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认同范文

2024-06-05

民族文化认同范文(精选12篇)

民族文化认同 第1篇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明, 它是一种以儒家文化精神为核心的文化, 影响了包括内地、台湾、日本、朝鲜、越南等在内的广大国家和地区;中华文化认同主要是指对儒家文化精神的认同。本文拟从历史角度出发, 通过比较法, 分析中华文化认同在两岸的表层结构的变化与深层结构存续。然而, 文化是概括的、抽象的, 无法进行直接的比较, 因此, 若要进行中华文化认同的比较分析, 我们首先需要选定比较的载体, 分别为:文字、语言和风俗。

一、汉字繁简之争

简化字, 又称简体字, 一般是指目前内地使用的现代中文的标准写法, 是与繁体字相对而言的。近年来, 汉字的“繁简之争”讨论得越来越深入, 涉及方面也越来越广, 尤其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于2009年提出“识正书简”并提出探讨两岸民间合编“中华大辞典”, 更是掀起了又一轮关于汉字的繁简之争。其实汉字是没有繁简区别的, 我们所知道的所谓的楷书、隶属、金文等等都只能称之为字体。

汉字的简化运动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 1909年, 陆费逵在《教育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的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 第一次真正地提出了要进行汉字简化。1935年, 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11400号部令, 正式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 但到了次年就被喊停。同年, 容庚出版《简体字典》并在燕京大学开课尝试。当时间行进到1949年, 国民政府退守台湾, 内地和台湾汉字的简化进程也终于开始走向不同的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 中央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 汉字的整理和简化成为协会的研究目标之一。但是, 简体字的研究工作真正开始却要定位在1950年7月的全国文字改革协会干部会议上。吴玉章在此次会议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 不能脱离实际, 割断历史。”三年后, 《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第二稿完成, 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亦于同年成立。次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设立了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55年, 政府正式向全国印发关于《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征求意见, 其中赞成的比例高达97%。1956年1月1日由全国报刊首先开始采用横排, 使用简体字。1964年国务院公告了《简化字总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于1977年文革后公布, 一直使用到1986年废止, 这一年,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取代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并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并与次年1月1日正式生效。由此, 汉字在大陆正式完成了由繁到简的转化。

1945年日本投降, 国民政府接收台湾, 由于交流以及维护统治的需要, 汉字取代日文成为台湾正式的官方文字。1952年, 退守台湾的蒋介石政府提出进行文字改革, 但是遭到著名学者胡秋原极力反对。胡秋原认为, 汉字是汉文化的载体, 是中国文化之根, 已使用了几千年, 书写时没有什么不便, 完全没有必要简化, 简化汉字就是破坏中国文化。正是由于这些人的抨击和反对, 蒋介石最终停止了汉字简化。由于政治的原因,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的这段时间内, 台湾将自己放到了汉字简化的对立面, 不断诋毁内地的文字改革工作。1979年, 台湾教育部公布了《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 (甲表) , 共4 804字;次年则颁布了《标准行书范本》收录汉字4 010个, 其中600多个为简化字。由于简化字多为古代流传而来, 因而两岸的简化字大致相同或者相近。1982年, 台湾教育部公布《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 (乙表、丙表) 。随着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许多学者在汉字简化的合理性以及必要性上取得了共识, 越来越多地呼吁汉字改革。当前, 台湾虽然很多人也在用简化字, 但却仅仅用于手写, 印刷依旧是繁体字。

二、汉语的标准化与台湾化

普通话, 亦称现代标准汉语, 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一名称是由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提出的, 它是相对于“俗语”即方言而言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为了发展文教事业, 政府大力推广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1955年10月, 中国科学院召开“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 确定现代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 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 次年2月6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从三方面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 此后这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使用。

台湾华语是指战后由政府所推行、而逐渐在民间普遍使用的北京话。二战后, 国民政府接收台湾, 并于1946年成立“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 综理全台湾的“国语” (北京话) 推行业务;“二二八事件”后, 政府下令全面禁用日语, 推行国语教育。经过了在台湾半个世纪的发展, 北京话已经在台湾落地生根并融入了台湾的当地特色, 从而具备了与普通话不同的特征。从语音方面来讲, 由于和台湾本土方言的相互影响, 与普通话相比而言几乎不用卷舌音、也少了儿化韵。《新华字典》 (1990年版) 和台湾《“国语”辞典》 (1981年版) 相比, 3 500字的常用字中, 注音相同的有2 711个, 注音不同或者不完全相同的有789个。在词汇方面, 形成区别的原因则主要来自三方面, 第一是吸收台湾本土语言词汇形成了新的词汇。例如, 鸭霸 (不讲理) 、杠龟 (没有收获) 、荣民 (退役士兵) 等等。第二是吸收外来语形成的新词汇。例如, 来自英语的马杀鸡 (按摩) 、来自日语的运将 (司机) 等等。第三是在大陆已经不用但在台湾依旧保留的词汇。例如, 次长、帮办、学艺股长等等。

三、大同小异的风俗

风俗是指一个地区社会文化中长期形成的风尚、理解、习惯以及禁忌等的综合;民间的风俗称为民俗, 其涵盖范围很广, 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娱乐、艺术等等。内地和台湾虽然由于历史、政治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在中华文化认同方面出现了混乱, 但是从风俗来看, 中华文化认同一直以来都强烈地蕴涵在两者的行为、生活之中。

从节日习俗来说, 内地和台湾类似, 主要的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中, 除夕要合家吃团圆饭, 春节要贴春联、走亲访友拜年, 元宵节要看花灯、吃汤圆, 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 中秋节则是赏月、吃月饼。当然, 在此之外, 两岸也各自有不同的特色节日习俗, 比如台湾原住民中的布农族有打耳祭, 在每年的四月下旬至五月初举行。而内地的话, 由于少数民族众多, 不同民族的各式各样的节日习俗更是数不胜数, 比如藏族的藏历新年、雪顿节, 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等等, 都是相当有名的民俗节日。

从宗教信仰来说, 虽然说两岸都是宗教信仰自由且多元, 但是总的来说, 在传统宗教方面主要由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组成。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年之久的历史, 现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 出家僧尼约20万人。而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2006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显示, 台湾信教人口约为801.5万, 占到台湾总人口的35%。道教作为发源于中国的原始宗教, 不仅单独存在, 而且常常会融入其他宗教信仰之中。在大陆, 现存道教宫观1 500余座;而在台湾, 道教更是拥有755万的信教人口。在民间信仰方面, 由于受到孔孟思想和其他思想的影响, 基本脱离不了儒释道三者糅杂的现象, 同时也伴随着例如妈祖信仰、关帝信仰、鬼神信仰, 等等。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 从文字、语言到节日习俗、宗教信仰, 作为中华文化认同的载体,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 其表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然而, 我们需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看到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虽然汉字字形发生了变化、汉语语音产生了变化, 节日习俗、宗教信仰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但是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 其所蕴涵的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精神并没有发生改变, 因此, 比较分析两岸中华文化认同, 我们既要看到两者在表层结构的变化, 又要看到两者在精神层面的存续。

摘要:内地和台湾虽然在历史和现实的影响下走出了不同的发展历程, 但我们却无法否认两者具有共同的中华文化血脉。从历史角度出发, 通过比较法分析两岸在中华文化认同表层结构的变化, 进而由表及里推导出中华文化认同在两岸深层结构的存续。

关键词:中华文化认同,发展,存续

参考文献

[1][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 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1.

[2]《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5.

语言与民族认同 第2篇

语言与民族认同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信息的工具,语言不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而且帮助塑造了人自身.语言是文化的基础,它使人们得以将客观事实进行分类、记忆、思维和总结.语言又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人们借此传播信息、介绍经验,表达感情.而民族语言的认同又是各个民族集团最有特征的行为,因而经常成为分辨不同民族的基本标志.

作 者:高梅 Gao Mei 作者单位: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会科学部,宁夏,银川,750021刊 名:满族研究 PKU英文刊名:MANCHU MINORITY RESEARCH年,卷(期):“”(4)分类号:H2关键词:语言 民族 认同 文化

文化与认同 第3篇

熟悉海外华人社会发展状况的人都知道:华人的国族认同,在20世纪50年代有一个巨大的转变过程。

早先华人移居海外,皆自视为侨民。侨居客乡,自己当然就还是中国人。因此他们所办的报纸,或曰中国或曰中华,或要光华或要建国,还有神州、振铎、民声、警世等等,其国与其民,指的都不是所居地之国与民,而仍是中国。

这种国族认同,促进了中国的反帝制改革,孙中山革命,颇仰赖海外华侨之力。后来抗战,华侨之捐输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1949年大陆建立新政后,海外华人社会便出现国族认同的分裂。华人所欲效忠者,仍是中国,但到底是哪一个中国呢?左派右派,乃为此争哄不休,裂痕迄今未已。

由于大陆和台湾政府之统治事实上都不能及于海外华人社会,因此海外的左派右派之争主要表现于非政治性事务的文化领域中。例如办报刊、办学校、办社团,以旗帜、歌曲、文字、思想来辨别敌我。

至今两岸政权的斗争趋缓,两岸人民来往频繁,可是文化意识上留下的鸿沟还在。例如海外华文教育,各地的中文学校,就无不在为到底该教小朋友汉语拼音还是注音符号、该教正体字抑或简体字伤脑筋,各有选择、各有折衷、也各有坚持。

某些国家,华人在入籍时,法律形式上宣誓效忠于该国便罢,不会想进一步清查或清算华人脑子里的中国意识,某些地区则不然。像60年代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之排华,就都具有这类性质。觉得华人是潜在的叛国者,不认同于所居国而仍然心向中国,因此非予清理或改造不可。

方法之一是政治经济上的压迫,令华人丧失抗衡优势;一则是文化上的,如禁止使用华语华文、不支持华文教育、不承认大陆台湾的学历、不让华人舞龙舞狮过传统节日等等,欲以此斩断华人的文化根子。

二者其实又是互为关联的,因为如果华文华教都遭了压抑,华人的知识结构自然产生变化,对中国的感情日益淡薄之外,华人整体知识水平也同时下降,政经便亦不复存。像马来西亚,官方认可的教学语言乃是英文马来文,马来人上大学又有保障名额,读独立中学、学习华语者入大学之机率当然就远不及马来人。长此以往,华人社群的知识水平就大抵停留在高中阶段。在知识经济之新时代,这还能有什么竞争力?华人若不再使用华文,径习英文或该地主流语言,如泰国、新加坡那样,当然也不会比土著或印度人差,可是民族的优势丧失了、民族文化无法传承了、讲华文的华人和使用英文的华人或使用土著语的华人之间又生出隔阂了,无论怎么说,都是不幸的处境。

华人罹此不幸之局,有些人固然还坚持其中国认同,但大部分总要识时务地自我调整。一种是把政治身份和文化身份切割开来,说国籍上我是某国人,但文化上我仍是中国人。一种是只在血缘上承认自己是华人,文化上则未必。也许还有中华文化之传承与认同,但认为这个文化因已与所在国文化融合过,故早非中国之旧,乃是一种新创造的文化。还有些人便根本不纠缠于此,径自努力融入所在地的政经文化中去了,在国族问题上毅然脱下中国这个包袱。

这几类人彼此是相互排斥、相互瞧不起的。海外华人社会,夙称复杂,国族认同之混乱,实乃其中主要因素。

台湾近年政局之乱,难道不也有同于此吗?陈云林访台,那些去抗议的人,除了“法轮功”、“藏独”等久与大陆政权结雠者之外,自以追求台湾独立、不认同中国者为大宗。过去民进党执政,在文化、教育各领域“去中国化”,强调本土意识、台湾人意识,改编教科书,把闽南语客家话都列为国语,推动台湾研究、南岛民族研究等等,可谓不遗余力。其主张,在政治领域是极明确的,就是不再做中国人,不愿接受中国统治。在文化上则认为中国文化虽亦为台湾文化之一源,但另外还有来自荷兰、日本、原住民的文化,也应视为源头。而且不论源于如何,皆已流注于台湾土地上,业已本土化,与原先那个源不再一样。

此类见解,大陆人多半觉得听来逆耳,斥其数典忘祖。可是实际上此类文化本土化的态度,早在东南亚就发生过。新加坡、马来西亚均经历过这样一种转“侨民意识”为“所居国国民意识”、转“中国人”为“所居国人”之过程,激烈的“断奶论”或“新兴民族论”也不罕见。只不过那是在别人的国度里挣扎求生的选择,现在是在中国领土内部发生,故令人格外感伤罢了。

而且,该注意的是:大陆上许多朋友现在看着别人要去中国化、不愿做中国人、不愿发扬中华文化就愤怒;可是,在文化上“去中国化”,大陆也有人过去可是急先锋呢!当时海外华人对此,又曾有多么伤心呀!

因此,对于华人在国族认同上的歧异,目前恐怕谁也不要忙着批评谁、指责谁,应视为华人在现在这个世界上艰难的处境。一方面彼此谅解、相互宽容其选择,一方面共同协调努力,看看能否改善不利的环境,促进对中国的认同。即或不认同政治,也可认同文化。在文化上寻求认同,毕竟还是符合最大公约数的,怕就怕又走回老路,为了争政治认同而拿文化当牺牲品!

跨界民族的音乐认同与族群认同 第4篇

关键词:跨界民族,音乐认同,族群认同,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作用下,让不同的文化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让各类音乐展示出不同形态,这对于提升文化凝聚力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作用。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代表着文化本身的活态性,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流动性,这在根本上实现了对民间独特地域文化的有效整合,促进了文化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对我国音乐产业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积淀作用。

一、跨界民族的音乐认同与族群认同

( 一) 跨界民族与跨界民族音乐。从宏观上来划分,中国跨界民族主要分为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印欧语系等不同语系的跨界民族,不同的语系中又包含着不同的族群,因此我国跨界民族体现出一定的丰富性和关联性。同一语系包括很多语族的情况在我国非常多见, 语言本身构成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让文化构成更加丰富化和多样化,从而在根本上促进了民族跨界现象的出现和产生。这都为跨界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壤,从根本上促进了音乐本身内容和精神的升华,从而实现了对于我国优秀传统地域文化的有效整合,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二) 跨界民族的音乐认同。不同的跨界族群具有不同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它受到传统思维方式、地域文化特点、文化习俗和语言习惯等多种要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跨界民族音乐本身的多样化和特殊性。而随着不同种类文化的互相渗透,跨界民族音乐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和进步,说到底还是音乐之间共性要素作用下的音乐认同的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跨界民族音乐认同成果的出现, 对于跨界民族音乐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很好的整合作用,实现了音乐形式和内容的创新。

( 三) 跨界民族的族群认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跨界族群文化发展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即体现为一种高度的族群认同。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在根本上促进了跨界民族之间文化的沟通和融合,这对跨界民族音乐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我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根基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跨界民族文化尽管形态各异,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文化血脉和文化根基,因此这种族群认同应是一脉相承的,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必然性。

二、如何有效促进跨界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

( 一) 探索有效系统化的跨界民族音乐发展模式。探索出有效、系统化的跨界民族音乐发展模式,对于促进跨界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对跨界民族音乐来说,应立足于不同时空背景下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特征,沿着文化命脉并结合历史背景、人口要素、社会形势等多方面的内容来进行有效的跨界民族音乐研究,这样能够最有效地保证不同族群文化的融合性,以此来构建我国跨界民族音乐文化体系,并使其趋于成熟。

( 二) 延伸并拓展音乐文化研究范围。进行跨界音乐文化研究,应从更广阔的视阈来进行分析,不断对地域文化等进行深入挖掘,从而提升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的触及面积,以此来不断地提升音乐文化有效性,特别是作为时代融合的必然产物,应努力地提升跨界民族音乐的研究范围,从各个维度对多种跨界文化进行系统性的迁徙和研究,从而从根本上实现跨界民族音乐发展和进步。

( 三) 培育更多跨界民族音乐研究人才。跨界民族的音乐认同与族群认同已成为共识,它是时代发展和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重点来培育更多的跨界民族音乐研究型人才,不断从文化学、社会学、音乐学、美学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探究,从而摸索出适用于跨界民族音乐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此来更好地实现跨界民族音乐发展。

三、结语

跨界民族音乐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不同地域音乐文化的有效认同,同时也是不同种类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对于跨界民族音乐文化来说,它既是音乐认同的结果,也是音乐文化差异化的有效结合,从而促进了族群文化本身的有效整合与创新。具体到实践过程中去,应该探索有效系统化的跨界民族音乐发展模式、不断延伸并拓展音乐文化研究范围、着力培育更多跨界民族音乐研究性人才,从而来加速跨界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为我国跨界民族音乐事业进步创造有效的条件和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民康.跨界族群与跨界音乐文化——中国语境下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意义和范畴[J].音乐研究,2011,(06):9-13+18.

[2]樊荣.有关中越跨界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中文文献综述[J].中国音乐,2015,(02):51-58+72.

年终总结认同公司文化 第5篇

年终总结认同公司文化

1企业就像人一样,有躯干和灵魂,没有灵魂的躯干就是行尸走兽,同样企业没有灵魂也只是机器的堆垒,制造物品的工具。而企业的灵魂就是企业文化,它看不见摸不到,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企业中,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准则,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力量。

通过总经理的培训我学习到,企业文化是人的文化,是组成团队个体任何一人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所以企业文化就和员工的文化素质息息相关,提高员工素质和加强队伍文化建设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其中员工素质可以由12个字来概括,分别为思想、理想、道德、坚韧、纪律、创新,同时它也是国家提倡的四有新人的创新和发展。

这12个字是人神两界所崇尚的人的品质的最高境界,修真的道路上布满来荆棘,环境是艰苦而恶劣,这也是为什么有苦行僧的原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成为圣人的路很艰难,我们或许做不到那么多,但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坚持其中的几个,也大有裨益。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有个男嘉宾,全国著名的培训师,说要在多少年之后要超过新东方,口气很大,而在仔细了解他后发现,这么多年著名以来,没有存款和房子。所以我感觉到,一个人的理论素质再好,再懂得很多很多道理,如果不落在地上实事求是的工作,再怎么做也只是空中楼阁,结不出任何果实,最后还落一个骗子的名声。所以我们要求企业文化为目标,夯实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道路,践行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在工作中认认真真、实事求是、兢兢业业、知难而上、勇攀高峰。

通过总经理细致、风趣、丰富的解说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使我从一个简单的识别层面突然了解到其中的内涵,公司的企业文化目标是让每个员工生活的再好一点,这凸显了董事长作为一个管理者的胸襟和情怀,经典理论上说,企业的目标是什么,是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是实现效益最大化。我们的企业目标与经典理论相悖,却更好的说明了嘉隆地产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公司的经营宗旨是认真工作每一秒,快乐生活每一天。认真工作是快乐生活和生活再好一点的前提,认真工作不是僵硬死板的埋头苦干,不是弄虚作假的表面文章,是快乐的工作,高效的工作,工作不是压力不是硬着头皮的任务它是我们的生活,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工作快乐生活才快乐,才能把这种快乐当成一种习惯,进而才能快乐生活每一天。

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团结、务实、创新、高效,这是对企业整体的要求,也是对每一个员工的要求,嘉隆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有目标和灵魂的组织,团结、务实是这个组织的基本要求,而创新高效则是团队为之奋斗的目标。所以我们在基础工作中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通过员工自觉履行的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把事做正确的工作作风,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通过这次学习,我认真规整了人力资源中心的工作,通过提高本部门人员的业务素质,来践行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年终总结认同公司文化

2董事长充满激情的8个小时的精彩讲解和培训,把经过十四年的积淀、沉蕴的企业文化,提炼了出来,展现在大家面前,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欢欣鼓舞,我深深地感到,新的企业文化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必将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当前企业发展的瓶颈一定会由此而突破,企业一定会由此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基业长青得到了切实保障!

整个企业文化体系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基调,充满着人文关怀的精神,蕴含着深深的人生哲理,让人感到温暖、温馨、尊重、自豪、激情。企业的使命由原来的大而空、遥远不可触摸演变为现在的“员工幸福,顾客满意”,更加现实、贴近大众心理;企业愿景由原来的模糊、不明确,变得更加具体、清晰:“员工实现梦想,企业健康长寿”。

核心价值观:诚实守信、用心服务、敢于担当、感恩回馈,不仅体现着做人的道理,更体现着立身于社会之道和生存法则;家文化的营造:爱心、信任、责任、宽容、和谐五大元素的融入,会把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熏陶得完美、完善、和谐、荣辱与共。“卖放心商品,做良心企业”的企业宗旨,彰显着企业生存的底线和社会良知的责任感。“诚信、务实、拼搏、创新”的企业精神,是企业永恒发展不变的精、气、神。

企业文化体系中的五大应用理念:人力资源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营销理念。是企业各个环节的实操行为规范,每一部分都包含有宗旨、目标、措施、策略,这些行为规范,不仅是企业价值的心灵取向、外在表现,更是企业要达到目标的理性选择,具有明确、清晰、健康、向上、实操性强的特点。

可以说新的企业文化体系的建立在企业的发展史上应该是划时代的标志,它的推广必将成为企业的动力之源、治理之本、凝聚力之魂,是企业取得成功、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

企业文化体系的确立后,如何推广宣传、落地生根,应该是下一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以后我们应持续不断地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个员工心中,渗透到大家的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贯穿于每个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工作考核中,把企业文化理念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让所有员工都能够共有企业文化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如此,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才能轻易实现,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才能真正增强。只有当员工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处处以企业文化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企业文化才能真正的发挥其终极的效果。

我相信,在新的企业文化的指引、熏陶下,大家一定会在万果园大家庭里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心情舒畅地得到发展、得以创新,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素养,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含金量,齐心合力将企业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形象做优!愿每一个万果园人在万果园大家庭里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愿万果园企业健康发展基业长青!

年终总结认同公司文化

3200x年是我们XX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年”,锐意创新的时代要求鞭策着我们努力培植先进的企业文化。我们对企业文化塑造应该报一种什么样的期望,企业文化究竟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成果?我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保证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发展。

首先,企业文化塑造是为了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企业文化塑造中,主要通过共同价值观及理念的贯彻落实来增强对内部的凝聚力。在XX,你总觉得自己是受尊重的,你不用担心自己学不到东西,得不到重用。做大做强做优企业的追求不断地昭示着我们进取不息、追求卓越。追求卓越的核心思想就是创新。追求卓越表现了XX人永不自满、永远进取、永远创新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境界。作为XX的一员,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

其次,企业文化是为了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企业文化要能够“看得见”,我们要让XX企业文化出现在全公司的各个角落。不但要有能够体现公司文化的办公环境、建筑和设施,在办公区、会议室、板报、内刊等传播媒介和公众场合,更要注意时时宣传和阐释我们公司的文化,尤其是企业文化理念;企业文化还要让员工“感受到”,员工的感受来自于切身的工作,与其相关的因素有领导风格、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团队关系、培训体系、制度和规范等。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培养学习的文化,形成学习的氛围,提倡团队合作,经常与下属沟通和交流,定期进行反思和感悟,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到文化的真谛;企业文化更要让员工“自己做”,必须让员工行动起来,即使是带一定强制性的,但必须按照要求做,也就是进行“文化体验”。在体验时,是否考虑能够给员工一些利益,如轻松的沟通环境、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这些细节可以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好比我们在促销中的“尝一尝”。

第三,企业文化是为了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延长。我们要在狠抓公司各项管理的进程中,始终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其中,开展职工演唱会、诗歌朗诵、体育比赛等系列活动,帮助职工陶冶情操、娱乐身心。商战无情,随着外来超市的不断进入,零售业竞争硝烟弥漫。我们XX连锁要在挑战面前审时度势,要迎难而上、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力求从商品、企业,服务三个方面做大自己的品牌。以“高品质,多品种、低价位”为经营宗旨,以“创石家庄人自己的连锁品牌,做石家庄人自己的低价卖场”为己任,打造连锁超市的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同时构建科学管理机制,成功的把打造学习型团队、培育现代的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素质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之源。这样既增强了企业的团队精神和文化品位,形成了XX特有的向心力,凝聚力,又激发了员工以企业为荣的学习力,创造力。

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员工在企业中的成长,经常举办业务培训,将经营中总结的经验和学习心得与他们分享,并采用外出参观、跟班学习、组织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发展提供平台。同时通过培训和企业文化的熏陶,使他们严格自律、刻苦学习、踏实苦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因为只有具备智慧和激情才能让我们的员工魅力持久。没有文化支持的企业干不成大事,不去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很可能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建设很好结合起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在这样一种企业文化的氛围中,我们XX人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努力“学习新知识、创造新业绩、倡扬新风尚、建设新生活”,使大家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心情舒畅地得到发展、得以创新,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将企业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形象做优。

年终总结认同公司文化

4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思想、管理模式、团队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同类企业的基本标志。通过企业文化的学习,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柳汽企业文化的内涵,明确了我们到底要怎么把企业文化融入我们的工作中去。

企业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人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因而而企业文化重在对人的最大潜能的发挥,而这种潜能的最终目标是转变员工的思想认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和技术能力,从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柳汽的企业精神是:“自立自强、创优创新、同心同德、为国为民”,它一种动力,一种工作理念,它是公司的生命和灵魂,使公司走向成功,使公司的一切工作都以卓越的成效完成,真正做到“更上一层楼”。而核心价值观“持续改进,创优创新;靠大靠强,质量优先;海纳百川,客户至上”更是对柳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持续改进”强调积累,积少成多,化时间为空间,积累一点点的进步为巨大的进步;“创优创新”要求我们每位员工多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许就能找出更好的方式给客户创造最优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回报;“靠大靠强”则要求我们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始终以更好的企业为标杆,包括他们的组织、文化、管理都应该成为我们整个生产经营,使我们的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质量优先”说出了质量永远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持续生存发展的基础;“海纳百川”指出了汽车行业是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型的企业,汇聚各种人才,先进的技术管理,彼此相互融合、创新,企业方能做强做大;“客户至上”,顾客就是上帝,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出发点,提高公司产品的知名度。目前,我公司和国内外大公司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的品牌知名度还不高,同时我们的产品和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相比也存在的一定的差距,唯有通过“持续改进,创优创新;靠大靠强,质量优先”,确定有自己特色的柳汽精神,用不变的核心理念来迎接瞬息万变的市场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化认同与原乡归依 第6篇

关键词:余光中 文化认同 原乡归一

一、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

在台湾的乡愁诗人中,余光中显得最为耀眼和典型。他的成长历程非常坎坷,从小就和母亲逃难至台湾,对故国亲情的守望为后来的诗歌创作埋下了乡愁的种子,而当他移居他乡,原有的母体文化与本地的文化发生冲突时,诗人在这种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中更加清醒地认识和感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巨大价值。他的诗歌体现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如在《我之固体化》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溶化的冰——/常保持零下的冷/和固体的硬度。/我本来也是很液体的/也很爱流动,很容易沸腾,/很爱玩虹的滑梯。/但中国的太阳距我太远/我结晶了,透明且硬,/且无法自动还原。”当诗人置身于文化碰撞之中时,这种“拒绝融化”的宣言和以“冷”和“坚硬”为特征的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捍卫,让读者感觉到强烈的民族意识。

优秀的诗人总是善于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虽然余光中在21岁时就离开了大陆母体,但他的诗歌作品却一直和本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无论是在台湾、香港还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他的诗歌总忘不了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发掘素材,并打上鲜明的民族印记。他在《白玉苦瓜·自序》中说:“到了中年,忧患伤心,感慨始深,那枝笔才懂得伸回去,伸回那块大陆,去蘸汨罗的悲涛,易水的寒波,去歌楚臣,哀汉将,隔着千年,跟古代最敏感的心灵,陈子昂在幽州台上,抬一抬杠。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在对镜自鉴。”[1]于是,我们看到诗人在《白玉苦瓜》中这样写道:“一只苦瓜,不是涩苦/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尽/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在这里,诗人凭借敏锐的艺术目光,截取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白玉苦瓜”这一意象,将真实厚重的历史感和爱国的情愫注入到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白玉苦瓜”中,从而体现了浓厚的中国文化传统和饱满的民族意识。

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和文化传统的诗人,余光中还在其创作的乡愁诗歌中将个人体验与祖国之爱以及民族之恋融为一体,凝结成内心深处强烈的中国情结。除了《白玉苦瓜》外,余光中还创作了其他一系列此类主题的乡愁诗,如在《黄河》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我是在下游饮长江的孩子/黄河的奶水没吮过一滴/惯饮的嘴唇都说那母乳/那滔滔的浪涛是最甘,也最苦/苍天黄土的大风沙里/你袒露胸脯成北方的平原/一代又一代,喂我辛苦的祖先/和祖先的远祖,商,周,秦,汉”。在此诗中,诗人对黄河哺育祖先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同时又用了一个“远”字,将祖国母亲对祖先的养育之情推向了更高、更深的层次,并以“商,周,秦,汉”四个朝代来对远祖所处的时代进行细化解读,由此可见诗人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与认同。又如在《寻李白》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而无论出门向西笑,向西哭/长安却早已陷落/二十四万里的归程/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接你回传说里去”。在这里,余光中展开了想象,传神地写出了李白对故乡的深情仰望。诗人借助李白这一历史人物,怀古咏史,通过描写李白的记忆,来进行自我的再认识,并以此实现对优秀传统的继承,传递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

二、对祖国大地的回归与依恋

余光中的乡愁诗除了体现对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认同外,还体现了对祖国大地的回归与依恋,从而体现出诗人浓郁的原乡情结。由于历史的原因,余光中离开了大陆漂泊到了台湾这一个小岛,诗人的生活被一个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所影响:与原乡脱节,被逼离乡背井,寄居于异地的陌生环境之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饱受对祖国母亲的思乡之苦,这种相思在其人到中年时显得尤为浓烈,这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的:“小小孩的记忆,30年前,后土之宽厚与博大,长江之滚滚千里而长,巨者如是,固长在胸臆,细者即如井边的一声蟋蟀,阶下的一叶红枫,于今忆及,亦莫不历历皆在心头。不过中年人的乡思与孺慕,不仅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不仅是那一块块大陆的母体,也是,甚且更是,那上面发生过的一切。”[2]通过余光中的乡愁诗,我们看到他书写出了一个历史时期漂泊在台湾的无根者的悲情,在著名的《乡愁》一诗中他这样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中,家被视为生命的本原,中国人天然就有着深深的恋家情怀和怀乡情结,故土和家乡的兴衰与变迁始终在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思想。余光中自然也不例外。“游子思归、落叶归根”的家国意识始终在牵动着他内心敏感的神经。于是,他在对童年的追忆中找寻慰藉,在诗歌创作中融入浓烈的思乡之情。大陆故土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地方习俗甚至家乡风情,都被描绘得意趣盎然,形神兼备。如在《当我死时》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又如在《大江东去》一诗中,诗人写道:“大江东去,枕下终夜是江声/侧左,滔滔在左耳/侧右,滔滔在右颊/侧侧转转/挥刀不断//失眠的人头枕三峡”。在这里,诗人将自己对长江的思念之情写得细致入微,由此可见作者思念之浓烈。此外,在另一首诗歌《乡愁四韵》中,余光中则通过反复地咏叹直接地书写出对祖国大地的回归与依恋之情,诗人这样写道:“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又如在《中秋月》一诗中,诗人借中秋之月同样书写出对故国的无尽依恋:“一面古镜,/古人不照照今人/一轮满月/故国不满满香港/正户户月饼,家家天台/天线纵横割碎了月光/何日重圆,/八万万人共婵娟。”

由此可见,在余光中创作的乡愁诗歌中,我们看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和对祖国大地的回归与依恋。无论在创作中如何地自由挥洒,他都在告诫着自己,一个客居他乡的“浪子”无论如何都必须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自己归属的民族,同时认同传统的历史和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余光中也正是通过其创作的乡愁诗来告诉人们,自己的故乡在永春,自己的文化之根蕴藏在绵延五千年的炎黄文化里。

注释:

[1]余光中:《白玉苦瓜》,台北:大地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2]余光中:《白玉苦瓜》,台北:大地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文化认同的力量 第7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 人才流动往往都是在内资企业间发生, 而在外资中间, 则较少。如果有, 也是外资企业在引进本土更加优秀的人才, 而其高端人才流失现象, 极为罕见。

据约翰迪尔的一位高层介绍, 中国农机行业人才流动率大约在12%, 而约翰迪尔则只有6%。在谈到如何留住人才的时候, 这位负责人毫不犹豫的告诉记者, 是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对企业文化的认同非常重要。如果大家是一个团队, 而这个团队能够为一个崇高的使命, 互相配合工作, 不但工作愉快, 而且工作效率也高。

这里的崇高使命, 其实就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愿景。人都说, 有目标才有动力, 人如此, 企业也是如此。企业有一个崇高的愿景, 围绕这个愿景打造的文化, 就足够吸引人, 足够有留住人才的理由。

在我国企业中, 有的也不缺乏愿景, 但缺乏崇高而切实可行的愿景。比如, 有些企业整天号称打造什么基地, 打造什么航母, 确实, 这些口号不能算不远大、不崇高, 但缺乏细节上的可执行性。

约翰迪尔提出要致力于解决全球人口的粮食问题, 而久保田的愿景则是致力于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土地、水和环境的解决方案, 这些愿景都很大, 但由约翰迪尔和久保田提出, 大家并不觉得可笑, 也不会觉得不可行。这是因为, 大家觉得, 约翰迪尔和久保田这样的企业踏实做事业, 有实力、有能力去做这些事, 而且很多细节也表现出, 他们正在努力去做这件事。

前些日子, 约翰迪尔全球总裁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 就向记者介绍约翰迪尔在吉林的玉米高产项目。这个项目的实施效果是, 2010年产量提高了8%以上, 而预计2011年还能再提高8%。

久保田在安徽建立的农场, 据说要打造“不落地的大米”的生产基地。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久保田致力于水稻全程机械化, 打造安全食品生产基地。

约翰迪尔和久保田都有一个很大的愿景, 他们能够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时刻致力于实现自己的愿景。而我国许多企业, 提出打造什么基地, 基地多年仍处于荒废;提出打造什么航母, 航母至今未造好螺丝钉。

和约翰迪尔相比, 我们的愿景真的不算小, 算是大处着眼, 但很多企业却不愿意小处着手, 认为那些细节上的小事, 不符合我如此大的愿景。可我们没有去观察, 约翰迪尔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早已实行零缺陷的质量管理体系。

如果一个人到达了一定的能力, 他会有自己的理想, 他需要一个自己认同的文化和愿景, 这样他才可以更加愉快、高效的工作。

民族旅游与民族认同:互动与建构 第8篇

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空间形态,处于一个交错融合的大环境下,各族群一定程度上依然呈现出相对分离的状态,心理上与情感上的隔离仍难以完全消除,身份认同上的差距造成了族群内外更深层次上的分离。心灵上的孤立远比空间上的隔绝更加可怕,要想真正解决民族问题,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精神感召与民族认同是重要的切入点。我国各民族经过接触、混杂与融合,形成了一种“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1989)这体现的是各民族在交往和互动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上的往来,情感纽带的联系更加紧密,一种融合的趋势得以加强,整体性得以呈现。族群间的互动在各民族的自我认同与外族区分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旅游业蓬勃发展。民族旅游的发展不仅为少数民族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效益,也为民族间的交往沟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民族旅游发展的带动下,族群间的封闭之门被打开,各民族群体与外群体的互动更加频繁。无疑,此过程中,少数民族自我认识与民族认同受到了影响。民族旅游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民族互动?从互动的角度怎样认识民族认同的建构?这是理解当前民族融合趋势所必须解答的问题。

二、研究回顾

(一)民族旅游

“民族旅游”这一话题最先引起国外学者的重视,并常常被联系到人类学的研究中。一些著名的旅游人类学家在亲身经历的田野调查中逐步发展对这一概念的界定。科恩将其解释为:“针对政治上、社会上不完全属于该国主体民族的人群,由于他们的生态环境或文化特征或独特性的旅游价值,而进行的一系列观光旅游。”(杨慧,2003)另一位学者布鲁诺的定义也与之相似,都是以旅游者的目光凝视其他群体环境的独特性与文化的价值。

而国内对民族旅游的研究较晚才兴起,其概念从“民族”上来讲有别于国外的界定。中国的“民族”更倾向于“族群”的内涵,政治性更弱,文化性更强。彭兆荣认为民族旅游是一种不同于它族的异质文化体验活动,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是这种“异族文化”体验的重要动力。(彭兆荣,2005)因此,学者对民族旅游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开发上的话题,还可以延伸到社会互动与异文化交流的主题。

(二)民族认同

认同最初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上的概念,其本质是自我关于“我是谁”的回答。后来,认同的议题扩展到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等社会学层面。弱化政治性的含义,民族认同也可以说是族群认同,即区别我群与他群的过程,强调族群边界。

民族认同是我国民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众多研究倾向于在历史与现实中分析民族边界的形成,探讨民族认同的历史形成过程。如王明珂先生在《羌在汉藏之间》一书中通过“羌”的历史说明其自觉的族群边界变迁,这是对民族边界的主观认定上的探讨,也是更大程度上对少数民族民族认同的思考。

历史的视角固然重要,但现实意义更需要探讨。社会学研究强调社会语境,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人们的行为更加发人深思。在探讨民族认同的建构过程中,当前的社会背景不容忽视。基于历史所形成的民族认同无疑会受到时代变化的冲击,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民族认同的研究更应该基于一种动态的视角。结合当前少数民族“旅游热”的背景,民族认同的建构需要族群互动的视角去探究。

三、民族认同建构

(一)身份建构

对于“我是谁”的回答实际是在认识自我与区分他人。通过差异化的对比、边界的划定,人们往往加固了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展演。少数民族在发展当地的旅游业时,通常以本民族的独特性为宣传点。民族的独特性往往强化了族群边界。民族旅游加强了本民族与外族人群的交往,在互动中,双方认清彼此的差异(语音、行为、习惯、风俗、观念等),从而强化了我群意识与群体归属感。

如今,少数民族在服饰、语言等外在表征上越来越缺少民族性与独特性,与汉族民众越来越相似。汉化趋势造成了少数民族民众对于自我身份感知上的迷失。历史记忆对身份的构建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但现实生活中身份迷失的状况持续出现,历史记忆与英雄榜样共同建构的族群身份便面临崩塌的危机。

观光者对少数民族身份的界定建立在对其服饰、语言、行为与文化环境的直观感受之上。少数民族在发展民族旅游时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十分注重民族独特性的外化与表述。民族旅游所强调的民族性的自我展示激发少数民族群众进行自我身份的表达。凤凰古镇重修的苗寨建筑、古镇女子身上所穿戴的银饰与苗服,这些都成为了凤凰旅游业发展的宣传点。当民族性的符号被强化,本民族与他族的边界更加明显。尽管穿苗服、戴苗银、跳苗舞等少数民族自我表述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在观光者的凝视下展示自我民族的特性以满足他民族对异文化的猎奇心理,但行动对意识的反作用不可磨灭,少数民族群体在扮演自身民族角色的同时加强了对本民族的认同与归属感,重新理解与建构自己的身份。

(二)文化复兴

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的文化中心理论指出,每一个社会都有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影响力强大的文化中心,在社会整合中,文化中心将自己的文化价值渗透到边缘,将边缘文化纳入到自己的权利范围中。(高永久等,2010)在中国,汉族文化处于中心地位,而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边缘文化。随着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不断渗透,少数民族成员在接纳吸收汉文化的同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逐渐减弱,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民族旅游是基于观光者对异文化的好奇与探索而不断发展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的文化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因此,边缘文化相对于中心文化的弱势在文化独特性的彰显下得以弥补。随着少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接触更加频繁密切,文化的互动在少数民族文化环境中开展。位于主场的文化互动,少数民族握有主动权,主动挑选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进行展示与传播。如羌族在发展民族旅游时重点放在村寨文化的展示:保留老寨子,修建新寨子,节日庆典、晚会表演样样不落。羌文化吸引了众多的观光者,在他族人群对本族文化的欣赏与赞美中,羌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进行重新的评估,对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外,羌文化带动的民族旅游对羌族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羌族人民更加直观感受到本民族文化对自身生活的优化,由此而激发的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更进一步。

在少数民族旅游业带来的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中,传统的民族文化被选择性地保留与传播,甚至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文化传承中,民族文化更加繁荣,文化的认同无疑带动了民族文化的复兴。

(三)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有所区别的,民族认同更强调族群差异和划分边界,国家认同更注重国族的感召与融合。但笔者认为,在探讨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时,不应该局限于观察惯性思维下的少数民族边界的划分,而应该适当对“民族”这一概念进行扩展,进一步讨论民族旅游中的互动对整个中华民族认同的作用。也就是说,要更深层次地理解互动中的认同建构,得在某种层面上把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放在同一语境意义中探讨。

民族旅游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等他民族的交往,外族观光者来到民族旅游地,感受到了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而少数民族民众作为民族旅游中的重要参与者,在接待游客时不可避免地进行语言交流与文化互动。在以往封闭隔绝的状态下,少数民族对自身的感悟更为清晰而缺乏对他族民众的了解,甚至在某些方面会对其他族群产生误解。而随着政府对民族旅游业发展的帮扶力度加大,少数民族在经济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对国家政权的认可也就随之增强。在民族共同繁荣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对自身的认识就会超越一种狭隘性和局限性,用一种国族意识来深化理解自身的身份,在本民族身份之上再贴上“中华民族”的标签。

民族旅游带来了经济利益上的互惠,也带来了文化交流上的机会。在经济文化的互动中,少数民族扮演了“施与受”的双重角色,在施予民族特性展演时强化了自身少数民族的身份;在接受外文化的传播与获取经济利益时增加了对各方整体性的认识,共同体的效益得以实现。此时,民族旅游所起到的作用是对国族的认同,即对整个国家的归属感的提升。

四、总结与反思

民族旅游是当前中国旅游的一大热点,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民族特性具有了商业价值,吸引了更多少数民族群众和外来观光者参与其中。经济上、文化上的互动,也促进了情感上的交流。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参与者对彼此差异的感知加强了民族边的区分,尤其是少数民族,对自我身份有了更清晰的建构;参与者的互惠往来、相互依赖,使其对自身所属的中华民族这一群体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民族旅游为族群互动提供了契机,而互动过程是一种建构民族认同的过程。

然而,民族旅游的蓬勃发展依然引发了许多人的质疑:在民族旅游中,互动是通过一种“表演”(如新修民族村寨、刻意穿戴民族服饰、展示民族歌舞)的形式进行的。少数民族群体在发展民族旅游业时,可能会逐渐丢失最真实的民族本质,而以一种欺骗性的手段进行角色扮演与身份展示以吸引观光者。这种欺骗不仅是对他族群体而言的,对于少数民族群体自身也是存在的。在表演性的互动中,民族认同的建构丢失了稳固的根基,面临着随时崩塌的可能。不得不承认,质疑者们注意到了当今中国民族旅游发展的困境。但是,我们不能对此一概否定。

换种方式思考,在互动中,一种民族性的表演展示在观光者眼前,尽管真正的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内涵部分缺失,这种表演行为仍能在潜移默化中唤起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支撑少数民族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和风俗习惯。行为对意识具有反作用,当民族旅游的发展得到正确的引导后,族群互动有效开展,民族的认同——不论是对本民族还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都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建构。

摘要:民族认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认知建构过程,互动对其产生影响。民族旅游的发展不但加强了民族群体内部的互动,而且为民族间的互动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两种互动过程中所建构的民族认同既包含了少数民族群体对自我身份与文化的认同,又扩展到对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国家的认同,双重的归属感由此被激发。本文试图分析少数民族的旅游发展对民族认同的影响,并思考基于一种表演性的民族特色展示怎样作用于民族旅游中的互动过程。

关键词:民族旅游,互动,民族认同,建构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04).

[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01).

[3]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M].北京:中华书局,2008(05).

[4]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02).

[5]吴其付.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以羌族为个案[J].贵州民族研究,2009(01).

[6]杨慧.民族旅游与民族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3(01).

[7]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高校民族认同教育初探 第9篇

一、民族认同教育的内涵

在社会主义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综合教育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属性、教育内容、教育目标,规定了民族认同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和教育实践的内涵。

“ 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在民族问题上,革命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它以民族平等团结为内核,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基本制度设计,以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宗旨的一系列看待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体系。

在民族认同教育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一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确立了民族认同的方法论,用什么样的方法论, 就会有什么样的民族认同观点和看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民族问题世界观,规制了民族认同的实事求是精髓。 二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民族认同的手段才是民族平等基础上的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而不是民族歧视下的被迫民族认同, 也不是社会强制措施下的民族融合式认同。 三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民族认同的目的才是经由各个少数民族的认同来达到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式认同,而不是敌对势力宣扬的民族分离、分裂或是民族解体式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 引导人们的政治态度,解决各类思想问题,提高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完善人格和调动积极性”,邓小平将其概括为,“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标准和目标[1]。 民族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连,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所谓民族认同教育,就是为了维护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团结和统一,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全体民族成员,通过民族文化的纽带作用激发民族成员的族群身份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 进而将民族认同转化为个人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完善人格,使民族成员在民族问题上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

民族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少数民族族群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核心的民族文化教育;民族认同教育的核心是将民族认同转化为民族成员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高校民族认同教育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常上叫“ 三观”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 五观”教育,即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 而民族认同教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基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民族认同教育的内核。民族认同教育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教育、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教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观教育。

( 一) 基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历史观、阶级观、社会观、平等观、团结观、互助观、和谐观、融合观、发展观等。 从民族认同的角度来看,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主要是进行历史观教育、平等团结观教育和发展观教育。 通过历史观教育,我们看到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民族认同同样也是一个历史过程, 我们要确立民族认同教育的长期性、复杂性理念。 通过平等团结观教育,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 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认同必须是建立在民族的平等、团结基础之上的, 民族认同教育必须要始终秉持此理念。通过发展观教育,我们看到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根本任务,民族认同教育应成为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的阶梯。

( 二) 要求: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教育

文化认同对民族认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民族结构“ 多元一体”,社会成员既分属于五十六个民族之中的一族,又都共属于中华民族。因此,民族认同教育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如何经过少数民族认同来达到中华民族认同。开展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教育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重要一环,开展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坚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 古为今用”的原则,从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共同繁荣的目的出发, 确立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要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倾向,无论是大民族主义,还是地方民族主义,乃至是民族分裂主义都是错误的。

( 三) 核心: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教育

我国民族认同不仅包括少数民族的族群认同,而且包括各个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整体认同, 即国族认同。“ 国族” 认同教育要紧紧围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展开,要宣传中华民族的关系史、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中华民族的融合史,处理好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和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关系,处理好汉民族历史与文化和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不仅是汉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当然,汉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主体;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也不是汉民族历史与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简单相加,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五十六个民族长期融合的结果,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我们的民族认同教育,就是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根源。

( 四) 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观教育

在多民族国家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既有冲突的一面,也有一致的一面,我国五十六个民族自我族群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而当中华民族———“ 国族”认同形成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也就随之产生。 国家也是历史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历史发展中缔造的,它既是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结果,又是中华各民族族群认同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观教育,主要是指“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我们伟大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建设的, 每一个民族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2]。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观教育,民族认同教育才有了目标,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指针。

三、高校民族认同教育的实施策略

方法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法,除了受制于教育理念之外,还受制于教育资源和教育载体的状况, 民族认同教育的资源和载体虽然非常丰富,但都是历史文化的符号表征,进行“ 过去时”教育是民族认同教育的典型特点。课堂教育法和实践教育法是民族认同教育的基本方法。

( 一) 注重课堂教学渗透

课堂教育是和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高校涉及民族认同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民族高校还有“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此外还有一些专业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中也或多或少地涉及民族认同的内容。 从这些课程的教育内容来看,讲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内容多,而讲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少。 民族是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民族认同也是个复杂的过程,对民族的认知才是形成民族认同的基础。为了形成对中华民族这一“ 国族”的认同,在高校应开设“ 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课,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也可通过整合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五门必修课) 的教学内容,来达到使大学生都能系统接受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教育的目的。 在民族认同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设计,基本原则是启发式、参与式和研究式教学,要多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 二) 重视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现代教育学越来越重视实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知与行的统一,认为“ 受教育者的信念是通过实践形成和巩固的, 受教育者的意志是在实践中锻炼的,受教育者的行为习惯也是在实践中养成的”, 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3]。 民族认同在本质上是一种意识、一种信念、一种认知,通过民族认同教育形成的民族认同意识,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需要在实践中去发展。民族认同教育的实践教育法主要有两方面的层次:一是利用民族认同教育的实践资源深化民族认同意识;二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意识在日常民族交往中的展现,通过民族认同教育引导其践行正确的民族认同行为。

( 三) 注重引导民族认同意识的行为转化

青年学生除了参加课堂教育外,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占据教育相当大的比重。 在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 寓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学生往往能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提高道德分析辨别能力,磨练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4]。 民族认同教育要把握这一教育环节,做好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教育设计,分析青年学生民族认同行为,适时改正青年学生不正确的民族认同意识。要激发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动性,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节来树立正确的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它还是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社会组织的责任。 民族认同教育既是微观层次的教育,也是宏观的全社会的教育活动。

摘要:文章从民族认同教育的内涵出发,阐述了高校民族认同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高校民族认同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民族认同,高校

参考文献

[1][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3,139.

[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358.

论《狮子与宝石》中的民族文化认同 第10篇

该剧讲述的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非洲生活。村里最漂亮、最聪明的希迪姑娘像一块宝石为众人青睐, 其中最主要的两个角逐者分别是一个青年小学教师拉昆来和一个年过花甲、妻妾满室的酋长巴罗卡。青年教师拉昆来是一个可笑的角色, 他不切实际、夸夸其谈, 沉醉于西方的物质文明。在他眼里, “月亮也是西方的圆。”他指责娶亲要付财礼钱的这一陈规, 原因却只是由于他囊中羞涩。而老酋长巴罗卡则反对文明、进步、铁路等一切来自西方的外来东西, 因为这些都危害着他的利益, 同时他又精明世故, 老奸巨猾, 但凡是有利可图的“文明设施”, 他都引进利用。全剧以希迪姑娘涂脂抹粉, 在鼓乐声中自己送上门去嫁给老酋长巴罗卡而结束。在这个剧本中, 索因卡对待非洲本土文化的态度与之前的《沼泽地居民》 (1958年) 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认为传统的本土文化应该被大加褒扬, 而之前不少非洲知识分子试图用来拯救非洲现实的欧洲文化则成了他嘲笑和讽刺的对象。

一、拉昆来——被嘲讽的欧洲外来文化的代表

在《狮子与宝石》中, 拉昆来作为一个“穿着旧英国式的上衣, 衣服旧而不破, 干净却不硬挺”的西方现代文明的代表而出场。他接受过西方教育, 对于欧洲外来文明不折不扣地崇拜着。其实, 崇拜西方现代文明本来并没有什么错, 因为在很多方面它毕竟领先于非洲文明, 可以帮助非洲摆脱贫穷与落后从而走向繁荣和富强。但是拉昆来所汲取的并非只是西方现代文明的精华, 他盲目崇拜着西方的一切, 无视非洲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瞧不起本民族的人们, 甚至认为“西方的月亮也比非洲圆。”

他自认为接受过西方主流文化就应该以一种优越的姿态来对待非洲本土的传统文化, 他试图来改变他眼中那落后的非洲现实。可事实上, 他的所作所为却是为了个人私欲而服务。“一种粗鄙的风俗, 野蛮的、过时的, 受到人们抵制、谴责与诅咒的, 应被革除的、陈腐与堕落的, 难以言喻的、使人丢脸的赘疣。退化的、出奇的、无谓的。”拉昆来说的这句话是在抨击非洲娶亲需要支付财礼的一大陋习。他反对陈规败俗, 希望人们能接受西方主流文化。可是他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仅仅只是因为他是个穷教师, 他支付不起财礼钱。他反对娶亲要付财礼的陋习, 这无疑是进步的, 但并非真心, 而只是因为他口袋里没钱, 他主张废除一夫多妻制,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一种妒忌, 因为他自己连一个老婆也讨不上。可是与此同时, 他又不失时机的去占女孩子们的便宜, 多看几眼胸脯或者乘机摸几下臀部, 还总想找机会去亲吻希迪或行吻手礼。他的一系列行为都代表着欧洲外来文化, 可是这一系列的行为却都是与非洲当地的生活格格不入, 处处为当地人所孤立的。当地的伊鲁津来村的村民们把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他看做一个怪人, 他并没有被当地人非常郑重、严肃地接受, 更没有得到当地人的认可和尊敬。他常常成为当地村民嘲笑的话柄, 人们只是在一定的时机敷衍他一下而已。“ (满怀信心地) 在一两年内, 我发誓, 这个城镇将会发生变化……将会有一条公路通过这地方, 将城市的风俗带给我们……拉各斯每天建筑新的工厂……我们必须和别人一样现代化……”他主张兴办学校, 启迪民众, 反对陈规陋俗, 表面看来, 他是一个非洲革新的先行者, 但他的计划没有一项能付诸实施, 他只不过是个如同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一样的不切实际的空谈者。“我们将给所有的妇女购置金属锅, 陶泥炊具既不文明又不卫生, 废除一夫多妻……为情侣开辟现代的花园, 我们将每天出版报纸, 上面画美女的图像……我们只玩棋和闲谈……这里谁知道鸡尾酒会怎样举办……我们必须放弃喝棕榈酒的习惯, 学会饮茶, 外加牛奶和糖。”这就是一个沉浸于西方现代文明的“非洲进步青年”, 但是他的言行只能证明他是多么肤浅而夸夸其谈。很显然, 索因卡刻意塑造这样一个人物的目的就是对西方物质文明进行无情地嘲讽。

二、希迪——被推崇的非洲本土文化的化身

在《狮子与宝石》中, 姑娘希迪是个典型的乡村美女。作为索因卡笔下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之一, 她是美丽漂亮且睿智的, 她是伊鲁津来村的一块“宝石”。她不相信爱情, 却笃信传统, 而且务实, 缺少浪漫的爱情观, 除此之外, 她没有东方姑娘的矜持和羞涩, 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立精神。她可以不与任何人甚至自己的父母商量自己的终身大事。她对待西方外来文化的态度是既好奇又怀疑, 而对传统文化却深信不疑。由于全剧围绕着如何获得这块“宝石”而展开, 因此希迪的性格塑造成为重中之重。

首先, 希迪姑娘笃信非洲传统的一面直接反应在她和拉昆来关于财礼的对话中。“但首先得偿付我的财礼。”“他们将会说我不是处女……不要财礼就嫁给了你。”“交付财礼。”“那就偿付财礼。”在早晨这一幕中, 短短几分钟内希迪就跟拉昆来强调了四次偿付财礼, 她觉得姑娘家出嫁是必须要有财礼钱的, 不然就会被周围的人说道和取笑。这说明希迪姑娘在内心深处是对非洲本土传统文化深信不疑的。同样在与异性的交往中, 希迪再次让观众看到了她传统的一面。她拒绝拉昆来的亲热, 告诉他“不, 不要这样, 我告诉你我不喜欢你这种奇怪的不卫生的亲嘴。”拒绝轻吻实则就是对西方外来文化的抵触。对于拉昆来从事教育, 希迪的态度也是非常怀疑的。“你拿着你那些破烂书拖着两只脚挨门串户走进人家家里又匆匆跑出来, 因为迎头而来的不是欢迎而是咒骂。难道他们——甚至那些孩子——叫傻瓜的是希迪, 而不是端着臭架子, 满脑子浆糊的你?”在希迪眼中, 拉昆来手上拿的书都是破烂书, 他满脑子的知识也都是浆糊, 说的这句话是带着满满的对拉昆来带来的欧洲外来文化的讽刺、打击和嘲笑。她还直言不讳地质疑拉昆来, 告诉他“我觉得奇怪, 他们竟让你办学。亏你和你那一套话。你也会把你的学生毁掉, 他们也会象你一样疯言疯语的。有人来了, 快给我水桶, 不然又遭他们嘲笑。”老师教导学生本是应该受人肯定与尊敬的, 可希迪姑娘却说拉昆来会把学生毁掉, 这说明她对于拉昆来带来的欧洲外来文化是持怀疑态度的, 她笃信的还是非洲本土的传统文化, 而一句“又遭他们嘲笑”中的“又”足以说明拉昆来与非洲当地是格格不入的, 他得不到当地人的尊敬甚至可以说没有被当地人们认可, 这个事实说明了欧洲外来文化是不被非洲本土文化所接纳的, 同时也间接说明了索因卡此阶段对欧洲外来文化的态度。“书虫, 过来, 你来扮演他。”“全村都放假了, 你这个呆子!”读过书受过教育的人本是应该被人尊重的, 可希迪姑娘却把拉昆来戏谑地称为书虫和呆子, 足以看出她对拉昆的轻视, 也充分说明她对欧洲外来文化的不屑一顾。“你最好去作宫廷小丑, 不必当老师了。 (轻蔑地指一指学校) ”希迪姑娘对拉昆来所在的学校也是持着轻蔑的态度, 无一不反映了女主人公对欧洲外来文化的讽刺以及对非洲本土传统文化的笃信。

其次, 希迪姑娘勤劳务实。在剧中一开始的时候, 拉昆来一直说要帮希迪提水桶, 却屡次遭到希迪姑娘的拒绝。

拉昆来:让我来拿罢

希迪:不用

拉昆来:我来拿 (用手抓住水桶。有些水溅到他身上)

希迪: (高兴地) 你看, 费力气反而弄湿了身子。你不害羞吗?

希迪:把桶还给我。你要是再敢在街上拦住我……

拉昆来:得啦, 得啦, 希迪……

希迪:给我, 不然我要……

拉昆来本想通过帮她提水桶来接近她迎合她, 可得到的却是她一再的拒绝。之后在拉昆来“教育”她应该把衣结系高的时候, 她说了一句“我留出两只胳臂来为的是可以工作……”这都可以看出希迪是一个勤劳、靠自己、自食其力且务实的姑娘, 她知道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 而不是靠别人的帮助与扶持。

再次, 希迪姑娘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立精神, 可以不与任何人甚至自己的父母商量自己的终身大事。当老酋长巴罗卡的长妻萨迪库捎来口信说巴罗卡想娶希迪做妻子时, 希迪起了这样一个念头“让我到宫殿里应邀赴宴。”她决定一个人去酋长那儿与其进行谈判, 这足以说明希迪姑娘具备着与众不同的独立精神。再看看从拉昆来追求希迪, 希迪的不屑与反感, 到巴罗卡的妻子萨迪库来跟她提亲, 到最后她涂脂抹粉, 在鼓乐声中自己送上门去嫁给老酋长, 关于她的终身大事, 她自始至终都没有与任何人甚至她的父母商量过, 这足以说明希迪姑娘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立精神, 这在当时的女性中是极为罕见的。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狮子与宝石》中的青年小学教师拉昆来的一切言行举止都说明了西方文化在进入非洲社会时被扭曲变形了, 对根除非洲落后的传统甚至起着反作用。他主张兴办学校、反对陈规陋俗, 但他的计划不切实际, 没有一项能付诸实施;他反对非洲娶亲要付彩礼的习俗, 只是因为他自己的口袋里没钱;他之所以主张废除一夫多妻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嫉妒, 因为他自己连一个老婆也讨不上。拉昆来盲目崇拜西方的一切, 无视非洲传统文化, 也瞧不起本民族的人民。他感受到的只是西方文明的表面现象, 夸夸其谈, 只知道西方女人和男人并肩而立, 夸赞西方男人为情侣开辟的现代花园, 羡慕西方人玩棋、闲谈、鸡尾酒会、饮茶、喝咖啡等日常生活方式, 对西方现代文明缺乏真正的认识。而美如宝石的希迪姑娘对拉昆来带来的欧洲文化不屑一顾甚至是蔑视、打击, 她笃信非洲本土传统文化, 勤劳务实并且独立, 所以最终她宁愿嫁给老酋长做小老婆, 也不愿投身于拉昆来的怀中。这说明在这个时期, 索因卡已经开始怀疑他曾试图用来拯救非洲现实的欧洲外来文化。相反, 他对于非洲本土的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从索因卡对这两种文化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在这个时期对于自己非洲本土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摘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沃尔·索因卡生活在欧洲文化向非洲文化急骤渗透的年代, 处于非欧文化碰撞中的他创作了一系列能反映其文化价值观的优秀戏剧作品。在《狮子与宝石》一剧中, 索因卡既表达了其对欧洲外来文化的嘲讽, 也表露了其对非洲本土文化的推崇。最后, 非洲本土文化战胜了西方外来文化, 完成了其对非洲本土民族文化的认同。

关键词:《狮子与宝石》,欧洲外来文化,非洲本土文化,民族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沃尔·索因卡.狮子和宝石[M].邵殿生译.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0.

[2]Wole Soyinka.Collected PlayⅠ[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3]SOYINKA W.Myth, Literature and the African World[M].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76:15.

[4]陈梦.从戏剧创作看索因卡对待非洲传统的态度[J].青年文学家.2014 (3) :47-50.

[5]吴虹.从亲近走向背离——论索因卡对待西方主流文化的态度[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2 (11) :77-80.

[6]萧四新.从传统走向现代——非欧文化碰撞中的索因卡[J].黄冈师专学报.1997 (5) :38-41.

[7]胡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2.

中秋性质与文化认同 第11篇

“中秋”如此博得“广泛认同”,乃其“文化性质”使然。

“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义取月圆,深蕴全家团圆、各族团圆、举国团圆。“海上生明有月,天涯共此时”,整个地球村的相思华人,皆“共”月祈圆。

中秋寓“圆”,始载明代《西湖游览志余》:“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亦云:“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其物化象征,即烙“团圆”(月饼)之俗:饼内包糖、芝麻、桂花、蔬菜等,外压月、桂、兔等图案。祭月毕,家长按人数分切,缺席者留份,示阖家团圆。

纵观满天日月星辰,最“人性化”“人情味儿”者,唯“月”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将“人”类“月”,人文个性多么神奇!把社会素“缺”之“圆”,向往、憧憬、寄托给明媚滚圆之“月”,真是地义天经!台湾余光中先生曾在央视“2008中秋诗会”吟曰:“最美满的一面仙镜,公开挂在天顶心,让所有的眼睛仰望,各自看到思念的倩影。”两岸同胞认同“中秋”,有人索性将其“性质”朴素化为“有点想念”。

秋仰眺圆月,驰骋“想念”,油然而生“和合”之情,别发“一夜乡心五处同”之“心灵感应”。节俗因此罕拥“公益性、群众性”:中原、边塞,陆上、水间,街市、村落,遍布大型公益活動。灯会、吟诗、夜市、舞狮、火龙、草龙、高跷、地戏、歌舞、游园、观潮、猜谜、竞技、放烟花、砌宝塔、观星象、围吃时令果品……尽吸全民参与、狂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如此节日、节庆,其“乡心守恒性”——民族向心力,定然千古不渝!充溢“和合”的“中秋”,乃十足“团圆节”,堪称华夏“和合文化”之岁时结晶。

或曰:“历史上,‘中秋’不也有过不快吗?”对此不必讳言。须知,所有古老节日,流淌历史长河,难免被污染或裹挟。“中秋”源于上古,瞬间中流“不快”,完全无涉且恰好相左“中秋性质”,丝毫未损其耀眼光芒,千古繁盛!

所憾者,我们的圣洁“中秋”,近年横遭践踏!冯骥才慨叹:“节日被商家包办,沦为美食节、购物节、旅游节,失去了它原来的味道!”冯公所赞“原来味道”,指的正是“中秋性质”。“失”此一而万殊,惜也憾哉!

把传统节日“商业化”,亦即铜臭“时尚化”,无异阉割民族遗产,淡出文化认同!传统节日乃我精神家园,深蕴无数心灵血缘、基因共性,远非中华文明表象传承。这些“血缘、基因”生生不息,永难泯灭,筑成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伟大长城!硬要人为损毁,使之蜕变成不伦不类的经济猎物、时尚玩物,于青史,大逆不道;于祖先,则忤逆不孝!

我们深怀敬畏祖先之情,呵护“中秋性质”之千秋守恒!

链接视界

在我国古代戏剧中,有许多浪漫的故事都安排在中秋之夜。

月有阴晴圆缺,很早以前就被戏剧家用来类比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满月的亮丽与美好,成为许多浪漫爱情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美满姻缘的象征。

最传统的“中秋剧”:《张生煮海》会佳人

元代是我国戏剧史上的黄金时期。在众多的元杂剧中,以中秋节为时空背景安排的浪漫故事屡见不鲜。例如,《张生煮海》中,龙女与张生一见钟情,约他中秋节在海滨会面;《张天师断风花雪月》中,陈世英中秋弹曲,引动月中桂花仙子下凡,与他缠绵相爱;《郑月莲秋夜云窗梦》中,女主角郑月莲中秋梦中相会心上人;《李太白贬夜郎》的最后一折,李白在中秋节投江捞月;杨显之在《潇湘夜雨》中,作“赏中秋人月团圆,临江驿潇湘夜雨”。

最好看的“中秋剧”:《望江亭》畔救夫君

翁敏华认为,我国古代“中秋剧”最好看的当属关汉卿的《望江亭》。剧中,女主人公谭记儿智勇双全,她作为一位年轻的寡妇,后来成为学士与州官夫人;当丈夫身处险境时,她摇身变成泼辣风流的渔妇。在中秋之夜,摇船捕鱼、传杯递盏、打情骂俏,将自己的敌人杨衙内灌醉,智取他的势剑金牌,去营救自己的丈夫,终化险为夷。

最缠绵的“中秋剧”:《长生殿》里“生死恋”

中秋节在清代名剧《长生殿》里,也是重要的构成。剧作大家洪升,非常懂得运用节日元素组织剧情、塑造人物形象。《长生殿》涉及上巳、七夕、清明、中秋四大节日。为浪漫地展现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生死恋”故事,剧作家将李隆基安排在中秋夜升天,并吟诵着苏东坡的中秋词《水调歌头》,头两句改为:“明月在何许?挥手上青天。”在中秋夜那一轮圆月里,李隆基和杨玉环终于见面,相拥而泣,缠绵悱恻,展现了天上人间、戏里戏外,中秋之夜浪漫美好的时光。

——张建松《那些发生在中秋夜的浪漫故事》

民族文化认同 第12篇

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产物, 它相对于人治文化而存在, 是一种进步的文化形态。 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本土的法治文化。 但是, 法治文化的建设需要上升到普遍“认同”的心理层面, 需要从情感、价值、行为的逐步认同中, 重点以法治精神文化凝聚民族共识。

(一) 法治文化的含义

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下的产物, 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以法治为核心, 以民主为实质的社会文化体系。[1]目前, 学术理论界一致认为, 法治文化应该包括法律制度结构和法律观念结构, 以及自觉执法、守法、用法等行为方式, 是包含民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等价值在内的人类优秀法律文化类型[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自己的法治文化, 具体展开就是以“依法治国”为原则而形成的文化体系, 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指导下, 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国情, 借鉴人类法治文化的优秀成果, 而体现出的法律价值观以及这种价值观规范化、社会化、大众化的法律制度和法治实践活动。中国特色法治文化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制度性、历史传承性和创新性, 法治文化的社会主义制度性首先表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由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共同决定的[3]。 历史传承性表现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法治文化的精华, 又汲取了世界法治文化的优秀内容。 创新性也即与时俱进性, 体现在法治文化思想和法治文化理念方面, 是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 提出的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弘扬法治精神, 尊重和保障人权等新诉求; 在完善法律制度方面,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规范司法行为, 建设公正、高效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 推进法律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人们的法律素养, 形成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二) 法治文化认同的内涵

法治文化认同, 是人们对于社会法治文化的一种“相互承认”, 是人们对于法治文化所传达的正义观、 良好的秩序观以及美德观的共识。 法治的认同, 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首先, 它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承认, 每个主体之间的交往都是平等的, 个人的合法权利可以得到保障, 因为法律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调整人际关系的手段。由此可以看出, 法治认同需要认同主体的普遍性, 特别是统治者对法律的认同, 这是法治认同的关键。其次, 它是一种博采众长的文化积淀, 表现出人们思想深处所达到的共识, 其中涉及法律的“本土化”问题。比如在中国, 一方面, 我们借鉴英美等西方法系的“自由”思想, 另一方面, 我们又面临自身传统“人治”思想的考量。只有真正的兼收并蓄, 并结合自身的特色, 才能达到普遍的法治文化认同。 最后, 它还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 从理念到实践, 逐步从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再到行为认同的过程, 是维系社会稳定、保障社会运行的隐形良药。 由于法治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精神文化, 所以, 法治文化认同的重点应该是在法治精神文化层面凝聚全社会的共识。

二、民族地区法治文化认同的现状和困境

民族地区受自然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法治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方面, 在法治文化的制度层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在法治思想、 精神层面的认同还是比较缺乏的, 最重要的是基层政府的法治思想还不能有效付诸实践, 这是目前制约民族地区法治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

(一) 制度层面的法治文化认同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和谐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以及人民的团结。 所以,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法制化建设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基本建成了一个结构完整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体系。自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会议通过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开始, 历次宪法都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和法律依据。1984年颁布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成为民族法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制度层面, 我们以民族平等、民族自治为主要原则, 对于民族问题和民族地区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家的权力, 扩大了少数民族自治的权力, 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与繁荣稳定。

(二) 精神层面的法治文化认同比较缺乏

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个体由于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相对单调, 法治观念十分淡薄, 受传统民族法习惯影响深远, 还不能够从理性的层面看待法治建设, 从而认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另外, 中国传统的人治思想影响深远, 法治基础薄弱, 民族地区社会民众的法治意识依然很落后, 法治实践的动力严重不足, 民族地区广大各民族群众对法律缺乏应有的信仰, 既不能自发地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也不能用法律的思维去审视社会问题。

民族地区法治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不同主体之间有不同的表现, 一般民众法治意识淡薄表现为:对于法律持怀疑的态度, 对依法治理社会感到没有信心, 忽视法律的作用。 执法司法人员法治意识淡薄则表现为:在具体审理各种案件时, 有意规避或主观曲解法律;缺乏信仰法律的意识, 轻视法律, 以人情来取代法律;个别执法司法人员甚至以法律作为护身符, 利用法律, 以法律谋取私利[4]。

(三) 行为层面的法治文化认同还有待提高

“徒法不能以自行”,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 法治文化的价值在于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且自觉践之于行动。 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重点是要着力解决宪法和法律实施不好, 许多法律形同虚设的问题。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在:第一, 执法司法人员工作作风不扎实, 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够。 第二, 执法司法人员执法为民的意识不强, 没有真正深入基层广泛调研、关切人民大众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三, 法治政策宣传不到位, 不少偏远民族地区急于脱贫致富, 由于对于国家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法治政策要求了解不够, 造成决策失误, 投资方向不准, 甚至与国家发展政策相冲突, 错失发展的良好时机, 或者造成巨大投资浪费。 由此可见, 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在行为层面的认同还没有完全落实到实践中去, 要在民族地区形成对中国法治文化的行为认同, 关键还是民众对执法、司法与守法行为的认同。

三、强化法治文化认同对促进民族团结的意义

法治文化认同使各民族人民逐步将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内化为一种信仰, 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 对于个人、群体, 乃至国家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 一) 从个体层面看, 有利于增强民众的法治意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 “依法治国”的文化认同是人民思想深处的共识, 它贯穿于整个法治建设的过程中, 应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教化、传播功能, 以大量贴近民族地区群众的事例去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法治理念,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民群众自觉的追求。 法治文化认同要求人们内心的认同和自觉遵从, 强化法治文化认同有利于全社会成员自觉提高法治意识与法治观念, 为构建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以及法治社会提供基础的思想观念。

在一个现代法治国家, 法律必须被信仰。 强化法治文化认同能够有效促使民族地区人民大众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 将公平、正义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既具有强烈的权利意识, 又具有自觉遵守法律的义务观念。 同时, 对于民族地区各级领导干部, 法治文化认同还会进一步促使其确立正确法治的权力观, 带头守法, 带头维护宪法与法律的权威。

( 二) 从群体层面看, 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

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以自治的方式促进民族问题的解决, 从《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既反对大汉族主义, 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平等团结的精神。 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都享有广泛的决定权。 而且, 我国宪法序言中明确规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这种法制文化与法治精神文化的宣扬, 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习近平同志在新疆工作座谈会议上再一次提出“四个认同”, 尤其是对于包含了丰富的法治文化的中华文化的认同, 对于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 增进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关系到祖国和谐统一的伟大目标。 法治文化认同需从更深层次的结构出发, 它将有助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繁荣。

(三) 从国家层面看, 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

民族自治不完全是权力的无限扩大, 国家法律的普适性同样贯彻于民族地区。 然而, 我国民族地区特定环境的物质生产方式, 造就了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行为偏好、选择方式等文化特质的不同, 一定程度上与国家法律形成了部分冲突。 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应以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文化因子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团结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 在民族地区普及先进的法治文化, 可以有效地增强当地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 把握市场经济中有价值的信息, 从而实现法治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只有合理地处理地方民族法与国家法的关系, 寻找到其中的契合点, 找到一以贯之的法治精神和制度文化根基, 才能更好地推进公正司法, 促进民族文化更好地融合, 去粗取精, 沉淀优秀的文化底蕴, 奠定民族文化多样性和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基础, 进一步促进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实现各民族的大融合与大团结。

四、促进民族地区法治文化认同的措施

民族地区的法治文化认同度不高, 与经济发展滞后、教育事业不发达、法治宣传不到位等因素息息相关。鉴于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环境的特殊性, 应进一步为法治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人才保障, 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落实法治宣传, 促进民族发展, 共同进步。

(一)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为促进民族地区法治文化认同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 特别是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 所以, 加快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建设,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重点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保障各民族同胞基本的物质生活, 是培养法治意识、达到法治精神层面认同的根本之策。 现阶段, 面对当今社会化大生产进一步发展、 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进一步深化的大趋势, 民族地区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科学发展, 努力发展农、林、牧业的同时, 积极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 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之间发展的差异, 使当前发展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成为现代民族, 从而实现各民族和谐共融地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 人民的文化生活必然会愈来愈丰富, 人民才能感受到法治文化带来的诸多实际利益, 最终达到对其制度和精神层面的认同。

(二) 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为促进民族地区法治文化认同提供人才保障

列宁曾经说过, 在文盲充斥的国家, 是不可能实现法治的。 邓小平同志指出, 为加强法制建设, 我们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人。所以, 加大民族地区的法治文化教育工作必须依靠有文化有素质的教育者、宣传者、法治工作者和法治实践者。

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盲比例很大, 甚至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教育。 我们应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指导下, 根据不同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 科学制定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规划、政策和办学形式,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 组织号召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开展教育对口支援, 大力投入农村义务教师队伍建设, 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 努力培养大批民族地区亟需的高素质人才, 为进一步深化民族地区法治文化认同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三) 开展民族地区普法宣传, 为促进民族地区法治文化认同营造良好氛围

交通和信息是我国开展普法宣传的重要途径。 信息是法治思想传播的载体, 它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法治观念和法律知识的传递效率。 我国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 有的地方交通还不发达, 信息闭塞, 人们无法接收最新的思想。 政府应加强交通和信息通道的建设, 建立完整的交通和信息化网络体系, 为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信息条件支持, 为法治建设在民族地区的开展提供便利的交通和信息支撑, 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另外, 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民族地区工作的独特优势, 深入基层群众, 广泛调查研究, 蹲点民族村寨、社区、各类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 开展讲座、访谈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使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法治理念与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为法治文化的认同营造良好的氛围。

五、结语

中国法治建设水平的提高有赖于 “法治文化认同”, 新时期的法治文化认同是一个宏大的综合性问题, 除了法制的心理认同以外, 我们应更加重视精神层面和实践行为上的认同, 特别是针对法治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 大力宣传法治理念, 传播法治思维和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践行法治思想,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 也是巩固和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只有把法治文化内化为行为准则, 用法治思维来践行法律, 才能真正达到文化层面中的认同, 服务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摘要:“文化认同”是人们思想深处的共识, 法治文化认同是人们对于法律制度文化、法律精神文化、法律行为文化所达成的共识。党的十八提出“要以法治文化建设奠定法治国家的坚实根基”, 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强化“依法治国”文化认同意识, 法治文化认同对于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地区, 由于法治宣传力度薄弱, 法治文化认同度不高, 为了巩固民族团结, 提高法治建设的实效性, 必须大力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教育、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增进民族地区的法治文化认同, 促进民族和谐稳定, 共同发展。

关键词:法治文化,法治文化认同,民族团结

参考文献

[1]刘斌主编.法治文化论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

[2]雍海宾.民族法治研究:基本理论探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0.

[3]缪蒂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9, 13 (4) .

[4]龚廷泰.法治文化的认同:概念、意义、机理和路径[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4) .

[5]赵世林, 陈为智.文化认同与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 (6) .

[6]黄相怀.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N].学习时报, 2012-02-06 (3) .

上一篇:社区医养结合下一篇: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