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探因范文

2024-07-02

经济危机探因范文(精选10篇)

经济危机探因 第1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阐述的经济危机在当代表现出更深刻的现实性。对经济的破坏是整个世界经济史上空前的。三大矛盾依旧存在, 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内部的问题也更加复杂, 如果我们在实际经济运行和理论研究中不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情况, 经济危机也必将在我国发生。因此, 有必要对当前经济危机做一个详细深刻的理论分析。

1 不同国家的经济实践有差异

以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为经济运行理论指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在“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 把人与人的关系物化为人与物的关系, 即企业家对劳动这种要素的管理关系, 通过各种制度和措施加强劳动利用率, 不断追求利润的增加和财富的增值, 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作为要素的劳动力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 尤其是在收入分配方面, 在产品的分配方面, 过度追求效率, 忽视了公平, 仅靠政府推行各种福利政策和提供一些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公平问题。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产生的后果就是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供求严重脱节, 物质产品的不断增加即社会供给的增加与社会有效消费需求的不足并行;而美国对于由于收入低下而无力还贷者赋予较低的信用等级, 导致这些人贷款困难, 无力扩大生产—盈利困难, 还款困难, 形成一定程度的恶性循环。因此, 与其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信用度低下的人们不还银行贷款导致银行破产, 更深刻的原因应该是由于收入低下导致无力还贷, 而政府又为了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等的繁荣发展, 而将无抵押贷款贷给收人低的无力还款者, 最终必将导致银行破产, 整个金融体系的主要链条断裂, 从而波及实体经济, 引起经济危机爆发。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种集体的交互行为, 而不是某个孤立个人的行为。经济活动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 前者是人们从对自然的交往中获得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活动, 即生产活动;后者是从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活动, 称为交易活动。

我国经济实践在改革开放后, GDP取得了年均9.7%的增长率, 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57:1增大到3.28:1, 东西地区收入差距2006年扩大到3.25倍。对于如何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 传统看法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二次分配注重公平。通过二次分配解决初次分配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必要的, 但是如果不能在一次分配中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而寄希望于二次分配, 很可能会事倍功半, 甚至事与愿违。如果在一次分配中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而把二次分配作为补充手段, 解决初次分配可能会遗留的一点问题, 则有可能很好地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目前出口严重萎缩、投资疲软的情况下, 要实现今年GDP增长“保八”的目标。必须依赖于扩大国内需求, 而我国由于社会公平问题长期存在且日渐严重, 政府从民生工程人手, 把投资重点放在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上, 这给我国实体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拉动内需的刺激政策逐渐发挥出作用。

2 虚拟经济所占比重过大

虚拟经济指经济活动中, 以虚拟资产为对象, 通过对虚拟资产的经营, 以谋取利润和报酬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包括对虚拟资产的买卖、中介、咨询等。其中虚拟资产就是市场经济中所有没有价值却有价格、其价格在本质上是某种收入的资本化的资产。虚拟经济可以吸纳大量的货币资金, 从房地产炒作到股票市场, 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到收藏品市场-从各种债券的买卖差价到外汇市场, 总之, 在可以反复交易的各类资产市场之间流动, 并随时从虚拟经济中流出或流入。虚拟经济是和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 在实体经济的运行中起到资金配置、对货币资金冲击实体经济的缓冲器的作用。但虚拟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使经济体系的不稳定性增加, 个人可以以炒作房地产、股票等虚拟资产增加货币财富, 但一个社会不能仅仅依靠虚拟经济的发展来支撑整个经济体系。

而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问题, 即美国“实体经济”的衰落则日渐严重。第一, 战后美国GDP占世界GDP的一半左右, 而到2004年以后该比重已经低于30%了。第二, 从战后到现在, 美国GDP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如果用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业表示美国的实体经济 (依托于实实在在物质生产和服务的产业) , 用金融、保险服务业和房地产服务业表示美国的虚拟经济 (依托于房地产、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资产炒作的产业) , 美国实体经济创造的GDP占其全部GDP的比例从1950年的61.78%, 下降到2007年的33.99%, 且实体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制造业, 1950年占总GDP的27%, 2007年则只占11.7%;而其虚拟经济创造的GDP占全部GDP的比例则从1950年的11.37%上升到2007年的20.67%。美国战后的三大支柱产业, 汽车、钢铁和建筑业往日的辉煌已不再, 代之而起的支柱产业是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服务业。第三, 上述美国官方提供的制造业统计数字仍然过高, 对制造业依赖金融资产创造和炒作产生的GDP还要大打折扣。

美国的“虚拟性”在不断加深。美国债券 (其中就包括次贷) 、股票、外汇、期货、金融衍生品市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成为美国人创造货币财富的机器。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保守估计, 2006年底美国境内的股票、债券、外汇、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值约为400万亿美元, 为2006年美国GDP的36倍左右。而其他国家最多只有十几倍, 如日本是16倍左右、中国是10倍左右 (2006年中国虚拟经济发展报告) , 充分说明美国经济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泡沫性。

虚拟经济的不断扩张使美国人趋之若鹜, 放弃传统制造业去经营金融业, 放弃产品和技术设计去专供金融产品创新的复杂设计。美国特殊的经济运行方式使得美国人在国内将几乎所有能够资本化的收人流都纳入了其创造货币收入的洪流, 一旦虚拟经济泡沫破灭, 社会各个阶层资产大幅度缩水, 必然影响到实体经济的信心。

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骏民说, “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良好时, 虚拟经济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 转移市场运作的风险, 从而有效保障实体经济的发展。然而, 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时, 就会产生泡沫经济或者金融危机。”因此, 我国既要积极利用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保障作用, 又要坚持适度发展的原则。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发过多的泡沫经济。

3 经济分析过于模式化

近年来, 大量经济学者采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将各种经济问题都试图用经济模型来做以解释, 经济学研究逐渐数学化。虽然经济学研究领域很多有争议的问题经过严格的数学模型的论证得以解决, 但对于实际经济运行的理论指导作用却越来越小。理论指导最应该发挥的作用是对实际的指导, 理论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认其正确与否, 并且理论有客观的时间、条件限制, 不同条件下的经济理论不能直接拿来指导实践。对于经济学家可能只是理论研究的失败, 对实际经济运行则意味着一个社会错失发展良机, 人们遭受巨大经济损失。采用西方主流经济理论进行激进式改革的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惨痛教训即是最好的佐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我国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综合利用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逐渐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创立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既不能将西方经济学理论模式化, 也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条化。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我国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综合利用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逐渐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创立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既不能将西方经济学理论模式化, 也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条化。

小儿遗尿探因 第2篇

食物过敏 美国的一位医学博士对小儿遗尿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发现食物过敏是造成小儿遗尿的主要原因。能引起遗尿的食物以牛奶、鸡蛋、巧克力和柑桔类水果较多见。这些儿童只要停止进食上述食物后,遗尿便可消失或明显好转。据研究认为,食物过敏引起的过敏反应使得膀胱粘膜水肿、膀胱平滑肌收缩甚至痉挛,膀胱容积缩小而促使排尿;同时。过敏反应又导致小儿睡眠过深,以致排尿时不易醒来而发生遗尿。因此,对遗尿患儿不妨进行仔细观察,推测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并从食谱中排除这些食物,遗尿现象往往不治而愈。

排尿训练不合理婴幼儿时期缺乏合理的膀胱排尿训练是引起遗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小孩2~3岁以后,大脑皮层已能控制脊髓排尿中枢而能“随意排尿”。如果孩子太小,6个月内就把尿,会使他恼怒;太大,如2~3岁后才把尿,又会影响其自控能力,导致遗尿。所以,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开始对孩子进行排尿控制能力的训练,并注意夜间把尿要将孩子唤醒,不要让他在半醒半睡状态下小便,否则和尿床没多大区别;夜间把尿次数也不宜过多,过多不能保证孩子睡眠,反而容易养成不能控制小便的习惯。

膀胱功能成熟延迟一般来说,遗尿孩子的膀胱容量要比正常同龄儿小,膀胱内还投容纳多少尿,它就收缩排尿了。此见于遗尿次数多而量少的孩子。对这些孩子,可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即鼓励孩子白天多饮水,促使尿多,每当出现尿意时,让孩子尽量忍住,想方设法尽可能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使膀胱容量逐渐扩大。以每月膀胱容量增加30毫升为训练有效(正常膀胱容量为每千克体重10毫升)。另外,可在一次排尿过程中。训练自主尿流突然停止(排尿中断),以训练膀胱括约肌功能,使排尿动作更多地受主观意愿控制,促使遗尿治愈。

便秘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儿童便秘也可发生遗尿。因为便秘使膨胀的直肠压迫膀胱,导致膀胱呈不可控制性的收缩状态,膀胱容量减少,因而遗尿。经调查,25例遗尿儿童中,22例有持续性便秘史,经动力学检查,这22例全部有不可控制的膀胱收缩。故改善饮食的内容和习惯,纠正便秘,也可能使遗尿消失。

体位有人观察到遗尿患儿遗尿时与其睡眠时的体位有密切关系,即每当遗尿时,孩子大多处于仰卧状态,而侧卧位则很少出现遗尿,认为这与恻卧时大腿压迫泌尿道使之不易顺利排尿有关。因此,设法使孩子侧卧,可减少遗尿的发生。比如在孩子入睡前,将两条毛巾包扎于腰腹部,两端的结正好打在腹部和背部,这样孩子在仰卧或俯卧时,就会被毛巾结阻挡使之转为侧卧,当有尿感时也容易醒来。

睡眠过深这是相当常见的现象,多数遗尿的孩子睡得很熟,很难唤醒。所以,注意不要让孩子白天无节制地游戏、功课负担过重、活动过度等导致过分疲劳,以免夜间睡眠过深而失去排尿警觉。也可采用遗尿报警器或用闹钟在遗尿的钟点前唤醒孩子排尿。

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或受刺激也会引起遗尿,这种遗尿常是间歇或暂时性的。祛除精神因素后,遗尿会不治而愈。常见精神因素有:家庭不和睦或离异、双亲去世、离开父母、学习紧张、居住环境改变、母亲生了弟弟、疾病后身体虚弱等等。

遗传爸爸、妈妈小时候有遗尿症,他们的儿子,有40%会遗尿;他们的女儿有25%也会犯此病。双胞胎中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大多数遗尿在青春期前后可自愈,父母不应训斥或责罚孩子,以免进一步增加孩子精神负担,使遗尿加重。

疾病 如尿路感染、包茎、糖尿病、尿崩症、蛲虫病以及脊柱裂、癫痫等均可引起遗尿,这些病须经医生检查方能明确。另有两种隐患也会引起遗尿,一是无症状性细菌尿,一是高钙尿,这类隐患要化验才能确诊。

“边缘化”探因 第3篇

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带来便捷的图象传播方式,减弱了人们对插图的关注程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电视尚未普及,当时,人们对文学插图的关注不亚于今天人们对电视的关注,原因在于,插图能将文字转化为视觉形象,引导读者尽快地走过“陌生”而进入书籍所营造的情节和氛围之中,获得一种新的审美体验。当今,电视机早已普及,计算机网络日益发达,手机也成为图象传输工具,屏幕上的图象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这远非传统插图艺术所能及。

目前有些出版商存在错误的看法,认为插图只是文字的配搭物,价值不大,登不了大雅之堂。这是无知。在我国优秀的绘画遗产中,文学插图占有相当的比重。优秀的文学插图以视觉艺术方式阐释着文学作品的主题,加深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文学插图的兴起,也使一大批优秀画家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名人。

报酬偏低,也影响插图的创作。真正热爱插图艺术创作的画家不在意报酬,但低稿酬不可能长久维持插图作者的创作热情。而在欧美,插图作者不仅能获得合理的报酬,而且他们的精品可以进入拍买会并高价成交。

浮躁的心态,使当前一些插图画家难沉其心,难出精品。一些插图创作者急于求成,其作品或粗制滥造、缺少基本的形式美感;或脱离原著、胡编乱画;或立意不深、构思不妙。这样低劣的插图,不能让读者“望图生爱”,而是“望图生厌”,既毁了创作者自己,也毁了插图作品的整体声望,更严重的是失去了发表园地。这也是导致插图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探因求果 联想拓展 第4篇

考场作文时间短,要求高,有些考生不适应,往往面对作文题思考半天,找不到下笔点;即使花了很长时间找到了思路,可是还没来得及写完作文,考试时间已到,只能空叹息。如果我们构思敏捷,作文材料就会纷至沓来,并付诸笔端,或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或状之以物,会非常自然流畅地完成作文。那么我们在考场上应怎样让自己的构思流畅、思路开阔?这除了平时加强拓展思路能力的训练外,如果能掌握一些技巧,对迅速打开思路,顺利写作是很有帮助的。

一、探因索果 巧开思路

如果我们面对作文题一时不知从何下笔,这时我们可采用 “探思索果”的方法来帮助打开思路。如2007年南京市的中考作文题“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很多同学面对这个作文题,只在“钥匙”上思考徘徊,写来写去还是“钥匙”,既没深入开掘,也没有适当展开。这样既难以下笔,更写不出深刻的作文来。这时我们就可运用“探因索果”的方法来开拓我们的思路,我们可以这样想:(1)为什么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自己又为什么需要这把钥匙?(2)我以前没有这把钥匙时是怎样的?(3)有了这把钥匙之后,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4)有钥匙之后,我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变化?如此这般地向前往后追索,一张思维的大网很快就展开来了,有关“钥匙”的人或事就鲜明了,获得“钥匙”的过程就具体了,“钥匙”的作用也就明显了。这时我们只要抓住一两个“亮点”进行认真写作,就可以把文章写得尽善尽美了。

命题作文的题目往往隐含了一些要求,动笔前进行“前因”和“后果”的探索,就能审清题意,明晰题目的含义。如2007年江苏省苏州市的中考作文是命题作文“晨”。这一命题中的“晨”就其表层义而言,是指一天中的起始部分,也即是早晨6到9点这段时间,我们写作时可从这一层面来入手,写早晨发生的人和事,或是对早晨的感悟,但这样写立意不深,也不易写出精彩的作文。这时我们就可进一步探索,“晨”也有象征义:这由一天的起始象征着人生的开始,由晨的时光也可象征着人生的美妙,象征着起点之美——经过这样前因后果的探索,不但开拓了写作的思路,还容易写出深刻的文章来。

二、以小见大 伸展思路

看到一个作文题,如果这个文题的范围很大,无从下笔,这时我们可以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来反映这个文题。俗话说的“一滴水中看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这个文题是很大的,这时我们就可从小处来入手,从时间考虑,过去什么事什么人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从空间考虑,在学校、在家里,甚至在路上,某次活动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从因果考虑,珍惜的心情是怎么取得的;从对象考虑,自己、同学、家人、不相识的人是怎样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的等。这样,从一个角度来思考、来立意、来选材,选自己熟悉的、感触最深的来写,来反映自己的“珍惜”,这样既能顺利地拓展思路,又能扣紧题目来写。

这种构思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话题作文,因为话题作文只要求写相关的内容就可以。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决定了一个话题可以有多种思路和多种表达。所以思路开阔对于写话题作文非常重要。审题后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从生活实际中寻找与话题相关的素材;考虑与话题相关的各种观念和说法,自己对此进行思考判断,形成观点。然后在此观点的统摄下寻找合适的论据证明观点;也可以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虚构。

要做到以小见大,就要求同学们能在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细节中发现新问题,提炼一种崭新的主题。选择的小事虽小,但小事中蕴涵着的生活哲理足以使文章主旨有深度,能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时代特征。

三、妙用联想 延伸思路

一般作文都要运用联想的发散思维来打开思路,考场作文构思必须展开联想,这就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活动,恰似腾飞的翅膀。考生根据已确定的文章要点,对头脑中现有的各种材料展开丰富的联想,开始可能是零散的不集中的,这时的思维活动是放开的,要占有大量的材料,不要有所束缚,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组合,删除选择,使之成为一个系列整体。

联想的方式主要有两类:类似联想和引情联想。类似联想,就是从眼前事物出发,通过事物的形似或神似引发联想。由一引万,打开思路,多角度观察,然后万中取一来立意。如由“风”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还可以联想到流行时尚的“风”等等。引情联想,就是由某些事物的引发,化抽象为具象,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情思,力避概念化图解话题,力求从自然到自觉,赋予人情感的“再造”。其中用象征手法写的文章,就是这种典型。如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激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这样就使大自然的景物有了更高的审美层面和更深的审美意义,抒发了对西北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

如2007年天津市的中考作文题“心中的彩虹”这个文题,我们就可运用联想的方式来构思成文。这个彩虹既可指天空中那美丽的彩虹,我们也可由她的艳丽、娇美生发联想,这个“彩虹”可以是我们的一种美好的回忆,可以是我们的一种珍贵的体验,可以是我们的一个坚定的信念,可以是我们向往的一种境界,也可以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追求。这样你生发联想,很快就能打开思路,文思泉涌,作文也就不难写了。

四、妙用抑扬拓展思路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要尽力避免平直,宜跌宕起伏,摇曳生姿。在面对作文题时,不妨试着采用“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这两种方法来展开思路。

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战国策》中有一段“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

欲扬先抑,抑是为了扬,重点在扬;欲抑先扬,扬是为了抑,重点在抑。无论使用哪一种,所“先”都只是手段,是为了映衬所“欲”,从而突出和强化所“欲”的内容,所“欲”才是目的。运用这种方法拓展思路,可以使内容逐层深入。

五、异向思维 反向思路

异向思维是指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向相反的方向思考,从而解决难题,寻求答案。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审题上,的确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先生的“双向审题法”就是这种异向思维方法。什么叫“双向审题”呢?即审题时既搞清题目要求的内容,又搞清题目放开的内容。把题目的要求搞清了,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立意选材,就不会偏离题意;把题目不作要求的内容也就是放开的内容搞清了,才能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如2007年浙江省嘉兴市的中考作文题“我以而自豪”,很多同学都是写我以我的学校、我的班级、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的奋斗、我的成功而自豪。而一个同学却写“我以失败而自豪”。他说我虽失败了,但我却虽败犹胜,因为我从失败中得到了新奇、刺激的感觉,也从失败中获得了成功的经验。作者这样异向思维,反向立意,无疑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觉。

顾城之死探因 第5篇

不同于海子等为诗学理想而献身的诗人, 顾城仿佛是个异数, 他的死应该与诗歌理想无关。他作为一个天才诗人, 精神极度分裂, 本身具有的狂暴倾向容易使他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容易做出丧失理智的事情。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对于妻子的婚外情无法容忍, 而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双重打击使他的死亡情节更加浓厚, 所有这些造成了顾城杀妻后自杀的悲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顾城的自杀与诗无关, 他的死主要是伦理和个人性格的问题。

顾城———分裂的诗人

顾城是一个天才诗人, 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 父亲顾工曾经怀疑“他的大脑和眼睛是不是真的有什么特异功能”, 看书的时候“常常一个通宵就能翻完厚厚的一本”[1], 而且对于故事情节把握非常准确。在诗歌创作方面, 顾城更是堪称天才, 十二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写现代诗, 很年轻就已经就写出了被传诵一时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名句。且不说小小年纪就写出了被人传诵一时的诗句, 光是其诗歌就有很多佳作:“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还有“太阳是我的纤夫/他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等。顾城的创作过程充满了天才的色彩, 他的创作时间是在“白昼午睡和黎明欲来没来时”[2], 写诗的时候用枕边的纸笔“将迷迷蒙蒙中幻化出来飞舞起来的形象、景象、演绎、思绪……组成一个个词汇, 一个个语句, 他的手摸着笔, 摸着黑 (写时常常是不睁眼的) , 涂记下来”[3]。当朦胧诗开始流行的时候, 顾城成了万众瞩目的天才。

诗人较平常人来说, 会更有激情, 也更加敏感。但顾城的情感和激情仿佛比一般人强烈得多, 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狂暴和神经质的色彩。很多人认为顾城精神存在问题, 顾城的父亲称, 顾城在很小的时候曾经看到“文革”中部分人对于贴大字报的人进行殴打, 这个场面对于其幼小的心灵造成刺激和伤害。顾城的母亲说顾城“他小时, 曾从窗台上倒栽葱般摔了出去, 脑部受过伤, 有时精神失控”[4]。“在家的时候, 他偶尔也会激动起来, 只是偶尔为他妈妈一两句话把杯子推翻, 可那只是刹那间, 很短, 他又像孩子似的请妈妈原谅”[5]。除此之外, 现实生活中的顾城还有狂暴的一面:出手打岳母;为了一点小事与父亲打得头破血流;对妻子实行暴力……这些无不显示出顾城的暴力的倾向。诗人疯狂的情感爆发, 理智不复存在, 如果本身具有的狂暴倾向同时爆发, 使疯狂的念头付诸暴力的实践, 可以说悲剧难免。顾城生命最后的所作所为即是疯狂念头与暴力行动的同时爆发。情人的出走让顾城内心充满了绝望, 勉强平静下来后, 妻子的追求者马上到来, 他的内心变得惶惶不安, 情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在妻子坚持要开车离开的时候, 处于疯狂状态的顾城采取了暴力行动。与其说顾城有精神病, 而从医学上寻找病理, 还不如将这种精神的分裂归为顾城的分裂性。天才既有天才的一面, 又有怪诞的一面, 每一面都超乎寻常人, 而在于顾城, 他的性格分裂程度比较高, 是一种天才与歇斯底里的状态。

顾城———自私的孩子

顾城被称为“童话诗人”, 拥有一颗儿童似的心。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他就承认自己是一个“被妈妈宠坏了的孩子”, 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城曾坦言, 他认为自己的心理年龄从未超过十几岁。所以, 他的日常生活全部靠妻子。一次因为护照过期, 无法乘飞机离开, 又因为警察态度恶劣, 谢烨感到非常恼怒。清醒之后, 她的感受就是祈求丈夫在自己需要的时刻安慰自己, 这是非常滑稽的, 其中的失望与自嘲之意不言而喻。在生活中, 谢烨一直充当母亲的角色, 包容顾城这个任性的孩子, 但如果有一天, 这种包容与照顾的心不复存在, 那么任性的孩子应该到谁的面前耍自己的孩子气呢?

有如此美好心灵的“童话诗人”却也是相当自私的, 有了孩子之后, 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 妻子为了他, 只好将孩子寄养到当地毛利人家里。同时, 作为一个现代人, 顾城却有着类似于封建式的男女思想。他的理想就是将自己喜欢的两个女人放到一处, 使她们和谐相处, 这样自己就建成了一个理想的女儿国。于是, 他将自己的情人李英接到激流岛, 与妻子三个人共同生活, 并欣喜地看到自己的妻子和情人变成了好朋友。在这一切都圆满之后, 他却深刻地感到自己仿佛成了一个局外人, 两个女人的友谊仿佛把他排挤到一旁。他只能对妻子埋怨道:“你知道李英的事没有伤你……你让她来比我还积极呢……后来你们是朋友, 多好啊……我倒成了多余的人了……”谢烨积极地接李英来或许有她自己的另一种打算, 但是, 这种能够容忍自己丈夫的情人和自己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无私还是让人惊讶。

妻子谢烨无私付出, 容忍顾城的情人和自己同住一个屋檐下, 但是, 顾城却容忍不了谢烨有追求者。得知谢烨与追求者相互喜欢的时候, 顾城坚持离婚, 理由是谢烨虽不嫉妒他与情人的关系, 但他嫉妒谢烨另有所爱。他与谢烨的追求者不是同一种人, 无法同时生活在一起。顾城无法忍受妻子移情别恋, 但要求妻子接受自己的情人, 这反映了顾城的自私。

顾城———渴望死亡的理想主义诗人

顾城作为一个诗人, 具有浓厚的死亡情结, 他自己承认, 从十七岁开始, 他就有死亡的想法, 并且在以后的生活当中, 他屡次想到自杀, 并做出了一定的实践, 但都被阻止。女诗人蝌蚪曾研究怎样自杀才是最好的, 最后也选择了自杀。顾城夫妇曾经与蝌蚪夫妇一起游玩, 相处了一段时间, 从蝌蚪处, 顾城受到启发, 他认为像蝌蚪那样自杀也是不错的。

在顾城死前的一段时间里, 情人李英的离开对于顾城造成相当大的打击, 他认为李英具有自己理想的女儿性, 是自己的一部分。但是她却趁顾城不在的时候与一个练气功的老头私奔, 从此销声匿迹。这对于顾城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造成顾城精神的一度崩溃。他向往的妻子与情人友好相处, 自己也身在其中的其乐融融的女儿国随着情人的离开而倒塌, 精神的理想乐园从此失去, 顾城处于绝望之中。正在这时, 包容自己的妻子也另有所爱, 并且可能要离开, 顾城的现实生活就仿佛失去了顶梁柱, 没有了支撑, 这对于没有多少日常生活能力的顾城来说几乎就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就这样, 顾城的精神和日常生活都处于崩溃状态, 处于这种状态下的顾城最终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谢烨在散文中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 这仿佛成了两人最终结局的谶语:“外边, 爬墙虎的叶子正在一片一片飘落。也许有两片叶子会同时落下, 那还将是快乐, 是我们最后的游戏。”

参考文献

[1][2][3]顾工.顾城和诗.墓床.作家出版社, 1993:364, 365, 365.

[4]刘志武.顾城魂断奥克兰真相.利斧下的童话.上海三联书店, 1994:6.

《孔雀东南飞》悲剧探因 第6篇

一、社会因素

《孟子·万章下》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就是“知人论世”。因此了解一个人就要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西汉汉武帝以后,崇尚儒学,官僚多以经术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继承家学,继续为官。久而久之,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世代为官的门阀世族、大姓豪族,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士族”,“士族”兴盛于魏晋南北朝。与“士族”对应的社会底层老百姓就是“庶族”。焦仲卿和刘兰芝生在东汉末年,当时社会广泛存在“士族”制度。“士族”有权有势,养尊处优,生下来即使没有学问也可以做官;而“庶族”都是无权无势的老百姓,想进入仕途难度很大。当时社会现实是“士族”和“庶族”等级分明,门第森严,交往很少;如果来往、通婚会被人耻笑;社会阶级分化、对立严重。

《孔雀东南飞》序里交待东汉末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可见焦仲卿出身于比较弱小的“士族”,已经有了向上层社会奋斗的基础和平台。焦母说:“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焦仲卿是焦家唯一的儿子,也是焦家和焦母的希望;仕途升迁是焦仲卿的追求和使命,也是焦母的期盼和目标。“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焦仲卿看淡了官场,而言外之意焦母看重小吏基础和平台,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官场上不断进取,从而能够光宗耀祖,成为真正的大“士族”。可见在焦母心中,儿子、官职下来才是兰芝,她把兰芝位置放在第三位, 因此焦母不允许兰芝和婚姻使仲卿分心,影响和破坏仲卿的仕途,只能把兰芝驱遣回家。兰芝自叙:“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兰芝在焦家不能和仲卿平起平坐,没有地位,焦母给兰芝的定义是一个被奴役的丫头,呼之则来,弃之则去。也正如焦母所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由于焦母主仆意识,焦母看不惯,瞧不起儿媳兰芝,于是驱遣兰芝回家。“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必定是社会底层老百姓的劳作,“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肯定不是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的待遇,“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一定是贫贱之家的环境。这些都体现了兰芝出身“庶族”。最后“士族”和“庶族”的门第观念、时代烙印、社会矛盾也造成兰芝被轻视、被慢待、被驱遣。以上这些社会因素造成兰芝被驱遣,也是兰芝殉情悲剧的起因。

二、个人责任

爱情是什么?真正的爱情就是山盟海誓后的相守、奉献和责任。爱情是婚姻的开始,婚姻是爱情的结果,没有了责任,爱情和婚姻就会走向坟墓,坟墓埋葬的是感情甚至是生命。《孔雀东南飞》开篇没有说焦仲卿和刘兰芝感人至深的爱情。开始就是“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兰芝诵读诗书,明白道理懂得感情,知道《周易·恒》“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封建礼教强化了兰芝的妇人意识;成为仲卿的妻子后,她遵守府里规矩;一心一意爱仲卿,重视婚姻的责任。“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虽然兰芝和仲卿在一起过日子不过两三年,但是现实生活、婚姻和丈夫已经塑造了兰芝对爱情有坚强的身体和炽热的内心,因此在接着被驱遣回娘家的路上兰芝发出了:“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震撼人心的话语是兰芝和仲卿长相厮守的决心,也是兰芝坚守爱情和保护婚姻的决心。兰芝不抛弃、不放弃,对仲卿爱的情感和责任的决心已经深入骨髓,融入她的血液,构成她的生命;自然而然仲卿已经是她生命的一部分,显而易见谁剥夺了兰芝爱情和婚姻的责任,兰芝的决心将会变成生命的终结。

按这个道理来说,决心不等于行动,兰芝不至于自杀。兰芝被驱遣,与仲卿暂时分别,仲卿“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这一定能安抚兰芝受伤的心灵,兰芝还有活下去的希望。然而,在夫妻关系上,仲卿缺乏必要的投入和沟通,没有把兰芝的这种希望落实和放大,只是转化成对母亲“何意致不厚”的责问,激化了矛盾。在爱与孝的矛盾上,他“哽咽不能语”,显得无能,给兰芝的只是一些毫无把握的空头许诺。当兰芝受到逼婚之困时,只得到他“贺卿得高迁”的讽刺和“吾独向黄泉”的死亡引诱,而且“驱卿”当初也出自他之口,就在二人“生人作死别”之后,仲卿也只是用死威胁母亲,并无任何作为,仲卿自己不做自己的救世主。总之,仲卿是位啰嗦、无能、自私、庸俗、幼稚和懦弱的差吏,既不是承担爱情、婚姻责任的好丈夫,也不是承担家庭责任的好男人,有的只是对婚姻责任的漠视和缺失。兰芝“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兰芝可爱、美丽、漂亮、聪慧和知书达理,是人见人爱的,就连县令和太守的公子也敢冲破“士族、庶族”的界限和不怕被人耻笑的世俗来仰慕求娶兰芝,追求美好婚姻;而仲卿竟然不知道珍惜爱护身边所爱之人,不去承担爱情、婚姻责任,不给兰芝生存的港湾,把兰芝逼入了死胡同,让兰芝彻底绝望,让完美的、宝贵的和唯一的爱人的生命化为乌有,仲卿是兰芝殉情悲剧的主要责任人。

同时当兰芝被遣回家,先是县令公子,后是太守公子来说媒,层次越来越高。展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背景告诉我们,当时的婚姻不是以爱为基础,而是以某种条件为天平。刘母没有主见,不替女儿做主,刘兄想高攀“士族”的决定就是当时社会风气的体现。 县令、太 守并没有 逼婚 ,“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逼婚的是刘兰芝的哥哥,他以权利价值去计量爱情关系,做法是荒唐无知的,但又是社会的。当太守公子来迎娶兰芝时,兰芝只能通过“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用殉情来维护爱情和婚姻责任。刘兄剥夺了兰芝爱情权利和婚姻责任,是兰芝殉情悲剧直接推手。

三、心理原因

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弗洛伊德于一九二三年在《自我与本我》中提出了“本我”、“超我”和“自我”心理学名词,提出“本我”与“自我”,“超我”共同组成人的完整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它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若个人“自我”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的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抵消、升华甚至自杀等等。正如此理,在焦仲卿的身上存在着“本我”与“超我”的矛盾冲突,对兰芝的爱是仲卿的“本我”,当时的母命社会道德规范是“超我”,仲卿生命本身是“自我”。

在封建礼教的支配下,儿子是不敢违抗母命的。当时的母命社会道德规范 (“超我”) 不允许仲卿违抗母命来维护自 己的爱情 和婚姻 (“本我”)。“超我”对“本我”进行了压抑,在孝 (母命)、爱 (兰芝) 这样两难的矛盾面前,仲卿“自我” (仲卿生命本身) 无力使之两全,只好采取回避拖延的办法,他让刘兰芝暂时先回娘家,等过一段时间再把她接回来,这是一种缓兵之计。后来由于仲卿无能、被动和懦弱的性格,他不敢违背母亲的意志,顺从了母亲不要兰芝。最终他又对兰芝说:“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又顺从兰芝。这个时候,仲卿的生命“自我”与爱兰芝的“本我”和听命于母亲的“超我”发生了尖锐、严重以及不可调和的冲突和矛盾,只有“自我”进行调节和防御才能解决矛盾。

教学个性缺失的教师“自我”探因 第7篇

一、教学个性的“自我”品性阐释

教学个性是教师个性在教学实践中的合理显现, 它以教师自我的存在为基础。借用海德格尔的“存在是一种显现, 一种绽放”, 那么, 教学个性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教师“自我”在教学中的显现和绽放, 是“我在”的和“为我”的。

1. 教学个性是教师“自我”的显现

教学个性基于个性。何谓个性?个性是一个多角度多视野的概念, 尽管不同的学科或学派对它有不同的理解, 但能够达成共识的是个体的独特性。教学个性的独特性是由教师个体的独特性决定的, 教师个性是教学个性的“底色”。教学个性必须有教师的“出场”, 那么, 教学个性就必然具有个体唯一性、不可重复性、不可取代性、主观能动性。对此,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经过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而出:教师主导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其个性是分不开的, 个性的中心特质决定了教师的主导教学风格, 具有“直爽”“缜密”“幽默”“温柔”等不同中心特质的教师, 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课堂教学语言和板书的选择等方面, 都体现出不同。

2. 教学个性是教师“自我”的绽放

教学个性是融个性与教学之中, 是受教学浸染了的教师个性, 这意味着教学个性已非教师个性的自然显现, 而是走向绽放的“超我”。首先, 超越是人的本质追求。“人从不满足周围的现实, 始终渴望打破他的——此时——此地如此存在的境界, 不断追求超越环绕他的现实——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的当下现实。”[2]因此, 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不会停留和满足于“是其所是”的“本我”状态, 而要确定“是其所应是”的“超我”追求。其次, 教学活动为教师超越自我的实践空间。进入教学活动的教师, 会对教学赋予“我”的理解和解说, 运用“内在尺度”丈量教学实践, 并按照自己认为最舒适、最恰当、最理想的方式行动。教学活动不仅显现了教师的真实存在, 显现了教师的本色与内涵, 而且确证着教师自我存在的价值, 并赋予了教学活动的“尊严性”——在自己的领域里创造性地工作, 创新是自我绽放的最高表现形式。

二、教师“自我”缺失的现象剖析

教学个性基于教师, 又依赖教师, 因为“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我存在的卓越, 成熟的个性才会到处绽放”[3]。审视教学实践, 教师自我的迷失或遮蔽现象普遍存在, 教学个性的缺失也就在所难免。

1.“我是谁”的角色化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 而“当一个行动者担当一种已确定的社会角色时, 他通常发现, 一种特定的前台已经为他设置好了”[4]。教师个体一旦进入教师职业行列, 就意味着他要担当起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期待。也就是说, 一名教师必然要处于“角色”与“自我”这两种意识的矛盾之中。角色意识要求教师以相应的社会观念和准则去规范、统理自己的内心世界;而自我意识反映的是教师对自己内在需求、情感世界的真实把握。理想的状态是“角色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和谐统一, 即教师对角色的认同。但审视现实, 教师的自我意识遮蔽在角色意识之中的现象相当普遍, 受角色意识的理性控制, 教师的行为过多地甚至过高地囿于角色规范、要求、责任等范围内。为了对得起教师这一神圣的称号, 教师不愿甚至羞于与自我意识联系起来, 人为地将教学工作与日常生活隔离开来。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们不得不藏起自己, 端起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等架势, 兢兢业业地忘我工作。由于教师在工作中不是展示自己, 而是掩饰自己, 于是他“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 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 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 而在劳动中就觉得不舒畅。因此, 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 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5]。在这样的工作中, 教师非但不能感受到幸福, 而且, 由于角色意识太强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教师是“完人”“超人”的偏执观念, 在师生之间无形中划出了一道无法逾越、不可沟通的“鸿沟”, 还可能给学生留下矫揉造作、虚情假意、道貌岸然等不良印象。当教师的个性被角色的圣光所吞没, 教师的教学也就不会有真与美的个性或风格的呈现。

2.“我该怎么做”的惯习化

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 生成并积淀着一些教学经验, 这些经验以某种连贯一致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活动中的要求作出惯常的回应, 这就是教学惯习。教学惯习可使教师在面临复杂性、不确定性的教学情境时减低或减少忙乱、无序, 有利于发展初期的教师提高工作效能, 这种行为的流畅性也往往被看成是专家智能的重要特征。但是, 教学惯习具有相对的简约性、封闭性、惰性, 这与复杂多样的、充满变数的教学情境之间存在着紧张的对立关系。如果教师囿于教学惯习, 就会被逐渐消融在平凡无奇、单调重复的日常教学经验世界中, 使本该个性鲜明、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变得千篇一律、循规蹈矩。走进现实的学校, 我们不难发现教学活动的千人一面现状普遍存在, 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教师陷入教学惯习中不愿自拔。教师从备课、设计教学过程到教学活动方式、学生成绩评定的整个过程都由惯习支配并形成一个自动化的教学流程, 犹如自动流水生产线。教师长期生活在这种习以为常、自我满足的重复性教学惯习中, 就会逐步丧失寻求新的更高目标和意义的意愿及行动, “以不变应万变”, 使原本鲜活的教学、鲜明的个性变得如出一辙、匠气十足。

3.“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工具化

教师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广阔的职业, 如果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仅看成是进入生活或者获取一定地位的基本手段, 那么, 他始终只会作为一个局外人委屈地旁观学校的生活, 不会有主人的意识, 更不会有积极的自我情感投入。只有当“教师把这一职业看作是发挥自己才能的形式, 看作是自己参与社会历史创造的途径, 看作是个人达到自我完善的境界。教师职业便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不可分割无法舍弃的部分, 成为他的又一生命……教师才从职业中得到了生命的自由, 获得了超越于生物体的新生命”。令人遗憾的是, 有关调查显示, 在我国目前的教师群体中, 处于生存动机的教师具有普遍性, 而拥有自我实现动机的教师从总体上处于较弱的地位[6]。因此, 许多教师抱怨自己所扮演的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 是为给学生们铺就通向知识殿堂的道路而默默承受的“铺路石”, 是辛勤浇灌祖国花朵的“园丁”, 是不求索取只讲奉献的“奶牛”, 等等。在这样的动机和观念的驱使下, 教师这一职业始终是某些教师的“异己的存在”, 日常所做的工作只是为了“交换”, 无法将自己融入工作之中, 也无法在工作中找到快乐和幸福。“假如把牺牲性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 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7]而工具理性使人成了自己创造力的囚徒, 陷入了销蚀自我的危险之中。

三、唤归教师“自我”的基本路径

教学个性的主体是教师, 只有靠教师的亲力亲为, 教学个性才能多彩而绚丽。

1. 真实认识自己

美国教师教育专家帕尔默认为, 优秀教师的共同特质就是将自我认识融入工作之中。认识自己, 一是要认识到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特体;二是要认识到自己是智能、情感和精神的统一整体。“教师的内心不是良心的呼唤, 而是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呐喊。教师内心要说的不是应该如何, 而是在说对我们而言什么是真实, 什么是真我。心声告诉我们, ‘这工作适合你, 或这工作不适合你’;‘这是真正的你, 这不是真正的你’;‘这赋予你活力, 或这扼杀你的心灵——使你觉得生不如死’。教师的内心有一个警卫, 守护着自己的个性, 把有损我们自身完整的任何东西拒之门外, 把有益于我们自身完整的一切东西拥入怀中。”[8]尽管认识自己往往比认识他人还难, 但成熟的个体, 不仅始自个人的自我认识, 而且成于个人的自我认识。因此, 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有必要不断地剖析和追问自己:做教师是我的真心选择吗, 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着怎样的理解, 我有做教师的天分吗, 我的职业愿景是什么, 我打算如何度过自己的职业生涯, 我喜欢和适合怎样的职业生存方式, 等等。教师只有对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在做什么有清醒的意识, 才会帮助自己保持方向感和动力源。教师正确的自我认识尽管是理所当然的但并非是自然而然的, 要经历认真而持久的内部反省与外部影响的过程。对此, 帕尔默建言:作为教师要经常独处静思, 沉思默读, 野外散步, 坚持读报刊, 与朋友交流。同时, 要多向优秀教师学习, 因为优秀教师不仅能够为自己提供优秀的教学, 而且能启发自己认识到, 与自身的智能天资相一致的教学才是优秀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立足自己的教学实践, 从中找到认识自己、展现自己、修正自己的最佳渠道。

2. 勇敢面对实践

教学实践是教师独特的存在方式, 是教师确证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场域。每一位做教师的人都承认, 教学活动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易于掌控。既是人为, 又是为人的教学, 是一个充满着不确定因素的复杂过程。不同的时空, 各异的师生, 丰富的内容, 多元的期待, 无序的“噪音”, 都会使教学呈现出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面貌。面对如此复杂多变、冲突丛生的教学实践, 身处其中的教师大多会生发一种“恐惧”:“害怕和担心个人的准备不足, 害怕和担心遇到意外的对抗而不知所措, 害怕和担心在学生面前丢面子, 害怕和担心举止不合体统, 害怕和担心学生们及其他们的一切出其不意的举动。可是, 社会上则把教师想象成很有信心的、很有知识的人, 其实, 这无形之中给教师增加了另一层恐惧——害怕和担心辜负社会的期望。教师经常体验到挫折、愤怒、疏离和寂寞之感。”面对恐惧, 有的教师采用免受直接相遇威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忠实执行”“循规蹈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恐惧封闭了教师的“求真试验”, 同时也禁锢了教学个性的彰显。然而, “如果我们懂得怎么样去破解恐惧, 许多恐惧就能帮助我们生存, 甚至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我恐惧我的教学很糟糕, 这种恐惧或许不是一种失败的信号, 而是关注我的教学技艺的一种证据。我恐惧某个话题在课堂上会突然出现, 这种恐惧或许不是警告我逃避这个话题, 而是发出一个信号:这个话题必须注意。我恐惧在那危机四伏的个人和公众交接处教学, 这种恐惧或许不是懦弱胆小, 而是坚定了我的信心, 去冒这个凡出色教学都需要冒的风险”[9]。教学实践困难重重但颇具挑战性, 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证明:只有那些不惧困难、勇于实践、大胆求索、坚持不懈的教师, 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达到教学艺术的顶峰。

3. 积极融入学习共同体

相关研究表明, “学校成功的决定性要因在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合作关系的有无;教师专业成长的决定性要因也在于校内教师合作关系的有无。”“同年级的同事、同学科的同事的见识以及整个学校的专业文化的成熟度, 对于教师的成长具有决定性意义。……教师只要紧闭自己的教室、不同课堂之外的文化沟通, 就不可能变革自己的实践、实现自己的成长。”[10]尽管个人认识的提升与实践经验的扩充是成就教师教学个性的主要路径, 但“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教师教学个性的养成与张扬需要从群体中汲取营养, 得到帮衬和认同, 即便是“教师对自身教学个性的捍卫也离不开对自己同事教学个性的尊重, 对自己同事教学个性的尊重恰恰是保证教师自身教学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11]。所以, 教师应积极地融入学习共同体之中, 所谓学习共同体就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 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 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12]。由于学习共同体不是行政规定的组织, 它是业务型的, 是由教师自由选择、自主决定的, 共同体成员是志同道合者, 在这样的团体中, 教师能够找寻发展的参照, 便于交流与合作, 相互关心、鼓励和认同, 共享实践智慧, 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不会感到孤独, 从而有益于激发自我创造的热情和潜力。

参考文献

[1]潘光旦.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 (下) [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7:641.

[2]马克斯·舍勒.李伯杰译.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贵州:贵阳人民出版社, 1990:43.

[3]刘铁芳.古典自由教育理念的回归与超越[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 (5) :4-10.

[4]欧文·戈夫曼.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7.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93-94.

[6]辛鹏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7.

[7]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76.

[8][9]帕克·帕尔默.吴国珍, 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31-32, 40-41.

[10]佐藤学.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248, 265.

[11]徐继存.教学个性的缺失与培育[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10) :29-32.

马谡街亭失守的心理探因 第8篇

一.压抑的心理

公元223年, 马谡参与了刘备的托孤大事, 应该说他年龄不大 (因为他视诸葛亮如父) , 出道很早, 而且地位相当可以。其兄马良是刘备信得过的人才。刘备统精兵七十余万, 御驾亲征江东, 驻军猇亭时, 先主对东吴统帅陆逊知之甚少, 而马良对陆逊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说其虽一介书生, 但年幼多才, 深有谋略, 不亚于周郎, 不可轻敌。由此可见, 他的才略有过人之处;后对先主猇亭用兵的战略部署时时提醒, 处处出谋, 可以说句句是金玉良言, 如果先主采纳绝不至于惨败。有这样睿智的哥哥引导和教导, 想来马谡在失街亭一节中说:“吾素读兵书”不应有假, 其自视甚高似乎也很有理由。但是先生临终前一句“朕观此人, 言过其实, 不可大用”的一句判语, 无疑宣布了其政治上的死刑。虽说先主说此句话时, 将其支出门外, 但没有不透风的墙, 听到此消息的马谡必然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不禁会想:我从未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为何主公要这么贬低我呢?作为一个年青人, 一个饱读兵书战策又一心想为国建功立业的青年, 是不会甘心这种令人绝望的评价的。而这种压抑一压就是五年, 在这五年中他也曾出过良谋:对孟获, 他有“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的高论;还献计离间了曹睿与司马懿君臣, 使得诸葛亮胜夏侯、收姜维、破羌兵、气王朗, 连克南安、安定、天水, 曹魏举国震惊。但是他只是献计, 从未作为主将亲自指挥过一场战役。其内心的压抑一直没有得到一次很好的释放。他视诸葛亮为父, 理想就是想以诸葛亮为榜样, 帅大军, 东征西战, 建功立业。一颗压抑多年的心一旦有了一丝施展自身抱负的机会, 他内心的求胜欲便会无限大的膨胀, 认为自己有征服全世界的能力。故此, 我们就不难理解, 他为什么会在诸葛亮考虑守卫作为咽喉之地的街亭人选之时, 会那么迫不及待, 生怕这一生中最能证明自己才华, 让自己翻身的机会被别人抢去。

有人说压力产生动力, 但是如果动力失去正确的方向, 其带来的后果比没有动力还要可怕。其实马谡一心想当主将, 藐视曹魏, 在守街亭之前早有暴露, 他多次有类似“量睿何足道!若来长安, 可就而擒之”的言论。故此, 其在街亭完全抛弃诸葛亮“坚守为上”的战略思想, 企图采用以攻为守的战略, 想置曹魏大军于死地。可以说就是个人长期压抑后有释放机会而用错方向的最好明证。

二.嫉妒的心理

嫉妒就是对那些会威胁到自己地位和名声的人充满恨意。也许有人会说《三国演义》中并没有告诉我们马谡在嫉妒谁。但是笔者以为他的这种心理是存在的, 其最不能容忍的竞争对手就是姜维。为何这样说呢?诸葛亮初次伐魏至天水郡城下, 作战计划尽为姜维识破, 姜维几番用计, 打得蜀兵乱窜, 孔明赞姜维曰:“兵不在多, 在人之调遣耳, 此人真将才也!”后终于用计迫使姜维投降。姜维投降时, 孔明曰:“吾出自茅庐以来, 遍示贤者, 欲传授平生之学, 恨未得其人, 今遇伯约, 吾愿足矣。”此番真言, 别人听了也许不会过多地往心里去, 但马谡听到后, 必然是另一番滋味。因为一直以来, 在马谡心中, 诸葛亮是很看重他的, 尽管先主托孤时低视了他, 但是在先主死后的几年里, 他的很多主张得到了诸葛亮的采纳。诸葛亮夸他是“旷世奇才”, 况且又无最佳的家庭继承人 (因诸葛亮早年无子, 其兄诸葛瑾曾过继一子诸葛乔, 可惜25岁就死了。晚年又得一子, 首次伐魏时, 其子才四岁) 。在他看来, 他才是诸葛亮平生之学的最佳继承人, 没想到中途杀出个姜维来, 而且诸葛亮对姜维评价是那么高, 声称要把平生所学传授于他, 这无疑在马谡心头泼了一盆冷水。想想自己跟随丞相多年, 也出过不少好主意, 怎么一个年纪轻轻的姜维只与丞相打了几场小仗, 就能得到这么大的信任?虽然小说中没有直接描写其是如何嫉妒姜维的, 但是从马谡迫不及待并以全家性命作担保去守街亭一事, 就足以见其内心之急, 因为诸葛亮有言:“街亭虽小, 干系甚重, 倘街亭有失, 吾大军休矣。”显然这样关键之所, 急需一名谋略超群、文武双全的人堪当大任。姜维文才受诸葛亮赏识, 武功能与赵云过招 (赵云引兵攻天水郡时与姜维大战, 曾大惊, 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可见, 姜维武艺相当了得) 。这样一个文武兼备的奇才出现, 对马谡来说,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对其嫉妒便可想而知。正是由于马谡内心对姜维这样一位文武全才的嫉妒, 容不得他考虑自己是否真得胜任把守街亭, 就豁出去了。

三.麻木心理

具有麻木心理的人常常表现出对外界事物的变化视而不见, 感觉迟钝。战争打仗, 讲究的就是一个知己知彼, 随机应变。马谡在“知已”方面显然是有欠缺的, 虽说他被刘备投了不信任案后随诸葛亮南征孟获、西征曹魏时出过一些良策, 但是他始终没有正视这样一个事实:自己从未带兵独挡一面。他说自己饱读兵书战策, 那么他就不应该不知道战国时, 赵国纸上谈兵的赵括是如何白白葬送掉40万大军的。一个缺乏实战经验的人需要的是从一次次小的战斗中锻炼自己, 而不是选择一个大而复杂的战斗, 这点他竟然视而不见。在“知彼”方面, 他就更不足了。诸葛亮曾不止一次地说其所患者惟司马懿一人而已, 这点马谡是很清楚的。作为参军, 对敌人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但马谡却大大忽视。如第94回马谡听到魏主曹睿一面驾幸长安, 一面诏司马懿复职, 他说:“量曹睿可足道!若来长安, 可就而擒之。”再如第95回, 当诸葛亮谈到守街亭一事时说:“司马懿非等闲之辈, 更有先锋张邰, 乃魏之名将。”马谡曰:“休道司马懿, 张邰, 便是曹睿亲来, 有何惧哉!”如果说对司马懿的用兵马谡还不甚了解, 那么对魏之名将张邰总该有所耳闻吧。想当年猛将军张飞与张邰大战上百回合不分胜负, 此等大将前来, 一介书生马谡有何理由小视呢?答案只有一个:麻木。马谡的麻木并未就此结束, 当他与王平来到街亭, 看了地势后说:“量此山僻之处, 魏兵如何敢来?”此话有何根据?魏兵为何不敢来?当马谡看到司马懿战前引百骑亲自来看街亭, 直到山下, 周围巡哨一遍后, 竟然说:“彼苦有命, 不来围山!”这更是一个笑话。敌方主帅战前月夜巡山, 证明别人不但敢来, 而且是有备而来。如果马谡不是麻木, 他就应该早有准备, 立刻作出相应的战术调整, 他的“兵法云:‘凭高视下, 势如破竹。’”的妙论是应建立在己方兵力优于对方和处于攻势的战略背景下的。而此时情况正相反, 兵力与对方相比, 相差悬殊 (己方只有2.5万人, 而对方20万人) ;处咽喉要道应该是守势, 而他却采用攻势。马谡的心理不是极端的麻木那是什么?

马谡街亭的失守就是主要在以上三种不良心理因素诱使下, 他作出了一个毁灭自己又毁灭诸葛亮首次伐魏大好机会的草率决定。他因为长期的心理压抑而需要机会释放;因为身边突然出了一个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而急需要用一场胜利向世人证明自己才是NO.1;但终因缺乏分析自己、研究对手的踏实精神, 缺乏临场作战指挥的最基本经验, 导致了他的功败垂成。我在这里奉劝那些有类似不良心理的人士赶紧去看心理医生, 绝不能再犯类似马谡的错误。

参考文献

[1]白至德著.白寿彝讲历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卷[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10第41页.

[2]罗贯中.三国演义[M]陕西旅游出版社2008.3第93、94、95回.

春节出境游探因 第9篇

从2005开始,曾先生已经有5、6个春节假期都和家人一起出境旅游。这两年来,他发现东南亚各国,不管是新加坡、印尼还是泰国等地,只要一到春节就布满了中国人的足迹。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春节到泰国的PP岛度假,放眼望去都是中国人在打麻将。可以说,春节假期到东南亚,到处都是中国人。”曾先生说。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达1.2亿人次,出境人次和消费均列世界第一。其中,2015年春节黄金周,出境游人数(不含港澳地区)达到518.2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0%。日前,多家旅游电商发布了春节黄金周旅游趋势报告。据悉,8成居民有出游意愿,2016年春节出游人数有望创新高,出境游人数接近600万人次,成为历年之最。

出境游人数远超国内游

近日,同程旅游发布了《2016春节黄金周居民出游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春节黄金周出境游需求旺盛,截止1月中旬,居民春节出境游预订率为62%。但国内游预订率不足30%,出境游预订率远超国内游。

而根据驴妈妈发布的《2016春节旅游预测报告》,70后、80后出游人次占比超过50%,成为出境游最重要消费群体。他们多数已经步入“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这群人拥有较高的收入,同时也有着较高档的消费观念。相比国内游,70后、80后更青睐走出国门,体验异国风情。

综合上述报告,截止到1月中旬,2016春节黄金周出境游的十大目的地依次为:泰国、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欧洲(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巴厘岛、新加坡、马尔代夫、新西兰、澳大利亚。其中越南旅游人次同增9倍,菲律宾同增7倍,澳大利亚同增4倍。

总体预订量来看,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预订量占比近七成,主要以泰国、港澳台、日本和韩国预订量最大。而从春节出游客源分布来看,上海、北京、苏州、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天津、无锡、宁波成为今年春节假期十大客源地。

出境游变得“容易”是主因

什么原因造成春节出境旅游人数激增?为何近年来国人对于春节假期出境游如此热衷?对此,出境游旅客与旅游业内人士都从自身出发,有不同的解读。

今年春节假期计划与丈夫到泰国自由行的卢小姐说,与以前相比,感觉近年来出境游变得容易多了。“过去觉得,出国、出境旅游是很‘高大上’的事情,有钱人才有这样的钱和时间。但现在就不是这种概念了,人们都觉得旅游是平常的休闲方式,经济上不会觉得出境旅游还是很难的事。”

从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可知,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2014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为28844元。可见近10年来,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达275%。

南湖国旅策划推广中心副总监曾达丰则从业界的角度分析,除了中国经济增长外,出境旅游的大幅增长主要还与航班航线增加、旅行社在境外旅游目的地采购成本下降、签证便利度增大、消费环境改善等因素有关。

“就我们统计的数据而言,春节假期出境游旅客的增长率每年都达到30%,尤其是航空时间超过8个小时以上的长线旅游如美国、加拿大、欧洲等,每年的增长率甚至达到50%。这是因为很多旅行社会利用包机的方式让交通更便利;而且若在旅游目的地设立分公司,采购成本会大大降低;再者,很多国家对华签证更便利,出国限制大大降低。”曾达丰说。

根据携程旅游《2016年春节黄金周出境旅游趋势报告》显示,近期多国对华签证有效期延长、手续简化、费用降低,澳洲、越南、泰国、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签证办理量均大幅提升,多个目的地同比涨幅达50%—100%。

春节团聚的概念在变化

1月21日下午,年过6旬的陈阿姨正在旅行社柜台前选择春节假期欲出行的旅行路线。被问及为何放弃与家人在本地团圆而选择出境游时,她告诉《小康》记者,只是团圆的方式发生改变,团圆的实质没有变。

“其实出去旅游也是集体去的,叔叔、婶婶在深圳、我们在广州,大家统一出去一个地方旅行集合起来。近几年,我们都是用这个方式‘旅游团圆’的。过去就图吃得好,大家团圆一起吃饭,现在有更高追求了,一起出境旅行团聚。而且,如今走亲戚之类的传统都越来越淡了,人们对于春节团聚的概念都在变化。”陈阿姨说。

曾达丰表示,春节假期出境游的人群以30岁-45岁成人的家庭出游为主,多数主题是亲子游。这部分人群生活压力最大,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但是平时工作忙,陪伴家人时间很少,因此希望趁着春节陪着老人、孩子出境旅游过年。

“也会有老年人或年轻人是和各自的朋友出游,但他们大多会在家里先过完除夕、年初一等重要的日子,然后年初二或年初三才出发,因此可以兼顾团圆的需要。”曾达丰说。

据悉,面对中国游客的春节假期过节需求,不少旅游目的地国家都会有特别的准备。例如,迪拜会有中国元素的装饰、活动,日本会有针对春节的购物优惠活动等。另外,很多国家都有唐人街,旅客会选择到唐人街感受春节气氛。

杜审言诗歌格律成就探因 第10篇

关键词:杜审言,格律诗创作,成因分析

杜审言在诗歌格律方面,居于初唐诗人之首,他为五律的定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格律诗创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既和大的社会因素 - 宫廷息息相关,又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一、宫廷风尚的促进作用

“武则天后半期中,(广大的文人士子)谋求革新,力图打破贵族文学的传统,用新的形式来表达新的时代内容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促使这些变化的因素很多,而政治革命无疑是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因为政治上的变革,导致文学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又因为文学和政治相连,文人凭借着自身的才能在仕途中占据一定地位。

杜审言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凭借着自己的诗文打动了统治者。在新旧唐书等史料中都记载杜审言因作“欢喜诗”取悦武后的事例。诗文能够换来名利,这极大地刺激了诗人的创作。并且武后、中宗偏爱华美诗风。“上有所好,下必从之”,在杜审言诗集中,可以找到有十二首和宫廷相关的诗歌,皆是格律工整,典雅精致之作,有着浓厚的宫廷诗影子。

二、宫廷对排律创作的推动作用

研究杜审言的诗歌格律成就,“排律”上的成就自然不可忽视。“排律者,唐兴始有此体,用此律试士”,是用来考试进士时用的。在众多的宫廷唱和活动中,统治者组织大型的宴饮聚会,当场赋诗,并一比高下,“文采斐然”的“排律”,能很好地展现诗人才情。

杜审言的长篇排律有《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赠崔融二十韵》《度石门山》等七首。最著名的是四十韵的《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以及二十韵的《赠崔融》。古往今来已有很多评论家,对这两首诗歌加以评点。如“初唐四十韵惟杜审言《送李大夫作》, 实自少陵家法。”又云《赠苏味道》乃“一代大手笔 , 正法眼。”杜审言的排律不仅气势宏大,而且对仗工整,平仄和谐。在律诗初步定型的初唐时期,可以说成就极高。

作为一名宫廷文人,杜审言仅存的几首排律诗中,有两首便是应制诗,可以想见,诗人和当时的很多文人一样,都受到了宫廷的刺激,而倾心于这种诗体的创作。

三、宫廷对诗律探讨的鼓励与提倡

吴相洲先生认为“初唐人探讨诗律的中心在朝廷,诗歌创作的中心也在朝廷,研讨声律的人同时又是诗歌创作的主要作者。由于皇帝提倡,歌舞演唱成了社交、庆典、娱乐场合的重要内容……初唐诗人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境下探讨近体声律的”。

初唐宫廷在声律研讨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其主要表现是以帝王为中心的游宴赋诗,和帝王对声律人才的培养。

首先初唐宫廷游宴赋诗激励了诗人的创作。在杜审言现存的四十三首诗歌中,《晦日宴游》、《扈从出长安应制》等七首诗歌是此类题材的作品。这些诗歌全部合律,对仗工整,语言华美庄丽,是典型的奉和应制之作。

其次帝王对声律人才的培养促进了诗人的创作。初唐时期的几位帝王都采取了一定的文化政策。在杜审言活跃的武后和中宗时期,这两位君主十分看重文学,赏识文学之士,在位期间培养有“北门学士”,修文馆学士,还涌现出“文章四友”、“沈宋”等创作团体。杜审言作为“文章四友”成员之一,与当时的文人作诗唱和,热烈交流与探讨声律技巧,推动了诗歌创作水平的提升。

四、杜审言自身的努力

结合杜审言的生平经历可知,他在二十四岁便考中进士,却没有直接进入中央,而是任隰城尉,和诗人的理想有一定差距。和很多不得志的文人一样,杜审言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到诗文作品中。据考查,这一时期的作品现存的仅《经行岚州》一诗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格律严整,意境浑然一体。仅此一首便可看出,早在高宗超,杜审言就已经熟练掌握了诗歌格律技巧。在五律尚未完全定型的时期,杜审言能够达到这一高度,必然离不开诗人自身的努力。

此外,杜审言诗歌各体兼备,且都是纯熟之作。其孙杜甫在《八哀诗》中的评语 :“例及吾家诗,旷怀扫氛翁。慷慨嗣真作 , 咨磋玉山桂。钟律俨高悬 , 鲲鲸喷迢递。”杜审言能够在严格的诗歌格律限制下,巧妙运用诗歌语言,准确把握诗歌意象,达到浑厚的诗歌境界,这自然需要深厚的才学功底,如若不然,则只能流于“雕虫小技”,根本不会有丰富的艺术内涵。

上一篇:职业特征下一篇:中国古代的慈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