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能力范文

2024-07-23

文化能力范文(精选12篇)

文化能力 第1篇

然而, 如果我们将近十年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论文收集起来, 撇开各个论文论述角度的不同, 单从其术语上来看, 就会发现三个使用最为频繁的术语:“跨文化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这三个概念有区别吗?为什么许多论文在使用它们的时候, 基本是在一个层面上对待它们, 完全不能体现三者差异性?

1 跨文化能力

“跨文化能力”相比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的论文中出现的较少。那么究竟什么是跨文化能力?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不是同一个概念?

目前, 对“跨文化能力”仍然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权威语言和教育学家对它的诠释先进行一个综合理解。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维基百科对跨文化能力 (interculturalcompetence) 的解释:

从这个解释, 我们不难发现, 跨文化能力的内容包括:知识 (对其他文化和他人行为的知识) 、移情 (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自信 (对自己的欲望、优缺点和情感的认知) 以及文化身份 (对自己文化的了解) 。这种跨文化能力是建立在跨文化交流环境中个人经验的基础上, 因此所激发出来的适应环境的技能。

知名的学者Kim认为, 跨文化能力应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而Fantini主张五个方面:文化意识、知识、技能、态度和语言能力。英国语言文化学者Bryam则提出跨文化能力包括态度 (好奇、开放、悬置对其他文化的怀疑及对自己文化的确信) 、知识 (对本族文化和目的文化的社会习惯和成果的知识, 对社会交往和个体交往一般程序的知识) 、解释和关联的技能 (能够解释其他文化的文献和现象的能力, 并联系自己文化的文献进行解释的能力) 、发现和交往的技能 (能够学习有关一种文化及文化习俗新知识的能力, 并在真实的交际和交往的制约中实施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能力) 、批评性的文化意识 (一种批评性的、建立在明确标准之上的评价本民族文化、目的文化以及国家中的观念、习俗及成果的能力) 。 (跨文化能力与文化教学的新目标, 祖晓梅, 《世界汉语教学》, 59-66)

就权威网络以及这三位国外学者对跨文化能力的解释, 笔者大胆对跨文化能力的内容做一个概括, 综合而言, 其包括知识 (对本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了解) 、技能 (发现和交往技能) 、情感 (包括好奇、开发、移情和悬疑) 、意识 (对文化差异存在性和差异性的意识) 。

因此, 跨文化能力是指一种综合能力, 它涵盖知识 (Knowledge) 、技能 (Skill) 、情感 (Emotion) 和意识 (Awareness) 四大方面, 其中意识是核心, 是其他三个方面的基础。

2 跨文化交际能力

即使在近几年的学术研究中, 我们也不难看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思维向度、行为向度、情感向度和个性向度等四个方面的说法。我们不妨思考下, 如果这样定义跨文化交际能力, 那么它和跨文化能力的区别在哪?

笔者认为“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如第2点所言, 跨文化能力是综合能力, 而跨文化交际能力则应该更注重知识和技能 (特别是技能) 的向度, 有学者称其为行为能力, 一种人们之间交往沟通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视外在的知识和技能的倾向性, 高一虹称之为“功效”, 而这些能力是可以训练和测试的。

从知识的层面讲, 应包括对本族文化的一般认识以及对目的语文化知识的认识;从技能的层面讲, 应包括文化适应、学习、解释、关联、评价和交际能力, 并对目标语文化的交际行为、文化现象进行解释、评价, 以及对两个文化进行比较和关联的能力。

3 跨文化交际意识

了解了“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后, 对跨文化交际意识就很好理解了。既然, “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注重知识和技能向度, 那么“跨文化交际意识”则更注重情感和意识向度了。

情感包括好奇、开发、移情和悬疑。其中, 移情和悬疑尤为突出。简单地解释移情 (Empathy) , 按照维基百科, 就是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understanding the feelings and needs of other people) 。Samover (1998) 则把移情定义为“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物”。所以, 移情就是指从他人文化背景上去理解对方, 设身处地地对待他人, 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悬疑 (suspend judgement) , 根据Bryam (1997) 的解释就是“对其他文化的怀疑和对自己文化的确信”。因此, 如果我们将移情和悬疑放在一起, 两者有冲突也有互补。移情实质是对自我文化的悬疑, 暂时搁置自我文化, 从他人文化考虑和思考问题;而悬疑则是站在自我文化的角度, 对他人文化提出质疑。如果能找到两者的平衡点, 跨文化交际自然就有了实质性进展。意识则是对文化差异存在的意识性, 是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基础和核心。

4 结论

“跨文化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三者并非同一概念,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者, 我们应该理清三者的关系。

应该说, “跨文化能力”的含义最为广泛, 包括知识、技能、情感和意识四个向度。“跨文化交际能力”则侧重于知识和技能向度, “跨文化交际意识”侧重于情感和意识向度。它们三个是所属关系, 可以用下面这个图形表示出来。

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是跨文化能力的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又是相辅相成、互不分割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建需要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支撑, 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又必须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推动。

摘要:本文就近十年有关跨文化交际学的论文中出现的三个术语:“跨文化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内容和定义做了简单介绍, 并对一部分学者混淆或模糊这三个概念的情况做了说明。三者的区别在于内容的涵盖面不同, 强调的向度不同。因此, 对三个概念分析之后, 该文的结论是, “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是“跨文化能力”的两大密不可分又相辅相成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知识,技能,情感,意识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 2013 (6) :2-8.

[2]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外语教学, 2003 (1) :34-36.

[3]潘亚玲.我国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外国语, 2008 (5) :68-74.

[4]祖晓梅.跨文化能力与文化教学的新目标[J].世界汉语教学, 2003 (4) :59-66.

[5]施家炜.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 2000 (3) :20-30.

文化能力 第2篇

2.1深入挖掘杭州地域文化知识

要提高对使用地域文化知识培养留学生文化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深入挖掘适合国际汉语教学的地域文化知识。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统计,上半年全省高校外国留学生共计17039人,其中长期生14745人;全省高校留学生共计25964人,其中长期生21398人,可以看到仍然保持了增长的势头。这其中相当一部分留学生在杭州学习、生活。而杭州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西湖、大运河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加起来,让我们看到,需要深入挖掘适合来华留学生国际汉语教学的地域文化知识,增进在杭留学生对杭州地域文化知识的了解。

2.2根据大纲和留学生兴趣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大纲》的要求和留学生的实际文化兴趣,统筹解决地域文化知识教学问题。上文提及的食品文化、服装文化、文化典故等方面内容,均需要根据地域文化特色作出合情合理的教学设计。对于杭州的食物,可以借由教师的讲解,使留学生了解到学校及寝室周边各种风味的餐饮服务,同时带领留学生到超市、菜场实地参观,使留学生对当下杭州最真实的饮食习惯有初步的了解,也为汉语零起点的留学生在杭州学习生活的展开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对有典型意义的杭州美食,如东坡肉、西湖醋鱼、宋嫂鱼羹等,则可在图片、视频展示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使用外语进行介绍。文化考察途中,也可以安排留学生品尝地道的杭州传统美食。服装同样是生活的必需品。除了带领留学生参观现代购物中心,体验当下中国人的服饰文化以外,传统服饰方面,如何结合杭州最富有特色的、留传至今的丝绸文化,使留学生理解丝绸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在历史上对杭州地区、对江南地区的发展,以及对江南形象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在位于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我们也可以看到,杭州丝绸文化的.发展是与中国历代服饰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基于本阶段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更需要配合丝绸服饰的实物展示,介绍杭州丝绸文化历史,介绍中国文化脉络。从文化典故来看,最广为人知的大概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与许仙、苏东坡、虎跑梦泉,等等。在本阶段的汉语学习中,结合图片或现场情境,尽可能地使用留学生已经能够理解的《大纲》一至三级汉字,讲解杭州文化典故。这既是对其文化能力的一种培养,同时也能通过语言知识的使用,达到提高其汉语言能力的目的。虽然,根据前文所引用的魏崇新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在理解和接受上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在杭州地域文化典故讲解中,恰当、适量地引入越剧《梁祝》等的内容,也能加深留学生对这些文化典故的印象,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戏曲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从节日风俗来看,留学生在这方面的接触更为直接。经过半年以上的学习,留学生基本都经历了一到两次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前后,根据汉语水平的差异,围绕端午西溪龙舟会,中秋三潭印月、平湖秋月观赏月景,腊八节腊八粥等杭州节日习俗,开展讲授、讨论活动,有助于留学生深入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融入当地民众的节日庆祝中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情感。

2.3体现杭州地域文化知识的当代性

为了避免留学生中国文化知识教学中当代性缺乏的倾向,我们需要将体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杭州地域文化知识注入和融合到国际汉语教学中来。杭州文化不仅仅只有历史,而且也有创新,有未来,有世界情怀。当前,中国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3]。《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年度报告()》也指出,要摆脱就教育论教育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加强高校与大国战略的对接。因此,国际汉语教学中,也要充分发挥杭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的优势,引导留学生关注杭州西湖云栖小镇、余杭梦想小镇、富阳硅谷小镇、临安云制造小镇、下城跨贸小镇等与信息经济有着密切联系的发展样本,引领留学生积极关注互联网应用、信息消费、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等经济发展新态势下的信息经济新话语。用对信息经济新话语的理解和掌握,增加国际汉语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前瞻性,增强较高汉语水平阶段国际汉语教学的国际视野深度,从而与“一带一路”战略形成良性、深入的互动,用充满时代气息的杭州地域文化知识,培养留学生国际视野、文化能力,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互利合作,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理解和认同。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本土对来华留学生开展国际汉语教学,具有在其他国家进行国际汉语教学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通过采取深入挖掘杭州地域文化知识、根据大纲和留学生兴趣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现杭州地域文化知识的当代性等措施,可以将传统、现代交织的杭州地域文化知识较好地融入到国际汉语教学实践中去,使留学生既能够接触到杭州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其能更充分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积极引导留学生接触更为丰富、真实的现实社会生活,让他们对当下中国百姓的生活有更为充分的认识,同时也积极帮助他们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了解、掌握杭州在信息经济方面的最新发展成果。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努力,再加上其他方面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就能更好地将留学生的文化能力提高到《大纲》所要求的水平上去,并提高留学生的实际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2]魏崇新.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性研究———以北京高校留学生为例[J].海外华文教育,2015,(2):169—179.

学好文化,提高交际能力 第3篇

【关键词】文化 交流 文化内涵 交际能力

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研究者也很难给出明确的定义,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文化是“知识、经验、价值观、行为、态度、意义、等级观念、宗教、时间、时间观念、角色、空间关系、宇宙认识的沉淀积累以及某群人通过漫长时代的筚路蓝缕后积累下来的斗争观念”。文化是对现实世界的反应,语言体现文化。许多事实表明,文化御用方面的失误比单纯的语言错误更容易在交际过程中造成困扰和误解。纯粹的语言错误对于交际能力的影响并不大,人们可以通过手势或其他身体语言来辅助理解,但如果交流者语言顺畅而出现文化失误,别人就会认为不友好或不礼貌,留下不好印象。因而,文化学习在交流中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习文化,提高交际能力呢?文化学习任重道远,这不仅需要了解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出正确的判断,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而且文化涉及内人丰富,所以文化学习的策略也因根据具体的内容具体选择,灵活应变。

一、学习西方地理历史知识

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变迁深刻影响其文化的发展,所以学习文化的第一步就应对其地理和历史情况加以了解。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西方人物传记或者历史记录片等方式来开阔眼界,加以了解。比如《拿破仑传》在记录拿破仑一生的辉煌外,书中必然也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法国以及欧洲的地理状况,风土人情等,我们在阅读书籍时就能对当时的情况有一定了解,而法国历史如此重要的时期必定也对当今的法国和欧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样我们也能对今天法国人的文化渊源及生活习惯进行理解,在交流时,就能理解别人所讲述的相关信息。

二、通过词汇寻找文化联系

词汇是最明显的文化信息载体,反映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学习运用词汇可以有以下方法可以选择:

1.习惯使用英英词典。相对于英汉词典,英英词典的解释更贴近以英语为母语人的思维,以及对词语的联想意。例如:red-hand许多英汉词典解释为“染鹿血的手,红手纹章”,看英英字典会发现它其实还有联想义“现行犯的”,“当场”的联想意。

2.多关注主流媒体。对学习者来说,英美主流媒体包含着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料。它们影响力大,紧跟时代潮流,并且权威性大。英美两国的主流媒体有:①报纸:Times,The Guardian,The New York Times, Washington Post;②杂志:Nature,The Economist;③Readers Digest,Time等。

3.注意典故和谚语。英语中有许多有文化内涵的词,这些词的形成与使用与很多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有关系,谚语更是反映语言使用者的价值观和文化精髓的典型,平时对这些词或谚语多加积累对文化的理解与学习十分有利。

三、学习西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对英语学习者来说这可能是最难得部分,需要我们耐心并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收获。但这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作为语言学习者我们必须学会对应的思维方式,理解其价值观,这样才能更好的交流,更好地运用语言。

1.阅读西方文学作品。阅读西方文学作品是了解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捷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选择相对合适的文学作品来阅读,在扩充词汇的同时也能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是不可多得的好方法。

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文化教学 第4篇

在日新月异的国际形势下, 不同文化的人们走到一起进行交流已成为时代的象征。现在的外语教学界已认识到只注重语言技能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才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因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掌握可以帮助人们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 对异文化有一个全面的理论上的理解, 促使人们重新审度并欣赏自己的文化。外语教学不只是单纯教授语言知识, 还应培养其文化意识,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外语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文化环境, 把文化导入渗透到词汇、语法、听、读、说、写教学及测试中, 要求他们在学习各种技能的同时, 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 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2 文化差异和实施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差异教育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在语言教学中既要注意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又要知道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 若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不能达成一致, 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 从而使交际中断或失败。

2.1 文化教学是打破文化差异引起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关键

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文艺形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等诸多方面, 中国文化与英语民族的文化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都不可能从语言语法规则上找到。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背景, 学生便不可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说出符合交际常识的句子, 有时甚至会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伤害。外语教学的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交际能力, 这就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 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生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 也应习得该民族的文化。汉语中“礼尚往来”、“先来后到”、“人敬我一尺, 我敬人一丈”等表现出中国人的处事态度和行为习惯。英语习语“let one's hair down”意思是放松, 来自于英国早期的习俗:妇女不管在什么场合中, 头发都得往上梳理整齐, 只有单独一人时才能把头发放下来, 所以“把头发放下来”意思是放松一下。中世纪英国生活习俗中习惯把盐罐子放在长方形餐桌的中间, 贵宾一般坐在盐罐子的上首, 一般客人或随从坐在下首, 因此“above the salt”意思是“处于受尊敬的地位”, 而“below the salt”意思是“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 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 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 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 更不用说运用该民族的语言了。因此, 了解文化差异和实施文化教育是打破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

2.2 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及教学中的重大影响

2.2.1 文化差异对听说教学的影响

如果对语言文化知识缺乏了解, 在听力理解上就出现困难或感到莫明其妙。比如在庆祝传统节日中, 中西方国家的节日内涵和纪念方式是迥然不同。了解节日的传统习惯对听力理解至关重要。在一篇关于圣诞节的听写短文中, 老师没有介绍背景知识之前听写, 90%左右的学生出现重大错误, 但当老师说明Stanta Claus是圣诞老人, 并介绍了有关圣诞节的知识之后, 只有3%左右的学生听写出现较大的错误。这就说明由于学生并不了解西方人如何庆祝圣诞节, 因而对短文中一些涉及这一知识的词语的听写出现了偏差, 造成听力理解的错误。由此可见, 文化差异是听力理解的又一障碍, 是听力技能无法快速提高的又一重要因素。文化差异对用于交际的口语也不例外。中国人喜欢见面先寒暄一阵, 或问“你去哪啊?”“你吃饭了没?”作为朋友间的打招呼。西方认为这些很隐私, 通常简单说“Hi”, “Hello”, “How are you?”“Have a nice day”.告别通常说“Good-bye”, “See you”, “See you later”, “Good night”, 而中国人更常用“Walk slowly” (慢走) , “Stay longer” (再坐一会) 。

2.2.2 文化差异对词汇理解的影响

威尔金斯 (Wilkings, 1978, 133) 指出:“词汇的学习涉及到词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词汇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言信息的载体。人们对词汇的理解和意象的形成离不开他的感性认识和已有的知识范围, 对同一个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头脑中反映出的意象或联想, 可能完全不同, 文化差异因素在此便起了作用。dragon (龙) 在西方是长象恐龙一样的怪物, 通常是公主或珠宝的看守者。龙是罪恶的象征, 所以勇士去征服他们以展示英勇气势。中国人认为我们是龙的传人, 龙可招雨, 是帝王、尊贵和权势的象征, 中国建有华表, 九龙壁。中国如此尊重龙, 但选择29届奥运会的吉祥物时, 中国五个福娃却没有龙, 就是考虑到西方的文化, 他们对龙的认识。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 传统文化, 历史典故, 宗教信仰对语言词汇的影响是广泛的, 深远的, 因此, 外语教学中不可忽视文化因素对词汇教学的影响, 而且要充分利用这些差异, 在词汇学习中让学生了解目的语民族文化, 达到学习文化与记忆词汇相辅相成的目的。

2.3 文化差异对阅读理解及翻译的影响

由于文化差异使人们对词汇的意象和联想的不同, 阅读时对文章的理解也就出现偏差, 造成翻译的不等值。不能够直译原语言, 否则达不到原文的表述目的。例如:英语习语“the old man kicked the bucket”, 意思是“老头死了”, 如果不懂其文化隐喻意义, 只能翻译成“老头踢了桶”。英语习语“one's pound of flesh”来自《威尼斯商人》, 安东尼奥为帮助友人向高利贷夏洛克借钱。安东尼奥不能按时还钱就要割下一磅肉还给夏洛克, 这句成语比喻“合法而不合理的要求”, 如果直译成中文就是“某人的一磅肉”。《圣经》中许多的人物形象, 在今天的语言文化中, 一些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成为某种概念的代名词, 所代表的正是一种语言文化的积淀, 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更加注意。widow's cruse (寡妇的坛子) 用来表示取之不竭的聚宝盆;doubting Thomas (怀疑的多马) 表示多疑的人;Philistine指平庸之辈, (对专业知识) 一窍不通的人, 门外汉。如果对于以上这些人物形象及其词汇背后的英语文化历史渊源没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那么外语学习者和教学工作者就在阅读翻译时产生失误。

上述例子说明文化差异给外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造成学生们在听说、词汇、阅读及翻译等方面上的误差, 因此外语教学工作者在指导学生听说、词汇、阅读及译等方面实践过程中, 高度重视汉、英表达的差异, 强调背景知识及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文化差异不仅对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带来影响, 而且在实际运用语言的过程造成误会。因此, 外语教学应该对文化差异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 强调文化背景知识对语学习的重要性;语言教学应与文化知识的介绍同步进行, 并持之以恒。

结束语

跨文化交际使得时代外语教学对外语学习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应对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因素了如指掌。它要求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授贯穿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学习的各个环节, 尽力帮助外语学习者更多地了解目的语所属文化及其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时, 要重视培养涉及情感、知识和行为层面的能力, 把握语言教学中最为本质的东西, 达到外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立华.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Z].南京:第六届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 2005.

[2]李世虬.英语互动式教学法[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6.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第5篇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大面积、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作 者:敖玉文 Ao Yuwen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外语系,内蒙古,海拉尔区,021008刊 名:呼伦贝尔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LUNBEIER COLLEGE年,卷(期):13(3)分类号:G04关键词: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 文化

培育文化产业集群创新能力 第6篇

继2014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文化走出去,发展文化贸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后,国务院日前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国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特别是推动文化出口工作作出了全局性部署。

这延续了我国十多年来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思路,即文化对外贸易是文化走出去的主渠道。

除《意见》之外,以往的相关政策文件并不鲜见:

2011年3月1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涉及文化走出去部分的内容,明确列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一节,提出了“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发展目标。

2011年4月文化部颁布《关于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2011-2015年总体规划》,提出文化走出去的基本原则为:坚持“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运作为主要方式”;坚持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2011年4月20日,原新闻出版总署颁布《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走出去”发展规划》提出: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运行体制;坚持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平台支撑的运行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印发的《意见》设置了具体的发展目标,提出“力争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搭建若干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使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状况得以扭转,对外文化贸易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大幅提高,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和结构都在进一步改善。如2013年,我国文化产品出口251.3亿美元,是2006年的2.6倍;我国文化服务出口51.3亿美元,是2006年的3.2倍。

然而,我们需要直面的一个现实是——在我国国际贸易整体顺差的背景下,文化贸易却为逆差。进一步分析数据,会发现更为骨感的现实: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逆差较大。

从文化产品出口的内容看,大部分为依托廉价劳动力而获得成本优势的“硬件产品”,属于内容和创意的“软件产品”比例较小。同样以商务部数据为例,2013年我国文化产品出口主要以视觉艺术品(工艺品等)、新型媒介(游戏机等)、印刷品、乐器为主;出口的文化服务则主要以广告宣传服务为主。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国际竞争中曾经低廉的劳动力优势,无法延伸至文化创意和服务产业,至多盘桓于单一的文化制造业。

要扭转这一局面,亟需培育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

令人鼓舞的是,对于创新能力而言,我们拥有培育这一能力的天然优势,即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具体路径可从培育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入手。

与集团化追求规模扩张不同的是,集群主导的创新网络更强调要素的自由流动、聚合与集体创新。集群既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思考方式,又是引起变革的一种手段:它对外以产业集群为单位参与竞争与合作,内部则形成大中小共生、规模与竞争均衡发展的格局。而文化产业集团在集群的生态系统中处于中枢地位,通过集团与中小文化企业的互动,能够有效地解决创新规模经济性与创新活力之间的矛盾,更加富有效率和创新动力。

国际市场上,在传统文化产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产业集群主导的国际竞争模式成为主流,这使得以文化产业集团为单位、单兵作战的国际竞争模式相形见绌。而集群创新网络体现的则是一种集体性创新能力,不易被复制,便于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聚合资源,获取竞争优势。

概而言之,产业集群化应该成为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培育的政策规制的一个方向,以推动资源的聚合和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发挥我国大国经济规模的先天优势。

文化创新能力与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第7篇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到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其中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理念及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制度规范、生活方式等所反映的价值取向的总和, 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价值标准、价值尺度和价值追求。由此可见,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命根子, 人类的发展如果离开了文化, 社会发展就没有了精神食粮。总的来讲, 进步的文化一般都反映了特定社会生产生活的具体实践状况, 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 先进的文化一般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能够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和自觉的追求。

“软实力”这一概念1990年由哈佛大学, 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教授提出, 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普遍接受和广泛的应用。按照约瑟夫-奈的观点, “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获得自身想要东西的能力”。“软实力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1]约瑟夫-奈认为, 文化是软实力的主要来源, 但是并没有明确的概述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因此根据国情的不同, 各国又有不同的理解。

当今社会, 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越来越重要, 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上到国家小到个体都应该认识到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激发个体的文化创新能力, 是文化创新的必然选择。而这里提到的文化软实力是指, 一个国家的文化与其它国家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本国的文化得到了肯定, 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使其它国家愿意跟着本国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也就是本国文化起到了主流作用。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本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及竞争力。特别是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 只靠经济的发达是不够的, 纵看那些发达国家都是在经济发达的同时, 文化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在全球化逐渐发展的今天, 我国提高文化软历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我国对“文化软实力”的真正提出和理解是在近几年的提法, 但是一些发达国家, 早就把文化软实力提上了日程, 这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一致,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比较落后, 而且是由上级到下级这样的单一传播方式。由上级部门和各种主流媒体的积极强势宣传和直接教育。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 没有意识到以人为本传播的重要地位, 忽视了各种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以及普通群众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此, 我国在今后的传播中应该认识到单一传播的不利地方, 应该建立起全民响应与积极参与的模式, 应该认识到普通群众参与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完好的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系统工程。我国文化软实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2 文化需创新

文化的生命在于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上也指出, 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仅应该在内容形式上得到繁荣, 还应该体现在转播手段上, 更应该在发展文化生产力中得到体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所以要协调好文化创新能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从内容形式上, 要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 要适应现代信息化的发展。只拥有五千万人口的韩国, 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让世界了解并认识韩国, 让大长今为代表的韩剧家喻户晓, 确实值得中国深思。韩国在世界上的形象通过奥运会、世博会、亚洲足球等国际性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 而在中国的形象则是通过韩国产品、韩国人及韩国影视作品抽象出来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 拥有灿烂的历史文明。但在当今的国家竞争中, 丰富的文化资源却没能转化成强大的竞争力。正是对文化软实力认识的不足, 原本属于中国的古老节日端午节被韩国人以“江陵端午祭”的名义, 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已经被确认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诸如此种现象在80年代, 中国文化被他人利用的现象频频发生。中国古建筑群, 商人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把其拆掉和毁坏, 换取巨额利润。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足, 导致中国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上千年的古建筑在国家相关部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不翼而飞。正是这些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 更是由于执法部门不够重视, 导致古建筑遭受严重的破坏, 这些破坏是无法修复的, 一旦毁了就再也不复存在了。为了不使这样的事情重蹈覆辙, 在认清国际形势的同时, 更要加强本国的法律。让普通的群众认识到民族的兴亡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自觉地宣扬本国的优秀文化, 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了解中国, 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

在体制上, 建立一个宽广的交流平台, 使之得到最大化的发展。以广西为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巨大区位优势, 并处在我国大陆东、西三个地带的交汇点, 即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 又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而且是联接粤港澳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自2002年至今, 广西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及国家优惠政策, 使对外贸易逐渐发展成为广西的经济支柱产业。东盟博览会是由中国和东盟10国政府贸易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峰会, 每年在中国广西南宁举办。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 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 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正是由于博览会让世界更加了解了中国, 使得东南亚地区的留学生纷纷来到中国留学, 广西师范学院地处南宁, 就有来自东南亚的留学生300余名, 其中以泰国学生居多, 学校给泰国留学生设有专门的泰国语言阅读中心, 室内装修风格按照泰国风格设计, 让留学生身在异国也能感受到祖国的温暖。一年一度的“宋干节” (即泼水节) 都能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 泼的每盆水都代表着清除所有的邪恶、不幸和罪恶, 并怀着一切美好和纯洁开始新的一年。如同我国傣族的泼水节, 虽然每年举办的日子不一样, 但笔者认为, 节日所要表达的意义是一致的。正是学校对留学生的种种好政策, 才使得他们在这里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 这只是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 从这个缩影可以看出, 正是文化的开放机制, 才使得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 也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成为最重要的传播手段, 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新局面。作为新时代的一员, 应该尽快的适应这种新形势, 努力利用互联网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2]《泰坦尼克号》1997年上映时是第一部达到10亿美元票房大关的电影, 全球票房收入达到18亿, 并保持电影票房收入排行第一位, 是随后12年以来最卖座的电影。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2012年4月10日凌晨零点, 3D版《泰坦尼克号》登陆国内各大影院, 期待已久的影迷们重温了14年前的经典巨作, 同时3D版带给影迷的是融合了最新电影科技技术、让人身临其境的观景感受。3D版在中国的票房位居世界第一, 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但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 国产电影《英雄》本来定于2004年在美国上映, 但到了上映的时间却没有通过审核, 因为在美国人眼里中国的电影应该是像《秋菊打官司》里的场景, 中国人穿着破烂的衣服, 说着满嘴不标准的普通话, 他们觉得那样的时代才是中国。《英雄》的出现让他们难以置信,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武侠, 更像是张艺谋讲给西方人听的东方英雄童话, 却在美国上映之初就遭到了非议, 可见他们对中国是多么的不了解和排斥中国文化。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 文化商品的传播所具有的意义也不容忽视。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文化产品的同时, 就对其进行了认识和了解, 这样潜移默化的就了解了关于这种商品方方面面的东西, 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会不由自主的关注与其文化商品有关的东西。所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引起重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但在文化传播上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文化要发展, 动力来自它与外在环境的交换, 这里的环境指社会、历史的大环境, 它会直接或间接地与文化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发生交换关系, 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因此, 文化的创新成果是在文化的各种要素与环境的不断交换中产生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与文化创新密切相关,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需将文化创新放在重要地位。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同样也是发展创新文化的核心。在创新文化中要注重人才的培养, 要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氛围, 才能有更多的自主创新人才的产生, 才能更好的留住自主创新人才, 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有好又快的发展。[3]创新文化的关键是创新人才的培养, 而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教育, 教育是发展的大计。我国应一改往日旧的教育方式, 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教育培养, 应把孩子培养成有思想、有文化、有创造力的一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知识。我国是拥有十几亿的人口大国, 如果这样的教育模式能得到很好的推广, 何愁没有创新人才的产生。至此, 我国将成为创新性的大国与强国。

3 文化创新应落到实处

文化软实力是各国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衍生出来的, 根据国家的不同对文化软实力的定义也有不同, 但文化软实力是一种柔性的力量, 与奈的软实力概念有着巨大的差异。一国的文化软实力基于该国的文化资源, 但并不意味着一国的一切文化都是该国的软实力, 只有当一国的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被他国接受或承认, 这种文化才被成为该国的文化软实力。如果一种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 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 那么这种就不能称之为该国的文化软实力, 正如中国的电影在国外, 特别是在美国, 却很难得到有效的传播。

当一些西方的东西, 例如肯德基、麦当劳越来越多的进军中国市场中。看看这一代的孩子中, 哪一个不是伴着薯条与可乐长大的, 看似简单的画面其实折射出了文化的渗透力。[4]可能觉得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其实不然。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是融为一体的, 因此文化的先进与落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命运。近几年来, 我国也有了走向世界的国有品牌, 这样可以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而这就是人们从文化商品中得到的了解。最近第一夫人的出国访问中, 每一次都是身着国有品牌, 不仅使世界了解了中国文化更加彰显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中国要改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文化。因此增强文化创新能力, 势在必行。

摘要:文化与软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软实力不仅表现文化在软实力构成要素中的重要地位, 而且强调文化在形成软实力中的特殊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也指出, 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仅应该在内容形式上得到繁荣, 还应该体现在转播手段上, 更应该在发展文化生产力中得到体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所以我们要协调好文化创新能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关键词:文化,文化软实力,创新

参考文献

[1]Joseph S.Nye, Jr.Soft Power and American ForeignPolicy,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19, No.2 (Summer, 2004) , P.256.

[2]李奇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实现路径[J].社会主义研究, 2010 (6) :57-59.

[3]车美萍.提升我们文化软实力应注意的几个重大问题[J].理论学刊, 2008 (11) :68-69.

文化能力 第8篇

廊坊市群艺馆, 以全面满足市民基本文化权益为宗旨, 以全面提升整体素质、改善办馆条件为基础, 在保持多年来不断满足社会和社区文艺辅导的基础上, 以实施免费开放培训为突破口, 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拓宽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和外延, 充分发挥群艺馆公共文化服务这一特有功能, 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按照文化部免费开放工作的总体部署, 采取了多项措施, 不断从软硬件等方面进行完善, 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市民的基本文化需求, 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一、加强群艺馆专业化建设,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为保障市民的文化需求, 能更好的开展免费开放工作, 群艺馆采取了多项措施, 为成功组织好免费开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1. 加强制度建设, 为免费培训打下坚实基础。

为适应免费开放工作要求, 制定了出勤与考勤制度、宣传与信息发布制度、对外接待与服务制度、岗位分工与责任制度、讲评与改进制度、安保与应急制度等内部管理基本制度, 切实做好免费开放各项工作, 及时提供免费开放各项惠民服务。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免费培训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自2011年起, 先后投入资金50万元, 对馆内现有房屋进行整体装修, 增置了办公家具30件套、桌椅80把、现代化音响3套、投影仪1套和民乐器50件套等设备;二是由于馆内活动空间有限, 把大部分办公用房改做了培训教室, 同时, 群艺馆的免费开放得到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 免费为美术培训提供活动教室;三是加快新馆建设步伐,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文广新局的支持下, 群艺馆的新馆建设已列入市委市政府今年重点工作, 根本改善条件和环境, 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

3. 加强业务人员素质建设, 更好地服务于民。

群文工作者水平的高低, 决定着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的高低, 这就要求每个群文工作者都要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 群艺馆每月定期组织业务人员到省群艺馆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在专业技术十分精良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地掌握其他各门艺术, 并融会贯通, 做到“一专多能”。同时, 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竞争上岗, 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 从领导班子到一线职工,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 发挥各自业务专长, 亲临第一线, 积极参加艺术培训当中, 尽力做好各项服务。

4. 加强宣传报道, 让更多的人走进群艺馆。

廊坊市群艺馆免费开放工作, 各新闻媒体相继进行了采访报道, 廊坊新闻、零距离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多次现场采访和追踪报道, 中国文化报、河北日报等报刊的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廊坊市文广新局通过文化动态的形式分别进行了通报, 人民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长城网、华龙网、搜狐网、中国文明网等网站进行了资讯报道, 廊坊电视台“阳光会客”访谈栏目对廊坊市群艺馆免费开放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通过媒体的报道, 吸引尽可能多的群众走进馆内, 让大家自由地吸收群艺馆特有的文化营养, 给廊坊市民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

二、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开展各类艺术培训辅导, 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 为社会培养文化艺术专业和业余人才, 普及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养, 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1. 加强阵地培训。

三年来, 共开设了声乐、器乐、舞蹈、美术、戏曲、乐理、专题讲座等七大类培训课程, 培训学员三万余人次。根据报名人数和馆内条件实际, 采取了相应措施, 一是对前来报名的人员进行逐一摸底考试, 全面掌握了每位学员基本素质和艺术水平等情况;二是按照各艺术门类和学员的素质档次进行分班和编排课程;三是为确保免费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和人员安全, 制定安全预案, 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与每位学员签订免费培训安全协议。

2. 开拓品牌, 力求创新。

为有效整合廊坊市各业务文艺团队资源, 提高整体水平, 成立了3个“廊坊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共建联盟单位”、10个“廊坊市群艺馆公共文化精品团队”和20个“廊坊市群艺馆公共文化活动基地”, 并为其授牌, 对这些馆办团队定期辅导, 提升社会团队的艺术水平。同时, 结合免费开放培训工作, 开设了合唱指挥声乐等培训班, 举办了大型广场舞蹈、合唱等比赛, 力争经过三到五年时间的免费培训, 推出廊坊市乃至河北省一流的合唱队、一流的戏曲表演队、一流的健身舞表演队, 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

3. 积极“走出去”。

针对不同社区、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学员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 采用市民艺术知识普及培训与特色培训相结合、艺术讲座与艺术辅导相结合、市区和各县 (市、区) 联动、公益培训与免费辅导相结合的形式, 定期组织培训和辅导, 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查找问题与不足,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群艺馆在免费开放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并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 积极查找问题与不足, 切实把免费开放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1. 活动场地窄小。

目前廊坊市群艺馆处于租房阶段, 租房面积1500平方米, 为开展免费开放工作, 已把大部分办公用房改做培训教室, 但仍远不够免费开放所需要的活动空间, 不能正常举办大型图片展、美术展、非遗展等展览, 造成许多市民不能走进来学习和参观, 不能满足更多市民的迫切文化需求。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筹建新群艺馆建设, 届时将最大限度地改善条件和环境, 给老百姓提供更高、更好的文化空间。

2. 专项经费不足。

随着前来学习市民的不断增加, 需要购置专业器乐设备、音响设备、投影设备等硬件设施, 以及对师资、馆内业务人员等进行专业培训。目前国家和省里对免费开放培训资金已拨付到位, 积极争取市级配套落实到位, 最大限度的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 专业人才缺乏。

群艺馆作为业务型单位, 对专业人才要求比较高, 现有专业人员老化, 一专多能的业务骨干还很少, 难以健全基本文化服务项目。请示上级有关部门放宽对群艺馆专业人才的引进制度, 充实群艺馆的专业力量, 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

用文化提升组织能力 第9篇

为了使组织的文化和战略能够真正地反映在管理行为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层面上, 同心动力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在整合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工具的基础上, 针对文化管理清晰化缺失的问题, 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3K能力模型, 使得组织文化与员工绩效紧密结合, 最终提升组织和个人的能力与价值。人力资源3K能力模型既是支持组织文化有效深植, 也是提升组织能力的工具。

什么是3K能力模型

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在清晰了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同时, 也明确了组织的制胜法宝——关键成功因素。在此基础上, 一方面需要把愿景和价值观植入组织目标和战略中, 并据此制定战略和计划;另一方面还需要将愿景与价值观植入组织结构, 使得组织结构有助于推动愿景与价值观的实现。

同心动力人力资源3K能力模型从组织文化中的使命、愿景出发, 按照价值观和战略的要求, 界定出组织的3K:关键行为准则 (KBR) , 关键胜任能力指标 (KCI) , 关键业绩指标 (KPI) , 层层破解到每个岗位, 落实到岗位说明书、招聘、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各个人力资源环节中, 使组织和员工的行为紧紧围绕着组织的愿景和价值观, 实现组织和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基于企业核心价值的人力资源3K能力模型如下图所示:

人力资源3K能力模型的目的是通过提升组织能力最终最大化组织价值。组织能力包括组织的执行能力, 管理能力和获利能力。人力资源3K模型能够保证组织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对于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它有助于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实现组织基业常青的宏伟蓝图。

组织文化给出了组织前进的方向、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基于此基础上建立的以人力资源3K能力模型为核心的组织能力提升系统, 能够使组织和成员更加深刻地理解组织使命与愿景, 组织的价值所在以及组织的战略重点, 一方面促使组织自上而下保障员工顺利实施为组织创造价值的行为, 另一方面促使员工自下而上自发采取为组织创造价值的行动。

什么是3K

1、KBR——关键行为准则

是核心价值观体现在管理行为上的标准和原则, 每一项标准和原则都可以用来指导组织和员工的一类或者几类行为。它把企业文化的内容破解到制度和行为层面, 是企业文化发挥管理作用的一个媒介, 它既是我们在制定政策和规章制度时的依据, 也是组织内全体员工规范自己行为的依据。

关键行为准则的梳理和提炼基于核心价值和战略的要求。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和对组织有价值的活动, 战略约束了组织和部门的工作重点, 二者在具体的使命实现过程中共同对组织和员工的行为提出了要求。

2、KCI——关键胜任能力指标

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绩效优异的员工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特质的总和。它是在员工的工作中进行考量的, 和员工的工作行为有着密切联系。

胜任力模型就是描述员工为完成某项工作, 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要求的一系列不同胜任力要素的组合, 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等。这个模型是美国20世纪中后期, 哈佛大学的戴维·麦克利兰教授的研究成果, 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种更有利的工具对组织中的员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建立了一种从外显特征到内隐特征综合评价的胜任力特征分析法。它一方面有利于确定包含明确说明胜任力特征及其组成结构的岗位职责说明书, 另一方面也是胜任力特征测评的重要尺度和依据, 为实现组织内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支持。

而我们所谈的胜任力不仅停留在员工层面, 它还包括组织本身的胜任力问题, 也不仅停留在泛泛的胜任力上, 而是关注胜任力模型中的关键指标, 即关键胜任能力指标。在一个建立起关键行为准则的组织中, 关键胜任能力指标反映关键行为准则, 受其约束, 为其服务。

3、KPI——关键绩效指标

人力资源领域内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现目标管理。常见的K PI基本定义是把组织总目标层层分解为部门、个人的可操作的具体指标, 通过衡量指标的完成度来考察目标完成情况和组织战略执行情况, 进而可以衡量组织的业绩。

2) 和战略紧密相连。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实施的具体目标的工具和战略执行的工具。

3) 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 并以此为基础, 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由于K PI是绩效考核的基础, 考核是引导组织、部门、员工行动方向的有力工具, 因此它在人力资源3K模型里也是十分重要的, 只是在这个模型里, KPI是围绕着考核和提升组织能力展开的。

一旦在企业里引入了能力概念, 我们就拥有了如何看待KPI的全新视角。战略给出了企业取得愿景目标、完成使命的步骤和方法, 战略分解下产生了关键绩效指标 (K PI) , 核心价值观则定义了组织为达到此目标要采取的行动并从中衍生出关键行为准则 (KBR) 和关键胜任能力指标 (KCI) , 只有把这3个K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保证倡导的文化真正变成员工自觉的行为, 保证组织战略的顺利达成。

3K能力模型作用原理

作用原理基于对人力资源“冰山理论”的认识, “冰山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多种因素支配, 其中人的思维方式, 基本假设, 态度, 习惯等因素潜伏在海面下, 是整个冰山最庞大的部分和根基, 显露在海平面以上的部分, 如知识和技能是导致人采取行为的最直接因素, 是容易改变的, 而冰山的根基是人们行为的决定因素, 可是这最重要的部分既难以观察也难以改变。

所以3K能力模型首先避开最难改变的部分, 从显见的海平面以上的部分入手, 不断鼓励员工的某些行为, 根据强化理论, 这些行为就会变成员工经常性的行为表现, 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员工海平面下有关思维定式的部分, 从而改变“冰山”的根基, 把我们倡导的行为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企业文化的要求, 找到包含组织提倡什么行为和反对什么行为的关键行为准则, 通过对行为准则和战略发展需求, 确定核心胜任力指标, 从改变人的知识和技能着手, 并融入到绩效考核当中去, 通过3K的协调作用, 带动、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基本假设、态度、习惯等因素, 让员工真正自发地按照企业文化和战略的要求做事, 提升自己的能力。

3K能力模型的建立

在同心动力进行组织文化咨询项目过程中, 围绕着关键行为准则、关键胜任能力指标和关键业绩指标设计了很多问题进行访谈, 通过对大量组织成员的访谈, 提炼出初步的3K内容, 这些内容对组织愿景和价值观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建议, 在体系确立后, 体系又和战略一道对3K提出要求, 从而建立最终的3K能力模型。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同心动力的人力资源3K能力模型不存在落地的问题, 所有内容都是从组织实际中得来的, 也更容易实施, 保证了组织文化的深植。

3K能力模型建立需要如下6个步骤:

1、明确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战略。

2、对管理人员和高绩效员工进行个人和团体访谈, 确定核心价值观和战略所倡导的关键行为准则, 形成全员核心行为描述。

3、把关键行为准则中的行为描述中对能力的要求进行整合, 形成关键胜任能力指标, 形成全员核心能力描述。

4、在关键胜任能力基础上发展组织胜任能力体系。

5、从核心价值观和战略对业绩的要求出发, 通过访谈和会议等沟通

形式达成共识, 建立组织、部门、个人的业绩目标体系, 同时在考核中引入关键胜任能力指标和组织胜任能力体系, 形成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体系。

6、3K能力模型带动人力资源实践的运转, 提升个人和部门的能力, 进而提升组织整体的能力和价值。

中医文化走出去的跨文化能力要素 第10篇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 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但是, 如何将中医文化更好地推广到全球呢? 中医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隋唐时期, 中医就是日本朝鲜等国“遣隋使”、“遣唐使”学习的重要内容;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携带的中医药, 也为促进中医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贡献。 这些都是中医古代海外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事例, 可以给当今中医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但互联网+的时代下, 单靠这样的传播方式是不够的, 还需要建构属于中医对外传播的跨文化能力。

总体来说, 笔者认为:中医文化跨文化传播能力受以下几个要素的制约, 即传播者的跨文化能力, 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途径, 国内外环境。 其中, 传播者的跨文化能力尤为关键, 因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践行者就是传播者本身, 能够探索对外传播途径的也是传播者, 再者国内外环境作为客观因素也会影响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1. 中医文化传播要首先构建优秀的传播人才队伍

首先, 要培养国内外热衷于传播中医文化的队伍, 只有热爱中医并具备中医专业及中医文化知识的人才才能构成中医跨文化传播的有力保障。 目前, 笔者所在的陕西中医药大学, 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 并致力于促进中医药的发扬光大并走向世界。 学校先后同韩国、加拿大、吉尔吉斯斯坦、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高校建立校际交流关系, 目前有在校留学生51 人, 其中本科生44 人、硕士研究生7 人。 这些来我校学习中医的留学生数量每年还在迅速增加, 能够具备对外交流与传播的中国学生数量也在稳定上升, 但国内外对于这类外向型中医人才还很急需, 需要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 同时, 还要注重提高中医教师的外语水平, 跨越中医跨文化传播的语言障碍。 中医药对外传播的质量和效果是与传播者的双语水平密切相关的, 因此要建设高质量的中国本土中医院校师生的双语能力, 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翻译能力。

另外, 还有一类非常关键的中医文化传播者, 那就是中医翻译人员, 特别是一些中医典籍、中医教材、中医学术专著的译者, 其中包括中医院校从事中医翻译的优秀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等等。 在文化“走出去”的实践过程中, 翻译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再优秀的作品, 如果翻译做得不到位, 不符合国际规范, 也照样无法得到其他国家出版社和读者的认可, 更谈不上实现文化“走出去”的目的, 这就要求建立权威的译者库, 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翻译人员, 并使译文的体例遵循国际通用的“芝加哥标准”, 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 仅仅做到这样还远远不够, 对于中医翻译人员来说, 中医翻译是很复杂的问题, 它远不只是语言转换这么简单。 表面上看, 中医翻译搞的是文字翻译, 实际上传递的是中国文化。 中医学与西医相比, 有着其巨大的特殊性。 中医是受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宏观的医学体系。 中医文章里的词语不仅能够传递出信息, 而且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文化意义。 传统的中医翻译为了照顾西方读者, 尽可能地借用西医中原有的词汇和概念来解释传统中医理念, 导致翻译过程中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精髓无法完全、 准确地传达出来, 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甚至会引起误解。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药的国际传播, 也影响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发展。 因此, 作为中医翻译工作者, 不能一味地迎合西方的思维定势和阅读习惯, 不能一味的“ 比照西医”, 牵强地以西医概念解释中医, 而应在翻译中保留中医的原有概念, 强调中医药特色, 采取一种有别于西医的、科学合理的翻译方法和原则, 以彰显中医药文化的华夏特色和东方特质, 使目标语读者真正领会中医的精髓、准确完整地感受和理解中医文化。 其次, 中医翻译工作者应深刻领会中医的文化内涵, 并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强调其文化内涵, 包括中医药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人文精神、医德伦理等。 要让西方人理解中医, 首先必须让他们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形态, 秉持“文化传真”的翻译基本原则, 这样才能保证中医文化“走出去”的质量和影响力。

2. 中医文化跨文化传播途径要不断拓宽

值得注意的是, 中医图书及各类外译版本在 “走出去”过程中备受国外出版商关注。 在国内外闻名的法兰克福书展上, 中医图书受到国外出版商极大关注, 包括欧洲的中医专家学者、世界范围内的出版商、发行商等, 其中以世界著名出版机构爱思唯尔为代表, 他们都对我国的中医图书外文版给予了高度评价。 爱思唯尔出版集团也是世界最大的科技及医学领域内的出版集团, 并开发了Clinical Key产品, 整合大量医疗、案例等研究数据, 可以使医生通过迅速检索技术, 找到最新的学术意见和研究建议。 现在中国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相比较传统的图书来说, 更具有这个时代的优越性:一个云空间可以承载下成千上万本图书的内容;一个数字化平台可以使多语种语言的转换变得轻松简单; 一个数据库可以容纳海量数据, 这些都是图书传播过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因此, 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时代的优越性, 建立中医术语的多语种数据库, 并且尝试建立面向西方文化的中医网络课程、空中中医学堂等, 拓宽受众面。 与中医图书外译相结合, 可以有效提高中医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中医孔子学院在多个国家的不断建立。 据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汉办) 统计, 自2004 年11 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开设以来, 截至2014 年初, 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政府在海外已经建立了440 所孔子学院和646 多个孔子课堂, 分布在120 个国家 (地区) , 遍布五大洲, 其中中医孔子学院3 所。 孔子学院已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深刻内涵、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这些孔子学院, 特别是中医孔子学院, 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融入中医文化, 更多地宣扬中国传统文化, 由此就能够提高中医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途径三便是要想办法开设更多海外中医诊所、中医企业。 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 政府起到了主导作用, 但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依靠企业、文化组织以及其他民间力量来共同实现。开设更多海外中医诊所、 企业, 能够让中医药产品和中医药服务获得当地群众的认知、接受、认可, 为企业创造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 传播和提升中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由于中医疗效显著, 特别是在一些慢性病、 疑难杂症、养生保健等方面, 因此无论是政府机构, 还是文化组织, 特别是海外的中医诊所、企业, 都要面向当地群众, 普及中药知识、中医养生理念以及保健功法等, 极力宣传中医在“ 治未病” 和干预亚健康等西医不擅长的方面, 认识到中医的卓越之处, 这样才会最终使中医进入到西方医药的主流体系。 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3.国内外传播环境不容忽视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经济的硬实力和文化的软实力也逐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 国家目前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发展。 习近平主席曾表示:“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 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 现在, 我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广泛和深入, 对世界的影响也日益深刻和强烈。 在文化多元化这个大背景下, 中医在海外的传播也掀起一定的“传播热潮”:在美国, 针灸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 正式被承认为治疗方法;在英国, 中药产品获准销售,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据2015 年5 月15 日18 版 《人民日报 》报道, 今后中药出口有望不再是贱卖的“草”, 而是出售高附加值的“药”。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有关中医合法地位的立法得到全国卫生厅长会议的认同, 并将其作为蓝本向其他州推广。 中医受到全球的瞩目和关心, 中医以其特有的东方智慧对现代科学文化正在发挥着其重要的启发价值和借鉴意义。

4.结语

文化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护理;综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82-02

一、国外研究现状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主要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1]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研究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学科。

跨文化交际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1959年,爱德华·霍尔(Edward T.Hall)出版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被学术界认为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60年代,相关跨文化著作陆续出版,如R.T.Oliver的《文化与交际》(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I.Parryd的《人类交际心理》(The Psychology of Human Communication)等。70年代,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会正式成立。这时期影响较大的著作有David Hoopes主编出版的 《跨文化交际学读本》(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等。此后,美国很多大学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70年代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成果是对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定义进行深入的讨论,并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80年代跨文化交际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对外语教学和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0年代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从国内问题转向了国际问题,加强了对美国人、东亚人,特别是中国人的研究。21世纪以来,萨莫瓦尔(Samovar)、波特(Porter)、霍夫斯塔德(Hofstede)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跨文化交际理论,跨文化交际学逐渐形成为一门成熟完整的科学体系,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美学等诸多领域。

随着学科的发展,跨文化交际研究拓展到了护理领域。跨文化护理理论,也称多元文化护理,是由美国护理理论家马德莱娜·莱宁格(Madeleine Leininger)提出的。跨文化护理是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该理论是指护士根据服务对象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了解服务对象的生活方式、道德、信仰、价值取向等信息,向其提供多层次、多系统、高水平、全方位的护理。[3]20世纪中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始研究跨文化护理教育。21世纪以来,随着医学教育的全球化和跨国界的医疗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跨文化护理教育引起了各国护理教育学者的广泛重视,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具备跨文化护理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护理学科发展的趋势,许多国家的护理大学教育中加入了跨文化护理内容。

二、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研究跨文化交际学。1982年,许国璋在《现代外语》发表了《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一文,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诞生。[2]1983年,何道宽向国内读者介绍了跨文化交际学,出版著作有《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和《比较文化之我见》。20世纪90年代,有关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学术专著影响较大的有:胡文仲的《文化与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王宏印《跨文化传通》、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胡文仲与高一虹的《外语教学与文化》、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等。著作的出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1995年,我国召开了第一届跨文化交际研讨会,首次将跨文化交际作为主要议题,并成立了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又推出许多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成果,如:2006年出版的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与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2009年出版的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2011年出版的李建军《跨文化交际》等。针对我国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高一虹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中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层面,即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并获得文化意识、反思与宽容的态度。[4]刘学惠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一文中,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即知识成分、思维能力、行为能力等。[5]高永晨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中,揭示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指出应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6]代礼胜在《论外语专业学生多元文化认知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认为,教师应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与语境的认知能力,构建的跨文化交际模式应该是动态的、相互适应的。[7]钟华在《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自测量表构建的先导研究》一文中,初步构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自测量表,给外语教育领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8]

近几年来,在国际跨文化护理研究的影响下,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范围也逐渐发展到了护理专业领域。石红妮、邱春英等在《护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提出护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与交际失败的危害,具体阐明了护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9]刘伟荣、王俊林等在《浅谈护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指出,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忽视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作用。[10]林锋在《浅谈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培养》中提出,护理教师应首先树立跨文化的护理理念,制订适合本国文化与国情的培养方案,加强学生跨文化护理理念、跨文化实践能力。[11]兰英、刘岚等在《涉外护理专业人才跨文化护理能力的培养》中认为,涉外护理工作的基本素养之一是具备跨文化护理能力,医学院校应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护理临床实践、强化教师专业意识等,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护理能力。[12]周俊海在《护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认为,国际护理人才在发达国家严重短缺,而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符合发展的趋势。[13]随着跨文化护理教育开始列入护理教育课程,我国护理教育工作者对跨文化护理教育的研究,不但丰富了护理教育内容,而且为普及推广跨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护理教育做出了贡献。

三、文献评析

综上所述,多年来跨文化交际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改进:例如研究缺乏广度和深度,只局限在语言文化层面的研究,观点过于宏观、针对性不强;理论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实证研究很少;把跨文化交际学与临床护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结合的跨学科研究不够系统等。目前对中国-东盟的背景下广西等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现状研究很少,均未涉及如何向外籍患者介绍、推广民族中医的理论、方法、药材等内容,对如何培养涉外型中医护理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缺乏理论探讨和实证性的研究。因此,有必要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继承和总结既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并不断地拓宽研究领域范围;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护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实际性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2] 李炯英.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年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6).

[3] 顾炜编.多元文化与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 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5] 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6] 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7] 代礼胜.2009.论外语专业学生多元文化认知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外国语文(10).

[8] 钟华.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自测量表构建的先导研究[J].外语界,2013(6).

[9] 石红妮,邱春英等.护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护理学报,2007(14).

[10] 刘伟荣.浅谈护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9(4).

[11] 林锋.浅谈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1(6).

[12] 兰英,刘岚等.涉外护理专业人才跨文化护理能力的培养[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13] 周俊海.护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华夏医学,2014(2).

文化能力 第12篇

关键词: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契机,文化馆,服务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 以及国家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我区所辖乡镇与城区之间已搭建起四通八达的信息通道。为了加强乡镇居民对共享工程的认识, 扩大影响, 广泛宣传其时代性与实用性, 使基层群众充分认识到这是一项利民惠民的重要工程, 我们时刻注意将资源共享建设、推广与当前文化服务工作重点有机结合。这样既大大宣传了共享工程建设, 又能立竿见影地收到对民服务的效果。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队伍建设, 造就骨干队伍

共享工程的顺利推广、持续发展, 离不开一支技术熟练、善于管理的基层文化干部队伍。

1. 打造专业性的文化管理队伍。

专业文化管理队伍是文化共享工程发展的首要条件。我区文化馆所在支中心通过多次下乡踩点, 与乡镇文化协管员交流, 发展建立兼、专职相结合的乡镇网点工作人员, 以培训的形式来对他们各个基层的文化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 定期派专业人员下乡去实际检查工作、指导工作等, 同时, 运用高科技的手段, 将乡镇工作人员与区工作人员运用互联网进行交流、远控指导等等, 采取多元化的手段来打造专业的文化队伍。

2. 注重技术与骨干干部的开发。

文化共享采用的都是高科技手段, 需要懂技术的人员来进行维护和管理。对此, 我区采取外聘、培养两种方式选取技术人员, 同时, 组建一支文化共享工程的骨干干部队伍, 其中包括技术人员, 这样通过骨干干部的力量来扩大其影响性, 做好对基层文化服务网点共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最大限度的发挥共享文化项目的作用和价值。

二、借助它山之石进行攻玉——借鉴、积累经验, 深化服务工作

“共享工程”是一项立足、依靠信息技术, 并使用高科技数字化科技来实现的系统工程。我们除了要研究解决文化信息资源在数字领域中涉及的众多技术难题, 营造良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应用环境, 还要努力探究其共建共享模式, 积极开展文化服务工作。所谓“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面对这些我们之前所不了解、不熟悉的平台领域, 我们积极向各地市共享工程建设已具规模的文化馆、图书馆取经, 深入研究其他地市的运作模式、操作过程, 借鉴成熟技术, 并结合我区乡镇的实际情况、特色, 开展具体工作。

1. 建立流动的文化站点, 方便乡镇群众查阅相关文化信息, 实施阅读等等。

以服务为基准, 建设流动文化站, 促使乡镇基层文化站进入一个相应跨入网络化、数字化和共享化文化站的先进行列。

2. 加强区与基层文化网点的联系, 深化服务工作。

信息科技的出现, 采取硬盘服务的灵活方式让基层文化网点的工作人员能够充实相关的文化资源信息。但这在实际的服务过程中显的有点单一, 对此, 我区加强了与基层文化网点的联系, 在硬盘服务、光盘服务的基础之上, 开辟多个途径来强化文化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

3. 强化服务的针对性, 发挥共享工程的优势。

对基层工作人员开展远程教育培训活动, 以网络为平台、文化信息共享为途径, 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 将共享工程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倡导文化信息的教育性运用, 丰富学校教育模式的同时, 强化了资源的服务效果。同时, 以先进文化教育广大群众, 将地方戏曲、歌舞、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纳入共享工程服务内容, 拓宽服务领域与范围、创新服务形式, 最大限度地将文化信息资源转化为生产力。

三、为有源头活水来——改进工作机制, 创新共享工程

思路决定出路。只有创新思路, 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快更好地开展, 更多的惠及基层群众, 使“共享工程”真正成为文化创新工程。

1. 逐步建设、完善共享平台。

在工作中不断的借鉴成功的经验, 充实网络平台内容, 以大众的服务需求来不断完善平台, 使文化站点具备足够的能力为乡镇群众提供数字文化服务。如:在平台上建立一定的交流、互动平台, 随时掌握群众的反馈信息, 推进平台的互动, 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2. 创新工作机制。

文化共享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大笔的经费, 而经费也是推动文化共享平台的后盾力量。作为公益性质的文化工程项目在经费拨付的同时, 应创新工作机制, 开辟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来确保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同时, 不断强化资源库资料的完善、共享和安全, 逐步完善文化共享平台的互动、互利。

四、百花齐放春满园——传播形式多样, 深化惠民服务

1. 传播先进文化, 稳定社会和谐。

我区支中心充分发挥文化共享工程信息优势, 通过在基层站点开展科普知识讲座、法律法规宣传、戏剧展演、文化演出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寓教于乐, 传播先进文化, 促进文明建设, 弘扬社会正气, 维护社会稳定。例如针对当地好赌者, 我们为他们播放有教育意义的法律讲座、文艺娱乐节目等, 帮助他们从思想上脱离赌博。此外, 我们还利用共享资源中的就业知识, 对他们进行培训, 帮助他们融入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2. 普及文化知识, 丰富文化生活。

文化共享工程的目的在于普及群众文化知识掌握, 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是公益性的文化项目。在这方面, 我区定期的开展系列文化知识宣传活动, 诸如:国学经典讲解、科普知识等, 同时还开展系列的读书征文、书画比赛等活动, 来强化大众与文化馆的互动, 增强大众对文化平台的认可。

3. 基于群众需求, 引导科技致富。

文化共享工程作为服务性项目, 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 基于群众的需求角度来开展科学养殖、种植等致富信息传播, 诸如:开展专家讲座、实地勘察等活动, 手把手的教给群众相关的技术知识, 引导群众科技致富。

4. 围绕民生热点, 增强文化共享工程实用性。

(1) 共享工程进基层。基层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更是共享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 我馆所在支中心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 不断的加深跟踪、调研基层群众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情况, 进而采取多元化的手段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诸如:打造资源共享平台, 群众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通过网络自行查询, 成立基层文化服务流动站, 下基层切实的服务群众等等。由于这种服务方式符合乡镇民众的需求, 是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 因而深受乡镇基层群众的欢迎。

(2) 共享工程进校园。我们充分利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 结合当地学校的已有设备, 积极开展安全防护教育等工作。我们针对当下学生、家长特别关注的安全问题, 开展系列的安全知识讲座、安全宣传等活动, 诸如:出门等一等, 远离危险;珍爱生病, 远离水源等。

上一篇:对氯苯胺论文下一篇:合成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