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性胸痛

2024-08-24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精选5篇)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 第1篇

关键词:泮托拉唑,莫沙比利,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疗效观察

胃食管反流病 (GERD) 是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及食管外的刺激症状, 如烧心、胸痛、咽喉炎、食管炎等,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烧心、反酸, 胸痛可以是主要或唯一的表现。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PPIs和促动力药联合应用在改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方面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为随机对照双盲实验, 患者为2009年2月~2013年10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治疗的患者。18周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患者, 经内镜确诊为GERD并以胸痛为首发症状。主要排除标准为:未经内镜确诊的GERD, 伴有其他消化道疾病, 伴有心肺、胸壁、肌肉、肋间神经等病变和伴有精神心理疾病。

根据电脑显示的随机分配号码随机分为两组 (比例1:1) :PPIs+促动力药组 (n=20) 和PPIs组 (n=20) 。给药的工作人员以及患者本人不清楚分组情况。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 夜间抬高床头15~20 cm, 禁烟酒、咖啡、刺激性食物。两组性别, 年龄, BMI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临床疗效

患者药物治疗前详细询问病情, 对其进行FSSG评分 (GERD症状频率量表) 。治疗4周后, 详细询问胸痛等GERD相关症状, 并采用盲法再次对其进行FSSG评分[1]。0分=从不;1分=偶尔;2=有时;3=经常;4=总是。各项评分指标相加, 总分为48分。患者达到8分以上就大大增加了GERD的患病率。

1.3 胃镜分型

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电子内镜检查, 并按照洛杉矶世界胃肠病大会反流性食管炎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

1.4疗效评价

根据相关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胃镜检查充血、水肿消失以及溃烂部位全部愈合;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通过胃镜检查充血、水肿消失以及溃烂部位部分愈合;无效: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病情没有任何改变[2]。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

两组临床疗效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具体见表1。

为了进一步的评估临床疗效, 作者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的FSSG评分。在治疗组, 治疗前评分为 (24.8±6.5) , 治疗后评分为 (17.6±5.7) , 改善分值为 (7.2±3.7)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在对照组, 治疗前评分为 (23.2±7.1) , 治疗后评分为 (19.1±6.4) , 改善分值为 (4.1±2.6)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组的改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内镜疗效评价

两组内镜疗效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5.16, aP<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3.90, a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仅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治疗组腹泻1例, 一过性腹痛1例, 口干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 (3/20) , 对照组头晕1例, 恶心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2/20) ,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患者均未发现QT间期延长, 所有不良反应轻微, 不影响继续用药, 治疗结束后症状消失。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未见异常。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机制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 几乎每个健康人均有胃食管反流现象, 而且1 d内可发生数次, 然而只有部分发生胃食管反流病。这是因为正常人存在一系列防御机制, 只有在防御机制减弱或受损, 而攻击因子的强度、频率和时间超过机体的防御能力时才发病, 因此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 (或) 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才是主要发病机制。目前治疗方法一般都是对胃酸给予抑制, 使食管以及胃肠给予排空, 以免出现反流现象以及内容物酸度降低, 使食管黏膜发生损伤的几率明显降低[4]。但单用其中一种方法常难达到满意疗效。因此选择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与选择性动力药物莫沙必利联用就是针对上述特点而采用的治疗措施。质子泵抑制剂通过阻断胃壁细胞H+-K+-ATP酶发挥作用, 能迅速有效的抑制基础和餐后胃酸分泌。一般认为, 胃内p H=4.0是胃液是否存在侵袭力的分界点。p H<4.0胃液激活胃蛋白酶, 引起反酸、烧心等反流症状并损伤黏膜, 故维持p H>4.0是治疗有效的关键。但有学者研究部分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除酸反流外还有胆汁返流共同参与了食管黏膜的损伤。部分患者单纯抑酸治疗效果不佳, 需加用消化道动力药物。枸橼酸莫沙比利是一种新型的消化道动力药, 可选择性的刺激消化道黏膜下神经丛的5-HT4受体, 促进其生理性乙酰胆碱的释放, 从而产生消化道的促动力作用, 枸橼酸莫沙比利能增加LES张力、食管蠕动收缩幅度、缩短食管酸暴露时间、加快胃排空、减少反流[5], 因此莫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组研究显示泮托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 治疗4周时临床和内镜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单用泮托拉唑组, 且服用方便、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确切、价格适中,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Miyamoto M, Haruma K, Takeuci K, et al.Frequency scale for symptoms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predicts the need for addition of prokinetics to proton pump inhibitor therapy.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8, 23 (5) :746-751.

[2]周华荣, 廖剑良.莫沙比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90例疗效分析.江西医药, 2012, 47 (7) :604.

[3]姚光弼.第10届世界胃肠病大会报道.中华消化杂志.2002, 15 (2) :31.

[4]黄介飞.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孟宪镛.实用消化病诊疗学.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1213.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体会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胃食管返流性咳嗽患者中, 男性10例, 女性5例;年龄在16~68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48.5岁;病程在3~8年之间, 平均0.5年。诊断依据为: (1) 慢性咳嗽, 白天和直立状态下症状较为突出。 (2) 有胃病和胃食管反流的证据。 (3) 除外后鼻滴漏综合征、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原发性肺部疾患。 (4) 单纯抗酸抗反流治疗, 咳嗽可获明显缓解或消除。

1.2 临床症状和体征

15例患者均有较突出的夜间咳嗽。其中, 干咳3例, 少痰9例, 多痰3例, 伴血痰2例;伴上腹或剑突下闷痛不适15例, 烧灼感8例, 伴恶心或呕吐5例;双肺呼吸音稍粗5例, 偶闻痰鸣音3例, 左下肺闻及少许湿啰音1例。全组均有上腹或剑突下轻压痛。

1.3 辅助检查结果

本组患者血、尿、便三大常规及心电图均正常。X线胸片检查结果:11例正常, 3例肺纹理增粗, 1例左下肺见小片状淡薄阴影 (诊为左下肺炎) 。胃肠钡餐:胃食管反流者9例, 食管中下段食管炎6例。合并胃溃疡1例, 十二指肠溃疡2例, 食管癌术后短食管1例。15例均有慢性胃炎证据。

1.4 治疗方法与疗程

凡具备上述标准 (1) ~ (3) 者停用一切抗感染药物, 并按胃病指导饮食, 抬高床头15~20cm而卧, 单纯给予抗酸抗返流治疗, 雷尼替丁0.15g, 早、晚各服1次;多潘立酮10~20mg, 每日3次, 餐前30min服用。疗程:连续治疗至咳嗽消失, 疗效按治疗8周观察。

2 结果

抗酸抗返流治疗后, 鉴于咳嗽消除或明显缓解, 全部病例均临床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咳嗽完全消除者12例, 明显缓解者3例。咳嗽症状的变化多在治疗1~4d内开始见效, 4周内完全消除者9例, 8周内完全消除者3例, 复查症状体征、胸片、胃镜 (到其他医院) 或钡餐均正常。明显缓解的3例中, 1例肺炎者院外治疗1周, 入院后用菌必治加希普欣治疗2周症状无变化, 后按标准拟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并肺炎, 改用本法治疗8周, 咳嗽获明显缓解, 复查胸片见左下肺炎症已基本吸收。余2例治至8周咳嗽未全消除者为合并十二指肠溃疡病例, 复查胃镜见溃疡未全愈合, 但无发现反流。

3 讨论

胃病相关性咳嗽, 我国古中医早有认识[2,3]。根据咳嗽感受器的解剖学分布, 研究成人慢性持续性咳嗽患者, 发现由胃食管反流引起者占10%~21%, 在慢性咳嗽的病因中排位第三, 可见本病症并非罕见, 值得注意。该病的发病机制包括: (1) 局部刺激。在未误吸的情况下, 通过刺激咽喉部局部黏膜刺激而刺激咳嗽反射的传入而引起咳嗽; (2) 吸入刺激。反流物的吸入刺激下呼吸道而引起咳嗽:微量误吸可导致咽炎、支气管炎;大量误吸可以引起肺吸入综合征、昔日性肺炎、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 ; (3) 神经反射。刺激食管-支气管咳嗽反射引起慢性咳嗽。胃内酸性消化液反流入食管下段, 刺激呼吸道迷走神经, 引起平滑肌痉挛发生气喘不止。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9年版) [4]给出了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诊断标准。由于基层卫生院不能进行24h食管pH值监测, 且少部分患者的检测结果未必异常, 所以针对实际情况, 制定了如1.1项下的诊断标准。

用24h食管pH值监测法对胃食管反流咳嗽者研究发现, 咳嗽可以是胃食管反流唯一出现的临床表现, 隐性反流者占75%。抗反流治疗几乎没有例外地获得成功。说明抗酸抗反流治疗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具有高度特异性。

本组的研究结果表明, 抗酸反流治疗可使此种咳嗽获明显缓解或消除。

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 据推测是由于反流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等对食管下段的黏膜感受器的刺激所致。此种咳嗽肺部可无阳性体征和X线表现, 严重的反流可致气道吸入, 产生咽喉、气管、支气管或肺等处的炎症。本组1例肺炎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抗酸抗反流治疗后咳嗽获明显缓解, 可能是与反流的吸入有关。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有突出的夜间咳嗽症状, 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在排除了后鼻滴漏综合征、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其它原发性呼吸系疾病后, 应考虑到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24h食管pH监测是最有用的诊断试验, 胃镜和钡餐对胃食管反流的检出率又不够理想, 确诊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困难较大。

鉴于抗酸抗反流治疗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独特疗效。笔者认为, 治疗试验不失为一种可用的方法, 此法可使相关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要做好此病的预防工作。 (1) 切忌暴饮暴食, 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患者应少食、多餐, 三餐以七成饱为宜, 如感饥饿可在两餐之间加少量点心, 睡前最好不进食。 (2) 避免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如果反流到食管可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 加重烧灼感。咖啡、巧克力、酒精、薄荷等刺激性食物, 能降低下食管括约肌的紧张度, 减慢胃排空。脂肪, 尼古丁、硝酸甘油等亦可引起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因此, 应戒烟、戒酒, 保持饮食清淡, 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以及蛋白质丰富的鱼、虾、禽、蛋等。 (3) 避免饭后立即卧床。餐后胃底扩张, 可反射性引起下食管括约肌松弛, 为了消化食物, 胃分泌大量胃酸, 最容易发生胃酸反流。最好能在餐后3h, 待大部分食物由胃排空后再就寝, 睡眠时应尽量保持头高足低位。

参考文献

[1]肖菲, 张李群, 茅娟.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胃动力药治疗胃食管返流相关性咳嗽的研究[J].胃肠病学, 2011, 16 (2) :99-101.

[2]北京中医学院.内经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4:267-268.

[3] (清) 吴谦.医宗金鉴第2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3:26.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为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消化科门诊收治的患者, 均被确诊为CEKC。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 治疗组中男38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 (44.75±10.4) 岁, 病程4个月至10年, 平均 (3.77±2.12) 年;对照组中男34例, 女26例, 平均年龄 (43.77±10.6) 岁, 病程3个月至8年, 平均 (3.55±2.09) 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GERC的诊断标准参考《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9版) [2], 并结合临床实际拟定: (1) 慢性咳嗽8周以上, 以白天咳嗽为主, 餐后加重; (2) 胃镜检查示胃食管反流且具有反酸、烧心、反食症状, 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定症状总分≥12分, 确诊为GERD[3]。

1.3 纳入标准

年龄18岁以上, 被诊断为GERC且4周内未使用过抑酸剂及胃肠动力类药物者, 知情同意后可纳入临床试验。

1.4 排除标准

(1) 孕妇、哺乳期妇女; (2) 严重心、肺、肾、脑、肝脏疾病者; (3) 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者, 咳嗽变异型哮喘 (CVA)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EB) 、鼻后滴流综合征患者; (4) 近期服用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者; (5) 明显脾虚患者 (由专职训练人员评估) 。

1.5 疗效判定标准

1.5.1 胃食管反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前后均填写RDQ问卷。反流问卷评分参照[4]计算: (1) 按发作频率计分:按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和反食4种症状统计, 无症状为0分, 症状出现频度分为

每种症状计分为每种症状发作频率计分+每种症状程度计分, 各症状积分最高为10分;每个患者症状总积分为上述4种症状积分相加, 症状总积分最高为40分。

1.5.2 咳嗽疗效评定方法

(1) 由专职训练人员采用统一标准, 按咳嗽程度进行评分:0分为无咳嗽;1分为1~2次短暂咳嗽;2分为2次以上短暂咳嗽;3分为频繁咳嗽, 但不影响日常生活;4分为频繁咳嗽, 影响日常活动;5分为频繁咳嗽, 不能进行日常活动。

1.5.3 咳嗽疗效判断标准[5]

根据患者咳嗽症状积分计算治疗指数, 治疗指数= (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 /治疗前症状积分×100%。 (1) 显效:治疗指数>80%; (2) 有效:治疗指数为50%~80%; (3) 无效:治疗指数≤50%;总有效=显效+有效。

1.6 方法

全部患者就诊时均接受常规治疗指导, 如避免饱餐、避免高脂、高糖辛辣饮食, 避免睡前进食及抬高床头。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患者口服雷贝拉唑胶囊 (江苏豪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规格:每粒20mg) , 每次20mg, 每日1次, 睡前服用;莫沙必利片 (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 每次5mg, 每日3次, 餐前半小时服用;桑菊清解汤 (广东中山市中医院制剂科生产, 规格:100mL) , 每次33mL, 每日3次。对照组患者仅口服雷贝拉唑胶囊和莫沙必利, 用法同上。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影响上述药物疗效评价的其他药物。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组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采用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比较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 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食管反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P<0.01) ,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1、表2。

(±s)

(±s)

治疗组患者咳嗽治疗有效率 (91.7%) 显著高于对照组 (78.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n)

治疗过程中,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改变, 心电图未见异常。治疗组中有3例出现腹泻, 2例出现轻微头昏、头痛, 1例出现腹痛。对照组中2例出现腹泻, 3例出现轻微头痛, 1例出现腹痛, 考虑为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和莫沙必利的不良反应, 对症处理后可缓解, 并遂渐减轻, 患者可完成疗程, 一直坚持服药至疗程结束, 停药后症状未再出现。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 (GERD) 包括反流性食管炎 (RE)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NERD) 及Barrett食管三种类型, 被认为是引发慢性咳嗽的一个最重要因素。目前认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GERC) 的发病机制为食管-支气管反射引起的食道神经源性炎症[2], 是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 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流入食管, 刺激食管远端黏膜丰富的咳嗽感觉器, 或流物的微量吸入或大量吸入, 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症。该类咳嗽大多发生在日间和直立位, 饮浓茶、咖啡、烈酒后可诱发咳嗽加剧[5]。患者可伴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 如胸骨后烧灼、反酸、嗳气、胸闷等。但也有不少GERC患者没有明显反流症状, 咳嗽是其唯一临床表现, 导致患者反复就诊于呼吸内科及耳鼻喉科, 服用各种抗生素及镇咳化痰药物, 造成诸多药物不良反应及资源浪费,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 GERC日益受到临床重视, 24h食管pH值监测是诊断GERC的有效方法, 但大部分基层医院未能有条件做该监测, 指南[2]建议对于没有食管pH监测的单位可对具有以下指征的慢性咳嗽患者进行诊断性治疗: (1) 患者有明显进食相关性咳嗽, 如餐后咳嗽、进食咳嗽等; (2) 患者伴有典型的烧心、反酸等反流症状; (3) 排除CVA、UACS及EB等疾病或按这些疾病治疗效果不佳, 服用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 治疗不少于8周后咳嗽消失或显著缓解, 可确诊为GERC。

目前, 临床治疗GERC还没有一个最佳方案。指南[2]建议采用抑胃酸药物及胃动力药治疗2~3个月。但有研究发现, 一些GERC患者的咳嗽和消化道症状在治疗时存在分裂现象, 即当消化道症状在经过抗反流治疗消失后, 咳嗽症状却仍没有改善[7]。

胃食管反流所致咳嗽在中医学中属于“内伤咳嗽”的范畴,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应属“胃咳”, 多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 导致肝胃气机失调、升降失司, 从而出现食管反流诸症。又因食管与气道均开口于咽部, 咽为肺之门户, 故该病亦与肺相关。中医治疗该病强调了咳嗽不离肺胃的观点, 胃气上逆反流为本, 上逆壅肺而咳为标。莫沙必利是常用胃动力药, 起到降胃气的作用, 且起效快, 雷贝拉唑是一种较新的质子泵抑制剂, 其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 能全面、高效抑制胃酸分泌, 与莫沙必利联用能迅速缓解食管反流诸症, 为治本。

桑菊清解汤是我院制剂, 为中药处方的水煎煮浓缩液, 吸收快, 携带服用方便, 主要成分为桑白皮、芦根、川贝、车前子、菊花、甘草等, 具有清热去痰、润肺利咽、止咳的功效, 主治肺热咳嗽、咽干、痰多。该方无苦寒之品, 甘润可口, 能迅速缓解咽干、咽痒咳嗽, 为治标, 除明显脾虚证外, 其他证型皆适用, 服用方便, 反复服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依从性可。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GERD典型症状, 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而西药联合桑菊清解汤较单纯西药更能迅速有效缓解GERD所致咳嗽症状, 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胃食管反流所致咳嗽多反复发作, 迁延难愈, 指南[2]建议内科治疗时间为3个月以上。

综上所述, 桑菊清解汤联合西药能安全、高效地改善GERD致慢性咳嗽症状, 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越性。本研究由于条件限制, 未曾做pH值等监测。我院还应进一步提高GERC诊断效能, 并加大样本观察量, 制定统一的诊断、辨证分型标准、治疗方案及用药剂量, 使诊断及治疗更具科学性。

摘要:目的:观察桑菊清解汤结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 对照组患者口服多莫沙必利片5mg, 每日3次, 餐前半小时服用, 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mg, 睡前服用, 每日1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桑菊清解汤33mL, 饭后服用, 每日3次, 疗程均为4周。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烧心、反酸、胸痛症状积分及咳嗽积分。结果:经过治疗, 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但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食管反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P<0.01) , 具有统计学意义, 且治疗组患者咳嗽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桑菊清解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能迅速改善患者烧心、反酸、咳嗽症状, 副作用小, 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咳嗽,胃食管反流病,桑菊清解汤,雷贝拉唑肠溶胶囊

参考文献

[1]赖克方, 陈如冲, 刘春丽, 等.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诊断程序的建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6, 29 (2) :97-9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9, 32 (6) :408.

[3]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专家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 2007, 46 (2) :170-171.

[4]李乾静, 张西亮, 王玉霞.心理干预和帕罗西汀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 2008, 35 (23) :31.

[5]何绍亚, 向阳生, 何莉.奥美拉唑吗叮啉联合谷维素治疗胃良管反流病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 2009, 11 (12) :1299-1300.

[6]徐永健, 许淑云.慢性咳嗽的诊断策略[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 30 (2) :6-9.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 第4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0例,男212例,女98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57岁。本组病例包括原发贲门癌及胃底癌侵犯责门。术后病理检查:贲门胃底腺癌284例,未分化癌6例,印戒细胞癌20例。随机分成2组,A组行食管胃前壁吻合加胃底重建170例,B组行胃后壁吻合140例。

1.2 手术方法

全组常规经上腹正中切口,部分切口下端向脐左旁延伸,常规行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后将食管腹段距肿瘤3cm切断,根据肿瘤大小及侵犯情况,部分选择食管上切端术中快速切片检查排除残端癌残留。距离肿瘤远侧4cm闭合胃小弯侧斜向胃大弯,完整移除胃底、贲门肿瘤,间断缝合包埋胃残端。再从胃窦部距幽门3cm胃前壁纵行切开约2cm,扩大后置入26~29号常州产吻合器直达距胃残端3~5cm的胃前壁与食管行吻合,吻合口适当加固缝合4~6针。吻合口以上残胃固定在肝三角韧带边缘上重建His角。检查幽门通过大小、有无疤痕及狭窄,少部分幽门过于狭小者给于幽门成形。最后腹腔放置两条引流管,缝合腹壁切口。对照组仅行食管胃后壁吻合(经残胃近端开口植入吻合器)。

1.3 疗效标准

1.3.1 主观症状

术后定期随访有反流症状主要指标为胸后烧灼感、反酸、上腹疼痛等。

1.3.2 上消化道造影检查

术后7d常规行胃造影了解吻合口大小,取仰卧位观察对比剂反流到食管情况,重建胃底是否充盈及His角成形情况,幽门排空情况等。

1.3.3 电子胃镜检查

术后6个月行电子胃镜检查,观察食管粘膜及吻合口情况,必要时取组织活检行病理检查。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型采用洛杉机世界胃肠病大会制定的等级标准,A级:食管黏膜有一个或几个黏膜破损,直径<5mm;B级:黏膜破损直径>5mm,但破损间无融合;C级:超过2个皱襞以上的黏膜融合性损伤,但尚未环绕食管壁75%;D级:黏膜破损相互融合,范围累及至少75%的食管周径。

1.3.4 疗效分级

反流的疗效根据主观症状、上消化道造影及内镜下表现判定。优:无烧心反酸,对比剂无反流,内镜下为黏膜正常。良:偶感烧心反酸,无需就医,对比剂有少量反流,内镜下为A型。一般:有烧心反酸,需就医,检查有对比剂明显反流,但经口服抗酸药物、调整生活习惯后,症状能缓解。内镜下为B-C型。差:经常烧心反酸,并常伴有不同程度吞咽困难,对比剂大量反流,内镜下为C-D型。

1.4 统计方法

采用÷2检验。

2 结果

见表1。

P<0.01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2]。包括食管下段括约肌破坏、食管的蠕动异常、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能力下降、多种有害因素(包括胃酸、胃蛋白酶、胆酸及胰蛋白酶等)对食管黏膜造成损害。任何破坏食管下段括约肌的手术,均易造成胃食管反流[3];术后患者因胃失去迷走神经的支配,张力下降,排空延迟,促进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4]。反流性食管炎是胃底贲门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根据报道为71.6%,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用保守疗法难以治愈的远期并发症。因此,如何解决术后反流问题是一个外科医师非常关心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手术方法进行了不少改进,如胃底折叠术、贲门斜行叠术、隧道式吻合术、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术等。在抗反流方面均取得一定作用,但反流性食管炎一直仍是高发病率、难治愈。我们采用食管与残胃前壁吻合及胃底重建方式,经术后随访证实具有良好的抗反流效果,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反流率为22%,大多数症状也能用药物所控制。

我们采用食管与残胃前壁吻合及胃底重建方式抗反流原理是:①食管与残胃前壁吻合后食管被架高在胃前壁,胃腔内胃液未饱满状态下不会反流到食管,一般情况下夜间反流症状会更明显,本术式在平卧位时抗反流功能更明显,尤其夜间反流发病率显著减轻;②食管与残胃前壁吻合后残端胃形成重建胃底,并且缝合悬吊在膈肌三角韧带上,在吻合口左上方重新形成一个“人工胃底”,基本可以达到储存胃内气体和液体作用,避免胃液冲击直接反流到食管,减少了术后“嗳气”及“气顶”及“吐胃液”现象的发生;③食管胃前壁吻合残胃轴线与食管纵轴线形成约45的夹角,即重建His角,使术后食管胃吻合部接近术前贲门生理状态,具有明显抗反流作用;④本术式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由于反流性食管炎减少,食管胃吻合后狭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因此具有明显的应用推广价值。

我们认为术后随访了解有无反流症状、术后上消化道造影及电子胃镜检查食管黏膜情况是判断反流性食管炎情况的重要指标。食管胃前壁吻合加胃底重建能有效预防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简便、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胃前壁吻合及胃底重建在胃底贲门癌切除术后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价值。方法对31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常规经上腹正中切口行近端胃根治术后,170例行食管胃前壁吻合加胃底重建重新形成His角(A组),140例单纯行食管胃后壁吻合(B组)。术后观察临床症状和通过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来评定其抗反流效果。结果食管胃前壁吻合抗反流优良率达78%。食管胃后壁吻合抗反流优良率35%,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抗反流差别有显著性意义(<0.01)。结论食管胃前壁吻合加胃底重建能有效预防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简便、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关键词:胃底贲门癌,食管胃前壁吻合,胃底重建,反流性食管炎

参考文献

[1]Shibuya S,Fukudos,Shineha R,et al.High incidence of reflux esophagitis observed,by routine endoscopic examina- tion after gastric pull-up esophagectomy[J].World J Surg, 2003,27(5)580-583.

[2]王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与发病机制研究积攒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1,2:118-119.

[3]魏良洲,田字彬.胃食管反流病[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9.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 第5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以咳嗽、吐奶为主要症状而肺部体征不明显入院的婴幼儿32例, 男21例, 女11例;月龄3~24个月。患儿均有反复咳嗽及呕奶吐奶病史, 呕奶次数5~10次/d, 呕吐症状都在进食后出现。全部患儿均符合下列入选标准: (1) 咳嗽症状持续4周以上, 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 肺部体征不明显; (2) 肺部X线摄片正常; (3) 24h食管pH值阳性; (4) 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其中干咳3例 (9.4%) , 呛咳18例 (56.2%) , 咳后反复喘鸣音11例 (34.4%) 。上述患儿曾使用头孢米诺或阿奇霉素5~7d, 治疗效果欠佳。13例曾误诊为咳嗽变异型哮喘而予布地奈德 (普米克) 及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 效果不明显而入院治疗。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3 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设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住院的53例咳嗽患儿作为对照组, 男31例, 女22例。除24h食管pH值外, 两组患儿的月龄、临床症状、体征等均大体相似。

1.2.2 治疗方法

观察组予小剂量红霉素5 mg/kg, 1次/d;西咪替丁5 mg/kg, 2次/d,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同时嘱家长减少患儿每次食量, 增加喂养次数。对照组5 3例给予头孢呋辛5 0 mg/kg, 2次/d,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静脉滴注;特布他林2.5mg/次, 雾化吸入, 酮替芬每天1/3~1/2片 (1 mg/片) , 每晚口服1次。疗程均为5~10天。

1.2.3 咳嗽程度判定标准

轻度:偶咳或间断咳嗽, 不影响生长发育;中度:咳嗽较频繁, 反复呕吐, 轻微影响生长发育;重度:频繁咳嗽, 顽固性呕吐, 生长发育迟缓。

1.2.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用药5天内咳嗽由中重度转为轻度, 或中度咳嗽消失;有效:用药10天内咳嗽由中重度转为轻度, 或中度咳嗽消失;无效:用药10天内咳嗽无缓解;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

2 结果

2.1 一般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儿入院治疗5天后, 咳嗽症状明显好转, 呕奶次数明显减少 (每天呕奶次数少于2次或消失) , 10天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总有效率100%。治疗结束后随访10个月, 有2例复发, 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2例均为消化道畸形。对照组治疗第5天后, 症状好转, 但呕吐次数仍在每天3次以上, 咳嗽症状改善不明显, 总有效率为88.7%。治疗结束10个月内随访有6例患儿因咳嗽再次住院治疗。两组治疗开始前和治疗10天后分别进行肝功能检查, 未见肝功能损害病例。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表1)

表1显示, 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6.9 7, P<0.0 1) 。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 (GRED) 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功能缺陷, 导致胃内容物, 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系列食管内外症状和 (或) 并发症的临床症候群。小儿由于解剖和生理特点, GRED患病率高, 表现为顽固性呕吐、呼吸道症状、生长发育迟缓、反流性食管炎等。这主要是抗反流机制减弱和反流持续对食管黏膜作用的结果。由于反流的酸性食物刺激食管中下段黏膜感受器, 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支气管痉挛, 产生咳嗽, 但胸部X线片显示无异常。有条件时测24h食管pH值, 阳性者可确诊。

婴幼儿由于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 如喂养方法不当往往易出现回奶, 误吸入肺而出现呛咳, 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继发呼吸道感染, 临床常予抗生素治疗, 但往往效果不佳, 且容易导致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西咪替丁是一种H2受体拮抗药, 能抑制食物、组胺或五肽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 并使其酸度降低, 降低食管对酸的敏感性。红霉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普遍的抗生素。有研究发现, 红霉素系胃动素受体激动药, 借助某些胆碱受体、多巴胺受体及肽能受体发挥效应。红霉素有全胃肠道的促动力效应, 还可能是胃动素释放刺激因子, 引起胃肠道收缩作用与剂量有关[1]。但红霉素存在抗菌活性, 长期应用可能导致耐药菌株产生, 且还能造成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因而不作为临床首选药。

本组资料显示, 采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引起的慢性咳嗽总有效率高, 复发率低;又因应用小剂量红霉素效果满意, 未发现不良反应, 依从性好, 可以减少抗生素滥用, 值得临床重视。

由于基层大多无法开展24h食管pH值监测, 临床可依据患儿的症状与体征进行诊断: (1) 患儿有明显的进餐相关性咳嗽 (如餐后咳嗽、进食咳嗽等) ; (2) 患儿有胃食管反流症状 (如反酸、嗳气、胸骨后烧灼感等) ; (3) 排除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或按这些疾病治疗效果不佳, 而抗反酸治疗后咳嗽消失或显著缓解[2], 可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杨烨.红霉素促胃动力作用机制及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8, 10 (1) :102.

上一篇:物流服务标准化下一篇:会计专业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