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经济效益范文

2024-09-08

煤矿经济效益范文(精选12篇)

煤矿经济效益 第1篇

关键词:安全经济效益,安全投入,经营对策

近年来随着煤矿安全事故的频发, 煤矿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再加上安全经济效益的提出, 更使人们认识到解决煤矿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煤矿经营者的安全投入意识低。因此, 深入分析煤矿安全经济效益, 提高人们对安全投入的认识, 对加强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煤矿安全经济效益

我们常说的经济效益, 是指一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故而, 煤矿安全经济效益即是指煤矿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全部投入, 包括物质和人为两方面因素的投入, ) 与安全产出的比值。从煤矿产业的利润率角度出发, 安全效益利润率等于安全产出量与安全投入量的差值比上安全产出, 再乘以100%。

煤矿企业的安全经济效益虽源于普遍意义上的经济效益, 但同时具有其独有的特性。包括安全经济效益的滞后性、间接性、复杂性、长效性、隐蔽性、多效型、不确定性等。

就安全经济效益的滞后性而论, 从时间上来看, 安全经济效益的滞后性主要是指, 安全收益通常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层次周期才得已显现, 因此呈现出时间上的滞后。这个循环周期包括安全投入无效益期、微效益期、持续高效益期、效益萎缩期、失效期。在后两个阶段内, 煤矿企业又需进去下一轮的安全投入, 这更加影响了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的积极性。此外, 安全经济效益的间接性也是煤矿经营者安全投入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安全效益在大多数时候难以直接反映到经济收益上, 而是通过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损失支出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 所以造成许多煤矿经营者的错误认识, 影响了对煤矿产业安全投入的增加。

二、安全经济效益分析

安全产出量减去安全投入量所得的差值便是我们常说的安全经济效益, 其中, 安全产出量是安全增值产出与安全减损产出的和。这里所说的安全减损产出既是指损失的减少量, 它是由安全投入前的损失额减去安全投入后的损失额而得出的。而安全增值产出是由生产总值乘以安全投入对生产的贡献率所得。所以说, 安全投入对生产的贡献是计量安全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因而, 统计分析安全事故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一) 对安全事故损失的分析

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通常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直接损失, 指的是在事故中由于人员伤亡、设备损失以及事故善后所造成的费用支出, 而间接损失包括有事故造成的劳动资源的减少、企业产值的下降、设备资源的损坏以及其他损失。

(二) 对人员伤亡损失的分析

在美国, 早在上世纪末就对因公伤亡的人均生命代价做出规定, 明确指出在工业事故中, 若发生人员死亡, 平均每人需偿付75万美元。对于此点, 日本的标准是人均7000万日元, 约合70.73美元。而我国对此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据以往资料显示, 我国的赔付金额在20-50万元之间。可见, 单就经济效益这方面来说, 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对企业绝对是一笔不小得支出。

(三) 对职业病与职业伤害损失的分析

在煤矿产业中, 工人尘肺病的发病率非常高, 这主要是由于煤炭产业的作业环境造成的。恶劣的劳动条件致使煤矿工人患病发病的周期越来越短, 目前已经缩短至两年左右。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13年, 我国尘肺病患者已超过600万人, 其中仅煤矿产业的患病者就占总数的50%。就这个数据来看, 煤矿业每年将花费一大笔资金用来对患病工人医疗等费用的补助。

三、煤矿安全经济效益分析的原因

(一) 煤矿安全投入存在不足

在上文已经提到, 煤矿产业的安全经济效益具有滞后性、间接性、复杂性、长效性、隐蔽性、多效型、不确定性等特点, 再加上煤矿管理经营者安全投入意识差、煤矿工人对事故风险认识不足且自我保护能力有限, 导致我国煤矿业安全事故频发。煤矿产业安全投入不足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机械设备上:

对大型机械设备或改用中小型机械设备, 或减少保养检修, 或在保护措施上偷工减料, 甚至采用人力搬运替代机械作业。

2. 设备材料上:

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致使质量不过关, 造成安全隐患。

3. 人力资源上:

为减少工资投入, 雇佣工资低的非专业队伍。由于技术上的不专业加上企业的安全培训不到位, 致使工人的安全意识不高。

4. 装置性违章:

由于安全设施不过关, “三违现象”泛滥, 使安全隐患遍布于煤矿生产的全过程, 不论是人与人、人与物还是人与环境、个体与整体, 当这些安全隐患积聚到一定程度, 由量的积累上升到质的改变时, 安全事故便发生了。

(二) 煤矿安全经济效益分析具有积极作用

毋庸置疑, 经济效益是一个企业的生存目标,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 提高经济效益最根本的途径便是对安全投入的重视与增加。所以说, 分析安全经济效益, 对煤矿企业认识到安全投入的重要性, 增加安全投入, 提高煤矿产业的安全系数, 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 可以降低事故发生后企业的损失, 包括人员伤亡的赔付、设配器材的损坏、生产进度的停滞、政府有关部门的罚款等。

2. 可以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

3. 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 增强公信力。

4. 有利于改善煤矿工人作业的安全水平, 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5. 有利于增强经营者安全管理的能力以及经济分析能力, 是企业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

6. 有利于为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

四、煤矿安全生产的经营对策

很明显, 煤矿的安全投入有利于增加煤矿产业的经济效益。那么, 笔者在煤矿安全经济效益分析的基础上, 总结出以下几点煤矿产业安全生产的经营对策, 以供参考。

(一) 提高煤矿经营者思想意识

经营者要以一个长远的、系统的、动态的观点看待问题, 在处理问题上要始终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 运用安全经济学理论管理煤矿产业的经营运作。煤矿产业经营者必须明确提高经济效益在根本上要通过安全投入来实现。要处理好目前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关系, 使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和谐统一。

(二) 提高煤矿工人的职业技能

通过对煤矿工人的职业技能的培训, 可以有效提高煤矿工人作业时的安全系数, 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借助技能培训、经验交流、竞赛选拔、考核测评、树立典型、实际运用等方式加强煤矿工人队伍职业素质的培养, 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煤矿工人队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作业质量、生产效率, 还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降低安全损失, 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三) 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我国煤矿业除了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外, 工人安全意识低也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 从各个渠道利用各种手段加强煤矿工人的安全知识, 提高其安全意识, 是煤矿经营的重中之重。

(四) 加强煤矿工人队伍的稳定性

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 反映在煤矿工人上的另一关键点便是煤矿工人的流动性。由于目前我国煤矿工作环境恶劣、危险性高、工资水平低、生活福利差, 因此煤矿工人多为外出务工的体力劳动者, 流动性强, 职工队伍极其不稳定。改善这种现象首先需要提高工人工资水平, 制定一个切合实际、合理有效的工资政策和福利政策, 保证工人的生活水平, 使工人劳动价值得到体现, 以此来达到稳定工人队伍的目的。

此外, 除上述措施外, 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经济效益还可以从对工伤保险的利用、对先进技术设备的采用以及充足的安全投入资金储备等方面入手。总之, 做好煤矿产业安全投入工作, 是提高煤矿经济效益的保障, 是煤矿经营策略的核心。

参考文献

[1]石红.论煤矿安全生产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23) .

[2]史晴晴, 邱程锦, 卢勇.煤矿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15) .

对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第2篇

个方面,对煤炭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探讨。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对于煤矿而言,就是要以煤为基础,依托矿区的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采煤塌陷地复垦的土地等资源,通过建立煤矸石发电、制砖、水泥生产等循环利用型工业和发展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使废料和余能多次回收复用,物质合理循环,价值逐级增值,形成各生态链之间互为资源、共耗废料、相得益彰、协同发展。作为传统的工业企业,煤矿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煤炭、石油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据测算,我国煤炭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煤炭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产出率低、利用效率低、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实践证明,较低的利用水平,已经成为煤炭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四、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目前,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正进入“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闭坑,390座矿城中的50座矿城资源衰竭、340座城也终将面对矿山闭坑的一天。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资源的枯竭带来了诸如“四矿问题”、“四万矿工下农村”的“阜新困局”等社会问题,这归根到底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的结果。因此,煤矿,特别是处于衰老期的煤矿,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把煤矿的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物质资源不断再循环利用,使“自然资源-粗放型工业-产品-污染排放"的线性经济,转变为“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型工业-绿色产品-再生资源深加工业-绿色产品”的循环经济。在这方面,一些企业已经先行一步,并已提供了一些经验。

第一、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矿区主产品煤炭为起点的生态工业链,既是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最重要产业链内容,又是发展各种资源综合利用类生态工业链的基础和前提。要使从原煤-精洗煤-煤泥-煤泥水循环-洗矸石-煤矸石和煤泥发电的生态工业链条的经济产出最大,必须加大对煤炭深加工的力度。枣矿集团公司田陈煤矿对其有120万吨生产能力的选煤厂的进行了技术改造:采用两台技术先进的MVS-2035电磁高频激振筛,使洗精煤及其煤泥水的灰分硫分都降到很低水平,并使系统中大于O.25mm及0.25mm左右的低灰精煤彻底回收,杜绝了煤泥水之间的相互污染;进行了细粒级煤泥加速沉淀研究,使用JYA-00药剂自动添加装置,使二耙池溢流水实现清水洗煤(煤泥含量≤5g/L),为确保洗煤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增加了压滤煤泥回收量,月减少煤泥外排量200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二、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煤矸石发电是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一直积极推广。对于煤矸石发电,由于燃用煤矸石热值低,导致发电成本高,规模效益难比大电厂,竞价上网没优势,但是国家有优惠政策,如国家税务总局2001年以198号

文件下发的《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利用煤矸石、煤泥、油母页岩和风力生产的电力,自2001年1月1日起实行按增值税应纳税额减半征收”。同时煤矿利用煤矸石发电,最大的效应还在于环保效益。建设煤矸石电厂,不仅可以解决煤矿用电问题,更重要的是为煤矿解决了煤矸石污染占地问题,解决了矿井水的问题,可以把把

矿井水集中处理后的水作为公共用水,通往矸石热电厂、洗煤厂,并在洗煤中通过不断挤压和沉淀循环利用。同时还可以用电厂灰渣和烟囱灰来转化新型建材砖,实现矿区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多元化经营体系,延长产业链,促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培植煤矿的接续产业。如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华丰矿围绕矸石综合利用,投资4.4103亿元,先后建成了矸石热电厂、矸石砖厂和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使“吃废渣”的工业链覆盖了全矿产出的近九百万吨煤矸石,投资30万元建立了矿井水净化处理系统,年节约地下水资源435Mm3,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合社会效益。此外,应努力找寻过去忽视的油母页岩、煤层气等伴生矿资源,有计划、有控制、集约化开采,以深加工的形式创造效益。

第三、积极推行土地资源复垦。地下资源的开采,带来了土地塌陷等问题,严重的地表塌陷和斑裂造成农田、建筑物等大面积破坏。为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应应用高压注浆充填等成熟技术,控制地表斑裂和下沉,同时加大力度对已毁土地进行恢复整治,对不积水的塌陷地进行人工整平,对塌陷积水区回填复垦,将以采矿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工、农、牧、副、养多元化产业结构过渡和调整,发展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在这方面,淮南矿业集团变土地塌陷赔偿为购买塌陷地,因地制宜的发展生态农业和进行房地产开发,为资源的充分利用走出了一条新路。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要件

发展循环经济,贯彻“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需要以下十个方面的支持。

第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灵活高效的多元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各个新的经营单位由单纯的生产者变为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主体,一元化的产权结构变为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模拟法人变为真正法人,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实行一体化管理,成立管理信息中心,使之成为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协调中心、金融中心、项目中心,协调各产业之间的业务。

第三、建立激励制约机制,重大项目实施抵押金制度,负责人按项目总投资额的一定比例交纳抵押金,完成任务的给予重奖,不能按期完成或投资额超出预算成本的扣除抵押金。

第四、慎重制定切实可行的决策,坚持细调研、慢决策、快实施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规范项目建设程序,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装备,大力引进适用人才,实行全新的管理。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行人力资源内部市场化管理,协调并建立利益相关人的良性互动关系。坚持实施全员培训工程,特别是对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建立以师带徒制度,搞好人力资源的接替开发;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和智力引进力度;建立科技人员竞争上岗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注重产学研结合,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到矿进行技术指导,借用“外脑”求发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促进职工业务素质的提高。

第六、加强技术创新,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并减少污染,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和绿色化,在洁净技术方面重点开展机电一体化高效选煤关键技术、细粒煤高效脱水脱硫降灰技术、生态环境的控制等技术研究。

第七、坚持以信息化带动生态工业化,逐步建立综合信息系统、安全生产调度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洗煤厂集中控制信息网、矸石热电厂流程控制信息网、人力资源信息网、资金管理信息网、煤炭销售信息网、物资管理信息网等,努力提高企业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八、通过质量、环境、安全、计量四大管理体系一体化运作,实现管理体系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有机结合的整合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信誉,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第九、开辟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国家已出台的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财政优惠政策,同时争取驻地政府的支持,通过自筹、申请银行贷款、寻找融资伙伴、资产重组融资、吸引民营企业投资等多种融资渠道进行筹措资金,保证循环经济决策的顺利实施。

第十、大力建设文明煤矿,如以精细化管理引领具有煤炭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工作学习化、行动军事化、管理精细化、质量标准化、生产安全化、环境生态化”的“六化型”高标准文明煤矿。

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治理。纵观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国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传统经济方式下的增长又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与资源代价。据专家保守估计,GDP总量中至少有18%是靠透支资源与环境得到的。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目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出环境自净能力:造成水污染的化学需氧量超过70%,二氧化硫超过60%。如果这种靠拼资源、恶化环境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从根本上改变,则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越大,最终将丧失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后劲。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一次质的飞跃。它要求企业、政府抛弃以往单纯追求销售收入、追求GDP指标的陈旧观念,实现健康、全面的经济增长。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兼顾了资源节约与环境治理。这种发展模式正是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具有经济发展上的可持续性。

第二、必须坚持以循环经济实现企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良性循环。众所周知,由于环境保护具有成本高昂和公共产品两个属性,往往使得企业把环保投入看成是企业的额外成本和负担,尽管国家三令五申,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企业自身仍不愿意在治理环境上花钱。发展循环经济,可使这种情况则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为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手段,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变废物为宝,并在经济循环中又产生了新的附加值,而且由于下一级产业链输入的是上一级链条产出的废物,产品还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因此,在总体上它不同于单一的环境治理,而是把环境治理有机地融入企业的生产中得到了价值增值,能够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值的双重效果,企业发展与环境治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由相互对立变成相互促进。因此,煤炭企业应担负起社会责任,更新环保观念,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待环境保护,分析自身行业与产品的特点,按照经济规律推行环境治理。这样,环境保护才有经济上的可持续性。

第三、必须坚持选择发展相关多元化的产业。在企业的经营中,一元化与多元化的抉择是企业发展历程中永远解不开的死结。一般说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想突破单一主业经营规模的限制,总是会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进入其它领域。人们经过分析后发现,凡是从本企业、本行业实际条件出发,选择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大都比实施盲目多元化,进入与自己不相干领域经营的企业经营更加平稳。循环经济的光明前景就在于,在拓宽非煤产业经营领域时,所选择从事的发电、水泥与制砖等都与煤矿主业有着内在联系。这样他们所经营的各种项目都连在一条有机的产业链条上,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坚实的基础,在“做大”的同时也实现“做强”的目标。

参考书目:

1.马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人民日报,2004年11月11日第六版

2.韩青民.《解读“新型工业化道路”》.大众日报,2003年4月13日第3版

煤矿企业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分析 第3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管理利润

一、企业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

(一)加强企业管理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我国的煤矿资源虽然很多,但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也是相当严重。预算条件一定的前提下,费用超值会造成收入的减少,因为企业消耗的成本不会改变。因此企业的成本费用越低,企业获得的经济利润就越大。企业各个部门应当优化管理系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成本费用,节约生产成本,那么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二)加强企业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许多劳动力,企业经常出现人员不足,劳动力紧缺的情况。但是如果人员过多,大于所需,必然也会降低企业生产效率。因此企业需要适当控制人员数量,创新管理制度,提高效率。必要时提高员工的福利,以便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做到利润分配合理,将会达到部分之和优于整体的效果。

(三)加强企业管理,有利于实现煤矿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中各个部门之间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冲突,科学管理有利于化解这些矛盾,从而促进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顺利进行,完成既定的生产目标。煤矿企业管理系统的不断优化有利于企业针对每一道生产工序做到科学的安排,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把握更加准确,防止发生不必要的问题,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效进行,提高企业的生产活力,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优化煤矿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企业设备的管理。优良的机器设备在煤矿企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时刻注意机器设备的运作情况,树立维修意识,切忌等到机器发生严重故障不能用时再去维修。这样做会耽误生产的进度,降低生产效率。要考虑公司的长远利益,对于存在故障的设备,认真分析观察以便于更好的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严格执行设备的维修计划,及时优化设备的性能,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二)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要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管理者要树立控制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要始终贯彻节约成本和绿色生产的思想。一些企业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要想让企业长期发展下去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要只顾短期利益,要用长远的眼光进行企业管理。时时刻刻强调节约,用最低成本赚取最大利益,才能使企业变强变大。

(三)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人员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进行煤矿企业的人员配置则要更加慎重,尽量做到人尽其能,避免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以免浪费更多的人力资源。提高福利待遇是提高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合理分配员工的工资,避免收入差距过大造成人心不稳。制度合理的人员作息制度,同时对员工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实践证明一个凝聚力较强的团队,有利于增强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企业的物资管理。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考虑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对物资消耗的管理。树立节约意识,合理安排企业的用水用电和其他的物资消耗,切勿浪费。能够循环利用的最好不要丢弃,长期循环下来会降低很大的生产成本。严格控制水电的成本输出,必要时制度相关的考核制度,避免因浪费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企业的各部门负责人有许多,一定要做到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做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进行,同时避免相互推卸责任现象的发生。

(五)加强企业预算的管理。预算管理是指通过预算合理分配、控制和考核企业各部门的财务和其他资源,以便有效组织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树立科学意识,具备长远眼光,合理控制预算。合理的成本预算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在完成既定目标的同时还能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管理者要从根本上认识到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做事要考虑周全,加强预算管理从而帮助企业合理分配资源,完成计划的工作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结语: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综合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才能更好的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要想更好的生存、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登才,黄孝英. 国有中小型煤矿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 技术经济. 2000(08)

煤矿物资供应经济效益的评价 第4篇

在经济一体化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得到不断加强, 企业的物资管理已经逐步形成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从企业的物资供应经济性角度来看, 可以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方式对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 其已经成为了实现企业竞争力有效提升的重要途径。

与普通的工业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相比, 煤炭企业的生产工艺更加复杂, 其生产业务变得更加复杂, 且生产因素变得更多, 更加难以把握与控制。同时, 在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还应该注重其活动的安全性、高效性与连续性管理。因此, 不管是企业的物资质量问题, 还是供货的及时性特点, 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甚至诱发安全事故, 因此加强煤矿企业的物资供应经济性评价工作, 提高企业物资供应水平对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二、煤矿物资供应经济效益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矿物资供应经济效益评价是保证煤矿企业物资得正常流动的基础, 是保证企业持续生产、发展的根本。但是, 当前煤炭企业的物资供应经济效益评价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1、缺乏专业知识, 专业人才缺失

在煤矿企业的物资供应经济性评价过程中, 及时的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对确保物资供应有重要作用。当前, 煤矿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较为片面, 其主要注重矿业专业人才方面的引进, 对服务管理型人才的引进不予重视。加之企业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不够重视, 导致大部分物资流动及管理工作人员都不具备完善的物资管理理论体系, 造成了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经济性评价工作受阻等问题, 使得企业的物资供应链出现问题, 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发展受阻。

2、物资供应成本难分离

物资供应的成本难以从企业生产的总成本中相分离开来, 这是当前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由于物资供应贯穿在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 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涉及到物资供应费用问题, 不能够将之作为一个单独的会计项目列出来。即使列出来也只是其中不完全的一部分, 导致物资供应的经济性评价工作难以实施。

3、库存积压严重, 流动资金被占用

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着采购物资量远大于消耗量的问题, 直接造成了大量的物资滞留在仓库, 造成了最终积压等待报废的物资比例较高, 不但造成了大量资金的浪费, 而且影响了资金的正常流动, 不能保证企业正常的流动资金需求, 企业的持续发展受阻。

三、构建合理的物资供应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1、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物资供应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煤矿企业的物资供应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降低物资供应部门的服务成本, 提高服务人员的工资水平。所以, 在物资供应经济性评价工作中, 财务部门主要考虑的是内部人均工资增加额、物资供应管理费用的减少额、物资库存费用的降低额、物资供应信息服务费用降低额与物资配送费用的降低额。其中, 人均工资增加额指标是反映对应的控制措施实施前后内部员工的工作增加额度。而物资供应部门的运作费用降低额则是在供应相同物资的基础上, 物流费用降低的额度, 这项指标越高, 那么同样成本的物流供应服务量将更多, 物资供应的经济性水平就更高。

2、煤矿企业内部供应客户环节经济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的根本目标在于满足各个区队的正常生产需要。针对该阶段的服务过程进行经济性评价时, 主要以任务单满足率、物资供应准时率、区队的满意程度、供应物资的破损率以及安全事故率等。

其反映的是煤矿物资供应链响应各个区队的工作效率, 其指标越高, 说明物资供应工作做得越好。

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物资供应部门针对各个生产区队的服务质量评价, 能够有效的反映出其对生产的正常影响, 只有该指标达到一定标准之后, 才能保证煤矿正常的物资供应, 这一指标尤为重要。

其反映的是整个物资供应部门在为企业正常生产而提供的物流服务中发挥的作用, 间接的反映出了物流服务给煤矿企业生产效率带来的影响。所以, 在物资供应管理过程中通过提高区队满意程度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

由于该指标直接反映出了物资供应过程中对物资既有性质的保全状况, 因此物资供应过程中的破损率是评价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的一个重要指标。

物资的破损率与安全事故率直接反映出了物流部门的整体服务质量, 只有保证这两项指标的水平, 才能达到评价物资供应经济性水平, 提高物资供应经济性的目的。

3、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经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煤矿物资供应链内部经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物资供应的整体经济性水平, 在管理过程中只有提高物流运作的整体效率, 提高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创新水平才能满足当前煤矿企业的物资供应经济性要求。

主要采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库存周转率与物资供应部门工作效率两个方面。

库存周转率对当前煤矿企业提高物资供应经济性水平有重要作用, 尤其是对那些实施零库存管理的企业而言, 库存周转率成为了衡量物资供应链经济性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 物资周转率越快, 在同等资金消耗下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越高。

安全生产才是煤矿最大效益 第5篇

“一人平安、全家幸福”、“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多少年来我们都在为这个美好的愿望孜孜不倦地追求、努力。“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警钟长鸣”,这些安全生产理念多少年来我们也都是在不懈地要求、倡导。面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那触目惊心的惨状、刻骨铭心的伤痛,岂能不叫人揪心。所以,在企业中尤其是在矿山,我们必须要时时刻刻关注安全,煤矿安全生产才是最大效益。

企业在经营效益中,安全生产是惠及企业和个人的大好事,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做好这项工作。安全生产工作不但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也是一件事关企业和个人效益的大事。以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生产安全与生产效益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因为倘若忽视了安全生产,导致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其事故的善后处理也会使企业损失暂时的效益。有人说安全是一笔财富。可以请大家算一笔帐,实际上,这笔帐已被算过多少次,如果安全投入多了,生命财产损失少了,最终劳动成本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反之,企业虽一时得利,但终究要亏本。我们讲安全,就是要提高人的生存价值,就是在积累财富。联系到我们矿山---道理是一样的,事故减少了,成本降低了,安全稳定了,荣誉就多了,各种奖励也就使得我们的收入越来越丰厚、小日子过得也越来越红火了。因此,安全生产工作确实是惠及我们煤矿和个人的大好事,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治理工作,从思想上彻底摒弃那些错误观念,确保各项安全要求落实到行动上,真正做到“干部不违章指挥,职工不违章作业”、“上标准岗、干规范活”,“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安全生产,重在落实”,使安全生产工作更加显出实效。只有这样,我们脸上的笑容才会永远灿烂,幸福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矿山的经营发展中,安全生产固然是一项利益的大事,但是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我们职工自己。个别职工在现场不戴好安全帽,不按规章制度作业,你要责问他为什么不重视生产安全,他心里多半想的是,第一,违章一次不会碰巧那么倒霉。第二,我的生产岗位与酿成事故很遥远。第三,违章违纪的人了多为啥总跟我过不去。安全究竟为了谁?这是一个说了很多年,却很容易被人遗忘的老话题。我们的一些职工在谈到安全时往往很认真,很激动,讲的头头是道,水平很高,但在实际工作中仍会违章违纪,我行我素,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危害性,这一点值得我们深刻反省和思考。为了预防事故,我们矿从职工的教育、设施的投入,环境的改善到管理的不断加强等等抓起,工作数不胜数。但是矿上投入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抓安全仅仅是为了自己吗?一起工亡事故带来的影响可能只是一个生命的失去,对于企业来讲造成不好的影响仅仅是暂时的,失去岗位的人,也可以立刻找来一个人代替,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于发生事故的个体和家庭来讲,一次事故就是百分百的不幸和损失。每一起事故都会产生一个或几个不幸的家庭,你的任何损失都会影响到父母、妻子(丈夫)、儿女的幸福,如此看来,谁还会说安全工作只是为企业而做的!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要加大反违章、反违纪整治力度,杜绝行为性、管理性违章违纪的发生。管理不到位、有缺陷不都是因少数人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麻木不仁,个别职工心存侥幸心理而放之任之,然而,就是因为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不彻底,违章违纪这个“毒瘤”得不到根治,使得多少个家庭支离破碎,多少个鲜活的生命长眠于九泉之下,多少个亲人整日以泪洗面,多少个亲爱工友的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笑。职工用伤亡和血的代价一次又一次地警示我们,“三违”不除,我们个人的幸福和矿山的发展就无从谈起,矿山的安全生产就得不到根本保证。有职工说:违章违纪处罚太重了,太没有人情味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错误观点,使得我们的“三违”治理工作难度加大。可是细想一下,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如果真是因为我们的一次“三违”而痛失亲人、工友,你能觉得它过吗?你能对得起疼你、爱你给予你无限厚望的家人吗?你个人的生存还能有保障吗?诚然,安全生产是有阵痛的,可是我们的企业和个人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不要怕、也不能怕这种“脱胎换骨”之痛,它正犹如新生命的诞生一样,“切肤之痛”之后就是一个新的希望。

煤矿经济效益 第6篇

关键词:煤矿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124-01

煤矿产业作为我国国民产业链中重要的一部分,其经济发展状况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我国煤矿经济的发展已取得了跨越式的成绩,同时这也是我国新兴经济的主要成果之一,只有做到了在新型经济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才可以使得我国煤矿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今社会,如何认识煤矿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取得跨越式成果已成为煤矿企业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在笔者看来,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煤矿经济一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所获得的经济收益毫无疑问的可以提高我国的国家收入,国家就可以将更多地物力财力投入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之中去,该良性循环也将会带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主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标,这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还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可以提高煤矿企业的竞争力。

煤矿企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通过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其经营目标,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煤矿企业的利益,从而使得煤矿企业今后的发展具有稳定性。煤矿经济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反映煤矿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并且良好的煤矿经济状况可以为煤矿企业在激烈的斗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并发展提供后续动力。煤矿企业若想在新经济形势下中国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继续得以生存发展,就必须不断改进其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模式,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

(三)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可以满足我国众多人口的需求。

我国作为全球第一人口的大国之一,所需的社会资源量是十分巨大的,但是我国的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各类资源的有效充分利用以获得更多的产品和劳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使得我国煤矿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经济效益。煤矿企业通过其自身正常的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的现实社会背景下,煤矿企业只有做到紧跟人类的需要,使得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才可以使得煤矿企业得到长久发展的资本。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对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为满足国民需求做出了贡献。

二、促进煤矿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

在新经济形势下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可以促使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还可以提高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我国众多人口的基本需求。笔者在此就如何提高型经济形势下煤矿经济以达到跨越式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煤矿企业应对其成本的预算及管理进一步加强。

煤矿企业对其成本的预算及管理的进一步加强对促进煤矿经济发展、实现新经济形势下中国煤矿经济跨越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责任。伴随着全球化的脚步,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提高,我国国内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在进一步的扩大,因此,煤炭的价格也出现了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是煤矿企业、煤炭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大好时机。但是需认清的现实情况是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其现存数量是有限的,因此,煤矿产业应对其成本的预算及管理进行进一步管理的措施

(二)煤矿企业应该拥有一支优秀且专业的管理人员队伍。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股重要力量。煤矿企业应该拥有一支优秀且专业的管理人员队伍,以达到提高管理人员总体水平、加强企业竞争力的最终目的,只有这样,煤矿企业才会在愈来愈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人才是煤矿企业应有的隐性资产,也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资产,优秀的管理人员队伍可以为煤矿企业提供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相对应的改善措施从而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实现新经济形势下中国煤矿经济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检查养护。

煤矿企业所获得经济效益与其生产设备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生产设备的日常检查养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做到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日常检查养护,保证企业可以按照生产计划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任务。只有这样,才可以减少煤矿企业不必要的损失,降低其生产成本、减少能源的浪费,同时还可以做到提高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保证其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实现新形势下中国煤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为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添加动力。

(四)煤矿企业应做到资金管理的有效性。

资金对任何一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重要的支撑要素,它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对煤矿企业来说,亦是如此。因此,煤矿企业要加强对财务的管理工作,对生产成本等各个环节要做到有效、精准的核算,使得资金可以真正发挥它的用途,杜绝资金浪费的恶劣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煤矿生产、后勤物资等的管理,做到不浪费一丝一毫。

三、结语

在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煤矿经济若是想在新形势下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对煤矿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恰当合适的改进。本文首先阐述了在新经济形势下中国煤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作用,继而就如何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以达到提高我国煤炭经济的目的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自然,徐亮.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风险的厚尾性质及其经济含义分析[J].煤炭工程,2012(9):107-109.

[2]王慎,祁文俊,臧继冬等.对任楼煤矿发展低碳经济路径选择的思考[J].北方环境,2011(9):40-41.

[3]吴吟.中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成效与发展方向[J].中国煤炭,2012,38(6):5-10.

[4]巨志召.加强资源管理提高煤矿经济效益[J].中国集体经济,2013(10):38-39.

[5]李慧.浅析新经济形势下中国煤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4(15)

关于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措施的探讨 第7篇

关键词:煤矿,经济效益,措施

一、企业经济效益的内涵

从企业角度来考察经济效益, 称之为“企业经济效益”, 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所得到的有益效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是企业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及在合理保护环境和政策允许的条件下, 用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耗 (投入) , 生产出尽可能多和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 (产出) 。企业经济效益的含义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企业经济效益要体现到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中去, 这是经济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 以及价格必须为社会所承认, 必须适销对路。那种“只顾生产, 不顾销售;产值上升, 产品积压”不是经济效益好的表现。

(2) 企业经济效益的始点在于资源的有效投入, 要求用最少的活劳动和物资消耗 (包括占用) 去生产有用的产品。产品所付出的劳动量越是低于社会的必要劳动, 其经济效益就越好。

(3) 企业经济效益体现在投入产出的有效转换的过程中。劳动产出量扣除劳动投入量后的余额越多, 其经济效益就越好。

企业经济效益是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基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为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物质条件。因此, 应当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衡量企业经营好坏的重要指标。

二、当前煤矿企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 经济效益低下

长期以来, 我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 严重影响了我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 我国宏观上控制煤炭价格, 使煤炭的价格严重偏离其价值, 效益被转移到下游产业和其他地区, 形成了加工产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在区域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和区域分工的情况下, 煤矿城市长期按照指令性计划廉价向加工地区调出煤炭产品, 而加工型地区又高价向煤矿城市返销制成品, 造成了煤矿城市“双重利益”损失, 从而加剧了区域利益的扭曲状态, 扩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另外, 由于煤矿城市的主导产业高投资、低产出、建设周期长、收益慢, 从而导致煤炭企业亏损, 经营困难, 煤矿城市经济效益普遍不佳。

2. 人才资源配置问题

在人才资源配置方面,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行政手段配置的专业技术人才大都被集中于资源型生产行业, 在科技人员普遍短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 出现了科技人员“行业性过剩”的独特现象, 使本已稀缺的科技人员难以真正发挥才干。随着人才市场的发展, 为了寻求施展才华的机会和高薪的职位, 大量的优秀人才纷纷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使煤炭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煤矿城市经济的后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由于科技投入不足和科技人才匮乏, 造成生产技术落后, 科技开发和转化的速度缓慢。

3. 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不合理

目前煤矿企业无论是国家对企业的评价, 还是企业内部自我评价, 往往是利用某几个主要单项指标完成计划的相对数, 或与历史同期相比的相对数来进行评价。但是一个企业甲指标完成较好, 乙指标较差;另一企业甲指标较差, 乙指标较好。这时得到的综合评价也很难明确评出谁比谁更好些。为解决这些问题, 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些新方法, 如模糊综合评判等, 有的已应用于实际工作中[2]。然而煤矿企业经济效益除了模糊性之外, 还有一种更为广泛、内容更为深刻的特性, 这就是系统的灰色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和非确知性。而系统的灰色性不但包括了随机性和模糊性, 还包含了这两种不确定性以外的系统的更为广泛的特性。

三、提高煤矿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1. 建立专门的多种经营安全管理系统

煤矿企业在抓好煤炭主业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 在全矿实施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安全行为规范管理, 并把多种经营安全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环节纳入到了安全行为规范管理的地面生产生活服务安全环节之中进行管理, 建立专门的多种经营安全管理系统, 在确保多种经营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前提下, 使多种经营的安全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管理道路。特别是实施安全行为规范管理以来, 多种经营呈现出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经济效益增长幅度最大的良好发展态势。

2. 实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

煤矿企业实施的安全行为规范管理, 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建立一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安全长效机制。该管理系统不仅将煤炭生产安全纳入了本系统的管理范畴, 还从建立和谐矿区、人本管理和全方位的本质安全的角度出发, 把地面生产生活服务安全、家居安全、治安安全、交通及非交通道路安全纳入了本系统的管理范畴。自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安全管理工程以来, 广大职工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有了大的转变, 形成了“人人讲安全, 事事为安全”的良好氛围, 生活服务系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大幅度下降, 安全实现了无轻伤以上事故的好成绩。特别是关系到职工生活的一些意外伤害事故下降幅度达到20%以上, 形成了居民安居乐业、生活和谐、本质安全、矿区稳定的大好局面[3]。

3. 提高矿区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谐矿区的建设水平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安全行为规范管理的实践, 不仅是对安全管理的内涵和发展领域的进一步延伸, 也是对我国国有煤矿企业多年来加强安全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实践了煤矿企业多年来所追求的安全管理最高境界, 完全符合我国对于安全生产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完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矿区建设、社会稳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要。这一成功经验是对我国煤矿安全理论发展方向的一种有益尝试、实践和贡献, 对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也必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论

煤矿企业要想真正实现煤炭生产安全、地面生活服务系统平安和谐, 就必须按照我国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小康富裕社会的要求, 依据系统论和发展论, 结合煤矿企业的特点, 去探索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这一机制不仅仅是煤炭生产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还应该包含矿区稳定、和谐发展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这才是我国追求和谐社会的基本宗旨, 才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种最根本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小娟.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措施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 2013, 28 (10) :313-314.

[2]巨志召.加强资源管理提高煤矿经济效益[J].中国集体经济, 2013, 31 (10) :238-239.

加强资源管理提高煤矿经济效益 第8篇

煤矿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要资源, 而且是一项不可再生的能源。煤矿资源的稀有性决定了煤矿企业必须要合理开采, 并且提高资源利用率, 这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资源管理能够有效延长矿井的使用寿命, 提高煤矿经济效益。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对煤矿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并且逐步将其放在资源管理的重要位置。煤矿资源管理不仅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 从本质上来说更是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其对煤矿有两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是回收率会影响到矿井缴纳的资源补偿费的多少, 第二是影响到吨煤的成本。因此提高煤矿资源管理, 刻不容缓。

二、加强资源管理

(一) 合理规划资源

1. 重视资源开发利用

重视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宏观上来说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但是对煤矿资源的利用要求较高。从技术上来说, 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为煤矿企业节省人力、物力, 这样的节省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的。但是要想充分利用煤矿资源, 就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 这就要求当前技术相对落后的煤矿企业必须要寻求技术升级。因此需要引进技术性人才, 在规划煤炭资源利用的时候能够将煤炭行业的技术运作水平作为重中之重来发展对待。另外煤矿企业领导者只有有一定的远见和技术水平, 才能够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设备上来说, 只有引进更先进的设备才能够大大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

煤矿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企业的资源是否被合理利用。煤矿资源利用率高的企业可以节省更多的资源, 将资源投入到更需要的产业上, 因此也能够让企业的经济发展更顺利更长久。然而煤炭资源利用率低的企业则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和物资, 因此提升煤矿企业内部的硬件资源, 合理利用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理论才能够将企业发展推入另一高层面。例如可以对企业内部现有的硬件资源做定期的维护甚至是更新, 组织专门的队伍来进行此项工作, 保证维护的专业性, 可以保证硬件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并且一定程度上延长使用寿命。还可以对于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可以定期组织人员去培训, 吸取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经验, 利用一切可用资源还有渠道来更新企业的技术资源, 让企业内部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在行业前端, 够保证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2. 对煤碳资源进行合理资源配置

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统筹规划, 严格禁止任何违规行为的出现。因为煤炭行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 它关系到百姓生计。目前国内出现了煤炭企业的扩张和范围扩大。这样的扩大让煤炭行业不免出现一些不符合要求与规定的行为, 如盲目开采等, 这时候就需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对这些违规行为进行制止并对行业内准备扩大范围的企业起到警示和约束作用。不合规定的开采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浪费, 对企业经济是一项巨大的损失, 更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样损人利己的行为会严重影响煤矿企业的发展。

目前煤炭行业处于一个发展较快、进步较快的时期, 各种矿区的开发和开采几乎同时进行, 这样的开采方式大大加快了行业发展的步伐, 但是也更容易造成行业的混乱。换句话说, 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体制对煤炭资源的进行管理, 这样快速地发展也许会制约煤炭行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时期下有必要对媒体行业进行统筹规划, 规划好开发程序, 规定企业在进行开采时必须提供一套完整并且详细的程序报告和技术说明, 要附上参与开采人员的名单和开采过程中的记录情况等。这些相关的数据和信息都必须用纸质和电子档上交。煤矿企业要请专业的管理人员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汇总, 以方便企业今后对其进行查阅。但是要想做到真正地杜绝盲目开采, 还是需要政府和企业双方面的努力。政府需要出台合理可行的开采计划和规定, 同时企业要遵守政府出台的规定。不光如此企业自身也要做到严于律己, 不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损坏国家和环境, 做到正规开采, 科学开采。

(二)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1. 调整现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重组管理职能

要调整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必须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将企业发展眼光放长远从实质上改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定位,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 重新组织和划分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职能, 最大程度地体现出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针对市场外部的大环境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且利于煤矿企业长期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 全面提高人力资源者的专业和思想素质

要想全面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者的水平, 必须要提高其专业性和思想素质。因此企业必须要投入资金, 引进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或者是人才, 配合一些拥有良好思想品德和工作能力, 并且忠于企业、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才进行人事管理。一些在人力资源部门职位较高的领导者则必须要经验丰富, 不仅要能够为企业招聘真正的人才还要能够为企业留住更多有用的人才, 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打下良好基础。

3. 理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之间关系

人力资源部门有许多职能, 为了让职能运转更流畅, 应当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加以界定, 让职能形式起来更明确。例如, 确定人力资源需求、挑选新员工并且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员工的绩效管理、员工的薪资体系等。只有真正将职能界定清晰, 明确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才能让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真正体现出来。

4. 建立完善、科学、公平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并且完善一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 使绩效考核的得到员工的信任, 辅以一个合理的考核方法, 才能激励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可以考虑将定性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 在考核员工的能力的同时考核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这样不仅能够将员工的能力、素质、业绩等清除直观地呈现出来, 更能实现人员的优胜劣汰, 保证企业内人员的积极性。

绩效考核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因此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时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员工的奖惩、职务、培训机会、级别等挂钩, 能够大大杜绝企业内的不良风气, 将绩效考核的正面作用发挥到最大。

5. 提升人力资源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要想提升自身人力资源的市场竞争力必须要纵观整个市场, 将薪资体系完善, 提高薪资体系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让其能够充分激励员工。同时建立培养和正常流动体制, 对企业员工进行培养, 减少不合理的人员流动, 尽可能地避免一些损害员工利益与公平原则的条款, 即不制定特殊政策, 保证企业内部的公平, 为煤矿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竞争力。

6. 建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是凝聚企业人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煤矿企业应当建立起一个共鸣力强的企业文化核心, 与企业的经营相互配配合。例如, 煤矿企业的一线员工最关注的是自身的安全问题, 因此企业应当将安全问题在企业文化中突出, 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若是企业文化忽视了员工的精神需求, 则容易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也会容易造成人才流失。一些例子表明, 许多条件相似的企业因持有不同的企业文化而造成企业发展状况的不同。

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带动员工的积极性, 更是员工能否实现自我价值和目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优秀的组织文化应该是能够实现企业的价值的同时也让员工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 这个实现是通过融合了管理层和普通员工之间因各种原因所带来的差异来完成的。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也能够弥补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

7. 强化有效的沟通

煤矿企业的安全问题牵动人心, 因此势必要推动人性化管理, 提高上级下级之间的沟通, 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煤矿企业在进行开采时, 员工的生命因该被摆在第一位, 因此企业管理层应当重视员工的安全问题, 与员工多多沟通, 让员工对企业有一种信任和归属感, 认同企业的理念, 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的分歧, 提高员工绩效。最终才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让煤矿企业更好地发展。

三、结语

煤矿企业的经济利益与资源管理水平紧密相关, 因此重视资源管理, 并且将资源管理落实到实处, 改变开采过剩, 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 就是重视煤炭行业的长期发展和长期利益。将资源管理融入企业发展和生产环境, 才能够保护国家资源, 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提高矿井使用寿命, 也就等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应当尽可能寻找更多科学有效的资源管理措施, 同时企业本身要遵守法律法规, 不做违规生产。加强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 让企业的人才将企业的发展带向新的高潮。

摘要:资源管理关系到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合理运用资源并对资源进行高效管理能够大大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对如何加强煤矿企业资源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资源管理,煤矿,经济,建议

参考文献

[1]杜静杰.浅议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煤矿企业经济发展的关联[J].东方企业文化, 2012 (22) .

[2]宋玉玲.煤矿企业人类资源管理现状的改进措施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11 (24) .

煤矿经济效益 第9篇

一、煤矿安全投入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 但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一方面是相互矛盾的。另一方面又是辨证统一的。煤矿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生产企业, 存在着较多方面的限制和问题。与其他企业相比, 煤炭行业的特殊工作环境对人的自由限制较大, 同时工作人员受着顶板、煤尘、瓦斯、水、火等五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再加之煤炭行业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在煤矿的安全生产和开采中, 很难确保科学方式的有效运用来促使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为此,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一直是人们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此外, 无论什么企业, 其目的都是取得经济效益, 获得大的利润, 作为煤矿企业, 如果仅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 就失去了企业应有的责任, 更谈不上企业的持续发展。一旦企业受到严重的危害, 正常运转的维持就变得更加艰难, 而当发生后的事故需要处理时, 就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 对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企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 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的矛盾一直存在, 但通过生产的安全投入, 对严重事故的预防非常重要, 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正常生产, 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样具有良好的作用。从这一点来看, 企业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的关系应该是“双赢”关系, 而这也是企业发展最为理想的一种状态。目前, 随着人们对安全管理意识的逐步注重, 使得安全管理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安全投入, 另一方面又确保了企业的安全生产, 同时进一步促使了经济效益的提升。所以,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 确保企业安全投入的同时促使经济效益的提高, 是整个企业所要面临的重大难题。

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针对煤矿企业的发展, 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实施之前, 必须以高度的思想认识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并把社会责任、企业效益、安全生产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而言, 安全生产投入是重要条件, 而经济效益是难以对安全投入进行弥补的。在煤矿企业中, 安全生产给社会、企业、人员带来的希望是非常明确的, 只要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意义, 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全体人员的思维意识, 进而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这不仅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非常重要, 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重也是非常关键。生产安全的具体活动中, 只有确保安全上产投入的有效管理和实施, 才能进一步促使员工安全生产积极性的提升, 进而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非常有利, 并间接地促使了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对于企业的生产投入而言, 安全文化的良好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其主要的关键措施包括活动开展、制度建立、教育培训、工作宣传、激励制度等, 这些内容的进一步实施对员工安全价值观的转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通过此种方式的形成, 员工促使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价值观就是共同存在的;而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确保企业生产的安全投入, 就成为了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这样一来, 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生产价值的实现就是统一的。而对于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重要建设, 就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实施, 使得整个煤矿企业都能够以安全生产为中心, 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三、经济学视角下的安全投入

企业安全投入从广义上讲, 是企业为了促使整个生产过程的顺利开展, 对参与生产活动的人、设备等进行投入, 以促使生产的安全进行, 而这些付出的物力、财力、人力等资源就是企业投入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有效的定量分析, 一般意义上的安全投入就是企业为促使生产的安全而投入的所有内容, 涵盖了物质和人为两方面的重要因素, 其中, 包括安全奖金、职业病费用、劳动保护用品费用、安全经费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针对企业的安全投入和经济效益,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在企业发展初期, 对安全进行投入, 很大程度当会促使企业利润的降低, 增加的成本使得企业的发展变得较为困难, 从这一点来看, 安全投入就是一种负效益。虽然这种负效益在某种程度上, 对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产生了影响, 但从本质上看, 其可以作为一种长期投资, 经过较长时间的作用, 才能更为明显地看到安全投入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收益。从整体来看, 这种方式带来的效益与普通投资带来的效益相比, 并不是非常的直接, 但它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 体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通过安全生产而带来的效益增长, 对于企业的发展更为有利。经济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而言, 是一种有效的保障手段。通过实际证明, 企业的安全投入对企业系统的安全程度能够进行改善, 进而将事故带来的重大损失有效降低, 对企业生产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我国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非常的频发,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增强煤矿安全投入。如果企业能够促使生产的安全进行, 就能够确保经济效益的安全增长, 而安全投入带来的经济效益就更为直接, 煤矿安全事故的减少也就进一步维护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四、建议

第一, 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是企业人员较低的素质引起的, 大部分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都比较的缺乏, 而这也是促成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 就要运用多种手段, 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进行有效强化, 同时对安全经济知识进行全面普及, 促使煤矿职工对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这样一来, 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和生产者就能够认识到安全工作和管理的重要意义, 同时能够按照企业的相关制度, 对生产和管理的各项内容进行实施, 进而通过经济杠杆对制度的约束力进行增强, 以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第二, 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煤矿企业之所以频繁地出现事故, 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职工队伍的不稳定而造成的。许多企业的工资待遇都比较低, 生活福利同样较差, 因而使得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问题。当前, 即使煤矿职工的工资在开采成本中占40%左右, 但企业在成本的核算方面并不全面, 使得整个企业成本中工资费用比例接近于其他加工类企业, 而这种假象给职工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与此同时, 粗放式经营是我国的煤矿开采的主要方式, 企业职工的数量非常的庞大, 而工资人均时相对就比较的低。对此, 企业应对工资、福利费用等进行改善, 合理地提高职工的工作待遇, 进而使职工的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更多的职工人员也会积极地参与到整个生产活动中, 使得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对企业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提高带来了重要作用。

第三, 运用先进设备促使煤矿生产的安全。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开展, 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保障企业生产的安全运行, 非常的重要, 只有不断发挥科技和管理人员的作用, 运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 才能在进一步维护生产安全的同时, 最大程度地促使工作效率的提高。通过这种方式, 煤矿企业的生产力可以得到解放, 企业抗灾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不仅使煤矿安全成本的投入得到了做大程度的降低, 同时还使得企业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这样的成果是非常显著的。

第四, 加强事故的处罚力度。煤矿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 对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影响非常大, 为了转变这种局面, 政府部门就要加大处罚力度, 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企业进行处罚并整改, 使企业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 促使煤矿的安全生产, 进而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做出巨大努力。

五、结束语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不能忽视生产安全的重要性, 如果一旦发生事故, 对企业带来的损失就是不可估量的。为了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尤其是煤矿企业, 就要认识到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重要关系, 同时正确的对这种关系进行处理, 一方面加大安全投入, 促使煤矿生产的安全。另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进而在生产安全的基础上不断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摘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安全投入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对立与统一的, 这就必须有效处理两者的关系, 才能够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文章在探讨安全投入与企业经济效益关系的基础上, 对煤矿企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以促使企业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实现。

关键词:煤矿,生产投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邹银辉.康建宁提高煤矿安全经济效益的对策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4 (6) .

[2].任世琴.谈谈煤矿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 .

关于提高煤矿经济效益的几点建议 第10篇

一、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发展的基本要求

煤矿企业在抓好煤炭主业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 在全矿实施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安全行为规范管理, 并把多种经营安全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环节纳入到了安全行为规范管理的地面生产生活服务安全环节之中进行管理, 建立了专门的多种经营安全管理系统, 在确保多种经营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前提下, 使多种经营的安全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管理道路。特别是实施安全行为规范管理以来, 多种经营呈现出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经济效益增长幅度最大的良好发展态势。在资金的强力推动下, 煤炭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高度专业化的生产部门。[2]地方政府虽然一直试图调整这种畸形结构, 但是由于煤炭产业比较效益低, 资本积累能力弱, 高度专业化的生产装备难以改变产业方向, 更无力投资于新兴生产领域, 只能被迫或无奈地沿袭着现有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式进行简单再生产。

二、我国煤矿经济发展及效益低下的现状

长期以来, 我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 严重影响了我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 我国宏观上控制煤炭价格, 使煤炭的价格严重偏离其价值, 效益被转移到下游产业和其他地区, 形成了加工产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在区域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和区域分工的情况下, 煤矿城市长期按照指令性计划廉价向加工地区调出煤炭产品, 而加工型地区又高价向煤矿城市返销制成品, 造成了煤矿城市“双重利益”损失, 从而加剧了区域利益的扭曲状态, 扩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另外, 由于煤矿城市的主导产业高投资、低产出、建设周期长、收益慢, 从而导致煤炭企业亏损, 经营困难, 煤矿城市经济效益普遍不佳。

从总体上来说煤矿城市的经济增长是外延型粗放式的。主要体现在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上, 即投资方面不注重实效;在生产经营上忽视内部管理和挖潜及技术改造, 不重视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忽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及企业组织结构的效益;在产出结果上忽视产品质量、规格品种和社会有效需求等。在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因即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和科学技术进步三大要素中, 主要依靠资金投入, 科技贡献率较低。煤矿城市中有代表性的、起主导作用的煤炭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 煤炭企业税赋、债务、社会负担过重, 近几年实行债转股之后, 企业减轻了一些负担, 但在税制改革之后, 煤矿企业的税费负担大大增加了。煤矿城市的社会负担来自煤炭企业的社会负担和非煤企业的社会负担, 由于煤炭采选业是煤矿城市的支柱产业, 矿区人口占较大比重。

三、提高煤矿经济效益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 加强煤矿企业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方面, 公众和社会对安全的期望越来越高, 希望用合理的投入来实现令人满意的安全水平;另一方面, 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却是有限的。[3]由于灾害、事故的成因与过程越来越复杂, 系统中的能量、人员、设施越来越集中, 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种有限的安全投入与极大化安全水平期望的矛盾, 是安全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动力。用社会有限的投入, 去实现人类尽可能高的安全水准, 在人类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下, 尽力去节约社会的安全投入, 这是现代社会对安全科学提出的要求。企业安全投入所产生的效益不像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那样能够取得最快最直接的经济效果, 它具有间接性、隐蔽性、潜在性等特点, 因此不容易被人们所重视。传统的思维是把安全投入与生产投入直接对立起来, 认为安全投入是企业的负担, 没有意识到“安全同样也是生产力”, 学术界很早就提出这个观点。安全生产主要是保护生产人员的安全, 而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因素;同时, 安全生产还可以维护和保障生产资料和生产环境, 使技术的生产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 安全生产同样可以创造价值, 带来经济效益。

(二) 完善煤矿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构建

目前煤矿企业无论是国家对企业的评价, 还是企业内部自我评价, 往往是利用某几个主要单项指标完成计划的相对数, 或与历史同期相比的相对数来进行评价。但是一个企业甲指标完成较好, 乙指标较差;另一企业甲指标较差, 乙指标较好。这时得到的综合评价也很难明确评出谁比谁更好些。为解决这些问题, 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些新方法, 如模糊综合评判等, 有的已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然而煤矿企业经济效益除了模糊性之外, 还有一种更为广泛、内容更为深刻的特性, 这就是系统的灰色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和非确知性。而系统的灰色性不但包括了随机性和模糊性, 还包含了这两种不确定性以外的系统的更为广泛的特性。[4]

(三) 提高矿区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和矿区的建设水平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安全行为规范管理的实践, 不仅是对安全管理的内涵和发展领域的进一步延伸, 也是对我国国有煤矿企业多年来加强安全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实践了煤矿企业多年来所追求的安全管理最高境界, 完全符合我国对于安全生产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完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矿区建设、社会稳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要。这一成功经验是对我国煤矿安全理论发展方向的一种有益尝试、实践和贡献, 对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也必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讲, “十二五”时期, 特别是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安全管理以来, 煤矿安全生产在继续保持持续稳定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上, 产量稳步增加, 事故逐步下降, 实现了安全、经济、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在煤炭产量逐年提高的情况下, “三违”事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百万吨死亡率、重伤事故、轻伤事故基数很小, 各类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可以这样讲, 煤矿经济效益是建立在人员行为规范化水平提高、人员伤亡不断减少、环境保护不断加强的基础之上的, 煤矿企业的这一发展模式是我国煤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典范。

参考文献

[1]谢奕彤.煤矿安全经济效益分析与煤矿经营对策[J].现代商业, 2013 (14) :567-68.

[2]王小娟.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措施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 2013 (10) :413-414.

[3]许玉江.煤矿安全经济效益分析及对策[J].煤炭技术, 2013 (7) :1297-1298.

煤矿经济效益 第11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煤矿企业;干部管理

煤矿企业干部管理是煤矿企业现代化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对煤矿企业干部的培养、教育、管理和监督等相关的管理工作,能够全面提升煤矿企业干部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在经济趋于平稳发展的情况下提升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煤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所以全面了解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干部管理的实际状况,强化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提升煤矿企业干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对经济新常态下煤矿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更直接影响着煤矿企业执行力,而煤矿企业干部工作素质和能力更是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关键,经济新常态下进行煤矿企业的整改非常有必要,目前总体上看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还可以,但是内部还存在一些问题。

1.1 煤矿企业干部任用考核深度不够

考察考核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国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衡量干部素质和检验干部业绩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在干部任用考核上还没有建立客观的评价标准和体制,尽管目前我党对干部任用提出了统一的考核标准,但是由于每位干部所处环境和岗位的不同,也就對干部考核和评价工作不能给出一个客观和明确的标准,进一步影响煤矿企业干部考核工作。

1.2 煤矿企业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作,确保煤矿企业顺利的发展,煤矿企业内部各种活动以及煤矿企业的发展都需要煤矿企业干部的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保障煤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提升煤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干部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不足,直接影响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影响煤矿企业员工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3 煤矿企业干部权力制约存在薄弱环节

煤矿企业干部存在于煤矿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中,并配合各管理部门的工作,确保煤矿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干部在权力制约方面还存在不很多的不足,干部与干部之间权力相抗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配合,这样大大影响了干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煤矿企业干部权力有很多是需要干部之间相互配合完成的,这样才能使得煤矿企业干部管理的权力不至于集中,干部权力过分的集中以及干部没有管理权力,这样都导致煤矿企业不能正常的运行和发展。

2 经济新常态下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做好煤矿企业干部监督考核管理

煤矿企业干部监督考核工作也是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对煤矿企业未来干部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强化煤矿企业干部监督考核,建立完善干部管理工作考核体系,保证煤矿企业干部管理的完整性和严肃性,对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整个煤矿企业干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健全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考评体系

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考评在整个干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健全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考评体系,对煤矿企业干部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提升干部管理工作的水平,确保管理工作的严谨和完整,煤矿企业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也获得提升。健全和严格的工作考评制度和奖惩措施的制定,能对煤矿企业干部的工作以及员工工作进行记录,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干部管理工作效率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

2.3 加强煤矿企业干部作风建设

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压倒一切,这是我们既定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践行“走、管、教、听、看”五字决工作法,管理干部下井、跟班要做到走一路,管一路,干一路,教一路,听一路,严格履行下井、跟带班制度,想到了就安排,看准了就干,不放心的地方就到现场去。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更要落实到人,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处罚到人,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

煤矿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安全,用好的作风筑牢安全防线,以自身过硬的作风影响带动感召职工战胜困难,牢固树立安全“零事故”理念,从零开始、向零奋进,着力推进安全“零事故”理念在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中扎根,确保经济下行时期的矿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把安全的果牢牢地拿到手。

2.4 对煤矿企业干部监督管理的基础培训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煤矿企业体制改革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伴随着煤矿企业组织的庞大,煤矿企业管理工作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结合新常态下市场形势,做好煤矿企业干部监督管理培训,让煤矿企业干部对现代法律知识和管理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全面提升煤矿企业干部的综合素养,更好的开展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实现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与煤矿企业深化改革的同步。

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干部管理对煤矿企业的发展还是具有重大的影响的,但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干部管理工作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完善,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做好干部任用制度、监督制度、考评制度以及干部培训等三方面的工作,更全面提升煤矿企业干部管理水平和质量。让煤矿企业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能够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从中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秀伟.刍议企业干部管理培训的有效提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3).

煤矿经济效益 第12篇

一、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性分析

在煤矿企业中,其经济效益指在煤矿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投入与相应产出之间的比值,而煤矿经济效益的实现与提高对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换句话说,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经济效益的实现和提高对煤矿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着直接有效的作用。一般来说,现代企业经营利润的高低是企业经营好坏的关键指标,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盈亏的一个明显指标。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更是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企业高效益的实现必定是以低成本获取高效益的技术和管理而实现的,因此较高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具备了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和保障。(2)作为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煤矿企业较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国民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在全球范围内煤矿资源都属于重要的稀缺资源,为更好地为社会和人类服务,更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劳务,就需要对煤炭资源进行高效、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因此,现代煤矿企业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不断降低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耗费,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的各种需求。实际上,这也正是现代煤矿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途径。

二、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宏观对策分析

1.树立正确的成本意识。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降低成本,这也是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的关键手段之一。一般来说,在煤矿企业中,其成本构成的主要部分是人工成本和安全成本,为提高效益,企业都力求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为此必须树立正确的成本意识。首先,煤炭企业要认识到成本的降低和收益的增加是密切联系的,两者相辅相成,企业的效益并不会因为偷工减料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就能实现增加的目的。其次,成本的降低也不能通过简单的费用削减来实现,而应该通过机构改革、技术改进等方式来实现。比如,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规划来实现人工成本和安全成本的优化与管控,从而将人工成本和安全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和比例内,而非通过简单地缩减人员和费用来实现。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现代煤矿的生产经营中,人工成本过高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为此煤矿企业应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和配置企业的人才资源。此外,企业还要不遗余力地进行科技创新,努力提升生产工艺的科技含量,不断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实践与摸索,切实降低生产中的资源耗费,从根本上实现成本节约的目的。就神火集团来说,该企业在成本意识的指导下就很好地实现了对成本的调控。神火集团在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时,出台了领导干部带头降薪、严抓项目建设、精简机构、缩减人员以及加强经营全流程管控等果断措施。通过“瘦身”,神火集团成功实现了自身的机构改革,机构数量减少30%,管理人员减少15%,领导干部带头降薪70%以上。此外通过严格管理将1至4月份非生产性费用支出降低达50%以上,成功实现了成本控制,保证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与提高。

2.重视煤矿安全。煤矿安全是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和保障。因此,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也是另外一种生产经营活动。煤矿安全投入,顾名思义就是煤矿企业为保证生产经营的安全进行而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总和。重视煤矿安全,增加煤矿安全投入,对于改善井下劳动条件、提高安全系数具有重要意义,更能够提升企业的防灾救灾能力,在面临危机时降低企业损失的成本。此外,安全投入还能够提高煤矿作业一线人员的安全素质,增加安全知识,为煤矿经营的安全奠定良好的人员基础。不过,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属于隐性成本,由于并不能够通过安全投入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不能直接体现到企业的产出之中,因此大多数煤炭企业的领导层对安全投入的热情并不高涨也不主动,而安全投入自然也不够到位。有数据调查显示,在我国所发生的煤矿事故中,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之间的比值约为1:10。从当前的煤矿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方面来看,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不应该吝啬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实际上加大安全投入与提高经济效益之间并不冲突反而是相互促进的作用,安全投入的增加将会更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科学整合煤炭资源。煤炭行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同样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保证其作用的更好发挥,要对煤炭资源进行良好的整合与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杜绝各种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煤炭企业的发展史同样也是一部扩张史,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扩张,难免会出现如盲目开采等与相关规定不相符合的不合理行为,出现资源浪费等不良现象,给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为避免和解决煤炭企业发展中的粗放和混乱现象,需要为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体制来对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整合,做好统筹规划,制定好开发程序并落实到位。企业也要遵守相关规定,做到严格自律,科学发展,优化配置,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为了规避发展中的问题,神火集团通过自身的优势互补实现了企业的自我转型与升级。神火集团利用其独特的品质和区位优势、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优势等在煤炭资源丰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东五彩湾工业园区规划建成了包括年产80万吨高精度铝合金、40万吨碳素及4×350 MW超临界发电机组的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实现了自企业创建以来的最高赢利纪录。

三、结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煤矿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然要从企业的综合管理方面入手,要尤其注重宏观管理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首先从整体上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从成本缩减、资源节约以及耗能降低方面加以优化。企业并非是一个单方面的活动,同时需要人力、物力和自己财力之间的相互配合。煤矿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综合管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少消耗。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要相互配合,紧密联系,保证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的衔接有序。通过科学合理的宏观政策的规划与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经济竞争力等都会发挥关键作用,使煤炭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摘要: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与提高对煤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生产经营和利润的实现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则主要在结合本人所在企业现状的情况下对现代煤矿企业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几点提高现代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宏观对策。

关键词:煤矿企业,经济效益,意义,宏观对策

参考文献

[1]鲍晓丽.提高现代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宏观对策浅谈[J].现代经济信息,2016(08).

[2]白永妙.现代煤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6(05).

[3]梁海慧.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06.

[4]张经阳.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要素集成管理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2.

[5]张磊.国有煤矿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优化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

[6]杨从印.煤炭企业科学发展评价系统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7]王林珠.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力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8]庞柒.煤矿企业长效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4.

上一篇:食品质量安全与监管下一篇:涂层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