场地就不能为其他人所拥有了。这种非竞争性的特性鼓励了“搭便车”, 也就是说, 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点子中获利, 而无需金融支出。比如, 台湾手作产业的创意构想中与卑南族石生传说相结合的石刻艺术法拉撒工坊、源于小女孩和小猪恋爱的木制品构想等。我们将其移植过来, 与大陆千千万万个传说、典故、神话相结合, 手作产业的点子会迅速发挥能量, 促进大陆手作产业的迅速崛起。时下, 大陆的创意生活产业和手作产业发展还很缓慢, 例如百度搜索显示出来的都是台湾的资讯。但是由于点子是“非竞争性的”, 随着创意构想的移植, 过不了多久大陆的手作产业和创意生活产业就会风靡开来。

其次, 创意构想之所以能够移植, 还因为对某个点子进行复制或者重复复制的成本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创意人进行思考、研究和开发的过程中, 几乎所有必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智慧投入都是必要的。但是, 一旦固定或者制作完成, 复制创意的成本就显得无关轻重。比如上面提到的台湾手作产业的构想, 创意人在构想形成的过程中很可能付出了相当大的智慧投入, 但是我们从书本上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这个构想。

有趣的是, 虽然点子是“非竞争性的”, 对某个点子进行复制的成本微不足道, 但当无形的点子具体体现在有形的产品中, 其竞争就会变得非常激烈。就好比我们能分享同一首歌, 却不能分享同一张拷贝碟片。这时版权和专利的作用就显得异常重要了。我们可以移植法拉撒工坊的石刻创意, 但是我们可以将产品命名为法拉撒吗?显然不能。版权和专利的重点就是在于限制准入性。那么, 对点子的限制是会妨碍创意, 导致对资源做出不当分配呢?还是说为了奖励创新, 某种形式的垄断是必要的呢?这就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知识产权了。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区域效应

文化业的城市效应, 强调的是文化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力和拉动力。过去认为文化业是一个单纯的消费行业, 而不具备生产能力的行业。其实, 文化创意产业实际上是生产者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的融合, 这种融合把很多的东西拉过来, 形成了合力, 对其他行业的形成和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系列的优势中, 本人主要谈谈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首先, 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文化是一种软性的因素, 它贯穿于地域的发展过程之中, 当基于文化内容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众多产业的发展中分离出来后, 就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 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 塑造区域特色行业, 实现区域经济可持发展。

传统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都需要大量文化创意因素的加入。区域经济发展要突破自然禀赋的瓶颈, 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提高区域竞争优势。

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性、渗透性、高增值力、强辐射力等独特特征, 与传统产业有明显的区别, 而正是这种区别构成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这些核心要素使区域发展更具备竞争优势。现代社会, 信息技术的来临和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信息技术促进了产业的融合, 人类开始步入体验经济时代。能否塑造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艺术内涵、并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 成为决定企业、产品等能否获得强大竞争力的关键。

3.对传统产业产生融合效应, 促使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高辐射、高渗透的经济效应, 可以拓展产业链条的广度和深度。依托文化创意产业, 可以衍生出更多的中游企业、下游企业。文化创意产业这种关联效应可以促使更多的产业集聚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周围。产业集群会使区域经济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更强的辐射效应。

4.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

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是因为我国的东西差距、南北差距很大程度上与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则区别于传统产业的发展要求, 它对自然禀赋要求不是太高, 区域经济很可能依靠文化创意产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而打破原有的区域间不平衡状况, 帮助区域经济实现赶超, 从而缩小区域区位引起的差异,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5.通过塑造品牌形象, 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文化创意产业可以重塑城市形象, 打造城市品牌。比如大理喜洲, 在进行概念包装前, 只是一个白族聚居的古镇, 原始落后、并无特色。但是文化创意产业却为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为它塑造了名镇品牌形象。

其次, 虽然我们经常提到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作用, 但它对区域发展也有消极的作用, 因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有条件的, 比如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化、资本、技术的强依赖性, 投入风险性以及风险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等。

文化创意产业的首期投入很大, 并且其资产专用性相当强, 往往投入后就不能再作他用, 这样一来,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有很大的风险。文化创意产业是满足多层需求而产生的行业, 其面向的就是消费者升级的多种需求, 这种需求具有特殊的层次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需求的变化将会影响文化创意产品的收入实现。以手作产业和观光工厂为例, 有的游客也就就仅仅是想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 比如吃点喝点当地的特色餐饮;有的为情侣亲手做一个饰品, 则是为了满足爱和归属的需要;有的游客自己动手做出东西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满足了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另外,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主导的产业, 文化具有多样性, 不仅有不同国境的文化差别, 而且有地域的文化差别, 文化的流行方向和时代潮流也将会影响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这就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收益的不确定性。比如台湾流行的小女孩和小猪恋爱的创意产品, 回民游客就不能接受, 因为在伊斯兰教义中猪是不洁之物。

四、结语

有这样一句话:了解历史, 理解所发生的事情, 看到市场的商机。这句话最能代表笔者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我们理解了文化经济发展的背景和前提, 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创意构想移植的重要性, 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接下来我们应该做的是看到市场的商机, 抓住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将我们的激情和智慧投入到这个充满活力、能量无限的行业之中。

摘要:近年来, 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 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 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 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最重要的特点是”创意构想移植“。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应看到市场的商机, 抓住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机遇, 将我们的激情和智慧投入到这个充满活力、能量无限的行业之中。

参考文献

[1]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

自我认知:认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第2篇

问主要考察应聘者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职业素养、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是否有责任心,面试官应根据应聘者回答的缺点和不足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所应聘的工作岗位。

这个问题通常是我们对应聘者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在面试过程的中间环节提出的。应聘者面对这个问题,通常都会表现得比较纠结,因为他不知道是实说还是虚说,说多还是说少。

自我认知。面试官可将应聘者回答的内容与自己分析的信息进行对比,如果应聘者所说的缺点与自己分析出的大体相符,那么就说明应聘者较为诚实,对其自己有较为客观的认识。

职业素养。一个人能否勇敢地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阐述出来,取决于其是否具备诚实正直这一重要的品格。通过分析应聘者回答内容的可信度,可以对应聘者的职业素养给出一个初步的评价。

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

1.应聘者的缺点与所应聘的岗位要求有明显冲突 应聘者回答的自己的缺点与工作岗位说明书有很明显的冲突。比如应聘者回答:“我不太善于交际,尤其是和陌生人打交道会有一定的困难。”

如果招聘岗位正好是营销类的工作,即使这名应聘者其他能力不错,面试官仍应该谨慎选择。不过,缺点和优点往往都是相互的,我们从另一个方面可以看出应聘者的优点,比如交友比较慎重。若有其他适合职位,面试官可对其重新进行定位。

2、应聘者说自己没有缺点

应聘者面对此问题,在犹豫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告诉面试官自己好像没有缺点,比如:“我个人觉得我没有缺点,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好这份工作。”

人无完人,没有缺点其实就是最大的缺点,这种回答肯定存在问题。给出这种答案的人一般分为两类:

(1.)应聘者对自己缺乏全面的认识,往往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很少关注自己的缺点。

(2.)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不敢去面对,为了取得面试高分,对缺点避而不谈。假设我们从简历中看到这位应聘者在一年内换了三份工作,就可以发现其工作没有耐心、不够认真等缺点。但他仍说自己没有缺点显然是自欺欺人。

3、应聘者强词夺理,狡辩自己的缺点

明明是缺点却说成是优点,当面试官对其进行指正时,应聘者却予以反驳。这类人缺少一定的职业素养,责任感不强,且不懂得变通,而且工作态度也有一定的问题。这类人在工作中可能也是一个很难管控的员工。面试官对这类应聘者应谨慎对待。

4、应聘者明谈缺点,实论优点

很多应聘者在介绍自己的缺点时,将自己的缺点巧妙地转换成了自己的优点, 比如:“我的缺点就是太过于追求完美,以致给很多的同事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极力改正……”等。这类“缺点”太过于虚假,但面试官还是可以了解到应聘者喜欢耍小聪明,但往往聪明过头,且自我意识也较差。

认知和思考 第3篇

关键词:自动思维;不合理信念;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的原理是通过转变人们对事情的看法来矫正不良的行为,其基本观点是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的关系。这些想法和看法就是信念。信念有合理的信念和不合理的信念之分,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一切错误的思维方式和不合理的信念是心理障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症结。他主张,要防止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就必须用合理的信念去反驳不合理信念,使个人改变自己不恰当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而取得效果。

笔者在咨询实践中发现,来访的个案大都抱怨自己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就是不见提高,于是认为努力也没有用,自信心大减,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学习状态每况愈下,还导致了严重的情绪和睡眠问题。笔者通过与来访案例的接触,发现他们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信念,而正是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导致了他们的学习状态不理想,进而引发了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因此,转变不合理的信念,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学习和成绩,是对高中生进行学习辅导咨询最为有效的策略。笔者运用贝克(A.T.Beck)的认知疗法理论帮助学生转变不合理的信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认知疗法理论在高中生学习辅导咨询中的理念运用

贝克认知疗法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贝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它包括一系列独特的原理和技术,诸多实践证实它“是一种比较成熟、重要的认知疗法”,贝克也因此被称为“认知治疗之父”。贝克强调,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感觉和行为反应,认知的歪曲与错误会导致情绪的紊乱和行为的适应不良,改变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关键在于纠正错误的自动思维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合理信念。

1.自动思维:自动思维是贝克疗法中的核心概念。它指个体产生的习惯化的、平时不能意识到的想法。贝克认为,人们不能意识到自动思维,但它却会形成人们的歪曲的信念和认同,导致不良情绪和行为。自动思维产生的流程是:核心概念—中间信念(规则、态度、假设)—自动思维—情绪和行为,例如:我各方面都很无能(核心信念)—如果我这次考试通不过,就更证明我不行(中间信念)—我很恐惧,我生了重病,故我不能参加考试(自动思维)—拒绝参加考试(不良行为)。

2.不合理的信念:不合理的信念就是个体内心中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站不住脚的东西。在贝克看来,不合理的信念是个体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推理错误带来的认知歪曲,他认为认知歪曲决定了一个人的信念,即认知图式。他概括出八种常见的认知歪曲形式:两极化思维、选择性提取、过分概括化、夸大或缩小、任意推断、过度自我化、灾难化和乱贴标签。韦斯勒(Wessler)等对不合理信念总结出下列三个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1)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不合理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这是高中生最常见的一种不合理信念。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我只能进步,不能退步”“我一定要比某某同学成绩好”“我努力了就应该有好的成绩”,等等。然而,客观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是不可能按个人的意志去运转的;一个人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得成功;个人周围的人和事的发生发展也不会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当事物的发展与他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受不了,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

(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它一方面表现在人们对自身的不合理评价上,一有失败或是不好的结果时,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等;以一件或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评价自己的价值,其结果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心理以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另一方面表现在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他人稍有差池就认为他人很坏,一无是处,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进而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过分概括化在高中生学习障碍中表现为一次没有考好,就觉得自己太差了;英语或者数学一次考得不理想,就说自己不是学英语或学数学的料。艾利斯说过,过分概括化就如同根据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一本书的好坏,这是不合逻辑的。

(3)糟糕至极。这种信念认为如果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那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是一场灾难。这会导致个体陷入不良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难以自拔。一旦沿着这条思路想下去,就把自己引向了极端的、负性的不良情绪状态之中了。很多高中生对待自己不理想的成绩,往往失去信心和斗志,对学习无精打采而悲观,认为自己糟透了。艾利斯指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可能有比它更坏的情形发生,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义为百分百的糟透了。必须看到,非常不好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尽管我们有很多理由希望它不要发生,但还是不能说这些事绝对不该发生。我们应该努力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状况,在不可能时,则要学会适应这种状况。

认知疗法理论认为发生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帮助个体改变认知和想法,重点是发现自动思维和不合理的信念,并用合理的信念取代,从而得到新的行为结果。

二、如何在高中生的学习辅导咨询中运用认知疗法

1.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贝克疗法强调,建立良好、融洽的咨访关系是咨询成功的首要环节和关键所在。因此在咨询一开始和在咨询进程中,咨询师要注意发展和维持这种合作关系,努力与来访者建立相互信任和情感协调的关系。这有利于来访者较快地进入咨询状态,并积极参与、配合咨询,从而促进双方共同协作,保证咨询顺利进行。

nlc202309030946

2.确定问题

(1)咨询师通过逐步深入的会谈引导来访者进行主观描述,并通过来访者的描述了解其目前的具体情况,以发现并确定问题,即不合理信念,如:我无法不去想“我怎么那么差、那么笨呢?”“我好像不是一个能坚持的人。”“我害怕、我苦恼。”“哎,我做人是不是太失败了呢!”

(2)随后,咨询师采用引导发现的方法帮助来访者了解其情绪及行为障碍,如:情绪低落、睡眠不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等,帮助来访者简要概括目前的问题,并可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咨询的具体目标,如: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改善睡眠质量,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等。

(3)在确定问题的过程中,咨询师应对来访者的谈话内容作出总结。咨询师的总结首先应表明他已经确认了来访者的问题,这可以使来访者关注主要问题,也可以表明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理解和共情,有利于对问题的进一步评估和咨询的顺利进行。如:我能理解,你这几次都没有考好,所以感到很受伤,并且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一种失败感,你非常希望能通过一些方法提高自己的成绩。

3.让来访者了解咨询

这是鼓励来访者积极参与咨询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大概介绍认知疗法的特点;其次帮助来访者了解认知图式,即有关自动思维与不合理信念同情绪、行为之间的关系,使来访者熟练掌握并运用自己的事例解释和阐述认知图式。

图式是我们看待问题的习惯方式。贝克把决定个体自动思维的深层次信念称为“认知图式”,它由以往积累的经验和有组织的知识构成。它也指引着个体对信息的评价、预测和处理,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

贝克提出,个体有两种基本的认知图式,积极的、灵活适应的认知图式和消极的、不适应的认知图式。在一个情境中适应的图式,在另一个情境中可能不适应。有些图式的性质和心理倾向性有关,抑郁的人容易产生抑郁的图式,他们常想“我什么都做不好”“我的人生毫无希望”等。

很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常常会有消极的认知图式,如:“我就不是块学习的料”“我太失败了”“再努力也没有用”“我真的是无药可救了”,等等。

4.和来访者一起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核心和最重要环节是识别并矫正来访者的自动思维和不合理信念,正是这两个层次的认知导致了来访者的困扰。

(1)咨询师首先帮助来访者学会找出和识别在问题情境中的自动思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第一种方法:回忆

来访者可能对某些事件有清楚的记忆,咨询师可以让来访者回忆最近的一个具体事例,并请他详细描述当时的情绪体验和对事件的看法,以此来发现他的自动思维。

第二种方法:想象和角色扮演

由于多数来访者不能意识到自己自动思维的存在,所以当直接询问不能引出来访者的自动思维时,咨询师可以让来访者进行想象或运用角色扮演技术。这两种技术都可以重建某一情境,使来访者重新体验情绪,并说出想法。

第三种方法:观察情绪变化

咨询师通过观察来访者的表情变化、姿势变换、新动作出现,及时询问来访者的想法,或通过某种方式人为地引发来访者的情绪变化。

(2)在识别出某种自动思维后,咨询师应立即与来访者一起矫正,从而缓解来访者的不良情绪。

第一步:提问法

提问法主要是提出一系列敏锐的问题,并运用逻辑分析和事实经验来检验错误的认知,并逐渐矫正那些错误的自动思维,得出积极和现实的想法。这种方法始终体现认知疗法的“协作原则”,即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主要起着一种引导的作用,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要注重倾听来访者的心声,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来面对来访者的反馈意见以及来访者关心的事情。而来访者是一个积极的配合者,要向咨询师提供有关认知的原始资料(对某些事物的感觉和想法),以供考察和探索,并参与目标选择,承担认知改变的责任。

咨询师提出的问题可以是:

“我不是块学习的料”,你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对此有没有其他不同的看法或解释?

“我努力了也没有用”,这样想结果会怎样?

“成绩不理想就认为自己太失败了”,这样想在逻辑上是否出现了什么错误?

如果你的朋友有同样的情况(考得很不理想),你会怎么看?

第二步:辩论法

利用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的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能够帮助来访者弄清楚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怎么会发展到目前这样,弄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要向来访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不是由于发生了什么事,而是由他们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所以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情绪困扰,就需要重新认识和看待发生的事情。

例如,向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发问: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你自己的这一观点——自己这么努力却啥都不懂?是否别人都可以有失败的记录,而你却不能有?是否别人努力之后都进步了而唯独你没有呢?你有什么理由要求事情按你所想的那样发生?请证实你自己的“做人太失败”的观点,等等。来访者一般不会简单地放弃自己的信念,面对质疑,他们会想方设法为自己的信念辩护。

因此,可以借助不断重复和辩论的过程,使对方感到自己的辩解理屈词穷,从而让他们认识到:第一,哪些不合理的信是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第二,哪些信念是站不住脚的;第三,什么是合理的信念,什么是不合理的信念。

第三步:以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信念

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帮助来访者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并重新建立新的信念,帮助来访者实现认知层面的改变,这是咨询辅导中最重要的一环。如“自己这么努力却啥都不懂”,其实并不是啥都不懂,而是有些方面理解得不够深入,所以容易出错,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糟糕;“我也无法不去想我怎么那么差、那么笨呢?我做人是不是太失败了呢!”其实你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努力,这些坚持和努力也是宝贵的,要对自己多肯定、多鼓励,要相信自己!

nlc202309030946

5.反馈信息

这是每次咨询结束前的最后一个步骤。咨询师以积极的方式使来访者清楚本次咨询已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而使其了解咨询的效果和进度,并听取其反馈意见。这种反馈既可以给来访者一个表达的机会,也可以进一步加强情感协调,消除误解;有助于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水平,在客观分析自己每个学科现状的基础上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确定接下来的努力方向。与来访者约定:不求进步神速,只求每天进步一点点,成绩有时候根本不能代表水平和实力。通过以合理的信念来代替不合理的信念,让来访者找回自信,拥有良好的自我感觉。通过帮助来访者建立积极的信念,让来访者变得敢于应对学习生活中的挑战。

三、认知疗法在高中生学习辅导咨询中运用的思考

1.运用认知疗法的时候要注意营造一种信任的氛围。在对学生进行咨询辅导的整个过程中,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的方法一直是主要方法。它几乎适用于每一个来访者,因为几乎每个来访者都存在着不合理的信念,而且有些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还根深蒂固。因此在辩论之前,要注意营造一种信任的氛围,咨询师的态度要真诚,给他们一种安全感,这样来访者才能更积极地配合,否则在与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时候容易引起对方的心理防御。

2.通过教给来访者“想一想,问一问,验一验”的方法,帮助来访者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提高对不合理信念的认知水平,从而走出不合理信念的误区。

艾利斯认为痛苦来源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只有转变不合理信念,痛苦、焦虑、自卑、生气、委屈等负性情绪体验才会消失。鼓励来访者在发现自己拥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这样不仅能帮助他们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还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

想一想:及时检查自己的想法,是否有以偏概全的想法;在想做某件事,或是希望自己在某方面有杰出的表现时,是否常会浮现这样一些不恰当的想法:“我做不到”“那是不可能的”“我没办法”,等等。如有这些想法,就必须学会与自己的想法辩驳。

问一问:多问自己下列几个问题:“这是什么”“我怎么会这样想”“为什么认为不可能”“为什么我会有这个想法”,还要问问“这个想法有证据吗”“他人的想法是否与我类似”“还有其他较为合理的想法吗”,等等。

验一验:先提出基本问题:要验证的想法是什么,找什么证据,如何找证据;再区分出可以支持自己想法的证据是什么,不能支持自己想法的证据又是什么,有没有更为理性且符合实际情况的替代想法;有了想法和思考该怎么做,会是什么样的结果;等等。

3.给予及时鼓励和肯定,帮助来访者建立自信心,使其变得有力量。在来访者发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时,要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便于来访者进一步思考和发现更多的、更深层次的不合理信念。比如有些来访者深层的不合理信念是无价值感,所以对学习生活中的不顺利特别敏感,似乎在用这些挫折事件验证自己的无能。所以,如果在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发现其深层次的不合理信念,将会给来访者的人生带来不可思议的改变。另外,来到咨询室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很失败,支持和鼓励能够为他们提供力量,唤醒沉睡的自己。不失时机地肯定和鼓励能使咨询更成功。

[1] 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2] 陈源.理想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方法[J].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2-63.

[3]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21-123.

认知和思考 第4篇

一、对三维目标的认知和理解

1.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在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进行解释时强调:“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 能对审美现象作出独立的判断, 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 丰富生活情趣, 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 理解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在过去的教学中, 更多强调的都是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是暂时的, 也可以在人生的任何一个时期学习, 但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不然。高中生正值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养成时期, 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 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益处, 通过对美术的学习, 学会们能够接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和润泽, 情感得到丰富和精华, 态度得到树立和端正, 价值观得到明确和强化, 并表现出一种积极美好的人生追求, 并最终达到以情育人和以美育人的效果, 这才是之所以开展美术教育的初衷。

2. 知识和技能

美术是一门艺术, 同时也是一门技术。其技术性的一面体现为, 当创作者有了创作欲望之后, 能够用美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其本身也是一种美的展现。所以在美术欣赏和创作过程中, 是需要以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的。新课程标准中虽然将其放在了第二位, 并不是否定其重要性, 而是对之前教学中片面做法的一种强调, 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 那么整个美术教学也就无法展开。比如对现代主义风格绘画的欣赏, 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作为基础, 就很难看明白作品的含义, 而如果知道了作者和作品的相关信息, 那么则可以更好对作品进行鉴赏。所以知识和技能并不是不重要, 只是相关的侧重点不再同以往, 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区别对待。

3. 过程和方法

对于美术的学习, 本身就是一个体验、探索、合作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中将其总结为“过程和方法”, 充分体现出了要变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决心。传统教学中, 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普通文化课无异, 都是教师台上讲, 学生台下听, 讲完了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没有体现出美术的审美性和情感性特征。所以鉴于美术的这种特征, 必须要采用一种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 那就是体验、探究与合作。体验就是体验美术中的美, 探究则是探索这种美的来源, 合作则是在美术欣赏和创造活动中, 学会如何在集体中获得更大的收获, 其不仅关系到美术教学质量的高低, 更关系到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

二、对三维目标整体关系的认识

1. 三维目标是三位一体的关系

之所以说是三位一体, 则可以将其放置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认知。首先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具备了学习兴趣, 为美术作品所吸引, 学生们才会以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所以在该阶段, 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发挥主要作用, 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和渠道, 激发起学生的这种审美欲望。而随后则进入了具体的学习阶段, 在该阶段, 学生既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 而且还能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新老知识和技能的交织, 共同完成了当下的学习任务。所以在该阶段, 主要是知识和技能在起作用。而在学习过程中或学习完毕后, 探索、合作等则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在学习过程中, 就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 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而在学习完之后, 则可以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所以在该阶段, 是过程和方法在起主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三维目标的实现, 是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的, 少了任何一个环节, 整个教学都难以顺利的开展。要求教师要有一种整体观, 将其视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2. 正确认识“知识和技能”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 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知识和技能”, 其实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本身并没有错, 而是错在一种厚此薄彼和顾此失彼。而在当下的教学实际中, 也出现了一个矫枉过正的现象, 即将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实现彻底丢到了一旁, 使教学出现了有形式而无内容的现象。要知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知识和技能所起到的都是基础作用, 没有了知识和技能, 另外两个目标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 而这两个目标实现不了, 高中美术教学则又回到了原来的老路上。所以说, 应该对知识和技能这个目标都正确的认识, 必须反对那种离开“双基”而孤立地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做法, 因为这两维内涵是依附于知识与技能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 是学生在探索知识和培养技能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综上所述, 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的表述, 真正体现出了美术教育的本质, 是一种科学的、符合艺术教育本质规律的目标观。作为广大教师来说,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严格按照这个三维目标来规范和完善自身的教学行为, 使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来展开。需要指出的是, 高中美术的教学目标虽然在次序上发生了变化, 但是并不代表着每一个教学目标重要性的削弱, 恰恰相反, 三个目标被前所未有的有机统一在了一起, 它们彼此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支撑的关系, 不能够顾此时被或厚此薄彼。也希望本文的粗浅研究, 能够给广大美术教师以启示和借鉴, 使高中美术教学的目标得到更充分、更全面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冯红梅.美术教学目标表述与问题修正[J].教育与职业, 2011 (17) .

[2]武斌.对中学美术教学培养目标的思考与实践[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1 (02) [3]李波.浅谈美术欣赏的教学目标[J].群文天地, 2012 (06) .

[4]夏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美术教学的目标[J].美术大观, 2009 (09) .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认知与思考 第5篇

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多元化利益驱动的背景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现象屡有发生,鉴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要大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文章分析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对策.

作 者:连慧 刘福力 作者单位:连慧(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中学)

刘福力(哈尔滨铁路辅业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认知模型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 第6篇

【关键词】认知模型 自洽 隐喻 翻译

一、引言

隐喻的理论已经从一种修辞方法变成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隐喻的理论包括替代论、比较论、互动论、映射论和概念合成理论。后三者是认知的。它们构成了认知隐喻学理论。认知模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缩影。它以经验哲学和范畴理论作为基础,包括认知模型,理想化认知模型和心理空间或融合理论。理想化认知模型有许多认知模型组成,是被普遍接受的固定系统。心理空间理论注重个体差异,它可以代替可能世界。许多学者用认知模型理论研究语言,如:多义词现象、语篇连接、语篇理解和隐喻。认知模型理论表达普通知识过程系统,该系统描述了信息如何从外界情景存储到永久记忆中。这个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与认知过程相似。过去30年许多学者将隐喻作为研究的重点。隐喻在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教育学等领域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主题。而在语言学界,认知隐喻学已经成为了系统的学科。

认知模型理论、认知语言学和SNP阐述了隐喻构建与解读的过程和影响。这三个理论可以表达人们思维的过程和认识世界和语言的过程。隐喻的翻译可以表达受不同认知模型影响的这一过程。翻译的过程也可以是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的过程。翻译必须符合目标语的认知模型。源语言的认知模型与目标语的认知模型应该互相符合。否则,就要找到适合的认知模型。

二、认知模型与隐喻的构建与解读

Lakoff在经验哲学和原型范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模型理论,具有体验性、互动性、完形性、内在性、开放性、选择性、关联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包括基本认知模型和复杂认知模型。认知模型(CM)“就是人们在认识事体、理解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构,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模式,由概念及其间的相对固定的联系构成。”理想化认知模型(ICM)是“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这是建立在许多CM之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形结构,是一种具有格式塔性质的复杂认知模型。”CM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后形成简单的概念(concept),ICM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一种CM的集合,是一种复杂的完形结构。CM可以与现实世界相一致,也可能有一些差别。CM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有时还可能相互矛盾,或违背了一些常识。

“metaphor”在古希腊语的意思是“transform”(转化)。根据词源学,“meta”是指“change”(变化),“pherein”是指“contain” or “possess”(拥有)。语言的本质是隐喻的,隐喻的本质是概念化。隐喻的构建与解读是两个空间的映射过程,即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媒介与方法,隐喻的构建与解读最大的影响因素来自于人们自身,在隐喻的构建与解读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主体的自洽。隐喻的构建与解读的自洽原则是:“隐喻构建与解读的总体自洽原则:若主体欲构建或解读一个隐喻,他就须要自我核定A与B至少在外在或内在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点具有相容性。若相容性这一条件能得到满足,那么他对这一隐喻的构建或解读便会自我允准,否则,便会自我否定。”隐喻的构建与解读都要经过主体的“冲洗”、“连接”与“合流”阶段。构建隐喻时,主体根据自身具有的知识、经验、记忆与创造,用自己的观点将两个事物的背景知识进行“冲洗”,得到符合隐喻构建的新的CM,找到A、B两事物的相同点、相似性,将这一相同点、相似性“连接”起来进行“合流”得到主体想要表达的隐喻。反之亦是,在解读隐喻时,主体接受到隐喻语言是,首先将自身具有的知识、经验、记忆中的有关两事物的背景知识进行“冲洗”, 如果能得到符合隐喻构建的新的CM,主体能找到A、B两事物的相同点、相似性,则将相同点、相似性“连接”起来进行“合流”达到隐喻的解读;否则,没有找到A、B两事物的相同点、相似性,就无法“连接”从而进行“合流”,这一隐喻将不能被解读。

三、认知模型与隐喻的翻译

隐喻的翻译有两种基本方法,即直译和意译。当源语言的CM对应的目标语的CM,通常使用直译法。当源语言的CM不符合目标语的CM,通常使用意译法。

3.1直译法

人们的认知方式与方法在本质上有这隐喻这一共性,而科技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汉语与英语的CM会有许多的相同之处,这是隐喻的翻译可以用直译法。如:[1] He is a dinosaur, very stubborn.

[2] 他是一个老古董,十分固执。

在[1]中“dinosaur”与[2]的“老古董”都用来指行事处世方式古板、不合时宜的人。在翻译这两个句子的时候可以用直译法,翻译为:“他是一只恐龙,十分固执。”与“He is an antique, very stubborn.”,因为两者的CM有相似性和共同点。两者都是年代久远的,与当今的时代格格不入的事物。

3.2 意译法

当英语与汉语的CM不一致时,就要用意译法找到相对应的其他CM来翻译隐喻。如:“dog eat dog”与“狗咬狗”这两个短语。在英语中“dog eat dog”的隐喻意思是表示人们在竞争中互相伤害、争权夺利的情况;而汉语中“狗咬狗”的隐喻意义是描述坏人之间的互相残杀。虽然两者的字母意义相同,但因为在这一短语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所用的“狗”的CM的侧重点不同,造成了隐喻意义的不同。

中国以和为贵,认为“狗咬狗”的这种行为是低等人、坏人之间的行为,带有贬义,汉语注重行为主体“狗”的这一低等的动物;而西方提倡物竞天择,认为竞争是人类生存的法则,所以西方人更看重的是“狗咬狗”所体现的这一竞争行为。在翻译时应将“dog eat dog”译为“人吃人”。在汉语中“人吃人”的认知模型与英语“dog eat dog”的认知模型相对应,都表示竞争中互相伤害、争权夺利的情况。

四、结论

本论文的目的是提出一个新的观点,研究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人类因为有了隐喻这一认知行为可将不同的学科联系起来,从而得到一些新的认识和信息。隐喻连接了语言和认知科学,连接了外部世界的'人类的思维过程。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王文斌. 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王文斌. 论隐喻构建的主体自洽[J] . 《外语教学》第1期,2007a

[4]王文斌. 受喻者的主体性及主体自洽[J] . 《外国语》第6期,2006d

[5] 王寅. 认知语言学[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 王寅. 认知语言学与语篇分析[J] .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2003

[7]Fauconnier. Mental Spaces: 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M].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

对大学生职业认知能力的思考 第7篇

一、努力提高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

提高对自身的认识, 不仅可以避免在就业过程中盲目的自高自大, 确定过高的职业目标;也可以避免对自己过于沮丧和自卑, 丧失找到合适工作的勇气。大学生处在人生的青年期, 往往开始考虑人生的意义, 对完善自身有着强烈地愿望, 但能力有限, 很多事情还无力去改变, 常常处在矛盾的冲突之中, 思想上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这个时期是个人自我认同、角色定位和社会地位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 大学生在迈向职场的时候感到彷徨和缺乏目标是一种正常现象, 需要我们予以正确的引导。

首先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身的能力。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认为能力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两个部分构成, G体现在各种活动中, 人人都有, 只是每个人的G量值不同, S对应于各种特殊能力, 也是因人而异。其次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人格。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 气质主要是先天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所决定的, 具有天赋性。而性格主要是后天培养为主。有些人外向开朗, 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有些人内向沉稳, 做事条理性强, 计划周密;而有些人遇事比较果断, 有些则比较优柔寡断等。再次对自身兴趣、爱好的了解也有助于职业的选择。一般来说兴趣和爱好如果与选择的职业比较匹配, 会有助于激发个人更好地完成工作的动机, 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 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 往往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反之亦然。

二、努力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的认识

大学培养学生一般都有较强的针对性。所开设专业一般就有较为明确的职业定位, 有的甚至和企业合作, 直接订单化培养。尽管如此, 有些大学生在对职业的认识上还是存在明显的偏差。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于职业的看法往往存在重物质, 看重社会对于职业的评价, 而忽视职业真正的价值以及与自己兴趣方面的匹配关系。很多毕业生在求职应聘的过程中第一个看重的就是单位提供的工资, 其次是社会地位和工作环境等, 而忽视了职业对于个体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个体能力得到提高, 自身获得发展, 为社会发挥更大的价值等。第二对职业的认识缺乏连续性。据调查统计, 在“应该在几年级开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问题上, 仅有7%的学生认为应在大一开始。调查充分显示大一新生中的多数人不愿涉及职业问题。其实对职业的认识应该是一个过程, 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培训重点, 而不是仅仅靠毕业前的临时突击培训下就可以的。第三对职业的看法存在高低贵贱之分。特别是目前绝大多数学生找工作时首先选择的就是公务员和事业性单位, 而不愿意从事一些一线生产岗位。第四对职业缺乏感性认识。大学生还没有正式经历工作的阶段, 对职业的了解也只停留在书本或者他人的讲授方面, 而这恰恰是造成学生对职业认识偏差的原因所在。

要纠正学生对职业认识的偏差, 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共同努力。首先社会上要形成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不同的职业都是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的风气。建立良好的职业评价体系, 以职业的社会价值来评价职业。其次学校应该充分开设社会实践课程, 让学生能亲身体验职业角色。可以通过开设连续性的就业指导课程、把企业优秀员工请进学校等方式增加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再次学生要充分发挥主体意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坚定信心, 明确职业对个体的正真价值。

三、努力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环境的认识

所谓职业环境的认识就是指大学生对与一定职业相关的外部条件的综合评价。主要包括对就业形势估计, 对国家就业政策的知晓程度、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认可程度以及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职业评价氛围等。

首先, 对就业形势的预估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职业的态度。积极的职业态度对学生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利。特别是如果能认识到最近几年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和高校扩招,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等问题, 将有助于大学生增加紧迫感, 强化危机意识, 能自觉主动的培养自身能力, 提高职业素养。

其次, 对国家就业政策的了解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视, 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政策。学校也都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等, 努力促进学生就业。但这些还很不完善, 达不到学生期望的水平。据调查很多毕业生多对就业政策认知不足, 据调查显示, 有49%的被调查者不了解《劳动合同法》, 有95.9%的学生表示政府出台的就业政策不足, 浮于表面且无法解决实际问题。85.7%的人则表示校方现有的就业指导仍无法满足需求。这表明, 政府和学校等相关部门在培养学生职业认知的同时, 要努力探索更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的政策和方法。

最后, 校园文化与学生职业认知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模拟职业大赛、征文等培养与职业特色相关的校园文化, 让学生无形中受到熏陶, 从而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艰苦奋斗的校园文化环境。

职业认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其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大学生在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转变中, 只有达到认知与职业, 认知与环境相匹配的程度, 才不至于在角色转变中迷失自我。从实际环境出发, 认清自我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从大一进校开始就有针对性的培养自身能力, 相信到毕业的时候已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理想。

摘要:目前, 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 就业压力大、就业难等问题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大学生职业认知能力偏低是其中原因之一。本文把大学生职业认知分为对自身的认识、对职业的认识和对职业环境的认识三个方面, 并从这三个方面出发论述了培养大学生职业认知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认知,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孙百才.大学毕业生职业认知、工作搜寻与高校就业指导[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7) .

[2]王成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认知因素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 2009 (6) .

[3]白菊生.社会分层过程中大学生职业认知问题研究[D].吉林:长春工业大学, 2010.

[4]平先锋.大一新生职业认知状况及对策——基于长江大学大一学生的调查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 2011 (5) .

对培养新员工的企业认知思考 第8篇

对于扬农来说, 安全、环保、人文、质量、服务、社会关爱等许多方面都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 为此, 我们要从这些小的方面抓起, 在点点滴滴中让新员工来感知扬农的企业文化。

一是文化感知。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特质的部分, 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因此, 我们要用《企业文化手册》来对新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 让他们从根本上了解扬农的发展概况, 了解扬农是个优秀的企业, 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许多困难, 以此激励新员工不怕苦、不怕累, 在生产生活中迎难而上, 不懈进取。

二是安全感知。许多新员工对于到化工生产一线工作, 从内心来讲是很排斥的, 认为从事大化工很危险, 化工原料和产品毒性强, 对人体伤害大, 这情有可原。我们的企业和领导, 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全体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面对这样的新员工, 我们要从硬件上、业务上、专业角度上去打消他们的顾虑, 为他们讲清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劳保用品的佩带、日常饮食的调节……把新员工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三是环保感知。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 要让新员工在这方面能和企业产生共鸣, 需要我们做大量艰巨的工作。例如公司废水综合处理项目的建设、工业"三废"处置方案的实施, 还有日常环保制度的严格执行, 这样都能让新员工意识到扬农是个对环境、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企业。

四是人文感知。扬农傍运河而生, 依托长江进行了二次创业, 目前已挺进了西部宁夏中卫市, 甚至走出国门。很自然的, 组织生产需要的员工不可能都招收本地人, 很多员工都来自异地他乡, 我们要给予他们以家的关怀, 要让员工在扬农上班有种回家的感觉。公寓、食堂、卫生所、幼儿园、俱乐部、图书室等硬件和配套设施的完善给了员工日常生活的依靠, 公司团委、工会举办的中秋节晚会、体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 既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 同时也增进了员工之间的友谊, 使我们的凝聚力、战斗力得以提高, 全公司上下焕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风貌, 既有助于我们搞好生产, 同时也让新员工产生归属感, 形成主人翁意识, 这就是扬农最大的收获。

五是质量感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这是个很重要的方面, 刚从学校毕业的新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显的比较懒散, 这在化工生产中是必须要坚决杜绝的一个陋习。为此, 需要我们在日常生产中督促新员工坚决按照技控指标要求和操作规程来操作, 抓好产中质量控制和产后质量追踪。

六是服务感知。服务是展示扬农最直接的一个窗口, 这体现在老员工对新员工的"帮、扶、带"上, 体现在扬农的卫生所、幼儿园、食堂、浴室等窗口部门, 相信我们至真至诚的服务会温暖新员工在异乡漂泊的疲惫之心, 达到栓心留人的目的。

七是社会关爱的感知。它体现了扬农人的社会责任、时代使命感, 每年公司组织的慈善募捐、员工自发的捐资助学活动, 以及企业内部员工间互帮互助, 都让新员工感受到了扬农人的爱心和暖流, 收获的是他们更加努力的工作和对公司的奉献。

这一切的一切, 都能从根本上、从情感上对新员工产生深远的影响, 使之能更好地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如此再辅以合理的薪酬待遇、畅通的晋升通道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我想, 铁打的扬农, 优秀的兵, 再不是奢望。

摘要:企业的发展, 技术的创新, 需要具有一定文化层次和专业知识的年轻人充实到企业的员工队伍。近几年来, 企业相应的从各高校招收了相当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进入扬农这个大家庭。为使这些"新鲜血液"早日发挥应有的作用, 企业花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 但是几年下来选择离去的人却不在少数。本文就如何让新员工认同并接受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融入这样的团体并为之服务, 挖掘运用有效的载体, 发挥好企业文化的作用, 以此去影响和感召人, 避免人才流失做一些思考。

校园体育文化节的认知与思考 第9篇

最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对学校体育课程实施和要求有了新的标准,也对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更加指明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方向。《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力度”。这句话阐明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离不开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培养,学生的体质健康很重要,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体质问题。而课标的教育理念就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健康的学习,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受益。其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体质,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从中学到如何交际和合作,形成人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出于这样的理念和目标,笔者认为,简单的学校体育教学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形式———运动会,是不能达到要求的。运动会的缺陷在于只能一部分学生参与,局限性比较强,虽然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但是它已经趋向于竞技体育的“更高、更快、更强”目标发展,不能满足健康的指导思想。所以,学校体育的活动形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打破局限性,做到体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和全面化,使人人都参与,人人都受益。

二、选题背景

校园体育文化节是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产生的,它是在运动会的基础之上的活动形式。笔者之所以选择此项内容,是因为通过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比,我国的竞技体育在世界可以说是名列前茅,金牌总数的第一证实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强大,大大增强了国人的自尊。那么,面对如此强大的竞技体育,我们的校园体育又怎么样呢?学生体质的不断下降;学校体育课开展不好,部分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加之由于安全问题,避免伤害事故,导致对体育的不重视;“阳光体育运动”虽然提出,但是有多少学校按照实施意见在执行呢?怎样才能把体育强国转变成体育大国。面对种种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体质健康尤为重要。笔者尝试从传统的体育活动转变,让学生了解体育文化节,从而加大对体育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完成课标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三、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节的理解

1. 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是指通过体育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在调节自身情感,协调群众关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广义而言,体育文化是指丰富人类生活,满足生存需求,以身体为媒介,把满足人类需求的身体活动进行加工,组织和秩序化,形成获得社会承认的,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的文化。

2. 体育文化节。

体育文化节应是在学校指定的时间段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或是学生展示成果、或者举办校庆等),集中展示学校体育文化活动,意在与发扬、创建、传承校园体育文化。但由于地域、风俗、习惯不同,加之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有所差异。校园体育文化节的举办形式、内容和方式也有不同。

四、校园体育文化节的策划原则

1. 校园体育文化的创意要与办学理念相结合。

办学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下位概念,是校长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办学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学校所有活动要遵守三个问题实施,即: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办学理念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那么,办学理念提出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笔者经过多方查阅,总的来说,办学理念应该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和特色提出;并且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的创新和转变。使学生适合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背景,让学生更方便地融入到当今社会。

当然,学校的办学理念理所应当支撑着学校体育工作,从而作为学校体育文化节的根基。从大的方面说,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日益下降,教育部就提出了增强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就应在学校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指定适合学生基本情况的体育文化节,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从不喜欢上体育课,不喜欢锻炼身体转变成为对体育产生兴趣,进而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体育文化节,也就成为学校运动会的衍生品、加强版、创新体。

2. 学校体育文化创意要与校本文化相结合。

校本文化是学校经历千锤百炼不断探索出来符合学校自身发展规划的内部文化,它是以学校的制度筑建和学校的思想传统为根基的。校本文化经历过学校历史的积淀。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也伴随着现代化的因素。校园体育文化则是校本文化的一部分,他不是想入非非的形成,更不是天马行空猜想。学校体育文化是以校本文化为大前提的,是彰显学校文化的名片,展现学校特色的报告。

3. 学校体育文化的创意要与学校的现有条件相切合。

毛泽东曾经说过:“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考虑自己的能力,在学校基本资源能力范围之内,开展学校体育文化节是当今社会提倡的合理利用资源的最好体现。像我们所在的农村学校,因为受经费和场地的限制,我们的体育文化节不应该太铺张。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动手制造一些符合学校文化的运动项目,例如:布球、沙包、滚铁环等。这样的运动项目既能让教师们回忆童年,又能让学生们了解和学习新的游戏,这些游戏场地要求低,制作成本低,制作材料随处可见。所以,笔者认为体育文化艺术节,要符合学校的基本条件,换句话说就是要接地气。这样的体育文化节才办得有意义。

4. 学校体育文化的创意要与学校的体育教学相符合。

学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从课上学习的体育知识与素质训练是课程外现在的直接接受的。但是,教学中隐含的不能直接体现出的教育目的,如:德育教育、合作精神、意志品质等。学生能否体会,这是体育教师不能诠释清楚的。而体育文化节,在学校基本教学课程的基础之上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这些素养。不仅提升了学生参加了体育锻炼的兴趣,还帮助学生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互助的精神。而从德育教育的角度讲,吃苦耐劳,团结奋进是体育的根本所在。现在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参加劳动的机会很少。学生们基本不知道什么是吃苦耐劳、团结奋进。即使是知道,也是从书本上领会到的,没有亲身去体验过。而体育则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让学生们从抽象的感知转变成亲身的体会。体会什么是坚持、什么是拼搏、什么是互帮互助、什么是不抛弃不放弃。经过体育活动的历练,让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懂得什么是集体荣誉。所以,具有创意的体育文化节可以从德育的角度出发,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基于运动会的基础之上对体育文化节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在国际赛场上,中国体育运动的兴起与强大有目共睹,学校运动会也基于这一目标,从本身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转变成了学生竞争比拼的现象,从本质上说是走了弯路。但是,运动会的魅力是体育文化节不能体现的,运动会是不能被否定的。那么,学生体质素质的下降也是不能被忽视的。创设体育文化节的目的就在于遵循学校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从而提升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体育文化节的改革就应基于学校体育活动的本质,让学生从被动的参与体育活动转变为主动参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进来,使体育文化节成为学生自己的节日,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中培养一些体育骨干,锻炼一些学生骨干,发展一些人才。这样既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也完成了课标要求的“健康第一”的原则。

六、结论和建议

开展具有学校本质特色的体育文化节,应遵循学校的教学理念,符合学校的发展目标,继承学校的传统习俗,打造学校的风格特点。这样才能在学校文化中立以一足之地,才会得到传承与发展。学校体育文化节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完善的体育文化节可以推动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开展学校体育文化节从学校本身来讲,学校相关领导应该重视并予以支持;从体育老师来讲,老师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出点子、想办法,创造出别出心裁的体育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从家长的角度讲,家长的观念影响孩子的一生,因为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所以对于思维不成熟的中小学生来说,家长应该时时地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不能一味地强调文化学习而忽视身体素质的培养。

只有多点齐发,上下联动,学校体育文化节才能办得精彩和新颖。这样也能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达到对学生锻炼的目的,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完成学校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岳春峰.名校校园文化构建力[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吴晓红.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J].职业时空.2007(13)

[3]许瑞勋.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审视与创新研究:构建体育教师教育新体系的理论探索[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4]董天义.通过“标准”与“大纲”的比较略谈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体育教学.2002(02)

认知和思考 第10篇

法律语言是具有权威性、法定性、稳定性等特征的法律的载体, 有别于一般语言。英美法律职业精英长期以来贬低隐喻的地位, 认为隐喻的易变性会损害法律的准确性, 但同时又不断使用隐喻以论证新的法律问题。无论英美法系的法学家们对隐喻持何种观点, 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是英美法系充斥着大量的法律隐喻。

传统观点将隐喻归为一种为达到某种装饰效果而使用的修辞手法, 只是一种语言技巧, 为英美法学家所抵制。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为我们研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隐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即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更一种思维方式, 是认知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即是人类借助对某一领域的经验或理解用于阐释另一领域的现象的认知活动。隐喻是基于身体体验和日常生活经验的, 在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映射, 即源领域的本体、关系、特征和知识等被映射到目的域, 通过源领域的认知图示和推理模式来理解目的。

二、法律语言中的隐喻

法律语言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及专门性, 但法律语言并不是一门凭空产生的新语言, 而是同日常语言一样以人的身体体验及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这意味着法律语言的解读仍然以一般语言的理解为基础, 仍然以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看法、意识为解读的准则或参照。因为身体体验及生活经验的相似性使得对新事物的理解成为可能, 这也是隐喻得以形成的基础。基于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相似属性的类比, 可以从已知的一个事物的某种属性, 推测出另一对象也具有某种属性。法律条文或著述往往是对某个法律现象或问题进行学理分析后抽象的、概括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果。但法律语言过于抽象、晦涩, 往往具有特殊法律含义, 不为普通人所识。即便对于法学家而言, 若想清晰阐释某一法律现象或问题也得借助日常生活的经验及语言, 不得不借助隐喻。例如:《民法通则》第36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一般情况下, 人是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享有主体。一个组织机构经法律创制后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这样的机构被称为法人, 即经法律认可具有人的某些属性并可按照人的方式行事的组织, 如公司。将人体概念域的某些特性映射到公司域上去:“公司是人”, 像人一样拥有姓名 (公司名称) 、住址 (办公场所) 、财产 (公司资产) 等;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隐喻是刺破公司的面纱原则 (Piercing the corporation’s veil) , 这一原则是以“公司是人”隐喻为基础。人可以通过伪装的方式掩盖其真实身份, 实施一些违背常理或违法的行为, 因此需要去除伪装还原事情真伪。公司股东可利用公司的法人身份谋一己之利, 因此需要揭开公司法人这层面纱, 否定其公司的人格独立性, 直接追诉特定股东以承担义务或责任。法律隐喻不仅不会影响法律及法律语言的严谨性、逻辑性, 相反能使语言更加生动、具体, 强化了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

三、法律隐喻的认知分析

1、认知机制

隐喻的本质在于以一事物的经验和理解去体验和理解另一事物, 以一事物类比另一事物。隐喻的认知机制是跨域的概念映射, 其中涉及到始源域 ( source domain) 和目标域 ( target domain) 。始源域往往是来自生活中常见的、形象的、具体的概念, 而目标域往往是新出现、抽象、复杂难以理解的概念。人类通过隐喻认知世界的过程在于构建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相似概念投射的基础。因此, 相似性也是形成隐喻概念的基础。正如Dirven和Verspoor (1998) 指出, 隐喻基于感知到的相似性。

例如“公司是人”隐喻。在这一隐喻中, “人”是始源域, “公司”是目标域。始源域具有: (1) 在法律上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2) 人有姓名、住址、财产; (3) 人用言论自由等基本权利; (4) 人能从事商业活动; (5) 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等特征或属性。通过“公司是人”隐喻, 始源域“人”的一些显著特征被用来理解“公司”的概念。如在下列表达中, “公司”显然具备了“人”某些特性:

A、 The company shall conduct its business within its registered business scope.

B、公司从事经营活动, 必须遵守法律, 遵守职业道德,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公司是人”隐喻的概念映射过程呈现出一些特征:

(1) 人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 常常以身体和经验作为衡量周围世界的标准。人类通过身体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以及对身体的认知来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及认知世界。同一家庭内的人通过不同的相互关系来区分彼此的权利地位, 如:父子关系:相对于子女, 父亲往往占据核心地位, 对家庭事务起主导作用。这一家庭成员关系也被映射到目标域“公司”的概念系统之上, 因此产生了parent company, sister company等表示公司之间所有权关系的概念。

(2) 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概念映射是单向的, 以“人”的各种特性来理解“公司”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这符合人类倾向于使用简单、形象的概念来理解抽象事物或概念的思维方式。

(3) 不完整映射。在映射过程中, 并不是将“人”的所有特性都映射到“公司”。虽然始源域的意义及结构决定了隐喻的意义, 但隐喻意义的构建必须以保证目的域内在意象图式的完整性为基础, 因此映射程度取决于始源域和目标域在特性上的对应关系或相似性。始源域“人”在法律上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能够依自己的意志与他人达成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这一特性也被映射到目标域“公司”之上, 公司也可依其意志与他人达成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但却不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特性, 因此故意杀人罪中的刑事责任无法由“公司”承担。

2、认知功能

隐喻被认为“我们对抽象概念和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 而不仅仅是纯粹的修辞手段, 它是人类理解及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方式。法律隐喻构建、陈述、传播的本质是借助身体体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论证、阐释新的法律问题的认知过程。

(1) 阐释功能

法律体系中的部分概念晦涩难懂, 非法律专业人士往往难以理解其核心概念。而隐喻的主要功能是构建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 为人类通过某一领域的经验去认知未知领域提供新的视角。在“以法律为准绳”隐喻中, 法律被比喻为准绳。法律的主要功能是指引人的行为, 并对人的行为做出评价, 对于违背法律意志的行为及其后果做出预测, 并强制纠正违背法律意志的行为。美国法学家弗里德曼曾将法律比作拔河比赛中的绳子, 绳子本身并不是比赛, 但如没有绳子, 也就没有比赛。因此, 绳子是评价比赛的标准或比赛的一个工具。人们彼此之间的行为犹如不同的比赛, 只有凭借法律才能衡量和约束彼此之间的关系。 “法律是准绳”隐喻简明扼要的阐释了法律的概念内涵及功能。

(2) 类推说理

人类认知世界往往从认识自身及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开始, 由近及远, 由此及彼。在法律论证及推理中, 法学家常常使用类推的方法, 通过对某类事物的经验来理解另一类事物, 使抽象的观点具体化。“法律好比一条鱼, 社会生活好比养鱼之水, 法律脱离社会生活, 这条鱼就要僵了。”真正的法律必须以社会生活现实为基础, 尊重人性, 考虑人性的基本要求, 并注重法律实效, 避免与人性背道而驰的立法, 否则只能成为“恶法”、“僵法”。法律是规范社会主体行为、维护社会正义的准绳, 但却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法律隐喻“鱼”, 社会隐喻“水”。法律之于社会的关系, 恰似鱼之于水。有力的论证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法律。

四、结语

从古至今, 法学家大多对隐喻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 认为隐喻的存在会破坏法律的准确性及权威性, 并将隐喻置于法律的对立面, 但又不断使用隐喻以强化法律推理及论证。使得法律中晦涩难懂的概念得以具体化、形象化。可见法律隐喻不仅不应当被法律所排斥, 反而应该承认其重要作用。

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手段, 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虽然英美法律职业精英极力抵制法律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认为隐喻有害于法律的专业性、权威性及准确性, 并贬低隐喻的地位及作用, 但法学家们在阐释法律问题时却又对隐喻青睐有加, 使得法律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因此, 本文尝试从认知机制及认知功能视角对法律隐喻做出分析, 以更好的理解法律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关键词:法律语言,隐喻,认知机制,认知功能

参考文献

[1]杨德祥.英美法律隐喻研究述评[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2.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杜金榜.法律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5]张绍全.法律词汇语义演变的方式与认知机制[J].外语学刊:双月刊, 2015, 2.

[6]Ungerer, F.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7]史彤彪.法律的比喻赏析和研究[J].政治与法律, 2011, 8.

认知和思考 第11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认知品位;学术思考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继续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使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现在立法提上了日程。立法涉及宪法依据、法律关系、实践基础、技术路线和理论学术等准备。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学习《报告》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文就提升继续教育认知品位的几个问题,提出学术思考,以抛砖引玉,趋同求是。

一、融和考量基本属性定位

以往一般在“文化建设”部分论述“大力发展教育”。而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把“优先发展教育”放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首位。教育的基本属性定位,从精神生活,到文化建设,到社会建设,从上层建筑,到民生领域。论述的变化,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重大发展。继续教育包含在教育范围,又和社会生活、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企业生产、经济发展、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关系直接,其基本属性定位的研究,是个大课题。

(一)考量依据

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从基本面、全视野、突出点的融和上考量。基本面:《报告》在社会建设中提出“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置于社会建设目标之首。继续教育属于社会建设的重要内涵。行政管理变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从结构体制层面反映了继续教育和社会建设的因缘。“社会建设”在这里不单是具体社会活动或者某个社会问题,而是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学习型社会包含的积极、立体、民本的要求。社会建设对继续教育的影响有三个方面:社会建设的进展和水平直接制约继续教育;社会为人员学习提供公共资源;挑战和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全视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措施中,“创新智慧竞相进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是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继续教育必须主动、积极、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报告》还在文化建设部分论述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在提高人文素养、培育创新精神、形成核心价值方面,继续教育是达此目标的重要途径。突出点: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重视发展目标、技术创新、人才支撑和继续教育的直接关联,突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要科学把握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新要求,在新的境界研究继续教育的民本性、专业性、创新性、生长性。

(二)重点关注

继续教育要发挥独特优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企业服务,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保障。创新需要实践积累和经费投入,而人才是根本保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培养造就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在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中,通过继续教育,大幅度提升人才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人力资本保值增值,是我国关键发展时期的一项关键措施,也是加快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战略选择。中国科协的专家认为,我们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上海宝钢的专家认为,企业的继续教育要围绕企业发展战略、人才战略,结合生产、经营、管理和科研,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国科学院的专家认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需求与人们“好奇心”、“创造欲”,仍然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动力。在努力培育以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中,继续教育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正在实施的“知识更新工程”就是集中体现。

(三)开拓服务

到2007年,全国参加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超过700075"人次。国家要求“有计划、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活动”,以推动继续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作为社会资源、公共平台,要研究新形势下继续教育的服务面、覆盖面、辐射面、受惠面如何更加开阔。对于单位的拓宽,继续教育原来长期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服务,现在正在面向不同的所有制单位。据2008年8月12日《文汇报》论苑透露,我国中小企业已有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另外,民间资本和私人资本创造中国GDP增量的60%,解决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大半,给国家提供约1/5的税收。据国家工商局统计,至2007年6月底,全国共有企业876.1万户,其中私营企业520.5万户,占59.4%。全国个体工商户2621.4万户。非公组织中专业技术人员已是我国人才队伍基本组成部分,产业层次的提升、内在素质的提高和人员能力的改善,急需继续教育的支撑。现在主管部门提出,要通盘考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建立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自身特点的继续教育模式。人群的突破。由科技、工程、农业、经济、教师、卫生等人员,到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由传统领域到新兴领域的人群,到经营管理人群。《公务员法》规定,对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公务员,“应当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要求,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继续教育涉及社会人士、军转干部、老龄人群、社区居民等。但是有组织、有规划、有保证的继续教育活动,仍以专业技术人员为重点。对于专业的开阔,已发展到管理、工商、金融,到新兴的专业和行业(金融,保险,社区,老龄,旅游,物业等)。如,我国能够处理国际国内知识产权实务的应用型、管理型人才不足,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十分紧迫。2005年我国国内游客12.2亿人次,境外游客3100万人次,2020年中国将成为第一大旅游地和第四大客源,旅游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老年服务、矫正服务、心理辅导)是一个新的领域,教育培训体系远没有形成。对32万个民间组织,300万专职人员,相关部门正在制定继续教育办法。主管部门最近要求,在“知识更新工程”、高研班、其他继续教育活动中,要为地震灾后重建提供人才支持。金融海啸也给继续教育提出了挑战。

二,聚合解读“服务三大战略”

《报告》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着力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议从整体上对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做新的解读,把继续教育认识为全面落实“三大战略”的聚合措施。继续教

育是专业、教育、人才的汇合,和社会、经济、科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都密不可分,和三大战略紧密联系。三大战略指引继续教育的科学发展,继续教育为三大战略的实施服务。

(一)能力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在于“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人的发展根本上靠实践,继续教育等途径起着推动和加油的作用。抓好能力建设,是继续教育的核心宗旨。继续教育对人员的培养,体现在“重点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人员不断提高起着直接作用。而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实际岗位的磨练积累。我国许多企业,注重在科研攻关和克服生产难题中组织继续教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继续教育还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创业、就业、职业转换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继续教育的一贯要求,今后在培养创造能力、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创造品格方面将赋予新的内涵。

(二)均衡发展

继续教育是不间断的过程,其特点在于学习阶段的一再循环,教学目标的不断更新。继续教育是一种和循环经济、循环生活匹配的循环教育。继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不进行全面的学科知识传输,而是根据个人职业和岗位(或品位提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技术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的是,不组织全面的职业技能训练,而是根据需要补充某些新技能或训练新职业、新岗位必需的某些能力,给以“魔方”和掌握解决问题的钥匙。人员发展的均衡,落实在人文素养、知识更新、结构调整、素质提高之间的协调,教学、训练、实验、养成之间的协调。

(三)立体保障

“壮大总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继续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的立体支持。我国的人才总量,据2008年11月19日《中国人事报》报道,2006年底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数5223.9万人,其中国有事业单位2007.3万人,(2007年)非公组织2450万人。人才总量的增加依靠实践和培养,继续教育是投资比较少,见效比较快的措施。关于人才结构。我国三个产业GDP分别为15%,52%,33%,劳动力的产业构成分别为50%,21%,29%;人才构成为5%,16%,79%。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滞后,人才结构的不适应,不合理,调整“非朝夕之力可行”,而继續教育是实施调整的重要措施。在各类产业形态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正在上升,要加强继续教育的产业导向,用人才结构的优化支撑产业结构升级。关于人才素质。开掘人员潜质,让“睡眠中的能力”醒来,让没有被利用的能力发挥出来,让因为某些原因被埋没的能力爆发出来。培养人员的资质,让他们逐步具备从事某些专业工作和职业的必须条件,取得职业资格。提高人员素质,为人才“增氧输血”。我们的将来,“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三、教学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继续教育能不能“继续”、能不能可持续发展,宏观上有体制和运行的问题,还有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改革激发内生动力的问题。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存在共同规律,但是又各有特点。我国继续教育的教学,很多从普通教育援引。课程、教材、方法等有着比较浓厚的学历色彩,许多环节如评估、试题、测量等,处于薄弱状态。甚至普通教育已经改革、继续教育还舍不得放弃,没有突破和脱胎。建议继续教育“把改革创新作为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的不竭源泉”,深化教学改革,改进培训模式,重塑自身形象。

(一)教学目标多元化

破除单一模式,教学目标多元安排。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人才资源仅占人力资源总量的5.7%,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的5.5%左右。同时,理多工少农最少,与国际接轨的(法律、金融、工商)更少,行业、地区分布不合理。其中有些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去缓解。国家强调,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继续教育,着力造就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2006年以来,复合型高端证券人才受青睐。庞大的投资群体为风险投资、融资租赁、金融业务等人才的崛起提供巨大的市场。人才培养要注重长期效应,必须开展继续教育。地域性人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2004年二、三产业半数在东部。要注意地区发展战略的变化,关心西部地区,注意东北地区和中东部地区对继续教育的不同需要。培养短缺性人才。卫生部确定,到2010年,我国县以上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的覆盖率要达到90%,城镇60%。中国人事科学院的《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4000万人,而需求总量6000万人。第三产业中高端人才,如心理咨询、数字媒体等,缺口325万人。汽车研发缺50万人、汽车维修缺80万人,民航缺24万人,护理人才也走俏。

(二)教学活动最佳化

要以职业生涯设计和发展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重点,突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开展适时、实用、个性化教学。建议密切联系生产和科研,重点跟踪高新技术发展,注重知识结构、知识层次和地域差异对教学的需求,突出创造力开发。为此,要加强需求调查、预测和评估,把教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改变那种凭感觉和经验组织教学的做法。把基点放在对学习人员的人性化了解的方面,把握他们在知识技能上的需要(差距、欠缺、希望、兴趣)内容少而精,有用。

(三)教学保障优质化

企业家认知惰性的管理学思考 第12篇

1 企业家人力资本及其认知惰性

“人力资本”的概念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人率先提出来的,该理论一经提出,就立即被西方理论界所接受。这一理论提出,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它需要消耗稀缺资源,也就是说需要消耗资本投资。人力——包括人的知识和人的技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并非一切人力资源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只有通过一定方式的投资,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人力,人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可称其为人力资本[2]。人力资本是习得技能,因此必须对教育、培训,或更广泛的学习进行投资。根据人力资本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可以将其分成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一般人力资本。前者与后者相比,对于企业而言具有更大的意义,企业家作为市场机会的发现者以及企业战略决策的制订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在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及不可替代性方面都要远远大于一般人力资本。

观察各行业成功企业,在其核心能力之上都很明显凝结着某位甚至几位企业家的努力。提到沃尔玛就无法不让人想到它的创始人山姆·威尔顿,国内的海尔、联想、希望、科龙、红塔山等正在辉煌或曾经辉煌的企业,其成功背后也有着张瑞敏、柳传志、陈永好等企业家的身影。但是一旦市场环境发生改变,企业必须彻底改变过去的核心能力培育方向时,企业家这一最具有“能动性”的企业资源也可能成为变革的最大“绊脚石”。在企业家认知惰性方面最为著名的例子可能就是福特汽车。1908年,福特汽车因推出以“实用、廉价、坚固、方便”为特征的T型车取得了重大成功,而这一成功完全要归功于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的对市场机会的把握。20年代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开始转向舒适化、个性化、多样化,福特的竞争对手如通用开始采用多品牌、多品种的产品特色化策略,福特却还是钟情于为自己带来成功的低价化策略。公司的创新虽然一直没有停止,但是却始终是锢于原有方向的创新,离市场越来越远。1925年公司市场份额即急剧下降到25%以下。很明显,企业家的认知惰性在福特的陨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 企业家认知惰性的来源

企业家由于工作经历、思维方式不同,一般都具有特殊的认知模式,并且很容易表现出惰性倾向,究其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予以说明。

2.1 有限理性导致的有限机会选择

Simon在研究企业决策行为时就提出来,传统经济学的“经济理性”假设是不成立的,即最优化决策是基本上无法实现的,或者即使实现了,也必须付出相当大的代价[3]。当企业家在进行决策时,无法搜集到所有的可能方案,而且在对方案进行选择时也无法做到不偏不倚。于是,一方面由于企业文化、企业惯例以及以往决策的影响使得企业家所能够察觉到的市场机会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企业家在对市场机会进行抉择的时候,也不可避免会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以往的成功所带来的自信,使得企业家认知模式出现惰性特征。

2.2 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这一概念首先是由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Kahneman提出来的,它来自心理学,刻画了人对于自身福利水平的减少比增加更加敏感的倾向,即人们更为重视失去的东西而不是得到的东西[4]。对企业而言,开发新的核心能力意味着收益的不确定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而从前的核心能力投资及其收益将会受损,出于损失厌恶的动机,企业家将会偏好于选择自己较为熟悉、收益较有保障的原有核心能力培育。

2.3 对之前行为的承诺

每个企业家在做出决策之后,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合理化决策的动机,这个动机是他对决策负结果所承担责任的函数,即负结果的责任如果由企业家承担,那么他会努力地维持决策的合理性,一方面是因为他已为之付出的成本,另一方面是他将为之承担损失。另外,正确合理的决策意味着决策者能力较高,反则反之,所以决策者为了维护个人的信誉,也为形成对之前决策的承诺,继续对企业原有核心能力进行追加投资。

3 企业家认知惰性的超越

企业家的认知惰性,主要源于企业家的认知模式的短视化,一方面因以往成就而过于自满,另一方面过于追求短期现金流,而忽视长期发展潜力,因此对其克服也必须从此着手,通过危机意识的营造以及企业治理机制的完善来克服企业家的战略短视。

3.1 在企业内部营造危机意识

企业家之所以会形成认知惰性,有很大的原因在于这曾经是一种非常成功的能力模式,在核心能力带来的持续竞争优势面前,企业很容易产生一种自豪感,于是陷入过度自信的陷阱,专注于在内部对能力进行尽善尽美的改进,而忽略了外界的变化。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威尔顿在其自传中指出,“西尔斯之所以被甩下这么远,原因之一是,他们不愿意去承认长期以来沃尔马以及凯马特公司对自己构成的真正威胁。他们根本就不理会我们这两家公司,我们的成功是由他们造成的。”巴顿在《知识与创新》一书中也提到,“抵制变化,坚持维护你已经取得的成果,把那些你只是如何去做好的事情做的更好,这些都是人类的本性”[5]。因此,在高度动态市场中,企业之所以会失败,外部环境变化只是原因之一,更大的原因在于企业倾向于对变化视而不见,尤其是曾经成功的企业更是如此。或者,即便意识到变化的存在,企业也很有可能会倾向于轻视这种改变,认为自己曾经取得重大成果的核心能力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而继续坚持在老路上走下去。

因此,克服人力资本的认知惰性,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企业里的每一个人(尤其是企业家)意识到这种认知惰性存在,认识到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也存在过时的一天,会成为企业颓败的根源。企业必须在内部培养危机意识,杜绝企业员工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在原有能力上睡大觉的念头,这是克服认知惰性的首要原则。通过在企业内部营造危机感以及失败感,能够有效地激励组织内部的学习氛围,加强组织创新。Intel就是这方面的绝佳例子,虽然整整十年中公司都控制了市场,他的经理们还是按照竞争优势可能随时会消失那样来行事。企业内部危机感以及失败感的营造,能够有效地激励组织内部的学习氛围,从而加强组织创新。

3.2 完善企业治理机制

对于企业治理机制的改善必须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完善企业激励机制,将企业家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联系,另一方面完善企业家更替机制,当企业家认知惰性过强,已经阻碍了企业发展时,应对其进行更换。

3.2.1 企业激励机制完善

早期的企业理论认为,物质资本的资产专用性要远远大于人力资本,因此流动性较低,企业的控制权以及剩余索取权交到物质资本所有者手中是最佳的企业治理模式。而这种模式的后果则是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纯粹的“打工者”,凭借经营过程获取的信息优势企业内出现了形形色色有害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内部人控制”。在进行核心能力更新时也可能出现同样的情况,企业家有可能意识到核心能力已经出现过时的势头,但是如果进行战略转向,由于资产专用性以及新投资的不确定性,企业的短期现金流可能受到不利影响,而维持原有能力模式,虽然长期堪虞,但是在自己任期内还是有可能保持不错的表现,再加上对之前投资的承诺动机,企业家非常有可能选择对原有能力进行维护,而非更新。要消除这种内部人控制现象,关键的做法就是对企业激励机制进行改善,引进股权激励等手段,将“内部人”变成“所有人”,使企业的长期发展同企业家个人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从而在核心能力的培育方面,克服企业家对短期现金流的追求。

3.2.2 企业家更替机制完善

企业家认知模式的形成受到企业历史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旦形成惰性,其克服是十分困难的,当这种惰性巨大到阻碍企业发展的时候,必须对现任企业家进行更换,才能彻底根除这种核心刚性根源。因此,对于一个想要取得长期成功的企业而言,企业家更替机制的建设十分重要。目前,有许多企业都采取了由现任企业家推荐、指定继任者的做法,如我国的海尔、联想以及一些家族企业都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这样做,能否克服核心刚性是很有问题的。Prahalad及Bettis提出,随着时间推移,在企业里一起工作的高层管理人员会形成一套基于共有历史的信念以及企业“支配逻辑”[6]。因此,由现任企业家对继任者进行选择,一方面他可能选择出自己很有认同感的与己相似者,另一方面企业内的支配逻辑也会继续在继任者身上发挥作用。因此,人力资本的认知惰性会在继任者身上继续延续。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必须在企业内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继任者甄选程序,并由企业的董事会进行监督、评估。在认知惰性特别严重的情况下,从企业外部聘请继任者是一个彻底打破刚性坚冰的好办法。

摘要:企业家作为市场机会的发现者以及企业战略决策的制订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当企业外部环境发生改变时,企业家往往会形成认知惰性,局限于过去的成功经验而不思创新,从而为企业带来衰亡。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家认知惰性的袁现及来源,在此基础上给出可能的克服途径。

关键词:企业家,人力资本,认知惰性

参考文献

[1]BARTON D L.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 ment Journal,1992,13:111-127.

[2]舒尔茨.人力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9—14.

[3]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有限理性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45—62.

[4]THALER R H,TVERSKY A,KAHNEMAN D,et al.The effect of myopia and loss aversion on risk taking:an experi- mental tes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May97,112: 647—662.

[5]巴顿.知识与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38—52.

上一篇:玉米种子贮藏方法下一篇:分布式视频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