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发展范文

2024-07-05

高校学科发展范文(精选12篇)

高校学科发展 第1篇

一、高校基础学科科研发展的重要作用

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社会基本发展规律, 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知识[1], 虽然不能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却是应用学科科研发展的基础和后盾, 并从根本上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因此, 缺乏雄厚的基础学科科研实力作为支撑, 不仅会制约应用学科的科研发展, 长此以往, 整个学校的科研进程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 基础学科的科研发展对高校教学质量亦有促进作用[2]。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 基础课教学更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基础课教师从事科研, 有助于培养其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也有助于发现新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 而教师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又会通过言传或身教有形无形地影响学生。现代大学生已不满足于按教科书或讲稿教学的传统模式, 他们希望在课堂上听到新知识、新理论, 了解科研的新成果、新发展, 如果教师能够在基础课教学中引入该学科自己或他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 不仅可以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更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二、制约高校基础学科科研发展的主要因素

1. 教学任务繁重。

基础学科承担了全校数学、物理、英语等公共课的教学任务, 加之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致使基础学科教师的教学任务日趋繁重, 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等教学环节占用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 并且一个合格的教师还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修养, 因此许多教师无暇顾及科学研究。

2. 项目申请困难。

除了教学任务繁重, 项目申请困难也是制约基础学科科研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目前的科研管理体制下, 高院科研项目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3], 一是纵向研究课题, 即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项目, 一般多为基础科学和经济建设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它的解决对于科学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横向研究课题, 多为单位与单位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设立的科研项目, 一般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应用问题, 横向课题不太强调理论上的贡献, 而重视所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否切合实际, 是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体至基础学科, 其侧重于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和社会效益不如应用学科快速明显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横向课题申请, 因此基础学科的项目来源主要依赖于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等纵向研究课题, 项目来源较单一, 申请竞争也较大。

3. 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

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 但是在传统教师管理模式下, 只要教师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也能评选先进和优秀, 而且教学工作还可以带来不菲的课时收入, 因此, 许多教师不愿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科研上, “重教轻研”的现象由此产生。另外, 一些青年教师科研经验不足、科研能力较弱, 如果学校和学院缺乏科学的指导和管理, 将会导致青年教师想作科研却无从下手, 从而挫伤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三、推动高校基础学科科研发展的主要措施

1. 改革教师管理制度。

高校科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 拥有一支科研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升基础学科科研水平的关键[4]。针对基础学科教学任务繁重的特点, 必须改革现有教师管理模式, 以缓解教学压力、促进科研发展。首先, 充分发挥教师专长, 安排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少代课或不代课, 保证其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其次, 在津贴计算、职称评定时向专门从事科研的教师适当倾斜, 既补偿了科研教师缺少的课时收入, 又能激励教师的科研热情;第三, 为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 应鼓励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教师成立科研团队, 以增强整体科研团队实力, 同时培养团队其他教师的科研能力。

2. 加强融资渠道建设。

加强融资渠道建设可以有效推动高校基础学科科研发展[5],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基础学科科研管理者要积极拓宽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 尽可能满足科研人员对经费的需求。首先, 鼓励基础学科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 争取更多的纵向科研经费支持;其次, 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 争取外部捐资和横向科研项目;再次, 加强与其他院系的联系, 积极承担各类子项目, 在学校内部争取科研支持。

3. 实施科研激励机制。

为促进基础学科科研发展, 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及科研效率, 科研管理工作者应根据教师对利益追求的层次和内容的不同, 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首先, 激励应因人因时而异。不同层次、不同时期的教师有着不同的需求, 例如青年教师活跃勤奋、工作热情高, 但在生活上刚刚自立, 经济上的需求占据其主要地位, 因而在实施激励时应多给予经济上的补贴;而对于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教师, 其学识水平、研究能力、教学能力相对较高, 进一步扩大学术影响、带领学科建设与发展是他们的需求重点, 因此应着重让他们做科学研究, 并鼓励他们积极申请重大、重要科研项目[6]。其次, 激励应采取多种措施。除物质奖励外, 对于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 院系还可以利用非经济报酬使其更具有受重视感和满足感, 例如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高层次的培训、参与院系决策机会等。

参考文献

[1]张东娇, 杨韬.对我国基础科学政策的思考——谈基础研究的战略重要性[J].黑龙江史志, 2009, 213 (20) :9.

[2]赵雄燕, 肖继君, 马劲松, 孙占英.论高校科研对教学的提升作用[J].河北化工, 2010, 33 (12) :76.

[3]孙政荣.教学型高校科研可持续发展措施的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3) :55.

[4]张年国.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8) .

[5]周斌.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现状及其改进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 2009, 20 (6) :47.

高校学科发展 第2篇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龙头,是事关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事业。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农林高校的学科建设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鲜见有见地的研究。农林高校对此也没有充分的认识,更没有有效地应对举措。因此,直面这些问题,并提出有效地应对措施,显得非常必要。

一、主要现状特征

1.学科门类呈现多学科发展态势。在全国38所普通本科层次独立设置的农林院校中,覆盖学科门类一般达到7个以上,其中1所高校覆盖了10个学科门类,11所高校覆盖7个学科门类,11所高校覆盖8个学科门类,11所高校覆盖9个学科门类,另外有4所院校覆盖了6个学科门类。从专业设置层面看,农林院校平均设置专业数为51个。设置专业数最多的是华南农业大学,设置专业82个;设置专业数最少是北京农学院,设置专业22个。高等农林院校实际上已经呈现出多学科发展的态势,覆盖的学科均超过国家公布的11种学科门类的一半以上,非农学科专业的数量超过学校总专业数的50%。

2.优势与特色学科集中分布于农林类。农林高校与其他类型高校的最大区别在于其独具行业特色的学科与专业,这是别的高校所无法取代的。农林高校在多学科综合化发展的过程中,其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依然具有鲜明的农林学科特色,基础厚、实力强的学科大多集中分布于农林类。从全国重点学科评审结果看,7所农林院校获得了16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有这些学科除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外均分布在农学领域,而且这两个学科在早期的专业目录中也隶属于农林科范围。再从38所独立设置的农林院校一级学科博士点设置看,基本集中在农、理、工和管理学领域,但理学和管理学通常只有一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即生物学和农林经济管理的近农专业,工学也是农业工程或农业机械的涉农专业。

3.非农学科数量发展快。我国高校从开始扩招后,农林高校的新办学科专业数量也大为增加,同时由于农林专业实行优惠政策,比其他学科专业学费低很多,这就从经济上驱使农林院校开办相当数量的非农学类专业。在此背景下,很多农林院校选择开办一些不需要太多实验教学环节的专业,这些新办专业大多集中在非农学类的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领域,这些专业的历史短,学术积淀少,难以在短期内形成竞争力强的学科群体。

4.师资队伍质量不高。虽然我国农林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在“十五”期间有了较大发展,但师资队伍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高水平的中青年学术大师和顶尖学科带头人不多;学科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某些学科后继乏人,人才断层现象比较突出。

5.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学科资源、经费投入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严密的、操作性强的体系,过分依赖校领导的主观随意性;学科建设水平与建设效益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分类评价的机制;学校、学院、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任务和职责不够明晰;学校缺乏具有前瞻性的学科建设宏观规划,学科建设管理运行机制亟需进一步优化完善。

6.标志性成果不多。农林高校具有重要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不多,不能充分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科学研究缺乏学校宏观层面的组织,跨学院、跨学科的科研组织力度不够。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有限。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力度较弱,学科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路径选择

有学者研究了学科建设的12个影响因素,认为学科带头人、科研项目、经费、学术梯队和政策对学科建设的影响力最大;研究生教育、用房设备仪器、学科组织管理、本科教育和科技成果转化,是学科建设影响因素中的较重要因素;学科性经营和科研劳动力对学科建设的影响力一般,是学科建设影响因素中的次要因素。根据该研究和其他研究成果,特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重点突破。农林高校学科建设首先要确定的问题是:应该建设怎样的学科?理想的做法是建设所有的`学科或者建设一个学科的所有方面,前提是我们拥有较多的资源,但是,资源是有限的。在面对“学科建设的理想需求”与“学科建设的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时,基本的方法就是“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而选择的基本准则是“比较优势”。农林高校的比较优势还是在农业及相关科学、地域特点、人才与团队等方面。因此,必须坚持行业特色学科优先发展、重点突破原则,进一步凝练优势和特色。一方面巩固与发展传统优势学科,促进传统学科的拓展、改造和升级,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努力将其做大做强,占领学科前沿,引领学术发展方向,形成具有绝对排他性和不可撼动的优势。另一方面瞄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根据本身的“比较优势”重点发展一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旅游等,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拓宽学科建设思路,争取新的突破。

2.打造高素质的学科人才队伍。大学的关键、学科建设的关键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离开人才谈学科建设是痴人说梦、竹篮打水,重要的是要根据不同的人满足其不同的需求。学校的领导者,应该了解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同时非常灵活地去考虑构建一个怎样的发展性支持环境。第一,重视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管理与学科梯队建设。根据经济学著名的帕累托定律,即80/20定律,可以认为一所学校的学术实力,主要是由20%左右的优秀教师创造的。在学科建设中,重视学科带头人培养和管理是如何发挥好这20%优秀人才作用的重要课题。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应该是其所从事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应该是优秀的管理人才,能够集中有关的资源,用人所长,引领本学科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对于培养对象,要给予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与自由发挥的空间。一个好的学科人才梯队,学科带头人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学术梯队中“80%”的其他人才也是必须加以重视的,要不然就会后继无人。当前要注意克服只重视20%左右“拔尖”学术人才的激励,而忽视80%左右广大教师激励的极端倾向。第二,吸引优秀人才。创造条件吸引优秀的学术人才来校工作。这些条件包括工作条件、能够获得竞争性的研究经费、合理的教学科研工作量、有效地管理支持等等。也可以采用“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用人思路,创新用人机制,不一定非要把人才引进学校来工作,但在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发表重要成果等方面,可采取互相联合的方法,借船出海,增强竞争力,促进学术积累和学科发展。

3.积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学科管理体制。成立校学科建设委员会,加强学科建设整体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保证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理顺相关职能部处的关系,明确管理主体,避免多头管理。完善人才竞争和流动机制,为组建创新团队、加强跨学科联合攻关提供制度保障。积极探索“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人才组织模式,落实和完善创新团队支持措施,在资源配置、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方面给予不同于常规的一些特殊政策。实行优胜劣汰的学科建设制度,进行动态管理。设立学科建设基金,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改善学科建设条件,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起步扶持以及重点学科、重点平台的申报支持和奖励等各项学科建设工作。经费投入的思路由以前的平台建设为主转向项目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主。加强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的科学论证,通过与项目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负责人的责、权、利。实行“绩效预算、滚动投入”的经费分配和管理方式,实行学科建设经费“二次分配”。将学科建设经费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基本经费根据学科建设目标初次分配;另一部分根据学科建设绩效再次分配,按学科取得的各类成果进行量化来确定第二次经费投入。强化竞争,激励多出成果、出大成果,提高建设绩效。创新学科建设的运行机制。以系为主体,构建纵向一体化团队,稳定师资力量,支撑教学工作;以研究中心(所)为纽带,构建横向一体化的开放式研究团队,突出研究优势,开展重大项目与科研攻关。学院作为行政组织,应成为学院学科建设规划、协调与服务的组织机构。各研究中心(所、重点实验室)是学科建设的操作主体,它的职能是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开展专业化、连续性的协同攻关,以形成系列化、集成化的标志性成果。在研究中心(所、重点实验室)落实和完善学科首席专家负责制,明确首席专家的责、权、利。运作机制是学校考核学院,学院考核学科(中心),学科考核项目,项目考核成果,成果责任到首席专家及其团队人员。建立学校、学院、研究中心、项目组四级问责制度,并从不同角度对不同层面进行考核。学校:总体学科规划及其实施效果、学科优势与特色的形成效果、资源保障及其合理性、使用人才的适宜性。学院:学科规划与建设成效、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平台的组织建设与制度保障。研究中心:团队建设、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绩效。项目组:成果的数量、水平、特色、连续性、潜力。由学术委员会与教授委员会问责校长、校长问责院长(处长)、院长问责中心主任、中心主任问责项目组长、项目组长问责成员。建立与问责制相一致的奖惩制度。

4.抓科研、促成果、重转化。一个学科的核心竞争能力,最终还是学科的科研实力,没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就不可能在学科建设上取得新的发展,因此,要以科研项目带动和促进学科发展。以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项目首席专家的作用,汇聚学术队伍,整合资源,组织联合攻关,力争在解决重大学术及理论问题上有明显突破,发表有重大影响的学术论文和着作。以技术创新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大力开展应用研究。积极开展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培育和产生更多的高新科技产品等“物化”的科技成果。积极与相关产业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建设若干个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转移中心,加速成果产业化的进程,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同时,还要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科研奖励标准,对高层次科研成果实施大奖,重奖大项目、大成果获得者。

高校学科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当代音乐 发展 高校 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203-01

教育让21世纪变得更加美好,让中国每一位学子受教是教师心中的愿望与职责,音乐课程是教育事业的一部分,而音乐教育也随着21世纪的发展进行了改良与翻新,这就意味着高校中选择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自身的素质涵养与内在品质,也会关系到学生的就业[2],换一角度讲,当代音乐学科的发展与教师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一、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近况

(一)高校设立课程的不当

21世纪的发展虽已与时俱进,但在教学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对于音乐教学方面来讲,当今的高校音乐教学依旧保留着传统模式教学,即“一对一”教学,而且比较“封闭式”,随着各大音乐高校的连续招生,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与当代音乐发展进程相吻合了,传统教学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给学生一种“枯燥无味”[3]的感觉,这会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和质量,所以高校教师应该对此进行标准合理化的改变与调整,以便提升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二)音乐教材老化

教育即让教师通过书本教材对学生进行教学,而音乐教材讲述的是音乐的理论知识,教材的内容是否标准对学生是否能理解知识是有重要意义的,过去的音乐教材多数选用师范类或者音乐院校的教材,而现在,高校在选用教材方面必须进行合理化的改良,这需要一个流程,其中必定会关联到教材费用问题,现在大部分高校的教学配置比较过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在学习音乐的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三)教师自身水平缺乏

首先,教师在学校是一个重要角色,他扮演着引导者的身份,而对于当代高校音乐教师的现状来讲,还存在很多教师欠缺教学水平与专业能力,21世纪的音乐教师比较年轻化,在此基础上,教师更容易与学生成为朋友,进而导致学生不尊重教师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其次,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教材按部就班的讲解,并没有改善和创新教学内容,进而导致学生无法掌握音乐知识。

(四)教学方式需改善

现在的教师大多利用传统音乐教学教导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很难会将知识进行“消化”,这就会造成一些学生因为对音乐学科不感兴趣而荒废此学科,所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改变教学方法,例如在音乐课堂上,教师提前将从低到高的音符都画在卡片正面上,并在反面设立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欲望,利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也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

二、如何改善音乐教学发展

(一)教学形式需多样化

第一,教师需要改进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可以一如既往的依照传统音乐教学对学生“一对一”教学,应该创造新颖的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工作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使学生积极的学习音乐。例如,高校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利用高新设备进行教学,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入欢快的音乐或者是简单的视频,还可以做一些音乐游戏,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对其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风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可以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

(二)扩大教师队伍

首先,高校应该提升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涵养,可以按期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培养,并将一些资历略浅,在教学方面经验较少的教师进行职位调动;其次,各大高校还可以将整体素质能力较强的教师送到国外进行学习,或者定期开展一系列活动,内容就是让各大高校的音乐教师进行交流,以此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综合能力。教师的天职就是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有一定的收获,他是教育的启蒙者,为了培养出人才,高校首要任务就是将教师的队伍壮大。

三、结束语

音乐能使人们心胸豁达,也可以使人们每天笑逐颜开,生活在音乐中的艺术家们因为音乐充满魅力,而音乐也在各行各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中国的教育界,音乐教育的起点比较低,因此在21世纪我国高校音乐教育需要全方面的改善,在音乐教学教材、设备、风格等方面必须有所提高,要知道一个学校发展的好与坏,远远离不开教师的教导,学校只有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才能建设出一个“人才辈出”的学校,才能加快21世纪教育事业的发展,才可以将高校音乐传承并且培养出优秀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园.浅谈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与当代音乐学科发展[J].音乐时空,2013(10):134-134,110.

[2]王向辉.关于当代音乐学科的发展与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探析[J].戏剧之家,2015(4):199-199.

高校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发展探究 第4篇

1 高校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发展过程中面临困境

1.1 公认的、合理的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 我国高校尚未建立一个公认的、合理的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 对此, 笔者总结如下。

1.1.1 对西方管理理论过度应用

在我国, 大部分管理学的相关研究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对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够重视, 对于西方的管理思想会不自觉地产生崇拜的心理, 然而却很少继承、发扬我国的优秀管理思想与理论。高校体育管理学的相关研究也是如此, 对西方的管理理论过度应用, 而对我国传统的优秀管理思想总是忽略, 不能使之得到传播与发扬, 东西方在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自然而然地使得其在管理问题上存在不同。

1.1.2 体育理论需要同管理理论更深入融合

由20世纪80年代至今, 高校体育管理学的主要框架分成两大板块, 分别是体育管理的基础理论部分与体育业务管理的理论部分。从体育管理学的内容上来看, 基础理论部分大约占其总字数的40.9%, 而体育业务管理部分占其总字数的59.1%。由上面的数据可以得出, 体育理论占有较高的内容比例, 除此之外, 体育理论与管理理论之间并没有明确界限, 而这一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改善。

1.1.3 高校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中各种业务不明确的管理性质使其不能深入发展

通常来讲, 在对体育业务管理内容进行划分的过程中, 主要是依据传统的模式。对于管理学而言, 其发展过程是动态的, 而管理思想则一直处在不断变化更新中, 所以, 应该对其性质进行明确, 将各种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弄清楚, 对高校体育管理学科体系中的各种业务管理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

1.2 高校体育管理学的课程设置比较落后、单一、重复且实践性差

自1985年开始, 我国高校逐渐开始设立体育管理学学科, 经过30多年的不断改进、发展,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 伴随市场经济与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 高校体育管理学的内容也相对地进行了调整, 进而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体育管理人才。同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高校体育管理学的发展相对落后, 更新的速度和开发的质量并不理想, 不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除了上述情况, 我国高校的体育管理学科还存在课程设置衔接不紧密、重复等问题。我国高校最早设立的是体育管理学的本科专业, 当本科课程得到完善以后, 又逐渐高层次发展, 设立了体育管理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专业。尽管如此, 体育管理学的本科、硕士与博士学位在课程设置上不可避免地出现衔接不紧密、重复的情况。同时, 这3个层次的课程设置没有较强的针对性与专业性, 导致高校体育管理学的培养课程流畅性不够。此外, 在高校体育管理学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划分足够的实践课程比例, 并且不对学生的实践课程进行考核, 使得学生的实践性较差。

综上所述, 高校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难题, 为了能够规范高校体育管理学学科的良性发展, 探索出解决这些难题的有效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2 高校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发展的有效策略

现阶段,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在这一关键阶段, 作为体育工作者, 应该加强对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的相关研究, 针对高校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探究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 为高校体育管理学的更好发展做出贡献。

2.1 完善、拓展高校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

在对国外先进体育管理理念进行借鉴的同时, 还要继承我国古代的优秀管理思想, 建立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高校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除此之外, 还需要加强研究管理理论与体育理论的相关性, 使两者更好地融合。高校在设置体育管理学课程时应该适量减少基础理论内容的比例, 将其基本原理和职能逐渐向体育事业管理中融入。此外, 还应该将其做出教育学与管理学的划分, 两者互相融会贯通, 使其实践应用性得到加强。

2.2 促进高校体育管理学的课程设置细化、多样、系统地发展

对高校体育管理学课程而言, 在其课程设置时应该坚持多样化的原则, 以便于学生更好地选择, 拓宽我国体育管理学人才的思路, 与时俱进。此外, 伴随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 在体育事业发展的背景下, 体育管理学课程也应该逐渐细化, 真实化的实践指导能够促使学生对日后竞争激烈的职场工作更好地适应。

可以将高校体育管理学本科阶段的选修课程设置成为硕士阶段的必修课程, 在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简的同时, 还要使其深度得到拓展, 对课程重复的比例进行控制, 使博士阶段的课程得以虚化, 进而促进主体科研能力的提高, 使博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深层次的提升。

3 结语

体育管理学是一门兴起不久的新学科, 在长达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受到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 其学科体系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 即: (1) 由于对西方管理理论过度应用, 体育理论同管理理论深入融合程度不够, 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中各种业务存在不明确的管理性质等原因, 使得我国高校尚未建立一个公认的、合理的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 (2) 课程设置比较落后、单一、重复且实践性差。只有有效地解决这些难题, 才能够使高校体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得到良好发展。对此笔者的建议是: (1) 完善、拓展高校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 (2) 促进高校体育管理学的课程设置细化、多样、系统地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体育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体育管理学是在我国高校新兴的一门学科, 它的兴起使得体育事业呈现出产业化与商业化的发展态势。然而, 在体育市场与体育产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 传统的管理学已经不能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体育管理人才,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体育事业, 对体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该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 针对高校体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发展问题进行探究, 分析了现阶段高校体育管理学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并对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进行探索, 提出个人的建议, 旨在探究高校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同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为日后相关研究的开展及体育管理学科的更好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发展

参考文献

[1]郇昌店, 孙国方, 李长勇.中国体育管理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28 (4) :70-72.

[2]王洪珅, 韩玉姬.我国体育管理学科教材建设的现状与改进思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35 (8) :17-20.

[3]郝海亭.我国体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现状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 2009, 28 (4) :12-14.

[4]王学实.我国体育管理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45 (6) :92-95, 100.

[5]白利丹, 唐刚.拓展我国高校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 2014 (7) :40.

高校学科发展 第5篇

高校学科建设论文: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姚春梅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困境主要表现是:学科建设基础薄弱,学科意识淡薄;学科建设存在观念之争与结构之困;学科队伍不强,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短板;缺乏政策与经费支持,学科建设被边缘化。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出路是:明确学科定位与价值取向,着力化解观念之争与结构之困;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着力化解创新短板与低水平循环之困;积极争取政策与外部环境支持,着力化解学科边缘化困境。

关键词: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12-0087-02

教学型地方高校大多是上世纪末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在原有专科基础上升格的本科院校。这类学校由于本科办学时间短、学科建设起步晚,特别是在极为有限的学科队伍和基础条件双重制约下,学科建设与生存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与挑战。加之缺乏有效的政策与经费扶持,学科建设深陷困境,举步维艰。如何应对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借外援,练内功,破解学科建设之困,促进特色化办学,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教学型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转型期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困境

1.困境何在――学科建设困境现状

(1)学科建设基础薄弱,学科意识淡薄。一般说来,教学型地方高校普遍重视教学投入,而忽视科研投入,这使得教学资源结构失衡,科研平台建设苍白无力,学科建设基础薄弱。与此同时,校园学术氛围不浓,学科意识淡薄,加之规模扩张所致办学经费不足、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更难以保障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与教师科研精力投入,学科建设始终难以突破低水平循环的怪圈。

(2)学科建设存在观念之争与结构之困。所谓观念之争,是指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理念不清晰,一谈到学科建设,好像就是为了争取博士点、硕士点和重点学科;一谈到学科建设,似乎只是研究生教育的事情,甚至认为会冲击本科教学。学科定位盲目攀高求全,存在着是向名校看齐还是面向地方之争。而所谓结构之困,是指办学与学科发展中存在着“大一统”的趋同性竞争现象,缺乏个性与特色,尚未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3)学科队伍不强,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短板。教学型地方高校最为明显的现象是:教学人员多,学科带头人少;单兵作战多,团队合作少;低水平重复多,高层次成果少;随机选题多,集中研究少。这使得学科资源没有优化配置与利用,学科方向不集中,学科团队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上不能顶天下不能立地,很难形成高水平学术成果。

(4)缺乏政策与经费支持,学科建设被边缘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一直实行的是由政府主导的重点建设制度,其结果必然使高等教育的各种建设资源向国家有意扶植和支持的部分重点高校大量倾斜。各省因袭国家重点建设制度,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建设基本上也不会在教学型地方高校安家落户。如此一来,由于既无品牌优势又缺乏雄厚实力,在规模扩张后的新一轮激烈竞争中只能位属“第三世界”的教学型地方高校,在重点建设机制中得不到政策与经费支持,这类高校及其学科建设被边缘化了。

2.学科困境原因分析

(1)转型发展中,资源短缺,矛盾凸显。教学型地方高校大多经历了“三段式”发展。即专科到本科的层次提升,从千人高校到万人大学的规模扩张,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发展。不管是哪个阶段发展,教学型地方高校都付出了巨大代价甚至背负起沉重的债务:为实现专升本,他们集中各种资源加强建设以满足本科教学评价的要求;为适应规模发展,他们大兴土木以缓解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为实现内涵发展,他们再次面临高成本引进高层次人才,以满足学科队伍建设的需要。在现行投入机制约束下,原本不足的办学资源因客观外在压力和竞争,更显不足,直接影响了学校特别是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

(2)政府主导下的重点建设制度,成为高校分层与博弈的焦点。进入“211”、“985”工程就意味着获得巨额的政府投资,这些资金对任何一所高校的发展来说,都是难得的稀缺资源。与此同时,重点学科不仅获得了政府大量的经费投入,更获得了巨大的人才吸纳能力。总体实力强大的综合性研究大学在资源配置上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使政府投资不断流入,社会资源也遵循“锦上添花”的流动方式,这种“马太效应”使教学型地方高校无缘进入资助与扶持行列;使综合性研究大学学科建设呈良性循环,吸引着众多院校由单科变多科、由多科向综合发展,引发了我国高等学校整体性升格热与趋同发展倾向,引发了学科建设的攀高求全发展之风。

(3)教学型地方高校因区域发展要求提高,结构矛盾尖锐。一方面,面对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专业设置急剧膨胀而带来的资源短缺的现实;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办学水平实力准备不足、尤其是学科建设水平不高与日益多元的区域经济社会人才需求难以适应的窘境。这种微妙的“两难”境地,无疑是许多教学型地方高校的真实写照。教学型地方高校以教学为主,疲于应对教学,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及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中,学科建设结构性矛盾明显显现,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科研平台缺乏,教师创新能力不强。能否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调整自身学科发展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将直接影响这类高校的办学实力、持续发展甚至生存状态。

二、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出路

1.项层设计――学科建设发展策略

(1)在学科建设项目上求精,不唯大。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资源配置,适时调整把握学科发展方向,追求建设学科精品,打造学科品牌,以质量取胜,防止盲目求大。

(2)在学科结构布局上求优,不唯全。扬优扶重,顺势而为,准确捕捉学科发展机遇。不追求学科门类齐全,力争做单项冠军,而不追求全能冠军。

(3)在学科发展方向选择上求实,不唯新。突出学科建设重点,注重另辟蹊径,在学习他校成功经验的同时,加强消化、吸收、内化,务求通过创新形成突破,努力形成学科优势与特色。

2.解困之举――学科建设发展出路

(1)明确学科定位与价值取向,着力化解观念之争与结构之困。教学型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从认识上,就是要服从和服务于“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当发展研究生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定位。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础,以增强学科发展实力为核心,主动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内涵提升遏制边缘化发展。从操作层面上,就是要实现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着力培育学科特色,使之成为“立足之根”和“竞争之本”。

由此,在考虑学科建设的定位与目标时,尤其要注重转变观念,尽快实现从政府导向型向社会需求导向型转变。从自身特点以及人才培养定位出发,结合区域需求来确定社会服务的功能取向,以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参与开放的高等教育需求市场的竞争,以避免因目标趋同导致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要在充分预见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立足本校优势专业、学科的前沿和交叉地带,通过创新与融合培育专业和学科特色,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和多元的受教育机会,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量的需求和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

(2)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着力化解创新短板与低水平循环之困。教学型地方高校学科发展底子簿、资源少、实力弱,要在强手如云的高等教育格局中,突破低水平循环,占据一席之地,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巧妙”设计发展路径,“巧”可以“四两拨千斤”,“妙”则可以“曲径通幽”。

将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与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结合起来,巧妙设计发展模式,促进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及产学研服务协同发展。学科建没起步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总跟在别人后面走,没有自身的特点。作为教学型地方高校,要实现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就必须走自己的`路。将学科链与产业链相结合,将学科专业实验室与产学研创新平台建设相结合,坚持走学科专业建设与产学研服务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形成互为促进的良性机制。

将高水平的学科发展特色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结合起来,巧妙设计发展方式,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合纵连横,扩大学科发展的社会基础。突出应用研究,练好内功,强调学科建设对地区主导产业的支持与促进作用;组建战略联盟,围绕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组织力量联合攻关;通过学科组织活动、产学研服务强化教师知识储备与科技创新能力,并使优势学科的研究方向更紧密地结合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培育精品成果,形成竞争优势与特色。

将高水平学科建设任务与争取外援结合起来,积极争取著名高校强势学科“强扶弱”对口支援与扶持,借助外力发展壮大自身学科。坚持与国内一流大学及高水平科研院所“联姻”,选拔优秀的尖子人才通过参与高级别科研项目,在参与、协作中学习,在联合、开发中成长。采用“引智”策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外聘高水平学术专家来校主持和指导学科建设,在一个较高起点上建设优势学科,以带动学术队伍成长,促进学科快速发展,并不断扩大优势学科覆盖面,形成特色学科群。

(3)积极争取政策与外部环境支持,着力化解学科边缘化困境。将高起点学科建设目标与低层次办学定位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政策.促进学科发展。当前,国家主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通过政策性扶持,促进高等学校分层分类发展。教学型地方高校应积极争取“省部共建”、“中央财政支持”等保护性政策与资助项目,大力发展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培养适应需要的面向基层的各类应用型技术人才。

高校学科发展 第6篇

摘 要:本文从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入手,对于高校地理专业教育提出了建议。并应对时代的发展,对地理专业教材建设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地理学科;高校;专业教育

一、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现状

1.我国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高校地理教育基本上是沿用欧美的教育模式,学生没划分明确的专业,以综合性发展为主,开设课程丰富,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发展专长。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按照前苏联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区域地理各自发展,打破了统一地理学的框架,本科生按照专业划分进行培养,加强了数理化基础的培养,增加社会实践机会。

自1998年开始,我国高校地理类专业招生按照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个专业进行招生。2012年又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细化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

2.我国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高校地理专业规模持续增长。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地理专业的学生人数迅速增长。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130余所高校开始地理科学专业,160余所高校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地理专业课程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各高校皆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部分组织。其中,专业基础课通常采用7+X的形式,即地理科学类专业均开设7门基础课(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再根据不同专业开设X门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课。

3.我国高校地理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学科基础有所削弱。应用方向研究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淡化。过多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忽视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

课程体系需要更新。目前,我国地理学课程体系大致落后欧美发达国家20年,对当前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科学前沿、当前国际地理学主要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的成果反映不足。同时,我国地理学课程体系重视应用,忽视基础理论。

教学内容需要更新。地理学思想、方法和认识不断推陈出新,但由于高校地理学科教师重视科研,对教学的投入不足,使目前的地理教学内容更新不足,在以科研论文发表数量为导向的职称评定背景下,高校教师对教材建设的热情明显不足,很多教材还是10年或15年前成形的,教材更新严重滞后。

二、对于高校地理专业教育的建议

1.拓宽基础知识,注重能力培养。高校地理学本科教育要实行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专门特长的综合人才。使学生在加强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特长。

2.改进课程体系结构。我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借鉴吸收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教育传统,对通识教育重视不够。在地理学专业课方面表现为课程内容陈旧,概論、导论形式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大,而有一定专题性、交叉性的课程较少。

3.转变课程实施方式。现在高校地理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是以授课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承,知识的积累和形象的记忆学习,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4.积极应用最新的教学模式和技术。进入21世纪后,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已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和教材建设方面进行了创新。

三、应对时代的发展,地理专业教材的建设

作为承载学科知识传播、促进学科发展、体现学科教学内容和要求的载体——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内地理类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①重理论、轻应用,教材理论性强,但应用案例少,使学生在学习中兴趣度不高,接受度不强;②内容体系更新速度慢,很多教材自出版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但尚未推出新版本,亦或是推出的新版本,更新力度弱,反映学科进展情况的信息较少;③辅助教/学资源建设严重滞后。

教材建设必须全面反映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充分体现优秀教学成果和最新科研成果;注重体系完整性,并逐步向立体化和数字化教材转型,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及相应技术手段升级的发展趋势;注重参考国外经典教材的编写及辅助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因此,地理专业教材建设应遵循以下几点

1.嵌入案例或应用实例。根据地理学科偏理论、多现象,实际应用中规划在不改变现有教学体系的前提下,将对应知识点或问题的案例或应用实例引入教材。案例来源于实践,并根据教学需求进行改编,还应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其系统性和真实性。案例描述后,应结合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解答,并在教材中的相应位置列出或利用二维码等新技术链接网络数字资源,以提高学生拓展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同时,对应部分知识点设置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培养其创新能力。案例应根据需要安排在章节中的合适位置。

2.精选内文配图。为适应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其学习效率,教材编写应从单纯的“文字叙述”向“图文并茂”转变。教材插图尽量选择能够贴合知识点叙述的,使相关知识的呈现更直观,以便学生理解和吸收,增强可读性。

3.完善章后习题设计。针对重要知识点,每章后均提供选择题、简答题和拓展思考题,对于需要设计总体方案的,应提供方案设计要点和基本要求,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供技能。

4.数字化辅助教/学资源建设。本系列教材配套建设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材中的案例解析、教材试题库、推荐参考阅读网站、相关应用软件使用介绍等。对于部分重点难点知识,提供对应教学短视频,结合MOOC技术,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

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育人之本,人才是强国之本,国家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作为一名普通的地理学科编辑,有责任、有义务为地理学的发展建言献策,以上就是我对地理学专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1] 蔡运龙. 我国高校地理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 中国大学教育. 2010(10).

[2] 吴德华,杨冰,龙岳红,张习科,汤淼.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24) .

高校学科发展 第7篇

学科是高校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基本构建单元和基层机构。一所高校的学科结构状况如何,怎样正确评价学科间的科学关系,正视并解决学科发展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做好高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的学科或专业属性分布直接对应于高校的科研分布体系,其产出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描述高校的科研活动方向,反映不同学科文献产出能力的大小。本文基于《2009年JCR期刊分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SCIE检索系统收录东华大学2004—2008年(以下简称5年)的科技论文为统计源,在分析和比较东华大学各学科论文产出能力的基础上,探讨该校科研发展水平、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同时基于CSCD收录东华大学5年发文情况,对比该校国际相对优势学科领域与国内相对优势学科领域的变化。论文分析结果对于评价高校学科与科研发展,调整并优化学科建设规划具有借鉴作用[1]。

1 分区法遴选SCIE期刊的产生及意义

SCI作为论文与引文分析的重要手段,被国内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所重视,不少单位把它作为科研业绩考核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SCIE收录的科学论文涉及到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由于各学科属性与发展特点各异,以及数据库统计源的学科结构存在巨大差别,使得不同学科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分布存在不均衡性,很难进行学科间的比较和评价[2]。为了更科学地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更合理地考核科研人员的工作业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按年度和学科对SCIE期刊进行4个等级的分区,将6000余种期刊分为13大类:地学、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化学、物理、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生物、数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在每一类期刊中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投稿难度和影响力,分为1~4区:一区是各领域的顶级期刊,在同一学科中排名前5%,二区是高水平期刊,三区次之,四区则更普通。一区和二区的一小部分杂志被列为顶尖学术期刊(Top Journal)。一般而言,分区位置越高,期刊的影响力越大,命中率也相对较低。这种区分为SCIE期刊提供了一个较合理的评价标准,使得对某一刊物水平高低的认定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定义上。当然,期刊分区高,并不意味着其刊载的所有论文质量就一定高,但从统计结果来看,期刊论文总体质量与其刊载的单篇论文质量基本呈线性关系。所以不论什么领域,只要论文发表的刊物在同一分区,就可以认为这些论文的水平是相当的[3]。JCR期刊分区标准的研制与开发,对于评价论文在某领域的实际影响力更科学,也有利于鼓励科技工作者向各学科的高级区域投稿,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研机构与高校学术质量的提升。

2 东华大学各学科论文产出分析

基于SCIE数据库,以地址(单位)为检索途径,检出东华大学5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检索时间:2009-06-30)。从论文发表期刊所属学科,各学科发文期刊所处分区等方面分析5年东华大学各学科论文产出能力。

2.1 5年SCIE收录东华大学论文整体分区情况

图1(a)为5年SCIE收录东华大学论文分区情况。由图1可知,5年间,东华大学的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长,年均增长率为44.0%,5年论文总数达1767篇。其中,在Top Journal共计发表论文157篇,占全部SCIE论文总数的8.9%;第一、二区共计发表论文309篇,占全部论文总数的17.5%;其余大量论文集中在三、四区,影响因子偏低。此外,各区的发文情况都有大幅增长,但各自的增长幅度存在差异:一区发文年均增长45.5%,二区发文年均增幅120.8%,三区为54.2%,四区为32.1%。即一区发文增速略高于论文总数年均增幅,二区发文的年均增长率接近论文总量增速的三倍,而四区发文增幅明显放缓。如图1(b)所示:各区的发文比例从2004年一区的5.8%、二区6.3%、三区24.7%、四区63.2%发展到2008年的一区5.9%、二区13.4%、三区28.4%、四区52.3%,即5年间,四区的发文比例降低10个百分点,而一、二、三区的发文比例逐年升高。由于分区遴选法选择的一、二区期刊,无论在评价指标还是学术质量上都具有较高水平,所以发表在一、二区的论文,可以被认为是高质量论文,在所属学科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显示度[4]。上述分析说明,尽管东华大学SCIE论文的总体质量有待提高,有参考及可借鉴价值的学术论文偏少,但这种状况正在逐步缓解,发文质量在逐年提升。

2.2 SCIE收录论文的学科分布

《报告》将SCIE论文划分为13大类及172小类学科领域,仅以分区标准给出的大类划分,对东华大学5年发表的SCIE论文进行统计,对比各学科论文的发文量以评估各学科的科研力量,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a)可知,东华大学发文的学科分布存在不均衡性,某些学科只有不到10篇论文,而个别学科暂未涉及。其中,工程技术学科与化学学科生产力较高,合计论文数占总论文量的70%以上,其次为物理(12.6%)、数学(7.8%)及生物学(4.0%)。图2(b)统计了各学科在不同年份的论文产出量,除工程技术与物理学科发文量呈稳定增长外,其它学科发文均为波动性增长。从5年年均发文增长速度看,物理学领域发文增长最快,为84.4%,其次为工程技术和化学,年均增涨44.3%与42.4%,增速最慢的是数学与生物学。由于其他几个学科年均发文量均<10篇,不具有可比性,分析略。值得一提的是,医药卫生领域的期刊占SCIE来源期刊总数的比例最高,为34.0%,说明国际研究前沿已逐渐转向生命科学学科而非物理、化学等物质科学学科,但东华大学发表的医学类论文仅占全部论文总量的2.7%,发展潜力较小,建议学校在保证特色学科建设的前提下,大力扶持相对薄弱的国际前沿学科,加强薄弱学科后备力量的培养,加速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

2.3 各学科论文分区统计

5年各学科论文占据各分区的份额如图3所示,由于地学、农林科学与综合性学科的总发文量均<10篇,可忽略其对各分区论文的贡献,因此未做统计,此结果可用来揭示东华大学各学科发文的质量状况。由图3(a)可知,工程技术学科不仅在全部学科领域的论文产出中占有绝对领先地位,且对优质论文的产出贡献也较大;其次是物理、化学与数学领域,其中数学学科对一区论文的贡献仅次于工程技术学科,而物理学领域二区论文的发文量最多,说明数学与物理学论文相对质量较高;尽管化学领域5年总发文量位居第二,但其论文较多发表在三区与四区期刊,对高质量论文贡献较少,因此并不具备向优势学科发展的潜力。

此外,对比5年各学科发文所属分区的百分比,并按各学科发表一、二区论文的合计百分比排序,如图3(b)所示。由图3(b)可知,物理学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比例较高,已超越工程技术学科。根据中国科学院科学前沿分析中心所设计的科学贡献指数和科学鉴赏力指数统计,东华大学物理学领域在中国科研机构科学贡献指数排名已升至17位,说明东华大学物理学科论文的学术价值及新颖性在国内已具备较高水平和一定影响力,向优势学科发展的潜力较大,印证了本文的研究结果。

2.4 施引文献的学科分布及分区

论文的被引证情况是衡量论文质量和国际影响的重要标准,它能够展现新旧文献间的内涵关系,同时又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分类界限,既能揭示某一学科的继承与发展,又能反映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5]。尽管引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空限制、马太效应以及引用心里的影响,但不可否认其作为论文对学科与科研发展贡献量度的事实[6]。本文统计了5年发文的施引文献,由于Web of Science提供的来源出版物统计结果只显示前500条记录,通过计算,统计源涵盖施引文献量的88.0%,可以认为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此外,只选择被SCIE收录的施引论文进行统计,通过与JCR分区标准进行对比,获得施引文献的学科分布及分区,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东华大学5年发文的被引情况非常乐观,一、二区施引文献所占比例均高于各学科一、二区之发文比例,说明东华大学所发表论文的学术价值及新颖性在国际已具有一定影响和较高水平,对各学科建设及发展具有较好的促进与贡献作用。

3 工程技术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如前所述,东华大学在工程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数量在学校整体科研产出中占有较高比例。由于工程科学涵盖的学科范围较广,且子学科间学科性质差异较大,因此,以子学科为分类单元对工程科学进行研究,能比较精确地反映工程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根据《报告》提供的小类分区统计,提取东华大学在工程技术领域发表的 699篇科技论文为统计源,由于部分期刊同时跨越多个子学科,将跨学科领域论文进行重复统计。

图5(a)为工程技术领域产出较多的前15类子学科及发文量,由图5(a)可知,论文产出数量较多的子学科集中在东华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纺织、材料、高分子科学及与此有关的学科) ,这与《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9~2010》(以下简称《评价报告》)的分析结果相符。根据《评价报告》,2009年东华大学纺织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等二级学科一直位居全国高校同类学科榜首;此外,应用物理及应用数学等方面的论文产出量也较大,表明东华大学在特色优势学科的带动下,向综合性大学迈进;依托于纺织特色学科的引领和辐射,东华大学膜科学的发文量从2005年的3篇增至2008年的15篇,增幅较大;值得一提的是,发文量不多、但增长较快的学科领域是生物工程与应用微生物领域,与东华大学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队伍建设密切相关。《评价报告》也指出,东华大学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名上升幅度较大,由2008年的79位上升至2009年的68位。因此,学校在科研资源配置上的政策倾斜,有利于短期内学科优势的凸显,利于被扶持学科的快速发展。

对比15类子学科发文所属分区比例,如图5(b)所示。由图5(b)可知,数学物理、力学与应用数学的发文质量和数量都较高。根据《评价报告》,东华大学2009年学科排名较2008年提升幅度较大的六个学科中就包括应用数学及材料物理,由原本的3★学科上升至4★(《评价报告》将各学科竞争力分为5个等级:5★为重点优势学科,4★为优势学科,3★为良好学科,2★为一般学科;0★为较差学科)。通过对上述三类学科论文的深入分析,论文论题多基于纺织或聚合物材料的性质研究,因此,以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方法为研究手段,结合纺织材料特点开展科学研究是提高东华大学基础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交叉学科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不同学科间学术信息的交流,有助于转变单科研究人员的学术态度和思维方式定势,对于提高高校科研能力,促进创新成果产出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发文量较少未列入前15位子学科统计之列的环境工程学科的发文质量也较高:合计发文9篇,其中8篇为二区论文,1篇为三区论文。《评价报告》显示,东华大学环境工程学科2009年在全国同类学科中的排名较2008年上升15位,由原3★学科上升至4★。上述分析说明,基于JCR期刊分区标准对各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预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可信度。

4 SCIE与CSCD收录东华大学发文之相对优势学科领域比较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引文索引,是研究国内自然科学活动整体状况的引文分析工具之一,由于它的基本结构和选刊原则等诸多方面与美国SCI接轨,因此被誉为“中国的SCI”。CSCD的选刊基于对评价期刊的多个指标的定量统计及定性分析,筛选标准严格,因此,被CSCD收录的国内论文可以认为质量较高,并在各学科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及代表性[1]。为了比较东华大学国际论文与国内论文相对优势学科领域差异,就SCIE与CSCD收录5年东华大学各学科的论文量进行对比,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东华大学的国际、国内发文都侧重理工科,工程技术领域具有国际和国内双重优势,源于工程技术学科集中了东华大学多数特色与优势二级学科;物理、数学与生物学发文的国际相对优势均高于国内优势,表明相关科研人员较好地发挥了各自的学科力量,在国际上发表了更多的论文;环境科学、地学及农林科学领域在国内的科研活跃度远远高于国外,尤其是环境科学领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只有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的15.9%,说明上述研究领域有很大的空间跟国际接轨;此外,管理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论文几乎都发表在国内期刊。尽管社科研究区域性较强,但近年来,国际交流、交往日益频繁,世界性的社科学术交流与渗透日益增多,因此,东华大学的社科研究应该并且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进入国际舞台。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要求科技论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东华大学有待进一步提升某些领域科学论文的研究水平,使研究工作更好地为国际同行熟知和认可,以此加快东华大学科学研究的国际化进程,提高国际竞争力。

5 结论

学科文化和学科范式的差异,要求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针对学科特点改革和制订评估及评价机制,将论文按学科分区,可有效改善不同学科被关注程度不同的弊端。在同一学科范畴内对学科关注点/热点进行比较,应该说是目前所能借助的相对合理的方法,同时也体现了各领域同行的认可度。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较全面、客观与系统地揭示高校的学科发展及趋势,它给予了最优秀的具有开拓创新的论文和一般论文不同的权重指标,避免了单纯以科研论文的篇数或被引频次作为测度优势学科所存在的局限性,对于评价高校学科与科研发展,调整并优化学科建设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岳洪江.从SCI与CSCD论文看省区科研优势[J].情报杂志,2003(10):69-71.

[2]方永才,吴光豪,陈雷.SCI期刊的学科分布及不同学科论文评价的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30(1):114-118.

[3]郭海鸥.科技期刊分区介绍[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8(3):90-93.

[4]李涛,周文胜,朱长飞.我国2005年SCI论文质量状况分析报告[J].科学学研究,2008,26:11-15,10.

[5]邱均平,赵蓉英,马瑞敏.我国四大引文索引数据库现状比较研究[J].中国索引,2006,4(3):2-7.

高校学科发展 第8篇

一、高校图书馆发展学科化信息服务的动因分析

1. 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是有效的助推力。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 随着社会各界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与数字化建设, 人们所处的信息环境以及个体的信息行为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已经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一些社会机构所提供的文献检索数量和信息服务水平已经不亚于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实力,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信息检索起点和范围的多元化、信息资源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社会化, 以及信息利用的专业化、主动化。这不仅对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策略的转变, 加快了学科系统服务系统的建设进度。

2. 读者需求的变化是有效的拉应力。

随着高等院校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图书馆读者的信息需求也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细致化、多样化和时效化。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在提供学科信息服务时, 一方面要确保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广度与深度, 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读者的学科信息需求;另一方面要力争实现学科信息服务的个性化, 能够及时提供最新的、有针对性的学科信息资源以供查阅, 提高读者的学科信息资源的获取速度和能力。

3.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压力是有效的促进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推广, 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高校科研环境的一个基本特征, 这在促进各高校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高校科研压力。而随着高校科研活动以及科研过程的日趋数字化, 对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基于高校科研与教学需求驱动的学科信息服务的构建路径:建立系统、高效、稳定化的学科化服务系统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 应当坚持以高校的科研与教学需求为导向, 除了学科馆员、读者等基本要素外, 至少还应当包括学科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科研资源服务系统、教学资源服务系统和学科信息服务运营系统四个部分。

1. 学科信息服务平台系统。

该系统的建立, 其主要职能就是密切读者与学科馆员和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系, 使图书馆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把握读者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基于学科信息需求的分析、选择、集成和服务等工作。读者通过学科信息服务平台系统, 也可以获得更加便捷、快速的服务, 提高文献检索的效率和学科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

2. 科研资源服务系统。

该系统的建立, 主要职能是服务于高校科研工作的需要, 应当采用一种主动的、交互式的信息资源分发模式。一方面要面向所有的科研读者, 将图书馆的所有资源按学科和服务进行分类并发布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 提供大众化、公开化的学科信息服务;另一方面要通过采用定制、嵌入、推送等技术, 将学科信息分发到科研读者的个人信息空间里, 为科研读者提供个性化、专门化的学科信息服务。例如, 可以通过科研资源服务系统的建设, 对高校的特色学科、重点学科的大型科研项目或研究课题进行跟踪, 随时提供最新的科研成果与科研信息, 从而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科研服务效率和质量。

3. 教学资源服务系统。

该系统的建立, 主要职能是服务于高校教学工作的需要, 该子系统应包含“教学相关书籍资料库”、“教学教参数据库”和“多媒体信息库”。建成一个集教学教参、教学相关书籍资料库、多媒体信息为一体的完整的教学资源服务体系, 方便广大师生的学习与使用, 尤其是便于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学和复习。

4. 学科信息服务运营系统。

在构建学科信息服务平台以及教学、科研服务子系统的基础上, 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信息服务系统还需要构建一个面向读者需求驱动的服务运营系统。该系统的主要职能在于提高学科馆员的服务能力和读者的信息化素质, 更好服务于读者的各项需求, 增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这既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也是提升学科信息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基于高校图书馆发展需求驱动的学科信息服务提升策略:建立全面、合理、人性化的学科化信息服务体系

1. 深入学科信息服务的基层, 加强学科信息资源建设。

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建设与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学科信息服务系统和服务体系时, 一定要深入各院系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层, 定期加强同教师队伍和科研团队的联系与沟通, 明确各院系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以及科研立项等情况, 充分挖掘高校基层部门的学科信息需求, 为高校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此外, 学科馆员还要加强同读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信息技术等多样化的手段, 根据读者的需求搜集和整理更多的学科资源信息, 促进学科信息采访计划的针对性, 强化馆藏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 如对信息载体和学科信息资源的选择、评价与试用, 可以促使高校图书馆馆藏学科资源结构的日趋合理, 为读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检索服务。

2. 强化对学科信息服务的宣传与引导。

随着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体系的不断建设与完善, 应当同时强化对学科读者的宣传和引导, 及时提高读者和用户的信息获取能力。对此, 高校图书馆要通过培训班、讲座等形式, 加大对学科信息服务的宣传力度, 针对每个学科专业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的网络资源的配置情况、数据库的检索方法等, 提高学科信息读者在文献检索、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与文摘索引等方面的技能, 使更多的读者和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并享用到最新的学科发展情报和信息资源, 进而不断拓展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建设范围与服务职能。

3. 积极开展人性化的特色服务。

随着高校图书馆的不断发展, 目前已经进入了“以读者服务为中心”的全新时代, 以文献为服务单元的传统管理模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学科信息服务的发展要求。因此, 高校图书馆应当根据本校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实际, 积极开展人性化的信息服务。所谓“人性化”的特色服务, 就是要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 改善学科信息资源的服务质量, 提高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效率, 增强主动为读者服务的意识。例如, 高校图书馆的学科信息服务部门, 应当为高校的重大科研项目或重点建设学科的骨干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和全方位的综合性信息咨询平台, 满足他们集中或快速获取相关科研信息的需求,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学科资源优势, 加强高校特色和优势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4. 建立学科信息服务的共享空间。

为了充分挖掘学科信息服务资源的价值, 提高学科资源的利用效率, 高校图书馆就应当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 提高学科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 构建富有创造力和灵活性的共享空间。同一科研项目下的不同研究课题往往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通过学科信息服务共享空间的建立, 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研究者参与文献查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可以为他们的研究工作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科信息服务, 避免了很多重复性的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可以为重点学科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开设专题咨询空间, 成立相关的论坛、QQ群、博客、微博等共享性的信息沟通渠道, 使图书馆的学科信息资源能够在读者之间进行快速、有效地流转和共享, 增强高校科研与教学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5. 加强学科馆员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是确保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和组织保障。首先, 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学科信息化服务工作的需要, 增加学科馆员的人数, 解决学科馆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其次, 要重视对学科馆员的培训工作, 通过内部培训、外派进修等方式, 补充工作人员的图情知识和专业知识, 及时完善学科馆员在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上的不足, 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再次, 要针对学科馆员队伍的工作情况, 建立详细的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 加强对学科馆员的管理和激励, 确保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工作的有序、稳定开展。

综上所述, 学科信息服务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适应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的重要手段, 有助于高校图书馆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对此, 高校的图书馆建设部门一定要准确把握学科信息服务的重点和难点, 加大资金、人才和技术上的投入, 不断延伸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的职能和范围, 构建健全、完善的学科化信息服务系统和服务体系, 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发展学科信息服务的动因分析, 探讨了基于高校科研与教学需求驱动的学科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路径, 提出了基于高校图书馆发展需求驱动的学科信息服务提升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学科建设,教研活动

参考文献

[1]王青.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1 (12) .

[2]黄少如.高校图书馆多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J].图书馆学刊, 2011 (12) .

[3]林珍.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 2012, 33 (6) .

高校学科发展 第9篇

一.高校音乐教学现状:

1. 课程设置不合理

如今的一些高校还沿袭着以前的课程设置模式, 在音乐课专业课的教学上基本都是一对一的形式。因为音乐课的产生与发展是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的, 所以以前那种一对一的授课模式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但是随着现在音乐类院校的连年扩招, 这种只强调音乐专业课的做法已经不符合发展的需求了, 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与规范。

2. 音乐教材陈旧

目前, 我们高校的音乐教材还是比较陈旧的, 有的版本已经很久没有进行再版和更新了。但是, 教材作为整个的教学依据, 其是实施课程的基础, 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因此, 我们高校的音乐教材改革也要作为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部分去抓, 其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在过去, 我们高校的音乐教材大多选用的都是以前一些音乐院校和音乐师范院校的教材, 特别像钢琴和管弦乐器的教材还会直接从外国教材中选用。但是, 这些教材面向那么多的学生, 很难做到全面和具体。因此, 我们高校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改革现有的音乐教材, 建立真正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配套。当然, 这项改革的实施肯定需要一个过程, 也会牵扯到经费等问题, 我们有些高校整个教学的设备就比较落后, 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事实上已经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3. 教师专业素养缺乏

教师作为授课的主体, 一直是整个课堂的关键指引者, 而目前的高校很多音乐教师其专业素养和水平还有所欠缺, 有些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无法胜任教学, 也无法肩负起传道, 授业和解惑的重任。而且, 现在的音乐教师队伍普遍比较年轻化, 对他们这些教师而言, 容易将大学生视为朋友而忽略其师生这层关系, 以至于很多学生对老师无法产生出敬畏之情。另外, 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仍然是照搬书本的知识点, 并不具有很强的创新改革意识, 无法将自己的创新思想和实际教学联系起来。

4.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长期以来, 高校的音乐理论类教学都还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这种模式与方法是一种静态的教学,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是主体, 所有知识的传授和讲解都由她们一个人来承担, 学生们是在被动的接受, 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很不理想的。老师虽然在这个过程中讲的很辛苦, 但很少有学生能听进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些学校也会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来辅助教学, 希望从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这样的教学大多还是“换汤不换药”, 课堂的效果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 反而因为使用这样教学模式浪费了一定的时间, 教学质量与效率也难以得到保证了。

二、如何进行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1.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首先, 我们的高校音乐教学必须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建立其自由发展的教学观。我们音乐理论课的教学工作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我们教师在教授中国传统音乐的时候,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案的形式进行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相关的音频和视频文件, 还可以将音乐理论的讲解和相关的故事进行联系, 这样学生们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直观感受, 就可以提高自己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从而高质量的达成教学目标。

2.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另外, 我们高校一定要加强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通过开展定期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将一些学历不达标, 无法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及时的进行岗位的调换和调整。另外, 各个高校还可以定期邀请一些音乐专业和音乐理论方面的专家到学校开设讲座或举办音乐会, 将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送到国外进行深造。总之, 无论采用怎样的方法, 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高校的音乐教育要进行改革, 一定要从多方面着手, 通过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来寻找一种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全新教学模式, 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音乐人才, 从而真正完成教学改革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薛俊静;地域性音乐与高校音乐教学关系探究[N];音乐生活报;2010年

[2]曾桓松;更新德育观念.改革德育内容浅探[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03期

高校学科发展 第10篇

一、图书馆对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

地方高等院校的学科发展有两个特点:其一, 学科发展的重点是建设规范的学科领域, 而教师的学科归属意识尚处于形成的过程中。其二, 学科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地方高等院校目前基本上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亦为数不多, 同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带头人, 无法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团队, 学术平台等级较低。许多院校甚至没有硕士点, 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更处于空白状态, 科研产出亮点不多, 亮度不够, 缺乏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科研成果。在这种情况下, 图书馆对于学科发展的作用尤为突出。

(一) 学科发展关系到一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高等院校的学科发展尽管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积累, 基础薄弱, 但仍然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承担着为满足学校教学、科研活动所需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工作。高校图书馆与教学科研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科研工作各个阶段都需要图书馆提供大量的书刊资料。

(二) 可以帮助教学、科研人员吸收利用最新研究成果, 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力的支持。

服务图书情报工作就其性质而言, 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前期劳动。在科研活动中, 由于科研工作继承性和累积性, 科研工作者在其所研究的课题范围内, 对于情报的利用具有连续性。因此科研人员必然要考虑如何通过图书情报资料充分掌握最新研究成果, 了解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态。

(三) 可以节约教学科研人员时间, 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在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中, 科研时间上的节省不仅可以转变为人力, 而且可以转变成物力和财力。因此, 为了帮助科研人员加快课题研究进度, 缩短周期, 避免或少走弯路, 就必须做好相关文献信息和图书情报的支持服务工作。

图书馆是高等院校推动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图书情报资料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工程, 如果在这方面加大投入, 大力提高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水平, 就能快捷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为促进学科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 高等院校图书馆要紧紧围绕服务学科发展这根主线, 实现自身建设的转型, 馆藏结构应依据学科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 文献信息服务要具有更多学术含量和高新技术含量, 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如何促进图书馆自身建设

(一) 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 完善馆藏结构。

图书馆是对信息高科技反应最灵敏应用最充分的领域之一。一般意义上的图书馆馆藏结构指传统印刷馆藏、电子数字馆藏、虚拟馆藏等构成的图书情报信息总量。其中虚拟馆藏包括网络信息资源, 以及馆际合作生成的共享图书情报信息。完善的馆藏结构包括两重含义:一是馆藏资源保有量充裕。首先, 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 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应该科学统筹、合理使用, 充分发挥有限经费的效用, 使自身保有的资料数据信息能够充分满足本校相关学科建设的需要。其次, 完善的馆藏资源应具有针对性、全面性、专题性、前沿性、连续性。因此, 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应加强同本校院系联系, 围绕学科发展采集、存储图书资料信息, 加强馆藏的针对性。再次, 图书资料信息的配置应全面完整, 能够反映学科发展的整体面貌, 同时要注重原始资料的搜集, 因为学科的发展既有前沿性又有连续性, 文献资源也是如此。高校图书馆应做好这一部分信息资源的收集工作, 做到课题情报信息既具有新颖性又具有连续性。二是馆藏资源具有特色。高等院校图书馆要依据《中国图书分类法》, 考虑本校学科发展的需要, 对馆藏资源进行富有特色化建构。如开辟学科文献资料室, 充分依照个性化特色化的原则整理文献资源。由于高等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及马太效应, 其在一些传统领域和学科中心的议题上较难迅速取得建树, 突破口往往是在特色上做文章, 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相应地, 图书资料建设在特定的空间和情形下, 没有必要过于从众, 可以不拘泥于普通的学科分类。

此外, 还要重视馆藏信息的宣传工作。一般教研人员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重, 对图书馆馆藏无法全面及时地了解, 往往造成图书馆馆藏现实与使用者知情情况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鉴于这种情况, 高等院校图书馆要适时地运用咨询、电子信箱或校园网等方式向相关学科及科研人员进行宣传和报道, 以利于他们及时掌握馆情动态。

(二) 围绕学科发展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

首先, 提供高质量的文献咨询服务。图书馆基本的文献咨询服务包括解答疑难问题, 辅导读者使用图书馆, 代为检索文献、提供专题书目、编辑资料汇编等等。基于图书馆馆员专业和业务的优势, 其对专业研究人员提供文献咨询服务仍是必要的, 因为他们对图书馆的馆藏情况和能够提供的文献信息服务能力更加了解, 可以帮助专业研究人员更好更有效率地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同时, 高校学科发展的需要对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力为本校学科发展提供具有学术含量高新技术含量的文献信息服务。其次, 大力开发二、三次文献信息。高等院校图书馆应主动参与学科发展的教学活动, 及时了解并收集院系专业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情况, 学术开展情况以及对文献资源需求的变化情况等。利用图书馆特有的条件和优势开展针对性的服务, 如编制有关反映国内外某学科领域最新动态的专题文献书目、文摘、综述、述评、新技术新成果要览等。同时, 在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开发和利用, 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二、三次文献信息资源线索的管理检索服务。再次, 广泛发掘网络信息资源。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 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可以突破自身资源不足的局限, 开拓学科发展的信息渠道。互联网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而网上的信息一方面资源量巨大, 另一方面又分散无序。因此, 高等院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需求, 有重点地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和加工, 再进行分类标引, 使之有序化、系统化, 从而成为能充分满足特定学科所需的有效信息资源。还可以通过种类搜索引擎、互联网信息整合系统, 建构统一检索平台和分布式检索系统, 对分散的网上资源进行有序重组, 建立学科建设信息资源指南系统或指引库, 使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得到深度开发, 为学科发展提供更多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 大力提高高等院校图书馆馆员的专业素质。

这是实现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职能的关键。要配置科学合理的馆藏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优化, 建构富有特色的馆藏结构, 提供富有学术含量、高新技术含量的文献信息服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职能的每一个环节最终都要依赖图书馆馆员称职优秀的工作。因此, 高等院校图书馆应以服务学科发展为契机, 大力提高馆员的专业素质, 依据上文所述, 能够充分服务学校学科发展的图书馆馆员应具有三方面的基本素质:一是, 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素养, 二是, 具有较高的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三是, 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 高校图书馆应通过人才引进, 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等多种手段优化馆员的素质结构实现馆员队伍的转型。

重点学科发展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校承担服务社会这一历史使命的必然结果。高校图书馆依据发展的需求, 加强图书馆专业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馆员队伍, 应成为当前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图书馆在新时期的建设格局中, 打破传统的服务模式和本位的服务范围, 逐步走向社会化服务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图书馆建设必将随着高校重点学科发展的不断深化而拓展, 成为重点学科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依托。图书馆应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上, 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 做好文献信息服务工作, 完成自身建设的转型, 在馆藏建设和文献信息服务上勇于探索, 为重点学科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学科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任通顺.高校图书馆参与重点学科建设之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 2003 (01) .

[2]郑继来.高校图书馆与重点学科建设[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07) .

[3]王颖霞.高校图书馆参与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考[J].情报探索, 2007 (07) .

[4]陈景增.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平台构建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 2008 (04) .

[5]陈东凯.论信息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教育[J].广东医学院学, 2003 (12) .

高校学科发展 第11篇

摘 要:学科信息平台实现了学科建设相关业务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了学科建设的实际可操作性,使学科建设工作更容易落实。采用数据仓库技术开发学科状态展示和学科评估报表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实践证明学科信息平台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科建设。

关键词:学科建设;学科状态;学科评估;数据仓库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3-0073-04

一、引言

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平台。学科建设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高校竞争力的基础,是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1]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报告在全国高校引起的反响再一次反映了学科建设在高校综合实力比拼中的重要地位,学科建设俨然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全国各高校将学科建设都放在了重要位置,很多工作都围绕学科建设开展。然而,学科建设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基础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工程,建设中会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如学科队伍结构不合理,学科布局不科学,学科发展不均衡,缺乏有效组织保障、评价机制、监控手段和效益观念等。[1]针对学科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各高校学科建设研究人员也提出了若干对策,如加强学术队伍建设、突出特色学科优势、制定科学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完善学科建设评估体系等。[2]就笔者了解,各高校提出的学科建设发展对策、措施往往都是偏重于指导性的宏观规划文件,缺乏相应工具、信息系统来支撑实际操作,使学科建设工作无法更加有效地落实,对学科建设成效很难做出标准、客观、科学的评价。

上海财经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与发展规划处学科办联合研发了学科信息平台,主要目标是使用信息系统支撑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增强学科建设的实际可操作性,提高管理效率,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二、学科信息平台功能

通过调研,了解了规划处学科办的主要工作内容,确定了学科建设管理的主要业务需求,包括学科信息管理、学科规划、学科状态分析和学科评估,上海财经大学学科信息平台将系统设计为五个功能模块,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3]

各模块的主要功能说明如下:

(1)学科信息管理,管理重点学科、重点基地、重大工程、研究生学位点、本科专业等学科相关的基础信息。

(2)学科规划管理,设置学科规划基础信息,支持学校、学院两级学科规划,比较分析学科规划执行情况。

(3)学科状态展示,从学科角度全面展示师资队伍、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的发展状况。

(4)学科评估管理,维护评估指标体系,使用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学科评估报表。

(5)系统管理,管理系统的用户、角色、权限和一些基础配置信息。

下面对每个模块的设计出发点、功能、概要设计、作用做详细介绍。

1.学科信息管理

学科建设中的一些基础信息如重点学科、研究基地、研究生学位点以及本科专业在全校业务范围内应该统一维护,保持一致,其他系统通过数据共享方式来使用。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在学科信息平台中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由规划处学科办维护,研究生学位点由研究生院维护,本科专业由教务处维护;研究生学位点和本科生专业分别为研究生招生系统和本科生招生系统提供招生专业信息,同时也为教学系统提供专业信息。

该模块中重点学科的主要属性包含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学科级别以及批准时间;研究生学位点主要属性包含学科代码、学科名称、是否硕士点、硕士点设置时间、是否博士点、博士点设置时间、依托院系、学科来源、招生状态。系统主要功能是维护学科基本信息,包括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导出,为业务人员提供了统一维护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看我校学科基本信息情况,其他系统可以共享数据。

2.学科规划管理

学科规划对学科建设、发展非常重要,没有规划,建设就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学科建设既能起到引导作用,又能起到促进作用。高校学科建设最终由院系落实执行,因此学科规划除了需要有全校层面的宏观规划,还需要有院系层面的具体可执行规划。从图2的学科规划管理流程可以看出上海财经大学学科信息平台中的学科规划管理模块支持学校、院系两级规划和三级权限管理。

制定学科规划前统一配置学科规划基础信息,包括:规划类型,如按建设周期规划、按建设专项规划、单独学科规划等;指标类型,如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实验室、基础设施等;规划指标,如一级学科博士点、高级职称比例、SCI论文、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学校、院系在做具体规划时只需要根据实际规划情况逐级选择规划类型、指标类型、规划指标即可,然后为每一个规划指标填写规划目标值,也就是计划完成的内容,规划目标值可以是量化的数字,也可以是描述性的文字。

规划只是建设的开始,最重要的是跟踪规划执行情况,分析对比规划和执行结果。随着学科建设工作的进行会逐步产生一系列建设成果,可以将建设成果填入到指标完成情况中,这样就可以随时跟踪规划的完成情况,如果执行中存在客观困难可以及时调整规划。当规划到期后可以分析规划的执行情况,比较不同院系规划执行情况。结合规划和执行情况,管理层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科建设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而更好地推动学科建设。

3.学科状态展示

全方位展示学科状态是学校管理层非常迫切的需求。在学科状态展示中,当前各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各类业务数据分散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并且存在不一致、数据质量差等情况,导致无法准确、集中、多维度地展示学科状态。上海财经大学充分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在数据集成、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决策支持方面的优势来开发学科状态展示,[4][5]使用开源ETL工具Kettle将业务数据抽取、清洗、转换,然后加载到数据仓库中,再利用商业智能工具MicroStrategy和Tableau在多维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方面的优势来开发学科状态展示报表,图3是我校数据仓库体系结构。[6]endprint

学科状态展示的内容主要包括师资队伍、科研成果、人才培养三个主题,从学科角度去观察他们的状态。它的主要作用有:实时了解当前学科状况;观察学科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趋势,看学科的成长性;比较不同学科间的差异,发现其中的薄弱环节。学科状态展示能够准确反映学科状况,解决了以往无法准确、全面描述学科状态的问题。

4.学科评估管理

学科评估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无需再举例证明。学科评估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评估指标体系和基础数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灵活性和搜集基础数据的困难。上海财经大学根据业务数据的细类来细化评估指标,使评估指标粒度更小,更加科学,从而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借助数据仓库来集成基础数据解决搜集数据的困难,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学科评估管理模块提供了维护评估指标的入口,业务系统通过数据共享方式将各类业务数据的细类作为业务指标提供给学科信息平台,管理人员根据业务指标设置评估指标、得分、指标对应时间段,数据仓库的数据根据业务指标就可以查询到对应的评估指标,进而可以得到评估得分,最终可以自动汇总数据得到评估报表。该模块有两个优点:一是灵活性,可以随时修改、维护评估指标。二是扩展性,支持设置多套评估指标体系,如不同年份段的评估指标体系、校内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评估指标体系、其他高校评估指标体系等,这样就可以比较在不同评估指标体系下得到的评估报表。

三、学科信息平台应用成效

1.学科信息管理成效

目前该模块管理维护我校12个一级学科、93个二级学科、38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4个财政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以及一系列学术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等基础信息。在没有建设学科信息平台前,这些信息由各业务人员手工记录,导致数据分散、不一致、无法共享使用,现在通过系统可以及时维护、随时查看、对外共享,保证了数据实时性和一致性,实现了全校学科基本信息统一管理、共享使用的目标。

2.学科规划管理成效

使用学科规划管理功能,可以集中维护全校范围的学科规划信息,规划指标更加全面详细,规划不再体现在纸质文件中。学校和院系可以通过系统灵活制定多种类型的学科规划,学科建设过程中可以对比分析规划的执行情况,学校管理层可以通过系统了解各种规划的执行情况。图4是我校使用系统完成的“十二五”期间全校学科发展规划纲要。

3.学科状态展示成效

目前该模块下包含的学科状态报表有师资12个、科研10个、人才培养25个、学科4个、综合展示仪表盘7个。在没有使用数据仓库实现学科状态展示前,各管理层很难全面、准确地了解师资、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学科状态,没有准确的数据依据支撑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措施。现在校领导、院系领导、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可以实时了解学科的当前状态,还可以观察学科的发展变化趋势,比较学科间的差异,进行多维分析,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图5是师资队伍仪表盘,通过该仪表盘可以观察教师职称结构、导师结构、学位结构、学缘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4.学科评估管理成效

没有使用系统之前采用手工模式做学科评估报表需要从各个业务部门采集数据,然后分类、设置评估指标、赋值、计算,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生成的评估报表会有数据不准确、滞后性等问题。而借助数据仓库无需人工采集数据、计算,数据不会遗漏,并且可以随时生成评估报表,大大提高了学科评估的工作效率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目前使用学科评估管理功能完成了校内2011年和2012年的学科评估报表,同时支持了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上报材料,图6是我校内部2012年科研论文的学科评估报表,从报表中可以看到各评估指标下的论文数量、论文得分、二级学科下的教师数量、人均论文数量、人均评估得分,该报表能够很好地支持业务人员撰写学科评估报告。

四、结束语

上海财经大学学科信息平台覆盖了学科建设的主要业务,将信息系统引入到学科建设中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学科建设工作开展,使建设工作有效落地,同时提高管理效率。我校开创性地将数据仓库技术引入到学科信息平台,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数据仓库不仅完美地解决了学科状态展示和学科评估报表的业务需求,在校务决策支持方面更是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这方面的应用我校已经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学科信息平台对我校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已经突显,在以后推进学科建设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德刚.现阶段高校学科建设问题及解决思路[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8-131.

[2]黄文峰.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42-143.

[3]宋微.北京市重点学科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7):104-106.

[4]Inmon W H.Building the data warehouse[M].Third Edition.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2003.

[5]黄晓颖,李亚芬,王普.基于数据仓库的学科建设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23):4995-4998.

[6]高亮.高校数据仓库建设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1):179-184.

(编辑:王天鹏)endprint

学科状态展示的内容主要包括师资队伍、科研成果、人才培养三个主题,从学科角度去观察他们的状态。它的主要作用有:实时了解当前学科状况;观察学科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趋势,看学科的成长性;比较不同学科间的差异,发现其中的薄弱环节。学科状态展示能够准确反映学科状况,解决了以往无法准确、全面描述学科状态的问题。

4.学科评估管理

学科评估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无需再举例证明。学科评估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评估指标体系和基础数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灵活性和搜集基础数据的困难。上海财经大学根据业务数据的细类来细化评估指标,使评估指标粒度更小,更加科学,从而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借助数据仓库来集成基础数据解决搜集数据的困难,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学科评估管理模块提供了维护评估指标的入口,业务系统通过数据共享方式将各类业务数据的细类作为业务指标提供给学科信息平台,管理人员根据业务指标设置评估指标、得分、指标对应时间段,数据仓库的数据根据业务指标就可以查询到对应的评估指标,进而可以得到评估得分,最终可以自动汇总数据得到评估报表。该模块有两个优点:一是灵活性,可以随时修改、维护评估指标。二是扩展性,支持设置多套评估指标体系,如不同年份段的评估指标体系、校内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评估指标体系、其他高校评估指标体系等,这样就可以比较在不同评估指标体系下得到的评估报表。

三、学科信息平台应用成效

1.学科信息管理成效

目前该模块管理维护我校12个一级学科、93个二级学科、38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4个财政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以及一系列学术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等基础信息。在没有建设学科信息平台前,这些信息由各业务人员手工记录,导致数据分散、不一致、无法共享使用,现在通过系统可以及时维护、随时查看、对外共享,保证了数据实时性和一致性,实现了全校学科基本信息统一管理、共享使用的目标。

2.学科规划管理成效

使用学科规划管理功能,可以集中维护全校范围的学科规划信息,规划指标更加全面详细,规划不再体现在纸质文件中。学校和院系可以通过系统灵活制定多种类型的学科规划,学科建设过程中可以对比分析规划的执行情况,学校管理层可以通过系统了解各种规划的执行情况。图4是我校使用系统完成的“十二五”期间全校学科发展规划纲要。

3.学科状态展示成效

目前该模块下包含的学科状态报表有师资12个、科研10个、人才培养25个、学科4个、综合展示仪表盘7个。在没有使用数据仓库实现学科状态展示前,各管理层很难全面、准确地了解师资、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学科状态,没有准确的数据依据支撑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措施。现在校领导、院系领导、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可以实时了解学科的当前状态,还可以观察学科的发展变化趋势,比较学科间的差异,进行多维分析,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图5是师资队伍仪表盘,通过该仪表盘可以观察教师职称结构、导师结构、学位结构、学缘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4.学科评估管理成效

没有使用系统之前采用手工模式做学科评估报表需要从各个业务部门采集数据,然后分类、设置评估指标、赋值、计算,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生成的评估报表会有数据不准确、滞后性等问题。而借助数据仓库无需人工采集数据、计算,数据不会遗漏,并且可以随时生成评估报表,大大提高了学科评估的工作效率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目前使用学科评估管理功能完成了校内2011年和2012年的学科评估报表,同时支持了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上报材料,图6是我校内部2012年科研论文的学科评估报表,从报表中可以看到各评估指标下的论文数量、论文得分、二级学科下的教师数量、人均论文数量、人均评估得分,该报表能够很好地支持业务人员撰写学科评估报告。

四、结束语

上海财经大学学科信息平台覆盖了学科建设的主要业务,将信息系统引入到学科建设中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学科建设工作开展,使建设工作有效落地,同时提高管理效率。我校开创性地将数据仓库技术引入到学科信息平台,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数据仓库不仅完美地解决了学科状态展示和学科评估报表的业务需求,在校务决策支持方面更是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这方面的应用我校已经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学科信息平台对我校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已经突显,在以后推进学科建设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德刚.现阶段高校学科建设问题及解决思路[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8-131.

[2]黄文峰.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42-143.

[3]宋微.北京市重点学科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7):104-106.

[4]Inmon W H.Building the data warehouse[M].Third Edition.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2003.

[5]黄晓颖,李亚芬,王普.基于数据仓库的学科建设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23):4995-4998.

[6]高亮.高校数据仓库建设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1):179-184.

(编辑:王天鹏)endprint

学科状态展示的内容主要包括师资队伍、科研成果、人才培养三个主题,从学科角度去观察他们的状态。它的主要作用有:实时了解当前学科状况;观察学科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趋势,看学科的成长性;比较不同学科间的差异,发现其中的薄弱环节。学科状态展示能够准确反映学科状况,解决了以往无法准确、全面描述学科状态的问题。

4.学科评估管理

学科评估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无需再举例证明。学科评估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评估指标体系和基础数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灵活性和搜集基础数据的困难。上海财经大学根据业务数据的细类来细化评估指标,使评估指标粒度更小,更加科学,从而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借助数据仓库来集成基础数据解决搜集数据的困难,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学科评估管理模块提供了维护评估指标的入口,业务系统通过数据共享方式将各类业务数据的细类作为业务指标提供给学科信息平台,管理人员根据业务指标设置评估指标、得分、指标对应时间段,数据仓库的数据根据业务指标就可以查询到对应的评估指标,进而可以得到评估得分,最终可以自动汇总数据得到评估报表。该模块有两个优点:一是灵活性,可以随时修改、维护评估指标。二是扩展性,支持设置多套评估指标体系,如不同年份段的评估指标体系、校内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评估指标体系、其他高校评估指标体系等,这样就可以比较在不同评估指标体系下得到的评估报表。

三、学科信息平台应用成效

1.学科信息管理成效

目前该模块管理维护我校12个一级学科、93个二级学科、38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4个财政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以及一系列学术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等基础信息。在没有建设学科信息平台前,这些信息由各业务人员手工记录,导致数据分散、不一致、无法共享使用,现在通过系统可以及时维护、随时查看、对外共享,保证了数据实时性和一致性,实现了全校学科基本信息统一管理、共享使用的目标。

2.学科规划管理成效

使用学科规划管理功能,可以集中维护全校范围的学科规划信息,规划指标更加全面详细,规划不再体现在纸质文件中。学校和院系可以通过系统灵活制定多种类型的学科规划,学科建设过程中可以对比分析规划的执行情况,学校管理层可以通过系统了解各种规划的执行情况。图4是我校使用系统完成的“十二五”期间全校学科发展规划纲要。

3.学科状态展示成效

目前该模块下包含的学科状态报表有师资12个、科研10个、人才培养25个、学科4个、综合展示仪表盘7个。在没有使用数据仓库实现学科状态展示前,各管理层很难全面、准确地了解师资、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学科状态,没有准确的数据依据支撑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措施。现在校领导、院系领导、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可以实时了解学科的当前状态,还可以观察学科的发展变化趋势,比较学科间的差异,进行多维分析,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图5是师资队伍仪表盘,通过该仪表盘可以观察教师职称结构、导师结构、学位结构、学缘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4.学科评估管理成效

没有使用系统之前采用手工模式做学科评估报表需要从各个业务部门采集数据,然后分类、设置评估指标、赋值、计算,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生成的评估报表会有数据不准确、滞后性等问题。而借助数据仓库无需人工采集数据、计算,数据不会遗漏,并且可以随时生成评估报表,大大提高了学科评估的工作效率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目前使用学科评估管理功能完成了校内2011年和2012年的学科评估报表,同时支持了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上报材料,图6是我校内部2012年科研论文的学科评估报表,从报表中可以看到各评估指标下的论文数量、论文得分、二级学科下的教师数量、人均论文数量、人均评估得分,该报表能够很好地支持业务人员撰写学科评估报告。

四、结束语

上海财经大学学科信息平台覆盖了学科建设的主要业务,将信息系统引入到学科建设中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学科建设工作开展,使建设工作有效落地,同时提高管理效率。我校开创性地将数据仓库技术引入到学科信息平台,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数据仓库不仅完美地解决了学科状态展示和学科评估报表的业务需求,在校务决策支持方面更是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这方面的应用我校已经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学科信息平台对我校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已经突显,在以后推进学科建设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德刚.现阶段高校学科建设问题及解决思路[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8-131.

[2]黄文峰.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42-143.

[3]宋微.北京市重点学科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7):104-106.

[4]Inmon W H.Building the data warehouse[M].Third Edition.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2003.

[5]黄晓颖,李亚芬,王普.基于数据仓库的学科建设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23):4995-4998.

[6]高亮.高校数据仓库建设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1):179-184.

高校学科发展 第12篇

一、PCK (学科教学知识) 是ESP教师发展的需要

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教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ESP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目前已成为教学的主流, 其范围更加广泛, 形式也更加多样, 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层次的英语学习需求。学科教学知识是ESP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的重要条件。学科教学知识概念的提出最早始于舒尔曼教授。他认为,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内容融合, 这是教师所特有的、作为其专业基础的知识, 它是有效传授一门学科所必须拥有的知识, 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涵盖了教师学科教学认识的构成因素, 即教学法、学科内容、学习特征和学习情境。所以说学科教学知识是ESP教师发展的需要。

二、ESP教师PCK的构成要素

大学英语教师在向ESP教师转型的过程中, 应注重灵活性, 适应多元化的教师角色, 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学习需求。可以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推进教学工作, 如交际教学法、合作教学、任务教学、语料库辅助教学等。这些新变化会在语言、科研、实践等方面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笔者通过对ESP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路径进行综合性、系统性、客观性研究, 得出了ESP教师PCK的构成要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英语学科本体性知识:包括基本的语言技能、语言学知识、语言进修能力。

2.英语教学的条件性知识:包括教育学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技术知识。

3.英语教学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知识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内化。它包括教学艺术、学科教学知识、学生知识。4.英语学科的一般文化知识。

4.ESP的学科教学知识。它包括医学英语知识、商贸英语知识、法律英语知识、金融语知识等。

上述所有的这些要素构成有机的整体, 相辅相成, 英语教学的某些知识的增长都会促进另外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如在英语学科的本体性知识中, ESP教师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进修能力, 则能更快、更准确、更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 更好地提高ESP教师素质;如果ESP教师能够较好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知识, 那么他们就能很好地进行课堂设计, 掌握课堂节奏, 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学科教学知识;而如果ESP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 那么在课堂上就会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

三、ESP教师的PCK发展

一支稳定的ESP教师队伍能够保证ESP教学的顺利开展。在ESP教学中,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的合作伙伴, 同时也是教材的编撰者、教学方法的研究者, 课程的设计者、测试者与评估者。为使ESP师资队伍的培养走向正规化, 我们应该全面提升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逐步推进ESP教师专业化发展, 调整和完善ESP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

(一)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形成PCK发展思维方式

与EGP相比, ESP教学更加侧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学习动机, 这就需要教师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习为中心, 在这其中, 教师起到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与评价者的作用。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协作的方式去探究、感受和体验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单纯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和任务型教学, 从教给学生知识转变为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最终达到让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把社会实践与理论学习结合在一起,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让我们的ESP教学与时代发展接轨, 培养更多市场需要的专业技术强、语言功底深的新型综合型人才。

(二) 提升学科知识水平和能力

ESP教师可以是掌握专业知识的语言教师, 也可以是语言过硬的专业教师。无论是哪种转化形式, 对教师的要求是一致的, 即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此外, 还应该熟悉英语教学的条件性知识, 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相关知识;英语学科的一般文化知识, 如英美概况、文化习俗、传统等;ESP的学科教学知识, 它包括医学英语知识、商贸英语知识、法律英语知识、金融英语知识等。学科教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在不断的实践教学中, 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逐渐内化, 同时也提升了个人素质。

(三) 加强教育知识学习, 注重外在培训和内在实践相结合

ESP教师培养模式采取的是专业培训、团队合作和个人研修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模式, 充分发挥了学校、教学团队和教师个人的协调能动作用。通过以下途径更好地培养ESP教师的素质:

1. 培养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意识

高校外语教师应该意识到ESP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所以角色转变是必然的。ESP教师要在语言和专业知识方面提高和发展。首先, ESP教师要确定自我发展方向和领域。其次, 要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发展自我和收集相关信息。通过广泛阅读, 研究和借鉴先进国家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就, 学习其丰富和成熟的教学模式。通过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交谈, 反思自己的课程设计, 逐步完善自我。同时, 要与专业从业者进行交流, 了解行业发展信息, 及时更新课程案例。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鼓励教师进行具体的专业实践, 使课堂知识更具实践性和说服力。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也就是在这样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沟通交流、实践创新中不断提高和发展的。

2. 鼓励教师进行合作教学

ESP教学的本质和性质要求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进行全方面的合作。语言教师提供相关的语言支持, 而专业课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重难点等方面提供建议, 提供包括书籍和杂志在内的各种教学资源。此外, 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可以在教材编写方面互相协作, 制定出符合学情、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材, 这样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ESP教材如果直接从国外引进, 很可能不符合我们的学情。如果教材难度过高, 学生无从下手, 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如果太简单又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教学目的。所以更多的情况下, 都是由ESP教师编写校本课程,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同时可以编写符合学情的相应练习册, 巩固和加深双语知识。除了校内合作, 我们也鼓励教师进行广泛的校际交流, 为ESP教师的学科知识提高提供良好机遇。如外语教师可以利用本地资源进修专业知识, 也可以到本地或本省院校进修外语知识, 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师间的合作和交流, 同时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让ESP教师投身到更多教研活动中去。

3. 建立教学主管部门的鼓励机制

为了提高ESP教学质量, 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来提高ESP教师的专业语言水平。可以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这样可以逐渐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 由单纯语言教师或专业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变, 使ESP教师胜任教学工作;为ESP教师提供各种进修培训的机会, 可以选派教师去国外院校学习先进的专业课程理念;聘请外籍相关领域专家为ESP教师和学生做讲座, 帮助他们用二语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 开拓学生和教师的视野;学校和教学主管部门可以建立长效机制, 定期开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这种培训可以是专业知识的培训, 也可以是社会实践的培训,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 充实专业知识, 提高ESP教学质量。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学主管部门, 都应建立长效机制, 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因为ESP教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行业动态, 参与行业实践, 不断更新ESP教学内容, 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4. 推动教育知识向PCK转化

每个行业的从业者都需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ESP教师, 需要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熟的ESP教师评价体系, 所以在颁发教师资格、限定行业准入方面需要建立准则, 需要设立规范标准来衡量教师水平, 不断地完善行业标准, 逐渐规范ESP教学, 提高ESP教师的素质。在设立标准时, 可以参考PCK的内涵意义, 即教学法、学科内容、学习特征和学习情境等。同时因为PCK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所以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对教师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通过不断的教学经验积累, 发展PCK。

此外, 教师还应该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关注学生、合理利用教材、重视科研、注重教学经验积累与教学反思。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 所有这些因素都能有效地推动教学实践, 提升教师的PCK, 帮助教师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我们鼓励师范院校培养更多合格的ESP教师, 充实到现有的ESP教师队伍中, 不断完善我们的培养、准入和实践体系。

四、结语

教师的PCK发展对ESP教学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影响ESP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由传统的单一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化过程中, 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 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 学生的合作伙伴, 同时也是教材的编撰者, 教法研究者, 课程设计者、测试者与评估者等多种角色为一身的综合教师。由此可见, 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成为合格ESP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培养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 鼓励教师合作教学, 建立教学主管部门的鼓励机制和推动教育知识向PCK转化, ESP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PCK, 可以有效地提高ESP教师的专业素质, 逐步稳定教师队伍, 帮助我们逐步探索有效的ESP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推动我国ESP教学的发展。

摘要: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开展ESP教学的保障。合格的ESP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本文通过对PCK与ESP教师发展的关系, 归纳出ESP教师的PCK构成因素, 并提出教师的PCK发展途径。

关键词:ESP (专门用途英语) ,PCK (学科教学知识) ,教师发展

参考文献

[2]Strevens, P.1998.ESP after twenty years:A re-appraisal[A].In M.Tickoo (ed.) .ESP:State of the Art[C].Singapore:SEAM 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er.

[3]白益民.学科教学知识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 2004 (04) :67-68.

[4]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01) :31-33.

[5]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02) :1-8.

上一篇:秋小萝卜下一篇:音乐教育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