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素造型应用分析

2024-05-13

中国元素造型应用分析(精选7篇)

中国元素造型应用分析 第1篇

在世界动画舞台上, 中国动画学派以独特的风姿, 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强调思想性, 重视以健康的内容引导观众, 是中国动画片突出的优良传统。中国动画片是一片净土, 这里没有血腥, 更没有色情, 这是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动画片做不到的。而坚持民族绘画传统, 则是中国动画片显著的艺术特点。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绘画、雕塑、建筑、服饰, 乃至戏曲、民乐、剪纸、皮影、年画等民族民间艺术, 都为各种类型的动画片, 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借鉴材料。

一、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

1957年,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诞生, 时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的特伟提出“谈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 开始了中国动画电影创意以风格的自觉探索历程, 先后研制出剪纸片、贴纸片、拉毛片、木偶片。尤其是首创了水墨动画片。以水墨画为风格的中国动画被誉为“中国动画学派”而享誉全球。当时, 中国的动画片精品在国际上屡屡获奖;《哪吒闹海》获第2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法国布尔波拉斯青年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奖等奖项;《机智的山羊》获第1届布加勒斯国际木偶片电影节奖;《小鲤鱼跳龙门》获第1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神笔》获得第8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儿童文娱片一等奖等奖项;《三个和尚》获得第4届欧登塞国际童话影片银质奖;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获得瑞士第14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等5项国际大奖;在近40年里中国动画片有46部78次获得国际电影奖项。

中国曾经辉煌的动画史证明中国完全具有策划和摄制国际一流动画片的能力, 中国动画大师们的创意激情和艺术才智, 曾经达到了令世界瞩目的水平;而且现今中国动画大师大量承担国际动画大片的外包制作还在证实中国动画制作技艺水平的高超。只是, 在动画片从艺术领域向商业领域转向市场运作之中, 中国好像丧失了创意新锐商业动画片的能力, 更惶谈进行产业化运作。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 中国的许多动画企业为了生存只能沦为设计动画的接单工匠, 中国才成为了世界动画片产业最大的外包制作国之一。包括《花木兰》在内的世界知名动画片都是由中国动画师制作完成的, 但动画片上不会出现他们的名字, 动画史上更没有他们的位置, 他们得到到的仅仅是与动画片播出和衍生产品的巨量收入相比微薄的代工薪资。

二、动画形象在动画中的重要性

动画形象是动画片的灵魂。如同真人电影中的表演者, 没有动画形象就没有商业动画片存在的意义。大制作的国际电影大片总有国际知名的演员担当主演, 甚至是一大批跨国度的国际电影明星共同组成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这是当代电影大片百试不爽的成功运作机制。其实动画片亦然。广受观众喜爱的动画形象总能带动高度关注度, 高票房, 和高收视率, 也很自然地带动衍生产品市场的良性开发。著名的动画形象的市场号召力的强度和持久度甚至胜过国际大牌电影明星, 它们一般不会有绯闻的负面影响, 它们可以持续几十年甚至成为百年不变的常青树。

观众喜爱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与喜爱动画片中的动画形象息息相关, 换言之, 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正是成功地塑造了动画形象是动画片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动画形象的故事经历牵连着观众的心, 让观众欲罢不能地关注和关爱动画形象的生命历程。这也客观造就了动画形象的艺术生命力。一个成功的动画形象不仅使一部动画片历久弥新, 常看不厌, 还会带动观众对续集的关注并产生票房的连续收益, 而动画产业链的核心也正是动画形象的“注意力”价值。因此动画角色造型在动画片中占有很大的重要性, 中国想发展民族化的动画必须具有自己的风格, 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资源, 运用于动画角色造型中。

三、什么是动画角色造型

造型设计是指对动画片中所有角色形象、服装服饰、常用道具等进行的创作及设定, 他应充分表现出每个角色的特征并符合动画制作的技术要求。动画是电影与绘画两种形式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所表现的角色是通过人为设计而设定的, 是动态的。动画造型是对生活、自然中所有形象、根据动画角色需要进行选择、概括、提炼、综合等, 塑造出一个个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艺术形式, 这种形式符合动画制作的视觉艺术形象的要求。作为造型的基础, 重要的是对生活中的所加所闻观察入微, 尤其是对不同人物的观察, 这会有助于造型设计的创作。因为无论造型的对象是人是物, 基本都是以人的感情特征为参照物。目的是利用不同的物来更好地表现人的情感与心理活动。因此, 动画造型中以物为角色的造型均离不开拟人化这一基本特征。犹豫制作、生产动画片的种种制约, 在动画造型设计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在动画造型设计中不仅要熟悉和掌握动画表现语言的特殊性, 更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动画角色造型的表现手法都有哪些?

1. 写实手法

写实风格的动画片的主要特点是在忠实于现实原型的基础上, 以写实的手法进行动画形象设计, 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描摹, 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写实表现形式继承了写实绘画的表现风格, 要求设计者有较高的写实功底, 充分了解表现对象的结构与造型, 灵活把握光色原理。

2. 夸张变形手法

夸张变形表现手法的功能在于制造效果、产生幽默。夸张变形是角色设计的重要特点, 也是动画角色设计的独特语言形式。通过夸张变形的艺术处理, 强化了动画角色的艺术感染力, 是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主要特点和表现手法。它不受时间, 空间, 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的限制, 在塑造角色形象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3. 抽象表现手法

抽象表现手法是相对写实表现而言的, 是将具体形态中的典型因素抽取出来, 用极为单纯的形式表达特定的主题, 它是一种纯粹形式的动画类型。包括字母、语言、符号、标志灯非具象形态, 运用几何、有机、无机的形状创造出形。创作抽象风格的动画角色造型, 需要动画师在动画原理和动画运动规律方面具备很深的造诣, 才能将那些没有具体形态指向的抽象图形运动起来并赋有生命的韵律。这种表现形式往往通过简洁的线条和色块表达动作、状态和意境, 体现了一定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4. 拟人物手法

拟人拟物的表现手法是动画角色特有的常用表现手法。拟人是将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人性化处理, 其重点是如何让塑造出的角色生动自然;拟物就是将人的动作动物或事物化, 赋予人物角色以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的特征, 可以加强角色造型的趣味性。

5. 中国动画角色造型对民族工艺形式的深入挖掘和利用

1962年, 万氏兄弟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天宫》, 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第一页;1941年又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题材制作出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铁三公主》。流畅的线条和明快的色块表现, 是中国动画的特点之一。除此之外, 水墨画、剪纸、皮影及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人物形象的脸谱画特点, 渗透着中国传统艺术的气质。

中国水墨画动画是世界艺术中最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之一。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中国水墨画曾为中国动画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被誉为动画的“中国学派”

传统水墨画的笔墨神韵, 悠远意境和作品中蕴含的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 与欧美动画浓厚的娱乐性, 通俗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水墨动画的造型风格主要借用国画的表现风格。《小蝌蚪找妈妈》中的形象来源于齐白石的花鸟作品, 《牧笛》的造型则是以画家李可染的绘画风格为蓝本的。水墨动画的贡献在于其将一种特色鲜明、极具艺术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成功地融入动画当中, 拓宽了动画艺术的内行和外廷。

剪纸、皮影、木板年画、工笔重彩和水印版画等独具中国特色的表现风格都被导入动画制作之中。形式的多样化带来造型风格上的多样化, “中国学派”的成功经验对今天国产动画的发展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后, 受美国和日本动画片的影响, 中国的动画创作逐步与世界接轨。在这个时期诞生的动画片《宝莲灯》虽具有明显没事动画的痕迹, 但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在中国动画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6. 中国经典动画角色分析

代表民族装饰风格的经典作品《大闹天宫》在背景设计上吸取了古代建筑的装饰画和名山大川的风景画传统艺术特点。由一幅幅极富装饰意味的工笔画绘制而成的海底宫殿和灵霄宝殿, 造型则从古代青铜器、漆器、汉代画像石、六朝造像、敦煌壁画、民间年画、庙堂壁画、民间版画吸取艺术成分, 使得作品具有特定的历史和地域风貌。同时将敦煌壁画中神话题材及永乐宫壁画的造型特色融入角色造型设计中, 借鉴民间年画的造型手法, 突出其性格特征, 完美地结合了形式美与寓意美。

在《骄傲的将军》中, 人物形象借鉴京剧脸谱艺术, 背景借鉴古代壁画的风格, 增添了中国建筑的格调。《九色鹿》造型上运用北魏壁画的古朴风格, 场景设计则吸收了汉代的建筑装饰特色, 包括一些器物与装饰性图案的设计也取材于该时期的装饰艺术。《哪吒闹海》背景中的山石结构以规律性的皴法描绘, 景物以唐宋式样花纹为主, 体现极其鲜明的民族气息。

结束语

任何民族传统艺术元素都会对一个时代的艺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带动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中国民族传统艺术元素是东方艺术中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 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是其它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当前, 正值中国动画创作处于一个瓶颈的阶段, 如何在中国动画创作中体现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 展现明确的民族风格,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品一方面要避免僵化, 推陈出新, 摄取无限丰富而鲜活的素材, 加以糅合创新, 另一方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 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 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 这就需要我们在动画创作的过程中, 寻找我们民族传统艺术元素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 创作出不失时代特色、具有浓重的中国民族传统艺术风格的动画新面貌, 在世界动画之林中独树一帜, 开创多元化的有民族特色的设计潮流。

参考文献

[1]李铁.张海力.《动画角色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曹小卉.黄颖.《现代动画概论》.海军出版社.

[3]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

[4]岳婷婷.《动画角色造型》.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国元素造型应用分析 第2篇

中国传统灯具的造型不但能够体现我们民族的文化氛围、观念形态,也能反映出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和人文素质。

一、中国传统灯具造型在现代灯具设计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传统灯具的造型元素单一。传统灯具的造型往往受传统经验的束缚,造型局限于简单的方形、圆形等基本造型。在丰富多变、追求个性的现代社会,单一的造型无法使中国传统灯具得以传承。传统灯具在造型上多以彩绘的形式出现,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单位而言,中国传统灯具的造型往往加大了灯具制作的成本,对制作过程的要求比较高,很难在市场上得到普及,不便于市场的推广和广泛的使用。制作相对简单的灯具形式又不能比较精致的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现在灯具市场中国传统灯具难于进一步推广的重要原因。

传统灯具的功能单一。传统灯具仅限于部分实用的功能,以吊灯的形式为主,其他的功能形式则很少出现。现代的灯具实用功能更齐备,更追求装饰功能。传统灯具的形式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之上,需要与人们生活的需求相适应。在中国传统灯具的功能改进上除了应当考虑灯具的照明功能,也应该和灯具在空间的装饰功能相协调。在中式的室内装饰设计以及有特殊性质的中国传统风格比较浓郁的场所,灯具的装饰作用能够起到烘托的效果。适当增加灯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需要,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推广和传播。

传统灯具使用材料单一。由于传统灯具使用烛光作为照明的基本手段,使得传统灯具造型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和视觉上的美感。外观材料一般都以纸、布、丝绸等材料制作,以薄、轻、透为特点进行设计。使用周期受到限制,并且材料自身的特点使其清理成为难以处理的问题;现代新型的材料如PPR、金属、塑料材质等广泛使用可以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之上,更有效地解决灯具使用的实际问题。同时现代材料的使用能降低灯具在制作中的成本,便于维护和保养,在制作工程中,创造新颖的光影效果。

传统灯具设计单一。传统灯具的图案仅限于龙或凤等吉祥图案,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形式多样化、抽象化,在现代灯具设计应将加强传统元素设计和应用,不是对传统表现形式的单纯模拟,而是经过对形式提炼后的系统性的总结和发挥,将能够表现中国传统元素的内容和新的元素加以融合来进行中国传统灯具的设计。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的重要作用,引入国学,著名典故等比较新颖的形式进行灯具设计的改造和强化。

传统灯具的制作手段落后。制造传统灯具的竹子、木条等需要制造者具有一定的手工基础,对手工工艺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现代加工技术不够。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前提下适度简化加工技术难度,使其更好地与市场相结合。传统灯具的制作成本高:传统灯具的材料、手段、制作产量限制,从而其制作成本高。传统灯具在制作过程中对材料的加工和处理需要特殊的方法,适于精品的生产,对于一般性质的产品的使用和推广应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来进行。

二、中国传统灯具造型要素与现代灯具相结合

与现代的使用需求相结合。就现在灯具市场的需求而言,灯具除了照明和装饰的功能以外,也是体现空间体量、展示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适度开发新的造型形式,符合时代感的传统灯具造型,在公共空间、展示空间、居住空间和大规模的娱乐、餐饮空间中都能够得到比较广泛的推广。

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生产技术决定着中国传统灯具在市场的占有程度。以往复杂的制作工艺和相对要求较高的制作工艺,严重的制约着传统灯具的发展。中国传统灯具的造型改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可以突破传统灯具结构上的需求和应用。传统的以木材和竹条进行编制的结构骨架,在现代技术中可以通过其他的处理方式进行解决。如采用PP-R、PVC等新型材质,即经济又能便于造型的塑造。现代生产技术的流程步骤性强,制作过程相对简便,新型中国传统灯具的造型在材料的改造上必然带来施工技术上的革新。

与视觉审美的时代性相结合。传统灯具的造型能力主要体现在外形上的视觉效果,点缀的作用比较强,特别是采用精细的制作手法制造而成的宫灯、花灯,都直接通过自身的装饰效果来烘托气氛。而现代的灯具造型表达光感的形式比较多样,不仅仅局限于灯具的直接效果,光晕以及光的二次折射效果更加受到装饰装修过程中的重视。传统灯具的造型如果要在市场的机制下得以发展,就需要在视觉的审美上具有时代性。

与精神需求的一致性。中国的传统灯具具有祭祀、指引、宗教信仰等多重含义。现代精神需要体现的形式,在传统灯具造型的表达上会有所不同。需要在其原来功能的基础上,加上时代性比较强的造型元素来进行塑造。灯具在造型上的表达与精神的需求的表达在形式上一致。

中国现代灯具设计针对现代人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传统灯具设计之内涵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以传统灯具设计中突出的文化精神特征为根基,借助现代材料和制作工艺,既讲究灯具的装饰性美感又注重制作的便利,从而创造出了许多极具民族特色、民族神韵的新形式。中国传统灯具的造型设计能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力量,丰富市场的灯具内涵,让企业在展示自身形象的同时,更好地进行灯具造型的开发和产品促销活动,满足消费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任职的需要和使用的需求。

中国元素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第3篇

民族元素在汽车外观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使汽车具备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更加适合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需求, 使汽车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本文试图对中国民族元素进行分析提炼, 以一种新的和谐设计理念把中国元素的精华与概念车相结合, 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

一、民族元素的具体分析及提炼

1. 形而上的儒、道思想分析

儒、道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国粹, 他们的核心思想就是“和”。在“和”这个思想体系中, 孔子强调的是现世的和谐、社会的和谐, 并将“和而不同”作为理想人格的标准;孟子则强调“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一系列旨在实现人际与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以及建设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 而道的重要特征是“和”。道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报阳, 冲气以为和”。庄子提出:“与天和者, 谓之天乐, 与人和者, 谓之人乐。”道家非常重视顺其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 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和谐作为一种核心的设计理念, 就是指阴阳相互协调产生的和谐, 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几千年来连续不断、生生不息。本文结合当前国内汽车造型设计的现状, 对形而上的中国文化儒家和道家思想进行了挖掘和分析, 总结出和谐的设计理念。

2. 形而下的中国形象、符号分析

太极图, 龙图腾, 以及京剧脸谱都是中华民族元素的精华和文化艺术的瑰宝。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分析, 试图将其与汽车造型完美地结合再一起, 从而尝试性地开辟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汽车造型设计之路。

太极图是天下第一图, 它由阴、阳鱼两部分构成, 阴鱼有个阳眼, 阳鱼有个阴眼。这其中的含义更是发人深省, 也说明了世界运动的至理。太极图中每一个鱼都非常接近流线形, 而以流线形设计的汽车外观造型空气阻力最小, 对节能和环保都是有重要意义。通过阴阳鱼的外形, 利用和谐的设计理念, 将其融进汽车造型设计之中。关于龙图腾, 它是中国图腾的至圣, 是人们心目中的神灵。至于京剧脸谱的选择, 是因为京剧是国粹, 而京剧脸谱是一种“观念符号”和“表情符号”, 其也同样有着迷人的魅力。

二、民族元素在概念车中应用的实例

1. 太极图与车身整体造型结合

在设计车身外观造型过程中, 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 发现平滑的流线形要比锐利的棱角阻力小。所以通过科学的思维发散和分析, 最后从太极图阴阳鱼中提炼出平滑的流线造型。

2. 龙图腾与车轮结合

中华民族的共同图腾就是龙。通过对龙图腾元素的分析, 笔者从龙的图案中选出“龙爪”这个龙身上最具代表性的元素, 并进行演化。在转化的过程中既要把龙图腾的元素表现出来, 又不能生搬硬套, 而且还要符合形式美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笔者尝试把龙爪与汽车的轮毂造型相结合。轮毂的功能是承载车重、传递动力、轮胎散热等功能。从轮辐的组数我们可以把轮毂分为, 三幅轮毂、四幅轮毂、五幅轮毂和六幅轮毂等。由于龙有四爪, 爪有五指, 所以从造型上我们选用五幅轮毂。

与以往的轮毂不同, 笔者增加了轮毂的宽度和厚度, 使得轮毂散热面积加大, 轮胎散热功能得到尽一步的提升;并且还采用了扭转式设计, 在每根轮辐所承受的压力不变的条件下, 这种扭转结构的柱体可以降低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而产生的不平均压力, 对轮子和车身起到保护作用。

3. 京剧脸谱与汽车前脸结合

通过对京剧脸谱的研究和提炼, 发现脸谱的特征和汽车前脸的特征有相似之处如图1。

综上所述, 把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 太极图、龙图腾、和京剧脸谱用联想的构想法与汽车造型局部有机的结合起来, 力图使此款车成为中国民族汽车的符号。最终效果图2。

三、总结

总之, 不管未来汽车造型如何多样化, 其设计还是围绕着和谐这一设计理念展开的, 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时代将会赋予汽车造型新的设计语言, 一百多年来科技文明的成果都将融入汽车设计之中, 异彩纷呈, 新颖独特的汽车即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参考文献

[1]唐书民:汽车造型设计的人文理念[J].沈阳航空工业学报, 2001, 18 (3) :72~74

[2]Wood, R.M.and Bauer, S.X.S:Simple and Low~Cost Aerodynamic Drang Reduction Devices for Tractor~Trailer Trucks.SAE2003:41

[3]李亦文:产品设计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52~63, 80~100

中国元素造型应用分析 第4篇

武陵山片区苗族银饰品市场特点

我国武陵山片区苗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人灭文亡的境地。目前已挖掘、复原、整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工艺有:溶化、锻造、浮雕、透雕、圆雕、冷拉丝、搓丝、多层掐花、编丝、吹焊、镶嵌等,并已用于苗族银饰产品制作。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武陵山片区苗族银饰品市场的几个特点:

特点一:挤占时尚首饰市场份额,成为引领时尚首饰消费的潮流之一;“披金戴银”是古人对时尚追求的种描述,银作为有价之物,与金相提并论;而在同属于贵金属的金、银、铂首饰中,银首饰具有较低价格的优势,属于大众化时尚消费产品,况且目前银首饰产品在款式、外观效果与K白金和铂金珠宝首饰几乎相差无几,一般消费者可以用较少的钱来购买装饰效果与铂金钻饰相当的银饰。正因为如此,武陵山片区苗族银饰品在强调装饰性的年轻化、时尚化首饰市场份额中将会占有一席之地,逐步成为引领时尚首饰消费的潮流之一。

特点二:替代部分仿金银饰品,使饰品行业向着高质量、高品味的品牌化方向迈进,以往如发夹、领带夹、别针、胸花等的仿金银饰品和工艺品主要是利用铜、锡、铝、铁等金属制作并电镀而成,普遍都存在着电镀层容易磨损、脱落、腐蚀,佩戴的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变色、发黑的现象,影响了装饰效果。带有装饰功能的仿金银饰品,只是短时间的漂亮,银饰品则不同,银饰是比较贵重的东西,特别是纯银制品耐保存清洗,因此,纯银饰品深受武陵山片区生苗地区百姓喜爱,既美观又有收藏价值,是山区苗族婚嫁必备饰品,具有广泛的市场空间。各民族人们在旅游地区选购苗族银饰也非常注重银饰的含银度,纯银饰品是大多游客的贵买初衷,当然款式与价格也是他们选购因素,再加上仿金银饰品需要一定的技术,其造型机械、变化不多,并不好制作,这使得纯银饰品较之仿制品在品质和市场消费方面更具优越性。

特点三:品牌化趋势明显;武陵山片区苗族银饰品牌的关键的是高质量,有品位,设计别出心裁,而银饰品的发展则完全迎合了饰品品牌化的发展道路。正是这样所以,武陵山片区苗族银饰品的发展,有利于饰品行业向着高质量、高品味的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特点四:武陵山片区苗族银饰企业开始转向内销市场;近几年来由于国际经济不景气,我国许多银饰企业纷纷转向国内市场。有的在凤凰、恩施、西江千户苗寨等民族旅游地区得到发展,各种知名银饰品牌企业在广州、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珠宝聚集地得到迅速发展。

湖南凤凰以“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传承武陵山片区苗族银饰文化

湖南凤凰“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已经举办了五届,内容丰富,充分展示了武陵山片区苗族银饰的精髓。参加文化节的各地方苗族男女青年把自己家乡精美的银饰全部穿戴整齐、载歌载舞地参加比赛。凤凰苗族传统银饰的制作与销售往往以手工作坊为主边做边买,产量不高工艺不一,缺少一个标注等一系列问题。其次,苗族一般在节日期间才临时佩戴,可见,武陵山片区苗族服饰和银饰在短期内不会消失,但存在着消失的危险。

进入21世纪,随着苗族新生代到外工作及学习逐渐融入到汉族等民族的生活习惯,传统银饰的佩戴逐渐被忽略,精美苗族银饰制作工艺的传承也必然受到阻碍。2015%12月1日湘西凤凰县在县民族体育中心举办了“中国·凤凰第五届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开幕式。当天夜晚,来自武陵山片区贵州、四川、湖南等省14个地州市的苗族表演队穿戴着本民族独具地区特色的服装、银饰进行盛装走秀,载歌载舞。本届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以“魅力银饰服饰、醉美凤凰古城”为主题,通过“苗族银饰服饰展”和“摄影抓拍比赛”等主题活动,展示靓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地域风情。来自贵州省黄平、雷山、剑河、台江、从江、贞丰、松桃等县以及湖南花垣、四川文兴等14个地州市的苗族表演队齐聚凤凰,带来独具地方特色的苗族银饰服饰及才艺展示。

店小晴关于《苗族服饰制作工艺濒临失传湖南凤凰创新节会传承》的新闻报道中介绍了贵州威宁苗族陶正良一行10人特意在举办“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期间赴凤凰考察学习各地苗服制作工艺。陶正良担心,由于苗服制作费时费工,制作程序被删减,甚至用机器代替,再加上年轻人平日不穿苗服,传统苗族服饰制作工艺将黯然凋谢。苗族银饰制作亦是如此,所以如何传承与发展武陵山片区苗族银饰服饰文化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亦是许多专家、学者在此次文化节所要思考的问题与义不容辞的责任。另外,“经过上百年发展,手工制作的精美苗族服饰越来越少,并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李国文说,他们此次参加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目的是与其他苗族同胞交流、智慧互补,提高苗族服饰工艺水平。有10余年苗服制作经验的凤凰苗族龙葵英“点赞”了凤凰官方举办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这举措。

“苗族服饰多达100多种,是中华服饰的瑰宝。”凤凰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时荣芬表示,与其他苗族节会不同,凤凰的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重在强化苗族原有文化服饰的展示功能,旨在将苗族文化和苗族服饰银饰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因此传统的苗族银饰造型元素如果能够应用到现代设计当中就是抛砖引玉。

可见,通过凤凰“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的举办,提高了大家对保护苗族银饰文化的认识,也有利于武陵山片区苗族银饰文化的传承。

通过凤凰苗族银饰煅制技艺传习所对武陵山片区苗族银饰进行现代造型元素的转化

如何进行传统苗族银饰的现代造型设计,我们可以通过凤凰苗族银饰煅制技艺传习所设计的凤凰图案银项链的设计草图(见田爱华著作《湘西苗族银饰审美文化研究》P223)可以直观感受其继承凤凰苗族传统银饰造型的基础上所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市场的需求。由于凤凰苗族银饰煅制技艺传习所聘用的银匠有不少大城市来的大学生从事银饰的设计与制作,这些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包括杨洪江等批知识青年,以他们的艺术设计专业技能并结合市场的需求进行创意设计,在师傅文德中州级传承人的精心传授下,逐渐理解武陵山片区苗族银饰传统文化与掌握凤凰苗族银饰煅制技艺,他们当中还有不少成为苗族银饰煅制技艺的传承人。

目前国内的银饰品在款式与图案设计上缺少新意,一般为机械制作,单一乏味,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西部地区的民族银饰的视觉符号,特别是武陵山片区苗族银饰具有独特的文化语言与手工技艺。在大城市受众心里为之眼前一亮,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广大市民都非常喜欢,苗族银饰图案给人新颖奇特,朴素简洁,加上新生代银匠对武陵山片区传统苗族银饰造型元素的现代性转化,以致深受各民族消费者的喜爱,对受众的消费心理和精神产生愉悦的审美效果。

中国元素造型应用分析 第5篇

通过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的历史发展过程,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 中国造型元素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在新的科学技术与思想观念的冲击下而不断的发生阐变, 而其中的内涵与精神则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 是中国所独自拥有的, 也是中国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

延其“意”, 中国传统造型元素背后的“意”是人们遵循其造型的关键, 不论前人还是后代人, 都对所有美好的事物存在着向往, 因而传统造型元素背后所表达的吉祥情味同样适合运用在现代当代设计中来, 适用于传达当代人的审美理念。传其“神”对于“形”和“意”的沿用, 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的一种浅层次的创造和升华, 而一种新的民族传统造型方式的创造, 是需要我们去摆脱客观的束缚, 进入深层次的精神领域去探寻的。我们只有在深入吸收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的精华、充分理解当代西方的各种造型元素的基础上, 融会贯通, 兼收并蓄, 寻找传统与当代的契合点, 才能打造出具有当代语境的中国造型风格, 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国本民族的, 同时又能被世界所接受和认同的造型表现形式。所以, 我们应当看到, 虽然当代社会的进步对于传统造型元素再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但是这也同样给中国的传统造型元素带来了新的发展的契机。因为, 新的观念思维方式, 为我们重新认识传统文化观念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的空间, 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我们传统造型元素的再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意象相生的审美意境

意境概念是我国传统艺术特有的一种理论, 它蕴含着中国的古典哲学, 它是中国古代艺术家将抽象的理论转换为一种可视的视觉符号, 反映在画面上的一种折射。早期的意境主要出现在山水画中, 早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受道家思想与玄学思想的影响, 山水画从开始的制图阶段发展到对景抒情的阶段, 面对着客观物象画家们开始了对实景的写生与描绘, 并提出了“澄怀味象”﹑“得意忘象”的理论和艺术创作旨在“畅神”﹑“怡情”的思想。这种理论和实践是後来传统绘画强调意境构成的先导﹐唐朝美术理论家美术张彦远提出了“立意”, 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提出了“真景”说, 宋代画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画创作“重意”问题, 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 并第一次使用了与“意境”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宋﹑元时期随着文人画的兴起与发展, 意境在画面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出袁武先生在当今水墨人物画坛也以意象造型的表现发发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准确地把握了现代水墨画的表现方向, 在审美意识和个性发展上又迈出了一大步。他继承了传统的精髓又努力吸收新观念, 在写实的基础上努力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准确地把握了意象造型的内涵, 以夸张变形的手法真实再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 但又不是直观的再现, 而是经过提炼后的“神似”。他这种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艺术形象正是对意象造型观念发展的结果。

四、结论

尽管当今中国画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各种流派精彩纷呈, 但我认为以传统的意象造型表现为出发点, 以笔墨为造型服务, 真正做到“笔墨当随时代”。意象造型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 把握住这一点, 中国画的本质就不会变。

来。文人画家特有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 使传统绘画的表现重心由侧重客观物象的写生转向对主观精神的重视。文人画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 以情构境﹑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意境理论的出现与发展, 使中国传统画的创作在心理认知上具备了二重结构, 一个是对客观物体的如实再现, 一个是对主观感情的表达。二者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之美。这是“外师造化, 中的心源”,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完美体现, 它将自然美, 艺术美, 生活美, 完美的结合起来。

意境的构成是整个审美活动的基础, 古代艺术家在空间景象的基础之上, 将内容与形式、主观与客观完美结合起来。创作出的作品不但是艺术家本人才气悟性修养的体现, 同时他给同样具有相同的民族认知心理结构的观赏者以感情上的共鸣。为了克服造型艺术具有瞬间性和静态感带来的局限, 中国传统画家在构图、透视等方面的天才性发挥使画面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而对疏密、虚实、黑白、强弱的精心运用, 不光使观众在视觉上得到愉悦, 同时在心理上也给了欣赏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就这个层面而言, 意境的形成是由艺术创造者及欣赏者共同产生作用, 上是由创作和欣赏共同发生作用产生的。创作者在画面中将无限转会为无限, 而欣赏者面对有限的画面可以产生无限的艺术表现空间。这种通过形象与想象相结合产生的意境, 成为中国传统绘画不同于西方绘画的一个显著标志。

意境通俗来讲就是画家面对着客观物象进行写生, 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 使后世欣赏者能够体会到他的真情实感。艺术家的真情实感是通过画面的构图与笔墨的变化而实现的。意境的结构特征是虚实相生。其中的“实”指的是客观存在的物象, “虚”指的是画家的主观情感, 虚境与实境的相结合就是虚实相生的结构原理。意境的本质特征是“生命律动”, 在我国古典哲学中被称作是“天人合一”, 它讲求人的内心, 与大自然是同构关系, 在这种意义上讲艺术意境是一种心理遐想, 这种心理遐想具有表真挚之情, 状飞动之趣, 传万物之灵的特点。

因此, 要使中国的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当设计当中得以延伸发展, 打造当代新的传统造型方式, 我们应该在理解其根源的基础上取其“形”, 延其“意”, 从而传其“神”。取其“形”取其“形”自然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 而是对传统造型元素的再升华, 再创造。这种在再创造的过程是在理解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理念的基础上, 以当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元素中的一些特点加以修造、提纯和升华, 使其具有当代特色。

参考文献

[1]方福颖.中国传统装饰吉祥图案及其艺术特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

[2]郎绍君.论中国现代美术.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8.8.

[3]南溟, 观念之后:艺术与批评,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7.

建筑造型中线元素的应用 第6篇

点、线、面、体是用视觉表达建筑造型的基本要素。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或感知的每一种形状都可以简化为这些要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结合, 对于建筑造型形态同样也不例外。点、线、面、体、色彩、肌理这些建筑造型基本元素的语言表达与运用成为建筑师日益关心研究的问题。

对于视知觉来说, 线, 特别是关键部位的线给人们的信息最多, 观察者也能很容易地从有特征的线中来把握对象的形, 从而在大脑中形成被观察对象的总体印象。速写正是作者把握住对象最主要的特征并用线去表达, 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惟妙惟肖的形象。线对直观形象基本结构的提炼的特性使其成为表情最为丰富、最具有心理效应的造型元素。线也成为物象结构、运动、节奏、空间、重量、质感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1 “线”的类型与视觉特性

从一般意义上说, 线是有长度的, 但没有宽度。它能够在视觉上表现出方向、运动和长度。线的种类很多, 有直有曲。直线中可分为垂直、水平与各种角度的倾斜线;曲线的大体可分为几何形的、有机形的与自由形的3种。线与线的组合相接又会产生更复杂的线性。在建筑视觉造型中, 以各种各样的线出现的视觉现象是很多的。

1.1 直线

建筑中的直线是最基本的也是运用最为普遍的种线, 无论是面的交接、体的棱、柱子、檐口、屋口、屋脊、栏杆、窗格处处都表现出了一种线性特征。

垂直线有一种刚硬的感觉和冷感, 垂直的线与地面成直角相交显示了与地球引力方向相反的动力, 表现出了一种战胜自然的象征。此外, 它还具有崇高向上和严肃的感觉, 是力量与强度的一种表现, 并具有使物体显得比实际要高的感觉。2条等长的平行垂直线之间具有一种可联系成面的感觉, 这是它的结构作用力的特征, 其间的间隔越近、重复次数越多, 面的感觉就越明显。

水平线一般认为是与地球表面平行的并具有附着于地球的稳定感, 它有开扩、舒展的表情, 易于形成非正式的、亲切的和平静的气氛。适当运用时, 有一一定的扩大宽度和降低高度的心理倾向。水平线与垂直线相交时能抵消垂直线所形成的方向性和长度感, 我国木结构的梁、枋、柱、斗拱等的特征都是这种横竖交织的力的平衡的表现。在建筑的局部中, 横竖线也有改变人们的视知觉的作用, 对整体比例的不足可以起到局部的调整的效果。在我国传统建筑中横竖线形的组合方式很多, 尤其表现在窗格、栏杆中, 有万字形、井子形、非字形、回纹形等。建筑及其环境中的一切细长构件、线脚、接缝、棱光、影子, 由于它们之间的平行系列关系或垂直相交的特征都能构成线的组合的节奏, 造成丰富的韵律美。

斜线与水平线和垂直线相比, 更具有力感、动势和方向感, 可被视为升起的水平线或倒下的垂直线。斜线是不均衡的, 当2条斜线交叉时, 这种不均衡感和方向感都被削弱。由:于斜线的这些特征, 斜的形体一般显得比横竖的形体更活跃, 如一个正方形或八角形当立于一端点时, 图形充满动势, 与平置时的静态形成了对比。斜线的不安定、动态感、方向性强的特性决定了建筑形体中出现斜线或使结构构件线倾斜时, 建筑更具有动感、活泼感。

1.2 曲 线

曲线具有柔软、弹性、连贯和流动的性质并具有旋律感, 它的无限变化比直线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几何曲线如圆、椭圆、抛物线等线形规则, 简单、明了、直率, 表达了理智、圆浑和轻快, 圆还表现出统一的美感, 但缺少变化。自由曲线如弧线、波形线与几何曲线不同, 它更显得自由、自然并有着优雅、平滑、抒情、奔放与丰富的个性;S形曲线上下起伏使人的视线沿着连续的变化移动, 比直线表现得更有趣, 其相邻部分在一正一负的连续中相互制约。急转的曲线产生着更为强烈的刺激, 而平缓的曲线则使人感觉更为柔和。线能迫使视线随它们移动, 简单的线也能唤起人们情感的反应, 结构和装饰线对设计意图的表现具有意义, 人们可以用不同类型的线引起多种联想。

2 “线”在建筑造型中的表现手法

线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的造型要素, 因而也是建筑师创造建筑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主要艺术语言。从古至今,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建筑都大量运用线作为建筑的主要造型元素。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给建筑师的创作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随着新型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 建筑的形态也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线形都可以成为建筑的主体形态。线也因为它的各种特性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建筑中。

2.1 强调建筑物的竖向线条

竖向线条能使建筑物产生一种飘逸而上的感觉, 一种直抒胸臆的情怀, 常常使人联想到勃勃的生机和气息。简单的竖向线条排列的建筑方面并不困难, 但是, 与环境结合是建筑外观处理上常遇到的主要问题。这就依靠建筑师根据建筑物所处具体位置、建筑背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也是建筑师自身尺度感一个体现。

直线元素在高层建筑中的广泛运用, 突出了高层建筑的挺拔之感, 同时, 其对高层建筑立面的划分更是打破了高层建筑立面呆板的造型, 形成丰富多彩的立面效果。

2.2 突出建筑物平整外形

相对于竖向线条, 横向线条更能突出主立面的整体感, 通过线条的变化也能丰富平整的立面。

块状面材的缝隙留下的阴影构成的不同的线形在突出建筑物平整外形的基础上, 能增加建筑的丰富感和美感。博塔在其作品旧金山现代美术馆立面造型中便大量运用了这种直线元素。旧金山美术馆坐落于市中心, 四面环绕着3座摩天大楼, 博塔并没有掉人都市森林的迷失, 它以传统的砖块堆砌, 形成色彩相间的条纹图案, 藉由自然光影的变换, 仿佛是一幅充满明暗变化的极简主义画作。博塔利用几何线条的变化, 使建筑充满雕塑的韵律, 纪念物般矗立在令人窒息的庞然建筑物之间, 成功地将文化标志植入商业标志之中。

在繁华喧杂的建筑群中, 运用平面整体性为主立面, 在平整外形的基础再追求某些线条、门窗的变化, 能使建筑物脱颖而出, 给人一种清朗、简朴的造型, 表达一种大度、高尚的意境。

2.3 表现建筑物的流动感

对比直线, 曲线常给人带来与直线不同的各种联想。建筑的流线性常常是通过柔美的曲线来表现的。

巴塞罗那的建筑艺术家安东尼奥·高迪偏爱曲线、圆形、双曲面和螺旋面, 摈弃了彻头彻尾的直线设计。高迪拒绝在建筑物上使用直线, 他认为直线是人为的, 曲线才是自然的, 建筑就是自然之子。在他的作品中, 天空、云层、水面、山脉以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的造型都以曲线的形式运用于建筑上。曲线的大量运用打破了呆板僵硬的直线条的建筑环境, 创造出有人情味和亲切感的环境, 从而唤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出自高迪之手的米拉之家、巴特略公寓、戈埃尔公园以及他的未完成作品——圣家教堂, 无一不是以柔美的曲线造型让欣赏者领略到建筑的灵气, 唤起人们置身于自然的感觉。

2.4 突出建筑造型中线的构成

线的构成从内在方面看, 它成为形象连接的框架和网络;从外在方面看, 它时时贯穿着力量的平衡与冲突。

在建筑设计中, 线既是形成其造型的轮廓线, 又是其形体内各种起装饰或表现作用的线条。在设计建筑外部时, 立柱、过梁、窗台、窗棱等构件及屋檐、墙等部位都是形成立面线形的依据。丰富的线形可以构成造型优美的建筑立面。而在建筑内部中, 线又以它的秩序串联起了各种各样部件, 从而形成独特的肌理。线形态有着奇特、鲜明、强烈的造型特色;有着超越客观自然的表现力量;更有着驾驭形式、激发想象的无限可能。不同线形相互配合的总体效果构成了异彩纷呈的建筑艺术形象。

3 “线”在建筑造型中的创意表达

线的概念是表现视觉形式特征, 建筑中线不仅仅是作为建筑物具体内容的物质表达, 而是作为人的心理精神代表的意向表达。线在建筑造型中的创意表达往往通过人的心理精神的暗示来实现。

3.1 运用线抽象地表达建筑的表情

线在建筑中不单纯是以造型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艺术概念, 它在造型的创意表达中同样也有着精神情感方面的隐喻与暗示, 建筑的表情也随之抽象地表达出来。

3.2 采用线的自由组合展示建筑的结构美

线可以用连接、联系、支撑、包围或交叉等各种自由组合的方式, 在建筑造型中塑造建筑的外部形象, 展示建筑的结构美, 从而使其成为建筑的亮点。

中国国家奥林匹克中心的主体育场“鸟巢”的设计者正是运用了线的交叉组合, 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奇妙建筑形态, 给第一眼见到它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可不可磨灭的印象。国家体育场的形象完美纯净, 外观即为建筑的结构, 立面与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 形成了线性网络状的构架, 它就象树枝编织的鸟巢, 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既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 又简洁而典雅。线在其间的自由组合恰恰是体育场的点睛之笔, 展示了建筑独特的结构美, 从而营造出与众不同的效果 (图1) 。

3.3 通过线的装饰达到建筑的设计意图

建筑装饰线、材料构造线形成的网格, 因其尺度、比例、方向等要素的变化可以形成有个性的建筑形象, 也能更好地达到建筑师对建筑的设计意图。

迈耶所使用的建筑表皮材料早期大多为金属面板或陶瓷面板, 多为正方形, 故在建筑表面形成一连串的网格, 而这些表面网格在其一系列的作品中得到突出和加强。这种网格状的建筑表皮被迈耶认为是一种人体尺度的暗示和情感的表达。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陈氏演艺中心的建筑, 建筑师运用块状的玻璃面材构件系统本身的构造线构成建筑的倾斜的表皮网格, 使建筑非常具有个性的同时, 又表达了一种设计师最初对建筑所要表达的设计意图。

3.4 通过线的组合表现建筑地域文化

在建筑中, 各种线形元素依其空间组合编排形式差异可以构成变化万千的式样, 从而形成各种形式多样且富有地域性的组合。

古希腊建筑中柱式的运用就是线元素作为构件在建筑造型中的体现。刚劲雄健的多立克柱式和清秀柔美的爱奥尼柱式以线独有的特性诉说着理性、活力、充溢着向上动势的生命感的美。线群的疏密排列表现出建筑强烈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在古希腊庙宇建筑的四周, 线元素——柱子的重复出现揭示了其间内在的结构作用力, 同时也产生了虚实相间的面的感觉, 丰富了立面的效果, 也突出了建筑的空间感。

然而在中国, 传统建筑发轫于木构建筑更是形成了线造型的建筑语言。木构建筑有极强的结构概念, 也就是线的概念, 柱、梁、檩、斗拱的组合就是线条的组合。木构建筑是线构成的整体。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处处都能看出前人对线条美感的刻意追求:屋宇的高墙顶是端庄、广阔的水平线;墙面是坚固、挺拔的垂直线;坡屋面是优美、圆润的弧线;月梁如新月初升, 枫拱似流云飞卷;梭柱的曲线有圆润优美的节奏感, 极易引起人们的情感体验。梁架纵横交错形同穿梭是一组组曲线的组合。斗拱是曲线与直线的结合, 而直斗曲拱结合成斗拱, 层层叠叠的斗拱是一片密集的短线组合, 显得节奏强烈的有力度。总之, 传统民居充分利用线条的长短、曲直组成多样、统一、鲜明的东方形式美。

3.5 运用线的符号性展示建筑个性

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符号理论提出任何符号都包含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建筑中能指可视为建筑的形式空间, 具体到线就是线的形态。建筑中的所指可视为建筑的内容, 具体到线就是线所带来的精神内涵。我们所说线的符号性并不是单单的一根线条就能表现出其意义。对于建筑视觉符号系统来说, 它的审美价值在于这些符号及其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美的规则。索绪尔也指出这种关系的重要意义:“在语言状态中, 一切都是以关系为基础的。符号本身没有特别固定的意思, 只有排列成某种顺序的物质单位才能够创造出这种价值。”线作为单独的造型元素的个体并不具有其符号性, 只有它在建筑中, 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才能传达出其视觉符号的意义, 从而表现出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4 结束语

在建筑造型的诸多元素中, 线无疑是最有张力的, 其复杂多变的视觉形象能营造出风格迥异的建筑形象空间, 通过视觉语言对人们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线天生就具有冲击力度, 它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生命力, 同时也能起到引导视线并产生心理暗示的作用。建筑师在建筑造型设计中如能把握住线的特性而把它用好, 无疑能使建筑的造型形象更加丰满, 也能使使用者有着更好的情感归宿。 [ID:4410]

摘要:在建筑造型的诸多元素中, 线无疑是最有张力的, 其复杂多变的视觉形象能营造出风格迥异的建筑形象空间, 通过视觉语言对人们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线天生就具有冲击力度, 它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生命力, 同时也能起到引导视线并产生心理暗示的作用。

中国元素造型应用分析 第7篇

【关键词】点线面 产品形象 手机元素

一、前言

手机的出现实现了人们渴望随时随地交流的梦想。虽然初期的手机还是高档奢华的消费品,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手机的大规模生产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手机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消费产品,甚至已经成为一些“时尚一族”的装饰品,产品的外观造型已经提升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果手机外观被消费者认同,那么产品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1]。

二、当代手机造型的发展趋势

设计在观念和风格上面的变化与整个时代的变迁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的。工业革命后,机械的生产方式直接导致了现代生产方式的产生和现代设计观念形式的形成。

“人性化设计”并不是一种具体的设计风格,而是强调在设计中对人的因素的考虑。产品已经从过去单纯的实用物品成为了具有精神和物質双重属性的东西。因此,那些在设计中能够体现对消费者的情感和精神关怀的产品,往往更能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望[2]。

人性化已成为手机造型设计的潮流。人性化的趋势和手机的普及有关。在过去,手机似乎有意去塑造一种冷冰冰的高科技产品形象。但在普及后,人们每天都要面对它,自然希望它的形象更亲和更生动,以缩小人与机器之间的距离[3]。

三、手机基本的点线面的分析

以形态学的方法研究造型的基本要素,掌握造型的基本要素,弄清在一个设计概念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些要素,以及在设计方案的实施中领会这些要素的视觉含义。

手机的造型可以看成是由点,线,面,体等基本形态要素组成。分析手机的形态首先要了解点,线,面,体的性格特征。

造型中的点,线,面,体都是有性格的。点的大小聚散,浓淡疏密,线的曲直,立卧,粗细,平行与交叉,秩序与杂乱,以及面,体的不同形态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产品形象的传播[4][5][6]。

1、点的分析

点是一条线的始终或两条以上线的交叉或相接。点在几何中只表明位置,而不具备面积和方向,也无长度和宽度,是最小的单位。

点作为造型要素之一,是造型语言中最简洁的形态,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点在手机上的表现形态

在日常生活中,点大多被认为是小的并且是圆形的,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实际上点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此。

(2)点在手机上的视觉特性

a.点的独立特性。

点的排列方向、排列形式、点排列时的大小及数量的变化,会形成二维的、三维的不同空间感觉,能够产生很多种不同的表现效果。

b.点的张力。

在手机设计中,手机表面两个同样的点,各自具有各自的位置时,它的张力作用就表现在连接着两个点的视线上,视觉心理上产生连续的效果,进而产生一条视觉上的直线.

2、线的分析

在点、线、面中,线是最能代表情绪和最具有表现力的视觉元素。线是自然的精灵,线的设计表达,关键是线的形态所传递的信息。

线的粗细、长短、疏密、变向、肌理、形状以及线型组合所创造的形象,表现不同线的个性,反映不同的心理效应。

从造型含义上来说,线具有位置、长度和一定的宽度。线有两种:直线和曲线,曲线又分为:自由曲线和曲折线。线对于刻画形象和构成有着重要作用。

(1)线在手机上的表现形式

线一般意义上说是点移动形成的轨迹,但在手机产品上,线不仅仅是点移动造就的,它可以是某个色条形成的,也可以是手机外壳接缝处的缝隙形成的,还可以是某一块凸起的或者是凹陷的表面形成的,甚至表面材质的纹理等都可以形成线。

(2)线在手机上的视觉特性

线在面的分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线有着不同的感情性格,具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直线表现静,曲线表现动。

a.直线在手机中的运用

直线具有男性的特点,有强性、明晰、定型、单纯、有规律和速度感等特性,所以直线总体上表现出直接、快速、简洁、明朗、坚硬、锐利等性格。粗直线具有有力度、坚强、厚重、稳定的特点;细直线具有敏锐、尖锐的特点。

b.曲线在手机中的运用

曲线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优雅、流畅、浑然之感。圆弧线富有充实、饱满之感,但是在重复无对比的情况下,会显得呆板。

3、面的分析

面是线的移动轨迹,它在造型中形成各种各样的形态,是形态设计中的重要因素。点和线的变化可以形成面。

(1)面在手机上的表现形式

面在手机上的表现形式按照其图形的轮廓、边缘形状主要表现为三种:直线形、曲线形、自由曲线形。

a.直线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主要呈现出一种安全感,在心理上具有简洁、安定的感觉。如方形、三角形、梯形。

b.曲线形:它比直线形柔软,有秩序感。特别是圆形,它能表现柔和曲线的特征,但由于它过于完美,所以很容易显得缺少变化。

c.自由曲线形:线条流畅,变化较多,它组成的图形能体现设计个性。能给人自由、柔软的感觉。

(2)面在手机上的视觉特性

面的变化与它的感情性格关系最大,不同的变化在视觉上和心理上产生的影响和感觉截然不同。

体是面的运动而形成的,它的审美属性与面的审美属性非常接近。不同之处在于面是在二维空间来审视的,体是在三维空间中来审视的,它在产品设计中要经常碰到[7]。如果说点线面的改变可以影响手机的造型,那么体的改变可以改变手机的整体形象。

结论

在产品形象传承和提高的条件下,设计出优秀的产品,可以使产品系列上获得成功;再由产品系列的成功,演绎到企业的整个产品链的成功,最终形成品牌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朱纪达 手机广告的奥秘 [M]. 广告经济出版社,2003.6

[2]梁梅 信息时代的设计 [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

[3]王菊生 造型艺术原理 [M].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3.3

[4]李玲 平面构成 [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1

[5]吴晓兵 平面构成 [M]. 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8

[6]樊慧 研读平面构成 [M].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6.8

上一篇:可燃气体检测下一篇:高校审计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