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分析能力范文

2024-05-31

理论分析能力范文(精选12篇)

理论分析能力 第1篇

随着知识工作者逐渐成为工作的主体,传统配置人力资源的体制性手段已开始失去效用,基于工作分析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逐渐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企业环境,而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Lawler & Ledford, 1992)。人才的招聘选拔是为企业输送人才的有效途径,它决定了人才培养效果提升的潜能,企业只有吸引到合适的人才,才能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一旦招错了人,将会给企业后续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困难,长期来看,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Breaugh,2008)。

结构性的人才匮乏一直是困扰我国企业多年的一大难题,如何准确挖掘这些要素正是国内外研究学者和企业家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对目前我国人才选拔的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从胜任力模型入手,描绘我国企业人才选拔模式的特点,并运用相关研究理论对其优劣势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人才选拔模式的研究进展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C·麦克利兰(McClelland)提出了“胜任力”(competency)一词,让人才选拔过程逐渐科学化。麦克利兰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知识、技能等,是外在表现,比较容易观察和测量;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价值观、态度、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动机等,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胜任力理论认为,人潜在的动机和个人特质才是决定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在人格中扮演着深层持久的角色,它更看重个体的个性品质、心理特征与岗位、组织的匹配程度。在人才评价过程中,专业技能对招聘决策的影响偏小,企业更重视冰山水面以下部分的测量。

然而以胜任力为基础的人才选拔模式对我国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并不适用,因为优秀员工的标准不易衡量,且衡量成本较高(孙晔,2007)。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起步较晚,很多企业还做不到以胜任力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因为这种选拔模式不仅需要较高的时间成本和财力物力,还需要相当的理论研究作为支撑。Bray等学者为了研究成功管理者的胜任特征,在AT&T花费了八年时间才总结出二十五项影响经理人员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学术界相关研究的起步最早也只能追溯到几年前(王重鸣&陈民科,2002;仲理峰&时勘,2004),还均是集中在高管层面,研究结果应用的扩展性有限。国外有关胜任特征的研究开始较早,取得的成果也较为丰富,但鉴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工作性质和岗位分工存在许多不同,其研究成果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还有待商榷。

陈国海(2004)为了解广东省企业人才招聘的现状,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广东省境内84家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人才甄选过程中企业使用较多的选拔方法是面试、求职简历、体检、专业知识6技能考试,且效果较好。而我国公务员的选拔,则需考察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等九种通用能力。由此可见,我国大多数企业目前依然采用的是基于能力的人才选拔模式,即对人才候选者各项工作能力考核的内容偏重,如专业技术能力、研究创造能力或管理能力等,而对于人格心理等潜在特征,如价值观、性格内外向、成就动机则考察比重较轻,整个人才选拔模式呈现出一个倒金字塔模型(详见图1)。这种人才选拔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缺点,接下来我们将会进行详细的剖析。

3 基于能力人才选拔模式的优势

3.1 人才识别更准确

McDaniel等(1994)通过研究结论,工作相关的面试比心理面试具有较高的效度[9],说明能力测试更能准确地识别出公司所需人才。如果招聘过程中识别人才的信息主要来自于应聘者的简历及其在面试中的言谈,则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值得商榷。因为应聘者往往会在其简历中刻意突出优秀的一面,有的甚至有夸大或虚构的成份,在面试过程中则会故意掩饰自己的缺点,故意迎合招聘者的需求或期望。而面试时间有限,招聘方又很难在教短的时间内完全了解应聘者。而采用能力招聘模式,会大大提高人才选拔的准确程度,因为基于能力的人才选拔模式,是将面试官对候选人才的总体印象分解成一项项具体的工作能力,并附有客观详细的评分标准,更能消除一些由于招聘方的主观性带来的测评误差。Conway等(1995)对49场面试研究进行元分析后就指出,结构化面试比无结构面试具有更高的信度,这一结论也得到不少其他研究的验证。另外,基于能力的招聘模式还可以通过些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具有掩藏性的游戏方式,让求职者不了解招聘方的真实目的,从而能够识别出应聘者更为真实的特点。

3.2 提供可衡量的人才标准

原有人才选拔模式通常采用综合能力来评价候选人,一旦遇上两个或多个各方面条件相当的候选者,进行人才决策时则会遇上难题。但基于能力的人才选拔模式是将各能力分开测量,每个能力测量的分数会经过标准化处理,即让各企业在人才招聘时,每个应聘者其不同能力上的得分可以进行相互比较,得分的高低即意味着各候选人在此项能力上的强弱。因此各企业可以根据各自岗位需求挑选最适合的人才,人才的衡量标准变成了客观的量化指标。

3.3 降低成本

以能力为选拔人才的核心重点,不仅可以缩短人才考察的时间,减小人才测评的难度,还可以在短期内及时填补企业所空余的工作岗位,不会中断企业的生产运行,从组织短期绩效方面来看,基于能力的人才选拔模式也是在综合考虑时间、效率和成本后的一种最佳折中手段。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1997年调查显示,目前企业招聘工作的关切点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录用质量(Quality of the Hire)、顾客满意(Customer Satisfaction)、时间投入(Time Invested)和成本(Cost)。在人才招聘甄选过程中,对应聘者有关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考察更容易进行,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获取一些客观准确的数据作为录用决策的依据,而处于冰山下的动机、特质等比较难以测量,并且实施起来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而且基于能力选拔出来的人才能够较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不需要组织进行额外的技能培训即能上手生产,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生产绩效。

4 基于能力人才选拔模式存在的问题

忽视冰山以下的内容,正是能力招聘模式的软肋。中国正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因此企业家和员工的长期优良绩效显得非常重要。只强调能力本位,容易忽视人格和社会责任,在如今已经受到严重挑战,我国牛奶行业的集体不道德行为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4.1 工作绩效理论

首先,个体能力不等于工作绩效。心理学家指出,人类的各种行为都是在动机的作用下,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Einhorn和Hogarth(1981)提出绩效公式,P=f(s、m、o、e)(Performance-绩效,Skill-技能,Motivation-激励,Occasion-机会,Environment-环境,f-上述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可见,即使工作能力较强的员工,如工作态度欠佳,其工作绩效也不会太好。Barrik和Mount曾经对117个“个性—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发现个体的“责任意识”能在跨职业中有效的预测整体工作绩效,即高责任感的个体无论在什么职业中其整体工作绩效都会较高。这些研究均证明,个体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甚多,个体能力高,但并不意味着其工作绩效一定高,价值观、态度、人格和能力均是个体工作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详见图2)。

其次,能力对关系绩效影响甚微。Borman和Motowidlo等人([4])提出,工作绩效分为任务绩效(task performance)和关系绩效(contextual performance),前者指任职者通过直接的生产活动、提供材料和服务对组织的技术核心所做的贡献,后者不直接生产和服务,而是一些与特定作业无关的绩效行为如自愿承担额外的工作,帮助同事等。这两种绩效单独对总绩效起作用(Motowidlo&VanScotter,[4]。大量研究也已经证实,能力和知识只能影响任务绩效,而关系绩效则更多地受人格特征、工作责任感、工作情境、工作满意感和组织承诺以及绩效评定程序等的影响(Miller et al., [5]。在知识经济时代,团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关系绩效能够有效促进组织内的沟通,对社会沟通起润滑作用,降低紧张的情绪反应,可以促进任务绩效,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有效性。

第三,个人工作绩效的最优化不等于组织或团队绩效最优化。组织绩效问题是衡量一个组织运营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之一,员工之间的冲突、协调、沟通、合作等问题均会影响组织绩效。Podaskoff等人([6]指出,组织公民行为这种自愿合作的行为能维护整个组织的正常运行,减少由于维持组织正常运行而被占用的稀缺资源数量;能使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摆脱束缚,投入于各种生产活动之中;能促进同事和管理人员生产效率的提高,有效地协调团队成员和工作群体之间的活动。诸如此类与特定作业无关的行为,能够很好促进组织内的沟通,对社会沟通起润滑作用,降低紧张的情绪反应,可以促进作业绩效,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有效性,但是能力对这些行为并无直接的影响作用。

4.2 人才培养理论

人格因素能够可靠地加以测量,除了知识、技能外,它们是多数职业工作绩效的有效预测方式,尤其对于关系绩效和个人组织适配性。Bono等(2004)通过元分析发现,个体的外倾性、开放性及宜人性与管理者的魅力、智力激发和个性化关怀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而高神经质的管理者缺乏自信,并对未来怀有不确定感,这样的管理者不可能对下属产生积极的影响。虽然个人成就主要与能力有关,但是研究者也发现,在面对一次失败,高自尊者会自信地预期下次会做得更好(McFarlin&Blascovich,1981)。面对同样的任务,特别是成败无法确定的任务,高自尊者往往充满信心,有追求成功、获取自尊的动机,并预期自己能做得更好;而低自尊者只是希望不失去已有的自尊。因此对于创业家或企业管理高层,自尊特征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竞争加剧工作压力逐渐增大的今天,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企业关注员工的一个重点,而人格作为一种缓冲变量,能有效抑制压力效应,维护个体健康,比如个体的心理坚强(psychological hardiness)与乐观水平(Kobasa,1979;Scheier&Carver, 1985)。

但是从特质的可塑性和稳定性来讲,行为、知识和技能等比较容易通过后期培训来改进和发展,而处于冰山下的要素,如自我概念、个性特征等,则很难通过后天的培训来改变。Gagne和Medsker(1996)对培训成果进行分类发现,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运动技能、态度和认知策略是企业培训最常见的几种类型。知识、技能等能力因素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而个性特征、自我概念、归因方式等隐藏在个体表象背后的深层次特征,是处于人格中心的隐藏能力,它们与人的遗传特征、身体与大脑特征、生活环境、成长经验等因素相关,一般比较稳定,难以轻易改变。人格的一致性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会变得越来越稳定。对于具有成长性或重要岗位的候选人,工作能力相对于心理个性,越显得不是特别重要,因为能力还可以培养,而性格、自尊、自我概念等人格特征则比较难以改变,一旦在组织重要岗位上安置了不合适的人才,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也是甚大的。

4.3 人才保留理论

重能力的人才选拔模式不能帮助企业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反而能力越强的人跳槽的可能性越大。不少企业的管理者都抱怨留人难,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转眼就流失。近年来西方学者提出“个人一组织匹配”的概念受到研究者和管理人员的关注,即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与组织特征之间的相容性。拥有和组织同样价值观的员工与组织通常在看待问题的方式上比较相似,从而可降低员工个人对组织的不可预测性(Kalliath,[5]。当招聘员工是为了长期雇佣和保持组织弹性时,人与组织在价值观上的匹配则是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Andrews(1996)的研究结果表明,与组织价值观相匹配的管理者(即成就取向的组织中的成就型管理者,或权力取向的组织中的权利型管理者),其管理绩效合成分数、工作状况及晋级次数都要明显地高一些。人与组织匹配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态度的积极性、预测离职意向、减小员工的工作压力、预测亲社会行为与工作绩效等,从而使组织能够保持一支忠诚、稳定而又具有灵活性的员工队伍。

在弱势的管理、弱势的企业文化和弱势的选拔机制条件下,价值观一类的个人特征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相似的价值观可以增加信任,有利的价值观可以减少内耗,可以少受管理制度缺陷的困扰。管理就像一个乐团,需要所有各个音部在一个领导的指挥下,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共同奏出美妙的乐章。然而,没有价值观的支撑,许多情况下,尽管每个人都参与到演奏中,但动机不同,不能够以企业的大业为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缺乏信任,利益纷争大,就会导致内耗的可能性加大。

5 对我国企业人才选拔的启示

虽然不少企业在现阶段还做不到完全以胜任特征模型作为人才选拔的标准,但在招聘管理、员工管理等方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尽可能让人才选拔的效果更趋近于基于胜任力的人才选拔模式。

5.1 完善人才选拔公式

每个企业应该拥有自己的人才观,需要什么类型的员工,倾向于接纳哪种价值观的人才。企业管理层需要结合企业现阶段发展特点,确定目前组织最需要的人才是开拓市场、单打独斗的竞争型人才,还是凝聚人心、合作制胜的蚂蚁型人才。企业不能时时刻刻都只是考虑能力可用性,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如果与企业的价值观不一致,破坏力、杀伤力也是很强的。

人才选拔决策应该遵循这个公式:S=f(a、p、v、j)(Selection-人才选拔,Ability-能力,Personality-人格特征,Value-价值观,Job –岗位,f-上述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企业的人才观念应包含全部员工,即普通员工、技工、专业人才、科研人才、普通的管理职员和高级管理人才等。各个层次的人才又都由诸多复杂的要素构成的,包括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经历、经验、专业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学历、学识;性格等,对于核心人才则需要强调基本价值观的考察。人才的概念不是一个简单的员工的概念,招聘人才的工作也不是简单的随意的招聘员工的概念,招聘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5.2 注重能力特征的发展性

能力的可塑性较强,而处于冰山模型水面下的个性特征比较稳定,因此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岗位阶层选取不同的考核重心,对于企业的基层员工,尤其是技术性较强的岗位,能力考察的比重可以偏重,而对于企业的核心员工,其人格特征、价值观、态度等特质的考察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在人才选拔时要注意到所选拔的人才所处的年龄段,因为各项能力和人格特质在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其稳定性程度并不完全一致。比如性格内外向可能在成年后就趋于稳定,而抱负水平在中青年期仍可能发生变化,智力的发展在成年以后会变得比较稳定,而情绪智力在中青年期则依然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对于不同岗位的人才选拔,能力、个性以及价值观等考察的比例应该有所不同(参见图3);而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候选人,其各项特征对于最终人才选拔决策的作用大小也应该是不同的(参见图4)。

5.3 辅之以企业文化和职业生涯管理体制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培养人的归属感,以达到激励员工、留住人才的目的。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的统一,形成共同愿景。同时开展企业职业生涯管理,帮助企业了解其员工的不同个性和职业需求等信息,盘点企业的人才资源及知识、技能存量,动态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并深层次激励员工,持久、内在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潜能,并培养员工对组织的忠诚感、归属感,增加现有员工队伍的稳定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组织获得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的人才选拔模式并不完善,尽管这种基于能力的招聘模式对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均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为实施起来方便可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为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填补数位能立即上岗工作的员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致命的弱点,如果企业不善用,走向了“唯能力”的招聘极端,那么企业面临的将会是巨大的威胁和损失。

摘要: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以人才选拔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种理论对基于能力的人才选拔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尽管我国企业目前常采用的基于能力的人才选拔模式能够较准确地选拔出人才、提供人才衡量标准、时间成本较低,但从人才特征的稳定性和发展性等角度,这种人才选拔模式在工作绩效、人才培养和人才保留等方面均存在一些缺陷。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人才选拔,能力,胜任力素质模型

参考文献

[1]BREAUGHJ A.Employee recruitment:Current knowledge and im-portant areas for future research[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Review,2008,18(3):103-118.

[2]SANDBERG J.Understanding human competence at work:An inter-pretative approa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1):9-25.

[3]孙晔.基于胜任力的企业招聘策略研究[D].武汉: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4]陈国海.广东省企业人才招聘的现状调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10):91-94.

[5]MILLER R L,GRIFFIN MA,HARTP M.Personality and organi-zational health:The role of conscientiousness[J].Work and Stress,1999,13(1):7-19.

[6]PODSKOFF P M,AHEARNE M,MACKENZIE S B.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nd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work group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8(2):262-270.

理论分析能力 第2篇

与交际能力概念对应的写作能力理论视觉研究

本文从对写作观念的分析和解读入手,强调了写作作为一种重要交际能力的本质属性,进而探讨了与Canale和Swain的.交际能力概念对应的写作能力的三大方面的理论视觉问题,即,与写作的社会语言环境(作者、读者、文章、现实及其构建的写作文本语篇等因素构成的写作的网络状情感语境)相关的理论研究,写作策略方面的研究,以及对写作语篇问题的研究.

作 者:王林海  作者单位:河北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H1 关键词:写作观念   交际能力   理论视觉   策略   语篇  

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理论与实证分析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能力 构成理论与实证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250-01

一、引言

当前,大学生们在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需要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来实现他们创业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通过分析长株潭地区高校的创业能力教育现状,来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以及改善措施,继而不断推动高校大学生们创业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二、当前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们创业的意识十分薄弱

以长株潭地区的高校为例,因为受到经验方面的严重缺乏以及专业化水平的一定限制,长株潭地区高校的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创业社会实践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他们只是应高校对于学分方面的规定要与求来进行一些相应的创业活动,其本身缺乏对于兴趣的培养以及创业意识的建立。当然也有一些学生虽然有想要创业的想法,可是普遍对于自身的能力水平相当不自信,同时又得不到他人的帮助与指导,所以使得他们参与创业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

(二)当前对于创业素质的教育与培养环境不是很理想

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本应该是一个比较系统化的工程,它需要一定的教学环境来确保其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可是现如今长株潭地区高校没有能够真正的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以参与创业活动的社会环境,它们总是缺乏相对合格的创业师资,或者教师们对于创业活动的指导不到位,还有研究与创业经的费不足以及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其理论之间严重脱节等等。

(三)没有建立起一个系统化的创业能力教育课程的整体体系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其他一般的专业化知识理论教育有着较大区别,它不可以根据传统常规的教学方式去进行。许多高校的创业能力教育课程的设置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他们大多是以讲座的方式来进行,缺乏系统性,特别是缺少对于创业技能的社会教育与培训,这就使得创业能力教育课程不能够与专业的培养计划相互结合,因此体现不出专业的特色。

(四)创业能力教育的质量监管制度还相当不完善

创业能力的高低以及创业成果的优劣不但要看最后的结果,还应该重视创业的过程,学校要重视学生们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创业活动来培养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当前,长株潭地区高校对于创业能力教育的质量监管制度不够完善,这就使得它们通常只注重对于创业成果的考核,于是出现了众多挂名科研以及开证明了事的单纯为了凑学分的现象,导致创业活动只是流于形式。同时,在申请条件、认定标准以及等级评定等等方面高校的创业能力教育也缺乏一些具体且详细的操作标准以及流程,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们对于创业活动的情绪抵触心理,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三、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理论的有效措施

(一)加大对于高校创业能力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校的教师是其教育过程的主体,在创业能力构成理论的教育体系当中,教师们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应该占据主导地位。所以,长株潭地区高校在其创业能力的教育体系当中,必须要构建一支有着丰富创造性素质的教师团队,还要把“导学的理念深入地贯穿到创业能力的教育中来,设立专门化的创业导师制度,然后通过创业导师对于学生们创业活动的认真指导,引导他们制定出创业活动的计划,并积极地去参与社会创业实践,从而将自身打造成为自主创业型的优秀人才。

(二)加强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是高校谋求自身不断发展,逐步实现与市场的接轨,同时大大提高自身育人质量的,有针对性地为我国企业培养出一线的实用型优秀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它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学生们在学校所学得的知识与企业的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让学校以及企业的设备和技术实现优势上的互补以及资源方面的共享,从而切实地提高高校育人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不断提高我国技能型优秀人才的培养水平和质量。另外,通过校企合作的创业教育模式,可以使得学生们拥有一个社会实践实训的教学平台,可以使学生们有机会去了解企业具体实际的运作情况,从而帮助学生们体验创业的过程。所以,长株潭地区的高校要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加强与当地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从而大大加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三)不断完善高校的教育评价体系

我们要不断完善高校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起能够促进学生们综合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发现以及发展学生们多方面的深层潜能,深入了解学生们在发展当中的具体要求,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以及建立自信。开展创业能力的教育,必须要有一个比较良好的教育评价体系,对于评价体系的指标一定要科学且合理,要真正地能够反映创业能力教育的效率以及效果。另外,高校的创业活动,要给予一定的学分以及物资奖励,这样有助于大大增强学生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长株潭地区高校的创业能力教育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想要提高大学生们的创业能力,首先要加强他们的创业意识,为他们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完善的资源配置以及社会实践机会,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社会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桂娟,韩德丽,苏洋.大学生创业能力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高校为例.《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5期

[2]高桂娟,苏洋.学校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系研究.《复旦教育论坛》.2014年1期

[3]王辉,张辉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与结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2期

作者简介:

理论分析能力 第4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定向增发成为国外再融资重要手段之一, 国外学者对定向增发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定向增发的公司治理、信号效应、管理者防御以及对盈利能力的影响。Barclay (2007) 通过对管理者监督、信息不对称和管理防御假说进行检验, 进一步巩固三种假说的地位。对于定向增发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国外学者得出不同结论。Hertzel (2003) 认为, 定向增发行为并不能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促进作用。Wruck, Wu (2008) 通过对1, 976个上市公司样本研究指出, 定向增发使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国内学者对定向增发研究时间跨度短, 样本少, 主要集中于定向增发和股东类型、公告效应、大股东利益侵占和利益输送行为定向增发对业绩的影响等。朱红军, 陈信元, 何贤杰 (2 0 0 7) 通过对定向增发高折价研究, 认为信息不对称和大股东利己倾向是高折价形成重要因素, 指出定向增发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吴德满 (2009) 则认为定向增发未对公司业绩产生正面影响。

二、定向增发与盈利能力关系及相关逻辑

1. 定向增发动机

目前为止, 定向增发动力理论主要有三种, 监督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控制权理论。其中, 控制权理论成为主流。同样, 当公司价值的评估信息高度不对称时, 为了降低选择成本, 私募是首当其选。Hertzel, Smith, HertzelLinck&Wintoki认为, 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 通过利用其信息渠道和强有力的分析能力, 促进对定向增发的监督。更有学者认为, 定向增发作为一种新的并购手段, 可促进龙头企业实现成长。对母公司而言, 定向增发可强化对上市公司的控制, 从而减少管理层次, 降低交易成本。

基于上述文献的梳理, 可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动机归结为两类:一是实现利益协同, 二是实现利益输送。定向增发动机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造成直接影响。其逻辑关系如图1。

2. 投资者类型

定向增发投资者类型主要包括控股股东、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研究表明, 定向增发的投资者类型对宣告效应产生重要影响 (章卫东 (2008) , 郑琦, 2008) 。

(1) 控股股东。在信息不对称前提下,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上市公司低效率的市场行为。而控股股东参与定向增发则有利于规避这两种情况的发生。

(2) 战略投资者。多数战略投资者以其管理水平先进、技术能力领先以及市场渠道广阔著称。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上市公司不仅可以获得优秀的市场资源, 而且能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促进盈利能力的增长。

(3) 机构投资者。一般来说, 机构投资者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对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起到较强的监督作用。在经营业绩表现欠佳时, 机构投资者并非简单抛售股权, 而是利用其权利对企业的董事会、经理给出调整意见, 防止控股股东恶意侵占公司资产, 滥用资金, 促使上市公司扭亏为盈, 提升公司盈利能力。逻辑关系如图2。

3. 注入资产质量

从新股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优劣程度上看, 分为优质资产和劣质资产。就关联程度上看, 分为相关资产和不相关资产。从经营角度看, 注入优质资产使上市公司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增强, 有效避免同业竞争带来的市场风险扩大上市公司经营规模、范围, 使母公司和上市公司实现协同效应。从财务角度看, 优质资源注入将使资源得到集中, 实现资源的统一调配。同时降低监管成本、交易成本和信息披露成本。在管理上, 上市公司与母公司的管理水平将呈现趋同, 公司治理水平和公司协调性将进一步上升实现管理上的协同。

由于我国对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监管尚未达到成熟水平, 导致不良资产注入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良资产注入途径一是高估注入资产的价值, 二是利用其决定权压低认购价格。在这种情况下, 不仅不能够实现上市公司与母公司的利益协同, 同时严重危害上市公司利益, 降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上, 可得出定向增发与盈利能力的逻辑关系如图3。

三、研究启示

通过文献研究, 笔者认为在剔除其他因素作用的前提下, 定向增发动机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起到直接影响。基于利益输送的控股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 采用折价、高估注入资产或者注入不良资产的目的来实行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而对于以利益协同的控股股东、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来说, 定向增发实现上市公司与母公司的利益趋同, 上市公司的市场信息获取渠道进一步拓宽, 经营规模扩大, 公司治理水平将进一步增强, 以上优点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但是,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尚未成熟, 所以在其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另外, 机构投资者的大力培育不仅可以摊薄控股股东的股权, 起到一定程度的股权制衡作用, 而且利于避免大股东侵占公司利益, 滥用资源等行为。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仅仅受到注入资产优劣的影响而其他因素, 比如资源配置效率、上市公司与母公司的协作程度和经济波动等同样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 仅对定向增发和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出了理论分析框架, 由于时间和经历限制, 并未对理论假设给出相应的数据验证, 希望以后的学者做出后续的相关研究。定向增发作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再融资方式之一, 在我国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定向增发过程中上市公司的利益, 因此建议学者对法规支持做出一定研究, 以完善再融资市场的监管。

摘要:本文在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定向增发与盈利能力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指出定向增发动机是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先导因素。控股股东、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通过向上市公司注入性质不同的资产, 对剔除其他因素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关键词:定向增发,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Wruck, Karen Hand Yi Lin Wu, Closeness Counts:The Role of Relationships in Private Placements of Equity.Working paper,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07.

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理论水平教学能力 第5篇

提高的计划、措施及目标

位伯中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专业化水平则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就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

一.问题现状:

1对新课改理念认识不深,学习不够。

2教师习惯于墨守成规,缺少创新。

3教师的个人素质与新课改的需要有一定的距离,个人素质需要提高。

4教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很难将它转化为课题来研究。

二.产生原因:

1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

2现在的应试教育与新课改有一定的差距,学校和社会还是用分数来评价和衡量教师。3教师的敬业精神不高,危机感不强,有一定的惰性。

4学校要求、督促、检查不够。

三.计划、措施:

▲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依托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1建立教研集体,完善规章制度

校本研究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学研究的问题是要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因此,我们要变教室为研究室,变教师为研究者,发挥集体智慧,促进每位教师自我反思创新,将学校建成具有浓郁研究氛围的学习化集体。

学校作为教研的主体,业务干部要主动承担校本教研的组织、领导之责,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是基本研究单位,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及区、校骨干教师是骨干力量,全体教师都是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为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保证校本研究有序开展,学校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如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度,教研论文评选、奖励制度,课堂教学评优制度,考核与奖惩制度,教师学习制度等。学校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制定详实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要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校长、主任都要具体包保一个教研组、年级组,参与活动。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和强化规章的约束,促使教学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2加强理论培训,促进观念转变。

要注重对教师进行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新的课程理念,使广大教师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该做什么,成功的课应该具备什么。在教学目标上,不仅传授知识,还要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健康个性,体现认识、情感、技能、目标的统一。在教学关系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在教学内容上,从知识、能力、品德、方法等方面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把握教材、处理教材。从而使教师转变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评价观。着重研究教学与课程的整合问题、师生关系的互动问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等问题。老师通过学习使实践活动有了理论的支撑,目标更明确,有利地促进了全体教师对新课改的精神实质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促进了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3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整体素质

(1)抓好集体备课。实行以年级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加强集体备课与教学研讨。要求教师以新理念指导教学,采用每位教师负责一个单元的备课方式,活动时,中心发言人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方面介绍教学设想,然后,全体成员再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及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参与式讨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然后由一人主教,备课组集体听课,听完课之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再次进行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

(2)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评课活动。同一学科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同时,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为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搭建平台。学校要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疑难问题开展集体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下来,通过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专题研讨等形式进行集体“会诊”,找出解决的办法。

(3)组织个案研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课整理成课堂教学实录或实况摄像,然后拿到备课组或教研组分析、播放,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进行比较,发现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找出其中不足,引以为戒。

(4)开展“四课”活动,给青年教师发展空间。

为了加强教学研究,推动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本学期都安排了“四课”活动,即:1)组内研究课、2)个人精品课、3)骨干教师公开课、4)优秀教师示范课。先由各学年组、教研组在单元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在组内进行组内教研,上好组内研究课和个人精品课。在此基础上,每个学年在全员作课的同时,又各推荐、上报了二节数学课,二节语文课。

不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同年组的其他教师都高度重视,同志们能够认真备课,查阅资料准备教具,同年组的其他教师也能在集体教研的基础上,对授课教师给予帮助、指导,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每天教师上完课,学校都有集中召开教学反思会。先由授课教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反思自己的不足,特别是对课堂上生成的课程资源如何处理,领导和同年组的其他教师都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想法。学校又组织召开了“四课”活动总结大会,进行了集中会课,在“四课”活动中,学校的党员、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带头上公开课,教学新秀也一展风采,营造出了良好的教学研究的氛围。

(5)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例如:“怎样备课”、“怎样写教案”、“怎样上好一节课”、“如何听课、评课”、“如何引导学生课堂质疑”、“怎样发挥学生教学资源的作用”等,这些问题虽细小、具体,却是教师几乎每天都可能碰到的教学实际问题,应成为校本教研的主旋律。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养成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现象、教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的习惯,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学校要求教师写教后记、案例分析,并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反思进行理论总结。加强教学交流,掌握最新动态。

开展校本培训除了练好内功,还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以开拓视野和思路。因此,学校积极为广大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派教师到外地、其他学校参加听课、听讲座、参观交流,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拓宽了教师们的思路,并把他们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最新的教育信息带回学校,使学校的发展充满生机。

四.目标:

1. 搭建实践平台,让教师对校本研究有感性认识。

(1)专家讲学,提高认识。

(2)反思案例,更新理念。

(3)集体评课,透视课堂。

(4)骨干引领,合作交流。

(5)组织访谈,引发思考。

2. 提倡人文关怀,让教师个性发展。

(1)让读书成为每个人的良好习惯。

订教学刊物,组织业务学习,进行终身教育,不断提高。

(2)从教师的需要出发,开展特色活动。

①“四课”活动(即:组内研究课、个人精品课、骨干教师公开课、优秀教师示范课)② 教学评优课

③基本功大赛

3. 建立反思型的教师队伍。

(1)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

(2)加强教研、加强反思。

理论分析能力 第6篇

关键词:思辨能力;教材分析;任务分析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对思辨能力的关注和培养应成为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任务。但是学界就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状况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不及其他学科的学生,有的研究者通过调查指出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其他文科专业学生并无显著的差异,但是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作用不及其他学科,认为英语专业现有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是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思辨能力的构成

(一)思辨能力的概念

在现有的研究中,对批判思维到底是什么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研究者把批判思维当作一种思维能力,认为批判思维是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有的观点则认为批判思维是一种思维,认为是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依据的判断。我国学者通常将critical thinking翻译为“批判性思维能力”,但是,有的学者认为这样翻译曲解了原意,因此本文采用“思辨能力”的译法。

(二)思辨能力的构成

在对思辨能力的研究中,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出发点对思辨能力的构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观点。

Kneedler提出批判思维能力包括三个方面12种技能:1. 定义和明确问题。包括识别中心论题或问题、比较异同、确定哪些问题是相关的、形成适当的疑问四种技能。2.判断相关信息。包括区别实施、观点和做出合理判断、检查一致性、识别行文中的假设、识别原型和套话、识别偏见等语义倾向性、识别不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六种技能。3.解决问题与做出结论。包括识别材料的适当性、预测可能的结果两种技能。

Paul & Elder从教学需求出发构建了思辨能力的三元结构模型。即思维元素、标准和智力特征。该模型中心是8个思维元素(the elements),即目的、问题、信息、基本概念、假设、特定视角、推理、启示,形成思维的循环链。每个思维元素都由10项标准去衡量或者检验。

国内的学者也对思辨能力的构成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有的学者提出思维三棱结构模型,包括思维目的、思维过程、思维材料、思维自我监控、思维品种、思维中的认知与非认知因素。有的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思辨能力的层级模型,认为思辨能力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元思辨能力,是对思维计划、检查、调控与评估的能力;第二层为思辨能力,包括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与思辨能力相关的情感品质。其中,第二层的思辨能力受到元思辨能力的管理与监控,体现了人在思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该模型提出的核心技能是:分析、推理、评价技能。如表1所示。

尽管以上研究对思辨能力的基本能构看法存在差异,却也具有一致的成分,例如,都认为思辨能力的形成应该包括思辨精神和思辨技能两个方面,因为作为认知的过程,发现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心理标准与批判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过程必然涉及计划、调控;都认为思辨能力建立在理性思维能力之上,包括分析、综合和评估等。

根据以上分析,在本研究中将重点把分析、推理、评价等思辨技能在教材中的体现作为关注的重点,进一步判断教材内容与学生思辨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框架与工具

现有的英语教材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教材分析框架和模型,对教材评估的过程、方法提出指导。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教材分析框架有Cunningsworth提出的整体印象评价和深入评价,以及教材评估清单等。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出发点展开了英语教材评估的研究。有的研究者对国外的教材评估理论和方法做了介绍,也有的研究者在总结国外教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评估表。

以上国内和国外的教材评价模型分别关注教材的某些重要方面,对教材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各个模型研究出发点不同,并不适用于所有教材的分析。根据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试图对教材内容本身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揭示教材内容与学生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需要确定教材分析的具体内容,以及具体的分析方法。因此,特别受到以下研究的启示和指导。

Breen & Candlin认为教材评估应该关注三个方面,目的(purpose)、方法(methodology)和评价(evaluation)。目的分析包括对教材短期目标和长期目的进行评价;对方法的评价是对教材为了实现以上目的而采用的具体做法。评价是对教材为实现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有效性以及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其中对教材方法的分析包括内容(content)和过程(process)两个方面。内容包括教材语言样本以及教材对语言规则和语言运用的解释或说明。过程指实际的过程以及教材使用者在学习内容时的角色。这一模式分析范围不仅限于分析语言本身,而且涵盖根据教材体现出的课堂教学方法建议以及具体任务中包含的对学生的要求进行分析。

Littlejohn认为理想的教材分析框架应该能够确定教材分析应包括的范围,也能够指导具体的分析过程,而教材分析范围的确定,应当以教材作为课堂教学主要辅助的视角出发,从而排除教材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却并不与课堂教学直接发生作用的领域。他认为教材分析应该包括三个层次:1.教材有哪些内容(what is there);2.教材要求学生做什么(what are learners expected to do);3.根据以上两方面推理教材编写的原则与性质(what is implied)。其中以第二个层次的客观分析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教材活动或任务的划分与分析,因为教材的任务或活动是教材的根本组成部分,因此,对任务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是揭示教材深层次价值的有效手段。为此,Littlejohn设计了教材任务分析表(Task Analysis Sheet),从任务的过程(What is the leaner expected to do?)、参与模式(Who with?)和内容(With what content?)三个方面对教材中的任务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Littlejohn不仅提出了教材分析包含的范围,并且具体提出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的具体方法。其教材任务分析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其中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分析包括思维过程(mental operation),并提供了可能的思维活动分类与举例,这与本研究的出发点相契合。因此,本研究将采用Littlejohn的教材分析模型为框架,重点对教材任务中学生思辨基本技能的参与进行分析。

三、结语

通过对以上主要的教材评价框架和模型进行分析、综合,我确定了以任务分析为切入点的教材分析模型,并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对教材任务中学生思维参与过程进行分析,揭示教材内容与学生思辨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资助项目编码:18902080301)

参考文献:

1.Breen,M. P. & Candlin, C.N. 1987. Which Materials:A Consumer and Designer''s Guide[A]. London: 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 and The British Council

2.Kneedler, P. 1985. California assesses critical thinking [A].Virgini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3.Littlejohn, A. 2011.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inside the Trojan Horse[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文秋芳,《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

理论分析能力 第7篇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不多、企业低层次运营、企业尚未成为创新的主体、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总量不足、体制机制创新滞后是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模式、相关政策、创新效率评价及创新模式方面, 对如何进一步培养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较少涉及, 且关于机制设计的文章分析多为定性分析, 较少从定量角度, 特别是从机制设计角度研究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内在机理。因此, 如何设计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机制,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机制设计理论基础

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框架最先由美国经济学家力奥.赫维茨给出, Hurwicz (1960) 认为, 一个机制是一个信息交流系统, 在这个系统内所有参与者交流信号, 这些信号按事先给定的规则确定一个结果。一个机制是激励相容 (IC) 的, 每个人都是其自身策略选择中的占优策略。一个机制还要施加参与约束 (IR) , 即参与到机制中去不会让任何人境况变差。赫维茨的机制设计理论的重点是只有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这两个条件, 社会目标才能实现。机制设计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及决策分散化的条件下, 能否设计一套机制 (游戏规则或制度) 来达到既定目标, 并且能够比较和判断一个机制的优劣性。如何设计一个经济机制, 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整体目标相符合, 即每个人或集体在主观上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 客观上也达到了机制设计者想要达到的目标[3]。目前, 机制设计理论已经成为垄断定价、最优税收、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拍卖理论等诸多领域的研究重点, 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规章或法规制订、最优税制设计、行政管理、民主选举、社会制度设计等现实问题的机制设计过程之中。

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中, 作为政策的制定者, 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 且受资源有效配置的约束。如何有效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自主创新, 是政府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基于机制设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机制模型

在产业自主创新的培育机制中, 政府和企业是机制设计的主体, 二者进行不完全信息的博弈。在博弈过程中, 政府出台各种措施, 设定自主创新机制的博弈规则, 最大限度的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政府为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付出的努力是共享信息, 而企业在政策激励下的努力和偏好只有企业自己知道。政府仅能够观测到产出绩效, 而激励是需要成本的, 如果成本高于收益, 那么激励也失去了意义。因此, 政府在不能直接知道企业支付函数的情况下, 如何有效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使企业在追求企业目标的同时, 其客观效果正好能达到既定的政府目标, 这是机制设计的重点。

在产业自主创新的培育机制中, 政府要想最大化社会目标, 面临两个约束。第一, 信息效率约束, 即该机制信息空间的维数正好使所有人达到帕累托最优, 机制信息空间维数越小, 运行成本越小。第二, 激励相容约束, 即企业接受该机制获得的期望效用大于企业将自主创新的资金用于生产线建设等带来的效用, 也就是说, 企业按照政府设计的机制选择行动所能得到的期望效用必须不小于企业选择其它行动能够得到的期望效用。

假设1:在不同的政策激励下, 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会有所不同。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企业自主创新资金投入、创新人才投入。用K表示企业在政策激励下所有可能的自主创新投入, 令k∈K表示企业的一个特点的自主创新投入水平。

假设2: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出除了受自身的自主创新投入外, 还受外生随机变量的影响, 用θ表示, 是θ的取值范围, θ在上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分别为G (θ) 和g (θ) 。k和θ共同决定了企业的可观测产出x (k, θ) 和创新产出π (k, θ) 。可观测产出是政府依据配置规则中企业所传递的信息而获得一个产出。创新产出是每个企业根据其实际支付函数而获得的实际产出。

假设3:企业偏好关系可以由Cobb-Douglas函数表示, 根据此函数, 可以研究自主创新资金投入、人力及外部环境对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假设自主创新的产出函数形式如下其中, A表示自主创新的产出系数, 且大于零;l表示科技人才的数量, θ表示知识存量, 受企业所在内部外环境的影响, 可以理解为自然状态。α1+α2+α3=1, αi (i=1, 2, 3) 是指自主创新的产出对资金投入、科技人才以及知识存量的弹性系数。

假设4:政府激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 可以根据企业自主创新的可观测结果x (k, θ) 进行激励, 即s (x) 。因此, 政府的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 且, 即边际效用递减。同时, 企业的效用函数也可以用表示, 且边际效用递减。c (k) 表示企业的创新投入为k时的成本, 企业付出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 因此矛盾在于企业就希望少投入, 而政府则以希望企业多投入。政府要想有效地激励企业, 使企业按照政府所期望的投入程度进行自主创新, 政府政策激励函数s (x) 很重要。假定分布函数G (θ) 、可观测变量x (k, θ) 和创新产出π (k, θ) 以及效用函数已知, 政府的期望效用函数 (p) 可以表示为

政府通过改变激励函数s (x) , 最大化其期望效用函数 (p) , 并且满足约束条件

为了方便分析, 我们假定企业的创新产出是可观测变量, 并且只有π是可观测的, 因此x=π, 政府对于企业的激励职能根据观测的产出π作出决策, 政府的问题就变成了

假设5:企业所在的外部环境是在0-1范围内变化的变量, 假设其属于均匀分布, 即θ在上的密度函数为常数1。

假设6:政府是风险中性的, 假设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服从线性分布, 即, 其中α表示政府给与企业的固定的自主创新科研资金, βπ表示政府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奖惩, β为奖惩系数, 满足-1≤β≤1, -1≤β≤0, 0<β≤1,

基于上述假设, 我们的模型变为

企业的创新投入目标也就是

将得到的企业创新投入水平k带入到上两式中, 并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其中λ为 (IR) 的拉格朗日系数, 即

对于上式中各个参数的参数值, 可以用科技机构活动人员及参与科技项目人员代表创新人力资源投入l, 政府给与企业的固定研发资金α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额来代替, 并可以考虑借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21个细分行业的数据来预估一些参数值。通过改变各参数值, 以观察这些因素对政府的激励机制以及企业的自主创新资金投入的影响。

目前,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指标的统计年鉴还没有统计出来, 因此, 可考虑选用高技术产业的数据来近似的衡量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原因如下。第一, 卫平 (2014) 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质上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基础上的战略再定位、范围再拓展和质量再升级, 因此高技术产业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产业。第二, 目前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 有很多学者已经论证了用高技术产业数据进行研究的可行性。肖兴志、谢理 (2011) 所说, “用高技术产业中民营企业发展情况来近似地代替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民营企业发展状况, 是具有可行性的。程贵孙 (2014) 利用1998—201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1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 通过建立一个可估计的理论模型对影响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因此, 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细分行业的数据近似的代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数据, 进行模拟运算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Hurwicz L., 1972:On Informationally Decentralized Systems, in Rader, R.and McGuire (ed.) , Decision and Organization, Amsterdam:North-Holland.

[2]程贵孙, 朱浩杰.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绩效研究—基于21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01) .

理论分析能力 第8篇

一相关研究述评

1. 网络资源研究现状

理论界对网络组织也做了大量研究:Dore (1983) 、Powell (1990) 、Vzzi (1997) 、Langreth (2003) 等许多学者强调网络组织的学习与创新功能, 通过关系性学习或创新而获得准租金。我国著名学者林润辉、李维安认为网络组织是一个由活性结点 (结点具有决策能力) 及结点之间的立体联结方式与信息沟通方式构成的具有网络结构的整体系统。而正是在节点之间的联结会生成一种被资源基础理论所忽视了的网络资源 (邬爱其, 2005) 。Gulati将企业之间纵横交错的联系视作一种不可模仿的资源, 明确将其定义为网络资源。

2. 竞争优势研究现状

Selznick于1957年首次提出了详细的竞争优势的概念, 即所谓的竞争优势, 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超越或胜过其他竞争对手。并能够在一定时期之内创造超额利润或获取高于本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属性或能力。我国的董保宝、葛宝山将竞争优势定义为, 企业利用所控制的资源和内部培育的能力在市场上获取的高额绩效并占得领先地位, 以此循环往复维持这种有持续待发的属性。

竞争优势的维度方面, Schulte (1999) 对竞争维度进行了详尽的划分。他以竞争优势发展序列的方式将竞争优势划分为三个维度, 即效率、功能和持续性。本文将借鉴他的研究, 将竞争优势划分为三个维度:效率、功能和持续性。

3. 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现状

动态能力指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组织能力, 如何培育、保持和增强组织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Teece等 (1997) 推出了动态能力构架, 定义动态能力是企业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整合、构造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能力。而Teece在1998年重新界定动态能力为“感知与把握新的机遇、重新配置和保护知识资产、能力、互补性资产与技术, 以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为从知识角度研究动态能力获得竞争优势指引了方向。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 Eisenhardt等 (2000) 把动态能力看做是组织和战略的惯例, 企业通过这种惯例实现新的资源配置。董俊武、黄江圳和陈震红 (2004) 认为, 企业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能力。

本文将动态能力界定为:通过识别市场机会, 从外部环境获取资源, 并在内部整合与重新配置现有资源与新资源, 借由组织集体学习, 发现新机会, 创造新资源与能力, 能够给客户带来价值增值的产品和服务, 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因此将动态能力划分为四个维度: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从网络资源到竞争优势—如何创造竞争优势

网络资源规避了传统动态资源的缺点, 使竞争优势具有持续性, 由此带来的动态能力将源源不断地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Stratman和Roth (2002) 从资源的角度研究了企业资源规划能力的构建, 认为企业必须获取稀缺的资源, 由此形成的动态能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 也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如果企业不能获取所需的网络资源要素, 企业的动态能力将失去来源, 或者原先的动态能力不能得到扩展与发展, 企业发展便会逐渐地滞后于市场的要求, 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会逐渐丧失。环境适应能力强调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是不确定的, 企业无法预知外部环境中的客观事件的发展和态势。外部的不确定性要求企业在利用网络资源获得动态能力时不断加强外部信息的获得以加强适应能力。网络资源越广泛, 企业便会对外部环境做出比竞争对手更加迅速的反应, 以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建立竞争优势。

三小结

本文认为动态能力的各个维度与竞争优势的各个维度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因此企业要维持竞争优势, 必须保持企业各类能力的动态性。当新的变化产生后, 企业必须重新进行战略审计, 对相应的能力结构进行升级和创新。随着竞争的加剧, 势必要求企业不断做出战略反应, 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快、更有效地进行战略转型的灵活性, 对快速的变化做出反应的能力, 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鉴别有价值的资源的能力, 所以企业的动态能力必须不断变化来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摘要:资源一直被强调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 国内外学者在资源基础观的基础上对传统资源做了大量的研究, 但是在“新竞争”背景下, 一种新的资源形式—网络资源, 在企业竞争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以动态能力作为桥梁作用论述了网络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资源,竞争优势,动态能力

参考文献

[1]符正平、彭伟、刘冰.基于跨时视角的联盟组合过程研究与概念框架构建[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1

[2]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 2000

理论分析能力 第9篇

企业核心能力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差异分工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兴起, 有其深刻的理论和实践背景, 主要源于四个方面:一是理论界对现代企业理论存在着争议;二是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的缺陷;三是学者们对位势学派的质疑;四是人们在管理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针对这些理论上的缺憾及实践上的困扰, 一批学者试图找寻一种全新的理论来解释, 核心能力理论便应运而生。它分析了企业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原因, 有效地回答了现代企业理论和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所不能回答的问题。

1990年帕汉拉德 (Prahalad) 和哈默 (Hamel)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的论文, 第一次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之后核心能力理论迅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成为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热点, 在短短的十几年里, 大量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学者们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核心能力进行了广泛研究, 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概括起来看主要有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观、平台观、技术能力观和知识观等等。

2 核心能力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早期是应用在产品生命周期中, 目的是研究产品的市场策略。理论上一般以时间和利润额两个变量组成二维坐标, 根据产品在市场上的深化过程, 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过程。伊查克·麦迪思采用生命周期的方法, 系统地阐述了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 他在《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 将企业的发展划分为成长、成熟、老化和死亡四个阶段。虽然当前比较通用的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在具体的阶段上与产品生命周期类似, 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四个阶段, 但是, 二者的划分角度和依据显然是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占在产品的角度, 反映的产品市场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性, 企业生命周期则反映的企业发展、演进的规律。

事实上, 除了产品和企业外, 许多人类活动和事物的发展, 经常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 也正是因为如此, 生命周期的概念自提出以后, 它的分析方法不仅在市场理论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且延伸到包括经济、管理等众多的层面, 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理论范畴的生命周期理论, 如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品牌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行业生命周期理论等等。

既然产品、技术甚至企业在其各自的发展过程中都呈现周期性的规律, 作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根本--核心能力也必定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这一现象在企业发现实践中是屡见不鲜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部分企业在市场中规模不断扩大, 市场地位日益提高, 当产品技术发生较大的变化时, 一部分优势企业逐渐衰落, 另一部分优势企业却能抓住机遇, 得到更大发展, 甚至是部分在先前不占优的企业, 利用技术更新换代的有利时机, 实现跨越式发展, 确立了市场的领导地位。企业拥有核心能力, 可以保证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优势地位, 但这种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优势的变化过程和核心能力的生命周期是一致的。核心能力生命周期是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的形成机理, 已经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郭斌 (2001年) 指出, “企业核心能力生命周期的产生, 从企业内部角度而言是由企业技术生命周期与组织生命周期的互动关联所引致的;从企业外部而言是由产业动态的演化所规制的, 产业主导设计范式与市场竞争变化将影响到企业核心能力生命周期的演化速率。”与产品和企业生命周期类似, 一般认为核心能力的生命周期分为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3 核心能力的可持续性管理

任何企业某一具体的核心能力总会进入衰退期, 只是进入衰退期的时间长短不同, 速度各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技术进步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间都要迅速, 核心能力的生命周期也变得更短, 竞争优势的失去变得更加容易, 因此对核心能力进行可持续性管理显得尤为必要。所谓核心能力的可持续性管理指的是企业在确立了自身的核心能力后, 对核心能力进行有效的维护、管理, 以长久地保持企业竞争优势。根据核心能力未来的发展趋势, 可以把可持续性管理分为三种类型, 延长核心能力的成熟期、核心能力的跃迁和核心能力的更新。

企业核心能力处在成熟期, 代表了企业在市场中优势地位的确立。这一时期的企业, 正好和外部环境相适应, 在市场上领先其他竞争对手, 产品或服务有很强的市场吸引力, 知名度高, 营业额增长平稳, 盈利能力强。核心能力进入成熟期阶段后,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维护, 可能会快速进入衰退期。外部动态环境具高度的不可控性, 决定了对核心能力的可持续性管理主要从企业内部入手。

对许多企业而言, 先进的专有技术是核心能力的主要体现形式, 拥有先进的技术是领先竞争者的关键所在。在知识创新迅速、新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当代, 持有核心技术的优势企业也不能掉以轻心。只有通过不断技术创新, 保持在技术上的始终处于领先的水平, 才能在竞争中继续处于有利的市场地位, 延长核心能力的成熟期。对未来技术发展走势上把握不准或是关键技术开发上的失利, 都有可能被竞争对手赶超, 使现有核心能力迅速进入衰退期。根据产业发现动态, 认清行业的发展趋向, 在现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开发, 还有可能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引领行业的技术发展, 成为行业的技术标准和标杆企业, 实现核心能力的跃迁 (图1) 。

除了行业技术环境外, 企业的其它外部环境也是不断在变化, 有些变化会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某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使得原来高效管理手段变化不合时宜, 也有可能使原有的组织结构变得效率低下, 甚至可能会使过去引以为傲的企业文化在当前显得过于保守。企业不得不针对这些变化在内部做出适当地调整, 否则核心能力也必定会逐步丧失。这些调整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创新是核心能力可持续性管理的有效手段。它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是企业保持活力的根本, 创新的根本目的是适应外部变化的环境甚至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外部的环境, 使企业能顺应时代的需要和满足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适时做出调整, 有针对性应对地适应这些变化, 从而有效地延长核心能力的成熟期时间。

在某些情况下, 如核心能力所代表的产品或服务预期的市场吸引力会迅速下降或所在的行业属于夕阳行业, 企业会对核心能力进行更新 (图2) , 培育出新的、更有市场前景的核心能力。一般而言, 核心能力的更新应该在原有核心能力处在成熟期而不是在衰退期就开始着手培育。因为原有核心能力进入衰退期后, 企业竞争优势减弱, 利润率在降低, 甚至可能面临生存压力, 不利于更新核心能力。另外, 更新核心能力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 会使企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失去竞争优势。而在成熟期时, 企业全面步入正规, 市场占有率高, 利润丰厚, 有充足的资金来保证核心能力的更新。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核心能力的可持续性管理主要集中在核心能力的成熟期。延长核心能力的成熟期、实现核心能力的跃迁和更新核心能力都发生在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企业是竞争的优胜者, 产品或服务的领先者, 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能够坐享核心能力带来的高额回报, 相反, 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摘要:核心能力有生命周期, 核心能力进入衰退期后, 企业优势将逐步减弱, 有利的竞争地位就会丧失。这要求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 以实现对核心能力的可持续性管理。

关键词:生命周期,核心能力,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代宝.试论企业核心能力生命周期的管理[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4 (4) .

[2]郭斌.企业核心能力生命周期论[J].科研管理, 2001 (1) .

理论分析能力 第10篇

国内外语界虽然已经对思辨能力培养开展了一些研究, 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该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偏弱 (孟凡菊2012) 。我们还发现对于如何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的研究更不充分, 尤其是如何将思辨能力培养渗透到公共外语课教学实践中去更值得深入探讨。该文结合我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分析阅读》课教学案例着重探讨如何把阅读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有效结合, 并对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一定的阐述。

1 理论基础

思辨能力的培养长久以来就同阅读活动联系紧密。思辨能力或批评识读 (critical Literacy) 的各种定义虽有区别, 但共同之处都指读者能够在阅读中积极分析和解读文本的潜在含义。分析旨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和文化素养, 特别是提升思辨能力发展的四层学习身份模型 (Luke&Freebody, 1999) 如下:

Code breaker (coding competence)

Meaning maker (semantic competence)

Text user (pragmatic competence)

Text critic (critical competence)

从该模式中, 我们不难看出思辨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使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文本解码者”过渡到“文本分析者”, 从基本语言技能掌握发展到批判性认知思辨能力 (阮全友2012) 。

模式中学习者不同的身份也体现在阅读的不同阶段。依据艾德勒和范多伦 (2004) 对阅读过程的阐释, 阅读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阅读 (structural reading) 、检视阅读 (interpretative reading) 和分析阅读 (critical reading) 。分析阅读是深层次的理性阅读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学习者应该扮演着文本分析者的角色。分析阅读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规则是找出一本书在谈什么;第二阶段的规则是诊视一本书的内容;第三阶段的规则是评论一本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经历的丰富,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阅读需求也随之提高。阅读课的定位应该是通过阅读规则和策略的训练, 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和文本的主动分析者, 领悟阅读的艺术。

2 分析阅读课案例分析

我校的分析阅读课读是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必修的, 具有重要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课程, 是学生和教师都十分重视而且也投入精力最多的课程。如何把课程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如何在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中通过阅读任务的设计和实施, 达到训练阅读技巧和策略的目的, 逐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成为一个文本的主动分析者?这样的模式是否被学生接受, 效果如何?上述问题都是我们在这门课程教学实践中深入思考和着力解决的。

下面以硕士研究生分析阅读课使用教材《多维教程:探索》第二单元课文“谎言与真理”的教学设计为例, 探讨如何在分析阅读课教学的三个阶段中通过阅读任务的设计, 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最终达到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的目的, 如表1所示。

1) 课前预习阅读阶段教师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和具体预习任务, 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文本解码能力和自主分析能力。预习任务可以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使用背景知识策略了解作者的文化生活环境和创作背景、未编辑前的原文及出处、作者的写作风格和特点等。二是在标出课文中关键词和主题句后回答有关课文段落和主旨的几个问题。三是记录阅读中个人思考的几个问题或不明白的内容。下面是我们在第二单元课文教学中布置的预习任务:

Preview Task One:Search the Internet in order to answer the two questions:Who is the author of the text?Where was the original article published?

Preview Task Two:Read the text globally in order to answer the two questions:I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 lies?Can you give reasons why the writer centers his argument on lies instead of truth?

Preview Task Three:Take notes of the difficulties or questions while reading the text.

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搜集到的背景信息进行评估, 选取对课文理解有价值的重要信息。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对课文大意的解读和提出的问题灵活调整课堂授课内容。

2) 课堂分析阅读阶段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和师生、生生讨论等课堂互动活动设计, 分析解读课文,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意义构建和文本深层含义的解读。课堂阅读活动内容可以围绕三个方面设计:一是归纳段落主题, 特别是首尾段, 参照写作技巧, 了解作者的写作构思并解读文章深层含义。二是识别明示和隐含的逻辑关系线索, 如因果, 转折、对照、让步, 排比、并列, 指代和衔接等, 使学生在阅读中的进行逻辑推理。三是分析文章的措辞、修辞、文体等特点, 总结作者语言和写作特点。下面是我们在第二单元课文教学中设计的课堂阅读活动:

Reading Activity One:Analyze the first and last paragraphs in text and try to find the message conveyed by the author by keeping this question in mind:what is the truth about lies?

Reading Activity Two:Work in groups and try to analyze the five categories of lies to fill in the chart 2 below.

Reading Activity Three:Analyze the author’s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by asking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introductory paragraphs (1-4) :

What are the intriguing questions asked by the author to hold readers?

How does the author introduce the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about lying among different peoples?

How does the author state his thesis statement? (2) body paragraphs (5-12) :

(2) body paragraphs (5-12) :

What are the principles used by the author to classify lies?Are they effective?

(3) concluding paragraph (13) :How does the author restate the

How does the author restate the thesis at the end of the text?

实践中还应注意多设计思索性问题, 思索性问题是指不仅仅依赖记忆和回忆, 而是需要进行更多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因为思索性问题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 训练学生的分析、解释、评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韩少杰, 王小英2009) 。其次, 教师还应留有时间解答和讨论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 这可以让学生了解如何从不同的视角考察问题, 同时引发对文章主题的深入思考。

3) 课后讨论阅读阶段教师利用口语和写作两个语言输出渠道, 布置课后语言输出任务, 目的在于通过学思结合型任务, 使学生具备文本使用能力和文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语言输出任务可以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总结认同型。学生可以在复述课文时加入自己对课文的评价, 包括值得推荐的课文最精彩的部分、值得深思的部分或者是自己感悟最深的部分。二是评价否定型。学生可以通过证据搜集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表达有误、不合逻辑、或分析不完整等。下面是我们在第二单元课文课堂教学后布置的语言输出任务:

Review Task One:Read the text again and make your judgment about the text.

Review Task Two:Do online research and collect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judgment you’ve made.

实践上述教学模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磨合, 在学期中和学期末, 我们会组织分享阅读课, 目的在于检查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同时进一步提高阅读兴趣。这也是我们研究生分析阅读课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学生展示自主阅读成果为主的课堂可有效的激发学习主动性, 对帮助学生成为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和文本的主动分析者, 体验阅读的乐趣起着积极作用。

3 课程评价结果

为了更好的了解上述课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2011年秋季学期期末我们对对随机抽取的100名2011级硕士研究生进行的英语分析阅读课程评价问卷调查。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他们在所在的英语班级。第二部分课程评价量表, 包含6个题项。问卷采用Likert (莱克特) 五点量表形式, 要求被试者选择与自己实际学习情况相符或相近一个选项。根据Likert五点量表的规定, 各项统计的一般值为3.0。我们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1.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

问卷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分析阅读课锻炼了自己的思辨能力 (93%) , 课程难易度适合我校的大多数研究生 (92%) , 课程教学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97%) 。参考问卷结果, 结合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察, 进一步反思和改进这种模式仍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4 结论和启示

我们的分析阅读教学模式旨在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教师的点拨相结合, 学生的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课内指导教学和课外探究教学相结合, 知识、技能和思维训练相结合深度挖掘阅读内容, 提升阅读层次, 提高阅读有效性, 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这一模式的设计理念符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 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的实践证明该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还发现提高该模式的有效性既要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要对作为主导的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一定的研究, 利用国内外研究者设计的思辨能力评测量表对教学双方的思辨能力进行客观评测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Luke A, Freebody P.Further Notes on the Four Resources Model, Reading Online[EB/OL].http:www.readingonline.org/re search/lukefrebody.html.1999.

[2]艾德勒, 范多伦著, 郝名义, 等.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3]韩少杰, 王小英.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 2009 (6) :67-70.

[4]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 2010 (1) :11-16.

[5]孟凡菊.我国外语界批判性思维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 (3) :17-19.

[6]阮全友.构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 2012 (1) :19-26.

动态能力理论回顾与评价 第11篇

关键词:动态能力;理论;评价

20世纪80年代初期,占主导地位的战略管理理论是波特的产业组织理论,随着核心能力理论的快速发展,核心能力的一些局限性也浮现了出来。但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有可能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一个包袱。能力理论遇到前所未有的自身发展障碍,不能解释动态市场上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以及为什么某些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Teece等人最初提出了改变能力的能力即动态能力的概念,并把动态能力定义为公司整合、构建、重新配置内部和外部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通过利用资源的吸收与整合以及通过学习、知识管理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而获得新知识和能力,并逐步整合和改进现有的能力和提高效率,使企业在动态、复杂、不确定的环境下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理论目前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研究其已是十分迫切与必要。

1、 动态能力理论回顾

在战略管理领域,企业竞争优势的寻求以及如何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一直是管理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自从Teece等人提出动态能力的概念之后,关于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受到了学术界很大的关注。

1.1 国外学者的观点

我们可以从1997年Teece 等人的观点中看出,他们认为企业内外部能力包括组织技能、资源和能力,动态能力置于其管理和组织过程之中,并且构建了动态能力的过程、位置和路径分析框架。企业调整、整合或重构内外部胜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1997年Helfat将动态能力看成是一种能改变产品流程并重组用来适应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的能力。 2000年Desi认为一个企业为了识别市场机会、合理配置资源、重构企业现有资源就需要不断地更新企业现有的资源,而企业动态能力就是这种更新企业现有能力的能力。 2000年YadongLuo认为动态能力是一个过程,它的本质是一种能改变企业资源的组织过程和战略过程。 他认为企业为了保持持续竞争优势而不断的创造资源和能力的才能。 同一年Eisenhardt、Martin他们的指出企业动态能力一种惯性,它是企业为了匹配和创造市场并通过释放、重组、获取资源的一种组织过程或者不断为了不断满足环境更新资源配置一种惯性。 2001年Subba 和 Narasimha则是用生物免疫视角来定义企业动态能力,他们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识别多种抗原和在需要的时候产生抗体的能力。 同时Griffith and Harvey的观点提出企业动态能力是一种资源组合的能力,它使企业的资源能源被复制,能创造别的企业难以模仿的资源组合能力。2002年Lee对企业动态能力的观念点是它是一种能了,是企业适应快速环境变化的能力,它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与此同时Zahra 和George认为企业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进行自身资源的配置、整合,所以他们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的变革能力。 2002年Zollo 和 Winter通过学习视角对动态能力理论进行研究,他们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集体学习的一种模式,它可以通过调整企业的运营规则等多种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组织绩效,他们指出这种模式会随着变异、选择和保留企业的行为演化,而这种演化依据来自隐性经验的积累、知识外在化和知识编码的活动。 2003年Winter进一步指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创造能力的能力。 Zahra、Sapienza 和 Davidsson在2006年中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配置、重构内外资源和调整自身惯例的能力。 Pavlou and Sawy在2006年指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为了适应环境重构自身职能的能力。 Schreyogg 和 Klie-sch-Eberl(2007)则是从能力的动态性角度提出了包括能力递进进程和柔性监控过程的双重过程模型;Lansiti 和 Clark 也从技术能力视角对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

1.2 国内学者的观点

2004年我国国内研究学者董俊武、黄江圳和陈震红他们提出动态能力在特征上跟核心能力有相似之处,它具有价值性、独特性等特征,只有在创新的开拓性动力上,才能克服能力的惯性。 董俊武等在2004年从动态能力的运作过程中推出了其影响因素,他们的观点是在动态能力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性惯例、学习性惯例、知识的说明以及知识的编码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动态能力的创建与演变史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2005年学者江积海通过对综述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对企业动态能力内涵进行进行重新界定,他将企业动态能力的内涵分成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时间层面是指企业比竞争对手更早更快的重组和整合内外部资源以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空间层面是指企业不同类型能力的延伸,是指一种能力到另一种能力的动态演化。王晓光他的观点指出企业动态能力的本质就是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2007年在《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 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学者宋扬将企业动态能力界定为一种适应程度,他提出企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改变内部资源利用方式及组织各种功能运行方式的适应程度。2008年祝志明、杨乃定、Sarlandie de La Robertie Catherine等相关学者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为企业持续不断的调适、整合和重构其能力及相应的资源基础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管理努力。同一年郑建志在研究动态能力、关系质量及合作绩效实证研究中将企业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在已有的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组织及个人的不断学习,实现企业各方面的协同,达到模块创新的过程。 俞枫在2008年则在对以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战略转型研究中认为企业动态能力的实质上是扎根于企业内部,呈现出一种动态机制特征的组织惯例。 2009年赵静在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的软件企业知识积累模型研究中她将企业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在洞察周围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同时,在现有的知识存量基础上,通过组织学习与技术不断更新企业知识存量并以此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2009年在做基于知识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中,在综述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后章威将企业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获取、创造和整合致死资源以感知、应对、利用和开创市场变革的能力。而袁博在2009年在研究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企业的动态能力研究中将企业动态能力界定为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整合、建立、重构内外竞争力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刑燕飞则在研究企业创新促进动态能力能力形成的研究中将企业动态能力界定为企业通过洞察和整合,在预测外部变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经营活动的创新,以使企业在核心能力能够不断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

2、 对动态理论的评价及我们的观点

2.1对国外动态能力理论的评价

国外学者对于动态能力理论所进行的研究,首先是基于Teece 等战略视角,然后衍生发展出来了组织管理视角、学习视角、过程视角,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开展了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分析研究。Teece 和 Pisano(1997)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创造新的产品和流程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才能和能力的集合。在组织外部掌握产业政策的变化以此来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从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两个方面来加快适应内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可见,动态能力的获得是企业为了适应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为了能够长期保持这种能力,除了必须不断发展和更新企业现有的能力,还需要挖掘潜在的能力,而提高和更新企业发展能力可以是在组织内部学习的方式开展,进而将知识在组织内部传播、共享,形成潜在的组织文化,无形中提高了组织的学习能力,使得组织成员获取各种先进的技术本领和企业的管理方法,那么企业的动态能力在组织内部建立起来,可以很好地应对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Helfat(1997)认为:使企业创造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响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的能力的集合即为动态能力。 在动态的环境下企业获得的竞争优势都具有暂时性和不稳定性,如果企业停留在原有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那么企业将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只有快速、敏捷地打破企业现有的平衡状态,发现和定义新的、潜在的市场机会,在市场中挖掘潜在的顾客,不断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并且将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与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核心能力的发挥有效组合起来,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并付诸于行动,不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在完成已有的组织战略后,企业重新回到原点,寻找新的创新机会,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来保持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的持续竞争优势。Eisenhardt、Martin指出,将动态能力定义为公司集成、协调和重新配置内外能力的能力,存在逻辑上的同义反复,是含糊不清的。他们认为,动态能力不仅是公司使用资源的过程,更是整合、重构、获得和放弃资源以匹配甚至创造市场变革,动态能力因而是组织的战略性惯例。通过它们,当市场出现冲突、分裂、进化和消失时,公司获得新的资源结构。

2.2对国内动态能力理论的评价

国内的学者对于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在国外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的,对企业动态能力内涵、特征、维度、结构模型等的研究,从而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整合理论分析框架。董俊武等人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在内外界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水平的能力、增强组织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组织变革过程存在的阻力这四种能力的有机组合,以此增强企业适应内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基于Teece 和 Pisano观点上指出动态能力是企业不断适应内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2.3 对动态能力理论的看法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是目前管理学界广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动态能力理论的内涵界定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动态能力在概念内涵上还存在很大的分歧,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觉和各自研究的目的出发对动态能力进行了分析,导致对动态能力的定义、要素、结构等分析道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更谈不上对管理实践的解释和指导。动态能力对产业演进和企业成长的机理,动态能力的量化建模以及不同行业的对比等方面都还需要深入探讨。

动态能力理论存在的主要不足在于: 首先,动态能力理论假设市场的环境不确定, 而现实中的市场环境在一定的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 其次,企业不存在可持久发展的核心能力;最后,认为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是短暂的, 忽略了存在关系契约的企业。 因此,动态能力理论研究前沿的学者们正转向经验性研究, 通过过程性的详细案例来验证能力与企业竞争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罗珉,刘永俊.企业动态能力的理论架构与构成要素[J].中国工业经济,2009;(1).

[2]冯军政,魏江.国外动态能力维度划分及测量研究综述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7).

[3]孟晓斌,王重鸣,杨建锋.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模型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

[4]郑胜华,苪明杰.动态能力的研究评述及其启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5):56—64

理论分析能力 第12篇

关键词:被征地,老年人,再就业,可行能力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户作为农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数量迅速扩大。2011年中国失地农民的总量已经达到4000万~5000万人(《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委会,2012),按照2000~2030年占用耕地超过365.15万hm2,每年递增300万失地农民计算,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规模将达到1.1亿人(《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委会,2012)。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在被征地农民不断增多和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双重背景下,被征地老年人的问题成为亟须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拟从可行能力的角度深入分析失地老年人的再就业问题。

老年人再就业是一种积极的养老方式,它将老年人个体融入到社会中,是个体的生存需求,也是社会的发展需要(穆光宗,1994)。同时老年人再就业有助于更积极地认识自身价值,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并为社会创造财富(龚红,2014)。老年人再就业还对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产生积极影响,避免了闲置在家、无所事事可能产生的“人老无用”和被社会抛弃的感觉(贾国平,1993),只要身体状况好,经济状况较差的老年人都有可能继续劳动,增加收入以改善贫困(王红漫,2001)。总之,老年人再就业从宏观上可以减轻国家养老负担、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新兴老龄产业的发展,预防未来劳动力短缺问题;从微观上可以维护老年人自身身心健康,增加老年人的收入,减少家庭赡养矛盾(吴香雪,2015)。我国法律也肯定了老年人再就业的重要性,最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指出,老年人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要“继续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其中老有所为就是强调了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可行能力的概念框架,为分析当前中国的被征地农民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是阿玛蒂亚·森(2002)对社会发展问题提出的核心概念。森认为可行能力是“一个人选择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实质自由”,一个人的可行能力指的是此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的组合。可行能力是一种实质性自由,在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一旦“可行能力”缺失就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其中最严重的便是使当事人处于贫困的境地。被征地老年人这一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高灵芝,2004)。从可行能力角度看,在被征地老年人具有再就业意愿且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为其提供再就业的机会,能增强老年人自我认同感,同时带来可行能力的扩展与提升,进而摆脱贫困,实现社会以及个体的可持续发展。以往研究老年人再就业问题,更多关注的是城市老年人的再就业(万芊,2013;宋宝安,2011;田立法,2014;张翼,1999;),而分析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时又缺乏对老年人给予专门的关注(陈丹,2014;张克俊,2008;许美翠,2007),更缺乏采用定量数据进行研究。本文以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为指导,采用实地调查数据将被征地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与再就业困境结合起来,分析被征地老年人的再就业问题。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对被征地农户的调查。课题组2013年在湖北襄阳、江西九江和云南昆明选定最近3~5年来有土地被征收的农村地区作为研究样本区域,对区域内随机选取村庄和被征地农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本文选取江西九江和湖北襄阳的620个有效农户调查样本(九江294个,襄阳326个)进行分析。征地前和征地后分别指最近一次征地的前一年和2012年,对于最近一次征地时间为2012年或2013年的农户,则回溯调查前一次征地情况。由于60~65岁的低龄老年人是实现老年人再就业的最主要群体,因此本研究主要关注这一年龄段的老年人就业问题。本调查数据筛选出了197个低龄老年人数据,占此次调查人口数的7.35%。本文中的“再就业”仅指被征地老年人是否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工作,而对于其他无偿义务性的劳动则不加以考虑。

2 被征地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与就业状况分析

调查总体发现被征地老年人的再就业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因生活所迫需要打工补贴家用的,如从事家政、餐饮、安保等服务行业,特别是保洁员这一类;第二类是利用征地补偿款自主创业,或者本身拥有技能的低龄老年人继续从事之前的老本行。被征地老年人的就业状况还与他们自身的性别、健康状况和学历等人口学特征有关,因此采用列联表进行交叉分析。

2.1 性别与征地后从事的主要活动

在197个老年人中,男性老年人占比51.30%,女性老年人占比48.70%(表1)。通过列联表卡方检验发现,Pearson ChiSquare=0.000,p=0.001,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土地被征用后老年人从事的主要活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老年人中有35.60%从事本地非农打工活动,而女性老年人中有更大比例从事家务活动(54.20%),这也可以反映出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特征。征地后男性老年人从事本地非农打工活动包括在建筑工地打短工,或在小区内做保洁员,女性老年人则被动或主动承担更多家务劳动。总体上表明男性老年人比女性老年人有更高的就业倾向。

2.2 健康状况与征地后从事的主要活动

在197个老年人中,分别有10.20%、18.50%和23.10%的人表示身体一般、比较好和非常好(表2)。通过卡方检验,Pearson Chi-Square=0.085,p=0.006,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所从事的主要活动存在显著差异。身体健康状况一般的老年人从事的主要活动是家务和本地非农打工,分别占39.0%和33.9%,身体健康状况比较好的老年人也主要从事这两项活动,身体状况非常好的老年人从事本地非农打工活动的比例达到53.80%。而身体健康状况非常差和比较差的老年人从事的主要活动是家务。这说明土地被征用以后,身体健康状况在一般以上的老年人,会更加倾向于再就业。

2.3 受教育程度与征地后从事的主要活动

在197个老年人中,分别有43.10%、42.10%、11.20%和3.60%的人学历水平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表3)。通过卡方检验,Pearson Chi-Square=0.000,p=0.002,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不同受教育水平的老年人所从事的主要活动存在显著差异。从再就业情况来看,学历为文盲的老年人有15.30%和16.50%的人从事本地务农和本地非农打工活动,学历为小学的老年人从事这两项活动的比例为15.70%和32.50%,而学历为初中的老年人从事本地农业打工和非农打工的比例之和为40.9%,可以说明随着学历提高从事打工的比例越高。但是也可以看到,有28.60%和14.30%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从事本地非农经营活动和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总体上表明,受教育水平越高的被征地老年人,其就业能力越高,而受教育水平不高的老年人,由于缺乏一技之长,只能被动选择在家从事家务活动。

3 被征地老年人再就业的困境

为进一步揭示被征地后老年人的就业困境,将征地前后老年人从事的主要活动进行比较。从表4可以看出征地前后老年人主要活动的变化情况,征地前老年人的主要活动为本地务农,其比例达到73.10%,而土地被征用后,从事本地务农的老年人比例大幅下降为15.7%,家务和本地非农打工的比例明显提高,其比例分别为39.10%和23.40%,这说明了土地被征用后,一部分老年人(多为女性)会选择在家里料理家务。结合性别、受教育程度与从事主要活动的差异发现,她们中有53.1%的人没念过书,所以在家做家务,靠子女供养或者靠配偶供养。另一部分老年人(多为男性)会选择本地非农打工。征地后其他这一项和本地农业打工的比例也分别提高到12.2%和5.6%,这有可能是由于近年来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出打工,小孩需要放在家里由老人照顾,所以征地后有一部分老年人会专门在家照顾小孩,同时料理家务,住在城郊的老年人甚至还会去附近做农业打工,如蔬菜种植。

根据森(2002)的理论,可行能力的五种权力和机会对于促进老年人的就业是关键性的,即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障和防护性保障等“工具性自由”。这些工具性自由能够帮助被征地老年人更自由的生活并提高他们的整体能力。从以上的表可以看出,被征地后老年人由于受到自身条件和非农就业技能的限制,再就业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失地带来的社会排斥,还要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普遍就业困境,更要忍耐年龄带来的就业歧视,导致不充分就业甚至失业,其原因在于可行能力的缺失。这些可行能力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社会机会不足、防护性保障缺失、经济参与能力短缺、利益表达缺失这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机会不足。社会机会既是可行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对可行能力获得和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工具性意义。被征地老年人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农民这个职业和土地带来的福利,征地后想要继续参加劳动,就得有一份新的职业,尽管他们在务农职业方面是十足的熟练工,但他们“仅有务农本领,缺乏专业技能”,当他们进入城市的非农领域就业,则变成了明显的非熟练工(石秀和,2006)。缺乏非农产业从业技能是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最大困难(马驰,2005)。这种技能缺陷成为他们再就业的瓶颈,因此他们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体力实现非正式就业。另外,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使得之前的人际关系网被打破。被调查者中一般是本地非农打工,如在建筑工地搬运、打扫卫生、看大门等劳动技能要求不高的边缘性职业,非常容易被替代,有的继续从事本地务农,还有赋闲在家或者做家务,多是女性老年人,只有少部分较高学历的老年人从事本地非农经营。

二是防护性保障有限。被征地老年人在被征地初期虽然得到一笔补偿款,在短期内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甚至有可能提高,但仅靠补偿款不能维持长期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来源没有可靠保障。而目前新农保和新农合虽然覆盖范围广,但是保障水平低,只能发挥辅助作用。长期的二元保障体制使得被征地老年人无法享有和城市老年人的同等待遇。再就业的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短缺,岗位更换频繁,都可能使其失去土地后生活陷入困境。

三是经济参与能力短缺。经济参与能力是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参与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能力。被征地老年人经济参与的关键是再就业,对于被征地老年人较低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无论是通过受雇获得再就业机会,还是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都比较困难。这与一系列的征地制度也有关。征地的主体是开发商或政府,他们在征地后并没有为被征地老年人提供相对稳定的工作,而在“农转非”后城市劳动部门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尚未将被征地老年人作为服务对象。部分被征地老年人即使能够就业,往往也只能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并且工作不稳定、权益得不到保障;相当一部分被征地老年人可能成为长期的失业者,其经济参与能力将从“短缺”走向“丧失”,随之能力短缺引发的物质贫困将使他们成为与社会脱节的群体。制度性的排斥削弱了被征地老年人的经济参与能力。

四是利益表达缺失。由于被征地老年人社会地位低、能力不足以及社会资源的缺乏,导致他们在进行土地维权或者表达自己再就业意愿时,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因此在征地过程中利益受到侵害时,难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再就业过程中也难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因为他们再就业一般都是靠朋友或者熟人介绍,而通过这种“地下操作”的找工作方式,容易遭遇年龄歧视、随意解雇等问题,而目前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超过了60周岁的劳动者不受法律保护范围的规定,法律意识淡薄的被征地老年人难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 被征地老年人的再就业途径分析

森强调,可行能力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社会产品。一个人确实拥有的可行能力取决于社会安排的性质,国家和社会不能逃避责任。在解决被征地老年人再就业的途径方面,政府和社会可以通过增加机会、增加权利、提供保障等综合方式来促进被征地老年人的再就业。

4.1 被征地老年人自身观念转变

被征地老年人要重新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那种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和将老年人视为被照顾和被扶养对象的观念应该得到改变。通过大力宣传教育,提高被征地老年人再就业的积极性,不管年龄和性别,只要他有工作意愿,都应发挥自身能力。这不仅可以实现“老有所为”,增加老年人的经济收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子女扶养老人的负担。再就业的过程也是和社会继续保持接触的过程,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是为社会和家庭做贡献。老年人才具有经验丰富技术娴熟开发成本低等多重优势(周海旺,2007),有经验的被征地老年人可以继续从事一些技术活。没有经验的老年人,可以在家做家务,带孙子,或者做保洁员、保姆,在社区开办家政服务等。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既可以从事一般生产性劳动,又可以帮助有偿照顾农村失能老人,体现互利互助(吴香雪,2015)。

4.2 鼓励和支持被征地老年人灵活就业,为其提供再就业平台

老年人再就业途径与其他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途径有所不同(张翼,2000),多以熟人介绍,因此老年人的关系网络在其再就业时发挥了较大作用。因此可以在条件允许的地方,设立专门的被征地老年人再就业服务机构,帮助被征地老年人重构社会网络,根据需要开发社区岗位,把扩大就业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对进城务工的老人,可由政府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支持政策,开辟一些适合老年人就业的工作岗位,组织到城镇安置就业,如组建老年人才市场,定期为老年人才交流提供场所。鼓励企业根据老年人身体、家庭、社会活动等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雇用。鼓励用地单位或企业把适合的岗位安排给被征地老年人,在劳动时间、劳动方式、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有利于老年人工作的环境。

4.3 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无论一个经济体系运行得多么好,总会有一些人由于物质条件引起了对他们的生活不利的变化,而处于受损害的边缘或实际上落入贫苦的境地”(森,2002)。因此需要防护性保障提供社会安全网,包括固定的制度性安排和临时应需而定的安排。当前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有助于降低老年人的脆弱性,但保障水平仍然较低,而且并没有覆盖到所有的被征地老年人。因此,有必要针对被征地老年人,实施全面覆盖的养老保障,并给予临时性的养老补贴。

4.4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加大对《劳动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力度,增强老年人的法律意识。我国目前有关老年人就业的立法几乎处于空白阶段,老年就业者很难享受到法律和政策提供的优待,需要及时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确保老年人就业权益。应增加关于老年人就业权益保护的条款,保障老年人在工资待遇、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方面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社会保障与城市化下一篇:AF钉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