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行为范文

2024-09-17

转换行为范文(精选4篇)

转换行为 第1篇

关键词:绿色营销,品牌转换,促成机制

随着消费者“绿色意识”的觉醒,消费者从普通产品向绿色产品的品牌转换行为日趋频繁。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是指消费者在寻求、购买、使用、评价和处理所期望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调整和改变消费品牌的行为。为更有效、系统和规范的实施绿色营销,企业应该充分把握消费者倾向绿色消费,及向绿色品牌转换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并在促成转换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担负更加重要的责任。

本文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认为企业应从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出发,研究消费者绿色品牌转换行为过程中的作用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消费者绿色品牌转换的促成机制,促使更多绿色品牌转换行为的有效发生,促进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的良性循环顺利实现。

消费者绿色品牌转换促成机制的构建,可以更加系统、规范地指导和实施绿色营销活动,使绿色品牌营销活动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品牌的认知,使绿色品牌代表的形象与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产生共鸣,加速绿色消费的大众接受过程,进一步促使其品牌转换行为的发生,并能培育消费者对绿色品牌的忠诚度。

一、消费者绿色品牌转换过程的影响因素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消费者在绿色消费过程中对绿色品牌的理解不全面,有关绿色品牌、绿色产品知识不足够,绿色品牌消费观念成熟度受消费者收入状况的影响比较大,在绿色品牌选择时随意性强、产品价格弹性表现明显,更强调绿色效果显形化。

可见,消费者在进行绿色品牌产品消费过程中是将“绿色产品”和“非绿色产品”放在同一个选购平台上进行衡量的。在选择和转换决策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从不同层面,对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发生着作用,促使消费者经历“绿色”需要的形成※转换心理形成※消费动机形成※消费决策形成※购后行为形成的全过程。本文从基本因素、强化因素、深化因素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基本因素

基本因素指对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产生影响的一些最为基础的驱动因素。换句话说,基本因素的影响过程是消费者对“非绿色产品”和“绿色产品”所产生的最直接切身作用的各因素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如收入与价格因素:消费者在品牌选择时进行收入、价格、所获利益的比较。统计资料显示,月收入在1 500元以下的人群中,有80%以上属于“非绿色消费者”,月收入在1 500-7 000元的人群中,“绿色消费者”的比例并没有随收入呈现明显差异,保持在15%-20%左右;消费者月收入达7 000元以上时,“绿色消费者”的比例才有明显提高,达到42%;产品性能与质量因素:消费者对产品的基本性能和质量进行比较,只有当“绿色品牌”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相对“非绿色品牌”产品而言是优越的或至少是相当的,消费者才可能进行绿色品牌产品的选择;品牌形象因素:消费者购买产品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比较各种“绿色品牌”和“非绿色品牌”产品的品牌形象,以获得安全感与价值体现,并据此对各类产品进行评估;此外还有使用舒适度因素、废弃物处理因素、安全和健康因素等。

(二)强化因素

强化因素指对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产生影响的外界干扰因素。这些因素对消费者的转换行为产生促成作用。绿色消费在一定的外界社会文化因素刺激下会转换成为一种消费潮流,不断坚定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的信心和决心,进而引发更多的绿色品牌转换行为的发生,但一旦失去与这些因素的紧密联系,其产生的作用很快会弱化甚至消失。

如社会参照群体的示范因素:当社会公认的参照群体的绿色消费行为被普通消费者知晓并认可后,会产生效仿行为;绿色消费时尚宣传因素:绿色消费作为人类崇尚自然、复归自然的道德表现,成为一种高层次的道德回归行为,迎合了消费者深藏心底的道德需求,逐步形成为一种社会消费时尚;“非绿色品牌”产品的不安全因素:“非绿色品牌”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可能造成的不安全使人们感到恐惧和害怕,从而在选购产品时,把选购“绿色品牌”产品作为远离危险和污染的一个重要手段此外还有企业绿色广告因素等。

(三)深化因素

深化因素指对消费者建立和巩固绿色品牌和绿色消费观念产生影响的各种驱动因素。这些因素对消费者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深刻改变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态度,使消费者的绿色品牌转化行为从无意识转化为有意识,从被动转化为主动,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在其消费全周期的决策和行为,使消费者绿色品牌转化行为得到固化。如社会环保责任因素:各类环保介绍、宣传,能够丰富消费者的环保知识,激发消费者的社会主人翁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每个消费者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有调查显示,大约有32%左右的消费者通过每年6月5日的“国际环保节”绿色宣传活动了解到更多的绿色产品信息,了解到绿色消费对社会和自身带来的益处,从而萌发或坚定了绿色消费的信念;环境保护意识因素:社会各界的大力宣传使消费者认识到环境资源不仅是一种自然形态,还具有经济价值,从而激发起购买“绿色品牌”产品的积极性;还有绿色产品资源节约因素等。

二、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促成机制的构建

根据前述对影响消费者绿色品牌转换行为的主客观驱动因素的分析,本文发现,消费者向绿色品牌转换是持续的生态环保宣传、社会参照群体的示范和消费者收入不断增加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绿色产品的生产企业在其营销组合中也对扩大绿色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相对于政府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而陆续形成完整的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居民绿色消费的政策导向,消费者,尤其是中高端消费者逐渐接受绿色消费观念并形成相对固定的绿色消费习惯而言,企业往往还将主要精力局限于绿色产品的研发、材料、生产、技术、管理、营销等环节的某一阶段,远未着眼于从企业自身角度全方位地采取措施促成消费者由非绿色品牌向绿色品牌主动转换。

企业构建基于绿色营销的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促成机制,是指在绿色营销理念指导下,从企业绿色产品生产控制、企业绿色产品宣传推广、绿色产品监督管理、绿色环保的社会宣传等环节入手,在消费者出于绿色消费目的而寻求、购买、使用、评价和处理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为帮助和激励消费者顺利调整和改变目前消费的品牌、服务或产品的行为所实施的系统工程。其中最重要的是产品质量与品牌形象的创建。

由于消费者在进行绿色品牌转换过程中受到不同层次的各类因素的影响,根据我国普通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现状,我国企业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建立消费者绿色品牌转换行为促成机制。

(一)企业绿色产品生产控制机制的建立

1. 成本和价格控制。

通常绿色产品在工艺、技术等方面的投入较高,因此生产成本比普通产品高,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大多在产品的销售价格上得到充分体现有些企业甚至将绿色作为利润增长点,在价格中除体现成本的增加部分外,还进一步追加盈利比例,导致市场上绿色产品价格大大超过非绿色产品,超过了大部分消费者收入水平所能担负的能力,挫伤了消费者进行绿色品牌转换行为的积极性。

企业应该明确的是生产绿色产品对社会环保做出贡献所支付的超额成本不应由消费者全部承担,在消费者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企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更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另外,企业应尽快进行技术研发,降低绿色产品的生产成本,从根本上控制产品市场投放价格,使我国消费者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购买绿色产品。

企业还可与政府部门进行合作,通过获得政府的各类补助政策来抑制绿色产品的价格,从而使“绿色”从消费者出资购买的利益变为采购过程中的“净收益”。通过企业、政府的通力合作,使消费者选用绿色产品所获得的可感知效用(物质和精神)超过非绿色产品,呵护和培育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信念,同时也可以通过销售量的增加来提高总利润,获得长期绩效。

2. 质量和性能控制。

目前市场上,企业在生产和销售绿色产品时,更多的关注“绿色”特点,忽视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上的保证,认为消费者可以为“绿色”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消费者是物质社会中的普通人,具备人的各种情感和弱点,在生活中,会显现出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愿意放弃自己的一定利益维护社会的利益,但企业不能要求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体现社会责任感就放弃对高性能和质量追求的权利。因此,如果仅依赖于消费者的责任心来保持绿色产品的销售,那么这种消费趋势很快就会趋于平淡。

企业在生产绿色产品时应对产品质量和性能进行监控,比较和分析绿色产品与同类非绿色产品在性能和质量方面的优劣,确保研制的绿色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与非绿色产品保持一致甚至更为出色,打消消费者在选择绿色产品时对其性能和质量的犹豫和顾虑,坚定购买信心和行为。

3. 售后跟踪服务控制。

绿色产品被消费者购买后,消费者会进行购后评价,这种购后评价会影响消费者今后的购买行为。作为消费者在购买绿色产品时考虑了“绿色”和“使用”,一旦发现绿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其体现出来的功效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就会动摇其继续选购绿色产品的信念。

企业在绿色产品被消费者选购后应对售后状况进行跟踪,例如进行顾客卖场意见簿(日常品)、顾客意见反馈回访(贵重物品)以及产品定期维护(耐用品)等,一方面坚定购后评价良好的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促使其再次购买;另一方面尽可能消除购后满意度差的消费者的顾虑,使消费者感受到企业的诚意和决心,获得再次被选择的机会。

4. 废弃物处理控制。

产品在使用后的废弃物的处理也是消费者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会影响其对绿色产品的整体评估。绿色产品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对环境的无污染和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性,因此在对废弃物的处理方面有着非绿色产品无可比拟的优势。

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应对相应的废弃物采取必要的处理和控制措施,如设立包装回收点、废旧产品回收点等,强化绿色产品的特点,使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营销建立起可感知印象,使消费者对社会作出的贡献获得真实的展现,从而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除此之外,企业应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产品使用完毕以后的处理或再循环利用问题,使产品废弃物的处理在生产之初就被纳入资源循环体系之中。

(二)企业绿色产品宣传推广机制的建立

1. 绿色产品广告推广。

广告是被企业使用最频繁的宣传工具之一,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的传递将绿色消费理念进行推广。在进行绿色消费时,消费者作为信息收集者,广告是其信息的重要来源渠道之一,绿色广告可以利用消费者对生存环境的日益关心,在广告中加入环保的诉求点来吸引和说服消费者,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整体认知程度。

在绿色产品广告推广实施过程中,企业一方面必须以绿色产品作为宣传内容的支撑点,不能弄虚作假,宣传的诉求点必须是消费者能感受和体会到的,阐明购买绿色产品不但可以获得必要的物质利益,还展现了自己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企业在宣传过程中可以为消费者塑造社会参照群体,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时尚的消费行为,被社会公众接受和推崇,促使和强化消费者绿色品牌转化行为的发生。

2. 绿色公关活动宣传。

充分的信息沟通可以让消费者在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帮助企业深入了解消费者的绿色心理,进行更加有效的绿色营销,企业进行绿色公关活动宣传就能通过有序的各项活动,加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同时也帮助企业抵御来自竞争对手的攻击。

企业一方面可以加大公共关系工作的力度,与传媒合作,及时为企业的绿色表现做宣传,积极参与有关政府及管理部门组织的各项重大绿色活动,进行各类绿色活动的赞助,开展企业绿色工作报告;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和监督企业内部有关绿色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行绿色审计、内部绿色教育,表彰有贡献的职工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确立企业绿色形象。

3. 企业绿色形象推广。

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企业形象也是评估产品的一个重要方面。树立一个高品质的绿色企业形象可以帮助企业更直接、更广泛地将绿色信誉传达到促销手段无法到达的市场,为企业获得强而有力的竞争优势。

在企业绿色形象推广的过程中,企业应避免过分夸大“绿化”程序,适当地暴露自己的不足之处反而会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在消费者中建立信任感,同时借助一些中立信息机构传递企业绿色形象,如政府、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这样能增加消费者对绿色形象的信任度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绿色形象

(三)绿色产品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

1. 绿色产品质量和宣传行业监督管理。

消费者在选购绿色产品的时候,由于缺乏专业知识难以判断产品质量的好坏,有的企业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获得竞争优势,在宣传过程中利用专业知识的优势误导消费者,有的甚至夸大其词,进行虚假宣传,严重损害了全体绿色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使消费者对绿色企业保持怀疑态度,因此需要企业联合起来推选中立机构对市场上的绿色产品质量和宣传进行监督控制,制定相关的绿色产品行业标准,发布有关产品质量的相关督察信息,传递行业标准内容,增加绿色产品质量信息的透明度,使行业信息进一步公平化和透明化,呵护消费者的绿色信念,获得消费者信任,帮助消费者辩识产品质量。

在进行绿色知识的相关信息传递过程中,除了要做好绿色产品质量和宣传工作,也要积极进行行业监督管理,对假冒伪劣的绿色产品予以监督和处理,最大程度减少假冒伪劣绿色产品对企业的冲击,减少消费者的购买忧虑。

2. 绿色产品标志规范监督。

目前国家规定的绿色产品标志是非常规范化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很多企业滥用非规范性标志诱导消费者进行购买,一方面企业绿色生产逃离了必要的监控,另一方面也混淆了消费者的视线,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普通消费者无力进行辨别,为避免利益受损,有的消费者甚至选择放弃对绿色标志的识别,大大打击了消费者绿色品牌转换的积极性。

相关企业有必要联合起来制定行业规范,推选和委托中立机构或部门进行绿色产品标志规范监督管理,帮助企业有效传递信息,帮助消费者进行绿色产品的识别,消除他们的怀疑,坚定其绿色品牌转换行为。

(四)绿色环保社会宣传机制的建立

1. 政府环保宣传配合。

大力宣传绿色消费观念,是使绿色消费观念深入人心的根本解决办法,是从消费者心理出发的根本促进措施。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淡薄,会成为绿色产业发展的阻碍力量,只有将环境保护的意识深植消费者的脑海中,才能确保绿色品牌转换行为的稳定性。

政府的环保宣传与企业的绿色宣传并不是脱节的,两者的宣传是相辅相成的,一边激发环保需要,一边提供了解决方案,因此,企业可以密切注视政府各部门的宣传活动,使自身的宣传方向与政府宣传一致,发挥更大的宣传效用。

2. 社会责任宣传。

消费者只有把环境保护作为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才会在平时的消费行为中义无返顾的进行绿色品牌转换。政府和企业应充分调动消费者的社会主人翁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是一项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的事业,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让消费者不再是“围观者”,更应该是环境保护的实施者

只有充分激发了消费者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和信念,消费者绿色品牌转换行为才能大量的、自觉的出现,消费者绿色品牌转换行为将成为消费者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

3. 绿色企业评比宣传。

企业是以追求利润为基本目标,而生产绿色产品要求企业考虑产品的利益大于产品的价格,由于现在还处在“绿色”研发阶段,绿色企业承担了一定的社会代价,损失了一定的物质利益,通过绿色企业评比宣传,绿色企业可以获得良好的企业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在物质利益上的损失,扩大了企业总财富。

通过绿色企业评比宣传,企业可以建立良好的商业信誉,树立绿色企业形象,为企业获得政府支持、优惠政策方面提供优先条件。同时,在绿色企业评比宣传的作用下,帮助消费者对绿色企业和绿色产品进行认识,促使其绿色品牌的正确转换,增加其消费信心。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消费者绿色消费现状不理想,但绿色消费已经开始初步兴起,本文认为在消费者绿色品牌转换行为过程中,消费者受到各类因素的作用,企业的绿色营销通过对这些因素施加作用在消费者绿色品牌转换行为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有序的绿色机制帮助和促使消费者进行绿色品牌转换行为的发生,从绿色产品生产控制、企业绿色产品宣传推广、绿色产品监督管理绿色环保的社会宣传等几方面建立一个综合的促成机制,在建立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本行业特点和消费者消费特点,使建立的促成机制能符合其行业发展,为企业绿色营销绩效的提高提供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魏明侠,司林胜.绿色营销绩效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225-277.

[2]WilliamD.Neal(2000).ARebuttal:Loyalty Re-ally Isn’t That Sample.Marketing News,14 Au-gust.

[3]利昂.G.希夫曼,莱斯利.L.卡纽克.消费者行为学(第8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罗纪宁.西方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理论和方法评析[J].江汉论坛,2005(9).

[5]井绍平,陶宇红.消费者品牌转换驱动因素研究:基于绿色营销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4).

[6]龚振,彭娟,程昱.客户品牌转换驱动因素研究[J].企业活力,2007(10):24-25.

[7]桑辉,井淼.顾客转化成本:营销新理念[J].营销理论,2006(2):44-45.

转换行为 第2篇

人总是栖身于一定的意义世界。这里既是价值产生的凭借,也是价值呈现的载体。在这个世界中,人不是中心,世界也不是人的对象和客体,双方是一种平等交融的“你-我”关系。“心中有佛,所见皆佛”,佛家对物我关系的智慧解读,颇具开悟启迪意义。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一著名论断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其实,人栖身的意义世界,并不只是人类社会,还包括三维物理空间——自然环境乃至浩瀚太空,由时间叠加而形成的四维空间——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世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因此,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视角的转换——只有以整体融合的视角来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才能真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需要观念的超越。基于内生态、类生态、自然生态三重圆融互摄的生态系统,站立于跨学科、超学科的高度、我们的眼前豁然涌现:“健康美德生发于完整和谐的生态环境与生活体验当中,而健康美德反过来又能有效涵泳生态行为习惯”(刘钟芬、刘惊铎、卢峰)。所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可以保证儿童“拥有健康的身心、广泛而专注的兴趣爱好、丰富有益的生活经验、多元开放的智慧、自主而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李顺玉、王志英)。

我们需要关系的转换。在由人和意义世界所构成的“你-我”关系中,在学校教育意义上,师生关系尤为重要。要让教育入脑入心,就必须坚持“一条铁律,即站回学生的立场,理解其错误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杨静平)。同辈群体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学校教育应“尽量缩小与同辈群体之间的文化距离”“减少学校教育的强制成分” “借鉴同辈群体的交往机制”(张瑞瑞)。如此,角色的转换、情感的交融改变了原来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哲学观及师生关系,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恍然步入“有源头活水来”的人格陶养之境。

我们还需要方法的融合。在由时间和空间所构成的四维时空中,信息的交流无处不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同样需要借鉴其它领域的有效方法。比如,我们可以引入企业管理、政府户籍管理中的积分制,在把握“量与质的取舍”和“价值取向的融合”(李政)原则下,有效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可以开发校园影视资源,通过“形、声、色与知、情、意相交融”,“助力好习惯养成”(屠烈波)。

本期专题所刊出的五篇文章,无法也不可能涵盖行为习惯养成的所有话题,但我们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积极探索与思考。

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府行为模式转换 第3篇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的迅猛发展, 以及视频监控、电子商务的广泛普及, 全球数据量出现爆炸式增长,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1]。

对于大数据时代, 目前通常认为有Volume (海量) 、Variety (多样化) 、Velocity (快速) 、Value (价值密度低) 这四大特点, 简称“四V”特征[3]。

在大数据时代, 网络社会管理中政府行为模式的变革已初现端倪。在我国, 广东率先启动大数据战略推动政府转型。上海发布大数据研发三年行动, 计划建大数据平台。山东成立农业大数据战略联盟, 提升农业竞争力。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计划将大数据引入交通管理, 实现交通信息管理现代化, 助力交通治堵。

对政府而言, 过去的模式不可持续, 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而大数据是一个必要的选择[4]。

二、大数据对政府工作的影响

2.1对政府治理理念的影响[5]

开放是大数据时代最强音,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开放意识。同时增强国家间的包容性增强, 实现数据世界的一体化。政府决策过程合理利用大数据, 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得高效与可考证化, 科学思考、关联性思考成为大数据时代政府决策的一种习惯, 经验分析不再占主导地位。

2.2对政府治理范式的影响

随着政府治理环境的改变, 政府治理范式在不断发展创新。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范式将在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整体治理、数字化治理、网络化治理等多种治理模式的基础上, 以“智能化”重新塑造政府治理模式。

2.3对政府社会管理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 社交网络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社会行为数据使得政府决策“社会化”特征更加明显, 社会行为数据的深度分析使得政府在决策治理机制上呈现出社会化创新趋势。因此, 大数据时代, 民众通过社交软件、网络等途径了解、监督政府, 而政府的决策更加的趋于社会化。

三、善用“大数据”, 推进政府转型

3.1提供更加智慧的公共服务

如今, 政府对于大数据的利用, 仅仅是处于收集的阶段, 而政府通过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分析, 可以由数据的收集者向数据的分析者进行转换。政府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 及时了解民众需求。

同时政府可以实时发布社会管理信息, 通过对实时数据的分析, 支持政府的各项决策, 使政府的决策由“预报”走向“实报”、“精报”。

3.2完善电子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借助大数据, 能逐步实现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信息公开, 完善办事实时受理、部门协同办理、反馈网上统一查询等服务功能, 加快推进智能化电子政务服务和移动政务服务新模式的初步应用, 不断拓展个性化服务, 进一步增强政府与社会、老百姓直接的双向互动、同步交流。

3.3改变政府管理方式

大数据的发展, 将极大地改变政府的管理模式。其包容性将模糊掉政府各部门间、政府与市民间的边界, 信息孤岛现象大幅消减, 数据共享成为可能, 从而提高政府各机构的协同办公效率和为民办事效率, 提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具体而言, 大数据的发展, 有利于节约政府投资、加强市场监管, 从而提高政府决策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实现区域化管理。

3.4整合信息资源

利用大数据整合信息, 将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所收集的企业基础信息进行共享和比对, 通过分析, 可以发现监管漏洞, 提高执法水平, 达到促进财税增收、提高市场监管水平的目的。

建设大数据中心, 加强政务数据的获取、组织、分析、决策, 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大数据对政务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 依据法律法规和各部门的需求进行政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可以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降低维护成本。

摘要:当今社会是“数据为王”的时代。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数据成为各个行业最重要的资源。与互联网的发明一样, 这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 更是在全球范围启动透明政府、加速企业创新、引领社会变革的利器。大数据可以引导政府实现数据共享, 提高工作透明性、策科学性, 并可以提供数据服务, 也就是依法实现信息公开和面向公众的数据服务。

关键词:大数据,政府,数据服务

参考文献

[1]Mark P.Mills, Julio M.Ottino.科技变革即将引领新的经济繁荣[EB/OL].http://www.cn.wsj.com/gb/20120222/opn074317.asp.

[2]涂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 以及它如何改变政府、商业与我们的生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刘叶婷, 王春晓.”大数据”新作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政府作为模式转变的分析[J][J].领导科学, 2012, 35:4-6.

[4]赵强, 单炜.大数据政府创新:基于数据流的公共价值创造[J].中国科技论坛, 2014 (12) .

转换行为 第4篇

一、以人本主义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行为产生的背景

以往, 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程序时对机械化的规章制度和既定程序的依赖性很强, 正如同在当时的经济形态下物质资源的占有对生产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而如今社会已经慢慢步入知识型和信息型的经济形态, 无论是企业的生产能力还是内部控制活动, 对物质资源和机械化制度及程序的依赖性已经大大减弱, 而对企业的主体——人的依赖性空前增强, 人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呈现出高度一致化的倾向。

以人本主义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行为就是在这样的经济形态大背景下产生的。这种新型的内部控制行为模式以人为中心, 以人性及素质的培养和成长为目的, 通过内部控制行为使员工培养出讲究诚信和道德的高素质企业文化价值观, 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 降低会计舞弊风险的目的。

二、以人为本是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认识论根源

认识论, 又称知识论, 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 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 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 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

以人为本是认识论探讨的核心问题, 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管理模式和控制过程。对企业来说, 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实现企业和人共同发展的最终目的。

本文提出的以会计舞弊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 正是以舞弊的主体——人为核心, 设计符合企业和员工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行为模式, 最终实现企业与人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因此, 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过程中, 必须时刻以“以人为本”作为转换的指导思想和认识根源。

三、以人为本是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基础

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主要是从以制度为核心的传统内部控制模式向以人为核心, 以会计舞弊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进行转换。因此, 在转换过程中, 企业必须时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把以人为本作为转换的基础。

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需要企业员工的支持, 如果企业员工都认同企业行为模式的控制, 使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 并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 把自己当成企业控制的主体, 具有主人翁精神, 企业才能实现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真正转换。以人为本, 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 能够有效地从根本上实现这一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 人本管理是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理论基础

人本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的物本管理应运而生的。传统的物本管理模式以物为中心, 即使是关注到人, 也是探讨如何对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的劳动方式进行改善, 或者是对群体的协作方式进行合理的组合, 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 传统管理理论强调的是科学、理性和技术, 关心的中心问题是效率、产量和利润, 人只不过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工具和手段, 同资本、机器处于相同的地位。然而这种管理理论已经明显不适应当今的知识经济大环境, 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 都已经开始逐渐步入以人为本的新型态管理模式, 因此, 只有选择人本管理作为理论基础, 才能有效实现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

(二) 人性本质是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价值观基础

关于人性, 不论是中国古代的“性善论”和“性恶论”还是西方世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考, 都表明了一个观点:人的行为受到其人性本质的影响, 人性本质是其行为和思想的价值观基础。

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指出:“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必然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以及人性行为的假定。”对企业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而言, 人性本质同样不可忽视, 通过分析传统的企业价值观和人性价值观的区别以及人性价值观对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影响, 将能够有效论证人性本质是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价值观基础这一观点。

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中, 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因此在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和管理决策时, 也一直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直接动力, 从而形成了围绕经营利润和企业成长发展为核心的传统企业价值观, 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宣扬企业整体的利益至上, 员工和管理层都是为服务企业而存在的, 必须服从和遵从企业为其安排的职责以及企业设计的各种规章制度。然而长久以来, 确定企业存亡和兴衰的因素更多地倾向于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自身体现的品牌价值及企业文化。从哲学角度来看, 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强调人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 是一种针对人性本质和员工素质成长的人性价值观观点。这种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最大的区别在于突出“以人为本”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 让员工拥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忠诚感。

过去人们一直觉得, 要防止会计舞弊风险, 就必须通过设计各种强制性的制度和规范来约束员工。然而随着安然、世通和巴林银行等舞弊事件的曝光, 人们开始慢慢意识到, 法律、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性的弱点。换言之,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能够从人性深处形成和改变人们的意识和思想, 这是其无可比拟的优势。

四、以人为本对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影响

(一) 人性本质价值观对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影响

对企业而言, 树立以人性本质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将有助于企业加速推进以人为本, 以会计舞弊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进程, 从而加快实现企业与人的共同目标的实现。

人性本质价值观对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从根本上建立起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和作为企业主体的认同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价值观主张通过制度和规范对员工进行约束和管理来实现员工对企业的绝对服从, 人性本质价值观倡导企业关注员工的真实需要和精神文化的培养, 令员工与企业更加契合, 继而使员工从内心深处认同企业的管理及控制模式, 最终有效实现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

(二) 以人为本对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具体影响

要建立以会计舞弊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行为模式, 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原则, 以人为本对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具体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1.强调以人为本对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重要影响, 必须要增强企业所有员工对规则、制度的遵从的自觉性。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时, 必须把人放在控制的中心地位, 努力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和创新型的企业文化环境, 使得员工能自觉学习、主动合作、善于沟通, 并以此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这里所指的员工包括企业的全体员工, 只有全体员工都能够清晰并切实地遵守规定和约定, 才能使“规定”和“约定”发挥其指导、约束、规范现代企业及企业员工行为的作用。

2.人本管理是依赖人的管理。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不仅需要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还要重视引导和支持员工的学习, 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专业能力, 有效防止会计舞弊风险的产生。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促使企业尽快形成以富有活力的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特别是对国内企业而言, 受到传统中国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影响, 就需要企业用更人文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和控制, 把沉淀在人们心里的传统观念成为企业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积极因素。

3.人本管理是以员工为评价主体的管理。各项具体内部控制行为要考虑员工的意见, 让员工了解其目的和意义, 并积极汲取他们的合理建议, 使内部控制行为模式更符合人性化的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技能和道德素质, 在内部控制行为模式中体现每个员工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有助于推动企业提高员工素质, 推进民主管理。以人为本强调“人”在内部控制行为模式中的作用, 员工的培训和再教育将为建立以人文本的内部控制行为模式提供重要的帮助和引导。此外, 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企业还必须实现公开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公开化管理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忠诚感, 增强团队精神,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内部控制行为模式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产生最高的效率, 从而实现降低会计舞弊风险, 促进企业平稳高速发展的目的。

五、人本主义在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中的引导作用

人本主义强调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个人的目标。对员工而言, 特别是对管理者而言, 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谋生, 更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因此, 企业在实现以会计舞弊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过程中, 必须时刻将员工置于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核心地位, 努力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体现员工自我实现的价值, 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文化, 从根本上防止会计舞弊风险的产生, 引导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有效转换。

六、人本管理及相关应用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 以人的成长、发展为目的的科学管理方法, 是人类管理理念从物本管理向前推进发展为“以人为中心”的一个新阶段。

人本管理可以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和控制领域。在对高级管理层的管理模式下, 人本管理可以理解为一种管理层自我实现的发展模式, 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必须做到准确的自我认知, 在心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清晰地规划, 同时对自我认识与现实情况的差距有清醒的认识, 从而能够在管理过程中尽量缩小这种差距, 充分发挥自己和员工的潜能。

而在对低层级员工的管理模式下, 人本管理又可以理解为一种激励模式, 这种激励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物化管理下的物质激励, 而是通过鼓励员工去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精神激励。这种不同方式的应用, 表明了人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也为企业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提供了理论基础。

七、结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转换行为】相关文章:

论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制度的构建09-10

灵活转换05-06

转换服务05-06

转换大梁05-10

算法转换05-11

定位转换05-17

英汉转换06-06

转换方法06-11

转换电流06-20

双语转换06-20

上一篇:骨关节炎护理下一篇:意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