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开发与实践

2024-05-14

课程开发与实践(精选12篇)

课程开发与实践 第1篇

一、应用类主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数学知识源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是数学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泉。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开发应该立足生活、高于生活、服务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关注源自生活实践的真实问题。例如,学校组织秋游活动后,一位教师开展了“秋游归来话数学”的主题活动。本课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提出并解决秋游活动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本课分为三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话“行程”。课件出示秋游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让学生提出行驶时间的问题。教师又出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总路程,引导学生计算汽车的行驶速度。第二环节,话“购物”。教师出示学生课前统计的全班学生购物开支情况,引导学生分小组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第三环节,话“思考”。课件出示一组同学浪费食品的图片,让学生估计全班、全年级、全校的浪费总量。教师提问: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学生通过交流,想出了不少好的办法。很多学生还提出了加强环保的建议。这样的主题活动,源自学生生活,鲜活而又贴近学生的现实,不仅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还加强了环保意识的教育。教师还可以围绕学生的个人成长、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挖掘生活性的活动主题。

二、游艺类主题——从快乐中来,到快乐中去

学习与玩结合起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可以保持一种轻松、自然、快乐的学习状态。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数学教学理念。针对孩子的这一天性,我们可以开发游艺类数学活动课程,让学生在玩中发展数学思维,形成综合素养。例如,一位教师以一副三角板为教学素材,开发了“玩玩三角板”这一主题,试图让学生了解三角板中边和角蕴藏的奥秘,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他们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拼一拼”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在这一环节中,组织了三次“拼”的活动。第一次用一副三角板拼四边形;第二次用两块同样的三角板拼成不同的四边形;第三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四块同样的三角板拼成不同的图案。这样的游艺活动,学生学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还有数学思考,更有数学智慧。

三、操作类主题——从活动中来,到活动中去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往往不是靠教师讲授的,而是靠学生自身实践获取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跳跃。”操作过程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动眼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动嘴表达和动脑思考的能力。例如,一位教师以一张普通的A4 纸为研究素材,开发了“一张A4 纸中的数学”一课。围绕“一张A4 纸最多可以对折多少次”这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教师首先让学生猜测对折的次数,然后分组操作。通过计算发现,纸的张数与对折次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折1 次2 张,2 次4 张,3 次8 张,4 次16 张……当对折6 次后就不太容易对折了。这样的操作活动,集数学知识、数学思考、数学趣味和数学文化于一体,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思考类主题——从思考中来,到思考中去

《新课标》指出:“‘综合与实践’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因此,设计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时,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提出问题也好,分析、解决问题也罢,都离不开学生的思维意识。正如保罗·弗莱雷说:“真正的教学是打开思维。”开发富有思考价值的“综合与实践”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很有好处。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去台湾访问前,读到《畅游台湾》一书中有这样一段介绍台湾地理位置的文字,内容如下:“台湾本岛南北纵长约395 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4 千米,海岸线长约1139 千米,面积约为3.6 万平方千米。”习惯于研究数学问题的华老师写出了两道数学算式:(400+150)×2=1100(千米),400×150=60000(平方千米)=6(万平方千米)。他惊讶地发现这里求到的周长和面积与实际结果相差很大。于是,他自主开发出以“台湾长什么样子”为课题的“综合与实践”课,在全国赢得一片赞誉。思考是痛苦的,也是精彩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是这份思考的痛苦带给学生思维的快乐。教师开发思考类主题活动,数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切入口不在于大,而在于小。

戏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第2篇

在开发、实践戏曲特色课程过程中,我以引导学生接触、欣赏、了解戏曲,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戏曲的欣赏、感受、表达能力为目的,开展了一系列戏曲特色教育活动,对戏曲特色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形式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逐步建构戏曲特色课程。

一、戏曲特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目标

一般来说,制订某一领域的目标可以从情感态度、知识经验、行为方式、能力发展四个方面来阐述。戏曲特色课程也不例外。我们在对戏曲课程目标定位之前,对《小学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各领域的目标进行了梳理,考虑更多的是戏曲艺术的独特性与儿童的健康发展相融合,尝试构建具有层次性的戏曲特色教育的目标框架,确定戏曲特色培养总目标和各年龄段的目标。

我们把总目标概括为:动作协调、兴趣广泛;乐于表现、善于交往;敢于尝试、勇于创新。这些是各年龄段目标制订的基础,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经过反复的实践和论证,给三个年龄段分别进行目标定位。各年龄段的目标既体现儿童的年龄差异又富有操作性,以保证总目标在活动实施中真正实现。具体目标如下。低年级:在浓郁的戏曲艺术氛围中初步接触戏曲,了解京剧中主要的乐器及脸谱,感知戏曲与歌曲的不同,感受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对戏曲艺术的感性认识;有参与戏曲活动的兴趣,乐意欣赏同伴表演的戏曲节目,逐渐萌发喜爱戏曲的情感。

中年级:在欣赏、理解京剧片段的基础上,认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并对化妆和服饰感兴趣;感受戏曲中色彩、构图的对称美;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尝试用绘画、手工、语言、动作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高年级:积极、主动、愉快地做小戏迷,拓展对戏曲剧种的认识(京剧、黄梅戏、吕剧、豫剧);尝试模仿演唱自己喜欢的戏曲选段。在戏曲活动中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作热情,理解并遵守日常交往中的社会行为规则,能与同伴自主合作,开展多种戏曲游戏,体验合作游戏、表演的乐趣,获得成就感及满足感;积极参与舞台表演,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课程内容

围绕课程目标,我们以《纲要》为指导,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根据儿童的兴趣、能力及教师的经验、教育资源状况等,精心挑选适宜的戏曲教育内容。我们确定了以京剧、黄梅戏、吕剧、豫剧为主要教学剧种,再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接受能力,构建适合于他们认知发展的戏曲特色课程内容。低年级的课程内容:以具有鲜明的听觉、视觉效果和冲击力的乐器及脸谱为切入口,引导幼儿在欣赏、感受戏曲的同时,逐步喜爱戏曲。

中年级的课程内容:认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行当的学习内容各有侧重。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对戏曲的理解。

高年级的课程内容:在低、中年级已有戏曲经验的基础上,拓展认识多个戏曲剧种,尝试有创造性地进行戏曲演唱、表演。

二、戏曲特色课程的实施

我的戏曲特色教育,通过多样化的实施途径、典型的教学方法和合理优化的教学策略来组织实施。

(一)戏曲特色课程的实施途径 1.戏曲主题活动(或方案活动)。

戏曲主题活动是课程实施最主要的方式,它指每学期一到两次的主题活动或者方案活动,包括主题活动目标、主要活动设计、利用环境资源、主题评价表、主题小结等。各年龄段视主题的内容及学生的兴趣决定主题实施的时间。2.专项戏曲体验活动

专项的戏曲体验活动贯穿于学期的始末,一般两周一次,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包括戏曲欣赏、学习某项戏曲技能、定期班内表演等。以表格的形式制订好本学期戏曲体验活动的计划,在“备注”一栏中根据本班情况作适当、简明的记录,记录活动的调整与修改及其原因,记录开展活动后的反思。3.开设戏曲特色班。

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戏曲特色班,训练有戏曲特学生,在班内展示,增强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和自信心,以点带面激发幼儿对戏曲的喜爱。4.戏曲特色环境创设。

我们注重戏曲文化对学生情感和认识的熏陶,真正做到情境化、生活化,教给学生做脸谱。

(二)戏曲特色课程的教学策略

戏曲特色课程的开发实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和需要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各种形式的戏曲活动,研究适宜学生发展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策略等。本着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人施教的原则,再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和修改活动方案,以“说、唱、画、演”等多种形式进行戏曲教学。下面以实施脸谱教学“红脸”为例,加以说明。

第一步:说一说。将脸谱的代表人物以讲故事、念儿歌、说快板等形式向学生作介绍,帮助学生熟悉人物形象。为学生讲述改编的浅显易懂的《桃园三结义》《刮骨疗毒》等小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红脸在戏曲脸谱中代表忠义、正直、勇敢。每次听完这些故事都意犹未尽,回家后还缠着家长继续讲“三国”故事。由此可见,脸谱教学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了戏曲本身,学生渴望了解历史人物,他们乐意探究的精神也被充分挖掘。

第二步:唱一唱。将脸谱的代表人物以歌曲的形式唱出来。教师将京歌《说唱脸谱》中的部分旋律作了降调处理,并配以歌词。如:“红脸的关公骑红马,冲锋陷阵把敌杀。他不怕困难,也不怕凶险,打得那敌人叫喳喳!”整段曲子既有京剧的韵味,唱起来又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喜欢。

第三步:演一演。教师在请教专业人士的基础上对关公的动作进行了创编。整套动作雄赳赳、气昂昂,让学生一看就有表演的欲望,而且动作简单、神气,容易把握。

《论语》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第3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还提到:“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在浩如烟海的文化文学典籍中,毋庸置疑,《论语》具有其不可撼动的地位,其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学文化素养与精神品质,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为高中语文教学,开发《论语》的辅助教学作用,并因此形成一门微型课程,就很有必要。

二、概念申述

要想将《论语》作为微型课程的开发对象,首先就要明确“微型课程”相关概念。微型课程是针对当前信息量日益增大以及解决传统学科课程知识的繁冗性、独立性带来的弊端和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照顾个体差异和需求等特性而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微型课程具有复杂性知识表达能力强、灵活性好、知识的可吸收率高以及与真实世界联系密切等特性,有效弥补了传统课程知识表达的不足。在实际教学中,相当多的高中语文教师总会在课本之外,再选取一部分材料用作学习的素材,或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培养个体素质;或引导学生聚焦生活,形成思维品质;或引导学生剖析范例,增强语言能力;或引导学生透视样题,优化解题能力;或引导学生浏览相关内容,拓宽学生视界。时间的安排较为灵活,有长有短,多的延续一个星期,少的只有一两个学时甚至十几分钟,安排的位置也较灵活,多在学时的开头、中间或尾声,有时会占几个学时。这实际上就是语文的微型课程。

三、开发目的

从90年代后期到今天,普及英语似乎已超过了强化汉语的趋势,成为多少中国人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霾”,在高标准、严要求之下,英语被神化了,无数人成了它的信徒。自然地,母语汉语的地位被弱化也就成了有识之士甚至全民族担忧的现实。而高中语文课本中国学内容相对编纂的较少,对学生和语文教师而言,是不利的。可喜的是,近两年,中央台和各地方台举办了一些极有现实意义以及传承内涵的国学节目,在全国范围内引领了一场方兴未艾的国学热。而作为中学语文教育重中之重的高中语文教育,尤其该重视国学经典的思想渗透与文化浇灌。可以说,《论语》微型课程的开发是应运而生。

四、应用实践

因为微型课程在实际操作上往往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甚至由此而具随意性,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辅以《论语》微型课程的有效渗透。

《论语》共有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虽为语录体,但就其内容而言,也是相当有分量的。因此,此课程的实施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在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之下,還要有时间保证。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在课前分出五分钟的时间,指名书写工整的学生从《论语》第一篇,即《学而篇》开始,板书一则《论语》。因为是先秦诸子学说,理解起来比较费劲,首先就得疏通文意。在学生抄写完以后,学生自由口头翻译,再指名学生翻译,这时教师要及时点拨或纠正,以达到掌握文言字词句的目的,同时促进并巩固课本知识的识记与运用。

掌握了基础知识还不够,要知道,《论语》虽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刻印象。品味这些人物形象,既可以引领学生领略先秦时代人物的精神风采,又能从文学的角度感知性格特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逐步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与素养。

更重要的是,《论语》中有许多名言警句,如“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等,给人以道德的教化,又如“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给人以修养的提升,再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则又指导学习的方法。可以说,《论语》是厚德载物,日读日新,怪不得,北宋名相赵普要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了。因此,《论语》微型课程的最后一步是结合社会现实与自身实际,表达自己的看法,开拓思维,活学活用。

课程开发与实践 第4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实践与思考

一、温州第八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 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 并充分利用学校及所在社区和学生家庭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分析, 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我校 (注:这里指温州第八中学, 下文同) 把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新课程实施的新亮点、新发展点。

(一) 温州第八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我校校本课程实行“调查→组织→实施→评估→调整”的课程开发模式, 它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循环往复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见下表) 。

1.课程资源调查分析。对开设校本课程的学校内部和外部各种课程资源、环境进行调查、分析、评估: (1) 教师的素质和态度是首要因素, 因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 (2) 学校的态度与组织管理是前提, 学校要加强组织管理, 包括宣传、确定目标、组织实施、评价等; (3) 学生的实际是出发点和归宿, 校本课程是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的, 要从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兴趣、爱好和已有经验出发, 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智力发展、身体发展及存在问题出发, 来确定目标并组织实施; (4) 学校的资源状况是条件和保障, 学校资源状况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经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5) 当地的经济、文化资源是地域特色。

2.目标设置。课程目标是校本课程学习后所要达到的学生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指标, 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因素, 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实施等后继课程因素的设计和操作。在调查、分析、评估的基础上, 确定课程的宗旨, 设置具体的目标 (见下表) :

3.课程体系确定。根据课程目标, 依据我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资源状况、教师特长和学生需要, 将校本课程设置为五大系列: (1) 生命教育系列:课程目标是形成珍惜个体生命的意识并学会保护自己, 提升生命发展的质量。如安全教育、生存教育等。 (2) 科学素养系列:课程目标是拓展学生科学知识视野、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了解科学研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如环境与资源、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信息技术、自然地理等。 (3) 人文素养系列:课程目标是提升气质修养, 继而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交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文学欣赏、戏曲欣赏、演讲与辩论、英语会话与阅读、民风民俗、法制教育等。 (4) 生活技能系列:课程目标是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施, 对常见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 掌握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技能, 培养积极向上、情调高雅的爱好和特长。如手工、编织、剪纸、插花等。 (5) 身心健康系列:课程目标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与特长。如声乐、舞蹈、摄影、绘画、书法、球类、棋类、健康保健, 等等。

4.课程内容选择、组织。依据目标和体系, 选择温州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素材, 编辑具有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的课程 (见下表) :

5.课程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

6.学生、家长、社区、教师反馈。在课程实践中, 根据学生、家长、社区、教师的反馈信息, 不断改进、完善校本课程的内容, 调整课程的目标。

7.课程评价。确定课程评价的功能、评价的内容、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式等, 并组织评价。

(1) 教师评价。评价一是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恰当处理业绩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系;三是统一的评价标准与个体化评价相结合;四是加强评价中与教师的沟通, 促进教师对评价的积极参与。其评价原则有发展性、立体性、反馈性、互动性等, 其评价内容与方法见下表:

(2) 学生评价。评价一是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发挥评价激励、反馈、调整功能;二是评价主体多元化, 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课程相关的单位或社区评价等;三是评价内容全面化, 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 还注重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四是评价角度过程性、发展性, 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 因人施评, 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得到发展;五是开放及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如观察、作品、项目活动报告、参与情感记录、学生日记、成长记录、指导教师的意见等。其评价原则有发展性、多元化、全息性、差异性等, 其评价内容与方法 (见下表) :

(二) 温州第八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特色

1.课程由师生共同参与构建, 校本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学生既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出发点, 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归宿。作为个性化教育的校本课程, 是直接针对学生的个性而开发、实施的, 学生本身就是其中的一个开发主体, 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校本课程才有实施的价值。因而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根据学生的需求而组织的, 教材的编写是师生共同完成的, 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作品、素材等都可以作为校本课程教材的组成部分。

开发流程:学生自主参与设计→确定课题→社会实践→研究成果。

2.课程的开放性。

(1) 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内容来源于社会实际、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等。

(2) 课程目标的开放性。不再以掌握知识为唯一目标, 更重视“表现性目标”。

(3) 课程形态的开放性。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内, 使学习时间和空间得到拓宽和延伸。

(4) 课程实施的开放性。根据课程目标不同, 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

(5) 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 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 从而拓宽学习空间, 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开发流程:确定主题→呈现目标→提出问题→师生合作设计。

3.课程联系实际, 凸现地域性。

(1) 校本课程面向现实生活, 联系学生实际。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提取, 以便于他们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 达到自主学习。

(2) 联系教学实际。以问题为导入构建主题形式内容体系, 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 富于启发性和趣味性。

(3) 联系社会实际。内容的选择、组织密切联系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 关注社会问题和现象, 并做出自己的独立的分析和评价。

开发流程:呈现问题→社会实践→方案设计→评价总结→提出建议。

4.问题探究性。课程通过问题情景设计学习, 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 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开发流程: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实践准备→实践方案→项目设计

二、温州第八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后续思考

(一) 校本课程的定性、定位与属性问题

校本课程是非义务教育课程, 是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不能把校本课程当作兴趣课、选修课和活动课来对待;校本课程属非学科领域, 是基于生活, 实践领域的课程, 是“体验课程”, 即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与主体, 共同参与课程开发过程, 它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课程。

我们将继续思考:

1.校本课程开发是过程而非结果。

(1) 结果的过程性。校本课程开发的精义恰恰在于过程, 在于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专业的成长、学生个性的张扬、学校特色的突显。

(2) 开发的过程性。校本课程开发从目标确立、内容选择到组织实施与评价不是一个单向一维的过程, 而是一个基于教师不断实践反思基础上的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是随着开发实施而不断地修正完善的过程。

(3) 评价的过程性。校本课程的旨趣在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促进学生个性的生长, 而个性的生长本身是一个过程;同时, 校本课程旨在学生的参与, 强调学习的过程。

因此, 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不能仅仅通过考试的结果来进行, 而更应注重过程的评价。

2.校本课程具有校本性、关联性、可选择性。

(1) 校本性, 是指校本课程具有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于学校的特性, 这是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根本特征。校本课程以适应学校和学生的特别需要为主旨, 一方面, 校本课程的生成要以学校的办学宗旨为依据, 为学校办出特色而服务;另一方面, 它又以本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别需要为依据, 即为满足本校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未能得到满足的种种合理需要而设置。

(2) 关联性是指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间具有相互依存、制约的关系, 形成一个整体。

(3) 可选择性是指校本课程的多样性具有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可能性。学生要想充分发展自已的个性, 必然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 作为育人蓝图和育人媒体的学校课程应适当满足学生的这一要求。

(二) 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问题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是保证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 校本课程是以资源开发为前提的。

我们将继续关注:

1.开展社会调查, 开发及利用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有形的、无形的资源。

2.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

3.研究学生的需要和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

4.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 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 提高使用效率

5.鉴别和筛选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

(三) 教师队伍问题

师资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虽然我校提出“人人都是校本课程的教师, 人人都有责任把校本课程上好”。这个口号听起来轰轰烈烈, 但从几年的实践看, 这种“人人皆师”的做法不利于专业化发展, 也难以支撑校本课程的长期和常态化开展。

我们将继续思考:

1.强化专业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引领人才。在“团体指导, 合作实施”的策略引领下, 需要建设校本课程的骨干教师队伍和专家群落, 否则就很难搭建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

2.开展校本培训, 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搭建平台。学校教研室或师训部门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 能够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特定的背景和条件, 引导学生选择或自主提出活动项目、活动主题, 并合理地制定活动方案, 保证实践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实施。

3.建立教研组、备课组管理制度。师资合理配备, 教师工作量计算, 教师奖励制度, 教师职称评审等。

(四) 校本课程基地建设问题

基地建设是校本课程深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将继续思考:

1.根据校本课程特点, 创设配套基地。学校一要挖掘利用校内的资源, 包括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 建设校本课程校园基地;二要在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下, 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 (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营地等) , 建立校本课程校外基地 (社区基地、社会基地) , 实现基地、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建设。

2.完善校本课程基地。基地活动项目要结合社会现状、焦点问题、热点问题等, 体现时代要求, 符合学生各个年龄阶段的成长需求, 贯穿“教育性”, 突出“实践性”, 渗透“趣味性”, 体现“服务性”。活动基地建设要形成主题探究类、应用学习类、生活学习类、社会参与类、体验感悟类和民俗民艺类等基地活动类型。

(五) 评价体系完善问题

发挥评价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功能:一是直接功能:如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强化功能、自我教育功能、研究功能等;二是间接功能:如指导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等。

我们将继续思考:

1.评价活动是由评价方案、测量 (量的记述) 和非测量 (质的记述) 、价值判断组成, 如何在实施中公正操作?

2.对学生评价作为学生评选、升学考试组成部分;对教师评价与教师的业务考核相挂钩。

“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第5篇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一、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的意义

地方史资源是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地方史”校本课程以学校所在的乡镇或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历史为主要内容,还包括学校本身的发展史。它重视学生从所处当地社会生活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通过“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校情;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多样性,更好地获得生活经验,提高实际生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爱校的思想感情。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调查研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课题选择、研究参考和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对中学生进行地方史知识的教学,是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具备的最起码的高尚情操。而对祖国的热爱是以热爱自己家乡为基点的。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试想,一个连自己的家乡也不了解,连自己家乡的历史也不清楚的人,怎么可能会热爱家乡,又怎么会树立爱国主义情操,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生呢?在初中阶段开展地方史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就对家乡的历史形成一种系统而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正树立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操。

(2)对中学生进行地方史知识的教学,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地方史知识的教学,一方面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对提高学生能力素质能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地方史知识对中学生来说比较亲近,有利于形成感性认识,最易于学生掌握,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它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更易被学生接受和运用,形成能力素质。

(3)现阶段初中生地方史知识的贫乏,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地方史的教学。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围绕着中考与高考的指挥棒转的,考试对地方史没有提出要求,因此地方史知识在学生心目中几乎是一片空白。

二、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的理论依据

(1)德育的依据。在地方史教学中会出现许多本地的历史人物,通过讲述这些历史人物,学生能从这些人物身上学到很多崇高的品质,懂得做人的道理,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这样学生也了解了本地悠久的历史,自然而然地了解家乡,从而达到热爱家乡的效果。本地的民间传说、文物古迹、风俗习惯等,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又使他们认识了家乡,产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从而达到认识国情,热爱祖国的目的。

(2)现代教学论。现代教学论突出思维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过程。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器,把现成的知识认识成果放在学生面前,而是把学生当作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地方史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运用史料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的史实、概念,同时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正符合现代教学论。

(3)学生的身心特点。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3~16岁左右,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促成了他们智力的早熟,初中生的智力发展突出表现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发展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形成自学能力的探究精神,应当成为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地方史教学过程中,应当实事求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巧妙地把校内和校外教育,单科和其他科,启智和育德、强体、审美有机地渗透合成,形成综合性的、多方位的、有实效性的大教育,让学生学有所获。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教育内容,学生喜闻乐见,一是感到亲切,二是有兴趣,三是不会困难,四是学了有用。学生就不会难学、厌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善于深化,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2)选择性原则。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按照教学目的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望,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立足地方乡土历史文化的特色,抓住灌口深青等较丰富的综合性的历史文化题材,以其为教育载体,使素质教育内容更有生命力和亲切感,让学生学有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挖掘家乡的乡土文化,投入社会亲自参加实践调查,从中培养学生的爱乡情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全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指导,让学生学有方向。

四、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的实践

(1)了解相关的地方史。灌口自古以来是八闽重镇,文物古迹比较多,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结合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带领学生查阅相关的地方史,使学生们知道了灌口的一些文物古迹,如深青古驿站、深青古镇、夕阳山,黄庄三宝,乐善好施的杜艮,东辉山口庙、双岭九十九间大厝、笔架山,李林的“小刀会”及首领黄志信、虎空山、鱼孚驿,嘉福寨、越尾山等。

(2)以探究活动的形式,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2001年9月以来,我们历史组根据学校周围的环境资源和学生的特点,打响了“补充乡土历史教学,加大教学课改力度,弘扬爱国精神”的第一炮,开设了以“知我灌口,爱我家乡”为主题的系列历史课外探究活动课,力求做到以乡情动亲情,帮助学生树立“立足本乡,胸怀祖国,振兴中华,面向世界”的志向。

我们的做法是“请进来,走出去;写下来,展上去”。主要采用“介绍灌口人文历史”“古迹参观”“实地调查”“论文写作”“作品展览”“培养小导游”等几种形式,并将它们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一步一步地实施。第一步是“介绍”,请校外知情人士灌口镇侨联主席白玉盛老师介绍厦门人文历史状况,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的兴趣;第二步是“参观”,在“参观”中增长知识,发现问题;第三步是“调查”,对不明之处或自己倍感兴趣的东西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走访,收集资料,弄个水落石出;第四步是“作文”,将参观、调查所获整理成文;第五步是“展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讲评,精选好的作品展出;第六步是“汇编”,把比较优秀的学生作品分成各个小专题汇编成册。另外,为了更好地宣传灌口的深青古镇、深青古驿站,我们还特意培养“中学生小导游”。这样形成了一个活动系列,效果自然比单一的活动好得多。

五、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取得的效果

(1)达到了预期的育人目标。学了乡土历史之后,学生变了,学生在乡土历史教学活动中收获了知识的乐趣,汲取了民族精神与乡土文化的营养。他们盼望着上历史课,希望再多听听家乡的新鲜事。如果要说乡土教学带来什么样的收获,最大的应该是学生真正动脑了,他们忙着找身边的“?”,他们成为历史文物的“小卫士”,也成了家乡的小考古工作者,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历史教学本身。让学生关心国事、关心社会、参与实践,这不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吗?这不正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吗?学生在不断成长,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2)老师在乡土历史课改教学活动中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历史组的全体老师都积极投入如何利用乡土历史文物进行素质教育的探讨和实践的教研中。经过认真研究,我们大胆地提出了开放型、一体化乡土历史教学常识的做法,并拟出方向明确的教学思路: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尊重学生求知欲望,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立足地方乡土文化的特色,抓住灌口深青古驿站、古镇丰富的、综合性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其为教学载体,突出素质教育,做到“抓活、升趣、重导、合成、深化”,步步为营,达到爱乡、爱国的育人目的。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置身于“家乡文物我来讲,导游工作我来做,宣传报道我来写,历史古迹我保护“之中。历史课外活动课的开展,不仅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促使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自身创新能力的强化。老师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平时也会向周边接触的人员宣传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利用同学们所熟悉的家乡的乡土文化来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

在探究活动的基础上,我们编出了校本课程教材。现在,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已经从灌口走向厦门,编撰了《厦门史话》这一校本教材,从同安厦门,自古一家;古城沧桑,六百春秋;海防重镇,商贸良港;反倭抗荷,保家卫国;古迹遗存,重诉历史;千年古道,繁华远逝;建筑文脉,风格各异;民间瑰宝,浓浓乡音;华工被掳,血泪斑斑;南洋谋生,情系桑梓;厦门台湾,血脉相连;辛亥先烈,名垂汗青;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鹭岛沦陷,民族耻辱;漳厦战役,人民胜利;厦门古地图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厦门历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开发校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校本课程不等于地方史。学校可根据本校校情,广开思路,寻找适合本校的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如本校除《厦门史话》《台湾史话》外,根据地处汽车工业城的特点,开发出《汽车文化》;又根据校园内植物种类繁多的特点,开发出《校园植物》。事实证明,这些拓展校本课程资源的做法,既可丰富学科教学内容,又能让学生全面发展。

当然,开发校本课程并不能等同于编教材。校本课程是在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为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提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或指南。对学生来讲,它只是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选择性参考,而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的教材。否则,校本课程就可能成为国家课程的翻版,一方面加重学生负担,另一方面也失去了校本课程的应有价值。

课程开发与实践 第6篇

一、在情境激趣,充分阅读中引发质疑

数学情境的创设不仅仅要关注情境的现实性、趣味性,更应关注情境本身是否能够有效地唤醒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否更快捷地引领学生深刻领悟数学的本质。情境的设计都来源于学生身边,简单有效,直奔主题。例如,开发课程“等量代换”的教学是以《曹冲称象》的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具有趣味性,同时引发学生的思维。数学是一种语言,以前,人们认为数学只是自然科学的语言和工具,现在数学已成了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工具和语言。在教学中进行数学阅读的尝试,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形成比较全面和正确的认识,更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质疑的能力。

二、在薄书读厚,合作交流中细品数学

区域开发的课程需要教师根据三维目标制定适合自己学生的有效目标,这样的目标制定就需要更多地考虑到“以生为本”。因为,数学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教材上只是有限的知识,而我们要做的是激发学生探求数学所承载的无穷文化的欲望,所以我们在制定每课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对数学本身的深度挖掘和思考。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例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学中,解读《李白喝酒诗》中隐含的数学信息。为适应学生的年龄程度和课程结构,改“三遇店和花”为“二遇店和花”,选取这首诗也是因为此诗妙在以极其精炼的文字表达了极其丰富的内涵,给本节课带来了可以深入探究的话题。学生通过阅读把简单的诗句慢慢读得“厚”起来。数学阅读有很多种,如读图、读符号等,教师要注意潜移默化的渗透与影响。经过合作学习与集体交流,学生从一开始的迷茫,找不到切入口,到渐渐清晰起来。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饱尝“思考”大餐,利用简单的素材,充分挖掘其数学内涵,在熟悉的地方看风景,从而达到课程开发的有效目的。

三、在具体操作,丰富体验中开阔视野

教师要针对数学教材中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来选择合适的、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把握“愤悱启发,相机诱导”这一原则,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充分阅读数学课本。这有助于学生的个别学习,特别是数学语言发展水平较低的、对数学信息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的学生,教师可以注重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课本,通过对数学书本的反复阅读有利于掌握数学标准语言,规范学生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学生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依托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需帮助学生挖掘数学阅读在生活中的素材,并重视对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数学课堂逐步扩大课程资源的范围,也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相应的与数学阅读相关的活动:

1.五六年级学生根据自己所看数学课外书本所得,写一篇读后感。

2.三四年级学生积极参加以“数学阅读”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选择切合主题、短小精悍的文章,可以是数学家的格言,科学家的小故事,或者自己的数学小故事等,并配以恰当的几何图画、色彩等。

3.一二年级组织学生进行小书签制作比赛。指导学生把数学家的名言、格言警句等制作成漂亮的书签,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热情。并推荐部分优秀书签统一进行展示。

四、在领悟深化,实践体验中返璞归真

生活因阅读而美丽,阅读因漂流而精彩。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各开发课程的实验教师在班内组织开展美文诵读活动,平时利用早读课、课前三分钟诵读美文,美文内容可以是学生课外收集的数学有趣的故事、数学概念、数学知识介绍等。教师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着实让学生过了把数学瘾,通过最简单的“读”,尝到了原汁原味的数学本质。

通过实践,会发现:

1.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思考,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有意义起来。

2.在数学阅读中,学生真实感受到了数学的丰富,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产生了积极的数学阅读需要。

3.基于对数学理解的加深,学生逐步对数学产生兴趣,多数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显著提升。尽管这些都不是考试的内容,但这是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数学素质,也正是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得以走进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这些将使他们受益一生。

作为教师,我们要紧紧抓住数学本质,认准为学生思维发展服务的思想,把数学完整地还给学生,定能在课程开发领域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有效教学之路。

课程开发与实践 第7篇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它与学科课程一样,属于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1]。两者虽然在课程范畴、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存在着差别,但均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创新点,是为实现基础教育改革总体目标而采取的新策略。

实际操作中,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三无课程,即一无教材、二无指定教师、三无固定时间,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需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故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是形势所趋。而大多数学校现在所开设的校本课程,多数是学科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少部分体现地区、学校特色。实际操作中,若要积极有效地开发校本课程,避免学科化,单一化,也必然需要吸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态。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两者整合开发是符合现实要求的。

本研究尝试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以苏州市立达中学校本课程“开心菜园”的课程资源为载体,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态、目标、结构设计、实施方式、评价等,创新地整合这两种不同的课程,使两者彼此渗透、彼此交融,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2]。

二、“开心菜园”的课程设计

1.“开心菜园”的课程目标设计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3]。江苏省教育厅最新颁布的《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试行)》,其中也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鉴于以上新课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开心菜园”课程目标的设置以此作为纲领,并更加具体化,从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实现目标的操作途径,以进一步促进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了解蔬菜种植的基本事实、原理、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能力与方法目标:具有一定的农耕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合作探究;熟练运用各种媒体,具备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掌握调查、访谈、实验等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注农业、食品安全方面的社会热点问题,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观点;更好地融于集体,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开心菜园”的课程内容设计

作为经验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在于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所以本研究在设计活动主题前,进行了需求分析,针对苏州立达中学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经由学生的自主选择确定活动的方向和活动主题,且课程内容的选择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注重内容综合性,加强与学科间的联系性;(2)注重内容实践性,提高学生亲身体验的有效性;(3)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由于“开心菜园”受季节性约束很强,再者顾及初中学生学情,“开心菜园”的课程主要安排在初一,供一年研究实践所用,总共60课时。每学期安排30个课时,完成2-3个大主题。每个主题下的系列活动,主要分为两大板块:“实践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为突出活动课程的自主性和生成性,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选择中,留有一定程度的空白,以此来解决学生主题动态生成与课程规划之间的矛盾。

三、“开心菜园”的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组织与管理

为了确保课程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学校构建了高效的组织机制,采取相应的课程管理措施,提供强有力的行政支持。课程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课程申报与审核

新学期开学初,学校根据国家、地方教育部门有关精神,进行总体规划,教务处统筹安排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安排,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时间和课时,并向各教研组传达。各教研组充分分析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确定开设主题和负责教师。教研组落实编写课程计划、目标、内容等,交由教务处审核。内容审核合格后,批准开设。

(2)学生选班

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各类主题课程,人数一般在20-35人之间。课程班成立后,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上课地点与时间。

(3)参加活动

学生按照安排好的时间、地点来参与课程的学习,每周保证2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掌握和调节教学方法与进度。

(4)师生评价

实施过程中和学期期末要进行教学评价。对指导教师以积分形式进行评价,包括出勤、小结、成果展示、学生问卷等;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包括考勤情况、学生作业、成果展示、总结、小组评议等,学生课程成绩记入学生学习档案。

2.课程的教学操作流程

课程的教学模式,按照综合实践活动展开的三个阶段来推进: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总结表达交流阶段,并在各阶段形成相应典型课型。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主要操作流程如下。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从多个角度去发现问题和分析思考问题,建立合作小组,积极探索,搜寻相关的资料,进入探究问题的状态,并归纳出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最基本的目标和思路。本阶段相关的课型有:开题指导课,方案设计课。

(2)实践体验、解决问题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进入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学生具体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开放空间的亲身体验与实践,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小组合作、人际交往、沟通,用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等。本阶段相关的课型有:实践体验课、问卷设计方法指导课、访谈指导课、实验指导课、中期汇报课等。

(3)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通过开辩论会、做展览、视频展示等方式加以表达。本阶段相关的课型有:资料整理指导课、成果展示指导课、结题课等。

四、课程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方式上倡导“多元评价”,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能力的评价,是一种以自我为参照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综合了以下几项内容:(1)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具体的表现与成果,比如学生档案袋、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学生作品、研究成果,心得体会;(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学生自评、组内、组间评价、学生访谈等;(3)前期能力小测试与后期测试的对比等等。

五、实践成果

1.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经过两个学期课程的实施,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spass数据分析等,显示学生较好地完成了课程目标。其中特别突出的进步是:加深了对蔬菜栽培方面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间交流合作的能力,掌握了对各种信息媒体的处理,掌握了调查、访谈、实验等研究方法;增强了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显然,这样的课程确实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潜能。

2.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教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了新的提高,特别是教师课程意识方面,如课程内涵、课程理念、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加深了理解,提高了专业素养。部分骨干教师,通过对活动的总结和提升,编制出了《开心菜园》的主题活动材料。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注意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发展成以学生为本的主动性学习模式;对于学生评价,由原先的单一评价发展到多元化评价;并在实践中,努力成为学生的指引者、学生的合作者这些多样化的关系。教师在这样不断地学习、交流、进修中,也提高了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

3.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有机整合有利于特色学校的形成。这种因地制宜的课程创新,已成为宣传学校特色的一个阵地。如在课程主题上,设计了状元“小菜农”、绿色蔬果爱心义卖、绿色烹饪大会等,体现了苏州市立达中学重视“实践”、“爱心教育”的学校特色。这样特色的课程既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又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有利于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六、反思

在整合开发课程的过程中,笔者也根据实际遇到的一些问题,不断地进行反思,产生了一些思考,希望在今后能不断地改善和进步。

1.课程整合需进一步考虑顶层设计

本研究,主要尝试对“开心菜园”这一领域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合,而一所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包含各领域的主题,且应围绕学校特色或者地方资源等形成一个系统。今后,学校还需要系统地思考课程内容的开发,基于学生的需要,学生的能力水平,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对课程建构进行顶层设计。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非指定领域的团队活动,学校传统节日等,都可以在主题统领下进行有机整合。这样才能更大限度的体现学校特色,并使资源达到最优化整合。

2.课程的组织和内容上可以进一步完善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整合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学校特色而进行的,课程组织上缺乏严密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课程主题的设计上,虽然针对课程目标不断地进行了考量,但部分内容可能在开设上仍然存在一定操作困难。此外,实地进行播种,定植,施肥等实践活动,也要考虑如何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易于操作。安全方面的保证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教师的指导能力须进一步提升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对指导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在最初的这一年,“开心菜园”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指导老师、外聘指导员、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尝试的过程。在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定期进行校本研修,对课程的性质、价值、目标、实施的基本原则、管理评价等进行系统的全员培训,以提高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从而提高活动指导的有效性。

4.课程评价体系科学性、操作性须进一步提高

在课程整合开发中,课程评价体系虽然注重了多元化的评价,但是是否科学、客观,还需进一步研究。此外受教学时间、教师人数等局限,在实际操作中,评价的有效性也须进一步提高。例如,“开心菜园”的实践活动非常多,对学生实践活动表现的评价,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无法一一细致观察;学生组内互评,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往往会因亲疏关系、性别关系等影响评价的公正性。所以在今后,对于课程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操作性还须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2]马玉琪.建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交融互摄的新模式[J].中小学管理,2013(8).

课程开发与实践 第8篇

一、课程综合化与综合课程的开设

课程综合化与综合课程是关系非常密切的两个概念。“课程综合化”也有称为课程整合、课程统整 (curriculum integration) , 是指对课程所持有的一种看法或观点, 它属于课程设计思想范畴。“综合课程” (integrating curriculum) 则是指具有综合特点的一类课程, 它属于课程实践类型范畴, 它是在课程综合化设计思想指导下实践的产物。就是说, 课程综合化与综合课程在课程领域分属于理论和实践两个不同的层次。课程综合化是设置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综合课程是课程综合化在课程实践中的体现。

课程综合化不仅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综合, 并从整体上分析和设计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 还包括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课程综合化是将各项制约因素的具体要求和需要作为外在力量作用于整个课程系统, 这不仅表现在增加一些课程类型, 而且要求课程从设计思想到调整结构和编制教材, 再到课程的具体运作的整个系统的配套改革。就是说, 课程综合化思想不仅能在综合课程的设置与实践上体现出来, 而且也能在分科课程的设计、实施以及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中, 体现课程综合化的思想, 使得课程综合化真正成为一项课程全面深入的改革。当然, 开设综合课程是课程综合化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

综合课程有多种形态, 它反映着课程综合的范围、强度和性质, 按综合程度的顺序, 可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经验课程等几种主要类型。这些课程综合的方式不同, 有的是以学科形态出现, 有的是以问题的方式组织, 有的是以活动的方式存在。综合方式的不同, 决定了它们功能上的差异。按综合课程的目的可分为结构型综合课程和功能型综合课程两种形态。结构型综合课程注重统一性原理, 在认同学科结构的前提下, 欲突破分科界限, 对知识结构进行重组, 重新构建课程的形态。功能型综合课程注重学习主题, 在探究活动中、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灵活地理解与运用知识, 把知识看成是促进综合经验增长的一种教育资源, 它完全打破了分科结构, 实现学科之间、学科与学习者、学科与社会整合的课程形态。功能型综合课程是综合课程发展的最终趋势。功能型综合课程通过内容综合、结构综合使学习者心理层面和认识层面产生质的变化, 实现思维结构、价值观念结构的综合, 能有效地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性和专业性很强的教育类型, 其培养的人才要求掌握工作过程知识和技术性学科理论, 具有较高水平的操作技能和综合运用技术的能力。因此, 高职院校更需要开设综合课程, 尤其应当注意开设功能性的综合课程, 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开设综合课程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 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1.综合课程利于观察社会, 了解职业, 更接近现实的企业生产和工作内容, 易于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易于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结合和统一。

2.综合课程的知识信息容量大、易于高职院校不断更新、调整知识内容。

3.综合课程汇集多学科的方法和同一事物的不同视角, 易于对学生解决问题综合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4.综合课程更适合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总之, 综合课程增强了课程的兼容性、灵活性、适应性, 弥补了分科课程的局限性, 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知识的建构。

二、高职教育课程综合化的重点是围绕实训教学开设综合实践课程

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知识应用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这是完成产品生产和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能力, 实训教学正是培养这些能力的重要教学模式。实训教学在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过程中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既有学科知识与技术知识的结合, 也有技术知识与实践技能之间的结合, 其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上需要不同的课程类型来完成。实训教学应以什么样的教学理念来支持?实训课程如何设置?实训课程质量如何保证?以及实训课程开设的教学条件和环境能否达到培养技术应用人才的要求等, 将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

在实训教学中既有知识的学习过程, 也有技能的掌握过程, 而这些知识和技能之间是有联系的。实训操作过程不能没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持和渗透, 一方面, 通过实训对相关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提升;另一方面, 必须发挥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对实训过程的指导作用。因此, 在实训教学中既有技术理论知识对实践技能形成的指导和帮助, 也有在实践技能掌握过程中对技术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升华。实训教学中要涉及许多工作过程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 这些知识既需要有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传授, 而更大程度上是靠学生在实训中通过完成各种工作任务获得自我感受而建构的知识, 以及在实践中自我反省, 总结和归纳出来的经验型知识。这部分经验型知识, 在知识结构上系统性不强, 逻辑性不严密, 但是这些知识在专业和职业之间, 在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之间建立了联系, 形成自己的实践经验知识和规则知识。

从以上分析看出, 实训教学的过程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 完成职业岗位生产、管理或服务的工作任务, 并以此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 实训教学要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工作标准, 这是实训教学能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同时, 以什么样的理念和方式来组织、选择课程内容也非常重要, 这直接关系到人才能否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实训以什么方法、手段和过程来进行教学, 课程实施的条件和环境是否满足课程内容要求, 指导教师的实践技能能否达到课程实施要求, 以及课程实施后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如何进行评价等。这些教学环节对实训教学都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这些环节相辅相成, 环环相扣。只有每一步都达到教学要求, 最终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 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特色。因此, 高职教育要围绕实训教学开设专业的综合实践课程。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综合实践课程

高职教育课程的综合化改革关键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开发专业的综合实践课程。这里的“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单位里为完成一件工作 (生产) 任务, 并获得工作 (生产) 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每一工作程序包含工作人员、工具 (设备) 、产品和工作行动四个要素。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一种课程方案。它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掌握的、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在如今技术和工作高度渗透的时代, 任何技术问题的解决都是技术和社会过程 (职业活动) 的结合。人类的认识只能以整体化的形式进行, 要想学习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 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因此, 在开发综合实践课程时, 必须与工作过程相联系。在现代社会中, 劳动者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外, 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 包括个人的个性特征, 也变得愈加重要, 这些都需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境进行培养。

综合实践课程是帮助学生在工作过程探究与体验中发挥工作过程的教育价值, 其基本问题是学生的职业心理经验与职业工作情景的关系。所以, 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 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分析为依据来构建实践课程结构, 以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或产品) 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 以真实或模拟职业岗位工作情景实施教学, 以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进行教学评价。

综合实践课程的主旨与其说是建立联系不如说是发现联系。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发现工作知识和培养目标所具有的内在关联性或共同性, 而且还应使学生以自然的方式去认识工作过程的这种内在关联;在学生没有发现或认识到这种关联时, 教师不能将自己建构的关于知识的关联强加给学习者, 否则学习者对这种关联的认识就是勉强的、非自然的。在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中,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进行, 教师的工作重点在“导”, 学生的工作重点在“学”, 要因其参与而使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得到更充分和真实的反映, 要使教师导学的目的更加明确。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中, 教师应向学生明确课程的目标, 提供相关资料, 并以平等的身份指导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活动, 而学生则以接受指导、自我学习、训练和集体讨论等方式, 在职业工作情景中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和训练活动, 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建构职业需要的工作知识。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是以企业真实的综合性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进行的, 与任务中心课程相比较, 其课程的主导形式仍然是项目性质的, 所不同的是其项目本身更加综合化, 是多个典型项目的集合体。以文秘专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会务”为例, 分析会务工作过程来开发会务综合实践课程。会务从筹备到结束, 工作可分成四个主要任务, 即会议通知、会场安排、会议材料、食宿交通。其中, 会议通知涉及起草、审批、打印、发放通知书四项内容;会场安排涉及摄影、记录、音响、座次四项内容;会议材料涉及议程、汇编、校印、分发四项内容;食宿交通, 应涉及宾馆、饮食、交通、接站四项内容。与这四个任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包括:会议通知, 其支撑课程为公文写作、行政学、邮寄、传真、电子邮件及办公自动化、因特网等;会场安排, 其支撑课程为速记、办公自动化、商务礼仪等;会议材料, 其支撑课程为写作、校对等;食宿交通, 其支撑课程为公关、礼仪、地理等。

按照上述课程设计, 会务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课堂完成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 第二阶段是实际顶岗工作。在顶岗工作阶段, 以会务工作的四个主要任务为基点, 将学生的工作实践分成会议前期和会议期间两个阶段。四个任务中, 会议通知和材料准备属于前期, 会场安排和食宿交通属于会议期间, 每一环节的工作时间可设为5天左右, 实施学生岗位轮换, 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同时, 在学生小组中实施学生协调员制度, 学生协调员负责协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并使学生的各种不同意见能够统一起来, 形成一个共同的决策。每个小组在每项任务中, 轮流由不同学生充当协调员, 以保障所有学生均得到锻炼,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团结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许建领.高校课程综合化的渊源及实质[J].教育研究, 2000, (3) .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3]有宝华.综合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4]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

[5]赵昕.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 (理论版) , 2007, (7) .

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 第9篇

以国家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等文件为依据, 把“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 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理念, 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大胆实践, 精心组织, 扎实有效地开设好学校校本课程,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中国的陶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延续至今, 享誉世界。中国陶瓷艺术之所以如此备受世人关注, 是因为其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气质, 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份特殊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变迁, 特别是到近、现代, 中国陶瓷艺术在世界上已风光不再,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 陶瓷艺术要发展, 陶艺教育是关键。

三、我校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我校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以下一些有利因素:

1.江苏省在陶艺制作方面, 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江苏省徐州地区, 是汉代高官贵族汇聚之地, 从现今考古出土文物来看, 汉代时期, 这里的制陶业已非常发达。尤其是汉代的各类陶俑, 惟妙惟肖, 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2.我校地处江苏省张家港市经济开发区内, 南倚沿江高速公路, 北接张家港市区,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捷。我们学校所需的陶艺材料和工具, 均采自离我校仅有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宜兴市。

3.陶泥由于其性能具有柔软和可塑的特点, 在制作时可以随意、自由地操作, 因此, 具有相当的便利性。在实际操作中作为一般课程开设的条件较简单, 如:教室、课桌、简单的制作工具等设备。陶泥制作的环境可因陋就简, 这样更能展示出这一艺术课程自然、朴实的特性。

四、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我校将多元智能理论作为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 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以外, 还有其他七种智力, 它们是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加德纳认为, 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力, 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在加德纳看来, 智力并非像传统智力定义所说的那样是以语言、数理或逻辑推理等能力为核心的。由于陶艺教学的特点, 可使视觉、空间智力倾向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使得这部分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五、我校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我校自2007年9月起开始实施陶艺校本课程以来, 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硬件资源, 结合本校的实际, 在对学生进行陶艺教育方面, 作了大胆地探索与实践,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校本课程地推行已由模糊走向清晰。

六、我校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

(一) 有助于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一所学校的生命力在于特色, 要想打造品牌学校, 必须凸现特色.“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五中学作为一所城郊结合部的学校, 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地进行, 恰恰为学校的提供了一条特色化发展的道路, 并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凸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之前教师主要扮演国家课程的忠实执行者的角色。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 教师扮演着课程的编制者、课程的实施者和课程的评价者的三位一体的角色,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是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的, 它要求教师不但要系统学习现代课程论和教学论, 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我校陶艺校本课程的实施, 促进了我校美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三) 学生层面

2011年10月份就“学生学习陶艺课后取得的收获”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1. 陶艺课程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陶器的产生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 它标志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开始。

2. 陶艺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陶艺作品虽然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 但每件作品都会有自己的特别之处, 每个学生都会有成功的收获, 只要适当给予鼓励, 学生就会因此而高兴, 因此而自豪, 从而产生成就感。有了成就感, 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 这份自信, 会有力促进其他各门功课的进步。

3. 陶艺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孩子的智慧, 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陶艺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重要性, 因为陶艺教学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十指要不间断地作多种方式地运用和配合, 从而使双手变得灵巧, 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大脑的使用程度和使用方式得到充分地开发和改善, 使人变得有创造力。

4. 陶艺课程锤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陶艺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 是一种形象直观教育, 在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 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外部环境的协调, 促进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生理特征的协调, 促进学生心理活动内部之间的协调, 从而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5. 陶艺教学引导学生的相互协作

陶艺教学提倡合作, 不仅因为陶艺活动由于受时间和陶泥的特殊性 (易干) 的限制, 在课堂内难以单独及时地完成作品, 必须利用小组的形式来合作完成, 还因为合作能集思广益, 加强互动。学生们需要根据内容一起构思, 一起制作, 一起探讨创作的形式和制作的方法等, 还要进行合理分工和相互协调, 齐心合力共同完成作品。这种合作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增强学生间的交流, 有助于学生间的友好相处。这些都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6. 陶艺课程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开展陶艺教育教学中, 通过创造陶艺形态的过程中, 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陶艺课中“壶”、“罐”、“人物”、“动物”等的创作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可以让学生亲近自然之美, 亲近生活之美, 发现自然之美, 发现生活之美, 培养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 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在教学中注重把日常生活和学生真实的环境, 作为陶艺学习的最初起点, 把陶艺教学与情操的陶冶、文化的修养、科学技术的探究结合在一起, 陶中有艺, 艺中有思想、有情感、有文化、有科学。

参考文献

[1]宋乃庆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十大创新[M].海南出版社, 2003年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第10篇

一、依托现行教材, 明确校本课程开发

现行的高中生物课本是校本教材开发的主要依据。校本课程也要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有关的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与建议。教材的校本化仍然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前提, 所以, 校本教材在实施过程中主要还是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来完成的。对于一些探究性的课题可以在课外进行。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围绕实施新生物课程标准的具体情况而展开。具体的评价实施途径要通过两方面来进行: (1) 开展各种问卷调查。调查学生中对校本教材的适应情况, 了解校本教材在实施中的具体情况。例如, 课题组开展了“高中生物课程目标中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调查、“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学习方式”的调查等。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初步了解了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 (2) 对测验的数据进行客观地分析。通过对不同阶段的测验结果进行认真地分析, 这是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情况最有效的方法, 在对数据分析的过程中要注意事物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二、通过校本教研, 选择适宜教学方法

校本教材的开发也是教研活动的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选择是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 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新课改下的教学强调开展探究性学习、问题学习、合作学习与内心体验。所以, 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各种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特长, 舍弃其不足的地方, 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开展“生物竞赛辅导”校本教研活动时, 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生物学知识, 理清问题的思路并加深理解。因此, 我们就采用了讲座、讨论的方式进行。在学习“人体的营养与健康”时, 就给出了“美食, 想说爱你不容易”这一讨论题。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去搜寻有关的证据, 然后, 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对常吃的食品进行了多角度的调查研究, 并进行总结与汇报。在形成初步观点的基础上, 让每个小组之间持不同论点的人进行交流、辩论, 促使他们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大大的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学案途径, 不断整合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是学校各种课程资源的践行人, 同时也应该积极地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课程资源决定着这门课程教学目标能否完成。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教材、教具、媒体等有形的硬件资源, 还包括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基础、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软件资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应整合各类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的效果。根据新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生物课程的教学内容编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选修模块中的内容。例如, “现代生物科技”这一内容是以专题的形式介绍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 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这些内容学术性与专业性都比较强, 是对教师生物专业知识储备的挑战。学案中还明确要求, 要让学生通过查看网络中有关生物栏目中的各个专题视频, 查询相关的网页内容。还有“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这个内容, 学案中要求学生复习“基因是什么”与“基因是怎样起作用”等内容。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前面已经学过的内容, 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已经贮备了有关基因与基因重组方面的信息。这样, 就为以后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评价系统, 保障课程开发价值

现行基础教育中的评价体系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是价值的背离, 基础教育的功能众多, 其价值也是多元化的。但是, 培养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是首选的。很多学校却把人才培养当成基础教育的第一位, 甚至看做是自己唯一的职能, 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摆在应试教育的后面。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在各个学校中非常普遍, 以升学率为考核评价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这种评价的直接后果, 是导致了应试教育的继续升温, 甚至有向学前教育与高等教育蔓延的趋势。其次有动机的扭曲, 教育评价功能的缺失。目前, 基础教育中的评价的目的是选拔优生, 评价结果也与奖惩考核紧密地结合。从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中暴露出来的种种矛盾与弊端可以看到, 现行教育评价仍然是强化应试教育, 这就不能真正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与实施。要彻底革除教育评价中的种种弊端, 就必须建立一种崭新的、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 让评价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工具之一。评价要体现对学生个体发展具有独特价值, 形成激励师生自主发展的巨大动力。只有这样, 素质教育才能开展下去,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才能健康地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经验与总结 第11篇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着眼素质教育需求,承认学生个性差异,旨在“张扬学生个性、促进教师与学校发展”。

T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生需求为立足点。不仅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的形成,也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方面,力求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从2008年开始,T小学的若干位优秀的青年教师在语文课的基础上开发了学科拓展类课程,包括诵读课和特色作文课。之后,各持一技之长的音、体、美教师又在合作的基础上,创设了艺体特长类课程,包括形体课、音乐二合唱、足球课、国画等,并开设了一些动手实践的创新性教育活动。对于T小学的学生而言,语、数、外考试成绩不再是“好”学生的专利,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校本课程和创新性教育活动去寻找自己闪光的一面,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张扬自己的个性。

该小学的优秀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编写校本课程教材,开展实践活动,并且每个月定期举办大小规模的校本课程讨论会,会议内容涉及校本课程内容、课程的组织、评价方式以及现阶段遇到的问题与解决途径等。除此之外,学校还规定一些与校本课程相关的必读书目,要求教师寒暑假阅读并作好记录,以补充和更新教师内在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素养,力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生与教师是最能展现一所学校风采的主体。T小学能够立足本校实际情况,把教师的特长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为每位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

二、校本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方式

立足学生兴趣、教师特长,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选取课程内容并灵活授课。

T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合理利用自身的办学条件与资源,把学生兴趣与师生特长相结合,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改编、重组或新编,变成独具本校特色的课程。例如,该小学在语文课的基础上,增开了诵读课和特色作文课,这两门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拓展。教师们还为诵读课编订了专门的教材——《黎明之声——快乐晨诵之旅》。诵读教材中的内容则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身心发展需要精心选取的,虽然诵读课教材的名称一样,但内容上每个年级各不相同。

考虑到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与知识储备不同,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授课方式和时间上。比如,特色作文课教学方式是从感知入手,让学生学会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鼻子去闻,用手去触,用心去感受,让孩子们先爱上生活,再用文子去记录生活。一年级学生作文课堂是口述的,二年级开始进行片段的写作,三到六年级是整篇作文都用文字记录;写作内容也是由“物-人-事”的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艺体类校本课程如音乐二课堂合唱、足球、儿童吹塑纸版画等课程是通过社团活动實现的,如,学生在美术教师的带领下成立“浓情夏日小巧手社团”、“橡皮泥雕塑小社团”,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参加。对于那些在某方面较为优秀的孩子来说,这些社团活动有拔高训练的作用。

另外,T小学还定期举办有关校本课程的校内或校外亲子活动,如校内的父子足球赛、校外的写作夏令营及足球比赛等。

三、校本课程的评价

注重评价方式与评价价值,师生双方互评为主,自评为辅。

由于校本课程的特殊属性,T小学积极倡导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针对不同的校本课程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方法。笔者了解到,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校制定的评价方式有纸笔测验和活动表现评价。纸笔测验主要用于“特色作文课”,即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给予评价。活动表现评价是艺体类校本课程中一种评价方式,即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反应能力、合作与探究精神、知识的应用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活动的评价内容既包括学生的活动过程又包括学生的活动结果。

评价以“师生互评为主,自评为辅”的模式展开。教师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互为主客体: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例如,足球课上,教师对学生踢球技能的掌握情况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节课或每两节课教一项技能,每个月测一次,当场评价,待本学期的课程完结后综合打分。学校重视学生评价的价值,学生对教师做出的评价可以让教师了解自己当前的教学情况、受欢迎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改进方向。此外,学生对照校本课程实施前后自身的变化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等几个方面;教师通过及时记录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进行自我评价,包括课程知识、教学技能等方面,针对反思自身的不足做出调整与完善。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经验与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分析、总结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经验是课程顺利实施的保障。笔者总结了T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学校——明确、独特的办学理念。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教师共同的追求,是课程开发的路标。教师员工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教育观念,但在核心问题上,必须有共同的理解,共同的理念是学校工作的指南。T小学的教师在“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制定了“张扬学生个性”的课程目的,挖掘出“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内容,探索出灵活的课程组织方式,开发出多样化的评价方式。T小学的校长与教师一直把学生的全面成长视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才能开发出独具自己学校风格的课程。

2. 教师——自觉的学习、反思意识与科研精神。课程开发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需要根据课程实施后的反响、学生需求的变化等因素持续改进,只有教师不断地学习、反思、团结合作进行研究才能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

T小学的教师每个寒暑假都会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一些书目并写读后感,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求他们选读一些与校本课程开发密切相关的期刊、论文、书籍,以补充、更新自己内在的课程知识和教学素养,这些工作都会为下学期校本课程开发注入新活力。

T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教师们每个月开展多次大小规模的校本课程讨论会,每两周组织一次校本教研,内容包括课程标准的学习、课例研讨会、沙龙论坛、校本课程专题讲座以及教师们的课后反思等。据笔者了解,T小学的教师近几年开展关于“特色作文课”研讨会高达上百次,3~6年级中有12名教师写下了近7万字的教学感言。教师个人的实践反思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借助于个体反思,使自己的实践经验不断得到总结与升华,从而有效地丰富和积累实践知识,逐渐成为可以解决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专业型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是动态的、持续的过程,教师只有通过校本教研和自己在实践中的学习、反思,才能去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予以完善。

3. 家长——积极的配合与支持。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共同参与。笔者从该校了解到,该校大多数学生家长都会从人力、财力、物力不同方面参与到校本课程中来。有的家长为学校的诵读课提供了很多课外读物,有的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有关校本课程的校外活动,如带着孩子到外地参加写作夏令营、一起与孩子参加足球比赛等。这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生活阅历,即便孩子没有在比赛中得奖,但这些丰富的经历比得奖更有意义。对孩子来说,家长的陪伴也会增加他愉快体验,使他对某门校本课程更感兴趣。

体育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创意研究 第12篇

从三基的角度上出发, 体育课程的划分由体育理论课与体育实践课堂所组成。对于体育理论课程来说, 大部分教学人员有所漠视。体育理论课意义不大, 体育实践课为体育课程的本质, 是当前大多数体育课程从业人员的共识。然而, 从运动实践的角度上来说, 这一认知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其主体思想与唯物主义观点有所偏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 而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 体育理论课程也应有所重视。体育理论课的开展, 为体育实践课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基础。

因此, 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给学生体育实践课开展的同时, 要注重体育理论课的开设。从体育技能的细节分析, 体育动作的大体要求, 容易出现的错误, 与纠正的作法, 体育运动课程的运动负荷量的要求, 体育教学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与体育教学评价方式,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与学生的各自地位等等内容。通过体育教学的理论教学内容, 教学人员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讲解与沟通。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 获得体育技能学习的同时, 学会自我技能练习的方式, 学会体育观的构建, 能够通过体育教学的学习与体会, 找到个体的体育兴趣与爱好, 进行适应合理的选择。对大多数个体来说, 体育教学有着一系列选择, 然而, 体育教学人员在进行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讲解与分析, 能够促进学生的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教学的完成, 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 同使学生学会“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2. 体育实践课程的教学与组织理念

体育实践教学课是指通常意义上的体育课, 这一实践性教学, 对于大多数教学人员来说, 其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可以说已经是熟知。但是, 正是由于这一方面地原因, 体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往往存在着一成不变的教学过程, 使现行体育教学呈现“学生喜欢体育运动, 而不喜欢体育课”。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表现较为积极, 而在体育课内则表现为相对消极。其原因是多元化的, 有客观因素, 也有主观原因。归结起来, 可以从根源性问题起始, 教学人员的的教学方式老套, 无新意。采用消极性体育教学, 是使学生难以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体育教学人员对体育课程的安排有所失范。在大部分的体育教学过程中, 进行同一内容的单一性教学, 其准备活动与课堂内容相近, 使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 失去激发性。尤其是课内教学在体育教学大纲相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 在组织与训练教学过程中, 教学人员以强制性教学主导方式, 使学生进行重复性训练。学生个体的自我需求得不在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

体育课程以竞技式主导方式进行教学, 也给体育教学带来一系列问题。以竞争因素为主导的体育教育课程, 以学生的体育成绩作为主导因素, 大部分体育教学人员为提高运动成绩, 提高学生在竞争比赛中的获得名次的需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以训练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 使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是, 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毕竟只占学生总体的小部分。以训练教学式方式进行的体育课教学出现了严重的分割。部分成绩好的学生乐于参与体育运动, 而运动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不愿意参与体育教学。

3. 体育实践组织拓展与创意性思考

3.1 拓展体育教学形式与内容

体育教学改革需求, 已为大多数学者所关注。并且, 提出一系列的改革策略。然而, 无论体育改革如何, 体育课程的主体方向以体育课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主总体的要求。因此, 在体育课程实践过程中, 在现有示范法与讲解法结合的课堂内体育教学, 可以使学生进行体育与艺术形式的体育教学相结合, 寻求体育舞蹈、体育健身所应用的手段, 在课堂内外进行体育教学的实现。可以使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体育教学的参与。诸如, 徒步登山、慢跑、拔河等比赛。均可以实现体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进行体育教学实践内容的拓展, 而突破现有体育教学的束缚。自然体育形式为现行体育教学的一种的新的形式, 也就是说让学生走出校园, 进入大自然的过程中进行体育教学实践, 通过学生感知大自然的存在, 而使身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锻炼。

3.2 创意体育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文化创意来源于对文化内涵的把握。体育课堂的创新与创意来源于对体育课程本质的把握, 对于体育教学人员来说, 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实现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然而, 体育教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只要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提高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有益的运动形式, 均可以作为体育教学内容以应用。因此,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实现体育课程的活化, 这一点是较为重要, 其主体对客观的了解与运用是实现体育教学人员对体育课程完成的重要前提。创意体育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改观与更新。比如说, 规则的改良与混用, 进行足球运动的过程中, 使用排球的运动规范。通过场所与场地变换, 增加或缩小运动的难度, 沙滩排球则是较为突出的案例。

3.3 体育教学人员的体育观的转变

体育教学人员是实现体育教学的主体因素, 其教学优劣取决于教学人员的组织与教导。因此, 体育教学人员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无论现行学科改革如何走向, 体育教学人员的主导地位与其他学科相比, 有着质的区别。体育教学人员要有着创新与巩固的体育观念, 进行学生个体活动的调整式控制,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创意与创新式教学方式是使体育教学任务更为完善实施的良好保障。

摘要:体育实践教学需要体育理论的指导, 同时, 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拓展与创意思想的存在与执行。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体育实践教学与体育理论教学的关系进行梳理, 并提出体育实践教学的开发与创意的措施性策略, 以供教学人员参考。

关键词:体育,实践,开发,创意

参考文献

[1]羊林关.体育游戏在中学中长跑训练中的运用[J].搏击 (体育论坛) , 2011 (02) .

[2]施伟荣.浅谈对差生的施教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8 (03) .

上一篇:基本原则及要求下一篇:健康教育指导