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培训论文

2024-05-17

电力企业培训论文(精选12篇)

电力企业培训论文 第1篇

1 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在电力工程中, 因安全隐患引起的施工事故有很多。虽然在实际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各有不同, 但是, 这些事故是可以控制的。这就需要以程序流水化、作业规范化和管理制度化等为保障, 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分工, 不断加强员工之间的合作, 从而实现组织化生产。如果能充分落实上述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将得到极大改善。

2 我国电力企业管理的特点

我国的电力企业管理有以下4个特点: (1) 电力工程直接关系着民生等重大问题, 一旦在电力工程中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则会造成一系列更为严重的后果。 (2) 一般情况下, 电力工程的投资量较大, 且建设周期长、施工工序多, 任何一道工序、细节或环节出现差错, 都可能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3) 电力工程施工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作, 具有施工人员较多、机械使用量大、交叉作业的情况较多和用电量大等特点。因此, 电力工程安全事故的引发点较多, 导致安全生产控制相对困难。 (4) 电力工程施工设计的专业知识较多, 主要包括土建工程、电气安装和设备调试等方面的知识。

3 企业管理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企业管理是企业文化的来源和基石, 企业文化由企业管理工作提炼、总结而来。企业文化是成长在企业经营、运作土壤中的累累果实, 也是建立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坚实壁垒, 并渗透于企业管理的机体之内, 溶于企业职工和企业生活的血液之中。它来源于实践, 也是全体企业员工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企业文化体现出的价值判断是企业文化的价值主张, 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念集中体现在企业的管理方法、工作规范、运行原则和产品准则等方面。具体而言, 企业的一切规章制度、规划办法和思想等, 都以企业文化为主要来源。通过提炼、升华企业的思想、管理体系、行为准则等, 将企业中所有物质的、精神的事物提升到全新的境界, 这便是企业文化。另外, 企业文化在不断得到发展的同时, 并不会一直停留在原有层面中, 而会不断发展、不断调整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不断推陈出新。失去生命力的企业文化, 势必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 最终走向破产。

4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中指出, 一切精神均来源于物质世界, 而精神又是推动物质世界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来源于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精神产品, 它对企业的发展也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力改革的大背景下, 我国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逐渐提高。电力企业只有不断发展、壮大,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优化人才资源, 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提高复杂市场环境中的应变能力, 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在机遇与风险共存的国际、国内环境下, 电力企业只能依靠扩展业务、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全体员工的凝聚力, 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只有充分发挥电力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凭借企业共同的认知理念、信念和哲学思想, 建立电力企业应对市场的发展战略, 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苦难, 培养全体职工共同的追求和信念, 深度挖掘企业潜能, 不断实现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创新、思想领域的创新和技术领域的创新, 才能使企业不败于市场竞争。

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管理机制、生产和管理流程、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关制度的制订、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规划等各个环节中, 它对企业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集中反映了企业的整体价取向和追求目标, 并将这种价值取向转变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和牵引力。同时,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 也对企业管理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反作用, 有力推动了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它成为了企业生产管理的“润滑剂”, 也成为了企业全体员工团结奋进的“黏合剂”, 这种力量将为企业各项事业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总而言之, 企业文化将通过企业自身的组织运作、管理实施和员工行为等实现价值, 并通过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员工行为等验证, 最终通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集中反映。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 对企业管理的发展具有润滑和推动的作用。要想顺利开展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 就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此外, 还应括建立有效、深厚的企业文化。只有将文化与管理有机结合, 电力企业才能真正发挥自身强大的优势和实力。

参考文献

[1]杨晓东.我国电力企业管理中的缺陷与优化策略探析[J].中国商界 (上半月) , 2010 (11) .

[2]张磊.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基于人性化的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设计[D].长沙:中南大学, 2009.

电力企业劳模赞歌--电力之光 第2篇

——致劳模

你像一道炽热的光芒

闪耀出夺目的光亮

指引我们正确的方向

你像一股激昂的洪流

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力量

引领我们战胜苦难、扬帆起航

你就是电力事业中的先锋者

你就是企业中的明灯

用默默无闻、勤勉开拓的工作作风为我们点亮这漫漫长路

是谁?在凌晨接到电话就立刻奔赴现场

是谁?寸步不离电脑认真细心的完成一个个工单 是谁?在寒风凛冽的冬日里不懈的抢修

是谁?在泥沼中摸爬滚打为了千百户人家能够正常供电 是谁?割舍下刚出生的孩子奋战抗洪抢险的一线...那些不眠的夜晚

那饥饿难耐的恶劣环境

那冻伤的手

那吹红的脸

那浸透的衣裤鞋袜

还有那哭着喊着找爸爸的宝贝......是你们!是绽放溢彩的电力之光!

你们将青春留给一根根电杆

留给电脑键盘

留给电力热线

留给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坚守奋战...是你们!

将年华奉献给国网,奉献给电力事业,奉献给千千万万的人们!是你们!

用生命写着一首又一首的电力赞歌!

你的付出铸就了这个时代的品牌

你从点滴中收获了伟大的成就

你坚持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干好事业的理想信念 你始终肩负为企业不懈奋斗、不断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你像扎根泥土一般立足岗位

无私奉献,锐意进取,默默无闻,求真务实......这劳模的精神感染我们奋进!

这榜样的力量推动我们前行!

让我们携手

用深沉的意志,恢弘的理想,炙热的情感

从平凡的岗位中努力践行

在国家电网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耀眼的希望之光!

电力企业培训论文 第3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措施

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电力企业内控体系中的核心及关键内容。做好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力企业的风险并且保障电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使得电力企业适应整个经济市场以及经济环境的发展,有效防范电力企业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发生。

1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建设中存在不足

1.1 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对财务管理认识不足

伴随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自身发展水平的提升,做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整个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电力企业近些年来的发展比较平稳,造成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市场的变化没有及时的感知,这就导致了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对财务管理认识不足。在当前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如果不能够正确认识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还是将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单纯的认为是管控电力企业的资金使用周转。甚至除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人员将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凌驾于电力企业财务的管理机制的建立上,这样就是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各项工作的进程,降低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树立有效的深化意识

想要保障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机制能够有效的建立和进行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深化,树立深化意识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很多电力企业在机制建立过程没有树立有效的深化意识,这样很容易导致了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创新认知还处于比较肤浅的状态,同样也造成电力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能力要求较低。在这不断变化的信息时代,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能否与时俱进的建立相应的网络,利用网络进行财务的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但是目前财务管理人员的深化意识现状,非常容易影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深化和财务管理机制的建立。

1.3 電力企业中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中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力企业产品都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初级产品,很多电力企业都将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作为电力企业工作的首要目标,也就导致电力企业从业人员包括财务人员的素质都较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力企业财务人员的学历不高,一部分电力企业财务人员都是高中以下的学历;二是电力企业财务人员缺少相应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三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电力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防范系统

为了全方面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就需要强化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防范系统,确保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减少电力企业财务信息的泄露,优化电力企业财务信息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针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各模块业务的不同,进行财务管理人员的设置,这样的方式能够大大降低电力企业财务信息的泄露。其次,就是要做好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电力企业软件和硬件的维护和更新工作,从而大大降低电力企业系统病毒的感染风险。

2.2 进行电力企业内部成本核算,开展财务精细化管理

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需要电力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成本考核和控制,实现成本考核和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有效结合,实现电力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此外,成本核算作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电力企业内部机制体制创新手段。强化电力企业成本核算,一方面能够更好满足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改革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进行资金的节约,全面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电力企业的绩效管理,完善电力企业工作。

2.3 做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知识培训工作

健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知识培训工作,使得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特别是对于电力企业投资者而言,只有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深刻的意识到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于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完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建设。另外,做好电力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工作,还需要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并利用当前媒介和网络手段,举办各种电力企业家(投资者)财务管理知识竞赛,自觉学习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知识,树立正确的财务观念。让电力企业领导能够明确和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电力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视。

2.4 强化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操作技能培训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就必须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操作能力,由于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电力企业采购、销售以及财务各部门的相互配合。为了保证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要求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具备一定业务知识和懂得信息技术操作,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转,为电力企业及时提供有效的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信息。

3 结语

电力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实现其经济效益,这也是电力企业的最终目的。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依赖于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完善和深化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提升和增强电力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针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进一步强化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完善财务工作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梁彦鸿.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169-170.

[2]姜照耀.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J].现代商业,2011(27):254-254.

电力企业创新电力计量工作探究实践 第4篇

一、电力企业创新电力计量工作的必要性

第一, 现如今, 大多数电力企业采用的是现代公司制的管理制度, 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水平非常高。但是, 现有的电力计量工作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电力企业的电力体制改革和计量技术的发展。因此, 这便需要电力企业从多个角度实现对电力计量工作的全面创新, 从而有效的促进电力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和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二, 电力计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企业的收入, 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取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若计量偏小, 会损伤企业的利益;若计量偏大, 短期看企业会有一定的收益, 但是长此以往会使得电力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受到严重的损伤, 失去用户的信任, 更有甚者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的企业资产, 为确保企业软实力的逐步提升, 电力计量必须准确、公平、公正, 进而保护企业相关群体的合法利益不受到任何的损害, 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将有利于电力企业为广大用户提供的服务更加优质化, 促使企业落实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责任。

因此, 电力企业必须进行电力计量工作的创新, 使其发展能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电力企业创新电力计量工作探究实践

(一) 采用新的技术来促进企业设备的规范

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中, 供电力企业进行电力计量的工具也不例外, 如智能电表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 具备传统电能表计量基本用电量的全部功能, 同时, 为满足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需求, 它还具备一系列的智能化功能, 如: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的控制功能、多种数据的传输功能、双向数据的通信功能、防窃的电功能等。智能电表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未来节能型智能电网以及智能化终端的发展方向。除此以外,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能够进行预付费的电能表以及耗能低的变压器同样也可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二) 检测和监督制度的完善

现阶段, 供电企业的电量损失主要有固定和变动损耗。第一, 由于线路和变压器所造成的损耗, 这方面所产生的损耗是固定的, 在有电缆线和变压器使用的地方便会有损耗。第二, 由电力计表装置所引发的损耗, 这方面的损耗是变动的, 损耗的原因可能与电力计量装置的不规范所引起的电力漏失, 并且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占据了电量损失的绝大部分。因此, 电力企业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计量法的有关规定以及电力部门的具体章程逐渐完善电力企业计量的检测与监督制度, 明确电力计量的相关规定, 如计量的装置和中种类、技术方面的要求、工作前的管理、安装后的验收、运输过程中和印证时的管理工作等。第三, 定期检查现有的、正在正常运行的电力计量设备, 及时发现问题, 并且及时进行维修, 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

(三) 做好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工作

第一, 促进整个计量部门人员素质的有效提升。一方面, 电力企业虽然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 但是系统仅仅只能对不符合工作标准和流程的行为予以自动提醒, 相关技术的应用仍然需要依赖工作人员的具体操作来完成。另一方面, 计量业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显著提升, 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计量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重大的失误, 尤其是在安装带有传感器装置的计量设备时, 如果安装人员的素质水平较差, 分不清电流互感器的极性, 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各种错误的出现, 如电度表的安按线错位等, 从而引发了漏电计量。因此, 做好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工作, 促进计量工作人员素质的有效提升对于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 对计量工作人员建立长期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不管实施什么样的工作, 标准化程度有多高, 都不能离开人的操作, 因此新时期电力企业要想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建立一支技术含量高、素质水平高以及标准化程度高的专业人才队伍作保障。因此, 电力企业中的高层领导要提高对计量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 通过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不断促进工作的创新性发展。一方面, 确保计量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 在人员构成方面最好是老中青的完美结合, 通过实施一定的“帮带”机制, 促进人员熟练地掌握一定的技术, 具备创新性素质, 同时着重奖励对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另一方面, 及时地掌握计量工作人员在思想上的变化, 通过交流和访问等深入地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他们的困难,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建设当中, 促进工作效率的显著提高。

除此以外, 还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建立和健全计量自动化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实现低压电力计量装置的全部自动化。通过对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有效整合, 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起统一的系统, 以此实现远程自动化的抄表、对电力质量的检测、用电线路的检查以及相关负荷的管理与控制等, 使其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逐渐应用到电力企业的生产中, 在保证电力计量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同时, 实现了对电力生产的监控, 并且帮助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促进工作效率的显著提高, 为今后的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 企业需要实现电力计量工作的不断创新, 确保企业生产效率的稳步提高,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电力企业电力安全监督工作 第5篇

关键词:发电企业;安全监督;安监人员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其安全生产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安全监督体系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对确保电力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要做好安全监督工作,必须明确指导思想,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到监督到位和措施到位。因此,要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体系作用,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发电厂安全监督人员对运行设备的现场监督发电厂的工作可分为两大类:发电设备的运行与检修。而现场监督是从电网公司到基层的安全监督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采用的最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安全监督人员应有计划地经常深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随时掌握设备情况应及向领导汇报,并督促责任部门及班组处理解决,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一是对发电设备主要运行参数的监督。通过这些主要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判断设备运行的安全状况,适时掌握机组运行情况。二是检查各种运行记录本填写审阅情况。通过检查运行记录情况。三是检查运行值班纪律。这是保证当班运行安全的重要工作。四是检查掌握设备缺陷消除情况。通过设备巡检检查,设备缺陷记录本的审查,掌握设备缺陷的消除情况,了解当天设备存在那些主要缺陷和对安全运行的威胁,对此做到心中有数。五是检查“两票”(工作票和操作票)的执行情况和现场安全工作重要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运行人员是否严格履行工作票和许可待续是否正确,以杜绝无票和无票操作的违章作业行为。安全监督人员在现场巡视本检查发现违章作业行为,应立即制止并进行考核,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六是检查安全器具是否完好、合格,了解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器具。

2发电企业设备检修的安全监督与评定提高检修质量是减少事故的重要措施,确保安全措施到位,是防止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因此,安全监督人员必须认真做好检修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定工作。

对检修管理基础工作的安全监督,是搞好检修管理、保证检修质量的基础。安全监督人员要对以下方面进行监督检查:一是根据上级颁发的有关规程,建立本单位的检修质量标准、工艺规程、验收制度和制定完整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等;二是具有齐全图纸、技术档案;三是对工机具和仪器有良好的管理和安全使用规定;四是要建立设备状况监督制度,检修计划目标明确,设备缺陷处理方案切实可行;五是检修人员素质要达到相应要求,其要熟悉工作现场的危险点和防范措施,作业现场有防坠、埅坑洞、防高空落物、防触电等齐备的安全设施各标志牌等,从多方面、多层次保证设备检修过程的规范化、质量,以及参数的标准化。

3发电企业规程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电力企业规程是保证安全主产的科学依据,是设备正常工作的保障,是生产经验的总结。许多电力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为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安全责任不明确。因此,贯彻执行电力“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

健全规程制度。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规定》中要求,“每年对现场规程进行一次复查”“现场规程最好每3~5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重印”。一个企业,在生产方面的规程制度一定要健全,不能使安全生产无章可循,而且规程要跟上设备和系统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上级新的反事故措施及新规定颁发后,要及时对其进行修订以适用于本企业实际的企业规程。

抓好规程培训国。安全监督人员要协助抓好3个“学习”,即新人员入厂的规程学习,各岗位人员上岗前的规程学习和一年一次的全体干部职工规程学习;把住新工人培训关口,岗位专责人员上岗前部门(车间级)培训关口,分配到班组(班级)培训关口;认真做好全体干

部职工“安规”考试工作。安全监督人员要监督检查各车间、班组,指导规程学习计划的制订,督促制度的执行,并做好现场事故演习监督和指导。

4加强发电企业安全基础管理是搞好安全监督工作的前提加大安全工作软件和硬件建设。一是要结合工作实际,加大安全监督力度和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提高设备科技含量与设备完好率。二是要健全三级安全监督网络,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加大安全检查整改力度,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落实专人负责,限期按质、按量完成。

三是要加强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学习,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和职业责任感。

强化安全生产意识。首先,在思想上要调试重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唯有全系统职工从思想上调试重视,才能反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落实到行动上。其实,通过宣传学习《安全生产法》及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真正实现由过去的“要我遵守安全规程”到现在“我要遵守安全规程”的根本转变。

加大安全工作科学含量。一是要运用科学原理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克服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对发电企业安全工作的预警和监控,防微杜渐,针对安全生产工作出现的新形、新情况,及时研究相应的整改措施。

5发电企业监督管理的对策及措施加强机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对立持续改进机制,抓好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限期整改”原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及时下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通知书,督促整改到位;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管理机制,加强基础管理,认真做好标准的培训和执行工作。

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约束机制,切实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安全监督管理要做到“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要到位、监督职责要到位、基础工作要到位。同时,要强化“四种意识”,即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

加强技术管理,确保电网安全。加强运行管理,严肃值班纪律,优化运行方式,严格执行运行规程,保证发电设备安全运行。

6安全监督管理重点工作

一是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督促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分解安全目标和制定“保证目标实现的措施”(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二是加强日常现场巡视监督,消除不安全因素(这是加强设备监督管理工作和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三是强化“两票三制”监督管理(这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四是加强培训工作监督到位(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五是加强安全分析;六是认真组织安全大检查工作,超前控制事故隐患,做到安全状态可控在控;七是加强安全日活动,提高安全意识,杜绝习惯性违章作业;八是加强检修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制止习惯性违章作业行为;九是制定完善事故应急预案,有效控制事故损失;十是做好安全设施与安全工具监督管理,确保人员安全作业;十一是开展电力发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扎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7结语

安全监督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电力生产行业要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不断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增强忧患意识,加大管理力度,监督落实防范措施的各项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严格执行事故调查与处理程序,加大对习惯性违章的打击力度,对每一次事故通报都能够高度重视,制定防范措施,让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企业才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便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提升电力企业培训效果探析 第6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培训效果;培训全过程

作者简介:谢正宁(1969-),男,宁夏银川人,宁夏电力公司人资部培训教育处,高级工程师。(宁夏银川750001)李新振(1982-),男,宁夏盐池人,宁夏电力公司宁东供电局,助理工程师。(宁夏灵武750411)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26-02

人力资源培训是现代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电力企业也不例外。良好的人力资源培训不仅影响着员工的素质,而且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当前,电力企业改革正在不断深化,电力公司要在改革中保持和发展业已形成的相对优势,赢得未来的主动权,只有依靠更快更好地学习,提高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这就需要良好的人力资源。[1]

电力企业历来重视职工的培训。国家电网公司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社会责任准则,视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抓住培养、吸引、使用等关键环节,积极推行“四个创新”和“五个结合”。建立了完善的培训组织机构,形成了全面的培训制度。始终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重点,大力开展全员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加强岗位培训、技能培训,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培养和造就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然而,目前电力公司员工队伍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明显短缺,高级技术人员比例偏低,缺乏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及能力的高层次技术专家,生产一线技能人员的文化层次和技能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企业的培训工作就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2]如何在原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推进培训工作的效果成为了电力企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课题。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经验,为了进一步增强培训工作的成效,[3-5]培训的关键在于重视培训的全过程。不仅要关注培训前的计划准备工作,注意培训过程中的方式方法,而且要注重培训结束后的效果评估,从这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电力企业的培训工作。

一、转变观念,制定培训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电力企业培训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作为培训的组织者,应根据需求,制定好详细的培训计划,帮助学员提高认识,积极地投入到培训中去。

1.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员工对培训的认识,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培训要想取得理想效果,首先要端正对待培训的态度,明确培训的目的。但是,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的个别员工对培训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某些学员对培训不重视,认为企业培训只是走过场、应付检查,对自身发展没有多大帮助,视培训为一种任务和负担。有些学员认为培训仅仅是理论或技能的学习,无需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联系起来。这些旧观念的存在,阻碍了电力企业培训的有效开展,没有真正将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显然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

如何确保企业全体员工自觉自愿接受培训并取得满意效果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员工对培训的观念问题。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让员工认识到参加培训对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对企业的发展都有利,只有自身的学习能力、技能素质提高了,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从而主动地接受培训,积极参与,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和乐趣,做到平时自己主动学,集体组织时共同学的良好风气。

2.分析培训需求,做好培训计划

对许多电力企业的人事管理部门来说,培训工作非常重要,但就如何有效地组织培训又感到有些茫然,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些电力企业对自身的培训需求不明确。由于企业对员工的培训需求缺乏科学、细致的分析,使得培训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些电力企业只凭往年经验机械地制定本年度的培训计划,或者只是为了完成每年的培训任务而安排培训,没有将公司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自身素质相结合来设计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

为此,电力企业的人事部门要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认真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制定计划。作为培训的组织者,首先必须了解岗位信息,作为分析培训需求的基础。明确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绩效考核指标等。其次建立员工的信息系统。结合员工本职工作的要求和自身素质,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筛选,对培训需求、员工素质、员工工作岗位进行分析,明确员工是否适应现有的工作岗位,员工现有的素质与所在的岗位要求存在哪些差距,如何通过系统的培训消除这些差距,分出先后次序和重点。将员工的工作素养与企业的要求、岗位的要求相结合,正确分析员工缺少的是知识和技能,还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找准员工能力短板,因人施教。通过系统的分析最终确定哪些员工需要培训,采用哪种培训方式。从而有目的的制定计划,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把握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制定计划时也要参考基层员工的意见,对各类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争取取得最佳的培训效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注重过程,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

虽然电力企业的培训目前已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培训方法、课程设置、培训教师、过程监督上都存在不足。培训组织者应重视培训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根据现存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推进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1.联系实际,改进培训内容

在培训内容上,有些电力企业的培训工作忽视了企业在电力方面的业务对各层次员工的知识、技能的不同要求,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有些电力企业缺乏实用的培训教材,不是依据企业的实际和员工的需求制定培训内容,而是凭感觉照搬教材培训,导致培训内容脱离专业岗位,授课内容脱离实际需要。没有详实生动的授课内容,即使是再先进的教学方式、再优秀的教师队伍也如无米之炊,无源之水,空洞乏味。因此,电力企业应充分了解员工的需求,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全体员工都需要掌握的基本课程,并根据电力行业工作的特性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保证培训内容的实用性,这样在确保全体员工的基本职业技能的同时,又突出重点,实现个性培训,形成内容丰富的梯次培训结构。人事管理部门也需要根据培训对象、培训资源等因素,设计贴近员工需求的培训内容,设计培训课件,定期更新培训内容,真正联系实际。

2.选择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拓展培训的层次性

在培训方式上,大多电力企业还是沿用传统的模式授课,偏重于课堂教学,以老师灌输知识、传授技能作为培训的重点,培训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员工对培训失去兴趣,产生枯燥、效果不好的弊病。

社会发展日趋复杂,新的培训技术和方法层出不穷,作为电力企业的培训组织者,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吸取最新的培训方法,采取灵活的讨论式、案例分析、头脑风暴、模拟培训、实操培训、远程培训等教学方法,加强学员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如宁夏电力公司为了缓解工学矛盾,将远程培训系统作为公司员工岗位培训和自主学习的重要平台之一,方便员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实现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将远程培训常态化、规范化,受到了各单位和广大员工的一致好评。并积极与国网电科院、中国电科院、高校、设备厂家等合作,研讨每一个培训项目最佳的培训模式,通过项目引进、技术研发、科技攻关、专题讲座、导师指导等多种方式,达到学员愿意学,听得懂,用得上的良好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培训方法的设计也要注意学员的知识层次和岗位类型,如操作人员比较适合现场培训法,管理人员比较适合案例教学法等。

3.创建优秀的教师队伍

培训教师在培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良好的培训师可以对培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电力企业中,部分老师是在长期的工作中成长起来的,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但是在理论和教学方法上却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教学时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培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而且内生的具备专业技术和人力资源专业开发的培训人员数量不足。有些外聘的培训教师对电力企业的情况不够了解,没有根据企业实际、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岗位性质等制定培训计划,讲授的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不相吻合,不能使培训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关键在于培养企业内部的有充足工作经验的员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性,激发他们的人力资源开发潜力,组建一支富有实践经验,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的内部讲师团队。在企业外部选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职业培训师,把电力企业的内生培训人员和外聘教师相结合。常备的教师队伍要在平时加强理论修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充分了解企业情况,掌握学员的素质,在授课时充分调动受训者参加互动、交流研讨,保证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加强培训的有效性。

4.完善监督手段,及时沟通培训信息

培训组织者在平时更注重的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忽视了实施阶段的相关动态。其实,培训开展以后的过程也是不能忽视的,有效的沟通在此时最为关键。有些培训组织者很少在培训过程中过问课程的开展情况,只是在课程结束后组织简单的考试,有些学员与其他学员的学习效果大相径庭,这就需要组织者对培训进行跟踪、监督。在培训前,培训组织者应该主动与培训教师和学员进行沟通,使教师明确培训的目的、计划,跟进受训员工在哪些方面希望在本次培训中得到提高,做好老师和学员之间的沟通桥梁。在培训过程中,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多与培训老师和学员进行讨论,及时掌握培训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员工动态,在学员的反馈过程中改进培训工作,保证培训取得满意的效果。培训结束后,整理培训记录和培训前后沟通的结果并形成培训档案,为以后的培训工作做借鉴。

三、健全培训评估机制,强化培训效果监督

培训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电力企业组织培训后,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估,客观公正地评估培训的效果,确保培训的实用性,避免培训工作虎头蛇尾。企业培训的目的在于使用,将培训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大多电力企业注意的是如何改进培训的方法和技术问题,而没有将精力放在评估培训的效果上,没有认识到培训评估工作的重要性。有些企业没有规范的评估方法,或者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比较单一,效果评估工作仅仅停留在培训过后简单的测试,不再做培训的跟踪调查,没有给员工带来激励作用。有些电力企业在培训内容是否符合学习的目的,培训能否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培训对象对于培训内容能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效果难以评估或者根本没有评估,更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无法保证充分的培训投入产生出理想的培训效果。这样一来,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并没有收到预期的回报,也不知道培训后到底给企业带来了多少实效。

科学的评估对于界定培训的效果,证明员工通过培训所收获的成绩,非常重要。电力企业首先要加大对培训效果评估的投入,尽量采用多种测评方法对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估,不但要对培训课程中所讲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和评估,而且要进一步跟进学员工作成果的转化、工作能力的提高、工作绩效的改善等方面上来,拓展培训效果的评估面,真正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保证评估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其次要建立评估效果管理系统。鼓励受训人员将新学的知识与班员交流,督促管理者将学员在培训班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工作中,为培训成果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记录每次培训活动的评估情况,进行专业的管理,形成培训评估系统,为日后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的信息保障。宁夏电力公司2011年初就启动了建设“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培训体系,目的是通过组织调研和诊断阶段、能力提升培训管理体系构建阶段、课程体系构建与规划阶段和以能力提升为核心培训体系建设及项目验收阶段,最终形成宁夏电力公司“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员工教育培训体系,重视了培训的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值得其他电力企业借鉴。

四、结论

本文针对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培训的关键在于重视培训的全过程”的这一理念,并将该理念应用于实际培训工作,得到如下结论。

(1)作为培训的组织者,应根据需求,制定好详细的培训计划,帮助学员提高认识,积极地投入到培训中去。

(2)培训组织者应重视培训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根据现存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推进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3)培训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电力企业组织培训后,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估,确保培训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1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126.

[2]武利利,刘建峰.浅谈电力企业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235-236.

[3]杨学军,王政.提高电力企业培训效果的方法探讨[J].价值工程,2011,(22):42-43.

[4]向晶.推进电力企业培训工作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43-44.

[5]张学江.电力行业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的思考[J].中国电力育,2009,(17):228-229.

(责任编辑:刘丽娜)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电力企业发展 第7篇

一、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

目前电力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突出的矛盾是:一方面, 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有充足可靠经济的电力供应作为保障。另一方面, 影响电力工业发展的资源、环境、资本等要素制约日益加剧。我国电力虽然在总量上位居世界前列, 但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 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耗比较高;环境污染还仍然存在;投资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电力供给和社会需求的关系非常密切, 总体来讲, 我认为电力供给应该相对过剩, 目前的主要问题还是电力总量偏小。主要有三个理由:第一, 这是电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电力发展适当超前, 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第二, 电力需求本身也是有变化的、波动的, 从客观来讲, 电力供应不可能总是保持刚好满足需求这样一种情况, 总是处于不足或过剩, 而不足的损失和影响是很大的;第三, 中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的电力总量, 特别是人均装机容量还非常小, 全国人均装机容量不到0.4千瓦, 而发达国家的人均装机容量是4千瓦左右。所以说, 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主要课题应该是:迅速冲破旧体制的束缚, 积极求得快速发展。

二、全力支持改革, 积极推进改革

要搞好电力体制改革, 首先需要电力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政策方针和改革措施, 积极拥护改革, 全力支持改革, 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的顺利进行。近年来, 电力供需形势紧张。面对严峻形势, 电力企业坚持一切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出发, 通力合作。千方百计克服困难, 全力保障电力供应, 与此同时, 严格加强管理, 加大设备整治力度, 使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率大幅下降, 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社会不会造成严重影响的停电事件这是十分必要和必行的。电力企业要加大对电网的投入, 加快电网建设, 努力提高跨区、跨省输电能力, 促进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强化内部管理, 全面整合资源, 企业利润水平才能有大幅度提高。在厂网分开后, 辅业单位职工暂保留在电网企业的情况下, 要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和安全稳定责任体系, 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维护职工队伍稳定。通过确保电网安全和职工队伍稳定, 巩固改革成果, 为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创造重要的基础条件。“十一五”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更好地学习借鉴国际电力改革经验, 正确理解和研究推进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工作, 应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建设以特高压为核心、网省协调的坚强国家电网。国际电力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 改革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发电侧与售电侧放开、多家竞争、多买多卖的格局。我国应当积极开展售电侧市场放开研究和试点。当前, 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 省内、省间和跨区域、跨流域电量交易不断增加, 应该加快电力市场体系建设, 完善省级市场, 发展区域市场, 培育国家市场。

电力企业应以对党和人民负责、对电力事业负责的精神, 高度重视电力体制改革工作, 在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电力体制改革经验教训、认真研究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科学系统的电力体制改革思路。我认为,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应当结合中国具体国情, 因地制宜, 科学开展。“十一五”期间, 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应当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尽快解决厂网分开遗留问题, 尽快完成主辅分离改革任务, 以全面推进电价改革为核心,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健全法规体系, 推进三级电力市场体系建设, 探索“放开两头、监管中间”的有效途径, 不断完善与我国国情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电力体制。

主辅分开、主辅分离, 应是“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如果这些改革迟迟未能有效推进, 给企业稳定和后续改革会造成重重困难。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十一五”前期要集中精力解决好厂网分开的遗留问题, 巩固厂网分开的改革成果, 积极推进主辅分开改革的意见, 电力企业应主动统计分析辅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和数据, 深入研究了改革涉及的各项重点难点问题, 研究制定了问题解决方案, 组织编写主辅分开改革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 为主辅分开改革适时开展做出充分准备。在主辅分离改革上, 电力企业应提出“先规范、后分离”的总体改革思路, 组织各网省公司开展了以“三个分开” (资产、管理和人事) 和“四个规范” (财务管理、劳动人事、业务关系、多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为核心内容的多经企业规范管理工作, 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 加快培育电力市场

电力体制改革的根本取向是市场化, 改革的核心是市场。过去几年来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形成了厂网分开的新的体制框架, 主要是进行市场主体的培育。这是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 是十分必要的。下一步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市场、运行市场和监管市场。在培育电力市场的过程中, 应更加重视加强电网建设, 打破省际、区域间的市场壁垒, 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配置。

(二) 继续推进“五分开”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实际确定了“五分开”的改革路径, 即政企分开、厂网分开、输配分开、主辅分开、社企分开。从改革的进展情况看, 政企分开已经完成。厂网分开已基本实现, 但不彻底, 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主辅分开从中央层面已经完成, 原来电力企业管理的一些设计、施工、教育等辅业单位已移交中央直接管理, 与发电、电网企业在体制上已经分开, 但发电、电网企业内部的改革还很艰巨, 特别是多种经营企业的分离难度较大。社企分开已经起步, 学校、医院、公检法等社会职能已按国家改革部署进行分离, 但改革不彻底。从总体上看, 除政企分开外, 其他四个分开的改革还需要继续推进。

在厂网分开改革过程中, 电网企业应逐步从发电业务中退出来。如果电网企业在发电环节存在利益, 就必然影响其在电力市场的公信力。从电力安全角度考虑, 电网在一段时间内保留必要的调峰调频电厂是必要的, 但从我国电网峰谷差的发展趋势和调峰情况看, 今后调峰调频的任务只能是主要由发电企业承担, 电网保留的调峰电厂可以进一步减少, 总的趋势应该是电网从发电业务中逐步退出来。如果电网保留电厂, 并且直接控制电网调度和市场运营, 就必然扭曲市场机制, 妨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 也难以说服那些要求把电力调度和电力市场从电网分离出来的人。

对于输配分开改革, 各方面认识需要进一步统一。从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趋势把握, 实行输配分开有利于打破售电市场的垄断, 最终形成电力生产、消费两个竞争性市场, 落实消费者的选择权。但从现实情况看, 我国目前电网相对比较薄弱, 灵活性较低, 电网潮流方向单一, 网络瓶颈制约明显, 还不能适应完全的竞争性市场。

(三) 改革电力行政监管体制

目前电力行政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多头管制, 职能分散, 不利于电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政府对电力项目和电价的管制尚未改革到位。近年出现的发展无序的现象集中反映出体制的弊端。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国家应建立强有力的能源监管机构。强化监管机构的权威, 赋予其在监督电力安全、监督市场运行和维护消费者利益方面的权力和责任, 建立科学规范、公平透明的监管机制。与之相配套的, 必须改革电力投资和价格管理体制。政府对电力工业的行政管制要从投资项目和电价等行政性审批转向宏观调控和指导, 对涉及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公共利益实行管制, 投资项目应主要由市场选择, 由投资者决策。

(四) 加快国有电力企业改革重组

按照国家关于培育80—10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要求, 加快国有电力企业改革重组, 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 将国有独资集团公司改组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公司, 实现整体上市。发挥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电力发展中的影响力、带动力和控制力, 加快大型能源基地和电力项目建设, 带动电力行业产业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同时, 应按照积极支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要求, 吸引鼓励民营企业、外资和私人资本进入电力产业, 发展股份制企业, 增强电力工业发展的活力。

(五) 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 健全法制

改革财税经济政策, 促进电力工业转变增长方式, 实现科学发展。在北方地区中心城市发展供热电厂, 可以替代小锅炉, 减少小烟囱, 有利于节能, 也有利于环保。但现在全国供热电厂普遍亏损, 投资者没有积极性, 主要原因是缺乏热价等政策支持。如水电是清洁能源, 应该加快发展。但一次性投资大, 由于增值税改革不到位, 造成税负比火电高一倍。对风电等绿色能源发展, 应该借鉴国际经验给予政策性支持, 为电力工业推进市场化改革, 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叶子荣, 刘之涛.基于“扁平化”管理的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思考[J].天府新论, 2003 (4) .

[2]吴坚.机构改革面面观[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5 (1) .

[3]叶红.加快推进团场机构改革[N].石河子日报 (汉) , 2006.

试论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对策 第8篇

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 电力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好管理工作, 这也是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内容。市场形式的改变, 对电力公司提出了许多挑战, 电力管理机制和先进企业差距大, 模式单一, 没有创新, 无法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 社会经济发展延缓。供电企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应对和去解决出现的挑战, 对电力市场要进行拓展, 搞好电力营销, 抓好管理工作。电力管理需要先进的地理念, 确定的目标, 保证管理到位, 企业的效益有大幅度提升, 运营效率也提高了, 同时会促进电力营销工作的进展。

1 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

1.1 电力营销市场

电力营销市场有许多的问题, 由于垄断性质的电力企业, 导致对电力营销的管理并没有很在意, 对于管理意识非常单薄。所以在电力企业中, 要高度重视电力营销, 而且生产经营活动一定要服务市场需求。供电质量差, 服务质量和体系不尽人意, 无法适应电力的需求等等, 种种因素让电力销售变得困难, 电力企业在市场中处于劣势。一方面对电力的大力需求但供应不足, 而另一方面有面临着电力企业销售差的情况。要改善这种情况, 把以生产为主转换到市场需求为主, 把市场需求当作重点, 让市场需求成为导向, 回到效益的中心上来。

1.2 管理机制与信息不符

电力企业的管理大都是传统式管理, 在程序上比较复杂, 而且环节很多, 现代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要求较高, 传统的管理方式与其不适应。还有就是电力企业基础管理很弱, 用电客户资料不齐全, 有许多业务和一些传票无法到达客户手中, 无法共享一些资料。所以, 信息化的优点就突显出来了, 可以方便、有效、快捷、高效的处理客户和资料传达之间的问题。管理机制停滞不前, 无法适应发展迅速的社会和电力企业, 信息发展的迅速, 却没有相对应的管理机制与之匹配, 导致信息的无用, 影响电力营销。

1.3 管理系统存在风险

在电力营销问题中, 一项重要的问题就是管理系统的不足和存在的很大的安全风险,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风险, 在电力企业的营销系统中, 由于设计的缺陷, 存在许多的漏洞和系统不稳定和安全漏洞, 为一些不法分子转空子提供了方便, 他们可以轻易入侵系统, 更改电费的统计计时, 还可以让计时出现重复或者遗漏的情况。 (2) 误操作, 这类风险出现主要就是因为人员的失误操作和维护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时引发的风险, 例如电价标价的不合理, 用电量的异常等等。 (3) 电网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电力起步较晚, 没有完善的电网管理制度, 人员之间的责任不明确, 无法对工作进行落实, 发生突发事件无法明确是谁的责任。

2 影响电力营销的因素

2.1 政策因素

每一个行业, 国家的政策都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 , 在我国能源主要还是煤炭。电力市场被国家推行的政策直接影响, 同时会导致电力市场和其他商品的不同。国家政策对于电力市场的影响, 就表明了国家发展的能源政策, 可以间接影响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因此, 也对电力营销造成了影响, 电力营销受到电力市场的影响, 政策对电力行业影响, 同时也会影响电力市场结构, 所以, 电力营销受到政策的影响, 也要把握全局观, 以社会为核心。

2.2 竞争因素

关于竞争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1) 业内竞争, 这个主要是行业内部在一个市场相同或类似的产品的推行, 这一类的竞争的引入, 可以促进电力建设和电力建设。 (2) 业外竞争, 这个主要是指其他能源市场竞争, 如石油, 煤炭, 燃气等。能源消耗中是社会的必须之物, 可是大多数同时又是不可再生能源, 能源的稀缺性使能源供给就具有了社会性。

2.3 消费因素

近年来, 环境问题越发严重, 绿色消费渐渐成了主题, 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主导思想变成了绿色消费。消费的过程中要对后代消费进行负责, 维护后代消费者的权益, 不能对生存环境进行破坏。电力能源就是一种没有污染的能源, 有很大的自然优势, 但是, 消费者不仅对产品本身是否属于绿色产品, 同时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样关心, 生产过程是否绿色。

3 电力营销的管理分析

3.1 电力营销管理创新

电力公司采取创新的措施, 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电价机制。把营销业务的服务方式进行改革, 在对电费缴纳, 查询用电故障报修等方面提供可让消费者选择的服务方式, 满足消费者的意愿。

3.2 信息网的建立

现今, 信息技术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建立详细的信息网可以加强电力企业的管理, 对服务的改善, 对电力营销任务工作质量的监督, 而且对售电市场的开拓, 支持市场公平交易, 公司要对信息网的建设做好规划, 尽量在三年内对信道规划建设完成。

3.3 改革电费管理模式

改变用工作人员到每户去抄电表的管理模式, 学习先进企业的方法, 可以采用合同形式的办法, 让委员会代抄电表和催交电费, 还可以建立账单处理中心, 降低可成本。减少了工作人员, 同时提高了效率。

4 电力营销措施

4.1 电能质量

现在我国的电力企业对电能指标相对发达国家存在着差距。对于电能, 要坚持同网同价, 电力产品质量要保证合格, 而且要对电网性能提高, 改善和提高技术含量, 让电网本身对电能的影响降到最低, 合格率也要有所保证, 达到大于99%, 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客户, 客户本身做好保护措施, 电力公司做好有关协助工作, 尽量去满足客户对电能的要求。

4.2 电力价格

降到电力价格, 这样就可以促使消费者可以进行更多的消费, 可是由于电力企业的特殊性, 电价的调控权完全属于国家, 电力公司或者供电企业没有自主权。国家对于电价收费有公开说明, 多一分钱电力企业都不能收, 所以, 他们能做的就是对政策的理解和活用。电价的频繁改动还有电价的分类, 这一些问题不能够有效的解决, 国家在对电力体制改革很彻底, 改革后的情况走向很好, 在电力企业加强了管理水平和加大了投入资金, 控制的效果很明显。对于公开的电价目录, 采取优惠用电措施, 变相降低售电单价, 扩大电力营销。

4.3 电力营销的渠道及服务

服务要有特色, 可以实行几个方面, 对用户用电审批手续加快办理, 对一些费用合理的制定, 提高安装质量, 还有就是加快电力服务, 在紧急情况下解决用户的用电问题。改变以前的服务, 让用户体验到自己被重视, 要多样化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4.4 电力营销的促销

媒体的发展对现在电力宣传有着积极的影响, 利用媒体, 对电力能源的优点进行宣传, 电力能源的环保性, 与电能高消耗的客户建立联动关系, 有效的降低它的成本, 引导客户消费电力, 同时促进企业的高能发展。经常推出一些活动, 对用电额度不同客户进行用电额度上的不同的减免, 还可以与电器生产商合作, 买电器就送电费, 促进电产品的使用率。对客户和用电的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在他们的观点中对电能和用电以及收费的想法, 还有对电力营销管理的缺点。然后针对提出的问题和看法, 电力企业要进行怎样的改变和推出怎样的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

4.5 品牌宣传

一个企业有长期的发展才是无形的资产, 要保证高效的服务和发展稳定的客户, 需要一个优秀的品牌, 这样可以带来一系列长期效应。供电公司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服务最为提高电力市场营销的自觉行为, 好的服务可以赢来市场。公司对营销工作的重视, 公司的各个部门重视营销工作, 提出有帮助的意见。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形象, 开拓市场, 给客户留下好印象, 这样对以后的合作会提高无形的帮助。

5 结束语

变化迅速的市场充满者挑战和机遇, 电力市场在刚刚起步, 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 市场的开拓是要建立在完善的制度下, 每一个环节的优化都可以为企业带来不小的效益, 电力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 因为产品的特殊性, 在电网改造, 电网优化, 电力营销上都有改进的空间。总之, 电力营销的部分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也逐渐变成了发展趋势。加强电网设计, 引入科技, 以及树立良好形象, 提供优质的服务, 对供电企业要求不断提高。更加完善的销售管理, 提升管理质量, 合理分工, 和量化环节, 建立完善制度和工作方式, 这样促进电力企业能够量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大全.李翔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1) :29~30.

[2]武乐, 田晁.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控论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24) :49~50.

提高电力企业培训效果策略分析 第9篇

1.1 培训是知识经济实现的必由之路

知识经济强调的是持续发展的、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 其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悄然兴起, 知识、科技先导型企业是当代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经济组织形式, 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而电力企业是典型的技术、知识密集型组织机构, 如何把现有的先进知识传递下去, 并不断衍生出新的知识体系, 是电力企业培训工作的首要职责。

1.2 培训是电力企业生命力的保证

电力稳定持续生产是电力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电力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物理、化学、数学等多项精尖前沿知识, 行业内每一次电力电子技术的突破都将电力生产推向一个新的台阶。通过多种培训方式使电力企业获取行业最新技术, 并有效应用于电力生产过程中, 能够确保电力企业生产工作的长期持续性。

1.3 培训是电力企业竞争软实力的体现

电力企业作为一种生产型、服务型企业, 通过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实现企业价值。如何达到低成本、高效率的企业绩效目标, 是电力企业长期的探索方向。企业每一项工作改进, 都对基层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培训开发工作, 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 能够保持电力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1.4 培训是电力企业员工自我实现的动力

自我实现是指员工在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的基础上, 实现个体成长目标, 并最终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员工的自我实现需要各方因素的共同支持, 尤其是企业的后方支撑。充分发挥企业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为员工创建规范合理、乐于参与的培训环境, 使员工不断成长, 通过管理、专业技术、技能等多通道发展, 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2 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分析

目前, 电力企业培训模式多种多样, 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2.1“传帮带”模式

“传帮带”模式是电力企业长期以来开展的一种新员工培训模式, 是指老员工在技术技能、经验经历等方面给予新员工亲自指导。从最早的无制度化、无计划性、少控制、无闭环评估, 逐渐发展为如今的“星带新”新员工成长体系。它提倡的是一种分享体系, 建立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成长方向, 知识、经验通过传帮教师的培训技能使受帮对象理解接受, 传帮和受帮两者在这一过程中缺一不可, 需要建立以受帮对象成长发展为核心的一致目标。

2.2 外来引进模式

近十年来, 外聘教师或专家授课是电力企业培训的一个主要方向。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 其解决了电力企业内部师资无法解决的一系列难题, 如中层管理人员、直线经理管理技能提升等。外聘教师专业知识牢固、培训技能娴熟, 大部分人员教学内容丰富, 教学手段多样, 不拘泥于教材, 能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 但其在培训实施前需开展完备的培训调查, 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

2.3 指导成长模式

指导成长模式常应用于传教者和受教对象工作地点不在同一个地方的情况, 大部分为行业内出类拔萃的企业或个人与整体水平落后的企业或个人形成帮扶结对。培训形式一般分为两个层次开展, 一种情况是通过平时电话或邮箱联系方式开展帮扶指导, 为问题即时解决型;另一种情况是集中面授帮扶指导, 即无法通过电话或邮箱有效解决的问题, 可积累多个问题后统一解决, 也可通过现场指导受教者开展一项完整工作的模式综合开展培训。

2.4 自我学习模式

员工可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开展自我学习, 一般采用“木桶理论”, 结合工作中发现的自身的不足, 主动通过网络、教材搜集相应知识进行自我学习。完整的自我学习以制定计划、管理进度、自我评估为核心开展, 过程中穿插资源投入、时间管理等多个自我管理技能。

现有培训模式虽然多种多样, 但总体来说乏善可陈, 要么存在脱离生产的问题, 抑或存在系统性不强的问题, 大部分培训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的单个问题, 系统性、持续性欠缺, 错误的将培训演变成一个盲目的应急式、救火式工作, 最终“治病”而未“强身”。

3 提高电力企业员工培训效果的策略

3.1 设立可以衡量的目标

“目标管理”概念最先是由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 其理论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 相反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要开展的工作, 培训工作同样也不能偏离这一要求。德鲁克的“SMART”原则包括S-具体、M-可衡量、A-可实现、R-相关性、T-有时限五个维度, 其中目标的“可衡量”要求要有明确的数据来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依据, 同时要求培训组织者与参加培训者对目标的理解必须一致, 杜绝在目标设置中使用形容词等概念模糊、无法衡量的描述。

3.2 确定适合员工需求的培训师资

目前电力企业培训工作使用外部资源越来越多, 大致可以分为学院派、江湖派、咨询派、实战派等四种类型, 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和长处, 如学院派理论知识较强, 江湖派擅长激励, 咨询派把“标准化”、“质量管理”玩弄于股掌之间, 实战派则善于解决实际问题。但上述都不是理想的培训师资, 理想的培训师资应该来自企业内部, 扎根于生产基层, 清楚的知道员工需要什么, 存在什么问题, 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 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善于思考, 注重细节, 喜欢分享, 甘做人梯, 勇于创新和实践, 敢于挑战权威。这类培训师资是难得的, 企业需要建立制度去培养、保护他们, 使其能长期开展培训工作。

3.3 有效的培训方法

能统计出的培训方式多达几十种, 选择出一个适合企业员工的培训方式需要不断的摸索, 每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一直在寻求最优的途径来解决培训带来的诸多问题。“参与型培训法”有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区别于“实践型培训法”, 常以团队培训开展, 把解决问题和知识传授揉和在一起, 学员的参与性强, 可以相互启发, 变被动为主动, 同时提高员工的竞争意识。

3.4 闭环的评估手段

培训工作的闭环管理用于检查培训效果, 评估每个学员的受训成果。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包括效果性评估和效益型评估两个方面。效果性评估包括反应层面、知识层面、行为层面、结果层面四个部分, 综合考虑四个方面的培训效果是对培训工作成果的有效检验。在对培训效果评估的基础上, 组合采用薪酬福利政策激励相关人员, 能够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采用闭环的培训管理工作, 能够通过培训效果评估, 为下次的培训开发工作提供决策建议, 为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昕.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电力改革对电力企业资本运营的影响 第10篇

关键词:电力改革,电力企业,资本运营,现状,影响

在电力改革的过程中,电力企业虽然经过两次改革并逐步趋于完善,但是由于存在改革的不彻底性,在各个细节方面还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正确的分析我国电力企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实现电力改革的总体目标,进而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电力企业资本运营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资本运营是指企业运营的主体,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将所有的资本、资源以及生产要素,全部纳入到价值资本中来,并通过资本的流动、兼并、收购、重组、交易、拍卖、租赁、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将所有潜在资本转变为活化资本,进而进行整合优化的经营管理活动。我国的电力企业长时间处于垄断状态,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资本运营方面就会暴露出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由于我国的电力企业长期处于垄断状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只在乎生产加工,而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较为忽视,特别是在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全面透彻地认识到资本经营的重要作用,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都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其次,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这种传统观念下的企业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都没有随着市场经济变革而产生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也没有全部转移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方向。在企业内部经营中,依然将生产量、生产成本、售电量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而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资本利用效率检测的有效指标则一直比较忽视。例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良资产率等。再次,电力企业生产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主要是依靠国家资金支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力度较小。由于资金筹措渠道上的局限性,导致电力企业资本组织结构不合理、资产配置不当、闲置资金无法有效盘活进而导致整个企业资本运作效率的下降。最后,在企业产品方面,电力企业生产产品较为单一,除了电力作为生产主业外没有其他生产项目,企业的资本有效经营、资本扩张力度以及资本积累的能力都不足。企业内部中出现大量的重复建设,导致电力企业资本浪费现象严重。在实行电力改革以后,虽然电力企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还存在重复建设现象,这就导致企业生产负担加重,企业经营入不敷出。

二、电力改革对电力企业资本运营产生的影响分析

电力改革能够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内部资本运营方向由传统型向现代化、科技化转变。电力企业资本运营组成方式呈现新特点,主要是由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形成的金融资本,这也促进了我国电力企业对外资本运营热度的增加,并逐步加快海外上市和跨国并购的步伐。

1. 电力企业管理中心转移

经过电力改革,电力企业的管理中心已经逐步由生产为主向资本运作以及资本增值方面过渡,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资本的本质意义,分析和探究资本运行和资本发展的规律特征,重视资本运作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率。另外,在企业经营中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产品升级,改变单一产品状况,实现企业产品多元化,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产品品类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电力企业可以结合企业特点,拓宽经营领域,对一些发展前景好的项目适当投入资金支持,增加企业利润增长点,保证企业长远发展。企业在经营中要合理充分的利用和支配企业内部的有利资源以及生产要素,增加资源利用效率。

2. 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资本组合

在电力改革中,要积极地探索和研究资本组合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组织资本结构,优化资本配置,科学地进行经营风险规避。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国家相关政策对于企业发展的规模和空间起决定性作用。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相对稳定,这也为电力企业丰富产品结构打下良好的基础,电力企业可以在平稳发展主要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其他产业,增加企业经营效益,促进企业利润增长。

3. 建立开放式资本运行机制

资本市场本身具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特征,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运行规律,建立开放式的企业经营思维,积极的面对国内市场变化以及国外的经济冲击,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资本价值的同时也要合理利用国际资本,丰富企业的资本结构。在企业筹措资金方面,电力企业在改革中要增加企业的融资能力,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和融资途径,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等方式进行筹集资金。另外,企业闲置的设备也可以通过租赁、买卖实现其经济价值,以保证企业在经营中可以获得较多的资本来源。电力企业还要重视企业的规模效应,在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进行企业资产的重组、兼并和收购,扩大企业的规模,进而增加企业影响力和号召力,并通过规模效应增加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改变企业亏损现象,保持企业利润的不断增长。在企业经营中要科学合理的进行企业负债经营,控制好负债规模,企业内部可以建立财务预警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企业财务规定进行负债管理,保证将企业负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企业在经营中可以持续获得财务杠杆收益,确保企业发展中资产利用率、负债率等都达到相对合理的水平,进而保证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随着电力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电力市场在发展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运营机制,这给电力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的电力企业要积极的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转变资本经营理念,拓宽融资渠道,调整资本结构,强化资本运营,合理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通过上市、并购、重组以及股份制改革等形式提升外部资本利用率,促进企业资本扩张,增加电力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珂,杨波,刘赛.电力企业资本运营分析及对策[J].湖南电力,2001,21(3):45-47.

[2]屈俭,揭亮,康国剑.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创新改革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7):109-110.

电力企业怎么应对新能源电力的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新能源;并网;成本

能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资保障。电力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企业既是能源生产企业,也是能源消耗企业,其消耗能源产生的碳量占总量的40%。电力企业碳排放居高不下,影响了企业本身的发展,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解决以上问题,发展新能源电力是我国电力企业的必然趋势。

1新能源对电力企业的影响

1.1 发展新能源的意义分析 新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页岩气、地热能等,我国地域辽阔,因此新能源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新能源对于我国能源安全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能源可作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品,缓解我国能源紧缺问题,保障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发展新能源,有利于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新能源产业是体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新兴产业,也是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领域,发展新能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均有重要意义。

1.2 我国发展新能源的现状分析 以太阳能资源为例,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位,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9月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795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317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625万千瓦。晶硅、薄膜等太阳能电池以及其他电池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已经具有10MW级并网光伏集成、500kW级光伏并网逆变器、数据采集、进程监控系统等设备。

1.3 电力企业在应对新能源发展方面的不足

1.3.1 管理方面。我国制订了一系列新能源发展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创新技术,使用新能源进行生产运营。《可再生能源法》的修订,从配套电网建设、服务体系、保障措施等方面对电网企业的义务进行了规定;但规定中的多项措施可行性不强,并网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风电机组等可再生能源设备闲置造成了资产的浪费。

1.3.2 并网问题。新能源技术创新不仅限于新能源本身,还涉及其他领域。就目前来说,电能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能源形式,风能、太阳能、核能等都是进行二次转换后才进行消费的。近年来,我国火电企业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多,与新能源发电之间已经形成了并网争抢的局面。要保证新能源发电并网,需要以抢占火电厂市场份额为基础;不利于新能源产业的拓展。

1.3.3 技术问题。目前,我国处于电网大规模建设阶段,现有的技术水平无法适应新能源发展的需求。我国虽然已经开始积极构建智能电网,但还未到达系统性、规模性的阶段,参数计量技术、集成通信技术、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信息管理系统、智能调度系统的建设和完善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电网及配套设施不能同时跟进,严重影响了创新环境,导致技术创新受阻,新能源的二次转换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1.3.4 成本方面。目前,全球公用事业级大规模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比燃煤和燃气的火电厂还要便宜。就我国而言,2007-2015年8年间,光伏组件的市场价格已经从每瓦36元下降到目前的每瓦3.5-3.8元,并网光伏系统成本也从每瓦60元降到了每瓦7-8元,逆变器价格也从每瓦4元降到了每瓦0.3元左右。

2 电力企业应对新能源发展的对策

2.1 争取国家支持力度 从发展现状而言,我国新能源产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创新阶段存在成本高、风险大、回报率低等风险,仅依靠市场调节机制发展新能源产业可能性较小。电力企业可积极争取国家政府的支持,尽快形成完整的、标准的新能源技术和装备管理体系;加强对新能源装备的质量管理和监督维护,建立监督机制,利用考核体系对新能源科技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价,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2.2 加快电网建设进程 我国电网建设工作远远落后于发电能力增长速度,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并网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面对不断变化的电力能源结构,电力企业应继续坚持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加快电网建设进程。首先,要推进统一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建设。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专业的、庞大的工程,需要多个组织机构的参与才能完成。我国现有的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只适用于国家电网层面,应当进一步发展,建立国际标准的电网体系。其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智能电网的构建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较强,发展智能电网不仅需要电网产业链上的电力设备企业,更需要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积极参与。最后,建立智能电网试验区。智能电网在输电层面的构建已逐渐成熟,但在配电方面以及用户互动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建立试验区积累经验,为全面推动智能电网的建设奠定基础。

2.3 管理方面 设备方面,加强新能源生产设备的管理,做好日常的维护,不断创新维修技术和管理技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投资方面,企业发展新能源产业之间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对其投资、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确保投资目标的顺利实现;人员方面,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企业应树立人才意识,将人才培养纳入战略层面予以重视,为发展新型能源产业培养和储备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保障目标项目的顺利实施。

3 结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传统的化石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已呈现能源紧缺的状况;同时化石能源消耗导致排放量急剧增加,对我国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破坏。为解决我国经济、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发展新能源成为必然趋势。电力企业作为能源消耗企业同样面临着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问题,企业只有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智能电网建设进程,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应对新能源产业带来的各项挑战。

参考文献:

[1]王顺.促进新能源电力产业投资的理论应用和政策导向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2]王和平.基于战略对应理论的新能源电力项目适时决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3]张宪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电力企业培训论文 第12篇

1 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的内涵

电力营销的核心是以电力客户为中心, 以各类客户的需要为重点, 通过电力质量和种类的提高来满足电力客户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使电力商品达到安全、合格、经济、稳定、可靠的状态。电力营销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力商品差异性供给、需求变化的迅速适应、电力营销综合效益最大化、优质用电服务的提供、与电力客户进行沟通、良好的企业形象、高端能源市场的占有率、完善的电力服务体系等主要环节和方面。

2 电力企业电力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电力企业服务的意识和手段落后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必须做好服务工作, 服务质量是影响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 电力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就必须高度重视服务工作, 通过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赢得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基础。但当前众多电力企业在服务意识和手段上存在着滞后的实际问题, 这既有垄断企业带来的传统意识的影响, 同时也是电力企业管理水平不高、人员素质低下的集中反映, 没有将顾客、服务放到第一位, 就不能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自我完善, 也就不能实现新时期电力企业的新发展【1】。

2.2 电力企业营销过程中市场意识不强

市场意识是现代电力企业进行一切工作的基础, 没有市场意识电力企业所有的技术、经营和管理工作将会失去方向, 导致管理松散、经济性不高、发展缓慢, 不能适应市场激烈变化, 容易导致电力企业出现经济亏损和管理方面的种种问题。

3 新时期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的对策

3.1 塑造电力企业新时期良好的外部形象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电力企业应该出台一套服务和工作的标准体系, 通过优质服务项目及标准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形象, 这样在企业和竞争的内外压力下, 电力企业会提升变革的动力, 使其能够目光向内, 勇于探索, 形成电力企业变革的内在条件。当前电力企业面临着经济体制和电力体制的双向改革, 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反复冲击, 这样的现实需要电力企业更新原有的服务理念, 对外树立起“客户第一”的形象, 对内提升服务意识, 真正做到“我要承诺、我要优质服务”的企业共识, 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2】, 塑造出电力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 为电力企业电力营销营造有利的环境和氛围。

3.2 加速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的技术创新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电力行业同样存在一定的运行规律, 电力企业要遵守这一规律, 以谋求发展为目标, 促进调度能力的提升, 运用科学化的调度手段, 建立起科学的工作机制及人才保障等体系, 统一建设技术规范与技术支持系统, 实现电力企业一体化运行。同时, 要重视技术创新工作, 电力企业要创新运用高科技, 促进电力行业数字化、信息化发展, 积极引进可视性等先进技术, 研发可靠的电力通信网络, 构建一体化调度系统, 促进电网优化与升级, 并构建多防线的可靠防御系统, 保证国家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此外, 技术创新还应表现在电力营销的方式和手段上, 以各种新型的方式实现电力营销影响的扩大和内容的丰富【3】。

3.3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电力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 坚持“服务一流、客户至上、业绩突出”的发展方针。客户服务及回收电费是基层供电企业的两项重要工作。预购电改革制度推行以来, 电费回收运行有了法制保障。电力营销市场化背景下, 电力企业必须建立起以客户营销为目标的组织结构, 真正做到顾客至上, 以适应新时期电力行业的改革与发展【4】。此外电力市场中存在的借故不交电费、损坏电力设备、偷电漏电等问题扰乱了电力市场的正常秩序, 电力企业必须通过国家强制性的电力法规及配套制度来规范电力市场行为。因此, 积极宣传电力法规, 构建管电、供电、缴费有法可依的电力市场氛围, 才能真正促进电力企业稳健地向前发展【5】。

4 结语

电力企业电力营销工作应该建立在企业形象的基础上, 通过营销管理和技术的创新, 营造营销工作的内外环境, 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策略和方法, 进而确保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的有效性, 为实现电力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打好坚实的制度、策略和管理基础。

摘要:电力营销是新时期电力企业的基本工作, 可以在满足电力客户需求的基础上, 实现电力市场的持续开发, 因此, 需要加强对电力营销的深入理解和研究。本研究在描述电力营销内涵的前提下, 分析了电力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电力营销中应树立注重创新、坚持客户为核心的新理念, 使电力企业电力营销工作得到创新, 以应对电力企业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营销,服务意识,市场意识,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王芳楼.电力市场的营销战略与策略选择[J].大众用电, 2006, (02) :14-17.

[2]段炼.浅谈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J].科技资讯, 2006, (05) :22-24.

[3]王峰.数字营销:一场电力营销革命[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1, (09) :23-24.

[4]王斌.电力企业营销策略创新[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3) :26-29.

上一篇:职业中学学生下一篇:IT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