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生产设施范文

2024-07-08

烟叶生产设施范文(精选12篇)

烟叶生产设施 第1篇

一、因地制宜, 系统考虑, 做好项目规划设计

项目规划设计是项目实施及管理的第一步, 其合理性、科学性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 也是项目永久发挥长久效益的保障。正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项目规划设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因地制宜, 统筹规划, 前提就是实地勘察, 在充分了解和熟悉该地区地形地貌及需求解决问题的前提下, 结合产区基本烟田建设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规划, 构思项目布局及规划, 然后再进行项目设施, 对于一些诸如涉及人身财产安全、技术含量高、投资额大等重大项目工程, 还需进行系统论证和设计评审。项目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要兼顾项目安全可靠, 又要兼顾经济实用。特别是我们烟水配套工程, 既要节约成本, 又要质量可靠, 要烟农在最大程度上受益。在部分产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多见, 笔者认为归结于以下几种情况:没有请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或有专业技能的工程师进行设计, 此为其一。原因是部分工程项目是受益村民委员会或烟农自建, 没有委托烟草部门进行组织实施, 施工方也多为有一些建房经验的“非正规军”, 其一方面没有设计能力, 另一方面没有施工资质, 工程项目就这样在凭印象凭感觉中实施。其二, 部分工程虽由专业设计部门设计, 但设计人员考虑不周全, 且大多数设计人员仅注重安全性, 而忽视经济实用和行业的有关要求。譬如, 有些沟渠在设计中没有设闸水槽、灌排水口、缓冲池以及人行桥、机耕桥等所必需的附属设施。有些沟渠、水池、管网在分布上没有考虑到突出重点、整村推进, 没有考虑到整体设计、网络布局, 没有做到围绕水源, 搞配套, 没有做到点、线、面的有效结合及统一。有的没有利用现有的设施, 还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有些项目设计的安全系数过大, 标准较高, 大大超出了烟水配套工程所承担的标准。

规划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和施工单位用心、细心的工作, 深入实地勘察和调查研究, 要做到因地制宜, 统筹规划, 既要克服凭经验做事的做法, 又要克服纸上谈兵, 不尊重实际的做法。同时, 烟叶基础办也要加强与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的交流, 一方面让其知晓行业政策, 另一方面及时提出设计需求, 并办要求加强对项目规划设计的审核与把关。施工单位也要加强与烟叶基础办及设计单位的沟通, 根据实地作业情况, 及时提出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二、循序渐进, 合理安排, 加强施工进度控制

项目实施过程中, 施工进度控制既是难点, 也是关键点。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缩短工期, 提高工作效率, 是业主和施工方共同追求的目标。但进度控制一个动态过程, 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何在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做好进度控制?笔者认为, 主要从人、财、物、环境及方法这五个因素中寻找突破口。

所谓“人”的因素, 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人的组织协调能力;二是人力情况。前者多指管理人员, 如政府、烟草部门、施工方、监理方等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 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决定着项目的进度。项目施工组织协调有力, 项目施工进展就越快, 反之, 则不然。后者多指现场施工人员, 若工人数量足、分工明确、有一定的技术功底和施工经验丰富, 施工进度就比较快, 反之, 影响施工进度, 有时还会存在窝工现象。针对“人”的因素, 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培训和学习, 提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素质。合理的施工计划、科学的管理和精湛的技术, 无形中减少了技术或管理所造成的障碍。二是要加强沟通与协调。这既包括业主与施工队、业主与当地政府、也包括施工队与地方、监理方与施工方等, 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和协调的优势, 通过领导作用, 及时帮助各方做好协调工作, 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不至于工作被动。三是要统一思想认识。烟水配套工程本来就是一个惠民工程、民心工程, 政府、烟农、烟草及相关部门都要深入领会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实质和行业增加投入的意图, 要统一思想认识, 从大局出发, 从造福烟农出发, 共同抓好工作落实。

所谓“财”, 就是施工中的工程款和相关工作经费。对于工程款而言, 无论是烟草部门垫付, 还是施工单位预先垫付, 工程款的足额到位是促使工程进度的前提条件。烟叶基础办工作经费亦如此, 工作经费没有足额到位, 烟叶基础办工作机构就无法正常运转, 相关管理工作也就无法落实, 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烟叶基础办要明确专人, 关注工程款、工作经费等资金的到位情况, 按照要求做到按进度拨款。

“物”, 就是项目实施所需的物资、设备及材料等。俗话说“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就是这个道理, 所需物资、设备、材料的提早准备及足额到位, 是加快工程进度的基础。施工单位或业主要按照设计要求认真组织好货源, 并做好采购、验收工作, 确保相关物资、机械及材料及时按时、按质、按量供应到位。

所言“环境”, 其包括施工现场的人文环境和工作环境。施工现场地方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协调能力强, 烟农素质高, 人文环境好, 一方面烟农投工投劳积极, 另一方面无阻工现象, 工程建设进度就快, 反之就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同时, 当施工期恰在农闲时节, 且天气比较好, 气温适宜, 施工队既有利于组织劳力, 又能组织施工, 工程建设进度就不会有很大影响。

“方法”就是进行工程进度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如制定进度计划, 大部分工程都要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 并按计划进行施工和进行动态监控。这些动态监控的方法有多种, 诸如绘制横道进度计划图表或网络进度图表或垂直图表, 以及按周、旬、月等上报进度报表等, 通过对比分析, 及时采取措施。笔者认为, 一旦工期没有按计划实施, 要及时分析原因, 并采取如制定超赶工计划、完善施工工艺等相应补救措施。

总之, 对于进度控制, 要有以便应变, 以不变思变的思想, 找出主要控制因素, 抓住主要控制点, 提前做好相应的预方案, 提早做好控制准备。

三、持之以恒, 加强监管, 确保工程质量

俗话说工程质量是项目工程的“生命线”, 事实如此, 也是“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之所在。工程质量事关广大烟农的生命财产安全, 事关项目的长久效益, 优良工程是我们持之以恒的目标。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归结起来有五大因素, 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人, 在其中起到组织、实施、监督的作用, 特别是管理人员组织管理能力、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监督监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及素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质量。如重大工程中的监理工程师素质、监督人员配备、隐蔽工程有无旁站等, 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观因素。材料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材料质量上, 也就是是否合格, 是否经过检测和验收。对于材料这个环节, 要经过严格的检测, 合格后方可采购, 在使用前也要通过验收达标。机械, 是施工中所需要的机械, 如水泥搅拌机、发电机、震动棒等。要按照设计要求, 按标准采购及施用。方法, 也就是施工工艺的技术方法。如水泥砼的配比、现浇工程、浆砌石等的工艺程序, 都必须按水利水电工程有关技术标准进行实施, 也必须科学得当。环境, 如上述所言, 其亦包括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最大, 诸如降雨、降雪、冰冻、霜和高温等, 针对这些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天气, 要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护措施。诸如, 在遇到降雨和冰冻时, 在工程上覆盖塑料薄膜、稻草、草垫等, 在遇到高温时, 在工程上覆盖稻草或草垫, 并不断洒水等。对于人文环境, 也是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如加强宣传、加大巡查、分片负责以及设置障碍等, 杜绝工程的人为及牲畜破坏。

四、按部就班, 保持记录, 完善项目档案建设

工程项目档案建设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记录项目实施过程的重要依据, 在项目管理及以后的工作中, 起到凭证、参考、交流和宣传以及监督的作用, 概括起来也就是工程验收决算、其他项目借鉴参考学习、工程质量监督等的依据。在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 项目档案不齐全、手续不符合规定、归档杂乱无章的现象多为常见。从规范项目管理, 完善项目档案建设角度出发, 我省制定了《湖南省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试行) 》, 列出了需要规范项目档案的清单, 如项目档案卡、项目申请书、补贴合同、施工合同、项目公示材料、设计文件、 (下转192页) (上接170页) 招投标文件和工程痕迹管理材料等, 并按照国家局的要求, 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统一文本样板。以笔者之见, 项目档案建设并不难, 关键在于工作人员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和工作态度。档案建设和工程实施一样都是一个动态过程, 是每一阶段、每一工期的记录过程, 也是加强过程控制与管理的一项措施, 具体操作起来要按程度、按步骤、按规定进行。特别是, 要克服烦琐、麻烦的错误思想, 要把按部就班进行项目管理、完善相关记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不要犯轻过程、重结果的错误。

我州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体而言, 启动较早, 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发现、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多。尤其是, 近几年, 在省局的统一领导下, 我州全方位进行项目建设, 由于各产区管理方式、方法以及施工主体的不同, 使得有些问题由共性变个性, 有些由个性变成共性, 解决的方式方法也有新突破。在工作中, 如何有效的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笔者在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中总结并秉持一点: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责任编辑刘娇娇]

摘要:烟叶是烟叶产区农村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加强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烟叶生产质量的主要措施。进行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加强工程监管和项目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第2篇

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以下简称项目管理)水平,规范项目管理行为,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根据《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国烟叶〔2007〕325号),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第三条项目管理要体现资金直补烟农政策和规划立项、资金管理、质量检查和工程验收以烟草部门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按照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省局(公司)负责全省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各州(市)公司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县(市、区)分公司负责工程具体实施。各州(市)公司其他有关职能参照国家局,省(局)公司制订的实施方案及补充意见执行。

第五条有建设任务的县(市、区)要完善以政府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强化技术力量,对项目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予以指导、协调、检查、管理和服务。

第六条省局(公司)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将不定期对州(市)公司工程建设和资金使用进行检查监督,州(市)公司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人员要全程参与工程建设,同时各级纪检监察和审计等部门要协助同级党组(党委)取得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对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跟踪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的安全。

第二章项目管理

第七条项目管理是项目业主方、组织方、施工方对项目进行规划、实施、监督、协调、验收、管护等全过程的管理,以实现项目预期的进度、质量和资金安全。

1、项目组:烟农、村民小组或村委会是项目的受益者和产权所有者,即业主方。项目组由受益烟农、村民小组或村委会推选的代表和烟草公司派出的代表共同组成,是项目建设的临时性管理组织机构。负责管理项目区内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烟水工程和烤房新建和改建项目等,项目组代表项目区内受益烟农利益。每个项目组要明确一名非烟草部门人员为项目实施负责人,组织和领导项目组的工作。

2、组织方:指组织项目管理的烟草部门和地方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负责制定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指导项目组的成立、项目审批、勘察设计、质量、资金的监管和检查验收等组织工作。县级烟

草分公司负责人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监督负责人。

3、施工方:由烟农或项目组根据项目建设需要确定施工方。烟农是自建工程的施工方,烟农无能力按质按量施工的可委托组织方组织施工,多户受益的集体工程原则上由项目组自行组织施工。如项目组无能力组织工程建设,须由村委会签订委托协议授权组织方以招投标等方式选择施工方。

第八条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包括:申报,设计评审,建前公示,审批,立项,设立项目组,签订补贴合同,项目施工,检查验收,档案管理,管护等。

第三章申请、审批

第九条申请。由烟农、村民小组或村委会自愿向县级烟草分公司提出书面的项目建设和补贴申请。自建工程原则上由烟农提出书面申请,附申请烟农花名册,签字并加按手印;集体工程由村民小组或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须载明项目基本情况、出资(含投劳折资)安排、运行管护方案等内容,并附受益烟农花名册,签字并加按手印。

第十条公示。申请补贴的烟农、村民小组或村委会名单和项目内容要在所在乡镇或村级范围内公示,征求意见,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第十一条上报审批。公示无异议后,由县级烟草分公司汇总,按相关要求进行工程初步设计和论证,编制实施计划和资金预算,逐级上报,按立项条件及审批权限论证、审批。

项目立项要符合因地制宜、烟农自愿、整村连片推进的原则。所有项目必须在规划的基本烟田范围内,烟水工程可适当兼顾人畜饮水问题,各州(市)规划建设的基本烟田面积不得超过省局(公司)计划分配的面积。

项目设计要坚持科学规划、系统设计的理念,不断优化设计,并充分考虑方便烟农使用和减轻烟农劳动强度,提高规划设计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项目布局的合理性。

项目审批采取分级审批的办法。

第四章项目建设

第十二条根据实际情况,在一个县辖区内以乡镇或多个乡镇为单位设立项目区,由县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项目区受益烟农自主推选代表加上项目区内烟叶站负责人组成项目组,项目组中受益烟农代表不得少于3人。项目组成立后要在项目区范围内进行公示并由县级基础办发文确定。

第十三条签订补贴合同。各州(市)公司为项目补贴合同的主体,授权县级分公司与烟农、村民小组或村委会签订《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补贴合同》。

第十四条对于项目建设需实行公开工程招标和招标采购方式的,可由相关村委会委托县级烟草分公司,根据国家法律规定,通过招标投标程序对工程建设进行招投标。

第十五条烟草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项目建设的规划设计、招投标、组织施工、物资采购和工程质量等进行指导、服务和监管。

第十六条项目组的项目实施负责人和县级烟草部门的项目组织监督负责人共同监管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专用资金。有关资金管理按照国家局(总公司)及省局(公司)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项目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1、各州(市)公司要结合本地实际和省局(公司)《基本烟田水利设施工程建设指导意见》(云烟叶〔2006〕120号)制定相关质量标准。

2、烟农自建项目由烟草部门或有关部门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

3、集体建设施工的项目,各州(市)公司及县级分公司要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根据省局(公司)相关规定建立质量监管制度,强化现场签证管理,落实责任制。资金的使用情况要及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项目组可派员对施工现场、资金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督。

第五章检查、验收和档案管理

第十八条省局(公司)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将不定期对各地项目建设进行检查,州(市)及县(市、区)烟草部

门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经常性检查。

第十九条项目竣工后,首先由县级烟草分公司对辖区内项目实行100%验收,并上报州(市)公司提请抽验;州(市)公司对辖区内项目抽查20%以上进行验收,合格后提请省局(公司)复验;省局(公司)复验合格后统一报请国家局验收。

第二十条档案管理。县级烟草分公司要根据国家局和省局(公司)有关规定,建立项目档案,真实、完整、系统、准确地保管各类项目建设资料。凡属应向村委会或其代管部门移交的档案资料,在该项目验收后及时办理移交手续并妥善保管所移交档案资料的备份资料。

第六章产权和管护

第二十一条产权归属。单个烟农自建项目的产权归属烟农。集体受益项目的产权归属村民小组或村委会。

陕西汉中有机烟叶生产初探 第3篇

关键词:有机烟叶;生产;探讨

中图分类号:F768.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023-2

近年来,随着吸烟与健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烟叶质量安全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传统的农业操作方式势必对烟叶质量安全性产生一定影响,而有机烟叶就是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进行规范生产,生产出有机烟叶,使烟叶品质、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障。

1 有机烟叶的发展趋势

有机农业是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农业生产体系。

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对有机烟叶进行了广泛研究,YUMA公司(德国)是全球第1家有机卷烟制造商,其有机烟叶项目于6年前开始在巴西推广,由于生产有机烟叶,烟农面临着土地闲置5年,以及产量相对较低的情况。YUMA公司与大约200名烟农签订了种植有机烟草的合同,高价收购这些烟草,而且向烟农提供所需要的一切生产资料如种子、投入材料等等。我国云南、福建都进行了有机烟叶生产示范,并获得了有机认证,有机烟叶已成为市场“新宠儿”,并逐步被工业企业和消费者认可,因此发展有机烟叶市场前景广阔。有机生态特色烟叶是今后烤烟发展的方向,努力推动有机生态烟叶生产向前发展,符合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要求,对我市烟叶持续稳定发展,提高汉中烟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汉中发展有机烟叶的优势

2.1 有机产品在汉中具有成熟的技术基础

洋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于2011年10月顺利通过国家认监委专家组的现场评审,成为陕南首家通过现场评审的县。朱之乡洋县,是陕西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县。为将多年保护朱造就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品牌、产业优势,洋县提出了强化朱品牌、打造有机产业、建设生态洋县的思路,编制了《有机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成立了领导组织机构。组建了有机产业监控大队,健全了有机生产服务体系。设立有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逐年增加,2011年达到500万元,专门用于基地认证和园区建设。制定完善了《有机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发展有机产业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重奖。县上对有机生产企业实行贴息贷款、项目支持、奖励补助、土地配置等优先扶持政策,共认证有机生产基地22万亩,建成有机示范基地12个,认证有机产品12大类42种5.49万亩,申报注册“朱牌”商标6大类50多种。有机黑米酒、香菇、木耳等产品已打入京沪等市场,朱牌黑米酒被列为自营出口产品,远销国外市场。占地3750亩的市、县重点建设项目洋县有机产业园区正在加紧建设,“有机”品牌已成为洋县对外宣传的新名片。汉中市政府要求各县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全力推进有机产品生产工作。

2.2 汉中具有发展有机烟叶的生态环境优势

这里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江河分水岭,秦岭山区植物区系成分和动物种属成分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混杂性和复杂多样性。汉中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被誉为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

秦巴山区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工业发展滞后,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TSD)、二氧化硫(SO2)、氮氧化合物(如NO、NO2)、一氧化碳(CO)等含量基本正常,水质和土壤基本无污染。汉中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秦岭流碧巴山滴翠,汉水沿烟区荡漾,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具有发展“优质、生态、安全”烟叶的生态环境。汉中烟叶产地经陕西省环保局监测,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达320天,灌溉用水大部分达到Ⅰ~Ⅱ类水,其土壤,大气、水质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

2.3 汉中具有发展有机烟叶良好的社会优势

近年来,汉中充分利用朱鹮保护区和“南水北调”及“引汉济渭”水源地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在保护野生朱鹮种群和栖息地环境、深入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机产品逐步得到市场认可。汉中市通过实施“沃土工程”,通过建立保护基本烟田,推广机械深耕、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等措施,烟叶组织结构疏松、厚薄适中,化学成分协调,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达到要求,彰显了汉中“绿色生态”烟叶风格。

汉中烟草充分利用标语、标牌、电视、讲座、现场会、黑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安全低害”烟叶,并规范使用农药、非烟物质控制、残膜清理、环境保护等内容,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加,烟叶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3 发展有机烟叶的措施

3.1 组建机构,强化领导

汉中市烟草公司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和规划,组织选择安排试验点,县分公司安排专项技术人员负责试验点的日常管理、方案执行、数据采集等;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夯实有关人员责任,技术负责人负责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撰写项目实施技术方案,安排相关科技人员分项负责子项目研究和相关材料的撰写。

3.2 加大科技投入支持

有机烟叶技术体系应涵盖整个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烟叶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人才培养和交流力度,同时,加大科技项目投入,在资金、人力、财力方面做重点保障,为有机烟叶生产技术的全面开展提供科技投入支撑。

3.3 加强宣传培训

洋县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在朱鹮保护区,人们都不使用化肥和喷洒农药。我们借鉴该保护区经验,在有机烟叶种植区域进一步加强宣传环境保护,及种植有机烟叶的好处和效益,深化对有机烟叶的认识。加大有机烟叶的生产技术培训力度,使烟农在各个环节都始终遵守有机烟叶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规范劳务操作行为。

3.4 工商共建有机烟叶基地

有机烟叶因其具有优质品质和低危害而受到工业企业青睐,卷烟工业企业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对其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因此,必须工商共建有机烟叶基地,实行单收单调及差异化收购才能确保有机烟叶的规模稳定。

辽宁特色烟叶生产探讨 第4篇

关键词:特色烟叶,生产优势,存在问题,建议,展望,辽宁省

研究表明, 辽宁烟叶具有优质、高配伍性和低成本等特点, 近年来深受工业企业的欢迎。因此, 该烟区在挖掘优质特色烟叶原料、打造辽宁特色烟叶品牌、实现原料保障上水平方面潜力巨大, 优势明显。近年来, 辽宁省烟叶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局提出的“严控规模、优化结构、加强管理、全面提升”[1,2]的工作方针和“原料保障上水平”的工作要求, 以“严格控制规模, 加强‘四基’建设, 进一步提升烟叶工作水平”为目标, 加强政策引导与组织管理, 确保了连续多年烟叶生产规模稳定, 并在基础设施建设、基地建设、特色烟叶开发、科技创新和基层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 辽宁特色烟叶生产优势

1.1 烟叶种植规模稳定, 惠农政策措施得到完善, 进一步推动了原料保障上水平

稳定规模是烟叶原料保障上水平的基本前提。省局坚持把严格控制烟叶生产规模摆在全省烟叶工作的中心位置, 在充分发挥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在控制总量、落实计划上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严格按计划签订合同, 并根据烟农实际生产水平、地力、种植品种和往年的单产水平, 逐户核定烟农的实际单产, 并加强专卖监督管理, 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有效地杜绝了超计划、无计划种植烟叶的现象。近年来, 辽宁省烟叶规模稳定在2.85万t左右, 并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发展, 得到了国家局领导的肯定。强化政策支持是实现“原料保障上水平”的重要手段。为稳定烟农种烟积极性, 省局 (公司) 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烟叶种植成本变化及种烟比较效益的影响, 合理确定全省产前投入标准, 并根据生产要求确定补贴项目比例, 积极引导烟农进行商品化供应成苗、病虫害统防统治、土壤改良、烟田轮作和新品种推广等工作, 从政策上保证了烟农的烟叶生产效益保持在较合理的水平, 既防止了烟叶过热, 又对稳定烟叶生产规模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扎实推进, 烟叶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促进了生产方式现代化的实现

截至目前, 辽宁省已建设10座以上烤房群51处, 工场内建设密集烤房1 642座;全省烟田可灌溉面积占全省烟田总面积的53.27%;新建密集烤房4 467座, 密集烘烤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3.22%。全省100%实现了大棚或中棚集约化育苗;规模化种植取得突破性进展, 户均种植面积达到1.23 hm2。全省机械化作业面积大大提高, 100%实现了地膜覆盖和病虫害统防统治, 烟田轮作7 406.67 hm2, 达到74.16%;防雹体系覆盖面积达到9 266.67 hm2, 占全省烟叶种植总面积的92.80%。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使用, 进一步改善了烟区生产条件, 增强了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有效地促进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发展, 为“烟叶生产方式现代化”提供了保证。同时, 通过合理规划, 使种植布局进一步向优势地区连片地块集中, 积极进行生产组织模式探索和创新, 成立生产合作社, 为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机械化作业和提升全省烟叶工作“三化”水平创造了便利条件。

1.3 以基地单元建设为载体, 搭建工商互动平台, 基本实现了原料供应基地化

根据国家局“532、461”品牌建设目标, 省局积极主动调整市场, 探索工业企业“主动参与、深度介入”的具体办法措施, 坚持以基地单元建设为契机, 优化烟叶生产布局, 搭建工商合作平台, 以基地单元为载体,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加强烟叶生产流通过程控制, 形成工商互动的烟叶原料生产购销模式。目前已与红塔、福建、湖南、湖北中烟签订了基地单元建设协议, 基地单元销售烟叶占内销计划的90%以上。同时, 以朝阳市公司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试点为突破口, 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 并精心组织, 认真实施, 努力实现基地建设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四位一体”的有机统一, 走出了一条基地单元建设的新路子, 为全省全面推进基地单元建设, 实现烟叶供应基地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1.4 烟叶基础管理进一步创新, 基层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 推动了基础管理上水平

以省局“基础管理年”活动为契机, 以烟叶站现场管理和节约管理为突破口, 以服务与效率为支撑点, 以烟叶产、购、销、存、调、烤、验、结为控制节点, 进一步优化流程, 确定工作标准, 明确岗位责任, 并借鉴相关现场管理成熟经验, 初步建立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 实现了管理创新。同时, 加强烟叶基层队伍建设, 积极招聘和引进专业人才, 并通过建立烟叶等级质量检验专职岗位负责制、加强教育培训、技能鉴定、技能比武等形式, 努力提高基层人员技能素质, 使烟叶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为今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1.5 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烟叶质量进一步提高, 实现了烟叶品质特色化

近年来, 根据“原料保障上水平”工作要求, 省局按照“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填补空白、满足需求”[3]的要求, 紧紧依靠科研院所和基地客户的科研技术力量, 实施产学研相结合, 开展优质特色烟叶开发和品牌建设工作。根据工业企业质量反馈和相关科研单位检测, 省局进行专门立项研究, 努力发掘辽宁烟叶核心特色因素, 为打造辽宁优质烟叶特色品牌建设进行重点培育和挖掘, 更好地满足重点企业和“532、461”品牌的需求。近年来, 积极开展承担国家局特色烟叶开发重大科研专项《以现代烟草农业模式生产优质填充性烟叶配套技术研究》, 同时开展辽宁优质烟叶指标体系建设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土壤改良及耕作制度研究、病虫害统防统治、密集烤房研究、创新烘烤方式、漂浮育苗、烟叶物流标准研究等项目, 并高度重视品种更新和特色品种选育工作, 不断完善特色烟叶生产技术体系,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基础作用, 注重集成特色烟叶生产技术体系, 认真抓好特色烟叶工业验证, 提高特色烟叶生产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 为全面普及推广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先进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 全省在打造辽宁特色烟叶品牌建设方面优势明显, 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基地单元建设、基础管理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但纵观近年来全省烟叶生产工作, 在特色烟叶品牌打造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表现在:一是烟叶核心特色因素尚不明朗, 有待进一步挖掘, 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烟叶栽培管理技术模式, 为全省全面实施特色烟叶品牌战略形成制约;二是部分产区烟叶特色不明显, 需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进行研究挖掘, 并调整生产技术措施, 向特色品牌烟叶原料生产靠拢, 向烟叶品质特色化转变;三是全省烟叶“三化”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但不够全面, 部分烟区生产方式现代化、烟叶供应基地化工作开展不够深入, 还需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扎实推进烟叶“三化”工作;四是高素质人才缺乏, 需进一步加大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烟叶生产管理队伍, 为打造辽宁优质特色烟叶品牌提供人才支撑。

3 展望

2009年以来, 国家局明确提出了行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是“卷烟上水平”[2], 同时把“532”、“461”作为品牌培育发展的目标。这个战略目标的确定, 对特色优质烟叶原料的需求和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而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集中体现之一, 就是推动品牌发展的“原料保障上水平”。全国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4]在2010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 推动品牌发展上水平要在积极实施“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战略, 始终坚持中式卷烟发展方向, 在加快推进重点骨干品牌规模扩张的同时, 积极实施减害降焦战略, 努力实现产品质量安全稳定。由于目前减害降焦主要在工业环节依靠物理手段, 具有明显局限性。要求在提高物理降焦技术水平同时, 从原料抓起, 为在减害降焦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奠定基础。因此, 在发挥现有优势的基础上, 逐步完善和改进存在的问题, 辽宁特色烟叶产品将大有市场, 品牌战略前途光明。全省烟叶生产在挖掘核心特色因素的同时, 应着力研究相关生产配套技术措施, 扎实推进烟叶“三化”工作,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为打造全省烟叶特色品牌提供技术保证;应加强工商互动, 充分利用市场资源, 为特色烟叶品牌造势, 突出品牌风格特色, 增强品牌竞争力, 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使之在市场上具有依赖性和不可替代性。

参考文献

[1]科技司.2009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及2010年工作思路[EB/OL]. (2010-03-05) .http://www.tobaccoinfo.com.cn/ArticleShow.asp?ID=25331&TreePath=横滚动公告.

[2]辽宁省烟草专卖局 (公司) 办公室.辽宁省局 (公司) 召开2009年全省烟叶工作座谈会[EB/OL]. (2009-02-18) .http:∥www.tobacco.gov.cn/html/30/3005/790852_n.html.

[3]姜成康局长在2009年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09-07-29) .http:∥www.tobacco.gov.cn/html/10/1005/10050103/122291/6_n.html.

烟叶生产设施 第5篇

项目运行管护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管理,提高烟叶生产的综合能力,改善烟叶品质,增加烟农收入,促进我省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局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烟水配套工程项目和新建密集式烤房运行管护。

烟水配套工程项目包括机井、提灌站、小塘坝、水渠、管网等。

第三条 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运行管护的原则是“谁受益、谁管理、谁维护”。

第四条 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运行管护的主体是烟农,村民小组或村民委员会。

产权为烟农的项目,由烟农负责实施项目的运行管护。产权为村民小组的项目,由村民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实施项目的运行管护。

产权为村民委员会或跨村项目的各村民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委托专人负责实施项目的运行管护。

第五条 各烟叶种植县主管部门负责人是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运行管护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项目的运行管护工

- 1 -

作,积级协调种烟县人民政府督促村民委员会或烟农加强对建成项目的运行管护。

第六条 各烟叶种植县主管部门通过签订管护协议或以乡规民约的形式,明确村民委员会或烟农对项目的运行管护责任及具体措施。

第七条 烟水配套工程项目的运行管护要做好对项目主体、机电设备、辅助设施的日常保养,确保完好无损。

第八条 对新建密集式烤房的运行管护要做到闲置时加热设备内无煤渣,风机、电机及自控设备有遮盖及养护。

第九条 对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所有资料要有专人管理,防止遗失和破损。

第十条 各种烟市、县烟草部门要制定相应的管护措施,根据项目产权,落实管护人员和经费,保证其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对项目运行管护的日常检查,对因管护不利导致项目损毁,不能发挥项目应有效益的种烟县,将暂停安排下建设任务。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负责解释。

绿色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 第6篇

摘要:烟叶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烟叶的生产水平也有很大进步。目前世界级的烟草行业布局已经形成,我国的烟草行业也面临世界贸易组织的压力。为了更好地利用烟草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就要加强对绿色无公害烟草生产技术的研究,以推进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烟叶;生产技术;研究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25),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GJLS006NY)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8.053

随着科技和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农业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人们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烟民的健康,研究绿色烟叶的生产技术就成为一个减少烟产品对人体危害的重要问题。绿色无公害烟叶是指在烟叶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等物质,根据自然规律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证烟叶生产,这样可以减少烟叶的有害物质的生成,也能保护生态环境。

1绿色无公害烟叶生产现状

1.1国内外绿色无公害烟叶生产现状

绿色无公害烟叶的生产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中国是1994年成立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之后有机食品的开发才走向正规化的。云南是最早开始有机烟草研究的,云南中烟工业在2011年将自己生产的有机烟卷上市,随后贵州、山东等地也开始有机烟卷的研发。

1.2对于烟叶的无公害意识不强

随着国际倡导有机农业,中国也开始重视有机食品。发达国家对于烟叶的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是极其重视的。美国提出烟叶三年或四年一轮作的做法,给土地带来了充分的休息时间,这样可以使土地利用休息时间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地的肥力。以前为了加大烟叶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土地的通透性降低,物种变种和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后来随着绿色无公害意识加强,我国进行了一项“绿色无公害烟叶基地开发实施方案”,为今后的绿色无公害烟叶研究奠定了基础。

2绿色无公害烟叶生产存在的问题

2.1烟叶质量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烟叶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病虫害的侵害,我国的烟叶病虫害近300种。化学防治是一个主要防治措施,长期并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就会使烟叶中存留大量农药残留,从而影响人们身体健康。2010年在一个国际会议上的烟草检测报告中,有一项指出中国有13个品牌的卷烟重金属严重超标,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怎么种烟草的问题提到工作日程上来。

2.2生产技术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国际对于绿色无公害烟叶生产并没有统一标准。玉溪通过几年的绿色无公害烟叶生产经验建立了相关的技术标准,但是仍然不够规范。一些地区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来制定自己地区的技术标准,并对大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问题要做进一步明确。

2.3烟叶生产中有机肥成本高

绿色无公害烟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是施用有机肥料,而有机肥料普遍价格较高。这就成为限制绿色无公害烟叶生产的一个因素。尽管收购烟叶的价钱较高,但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成本也在提高,使得纯利润下降。

3绿色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研究

3.1良好生态环境的选择

绿色无公害烟叶的生产对环境有一定要求,一般是要远离生活和工业污染地区,森林的覆盖率要高,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云南的玉溪地区,贵州的威宁、天柱、安龙等地区也是绿色无公害烟叶的生产黄金地带。

3.2加强技术研究

绿色无公害烟叶生产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科学技术的研究也有待加强。可以以高校或科研单位为依托,加大烟叶生产技术研究的经费和研发力度,加强对绿色无公害烟叶生产的研究,以保证扩大烟叶生产规模和烟叶生产质量。

3.3加强有机肥料的投入

比较适合烟叶生长的是农家肥或生物有机肥、微量元素、无机肥,这些肥料的使用可以使土壤的肥力增加,进而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在施肥过程中可以以有机肥为主,其他肥料为辅助,并注意使用量,避免过量。有机肥的生成是需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沤制,这样数量和质量都不一定能得到完全保证,所以需要研究新的有机肥料的生产方式,以提供足量的有机肥供烟叶生产需要。

3.4做好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应该是以防为主治理为辅。防治过程中最好采用农业科技措施培育出较为强壮的幼苗,或采用生态措施和物理措施。主要农业措施要根据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的品种,并实行轮作,加强杂草的清理。培育强壮的幼苗要做好筛选工作,选择生命力强的幼苗。主要生态措施有利于病虫的天敌来消灭病虫和使用污染小的农药。

4结语

烟叶质量是烟草行业的生命,决定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中国的烟草进入了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期。只有研究绿色无公害烟叶的生产技术,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烟民和综合素质,整合烟叶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资源要素,使技术创新成为烟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才能保证烟叶生产与生态环境共存,才能为卷烟厂提供高数量和高质量的安全烟叶生产原料,才能保证我国烟草公司与国外烟草公司竞争中处于优势。

参考文献

[1]何泽华.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烟草学报, 2005,11(03):1-4.

[2]王彦婷,程多福.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探讨[J].2010,(05).

作者简介:邹云峰,工商管理硕士,镇赉县烟草专卖局,农艺师,研究方向:烟叶生产技术。

烟叶专业化生产初探 第7篇

关键词:烟叶生产,问题,专业化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就是发展现代农业, 国家审时度势提出了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烟叶发展战略思路[1,2], 为烟叶生产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如今, 全国各个烟区都在探索从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发展道路[2,3,4,5], 以期把烟农从技术难度高、劳动周期长、管理风险大的烤烟生产环节中解放出来, 减工增效, 提高烟农的种烟积极性。

近年来, 建瓯烟叶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但是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 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 加上烟农老龄化, 而烟叶种植程序多、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 种烟的经济效益不再明显。如要保持烟叶可持续发展, 就要转变烟叶的生产模式和烟草农业的增长方式, 为此, 建瓯建立了育苗、机耕、植保、编烟、采收、烘烤、分级扎把等专业队伍, 对专业化服务运行于烟叶生产主要环节进行探索, 以实现烟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1 当前烟叶生产存在的问题

1.1 烟农队伍相对不稳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 农村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不少有素质和有能力的农村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代替种烟。外界环境不断地冲击着烟叶种植产业, 加之烟农自身因素, 使得烟农不断地流失, 造成烟农队伍相对不稳定的局面。

1.2 烟叶生产程序繁杂, 劳动强度大

烟叶生产过程环节多、技术复杂, 移栽、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打顶抹叉、采收、烘烤、交售等诸多环节, 用工量比较大。虽然近几年通过大力推行先进适用技术, 进行科学生产管理, 烟叶生产用工数量有所减少, 但相比其他农作物, 烟叶生产用工较多的特点依然没有根本改变。同时, 烟叶生产部分环节无法实现机械化操作, 劳动强度比较大。

1.3 种烟比较效益不再明显

近几年, 物价飞速上涨, 各种烟用物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同时, 一部分烟用物资比较有针对性, 只针对烟叶生产使用, 造成生产该物资的厂家偏少, 缺乏市场有效竞争, 导致价格居高不下。如此一来, 烟叶生产产前投入费用增加, 而烟叶收购价格涨幅远远不能够抵消由于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影响, 从而与其他农作物相比烟叶生产的经济效益不再有明显优势。

1.4 烟农老龄化日益明显

目前, 大部分地方都出现了烟农年龄结构老龄化的现象, 大部分烟农年龄在40岁以上。因此, 每年都有部分烟农由于年老体弱, 无法再胜任种烟的高强度劳动而放弃种烟。

1.5 种植规模效应不明显

由于种植面积大, 雇工多, 在烟叶生产过程中, 烟农对烟田管理不善, 同时专业化队伍服务体系跟不上, 造成物化成本增加, 规模效应不明显, 有的规模种植户甚至亏本。

2 烟农是烟叶发展的基础, 专业化服务是稳定烟农和规模化种植的关键

2.1 机耕专业化

为缓解烟区劳动力不足, 建瓯区提高了整地进度和质量, 充分利用现有起垄机的资源, 将村中有起垄机的机耕手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管理, 建立了机耕专业化队伍, 并由厂家和农机站对拖拉机手进行培训, 机耕专业户与烟农签订机耕服务协议, 协议内容包括服务时间、服务对象、起垄质量;烟草站、机耕专业户与烟农三方协商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等。2008年王厝村组建了由15人组成的5个机耕专业队, 受到了烟农的普遍认同和欢迎。从调查情况看 (见表1) , 机耕专业队比非机耕专业队在起垄整畦与培土上共减工30个/hm2, 增效990元/hm2。在起垄施肥覆膜与培土上共减工27个/hm2, 增效1 350元/hm2。

2.2 育苗专业化

为培育出整齐健壮的高质量烟苗, 降低大部分烟农劳动强度, 减少烤烟育苗环节, 建瓯以漂浮育苗为主的专业化方式生产烟苗, 专业化模式为每个乡 (镇) 选择2~3个商品意识强的自然村作为商品化育苗示范点。建立申请制度对育苗户进行严格把关, 每个示范点确定1~2名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好、技术水平高、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商品意识的烟农作为育苗户, 每户培育的烟苗至少可供6.67hm2大田使用。育苗户与县公司签订协议, 协议上注明育苗面积、质量要求、优惠政策、工作职责以及经济责任等;育苗户与购苗户签订烟苗购销协议。购苗户在签订协议时要预缴定金, 育苗户要确保充足的烟苗以供应购苗户移栽使用。商品化育苗户以成本价卖给烟农, 烟草公司提供技术扶持并承担部分补贴。烟技员对育苗户进行指导和管理, 育苗户必须严格按烤烟漂浮育苗操作技术方案执行, 培育出无病壮苗。

对于烟草公司来说, 商品化育苗有利于指导和管理, 使育苗技术的落实更加到位, 有利于提高烟苗的利用率以及降低成本等;对烟农来说, 商品化育苗也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模式。调查表明 (见表2) , 商品化育苗与传统育苗相比, 减少用工6.3个/hm2, 成本降低198.9元/hm2。

2.3 植保专业化

为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实现统防统治, 与环保种植烟叶降低农药残留, 提高烟叶生产的安全性, 试点村组建了专业植保队伍, 在示范区内为烟农提供喷雾服务。采取烟草公司扶持、免费提供部分农药、增送喷雾器给烟农协会等方式。经专业队为烟农统一打药, 统一用药, 减少了药害, 提高了防治效果和用工效率, 植保队按105元/hm2向烟农收费。从调查情况看 (见表3) 机械化、专业化作业比传统作业省工3.15个/hm2, 效益增加101.25元/hm2, 作业效率也高, 能多防治0.4hm2/d。

2.4 采收、编烟、分级专业化

烟叶采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烤后烟叶的质量, 专业化采收解决了采收人员不统一的问题, 提高了采收效率, 同时也为规模种植户解决了因劳动力不足而造成成熟的烟叶来不及采收烂在田里或烟叶过熟后采收影响烘烤质量的问题。调查表明 (见表4) , 密集式、中容量、普通烤房均减工15个/hm2, 分别增效1 050元/hm2、750元/hm2、750元/hm2。

为培养职业烟农, 通过编烟专业队的服务, 解决了规模种烟户的用工问题, 使采收的烟叶能及时上烤, 提高了烟叶鲜烟烘烤质量, 为规模种植户提供了有力保障。2008年建瓯王厝村已组建烟农编烟专业队伍19组 (3~5人/组) , 调查表明 (见表5) , 密集式、中容量、普通烤房均减工30个/hm2;分别增效1 050元/hm2、975元/hm2、300元/hm2。

2008年南平市建立了17个分级专业队共60人, 服务了58户烟农, 占全市户数的10.3%。报酬方式以30元/d来计算, 是计工形式。

注:密集式烤房约烘烤0.133hm2/烤次;中容量烤房约烘烤0.120hm2/烤次;普通烤房约烘烤0.07hm2/烤次, 采烟队工作时间以10h/d计算, 下同。

2.5 种植规模化

规模种植是现代农业一个显著的特征,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 必须走规模种植的道路。适度规模化种植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前提, 没有规模化种植, 机械化耕作就无法进行, 专业化分工也无从谈起, 烟农减工降本更无法实现。2008年建瓯年户均种植规模达1.02hm2 (1.65万株/hm2) , 1.33hm2以上的农户占种烟总户数的14.21%, 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8.2%。

从调查情况看 (见表6、表7) , 1.33hm2以上规模种植户比0.67hm2以下种植户自用工减少, 请工比例增加;在烘烤上, 1.33~3.33hm2规模户比0.67hm2以下规模户减少2个工, 3.33hm2以上规模户比0.67hm2以下规模户减少4个工, 比1.33~3.33hm2的规模户减少2个工。男女工平均按40元/d, 可增效80~160元。这是因为种植规模大, 所用的烤房数量多, 烤房邻近或是用烤房群烘烤, 同样的时间可同时照看多座烤房, 因而省工。

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大, 种烟单位面积纯收入减少, 但由于种烟面积大, 上规模, 总收入增加。调查表明 (见表7) , 0.67hm2以下总纯收入为20 660.16元, 1.33~3.33hm2规模户总纯收入为27 288.19元, 3.33hm2以上规模户为43 713.21元。随着规模种植的扩大, 田间作业费用和分级售烟费用增加, 而烘烤费用降低。田间作业费用和分级售烟费用增加主要是因为雇工成本多, 专业化服务不到位, 面不广, 因此纯收入也减少。烘烤费用成本降低是因为密集式烤房或烤房群的应用, 用工降低所致。

(个/d·hm2)

注:生产用工以小时折算, 每8h折算1d。

注:支出费用指实际现金支出或自己的工时成本, 不考虑烟草或政府补贴;政府现金补贴是指特产税返还给烟农部分。

3 小结与建议

3.1 加强物化成本和用工成本的管理, 增加烟农收入

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立、完善和推广, 可以减工增效, 至少减工75个/hm2。建议规模户通过购买冬储煤以节约种烟成本。因为冬天购买煤的人较少, 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质量更好的煤。煤质量好燃烧卡数高, 烤烟用煤量会相对少些, 烤烟温度烧火好控制, 用工和成本就可以相对减少。

3.2 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点, 充分发挥专业服务队作用

2008年建瓯水源乡王厝村作为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点, 全村组织建立了10个专业服务队, 分别是:土地流转专业队、起垄专业队、育苗专业队、植保专业队、购买燃料专业队、编烟专业队、采收专业队、分级专业队、烘烤专业队。

3.2.1 育苗专业队。

商品化育苗由育苗专业队通过连片建池、集中管理, 培育出符合壮苗标准的烟苗, 再按协议价格, 出售给烟农们种植。既为烟农减轻了劳动强度, 也减少了病源浸染, 提高了烟苗成活率和烟苗素质, 为大田烟叶生长奠定了基础, 全市专业育苗户59户, 提供了600hm2无病壮苗。

3.2.2 植保专业队。

以往的烟草病虫害防治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组织化程度低, 烟农缺乏病虫害防治知识, 小规模分散防治, 水平较低, 造成病虫害防治成本过高;二是农药质量问题较多, 农药市场混乱, 经营渠道多, 烟农对农药品种缺乏系统了解, 科学用药知识不多, 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降低了烟叶安全性;三是烟草部门植保力量薄弱, 植保技术服务工作力度和深度不够, 技术入户率较低。植保专业化服务队伍具有明显的优势, 能提高防效, 降低成本, 实现减工增效;还能提高烟叶安全性, 保护烟农身体健康, 减轻环境污染;同时稳定了烟叶产量和品质。

3.2.3 烘烤专业队。

2008年建瓯市在现代试点农业王厝村由村委会统一建立了9座密集式烤房群, 村委会还确定2009年将在同样的地方再建9座密集式烤房群, 为烟叶种烤分离, 实现专业化烘烤奠定了基础。

3.2.4 分级专业队。

随着烟叶种植规模不断增加, 烟叶分级难度大、技术性强、用工较多等问题成为烟区规模化种植及轻松种烟的一块绊脚石。影响分级速度的因素:一是鲜烟分类好, 烤后烟叶每竿质量基本一致。下烤后可以以竿为单位进行捆绑, 在初分扎把时就可以按扎把的要求先扎把后分级, 从而加快初分速度。二是下烤烟要以每烤次分开来堆放, 初分时也以烤次来分, 这样不会弄乱部位, 有利于提高烟叶等级纯度。三是先按部位分组, 后扎把最后分级, 可提高初分扎把速度。

建议分级专业队的报酬方式按每天的初分总量 (初分总千克数) 来计算。对分级专业队的初分质量进行跟踪, 制定考核奖励机制等。

3.3 加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训和扶持, 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2008年7月, 建瓯市出台了《烟农分级竞赛方案》。根据方案的要求每位分级能手都要经过理论和实操培训, 在烟草站参加初赛后, 前5名选手再参加公司举办的复赛。对各站初赛前5名和复赛前6名的获胜者颁发奖状和奖金, 以示鼓励。通过举办培训和竞赛, 提高烟农和分级专业队初分扎把水平和质量、初分扎把效率、烟叶等级纯度及烟农和分级专业队对专业化服务的认识, 同时转变烟农和分级专业队的观念。

3.4 成立社会服务队伍

社会化服务队的成立, 为培养职业烟农及适度规模经营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改变了烟叶生产过程中许多重要环节劳力少的问题, 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烟叶生产效益, 降低了成本, 为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及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牢固的基础, 稳定了烟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颉虎平.烟叶生产“现代化”特征初显[J].中国烟草, 2007 (17) :25-27.

[2]黄灿程.浅谈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如何培养职业烟农[J].福建烟草, 2008 (12) :7.

[3]郭全伟, 侯跃亮, 王乐三, 等.烤烟“种烤分离”生产模式研究与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 2007 (1) :10-13.

[4]李发新.从现代农业看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1) :431-434.

烟叶生产组织建设探讨 第8篇

1 凉山州烟叶生产组织建设现状

2008年以来, 在国家局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 凉山州继续深入探索了互助合作组、烟叶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村委会+农户、有限责任制公司等生产组织形式, 为凉山烟叶生产组织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积累。到2009年, 该州探索形成了以互助合作组织为主, 以专业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为辅的烟叶生产组织体系, 各生产组织形式划分标准更加符合生产实际需要。2009年, 凉山州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划分标准为:专业种植大户生产组织形式种植要达到1.33~6.67 hm2;农场化生产组织种植需达到13.33 hm2以上:互助合作组织为土地相邻或相近的农户互助合作, 统一开展烟叶生产, 种植6.67 hm2以上的生产组织。

2 凉山州烟叶生产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烟叶生产组织规模过大, 与现实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在不切合实际的指导下, 大部分单个生产组织仅根据土地规模来组织烟叶生产, 形成了生产种植规模相对过大的生产组织体系。以2009年为例, 凉山州共成立生产组织5 388个, 其中互助合作生产组织平均种植规模为11.86 hm2/个;专业种植大户平均种植规模为6.00 hm2/户;农场化生产组织平均种植规模为20.87 hm2/户。由于大户或家庭农场没有结合自身生产资源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来组织烟叶超大规模生产, 出现了后期生产资源组织不到位, 烟叶生产无法按照技术要求进行落实的困境, 出现了行业不得不为规模较大的大户和家庭农场组织生产资源, 替生产组织组织烟叶生产。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 违背了行业“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的指导原则, 最终导致各种矛盾纠纷, 造成的负面影响得不偿失。在追求组织规模思想的指导下, 出现了一些名义上是互助合作组, 但在生产实践中互助组成员各管各的, 虚有生产组织。由于合作生产组织涉及的农户户数较多, 农户之间由于各自经营的面积差异较大, 互助合作组织协调整合劳动力等生产资源难度大、成本高, 还不如互助组成员各自组织生产资源进行烟叶生产简单实惠。因此, 出现了各管各的不利局面。

2.2 烟叶生产组织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目前, 凉山州已为各烟叶生产组织建立了相关组织管理制度和章程, 为生产组织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然而这些管理制度章程并没有得到有效运行, 原因是大多数生产组织自我管理习惯于靠“熟人社会”那种原始的伦理制约来实现烟叶生产组织管理。这种伦理制约在小规模、小范围内能发挥制度所不可比的优势。但是随着生产组织、生产规模的扩大, 组织成员发展到家族以外, 伦理制约发挥的效力就越来越低。在伦理制约无法实现烟叶生产组织自我有效管理的情况下, 组织成员就不再按照事先约定协同组织生产, 而是各自为主开展烟叶生产。而有些烟叶生产组织尽管建立了生产组织管理章程和制度, 在生产初期还有一些组织性, 中后期由于组织成员技术不一, 或劳动力等生产资源组织到位不一致, 导致生产合作组织无法有效按进度协调生产操作, 生产组织制度不能约束组织成员, 形同虚设, 生产组织自我管理陷于瘫痪;一些超级大户或家庭农场主由于在烟叶生产前期准备不足, 生产管理缺乏经验, 任意扩大生产规模, 导致烟叶生产过程中无法有效组织到生产资源开展烟叶生产, 造成成本升高而不能提高生产质量, 最终效益低下, 甚至亏损[2,3]。

3 凉山烟叶生产组织体系建设对策

3.1 正确划分烟叶生产组织形式, 为生产组织建设提供指导方向

目前, 凉山州的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划分主要根据组织的生产规模来划分, 具体主要根据生产组织经营土地规模来划分。笔者认为, 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的划分应该依据烟农如何组织烟叶生产资源开展烟叶生产来划分。

按照此划分定义, 目前凉山州烟叶生产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就是烟农根据烟叶生产进度, 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资源 (狭义地包括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农机设备, 以下相同) 开展烟叶生产, 在这里称之为独立生产组织形式;另一类就是为了整合生产资源, 提高生产资源利用效率, 烟农自愿组合, 互助合作, 形成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生产合作组织, 在这里称之为合作生产组织形式。独立生产组织形式又因为生产规模与生产资源之间的矛盾, 划分2种生产组织形式:一种形式为生产组织业主独立自有的或社会化的生产资源开展烟叶生产的农场化生产组织形式;另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是生产业主自有生产资源能基本满足现有规模生产需要, 不必再组织社会化的生产资源开展烟叶生产的单户生产组织形式。因此, 该文将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划分为农场化生产组织形式、单户生产组织形式和互助合作生产组织形式3种生产组织形式。只有按照这种划分标准, 才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指导烟叶生产组织管理, 才能为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提供一个正确的指导方针, 以实现烟叶生产组织高效组织生产资源开展烟叶生产。

3.2 尊重烟农在建设生产组织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合理控制生产组织生产规模

所谓生产组织, 在行业层面来说, 就是对微观经济单元 (烟农) 的组合布局进行引导、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 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的实施过程。在烟农层面来说, 就是单个烟农如何与其他经济单元进行组合、协调。根据这个定义, 烟叶生产组织体系中, 烟农是组织的主体, 而行业是这个组织的引导者。组合重点是生产资源的整合, 协调的重点是劳动分工。因此, 搞生产组织建设就要尊重烟农的主体地位, 只能引导, 不能强行安排。在生产组织建设初期, 生产组织的生产规模肯定比较小, 生产组织组合协调能力还不足, 行业应该尊重这种历史形成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的现实, 尊重生产组织在组合协调能力不足的情况下, 合理控制生产规模, 做好生产组织组织生产资源开展烟叶生产的指导工作, 帮助烟农认识与其他烟农或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生产资源整合方式、劳动分工方式, 进而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和专业化分工,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烟叶生产标准化水平, 确保生产组织生产效益不低于开展生产组织建设以前的实际效益, 让烟农认识到新型生产组织的优越性, 进而为进一步开展生产组织建设, 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铺开道路[4]。

3.3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烟叶生产组织自我管理能力

在一些地区比如盐源新烟区, 出现了很多5~6户烟农自由组合而成的小型互助合作组, 虽然整体生产规模不大 (有些甚至不到6.67 hm2) , 反而能在烟叶生产关键环节通过互帮互助, 比较集中一致地完成烟叶生产工作, 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行业则应从这些小型合作组织入手, 逐步为这些小型的合作组织建立有别于“熟人社会”那种伦理制约的法制化的章程制度。从最直接的管理制度开始, 比如劳动用工协调组织制度, 逐步充实完善建立烟用物资组织、土地轮作、烟叶生产、烟叶交售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以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为主要指标的生产组织自我发展能力评价体系, 指导烟叶生产组织增强自我管理能力[5]。组织管理制度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 需要循序渐进, 不能急于求成, 以免给生产组织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4 结语

生产组织建设, 重点关注生产组织在生产资源上面的组织方式, 而不能过度关注有多大面积为最合适, 确立了这个关注重点, 作为行业管理, 重点指挥烟叶生产组织主体如何来组织生产资源, 重点控制生产组织如何来使用这些生产资源实施标准化生产, 重点协调生产组织之间以及生产组织内部矛盾, 以这三方面共同使力, 做好生产组织管理, 促进生产组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鲁黎明, 雷强, 罗君.我国烟叶生产组织模式创新的原则与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29) :14570-14571.

[2]薛平.石城县烟叶生产发展及其产业体系规划[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 2011.

[3]杨旭亮, 李焕, 孟庆宏, 等.对现代农业经济形式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 2004, 25 (3) :8-10.

[4]张忠锋, 徐秀红.试论我国烟草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烟草, 2000 (1) :34-37.

探讨有机烟叶的生产和管理 第9篇

1 有机烟草的生产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烟草公司已经加强对有机烟草的重视,因为有机烟草实际上就是通过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生产一种对人体危害较小的烟草,这种烟草的生产不仅可以提升烟草的销量,还可以降低烟草对人体的危害,与传统的烟草相比,有机烟草将会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有关部门必将会加强对有机烟草的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有机烟草的发展空间也将会逐渐的增大。

2 有机烟草的生产和管理

2.1 加强对有机烟草的种植品种进行筛选

要想确保有机烟草能够顺利的发展下去,就一定要严格的把握好质量关,在生产有机烟草的时候,首先就需要对种植的品种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品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种植烟草的时候既要根据当地的气候进行品种的选择,又要根据人们的需求对烟草进行种植,这两者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选择正确的烟草品种,才会不断的增强我国现有有机烟草的种类,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对于烟草的需求。

2.2 加强种植人员的自身职业经验

加强有机烟草种植人员自身的职业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机烟草与其他的烟草有着很大的区别,要想确保有机烟草的获得更好的质量,就一定要不断的加强种植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在聘请种植烟草人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经验丰富,学历较高的人员,因为在面临同样的烟草种植时,经验丰富的烟草种植人员能够及时的对烟草的需求进行了解。烟草的生产需要关注很多方面,不仅仅需要关注烟草的生长状况,更需要关注烟草的生产方式,只有选择科学有效的方式才会确保烟草生产的效率。

2.3 在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握质量关

高质量的有机烟草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烟草的需求,据有关研究数据表示,近些年我国对于烟草的需求量正在与日俱增,很多烟草公司和生产企业对于有机烟草已经加强了重视程度,想要通过运用有机烟草来获得烟草的销售主动权,这对于提升我国的经济效益和带动烟草行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把好质量关,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有机烟草的顺利生产。

3 有机烟草的未来发展趋势

有机烟草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趋势,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有机烟草已经逐渐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并且占有了强有力的市场,有机烟草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的增大,在未来的几年中,有机烟草必将会取代传统的烟草市场。由此可见有机烟草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占据强有力的市场。生产有机烟草的公司只有不断的加强对有机烟草的重视和管理,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管理,才会更好的推动我国有机烟草的生产,实现有机烟草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由此可见我国有机烟草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束语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机烟草将会取代传统的烟草生产,占据烟草市场的最主要地位。要想实现有机烟草的长期发展,就一定要加强对有机烟草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视,通过完善现有的有机烟草生产环节,进而更好的推动我国有机烟草市场的发展和建设。

摘要:所谓有机烟草实际上就是通过运用现阶段的高科技进行的一种种植烟草技术,该技术手段在众多的烟草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烟草生产量已经越来越大,并且有关客户对于烟草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有机烟草实际上就是通过运用一些农业手段对烟草进行更加优化的生产,这种生产能够提升烟草的质量,并对加大烟草的销量,本文笔者将会针对我国现有有机烟草的生产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有机烟草的生产和管理等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烟草生产,有机烟草,生产过程,管理形式

参考文献

[1]贾健,朱金凤,张曼曼,王萌萌,许字层.探讨有机烟叶的生产和管理[J].江西农业学报,2013(09):132—138.

[2]陈小琴,赵峥翠,李德端.探讨有机烟叶的生产和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5):187—189.

恩施烟叶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10篇

关键词:恩施州,烟草种植,烟叶生产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边睡, 全州地形比较复杂, 但是气候比较温和, 年降水比较充沛, 恩施州有着特色农业资源烟草资源, 恩施州有“烟草王国”之称。恩施州的烟草种植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烟草生产区, 恩施州成为了湖北省优质烟草生产基地。在恩施州的烤烟率占到了湖北省总烤烟率的65%, 白肋烟占全国70%左右。恩施州有六大特色产业其中一个特色产业就是烟草产业, 烟草产业帮助恩施州人们脱贫致富, 使恩施州人们的生活实现了小康。

1 恩施烟叶生产现状

恩施州有四百多年的烟叶种植史, 起初的恩施州的烟叶生产和经营零星而且分散, 没有能充分发挥资源和地域优势, 但是在1984年恩施州成立了州委以及州政府烟叶生产领导小组, 至此恩施州在烟叶生产小组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发展之路, 恩施州烟叶生产成为了恩施州人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2010年以来, 受综合因素的影响, 恩施烟叶步入生产发展低谷, 基本烟农户数大幅下降, 全州的烟农数量由2006年的9.76万户下降到2015年的2.69万户。烟农数量偏少和烟农年龄结构的偏大已成为恩施烟叶发展的制约因素。烟农队伍的锐减形成了恩施烟叶规模下降、发展难的现实问题。

2 恩施烟叶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种烟效益下降

烟叶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 在烟叶生产过程中, 因劳动强度大, 烟叶生产投入成本较高, 烟叶生产周期较长, 生产过程中技术环节过多, 这些因素都对烟叶生产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1];其次, 烟叶种植大户经济效益低于基本烟农, 从而导致烟农种植户数越来越少, 以恩施州咸丰县调查情况为例, 2006年, 该县落实烟叶种植户数10009户, 到2012年就下降至2534户, 相比2006年减少了近80%, 据2011年调查结果得知, 80后从事烟叶生产仅占签订户数的1.29%, 烟叶生产者在烟叶生产上获利甚少, 以亩产烤烟300斤来计算, 烟农烟叶种植亩平收入仅3000元左右[2]。因此烟叶种植效益得不到保障是烟农户数不断减少的重要原因。

2.2 种植规模扩大

由于烟区烟农年龄和文化结构的不断改变, 辖区基本烟农户数不断萎缩, 为探索烟叶生产组织模式, 稳定烟叶生产发展, 以恩施咸丰为例, 该县积极推进家庭农场种植模式, 但部分大户因种烟年数较少, 经验不足, 缺乏较好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导致大户的种植经济效益不明显, 且低于基本烟农。初步统计, 100亩以上的亩产值仅为2771.4元, 低于调查户数亩产值3040.2元的平均水平。

2.3 种烟劳力不足

因种烟劳动力较大, 工序较为复杂, 且因烟区大量青壮劳力选择外出务工, 选择种烟的甚少, 而在家里种烟的“老龄”烟农无力完成种烟的复杂工序, 导致烟叶种植劳力不足, 面积萎缩。

2.4 烟叶专业合作社自我造血能力不强

自2010年恩施各县市建立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以来, 烟农专业合作社这个新型烟农组织随之诞生, 对辖区烟农实行了入社管理, 不断扩大开展了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但因烟农合作社属于新型组织, 还处于摸索创新阶段, 各项规范、服务需求及服务质量等方面还不够规范和健全, 加之烟农年龄、文化素质等都层次不齐, 导致合作社在专业化服务方面的盈利微弱甚至亏损, 仅靠行业补贴投入来维持收支平衡, 自我造血及生存能力较差, 使得烟叶合作社的运行和管理更加困难。

2.5 已建基础设施运行管护须加强

最近几年恩施州在烟叶配套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投入资金达十多亿元, 改善了烟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根据2012年对烟草公司的调查显示[3], 恩施州有些烟水工程已经成为了摆设, 比例达到了30%, 原因在于对于烟水工程的管理没有明确具体责任人。在恩施州的一些烟水设施建成之后, 有些乡镇和农村认为烟草部门投资建立的烟水工程应该由烟草公司负责, 这些乡镇和农村并不愿意履行履行自己在受益之后所应尽的管护职责。在恩施州的一部分烟区不种烟草改种其它农作物, 这就使得原来的烟草种植设备被丢弃的现象。烟水工程的管护资金使用效率很低, 管护的资金没有真正用到对烟水工程的管护上, 在使用管护资金是也缺乏必要的审批监督手续。此外, 还存在设施配套不全, 土壤连作问题严重[4]。

3 对恩施烟叶生产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1 推动烟叶产业持续稳健发展

恩施州要想推动烟叶产业健康发展就必须要求全州的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以及相关机构能够将自己的头脑始终保持清醒, 将发展烟叶产业放在重要位置。推动全州烟叶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一定要切实加强对烟叶产业发展的领导, 不断创新烟叶产业发展机制, 将资源进行有效合理整合。从长远利益考虑将烟叶产业打造成为现代的农业龙头行业, 通过烟叶产业将农业产业化引领型、科技普及示范性以及生态环境景观型融为一体, 将烟叶产业发展成为带领农村人们发财致富的产业。在发展烟叶产业的基础上要不断研究烟叶产业发展的规律, 并且能够在试点农业中进行验证, 提升全州农业产业化水平。

3.2 加强基本烟农队伍的配置

对现有烟农队伍存在年龄老化、文化素质不高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加强技术培训, 不断优化烟农结构, 恢复基本烟农队伍。在种植面积上不能盲目发展大户, 要坚持“长期稳定15-30亩左右的基本烟农、适当控制优化100以上的种植专业户”的原则。同时, 积极推行合理轮作, 优化种植区域, 切实保证种植效益, 促进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基本烟田保护

对于加强对恩施州全州基本烟田的保护首先要加大对全州酸化土壤的普查力度, 根据《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土壤酸化治理工作的意见》中的要求要贯彻落实对烟叶产业的督办力度, 同时还要求对各个县市的土壤酸化处理工作要高度重视能够对相关部门的资源进行整合, 不断加大对酸化土壤治理的投入力度;其次恩施州应该根据全州烟田的种植面积制定具体的烟叶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发展规划的要求, 全州确定的需要保护的烟田面积为150万亩。各县市要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好统一规划和安排, 这样才能够保证烟叶产业的发展形成规模;第三要在全州范围内对整理规划好的土壤酸化土地落实治理措施;第四要不断扩大烟草的种植面积, 调高烟叶的价格保障烟农的利益, 使烟叶产业的发展不断夯实。

3.4 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

1) 加大土地平整流转, 合力造就规模种植。 (1) 加大土地治理力度。通过对土地进行机耕深翻, 逐年加深耕作层, 施用农家肥、绿肥、有机肥等方式, 加大改良土壤力度, 提高烟农种烟效益。一是进一步加大绿肥种植、农家肥、菜枯和有机肥的土壤改良技术,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修复土壤生态, 解决土壤连作障碍, 保护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针对辖区连片烟田不规则、耕作层浅薄的实际情况, 在基本烟田区内, 有效整合耕作土地资源改造项目, 加大以烟叶为主的土地治理改造力度, 重点推行土地深翻或和石灰水改良等措施, 将小田块、不规则、耕层薄的土地改造成连片方田、水源充足、旱涝保收的基本烟田, 切实提高整地质量, 加快土壤熟化, 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为烟株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2)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当前, 农民不愿种地和不愿放弃承包土地的现象并存, 除土地价值提升、土地上附着诸多的惠农政策和其社会保障功能等传统因素外, 主要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使得种地越来越轻松, 因此要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步伐。一是通过由政府或农村经济组织牵头, 将辖区部分农民闲置的土地进行统一经营管理, 推进优质土地成片转移到职业烟农手中, 发展适度规模化种植;二是由烟草部门在资金、技术上给与更多的支持和配合, 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通过制定有效政策和大力宣传, 引导、吸引农民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来, 进行土地资源的重新合理配置, 为一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生产、会经营的职业烟农扩大种植规模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三是建议政府和烟草部门通过提供贷款、增加补贴、购买土地等方式帮助一些职业烟农获得土地的长期使用权, 为他们长期规模化烟叶种植夯实基础。

2) 加大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实现“减工降本”目标。现阶段烟叶种植生产的社会性越来越明显, 对社会服务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但目前的专业化服务起步不久, 发展层次低, 服务手段及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不断发展和壮大烟农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是加快合作社建设步伐, 通过合作社建设, 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服务, 满足职业烟农对专业化服务的需求;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通过加大农机购置补贴, 提高专业化服务补贴, 增强合作社的盈利能力, 更好地提供各环节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三是加强人才的培育和引进, 鼓励烟草行业技术人员或社会能人加入到合作社, 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制约规模化种植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劳动力, 因此, 能否雇到工, 雇工的质量, 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烟叶生产情况, 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化服务队伍, 使专业化服务队伍服务更优质、质量更到位, 同时, 通过烟农自愿加入合作社, 烟农种烟不再单打独斗, 在享受到各种专业化优质的服务的同时, 合作社成为烟农之家, 烟农找到“家”的感觉, 实现烟农快乐种烟;五是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 降低用工成本。可积极推进育苗、起垄、移栽、植保、采收、编烟、烘烤、分级等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专业化分工, 不断延伸专业化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平, 逐步降低亩平种烟用工倾力打造现代烟草农业。

3.5 切实加大烤房建设投入力度

根据目前烤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针对烘烤工场、集群烤房, 要进一步加大鲜叶运输补贴, 加大建设投入改善交通条件, 切实解决好鲜叶的运输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烘烤工场、集群烤房附属设施建设, 改善烘烤设施条件;三是针对当前基本烟农对外置式烤房的需求, 要进一步加大外置式烤房的投入力度, 通过烤房建设的投入, 恢复基本烟农队伍, 努力稳定烟叶种植规模。

3.6 加大科研项目力度, 提高烟叶质量

加强工商研三方科研合作力度, 加大对土壤酸化和根茎部病害防治等关键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同时, 加大烤烟新品种的试验和示范, 积极引进烤烟新品种, 增加烟叶抗性。通过项目的深入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改变咸丰烟叶病害的现状, 不断提高烟叶质量水平, 保证烟农效益, 努力实现咸丰烟叶产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3.7 加大烟叶种植风险保障建设

进一步完善烟叶种植风险保障体制, 一是建立气象服务和抗灾体系, 通过与气象部门的合作等加强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止, 以有效的控制突发情况发生;二是完善病虫害统防统治体系, 建立病虫害的预测和控制机制, 加强土壤改良关键技术推广应用, 减轻病虫害对烟叶生产的影响;三是改善生产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烟区和烟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开展生产自救的能力;四是积极加强与乡镇、县直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联系力度, 通过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税收返还等政策, 加大烟区、烟田、烟农的建设和扶持力度, 提高烟区、烟田生产水平, 增加烟农种烟效益。

恩施州要倾力打造好现代烟草农业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对已经建好的基地单元进行巩固和提升, 积极打造出现代烟草农业的示范样板;其次要做的是做好对全州每一个基地单元建设项目以及现代烟草农业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规划和指导, 将全州的烟区不断巩固和发展;第三要做的工作是能够对全州烟草方面的投入资金进行整合, 加强与国土、水利以及农机等一些部门的联系和沟通, 集中力量进行烟叶产业的发展;最后要做的工作是要对全州烟叶产业的发展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管理, 将烟农的组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4 结束语

综上, 恩施州烟叶生产面临的问题靠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能够解决的, 需要国家、社会以及恩施州地区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解决。恩施州烟草产业的发展需要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才能够使恩施州烟草产业实现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庞天河.攀西烟叶质量评价和可用性分析[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07.

[2]冰火, 建利, 江洪东.论烟叶精益生产[J].中国烟草学报, 2014, (1) :1-8.

[3]闰克玉.烟草化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2.

烟叶生产设施 第11篇

关键词: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环节

中图分类号:S23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6-0066-04

烟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对提高农民收入和政府税收有着重要作用。烟叶生产机械化是发展现代烟叶生产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化作业是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已得到烟草行业和烟农的广泛认可。为加快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开发优质烟叶,国家烟草专卖局提高了对烟草农机的购置补贴比例,用于烟草生产机械(机具)的购置[1-2],对烟草生产专用机械(机具)实施全额补贴政策。同时,贵州省政府也决定从2016年起全面开展烟叶种植保险工作,每667 m2保险金额1 000元,保险费率控制在5%以内[3]。

现阶段,黔西南州各个烟叶生产基地单元在不同程度上配置和使用了农业机械(机具),机械化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但烟叶生产各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程度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统计指标予以说明。本研究以2014年黔西南州全州烟叶生产基地单元机械化情况统计数据为基础数据,建立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黔西南州当前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今后该地区烟草农机(具)配备提供借鉴方向和参考依据 [4-5]。

1 材料与方法

1.1 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数据采集

为了全面精确地反映黔西南州当前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对全州6个主产烟县(区)烟叶生产基地单元机械化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数据统计。6个县(区)分别为兴义、兴仁、普安、安龙、贞丰、晴隆;烟叶生产全过程共计13个环节,分别为播种、育苗、翻耕、旋耕、施肥、起垄、覆膜、打孔、中耕培土、打顶、植保、采收、拔秆。其中打顶、采收2个环节仍未研发、配备专用农机(具)进行机械化生产作业,不在数据统计范围内,不作为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

1.2 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

1.2.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现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的主体仍界定在种植业机械化上。就评价指标体系而言,目前主要有两种评价指标体系。第一种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农业机械化综合保障能力、农业机械化综合效益3个方面。这种指标体系既考虑了农业机械的作用,也考虑了农业劳动力的作用,基本上可以反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真实情况,但其受到劳动力成本和机械化作业成本、技术、市场等因素影响,操作复杂,且很容易引起评价失真[6]。第二种是只考虑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将指标分为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水平[7]。这种评价指标体系有重点突出、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总体上可以反映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目前被普遍用来评价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8-9]。

通过对上述两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结合黔西南州6个主产烟县(区)烟叶生产基地单元机械化情况统计数据,本研究采用第二种评价指标体系,也就是只考虑烟叶生产各个环节的机械化程度,能够更加贴切地反映该州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实际情况。

1.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将烟叶生产作业各环节分成育苗、整地备种、大田栽培、烟叶产收四大阶段,作为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再下设若干二级指标,建立烟叶生产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下:1) 育苗机械化作业程度(B1)。下设播种机械化程度(B11)、育苗机械化程度(B12)2个二级指标。2) 整地备种机械化作业程度(B2)。下设翻耕机械化程度(B21)、旋耕机械化程度(B22)、施肥机械化程度(B23)、起垄机械化程度(B24)、覆膜机械化程度(B25)、打孔机械化程度(B26)6个二级指标。3) 大田栽培机械化作业程度(B3)。下设中耕培土机械化程度(B31)、植保机械化程度(B32)2个二级指标。4) 烟叶产收机械化作业程度(B4)。下设拔秆机械化程度(B41)1个二级指标。

1.2.3 评价指标权重及标准值的确定 对烟叶生产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并考虑引导性,对各个评价指标赋予不同权重及标准值[10-11]。为此,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对烟叶生产各阶段、环节的重要性进行评估,与农机主管部门共同商定各级指标权重及标准值(见表1)。制定标准值是为了反映黔西南州基本实现烟叶生产现代化时应达到的机械化水平,对该州烟叶生产机械化发展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由于农业机械化的评价标准会随着机械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在每年的评价过程中,要结合该州的发展实际对评价标准进行适当修改,使其更具指导意义[12]。

2 实证研究

2.1 二级评价指标Bij的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建立的黔西南州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各级指标的计算方法,结合2014年黔西南全州烟叶生产基地单元机械化情况统计数据[13],按照公式(1)—(11),计算出2014年黔西南州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二级评价指标值(见表2)。

结合表2中的数据,按照公式(12)—(16),计算出2014年黔西南州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一级评价指标值及综合评价值(见表3)。

3.2 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评价分析

3.2.1 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总体评价 由表3可知,黔西南州6个主产烟县(区)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综合评价值均小于51.00%,说明全州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整体较低。这是由黔西南州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黔西南州境内地形起伏大、地貌复杂,土地资源多以山地、丘陵为主,烟叶种植分散。土地形状不规整,土地规模小,烟叶多种植在山地、丘陵地带,大规模农机装备无法投入到烟叶生产。

nlc202309090941

3.2.2 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分县(区)评价 由表2可知,安龙县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最高、为50.66%,这是由于在安龙县政府大力扶持下,合作社运行正常,烟叶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在引进农机装备的同时,积极组织相关生产人员培训,并建立健全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管护机制,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晴隆县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最低、仅有15.05%,其烟草农机(具)配备力度不够,生产人员技术培训不到位,土地资源少,烟叶种植分散、不成规模,烟叶生产机械化作业难以进行,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

3.2.3 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分环节评价 由表2可知,旋耕环节的机械化程度最高为79.42%;翻耕、起垄、植保3个环节的机械化程度也达到50.00%以上;育苗、施肥、覆膜、拔秆4个环节农机(具)利用率低,机械化程度平均不足1.00%,去除烟叶生产中的这4个环节及其权重,可以得到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相对综合评价值Bs(见表3),黔西南州6个主产烟县(区)的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相对综合评价值平均达到了47.24%;打顶、采收2个环节仍未研发、配备专用农机(具)进行机械化生产作业,说明烟叶生产并没有实现全程机械化,这也是导致全州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整体较低的重要原因。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黔西南州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的评价与分析可以看出,黔西南州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整体较低,机械化生产作业发展空间还很大。地势崎岖、烟叶种植不成规模,烟叶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机械化作业程度不同、烟叶生产并没有实现全程机械化,是制约黔西南州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的重要原因。为此,在实际生产中,烟草部门应加强对烟草农机(具)配置的引导,切实配备适应当地烟叶生产作业的专用农机(具),以提高烟叶生产耕、种、收全过程的机械化水平。同时,也要加强对烟农或合作社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避免农机(具)不实用、不会用、用不好等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2012年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工作实施方案[R].2012-05-31.

[2] 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2013年烟叶生产田间机械化工作的意见[R].2013-02-07.

[3] 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全省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用管现场推进会[R].2015-05-20.

[4] 白人朴,田志宏.我国各地农机化发展水平的一种有序样本分类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4(6):1-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 第1部分:种植业:NY/T 1408.1—2007[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6] 白冬艳.用因子分析法评价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J].农机化研究,2006(9):1-5.

[7] 雷利平,邓继忠,张进疆,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农机化研究,2008(4):40-42.

[8] 刘恒新,王忠群.我国畜牧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机化,2012(4):3-5.

[9] 忽晓葵,欧兴江,杨宛章.新疆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评价体系[J].农业工程,2013,3(1):5-9.

[10] 杨敏丽.中国农业机械化与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农业,2003.

[11] 郑文钟,何勇.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1,27(2):191-194.

[12] 沈贤辉,曹惇早,邱朝生.恩施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效益评价研究[J].湖北农机化,2009(2):41-44.

[13]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西南州公司.黔西南州2014年烟叶生产机械化情况统计数据[R].2015-11-09.

Abstract: Based on analyzing the existence mechanization evaluation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obacco production in Qianxinan Prefecture,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obacco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level was established, the weights and standard values of evaluation indexes at all levels were determined with scientific method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was used to assess the tobacco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level of the tobacco production base units in 6 counties (districts) of Qianxinan Prefecture. Finall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es at all levels, the reasons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bacco leaf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in Qianxinan Prefectur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tobacco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in the prefecture.

Key words: tobacco leaf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leve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link

龙岩市有机烟叶生产施肥效应研究 第12篇

关键词:有机烟叶,施肥,土壤理化性状,产量,品质

有机烟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机农业生产相关标准,遵循自然规律与生态学原理,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农业生产体系持续稳定,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之一[1,2]。龙岩是全国重点烟叶产区之一,具有良好的生态条件,适宜生产有机烟叶。施肥是有机烟叶生产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笔者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开展龙岩市有机烟叶生产施肥效应研究,以期为当地有机烟叶生产实际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在福建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所龙岩分所的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土壤p H值5.21,有机质26.48 g/kg,碱解氮103.42 mg/kg,有效磷27.46 mg/kg,速效钾71.91mg/kg,交换性钙851.52 mg/kg,交换性镁35.87 mg/kg,有效铜3.38 mg/kg,有效锌1.79 mg/kg。烤烟品种为云烟87。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2个施肥处理:A:常规施肥处理;B:有机烟叶生产施肥处理。A处理的N、P2O5、K2O用量按常规施用量;B处理按龙岩市有机烟叶生产施肥方案,即施用农家肥、饼肥和有机肥的氮量占总施氮量的46.44%,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激素等物质,矿质肥料仅施用钙镁磷、智利硝石、氧化镁粉和硫酸钾镁。2个处理均施氮8.5kg/667m2,N:P2O5:K2O=1:0.9:2.1。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小区种烟50株。

1.3指标测定方法

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参照土壤农化分析方法测定[3];烟叶内在化学成分采用近红外光谱检测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有机烟叶生产施肥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见,B处理的土壤p H值和有机质含量均高于A处理,分别比A处理高3.9%和0.6%。土壤有效养分方面,B处理的土壤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分别比A处理高1.0%、5.8%和6.6%,而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则分别比A处理低11.77mg/kg、20.33mg/kg、1.96mg/kg和0.48mg/kg,且2处理的土壤有效磷、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B处理土壤有效磷、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极显著降低,可能与烟株生长后期的吸收、有机肥养分释放较慢、有机质对某些养分的吸附固定等因素有关。

2.2有机烟叶生产施肥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由表2可见,B处理烤烟的产量比A处理低23.3kg/667m2,但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产值和均价分别比A处理高15.7%、30.9%、23.5%和48.2%,且2个处理的上中等烟比例和均价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一般认为优质烟叶的总氮、总氯、总钾、总烟碱、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分别在1.5%~2.2%、<0.6%、>2%、2.0%~3.5%、18%~24%和16%~22%范围内为宜,糖碱比和氮碱比分别在6~10和0.8~1范围内为宜。由表3可见,B处理上部叶总氯和总钾在适宜范围内,中部叶总氮、总氯、总钾、总烟碱、糖碱比和氮碱比在适宜范围内,下部叶总氯、总钾、总烟碱和氮碱比在适宜范围内。总体来看,B处理的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优于A处理。

3小结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龙岩市有机烟叶生产施肥方案进行施肥处理,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p H值、有机质含量、交换性钙含量和交换性镁含量,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效应。烤烟产量和品质方面,有机烟叶生产施肥处理的烤烟产量虽有所降低,但烤烟品质得到提升,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产值和均价均有所提高,总体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1]窦玉青,刘新民,程森,等.论我国有机烟叶开发[J].中国烟草科学,2012,33(2):98-101.

[2]贾健,朱金峰,张慢慢,等.探讨有机烟叶的生产和管理[J].中国烟草科学,2012,33(2):98-101.

上一篇:阳台上的兰花下一篇:车辆电子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