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控制建设工程

2024-07-15

安全事故控制建设工程(精选12篇)

安全事故控制建设工程 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实施“三农”政策, 在政策方面对农业有着很大倾斜, 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农业机械化进程稳步持续发展, 农机作业面积大幅度增加, 然而, 在发展迅速的同时, 农机驾驶员普遍存在无证驾驶、酒后驾车、违规载人、疲劳驾驶、违规操作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 使得农机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近年来, 更是连续发生了多起重大农机安全事故, 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 对农机安全事故应从预防入手, 从根本上达到釜底抽薪的目的。

1 农机安全事故的特点

1.1 农机安全事故的表面特点

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一般无法确定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发生时的具体情况, 事故往往是因为事故现场的客观因素引发或在意外条件下突然发生的, 很多时候, 即使农机使用者完全掌握事故产生的原因, 一些安全事故仍然不可避免, 因此, 农机安全事故也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一部分农机安全事故是由很小的原因结合客观因素互为因果造成的, 也正因如此, 这些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可寻的, 一旦寻找到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 也就可以对其加以预防[1]。

1.2 农机安全事故的潜在特点

农机安全事故通常是在突然情况下发生的, 而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大多早已显现, 只是没有受到农机操作人员的重视, 因此, 农机安全事故有一定的可预见性。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如果没有了解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在问题比较小的时候予以解决, 就极有可能发生类似的事故,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这就是农机安全事故的再现性。

1.3 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特点

农业生产工作通常分布于农田中、场院里或农村道路上, 因此, 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另外, 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通常造成的是农民单方面的伤害, 因此很多农民选择自行处理, 为农机安全埋下隐患[2]。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农业劳作大多集中于春秋2季, 农机的使用也在这2个季节最为集中, 春秋季节自然也成为农机安全事故的高发时段, 很多农民为了不耽误收种时间, 使农机超负荷运作, 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1.4 农机安全事故的危害特点

农机作业环境以及作业类型的不同导致了农机安全事故的多样性, 在农机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对农机进行转移时以及维修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农机安全事故。在农业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 大多数农业生产的环节都由农业机械代替人工操作, 农民在操作农机的过程中操作失误或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对农民造成伤害的事故更是十分普遍。

2 农机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2.1 严格遵循优先次序原则

要从根源上预防并减少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 就要严格遵循优先次序的原则:要从农机设计方案上尽可能将事故风险降低;通过固定或自动的安全防护装置进行防护;通过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向操作人员发出警告;尽量使操作流程规范化。

2.2 预防措施

2.2.1 制定管理制度

制定一个系统科学的农机安全管理制度, 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重大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制度制定时, 应以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具体因素为基础, 结合当地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并通过在农民中的广泛宣传与实践, 使农民认识到农机安全事故的危害性, 尽可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2.2.2 改进农机安全

现阶段我国对农业机械安全性能的改进还在发展中, 要想将事故风险降低, 就要在农机设计时将风险彻底消除, 然而, 现阶段我国农机的使用环境多样、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所以想要在农机设计时将风险消除在当前条件下还是比较困难。因此, 眼前的主要任务, 是要对那些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却还没有达到报废水平的农机进行检修和改进[3]。

2.2.3 加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并改善安全标识

在已经发生的农机安全事故中, 有很多事故都是由于农机操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 我国现阶段的农机操作人员, 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专业技术不强的现象, 因此, 要对农机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加以培训。另外, 改善安全警告标识, 不仅张贴位置要合理, 还要防水耐用。

3 结论

近年来农机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农民使用农业机械时不能只注意到劳作效率的提高和收获产量的增加, 更应该意识到农机安全事故给自身带来的危害。因此, 农民在使用农机时一定要检查好农机各方面性能是否符合作业标准, 及时检修, 相关人员也应该做好安全标识、农机设计以及技术培训等工作, 尽最大可能预防并减少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农机的使用也开始逐渐普及, 然而, 因为缺乏安全意识与技术不熟练等原因, 农机安全事故近年来始终居高不下, 严重威胁着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通过对农机安全事故的成因进行分析, 进一步研究农机安全事故的预防控制对策, 以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障农机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农机安全事故,成因机理,预防控制

参考文献

[1]林永廉.遂溪县农机局召开全县第四季度防范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工作会议[J].现代农业装备, 2014, 41 (08) :156-157.

[2]魏影超.健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农机安全事故[J].河北农机, 2011, 25 (11) :203-204.

安全事故控制建设工程 第2篇

大事故起数控制指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零售业务的店面经营面积(不含库房)应不少于__,其店面内不得设有生活设施.

A.30m2 B.40m2 C.50m2 D.60m2

2、变配电站室内各通道应符合要求。高压配电装置长度大于__m时,通道应设两个出口。A.5 B.6 C.7 D.8

3、非接触式火灾探测器适宜探测发展__的火灾。A.较快 B.较慢 C.稳定 D.前期

4、依据《矿山安全法》的规定,矿山建设工程必须按照__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管理矿山的主管部门 C.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D.公安机关

5、对煤矿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A.24 B.36 C.48 D.72

6、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工业炸药按__可以分为单质炸药和混合炸药。A.用途 B.组成 C.性质

D.使用场合

7、__也可以称为紧急恢复,是指事故被控制后所进行的短期恢复。A.预案管理 B.现场恢复 C.紧急救治 D.制度改进

8、__不属于安全验收评价方面。A.评价对象的安全管理

B.评价对象前期对安全生产保障等内容的实施情况 C.评价对象的性质

D.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尘毒的是__。A.水泥粉尘 B.电焊锰尘 C.油漆涂料 D.工业酒精

10、运行中的高压隔离开关连接部位温度不得超过__,机构应保持灵活。A.55℃ B.65℃ C.75℃ D.85℃

11、在预警分析系统中,()系统主要有完成评价对象的选择,根据预警准则选择预警评价方法,给出评价结果,根据危险级别状态,进行报警。A.预警信息 B.监测 C.预测评价

D.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12、__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A.人员疏散与安置 B.医疗与卫生

C.警报和紧急公告 D.通讯

13、电缆应带有供保护接地用的足够截面的导体,严禁采用铝包电缆,必须选用经检验合格并取得煤矿矿用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电缆的主芯线截面应满足供电线路负荷的要求,电缆接地芯线的截面应不小于主芯线截面的__。A.1/2 B.1/3 C.1/4 D.3/4

14、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安全生产中介机构注册安全工程师的配备,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专业服务人员__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A.10% B.20% C.30% D.50%

15、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重大危险源应进行登记、检测、评估、监控等工作,负责组织评估工作的是__。A.生产经营单位 B.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中介机构

D.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6、这种审核旨在为用人单位的相关方提供信任的证据。这种审核是指:__。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认证审核

17、依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除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外,其他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证机关实行__级分工负责的体制。A.一 B.两 C.三 D.四

18、在用电梯安全定期监督检查周期为__。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19、在锅炉内、金属容器内、管道内等狭窄的特别危险场所,应使用__类设备。A.Ⅰ B.Ⅱ C.Ⅲ D.0 20、《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__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A.12 B.24 C.30 D.48

21、建设项目试生产正常运行后、正式投产前,安全评价机构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检查性安全评价是__。A.安全专项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预评价

22、在三级紧急情况下,现场指挥部可在现场做出保护生命和财产以及控制事态所必需的各种决定。解决整个紧急事件的决定,应该由__负责。A.总指挥部 B.现场指挥部

C.紧急事务管理部门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3、脚手架工程不包括__。A.设计计算 B.绘制施工详图

C.编制搭设和拆除方案 D.操作措施方案

24、依法处以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是3种法律中__。A.最不严厉的一种 B.最严厉的一种 C.中等

D.很轻的一种

25、吊篮脚手架属于__。A.工具式脚手架 B.外脚手架 C.内脚手架 D.满堂架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某工人在车间内操作冲压机,由于他带病作业,误按冲压机开关,导致事故的发生。其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有__。A.作业环境不良 B.从事禁忌作业 C.接触有毒物质 D.操作错误 E.健康状况异常

2、某单位储存有0.5t氰化氢化学品及150t的电石危险物质(氰化氢和电石的重大危险源临界量分别是1t和100t),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企业应当将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__。A.公安部门备案

B.负责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备案 C.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D.消防部门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E.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爆破作业单位应当对本单位__进行专业技术培训。A.爆破作业人员 B.主要负责人 C.安全管理人员 D.财务人员 E.仓库管理人员

4、在机械行业,存在的主要危险和危害包括__。A.触电 B.灼烫 C.高处坠落 D.化学性爆炸 E.药品伤害

5、属于特种设备有电梯、锅炉、压力容器、__等。A.厂内运输车辆 B.车床 C.起重机械 D.数控机床 E.安全阀

6、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__,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A.按需计划 B.统一规划 C.合理分配 D.合理布局 E.严格控制

7、我国实行特种设备安全全过程一体化监察制度,该制度包括__等环节的监察。A.设计和制造 B.安装和使用 C.检验和修理 D.登记和备案 E.回收和报废

8、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评价项目概况应包括__的评价范围。A.工艺参数 B.项目委托约定 C.生产运行现状 D.工艺过程

E.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9、犯罪的特征是__。

A.实施的行为不具有应受惩罚性 B.实施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C.实施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D.实施的行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 E.其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10、事故隐患泛指生产过程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__。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的缺陷 D.制度的缺陷 E.自然灾害

1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__。

A.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B.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C.特种设备的日常维修记录

D.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E.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1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所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是指__。A.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B.各级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

C.国务院设立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

D.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 E.市(地)及经济发达县设立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

13、统计推断是统计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下列有关统计推断方法和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

A.统计推断是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两个重要方面 C.参数估计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特征

D.假设检验是用来检验参数估计的准确程度

E.假设检验常用来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差异的引发原因

1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__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A.交通管理 B.建设管理 C.市政管理 D.城市规划 E.城市管理

15、油轮在港口装卸区装卸油品的防火措施包括__。A.须与办公室、生活区及辅助车间隔离 B.油轮作业点周围50m严禁动火、吸烟

C.将油轮用的钢丝缆绳或尼龙缆绳牢固地系泊在码头 D.用软“靠把”防止油轮与码头碰撞产生火花

E.输油速度正常后才能允许其他船只靠泊在油轮外档

16、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__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A.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

B.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 C.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D.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 E.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17、建设安全生产领域的安全文化,前提是__。A.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B.普及安全常识

C.强化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D.强化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E.积极开展“安全外交”

18、生产经营单位在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为实现管理评审的目标,管理评审应主要考虑的是__。

A.事故、事件和符合的调查结果 B.绩效测量和监测结果 C.审核活动的结果

D.生产经营单位内外部变化的影响 E.应急预案和演练的效果

19、根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业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__未依法保证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A.总工程师 B.决策机构 C.主要负责人 D.财务负责人 E.实际控制人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B.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C.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应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

D.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必每年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 E.所有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的时间是相同的

21、《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的立法目的是__。A.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B.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C.加强建设工程生产监督管理 D.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条件 E.保障人身自由

22、《矿山安全法》对矿山企业的工会所应行使的监督权利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主要有__。

A.参与矿山安全管理权

B.提出事故隐患的解决建议权 C.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权 D.制订安全措施权 E.行政处罚权

23、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有__。A.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B.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 C.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 D.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E.力求完美的原则

24、建筑物火灾的发展过程一般包括__。A.初起期 B.发展期 C.最盛期 D.熄灭期 E.复燃期

25、全面通风的具体实施方法可采用______。A.全面排风法 B.全面送风法

浅析塔吊安全事故及控制措施 第3篇

摘要:现代化的建筑建设中,关于塔吊的运用越来越多,塔吊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得到施工人员的普遍欢迎,但与此同时,关于塔吊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同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研究了塔吊安全事故的成因,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希望对建设单位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塔吊;安全事故;控制措施

依据最近几年全国范围内出现的塔吊安全事故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拆装事故,在进行塔吊的安装与拆卸时,出现塔吊的大臂、塔帽等翻转事故;二是使用不当形成的事故,在使用塔吊的过程中,由于重物过重造成塔臂断落、整个塔身倒塌的事故;三是在系吊过程中重物下落事故。在吊物体的过程中,因为捆扎的办法不正确,或者是钢丝绳断裂,由此造成重物下落,给下面的物体形成打击事故。

一、事故原因研究

(一)使用操作因素

1、因为操作人员在技术方面和责任心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或者是长期的疲劳操作等,造成错误操作。其他原因可能是在多个塔吊一起作业的过程中,和其余的塔吊在升降过程中发生了碰撞,还有的是违反了上级关于“十不吊”的规定,在使用塔吊的过程中出现超载或者是斜着吊挂物品造成的。

2、因为指挥所使用的信号不统一,指挥人员之间配合不好、指挥失误或者是盲目的瞎指挥,更有甚者在没有人指挥的情况下自主作业,造成塔吊司机的错误操作。

3、因为一部分施工的企业对安全方面认识不足,没有及时对塔吊挂钩人员进行技术教育,以至于挂钩人员在挂细长物品时绑缚或者吊运方法不当,形成物品掉落。

(二)施工管理因素

1、塔吊所在的地基基础不好。有些施工单位没有及时的对塔吊下地基软土层进行处理;有的则是对深部的处理不到位,造成了局部的基础出现空洞;有的是对塔吊基础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没有进行合格验收,使得钢筋的捆扎和混凝土的硬度凝结度不够,达不到塔吊所能承载重物的极限;还有的是地基不平,没有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使得塔吊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基础沉降使得吊架倾斜;再就是对固定用的螺栓或者标高的安装不合格,有些埋置的深度不够,有些露出的长度偏短,是高强螺栓达不到高强的使用目的,还有些甚至使用冒牌的螺栓,直径不足,更是危险。

2、塔吊的进场验收、检查、保养等工作没有及时跟上。根据现有的调查,施工管理人员里面基本上没有配备机械专业人员,使得塔吊在安装中和使用中出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维护和整修,出现大量的由于缺少限位,装置不保险、吊钩拉环滑轮损坏、螺栓、松动甚至螺栓不合格等多方面的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3、塔吊在监测管理方面做得不到位。有些工地在塔吊装好后就不再进行监测和验收而是直接投入使用。尤其是一些新买来的塔吊,在进场后没有经过厂家和使用者的安装调试并办理相应手续就直接应用到了工地上。另一些是已经用了好多年的塔吊,架体已经严重锈蚀,油漆大面积剥落,部分装置已经失灵,但仍没有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并且仍在使用。

(三)设计制作因素

有些塔吊生产厂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只注重于产品的销售数量,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有些塔吊的安全设置不全面,有的甚至把不合格的塔吊产品做为合格产品出售,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司机操作驾驶不方便,长时间处于恶劣的环境中操作,容易使工作人员的身心感到疲惫,极易出现安全事故,

(四)运输因素

塔吊属于大型工业用品,从生产厂家到建筑现场需要很长的路途,也可能从一个施工现场转运到另一个建筑工地,中间运输时要把塔吊的长臂等大型设备拆下,到达施工现场后再进行安装,再就是由于道路不平整,也容易给设备造成损坏,再由于有些生产厂家售后服务工作不到位,使带病的机器参加施工建设,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五)塔吊安拆因素

在塔吊的安装过程中,有些施工现场没有专业的安装人员,只能临时用无证的工作人员进行塔吊的安装与拆卸,安装步骤不规范,安装完成后也不懂得进行调试。有些塔吊在出厂时不安装大臂和警示灯等,也不同程度地给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六)工作环境因素

由于塔吊长期在野外露天使用,受自然天气的影响,如雨雪天气、霜冻等都会给塔吊造成一定的损伤;这些塔吊假如得不到及时的修理与保养,就会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还有就是有的施工现场上方架有高压线或者周围有多个塔吊同时作业,容易发生触电或相互碰撞,从而产生安全事故。

二、预防事故的技术办法

(一)保证设计制造质量

生产塔吊的企业,应该重视产品的质量,只有测试合格的塔吊产品才能出厂投入使用,还有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第一,塔吊生产厂家要跟踪售出的塔吊工作情况,及时询问操作人员的切身感受。第二,关于塔吊的多种指示灯具、通讯设备、防雷设施等一定要符合安全生产的标准,并备有详细的使用说明。

(二)做好设备相邻区域内的安全工作

在塔吊进行工作前,要考察施工现场的邻近工地,是否会对塔吊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比如振动性强烈的机械会给塔吊的基座产生影响;挖掘机工作会改变地质构造情况;附近遇有塔吊工作容易发生碰撞事故等。

(三)做好塔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安全工作

塔吊的基础安装稳固是塔吊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如果在实际操作中不重视塔吊的基础,不能保证基础的尺寸,地基不能负担上面塔吊的重量,这样会形成安装完成后不能进行拆卸工作。比如有一施工现场的地基土质构造不同,安装完成后塔吊发生歪斜,在一场大雨过后发生了倒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螺栓紧固工作

安装塔吊时,螺栓的紧固工作也非常重要,一定要运用扭矩扳手,在用力拧紧一角的螺栓时,要注意观察此时的平衡臂方向,一定要指向这个方向才行,不然塔吊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在连续使用超过十年的塔吊,它的塔身和吊臂的连接部位所有的螺栓缝隙都会增大,针对这种情况,要及时更换损坏严重的零部件,不能继续使用的一定要报废,这些部位的螺栓松动会在塔吊工作时滑落,从而使塔吊各部位的受力情况发生改变,所以对于这种情况的塔吊要每天进行检查和维修,并定期进行保养,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做好防风工作

由于塔吊在安装完成后具有很高的高度,此时的风力也会给塔吊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高度越高,风力就会越大,给塔吊造成的威胁也会越大。在遇有较强的风力时,会把塔吊吹倒,假如在进行塔吊拆卸或安装上部设备时遇有大风,就非常有可能把塔吊刮倒,比如一公司在北安安装塔吊时发生了倒塌事故,事后经过研究证明,这次事故与风力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北方在春、秋两季风力较大,东南部在五月到十月之间风力较强,所以在进行塔吊的安装与拆卸时要了解当地的风力情况,要有一定的防风措施。

三、结语

保证塔吊的正常工作,杜绝塔吊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预防和治理,如塔吊的结构设计、制作质量、塔吊的安装及运用的规范性、塔吊的保养与维修、安全性能检测等。塔吊出现安全事故,大多都是由于使用不当引起的,所以在塔吊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依据使用规范,对塔吊定期进行保养与维修,坚决不许带病的机器参与生产,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增强责任心,严防麻痹思想的出现,一定要高度重视塔吊的安全工作,从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超大型平头塔式起重机试制成功[J]. 起重运输机械,2008,(03):4

[2] 屈从池,刘振洪,何桂玲.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过程中安全管理几点浅议[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8,(01):130-131

[3] 重建历史[J]. 建筑机械,2008,(Z1):28-29

安全事故控制建设工程 第4篇

1 煤矿安全管理事故致因理论分析

1.1 班长安全杠杆论

在生产现场, 班长既是生产负责人, 又是安全负责人。在生产过程中, 自己监督自己, 这种班组管理制度就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在任务的压力下, 班长的生产和安全杠杆天平是不稳定的, 当班长偏向生产时, 工作的天平就向生产倾斜, 安全就容易出现隐患。反之, 当天平在正常位置或偏向安全时, 现场就安全, 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这就是班长安全杠杆论。

图1为班长安全杠杆论示意, 这种管理的安全弹性很大, 其安全系数高低的影响因素如下:①从大范围来讲, 与班长的能力有关。在一个安全意识强、工作能力强的好班长带领下, 班组的安全性就好, 安全系数就高。反之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②与班长的情绪有关。当班长安全状态好、安全意识强时, 班组安全就好, 反之安全系数就低。总之, 班组安全靠某个人来保证的安全理念是很危险的, 况且这个人又是施工者本人, 自己监督自己, 很难保证安全质量, 真正的安全需要用制度的约束来保证。

1.2 “点”式安全控制论

班长带领工人施工时, 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包括:检查科巡检人员、区管理人员、调度室及矿领导等, 而这些只是巡查监督, 监督时间短。统计显示, 1个班工作24 h, 这些监督人员监督累计时间不超过5 h。这段时间内施工人员都是按章操作, 安全施工;而在监督巡检人员不在现场的19 h内, 安全监督出现了真空, 这种安全管理称为“点”式安全控制论。

图2为“点”式安全控制论示意, 这种“点”式安全控制论存在较大的安全管理真空。统计资料表明, 90%的事故都是监督人员不在时发生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违章作业都是在监督人员不在时才违章的, 监督人员在现场就不敢冒险作业。假如有一个“矿领导”24 h在现场监督, 使工作环境时刻都处在安全线以上, 就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 煤矿安全过程控制管理法

2.1 过程控制管理法的含义

煤矿安全过程控制管理法也就是同期控制或现场控制管理方法, 它是指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 杜绝违章作业, 并监督施工环境, 从源头上控制伤亡和质量事故, 把事故消灭在未萌芽或萌芽状态, 达到同期控制的安全目的。其根本原则是不安全不生产, 安全才生产。

图3为过程控制管理法示意, 过程控制管理法使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时时有人监督, 时刻能保证施工人员在安全的环境状态下作业。事故发生的2个必然事件条件为:安全隐患和违章作业。只要必然条件其中之一不被满足, 事故就不会发生。

2.2 过程控制管理法步骤

过程控制法的灵魂:井下每个施工人员在工作期间时刻有监督人员在监督。每个班组在施工场所作业时, 都有监督人员在跟踪控制。在施工中工人经济利益与过程控制形成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 在实施工程控制法时必须与工人的利益相挂钩, 对这一矛盾进行调和。

(1) 指定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在班组里面设置专职岗位——质安员, 他是班组的组成部分之一, 主要负责该班组施工期间的安全监督工作, 包括环境安全、违章作业等, 代替矿领导行使安全生产权利。由矿领导直接指挥, 对矿领导负责。时刻保证各个工作面都在“矿安全标准”的杠杆下作业, 还可代替生产单位统计工作量、监督质量, 替代验收员。

(2) 对一线工人进行安全培训, 提高安全意识, 纠正在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

(3) 制订安全效益工资制度, 把施工中的安全系数作为工人工资结算的一个重要方面。工资核算计算公式:工人工资=进尺工资×70%+安全工资×安全系数。其中, 安全系数为多个方面的总和, 包括违章作业、环境安全等, 具体范围各矿根据部门不同具体制订实施。

2.3 过程控制管理法的机构组建

(1) 组织机构。

成立由矿长直接领导的质安科 (或改组检查科) , 其职责为:①监督检查施工地点安全设施, 保证设施完好;时时监督各个工作地点的施工人员, 使其按安全作业规程施工, 负责监督施工地点的安全工作。②负责给各单位代验收工程量、质量。③负责收集矿井中各个施工地点的资料, 建立安全隐患报表制度。每天早上收集各个工作面的第一手安全隐患资料, 报矿领导审阅, 供领导决策, 监督;或建立计算机安全信息控制系统网络, 科室及时向矿汇报各个施工地点的安全和质量及安全预报, 让矿领导在办公室就能掌握矿区第一手现场安全隐患情况。

(2) 日常工作。

①保证各种安全设施完好, 隐患得到及时处理, 延期处理的挂隐患牌;不能处理的报值班室。②保证所有施工人员按安全作业规程施工, 杜绝违章作业, 实现安全生产。③负责给施工单位代验收工程量和质量, 写作业单。④及时向值班室汇报施工单位本班安全工作内容, 包括发现隐患和隐患处理情况, 对以往限时处理的问题负责监督落实。⑤井下各个工作地点有突发事件或条件变化时, 及时向值班室汇报, 让矿领导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现场情况。⑥提出安全预测建议。

3 结论

(1) 从煤矿安全现场施工班组监督这一角度出发, 提出了安全管理致因理论中的班长安全杠杆论和“点”式安全控制论, 并分别论述了各自的特征及意义。

(2) 提出了过程控制管理法防治煤矿安全事故, 详细阐述了过程管理法的意义、实施过程及机构的组建等, 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摘要:我国煤炭企业生产面临诸多的安全问题, 给煤矿现场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对煤矿安全管理事故致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利用过程控制管理法防治煤矿安全事故的思路, 详细阐述了过程控制管理法的意义、实施过程及机构的组建等, 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安全事故控制建设工程 第5篇

过去我们是通过事故、障碍、异常的统计分析,掌握事故发生的原因、规律,采取反事故措施,来防止事故的发生。这是种事后控制事故的有效方法,今后仍然要坚持采用。但应该看到它的不足之处是,只能局限在已经发生的设备故障及异常状态的范畴内,基本上涉及不到客观上大量存在的尚未引发的设备故障,设备异常运行等诸多不安全因素。但是实际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企业长期无事故安全运行,不等于不存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保证企业领导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决策的正确性、安全性评价就是一个好办法,是一种事前控制事故的好办法。

一个事前控制,一个事后控制,这两种控制事故的安全管理系统组合起来,就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事故控制安全管理系统。

贵在真实

安全性评价必须坚持按标准逐项评价,要完全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安全水平,不允许有水份,否则就会失去评价的真实性。安全性评价的主要标准是依据国家、部、局颁发的规程制度,技术标准,反事故技术措施以及本单位制订的规程制度。

安全性评价和ISO-9000质量认证一样,都是用标准来衡量实际水平,找出偏差,分析评价,指出纠正偏差的措施予以纠正。

不走过场

安全性评价是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安全管理水平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检查评价,所以强调要逐项检查评价,做出正确的结论,绝不允许走过场。给分、扣分都要有依据,要说明理由,不能有丝毫随意性,要对评价的单位负责,保证评价质量。重在整改。

探析钻探工程常见事故与安全对策 第6篇

关键词:孔内事故;原因分析;安全对策

一、钻探工程事故

钻探工程孔内事故常造成意外人身伤害,如工程勘察钻探遇到地下各种管线,特别是输电电缆,当时就可能使操作钻机者触电身亡。排除孔内故障时,常发生人员伤亡。这是因为处理事故非但没有钻探进尺,而且频繁操作,劳动强度大,出力不讨好,人员心中憋气,情绪不稳,易出现不安全行为。又因为孔内故障的情况看不到、摸不着,全凭经验判断来决定采取处理方法,得当与否不确定,使得操作人员常无所适从而误操作。还有处理事故的机具不尽科学,操作不好就要伤人。如反出钻具用的互替扳手、管钳等易弹回打着人,卷钢丝绳的锚头轮易缠着人,高吨位千斤顶易将液压油挤出射伤人等。

二、钻探工程孔内事故原因分析

(一)钻头直接与孔壁或岩心挤夹

孔壁和岩心不规则,操作不当,钻头与孔壁或岩心直径挤夹金刚石钻进或硬质合金钻进时,上一回次钻头内、外径磨损严重,孔径相应缩小,孔身呈上大下小;岩心相应增粗,呈上小下大。下一次使用新钻头时,往往外径大于孔径;内径小于岩心直径,如果下钻过猛或升降钻具时跑钻,就会发生钻头直接与孔壁或岩心挤夹,如果岩石均匀,挤夹程度就更加严重。另外,在钢粒钻进中,如果岩心破碎呈块状时,容易因离心力等作用,从钻头水口处就跑出,挤到钻头与孔壁之间而挤夹钻具。

(二)键槽造成钻头卡阻

孔身弯曲,孔壁形成键槽在斜孔或弯曲孔段的凸出的弧形面上,经常受到钻杆的磨刮。特别时减压钻进时,上部钻杆将承受拉力,受拉力的钻杆旋转时就不断想弯曲孔段的凸出面碰磨,或者由于升降钻具时,经常在凸出面拖拉。久之,沿孔壁形成一条纵向沟槽,形如机械轮上的键槽。

键槽机构往往产生在不太坚硬的岩层中,太硬的岩层不宜被磨刮成沟槽。太软的岩层钻进速度快,也不易形成牢固的“键槽”。已形成“键槽”的钻孔,在提钻时钻杆受拉,呈纵向伸直,就自然嵌进槽中,当粗径提到“键槽”下端,就受阻呈拉紧状态。如果“键槽”深而牢固,即造成卡钻。

(三)岩粉悬桥造成卡钻

孔身不规整,孔径大小变化悬殊,形成岩粉悬桥,当冲洗液携带岩粉上升时,一旦达到孔径变大的部分,由于钻孔大面积突然变大,流速立即降低,一部分冲洗液还会形成涡流,于是岩粉逐渐沉积,形成悬桥,造成钻具卡阻。

(四)套管偏斜造成卡钻

套管柱偏斜,管鞋突出用套管护壁时,套管没有下直、下正,或没有下到基岩硬盘,或下套管换径后孔身弯曲,使得套管鞋突出于孔底,钻具提升时就会受阻。特别时钻具带有取粉管时,取粉管顶部往往被套管鞋挂住。如果组昂于粗径连接得不同心,更会加重上述情况的发生。

(五)物体落入孔内造成卡钻

小物件落入孔内,由于操作不慎,粗心大意,将卡盘扳手、活动扳手等小工具、小物件掉落孔内,卡在组昂与异径接头连接处,使钻具受到卡阻。

三、钻探工程孔内事故安全对策

(一)保持孔内清洁

孔内岩粉、钻粉过多,超过0.3m时,必须专门捞取。钻进时,一般应等冲洗液返回孔口后(漏水孔除外),方可开车钻进。钻进中水泵工作不正常,应停钻检修。检修前应将钻具提到安全孔段,以防钻具挤夹和陷埋。

(二)保持孔壁稳定

在松软坍塌、掉块、裂隙发育、容易产生滑移和错动的岩层中钻进时,需千方百计地采用比重较大、粘度较高、失水量小、含沙量低的泥浆冲洗。经常保持泥浆的良好造壁性能,以维持孔壁的完整。

冲洗液流速不应过高,以防计息冲刷作用冲垮松软的孔壁。钻具的转数要适当降低,以减轻钻杆对孔壁的震击。在坍塌、掉块严重的情况下,可采用粘土球固壁、灌水泥、下套管、高分子聚合物护孔等方法,保持孔壁稳定。

(三)孔内事故处理

用丝锥打捞,是借助自身硬度大的丝扣,对孔内钻具的断头重新套扣,并与其接合而打捞上来。在一般情况下,用正丝钻杆和正丝锥打捞折断或脱落事故钻具。在处理卡钻、夹钻、埋钻、烧钻等引起的折断和脱落时,如果事故钻具提升阻力很大,不易提拔时,应采用反丝钻杆和反丝丝锥捞取。发生卡钻、埋钻、夹钻等事故时,都要先用升降机提拉。

事故钻具在孔内某孔段遇阻,超出这孔段就不能提升或下降,但钻具能够回转或上下活动。遇此情况,可开车回转钻具,向上或向下扫,把挤夹物扫碎或挤入孔壁,使事故钻具能够顺利提升或下降。用千斤顶起拔事故钻具。

使用专门的千斤顶向上顶,把孔内挤夹的钻具引拨上来。起重机的引拨力量,比升降机的提升能力要大得多。有时轻微烧钻或挤夹事故都可以通过引拨得到解除。起重机一般使用75--150吨液压起重机或100吨螺旋起重机。

四、钻探工程施工人员安全对策

全体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要穿劳保鞋、戴安全帽、工作手套,阳光强烈时,面向太阳施工的操作人员佩戴太阳镜,以避免由于阳光刺眼,没有看清机具或其它人员的工作状态而造成事故。安全帽按规定将帽带系紧,以防井架掉物被砸伤,劳保鞋系紧鞋带,以免作业中被鞋带绊倒。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孔内事故还是以预防为主,当处理事故时一定要考虑前因后果.要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既要大胆又要细心,既要稳准又要果断,使事故得到及时的解决,钻进得以正常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王京庆.钻探工程孔内事故的危害及预防[J].劳动保护,2006(1).

安全事故控制建设工程 第7篇

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 是指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地组织安全生产, 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现场, 使施工现场按现代化施工的要求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在安全达标的基础上开展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施工, 是现代化施工的一个重要标志。

1 安全生产标准化施工的意义

1.1 有利于增强施工项目班子的凝聚力和集体使命感

安全生产标准化施工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能增强凝聚力。通过标准化的管理, 如着装统一、挂牌上岗、岗前教育、班前教育等活动, 可以增加单个人员的企业认同感和集体意识。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贯穿始终, 并且能够坚持的话, 必然能够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文化、技术、思想素质, 增强团结协作的大生产意识, 让项目最终得以顺利完成, 并赢得良好的声誉。

1.2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体现项目管理水平的依据之一

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保证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工程成本, 获取更多的利润。采取安全生产标准化施工的措施, 并加以落实、贯彻执行, 使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施工人员精神饱满, 在加强安全生产的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质量, 提高了经济效益, 从而反映出我们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 并使之不断提高、完善。

1.3 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施工项目的质量与安全是工程建设的核心, 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生产必须安全, 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与“质量第一”并不矛盾, 安全是为质量服务的, 质量亦需要以安全做保证, 有了严密的组织, 严格的要求, 标准化的管理, 使得先进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充分发挥其作用, 科技成果才能很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具体要求及安全事故控制

2.1 标准化文明施工现场防护

标准化文明施工现场要求对加工棚、安全通道、临边、洞口、卸料平台等进行工具式、规范化防护, 并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安全网。防护栏杆和安全网是进行临边作业时主要的防护设施, 可有效防止和控制高处坠落事故。

2.2 临时用电

标准化文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需要遵循必须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的原则, 同时应遵守分级分路规则, 动、照分设原则, 压缩配电间距规则, 环境安全规则。合理准确地设置临时用电, 可以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2.3 施工现场防火

建筑工地火灾具有火蔓延途径多, 内部情况复杂, 疏散困难, 外脚手架和防护物易垮塌, 扑救难度大等特点。标准化文明施工现场要成立防火领导小组,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 对工地工人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和防火知识的学习, 做好生产、生活用火的管理。通过标准化文明施工, 既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又可以控制火灾蔓延, 减少火灾事故的损失, 保证人员安全。

2.4 施工起重提升设备管理和使用维护

建筑工地施工起重提升设备主要包括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和吊篮等。起重提升设备经常引发安全事故, 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对于起重提升设备应该着重加强对安全装置的检查, 例如对塔式起重机应检查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提升高度限位器、幅度限位器、行程限位器、回转限位器、夹轨钳、吊钩保险、风速仪、钢丝绳防脱槽装置等, 另外还要加强对提升设备的日常维护, 例如对吊篮, 应制定日常检查维护制度, 每次使用前对吊篮配重、保险绳、安全锁等进行检查。在使用过程中, 确保不超载、不超期服役。

2.5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应该接受其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与操作技术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 如电工作业、焊接作业、高处作业证书等。通过接受理论和实践的培训与考核, 可以使相关作业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 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2.6 施工现场生活区管理

施工现场需设置员工宿舍、食堂、餐厅、淋浴室、医务室、厕所等, 同时应该做好施工作业区与办公区及生活区的隔离。施工现场宿舍必须设置可开启式窗户, 严禁随意接线, 严禁在宿舍生火做饭, 严禁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另外, 施工现场生活区应设专人进行安全、卫生管理, 统一用电时间, 杜绝火灾事故。

2.7 关键部位、关键环节重点防护

对于脚手架及模版坍塌、高处坠落、火灾等事故多发项目要加大监管力度, 重点控制, 做好常态化监管, 常抓不懈。要加大对深基坑、高大模板支撑、脚手架、施工用电、“四口五临边”和工地临舍、施工围墙及工地防火等重点部位的检查力度, 特别是对施工塔机、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起重机械及高处作业吊篮要规范化管理。

2.8 加强扬尘治理, 遏制城市雾霾

城市扬尘是雾霾的三大来源之一, 据数据显示, 我区城市扬尘约占雾霾成分的23%, 因此, 加强工地扬尘治理及工地散流物体运输对整治雾霾十分重要, 扬尘治理也是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的新要求。加强工地扬尘治理, 应着重做好施工道路硬化、渣土及建筑垃圾覆盖、围挡封闭等工作, 严禁凌空抛撒和现场焚烧等作业。

3 结语

防水工程质量事故的成因与控制 第8篇

关键词:防水质量,事故,成因,控制措施

0 引言

近几年, 无论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 对防水工程的认识都有所提高, 防水质量成了单位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 从设计、材料认证、施工队伍的选择到施工细部做法、成品保护及质量回访都严格把关。据目前的调查结果表明, 防水效果不容乐观, 屋面、卫生间、地下室的渗漏现象仍时有发生, 为了有效防止渗漏, 本文就一些防水工程质量事故的成因与控制谈几点认识。

1 事故一

砖混结构地下室, 基础设计为钢筋砼条基或砖放脚刚性条形基础, 地质报告显示:地下水位在基础以下, 故设计采用防潮处理, 在地下室砖砌外墙与地下室地坪分别做防潮处理, 外墙防潮层外做500mm宽三七灰土回填, 其余原土回填, 地坪防潮层上做砼垫层及地下室地坪面层。交工后, 地下室大面积渗水, 造成地下室无法正常使用, 具体详见图1。

成因:目前在人们的意识中有这样一个误区:只要地质报告中地下水位在地下室基础以下, 就可不做防水处理, 仅进行防潮处理, 实际上, 地表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此处基槽 (坑) 开挖之后, 地脉已被挖断, 附近区域的地表水、地下潜水均流向此处, 特别是雨季地表水较充沛的时候, 水位升高, 沿地下室、地坪四周阴角及地坪有裂缝的地方大量渗水。另外一个原因, 三七灰土质量不过关, 三七灰土的质量粗制滥造, 70%以上三七灰土的质量有问题, 给地表水及室外管网的渗水造成了一个有利的渗水通道。

控制措施:这种形式的漏水, 一旦发生, 很难根治。有的在室外散水处打几个沉井, 里面放上自动潜水泵, 一旦超过设定水位就开始向外抽水, 使水位始终保持在地下室地坪以下1~2m, 保证了地下室的正常使用;还有的干脆在地坪及地下室内墙重新加做防水层, 内墙防水层超过散水, 但毕竟是内防, 虽说勉强避免了漏水, 但容易引起防水层空鼓, 粉刷层开裂, 不持久。最有效的根治办法:在设计阶段根据地下水位高低, 采用不同等级的防水设计, 把防水层设计成封闭的, 即地下室地坪及外墙的防水层是连成整体的, 是连续的, 再加之质量较高的三七灰土回填施工, 这样就完全保证了防水效果, 使地下室得以正常使用。

2 事故二

地下室基础采用钢筋砼条形基础, 条基上砌基础墙, 砌到地坪底标高后进行基础回填, 在基础墙上面及回填土上做水泥砂浆找平层, 然后在找平层上做防水层, 四周预留防水层搭接槎, 待地下室结顶, 地下室外墙做水泥砂浆找平层后与底板预留接头连接进行立壁防水层施工, 交工一年后顺地下室房间外墙各个构造柱处漏水。

成因:本工程构造柱均生根于条形基础, 底板防水层在构造柱处断开了, 做立壁防水层时仅从底板防水层标高向下150mm向上施工的构造柱防水层。雨季一到, 水位升高, 水便顺防水层以下基础墙与构造柱交接处直接渗漏, 造成地下室无法使用。

控制措施:事故一出, 只能采用补救措施, 沿构造柱阳角即地下室内外墙交界处的阴角部位将粉刷层剔掉, 高度大约离地下室地坪2m左右, 而后采用缓凝型堵漏灵粉刷1mm厚, 上面刷聚氨酯防水涂料1mm厚, 并采用1:1.5水泥砂浆做表面保护层。预防措施:在做底板防水层的同时, 从基础墙下面向钢筋砼条基延伸150mm向上施工立壁防水层到底板防水层标高, 最后施工上部立壁防水层时要和下部立壁防水层搭接不少于150mm, 具体详见图2。

3 事故三

常见的屋面做法:钢筋砼屋面板;水泥砂浆找平层;两道沥青玛蹄脂隔汽层;水泥珍珠岩保温层;水泥砂浆找平层;SBS卷材防水层;上人屋面墙地砖。排气道采用20~30mm宽, 里面嵌填大粒径 (炉渣、碎石) 松散材料, 上口做干硬性水泥砂浆, 出气孔采用Φ10PVC管36m2一个, 按照此种常规做法, 交工后屋面起鼓、屋面板渗水现象时有发生。

成因:屋面保温层和屋面防水层施工中间停留时间长, 屋面保温层的水泥珍珠岩施工未严格按照规范标准, 含水率过大, 加之中间停留时赶雨季, 基本上保温层含水率是饱和的, 而气孔、排气道排气效果并不明显, 造成防水层起鼓, 保温层的水份排不出去顺屋面板薄弱部位向下渗水。

控制措施:排气道加宽, 一般取50mm, 排气道及出气孔内水泥珍珠岩全部掏空, 真正做到纵横贯通、排气通畅、排气道上面采用200mm宽镀锌铁皮覆盖, 两边用沥青玛蹄脂粘牢, 铁皮上采用250mm宽350号石油沥青油毡单边粘结, 如此处理后, 保温层的水份便可顺利排出, 保证防水效果, 避免了防水层起鼓, 具体见图3。

4 结语

以上是目前典型的屋面、地下室渗漏事故。除此之外渗漏现象还有很多, 有屋面水落口漏水的, 有顺女儿墙部位漏水的, 有屋面大面积起鼓后漏水的, 有顺变形缝部位漏水的, 但究起原因, 主要的因素有下面几种:

(1) 设计不规范:目前, 有的设计人员对材料不了解, 因此, 设计图纸往往不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规范规定的防水设防等级进行设计, 使一些需要淘汰、质量劣质的材料仍然出现在设计蓝图上, 前些年508PVC柔性防水卷材曾经风靡一时, 大概就与此原因密不可分。

(2) 材料选购质量差异大:防水材料明确之后, 最重要也是最敏感的属生产厂家的确定, 目前SBS防水卷材生产厂家遍布全国, 除了国家认定的17家进口生产线, 30家国产生产线外, 其余大大小小的生产厂家不计其数, 卷材质量参差不齐, 价格悬殊也是大的惊人, 4mm厚聚酯胎1型SBS防水卷材价格高的每平方米有30多元, 低的每平方米可达5元, 企业经营是以营利为目的, 价钱如此尚有利可图, 其材料质量很难保证。材料是决定防水质量好坏的前提, 没有好的材料, 就不可能保证有好的防水层质量, 因此一定要严把材料质量关, 不要为了一已之私, 而视质量如儿戏。

(3) 施工过程把关不严:材料再好, 施工不好也是枉然。目前施工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细部处理问题, 漏水部位大多在细部, 如落水口、管根等, 因此施工方案要严格按规范要求制定, 施工中要一步一验, 层层把关。比如说冷底油喷完后应要求先进行附加层施工, 附加层验收合格方可大面积施工。大多数工程忽略了附加层, 使防水工程少了一道防线。再比如说:出屋面管道上口的抱箍及密封, 压毡槽内的卷材钢钉固定及密封, SBS卷材封口前的出油情况等, 是否都经过一一检查。防水层施工前, 保温层的含水率问题, 排气道、出气孔的留设问题, 是否都经过周密考虑。预防为主, 精心施工, 这才是施工的原则, 目前的情况大多是亡羊补牢, 悔之晚矣。

(4) 成品保护不到位:土建搞土建的、防水搞防水的, 水电安装的想打洞时就随便打洞。当前, 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防水层损坏现象较多, 工程是大家的, 每道工序的施工都要对上道工序的成品做好保护, 防水层施工完好要及时做蓄水试验, 蓄水合格后做交接验收, 保证达到不渗不漏。

综上所述, 要加强责任心, 严格按照《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质量验收规范及防水施工方案施工, 以选材为基础, 设计为前提, 施工为关键, 加强管理和维护来保证。只有严把质量关, 精心设计, 精心施工, 才能保证防水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建设部.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议混凝土工程事故防范与质量控制 第9篇

但是, 混凝土在工程的实际运用中, 常有出现混凝土凝结异常, 强度不足以及出现裂缝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因而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重点就混凝土工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和阐述, 或许可以作为一般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借鉴。

1 外加剂使用不当是最常见的一类事故

此类事故表现在:混凝土浇筑后, 局部或大部长时间不凝结硬化…;已浇筑完的混凝土结构物表面起鼓包。

2 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而造成质量事故

这类事故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混凝土强度本身就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二是现场抽样的混凝土试块未达到设计要求。后者占比重较大。

杜绝这类事故, 一是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 水泥最好采用大厂或正规厂家的水泥, 因其质量控制、管理水平高, 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远高于小厂。二是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保证计量准确, 尤其是水混用量一定要足, 不能扣水泥用量。影响混凝土强度因素是多方面的, 有些在实验室能达到的指标, 在现场施工中却难达到。因而, 在水泥用量上, 须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 如使用袋装水泥, 应核验袋装水泥的重量, 以防水泥份量不足。三是混凝土搅拌要建立岗位责任制, 要合理拌制, 保证混凝土搅拌时间。四是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五是认真制作试块, 加强对试块的管理, 按标准要求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标准养护, 用于结构验收的试块要和构件同条件养护。

现行国家规范, 确定混凝土强度是否合格是立方试块抗压强度的代表值, 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 边长为15cm的立方体试件, 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天龄时, 用标准试验方法, 测得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按检验批进行验收, 最小强度值的要求视混凝土强度的评定方法。规范在这里一共强调了“标准方法制作、标准方法养护、标准尺寸的试件和标准的试验方法”, 其中有任何一项不规范所测得的混凝土强度值都是不准确的, 都不能完全代表混凝土的强度。

在现实的施工中, 不少项目混凝土的制作, 养护不符合标准的规定, 给混凝土强度的评定带来一定难度。

从取样方法上讲, 规范规定混凝土试样从同一盘或同一车内抽取。在卸料过程中宜在卸料量的1/4-3/4范围之间抽取。

从养护上讲, 作为混凝土强度的验收, 必须实行标准养护。

有的工地试模严重变形、搓角, 有的螺栓残缺不全, 有的侧板变形裂缝。据有关资料统计, 由于试件不准确, 可使混凝土试块实测强度降低20%以上。

从实验方法上来分析, 试块在压力机上摆放是否正确, 加载是否等速均匀, 都将影响到混凝土试块的强度值。

总之, 从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到试压, 都需按标准进行。

3 因混凝土出现裂缝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混凝土裂缝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由荷载 (包括施工和使用阶段的静荷载、动荷载) 引起的裂缝, 一类是由变形 (包括温度、湿度变形、不均匀沉降等) 引起的裂缝。另一类是由施工操作 (如制作、脱模、养护、堆放、运输、吊装等) 引起的裂缝。这里仅就混凝土工程变形引起的裂缝进行一些探讨。

3.1 引起变形裂缝的主要原因

温度变化。混凝土由于温度变化发生体积变形, 膨胀或收缩, 这是材料固有的物理特性。当这种体积变化受到约束时就会产生内应力, 这种应力如果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就会引起开裂。例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 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 内部温度不断上升, 使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差很大, 如果其内部与表面温差超过25℃时, 就会产生裂缝;有的体积较大或者较长的混凝土结构, 在施工后几天或几十天中出现大量裂缝;有的结构在屋面四角出现斜裂缝。这些都是因为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收缩裂缝。混凝土的收缩分为自身收缩, 即水泥水化作用引起的体积收缩与外界湿度无关;塑性收缩, 即在初凝结过程中发生化学的收缩;炭化收缩, 即二氧化碳与水泥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收缩、干缩, 湿度收缩, 即混凝土中多余水分蒸发, 随着温度降低体积减少而发生的收缩, 其收缩量占整个收缩量的绝大部分。

不均匀沉降。如果结构物的基础不牢固, 发生了不均匀沉降, 导致结构变形, 也会在其内部引起拉应力而造成混凝土结构开裂。这种情况在日常工作中也会时有发生。

化学反应也会引起混凝土开裂。例如碱骨料反应将引起混凝土体积膨胀而产生裂缝。氯离子的浸蚀引起钢筋锈蚀也会造成混凝土开裂。

3.2 施工上的防治措施

必须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 特别是砂石的含量, 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收缩变形影响很大。

对大体积混凝土, 尽可能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的用量, 可以用优质粉煤灰、磨细矿渣、浮石粉等材料, 取代一部分水泥, 这既可降低成本, 又能够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收缩, 对防止裂缝是很有利的。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 其体积收缩也就越大, 特别是在混凝土成型的头一、二天里, 水灰比过大的混凝土, 将出现大量的不规则裂缝。最好的混凝土初凝前, 用砂板再进行一次搓压, 防止混凝土早期的收缩裂缝。

加强养护, 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不断补充蒸发的水分。这样既可以防止混凝土的干缩裂缝, 又可以加速混凝土的水化, 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安全事故控制建设工程 第10篇

1 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巨大,但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因而当前建设系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1)建设工程的特点导致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劳动强度高,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配套,采用的工艺技术是否合理以及照明、通风情况等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木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往往只重视视进度而忽生产视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大部分承包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按理人员,现场职工和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安全培训。

3)工程承包企业的成本因素导致减少安全防护措施。低价投标。各个工程承包企业为了拿到项目,竞相压低报价,有的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投标。分包转包。实行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工程,由于总承包商和中间承包商层层分包,层层收取管理费,大大压缩了一线施工队伍的利润空间。业主拖欠工程款项。无论政府或私人业主拖欠承包商款项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以上三种情况的出现,导致承包商不得不拼命压缩成本,也必然会减少安全生产措施的投入。

4)合理的建设工期得不到保障。不少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业绩往往会要求项目提前竣工,很多私人业主为了投资项目尽早竣工,也经常无理要求承包商压缩工期,迫使承包商日夜赶工。合理的工期得不到保障,建筑工人超负荷工作、疲劳作业,必然导致安全隐患增加。

5)建筑工人素质不高。建筑工人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一方面缺乏安全常识,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地保护自己:另一方面维权意识很差,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也导致了承包企业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

2 安全教育措施

针对这种现状,应彻底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政府应勇于挑起对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的责任。农民工应有一个准入制度的约束,从农民工转化为建筑工人也应有一个过程。输出劳务的当地政府作为受益者理应负起这个责任,对输出劳务进行初级培训教育。建设主管部门应负起监管和指导的责任,要达到2个目的:即了解建筑业的安全风险;掌握防范安全风险的基本技能,达到初级滤网和规范的作用。大力培育专业劳务公司,把零散的农民工纳入有序的劳务公司,对劳务公司进行资质评定、资格评审。通过劳务公司使得劳务工达到第2级的安全教育,使劳务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建筑施工企业在招募劳务工或选择劳务公司后,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强化工程特点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具体作业安全要求。改进安全教育的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平面宣传手段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起到主动自我防护的目的,并认识到伤害别人的严重后果。

3 安全技术措施

包括技术和组织措施。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措施的制定工作,同时又要确保其实施。只有思想重视、措施得当,才能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安全施工。如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脚手架工程、临时施工用电、基坑支护、模板工程、起重吊装作业、塔吊、物料提升机及其它垂直运输设备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在工程工序施工前要进行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术交底工作,交底要全面和有针对性。

及时发现并排除施工过程中影响民工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研究劳动保护和事故预防的新方法,努力提高安全施工的水平。消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1)脚手架工程。脚手架是建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控制筑施工的主要设备,做好脚手架工程的安全防护工作,可以减少高坠落事故的发生。2)基坑支护及模板工程。要求在壁板施工前进行模板支撑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并经上一级技术部门批准。模板工程安装完成后,必须由技术负责人按照计要求检查验收合格,才能浇筑混凝土。模板支撑的拆除,必须确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模板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2m。大模板存放必须有稳固措施。3)因此必须严抓“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使用,做好“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等)防护工作。4)临时施工用电要注意安全问题。提高现场住宿棚的高度,减少使用安全电压供电。5)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字架)外用电梯、塔吊等垂直运输设备。物料提升机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与建筑物连接不符合要求;使用中架体晃动大导致失稳;提升机装没有经过验收,给使用带来安全隐患;未使用“一视频、两联动”;外用电梯梯笼上下运行中常常载人,造成安全隐患等。因此,必须在每班使用前检查制动、各限位装置、梯笼门和围护门等处的电器连锁装置是否灵敏可靠;司机经过专门培训,不准超载使用;不装配重时不准载人;高塔的附墙装置必须按说明书要求,不能随意变动或中途拆除。

4 建立施工安全管理系统

建筑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各种因素相互交错,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其目的是减少事故,促进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技术上的,有管理上的;有直接原因,有间接原因;有人的不安全状态,有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而且,这些原因又在不断变化。因此,施工安全管理是个整体的动态的概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构成安全管理的三大要素是人、机、环境,因此将安全管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这三者之间既有相关性,又各自独立,只有这三个子系统互相协调才能达到整体功能的最优。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三级层次管理体系,也是企业管理体系中最细化的部分,它与一二级层次管理体系一样,由几个子体系组成,具体如下:1)生产经营管理子体系。由项目经理组织,主要负责按安全技术措施和有关规定组织生产;经济合同中安全指标的确立;安全设施和劳保用品的进场与检测,涉及到工程部、材料部和安全部。2)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子体系。由书记组织,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和思想工作,消除职工的心理负担等。3)安全技术管理子体系。由工程师组织,主要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施工;分部分项工程的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4)专业检查管理子体系。由安全部组织,主要负责对工地施工安全进行检查,并依据有关法规处理安全事故;收集整理安全事故资料。5)群众监督管理子体系。由工会组织,主要负责和监督参加工程职工的职业病预防情况等。

摘要:本文分析了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提出了安全教育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建立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等措施。

钢结构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 第11篇

关键词:钢结构 安全管理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75-01

1 钢结构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钢结构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难度和施工危险性相对增多,这无疑对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提出了新挑战。针对这些情况,查找钢结构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减少安全事故至关重要。

(一)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力度薄弱,安全管理认识不全面

建筑业目前存在着重质量、轻安全、低价中标的现象,这导致了投入安全管理的资金不足,甚至完全没有储备安全管理费用。施工企业中标后,将工程分包给各个专业施工队伍,而有一些建筑单位缺乏安全意识,恶意压低价格,忽略安全生产的经费。中标后,由于无法购置安全管理所必备的工具和设备等,施工现场出现混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2)监理企业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一些监理单位没有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忽视安全监理职责,只重视质量,不重视安全,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不熟悉技术规范,不清楚国家标准,致使安全监理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管责任得不到落实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安全监管责任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源于監理人员责、权、利不对等。通常,绝大多数监理人员的待遇不高。各种偏低的待遇,不但影响监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而且由于职权受限,当其在工程中发现安全隐患时,不能直接采取措施,使得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

(3)施工企业方面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培训流于形式,管理脱节

①施工单位虽然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安全管理并没有确切落实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文明施工不尽心,敷衍了事使得管理薄弱化。项目安全员不能及时制止操作人员违章、消除事故隐患。这样就造成了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隐患多的现象。

②作业人员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钢结构施工一线作业人员90%以上是农民工,这些农民一味听从企业领导安排,自我保护意识不高,有时为了追求速度,违章作业。其有两个:一是施工企业未对上岗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尤其是新人大多没有受到过安全教育,没有做好班前活动,就开始上岗作业;二是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既没有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没有提高安全技术手段。

③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施工企业忽略重大危险源的影响,没有对多发性事故进行专项检查治理,致使钢结构施工事故屡屡发生。

④安全管理资料和现场管理脱节。一些现场未建立安全管理资料,或建立的安全管理资料不全面,没有针对性。,特别是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项目,施工企业在没有制定专项施工方案而是凭借施工经验组织吊装,违章指挥,极易造成事故发生。

2 钢结构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1)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通过加强建筑市场监管,督促建设单位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建设程序办事,不得将工程肢解发包、签订阴阳合同,不得强行压缩合同工期,保障钢结构施工安全生产措施费用的落实。监理单位加强自身素质,强化安全监管意识。

(2)强化安全组织措施

对新工人、临时工人在技术安全部门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之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并要指定专人负责指导,之后才可以进行安装操作。未受过安全技术教育的人员不得进入安装现场。安全施工要从教育入手,安全教育要经常进行,还要有针对性。建立设备及工序的安全操作规程,并配备专职安全监督员,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定期组织公司相关部门进行安全大检查。

(3)强化安全技术措施

①钢结构制作、组装措施

必须按国家规定对各类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学习。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应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注意观察和检查周围的环境。操作者必须遵守各岗位的操作规程,以免损及自身和伤害他人,对危险源应做出相应的标志、信号、警戒等,以免现场人员遭受损害。索具、吊具要经常检查,不得超过额定荷载。钢结构制作中,半成品的制造和安装应进行强度验算,不得凭经验自行估算。

②高处坠落防护措施

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操作人员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带一般应高挂低用。操纵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安装构件时,使用撬杠校正构件的位置要安全,必须防止因撬杠滑脱而引起的高处坠落。

③高空物体打击防护措施

高处作业人员携带的工具应放在专用工具袋中,在高空传递物品时,应系好安全绳,不得随意抛掷工具。吊装时首先要检查构件上是否放有零星物件,零星细小物品用专用袋子进行传递。吊装过程中应保持构件平稳,在构件固定前,不能解开绳索。吊装高空对接构件时需绑好溜绳,控制其方向。

④起重机吊装安全措施

起重机的行驶道路,必须坚实可靠;起重机不得停留在斜坡作业,也不允许起重机两侧履带一高一低;并严禁超载吊装和斜吊。

⑤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钢结构施工现场施工用电应执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保护的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措施。其电箱设门、设锁,编号并注明责任人,要有专门人员负责安装、维护、管理、严禁非电工人员随意拆改。机械设备必须执行工作接地和重复接地的保护措施。电箱内所配置的隔离开关、漏电保护装置、熔丝荷载必须与设备额定电流相等。

⑥现场防火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施工现场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施工单位应确定一名防火责任人,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

使用电气设备和化学危险物品,必须符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禁止违章作业。施工中使用化学易燃物品时,应限额领料,禁止交叉作业;禁止在作业场所分装、调料;禁止在工程内使用石油气钢瓶、乙炔发生器作业。

参考文献

[1]施刚,班慧勇,石永久.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研究进展综述[J].工程力学,2013(1):1-13.

[2]王洪欣,查晓雄,余敏.机场航站楼屋顶钢结构防火性能化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8(13):26-30.

安全事故控制建设工程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隐患,防治

1 安全隐患处理规定

1.1 项目经理部区别“通病”、“顽症”、首次出现、不可抗力等类型, 修订和完善安全整改措施。

1.2 项目经理部应对检查出的隐患立即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受检单位应对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 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应经检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1.3 安全检查人员对检查出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向责任人当场指出, 限期纠正。

1.4 安全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应进行跟踪检查, 保存验证记录。

2 项目经理部进行安全事故处理规定

2.1 安全事故处理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 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

2.2 安全事故应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2.2.1 报告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发生后, 受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用最快的传递手段, 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情况, 上报至企业安全主管部门。企业安全主管部门视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按规定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2.2.2 事故处理:

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做好标识, 保护好现场。

2.2.3 事故调查:

项目经理应指定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人员, 会同企业工会代表组成调查组, 开展调查。

2.2.4 调查报告:

调查组应把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性质。损失责任、处理意见。纠正和预防措施撰写成调查报告, 并经调查组全体人员签字确认后报企业安全主管部门。

3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1 总体布置

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组长汇报, 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小组开始运作, 并采取应急措施, 防止事态扩大。若事故的发生对整个公司有重大影响, 事故发生单位要及时将事态发展情况及现场抢救情况报告公司应急小组, 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发生易燃易爆、有害、有毒、腐蚀性、放射性、油品及化学危险品事故时, 必须向专业救援组织求助, 防止更大的危害发生, 现场操作过程可执行《化学危险品控制程序》。事故、事件发生时, 若有人员伤亡的, 要首先抢救人员;事态无法控制或将进一步恶化的, 要及时进行人员疏散。事故后果将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 要迅速向当地有关部门求助, 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事态蔓延或扩大, 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向当地部门求助时, 必须说明事故地点、事故大小、联系电话号码等详细情况, 并派人到路口接警。遭受自然灾害时, 受到影响的部门应紧急通知有关部门对人员及财产采取保护措施, 尽可能减少损失。现场负责人应保护好现场, 为调查提供条件。

3.2 具体应急措施

地震:a.接上级或政府地震通知;b.以最短时间做好重大财产转移;c.以最短时间做好人员转移、疏散;d.地震过后, 组织自救, 包括人员、财产等。e.尽快恢复生产。

人员伤亡:a.若发生触电, 应立即切断电源;b.现场组织自救;c.立即打120急救电话, 向救护单位简单扼要的介绍人员受伤原因、情况, 告知地址、通讯方式, 并到路口接车;d.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e.保护好事故现场, 必要时通知公安、安全监察部门到现场调查取证;f.通知伤亡人员家属, 并做好家属接待工作;g.妥善解决受伤人员的护理、赔偿工作;h.调查分析, 编写调查报告。i.与保险公司交涉, 做好理赔工作。j.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怀疑感染“传染性疾病”:a.发现人员疑似“传染性疾病”时, 立即进行就地隔离;b.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汇报, 由相关部门派专车救护;c.组织全员检查、隔离, 做好人员思想工作;d.做好施工现场的隔离、消毒;e.确诊后, 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相关法定工作。f.调查分析, 编写调查报告。

火灾、爆炸:a.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火灾、爆炸的灭火工作;b.现场进行人员、财产的自救;c.立即拨打119、110、120进行消防灭火、人员抢救、财产抢救及现场治安秩序维持;d.向上级应急小组汇报, 取得支持;e.制定补救措施, 组织灾后补救工作, 尽快恢复生产;f.调查分析, 编写调查报告。g.与保险公司交涉, 做好理赔工作。h.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参考文献

上一篇:建筑结构构造下一篇:获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