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2024-09-09

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精选12篇)

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第1篇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力资源已成为各国战略性竞争的重要资源, 其数量和质量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作为人力资源发展的推动力, 高等教育的作用和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既有经济职能又有社会职能, 其中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就是其发挥经济职能的体现。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 具有一定的外部性, 其外部性主要表现为培养大量高质量人才、改善国民素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高等教育的外部性价值通常是采用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进行度量。

国内外学者对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舒尔茨 (1961) 是最早提出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测算方法的学者, 研究表明美国1929~1957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3%[1]。美国学者丹尼森 (1962) 利用因素分析法对美国1927~1957年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对教育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计算, 结果显示在1929~1957年间的美国经济增长中, 有23%来自于美国教育的发展[2]。我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型对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展开了定量分析。 蔡增正 (1999) 使用世界上19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 考察了教育投资在1965~1990年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结果显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4]。 王文博 (1999) 利用菲德模型 (Feder Model) 对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测算, 研究发现教育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为6.84%, 对其他部门的溢出效应为1.3371%[5]。胡永远、刘智勇 (2004)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28个省区1996~1999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测算, 估计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平均值分别为1.47%、1.71%和0.68%[6]。李玲 (2000) 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滞后影响, 并仔细讨论了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结果显示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7076%[8]。袁国敏 (2003) 利用菲德模型对我国1990~2000年的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其溢出作用进行了测算, 研究发现教育投入对GDP的总经济效应为8.151%, 对非教育部门的溢出效应为2.231%[12]。钱争鸣、邓明、于艳萍 (2008) 基于空间面板数据与菲德模型对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显示, 教育投资的总效应为4.293%, 对其他部门的溢出效应为0.589%[10]。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论发现, 由于采用的理论、方法模型和研究视角的不一致, 以及数据时段的差异性, 学者们关于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 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规模不同, 进而造成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不同, 以及高等教育的溢出效益不同, 但是当前没有研究考虑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影响。因此, 本文将采用菲德模型从我国东、中、西三大不同地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和溢出效益进行实证分析。

2 研究方法

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的计量模型主要包括舒尔茨的余数分析法、丹尼森的因素分析法以及蔡增正的菲德测算模型,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菲德模型。本文同样采用菲德模型对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进行测算。

菲德模型将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纳入一个两部门模型中, 可以估计出口对非出口部门的外溢作用以及出口与非出口部门之间要素生产力之间的差别。蔡增正和王文博对菲德模型进行拓展, 把国内部门划分为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两大类, 类同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采用菲德模型对其进行了测算。两部门的生产方程分别为:

E=f (Le, Κe) (1) Ν=g (Ln, Κn, E) (2)

EN分别代表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的产品量, LK分别是劳动力与资本要素, 下标表示部门。方程 (2) 假设, 教育部门的产量水平E影响经济中其他部门的产量N. 劳动力 (L) 和资本总量 (K) 可以表达为:

L=Le+Ln (3) Κ=Κe+Κn (4)

社会总产品 (Y) 等于两部门之和。

Y=E+Ν (5)

要素生产力衡量了生产要素边际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在此, 菲德模型将不同部门劳动和资本边际生产力的互相关系表达为如下形式:

flgl=fkgk=1+δ (6)

fl, fk, gl, gk是方程 (1) 和 (2) 中劳动力和资本的边际产出, δ是两个部门间相对边际生产力的差异, 代表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劳动力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的差异。其数值可以大于、等于和小于零, 分别表示教育部门的相对边际生产力大高于、等于和低于非教育部门。

根据方程 (3) 、 (4) 、 (5) 和 (6) , 可以推导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dYY=α (ΙY) +β (dLL) +γ (dEE) (EY) (7)

式中, α是非教育部门资本的边际产品;β是非教育部门劳动力的弹性系数;γ代表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 即教育投资对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的贡献率之和;dYY, dLLdEE分别是总产品、劳动力和教育产品的增长率;EY是教育产品占总产品的比例, 即教育部门在经济中的“规模”;ΙY是指国内投资占GDP的比例将国内投资视同于资本存量的增量 (dk) , 由于其在全国的统计资料中并不存在, 故用国内固定资产投资 (I) 代替dk.

回归方程中的参数γ代表教育外溢效应与部门间要素生产力差异这两种作用之和。为了分别估计教育的外溢效应和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 (δ) , 仍然循着菲德模型的设计, 假设对非教育部门产品的弹性是不变的。

Ν=g (Ln, Κn, E) =Eφθ (Ln, Κn) (8)

方程 (8) 中参数θ代表教育投资对非教育部门产品总量的贡献率, 即外溢效应。进而可以求出

ΝE=θ (ΝE) (9)

利用方程 (8) 和 (9) , 方程 (7) 可以变形为:

dYY=α (ΙY) +β (dLL) +[δ1+δ+θ (ΝE) ] (dEE) (EΝ) (10)

对方程 (10) 进行再次调整, 则有

dYY=α (ΙY) +β (dLL) +[δ1+δ-θ] (dEE) (EY) +θ (dEE) (11)

考虑到本文采用的是1999~2009年我国各省区的面板数据, 且研究对象为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 故对方程 (7) 和方程 (11) 进行调整, 得到如下面板数据模型:

dYitYit=α (ΙitYit) +β (dLitLit) +γ (dEitEit) (EitYit) (12) dYitYit=α (ΙitYit) +β (dLitLit) +[δ1+δ-θ] (dEitEit) (EitYit) +θ (dEitEit) (13)

其中, E为高等教育投资额。不难看出, 以上两个模型是固定效应模型, 至于是否含有常数项, 则取决于其显著性。由于本文的样本为总体中的所有单位, 以及样本量较小, 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是合适的。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1 数据来源

选取1999~2009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共30个省份、自治区以及直辖市作为研究对象, 共330个样本数据。各变量的定义及数据来源如下:

高等教育部门产品用各地区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代表, 包括人员性经费支出、公用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等, 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 L为各省区就业人数, I为固定资产投资。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等。

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了刻画三大地区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 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结果见图1 (GDP按当年价格计算) 。

从三大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势图可以看出, 三大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样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1999~2000年间, 各地区经济增长呈现上升趋势;2000~1999年间, 出现短暂下降;1999~2004年间, 各地区经济增长不断上升;2004~2006年间, 各地区经济增长出现轻微下降;2006~2008年间, 各地区经济增长上升势头强劲;2008~2009年间,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各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受到遏制, 经济增长比重大幅下降。此外, 还可以看到:2004年之前, 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西部其次, 中部最低;2004年之后,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高于东西部地区, 且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均高于东部地区。

为了了解1999~2009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 对整理好的高等教育支出进行趋势分析, X1表示东部地区, X2表示中部地区, X3表示西部地区, 结果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 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1999~2002年间, 东中西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呈现上升趋势, 但西部地区2000年高等教育支出有短暂的下降;2002~2005年间, 各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呈现基本不变的趋势;2005~2006年, 高等教育支出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东西部降幅约为0.5%, 中部较小为0.3%左右;2006~2009年间, 各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其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支出上升明显快于东中部。此外可以看到,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支出明显高于东、中部地区, 东、中部地区则不分上下, 且三大地区高等教育支出比重均较小。

3.3 测算结果与分析

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事实, 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分别进行测算。借鉴统计年鉴以及相关理论, 本文将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共10个省区归为东部地区;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共11个省区为西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共9个省区为西部地区。

(1) 高等教育投资的总效应

利用EVIEWS6.0对面板数据模型 (12) 按照地区进行回归估计, 结果见表1。

通过各个估计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可以看出, 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很好。 从非教育部门劳动力边际产品α和资本的弹性系数β来看, 对于东中西三地区均有α<β, 这说明了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处于主导地位, 与当前的主流思想相一致。由系数γ的估计值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总量 (包括教育部门和非教育部门) 的总效应为5.9394, 即高等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每提高1%, GDP将上升5.9394%; ②中部地区高等教育投资的总效应为20.3465, 即高等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每提高1%, GDP将上升20.3465%; ③中部地区高等教育投资的总效应为2.8515, 即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每提高1%, GDP将上升2.8515%;④从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来看, 中部地区最高, 东部其次, 西部最低, 而且地区之煎差异显著, 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2004年之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东西部地区。同时这也说明本文分别对东、中、西三大地区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 高等教育投资的外溢效应

利用EVIEWS6.0对固定效应模型 (13) 按照地区进行参数估计, 结果见表2。

注: “*”、“**”、“***”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下是显著的; 是否含有常数项取决于回归的显著性

水平;α-1表示资本增加量的滞后一期系数, 引入其目的是为了消除模型的自相关。下同。

由模型参数的显著性检验来看, 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很好。从高等教育投资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外溢效应θ值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外溢效应为1.3476, 即高等教育支出占GDP比例每增加1%, 非高等教育部门的产出就提升1.3476%;②中部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外溢效应为3.4713, 即高等教育支出占GDP比例每增加1%, 非高等教育部门的产出就提升3.4713%;③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外溢效应为6.6519, 即高等教育支出占GDP比例每增加1%, 非高等教育部门的产出就提升6.6519%;④从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溢出效应可以看到, 西部地区最高, 中部其次, 东部最低, 这些充分表明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溢出效应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

同时, 由δ1+δ-θθ的参数估计值可以得到三大地区高等教育部门和非高等教育部门的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 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 三大地区两部门的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δ均小于0, 说明无论是东部沿海城市还是西部边疆地区高等教育部门的相对边际生产力均低于非高等教育部门。这表明东中西三大地区均存在教育部门的要素生产力低于非教育部门的现象, 即资源在教育部门的利用程度低于非教育部门, 因此需要加强劳动力和资本在教育部门的合理配置。此外, 还可以发现, 西部地区的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最大, 中部其次, 东部最小, 这些充分说明高等教育部门与非高等教育部门的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面板数据, 结合菲德模型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 并对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结果, 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①从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来看, 中部地区最高, 东部其次, 西部最低, 分别为20.3465、5.9394和2.8515, 而且地区之间差异显著;从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溢出效应可以看到, 西部地区最高, 中部其次, 东部最低, 分别为6.6519、3.4713和1.3476, 这些充分表明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溢出效应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 地区越不发达, 高等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

②三大地区两部门的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δ均小于0, 这说明无论是东部沿海城市还是西部边疆地区高等教育部门的相对边际生产力均低于非高等教育部门。此外, 还可以发现, 西部地区的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最大, 中部其次, 东部最小, 这些充分说明高等教育部门与非高等教育部门的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 地区越不发达, 两部门的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越大。

通过实证分析可知, 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 地区之间差异显著, 且高等教育支出的外溢效应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因此, 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拓宽高等教育投资渠道。实证分析发现,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的比重较小, 但是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是显著的。因此, 需要将市场机制合理地引进高等教育资金筹集和分配领域, 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和私人教育投资, 拓宽高等教育筹资渠道。 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拓宽教育投入渠道的同时, 要注重教育公平问题, 因地制宜。对其它渠道引入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必须由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合理的引导, 避免造成教育投资的浪费。

二是改革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机制。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必须结合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 以教育系统内部各级教育在资源配置比例结构的平衡和省区间结构的均衡为出发点, 兼顾公平和效率, 寻求合理、科学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

三是对西部地区保持适度政策倾斜。实证结果显示, 高等教育支出对非高等教育部门的外溢效应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为此, 政府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投资, 引导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促使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Schultz T 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 (51) :13~17.

[2]Denison E F.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the United State&the alternatives before us[Z].New York: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3]Feder G.On 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83, (12) :59~73.

[4]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证依据[J].经济研究, 1999, (2) :39~48.

[5]王文博, 刘生元.利用菲德模型测量教育投资的外溢效应[J].统计研究, 1999, (9) :42~45.

[6]胡永远.人力资本的最优投资规模分析——以中国高等教育为视角[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4, (3) :101~104.

[7]李国平, 陈晓玲.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J].当代经济科学, 2007, (5) :43~48.

[8]林广平, 龙志和, 吴梅.中国地区经济σ-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4) :14~22.

[9]李玲.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0, (3) :11~16.

[10]陆秋君, 艾克凤.中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7, (12) :50~52.

[11]钱争鸣, 邓明, 于艳萍.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研究——基于空间Panel Data与菲德模型的数量分析[J].教育与经济, 2008, (3) :51~56.

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第2篇

摘要:

本文从区域经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内核是区域系统整体功能发挥而呈现出的一种能力。文章进而分别从系统产业结构、地域结构的优化,以及系统要素的改造角度分析了如何提高西部地区的区域竞争力。

关键词:西部地区 区域竞争力 区域经济系统 区域结构优化 差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竞争日益加剧,国内外有关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逐渐增多。尤其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 E• Porter)发表其代表作《竞争优势》之后,竞争优势理论被引入到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企业战略、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并为各方面专家、学者所重视。目前,我国学者也已开始从区域层面研究竞争力问题,这方面的文章也已开始多起来,对于单独地将区域竞争力作为考察对象的文章却并不多。本文试图从区域经济系统要素、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区域经济竞争力及其提升。

由于系统要素运动形成系统结构,进而呈现出特定的系统功能;而且,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系统功能可以分解为系统结构的功能。因此,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分析可以具体到对区域经济系统结构的分析上,即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进一步而言,系统结构是由系统要素及其运动形成的,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分析可以再落实到对区域经济要素(构成要素和发展要素)的分析上,即区域经济要素的改造。

我国区域竞争力研究始于1996 年,国家体改委国际司、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以及深圳 综合开发研究院以向瑞士两大研究机构提供中国资料为契机,以瑞士公布的全球国际竞争力 报告及相关资料为基础,展开了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这项研究,以国内31 个省(市、区)为比较对象,对国内区域竞争力进行了系统分析,力图从理论与 实践两个方面推动国内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使这一研究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本文在介绍上 述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尤其是对西部地区的区域竞争力的特色进行分析,并提出相 关建议。

二、关于西部地区的区域竞争力

1、我国西部地区区域竞争力的比较优势

(1)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由于各种生态系统比较齐全,各类自然资源丰富。西部地区的矿

产资源充沛,生物多样性丰富,历史和大自然还赋予西部地区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如西 安的兵马俑,甘肃的莫高窟以及四川的都江堰。但是,要注意的是,“资源优势”论的理论 依据是比较优势理论,固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也不能过分夸大和过分依赖于资 源优势。事实上,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都是资源禀赋先天不足。“资源优势”的提 法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也有抵触,过于强调资源优势易于加剧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使经济发 展不得不付出资源与环境被严重破坏的惨重代价。

(2)成本优势。

成本优势主要是指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低廉,这是经济欠发达

地区的共性。西部地区人均土地拥有量较大,土地价格较低,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 建设的成本较低,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价格优势。但必须注意的是,“成本优势”仅仅

显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

(3)后发优势。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后发”往往也包含着一些优势。“后发”可以通过向

别人学习、模仿、技术引进,省去大量的研发成本和漫长的尝试与摸索阶段,可以借鉴经验 少走弯路;此外,还可以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先进的管理经验。但是,在经济竞争中,“没有 免费的午餐”,世界各国已经非常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学习、模仿和技术引进已经受到 重重限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少已成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西部地区在借鉴东 部地区以及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还要勇于创新,发挥自身特色。

(4)生态优势。

专家预言,绿色经济将成为21 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这是因为绿色

壁垒已经成为贸易壁垒的重要形式,它是由那些发达国家构建并用以对付不发达国家的,是 通过制定内容复杂、要求严格的环保标准以及法律和法规,以阻止或限制外国商品进入的一 种市场准入制度。根据作者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比较研究显示,尽管在宏观方面西部 地区也存在诸如在资源开发方面的污染,但在某些地区生态优势明显。由于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物排放较轻。比如陕西的大荔县,工业相对落后,但生态环境 极为优越,因而该地区发展绿色产业是极有竞争力的。西部地区的后发工业化可望有借鉴地 克服别的地区工业化的盲目和无序,将生态优势保持下去,不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 路。

2、西部地区的区域竞争力现状

客观地说,目前就全国而言,西部地区的区域竞争力还比较弱。正视差距,才能激励发 展。就竞争力的“硬”要素而言,从经济实力角度看,2002 年人均GDP 居全国后列,人均 地方财政收入较低,资产负债率较高;从资本和金融体系方面看,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 部地区投资规模小,能力弱,争取到的国家投资不足,民间投资能力不强,利用外资能力弱,在证券市场上融资份额小,上市公司少;从开放程度看,西部地区经济的对外开放度较低1,陕西为4.14, 重庆为3.40, 贵州和甘肃分别为2.22 和1.96;全国为9.13,而东部地区的 广东、上海、天津和北京分别为48.98、32.15、28.34 和26.77。从城市化水平和聚集能 力来看,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对于全国而言偏低,且城市规模偏小,聚集能力弱,难以 为西部地区的工业提供充分的资源;从结构要素方面看,首先,产业结构不合理,虽然西部 地区的农业比重较大,但还没有一个省(区)是农业大省(区)和农业强省(区)。由于长 期对工业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工业化程度低,第三产业更是弱小。在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 中国企业家协会2002 年评出的中国500 强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寥寥无几;其次,所有制 结构不合理,经济成分少,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过低;从科技要素方面看,西部地区的高新技 术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和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得多。

四、关于提高西部地区区域竞争力的对策探讨

1、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要发挥西部地区的初始竞争力,就应该因地制宜,利用资源优势。经济全球化并不排斥 本土化,全球化恰恰伴随着日趋凸现的经济个性化,只有突出的经济个性才能在全球化的竞 争中谋求持续发展。有个性才有市场,才能形成发展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就 是要走突出特色之路。过去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什么产 业或产品一旦有市场就一哄而上,结果只能是一哄而下,根本没有突出个性,因而难以发挥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要正确认识核心竞争力,还必须联系核心产品来思考。核心产品是介于企业核心竞争力 与最终产品之间的中间产品。帕拉哈德曾这样描述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关系。他认为,企业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树叶、花果和果实是最终产品,而提 供养分、维系生命的根就是核心竞争力。这个描述为企业多元化经营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针: 即必须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发展企业多元化经营,或者说只有把多元化放在核心竞争力的框 架中去运作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个描述同时也形象地说明了核心产品的发展对于建立和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如果一家企业在核心产品的竞争中赢得了绝大多数制造份 额,它就可以左右最终产品的发展与变革,进而战胜竞争对手。如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就 是分别依靠其强大的微处理器和视窗操作系统这样的核心技术产品而获得市场上绝对的和 长期的竞争优势的。这说明,建立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核心产品的支持。如果一家企业 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最终产品市场,而不注重培育和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产品,它 也许在市场扩张期就可能提高市场占有率,并获得一些收益,但由于其经营活动要依赖并受 制于提供核心产品的企业,所以,它不可能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最后已经获得的市场份额 也可能会丧失。由此可见,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产品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 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并获取最大的利益。发挥本土优势,生产具有核心竞 争力的产品,不仅可以发挥西部地区的初始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提高其 现实竞争力。

2、工业化和城市化有机结合,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区域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区域潜在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要提高西部 地区的区域竞争力,必须正确地选择产业集群的路径战略。应当利用产业自发集聚的特点,通过培育产业发展的各种要素和环境,大力扶持产业群的孕育、萌芽、发展、壮大,反过来 再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各种要素环境的不断增改善。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工 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低,城市化水平,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工业化是城 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区域经济发展要以工业化为重点,并以城市化为核心 来开展,真正把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来提升工 业化。没有工业化就不会有大批企业成长起来,产业集群也就无从谈起;没有城市化,工业 化、企业成长、产业生成、产业集群也就没有载体。加速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既要对传统 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又要促进支柱产业优先增长,还要力促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加 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要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依托,县级城镇为支撑,并以工 业为基础,小区为单元,结合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科学规划,强 化城市的综合功能。

3、依靠信息化手段,构建创新系统

区域竞争力是动态发展的,要想获得持续的现实竞争力,必须建立持续的潜在竞争力体 系,因而要建立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发展区域化模式有利于加速“集 体学习过程”,使信息、知识、经验在整个区域内快速传播,从而提高区域内企业和相关机 构的创造能力,区域创新过程就能由此成为一个区域的集体努力过程。区域创新系统是因为 区域网络上的各个节点(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民间组织、政府等)在协同作用中结成网 络而进行的创新,它被融入到区域的内环境中而组成系统。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 创新系统。创建创新系统的条件、装备、知识和信息源泉,都离不开“信息化”。现代信息 技术的发展弱化了自然资源的垄断优势,非物化的信息资源成为新的优势资源。

西部地区应着力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通过制度创新,规范人们的相互关系,提供人们竞争、合作的框架和规则,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减少风险成本和不确定性风 险,从而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二是通过市场创新,培育和形成新 的市场竞争主体,增强市场活力;拓展新的市场发展空间,不断地扩大市场的外延;充分发

户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在企业、居民和农户之间架起一座商品交换的桥梁。三是通过产品 创新,生产出适合区内资源条件和国内外市场需要的优势名牌产品,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 高西部地区厂家的知名度。

4、加速优势企业规模化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区域的比较优势将经历从资源比较优势,到经济比较优势,再到技 术比较优势的演变过程。其中,区域比较优势实质上就是优势企业的规模化优势,是区域分 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一个地区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把资源集中投入到优势产业集群中的优 势企业中去,不仅能够获得专业化带来的好处,而且还能进一步获得规模化带来的效率。一 个地区最终的优势体现在技术比较优势上。因此,增强区域竞争力,还要靠企业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的竞争力,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因而,要鼓励实力雄 厚的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同时加强和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联合研究与 开发。而当前西部地区众多企业的劣势就是缺少规模化,比如,陕西省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供 应的苹果占当地的1/4,但陕西省的苹果业却没有一个统一的集团公司,而是以一家一户的 经营方式为主要模式,这样难以形成品牌优势,也不能形成规模经营。优势企业应以市场为 导向,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并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吸引甚至借用优秀科研人才,从而最 大限度地提高西部地区的现实竞争力。

5、高度重视科技、教育、文化、人力资源的系统整合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投入占GDP 的比例。要认识到科技竞争力是区域竞争 力的核心,加强与区域科技竞争力相关的区域软硬环境的建设,大力培育西部地区的科技创 新与科技转化能力。要树立“经济崛起,教育为本”的观念,深化教育改革,调整教育结构,形成继续教育、创业教育、终身教育的意识,扩大职业教育、在岗教育的规模,大力促进适 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教育体系,最大可能地提高西部地区的潜在竞争力。西部地区应以西安、成都和重庆为中心,发挥科技辐射和新产品孵化的作用,以科技为导向,带动整个西部地区 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文化是区域发展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和一体化趋势已非 常明朗。在区域发展中,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及文化内蕴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有长期、持续 的影响。区域经济对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支撑作用,区域经济孕育出区域文化,而区域 文化又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诺斯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制度性作用在降 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提高西部地区的区域竞争 力,不仅要挖掘西部地区的文化资源,而且要以大开放的姿态,兼收并蓄;要对世界多种文 化有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并且善于理解、沟通和协调,从而以博大的胸怀和气魄去创新区 域文化,形成有竞争力的社会思维方式,从而为提高区域竞争力奠定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M].北京:(出版社),(出版年份).(I).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促进西部农村区域发展初探 第3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区域发展;西部开发;农业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90-01

一、西部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发展速度更快于中西部地区,并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1.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西部地区外部性差、对周围辐射力弱,经济发展滞后和自然地理环境优势不明显、农村周边经济状况不理想。以初加工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结构,使得西部地区农业投入产出效益对比不合理。同时由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交通条件不理想,思想观念较落后,吸引外来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的能力较弱,众多因素严重影响当地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从根本上,需要尽快提升管理者综合素质,改善农民价值观念落后的现状,逐渐建立起科学、合理、高效的农业产业结构。

2.政策扶持力度需加大

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的支持力度,各项政策应该朝着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方向转变。譬如,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产品在加工转化中增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强化职业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的金融投资力度,增加信贷规模,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减免农民税收,促进企业发展、农民自主创业。

3.农民文化素质水平需提升

中西部地区交通闭塞、开放程度低的状态经久未变,绝大多数农民缺乏基础的文化素质教育和农业技能培训,全面掌握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因此,各地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调整财政支出方向,加大农村教育产业投资力度,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素质。重点是不断提高自主接受教育的自觉性。

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促进西部农村区域发展,需要各地区全面考虑资源、环境、人口等实际情况,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做好规划,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分步实施,逐步形成分工合理、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的西部农村区域产业结构。

1.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西部地区农副产品种类繁多,蔬果品种尤为丰富,畜牧业资源的丰富程度在全国首屈一指,但西部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加工水平较为落后,西部食品加工产量还不到全国的20%,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少,。目前,西部大量的初级农副产品运往我国东、中部地区,严重阻碍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程度,也导致西部农业发展增速缓慢。为有效改善此种情况,西部地区可出台更多的优惠措施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有效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迅速地提高西部地区的造血功能,并能吸纳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2.提升科技水平实现农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首先,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增强农业科技推广为基础,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增加整体粮食产量,巩固和增强粮食主产区地位。其次,农业特色产业未来阶段将继续成为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因此,需要加快实施新一轮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第三,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管理者、科技人员、劳动者素质,架构西部农村农业科技网络,促进农业增效、丰产。

3.吸取中东部地区经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农业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农业产业向先进、技术、现代方向转型升级。大力扶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经营发展,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认真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发展节约、循环型农业、降低污染,实现西部地区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促进西部农村区域整体发展具体建议

1.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发展循环高效农业

不断深化对各地区情认识,丰富、扩充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增强农业生产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指导性。例如,可饮水灌溉区域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水资源相对稀少的干旱带加快推进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建设,山区加快推进生态特色农业建设。对居住在偏远分散、干旱缺水、生态失衡、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农村居民,实施整村搬迁,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农民抗旱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抓住西部大开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加大农业建设项目实施力度,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进一度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3.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确立主导产业、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业,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更大范围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增强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尽可能吸引社会投资,倾力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及产业化经营。

4.推动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发展实现农业发展新跨越

应立足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协调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经济和社会等各类关系,以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交通建设扶持力度,重点推进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快建设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有效促进西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阳.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制度发展的非均衡性[M].山西经济,2001.

[2] 张遂,马慧琴.中国三农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2003.

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第4篇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 我们发现, 国内学者基本上都是把财政支出按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划分, 或者按照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划分, 然后通过计量计算出各类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系数。然而, 这种研究方法仅仅把财政支出结构看作外生变量, 而没有让财政支出总量与结构在同一理论和计量模型里存在着统一的联系, 这样很难精确衡量财政支出结构扭曲的消极影响。正是基于上述思想, 本文拟在借鉴已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比较财政支出在规模与结构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让人们更加了解财政支出结构扭曲所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从理论上分析财政支出结构扭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第二部分是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财政支出结构扭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当前中国现实中, 地方政府并没有安排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相反, 中央政府的考核机制决定了地方政府热衷于扩大公共投资, 推动经济规模扩大。显然,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使得地方政府的支出行为主要围绕中央政府的政策, 而非当地居民的需求。因此, 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普遍扭曲, 这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在考虑公共支出时并没有对基本公共产品的投入有足够的重视。这对宏观经济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为表面上看起来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地发展经济, 但是官员有限任期和异地交流制度决定了地方政府官员只会考虑任期内的经济增长最大化, 这必然会使宏观经济呈现出现“短、平、快”的特征, 最终会破坏实体经济的正常、可持续发展, 使宏观经济的运行陷于恶性循环之中。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以从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中财政支出乘数理论得到体现, 增加政府支出对国民经济会产生一种“乘数效应”。所谓乘数效应 (Multiplier Effect) 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 它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所以财政支出是政府控制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 政府可通过财政支出的变动引致国民收入的倍增。但是, 凯恩斯主义的乘数理论仅仅强调了财政支出规模在短期内对经济的扩张作用, 而忽略了财政支出结构对乘数效应的影响。其实, 财政支出乘数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使得各类支出都能对经济增长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从而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强大杠杆, 而扭曲的财政支出结构则会严重削弱各类支出的乘数效应, 从而阻碍经济增长。首先, 从财政支出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 财政支出的各个构成部分具有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性质。财政支出结构并不是这些组成要素的简单加总求和, 财政支出总额是一定的, 某一项财政支出所占的比重的上升意味着其他项的财政支出份额的下降。单独考察某一项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与综合考虑各项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有所不同。也就是说,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能仅仅依靠某一类支出, 而是依赖一种优化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安排。一旦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出现扭曲, 那么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将大打折扣, 甚至可能制约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其次,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 如果整个财政支出结构的某一类支出相对于其它支出明显过多, 那么随着该项支出的不断增加, 它对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必然不断下降。这符合经济学中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等边际法则。也就是说, 地方政府财政资源的配置必须让每一类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趋于相等, 只有这样才能使稀缺的财政资源实现帕累托有效。但是, 如果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有严重的偏向性, 比如说着重提高经济性支出而忽略民生性支出, 那么健康的经济增长难以为继。最后, 从公共财政质量角度出发, 我们说, 有效的公共财政不只是体现在数量上辖区政府具有庞大的财政支出规模,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质量上, 而财政支出结构是衡量公共财政质量的主要指标。高质量的公共财政要求财政支出结构在经济动态发展中保持最优, 也就是说, 财政支出结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的变化与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在该阶段政府所追求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是一致的。如果该国经济发展滞后, 生产力水平低下, 经济快速增长是其主要的政策目标, 那么相应地, 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的投资就可以多一些, 支持经济建设的投资比重就可以高一些;如果该国生产力水平较高, 经济发达, 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是其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相应地, 教育、科技等社会公益事业的投资以及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支出就应比较多。而如果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人为地扭曲或固化财政支出结构, 必然导致公共财政的低质量, 这将严重抑制经济的长期增长。

二、实证分析

(一)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本文基于Barro (1990) 、Devarajan , Swaroop 和Zou (1996) 的分析框架,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 (Cobb-Douglas) 生产函数, 具体形式为:Y=ALαKβGλ。为了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们借鉴钞小静和任保平 (2007) 的研究方法, 在财政支出中引入结构变量, 从而检验不同种类支出的份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g1、g2、g3、g4和g5分别表示:经济建设支出 (G1) 、科技支出 (G2) 、民生 (包括教育、医疗与卫生) 支出 (G3) 、农业支出 (G4) 和行政管理支出 (G5) 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Beck和Katz (1995) 引入的PCSE估计方法是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的一个创新, 可以有效地处理复杂的面板误差结构, 如同步相关、异方差、序列相关等。所以, 我们在回归的时候, 估计方法采用了PCSE (Panel Corrected Standard Errors, 面板校正标准误) 方法;权数选择了按截面加权 (cross-section weights) 的方式, 对于横截面个数大于时序个数的情况更应如此, 表示允许不同的截面存在异方差现象。通常我们采用F检验决定选用混合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 然后用Hausman检验确定应该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通过分析Eviews6.0中的各种回归模型, 本文最终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方程进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表1是我们的计量结果, 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并给出相应的解释:

(1) 从表1的计量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全国的总样本来说, 科技支出和民生支出的产出弹性系数为正, 而经济建设支出、农业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的产出弹性系数为负, 并且呈现出很强的统计显著性。上述计量结果基本上与相关经济理论和中国经济转型的典型事实相吻合。技术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所以政府对于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财政投入将促进技术进步, 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作为发达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其在持续性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被许多事实所证明。一般来说, 人力资本的形成可归结为营养健康和教育两方面。所以, 政府通过教育支出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 医疗卫生支出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 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在“为增长而竞争”理念的推动下, 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也变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过多的经济建设支出虽然在短期内能积累大量的物质资本, 但严重忽略了经济增长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由于中国高度偏向城市的财政体系, 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行为上必然偏向于城市, 也就是说, 地方政府会更注重富裕的城市人口而牺牲农村人口的福利 (陶然, 2007) , 这会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短缺与低效率, 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在各类财政支出中, 行政管理支出与其它支出项目相比增速最快, 主要表现为该项支出过度膨胀, 行政机构编制始终无法走出“精简-反弹”的怪圈, 同时腐败与寻租现象猖獗, 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下, 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作用。

(2) 通过比较模型2、模型3和模型4, 我们发现:首先, 对于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来说, 三大区域产出弹性的系数符号是一致的, 民生支出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 行政管理支出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 这反映出加快地方政府民生化进程和政府机构改革的迫切性。其次, 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着地区差异性。对于经济建设支出而言, 中部和西部的产出弹性系数为负, 而东部的产出弹性为正;对于科技支出而言, 东部和西部的产出弹性系数为正, 而中部的产出弹性为负;而农业支出, 东部和西部的产出弹性系数为负, 而中部的产出弹性为正。这说明了由于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财政支出结构, 即使同一类支出项目在不同的财政支出结构中对经济增长也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响,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估某一项支出是否对经济增长有利, 只有把它置于特定的财政支出结构安排才能准确衡量。最后, 我们说不管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 其各类支出项目的产出弹性系数既有正数也有负数, 这说明三大区域的财政支出结构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资源配置的扭曲。

(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本文还单独估算了在不考虑财政支出结构的情况下, 财政支出总量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 然后, 我们再经过简单的平均化估算, 得出全国总样本和三大区域子样本的财政支出结构的产出弹性。通过比较两者的大小, 我们发现, 如果不考虑财政支出的结构性, 财政支出总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往往被高估, 所以财政支出的结构效率比规模效率更加重要。

注:***、**、* 分别表示回归系数显著性水平为 1%、5%、10%下的显著水平, 括号内为t值, 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通过Hausman检验来确定.模型1为全国样本的计量结果, 模型2、3和4分别是东部、中部和西部的计量结果。g1¯g2¯g3¯g4¯g5¯分别是各类财政支出项目比例的均值。

三、结论及其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 不管是对于全国的总样本还是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子样本来说, 各类支出项目的产出弹性系数既有正数也有负数, 这说明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资源配置的扭曲;

第二, 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着地区差异性, 也就是说同一类支出项目在不同的财政支出结构中对经济增长也可能会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响,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估某一项支出是否对经济增长有利, 只有把它置于特定的财政支出结构安排才能准确衡量;

第三, 通过估算财政支出结构的产出弹性, 我们发现, 如果不考虑财政支出的结构性,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往往被高估, 所以财政支出的结构效率比规模效率更加重要。

本文的研究结果蕴含着以下两条重要的政策建议:

第一, 由于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财政支出结构, 所以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辖区的自身情况对财政支出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从而真正实现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第5篇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我国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从多方面来开展工作。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重点,加快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部署,是我国加快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举措,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人才开发、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工作力度加大,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取得初步进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好势头。今后要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全面落实中央部署,扎扎实实地把西部大开发向前推进,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首先,突出重点,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一是要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要抓好西部地区已开工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江河上游水利枢纽、公路国道主干线等重点工程建设,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和项目稽查监督。同时,有选择地再开工一些条件成熟的重大项目。要在西部开发近两年工作的基础上,力争尽快建成一批公路、电网、广播电视项目,实现油路到县、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到户,使西部农村基础设施面貌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加快农村乡镇通电建设。全国农村还有700多个左右乡镇用不上电,绝大部分在西部地区。今年国家将加快西部地区农网改造步伐,争取在一年内使具备联网条件的乡镇基本通电,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少数不具备联网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以及沼气、太阳能、风能发电等,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用电问题。要进一步实施行政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二是要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在近两年试点的基础上,要全面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规模,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步伐。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草原恢复与建设等生态工程,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改善西部地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三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西部地区幅员辽阔,矿产资源、农牧业资源、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要面向国内外市场,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首先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及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以及农牧产品加工业,建设绿色食品、中草药及生物制药生产基地。积极推进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钾盐、磷矿等优势资源合理开发和深度加工,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合理开发旅游资源,逐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

其次,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为了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国家已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过》;200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政策,确保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第一,要增加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一是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二是中央财政要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三是加强对西部地区发展的金融信贷支持。第二,实行优惠政策。国家对西部从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第三,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第四,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吸引和用好人才。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重视发展远程教育。加强对西部地区贫困县卫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

施建设的支持。加强对西部地区科技发展的资金支持,继续实施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不断改善西部地区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调动各类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人才和智力向西部地区流动。加强西部地区人才培训。

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第6篇

关键词 内源式发展 多路径战略 村镇区域开发 西部大开发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9)04-0190-03

自2000年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和部署西部大开发国家基本战略以来,西部在国家倾斜性政策下,以2010年实现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步为目标,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并积极推动科技文教事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思。以下通过回顾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发展的成就与问题,分析和讨论西部经济发展战略。

一、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成就

利用中国科技统计数据库数据,对比西部2002-2006年与1995-1999年两个时间窗的发展状况,分析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区域变化。西部GDP增长速度提升了10.01%;进出口贸易额增长速度提升了近30%;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接近倍增,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从经济增长幅度分布变化看,近年来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在产业结构方面,西部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均有所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正以加速度在迅速变化,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提升最大、增加了5.1%,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25.91%,说明西部正向现代化产业结构迈进;在科技创新方面,专利申请受理量、授权量,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均有较大增长,技术投入的产出大致翻了一番;同时科技经费支出额、R&D经费开支两项指标值也在持续攀升,说明西部科技投入量正在放大。

从标志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看,2003-2007年国家在西部先后开工了56项重点工程,总投资超过6600亿元。其中西气东输工程2002年初开始建设,2004年底进入商业运营,所建天然气管道由新疆起,途经10个省(区、市),全长约4000公里,年输气量约120亿立方米,对西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作用。青藏铁路2001年开工、2005年10月全线铺通、2006年7月在世界海拔最高地区建成通车。

西电东送工程2001起建,拟于2010年完工,计划投资5263亿以上,将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区域,将改善中国区域送电格局,带动中国制造业、电力供应业等的发展。

从生态环境保护看,2003-2007年底,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安排建设任务26467.1万亩,包括退耕地造林8117.1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16350万亩、封山育林2000万亩。2003-2007年底退牧还草工程累计治理退化草场5.19亿亩,促进了草场休养生息、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和牧区经济结构调整。2001-2007年国家累计投资279亿元,完成退耕还林及营造林6984万亩、林地治理12288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8563平方公里,生态移民16万余人。停止了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使工程区13.3亿亩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管护。

在西部传统优势产业(能源化工工业、有色金属冶炼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通用设备制造业等)继续发展的同时,新的特色产业,如旅游服务业、乳制品业、水果采集加工业等也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形成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如:陕西洛川的苹果和武功的土布,新疆南疆的长绒棉和吐鲁番的葡萄,甘肃张掖的脱水蔬菜和武山的胡萝卜,青海玉树的虫草和海东的红辣椒,内蒙古阿尔巴斯的白绒山羊和乌珠穆沁肥尾羊,四川龙泉驿的水蜜桃和阆中的生姜等。

二、西部区域发展需要继续进行战略调整

西部大开发促进了西部区域经济的较快发展,但是预期中的“东部先行,以东部带动西部发展”的构思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东西部的经济差距继续扩大,西部的城乡差距也在扩大,西部人民继续处于相对经济贫困的地位,西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拥有量低,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受限,在区域竞争中整体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主要问题:

一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西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如西安、重庆、成都、兰州、昆明等,但是中心城市对于周边卫星城市和乡镇的经济辐射作用有限,乡镇与农村明显发展不足。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全国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28∶1;而同年西部12个省(市、区)的城乡收入比为3.71∶1,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偏差最大是的贵州省,该比值达到4.57∶1,城乡发展极度不平衡。

二是资源依赖型工业带来了不良后果。西部矿藏资源极为丰富,在发展中形成了一批资源依赖型工业,如采掘业、金属冶炼业、能源化工制造企业等;形成了许多资源利用型城市,如陕西的铜川市、四川的攀枝花市等。由于生产经营模式比较粗放,资源的深加工和现代工业化技术应用不足,不少地方的资源依赖型企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分析西部区域的“两废”回收利用情况,全国平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9.48%,西部仅为63.79%;全国平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56.46%,西部仅为40.12%。

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决策层预想东部优先发展后,西部区域丰富的资源、广阔的未开拓市场、廉价劳动力,可吸引东部资金和产业向西部流动,但这种部署效果并不理想。东部在产业结构转型中淘汰的一些劳动力密集型转移产业首先向经济发达程度次一级区域转移,并未大量进入西部区域。当前西部的产业结构仍然以农业为主,重工业较发达,但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的服务业发展不足。西部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偏大,第二、三产业偏弱,工业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明显发展不足,区域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理顺。2006年全国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4.18∶3.37;西部为1∶2.8∶2.39,分别占全国的25.93%、17.34%、18.36%。

四是发展动力的不具有可持续性。2002-2006年西部12个省份的GDP平均增长速度17.45%,这种高速度增长,主要是依靠国家发行债券、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获得,而非由区域内源式的经济活力带动的。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导下,国家财政补贴、国债资金西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但是随着长期建设国债逐渐淡出政策面,如果西部不能及时实现发展模式转型,未来可能出现发展动力不足问题。此外,投资拉动型发展模式导致西部的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受到制约,外资的进入速度与民资的成长速度远低于东部;进出口贸易也不够活跃,2002-2006年西部进出口贸易总额1880.39亿美元,仅占全国的3.24%。

五是科技研发的投入规模与产出效果不够理想。2005年国家科技部从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五项指标,监测和评价全国的科技进步情况,结果西部12个省(市、区)的平均位次为22.42,较好的为陕西(第8位)、重庆(第12位),四川(第14),其他9个省份排名均在20位以外。西部的科技术活动投入与产出比重在全国处于劣势,产出效益与投入不对称。从投入看,2002-2006年西部区域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329.50亿元,占全国的12.98%;科技经费支出额2925.35亿元,占全国的14.35%。从产出看,2002-2006年,西部区域专利申请量1964367件,占全国的7.46%;专利授权量79980件,占全国的8.1%;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693.10亿,占全国的10.39%。

三、多路径发展战略:强化村镇区域开发

传统西部发展模式比较依赖相对低廉的要素价格和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借助了发展中的政策弹性与国家投资,并重视发达地区的产业、资本和管理经验转移。这种发展战略从西部大开发的经济成就看,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但它不利于发展中突显矛盾的消除或缓解。固然因为西部实现工业化的资金原始积累、技术发展和人才储备都比较弱,为扭转东西方经济差距继续扩大的局面,并维持高于东部3-5%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借助外部推动力。但是,从西部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取向看,内源性发展不足才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软肋。

当前西部发展的症结区域综合竞争力不足,城乡发展协调性差。因此,一方面需要提升区域发展动力,进一步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培育区域人力资本、加强自主发展中的技术创新、促进地方民营企业的发展,消除发展资源依赖型工业带来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需要协调城乡发展,加速推动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由此可见,西部继续发展宜兼顾外源与内源发展,选择多路径战略,改变以往忽视内源式发展的做法;宜兼顾中心城市与村镇区域建设,在中心城市以外源式发展为主,在村镇区域以内源式发展为主,改变忽视农村发展的做法。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思路,希望由外力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但是,西部农村的发展由于经济实体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主要依靠外力恐难凑效,必须重视内源性发展。考虑到西部乡镇或小县城对于农村经济的重要意义,建议推行强化村镇区域开发的内源发展战略。所谓“村镇区域开发”,指以现有乡、镇为中心组成包含农村村落的经济区域,作为城镇和农村结合的经济生产点,利用城镇的现代化元素和农村的生产要素条件,以联合开发形式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镇区域开发战略不是小城市发展战略,也不是以城市带动郊区农村的发展思路,它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乡镇企业为实体,以公司加农户经营方式为纽带,以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为翅翼,通过在农村地区选择和建设中心经济区域,培植农村区域经济生长点,实现农村区域内部的经济连动和社会发展。

当前在西部村镇区域开发战略实施上,建议:一是将村镇区域建成内源式发展战略的主要平台。把乡村与乡镇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发展,承上(城市)启下(乡村)地发挥中心和纽带的作用,把城市市场的信息、资金、商品、技术输送到农村,经由不同环节的增值再反馈回输到乡、镇,最终返回到城市市场。二是建立核心村镇区域,培育民营资本力量。将原有众多的乡、镇和衔道整合为核心乡镇,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县域资源有效整合,发展中心村镇民营资本,促进内部市场扩张,形成村镇经济板块。三是根据特色产业基础,发展村镇块状经济。西部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更具多样性,适宜发展特色产业,除强化对新特色产业项目的发掘力度外,应重视奶品、水果、饮食、旅游等现有特色产业的拓展深度,形成整合生产、加工到销售功能环节的块状特色经济产业模块。四是建设现代化物流设施,强化村镇区域市场流通环节。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建设道路、河渠、动力线路、通信网络等硬件的同时,建立劳务,商品,融资,咨询等市场,为村镇区域发展提供各项服务,促进人力资本流、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流通和运转。五是培育村镇区域的经济实体与企业家队伍,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村镇区域企业,采取与农户有机结合或订单农业经营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参考文献

1. 陈文晖:《不发达地区经济振兴之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 聂华林:《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3. 米东升:《新农村建设探讨》,人民出版社,2006年。

4. 张建军、蒲伟芬:《西部区域层级增长极网络发展战略构想》,《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第9期。

5. 熊义杰、李乐:《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第8期。

6. 大开发促进大发展——西部大开发新成就巡礼.新华网.(2008-03-01)[2008-09-01].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3/

01/ content_7696298.htm.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科技统计数据库.[2008-09-10]. http://www.sts.org.cn.

8.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及造林近7000万亩. 新华网. (2008-07-15),[2008-09-1]. http://news.sohu.com/20080715/n258163005.shtml.

我国中西部区域投资环境突破口 第7篇

张敦富 (1998) 把投资环境定义为“围绕投资主体存在和变化发展的并足以影响或制约投资活动及其结果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与一定投资项目相关的政治、经济、自然、社会等诸方面的因素, 是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作用、影响和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投资, 不管是国际间的投资还是地区间的投资的效果, 都与投资地点的客观条件的好坏直接相关。对投资者来说, 必须要考察各国各地区不同的投资环境, 把资金投到有利的环境中去。对欢迎外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来说, 需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吸引各方面投资, 以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 繁荣本国本地区经济。

现阶段我国中西部在吸引和利用投资方面与东部相比有很大差距, 所以, 为了更好的吸引投资以更好地发展中西部的经济, 缩短区域经济差异, 实现共同富裕, 我们很有必要找到改善我国中西部区域投资环境的突破口。

2 东部区域与中西部区域吸引投资的现状及分析

与中西部区域相比较, 我国的东部区域具有明显的投资优势。我国的东部区域地势平坦, 交通发达, 且靠近海洋, 受到整个环太平洋经济带的影响, 与美国、日本、新加坡及港澳台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位置上的邻近, 再加上东部区域在人力、信息、知识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和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与一系列优惠政策, 使得东部区域成为投资的首选目标。譬如各种投资中具有代表性的FDI (外商直接投资) , 无论从流量还是存量上看, 大多聚集在东部区域, 而中西部区域却很少, 见表1。

不仅如此, 进入中西部区域的各种投资的质量普遍比较低, 对中西部出口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都不明显。大量研究表明, 投资扩大了东西部的发展差距。那么, 究竟是哪些原因影响了中西部区域投资的吸收能力, 进而制约了中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呢?

2.1 区位和自然资源的劣势

与东部区域相比较, 我国的中西部区域具有比较明显的区位劣势。我国的中西部区域多为丘陵和高原, 且是内陆, 不太容易发展国内、国际交通, 不利于与各国建立密切的商业联系, 并且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 中西部区域很大部分地区都处于脆弱的自然生态带上, 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和退化问题。区位的劣势和恶劣的环境制约了对投资的吸引, 也是中西部区域长期处于贫困状况的重要原因。

2.2 人力、知识、信息等资源和基础设施上的劣势

尽管中西部区域人口总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0%, 劳动力数量众多、成本低廉, 但胡鞍钢 (2000) 认为大多数中西部区域知识资源水平都很低, 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技术熟练程度不及东部区域。中西部区域的工资待遇和个人发展前景相对偏低, 人才流失严重, 加重了中西部区域的人力资源劣势。中西部区域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网络等现代意义上的基础设施要比东部区域落后得多, 信息资源的拥有量具有绝对劣势。基础设施, 尤其是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 全国铁路营运里程、公路通车里程、内河航道里程、货运量和邮电通讯设施东部区域占了绝大比例, 比较而言中西部区域的基础设施发展落后, 不利于吸引投资。

2.3 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政策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劣势

黄静 (2006) 指出“自由开放的经济和制度环境有助于FDI溢出效应的实现和强化, 因为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吸引更具活力的FDI流入, 外资流入越多, 当地企业与其接触的机会就越多, 示范—模仿效应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改革开放初期, 国家就相继在东部区域设置了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并提供了一系列的税收、审批权方面的优惠政策, 而中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相对沿海地区较低, 这更让中西部区域在吸引投资上具有比较劣势。中西部区域在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上远远低于东部区域, 制约了通过技术的产业化促进经济发展。

3 中西部区域投资环境突破口

3.1 改善生态环境, 正确认识自身投资环境的竞争力, 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中西部区域在开发和利用自身环境资源的同时, 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将通过高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本地水资源和矿藏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结合起来, 同时深入开展植树造林和种草来提高植被覆盖率, 设置生态屏障, 减少水土流失, 延缓沙漠化进程, 给投资者一个舒适的投资自然环境和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生态环境, 同时充分认识自身的投资环境的竞争力, 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制定一个符合自身的发展策略来指导自身吸引投资的具体行动。

3.2 加强自身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

中西部区域要加强交通、邮电、通讯、供水、供电和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信息资源建设, 要充分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时代机遇, 制定合理的招商引资优惠措施, 提高自身的对外开放水平, 提高各级政府的行政效率,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 构建良好的经济运行平台, 充分改善自身的投资环境, 增强中西部市场对各种投资的吸引力, 推动投资数量上的平稳增长, 并注重资金引进的质量, 同时提高自身对引进资金的利用能力。

3.3 注重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创新产出比

赖明勇等 (2002) 指出“在影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众多因素中, 人力资本存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见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中西部区域要充分发挥劳动力数量众多、成本低廉的人力资源优势, 注重人力资本建设, 加大本地区的人力资本教育投入力度, 改善人力资本培育结构, 注重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养, 充分重视构建良好的人才创新与创业环境, 加快完善用人制度, 优化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提高创新产出比, 增强资金的吸收、消化和再创新的能力。

3.4 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加强区域合作

知识产权制度为国际和地区间的技术转移和扩散提供了制度保障。中西部区域要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从而增强外来投资的公司技术输出和投入的信心, 使得本地区的企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与学习外来企业的先进技术, 最终增强本地区企业的技术再创新能力。东部区域与中西部区域之间及中西部区域内部, 应该积极开展区域合作, 实现资源、技术和信息的共享, 落后地区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 少走弯路, 改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充分体现先富带动后富。

参考文献

[1]张敦富, 投资环境评价与投资决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胡鞍钢, 加快西部开发的新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 200, (28) .

[3]黄静, 影响FDI技术外溢效果的因素分析——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06, (8) .

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第8篇

一、东西部差距的原因分析

(一) 历史政策因素

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明显拉大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这正是我国市场化改革加快时期。改革开放以市场化为取向, 以效率为目标, 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政府鼓励外资政策顺应市场调节, 在沿海地区实行开放政策。国家在对外开放的初期, 赋于沿海一些地区在财政、税收、利用外资等方面特殊的政策优惠。东部沿海地区得益于进入国际市场的区位条件和开放的先行优势, 大规模吸纳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 成为国际产业集聚和吸纳外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区域。外资的大规模集聚提升了产业国际化程度, 各类加工制造品源源不断流向国际市场, 沿海地区已经成为世界性制造基地。而广大的内陆地区经济联系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吸纳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规模有限。在国家政策导向之下, 虽然中央的政策偏向于均衡发展, 但东部已经累积起来的经济优势是西部难以追赶的。

现在东西部地区的政策已经趋向一致, 但先行得到沿海开放政策的东部地区已经进入收获期。许多已经投在中西部地区的资金相当部分也自发地流到了东部地区, 与此同时, 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 西部地区的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效益好、投资回报高的东部发达地区流动。

(二) 西部产业结构处于价值链低端

西部地区企业技术改造缓慢, 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从而迫使东部地区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另一方面,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缓慢推进, 迫使沿海地区长期生产那些中低档的产品以满足中西部地区生产结构的层次和消费结构的需要, 从而放慢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 影响总体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产业结构的技术水准低, 高科技人才就留不住、进不来, 也不可能有高科技的风险投资进入。

(三) 西部公共服务提供能力低下

西部地区对社会事业平衡发展重视不够, 公共服务水平区际差距扩大。在国家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区域政策偏重经济发展的区域平衡下, 西部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品供给的区域平衡关注不够, 使得公共服务水平的区际差距扩大。东部发达地区经济成长性较强, 财力增加较快, 能够相应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而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受到自身财力的约束, 加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有限, 与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政策建议

(一) 西部产业结构优化

西部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是要高度化。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现阶段东西部产业结构联系弱化,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内容是改变长期以来西部地区主要为东部地区提供资源的基础产业结构, 加大加工工业的比重, 特别要重视服务业的发展。从吸引先进生产要素考虑, 发展的服务业首先是金融、保险、运输、贸易等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西部地区是资源富集地区, 其产业的再生产链主要是延伸于区外, 在市场体系不健全的状态下, 西部地区只能以低价输出初级产品高价输入制成品, 始终处于非良性状态。在能源工业等对资源依赖程度较强的产业向西部地区集聚的势头增强趋势下, 培育发展有优势资源支撑的特色产业。

(二) 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的转移支付力度

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的转移支付力度, 消除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限制因素。除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劳动力的培训与再培训, 以及人民生活环境与质量的改善, 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不支付, 提高其公共服务水平。

缩小不同地区间的公共服务, 是完善区域政策框架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政府应逐步从市场已经具备功能的经济调节领域退出来, 转向主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财政资金从生产性和盈利性领域退出来, 投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保等公共事业;提高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逐步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特别是大力发展金融、保险、运输、贸易等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

(三) 建设西部中心城市

在西部培养主要发展极, 加大大城市的建设力度, 在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 靠市场力量创建发展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政府介入, 根据发展极理论, 政府的区域发展规划不再是规划发展的面, 而规划发展的点。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 培植主导产业部门, 使之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政府协调的作用点在发展极的建设上, 市场协调作用体现在发展极对其外围的带动作用上。

(四) 发挥后发优势,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西部地区要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 运用好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 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新时期, 国家大力强调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西部地区要充分把握自身资源优势,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新一轮的浪潮中抢占经济制高点。

参考文献

[1]王一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8[1]王一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8

[2]洪银兴.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协调方式[J].管理世界, 2002 (3) [2]洪银兴.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协调方式[J].管理世界, 2002 (3)

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第9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受教育程度,经济发展

1 引言

人口受教育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也是国家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有关学者对人口受教育程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研究成果也是非常丰硕。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事业也在不断的进行深化, 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事业也正蓬勃的发展。经济的发展, 必然拉动一系列的事业发展, 教育正是受益颇深。科教兴国, 已被作为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教育事业因此也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正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目前从全国各地区的各类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 目前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地实现了接近99%。在各级政府不断对教育重视和加大投入的情形下, 各地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综合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个行业的专业型人才, 这些人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有人将受教育程度与经济的发展形象地比作成为一对“双胞胎兄弟”, 这可以说是对教育与经济最好的理解和描述, 但是我们可以说受教育程度与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 经济的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而另一方面教育事业的发展又是经济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彼此相互促进, 构成了我国经济与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重要局面。

2 西部地区受教育状况

在“十二五”期间, 西部地区各类教育事业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 使得西部地区的精英教育开始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西部地区国民教育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受教育的年限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中国教育的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14年年底, 我国西部地区的教育实现了接近99%, 基本上完成了西部地区各地政府的教育目标, 特别是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技术项目, 已经取得了重要的实施和发展, 大大提高了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和普及程度, 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的教育面貌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初级和高级教育已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2014年西部地区高级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近23.5%, 正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在各类教育不断发展的同时, 各类学校的基础教育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 软件和硬件的基础设施都取得了重要的改善, 培养创新思想和创新的思维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点发展方向, 在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设施的同时, 西部地区不断改善教师的待遇情况, 通过各种条件来吸引和鼓励优秀的专业化人才到西部地区工作, 有力的补充了西部地区教师队伍紧缺的局面, 总而言之, 西部地区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教育事业的面貌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 西部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阐述受教育程度对经济的影响, 在指标体系方面, 也主要是从受教育程度和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分解, 在受教育程度方面主要将教育投入、平均受教育年限、受教育人口比例等几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主要是通过GDP来进行衡量, 因此本文以GDP作为该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在数据来源方面, 主要是参照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数据选取范围为2008年—2013年的相关数据, 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并在此基础上, 本文建立了回归程:

通过SPSS软件分析, 我们可以得到西部地区教育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回归系数。

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回归方程为:Y=572.115+0.048X1+0.098X2+0.079X3, 即受教育程度越高,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大。

根据回归分析模型, 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及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可以看出, 2008年—2013年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平均受教育年限、受教育人口比例等几个因素与该地区的GDP呈正相关关系, 即教育投入越多、平均受教育年限越长、受教育人口比例越大, 那么该地区的GDP越高。从各因素的相关程度而言, 平均受教育年限对GDP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关系数为0.098;其次是受教育人口比例, 相关系数为0.079;最后是教育投入, 其相关系数为0.048。国民受教育程度与国民经济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等直接相关, 提高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至关重要。从模型可以看出, 教育规模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因此, 应扩大教育包括高中教育规模, 不仅在学校数量、师生比等数量上增加, 更要在师资力量、教学环境、学术研究等各方面完善提高。

从整体上来看, 研究西部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重要领域, 但是通过之前有关者的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成果, 我们基本上可以肯定, 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如果没有教育事业的发展, 西部地区的经济不可能有那么快的发展。

4 发展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建议与对策

发展西部教育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基于对受教育程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要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 西部地区省各级政府和高校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4.1 深化高校教育改革, 提升大学生知识技能

高校必须坚持学校教育与以市场为导向的知识机制有机结合, 在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知识意识等方面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树立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新人才质量观, 并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卓有成效地把大学教育与各专业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有效地解决大学教育与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明确培养目标, 准确定位, 突出特色, 按“专才基础上的通才, 通才背景下的专才”的目标来培养学生, 大力加强教育培训, 积极推进“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知识”机制的形成, 综合研究大学生教育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设计出既符合专业发展规律又满足市场需要的各专业大学生教育能力模型, 在大学生知识能力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学生知识能力测量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的知识能力评价机制和跟踪机制。

4.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灵魂, 教师的质量关系着整个教育的质量, 因此各地区要认真对当前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 采取各种有效地措施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质量。首先, 政府要制定各种优惠措施和提高西部地区教师的各项待遇, 来吸引高素质的教师到西部地区去工作, 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 需要政府制定更为优惠的条件, 为西部地区的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其次, 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 认真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 将教师的思想道德纳入培训的重要体系当中, 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最后, 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福利保障, 特别是西部贫困的农村地区的教师, 他们需要更多的政策性照顾, 通过福利待遇来稳定西部地区的教师队伍。

4.3 拓宽办学融资渠道, 切实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教育基础设施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有力支撑, 因此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就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基础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和规模, 西部各级政府应该抓住当前国家实施教育事业“三改”的发展机遇, 强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意识, 通过各种有效地途径来争取教育发展的机会, 积极发展项目申报, 对各个学校进行教育评估, 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 进行资金的下拨, 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实施。第二, 要积极探索和改变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格局, 实行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西部地区各级政府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资本。可以鼓励民间资本投向教育事业的发展领域, 走多元化办学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孔杏.基于协整方法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生产力研究, 2012, (02) .

[2]陈旭英.试论政府对高校办学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2) .

[3]景光仪.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投资对知识结构调整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检验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1, (04) .

[4]杜希民, 梁克荫, 于东红.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转换运行机制[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11, (04) .

[5]马萍, 马杰.新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4) .

[6]周异决, 张丽敏.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6) .

[7]柴文佳, 赵静.人力资源文献综述[J].现代交际, 2011, (06) .

[8]燕玉铎, 余海晴.高等教育生产率直接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11, (05) .

[9]郝朝晖.经济结构调整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宏观经济政策的西部区域效应探讨 第10篇

1.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差异性导致区域效应

1.1.1 东西部货币政策内部传递机制存在区域差异

影响一个区域的货币供应量两个因素之一是该区域的基础货币投放量。我国目前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主要有:外汇占款、再贷款、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外汇占款的主要来源是FDI、贸易顺差和国际游资。从1979年至2005年, 东部的FDI占全国的82.1%, 而西部仅占4.3%。出口方面, 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计算, 2000年至2006年之间, 我国出口总额87.4%集中在东部地区, 西部仅占3.8%。东部地区因外汇占款而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远远高于西部地区。在其他基础货币投放渠道方面, 东西部也存在着差异。如西部的票据的业务量和规范程度大大低于东部地区, 使得再贴现更多地增加了东部地区的基础货币投放。较之东部, 西部的基础货币投放量较少且货币乘数也较小。这样, 西部地区的货币供应量少于东部地区。如经济过热时, 由于东部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有的重大比例, 这种经济过热集中体现在东部。因此, 有必要实行区域化的货币政策。

1.1.2 东西部货币政策外部传递机制存在区域差异

货币政策外部传递机制主要有四个:利率传递机制、信用传递机制、汇率传递途径、证券市场传递途径。利率传递机制主要为: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增加→产出增加。由于我国的利率是非市场化的, 该途径中的关键因素是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和投资乘数。而这二者在东西部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许多研究表明, 制造业相对于服务业、农业来说对利率更加敏感。我国东部制造业所占比重很大, 而西部农业占比很高, 使得综合来说东部总体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高于西部, 且投资乘数亦高于西部。

信用传递机制主要为: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净现金流和资产价格上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减少→银行贷款量增加→投资增加→产出增加。该途径体现了货币政策的变动还将影响借款者的财务状况。因此如果一个地区的企业总体来说筹借资金更困难, 那么货币政策对该地区的影响更大。

汇率传递途径主要为:货币供应量变化→利率→汇率→出口。因此出口部门在各地区的重要性差异也可能成为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出口部门在某区域越重要, 货币政策的影响越大。1994年至2006年间, 东部地区的出口总额为35167.7万亿元, 占全国的87.4%;西部地区的出口总额为1512.0万亿元, 占全国的3.8%。因此, 就汇率传递途径而言, 货币政策对东部的影响较大。证券市场传途径主要为:货币供应量变化→通货膨胀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股票价格→公司改变投资和生产计划→产出。因此不同地区之间上市公司的分布密度也成为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截至2006年末, 东、西部地区国内上市公司分别为811家、276家。在证券市场传递途径方面, 货币政策对东部的影响较大。

影响各个传导机制的因素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 使得货币政策在各个区域发挥效力的程度不同。东西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差异, 使得货币政策出现了区域效应。

1.2 现行税收政策区域差异的实施产生区域效应

1.2.1 现行税制对区域经济发展调节力度较弱甚至存在逆向调节作用

由于部分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资源税、生产型的增值税、不统一的内资企业所得税等现行税收制度存在明显缺陷, 使统一的税制在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税负效应, 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如:税收优惠政策、“生产型”增值税、现行资源税制度存在的缺陷及现行税收制度未能解决西部经济落后区域地方财政问题, 均不同程度地带来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

1.2.2 现行税制表面刚性虽强, 实际拉大了区域间经济差距

按照税法规定, 地方政府不得在税法明确授予的管理权限之外, 擅自更改、调整、变通国家税法和税收政策, 但是东部经济发达部分区域利用政府行为采取“先征后返”等手段, 变相变通税法, 越权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行政事业性收费膨胀、费挤税等问题时有发生, 致使事实上的不公平竞争现象普遍存在, 区域间经济差距实际拉大。

1.2.3 在税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 区域政府权限受阻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了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 但在具体实践中, 税务部门及各地方政府权限较小不能依据经济发展现状对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因此在经济发展出现问题时, 区域内政府之间难以及时地进行解决和协调, 造成了税收政策和征管措施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1.3 产业政策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区域效应

西部地区经济追赶战略的实现, 应依靠产业和技术的协同发展, 尤其是核心产业链和核心技术链的协同发展。由于西部地区技术能力的匮乏和后发优势的存在西部地区中产业与技术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拉动技术进步”起步模式有别于发达地区技术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发展”的起步模式。由于西部长期以来在产业和技术上已经形成了结构性缺陷:产业上陷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不能上移、技术上也处于核心元件技术和关键制造技术缺失的空心化状态, 所以, 西部核心产业链和核心技术链的协同发展。

为了在产业化进程中价值分配中处于有利地位, 西部的企业要注重产业升级, 培育自己的知名品牌、并重视新产品研发等过程。

从总体来看, 西部产业结构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产业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结构升级缓慢等问题。在加入WTO以后, 在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协作更密切的大背景下, 西部地区要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 根据现有沿海专区的产业转移规律和西部产业的实现情况, 可以积极地、有选择地接收在西部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提高西部产业结构尤其是能源产业结构层次和水平, 进一步提高以能源为主形成的优势产链, 实现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的转化是西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必然选择。

从西部参与国家产业转移的情况来看, 产业转移对西部是一个双向选择, 从产业引进和产业外移两方面对西部产生影响, 西部也可以从这两方面发挥作用, 西部不能仅仅盯着引进产业, 更要利用产业转移规律和契机向外转移部分产业, 西部产业转移的战略重点积极引进、吸收国内外相对先进产业的同时, 逐步淘汰不适宜的产业。要立足于西部产业经济的长远战略进行综合考虑, 根据经济发展中产业升级的需要适时调整优势产业, 为促进西部区域协调发展, 在可利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应加快向劳动节约型技术的转变, 提高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促进产出结构调整。

2 缩小宏观经济政策的西部区域效应的建议

2.1 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 构建良性的西部金融环境, 实施西部大发展

由于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成长的广度与深度不同, 货币政策在地区之间会产生区域效应。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货币供应量来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 因此要细化十分困难。如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 这样虽然在最初的基础货币投放上实现了区域差别化, 但是由于目前遍布全国的银行体系, 资金仍然会通过银行内部流向投资收益高、金融风险低的发达地区, 从而弱化甚至消除了差别化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 针对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仅仅依赖于央行制定差别化的货币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而更应该重视如何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在西部地区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转变金融支持模式, 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从根本上改变导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经济金融因素, 平衡西部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在这个过程中, 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倾斜、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

央行和地方政府要改善西部投资环境, 积极引导资金流向西部;优化西部资金渠道, 加快资金流入;打造西部区域金融体系;完善西部金融市场, 拓宽融资渠道。

2.2 优化税收政策以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2.1 进行现行税制改革, 建立税收选择的统一平台

制定以产业政策为导向的税收优惠政策;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现行资源税制度的调节。

2.2.2 给予区域政府税收选择权

中央集中管理中央税、共享税和重大地方税税种的立法权、开停征权、税目税率调整权、减免权等;明确地方主体税种, 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地方主体税种的管理权限;在保证政令畅通、不挤占中央管理税种和不影响周边省份利益的前提下, 省级政府可通过立法, 经中央批准开征具有区域特征的新税;在国家统一税政下, 允许省级政府制定实施细则。

2.2.3 调整分税制财政体制

对西部地区, 除了改革现行税收政策外, 建议在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成上采用灵活的政策, 根据不同的区域确定不同的增值税、所得税分享比例, 适度提高落后区域共享税中的地方分成比例, 促进落后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

2.3 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

加快西部地区资源产业结构调整;合理组织西部地区产业;完善资源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强产业关联, 不断延长产业链, 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立并完善西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摘要:本文从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分析了在西部产生的区域效应的原因, 同时如何缩小相应宏观经济政策在西部所产生的区域差别提出了些建议。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西部,区域效应,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

参考文献

[1]胡武贤.论宏观经济政策的区域效应[J].经济研究, 2001 (12) .

[2]张文春.我国不同地区宏观税负差异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 (1) .

[3]刘传哲, 聂学峰.我国货币政策的传递途径——理论与实证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4.

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区域发展;策略

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全国相对落后,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省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缓慢,区域布局不合理。因此统筹我省中东西部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的重大议题,吉林省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一体两翼”的一体化城市布局,错位发展战略。此战略的含义可简述为:以中部地区(包括长春、吉林、辽源、四平等城市和地区)的工矿企业集聚等优势,形成吉林省中部地区城市发展群,即中部一体;以东部地区(包括通化市、白山市、延边自治州及其周边地区)的医药、钢铁、旅游、边贸经济等为重点,形成吉林省东部地区城市发展群;以西部地区包括白城市、松原市的农、牧、渔业等特色产业为基础,形成吉林省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群,即东西两翼。其核心就是要统筹协调“一体两翼”,充分发挥各地不同的比较优势,寻找突破口,谋求快速发展。

吉林西部在全省发展中相对落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对迟缓,拖了全省发展的后腿。可见,该地区发展刻不容缓,战略意义重大。该地区在全省统筹发展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发挥资源优势,调控人口迁移,构建现代产业、生态格局

立足该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和发展基础,建设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构建人口规模适度的西部城镇组团,有序引导人口向西部中心城市和中部地区转移。发挥西部地区草 原辽阔、湿地广袤、河湖互济的生态优势,打造渔兴牧旺、草茂粮丰、人水和谐的城镇群。强化与内蒙古相接地区的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水土保持,退耕还草还 林,加快修复草原、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构建现代化大农业格局。支持中心城市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强化与内蒙古、黑龙江的能源、物流、旅游产业合作,构建绿色 新型工业基地。支持小城市和重点镇完善功能,培育特色产业,保持独特城镇风貌。控制生态功能重要、远离中心城市、产业基础薄弱的城镇规模,为生态修复腾出 空间。支持保护、恢复城市周边草原和湿地,构建河网密布水系,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

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科技化

农业产业化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资源禀赋为条件,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础,龙头企业和各类中介组织为依托,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链接起来,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的产业系统和运行机制。

从该地区条件看,最现实的选择:一是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该地区农牧业资源优势,发展粮、棉、油、畜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优质、安全、方便、营养丰富的加工制品,打造具有国家乃至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名优品牌。三是要以科技为手段,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及其制成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其附加值、含金量。四是要大力发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定向加工等公司加农户定单式的产加销生产模式,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原料基地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运作,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为减少农民,转移农民,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科技化及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进程创造条件,提供动力。

三、加强制度创新,保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制度供给

制度创新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有制度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对称等因素引起的,社会规范体系的选择、创造、新建和优化演进的过程,它包括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加强制度创新是实现该地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1.土地制度创新。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上,实现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实现土地的自由、有序、合法流转,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完善农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同时尽快建立、健全和完善土地征用审查及补偿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配套体系。

2.户籍制度创新。户籍制度创新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将现行的城乡“二元”制发展为“一元”化。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影响了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规模与速度,已成为延缓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户籍制度改革,既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的落户意愿,又要充分考虑流入地人口承载能力。应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循序渐进,区别情况,逐步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和农民工的落户条件。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统一的户籍制度。

3.就业制度创新。打破原有城乡就业壁垒,真正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双向流动的就业制度。就吉林西部而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区域大农业的有利条件,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统一规范的人才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鼓励个人创业;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壮大,重点是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企业、中介企业、物流运输企业等,逐步拓宽转移农民的就业空间。

4.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典型的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有限,无法满足该地区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城乡居民的现实需要。因此,必须加快建立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将进城的“农村人口”及不进城的农村人口纳入统一的的社会管理,逐步实现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服务的均等化。从根本上消除的后顾之忧,使进城农民、留农人口均有保障。

四、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为区域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保驾护航

人的素质决定社会文明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确保吉林西部城乡一体化建设顺利开展的保证。只有发展职业教育,提高“留农” “转移”的劳动力人口的从业素质,才能保证调控人口迁移的顺利进行;才能更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行业等各种社会资源,发挥资源优势;才能保证顺利构建现代产业、生态格局;才能利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科技化为;才能确保各种创新制度的顺利实施,为该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提供动力。

课题项目:

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第12篇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的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建立的新型合作区域, 在中国覆盖了西部区域的大部分地区, 辐射范围有陕西、青海、甘肃、宁夏、新疆西北五省, 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西南四省, 这9个省的GDP占到西部区域的90.27%。那么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腹心”地带的西部区域, 它的经济发展现状又是如何呢?

(一) 自然资源丰富

虽然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并不具有直接正相关关系, 但从各国经济发展史来看, 自然资源要素依然是社会生产的基础, 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西部区域的九省份都拥有各自丰富的自然资源。

(二) 特殊的区位优势

西部区域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地带, 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像西南地区就有沿边区域的区位、口岸、岸线、港口等优势, 可以结合其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枢纽等现状, 建立开放性的经济体系。而西北地区尤其陕西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 是开发的重点, 而且陕西自古以来就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 是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以及黄河流域沿岸的第一大中心城市。作为西北经济、贸易、物流、制造以及旅游等重点事业发展核心点, 其特殊的区位优势也给陕西带来又一次发展机遇。

(三) 经济总量发展迅速

西南各省市GDP快速增长, 从1994年的4 312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53 145亿元, 年均增速15%。其中, 四川始终占据GDP的半壁江山, 产值从1994年的2 001亿元到2014年的2.85万亿元。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 GDP增速最为明显, 占西南省市GDP比重自1994年的17.5%上升至2014年的21.5%。其他省市的GDP增长出现小幅下降, 如云南省从1994年的22.8%降至19.4%。

(四) 对外贸易逐步扩大

西南各省市在外贸方面, 其贸易总量从2004年的145亿美元增长为12年的1 674亿美元。在出口方面西南省市贸易区域结构, 因地缘和发展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云南等地进出口方向主要为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川渝地区进出口范围较广, 除面向东亚的进出口外, 欧美也占据其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地位, 并且作为内陆城市, 其具有逐步开放的经济体系, 对外贸易还在不断扩大。

二、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障碍

(一) 西部区域城市聚集能力弱

西部区域范围广阔、人口相对较少, 难以形成大范围的产业与城市聚集。西部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量的56%, 而且多有高原、山川、沙漠、戈壁, 从人口分布来看, 2012年有2.9亿人口, 约占全国的21.6%。

(二) 远离市场, 要素流动不畅

西部地区距离国际市场和国内主要消费市场相对偏远, 提高市场潜力和促进要素流动的难度加大。在海权时代, 东部沿海地区毗邻大洋, 便于与国际市场对接, 市场潜力和要素流动性较高, 东部也由此加速聚集,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中心和最主要的消费市场。而西部地区深陷内陆, 在向东部开放的背景下, 连接国际市场需跨越漫长的陆路途径, 距离东部这一消费市场相对较远, 这都使西部在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也将面临挑战。

(三) 软硬件设施薄弱, 市场竞争能力差

西部地区软硬件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薄弱, 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差。在渐进改革方式下, 西部的市场化进程相对较慢, 再加上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这都使得西部连接更广阔市场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供给不足, 从而制约了西部融入到全球分工网络扩张之中, 这也导致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中东部之间的差距相对扩大。经济欠发达也制约了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改善, 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导致西部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趋于下降。

(四) 资源陷阱影响产业演进

西部能源矿产相对丰富, 但也容易陷入能源陷阱, 影响产业升级。从中国的主要能源、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的基础储量分布来看, 西部是石油、天然气、矾矿、锌矿等能源的主要产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 以及来自中东部粗放式经济增长提供的强大动力, 使西部地区容易在市场机制作用下, 成为初级产品的供应基地, 并形成依赖性。从长久来看, 不利于西部培育高附加值产业, 对西部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甚至形成资源枯竭。

三、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 促进西部区域城市空间结构调整

构建城市群以及发展大城市是西部贯彻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点。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 西部区域应把重庆、西安、成都、乌鲁木齐、兰州等城市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化大都市, 与此同时也应该积极发挥中小城市以及城镇辅助引流作用。通过大城市自身能力的逐步提升, 引导中小城市以及城镇进行空间调整, 从而全面提升西部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这不但可以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保障可言, 而且能够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 从而带动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的空间格局。

(二) 积极建立经贸合作关系, 拓宽国际市场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西部区域对外发展也有了全新的发展途径。在经贸合作方面要不断适应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 加快调整对外贸易产品的结构, 借助西部区域各省份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生态环境, 同时紧密围绕循环经济、特色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积极稳妥的推进招商引资;在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时, 要结合西部区域部分省份多民族、多宗教的历史文化背景, 积极探索区域性经济自由贸易发展机制, 推进西安内陆港、西安自由贸易实验区、喀什经济开发区的建设, 促进国际贸易软环境的发展, 提升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新高度。

(三) 加快基础设施优化建设, 增强西部区域竞争力

西部各省份要加快构筑与周边国家、沿线区域的国内国际运输通道建设, 打造出畅通的双向联系运输体系, 在不断完善铁路、公路交通运输建设的同时, 加强区内的空中航线、信息网络、能源管道等基础设施水平, 例如:中吉乌公路、中巴铁路、欧盟的“欧洲-高加索-亚洲运输走廊”计划、“泛欧亚铁路干线”以及中塔石油天然气管道等的建设, 可以打通多条内通外联通道, 形成互联互通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 实现国家之间互联互通。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大前期经费投入, 巩固监督建设设施质量, 确保经济发展载体的安全运营。

(四) 改善产业发展模式,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西部各省要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打造特色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资源和能源两方面的优势, 立足现实产业基础, 不断优化模式, 延伸产业链, 增加产品附加值,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并且要全方位加快建立西部各省现代产业体系。如, 新疆、青海等省内少数民族区域畜牧业经济发达, 畜产品资源丰富, 因此, 这些省份有必要大力发展轻纺工业, 让农牧业和轻纺工业成为该省的支柱产业, 以此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结构;陕西、新疆、宁夏等省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应积极推进国家大型煤炭生产基地、“西电东送”工程、国家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建设;新疆、宁夏、青海等省可以因地制宜加快产品产业集聚区, 打造国内清真食品集散中心。另外, 建立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 也是进行产业升级的一项保证措施。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机构, 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投资基金, 以此来推动金融服务业对民营资本的开放, 改善企业运营环境对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并且, 不断完善证券、保险市场, 提供辐射范围较广、覆盖行业众多的金融服务, 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石油、清洁能源储量丰富等有利条件, 筹备设立国家能源系统, 建设新型交易平台。

(五) 加强社会安定建设, 促进区域经济安全

西部区域不仅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区域之一, 而且还以典型多民族聚集区著称, 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关于经济安全, 社会稳定的挑战。先要切实解决部分聚集区域人民吃饭难、上学难、看病难和恐怖主义威胁、毒品、艾兹病等社会问题, 各少数民族聚集省份都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解决民生问题。再者还要着力改进并提升针对性政策的品质, 提升党政机关的执行力, 增强政府办公透明度与服务意识, 形成新型协作关系, 达到各少数民族大融合的期望, 争取早日实现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

四、结语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区域九省区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的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市场的扩充为西部经济发展给予动力。二是互利共赢机制使得西部具有优良的发展平台。三是健康的国家交往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增长点。为了促使经济快速发展, 西部区域应该从各个角度进行区域经济发展对策的实施, 争取与其他沿线国家深入合作, 互利共赢, 对“中国梦”、“民族梦”、“世界梦”做出圆满诠释。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习近平发表重要演讲呼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EB/OL], 2013-09-07.

[2]周民良.以扩大开放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0 (1) .

上一篇:脊髓型颈椎病治疗研究下一篇:风险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