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建议空间范文

2024-06-19

对策建议空间范文(精选10篇)

对策建议空间 第1篇

一、要按照国家和省开展的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 更加明确沈阳四大空间的功能定位

1. 大浑南地区动能定位。

建设成为沈阳的新城区、高新区、物流区。总体布局为以“金廊”为都市轴, 以浑河“银带”为东西两翼, 形成“一廊”“两翼”格局。

2. 沈阳西部功能定位。

建设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重化工业基地, 打造西部工业走廊。应加速整合铁西西部资源, 形成西部工业走廊新城中心, 开发大道发展轴和细河发展轴, 装备制造业片区、装备制造业及化工产业片区和辽中新城片区, 形成“一心、两轴、三片”的带状空间结构。

3. 沈北地区功能定位:

建设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基地及沈阳北部生态新城区。总体布局为在沈北新区范围内建设蒲河新城和新城子现代副城, 着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形成“南北两城”“三大产业”的格局。

4. 东部功能定位。

集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东北地区风景旅游度假胜地和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基地。总体布局为建设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浑河景观带、沈棋路旅游观光带;森林公园、秀湖和世园会景区, 形成“一基地、两带、三区”的格局。

二、积极引进重大项目, 最大限度地将空间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沈阳市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优发展空间应借鉴天津和唐山的先进经验, 这两市空间建设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大项目聚集、大规模建设。沈阳也应围绕建设新型产业基地, 特别是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 引进重大项目做实四大空间。通过集中在四大经济带摆放重大项目, 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项目, 加快装备制造业、航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光电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新型产业基地建设, 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配套建设集聚发展、功能融合、生态和谐的卫星城、新城。

沈阳市做优发展空间还应站在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的高度, 构筑更加开放的发展空间新格局。应打破行政区域划分, 构造四大经济发展带, 推进沈阳经辽阳、鞍山至营口的通海产业大道建设, 构建通海产业大道经济带以及沈铁工业经济带、沈本工业经济带、沈抚产业经济带。同时应依托经济带不同地域的比较优势, 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 从沈阳市目前的20个产业中, 培育一批生产规模大、竞争力强的百亿元企业集群项目, 占领国内乃至世界产业的制高点, 最大限度的将空间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三、优化市场经济发展环境,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做优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产业发达是城市经济的典型特征, 与国内外经济发达城市相比, 沈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 今后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激活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提升沈阳中心城市地位。

沈阳市要把建设东北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作为城市定位目标。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 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业贸易、会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集中体现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区地位和现代服务功能;要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 发展面向工业经济的生产服务业;围绕加快城市化进程, 大力发展可以提高城市服务功能的公共服务业;同时, 围绕沈阳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历史风情旅游和休闲旅游服务业, 逐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沈阳的优势产业。从生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旅游服务业等方面来提升沈阳第三产业的层次, 强化沈阳服务功能。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开拓发展空间做强中心城市的支撑体系

做优城市发展空间要与构建中心城市的支撑体系相结合, 加强沈阳基础设施建设, 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在城市规划中, 将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沈阳城市群发展规划中, 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2. 发展以电话业务和数据业务为主的通信业, 增强全网的

综合通信能力, 加快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以沈阳为轴心, 辐射中心区、外围区的“信息高速公路”, 搭建区域信息平台。

3. 加快枢纽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与周边地区的交通

衔接, 打造环形放射状区域快速公路交通网, 构筑出海出边出省的高等级公路网、大能力铁路网和大密度航空网, 形成高效便捷安全畅通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空间与图形”整理与复习教学建议 第2篇

教材简析:

“空间与图形”的整理与复习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第二部分(第96~108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通过系统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分五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平面图形的认识;第二部分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第三部分是立体图形的知识;第四部分是图形与变换;第五部分是图形与位置。

教学目标:

1?郾通过列表、画图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一步体会“点、线、面、体”的关系,构建图形之间的关系网络;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领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2?郾通过多种形式的整理与复习活动,巩固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郾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换、探索图形的特征、想象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确定位置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的目的是全面、系统地梳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理解并掌握小学生必备的数学思想方法,了解数学的价值,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空间与图形”抽象且逻辑性强,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总复习时,要切实掌握好本部分内容的特点和要求,选择正确得当的方法,达到复习的总目标。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对“空间与图形”第一、二、三部分的复习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系统整理,沟通联系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分散在小学各册教材中,看上去是零碎分散的,实际上这些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整理与复习时要注重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分类、归纳、转化等办法把相对分散的知识串起来,使相关内容条理化、结构化,形成整体框架,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整理点、线、面的关系时,我先在黑板上出示一个点“·”,启发学生思考:“由点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想到“顶点、端点”等。接着再问:“由顶点与端点,你又想到了什么?”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引到角和线段、射线的复习中来。关于“线是怎样形成的”有些同学知道这个问题,也有不理解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点运动形成线、围绕长方形的一条边旋转形成圆柱。之后,让学生分小组按平面和立体两方面整理学过的知识。如,利用多媒体出示正方形、三角形、线段、角、圆柱体、正方体等图形,让学生尝试将它们分成平面和立体两类图形,再进一步将平面图形分成线、角和封闭图形三类,而封闭图形又可以按边的曲、直特点再分……借助多媒体的演示,教师只需稍加引导,学生就可以将图形分类逐步细化、复习(见教科书第96页)。另外,对于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我们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转化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见教科书第97页)。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小学数学总复习有自身的特点,如知识点多、面宽、遗忘现象明显,所以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是首要的任务。要在有效时间内形成网络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让学生在整理中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学习用网络图、树状图、大纲式等方法整理知识。因为是整理基础知识,“优等生”对于复习内容可能是“轻车熟路”,如果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做,他们就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复习组织的层次性及内容安排的针对性必须认真考虑,使之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组织能力,如,小组合作整理;根据个别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整理的任务落实到个人,通过汇报讨论、逐步完善,巩固深化。对那些不同的或有创意的方法,可适当进行成果展示,既是知识的相互补充又使复习步步深入。通过对知识的“串连和编辑”以及“成果展示”,使基础知识得以巩固并适当提升。例如,“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总复习”,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几年来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名称、周长公式、面积公式以及公式的由来;其次,根据图形出现的逻辑关系让学生思考、归纳与整理;第三就是展示学生整理的成果,再次查缺补漏,巩固知识;最后比一比,说说哪种方法复习效果好,从而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三、变换练习,巩固激趣,拓展延伸

“温故而知新”,复习除了查缺补漏和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外,还要对所学知识有新的认识、提高,作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因此,练习的设计要多角度、多方面。以下关于“圆的整理与复习”练习题设计,供借鉴。

这几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一样的,只是两个圆的位置不同。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学生对抽象的数学图形理解的难度,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图形的魅力。除此之外,在题目变换出现的过程中,还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设计中来,如教师在出示了几道题之后,让学生猜猜接下来的内容将会是什么,以激起学生思索的波澜,将学习推向更高的台阶。

例如:“三只小兔以同样的速度同时从家里出发去森林里采蘑菇,它们分别沿着各自的路线向山里跑去。想想看,谁先到达终点采到蘑菇?”

四、走进生活,感受价值

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要依据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及理解,因此复习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体现数学的生活性,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星期日,小军骑自行车去看花展,已知小军家与公园的距离是4398米,自行车轮胎的直径是70厘米。如果自行车每分钟转100圈,那么小军从家到公园要用多少分钟?”还可以启发学生把自己平时看到的、想到的编写成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题目来进行复习。

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夯实根基

复习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为他们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因此适当的综合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综合练习可分为基础练习和提升拓展题练习。以下练习题,可供参考。

(一)基础题。

(第1、2题,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虽然形式变了,但本质不变。)

3?郾分别说说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面积与周长怎样变化。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发展空间观念。)

4?郾说说求一棵古树横截面面积的方法。

(掌握一般的归纳、概括方法。)

5?郾在一底面积是31?郾4平方厘米的长方体玻璃容器中,有一个底面半径是1厘米的圆锥形铝块完全浸在水中,当从水中取出铝块时,容器的水面下降了0?郾2厘米,这个圆锥形铝块高多少厘米?

(求体积方法的变式练习。)

(二)拓展提升题。

1?将下边方格中的梯形划分成3个三角形,使它们的面积比为1∶2∶3。

(本题有一定难度,应启发学生思考与本题有关的知识:一是理解“面积比”的含意;二是如何联系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划分。)

2?刘叔叔从A点出发到马路边去送人,再回到自己家B点,怎样走,路线最短。

3?求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通过分析,将阴影面积转化为上、下底分别是2和6,高为4的直角梯形的面积,这样口算即可算出结果。)

4?把4个同样的小方块摆成如下图所示的立体图形。如果再添加一个大小相同的小方块,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小方块可添在哪里?有几种不同的添法?

(要求学生正确掌握方法,使添加方法不多不少。)

5?一种礼品盒长30厘米,宽25厘米,高20厘米。如果要用红彩带把它捆扎起来,结头处留出3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米红彩带。

(将问题转化为求长方体的相邻两个侧面的周长。)

6?有一个正方体,棱长为6厘米,在6个面的中央各挖去一个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这时剩下的物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各是多少?

(分析理解的重点是挖去6个小正方体后,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增加还是减少。)

作者单位

昆明市西山区春苑小学

空间与图形复习指导及备考建议 第3篇

二、考点分析

空间与图形部分在数学中考题中大概占60分左右,关注近三年中考试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命题方向。

选择题和填空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三角形中的边角计算、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灯光与影子、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多边形的内角及外角、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性质和三角函数或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结合,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公式,条形、扇形、折线三种统计图,几何体的三视图,几何变换、符号应用等知识。

解答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三角函数的计算、四边形的计算及证明、圆中弧、弦、扇形面积等计算、数形结合探索规律的综合题等。

三、技能和方法

1. 重视基础,关注细节,夯实数学基础。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掌握好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问题。

2. 注重研究错题,在平时练习、测验后要分外留心做错的题,建立一个自己的“错题本”。着重分析自己的错因,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和简便方法。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而且是针对自己的。考前只要拿出它,就能明白自己的不足。

3. 做好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第一轮复习将历时近两个月。这轮复习一定要根据老师的预习要求,课前主动回归教材和考纲,理清初中数学知识脉络,挖掘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功能,关注细节,夯实数学基础。近几年各地的中考题都安排了近70%的试题来考查“双基”。许多试题源于课本,有的试题是对课本例题或习题进行了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熟悉初中阶段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及其使用条件、派生性结论、基本图形和常见重要图形等;要关注教材中的“课题学习”、“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中的内容,这些都是很好的复习材料。第二轮复习应该是模拟练习,考前热身,分析适应性考试找出失分原因。这一阶段重点是查漏补缺,历时近一个月。具体做法是,认真完成此轮复习中老师的每一套模拟试卷,从考试时间的控制和合理分布、检查试卷、试卷的评卷分析及订正都要做好做透每个环节。考前一周的调整期,不是做题,应该是看题、看错题集,并调整生物钟,以最佳状态迎接中考。中考的前一周,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扫清盲点,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理,达到学习效率的最优化。

四、例题解析

1. (2007·贵阳) 如图1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 MN∥BC分别交AB、CD于点M、N,在MN上任取两点P、Q,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

答案:8。

2. (2008·贵阳) 根据如图2所示的 (1) 、 (2) 、 (3) 三个图所表示的规律,依次下去第n个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 () 。

A.3n B.3n (n+1) C.6n D.6n (n+1)

答案:B。

3.如图3, 已知等腰Rt△ABC的直角边长为1, 以Rt△ABC的斜边AC为直角边, 画第二个等腰Rt△ACD,再以Rt△ACD的斜边AD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ADE…

以此类推到第五个等腰Rt△AFG,则由这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构成的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解:根据前几个三角形的面积可得

规律: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2n-2。

由这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构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4. (2005·贵阳) 如图4,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4cm,高AB为4cm, BC是直径4cm,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程大约是 () 。

A.6cm B.12cm C.13cm D.16cm

答案:B。

5. (2004·贵阳) 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简单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如图5所示) 。

(1) 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一种左视图;

(2) 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为n,请你写出n的所有可能值。

解: (1) 左视图有以下5种情形:

(2) n=8, 9, 10, 11。

6. (2007·贵阳) 如图6,在△ABC中,点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A点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F,且AF=BD,连接BF。

(1) 求证:D是BC的中点。

(2) 如果AB=AC,试判断四边形AF-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 (1) 证明:∵AF∥BC,

∵E是AD的中点,∴AE=DE。

∴△AEF≌△DEC。

∴AF=DC。

又∵AF=BD,

∴BD=CD,

∴D是BC的中点。

(2) 四边形AFBD是矩形。

∵AB=AC, D是BC的中点。

∴AD⊥BC, ∴∠ADB=90°。

∴AF=BD, AF∥BC。

∴四边形AFBD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FBD是矩形。

7. (2004·贵阳) 如图7所示,四边形ABCD中,AC=6, BD=8,且AC⊥BD,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1B1C1D1;再顺次连接四边形A1B1C1D1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

如此进行下去得到四边形AnBnCnDn。

(1) 证明:四边形A1B1C1D1是矩形;

(2) 写出四边形A1B1C1D1和四边形A2B2C2D2的面积;

(3) 写出四边形AnBnCnDn的面积;

(4) 求四边形A5B5C5D5的周长。

解: (1) 证明:∵点A1、D1分别是AB、AD的中点,

∴A1D1是△ABD的中位线。

∴四边形A1B1C1D1是平行四边形。

∵AC⊥BD, AC∥A1B1, BD∥A1D1,

∴A1B1⊥A1D1。即∠B1A1D1=90°。

∴四边形A1B1C1D1是矩形。

(2) 四边形A1B1C1D1的面积为12;四边形A2B2C2D2的面积为6;

(3) 四边形AnBnCnDn的面积为

(4) 方法一:由 (1) 得矩形A1B1C1D1的长为4, 宽为3;

∵矩形A5B5C5D5∽矩形A1B1C1D1;

∴可设矩形A5B5C5D5的长为4x,宽为3x,有:4x·3x=

解得:

∴矩形A5B5C5D5的周长

= (矩形A5B5C5D5的周长) 2∶142。

∴矩形A5B5C5D5的周长

8. (2011·贵阳) 某过街天桥的设计图是梯形ABCD (如图8所示) ,桥面DC与地面AB平行,DC=62米,AB=88米。左斜面AD与地面AB的夹角为23°,右斜面BC与地面AB的夹角为30°,立柱DE⊥AB于点E, 立柱CF⊥AB于点F,求桥面DC与地面AB之间的距离 (精确到0.1米) 。

解:设桥面DC与地面AB之间的距离为x米,

则有:DE=CF=x,

解得:x≈6.3,

答:桥面DC与地面AB之间的距离约为6.3米。

9. (2010·贵阳) 如图9,已知AB是⊙O的弦,半径OA=2cm,∠AOB=120°。

(1) 求tan∠OAB的值;

(2) 计算S△AOB;

(3) ⊙O上一动点P从A点出发,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当S△POA=S△AOB时,求P点所经过的弧长 (不考虑点P与点B重合的情形) 。

解: (1)

(2)

(3) 如右图所示,延长BO交⊙O于点P1,

∵点O是直径BP1的中点,

∴S△P1OA=S△AOB, ∠AOP1=60°。

作点A关于直径BP1的对称点P2,连接AP2, OP2。

易得:S△P2OA=S△AOB,∠AOP2=120°,

过点B作BP3∥OA交⊙O于点P3,

易得:S△P3OA=S△AOB,

1 1. (201 1·贵阳) 如图10所示,在ABCD中,AB=10,∠ABC=60°,以AB为直径作⊙O,边CD切⊙O于点E。

(1) 圆心O到CD的距离是;

(2) 求由弧AE、线段AD、DE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结果保留π和根号) 。

解: (1) 连接OE,

∵边CD切⊙O于点E,

∴OE⊥CD。

则OE就是圆心O到CD的距离,则圆心O到CD的距离为:

(2)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

∴∠C=∠DAB=180°-∠ABC=120°。

∴∠BOE=360°-90°-60°-120°

=90°。

∴∠AOE=90°。

如右图所示作EF∥CB,

∴∠OFE=∠ABC=60°。

则DE=10-5+

则直角梯形OADE的面积为:

扇形OAE的面积是: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11. (2010·贵阳) 如图11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M0的坐标为 (1, 0) ,将线段OM0绕原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延长到M1,使得M1M0⊥OM0,得到线段OM1;又将线段OM1绕原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延长到M2,使得M2M1⊥OM1,得到线段OM2,如此下去,得到线段OM3, OM4,…,OMn。

(1) 写出点M5的坐标;

(2) 求△M5OM6的周长;

(3) 我们规定:把点Mn (xn, yn) (n=0, 1, 2, 3…) 的横坐标xn,纵坐标yn都取绝对值后得到的新坐标 (|xn|,|yn|) 称之为点Mn的“绝对坐标”。根据图中点Mn的分布规律,请你猜想点Mn的“绝对坐标”,并写出来。

(2) 由规律可知:

∴△M5OM6的周长是

(3) 解法一:由题意知,OM0旋转8次之后回到x轴的正半轴,在这8次旋转中,点Mn分别落在坐标象限的分角线上或x轴或y轴上,但各点“绝对坐标”的横、纵坐标均为非负数。因此,点Mn的“绝对坐标”可分三类情况:

设旋转次数为n,

即:点Mn的“绝对坐标”为 ( (槡2) n, 0) 。

(2) 当点M在y轴上时:

即:点Mn的“绝对坐标”

(3) 当点M在各象限的分角线上时:

即:Mn的“绝对坐标”为

解法二:由题意知,OM0旋转8次之后回到x轴的正半轴,在这8次旋转中,点分别落在坐标象限的分角线上或x轴或y轴上,但各点“绝对坐标”的横、纵坐标均为非负数,因此,各点的坐标可分三类情况:

(1) 当n=2k时 (其中k=0, 1, 2, 3,…) ,点在x轴上,则M2n坐标为: (2n, 0) ;

(2) 当n=2k-1时 (其中k=1, 2, 3,…) ,点在y轴上,点M2n坐标为: (0, 2n) ;

(3) 当n=1, 2, 3……时,点在各象限的分角线上,则点M2n-1坐标为:

1 3. (2011·贵阳)

阅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任意两点P (x1, y1) 、Q (x2, y2) 为端点的线段中点坐标为

运用:

(1) 如图12,矩形ONEF的对角线相交于点M, ON、OF分别在x轴和y轴上,O为坐标原点,点E的坐标为 (4, 3) ,则点M的坐标为__________。

(2) 在直角坐标系中, 有A (-1, 2) , B (3, 1) , C (1, 4) 三点, 另有一点D与点A、B、C构成平行四边形的顶点, 求点D的坐标。

解: (1) M点的坐标为

(2)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

网络空间安全对策研究 第4篇

关键词:网络空间;安全对策;研究

一、前言

网络空间是指在全球计算机网络化的基础上,人、机器、信息源之间联合构成的新型社交生活的虚拟空间,这就让网络空间具有了虚拟性、数字化、变动性、时空性等特点。我国的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都居世界首位,但是在互联网核心技术方面,我国还处于劣势,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受到境外网络攻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使我国的网络空间安全处于危险边缘,因此,维护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势在必行。

二、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威胁

1.网络空间军备竞赛升级。美国在互联网技术控制上占有绝对的优势,管理互联网主目录的根服务器在全世界仅有13台,美国就掌握其中10台,其中包括了主根服务器;这就是说美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国家意志断绝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以伊拉克战争为例,美国终止了伊拉克顶级域名“iq”的解析和申请,在网络空间中,美国没有流一滴血就消灭了伊拉克。据统计,美军共有3000-5000名信息战专家,如果加上原有的电子转人员,美军的网络战部队至少有9万人,就是美国的网络军事化行为引发了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在网络空间也扩充兵力。美国积极谋求网络霸权,促使各国网络空间的军备竞赛逐步升级,在网络空间安全法规没有落实的情况下,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2.西方国家掌握舆论主导权。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传播途径多、覆盖面积广等特点,把虚假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处,从而达到抹黑中国形象、削弱中国国际影响力的目的。同时,美国等国家假借“互联网自由”的名义,抨击中国的网络审查制度,极力渲染了“中国威胁论”;在2014年9月17日,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发表所谓的中国网络入侵报告,将中国看作是网络空间的异己,用美式“自由”的价值观在网络空间中对中国发难,其实就是想要阻碍中国网络空间的发展。

三、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对策

1.增强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合作。我国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在网络空间包括:安全网络空间安全标准、应急反应机制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在这个基础上共同推动网络空间国际监督机制、网络空间国际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进而促进全球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机制的建立。即我国应该通过联合国等其他多边体制建立能被普遍接受的规则,以此打击全球的网络犯罪。当前有些国际公约设定的形式犯罪都已经与网络空间挂钩,例如:《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第十九条,邮件的利用中的第一条:缔约国应按照其依万国邮政联盟各项公约所承担的义务,并按照其本国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采取措施制止利用邮件进行非法贩运,并应为此目的相互合作。因此,我国应该积极推进网络空间安全管理国际制的建立,从而使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管理获得有力的外部环境。

2.完善网络空间安全法规体系。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电子签名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关于网络空间安全的法律法规,但是总体来说,大部分的法规还是以行政为主,有一部分法规之间的协调性、互通性不强,有些法规制度也太过笼统,缺乏实践操作性。因此,我国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执法经验,探析网络空间对法律建设的新需求,评估国家网络空间法律体系的系统规划,科学地修订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进而完善网络空间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例如:要尽快完善网络空间青少年保护法、隐私权保护法等基础的法规。除此以外,还应该注意在构建完善网络空间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时,要避免过度立法,给网络空间自律机制的形成和发展留出必要的空间。

3.推进网络空间安全的标准化建设。我国成立了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后,陆续制定了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初步形成了包括:管理标准、测评标准、保密技术等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但是,欧美等少数国家仍然控制着全球网络空间的核心安全技术,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网络空间安全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我国应该根据国际网络空间的发展趋势并随着国际信息安全标准的进展,积极吸纳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技术,并且要结合国内的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自主创新,以此来推进网络空间安全的标准化建设。

4.优化网络空间安全管理体系。我国要打破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建立适应网络空间安全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健全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管理部门,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整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管理体制,构建中央统一决策、各部门分工明确的管理体系。例如:我国可以建立专职的网络空间安全管理小组,管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规划和实施,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健全网络信息共享机制,优化网络空间安全的组织体系。除此以外,各地区、行业、高校、企业等也必须建立专业化、网络化的网络空间安全体系,并归于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体系管理,以维护我国网络空间安全。

5.加强网络空间安全人力资源建设。虽然我国教育部成立了“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但是我国当前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人才还是以培养为主,使我国缺乏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国在培养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提高公众的网络空间信息安全素养,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教育投入,以此来培养公众的网络空间安全意识,让我国迈向网络信息社会。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应用范围的扩大,国家安全的边界拓展到了网络空间,网络空间安全成为了国家安全的一部分。因此,中国应该深刻的认识到,维护网络空间安全需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增强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合作,完善网络空间安全法规体系,推进网络空间安全的标準化建设,优化网络空间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网络空间安全人力资源建设,进而建立一个公正且合理的网络空间秩序。

参考文献:

[1]姚俊萍.从美军网络空间发展看我国网络空间安全[J].才智,2013,15(10):317-319.

[2]王世伟.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02):72-84.

[3]惠志斌.我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理论构建与实现路径[J].中国软科学,2012,10(05):22-27.

[4]张钢.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13,15(05):96.

[5]王晓然.网络空间安全的新特点与新对策[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15(06):67-68.

中医药在泰国市场发展空间及建议 第5篇

关键词:泰国,中医药,发展,对策

中医药在泰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700年前, 中医药在泰国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繁荣和受挫时期。2000年泰国出台了《关于批准使用中医方法治疗疾病的规定》, 宣布中医药作为替代医学可用于日常医疗。至此, 不仅使中医药在泰国得到恢复, 而且使其走出了世代相传的老路, 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泰中政府和民众的积极努力下, 两国在中医药方面的合作不断扩大, 前景十分广阔。

一、泰国中医药市场的分析

由于泰国受西方国家的影响较大, 其药品市场以西药为主。全泰国共有二级药店约4000多家, 分布在泰国76个府, 药品的销售主要以批发为主。外国药品进入泰国首先要到卫生部食品和药物厅申请进口许可, 经审批获得进口许可, 再申办销售许可。这是我国中成药出口泰国市场的合法途径。

(一) 中药市场规模、占有率和中药使用群体

数据统计显示, 泰国中药店约500多家, 以首都曼谷较为集中, 约有200多家。泰国的中药店以私营为主, 很多都是家庭式经营。“日营业额达到10万铢不足10户, 1-3万铢占三分之一, 大部分店铺的日营业额都在1万铢以下。在泰国西药市场占有绝对优势, 约3000多家西药店零星摆放泰成药、香港念慈庵琵琶膏等极少量草药成药。中药产品仅限于中药店, 市场占有率较低。”“据报道, 自2000年泰国政府公布《关于批准使用中医方法治疗疾病的规定》以来, 中泰中药进出口贸易逐年发展。据相关统计表明:2003年, 中泰医药贸易总值接近1.7亿美元, 其中我国进口0.3亿美元, 出口1.4亿美元。2004年1~5月, 中泰医药贸易总额已达1.36亿美元, 其中进口0.38亿美元, 出口0.97亿美元, 增幅明显。”

泰国总人口约为6000多万, 城市人口约占30%, 曼谷人口约为700多万, 有华人血统的人口占有相当比例, 但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中药消费人群主要是中老年华裔。据经营中药人士估计, 在泰国的中药消费人群约10万左右, 多数为华人。

泰国相对靠近赤道, 天气炎热, 人们喜食冷饮, 在室内人们习惯开空调, 且使温度很低, 所以, 一系列感冒、伤寒、肠胃病等疾病较为普遍。此外, 泰国人喜好甜食, 煮菜也放糖, 导致肥胖、糖尿病人增多。

(二) 泰国中药的销售情况

中成药在泰国的合法销售方式应是, 第一, 向卫生部申请药品进口许可, 第二, 在获得药品进口许可之后, 再向卫生部申请药品销售许可。中成药产品的进口关税是10%, 增值税是7%, 加上其他税种, 共约20%。中药产品多以批发形式销售, 较大的中药批发商有十多家, 中小型约为40家。泰国对我中药材进口限制较少, 主要流向为医院、药店和药厂。一般药材进口税是每公斤5铢, 名贵药材进口税为货物报关价的30%。由于泰国进口中药的数量和金额较小, 所以, 每年泰国进口中药的数量和金额在泰国海关统计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三) 泰国的中医药简况

“泰国对中草药的研究定位为天然药物的现代研究。”中药也属于天然药物, 在泰国越来越受到欢迎, 尤其是治病类、保健类的中成药。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保健药品提出更高要求。中医药以它的独特优势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在泰国人们大部分都知道中医药的好处, 但真正通过中医药治病的人很少, 甚至有些医生对许多病人用一个药方好几年, 这样不利于中医药的推广。造成中药混吃混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泰国中医的合法地位没有得到承认, 真正的中医甚少, 乃至发展到今天这样有中药而无医生, 病人乱吃药的局面。

目前, 在曼谷地区每年使用天然中草药提炼的美容化妆品市场总值达20亿铢, 使用草药制作的饮料的市场总值达30亿铢,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中医药在泰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中医药在泰国发展面临的机遇

自2000年中医药在泰国取得合法化后, 在中泰两国政府和医学界人士的推动下, 加上世界各国医学模式的转变、回归自然的流行、世界卫生组织对传统医学的重视等原因, 使得当今中医药越来越受到泰国百姓的青睐, 中医药在泰国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 泰国政府对中医药的支持

2000年泰国政府出台《关于批准使用中医方法治疗疾病的规定》, 宣布中医药作为替代医学可用于日常医疗。由于泰国政府允许用中医方法治疗疾病, 使中医在泰国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发展很快。据泰国官方统计, 至今全国共有217名医生取锝了泰卫生部正式颁发的中医执业证书, 另有640多名西医师取得了针灸执业证书。这些医师分散在各大医院提供服务, 受聘于全国200多家药店设立的泰古医诊所中医部。还有近1000家中药店覆盖了泰国城乡各地, 随处可见中国生产的中成药和中药材, 尤其是具有保健功能的中成药、中药材和保健品。另外, 泰国各地还有许多针灸、按摩诊所, 大部分是中国的医疗机构、中国的企业或个人开办的, 有的专门负责培训泰国的医疗技术人员。中医药在泰国“合法化”以后, 由政府机关、医疗机构、研发机构等团体组成的中医药发展力量已经形成, 这是今后中医药在泰国继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2. 泰国医学模式多元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医学认识的加深, 人类的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转变。因此, 对医疗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 各种替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前, 泰国主要依靠西医西药治疗疾病。但是, 现在的医学模式也正在发生变化, 各种替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化学药物毒副作用大, 容易产生抗药性, 对一些世界性的疑难病症力不从心且使药源性疾患增多, 已很难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相对西医来说, 中药品价格比较便宜, 药品质量也很好, 毒副作用小, 并有很好的疗效。因此, 中草药和中草药制品的在泰需求逐步扩大。泰国成为了中药出口的新型市场。中国中药出口企业应抓住机遇, 深入了解泰国中药市场的需求, 研究和生产适合泰国民众消费的中药产品, 积极拓展泰国的中药市场。

(二) 中医药在泰国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1. 中医与泰医对中药认识不统一

至今泰国尚无中医药药典, 导致对中药功能与疗效认识有误差。以前中药在泰国是古方药, 属于泰方药的范围, 所以进口时必须按照泰方药的功能进行翻译。如果泰方药未有该功能, 古方药就不能直接翻译出该功能, 而必须绕着写该功能。当今, 中药的功能和主治病症仍然要按照泰国有关草药法律的规定进行说明或翻译。例如在泰国认为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等都是不可完全治愈的病症, 因此, 对相关中药的功能只能写为预防、缓解症状。最明显的例子是用于治疗中风的药, 不能翻译为可治疗中风, 只能按泰方的要求翻译为保养健身、顺气降逆。在这里的“风、气”是按泰医的要求翻译的, 其实在中医里“风、气”的意思是“熄风通络”, 表示“风阳上瓤”是体内的风, 而不是泰语所了解的“呃气”。由于中医与泰医对药物的功能认识的不统一, 不仅对中药的进口形成一定障碍, 而且会误导致泰国患者放弃对相关中药的选择。

2. 行医资格壁垒

外国中医师特别是非泰语国家中医师在泰国要拿中医执照首先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求本人在泰国定居三年以上;二是须有在外国 (主要在中国内地) 高等院校取得中医药本科以上学历。符合上述两个条件之后, 还要通过该执业资格考试。考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医德部分, 考试语言为泰语;中医知识, 笔试;中医药口试。这一规定构成的障碍是, 懂中医药的外国中医师泰语水平较低, 甚至一窍不通, 因此, 很难通过考试。该执业资格考试将绝大多数具有专业知识、临床经验的中医药专家或民间掌握特殊医疗技能的专家在泰国提供医疗服务拒之门外。

3. 行医机构壁垒

根据泰国相关法律规定, 中医必须在泰医的领导下才能合法行医, 即不能独立设置中医院, 中医院必须设在有泰医的医院或诊所中。目前, 中医在泰国仍被视为替代医学、引进医学。因此, 它还无法与泰医、西医一起被确立为国内医学。如果要使中医取得与泰医和西医的同等地位, 即成为国内医学, 其前提是本国医学院必须有相应的专业, 有本国自己培养的毕业生。也就是说, 2010年以后第一批华侨崇圣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学系学生毕业, 有关部门才可以向国务院提出将中医确立为国内医学的申请。

三、促进中医药在泰国发展的建议

(一) 积极拓展新的中医药市场

在泰国发展中医药, 应该保持原有市场, 同时也要开拓新型市场。虽然近些年中医药在泰国发展很快, 但由于推广方式、营销方式简单, 因此, 普及程度远不如西医和泰医。要使中医药进一步在泰国获得发展, 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推广。

1. 以华人华侨为主线, 向泰国人宣传中医药

充分利用泰国华人的力量宣传、推广中医药的特殊效用, 尤其要加大中医药对治疗疑难病、慢性病、恶性病疗效的宣传力度, 以扩大中医药在泰国的影响。可以让泰国华人通过媒体广告、讲座、产品说明会等多种形式推广中医观念, 宣传中医疗效。

2. 高质量服务吸引新的消费群体

过去, 由于中药的外观、味道及服用的复杂性, 使许多泰国患者望而却步。因此, 改进泰国现有中药店的服务十分重要。在这方面, 泰国北京同仁堂药店积极改变以前粗糙传统的中药店形象, 成为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中药店, 从店员服务、付款方式、整洁药品、准备用药、信息咨询等方面做了改善, 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其让人们知道其实采用中药治疗疾病不是想象中那么难。服用中药最难的就是喝汤药, 不仅味道苦、而且需要熬。虽然汤药味道的问题无法解决, 但是药店通过代客煎药, 很好地解决了熬药难的问题。将来, 泰国北京同仁堂药店可以在超市、百货大楼等设立销售专柜, 形成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 为新型顾客提供更大的方便。

3. 互助合作, 共同开发

中医药在泰国的发展和壮大, 离不开泰国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中国医药界应该与泰国医药界共同携手合作, 开发中医药的潜能, 为广大患者朋友提供更多的医疗机会。中方与泰方可以互派学者, 共同办学;合资开办医院与工厂;开展和较强中医药学方面的学术交流来达到双赢的目的。例如“泰国地处东南亚, 气候适宜, 药源丰富, 可考虑与泰国合资办厂, 利用当地药物资源…是十分有利的。”

(二) 研究开发适合泰国消费者需求的中药

1. 要针对当地的多发病、常见病

泰国属于热带国家, 高温多雨、天气潮湿闷热, 在市内人们习惯开空调, 而且把温度调得比较低, 所以, 风湿痹症、哮喘、皮肤病是常见的病。此外、泰国人喜欢吃甜食, 糖尿病人较多。因此, 进入泰国市场的中成药品种, 首先要从当地的多发病、常见病开始。如, 清凉解毒类、治疗皮肤类、消炎类、治疗艾滋病和一些慢性病的中成药在泰国具有广阔的市场。

2. 采取合理的营销策略

泰国民众选择用中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物美价廉, 疗效不比西药差, 但价格却比西药便宜。所以, 进入泰国市场的中成药应该采取合理营销的策略。发展现代中药是当务之急, 即把中药发展成即能治好病, 又能让人理解的药物, 消除众人对中医药的困惑。中药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是单一剂型的改造, 也不是创造出一两种新药, 而应该在中医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从中药材的管理, 到中成药的加工、炮制、制药设备、创新药品等方面, 全过程需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使中药具有安全性、天然性和稳定性。

(三) 加强培养中医药人才

中医药在泰国的发展最终需要依靠人才去实现和完成。中医药人才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影响中药产品在泰国的发展。在这里,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加强培养并提高在泰国的中医药人才素质。

首先, 应借助中国中医教学力量的优势, 加强中国中医学院与泰国高等学院在中医药教育方面的合作。可继续中泰高等学府合作开办中医学专业, 扩大招生规模, 鼓励更多的泰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医药知识。

其次, 中国应培养一批了解泰国的药品管理法律、进口中药制度、程序以及质量要求等方面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以便中药顺利进入泰国。

四、结语

中泰两国的交往由来已久, 两国在医学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更是日益频繁。尽管泰国的医学受西方文化影响比较大, 西方医学也广为泰国人所接受, 而中医药在泰国的发展比较缓慢, 障碍较多, 但是泰国的中医药也在不断地发展, 并在泰国的医学中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笔者相信, 不久的将来, 在中泰两国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努力、互助合作下, 泰国的中医药发展将打开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樊树英.泰国中医药现状和市场[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996 (3) , (2) .

[2]郭宇航等.泰国中医药发展历史现状调查与和思考[M].东南亚纵横, 2009.3.

[3]泰国市场分析.http://www.10s1.com/ArticleS how.aspx?ID=7374.

对策建议空间 第6篇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学理念,图形教学

小学阶段是个人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该阶段所形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伴随个人的整个成长过程。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树立小学生正确的学习意识,对于个人成才有很大帮助。 小学数学是培养小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树立创新与想象能力的关键学科, 通过空间与图形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数理知识的基础上,实达到对现实空间与图形的感知认识,对于今后学习有积极作用。

一、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相对于其他的学科,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对于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启迪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一味的知识说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容易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的。而通过利用空间与图形教学,可以激发小学生对知识探索的渴望心理,进而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教育。

首先,从小学生的身心发育情况看,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对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基础判断层面上,如果绕开这些认知规律, 直接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且容易使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于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产生了阻力。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识特点,通过巧妙的教学方式,结合周围现实生活中小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的事物,对其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 不仅能够方便小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而且对于他们认识周围环境也有帮助作用。

其次,现代教育要求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增加关于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教学任务,对于教材上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细化。随着现代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儿童智力发育也越来越快,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儿童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特点。通过空间与图形教学,在数学课堂上创设模拟情境,对于帮助小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开发自身智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再次,新课标改革之前,数学教材中较大比例的都是计算公式、数字符号,对于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远远没有直观的图形更容易接受。通过在数学教材中添加空间与图形内容,能够丰富原本单调的课本内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空间与图形教学属于数学学科中的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最后,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小学数学的教学意义不是单纯的教会学生怎样计算复杂的数学问题,而是以这些理论知识为基础,真正化解小学生实际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现代教育要求小学教学应坚持“简单、实用”的原则,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基础知识传授的工作之余,实现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深层次认识。

二、我国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受既定的课程进度安排限制, 在数学空间与图像的教学过程中,仓促的进行一遍示范教学,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动手时间,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教师的示范教学不能获得很好的理解学习,导致好的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学生不能真正实现实践操作。

( 2) 课堂教具、学具使用次数过多,教师不注重对教具的更新,导致学生对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教师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都反复使用同一教具,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集中学生注意力,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 3) 虽然在小学数学教材上增加了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但是教材上毕竟是以平面形式进行内容展现,教师如果不能通过实际的立体图形进行知识讲解,就会回到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失去了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初衷。

2. 学生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 1) 小学生的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令教师头疼的问题,教师如果在课堂上一味讲解,不注重讲台下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就会容易导致学生走神。

( 2) 由于身心发育尚不健全,小学生的动手能进较差,如果教师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的指导,就会出现学生厌学的现象,另外,眼高手低是我国多数学生( 包括中、高等学生) 的通病,在实践类的教学过程中体现更加显著。

( 3) 小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消耗吸收能力有限,对于部分教学知识死记硬背,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 4) 空间想象能力不强,对于所学知识很难在脑中形成完整的模型框架。

三、提升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方法

1. 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积累空间学习经验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树立起较强的空间学习方法,使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空间与图形。锻炼小学生从周围发现生活素材的能力,通过小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与认识,将课堂教学内容与之相结合,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整体认知。例如,在学习圆形与圆柱形章节时,教师可以巧妙结合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常见的物体,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以教师手中的粉笔、学生的水杯、游戏中用到的足球等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课本知识教育,并鼓励学生举一反三,找出其他圆形和圆柱形的物体,以此加深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2. 直观性与多样性向结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中的部分计算问题比较抽象,如果仅从计算公式和逻辑运算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往往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对学生知识的记忆起不到帮助作用。例如在讲解长方形的周长计算章节时,教师可以先讲解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分发给每个学生积木或七巧板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测量,计算得出结论。学生首先将长方形的每条边都量一下,然后相加得出结果; 再用教师教的计算公式,量一下相邻两条边的长度,在通过简单的乘法运算得出结果。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学生就会更加直观、更加深刻的理解公式的运用。

四、结语

高容积率小户型居住空间设计建议 第7篇

1 提高居住区容积率的建议

容积率指一定地块内, 总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居住区设计中,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适度提高地块的容积率。

1.1 适当增加东西向住宅

在基本保留南北向采光的行列式布局中, 增加一些东西向住宅, 有助于在保持原有日照间距情况下增加建筑密度, 提高地块的容积率。在住宅朝向选择上, 南北向一直为首选。诚然, 南北向住宅在夏季通风和南向房间的冬季日照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南北向住宅却无法解决北向房间的日照难题。在冬至日, 纯东西向的房间分别有4.5h的日照;在南偏东 (西) 30°朝向范围内, 可有9h的日照;北向没有日照。因此, 从冬季日照角度来说, 明显优于北向房间。困扰居住者和设计者的主要问题是东西向住宅的通风和夏季太阳辐射。东西向住宅可以通过旋转一定角度, 顺应夏季主导风向, 或增加捕风口改善夏季通风;可以增加西向外墙外保温层厚度改善夏季太阳辐射问题。在南北向为主朝向的居住区中, 东西向住宅获得的庭院景观视野纵深感也优于南北向住宅。综合来看, 东西向住宅同样可以获得与南北向住宅近乎同等的居住品质。

1.2 适当增加住宅层数

在建筑密度不变的前提下, 增加层数可以获得更多的地上建筑面积, 可以显著提高地块的容积率。住宅层数取决于地块的限高, 而地块的限高由当地的规划部门掌握, 这就要求我们的规划部门应科学的研究每一居住用地, 综合考虑, 审慎决定地块的限高和容积率, 使用地效率达到最大化。

1.3 灵活运用日照间距

在遮挡建筑为板式或塔式时, 其间距系数是不同的。遮挡建筑为板式时, 群体布置时板式居住建筑的间距系数取决于建筑朝向与正南夹角, 1.4~1.7不等。遮挡建筑为塔式时, 1.0~1.7不等。需要设计者具体分析每一地块, 选择适宜的建筑形式, 向建设方提出合理的建议, 从而选择最有利的布置方式。当被遮挡居住建筑底层为非居住建筑时, 可将遮挡建筑的高度减去被遮挡建筑底层非居住用房的层高后计算建筑间距。因此, 建议将一部分配套用房布置于最北侧的首、二层, 做商业网点设计, 有利于其南侧居住建筑的布置。

2 创造宜人居住品质的建议

居住品质体现在住区环境的宜人和住区生活的便利。随着越来越多的机动车进入中国家庭, 停车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住区整体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2.1 设置生态停车场

以某市为例, 按现行规划要求, 大部分居住区每户配置0.5个机动车位, 但目前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停车需求了。建议实施绿化停车, 在保证居住区绿化率的同时增加停车位。用透气透水性铺装材料铺设地面、间隔栽植绿荫乔木的生态停车场, 将停车空间与绿化空间有机结合, 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能降低周围温度, 涵养水源, 并且能大大增加夏季人在车内的舒适感, 减少汽车燃油的消耗, 有利于机动车的环境保护。乔木的种植亦能丰富居住区绿化的层次, 减少灰尘、粉尘和汽车噪音等污染, 使得环境舒适自然。

2.2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高层住宅地下空间的功能一般为设备用房、人防、地下车库, 有时车库也兼作人防。由于绝大多数的高层住宅都是剪力墙结构, 无法形成大的空间, 其地下层不适合设车库, 所以地下车库一般需要单独开挖, 这样就为充分利用提供了条件。把车库的净高提高到4.2m左右, 部分或全部做双层停车, 提高车库的利用效率, 增加停车位, 节约下来的地上停车面积可以安排永久绿地或活动场地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虽然一次性投资会增加一部分, 但从节地的角度看, 还是值得和必要的。

3 小户型设计建议

近年来土地价格的高企、住宅总量的供不应求等综合因素致使房价一路走高, 房价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而言, 是极其沉重的负担。户型的小型化可以降低购房总价, 降低购房门槛, 也可以增加住宅的套数, 改善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 作为一项政策性爱民工程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也需要大量的小户型住宅。现阶段的小户型设计, 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 应扩大居住适应性, 服务于更多的住户家庭类型和时间跨度, 减少住户的换房频率。从居住的适应性而言, 小三室或二室半的户型功能分区上更合理。二室半指的是除主卧和次卧外, 增加一间小于6m2的有自然采光的房间, 用做临时居住、书房、保姆用房、娱乐、健身房、信息房等, 对于住户不太多的生活阶段的需要而言, 可以达到分得开、住得下的效果 (见图1、2) 。

4 结语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基础性公共资源。在我国, 人多地少是现实;城市化的加速, 城市人口的增加, 需要大量的住宅是现实;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日益增加, 同样是现实。解决现实的问题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认真研究社会发展带给我们的新矛盾, 创造适宜人们生活的居住空间和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汪丽君, 寒梅.杂交与共生--建设节约型社会背景下对东西向住宅适应性的优化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10 (03) .

[2]姜长征, 鲍学芳.节约型住宅建设模式的探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02) .

[3]张京立.小户型服务式公寓设计初探──上海荣联住宅小区北3号楼改造设计[J].建筑学报.2002 (03) .

浅谈对住宅建筑入口的空间设计建议 第8篇

人是空间的主体, 空间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主体的需要, 提供物质场所。入口空间是居住建筑的一部分, 住宅建筑入口作为小区与建筑内部的联系空间, 要与小区之间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要充分承担小区或城市公共生活的职能、体现出其整体的意义, 完善小区或城市整体风貌, 形成丰富而宜人的居住建筑场所。再次, 住宅问题几乎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问题, 特别是在我国这种人口大国, 解决居住问题迫在眉睫。因此, 研究住宅建筑有重要的意义。而住宅建筑入口空间在住宅建筑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而研究住宅建筑入口空间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 整体性设计

住宅入口空间的内外联系的紧密关系反映了整体环境空间与各个局部之间的紧密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 住宅空间日趋复杂化、开放化, 是由多个元素有机组合的整体。而入口空间作为整体环境空间的一部分, 无论是从功能上, 还是从形式上, 都应该与整体空间环境相统一, 这样才能满足居民的多种需求。

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的整体性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 立面形式的整体性设计

在现代房地产开发的浪潮中, 许多住宅的设计过多的追求新奇和设计手法的运用, 而缺少对空间整体性的认知, 这样就使建筑显得冷漠, 缺少人情味。住宅入口空间立面的设计来源, 一方面来源于本身功能的需要, 而另外很重要的一方面取决于室内外空间交流的方式。即入口与建筑的有机统一。任何建筑都有若干不同的组成部分, 而我们建筑师的责任就是如何有机, 有序的将各个部分统一。

(2) 地域文化的整体性设计

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的烂熟, 人们也在思考现代建筑的弊端。城市景观单调乏味和对城市传统建筑文化的破坏, 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了地域特色建筑的重要性。地域主义侧重保持景观资源的共享, 进行开放式设计, 使建筑融入城市轮廓线和街道尺度之中, 保持居民原有的出行、交往和生活惯例, 保留居民对原有地域的认知特性, 使建筑与城市和谐。为了实现住宅建筑的独特性, 地域性设计已成为住宅建筑入口的重要的表现特征, 而地区文化、气候、文脉特征等等都成为决定地域建筑特色的重要因素。

虽然住宅建筑入口作为小区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能无法直接影响或者保护所谓的地域文化。但是, 作为一个设计师, 我们的设计理念应该提升到一定高度。如果每一个设计师都有这种想法, 在体现当代居住生活特征的同时, 尊重和保护地域文化特色, 把地方的社会文化、地理特征、乡土特色融入到设计中, 从量变到质变, 那么我们的住宅建筑就会体现城市居住特征, 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现象。

2. 标志性设计

建筑的入口就应该首先为识别建筑的类型和性质提供最强烈的视觉信号。这就是入口空间的标志性设计。我们的目的, 就是通过各种方法给居民一个心理的归属, 即通过标志性设计, 使居住者第一感觉就是回家般的温暖。

通过归纳和总结, 在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中, 为了提供和强调这个视觉信号, 通常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一是入口的形态、色彩、质感等与周围环境形成的对比关系。这种对比关系应该体现一种和谐共生, 给人舒适愉悦的心情, 而不是一味追求视觉刺激。

二是入口界面的形态、色彩、质感在整个建筑中形成一个视觉中心。可以通过醒目的符号、标志及细部装饰来强化建筑入口的存在, 如富有特色的门头、雨篷、柱头、柱础、台阶及坡道等极大地增强了单元住宅建筑入口的标志性。

三是通过强化通往入口的道路及铺装, 景观小品来加强引导性, 使居民更能识别。如有的小区住宅入口外部空间环境中利用桥、廊、花坛, 水体和铺地等创造出有序列感或有意境及深厚文化内涵的人口环境。

3. 过渡性设计

由于过渡性空间包含了很多不确定性质, 因此, 住宅建筑入口空间体现了其很强的包容性:它既不割裂相邻空间, 也不独立于相邻空间, 而是二者的一个媒介结合区域。它表明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应该由封闭转向开发、由确定转向模糊、由单一转向综合、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界限, 使空间连贯为整体。现代设计师普遍推崇通过空间的开放与多功能的体现来尽量为人提供更多彼此观察、相互留意、增进交往的机会, 于是过渡空间被人们认可。

通过分析, 住宅建筑入口的过渡空间与住宅建筑的关系大概可以分成三种:外接、叠合以及内含 (如图1) 。

如果以气候条件对活动的影响来看三种关系, 那么无疑叠合空间最具有灵活性。

在叠合空间中, 它有两个分区, 当人们遇到不利天气时, 原本在非叠合部分的活动可以转移到叠合部分, 而居住者的活动不会因此而终止。当天气条件好时, 则可以采取相反的行动。

4. 人性化设计

进入21世纪以来, 人性化设计早已深入人心。人性化设计起源于人体工程学的出现和发展, 人体工程学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 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 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对于现今的空间设计, 人性化设计就是以人为本, 从人的具体需求、心理行为特征出发进行空间设计, 以满足人在空间中的活动为最终目的的设计思维模式。因此, 它展现了一种人文精神, 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设计。

现代的居住概念己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满足生理功能的需要的居住概念, 而是更加注重在设计中注入对人性的关怀。现代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就是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更有意义的人为环境, 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需要, 使居住者感到安全、健康、舒适和愉悦, 以提高居住空间环境的品质。

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应该始终把握人的心理和行为对环境空间提出的要求, 包括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

具体来讲有包含三个方面的人性化设计:

(1) 尺度的人性化设计

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的尺度处理应该与人体相协调, 以人作为最基本的参照物进行设计。例如在室外台阶的设计上, 就应该注重尺度, 我国相关规范规定:室外台阶一般不宜于3步, 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 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一般情况而言, 踏步的高度在0.1~0.15m的高度比较合适, 太高则容易引起上台阶造成困难, 如果太低则不会引起人们注意, 造成事故。而且在尺度设计时, 应该考虑到老年人和儿童的尺度。

(2) 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 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 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 (如残疾人、老年人) 群众的使用需求, 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 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我国的无障碍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主要问题是人们无障碍意识不强, 管理部门和设计人员没有很好执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规范标准, 已建成的无障碍设施不够系统、规范, 使用管理不善, 无法充分发挥使用效益等等。

(3) 环境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住宅建筑入口空间环境包括绿化、小品、水景、铺装以及休息休闲设施, 其人性化设计应该体现对人的关怀, 关注人在其中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感受, 使人们活动起来更方便、更舒适。休息座椅与高大乔木或花坛相结合, 使人在休启、时既亲近了自然又可以避免夏日的暴晒。类似这些充分“以人为本”的设施应该得到重视和普及, 为人们的心理和生理提供更周全的人性化原则, 而在考虑这些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时, 不仅要考虑到正常人的需求, 还要考虑到伤残人、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特殊要求, 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环境。

5. 生态化设计

生态化设计就是利用生态学原理, 协调人、自然、建筑三者和谐统一的设计方法。生态化设计就是要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 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 同时又要保护周围的大环境。在住宅建筑中, 为了加强人居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 保护居住环境的生态系统, 为住宅建筑提供一个新的设计方法, 生态化设计是一个关键性因素。

在住宅建筑入口空间设计中, 其生态化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尊重自然, 整体优先的原则

正确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 并从长远利益出发, 综合考虑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场地中, 因地制宜的利用自然环境中的自然因素, 尽量尝试去正确利用, 而不是试图去改变。

(2) 地域文化原则

即充分尊重当地地方文化习俗, 尽量采用当地地方材料, 并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进行生态化设计。

(3) 经济安全性原则

生态化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节能、节效, 尽量利用可再生资源来为建筑空间服务。同时,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 应该考虑材料本身是不是有危害性。

(4) 方便, 舒适性原则

住宅建筑入口的景观、设施、小品包括建筑本身在对居民提供服务时, 其方便性, 舒适性主要体现在内外交通联系、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和服务方式的程序上。

结语

住宅建筑入口空间中发生的变化在最近一二十年尤为大, 人们从只是简单的交通过渡空间变为已经拥有一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多功能空间, 期间变化的原因不仅要从技术、材料等等方面来叙述, 还要涉及到经济、文化、社会、技术等等因素对其的影响,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指导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炜.建筑入口空间的环境设计.中外建筑, 2004.

[2]周文琴, 姜小琴.建筑底部架空设计的思考.华中建筑, 2009.

[3]李靖厦.浅析现代建筑入口的设计思想.广州科技, 2007.

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管理对策 第9篇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管理;长沙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前进,长沙市资源和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交通的发展、各类建筑和管线的布设使得城市表层空间已呈饱和状态。为了促进土地资源的进一步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低碳、高效、便捷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空间体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

根据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人均收入达到500美元时,就初步具备了开发地下空间的条件。目前,长沙市区人均GDP达到4400美元,居民人均收入超过2000美元,已经具备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经济实力。

1 现状分析

我国各大城市发展水平不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发展越成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系统越完善。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虽然需求大,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缺位,地下空间多头管理,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1.1 相关法律法规缺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没有对地下空间权进行规定。《物权法》第136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新设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损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确立了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制度。

目前,国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专门法律法规少,且起步较晚,内容体系不够完善。2001年,国家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建标[1997]58号)进行了修订,主要对主管部门、地下空间规划、工程建设作出规定。上海、杭州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针对地下空间的用地管理和土地登记发布了规定;深圳、广州、东莞于2009年,起草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针对地下空间的规划管理、用地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确权登记和租售管理、使用管理等做了较为完善的规定。

长沙市目前没有相关法规政策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行指导。

1.2 缺乏相关规划指导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尚在征求意见阶段,暂未发布;发展相对成熟的大城市陆续制定了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并编制了相关规划。上海市2008年制定了《上海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并完成了《上海市地下空间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2年)》等总体规划,针对重点地区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天津市2008年发布了《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

2007年,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成立长沙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长政办函2007[9]号),启动地下空间开发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但是,目前尚无相关规划出台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行指导。

1.3 地下空间开发多头管理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国土规划、城市规划、建设、电信、电力、公用、人防、公安、消防、抗震、绿化、环保、水电、文物保护等各行政主管部门各司其职,分别行使管理职权。长沙市同样没有明确规定地下空间的主管部门,造成日益增多的地下管线、建筑物没有统一登记,缺乏完整的信息数据,对以后地下空间的统一开发利用造成不利影响。

1.4 开发利用不成熟

目前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主要是以下几种形式:1、各类市政管线的埋设;2、地下过街通道;3、对现有建筑物地下空间进行开发,主要是地下停车场;4、地下商业区;5;地下轨道交通,长沙市地下轨道交通正处于建设初期,预计全面完成地铁线路的建设需要到2020年。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分布零散,规模小,发展不够成熟,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尚未规模化。

2 内涵分析

要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首先必须对地下空间及其建设用地使用权做出鉴定。综合考虑相关法律法规,及地下空间开发走在前列的几个大城市出台的管理办法,笔者提出如下定义。

2.1 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是指由同一主体结合地面建筑一并开发建设的地下工程(以下简称结建地下空间),以及独立开发建设的地下工程(以下简称单建地下空间)。主要包括地下停车位、公共停车场、商业服务设施、仓储设施、民防设施、地下交通场站等等。

2.2 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

目前地下空间开发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地下空间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是相对地表建设用地使用权而言,笔者认为应定义应为:是指经依法批准建设,净高度大于2.2米(含,地下停车库净高度可适当放宽)的地下建筑物所占封闭空间及其外围水平投影占地范围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下资源、埋藏物不属于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范围,起止深度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文件为准。

3 管理对策

在明确了地下空间及其建设用地使用权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上述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现状,对大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笔者认为应从开发原则、开发利用主管部门、用地管理及规划许可等方面来规范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管理,为以后开发形成完善成熟的地下空间系统打好基础。

3.1 开发原则

长沙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应贯彻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战备效益相结合,优先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鼓励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和横向相关空间连通开发。

3.2 主管部门

长沙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用地管理,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建设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应按照职能分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的相应工作。

nlc202309012232

3.3 用地管理

用地管理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前提和重点。只有在明确了权属和开发权限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做好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利用。

(1)使用权的取得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应当取得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根据《物权法》规定,新设立的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以不损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为前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已经依法设立的用益物权造成实际损害的,应当依法作出赔偿。地下空间的出入口、通风口、排水口等的设置须取得所需利用地表的土地使用权,或取得地表土地使用权人的书面同意意见。

作为一个开发整体,结建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可随同地表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取得。单建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可采用以下方式取得:①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依法采用划拨方式取得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②属于经营性用途的,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③地下交通建设项目及附着地下交通建设项目开发的经营性地下空间项目,其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协议方式一并出让给地下交通建设项目的使用权人。

(2)出让金和使用年限

地下空间用于商业、旅游、娱乐、仓储等经营性用途的,参照地表建设用地使用权,应依法办理有偿使用手续。目前长沙市尚处于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阶段,地下一层土地出让金按地面基准地价相对应用途楼面地价的50%收取;鉴于开发利用价值逐层递减的规律,地下二层土地出让金可按地下一层的标准减半收取;地下三层土地出让金按地下二层的标准减半收取,并依此类推。由同一主体结合地面建筑开发的地下停车位,用于转让、销售或长期租赁有经营性收入的,应当参照上述规定收取土地出让金。

结建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使用年限应与地表建设用地使用权保持一致。单建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按照土地用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相应的使用年限,例如住宅用地使用权为70年,商业用地使用权为40年。

(3)历史地下空间补办手续

在长沙市的相关管理办法出台之前,经批准建成的地下空间项目,应以出让方式取得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在提供权属来源证明后,可以协议方式补办有偿使用手续。而以划拨方式供地的地下空间项目,发生用途变更或转让的,参照地表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方式,其经营性用途部分或转让部分应补办出让手续,按相关规定收取土地出让金。

3.4 规划许可

地下空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应当明确地下空间使用性质、水平投影范围、垂直空间范围、建设规模、公建配套要求、出入口、通风口和排水口的设置要求等内容。尤其是对于结建地下空间的用地权属范围,应当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结建地下空间地下建(构)筑物外墙不得超出地表建设用地权属界线,且建(构)筑物边线退让用地界线和规划控制线等距离应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如确需超出地表建设用地界线的,超出部分应申请办理用地手续;结建地下空间的垂直用地范围最深处一般不得超过-20米。

对于地下空间的规划许可审批应分情况处理:结建地下空间应随地面建筑一并向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并与地面建筑一并办理规划审批和许可手续;而单建地下空间应单独向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规划审批和许可手续。

4 结论

总之,长沙市在逐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过程中,同样应当重视对地下空间开发的管理,避免开发先行、管理滞后的状况出现。本文对地下空间开发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以地表建设用地管理为参考,结合地下空间的特殊性质,从用地管理和规划许可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长沙市地下空间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丁瑾.城市地下空间的管理——基于苏州等城市调查基础上的研究 [J].福建建筑.2012(8).

[2] 曹晗,阎伍玖.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研究初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58号)[S].2001-11-20.

对策建议空间 第10篇

1 调研背景

社区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家庭抚养负担的加重,国家和北京市政府近年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然而现阶段出现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偏低、空间设计不佳等问题。针对目前的情况,笔者在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共调研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7个(其中8个设施为笔者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实习期间由刘晓钟工作室提供的调研资料)。希望通过一手资料对现阶段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有较为直观的了解,掌握目前设施常见的服务内容和空间使用状况,并通过对运营者、使用者的访谈进一步了解设施在日常使用中的问题与实际需求,从而达到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目的。

本文中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主要指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体娱乐、精神慰藉、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康复护理、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的设施,如社区托老所、老年活动场站、日间照料中心等。调研样本的选择在空间上基本覆盖北京市城六区,经营模式既有民营机构也有公办机构,设施功能类型包含社区老年饭桌、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托老所、社区活动站、老年大学、社区康复站、居家养老站点等。

2 调研分析

2.1 设施建筑状况

1)建筑规模较小

调研中发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面积通常在500m2以内,很少超过1000m2,建筑空间相又对局促。部分设施的经营者表示由于社区内场地有限,能有几百平方米的空间用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已实属不易。由于建筑规模和服务半径的限制,设施的服务人数通常不多,一般在30人以内。

2)以旧建筑改造或合建为主

目前已建成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多由旧建筑改建而成,新建建筑较少。一些设施利用原有宅间空地或自行车棚进行加建或改建,另一些设施通过对住宅底商进行空间改造或与旧有社区用房、居委会办公室等合建。这种“就地取材”的改建或合建方式虽然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利于社区就近使用,但由于原有场地和建筑的限制较多,加之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造成许多设施存在无障碍设计不足、改造难度大、使用功能限制多等问题。

3)建筑多为砖混结构或剪力墙结构

调研中大部分设施的结构形式较为传统,以砖混结构居多,部分由住宅底商改造的设施为剪力墙结构。由于墙体可变动性小,这些设施在改造时往往对空间格局的调整余地有限,造成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差。例如某设施负责人表示,在设施投入运营后发现需要增加一个较大的公共空间供老人集体活动,但限于原有的建筑结构和墙体难以改动,导致这样的空间格局无法形成。

2.2设施服务内容状况

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方面,所调研的27家设施中以托老服务、老年饭桌、社区活动和日间照料服务居多,部分设施设有老年大学、康复理疗等服务,具体统计情况如图1所示。调研中还发现,大部分设施均提供1种以上的社区为老服务,有的设施甚至提供多达6种服务,总体呈现服务内容和使用人群多样化的状况。可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服务内容是多元的,而目前最常为老人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托管照料、休闲活动和就餐送餐3方面。

2.3设施空间使用状况

1)存在二次空间改造

调研中的大部分设施都在运营后根据老人需求和运营要求对空间进行了二)次改造。如部分设施在建设时设置了日间照料室,而运营后发现前来使用的老人并不多,于是将日间照料室改为健康老人的活动室或护理老人的全托居室。调研时多位设施的经营者也表示,由于社区老人的需求变动性较大,在策划阶段对设施的前期精准定位通常较难,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最好预留空间的改造余地,方便经营者在运营过程中根据老人需求进行局部改造。

2)—室多用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由于面积规模不大、空间有限,经常出现一室多用的情况,如餐厅兼做活动室、活动室摆放折叠休息椅兼做休息室、多功能厅兼作培训室等(见图2~4)。

3)公共空间为核心,相对灵活开敞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中餐厅或活动厅通常是其核心空间,这类空间使用频率最高,是老人日常活动和服务人员工作停留的主要空间(见图5)。除就餐外,还具备打牌下棋、读书阅览、做手工等活动的功能。这一空间通常不会完全封闭,而是较为灵活开敞,仅通过简单的隔断(如软帘、格栅、屏风、矮墙等)或家具来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

4)将较好朝向留给公共空间

调研中发现由于地段和原有建筑空间条件的制约,大部分设施都将较好的朝向(南向)留给了公共空间,而将部分居住空间设在北向。当问及对北向居住的感受时,大部分老人表示可以接受,还有部分老人表示在夏季酷暑时期,由于不习惯长时间吹空调,因此住在阴凉的北向较为舒适。

5)淋浴间和卫生间设计问题较多

实地考察中发现,设施内公共卫生间和淋浴间空间狭小,不满足助浴、助厕要求。如某设施厕所隔间过窄,仅能容1人进入,缺少服务人员的辅助空间,也不满足轮椅老人的使用要求。还有部分设施的卫生间和淋浴间设置在同一房间内,出现使用流线交叉、干湿区难以分隔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大部分浴室缺少更衣空间,老人使用不便。

较为常见的设施空间使用情况还有:员工使用空间较为紧张,采光通风条件差,例如在采访中部分服务人员反映员工宿舍为黑房间,感觉较压抑,还有的工作者表示由于缺少独立的员工休息室,导致午休时间只能在公共餐厅进行简单的小憩。部分设施对老人的隐私保护不足,缺少私密性空间,往往在帮助老人换纸尿布、擦拭身体等过程中让老人私处暴露。此外,养老设施相关建设标准中要求配备的心理疏导室在实际运营中空置率高,很少有老人问津,独立设置的日间照料休息室使用率较低,造成空间浪费。

3 设计建议

3.1 空间增加适应性,设备预留改造性

通过调研发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多数存在空间上的二次改造。由于目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客户群体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老人经济能力的提升、人们意识的改变和科技设备的进步,使用者对设施的空间需求也发生改变。因此考虑到日后可能进行的空间变化,在设计之初就应尽量增加空间的适应性,合理布置设备管线,预留好改造的可能性,减少对未来功能变动的限制。

例如目前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日间休息室通常为多人间,而未来由于功能的变化,可能改造为短期老人全托居室。因此在设计中应综合考虑空间的大小、管井并和上下水的位置及隔墙的设置,以留有增加卫生间、老入床位等空间的余地(见图6),为日后休息室的改造提供便利。

3.2 打破房间“化零为整”,增加隔断“化整为零”

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中不可或缺的空间是一个采光通风良好的公共活动厅,供老人开展集体活动。这个公共厅是设施中使用率最高的空间,因此位置要尽量选择朝向较好的南侧,或通过加设天窗的方式增加空间的采光通风。在设施的设计和改建中,应尽量打破数个小房间的空间格局,通过合并“零散”空间,“化零为整”,保证设施内至少有一个较完整的大空间(见图7)。

在调研中发现的另一个特点是核心大空间通常都为多功能利用,经常同时充当餐厅、活动室、休息室、会议室等。因此核心空间的设计应尽量平面方正,以保证空间的多功能性,同时家具也应选择利于移动和叠放的轻便桌椅,便于空间的灵活转换。在空间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增减软质隔断、活动屏风等家具改变空间格局,通过“化整为零”实现空间的多功能利用(见图8)。

3.3 注重员工服务流线,合理布局辅助空间

由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模较小,运营人手相对紧缺,因此在设计时应注重员工的服务流线,合理布局辅助空间,节省劳动力和经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如将冰浴间、洗衣间和污物间等老人洗浴相关空间临近设置,形成服务组团,以达到节省空间、设备集成、节约人力、缩短流线、干湿分区的作用;员工办公室、员工休息室、站长室等职工用房可结合服务台设计,形成服务中心岛,并加入配餐、问询、档案储存等功能,以提高服务效率。

3.4 共享周边社区资源,开放部分对外功能

部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其他社区功能用房(如社区医疗站、社区活动场站、居委会等)共享空间和人力资源,结合布置,形成了较好的规模化经营效应,节省了社区资源。如采访中某设施的工作人员表示,设施与居委会共用社区多功能室,轮流开展活动,在减少运营成本的同时也间接增加了参与活动的人数,扩大了宣传力度。调研中还发现部分设施将医疗保健空间、餐厅、居家养老服务办公室等设置了独立的出入口,向社区单独开放,这样既方便了周围居民的使用,又利于设施某项功能单独地运营管理。与社区相关功能用房结合布置的方式不但利于整合周围的社区资源,节地节人,还有助于促进建立更完善的社区服务系统,搭建起社区服务与居家养老的桥梁。

4 结语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虽然建筑规模不大、功能设置相对简单,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涵盖了养老建筑的各种特点,并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社区网络式养老系统。可以说养老服务体系能否支撑我国老年化社会的到来,社区养老是承上启下的“驿站”,是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连接体”,是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本文通过对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空间调研和分析,总结出4点设计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标准:DB11/1309—2015[S].2016.

[2]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1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上一篇:盘锦地区下一篇:试验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